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提纲精编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复习提纲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1、下面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这四个例子说明人和动植物离不开空气。
2、说一说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
答: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
5、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阳光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1、我们见过哪些形态的水?
答: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空气中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水蒸气)
2、空气中的水从哪里来?
答:空气中的水是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去的。
3、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通程度及周围的温度有关。
4、水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
答:水有气体、固体、液体三种状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受冷变成冰。水蒸气受冷变成水或冰。冰受热变成水或水蒸气。
5、为什么年年下雨,雨却总是下不完?
答: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到空中形成云,云在空中飘荡遇冷变成雨或雪降落下来。雨水和雪水有的流入江河,有的渗入地下,地下水有的流出地面形成泉水,它们都源源不断的流入海洋里,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时时刻刻都在蒸发„„所以年年下雨,雨却总是下不完。
6、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答: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到地面上变成雨和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制作名称:制作一个喇叭状的“助听器 ”制作材料: 一张大纸、胶水 制作过程:(1)、把一张大纸卷成圆锥状,将小的一端靠近耳朵。(2)、如果把“助听器”朝向一个细微的声音,会听到细微的声音。
制作评价:这就是我制作的喇叭状的“助听器”。它的优点主要有┅┅
4、不同的声音
1、你的嗓音和其他人的嗓音一样吗?你们的声音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答:不一样,不同人声音的强弱、高低不同。
2、想一想,声音的强弱和什么因素有关?
答:声音的强弱取决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声源振幅越大时,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时,也会感到声音越强,反之,由声音弱。
3、用同样大的力分别敲击同材料,但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物体,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差别? 答:这些材料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4、想一想,声音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
答:声音的高低与弦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系,变紧、变短、变细的弦发出的声音高。
科学实践活动
1、设计实验证明压缩空气有弹性 实验名称:压缩空气有弹性 实验目的:认识到压缩空气有弹性 实验材料:充气的气球
实验过程:(1)用手压时有什么感受?再用力压感觉又怎样?(2)、松开手后看见什么,怎样解释。实验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2、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受热会上升 实验名称:空气受热会上升 实验目的:认识到空气受热会上升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1)、点燃蜡烛(2)、把手分别放在靠近蜡烛火焰的各个方向,感觉热空气在那里。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3、设计实验研究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实验名称: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实验目的:认识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实验材料:火柴、同样大小的纸杯两个,细线若干、均匀的细木棍一根
实验过程:(1)、将纸杯底部各打三个空,用细线固定在细木棍的两端。(2)、在细木棍中间系上细线,调节细线是木棍保持平衡。(3)、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4)、移开燃烧的火柴,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结论: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4、设计实验研究冷热空气的对流 实验名称:冷热空气的对流
实验目的:观察到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
实验材料:水槽2个 同样大小玻璃瓶2个 香一根 玻璃片2片,热水、冰块
实验过程:
1、将一个水槽中放冰块,将另一个水槽中倒入热水。
2、将两个空玻璃瓶分别放入两个水槽中。
3、在热水瓶中放入点燃的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
4、将冷瓶到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板观察烟的流动。
5、重复1、2、3步骤。将有烟的热瓶到放在冷瓶上,抽掉玻璃板观察烟的流动。实验结论: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5、设计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
实验目的:认识到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支持燃烧。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
实验过程:(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观察现象。(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6、设计实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目的: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实验名称: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实验目的:认识到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烧杯,细铁丝弯成梯状
实验过程:(1)安装蜡烛,使蜡烛分别居于烧杯的底部和中部。(2)、沿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 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比空气重。
8、设计实验研究热水在降温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名称:热水在降温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探究常温下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温度计
实验过程:(1)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温度计固定在铁架台的铁架上,下部浸在热水中。(2)、每隔两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当时的水温。总结降温规律。实验结论:热水降温先快后慢
9、设计实验研究热在固体、液体中的传播(任选其一)实验名称:热在固体中的传播 实验目的: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 实验材料:酒精灯、金属勺、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1)点燃蜡烛,在金属勺前端、中间、后端分别点上蜡,等其凝固(2)、用试管夹夹住金属勺,用酒精灯在前端加热,观察现象蜡的熔化情形
实验结论: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10、实验名称:热在液体中的传播 实验目的: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 实验材料:酒精灯、三脚架、烧杯、茶叶末
实验过程:(1)把三脚架放在酒精灯上,三脚架上放石棉网,石棉网上放烧杯。(2)、点燃酒精灯,把茶叶末放入水中加热,观察茶叶末的运动
实验结论: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
11、设计实验研究物体的热胀冷缩(固体液体和气体任选其一)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目的:认识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1)铜球穿过铁圈(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2、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目的:认识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过程:(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3、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目的:认识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4、利用有和水设计实验研究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实验名称:研究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否相同
