第一篇:音乐剧历史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音乐剧历史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机设定单11-2班 姓名:王欣 学号:201101040926
摘要: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戏剧、杂要、特技和综艺结合的一种音乐表演。它以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等情感引发剧情,再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而习惯上称呼为音乐剧的戏剧,多是指西方音乐剧。其知识结构多样化,对其他艺术门类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其以强烈的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性为外表特征,而内集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从而实现在娱乐性的审美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完成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剧 大学生 历史
一 音乐剧的历史
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同时,西方的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以及歌剧魅影等。
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音乐剧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轻歌剧(Operetta)、喜剧和黑人剧。
初期的音乐剧并没有固定剧本,甚至包含了杂技、马戏等等元素。自从1927年演艺船(画舫璇宫)开始着重文本之后,音乐剧开始踏入它的黄金岁月。这时期的音乐剧多宣扬乐观思想,并经常以大团圆的喜剧结局。直至1960年代摇滚乐和电视普及之前,音乐剧一直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娱乐和演艺形式。1980年代以后,英国伦敦西区(West End)的音乐剧演出蓬勃,已经追上百老汇的盛况。后来甚至出现法文的音乐剧,如悲惨世界(后改编为英文版,曾在百老汇演出)、星梦Starmania、钟楼怪人、罗密欧与茱丽叶、小王子等等。
而随着英国和美国的音乐剧经常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音乐剧也开始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地区流行。参见亚洲的音乐剧。
在17世纪~18世纪的欧洲,音乐成了人们用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有力工具。在欧洲,各种各样的音乐都得以茂盛发展,出现了清唱剧和歌剧。但华丽或庄严的歌剧或清唱剧并不能完全满足观众,于是出现了被称之为“居于杂耍和歌剧中间”的艺术形式。
历史上第一部“音乐剧”是约翰·凯的《乞丐的歌剧》,首演于1728年伦敦,当时被称为“民间歌剧”,它采用了当时流传甚广的歌曲作为穿插故事情节的主线。1750年,一个巡回演出团在美国北部首次上演了《乞丐的歌剧》,这便是美国人亲身体验音乐剧的开端。1866年,《黑魔鬼》成为美国第一部的音乐剧。德国的喜剧,《穿紧身衣跳舞的女孩》,滑稽的歌曲,以及侏儒和妖精的扮相等等,奇异的场面令人惊异。美国人对音乐剧的兴奋和拥护“就像当年米兰人等待普契尼的新歌剧,或维也纳人等待勃拉姆斯的新作交响曲一般”。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
音乐剧的文本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音乐的部份称为乐谱、歌唱的字句称为歌词、对白的 音乐剧字句称为剧本。有时音乐剧也会沿用歌剧里面的称谓,将歌词和剧本统称为曲本。
音乐剧的长度并没有固定标准,但大多数音乐剧的长度都介乎两小时至三小时之间。通常分为两幕,间以中场休息。如果将歌曲的重复和背景音乐计算在内,一出完整的音乐剧通常包含二十至三十首曲。音乐剧普遍比歌剧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虽然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华格纳在十九世纪中期已经提出总体艺,认为音乐和戏剧应融合为一。但在华格纳的乐剧里面音乐依然是主导,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份更重要。
音乐剧擅于以音乐和舞蹈表达人物的情感、故事的发展和戏剧的冲突,有时语言无法表达的强烈情感,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在戏剧表达的形式上,音乐剧是属于表现主义的。在一首曲之中,时空可以被压缩或放大,例如男女主角可以在一首歌曲的过程之中由相识变成堕入爱河,这是一般写实主义的戏剧中不容许的。
二 我对音乐剧的认识
在这一个学期的对音乐剧近距离的接触,音乐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戏剧艺术,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的构成要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一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和声光艺术,甚至也包括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为了将这些林林总总的各具特色和个性的艺术因素综合成一个有强大生命力的令全世界观众都为之发狂的新的舞台戏剧形式,欧美音乐剧艺术家们为此孜孜不倦地探索了近百年,也奋斗了近百年;直到今天,这个探索和奋斗过程还远远没有完结。音乐剧作为一种舞台戏剧艺术,从诞生之初它就带上了一种极其鲜明的特性,这就是娱乐性、通俗性、商业性。不论后来的音乐剧在近百年的发展中产生了多少变化,它的这些基本特征始终贯穿于世界音乐剧历史的全过程。
