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

时间:2019-05-13 08:4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篇: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

内蒙古大学结课论文

浅谈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我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从小学开始,到大学,已经进行13年,且教育内容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马克思唯物主义理论及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意在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个具有基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素养的人。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大学生信佛、信教是近年来一个日益凸现的现象,本文对这一现象的成因、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此就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政治教育

大学生信教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凸现的一个社会现象。根据2003年对北京地区10所高校2820名大学生的调查,信奉各种宗教的大学生占9.2%,远远高于前苏联宗教社会学家估算的前苏联的18岁~30岁青少年信教人群占1%~3%的比例。这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中的党员和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二者占了被调查人员的60.16%。这两类学生一般而言是大学生中政治上和精神上比较积极向上的部分,在大学生中相对数量比较少,大约占到在校大学生的35%左右。[1] 大学生信教人群形成的原因

经2011年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信佛、信教的大学生中有37.6%是为了寻求精神解脱,27.6%是家庭信仰的延续,有15.4%是随社会风俗。[2]这三项是大学生信教的主要原因。

1、生存焦虑的影响,即需求性信教。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独生与娇生惯养的现象,且对待社会存在幼稚的理想主义思想。每个大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在上大学以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大部分学生在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没有受过任何挫折与磨难;有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甚至无法独立生存。然而,大学生跨进大学校门就跨进了一个完全不同于高中时代的生活学习环境。在这里,一切并不符合他们的理想,他们要独自处理生活学习的诸多问题。随着自我意识和理性意识不断觉醒。他们看到了高中时代不认识或认识不够的许多责任和压力。面对家庭生存、个人生存和自身条件缺陷等种种压力,当他无法解决、无法发泄、无法承受或缺少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他们变得愤世嫉俗,惴惴不安。当他们所受的教育过于空泛,面孔过于呆板,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切时,宗教就会成为最有效的心灵的避难所与解脱地。

这一情况也体现了中国人信教的通常特征,在发生问题或产生需求时,投入宗教信仰当中。但与普通民众不同的是,大学生信教更多的表现在心理调节的需求方面。

2、家庭和民族传统的影响,即传统性信仰:

宗教在我国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中有悠久的传承。在读书、考状元等方面就有许多宗教信仰。

内蒙古大学结课论文

在民间,满一岁的小孩需要抓周,抓到毛笔就代表以后爱读书,能成为书法家、文人;抓字典,代表文学家或法律。[3]每逢考试,尤其是在孩子升学时,父母都会专门到就近的文殊菩萨面前去请愿,认为文殊菩萨掌管着人的智慧,能够保佑孩子如愿以偿的考入理想的学校。考完后,还需要回到寺庙进行还愿。2015年经过对内蒙古大学在校学生随机抽查询问的100人中发现,在考大学前,家人或自己,正式或非正式的进行过宗教膜拜,祈求保佑自己考入理想大学的同学占99%.这种家庭和民族传统的影响,即传统性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颇深,使得一些大学生延续家庭信仰,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考试、不快时,祈求神灵对其进行庇护。

2、全球一体化的影响,即文化性信仰。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发展,中外文化互相交流。一些外国的节日,被国内商家肆意炒作,成为全民节日。例如:国外的圣诞节,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基督教的传统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4]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佼佼者,他们思想活跃,获取新知识的欲望很强烈,是过圣诞节的主要生力军。在同学间互问圣诞快乐,互送平安果的时候,虽没有特意去加入基督教,但已经将基督教祈求平安的意义传递出去。

4、政治教育空泛,不能满足精神需求。

近年来,学校学生工作多为理想信念、道德美德,与现实生活实际有很大的距离。例如:道德教育告诉我们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而现实生活中,碰瓷老人频频出现,大学生见义勇为屡屡被告上法院。2010年3月23日,警校在校大学生李凯强因见义勇为救助老人而被告上法庭。[5] 教育欠深入具体,教育形式单

一、生硬,个性化的人文关怀不够。因此,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极易导致学生出现理想的迷失、价值观念困惑不解,或无能为力,或无所适从,以致走向宗教。高校的思政工作效果不能让人满意。许多学生对高校的信仰教育内容感到枯燥、缺乏吸引力,觉得没有吸引力和说服力,认为理论和显示相脱离,难以被学生接受。

正是以上诸种因素促成了大学生信教人群的出现,其中除传统信教者外,其余人员信教都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有这样那样的关联。

二、大学生信教的特点分析

大学生是社会人群中带有显着特点的部分。他们虽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但因接受高等教育而聚集在一起,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加之知识青年特有的思想活跃,喜好探知未知世界等特点,使大学生信教人群具有不同于其他信教人群的显着特点。

内蒙古大学结课论文

1、大学生信教比例呈上升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在抵触宗教,而是对其充满兴趣,大学生信教比例不断上升。例如:谈宗凡曾在2005年与2006年分别进行调查宗教信仰人数,结果显示2006年比2005年上升了3.7%。[6]王康于2007年对杭州四所高校的调查显示(不包括中立者),自称有宗教信仰的占32.l%。[7]

