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密云县社区发展的实施及建设

时间:2019-05-15 02:1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密云县社区发展的实施及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密云县社区发展的实施及建设》。

第一篇:浅谈密云县社区发展的实施及建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题目:“浅谈密云社区发展之我见”

姓名: 层次: 学号: 专业:

分校: 指导教师:

2012春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目录

中文摘要、引言及关键词………………………………………………………… 1

一、社区和社区发展的内涵及背景………………………………………………… 1

(一)社区的概念 ………………………………………………………………… 1

(二)社区发展的概念 …………………………………………………………… 2

(三)密云县社区发展的背景及情况……………………………………………….2

二、密云县社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

二、密云县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5 参考文献………………………………………………………………………………6

浅谈密云社区发展的实施及建设

摘要

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具有归属感的人群结成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密云县社区与城市社区的目标一致同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为加强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社区建设中,社区发展不平衡、服务功能不完善、自治功能薄弱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引言

随着我国产业现代化的不断升级,“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走向城市,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呈流动的态势。与此同时面对着经济与社会转型所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面对着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服务需求,这使我国城市社区面临着许多结构性的变革。伴随着城市居住用地的不断扩张和城市公共设施的更新,完善单一地从社区服务,社区设施或社区制度进行规划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要求。密云社区需要重新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中进行全面考量。本文将浅谈密云社区发展的实施及建设。

*[关键词] 社区发展;社区建设;对策思路;

一、社区和社区发展的内涵及背景

(一)社区的概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社区和社区发展的概念不尽相同, 歧义很大。“社区”最早是由德国社会思想家F·腾尼斯提出的,F·腾尼斯看来,“社区”是指那些有着相同价值观、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其体现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193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R·帕克在对

社区的研究中,试图从基本特点上对社区下定义。他认为,“社区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按区域组织起来的人口,这些人口与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有密切的联系,在社区中的每个人都处于一种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中”;1981年,美籍华裔教授、社会学家杨庆堃统计发现,有关社区的定义已经增加到140多种。在这些定义中,界定社区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是并不妨碍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的深化。在一个较为宽广的分析框架下推动社区发展, 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共同趋势。综合西方社会学家有关社区的各种定义,结合中外社区的发展和现状,我国把社区定义为: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具有归属感的人群结成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

(二)社区发展的概念

美国社会学家F·法林顿在研究社区问题时,最早提出了“社区发展”这个概念。1955年,联合国发表了《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专题报告,使“社区发展”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概念,并指出社区发展的目的是动员和教育社区内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和国家建设,充分发挥创造性,与政府一起大力改变贫穷落后状况,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经过50多年的社会发展,“社区发展”的外延已不再局限于发展中国家,已经覆盖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其内涵已不再仅仅是落后国家的扶病助弱工作,而是已扩展到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所以我们把社区发展定义为:社区发展是居民、政府和有关的社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 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 改善社区环境, 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过程, 是塑造社区居民归属感和共同意识、加强社区参与、培育互助和自治精神的过程, 是增强社区成员凝聚力、建立和谐紧密人际关系的过程, 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从社会过程、社会组织、社会参与、能力建设、社会资本、由下到上等角度来定义和推动社区发展, 这些方面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基本理念。

(三)密云县社区发展的背景及情况

在我国,社区建设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起步的。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企业社会职能的剥离,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而进入社区,大量与居民相关的公益性事务需要通过社区

来解决。而传统体制下以行政管理为主、条块分割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城市基层面临的大量矛盾和居民急需解决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推进社区建设已成为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密云社区发展的目标是创建完善的“六型社区”,六型社区是指“干净社区创建、规范社区创建、服务社区创建、安全社区创建、健康社区创建和文化社区创建”目前密云县现已有35个社区全部达到了创建标准,被评选命名为北京市“六型社区”示范单位。2014年,全县又有5个社区申报创建北京市“六型社区”示范单位。通过前期工作,各申报创建社区积极开展自查自评、互查互评,并针对查找出的和评估方指出的问题,认真研究整改方案,积极落实各项整改措施,推动了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县直各有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整体合力,严格加强督查督导,各申报创建社区环境日趋好转,制度建设更趋完善,居民得到更好的社区服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为社区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评估组评估验收反馈情况,2014年密云县参与创建六型的社区整体情况较好,社区各项工作得到了标准要求,预计能够顺利完成年度创建工作任务,达到创建任务挑战值的要求。至此,“六型社区”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社区评估验收工作已全部完成。

二、密云县社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中城市的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力度不断加大,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建设开始提到日程;另一方面,社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日益提高,消费需求与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居民对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的社区商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所以,密云县在社区建设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社区的培育、社区功能的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的加强以及社区社团组织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以下是本人对我县社区发展的现状发表的个人观点及看法:

(一)社区功能亟待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多是为了便于社会控制与城市管理,通过行政划定的,而并非自然形成。因此,社区概念具有很强的行政区位色彩,社区的自然特征较弱,社区缺乏自主发展的环境基础。我县大部分社区就存在各项功能有待完善,社区的影响力较弱,社区成员并不对所属社区寄予厚望,同时也缺乏对社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的问题。