首先,音乐剧的诞生与娱乐有着不解之缘,似乎音乐剧的百年来的走向就是娱乐、娱乐再娱乐。欣赏过音乐剧的人,都会被它的某一方面所深深吸引,诸如:动人优美的旋律、火爆热烈的舞蹈场面、绚丽的舞台灯光、高科技手段的展现„„你在陶醉于音乐剧本身的独特魅力时,也就被音乐剧的娱乐性所俘虏了。欧美音乐剧之所以崇尚热力四射、大喜大悲、夸张变形、快节奏、多色彩,其目的就是给观众以综合性的强烈视听刺激,全方位地冲击他的整个身心。作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品种,音乐剧不可能不具有一切艺术门类都具有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只不过这些功能往往是通过娱乐功能或者说是附着在娱乐功能身上得以实现的。对于音乐剧来说,如果淡化、削弱了它的娱乐性,那就等于从根本上取消了音乐剧。第二,音乐剧还具有通俗性。所谓通俗性是指音乐剧在艺术语言、舞台呈现风格、戏剧内容及其表达方式上,力求通俗易懂、流畅自然、好听好看、雅俗共赏。人们从这些最受欢迎的音乐剧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人类所关注的系列命题。如人的命运、价值、尊严和道德标准等。正是因为音乐剧作品会及时反映社会的种种现象,表达人们内心的种种感受,或赞美或讽刺或幽默或同情„„其乐观、积极的被人们深深喜爱的通俗性也成就了音乐剧百年的辉煌。
其三,音乐剧还有商业性。作为一种舞台戏剧艺术,音乐剧自诞生之时就用娱乐性和商业性两条腿走路。娱乐性是它吸引大众的招牌,而商业性则是每部作品创作的动机。也就是说,一部戏如何创作都要以其能否换得商业价值为前提。这似乎与中国历来的讲究的传统相悖,我们要做事业不能一味追求金钱,但是,这个“道理”在音乐剧以至大众娱乐业内是不可取的。它不像话剧、歌剧、电影.也许某些创作者只是用它的作品来传达自己的先锋理念,作品可以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得不到票房利益,荣获某某大奖后可以带着荣誉被束之高阁;然而一部音乐剧如果得不到良好的票房收益,奈何是再大牌的创作者和制作人、获得某某奖项,它也不能被认为是成功的作品。没有票房即没有观众.没有观众即作品没有卖点。
音乐剧所具有的三大特性缺一不可。如何让观众心甘情愿地掏出一大把钞票去买那两三个小时的时光和价格不菲的衍生品.恐怕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大众喜欢什么题材、什么形式、时下哪位明星人气最高、哪种音乐风格最流行、什么话题最热门等等,都将成为创作者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他们必须调动一切手段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和金钱。不过,这也并非是说做音乐剧的都是一味追求金钱的商人,只考虑商业利益而不顾艺术价值的作品也是不可能生存的,失去了吸引大众的艺术价值就意味着失去观众,那么商业利益也将无法实现。正因为音乐剧是一种商业性艺术,因此它就必须是娱乐的、通俗的,这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
三、音乐剧特有的美
音乐剧的综合成分及综合状态较之一般的综合艺术要丰富得多,也复杂得多。音乐剧正是在整体上综合了话剧、歌剧、舞剧这三种综合性舞台戏剧样式的表现优势而成为一个更高层次的综合艺术的。因此可以说,它是综合的综合,是继第一度综合之后的第二度综合,是对综合艺术的再综合。最一般、最常见的综合形态是歌舞剧型,也即综合运用戏剧、音乐、舞蹈这三种艺术手段来形成自己的艺术表现体系,而歌、舞、剧这三种艺术成分在作品中所呈现的比重、面貌却是各不相同的。
第三种综合形态是在歌、舞、剧的基础上又融进了其他艺术成分,使作品的综合因素更加复杂丰富。在以上这三种综合形态中,不论它的综合因素如何变化,也不论 是何种因素在其中担任主角,何种因素被摒弃于它的综合范围之外,但戏剧和音乐这两大要素对任何一种综合形态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音乐剧可以没有魔术,可以没有电影,甚至可以没有舞蹈,但如果音乐剧离开了戏剧和音乐,它也就不成其为音乐剧了。由此可以看出,音乐剧其实是一门综合形态极为自由的舞台戏剧,我们完全不必要将它活生生的生命形式框定在某一种或某几种僵死的模式里,那种认为音乐剧必须如何如何的想法和做法,无异于作茧自缚。
音乐剧内集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正是通过娱乐功能得以顺利实现的。将音乐剧纳入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可以在音乐剧的五光声色、动感愉悦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这是因为“音乐剧作为20世纪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早期肤浅、庸俗的‘文化快餐’窠臼中跳脱出来,承载着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在最本真的意义上实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乐”的教育观念古已有之,延至当代,更加强调教育手段的丰富多样、教育环境的轻松活泼,采用“玩”的形式、创造“乐”的情境来缩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实现对受教育者的培育。音乐剧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舞美造型等诸多艺术凝结成一个整体。在这个炫人耳目、色彩斑斓的整体中,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多种艺术手段叙说故事的独特性,而且,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快速转换的场景、变幻莫测的舞台装置等等能够满足大学生求新、多变的审美口味。学生在视听上获得多重享受的同时,音乐剧较深的教育潜力随之展现,即触动他们去思考不同题材下的社会内容以及要揭示的哲理、主题。
诸多有关“人”的主题出现在音乐剧中,如人的命运、人的价值、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尊严和普遍的人类道德准则等一系列这个时代最为关注的重大命题,在音乐剧中得到了最生动、最感人、最彻底的艺术表现。纵览音乐剧的成功剧目,在嬉笑怒骂的戏剧表演、载歌载舞的舞台声色背后,是对“人”有着深层教育意义的人文精神的生动呈现。
音乐剧对大学生修养的提高有很大作用。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之所以要进行修养,就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人,就是为了能担负起重任。孔子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孔子把自身的修养同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孟轲也是这样,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当代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优化自身形象,做到宠辱不惊,不卑不亢,不要太计较得失,待人接物大方得体,流言止于智者,不要传播小道消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在激烈的战争中夺取一席之地。因此,我们可以把音乐剧当做提升我们自身修养的老师去学习与认识。
第二篇:音乐剧对大学生的影响
学院:地质学院
班级:勘查技术与工程2011-1班