2、普遍参与宗教活动,但缺乏对其深入认识。

因为国内大部分大学生对宗教知识的获取更多地是靠听说或互联网以及周围环境的熏陶而来的,而不是亲自去实践,对所信仰的宗教文化不甚了解,因而他们在宗教态度和行为上也呈现出多样化。常常是理性与盲目交织,虔诚与暧昧并存。例如:国外的万圣节、圣诞节,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参与,同学之间互送彩蛋,互送平安果成为一种交际时尚,但入基督教,成为基督教信徒者甚少。很多同学出于好奇,在节日期间随同朋友一同前往教堂参加活动,但很少做日常性礼拜。这些都是当前大学生信教的普遍情况。

三、大学生信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启示

针对大学生信教的现状,复杂的原因和对宗教的种种模糊认识,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引导,使他们树立唯物主义的无神论世界观。我认为应着重加强以下三方面的教育:

1、重视对宗教文化知识的教育

重视宗教文化知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中丰富的人文知识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增长见识,提高人文素养。加强宗教文化及热点问题的探讨、研究,积极开设有关热点问题讲座,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宗教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等其他方面的教育,增强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首先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大学生精神方面的问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因此,学校应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

再次,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需要。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困惑、疑难、不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盲目信教、盲从信教的从众心理,才能是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历史上科学家信教的问题,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思想认识中起到主导作用。

从宗教宣传中吸收有益成份

做思想政治工作意在使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内蒙古大学结课论文

奋进向上的人。宗教也关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调灵魂净化、慈悲兼爱。从总体上讲,思政工作比宗教的影响力大得多,但也不能不看到在某些地方和某些层面,宗教的影响正急骤扩大。尤其在大学生当中,思政工作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

大学生宗教信仰不同于一般的宗教信仰,感性成分大大高于理性的追求,大部分所谓的“信教”学生对真正意义上宗教信仰认识不足,在社会生活等方面并没有严格按照宗教的仪式、规范、理念行事,宗教在道德、人际交往和人生追求等方面的调整作用不明显,所具有的宗教信仰特征不突出,可以说大部分信教大学生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宗教信徒的信仰特征,但一部分大学生寻宗教庇护的心理意识强、他们主要认可宗教的人文关怀、道德意境及其艺术和美的表现形式。

四、参考文献

[1] 浅谈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OL].考试吧论文频道,2009年1月12日; [2]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报告[OL].道客巴巴,2011年5月; [3]抓周[OL]好搜百科; [4]圣诞节[OL]好搜百科;

[5]大学生遇到“碰瓷儿”老太?见义勇为被告[OL].大河网,2010年3月; [6]谈宗凡.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西部,2007,(8); [7]王康.在杭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7);

第二篇: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影响

孙琳琳1 霍泓2

(1.沈阳大学 文化传媒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电话:***)[摘要]大学生宗教信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成因也是多方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作者在对相关研究者的文章进行归纳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大众传媒在大学生宗教信仰形成过程中,不仅充当着信息传播工具的角色,更发挥着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众传媒对娱乐文化的大力传播导致大学生思考能力下降、思想空虚,使各种宗教信仰有机可乘;网络媒体为宗教的传播提供了最有利的空间和手段;而某些影视作品中对宗教文化的渲染在潜意识里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最后发现,一些不良的新闻报道也为大学生宗教信仰提供着有力的典型示范。因此,文章呼吁,强化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打造健康的校园媒介环境,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从而使大学生自觉抵御不良传媒的影响。

关键词:大众传媒 宗教信仰 传播效果

一、研究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志英在《信教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及成因分析》中将信教大学生思想倾向的成因归结为思想方法的扭曲、价值观的缺失、不正确的幸福观和宗教出世思想等四个方面。李志英通过调查认为:相当一部分信教大学生的思想灰色,对社会、对现实、对人生缺少积极评价或积极态度。而价值观的空白给宗教的进入留下了余地。宗教的出世思想正好与消极的世事评价相结合,更加重了思想的消极倾向。同时,信教学生大多看重个人幸福,当烦恼过多、幸福感减弱时,对于世事的看法就难以乐观。总之,李志英认为:信教大学生思想倾向形成的原因很复杂。宗教思想的影响是重要因素之一,宗教之外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温州大学陈金安在《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及对策探析》中将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总结为环境因素影响、内在心理需要、宗教道德与文化吸引和宗教传播中典型示范四个方面。对于环境因素的影响,他认为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与民族、家庭环境因素。他进一步指出: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引起人们的信仰危机以至于向宗教靠拢。同时,有些大学生由于民族宗教渊源或家庭渊源,从小受宗教熏陶、感染,自然而然信仰宗教。对于内在心理的需要这一因素,研究者认为很多大学生将 “佛”、“主”当作倾诉隐私的最佳对象;认为信教能弥补、治愈心灵的创伤,能起鼓舞作用。对于宗教道德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吸引这一原因,研究者从三大宗教的戒律在抑制罪恶势力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入手,指出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12孙琳琳,女,(1971-),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霍泓,男,(1970-),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学生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 这些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并不矛盾,社会需要这些宗教道德的教化。而关于宗教传播中典型示范的影响,研究者指出:大学生受名人,信教、圣迹显现等的影响进而信仰宗教。

