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民治小学
段亚鹏
一年级学生已经上学快三个月了,在老师的教导下学生们已经养成了一定的习惯,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
(1)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大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的注意力分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思想溜号的现象较为严重。孩子在做课堂作业时,有的边做边玩,不够专心,少数学生必须有老师督促才能完成任务。
(2)欠缺认真倾听的习惯。许多学生认为认真倾听就是专心听老师讲课,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在观察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喊着“老师我”,有抢答现象。
(3)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欠缺。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的阅读习惯。课堂上,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把题读完后,就等待着老师提问,没有自己思考的习惯。所以有的题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缺乏细心与朗读技巧,没有读懂题目,不知道从何做起,不会审题。
(4)认真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做作业的姿势不端正,需要教师与家长反复提醒。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不良的姿势为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一尺一拳一
寸”做到的学生很少。年级越高,字迹越不端正,学生涂改随意,不整洁,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学困生不能及时改正错题。
(5)语言表达的能力不足。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老师提问时,所有的小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但请到个别小学生回答的时候,他站起来后又不知道说什么;有的孩子站起来,吱吱唔唔,声音很轻;有的孩子表达的内容和题目的要求完全无关。
面临种种状况,必须要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法,以下是我改变学生的一些想法:
一、良好的习惯 课堂是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刚开学就要对他们进行坐、立、行、走、文明礼貌、课前准备等常规教育。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应该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养成习惯,如:“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书本、文具放桌上,抬头挺胸看前方。”课堂上随时提醒学生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坐势,并按照统一的标准提醒学生按要求去做,如:“谁能像我这样
坐”,生答:“我就像你这样坐”。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就说“小眼睛”,生说:“亮晶晶”,师:“看谁的小星星最亮”,很快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我身上。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规范,明确了要求,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二、良好的习惯 示范是最好的教育
低年级学生幼稚、天真、行为不受拘束,常会犯一些幼稚的错误,做出幼稚的举动,如上课坐不住,喜欢随便说话,书写不认真,不遵守纪律,不会扫地等等。光跟他们说不起作用,他们也不太理解。但低年级小朋友天真可爱,模仿力强,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老师的示范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学生刚开始学扫地时,我一同参与,教给孩子们扫地的方法,及时表扬爱劳动的学生,激起他们的劳动热情。一两个月后,他们从不会扫地、不愿扫地,到抢着要扫地,并能自觉、认真地完成值日工作。在教学上,我随时去发现那些书写工整、作业认真的学生,并指定他们当“小老师”帮助那些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超级粉丝,老师良好的言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训练学生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老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是最好的教育。人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
首先自己要做到。上课起立时,老师标准的站姿就是无声的命令;课后,地上的捡纸我捡起就是最好的榜样。对学生的行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语,一个亲昵的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对学生起到激励和表扬的作用。
三、良好的习惯 亲身体验是有效方法