姓名:相光辉 学号:201101171230
音乐剧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追求物质的享受,而是不断向着精神文明前进。大学生是时代的人才,也要不断追求着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能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当时代发展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的紧迫问题,它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国家提出了“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口号。而各大高校开设音乐剧赏析这一课程也正是响应了这一口号,音乐剧有它自己独特的地方,它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对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字:大学生
高校
音乐剧
素养
正文:音乐剧作为一种独立于舞台的音乐戏剧形式,经历了百年来的发展后,已经成为了活跃于二十世纪世界艺术舞台上最重要的舞台音乐形式之一。它凭借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及自身巨大的亲和力,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和喜爱。关于音乐剧的起源,目前说法甚多:一说起源于欧洲19世纪古典轻歌剧和喜歌剧;一说起源于美国本土的由乡村歌曲、黑人灵歌与爵士音乐和流行歌舞拼装而成的歌舞杂耍;一说起源于19世纪英国人创造的“音乐滑稽剧”和“音乐喜剧”;一说是1866年的《黑钩子》以及后来的“话剧加歌舞”的戏剧类型。另外还有一种“综合起源说”,认为音乐剧这种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不大可能仅从单一文化源流中生成,它必须从多种文化成分中吸取养料构筑自己的艺术血肉,因此它的形式来源必须是多元化的。音乐剧的特征 1.综合性
音乐剧是由音乐、舞蹈、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士乐整合为一个有机体。2.现代性
音乐剧不再应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首先在音乐方面,不再坚持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因此,早期有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乡村音乐的音乐剧等。总之,风格是非常现代的。在舞蹈方面,不只是过去美式的踢踏舞,不单有了芭蕾舞的动作,还有体操式的舞蹈动作和其它很多现代舞蹈语言。同时,舞台技术也很现代化,一些先进科技的布景技巧和印象、灯光方面的先进技术都登上了音乐剧的舞台。3.多元性
音乐剧不再坚持单一的艺术形式,从其演唱有古典唱法和各类通俗唱法可以看出来这一特点。音乐剧的题材从古代到现代,从轻喜剧到重喜剧,从科幻到神话,无所不有。音乐也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缚。音乐传统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有偏向歌剧的,也有偏向轻歌剧的,还有轻歌舞剧。舞蹈也是多种流派,异彩纷呈的。4.灵活性
音乐剧的创作和表现不存在教条主义的东西,比较大胆。在音乐创作、乐器伴奏和语言选择上,都是创新的并以市场需求为根据,不受传统的约束。在形式上,百老汇音乐剧受音乐喜剧传统的影响比较多,欢快的喜剧题材数量较大。当然,也有一些重量级的悲剧作品,如:《猫》、《歌剧院幽灵》、《西贡小姐》和《悲惨世界》等。
就其特点来说,音乐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戏剧艺术,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的构成要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一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和声光艺术,甚至也包括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因此可以看出音乐剧的兼收并蓄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音乐剧流传至今仍繁盛不衰的原因,其知识结构多样化,对其他艺术门类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其以强烈的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性为外表特征,而内集审美 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从而实现在娱乐性的审美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完成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如能将音乐剧鉴赏课纳入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对完成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因而音乐剧赏析对大学生的素质修养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高校教育中,音乐剧课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选修课程,音乐剧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音乐剧赏析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音乐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使大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丰富情感,感受世界经典音乐剧作品的艺术内涵,充分体验音乐剧综合性的艺术文化,了解和学习不同的艺术门类及相关知识,进一步完善、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而音乐剧知识结构的多样化,与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同时希望提升音乐剧在高校中的认知度,丰富学生在音乐剧方面的艺术鉴赏力及艺术修养,并让学生能够在声乐、舞蹈、戏剧表演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对其他艺术门类高度的综合性以及使这一特性发挥的强大娱乐功能,使音乐剧在大学生中颇受欢迎,在高校音乐剧课的教学中,由于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理解力,大学音乐剧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作为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和未来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所以当代大学生应当跟上时代的脚步,去了解和学习一些有关音乐剧的知识,如此,可以发挥大学音乐剧课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使每一节音乐课都成为学生大学时代的美好回忆。