郑爱平在《大学生信教现象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思想根源归结为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缺乏排解苦恼的合理选择和受宗教文化的感染三个方面。他通过调查认为:高校学生中理想信念淡薄者不乏一二,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产生宗教信仰的决定性因素。其次,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和学校的改革不断深入,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和冲击极易引发学生的消极情绪,缺乏排解苦恼的合理选择是产生宗教信仰的内动力。最后,他认为受宗教文化的感染是产生宗教信仰的外动力。学生是在旅游或阅读宗教宣传品中受到宗教文化的感染而产生宗教信仰(倾向)的。

在秦皇岛3所高校的《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如何》调查中,研究者将学生信教原因归结为家庭影响、民族影响、居住地经济影响及高校的文化影响。调查认为:大学生信仰宗教最初、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家庭信仰背景的影响。信教学生中,66.9%的学生家长有宗教信仰,52.4%的学生是由于家庭背景的影响在幼年和小学接触、了解宗教,有50.3%的学生受到过其家庭成员的传教,33.1%最终受家庭影响信仰宗教,成为家族宗教信仰的被动延续者。同时,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宗教信仰及认知具有民族性。22.6%的信教学生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更多体现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调查还为我们揭示了经济状况对学生宗教信仰的影响。在信教学生人数上,农村多于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于经济发达地区;家庭经济状况为中低收入水平的有87.9%,占绝大多数。最后,调查认为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为在校学生接触宗教提供了方便。包括书刊、影视、网络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游览宗教圣地和学校外籍人员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信仰缺失;民族、家庭背景等环境的影响;学生个体内在的需求;宗教思想和文化的吸引等方面的影响促使大学生对宗教的信仰和关注。而这些深层次的原因都需要具体形象的载体来承载。大众传媒本身就是这样一个载体,它是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大众传媒的变化导致且意味着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这就是大众媒介无形的影响。在大学生宗教信仰形成过程中,这种无形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而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这也是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影响没有受到研究者的太多关注的原因所在。

二、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宗教信仰影响的表现

大众传媒是一个时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传播者。它传播着社会的进步、沟通着党和人民的联系、承载着先进的文化与思想等催人奋进的力量;但与此同时,它也反映着时代的迷茫、人们内心的矛盾、社会的冲突等值得人们思考的内 2 容。大学生是大众传媒热衷的接触者和使用者。调研发现,对青年人影响最为深刻的媒体之一——电视的节目内容中,学生更感兴趣的是新闻时事类占35%,娱乐综艺类占48%,影视剧类占30%,调查纪实类占35%。可见,娱乐文化类节目具有广泛的受众群。

1.大众传媒中的娱乐元素导致大学生思维能力下降、思想空虚,宗教信仰有机可乘

就当下文化而言,“娱乐”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大众媒介的主题。以大众传媒中的电视为例。当前我国电视节目中大多以娱乐节目当道。《超级女生》、《星光大道》、《咏乐会》、《今日有约》、《天天向上》、《相约星期六》等类似节目比比皆是;娱乐节目主持人搞笑斗嘴,内容肤浅低层次和品位低俗化的倾向日趋严重。这些节目不仅侵占了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更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娱乐”的泛化已深入人心,最终导致流行文化大行其道。

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流行文化对学生的潜在侵蚀,使他们的兴趣与观念发生了改变,偏离了健康和主流的文化价值观,进而导致道德的缺失或失衡。远离经典文化,对文字和阅读不再敏感,甚至失去兴趣;忽视传统民族习俗、节日,迷恋西方节日;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冷漠、自闭;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正面临新的“垃圾文化”的冲击。长此以往,历史和文化都成了过往云烟,作为大众流行文化的“消费者”就会逐渐失去传统文化底蕴的支撑,成为彻底的历史虚无主义者。正是由于这种状况,各色宗教信仰才会有机可乘。

2.网络成为影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主要平台和手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因特网为载体的网络媒体已成为与报纸、广播、电视并称的第四媒体。并在宗教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