实验材料:水、油、酒精灯2个、铁架台2个、烧杯2个、石棉网2个、火柴、温度计2个
实验过程:(1)、同时加热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钟,每隔一分钟记录水和油的温度(2)、停止加热后,每隔一分钟记录水和油的温度,也测量六分钟
实验结论: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不同,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15、设计实验研究雨的成因 实验名称:雨的成因 实验目的:了解雨的成因
实验材料:酒精灯、石棉网、烧杯、玻璃片、水
实验过程:(1)、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2)、把玻璃片放在烧杯的上方,观察现象。实验结论: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的。
16、写出制作“土电话”的方法,并分析它是怎样传声的? 答:制作材料: 两个纸杯、一根长线、两根牙签
制作过程:(1)、找两个纸杯,在每个杯底戳一个小洞。(2)、找一根长线,穿过两个杯底的洞,在线头处捆上一小段牙签或打个结。这样一个土电话就做成了。
传声原因:当人对着纸杯说话时,纸杯的底部就会振动起来,振动被细线传送到另一个纸杯的底部,这个纸杯底部的空气也振动起来,于是,对方就能听到声音了。
17、让我们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实验名称: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实验目的: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材料:尺子、小鼓、鼓槌、豆子
实验过程:(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我们会听到尺子发出嗡嗡的声音,同时会看到尺子在振动。(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我们会听到鼓面发出咚咚的声音,同时看到鼓面上的豆子在振动。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8、隔着沙子、水和空气,听一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并将它们按照传播声音的效果从好到差进行排序。实验名称:探究沙子、水和空气传播声音的效果。
实验目的:发现沙子、水和空气能传播声音。知道物质的传声效果存在差异 实验材料:三只分别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铅笔
实验过程:(1)、把桌面整理干净,分别将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平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2)、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桌子,用耳朵认真倾听。实验结论:沙子传播声音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水和空气。
19、计实验研究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
实验名称: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实验目的:发现声音的传播方向 实验材料:铅笔
实验过程:用钢笔敲击桌面的中心,我们不论站在桌子的哪个方向,都能听到铅笔敲击桌子的声音。实验结论: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或四面八方)。
20、动手做科学:利用身边的材料,试做一件小乐器,弹一段简单的乐曲。制作名称:制作一件小乐器。(答案不唯一,还可以制作其它乐器)制作材料:大小一样的瓶子七个、水、金属棒、音高标签
制作过程:(1)依次在七个瓶子中从少到多装上不同量的水,用金属棒敲击瓶子,调试音高。(2)在各个瓶子上贴上音高标志。(3)用金属棒弹奏乐曲。
制作评价:这就是我制作的一件小器“水琴”。它的优点主要有┅┅
21、利用科学方法检测土豆、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名称:检测土豆、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材料:土豆、花生、碘酒、白纸、滴管
实验目的:学习用简易方法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和脂肪
实验过程:(1)滴几滴碘酒到土豆上,待一会我们发现土豆片上滴碘酒的地方变蓝了。(2)、将花生剥去皮,在白纸上涂抹一下,我们发现白纸上留下了油迹。实验结论:土豆中含有淀粉,花生中含油脂。
22、用漏斗、软塑料管等材料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实验名称: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蠕动 实验目的:模拟食物在消化器官里蠕动
实验材料:漏斗、软塑料管、塑料膜、长筒袜、碎馒头、乒乓球
实验过程:(1)、用漏斗代替口腔,软塑料管代替食道,塑料膜代替胃,长筒袜代替肠。(2)、把潮湿的碎馒头放在口腔里,手捏食道使食物进入胃。(3)、胃中的食物进入肠(用乒乓球代替)用手挤食物在肠内前进,最后从肛门排出。
实验结论:食物的消化过程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24、水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态。
12、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13、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所以倒立吃东西,食物会进到胃里。
14、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一日三餐有规律)、(吃饭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乱吃零食)、(不用牙齿咬太硬的东西)等。
15、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两大类。
16、(加工食品)是指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
17、(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它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成分。
18、加工食品中诱人的颜色是(色素)。
19、食用色素是一种(添加剂),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可以改变食品的(外观)和(口味),但多吃含有(人造食用色素)的食品会损害健康。20、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有:(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多清洗、多浸泡);(少吃腌腊食品);(多吃绿色食品)等。
21、(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
第二篇:四上科学复习提纲
四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3.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4.天气日历的作用:记录和分析气象信息,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5.天气日历中,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0是无风,1是微风,2是大风。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晴、多云、阴、雨、雪等。
6.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7.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8.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会画图)
9.(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0.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12.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南就是(东南)风。
13.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6.(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单位是(毫米)。(直筒容器)可以用来做雨量器。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17.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清晨和晚上温度最低,午后温度最高。
第二单元 溶解
1.过滤时一贴指滤纸贴住漏斗内壁;二低是指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三靠是指溶液烧杯靠住玻璃棒,玻璃棒靠住三层滤纸一侧,漏斗底端靠住烧杯内壁。
2.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没有(沉淀)、没有(漂浮)、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
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4.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办法有:加热、搅拌、粉碎。5.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7.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100毫升的水最多可以溶解(36)克食盐。