低年级的孩子最崇拜老师,期望当上小老师、小干部。因此,老师要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劳动委员,领发员,领读员,领队员等,每月一轮换,让每位学生轮流尝试角色的体验(当然要选组织能力强的,自觉性较高的学生)。这些小干部的设立,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这一阶段,我经常用比赛、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如:谁每天自觉地扫地、抹门窗,看到地上的纸屑就捡起等,每自觉地做了一次就奖一面小红旗,每月一评,比谁得红旗最多颁发奖品。清洁卫生做好了,可班上还有一件事让人头疼,每次一下课,学生在教室走动,就把桌子撞歪了,等到第二节课上课时,教室的桌子就像一条“蛇”一样弯弯曲曲的,叫人目不忍睹。于是我就点几名学生上讲台看一下他们的桌子,并教他们怎样把桌子摆放整齐,再次让他们环顾教室四周,他们笑着说:“看到这样干净整洁的教室,心里真舒服!”从那以后,只要上课铃声一响,孩子们就主动摆放桌子,有的望桌子的两边是否对齐,有的在看两张
桌子中间的缝隙是否成一条直线,大约一个月过后,我随时走进教室都是干净整洁的。每天早上领读员自觉地带着同学们读书,课间操,领队员立刻组织同学们站好队走到操场。我把这种常规要求落实到了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树立身边的典型,在班级管理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四、良好的习惯 家校配合
不少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忽视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由于学校学生家庭结构的多样性,有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单亲家庭等,而这些家庭中,因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差异,多多少少存在教育思想不正确,或能力不够,或教育方法不当,或为生计所困,造成这些家庭中的反教育行为的存在,以及学生不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存在。我们知道,教育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使命。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出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时,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经常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情况,并询问孩子在家表现,对于反常学生进行不定期家访、电话联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
总之,低年级的孩子就像一张张白纸,纯真可爱,可塑造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只要我们教师加以合理、正确地引导和训练,孩子很容易形成正确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循序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
第二篇:幼儿园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xx幼儿园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我园对照《深州市幼儿园办园标准》认真自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差距,并制定了改进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建筑方面:幼儿园没有独立的院落,也没有园牌,门牌,园内壁画较少,活动室内没有开放性的活动角,各功能室不全。
(二)设施设备方面:大型玩具无,小型玩具达不到人均10件,种类也比较单一;玩具架,图书架,不符合规定要求;班内风琴,电视,VCD数量不够,无小黑板;幼儿图书没有;幼儿一人一杯,为塑料杯,需要更换;没有配备保健箱和必备药品。
(三)人员素质方面:幼儿园园长没有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没有专职保育员、保健员;由于教室和教师的制约,幼儿没能按年龄分班,只有大、小两个班。
(四)安全卫生方面:对幼儿及教师体检不够重视,幼儿保健档案不齐全。
(五)档案管理方面:我园的幼儿学籍及日常教学档案都不是很齐全,需要补充规范。
二、改进措施及时间安排
为了切实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我园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三月份 制定迎检方案,对照《深州市幼儿园办园标准》自查,找出差距,制定改进措施。
2、四月份 完成大型玩具的购置及安装,完成图书的配置,搞好幼儿园的环境卫生及室的布置。进行幼儿园档案的整理入档工作。
3、五月份 继续进行幼儿园档案的整理工作,进行教师培训及日常教学的管理工作。体检工作。
4、六月份 完成各项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完成幼儿园环境布置和文化建设,各室硬件设施到位。
5、七、八月份 利用假期进行新一轮的查漏补缺和提高工作。
2011.3 xx幼儿园
第三篇: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六年,孩子在学校里主要学什么?相对于知识来说,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不这样做很别扭,很不舒服。比如,饭前便后养成洗手习惯的人,如果方便后不让他洗手,吃饭前不让他洗手,他会很难过,很不舒服,总觉得一件事情没做掉;比如在家里,有鞋子脱下及时整理摆放好的习惯的人,对于那些走到哪里就脱到哪里,东一只,西一只的乱扔,会很不习惯,如果说了不听,他宁可自己辛苦点,也要把鞋子摆好。这,就是习惯!
一二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黄金年级。错过了一二年级,再来补救很费时,而且效果很不好。即便是我们大人也一样,第一印象对我们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两个年级中,又以一年级为重,一年级是习惯培养最好的一年,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一年。良好的学习习惯必然深刻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那一年级的孩子该培养哪些习惯呢?