将音乐剧纳入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可以使大学生在音乐剧的五光声色、动感愉悦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这是因为音乐剧作为20世纪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早期肤浅、庸俗的文化快餐窠臼中跳脱出来,承载着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在最本真的意义上实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乐”的教育观念古已有之,延至当代,更加强调教育手段的丰富多样、教育环境的轻松活泼,采用玩的形式、创造乐的情境来缩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实现对受教育者的培育。音乐剧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舞美造型等诸多艺术凝结成一个整体。
通过观赏蕴含人文教育意义的音乐剧佳作,使大学生在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与审美过程之中获得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及高度综合的审美能力,帮助大学生们实现主动地关切人的命运、尊严和价值,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肯定和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用剧中爱、善、美等教育主题的价值内涵来丰富大学生的情感,让大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给他们对道德生活的向往;教会他们理解亲人之爱、故乡之爱,教会他们用爱的眼光看待世界,教会他们以爱美的心,完善对自由、对幸福、对人生的理解,从而成为更加合格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因此,音乐剧赏析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及素质修养的提升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音乐剧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它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优美高尚的音乐剧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剧艺术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大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而且还可以使大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音乐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培养大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还有音乐剧能激发素质教育过程中青年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的过程。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 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真正的情 感体验必须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所以要用心去感受和欣赏好的音乐。参考文献
[1]刘洁.西方音乐剧研究综述.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4 [2]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354,359.
[3]张弦等编译:《西洋歌剧名作解说》(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4]汤晓宁、杨靖编著:《音乐剧艺术与实践》,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5]黄佳:《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重庆工学院报,2005年第3期
第三篇:西方音乐剧对中国音乐剧的影响
西方音乐剧对中国音乐剧的影响
背景:
日期:2011-4-26 销售价格:100元 论文属性:本科毕业论文
作者:无忧论文网
论文编号:lw***574 论文地区:中国
编辑:ANTER
点击次数:339
论文字数:8303 论文语种:中文
关键词:中西 音乐剧 影响 差异 发展
西方音乐剧对中国音乐剧的影响
文摘:传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音乐剧特征上的明显差异,因此对西方音乐剧论文代写对中国音乐剧的影响进行分析,有助于辨别和把握两者相异的文化内涵和发展脉络,进而对中国音乐剧本土化发展的意义及价值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关键词:中西;音乐剧;影响;差异;发展
引言
音乐剧作为一种独立于舞台的音乐戏剧形式,经历了百年来的发展后,已经成为了活跃于二十世纪世界艺术舞台上最重要的舞台音乐形式之一。它凭借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及自身巨大的亲和力,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和喜爱。它是从美国发展兴起的,之后在英国成为现代音乐剧的摇篮,并开创了音乐剧的新纪元。那么,西方音乐剧对中国音乐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中国音乐剧今后要走向何方呢?