(二)社区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更多的是“服务”而脱离了“管理”,也就是在行使管理职能时按市场规律办事。所谓“行政化倾向”就是政府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社区的建设,由此,政府也就直接管理并牢牢控制着社区的组织,社区组织带有很浓的“行政性”色彩,形成行政性社区。从而使具有群众性、基层性和自治性特点的社区组织事实上却承担着政府基层政权组织的职责,成为“跑腿儿的”,毫无自主权。我县部分社区中的社区工作者也是更多地注意上级政府的意图和要求,而忽视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社区组织的工作内容成为“上面下达的任务”,而不是“下面产生的要求”,导致社区工作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持而没有持续发展的后劲。社区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更是借动员社区资源为名,将其自身业务尽可能地转嫁给社区居委会承担。

(三)我县部分社区存在社区工作者素质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社区工作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管理需要专业人员,而现实中社区工作者年龄大,文化低等问题,使他们仅凭一份热心而难以承担新形势下居委会工作的重任,工作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常常力不从心,社区管理人员没有或几乎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定员和编制极为有限,主要依靠志愿者开展活动。由于社区工作者总体素质欠佳,在社区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处理问题缓慢、工作方法老化、内容单调等问题。

(四)我国城市社区资本存量不足推动社区建设,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区建设中的管理工作又属于一种服务的性质,但开展工作又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来源,现实中社区经费不足是一个相当普遍且严峻的问题。有相当多的社区处在严重资金不足的状况下,无法开展正常的活动,其中有不少组织处在名存实亡的“休眠状态”。由于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不能由私人部门提供,一旦受到破坏,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从而出现一种真空状态。到目前为止的密我县社区的发展还缺乏系统和成熟的统一规范, 密云社区建设还是边相互学习边共同创新、边 4

探索实践、边系统总结。正是由于社区发展实践的丰富性, 使我们很难在当前阶段对密云社区发展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格局作出一个刚性的判断。同时, 不同密云社区发展在实践探索中, 已经逐步理性地将社区从传统行政一体化的政府概念中剥离出来, 随着社区组织能力的不断发展, 社区公共资源的组织能力将不断增强, 密云社区运行机制将日益完善, 并会逐步推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 这将成为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

三、密云县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我国目前社区发展最迫切的需要就是建立科学的社区发展理论体系,寻找一条适合社区发展的道路,在理论上建构起有效的术语体系、理论层次、理论框架,并结合各类实际问题,进行方法论高度上的探讨,为密云县社区发展理论提供个案与佐证。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社区将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与社区工作者在社区问题上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个理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打破当前社区工作相对无序的状态,也可以为社区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 指导。在全面推进各类城市的社区建设切实到密云县社区建设及发展当中,我认为应该切合实际抓准以下重点环节:

(一)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突破口和生长点,社区服务也是在社区成员的帮助下,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开展福利服务和便民生活服务,来不断满足社区成员的生活需求的过程。社区服务的目的就是为社区居民分忧解难,创建一个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推进社区服务向更广泛领域和更高层次发展着重引导其向三个方面深化:一是发挥政策推动的作用,优先办好急需发展的便民利民项目。不管哪个城市,都要首先重视把对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社会贫困人群的服务办好,并把服务同安置下岗职工结合起来,让群众得到开展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实惠,通过服务达到凝聚群众、发动群众之目的。

(二)走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要大力兴办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服务业,特别是重视发展居民自我组织起来兴办的股份合作制服务企业,以及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兴办的个体私营企业。在服务领域上,要积极向各类新兴第三产业拓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生长点。

(三)走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解决好服务硬件投入的难题。依靠社区力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四)培养更多专业的社区工作者服务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是我国社区建设的制度性要件。

结合上述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我认为解决我县社区问题重点是管理权限的下放,只有社区真正的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建设社区,才能切合实际的为社区办实事,才能符合社区居民的需求。在社区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公平、协调与合作的区域性原则,还要使社区各类构成要素形成科学合理的结合模式,使各类要素、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其正功能。在密云县社区发展规划中还要强调和重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因为只有大量引进诸如社会工作之类的专业人才,才能更彻底全面的分析出社区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只有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才能更好的面对诸如流动人口、失业人口和老年人口增加及城乡结合部面积不断扩大等变化带来的挑战,做到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因地制宜,突出持色。只有在人、社区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社区服务完善、文化教育发达、社会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和谐、居民安居乐业的密云县社区,实现建设城市文明社区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 萍.新时期社区建设与城市规划法制保障[J].城市规划

[2] 程玉申.中国密云社区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 魏 娜.中国密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及其理性思考[J].新视野、[4] 胡仙芝.加强密云社区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发展[J]. [5] 徐一大,略论密云社区规划[J].[6] 徐一大,吴明伟.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

