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业建设实施小结
根据《酒店管理专业建设计划》的设想,在实施中我们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一、成立了本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高职高专专业建设要求,于2002年2月,邀请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高校教授成立了本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均召开工作会议,其主要职责是:通过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和审核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审定大纲,指导专业教学进行指导。参与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同时,请他们来校举办各种专题讲座;介绍本行业最新的知识信息,并参加实训室建设的论证,为开拓校企合作,建设教学培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牵线搭桥。
二、提出了体现具有我院特色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对市场、企业和相关院校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其他院校多年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经验,我们经过深入研讨,提出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查,制定出既符合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又体现具有我院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这就是:依托广厦旅游公司的优势,让学生在掌握酒店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提高综合素质。
三、制定了近期和长远的课程建设规划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制定了《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建设规划》,明确了课程建设目标,制定了近期和长远的课程建设规划。同时,制定了《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建设计划,提出了实现规划的具体操作性措施。在02级中进行了试点。
四、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建立起较完善的实训室和实习基地
为此特地到兄弟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和取经,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和修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餐饮实训室》和《客房实训室》,稳定并完善了专业技能教学体系,满足了教学中实习、实训的要求,现在《礼仪实训室》正在建立之中。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地掌握本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建立起了比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特别是与上海旅游人才交流中心签订联合办学协议,除安排专业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外,还推荐毕业生就业。同时,更进一步加强了教学与生产企业的联系。
五、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制订了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建设计划
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很好的执行。2002年以来,酒店教研室陆续引进了5名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使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专职教师达到了8人。所有教师均参加了高校教师资格四门课程和普通话的培训,并100%的通过了考试。今年系里又选派一名教师到酒店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锻炼,并对目前正在修订的专业的教学计划,根据公司对人才的要求,对课程设置和实训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六、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为更好地服务于酒店行业人才市场,培养既懂酒店专业基础知识又掌握酒店各岗位实际操作的复合型人才,进行了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取得有效的进展,并且深受学生的欢迎。
对于多门专业课程的内容到酒店进行现场教学,如《客房服务与管理》这门课,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中关于PA和洗衣房的内容,由于学校不可能购买全部的PA清洁设备和洗衣房的设备,因此,把学生安排到酒店进行现场教学,请酒店人员为学生讲解演示PA清洁设备的实际操作等,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性。同时,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形象化,专业课不仅采用案例教学,同时还引进了一整套VCD光盘,以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专业还结合酒店的实际需要,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参与到酒店中去,边干边学,提前进岗,这既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让学生体会到应该学些什么,怎么学。
除了学校规定的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外,我们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举办普通话、高级营销员、饭店情景英语等培训考证。
开设各种各样的专题讲座。在教学中经常邀请知名的学者、专家、酒店管理人员等举办专题讲座,开设的专题讲座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知识丰富。如:《公关礼仪》、《餐饮业的发展趋势》、《客房员工的素质要求》、《营销人员的素质培养》专题讲座等等,通过开设各种专题讲座,使学生增加了新知识,开拓了学习的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任课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假期,到酒店进行短期的实习,以获得教学上的第一手资料和实实在在的教学案例,通过老师们的努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七、在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制上有所创新
(一)核心课程建设
核心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性课程。核心课程应反映专业技能特色方向。经研讨,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确定为: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饭店专业英语四门课程。集中系和专业教研室资深教师进行研究和开发。为加强核心课程建设,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主要专业技能课均有两名以上的主讲教师;
(2)尽量采用面向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同时与专业资格证书考证教材结合;
(3)新建这些课程的实训室,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速设备更新和扩充;
(4)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理论联系实际;
(5)自编了符合课程要求的、适合专业特点的实训指导书。
(二)教材选用上
在教材的选用上,尽量采用面向21世纪推荐教材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同时,强调教学内容的组织编排要有应用性与针对性,并注意新技术内容的引进,注重综合应用知识的整合;自编符合课程要求的、适合本校特点的实训指导书;鼓励教师自编讲义,待条件成熟后,组织教师参加规划教材的编写。