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他们熟悉网络、拥有高水平的网络运用技术。并且由于校园网的普及、宽带、甚至无线网络的覆盖,使得大学生上网非常的便捷和容易。而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快捷、互动、多媒体、虚拟、信息丰富等优势,使得网络逐渐成为宗教传播者开辟的新的传教阵地。宗教传播者利用网络建立宗教网站,通过详细的文字说明、声形并茂的影音视频、多姿多彩的图片等方式传播宗教知识、宗教思想;同时借用个人博客进行宗教传播,利用BBS进行互相讨论与交流,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我们以基督教为例,经过网上查询,我们对“基督徒上网导航”所列出的比较有影响的相关网站进行了初步统计,得出我国共有基督教相关网站510多家。其中,综合网站42家、基督论坛54家、神仆网站28家、媒体传播和影音网站54家、基督教书籍网站114家、个人主页63家等等。另外,根据“椰子空间”中提供的基督教QQ群的名单,我们做了进一步的数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我国基督教QQ群共有3269个。其中高级群(包括超级群)306个、普通群2963个。而在网上所查到的比较大的基督教圈子共有4个:中国基督教新浪圈子,圈子成员共有2263人。其中资深成员14人,管理园10人。“信耶稣得永生 ” 圈子已有成员31500人;“耶稣是神 ”圈子有成员31200人;“神的孩子 ”有成员5600人。通过QQ群的数量和四个圈子的人数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传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宗教对个人博客的利用也是非常充分的。我们知道,基督教是一种外向型的宗教,教义鼓励教徒到各处去传福音,结“果子”(即发展教徒),谁结的“果子”越多,谁在上帝面前越荣耀,大凡基督徒都有高涨的传教热情,每个基督徒都是一粒种子,不停地寻找新的土壤生根、开花、结果。一些具有较高网络技术的基督徒,其中包括高校学生信徒,积极投身于博客进行传教。我们以新浪网博客频道为例。新浪网博客频道是我国最主流,最具人气的博客频道,我们对新浪网的基督教博客进行了初步不完全统计,在新浪网上共有89个基督教徒个人博客。其中,牧师的博客9个,其他基督徒博客80个。其中博客访问量过万的有51个。占整个基督徒博客总量的57.3%。其中“基督教明星名人博客”的访问量为363,137,博友Q群已经超过1000人上限,而需另开新Q群。“基督教明星名人”博客中,列举了大量的中外名人、影视明星的信教言行和经历,充分利用大学生关注明星名人的心理来展开宗教传播,正如 温州大学陈金安所指出的那样: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事实胜于雄辩”,很多事实证明“使你不得不信”。大学生常举的事实有:很多名人,甚至大科学家也虔诚信教。这些名人、明星有关宗教内容为大学生信仰提供了典型,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一般的理论宣传和说教。

3.影视作品中展示的宗教文化潜移默化地吸引着大学生

影视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矛盾和冲突非常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所展现的人生故事往往被大学生当作人生借鉴。特别是一些影视作品,通过影片角色的昄依宗教或实施宗教影响来化解问题或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另外一条解决问题的心理暗示。同时,更多的影视作品中有意或无意展示的宗教环境、宗教影响和宗教文化对宗教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寺庙的清幽、教堂的神圣、诵经的平和、唱诗的悠扬、忏悔的虔诚、宗教婚礼的庄严、宗教仪式的神秘、宗教建筑的宏伟等等,更不用说,影视作品中展示的宗教的种种神迹,这些无疑不对身处滚滚红尘而又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形成强大的诱惑。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宗教影响比宣传式的传播方式要更为有效。

4. 某些新闻报道中的不当报道为大学生提供了效仿的典型

某些新闻报道,特别是某些娱乐报道热衷于明星名人昄依宗教或与宗教迷信相关的报道。报道中,大肆宣扬明星们的星座、护身符、幸运数字、幸运颜色、八字等等;或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居家风水、奇门遁甲等内容;至于某某明星出家、某某夫妇歌星双双成为居士、某歌坛天后为求子上香拜佛等等更是作为重要新闻大加传播。

三、对策

1.提高媒体自律水平,强化大众传媒教育功能,抑制娱乐过度和娱乐泛化的倾向

市场经济时代,媒体道德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而过度娱乐受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无法用经济效益来抵偿的。因此,我们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迫使媒体保持自律。媒体本属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范畴体系内,作为德育的另一种辅助补充渠道或工具,媒介通过传播信息、舆论引导、传播交流文化等社会功能渗透作用于媒介产品的消费者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3媒体自律就是对青年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

2.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认识、使用和理解媒介的能力

面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单纯的防御和制止是没有多大成效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辨识和分析的能力。因此,在高校教育体系内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通过媒介素养专业教育,消除传媒的不当影响,增强学生辨别媒介信息的能力和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运用校园媒体,打造健康的校园文化

大部分高校学生都是住校生,这就为校园媒体提供了大量的受众群体。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校园媒体,形成以校园网、校广播站、电视台、校报、校刊等多媒体的平台,将其发展成为关注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物质和精神生活、对外展示校园文化面貌的阵地。

四、结论

宗教信仰是个非常复杂和深奥的问题,其成因也是多方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宗教信仰所产生的无形的影响更是难以具体描绘和量化。所以,对于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的形成,光靠空洞的理论说教和思想品德课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对此,光靠学校的教育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待于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3樊怡、文海燕、施毅婷.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1]李志英.信教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及成因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北京.2007,(01)[2]陈金安.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及对策探析[J].科学与无神论.北京.2004,(01).49页

[3]樊怡、文海燕、施毅婷.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北京.2008,(0.3)4-5页。

[4]左鹏.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解析.思想理论教育[J].上海.2006,(09).41-43页

第三篇:浅谈宗教信仰对人性的影响

浅谈宗教信仰对人性的影响

东西的宗教哲学思想最大的差异在于对人性之初的认识。东方儒教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西方基督教则坚信人一生下来就带有原罪,本恶。这两种不同的见解,导致对人类行为上的认识也有着严重的偏差。

东方人在纠正人类行为,首先站在一个完人的立场上,去严格规范。闭门思过,拷问灵魂,其实都是在用一种神的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行为,这必然导致心灵上的煎熬,以致于最后对自己的完全否认,从而在精神上承受极大的压力。人们经常会说:做人好累。其实这句话应该是:做完人好累。究其原因,是因为你让自己站在神坛之上。