第二篇:社区发展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社区位于××县城南××南侧、××镇××社区管委会东侧,原隶属××管委会,于20xx年11月划归××镇管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在“地少人多”的困难情况下,积极开拓多种致富路子,农业经济效益高,工副业发展兴旺,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社会公益事业较为完善,形成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氛围。但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在新时期的发展也遇到一定瓶颈,需要积极转换思路,创新举措,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社区基本情况

(一)人口土地。××社区在册2542人,实有1999人;全社区适龄劳动力1387人,其中外出务工300余人,经商100余人,副业及三产500余人,社区人均纯收入达7800元/年;全社区土地948亩,可用耕地622亩,典型的“地少人多”。

(二)集体经济。××社区现有一座砖瓦厂,筹建于1986年,前期为集体经营,后期对外出租,20xx年出租收入为5万元;社区于××社区街头有一处三层楼的房产,20xx年出租收入为1.2万元;社区内还有部分闲置坑塘,零散由个人承包。20xx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约为11万元。

(三)村居建设与管理。××社区分为6个小组,全部集中居住,绝大部分居民建筑为两层楼房,家庭设施设备比较齐全;全社区共设3个垃圾处理点,日常聘用3名保洁员负责清理维护社区卫生,保洁员工资由上级拨付。

(四)社会公益事业。经过近几年上级政策的支持和××社区两委班子的努力,社区内水泥道路目前基本齐全,全部入庄到户,道路总长度约4.5千米。社区拥有单独的水电站,电力供应设有独立总线,方便自行管理;收取居民的水费也很低,仅为0.7元/吨,居委会每年补贴水费近3万元。社区内有一处约500年历史的乱茔,总面积约13亩,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平坟的基础上陆续于地面重起新坟,近几年逐渐规范管理,由居委会统一修建坟墓小区,以成本价出售给本社区居民。

(五)村部建设。村部设在村居中心位置,由旧学校改造而成,占地近1亩,院内有一座建筑面积约37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及一座仓库式偏房,设有会议室、民调室、综治室、农险办理室、便民服务室、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基本满足社区两委班子日常办公和服务群众需求。卫生室根据业务需要,设在××社区街头。

(六)党员干部队伍。××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共9人,交叉任职,其中支委会班子成员6人,居委会班子成员7人,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由1人兼任,各居民小组组长全部由社区干部兼任;党支部共有53名党员,常住流动党员约35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用水困难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社区具有良好的蔬菜种植传统,居民种植蔬菜经验丰富,亩均效益可达1万元/年。但社区耕地大部分位于高亢区,农业生产用水主要通过电灌站由低水源处翻至高处田间,每年所需电费近2万元全部由居委会承担。由于电灌站常年失修,设备严重老化,且田间渠道无防渗设施,目前社区农业生产用水受到严重制约。

(二)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日渐缩小。社区砖瓦厂是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由于砖瓦厂已运行近25年,目前窑土已被取尽,维持正常生产须从外地购土,以致20xx年砖瓦厂出租收入仅为5万元,2010年面临关闭停产的局面。

(三)集体资产缺乏保值增值的方式。××社区集体资产多年来已有一定的积累,目前尚无保值增值的方式,资金闲置面临贬值的风险,亟待探索出一条风险低的保值增值途径。

(四)村居建设杂乱无章。××社区居民建筑规模和质量普遍较高,但由于前期缺乏统一规划,整体分布较为杂乱,既影响村容村貌,也制约着村居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小水厂改制将使居民用水成本升高。随着全县用水体制改革的深化,××社区水厂面临着被统一收购实行市场化管理的趋势,这将使居民用水成本升高1—2倍。

(六)社区墓地建设尚无系统规划。集体墓地是社区的一项重要公益性资源,目前已进行初步开发。但由于墓地建设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划,制约着墓地建设的整体水平和开发效率。

(七)村部建设还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社区虽然拥有一定的办公场所和资源,但办公面积仍然有限,很多功能性办公室还在合并使用,办公设备也比较陈旧;村部原先仅有党员远程教育系统配备的一台电脑,社区干部日常办公仍是传统的纸笔方式,与信息化时代的新农村建设尚有较大差距。

(八)党员年龄和学历结构失衡。××社区党支部53名党员年龄结构严重失衡,30岁以下的仅4人,30—40岁之间的仅2人,60岁以上的占全部党员人数的50%;党员学历结构也偏低,小学文化的11人,初中文化的26人,大专以上文化的仅6人。这些问题使社区干部的持续培养面临无源之水,使党在农村的基层力量面临不断削弱的危险。

三、下一步发展对策

(一)借用外力解决急切难题

1、充分发挥机关到村任职干部的作用,积极协调水利项目,抓紧实施电灌站和田间防渗渠等农田基础设施改造,解决农业生产用水难题。

2、争取机关到村任职干部后方单位的指导与支持,对砖瓦厂实施休闲垂钓农家乐改造项目,再造集体经济重点收入来源。

3、邀请民政部门专家予以指导,编制集体墓地建设管理规划,并争取政策性支持。

4、积极争取机关到村任职干部后方单位的物质支援,更新村部办公设施设备,打牢社区办公信息化基础。

(二)大胆创新开拓发展新路子

1、探索以集体资产、村干部资金、能人大户资金为主要股金的股份合作方式,结合××实际发展高效农业、工副业项目,并建立现代科学的经营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不断保值增值。