9.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比如:(放在阳台上暴晒)、(放在锅子里烧)、(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等)。分离食盐与水的装置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灯、火柴)等。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11.“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12.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13.用完酒精灯熄火时,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4.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15.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加水的方法让它溶解。16.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糖、盐、味精、小苏打、高锰酸钾、酒精、蜂蜜、洗手液、洗发水等,不能溶解于水的有面粉、沙子、石头、塑料、油、水银等。
第三单元 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2.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4.(鼓膜)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6.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7.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8.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9.(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空气),所以两个人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
10.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11.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高),拉得松,声音(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
12.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高),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低);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弱),用力拨动时声音(强)。用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强;轻轻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弱。尺子伸出桌面长,发出的声音低,尺子伸出桌面短,发出的声音高。
1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14.小铁钉发出的声音(高),大铁钉发出的声音(低);敲击不同水位的水杯,浅水杯发出的声音高,满水杯发出的声音低;吹不同水位的试管,满水试管发出的声音高,浅水试管发出的声音低。
15.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可以沿着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16.人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有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有耳蜗和听觉神经。17.用棉线连接两个杯子做一个“土电话”,这个土电话是利用棉线传播声音的。18.这些材料传播声音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木尺、铝箔、尼龙线、棉线。19.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上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他们是通过无线电设备来进行通话的。20.耳道是将声波传输到中耳;鼓膜是将声波转化成振动;听小骨是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是将振动转化成听觉信号;听觉神经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21.控制发生罐发出的声音变轻的方法:装满物质、用手紧紧捂住罐壁、罐内壁贴软物、固定物质在罐内壁、罐子悬挂在真空当中、放入水中摇晃、物质外面包上厚纸。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持)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但(氮气)不变。
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
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等。
7.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回)心脏。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9.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0.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
11.人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量),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氧气),需要的能量来自(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2.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1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肺活量)增大,(心脏)强健。
14.人体骨骼的作用是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15.运动后人体的呼吸和心跳都加快了。运动时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16.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心脏长期处在快速的跳动下会感到疲劳。
17.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血液循环器官包括:心脏、血管。
18.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口腔是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食道是把食物运输到胃里;胃是暂时储存食物,分解、搅拌食物,使食物成为食糜;小肠是消化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大肠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储存干燥的未消化的食物(粪便)。19.牙齿、舌头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牙齿有咬碎食物的作用;舌头有搅拌的作用;唾液有湿润食物的作用。20.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门齿有咬断食物作用;犬齿有撕裂食物作用;臼齿有磨碎食物作用。
21.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是相互协同工作的,它们之间有相互联系的作用。
2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第三篇:小学科学四年级上
《我在长大》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长与变化的第16课《我在长大》第一课时。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先亲自观察认识多种生物的生长与变化------小鸡慢慢长大、茄苗逐渐长高、毛毛虫变成蝴蝶、小蝌蚪变成青蛙。这些极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会联想自己的慢慢长大,自己的生长发育经历了那些阶段,想知道人是怎样慢慢长大的。通过这些分析会使学生意识到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能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搜集、证明自己在不断生长发育;
2、能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搜集到的资料;
3能设计不同的图表记录并展示人体生长发育变化情况;
4、能通过分析成长记录图表发现身高、体重等变化规律。
5、树立健康的意识,明白身心健康才会快乐成长。同时还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6、能将人体生长发育变化情况用表格、曲线图、柱形图等表示出来。能描述人类生长的大致过程和变化特征。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重点难点:
能将人生长发育变化情况用表格、曲线图、柱形图等表示出来。比较全面地认识成长的含义,产生成长的喜悦感。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人的成长和衰老是正常现象,懂得思考怎样能使有限的人生过的更精彩!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景,启发引导,激发质疑,师生互动。学法:自主探究,分组合作,记录汇报,交流展示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体验成长
1、出示课件:猜猜我是谁?