同时,学院提出将学生学习的内容与职业岗位证书培训内容相结合的原则,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我们将逐步采用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中级证书培训教材,以及饭店情景英语A级培训教材《饭店情景英语》等。同时,由于本行业发展速度快,教师课堂讲授内容必须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应该及时更新、增加相应的最新教材。另外,由于本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许多知识点如果单靠书面形式讲授,学生会难于理解,而且听起来感觉枯燥乏味,因此,我们配置了一套酒店专业VCD教材。
虽然我们在专业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我们在专业建设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经验不足,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地方。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不断努力,就一定会把我们的专业办得更好。
旅游酒店教研室
2005年5月
第二篇:2011电子专业建设实施总结
江苏省楚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2011-2012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实施总结
为加强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增强专业的办学活力,结合省市职教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了2011-2012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计划,现将本的实施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指导思想明确
坚持专业建设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走理论联系实践的实用型办学道路,结合我校的专业师资、教学设备等情况,加大了教改教研力度,形成了较好的办学模式和有特色的办学机制。
二、围绕目标己经完成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1.积极选用优秀教材,优化培养的条件:
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有好的教材,为此我校主要选用国家教委、电子专业出版社的教材,开设了《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等课程。
同时我校还组织专业教师精心研究教材,编写了适合学校情况的简编资料,突出实用性、地方性,作为专业实施、技能考核的参考。
2.大力推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改成果显著:
教学方法不能墨守成规,本中,我校从课程特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不断改革,进行了任务驱动法完成学生的专业实习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加不同层次学习与交流,加大教研力度。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培训:
本中,我们将电工电子教研组中的3名年青教师派到盐城二职中、金坛职中进行培训,同时利用节假日集中培训,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技术等级全部达到中级工以上。
4.进行教师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培训:
为全面提高教师的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本,我校利用双休日、晚自修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到2011年1月,所有专业教师都己取得计算机初、中级证书。
5.进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创业教育,一方面把就业、创业教育融入到平时 1的教育、教学中去,另一方面利用学校板报、橱窗及文娱活动,邀请有成就的毕业生回校进创业报告,使就业、创业教育卓有成效。
6.与行业企业实行联合办学,推行“订单”培养。行业企业参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学校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搞好课程开发,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井参与企事业单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等,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依据行业、企业的具情况制定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规划。
7.提炼和推广企业安全理念,张贴企业安全宣传标语,制定作业劳防用品视觉识别体系和使用规范,制定员工安全行为规范和作业安全标准。
8.推行企业6S管理方式,保证了产品质量,减少了浪费、节约了物料成本和时间成本。
9.实施产品质量管理,宣传“质量就是生命”的指导思想。
第三篇:专业建设规划实施总结
建筑工程监理专业建设规划实施情况总结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为了适应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对工程监理人才的需求,2010年我院申报的“工程监理专业”经教育厅批准,于2011年开始正式招生。目前,我院工程监理专业在校学生人数78人。
二、专业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在明确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基础上,大幅度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形成了以工程监理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监理工作流程为主线,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特色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围绕我院工程监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胜任土木工程施工监理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形成了以建筑施工与监理为重点的项目化课程。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努力实践“教、学、做”一体化,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有效完成。
2、实习实训条件得到改善。
(1)校内实习实训条件
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建成校内实验实训设施有:工程测量实训室、建筑力学与材料检测实训室、建筑CAD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室:主要开设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距仪、GPS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建筑施工放线、控制测量等实训项目,可同时容纳
120名学生进行工程测量实习实训。建筑力学与材料检测实训室,设有建筑材料、建筑力学等实习实训仪器,教学设备齐全,能同时满足10个小组的实训。主要用于土建类各专业《建筑工程材料检测与选择》、《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及受力分析》等课程的实训教学。建筑力学与材料检测实训室应设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属一体化教室。主要设备有万能试验机、压力实验机、搅拌机、振动台、干燥箱、抗折仪、砼振动台、水泥蒸煮箱、振筛机、稠度仪、水泥雷氏沸煮箱、养护箱、负压筛析仪、研磨机、材料力学电控实验台、砼抗渗仪等。充分满足了工程监理专业学生实训实验的需要。(2)校 外 实 训 环 境
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建筑专业的经费投入,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根据不同岗位的顶岗实习要求,先后与兴安盟鑫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前旗质监站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努力打造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培养学生“能吃苦、能拼搏、能奉献、能合作”品格为宗旨,加强学生管理,拓展学生活动空间,丰富学生课内外活动,使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提高。
(二)课程建设方面的成绩
注重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努 2
力实施“双证书”教育。