2、利用××镇政府南迁、城区南扩的契机,将××社区纳入城市化管理,推动村居改造,并积极争取村部移址新建,实现超前谋划发展。

3、抓紧探索××社区用水的市场化方式,使社区居民逐渐适应市场水价,为将来全县小水厂改制后居民用水的适应性建立基础。

(三)高度重视着力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1、将党员发展工作列入每重要目标任务,大力发展年纪较轻、学历较高、素质较优、致富能力较强的居民进入党组织。

2、有计划地抓好社区两委班子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增强社区干部的延续性,保证社区两委班子建设得到持续发展。

3、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社区干部,提高其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讯、加强自我学习的能力。

第三篇:通过社区发展来促进新农村建设

通过社区发展来建设新农村

彭大鹏

内容摘要: 在城乡统筹的条件下,以输入一定的资源为契机,以改善社区生活品质和提高社区发展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培育农民的合作能力为重点,推动农民充分参与,逐步提高村落社区的自我持续发展能力,“输血式”的新农村建设才能转变为“造血式”的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社区发展;合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国前,作为无产阶级最可靠同盟军的农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建国后,长期推行城乡隔离的二元结构模式,通过牺牲农村、限制农民流动来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推动了城市工业化,保证了城市居民的福利和城市社会的稳定,而广大农村则仍长期停留在传统的、封闭的落后状态。直到几年前为连绵不绝的通货紧缩寻找对策的时候,才发觉其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收入太少,70%的农民消费只占到全社会消费总量的30%多一些。欧洲人说,如果农村不能呼吸,城市也将窒息。持续扩大的城乡差距使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惴惴不安。

邓小平曾就农村问题多次讲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①,“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们没有摆脱贫困”②。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必须在三农之外来解决三农问题,其中,关键是要减少农民,通过迅速城市化将农民转化为市民来实现。在未来50年内,中国的城市化率如果从现在的37%提高到75%,每年就需要大约有一千万到一千两百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即便如此,届时仍将有几亿人口生活在乡村。如何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内缩小城乡差距,给那些城市之外的农村居民一个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及不算匮乏的精神生活,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也大为增强。现在,无论是在道义上还是从实际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的需要上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关怀农村的时候了。正是在此背景下,党和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决定。但是究竟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如何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深入扩展呢?我们认为,通过社区发展来促进新农村建设是一条积极稳妥的道路。

一、经由社区发展激发农村持续活力

农村社区发展的当前含义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逐步改善外部宏观环境的同时,以输入一定的资源为契机,以改善社区生活品质和提高社区发展能力为主要内容,推动农民充分参与,自主自为,最终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人文和谐、可持续内源发展的农村。

新农村建设不能见物不见人,而把诸如修路、架桥等有形公共产品的供给当作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却是大部分人的看法。我们认为,始终以人为本,以人的能力发展为核心是新农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个宏观的社会发展规划,它不可能直接面对一个个具体的人,而社区发展则是一个可以有机联结其间的环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并不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全部,甚至远远不是,乡村社区发展是一个永续的创新过程,它不断为本地居民提供重新评估和规划自己生活的机会,不断唤醒被惯常的生存伦理所催眠的创造力。社区发展可以把输血式农村建设创造性地转化为造血式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内源化发展。

社区发展的核心和终极目的是人的发展,重视个人及其权益是社区发展工作的起点,也是社区发展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保障,脱离了这一点,社区发展无异于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社区集体利益不是抽象的,它首先是承认和保护个人利益而不是凭空地超越,只有这样的集体利益才是真实的,才能获得社区居民持续地支持和参与。社区发展是一个通过尊重个人权益来发育和提升社区意识的过程,以集体参与来鼓励居民识别和表达自身的需要,进而采取行动以实现它。

农民无论是与其他群体的力量对比上,还是在自身的自组织能力上,都处于弱势地位,因而,与日益组织化的整个社会相比较,其劣势更为明显。农民精英外出经商或务工使得本就缺乏组织资源的农村社区结构呈现进一步疏松的趋势,这和市场经济要求加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相背离的。承载社会发育的草根组织除了在农村生产经营领域的缺位之外,还体现在社会、政治与文化等各个方面。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扩大农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推动农村社会的发育可以改善他们的境遇。因此,乡村社区发展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建基于满足民众不虞匮乏和获得自尊为目的、始终开放着自身的变迁过程,是一个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它不是一种理想主义下的狂躁的运动,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充满着艰辛和创造幸福的生产与生活实践。

社区参与既是社区发展持久的内在动力也是社区发展所追求的目标。现代社区的发展则要求从传统的吸纳性参与向自主性参与转变。发展理论认为,作为外来的干预者与社区居民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对社区发展事务不能包办代替,而要充分赋权。农民才是村落社区的主人,只有他们的利益、价值得到了尊重,并体现在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执行、监督的整个过程,他们的积极性才能高涨起来,他们合作的意愿和技能才能得到启发和提高,他们的自我组织水平才能在沟通、协商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改善,从而社区发展的能力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永不枯竭。