提问:照片上的人现在就在我们中间,同学们能猜出他是谁吗?(以身边的人为例,展示长大的过程,使学生很有亲切感,一下子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体现了生活性。)
提问:谁来说说,刚才为什么猜不出?
通过照片的对比,感受人在不断的生长,体验成长的快乐!
2、教师小结:
猜不出是照片上的人是老师,是因为老师长大了,同学们和小时候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在长大。
(板书:我在长大)
二、探究新知,交流活动
活动一:怎样知道自己在生长?
1、提出问题:
我们在长大,能用哪些方法来证明自己在不断地生长发育呢?
2、自由探索: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生活情况,找一找自己长大的证据,看谁的证据更丰富。
3、小组交流:
同学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解散思维,想出更多的办法证明自己在成长。
(通过交流学生知道的证据会更多,会更全面的了解人在个方面的生长变化。在这里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
4、汇报结果:
下面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证据更丰富。(激励评价,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不同年龄时的照片比较; 不同时期身高、体重记录; 不同时期勾画的轮廓图; 不同时期鞋子尺码比; 不同时期衣服尺寸比; 不同阶段随笔、日记;
力气、饭量 和一些不变的参照物之间的对比;(通过汇报活动,引导学生说出具体的变化。比如,去年多大鞋码,今年多少,增加了多少?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自己在长大,并为此高兴。)
只要细心找,证据还很多,那么你们长大的感觉怎样?
5、教师小结:
通过照片、纪念物等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伴着成长与幸福的美好时光,体验生长变化的神奇与不凡,生命的奥妙与伟大。
活动二:设计生长记录图表 绘制生长记录图
1、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师:我们的身体在生长变化,谁来说说有哪些特征在发生变化? 生:身高的变化,体重的变化,手和脚的变化,所穿衣服、鞋子尺码的变化……
师:怎样记录下自己在生长过程中的这些变化呢? 生:可以设计表格,把各种数据记录在表格里。师:为了便于观察,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画出什么? 生:曲线图。以前学过。
2、动手操作:
(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利用自己的现有材料自主设计,如果没有自己在不同年龄的完整数据,也可以画出教材中提供的小红身高体重曲线图。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可以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在不断的长高,体重也在不断的增长,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的确在不断长大。)
3、拓展延伸:
师:我们的变化真的很大,转眼间我们从呱呱落地的婴儿长成了如今朝气蓬勃的少年,那么在成长的过程中是谁经常伴我们左右,照顾我们的吃穿住行?
生:爸爸妈妈
师:此刻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点什么呢?
生: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谢谢你们,十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师:长大是快乐的,长大的时光是美好的。让我们放松一下,听一首歌儿《我在长大》。
(引领孩子快乐成长,学会感恩。)
4、教师小结:
长大,既是身体的变化,也是心灵的成长。在我们生长过程中,不仅身体外部形态在发生变化,身体内部器官同样也在发育。
填写“我的本领在生长”记录表
1、教师提问: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学会说话、走路、读书、写字,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同时思想、心智、本领也在不断在增加,那我们还学会了什么本领和技能?