1.在课程体系上尝试和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2.在教学方法上,专业课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教学与实习实训同步进行,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比例为达1:1,实习实训教学均由专业教师或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担任指导。通过专业技能训练、仿真训练,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各科的实验实训课都保质保量地开出,达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3.以够用为度,整合部分课程.将传统的“理论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以及“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整合为“工程力学”;将“建筑制图”与“房屋建筑学”两门课程整合为“建筑构造与识图”;“施工组织”与“施工项目管理”整合为“建筑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通过整合,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教学团队的建设
1、人才建设目标。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目前,在教师队伍中,研究生2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整体效应。
2、人才培养。一是注重教师提升学历水平,继续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采取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2011年先后派出5人次去内蒙工业大学学习,2012年参加国家级网络培 3
训6人次;二是注重教师的能力培养,鼓励教师参加校内教学评比大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也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教学水平;三是有效开展教研室活动,发挥梯队带动效应,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四是做好听课评课等常规教学检查,圆满完成每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
3、人才引进。聘请盟内建筑业知名人士来我院讲座。
4、科研工作目标:至2012年,申报省级课题1项,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工程监理理论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课堂讲述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教学中涉及基本理论、“三控、两管、一协调”的检验方法、实际工程经验分析与总结等众多内容,传统单一的授课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效果不佳。
2、有些课程还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是建设工程监理理论研究的基本手段。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安排不足及任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等原因,导致有些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缺失,主要以课堂教学理论知识为主,对实践性的内容学生只能依靠仅有的理论知识去想象和理解。这种情况有悖于建设工程监理实践性强的特点,严重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3、教师缺乏经验,上课效果不佳
由于多数任课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工程项目监理经验,上课很难讲解到位。另外,任课教师教学任务十分重,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课堂上,无法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导致上课讲的理论知识多,实践经验少,无法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上课效果受到影响。
第四篇:工程造价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情况
工程造价专业规划和实施情况
一、综述
1、指导思想
以学校“十三五”规划为指导,坚持“加强建设、规范管理、质量为本、深入改革、立足创新”,深刻理解工程造价本科专业教育内涵,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系统规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全面提高专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和毕业生质量。
2、专业建设规划目标
规划总目标:按照“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教学,对准需要育人才”的专业建设理念,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形成土建设计、施工、造价、管理类专业群。使工程造价本科专业本科在校生人数稳定在300-400人规模,并建设一个至二个教研室乃至省级精品专业及专业方向。具体规划目标如下:
2.1、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并建立一套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2、建设一支适应专业需要、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
2.3、贯穿基本素质和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一条主线,以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探讨项目教学、模块化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并建立完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2.4、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与稳定8-15家产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完善校内实习及技能实训室的功能,形成校内、校外实验实训两大保障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一个生产性实训基地。2.5、加强开发教科研能力,积极探索、实践学校——企业互动双赢的办学机制,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2.6、建立一专多能的多证书培养体系,创造并加强与建筑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尽量使学生获得本科层次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1~2个本专业的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二 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1、规划总目标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加强专业建设,打造学校2-3个院级、省级及以上品牌专业,突出特色专业,使工程造价本科专业本科在校生规模在200-300左右,专业教师在3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讲师15人,专职教师30人,外聘教师5人)。
2、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毕业生的规格
2.1、明确技能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建筑企业输送大批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要根据建筑行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和技能人才的实际要求,灵活设置课程和技能培训项目,增加职业技能训练的比重,搞好课程开发,围绕提高技能这个中心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即可顶岗操作,实现学校教育与上岗就业的“零距离”。2.2、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完善和探讨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机制,尽量争取企业向我校提供必要设备、经费和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产实习机会,同时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积极接收毕业生就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面向企业,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