西方人首先就确立了自己是人,而且是有罪的人。人一出生,饿了要吃,冷了要穿,有好的东西就要抢,具有掠夺性和占有性。在人的本质上具有人性和兽性两个方面,人性表现在对事物善恶是非上的辨识,而兽性的表现就如同动物世界里简单的掠夺上。所以西方人在规范人类行为上,虽然也一样如东方思想接近完美,但它更具有宽容性。

人类社会中,规范人类行为的方式上都沿用着两条路线,一是法律,二是道德,法律规范了人类行为上的最低限度,也就是约束人们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而道德则有更高的要求,提出什么事情我们必须去做。不违范法律不等于说就是好人,只有在合乎道德和法律的同时,才能确立人的善恶好坏。

法律依靠其特有的强制性,严格的规范人类最基本的行为,而遵循道德守则呢?更多的是依靠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在这方面东西方文化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宗教信仰。西方基督教用赎罪的方式,劝人向善,用帮助他人的手段来谋求宽恕自己罪恶的灵魂。以求得进入天堂。东方佛教宣扬善恶因果,鼓励世人多行善事,以脱离苦难,往生极乐世界。

任何的一种宗教思想,其实都为了让人远离罪恶,让人性中的善在更大程度上压倒恶。人类恶的本质源于自我。当这种自我无限制的膨胀,就演变成极度自我的自私,最后漠视生命,导致犯罪。记得前不久的沈阳街头,一个人昏倒在马路上四天四夜,没有人伸出援助的手,最后导致他离开人世,这就是排他的自私造成的漠视生命的存在,从本质上来说,和马家爵漠视生命连杀四人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我国在解放之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强烈的富国强民的迫切愿望和信仰,促使出现空前高涨的社会凝聚力,一切从国家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使当时的社会风气焕然一新,出现安定稳定的局面。而在六七十年代的浩劫中,人类社会的高度信任经历了一次严重的挑战,夫妻反目,父子成仇,人人自危,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在畸形中得到发展,壮大。也正基于此,自私在人性中得到扩张,这在后来的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下,人类关系演变成一切向钱看的利欲关系。虽然从表面上看,一样是安定繁荣的社会面貌,可在更深处,却是一种生活在自我自私的条件下的宁静。

没有了追求,没有了信仰,人类在茫然中盲目的发展着自我。忘记了自己基于社会的责任。信仰危机促使道德的沦丧,膨胀的自我使得人们忘记了社会责任感,长此以往,必然导致集体的漠视罪恶,最后漠视生命。

第四篇:对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的调查报告

对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调查报告

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常有人问起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当他们得知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中国的实际。中国大部分人从小就忙着学习奋斗,没有能及时的受到宗教氛围熏陶,当他长大后社会观已经形成,再让他信仰某个宗教,更是困难了,于是许许多多的国人不知信仰为何物。有人说一个没有信仰的名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我们需要在做事情的时侯有所依,有所畏。有所依,我们便能在遇到困难时无所畏惧,坚信自己能成功。有所畏,便能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不会得意忘形,无法无天。这有所依与所畏,便就是信仰。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在满足物质需要后开始对精神有所追求,再者,外来文化也不断冲击着人们,好莱坞大片包含的宗教元素深深的刺激着国人,这就使宗教信仰人数在这些年得到激增。作为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知识水平,抑或受西方文化的冲击,都强于普通百姓,必然他们宗教信仰的比例会是最高。我希望通过本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研究,侧面反映国人的宗教信仰整体水平,再者希望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正确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宗教和正确对待宗教提供客观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原则,自制问卷通过调查员直接发到上晚自习的学生手里。共发放150份,有效收回147份。有效回收率 98%。男生68份,女生79份,男女比例 0.86:1性别比例基本平衡。抽样调查表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是西政的学生,正在进行大学生宗教情况的调查,希望同学你给予配合,本次调查采取不记名的形式,您的信息将会受到完全的保密。

学院:管理学院 性别:男 名族:汉 年级:大一 1,你有宗教信仰吗

A有 B没有(跳至第8题)C不确定(跳至第八题)2,你信仰什么教

A佛教 B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其他 3,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信教的