2、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让学生自己或在家长的帮助下回忆,并填写我的本领在增长的记录表。)
3、汇报展示:
(学生上台,通过将记录图标展示给全班同学。)
师:看到自己从一个只会哭啼的婴儿成长到现今学会了这么多本领的学生,想对自己说点什么?
生:可能会对自己说:我真棒!我不简单了,我今后还会再努力:我学到了这么的本领,我长大了;也许会对老师说:谢谢老师教会了我这么多本领……
(鼓励学生回顾自己的技能发展过程,把自己技能发展的过程尽量全部写下来。当学生把自己的记录表填写的越来越完整,内容越来越丰富的时,学生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4、拓展延伸:
师:那么怎么样才能获取更多的本领和技能呢?
生:可能会说出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要好好学习,要谦虚谨慎,要刻苦勤奋,要有好奇心等等。
(引导学生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本领,掌握更多的技能,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明确保持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师:那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正常发育呢?我们要想健康成长,该怎么办?
生:锻炼身体,讲究营养,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睡眠,不吃零食,心情愉快......(学生在生长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也许是父母的教会,也许是其他渠道所得,或多或多或少的都能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健康的知识。)
5、教师总结:
象你们说的那样,我们要做到讲究卫生、合理营养、积极锻炼身体、按时作息,每天保证9—10小时睡眠,保持心情愉快,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现阶段生长发育的好了,还能为一生的健康打下基础。
活动三:了解人的生长过程
1、教师提问:
师:现在我们在长大,想想那以后呢?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 生:进一步的生长发育,直至成熟。师:那么人的一生大致要经过那些阶段呢?
生:人的一生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然后对照教材进行比较,以加深对人的生长不同时期或阶段的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
出示课件—-从10岁到80,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生长变化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所有的人和动物,植物一样都会衰老,这是正常现象,并不可怕。)
师:怎么在有限的生命里使我们的人生活的更精彩呢?
2、小组交流:
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要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从小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3、教师总结:
生命从降生的那一天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过去已经远去,未来还不曾到来,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中唯一可以把握的一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快乐的成长,专心致志的做好我们的每一件事情!
三、教师评价,结束课程
让小鼠标的话作为我们今天这节课的结束语吧。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真实感觉到了同学们成长的快乐,仿佛看到了同学们高超的本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成长中更快乐,学到更多的技能和本领,到那时候我们再一块和大家分享。
四、课时作业,拓展应用
1、坚强身体锻炼,制定一份活动计划表。
2、活在当下不是不让我们畅想未来,以“10年后的我”为标题写一篇短文。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科学试题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一、二单元《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
班级_________
姓名
等级________
一、查漏补缺。
1、我们常吃的食物,有的来自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
等;有的来自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食物虽然多
种多样,但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_____________。
2、不同的食物中含有不同的__________。像花生、肥肉、大豆中含________
多,鸡蛋、瘦肉中含
多,馒头、米饭、煎饼等面食中含。
3、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多种营养。
4、合理的饮食应是这样的:把我们的食物分成10份,那么米、面食应占
__________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___________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_________份左右。
5、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_________,我们可
以根据自己的身高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_____________计划。
6、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多吃的是_______类食物,其次是_______________