根据工程造价本科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共性要求,在人才需求预测基础上,与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共同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规格。具体见工程造价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3、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带动课程标准建设
在课程标准建设中,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建设行业的特点,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开发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业发展动向引入课堂,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等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了国家建设行业相关技术、规范和规程标准的宣贯工作,并依据相应的建筑行业新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标准适时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职业专业能力;完善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融职业岗位的要求于教学过程之中,推行“双证书”制度。
4、教材建设规划
课程教材建设要求尽量全部使用规划工程造价本科专业本科教材,并鼓励使用自编和参编教材。
组织教师尽量开发一批辅助教材、校内讲义、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教改立项和课题研究,按要求整合综合化课程,使技能、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
5、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我们要做到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树立品牌,关键是要培养一支适应职业教育需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当前我院师资队伍现状是:真正“双师型”教师不多,高级职称、骨干师资偏少,专业结构不合理,科研服务能力较弱,教师平均年龄相对年轻。为此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培养高素质师资:
一是重视教师专业岗位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国家资格考试,并取得各类合格证书,如:注册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造价师、监理师、建造师等执业资格。
二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广大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和学科研究。三是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和到建筑企事业参加生产实践。四是实行对中教师在专业课教学和实训教学之间进行“轮岗”,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使他们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
五是建立名师(名专家)工作室。
6、利用学校条件开展社会服务
6.1、推广职业培训与资格鉴定
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承担商丘市及周边地区的建设行业执业资格、岗位资格和继续教育等培训任务;承担区域内企业职工在职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任务,可对河南省相关院校进行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开发、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对口交流与支援。6.2、开展对外技术服务
依托建筑材料检测实训中心的先进设备优势,建立校企合作示范基地,探索开展对外技术服务管理模式,对商丘及周边地区建筑企业开展“五强二比”的建筑材料检测服务;利用专业教师的专业及技术优势,对外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咨询、造价、工程测量等技术服务。
6.3积极加强省内兄弟院校交流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派教师前往省内相关小埝沟地院校,加强与其间的相互交流,在师资培养、教学改革、实验实训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双方互通专业教育信息,传递职教界友谊。通过交流,一方面可以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增进沟通和了解,增进相互的友谊。
第五篇:商务日语专业建设实施计划范文
商务日语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2008)
根据年初计划,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全面推行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1、通过对日语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确定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2、制订专业主干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删繁就简。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方法力求形似多样。
4、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训练 于一体,加强学生听说读
写练的能力训练,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5、充分利用多媒体影碟机录音机等教学工具开展直观教学。
6、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功能。
7、加强学生的课业的课外辅导,巩固教学成果。
8、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营造语言学习氛围。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
1、引进1-2名日语本科毕业生充实商务日语专业教师队伍,满
足教学需要。在现有专业师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教师加强 学习或外出进修、培训,满足教学需要。动员、鼓励日语专业课程老师攻读研究生课程,提高学历层次,鼔励教师参加高级日语学习。
2、把专业教师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师德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强化教师业务学习,有计划地制定专业教师的中长期培训计划。加强教师的计算机、外语及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安排中青年教师参与校内 实训基地建设,从事实践锻炼。
4、积极鼓励教师从事专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
三、实验室和基地建设
(一)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1、加强常规实验室管理与建设,满足正常教学需要。
2、配置先进仪器,争取各实验室达到标准配置。逐步提高标准。
3、加强校内基地建设,逐步加大对基地投入力度,提高基地建设水平。
(二)进一步走出校门建立稳定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 实习需要。
加强具有接受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代化生产企业的联系。继续保持与原有实训实习基地的联系,扩大合作范围。
四、加强学风建设
1、组建日语学习兴趣小组,增强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2、组织学生参加日语专业相关能力考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日语的能力。
4、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验、实训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
5、不定期进行各种竞赛,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6、加强学生能立的培养。
经济贸易系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