A 书籍报纸 B 网络电视广播 C 家人朋友影响 D其他 4,你信教多久了

A一年不到 B两三年 C 四年以上 5,每个人都应该有宗教信仰,你觉得对吗

A完全赞同 B 部分同意 C 不同意 6,你觉得通过信教给你带来的好处

A 精神依靠B关注公益更乐于助人 C 身体健康D其他 7,当你所信仰的宗教教义与社会主流价值冲突时,你会

A 完全坚持 B 看情况 C 放弃 8,你对宗教的认识,宗教是

A 一种迷信 B 一种生活习惯 C 一种信仰 D 其他 9,你对宗教教义与科学真理二者的看法

A大部分相同 B 小部分相同C 宗教教义完全违背科学 10,具体说说你对宗教的理解

谢谢参与。

二,结果与分析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资料分析

(1)大学生中有宗教信仰的人数占整体比例不高。

在有效收回的调查问卷147份中,其中有宗教信仰的人只有31人,比例为21%。虽说大学生人群是最有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去追求宗教信仰的,但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以及作为学生时时被学习压制着,导致了大学生中宗教信仰人数偏低情况的发生。社会风气:现在追求科学真理,而宗教在中国给贴上了迷信的标签,尤其是有些道士装神弄鬼,骗人钱财更惹的人讨厌。学习压力:高考制度虽说在某种程度体现了公平,确实作为了改变人一生命运的一种途径,但其高度的竞争性让中国学子苦不堪言。从小到大,爸妈什么时候都不会忘的一句话就是:记得好好学习。大学生,作为高考中的幸运者,肯定耗费了大量时间去学习,能有心思去追求宗教信仰的人自然少了。(2)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性别差异

男生68份中有宗教信仰的19份,比例27.9%女生79份中有12 份存在宗教信仰的,约为15.1%。男生有宗教信仰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女生。男儿志在四方,自然的,男生更关注时事,比女生更喜欢专研文化,军事,科技等等。女子无才便是德,大部分女生喜欢整天看着琼瑶姐姐伤天地泣鬼神的言情小说以及弱智到极致的韩剧,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那只有小部分了。由于主体关注点的不同,宗教信仰比例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了。

(3)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名族差异

被调查的136个汉人中有宗教信仰的26位,比例19.1%,小数民族人11位,有信仰宗教的5人,比例约45.5%。小数民族大学生信教比例明显高于汉族。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宗教,其中相当部分已经演化成特定地域,特定民族的生活习惯了。所以,从小生活在浓郁宗教氛围的小数民族大学生,自然比汉族学生更信教了。在宗教信仰方面,人的确是很容易受到周边人影响的。比如说你爸妈是基督教徒,从小带你做礼拜,你不想信基督教都难了。(4)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学院差异。

调查数据显示: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等偏于理科的学院信教比例低于法学院,新闻学院等文科学院。人各有所求。学经济的,明显喜欢与数字打交道,对于文字,文化,精神要求肯定比文科生低。他可能可以随时背出圆周率的几十位却告诉你说世界上的三大教是佛教,基督教,印度教。法学院,新闻学院的学生由于经常与文字打交道,专业也要求他们必须对宗教有一些了解,自然知道接触的多了就容易产生信仰。所谓道虽迩,不修不成,事虽小,不为不成。只有先去做,才会一切皆有可能。若从未了解,何来信仰。(5)大学生信仰存在年级的差别。

根据数据表明,在大学生中存在这样的一种趋势:年级越高,宗教信仰的比例越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修养决定人的行为举止。我想,可能是因为多一年的学习才更让人体会到有所依,有所畏的重要性,才体现出年级越大,宗教信仰人数比例越大的趋势吧。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

(1)信奉佛教,基督教的人数比较多。

在有宗教信仰的31份问卷中佛教17份,基督教10

份,伊斯兰教2份,其他的两份。佛教一直是我国的主教,庙堂随处可见,不过现在主要信徒都是些大妈级,所以在大学生的调查中并未有统治级的变现。然而从小的目濡耳染,信仰佛教的比例还是最高的。基督教作为西方的主教,它的传入大部分是伴随着好莱坞大片,例如7宗罪、达芬奇密码等等。其信徒表现出临死前的淡定,以及对信仰至死的追求,深深的吸引着大学生。其宣传的对个人权利的绝对尊重,更让从小就身受父母,老师侵犯个人隐私的大学生所追求。

另外基督教的感恩教义也在中国受到追捧,饭前感恩,每周礼拜。自然的,基督教在大学生中也更易受信仰。

(2)信仰宗教时间不长。

在有信仰的31份问卷中,一年不到的7份,二到三年的21份,四年以上的3份。数据整体显示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时间并不长久。一个人若能有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必然是在见识丰富的情况下。由于刚脱离高中老师灌输式的教育,很多大学生在短时间没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对宗教也需要段时间的了解,所以这就造成普遍大学生信仰宗教都是大2以后的事。对于中国学生,要说初高中就对宗教信仰的,我绝对不信,因为那时根本连些教义都理解不了,最多也就是对宗教的认同与好奇而已。

(3)大学生主要通过父母影响和书籍了解宗教的。

31个信教者12个通过书籍报纸信教,6个通过网络电视广播,13个是受了父母朋友的影响。佛教在中国的盛行,很多人的信奉,不由的影响着下一代。大学生中信仰佛教的人很多是受了其母亲的影响,因为其母亲每逢过年过节就会带她去烧香拜佛。另一个,大学生最主要接触的传媒是书,也只有书能把知识讲的透彻。偶然经翻开一本圣经,金刚经,他便会陷入遐想,信仰之路也可能由此打开。所以大学生通过书籍信仰宗教的人数也不少。(4)大学生宗教信仰不坚定