一、音乐剧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里注明:音乐喜剧,又名音乐剧。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由喜歌剧及小歌剧演变而成。它熔戏剧、音乐、歌舞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及喜剧色彩,音乐通俗易解。最早的一部作品,是英国S•琼斯的 快乐少女》(1893)。音乐喜剧盛行于纽约的百老汇,故又称百老汇音乐剧或美国歌舞剧。其内容偏重于幽默风趣及谈情说爱,音乐轻松愉快,如J•克思作曲的《戏船》、G•格什温的《波吉与贝丝》、R•罗杰斯的《音乐之声》。
《外国音乐词典》则写道:音乐喜剧(MusicalComedy),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英国)的一种相当于轻歌剧的体裁,流行于19世纪末2O世纪初,音乐中缀以说白。国外的权威音乐词典,如《新格罗夫美国音乐辞典》认为,音乐剧(Musica1)是一种流行的音乐剧院剧(Musical Theater)形式,由一些音乐成分结合成一个戏剧性的框架整体。在2O世纪初演变为一种独特风格,成为美国流行音乐戏剧的主要形式。
由以上各定义,不难看出,音乐剧事实上就是以戏剧(尤其是剧本)为基本,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手段,通过音乐、舞蹈、戏剧三大元素的整合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表达概念的表演艺术和娱乐产品。
二、音乐剧的特征
音乐剧既要用有艺术感染力的音乐表现剧情,又要以通俗化的表现方式呈现给缺乏古典音乐修养的现代听众。这就使得音乐剧具有如下特征:
1、戏剧性。音乐剧以戏剧为基本形式,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手段,通过这三大元素的整合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传达概念,带有表演艺术的娱乐性,是一个集上述艺术表演形式于一身的现代舞台剧。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士乐融为一体。与歌剧使用美声唱法不同,音乐剧是真声演唱,有宽广的情感表现空间。音乐剧与大歌剧相比较,大歌剧受完整音乐形式的制约,而音乐剧更多具有戏剧形式的优势,冲突尖锐复杂,悬念此起彼伏,高潮迭起,紧紧围绕剧情的发展强化戏剧张力,节奏紧凑。对演员特别强调角色性格的塑造,唱中有说,说中有唱,表演、说白、形体动作都从“ 戏”出发,从人物出发。
一部音乐剧由不少歌曲连接起来,观众每一秒钟都提着紧张的情绪。一首首歌曲的展现,使观众沉浸在情感的海洋中,音乐剧的歌曲也得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现代性。在音乐方面,音乐剧不再坚持美声唱法,而求最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所以,早期有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有乡村音乐的音乐剧,风格呈现出现代性。
3、多元性。音乐剧的音乐风格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化的束缚,作曲风格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例如((猫》中韦伯尝试了许多不同的风格,乡村、踢踏舞、歌剧、流行,甚至还有赞美诗的成分。在配器上,有一段苏格兰风笛的两次插入特别出彩。而在《巴黎圣母院》中,更是能不断听到吉他的声音,为整部剧渲染了浪漫的气氛。、国际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音乐剧中的音乐也比以往更具备了国际性。许多作品不仅在对过
四、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对音乐剧的影响 4.1 我国文化传统特征对音乐剧的影响 人与自然的和谐
4.2 西方文化的特性对西方对音乐剧的影响 西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重颜.音乐剧的中国化.今日中国:中文版.2006.5 [3]张晓农.论文网 中国古代声乐艺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3.7 [4]刘洁.西方音乐剧研究综述.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4 [5]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石惟正.是分道扬镳还是殊途同归?[J].人民音乐,2003(9). [7]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第四篇:大学生对食堂满意度及影响调查研究
大学生对食堂满意度及影响调查研究
一、方案概况
本文是为了掌握大学生的餐饮情况,从而对我校丽水学院的学生对食堂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直观地反映出学生对食堂的环境、价格等的偏好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的了解到学生的餐饮情况。
整个调查报告共分为十一个部分(分别是:1.方案概况;2.调查背景;3.调查目的及意义;4.调查对象及范围;5.调查内容;6.统计调查方法;7.统计抽样设计;8.可行性分析;9.统计方法分析;10.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11.质量控制与保障。)另外,在调查内容中使用问卷调查,在问卷方面,采用了分类调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例如:对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调查及分析,以便使统计出来的结果、关于各类各个选项的选择情况一目了然,便于参考及统计分析。
二、调查背景
1、高校学生食堂经营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关系到社会和高校的稳定,对稳定学生食堂价格的重要性上下已形成共识。
2、建立学生食堂长效保障机制和应急机制是摆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以及后勤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3、物价上涨幅度较大、上升速度过快,用工成本逐年增加,学校给予后勤实体的优惠政策不断收缩,增加了后勤实体的经营成本,导致高校食堂价格不断攀升。
4、高校学生食堂餐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素质不高,人才匮乏,难以适应学生食堂规模化经营服务的要求。