以完善公共设施为主的外部资源输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区发展的契机和切入点。以社区生产生活为中心的农村公共工程建设不能绕开农民,让农民全面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过程中,并将这种参与例行化、网络化和自我组织化,以利于培育和积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建立于社会网络结构以及互惠规范与信任的基础之上、能够整合个体的生产力、协调组织集体行动的力量,它既是关系性和社会性的,同时也象经济资本与人力资本一样具有生产性,并且能够提高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也就是说,它既是实现个体利益的手段,也是解决集体行动困境、提高社会效益的工具。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社会资本的主体就是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特别是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现为公民社会的成长。社会资本不仅表明着社会组织的特征,同时还是一种公民精神的体现,有利于公民风范的养成。丰沛的社会资本是公民社会的坚实基础,公民社会则是社会资本得以滋养和发展的温床,两者是互

相增强的关系。有活力的公民社会既是创造的源泉又能自我克制。公民社会中的个体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勇于创新,尊重规则,他们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同时公民社会具有较强的自我组织能力,在团体层次上发展出了创新的机制,是促进结构变迁的重要力量。健康的公民社会愿意承担责任,能够实现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一个社区中,由公民社团所组成的公民参与网络越是密集,社区的公民就越是愿意互惠合作。只有通过社区发展来建设新农村才能使得被建设的农村不仅得到物质上的改善,还获得了最为关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二、以社区内合作为基础融入整个社会

在生产日益社会化的今天,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农民自己的服务组织极为迫切。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主要有 “公司+农户”、“专业协会+农户”、“股份合作”、“合作社”等等。在以“公司+农户”为代表的农企合作过程中,分散的农户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合作社能使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改善其谈判地位。合作社扎根于社区,实行“一人一票、民主管理”,主要目的是为社员提供服务而不是象企业那样仅以赢利为目的,所以不会轻易变更运营的方向和地点,有利于促进社区的就业和福利,是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特殊经济组织。合作社处于农户、企业和政府之间,它的存在有利于市场的发育,有利于社区融入更为广阔的社会联系中去。目前,合作社在产业化经营组织中所占比重很小,其他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也很少,这是由政府的治理方式以及农民的自组织能力所决定的。除了合作社之外,各专业协会也是城乡市场的中介,是经济上融入社会的桥梁。创造宽松环境,允许和鼓励农民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储运加工销售等,使初级产品增值的利润回归到农村社区居民手中;也应该允许农民成立自己的金融互助组织,只有农民才最了解农民的需求,而且他们的运作在成本上也是最具优势的,欧洲最大的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起初就是由农业信贷合作社发展起来的。把积极构建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乡村建设的持续和深入开展。社区发展的实质是使一个个孤立的农村社区融入整个社会,而非为农民构筑起一个个世外桃源。当然,建立一个公平、开放、打破城乡分割和免除行政干预的全国统一市场是农村社区融入社会条件之一。“有农民而无农民社会”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种非赢利组织的缺乏。应该鼓励农民成立社区内或跨社区的各种公益组织,这样,既丰富了农村生活,又和整个社会沟通了起来。马克思说,“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③。以农村社区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就是一个培养农民合作精神与合作技能的过程。

由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是一个可由之展开社区建设的具体的切入点,是推动乡村社区变革的初始力量。对农村的公共工程投资以社区生产生活为中心,以吸收地方劳动力为主。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社区居民调查分析社区的资源和自身需要,自主提出革新计划与合作方式,自主参与项目的决策、实施、监督和评估,这样就为社区与人共同发展提供了可能。

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过程中发育出来的成熟的农村社会是国家稳定和善治的基础。居于城市之外的农民虽然没有尝到多少现代化的物质果实,却在传媒发达的今天日益被现代的文化食粮所滋养着。传统的“生存原则”被现代性解构之

后,农民对民主,平等,权利的意识逐渐清晰了起来,甚至非常敏感。农民的法制意识也随之上升了,行政权威以及政治动员权威的效果下降了,靠传统的方式已经很难再动员整合已经分化了的社会。从近年不断增多的农民的各种表达符号中似乎也隐含着一条寻求基层组织制度重构的逻辑线索。在这么一个利益不断分化的时代,对有机整合的要求十分迫切,政治发展就是一个不断适应和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实现社会有机整合的过程。而合作网络畅通、社会资本充沛的农村社区则是政治发展最为坚实的微观基础,它能保证政治发展过程中的理性、稳定和有序,并最终实现一个良好治理(善治)的格局。





三、新农村建设体现为差异化发展

贫穷的原因各各不同,发展的道路也多种多样。现代化不是一种僵硬的模式,任何一条成功的现代化道路都是结合了本地的特殊性并把这种特殊性转化为现代化资源的过程。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这么一个通过对资源进行有机重组而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村现代化过程。