好的习惯有很多,甚至无法一一例举。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哪些不良的习惯会制约、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是生命的成长。
老师在上面讲课,有的小朋友就把餐巾纸、铅笔、尺子、橡皮等都摆出来,然后自己管自己做小动作,把头钻到抽屉里,爬到桌子下面,或者把橡皮、尺子、铅笔拿来做跷跷板、转折玩;摆地摊型
有的小朋友屁股往前翘,把凳子后面的脚翘得老高,或者把一只脚垫到屁股下面,坐没坐相;耍杂技型
有的小朋友,把上课当成看电视,只看,不思,不说,不动;看电视型
有的小朋友别人话没说完,他就急着喊出自己的答案,以至打断别人的思路和其他小朋友的倾听唯我独尊型
小朋友一做作业就拖拖拉拉。消极怠工型 还有的小朋友见识明显滞后于同龄小朋友,缺少基本的自然、生活常识。认知滞后型
其实,这些现象背后折射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出现了问题。一年级已经过去大半了,如何在后面的时间里,有效地培养好我们小朋友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一、培养孩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
1.作业前学习用品的准备 语文学科课前准备要求:一支铅笔、一把尺子、一块橡皮、一本书、一个练习本。铅笔盒容易掉到地上,发出响声,影响他人的学习,也容易干扰自己的学习。在家里也可以采用这种准备方式,做什么学科的作业,就准备相应的学习用品,无关的东西放到边上,不要影响和干扰学习。
2.作业后学习用品的整理 做完作业,及时收拾和整理学习用品,全部整理好,放回原位,才可以离开。3.整理第二天要用的学习用品 第二天上什么课,该准备什么,这是孩子自己的事。一开始,孩子不会整理,我们提醒、协助他们整理,但是不要包办。现在的孩子,自己本子忘带了,就说:妈妈忘记给我放进来了。很多大人似乎也认为帮助孩子准备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是自己的份内事,孩子东西忘了,自觉地回去拿;实在没时间,打电话给家里的老人,让他们送。这其实是害了孩子,剥夺了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和机会,这也是害了自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再那么听话,你就会感觉越管越累。
具体训练的方法: 1.整理书包、课本、文具计时比赛; 2.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记录表; 3.检查督促;
二、培养孩子耐心、专心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语文课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首先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认真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乱喊乱叫其实就是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别人,我不在乎你,我不尊重你,我也不值得你在乎,我也不值得你尊重。其次,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做。(1)认真倾听大人的讲话,不随便插嘴;(2)边听边思考,别人讲的哪句话我赞成,哪句话我不赞成吗,为什么?(3)有不赞成的地方,等别人讲完了,再发表自己的观点,赞成的可以给予支持。然后,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家长讲三四句意思连贯的话,请孩子耐心听完,进行商讨。如周六如果孩子作业做完就带他去看电影这件事。最后提一点,孩子倾听习惯的培养主要是在生活的细节中,这就需要我们家庭成员之间达成共识。不要爷爷这儿可以乱喊乱叫,爸爸那儿规矩森严,妈妈那儿又是另一种景象,这是很不利于孩子形成倾听的品质。
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做人上,真比一切都重要。那在学科学习上呢?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应该是什么?我觉得是思,一个人不同于他人之处,主要就是他的思考力。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就是一个有创新意识的人。我们不要以为一年级的孩子还很小,我们说啥,他们就会听啥。其实并非如此。孩子们的思考或许会很浅薄,但是这是火种,很弱,但是可能引发燎原之势。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火种生生不息地燃烧,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添把柴。当今互联网、数字化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的孩子,思维方式和我们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熟悉网络,依赖网络,有什么不明白就找百度,方便是方便了,但容易形成网络依赖症,造成思维碎片化、平面化,没有分寸感与历史感。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是有影响的。要关注这个问题,上课或者读书,都要让学生有必要的思维训练,有感觉,有体验,有投入,学会辩证、逻辑地看待问题。从一年级起就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而不能形成一种人云亦云的惰性心理。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努力,如:先自己动动脑筋,等会儿交流时听听别人的想法是不是跟你一样?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比谁的想法更有道理?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评价。在独立思考、认真倾听和相互补充、共同评价中,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对比,学会发现优点、弥补缺点,在一次次的训练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会慢慢养成的,当然要注意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易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和惧怕学习的心理。
四、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习惯 中国有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宋代诗人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现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课堂上老师围绕课本的学习,对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的建构来说,只是起到方法的引领和基础知识的奠基作用,真正要学好,除了指导学生读课本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如有注音的儿童读物、绘本读物等。在阅读课外书的同时,巩固学过的生字,扩大识字量,丰富各种只是,提升阅读能力。学生学习,除了课本知识,还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养成读书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终生的习惯与生活方式,这是为学生的人生打底子的事情。一年级的孩子,是培养养纯正阅读口味和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他们对成人推荐的读物能比较愉悦地接受,并且在和大人的共读过程中,对文字产生亲近感,体验阅读的快乐。多读书:每天固定时间读书,在家里设定一个安静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作业、读书、写作; 读好书:经典,书目推荐,见博客地址 好读书:喜欢读书,孩子读书后,有发表观点的场所,学校里、家里都需要。读整本的书:每天看十几页,几十页,坚持看,天天看。如李睿毅、胡宇翔等小朋友,已经在看中、高年级学生看的书籍了。如《窗边的小豆豆》等。