类食物,__________性食物,也要常吃,但要适量,而对________类食物
应当少吃。
7、将花生米放在纸上挤压,会在纸上留下_____________,这说明花生米里
含有___________。
8、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
9、制作饮料时,每次都要对每种配料______________选取。
10、____________不同,制作的饮料的主要口味就不同。
11、除去水中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________、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页(共20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方法。
12、加快物体溶解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过滤能除去水中___________的杂质。
14、把沙子放入水中,不论你怎样搅拌,过一会儿沙子都会沉到水底。这说明
沙子在水中不能__________。
15、生活中最简单的给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16、在物体沉淀的过程中,___________的物体先沉淀,____________的物体
后沉淀。
二、海滩拾贝。
1、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是()。
①精制小麦粉
②韭菜
③带鱼
2、含淀粉最多物是()。
①馒头、米饭、土豆
②黄瓜、白菜
③萝卜、苹果
④肥肉、花生
3、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 主食中不可缺少粗粮
②可用饮料代替喝水
③蔬菜不能生吃
4、下列烹饪方法中,()对维生素的破坏较少。
①煮
②炸
③炒
5、在下列食物中,滴上碘酒能变蓝色的是()。
① 土豆、面条、米饭
②白菜、萝卜、西瓜
③蛋清、鱼片、花生米
6、在下食物中,脂肪含量较高的是第()组。
①水煮卤蛋、五香干 ②油炸花生、红烧肘子 ③清蒸螃蟹、海米西芹
7、肥胖往往是由于()而造成的。
①遗传
②摄入的食物或脂肪过多、又缺乏相应的体力劳动
③内分泌代乱
8、下列补钙方式中,第()组比较好。
①多吃钙糖片
②打补钙针
③喝牛奶或吃奶制品等,从食物中补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2页(共20页)
9、只要保持平衡膳食,粗细粮合理搭配,多吃(),适量食用海藻、菌
类,膳食营养就不会缺乏。
①油、糖
②鸡、鸭、鱼、肉
③蔬菜、水果
三、明辨是非。
1、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搭配食用,不仅能提高食欲,促进吸收,而且能
充分发挥各营养素的互补作用,满足人体的各种需要。
()
2、维生素是指维持人体活动不可缺少的、需要量又不多的营养物质。
()
3、只有吃得多,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
4、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
()
5、沉淀能除去水中比较重的、不易溶解的物质。
()
6、人体哪一种营养成分能缺乏,否则就容易患病。
()
7、水的温度对物体的溶解速度没有太大的关系。
()
8、好的饮料配方经过一次调制就可以得到。
()
四、我帮它们找朋友:将食物和所含的营养成分用线连接起来。
蛋白质
瘦肉、鱼 脂肪
花生油、香油 淀粉
食盐
盐类
镘头、大米
维生素
大豆
五、我的科学实验。
1、将瓜子在白纸上用力放在白纸上挤压,白纸上会留下________,说明
瓜子中含有____________。
2、把碘酒滴在馒头上,蘸有碘酒的馒头就会变成蓝色,这说明馒头中含有。
3、在烧瘦肉时,有一股特别难闻、像烧焦头发一样的气味,这是___________
燃烧时特有的气味。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3页(共20页)
4、将食盐颗粒放进水中,过一会,食粒不见了,尝一尝水有咸味,说明
食盐在水中能____________。
5、如图,________号杯水的糖溶解的快。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简答题。
科学饮食、健康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4页(共20页)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填漏补缺。
1.植物的身体一般包括、、、、、、六部分。
2.茎上有叶、有芽、有节,叶和芽都长在 上。3.植物茎内的导管有运输
和
的作用。4.绝大多数植物都有根,根有
和
、的作用。5.根主要靠
伸进土壤吸收水分。根在吸收
的同时,溶解在水中的 也吸收了。
6.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的环境也多样,现在已经知道的有
种。
7.拔一颗大草的时候,会感到有点费力气,说明草根具有
的作用。8.植物的根分
和
两大类,如果根的某一部分因贮存大
量的营养物质而发生了就化,这样的根叫做
。9.观察叶子的气孔时选用叶子的,用
观察。
10.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 从叶子气孔中跑出,腾飞
到空中,这就是叶子的。
11.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
提供的。
二、明辨是非。
1.所有植物的身体都可以分成六部分。
()2.叶子越多、越大,蒸腾的水分就越多。
()3.因为有叶绿素,叶子才呈现绿色,所以,红色的叶子中没有叶绿素。()4.叶绿素可以产生叶绿体。
()5.叶的光合作用只的生产提供了养料。
()6.在树干上,环割的上口和下口都会产生“大瘤子”。
()
7、叶子通过气孔蒸腾水分。
()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5页(共20页)
三、珠海拾贝。
1.叶子的蒸腾作用能促物的根不断()水分。
①吸收
②排出 2.能进行光合用的是()。
①叶绿体
②叶绿素 3.水在植物体内的活动路线是()
①根→茎→叶子
②叶子→茎→根 4.树皮中运输养料的细管,叫()
①导管
②筛管
四、我认识它们。
1.标出下面植物各部分名称。
2.写出显微镜各个部分的名称。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6页(共20页)
五、我来告诉你。
1.叶子的蒸腾作用有哪些好处?