三、调查目的及意义
食堂是在校大学生一日三餐就餐的地方,是大学生除了教室、寝室以外必去的第三个场所,能不能在那吃得舒服、健康和营养不光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也是学生自己极其关注的问题。因而食堂质量的好坏对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切身利益和学校的稳定是极其重要的。故而对校园食堂满意度的调查是很有意义的!通过调查,在于获取同学们对食堂质量好坏评价的各种信息及搜集对食堂改善的一些宝贵建议。从而得出目前食堂需待改善的地方以及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进而把我们学校食堂的质量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调查的任务在于准确、系统地搜集同学们对食堂质量好坏的评价和一些建议,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归纳出目前食堂需改善的地方和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四、调查对象及范围
调查总体:丽水学院西校区大
一、大
二、大
三、全体学生(大四学生很少在校,不易采集样本,再者大四学生即将离校,对本研究得作用预计不是很大,因此此次调查研究未将大四学生列入其中。)
调查样本:发放问卷180份
抽样框:丽水学院西校区大
一、大
二、大三寝室名单
五、调查内容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丽水学院西校区的在校生进行访问,对第一手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以了解他们对食堂的满意度以及影响因素。通过调查研究,本小组认为影响在校大学生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食品质量(包括味道、新鲜、感观、营养和菜品多样性)、服务质量(礼貌、服务感受、食堂工作人员的食品知识和态度)、价值和价格(物有所值、适当的分量、合理的价格)、就餐环境(设施清洁、就餐厅环境、就餐的舒适程度、食堂工作人员的仪容仪表)、便利性(服务等待时间、方便的位置、较短的行走距离)等5项因素,再加上1项对食堂的总体满意度,共计6项。同时问卷调查采用李克特五点评价尺度,并以5分制予以赋值:5—满意,4—较满意,3—一般,2—较不满意,1—不满意。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在校大学生对食堂的满意度越高。
六、统计调查方法
1.调查工具:采用问卷调查和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寝室内发放并且同学们填写并收回以收集数据。问卷共20道题,问卷不记名,题目为单选,涉及个人信息以及对学校食堂各个方面的看法,最后一道题为开放式,由被调查者自愿填写。
2.调查对象和样本数量:本研究调查对象为丽水学院西校区在校生,为11-13级,统计180份样本。
3.数据收集:本研究将于2013年10月进行问卷的编制并在11月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180份。
4.调查地点:寝室。
5.衡量指标:从180份问卷中选取出有效问卷,通过有效问卷中西校区的在校大学生对西校区食堂的回头率、投诉率等来作为满意度的衡量标准。
七、统计抽样设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男女比例1:1,大
一、大
二、大三比例1:1:1。其中,大一男生30份,女生30份;大二男生30份,女生30份;大三男生30份,女生30份。
八、可行性分析 1.调查必要性
⑴调查背景情况:见背景分析
⑵调查受益范围分析:涉及丽水学院的在校大学生 ⑶调查实施的必要性:见调查目的及意义分析 2.调查实施可行性
⑴调查的主要工作思想与设想:符合当前学校食堂体系建设不完善等具体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食堂的工作质量,营造和谐的就餐环境和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
⑵调查的预算合理性与可靠性分析:针对调查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我团队经过详细调查得到预算为100元,数字真实可靠。
打印费:(180+40)*0.2=44元(其中40份为试调查的问卷数量)剩余56元作为其他费用,是为调查研究中产生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支付,但是又因为是在校内进行的问卷调查,不需要差旅费等其他费用,开支较少。
⑶调查预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有利于高校食堂工作质量的提高,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食堂就餐体系。
⑷调查预期效益的持久性分析:完善高校食堂管理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其效益也是长期持久有效的。一个较完备的食堂管理体系,将持久为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
⑸调查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① 项目实施主要风险与不确定性: Ⅰ.调查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 Ⅱ.存在一些大学生不愿意参与此次调查
Ⅲ.存在一些问卷回收率可能不高的情况,或是问卷的实用性不高以及出现空白问卷的情况。② 对风险的应对措施分析
Ⅰ.问卷调查与实地采访同时进行
Ⅱ.进行分层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代表性分析
Ⅲ.进行广范围调查,扩大调查范围,由西校区发展到东校区 Ⅳ.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进行充分宣传,向在校大学生介绍此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Ⅴ.向有关部门请求帮助 3.实施条件分析
⑴.团队成员条件分析:团队成员都来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虽都是同一专业,但成员间默契度高,都接受过相关课程的课堂专业知识的学习,或自学相关知识,如统计学、社会调查预测和分析等课程,并且在进行调查研究前阅读大量相关研究著作和论文,向统计学、管理学、社会调查研究等专业学者请教有关问题。团队成员大多参加过其他策划活动,并且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撰写出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报告。队员完全有能力担任这次调查研究的任务。