五、培养孩子认真作业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1.从最不喜欢的科目开始做,有助于你完成所有作业。2.每天在同一时刻开始做作业,有助于你提高做事的条理性。3.在固定的地方做功课。在家里布置一个安静、舒适、光线良好的学习区域。4.要让孩子做作业的地方井井有条。把孩子做作业所需要的所有用具,包括铅笔、橡皮、涂改液、胶水、剪刀、纸等。5.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坐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不会做,向你求助,你需要提供指导,但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如果你不会或者不确定,可以联系老师。6.要言传身教,不辍学习,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7.要对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表现出积极的兴趣。每天通过具体的提问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以及孩子的感受。8.观察孩子做作业时的情绪,如果孩子遭受到挫折,或难以集中注意力,可以让他休息调整一下。如果孩子感到心烦意乱,可与老师联系,就作业的质与量进行讨论。
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成人的行为模式和思想准则不管好坏,都有其历史的继承性。而这些,归根到底来自于儿童或者少年时代的习惯与养成。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儿童时期的印记总或多或少的带入成年。而在成年之后,好习惯要继承张扬十分困难,坏习惯要马上克服,亦绝非易事。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憧憬着小学生活,上小学时他们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当他们背上新书包,进入一年级学习时,兴致勃勃,充满着新奇与自豪,可是没多久,有些孩子就因缺少学习兴趣而感到学习疲劳,视学习为畏途,书包似乎越背越重了。对此现象教师们一致认为,小学学习差的孩子中绝大部分不是由于智力低下,而是由于注意力分散,学习习惯差。
一、学习习惯是什么 学习习惯是一种比较巩固的动力定型。例如,当一个孩子养成了晨读的习惯,每当早晨起床后,就会自觉地拿起书本大声朗读起来。孩子认真地学习,及时预习和复习,上课注意力集中,笔记工整清楚,遇到问题善于思考,积极应对等等都是学习的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学生的学习是不可想象的,学习成绩也一定不会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作为教师和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抑制和消除不良的学习习惯。日本心理学家调查过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据此认为,学习习惯是在小学一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难有多大改进。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因此,尽早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良好习惯也越容易巩固住。不良的学习习惯发现得越早,也越容易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积累越多越不容易建立良好的习惯,因为任何习惯都是比较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要想改变它,必须做出巨大的努力,花费很大的力气。例如,有的孩子形成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坏习惯,即使在教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有时好 了几天却又犯了。犯了又改,改了又犯,这需要长期的意志锻炼,有时是非常痛苦的。所以,那种认为小学一年级要让孩子放纵一些,到了高年级再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学习习惯形成的标准一般有三条:一是动作的速度,指经过多次反复练习,组成学习习惯的一系列动作的敏捷性逐步提高;二是动作的质量,指动作的精确性和协调性应该不断提高;三是学习者本身的体力消耗和脑力消耗要不断维持相对平衡。如果学生某种学习活动达到上面三条标准,说明他某种学习活动的习惯已经养成。
二、学习习惯形成的心理发展规律 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心理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由外部支配到内部控制的过程。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教师和家长的要求下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注意听讲、积极思考问题以及认真完成作业等学习习惯的形成,主要靠外力作用,很少出于内部自觉。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学生随着学习认识的提高,把老师和家长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部动力,使学习习惯形成更趋于自觉性,表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努力学习。
2、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孩子在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习惯是具体的、简单易行的。例如,上课铃声响立即进教室准备好上课的文具用品,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这些都是小学低年级容易做到的。但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随这学习认识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增长,那些抽象的比较复杂难做的学习习惯、应用系统学习方法的习惯等良好学习习惯在学习活动中将日益得到巩固。
3、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孩子在小学一年级,由于年幼无知、缺乏自制力,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不稳定的。例如,语文课能认真听讲,但数学课听讲却不认真。而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良好的学习习惯日益稳定,例如,对各科出现的疑难问题都能独立思考等等。