2.为什么树林里的空较湿润?
3.什么是叶的光合作用?
4.植物是怎样运输水分的?请你画箭头表示。
六、我的科学实验。
1.怎样证明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请把你的实验设计写出来或画出
来,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实验现象:看到。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7页(共20页)
2.如图,号杯中的水下降的快。因为
。说明植物吸水的多少与
的多少有关系。
(1)
(2)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用透明塑料袋将一株生产旺盛的盆栽植物(最好是叶子大的)罩起
来,在茎底部用绳子扎紧,放在向阳处,并按时浇水。1—2天后发现,塑
料袋内壁上
。如果选择一株没有叶子的植物做同样的实
验,发现塑料袋内壁上
。说明叶子具有
水分的作用。
4.如图,将绿叶放在酒精中煮,过一会,发现酒精变
,叶子变
,说明除去叶子中的,叶子就不再是绿色的了。5.如图,将带有叶子的枝条浸在红颜色的水中,放在阳光下1~2个小时(木
本的要更长一点时间)后,会发现
变红了,说明植物茎
内有。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8页(共20页)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四单元《空气和水的力》
班级_________
姓名
等级________
一、查漏补缺
1.空气受热会
,变
,会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3.救生圈、轮胎、充气蹦蹦床内都充满了
。都是利用了
有弹性的原理。
4.是发明球最早的国家。最早的热气球是。
5.当松开充满空气的气球时,气球运动的方向与球内空气运动的方向
,这种现象叫做。
6.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
米厚,人们把这层
厚厚的空气叫做。
7.大气有
,处在大气层中的物体都受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
力就是
。方向是来自。
8.在研究水流的力量时,我们设计的实验属于
相同时,相同时,必须不同;当
相同时,必须不同 9.人们生活在大气层里,而没有感到大气的压力,是因为
。10.当空气受到压力时,它的体积被
;当压力减小或消失时,它
又会
,这说明压缩空气有。
11.同样多的空气,受到的压力越大,体积
,产生的弹力
。12.篮球内气越足,球弹跳得越
。13.“神州五号”是利用
的原理升空的。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9页(共20页)
二、珠海拾贝
1.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
①越大
②越小
2.用双手拉紧吸在一起的吸盘,你用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①在水平方向用力
②在竖直方向用力
③无论是在水平方向,竖直还是其它任意方向,都要用力 3.在两个吸盘紧紧地吸在一起的实验中,成功的关健是()。
①吸盘的材质
②吸盘的大小 ③把里面的空气全部挤压出来
4.下列现象,是应大气压力的作用,是利用了压
缩空气的性质,是利用了热空气的性质。
①给自行车内胎打气
②水从上游流向下游 ③水泵抽水
④热气球上升,孔明灯升空
5.医生将注射器活塞上提从而使药液进入注射器,在液体上升过程中,下列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针管中仍有空气,且气压比外面大气压大 ②针管中仍有空气,且气压比外面气压小 ③药液在自身压强作用下流入针管
6.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一会儿,鸡蛋就会自动进入瓶内,这是因为()。
①瓶口由于热胀,使鸡蛋掉入瓶中 ②瓶内气体把鸡蛋吸及瓶中
③瓶内气体压力小,外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 ④鸡蛋受到重力的作用
三、明辨是非
1.大气没有重量,因为我们周围就有大气,但我们感觉不到。
()2.离地面越低,大气压力越小
()
3、橡皮艇乘坐舒适,减缓撞击,是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弹性。
()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0页(共20页)
4.墨鱼主要靠反冲的力量推动身体向前进。
()5.水流的力量既能给我们带来好处,也能带来害处。
()6.喷气式飞机、礼花都是用反冲的原理升空的。
()
四、我来告诉你
1.家庭用的抽油烟机通常安装在橱房的什么位置?为什么?