⑵调研方式的科学性分析:以问卷调查、分层抽样为主,同时灵活采用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人交谈、会议、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图书期刊数据库文献和网络文献等信息获取方式。
⑶.调查对象选取可行性分析:在校大学生的切身体会有利于调研的开展与顺利完成。4.调研的经济可行性
⑴经济效益:有利于高校食堂提高工作质量,留住更多的大学生在校用餐,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高校食堂就餐体系。从而规范食堂的各项指标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⑵.支出与投资分析:此活动由学校提供一定的立项资金,调查主要是以调查问卷与访问为主,因而支出较少。九.统计方法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一组数据的各种特征进行分析,以便于描述测量样本的各种特征及其所代表的总体的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的项目很多,常用的如平均数、标准差、中位数、频数分布、正态或偏态程度等等。此次调研也采用这种分析方法,通过平均数、标准差、频数分布等分析出在校大学生对食堂满意度的情况。2.信度及效度分析:⑴信度分析,其方法主要有重测信度法、复本信度法、折半信度法和α信度系数法。此次调研涉及的是满意度调查,因此采用α信度系数法更为合适。⑵效度分析,常用于调查问卷效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内容效度、准则效度、结构效度等。本文采用结构效度来分析,即问卷中的属于相同理论概念的不同问题是否能落在同一因子上,如果能够做到符合理论,即属于相同概念的题都归为同一因子,则说明问卷有着很好的结构效度。
3.相关分析:其研究的是现象之间是否相关、相关的方向和密切程度。因此,可以从相关分析中得知“食堂就餐等情况”和“用户满意度”(即本文中大学生对食堂的满意度)变量密切相关。而这两个变量之间到底是哪个受哪个变量的影响,影响程度如何,则需要通过回归分析方法来确定。
4.回归分析:要研究食堂工作情况和大学生满意度之间的因果关系,从实践意义上讲,食堂的各种指标会影响学生的满意情况,以此设满意度为因变量,记为Y;食堂情况为自变量,记为X。建立线性关系,求出回归方程,得出分析结果。十.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
科学、可行的调查方法是获取可靠调查结果必不可少的,但只有科学、可行的调查方法并不足以保证获取可靠的调查结果。调查的组织实施,也即组织现场调查工作,是按时、按质获取方案所要求的调查的关键环节。
1.统计调查的团队组织 ⑴.调查团队的管理结构:由于此次调研属于较小规模的调查项目,因而采用直线式组织结构。此次调研项目的负责人为何永达老师,督导员为本组组长,其他成员为小组调查员。⑵.调查团队的组成与职责:
①组成:项目主管—负责整个调查项目管理,实施主管—负责调查项目的具体实施,调查督导—对调查人员(数据采集)工作的检查和对调查结果审核,调查员—调查项目直接执行者。由于此次调研为统计学课堂试验,故在此处实施主管也由督导,即小组组长代替。③ 职责:
实施主管:Ⅰ.深入了解调查研究项目的性质、目的、以及具体的实施要求 Ⅱ.负责制定实施计划和培训计划 Ⅲ.负责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等等。
督导员:具体的项目运作监督人员,负责实施过程的检查监督和实施结果的检查验收。对调查员开始进行的几个试访问实行陪访;并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陪访。2.调查员及其培训
⑴调查员应具备的素质:良好的文字理解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谦虚和善的态度。
⑵调查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分为基础培训和项目培训,主要包括行为规范、调查技巧、问卷内容及抽样方法、其他要求。此次调研是统计学的课堂试验,故对调查员不进行一一培训,由调查员本人自学完成培训内容,同时督导做好监督工作,确保整个调研的有序进行。
⑶调查员应掌握的技巧:此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分层抽样的方法,因此调查员掌握访问技巧即可,包括确定调查时间和地点,开场白,提问,追问,记录等。而其他技巧,例如邮寄调查、电话调查等,不适用于此次调研,所以没有特定要求掌握。3.调查前的准备
⑴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调查的宣传活动,扩大影响,争取配合;与被调查者联系,审查资格,争取配合。
⑵必要的辅助工具:编写手册,调查员手册与督导手册;相关文件的准备,调查问卷、样本单位名录等;必要物品的准备,礼品、测试用品、使用工具。
⑶进行试调查;目的是检查调查表的设计是否合理,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完成的数量以在试调查中是否发现问题来解决;让参加正式调查的调查者们实践,被访者也应是符合要求的合格被调查者。十一.质量控制与保障 1.调查实施中的误差
⑴ .随机误差 措施
指导语误差 仔细观看访问员的模拟访问 提问误差 实地陪访或现场察看 答案提示误差 指导语明显的放在括号内 量表转换误差 问卷中的说明要与量表卡片一致 记录误差 精心构造答案,使之容易记录 理解误差 对访问员进行监督 ⑵ .系统偏差
由于调查员的存在而产生的偏差。应努力避免: ① 社会需要——按被社会接受或尊重的答案回答 ② 默认——提供更受调查者喜欢的答案 ③ 附和——总是正面或总是反面回答问题
④ 威望——倾向于让自己在调查者眼中表现的好一点 ⑤ 恐惧——对自身有负面影响的问题产生恐惧性防御 ⑥ 敌意——引起被调查者不强烈不满而影响后续回答 ⑦ 主办——对主办或赞助方的态度影响回答的客观性 由于访问员的实际操作不当而产生的偏差。进行监督、提醒 2.调查实施中的质量控制
⑴督导:负责工作管理、再培训、财务和后勤管理;对现场进行指导、做好质量控制和检查及处理舞弊行为。⑵调查质量的评估,即实施过程的质量评(调查员的工作质量、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数据质量的评估(受访者的配合程度、问卷回答率)。3.调查实施中的进度控制: ⑴时间管理
⑵合理的进度安排,慢(调查初期)快(中期)慢(后期)4.调查实施中的成本控制
⑴ 调查实施成本,主要包括礼品费、印刷费和办公费等。⑵成本控制过程的内容:确保每日获取相关信息等
第五篇: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网络对大学生也存在着很多消极影响。