4、好习惯和坏习惯不断斗争的过程。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习惯的形成是好习惯和坏习惯不断斗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好习惯代替坏习惯,就是坏习惯代替好习惯。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个性特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抑制和消除不良学习习惯。克服坏习惯首先要使孩子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树立克服坏习惯的信心决心。其次是锻炼孩子与坏习惯斗争的意志力。意志在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孩子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良好的学习习惯就难以形成。例如,有的孩子既想学习又想看电视,为培养家里开着电视时自己能坚持学习,经过多次反复,就能形成当别人看电视时仍能坚持学习的好习惯。并且在学习任务未完成时,再好的电视节目也不看,这种学习的专注习惯就是慢慢锻炼形成的。习惯具有稳定的一面,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运用适当的方法,锲而不舍,不良的学习习惯终会被克服。
5、一年级孩子应培养的学习习惯不能超越孩子的年龄特点。做父母的,首先要了解孩子在学习方面一年级的孩子应主要培养哪些习惯。(1)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认真做功课,自己负责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对孩子的好处:培养孩子做事情专注的习惯;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2)踊跃举手发言。培养孩子上课的参与意识。(3)书写规范。培养孩子规范书写的习惯。(4)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5)珍惜时间,学习时不磨蹭。培养孩子珍惜学习时间的习惯。(6)自己看课表,整理书包。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7)认真、细心、不马虎。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态度。(8)正确的学习姿势,注意用眼、用脑卫生等。对孩子的眼睛、身体发育有好处。
6、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家长和教师应在掌握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与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做耐心细致的工作。首先,必须向孩子讲明养成良好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指出要养成这些良好学习习惯,必须克服哪些毛病,让孩子心中有数,做起来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落在实处。其次,要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逐步提出要求。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要区分主次、难易,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有计划地逐步扩展。再次,要指导具体的学习方法。为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加以指导。例如,为了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把比较科学的读书步骤编成看、查、划、读、摘、想、记七字决,要孩子熟记并照着去做,然后及时督促、检查,这样便会逐渐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另外,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靠孩子反复多次实践,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作保证。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加强指导,并进行及时检查和督促。经过课内若干时间的练习,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巩固下来。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学习,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少年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越学越高兴,越学越主动,这不但有助于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工作也将发生影响,甚至受益终生。在这一方面,作为家长,也可以像学校老师一样,通过督促以及在家里形成学习气氛,建立学习型家庭,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篇: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计划
刚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园游戏型教学到课堂型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他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事实证明,好习惯比好分数更重要!而良好的习惯要有一个养成、教育及训练的过程,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引领的作用,因此低年级的老师尤其是我们一年级的老师更需要增强这方面的意识。本学期一年级的学生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1、学习习惯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上课听讲、回答问题、参与活动的习惯。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翻书、读书、写字习惯。
(3).培养按时、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4).培养爱读书的习惯。
2、生活习惯培养目标:
(1)、洗脸、洗手、勤洗澡讲个人卫生的习惯。
(2)、能独立打扫教室卫生的能力。
(3)、见长辈问好,同学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4)、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自己整理东西的习惯。
二、方法措施
一年级小学生好动、好问、模仿性强,所以在培养方法上应重激发欲望,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一)及时提醒。在培养小学生习惯过程中,要及时提醒是非常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取得更好效果,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及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一下轻轻地爱抚,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二)树立榜样。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生耳儒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小学生的另外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性强,还有争强好胜心理,要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学习。