差异化发展在村庄层面是指,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境,每个社区都应该有其基于这些条件之上的发展路径。社区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境和问题正是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所在,它是社区发展的切入点,也是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的起点。差异化发展在村庄内部的个人层面是指,虽然社区居民在公共资源的占有上是平等的,但社区的机制决不限制禀赋和资源各异的个人独具风格的发展。在公平的规则下,一部分人的快速发展会为他人和社区创造更大的空间。那些逃离了“把生存作为首要目的”④之困境的农民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下,能够转变为一个面向未来发展之熊彼特式企业家。这部分人退出农业经营减轻了农业内部的压力,还能为其他农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这种变迁实为在削弱农业内卷化的机制。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涌现了一些这样大大小小的“企业家”,虽然他们的前面还要加上“农民”两个字。从这个角度来说,农村社区发展就是在营造一种创业氛围——一种鼓励个人创新发展的氛围。“农民”是被赋予的,它既是国家的定义又是历史演绎和社会结构的界定。“农民”,作为内化了的历史与社会现实结构,同时也是一种行为方式和经济伦理;在城乡整合以及乡村社区内部革新过程中这些沉淀了的惯习势必要被创新的潮流所冲刷并反过来促进农村社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文化发展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不是为了文化而存在,恰好相反,文化是为了人而存在。狭义的文化是一套行为系统,其核心是由一组传统观念,特别是由价值系统所构成。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大本营,它是适应农耕生产制度的产物,它已经深入到了人格系统,使知足、拒变、守旧成为主流,同时也养成了人们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传统作风。一百多年来的西风东渐不只在器物和制度层面上而且也在文化上侵入了“停滞的乡村生活”,特别是上个世纪的几次历史巨变早已使乡村文化支离破碎了。旧的没有去除,新的尚未建立,尴尬的文化生态使人们无所适从,社会失序与失范乃至道德滑坡在农村几成普遍现象。渗透进来的商业精神既找不到立脚的坚实基础,又无时不在权力的威压下缩头缩脚,破碎了的传统文化也不能提供自我麻痹的保护,这真是一种痛楚的过程。安身立命的文化重建远急迫于寻求“亚洲的意义”或“中国的意义”,虽然后者在文明的层面上或更为宏大,但是,就从来就没有从容过的中国现代化和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来说却颇多奢侈的味道。破碎的乡村生活中仍然残留着逝去时代的基因,不管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新芽,只要是在各个具体的社区建设中获得了自然的发育机会,而非某种思想运动的催生,它就具有了成长的内在的合理性。千差万别的社区的实际状况在具体的建设中生发出多样性的社区文化或可预期。乡村社区建设就是为这些有差异的也因而丰富多彩的文化重生提供机会,但它极力避免统一的思想指导,它不寻求那种最高抽象的文化结果。这就是差异化发展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的体现。



四、构建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支持体系

新农村建设试图从困扰整个中国健康稳定发展的“三农”问题上打开一个缺口,以期迈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可以看作是一个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再动员。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人员和机构来共同参与。

科研结构和知识分子可以发挥自己的智力资源优势担当起倡导者和咨询者的角色。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曾认为中国当时最为迫切的问题是个人权利和生命财产的稳定和保障,中华民族的富强和中华文化的复兴关键在于全体国民生命意识的甦醒。只有生命意识的甦醒才能使“人的个性伸展”成为可能,他在《中华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一文中指出:“个性不立绝不是健全的社会组织,个人在社会中地位的尊重,毕竟是永恒的真理”,个性的伸展以及社会对个性的尊重和保护从而使民族获得勃勃生机。解决中国问题的主体是农民,但那时愚昧、贫困的农民却缺乏这样一种自我意识,梁漱溟认为,知识分子到农村去促进农民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命运。我们现在提倡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除了促进农民自我意识的觉醒之外,还承担着传输知识和信息的重要任务:传送适应现代社会的组织与管理知识以及生产技术知识和相关信息等。

各种非营利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大有用武之地。这里所说的非赢利组织主要是指专注于农村发展的机构,他们是个人、企业、城市社区等外部资源和农村社区联系的中介,同时也是推动居民自主参与社区建设的专业组织。而且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农民的各种合作形式由其自生自发所需时间太长,由政府推动,很可能会流于形式,由中立的非赢利专业机构来推动和组织,其效果是最为理想的。

繁华都市与穷乡僻野的巨大差距同时也意味着前者可以在许多方面帮助后者的发展。提倡城乡社区结对建设不是那种流于形式的捐钱捐物,而是一种在专业机构参与评估和建议下进行的长久和互动的平等伙伴关系。这种合作有助于参与的双方开阔心胸和消除社会隔膜与裂痕。把各种行有余力的人都引入到能够增加农民福利的具体的建设行动中去,在农村社区内发现新的增长点(物质的和文化的),培植它,发展它。由于参与的力量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的行业,他们带着不同的信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和农村社区的居民沟通,在比较中发掘社区的特色与优势,并在持续的交往中建立起城乡之间的诸多网络。新农村建设要为那些真诚的想为农民作点事的人提供一个有序参与的组织化平台。追逐着利益的城乡互动是一种常态,是基本的;基于关爱的奉献更是弥足珍贵的。让每一位公民无论住在繁华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都能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给他的关怀与温暖,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政府是新农村建设最强有力的推动者,政府受到的挑战也是最大的。这表现在政府的角色和职能的转变上:从一个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一个合作者,一个