在被问及教义与社会主流价值相冲突是否坚持时,31个信教者只有两个选择了完全坚持。这道题旨在测试教徒对宗教的忠诚度。如果你信仰很坚定,便会相信教义完全是对的,就不存在与社会主流价值冲突了。即使冲突了也是主流价值出现了问题。比如现在老人摔倒不去扶的主流价值观就错了。信仰就是信任到了一定程度。人是应该为了信仰不惜代价的,即使去死。譬如耶稣。

大学生对宗教的认知

(1)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大部分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宗教信仰。

可能问卷存在设计缺陷,做第5题的人都是有宗教信仰的,但由于在中国有宗教信仰的占小数,若是面对所有调查者提问的话肯定大部分会认为不需要宗教信仰。

(2)大学生中大部分宗教信仰者认为通过信仰宗教能带来精神依靠。

在对宗教功能的认知上,31人中20人选择了精神依靠,5人选择宗教信仰让自己更乐于公益了,6人觉得有益于自己的身体健康。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各不相同。宗教作为一种信仰,其主要功能还是带来精神上的依靠。基督教的原罪论以及佛教的因果报应,都是作用于人的心理,从而促使人行善举。他们的教徒依照教义,行善之后便能过的轻松自在,因为他们相信好人就会受到保佑。

(3)大学生大部分人觉得宗教是一种信仰。

147份有效问卷中20人觉得是迷信,37人觉得是一种生活习惯,67人觉得是种信仰,13人选择了其他。这说明广大学生都认为宗教是神圣的,已经能够作为信仰了。与以前大部分人认为的迷信已有很大差别。也有很多人认为是一种生活习惯。的确,宗教很大的一部分表现为某种特定的生活习惯,一般信仰某种教的人都会有某些特别的举止。但宗教绝不只是一种生活习惯而已,这说明很多大学生还认识不够。

(4)大部分大学生相信宗教中有小部分真理

147份问卷中有高达140份认为宗教中有小部分真理,2个认为绝对等于真理的,5个认为都是迷信的。凡事无绝对,这句话对于圆滑的中国人早已理解的不知道有多透彻了。是的,再怎么差的宗教教义中总会存在某些真理的,不然他凭什么去蛊惑教徒呢。以前罗马教堂关于地心说,日心说等等已经证明教义不会完全是真理了。但对于信仰宗教的人来说,绝对的支持我们也是能理解的。

通过上述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只是接触宗教的初级阶段,很多人是到了大学后才有了宗教信仰,他们信仰宗教时间不长,信仰的态度也不坚定,但对宗教能够有较好的认识,接触宗教的途径多样,对宗教有较强的好奇心。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目前宗教信仰情况,我想提几点建议。(1)引导大学生认识宗教本质,树立科学观念

(2)开设宗教相关课程,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宗教观(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

第五篇: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报告

我校大学生宗教信仰个案调查报告

组长:小组成员及学号:许佳琪09064633班级:时间:09064629 09064641 09064628 国贸0922011-5-28

我校大学生宗教信仰个案调查报告

一、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由我小组成员在课间和课后进行,选择调查对象时使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在大二年级国贸班进行。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则强调客观问题和主观问题相结合,以客观问题为主的设计方法。

二、小组分工

王阳升:调查问卷设计、制作PPT、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赵安文: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实地走访相关宗教场所。

许佳琪:实地走访相关宗教场所,PPT展示。

汪重人:整理、统计回收的调查问卷,查阅资料。

三、样本选择

在调查期间,我小组在国贸班共发放了60份调查问卷,实收58份,回收率约97%,其中男生21人,女生37人,团员52人,预备党员3人。

四、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在设计上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 学生基本信息调查: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级、政治面貌。

 大学生信仰与不信仰宗教的原因及对宗教的认识。

 对身边亲人、朋友宗教信仰态度问题。

 对宗教、国家、科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认知。

五、问卷发放和回收

此次调查中使用的问卷发放和回收方式为现场发放,现做现收。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摘要:宗教是一种与特定的时代相联系、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和丰富内涵的社会性的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在宗教世俗化、现代化进程中,宗教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日渐突出,信徒的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近年来,呈现出从农村到城市、从弱势群体到强势群体、从老年人到青年人甚至在校大学生的迁移和扩散的趋势。大学生宗教信仰是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论文调查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和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分析了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正确对待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引

导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基本方面。

关键词:调查宗教认知信仰态度大学生

1、我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

统计中显示,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为6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10.34%,所信仰宗教为佛教和基督教,其中,信仰基督教的学生为5人。大部分大学生不信仰宗教,且认为人生不需要宗教信仰的学生占到不信教学生人数的51.72%。在实地采访中了解到小学阶段开始有宗教信仰的占33.3%,中学阶段开始的占50%,大学阶段开始的占16.7%;有时参加宗教活动的占50.0%,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占33.3%;大部分大学生不信仰宗教,且认为人生不需要宗教信仰的学生占到不信教学生人数的51.72%。有31%的学生认为共产党可信仰宗教,36%的学生认为不可以,抱无所谓态度的有33%。大部分信教学生认为信教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没有冲突。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我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仍然比较大,部分学生的信教虔诚度还较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2、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主要原因

(1).有家庭信仰背景是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占到50%。大学生通过家庭接触宗教,并对其有直观 的了解,成为家族宗教信仰的继承者,延续者。另外,还有3人是由于朋友宣传和迷信而信仰宗教的,这需引起注意。