(三)恰当评价。教育中的一条金科玉律是唤醒隐藏在孩子们心中的自豪感。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评价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一句表扬,或是一个小红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使好的习惯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五篇: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一句话:“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很难加以改变。因此,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其实大部分孩子的智力水平相差无几,但他们的学习成绩有着的差异,学习习惯的不同是他们成绩好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习习惯呢?从上学期接一年级的数学以来,经过自己的实践摸索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收到了好的效果:
一、有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口令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两个星期里,我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刚开学的时候,我用《小学生》做为课间操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课前常规。铃声响,进课堂。铅笔书本摆摆好。静等老师来上课,比比哪个坐得好。
二、准备学习用品的习惯
1、课前:要求学生在课间十分钟把上课的学习用具准备好,如:教科书、练习本、笔、纸等放在桌上指定的地方后,再出去活动。
2、课上:课堂上对一年级新生在学习习惯上花的时间会多些,也别怕把学习时间给耽误了,只要习惯养成,一节课的时间就会很好利用在学习上。因此,上课的第一件事,不是急着学习数学知识,而是检查学生是否准备好了学习用具,摆放是否整齐,与本节课无关的书籍、街口 等是否收进抽屉里去了。通过检查对于做得好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及奖励。从一年级新生开始天天这样训练,坚持一段时间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了习惯,再不需要老师天天督促检查了。需要什么学具,学生就能很快拿出来,不需要在里、书包里翻半天,影响上课。
3、课后:上完课后老师会把第二天要准备的学习用具写在黑板上,当成家庭作业,学生利用课间,中午等时间抄在家校本上,老师检查,家长签字。刚开始学生写得很慢,写的字也是少胳脖少腿的,没关系慢慢地学生就会写了。现在我规定要带的学具,学生基本上能准备齐全,不会影响课堂上的使用。
三、认真倾听的习惯
倾听习惯的养成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而且也是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做人的开始。
注重课堂常规训练,正确适当地进行评价。对刚入学不久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堂常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此时是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所以不人有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我就会用语言提示他们:“当某某同学回答问题时,我们要坐直身子,眼睛望着回答问题的同学”。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如果不一致,能发方的要积极发言,讲不出所以然的,可以摇摇头示意,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听完别人的发言,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要插嘴。还告诉他们,倾听别人的回答,是对人家的一种尊重。慢慢地,学生就能做到这一点了,每当这时我就给予及时的和鼓励,比如:“你听的这么仔细,说明你很尊重他,你发言他也会尊重你的”。一个赞扬,一个微笑,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成功的满足。慢慢地,课堂上几乎不会再出现“一人说话,无人听”的情况了。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评价,从中还学会了怎样尊重他人。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还可采用复述法:(如可用:“你们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你们听懂了吗”“谁能再说一遍”“你讲的我还不是很明白,你能再解释一下吗?”)、评议法:(如果觉得与自己的观点不同,可用“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我的想法与你不同,我是这样想的„„”等方式与大家交流、角色互换法、榜样示范法、师生评价法等持久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四、认真作业的习惯
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要努力巩固学过的知识,首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如果做作业的态度不认真,那么做作业的正确率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1、书写规范化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
2、认真审题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我们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读题方法,要求学生边指边读,强调他们多读,弄懂题目具体有几个已知条件和问题,读中画重点字、词,养成用符号标记习惯,同时指导分析对比的方法。一年级的孩子,由于不识字和识字量少的缘故,在做题时常常依赖老师或家长读题,有些孩子一离开老师或家长就什么题都不会做。因此,教师要重视一年级学生的读题训练,培养学生的仔细读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读题时要求学生把题目读一读,找出自己地读的地方和不会读的地方,读得懂的地方和读不懂的地方,甚至让学生根据插图或以往做题的经验,先猜测一下这题的要求,然后指导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白题目的意思。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读数学习惯,要求他们有序观察书中的插图,对图中的动态部分进行合理想象,能够正确读出文字部分,理解文字意思。
五、用有效的奖励办法来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一年级孩子对于物质的奖励也是特别的喜欢。一朵小红花,一个小星星,一面小红旗,孩子都特别渴望。刚开始带一年级的时候,我觉得上课给学生奖励有些浪费时间,因此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很少,课堂上贴一个小星星,并且表扬他:“你回答问题声音很响亮,老师奖你一个小星星。”学生在自读课文读完端正后,我夸奖他:“你用姿势告诉了老师,你很棒!”给他脑门上贴一个小星星。
学生的作业我也是用星星和大拇指来激励他们写好的,作业本和练习册上够三个大拇指或五颗星的,给墙上加一颗星,学生特别珍惜这一颗星。写作业很认真,如果写错了,为了能让学生及时改正,改正的给加一颗星,学生大多数能及时改错。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中扎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