在新农村建设中和各方参与者平等的角色。农村社区建设同时也是基层政府转变职能革新自身以适应农村现代化的过程。

成立一个沟通政府与民间、城市与乡村的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旨的官民合作组织。该组织由政府相关部门、研究机构、非赢利组织(NPO)、社区代表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等组成的新农村建设委员会,它从政府预算中获得资金,但是不在政府编制序列之内。该机构按照现代NGO模式运作,施行透明管理,每一财政,由政府审计局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一次审计。任何一个村都可以单独或与专业组织及研究机构向新农村建设委员会联合申请新农村建设项目。项目申请书必须是社区居民充分参与下的结果,它既包括实体工程的计划,也要有未来全村的发展设计,它必须体现出村民合作的清晰脉络。乡村建设委员会根据提交上来的项目申请,实地考察,评估村民参与决策和管理的质量以及后续的自我发展能力,决定是否投资;如果予以否决,必须给出详细的理由和改进的建议。这样的一种组织创新打破了国家与社会、城市与乡村的壁垒,既保障了由专业带来的效率,也能保证公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社会化的服务平台。

作者简介

彭大鹏,讲师,政治学博士,四川省委党校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区发展与地方治理

Tel028-8735***1169Mail:pover2000@gmail.com

四川省成都市光华村街43 号邮编:610072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② 同上;

③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④ 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07

第四篇:XX社区发展建设的总体计划

XX社区发展建设的总体计划

为了更好地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维护社区治安稳定,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特制社区发展建设总体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工委的领导下,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发展社区服务为核心,以区域集成化建设为手段,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二、总体目标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求完善,三年上台阶”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建设“繁荣社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这四个主题,按照“民主法制型、诚信文明型、服务保障型、平安温馨型、环境优美型、学习创新型”六型标准要求,坚持社区工作社会化、社区管理规范化、社区资源一体化、社区建设配套化、社区队伍专业化、社区活动群众化的方向,建立符合企业发展、满足居民需求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在2012年里,力争通过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社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优质、平安稳定、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谐社区。

三、基本措施

(一)加强社区民心工程建设。

社区民心工程是提高社区文化程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创建和谐社区的前提。创建民心工程坚持要本着以人为本,确实为群众办实事的原则。

(二)加强社区组织建设。

1、社区组织是开展社区建设的根本保证。加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各类民间服务组织的建设。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领导核心,其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支持、保证居民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居民群众开展社区建设的各项活动。社区居民是自治的主体,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社区事务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2、社区各类民间组织是社区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是组织动员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完善基层自治,深化社区服务的重要载体和方式。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居民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各类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合力。

(三)加强制度和规范化建设。

逐步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有健全的居委会工作、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居务公开、民主理财、代表联系群众、代表评议干部等各项制度;有村民自治的一整套规范化制度。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和计划生育公约、环境卫生公约、爱护绿化公约等单项公约,促进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四)繁荣社区文化

1、加强文化活动建设。以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龙头,加强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发挥文化活动阵地功能,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文体节庆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利用多功能远程教育,经常性开展居民科学、文化、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培育居民文化队伍。积极支持各类文体团队开展自娱自乐活动,引导它们逐步走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之路,推动社区文化向纵深发展。

(五)推进社区保障工作

1、建立社区服务和社区保障运行机制,推进社区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为社区困难职工开展送爱

心服务,向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向失地农民提供职业培训服务,向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障服务。

2、解决好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推进社区保障工作。进一步解决好弱势群体、特困户、低保户、残疾人、老党员、老干部的实际困难,切实做好帮困解难工作,使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六)加强社区服务和社区自治的功能的建设。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在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社区服务的地位作用更显突出。社区服务主要是指在党和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依托社区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动员社会力量,直接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和物质文化生活服务。其次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居民自治。在我国实行居民自治,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确定的一项重要的民主政治制度。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七)维护社区稳定

1、加强安全防范。社区积极与派出所加强联系,强化联勤机制,做好群防群治工作。充分发挥巡防队的作用,教育督促企业开展安全检查活动,从源头上控制、减少社区内安全隐患。

2、做好民事调解。认真落实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超前摸排纠纷等制度,抓好来访、信访和各类不稳定因素的化解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杜绝群体上访事件发生。

3、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按照“坚持长效管理,加强服务教育”的方针,以社区外来人员综合管理为突破口,严格证件化和动态管理,坚持教育、服务相结合,提高外来人口素质。

4、开展综治宣传教育。以党团活动室为阵地,积极宣传法律法规、治安防范、思想道德的教育内容,向弱势群体和家庭提供法律援助,引导企业和居民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开展自查自纠活动。

(八)社区卫生环境建设

1、社区公共卫生。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意识的宣传教育,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引导群众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防范能力,加强卫生科普宣传。

2、社区医疗卫生积极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满足广大居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努力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3、社区环境卫生。加强辖区日常生活垃圾清扫清运管理,规范袋装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增强保洁力量,拓

展保洁区域,延伸保洁时间,确保长效保洁到位。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社区将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部署,亲力亲为,积极按照发展建设总体计划,对社区进行建设进步!