(一)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网络文化的虚拟世界中,为大学生提供了与外界交流的途径,这种交流是广泛、安全和隐匿的,人们可以时刻扮演着自己非现实的理想角色,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为所欲为而不用受过多的约束。这番虚拟的环境对于好奇心强,喜欢憧憬、刺激,幻想新奇的大学生们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网络社交虽然可以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同时由于脱离了现实交往,长期处于虚拟状态,在互联网上得到情感认同与满足的同时,很多大学生开始由心理上对网络的强烈归属感和依赖感延展到对现实的厌倦与冷漠,在这种消极的不为世情所动的抵触心理下,自我封闭和网络双重人格的形成便在所难免。更使得大学生网民容易游离于集体、群体之外,现实的人际关系淡漠、交往困难,这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他们忽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二)网络文化的交互性和开放性容易导致大学生身心受到危害,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匿名性和交互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交流沟通,大量不良信息,如封建迷信、色情暴力、流言蜚语、反动言论等不健康的信息以及低级趣味的网上游戏不经意间便在网络上泛滥。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其本身又缺乏对信息的准确判断,极易受到网络文化不良观念的干扰,引起人格扭曲。互联网的隐蔽性更是加剧了网络不良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借由互联网的隐蔽性进行的欺诈、诽谤等,对于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甚至个人物质利益都有着严重的危害。由于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和极易被复制的特点,有害信息在网上滋生蔓延的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传统媒介。网络舆论极易成为整个大学生信息舆论系统的不稳定因素。
(三)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和自由性,网络的发展,加速了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融合,使其在广泛传播中得到发展。网络文化无形中影响了大学生的各种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容易使一些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到大学生中,破坏他们已有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在虚拟空间难免发生改变,在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和独立价值判断能力之前,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就会处于寻求新鲜刺激的心理状态,从网上获取和传播各类信息,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和不良信息的传播,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不良影响。如果缺乏清醒认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道德意识弱化、价值判断能力弱化,进而产生道德危机。
一、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带来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网络中,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他们可以同时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信息和娱乐节目,一些思潮、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等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二)网络为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使利,大学生利用日渐成熟的电子商务,在网上购买教材、衣服、电脑等,也可以在网络上交易二手商品;还可以在网上为自己手机充话费,更改电话服务套餐;还可以通过远程网络视频和远方的亲人面对面的交流。
(三)网络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过去,学生基本上从老师及课本上获得知识;查阅资料,往往只能到图书馆才能实现。随着高校招生人数扩增,各高校图书馆资源都十分紧张,压力很大,并且图书馆到了下班时间,就会闭馆,所以许多同学很难能及时查询到所需资料。网络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因特网及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大学生不仅可以很方便的查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还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件及学校的重大工作安排。
(四)网络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便利,大学生可以通过招聘单位的网站了解一些招聘信息,通过发Email的方式同招聘单位取得联系。这样,大大减少了应聘的盲目性,既减少了经济开支,也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五)网络带来大学生交往方式的改变,网上交友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这种方式去除了互动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网友可以直接交流思想,使个人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既可推心置腹,又可任意调侃,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缓解了生活中交友的心理压力,扩大了交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