(2).自身原因。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后接触到全新的社交圈子,并独自面对学习生活、个人生存、就业创业等方方面面的激烈竞争,部分大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心态,不适应这种生存竞争机制。如果再缺少来自学校、家庭及身边人的关爱,他们就会失望、自卑,转而会相信这是命运的安排,会把虚幻、超现实的宗教当成为他们最有效的心灵避难所。在影响他们信仰宗教的原因中,仅次于“家庭因素”影响的是占到33.3%的“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可见,大学生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有其不同于社会其他阶层的特殊性。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3)受亲戚朋友宣传影响。调查学生中有13%受过宗教宣传。

3、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

(1).人生观,价值观。认为宗教对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积极影响的占信教人数的50%。66.7%的信教学生认为宗教可以在个人身上体现出爱,能够把爱传递给别人。宗教教义中某些方面劝导人积极向善,要有爱,与中华传统美德相吻合。但须注意的是仍有个别学生把其当做内心空虚时的心灵寄托。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对待爱更加大度,包容,心态上更加平和,对现实中的一切更能坦然接受。特别应看到,大部分信教学生认为宗教在个人身上体现出爱,能把爱传递各别人。但在自我陷入绝望时,信教学生较不信教学生更易走向极端,这一点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2).社会行为。有58.3%的不信教且有信教亲戚或朋友的学生认为能从信教的人身上发现爱和宽容,可见信教对人的社会行为有积极的影响。但宗教在约束大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当信教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各种困惑和障碍时,可以通过与神沟通得到慰藉,使自己超然于现实之外。然而,正是宗教宣扬的“神的安排”,很容易使一些人陷入迷途,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于神,只凭信心等待结果.从数

据也可发现问题,约33.3%的信教大学生认为宗教可以消除内心空虚,是心灵的寄托。

3、研究总结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的认识到:第一,宗教中有相当一部分教义教规与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要求相容,这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行为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我们不能把大学生中个别宗教徒与绝大多数非宗教徒的差异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更不该强迫大学生宗教徒改变自己的信仰。但宗教的消极作用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需要我们进行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尤其在当前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图谋“西化”“、分化”、“分裂”的严峻形势下,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识别能力和抵御能力,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第二,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核心在于“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以及“追寻自己的信仰”,其中精神寄托是最为根本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大学生理性关注宗教,帮助大学生在人生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信仰。第四,对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需求,应当探索建立有效途径,使得爱国宗教团体能进行正面引导和发挥积极作用。

七、我小组成员对此次调查感想如下:

1、对于大学生信教现象日益突出的情况,我们要有一份清醒的认识,既不能惊慌失措,一概否定,也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

2,大学生宗教徒皈依宗教大多是在追求某种精神性的东西,而不是着重于某种现实性的需要。更多是出于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出于对心灵慰藉的探寻,出于对自己原有信念的怀疑,出于对现实生活的困惑。

3,大学生不仅把宗教的理念和教义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而且对待人生和社会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改变。更多是通过理性的思考,从宗教中找到了生命的本源和人生的价值。一旦认可某个宗教,宗教神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便成为他们思想的内核,并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4,我们认为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视野宽广、求知欲较强的一个青年群体,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也难免会受到宗教的影响。因此,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宗教信仰自由,辨析科学与宗教的区别,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5,我们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是两种不同的信仰,中国的共产主义与信仰宗教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经过长期的探索而创立的体现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世界观、价值观;而宗教是以“神不灭”为中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国家既要尊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又要站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加强社会主流价值观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正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这就要求国家加强信仰教育的针对性,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单纯追求自我实现的大学生重塑自身价值观。

下载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能与宗教信仰

    对第一点,首先我们要从宗教与社会次序的关系上来分析。从历史上来看,宗教大部分时间还是为当权的统治阶级所服务,它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上帝、真主、诸神等是虚构的,但它所反......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表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你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这份调查报告。 1) 您是否有过对于信仰的相关思考? A、从来没有 B、有过一点 C、有过,并有一些思考D、很......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研

    新形势下,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趋复杂,特别是近年来有些在校大学生以不同形式参与宗教活动,表明了大学生宗教信仰与宗教观问题已不容忽视。我们对我校大学......

    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最终版]

    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为什么不分种族、民族、地域、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程度都会有宗教信仰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无疑,宗教信仰可以看......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专题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与研究 国商0963 0905601319 陈扬 摘 要: 本文以问卷的方式调查研究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对如何正确对待大学生上网的问题,克服网络交往的消极影响作......

    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

    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 我方观点,网络是好的,但对大学生大于利. 如果说进学生上网只会玩游戏和看不健康的东西,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即使你禁止他上网,他也会去电子游戏室或......

    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

    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 传媒12级编导5班 彭艺2012213840 作为人类通讯史上的重大发明,手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十几个年头。而智能手机的出现,可以说是手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非......

    意志品质对大学生的影响

    在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的专业课上,出现了签名代签的现象。这一现象虽然普遍并简单,但其本质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中缺失诚信和认真,值得我们深思。首先是诚信。诚实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