XX

2012社区居委会 年5月28日

第五篇:对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对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利益的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萌发了人们的维权意识,社区居民希望拥有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具有实质性的社区自治组织和民主自治途径。所以说,社区民主自治,是城市居民群众依法直接管理社会基层公共事务的一种民主形式,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在城市的广泛实践。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本质要求,只有依靠群众、实现居民自治,才能使社区建设真正成为市民的自觉自愿行为,使社区建设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对社区建设的领导。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区建设在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建设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协调推进作用,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社区党组织就是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成为推动社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只有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才能协调各方,保证社区工作的健康发展;只有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既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又积极支持和保障居民自治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才能保证城市社区自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整合社区资源,完善服务网络是推动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有效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区服务项目,是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立和完善政府、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和个人等多方面构成的社区服务网络,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措施。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成为社区服务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有效形式。

三、进一步转变观念、理顺关系,简化办事程序,营造社区建设的良好环境。随着和谐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就变得至关重要。在社区发展上,要实现政府主导向社区主导的转化,要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公共服务的领域,从而指导、规范、监督、组织社区发展公共服务事业,来满足多层次的社会需求。而目前由于体制界定的不明确,使政府职能部门把服务到社区变成了把任务交到社区,社区干部疲于应付各种会议、统计、报表、检查、汇报,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功能没法很好发挥。就像有人说的“社区是汉堡包中间的馅,上有政府,下有百姓,最难为”。只有简化办事程序,真正给社区工作减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社区自治建设当中。

四、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是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有力保障

居委会作为社区自治组织,在开展民主自治建设过程中遇到资金限制的瓶颈,无法独立自主的开展各项活动。目前虽然有社区公益金项目作为对开展社区活动的支持,但实际运作当中存在不少问题,在审批过程中程序繁琐,条框分割明显,在开展活动时受到很多制约,并且由于是专项资金,其他一些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无法用此笔资金解决。由于没有独立的资金来源,社区工作用房陈旧、狭小,一些社区长年租借驻地单位的闲置房办公,社区工作用房不足依然是制约社区建设的基本因素。建议今后要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社区建设,改善基层社区的软硬环境,进一步夯实社区发展基础,成为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有力保障。

五、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稳定社区工作队伍

(1)目前从事社区工作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显得信息滞后,活力不足,严重影响社区工作的发展。所以进行居委会干部制度改革就显得迫在眉睫。要拓宽街道、居委会干部来源渠道,尤其是居委会干部,要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从现职干部、下岗职工、待业青年中挑选优秀人才,充实居委会干部队伍。

(2)我市在历经社区服务起步阶段、加快发展阶段到社区建设纵深发展阶段,随着大量服务性工作下移,社区工作者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但在待遇等方面却与所担负的工作量存在较大差距,用坊间“操的是卖白粉的心,挣的是卖白菜的钱”这个顺口溜形容当前社区工作者待遇情况可以说非常准确生动。尤其是现在从社会上招聘了大量年轻的社区工作者,他们的薪资水平与同龄人相比明显不多,很多年轻人存在着心理落差。在今年两会上,与会代表就提案要求增加社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因此妥善解决社区工作者的待遇问题,稳定社区工作队伍尤显重要。

(3)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特别是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建立一支由专、兼职和志愿者组成的素质较高的社区服务队伍,实行专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共同协作的活动方式,为社区成员提供更加优质、快捷和周到的服务。还要多渠道、多形式地通过选聘、招考等方式把更多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服务队伍中来,建立起以街道为中心,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社区单位和居民积极参与的系列化、网络化、规范化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把参加志愿者活动作为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并逐步养成习惯,形成制度,把政府意愿变为社区每个单位、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

六、加强平安创建、维护社区稳定。建立和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是建设平安社区,维护社区稳定的措施和保证。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社区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我们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发展观,紧密联系社区工作的实际,不断探索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手段,努力把社区的民主自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群体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广二社区:刘凤霞

下载浅谈密云县社区发展的实施及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密云县社区发展的实施及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筑牢食品安全网建设和谐新密云

    筑牢食品安全网 建设和谐新密云 ——密云县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国食药监协[2007]291号]和市食品办有关通知要求,我县把创建食品安......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计划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计划 根据学校“质量工程”建设与发展规划,为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以课程建设推动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现我校本科教育的可持续......

    会计专业建设规划及实施情况

    会计专业建设规划及实施情况: 会计专业建设规划 一、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1、完善“岗证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跟踪行业、企业对会计人才......

    2012密云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精选五篇)

    密云县2012年初中毕业考试 语文试卷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市国土局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总结过去道德建设成果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结......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文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可以高度凝练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既弘扬了传统美德、继承了革命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