2.钢笔吸墨水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3.生活中,常见跌伤病人用拔罐的办法疗伤。其做法是在一个瓶中伸入点燃的酒精棉球,然后取速把瓶子倒贴于患处,瓶子就倒立于患处,而且很结实。它应用的是
原理。
五、我帮它们找朋友(把下面的生活应用与相应的原理用线连接起来)
足球
气枪
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火箭
橡皮艇
反冲 喷气式飞机
六、我的科学实验
1.如图,图1中的塑料袋会
,图2中的纸蛇会
,图3中的碎纸屑会
。这些现象都说明了。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1页(共20页)
①
②
③
2.如图,图1过一会,鸡蛋被吞进瓶子里;图2把装满水的杯子倒过来,水
流出来;图3两个吸盘
吸在一起。这些现象都是利用了
原理。
①
②
③
3.如图,边图中水流产生的力量大。因为它的。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2页(共20页)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五单元《热的传递》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查漏补缺
1.热可以沿着
传递,从温度较
的部分传到温度较
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
。2.我们把粗细、长短相同的铁丝、木棒同时放入开水中,先热,这
说明它
,这种物体叫做热的 ;
热得
比较慢,我们把这样的物做叫做热的。
3.热在水中可以通过
的方式传递,在空气中也可以通过
的方式传递。
4.单门电冰箱的冷冻室多在冰箱的。
5.冬天,教室里的暖通过
的方式使教室里暖和起来的。6.夏天,人们喜欢穿白色的衣服,这是因为。
7.太阳能热水器表面的集热管涂上了
色,目的是为了。
8、黑(深)色物体比白(浅)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
。9.保温材料都是些导热性能
的材料。
10.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主要储存在 内,因此加热后的热水不
容易凉。
11.在羊绒、木头、金属、泡沫这几种材料中,保温能力较强的是
,保
温能力较差的是。
12.太阳能热水器应用的就是把
转化为人们需要的 能。13.棉花比毛皮散热快,说明
保温效果好。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3页(共20页)
14.按照物体传导热能力的不同,将物体分为
、两
大类。
二、珠海拾贝
1.夏天,用棉被盖上雪糕是利用了棉被的()作用。
①生热
②保温
2.把两支同样的温度计的液泡分别用黑布和白布包起来,放在阳光下,过一
段时间,会出现()现象。
①包黑布的比包白布的温度计的读数高 ②包白布的比包黑布的温度计的读数高 ③包黑布和包白布的温度计的读数一样高。
3.下面几种放置太阳能热水器的方法效果最好的是()
①平放
②竖放
③与太阳光相对
4.冬天,室内的暖气片或炉子的热,使整个屋子的空气变暖了。这主要是靠
()的方式传递热的。
①传导
②对流
③辐射 5.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①这些材料能生热
②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③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6.下列哪种物体传热最快?()
①羊绒
②布
③金属 7.做饭用的锅一般是属材料做的,这是因为()
①漂亮
②传热快
③结实
8.性急的小明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开水的温度降到能喝,他应用()
①陶瓷杯
②塑料杯
③不锈钢杯
9.在一锯条上粘放三支小小的生日蜡烛,用酒精灯对锯条的一端进行加热,()的蜡烛最先倒掉。
①中间的②距酒精灯近的 ③距酒精灯远的
10.我们站在火炉旁,会感到烤得很,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接受了()。
①对热流
②传导热
③射热 11.冬天穿棉衣比较暖和是因为:()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4页(共20页)
①棉衣能生热
②棉衣能保温
③棉衣能挡风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5页(共20页)
三、明辨是非
1.羊绒和棉被的保温性能是一样的。
()2.羽绒服自己不会生热,但保温能力强。
()3.不同物体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如果不存在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
递现象
()4.根据热对流的特点,我们应当把暖气片安装在室内最高处。
()5.保温材料都是些导热性能很好的材料。
(6.将空调口朝上可让室内温度降得快。
(7.热的良导体对人类有用,热的不良导体对人类没有什么用。
(8.热传递只能在固体中进行,在气体和液体中不能进行。
(9.热稀饭时,用勺子搅几下会热的更快,这是因为搅动加快了热的对流。(10.开水养鱼实验中金鱼能自在地游着,是因为水是热的不良导体。(11.夏天人们习惯穿浅颜色衣服,是因为浅颜色衣服吸热能力弱。
(12.冬天穿棉袄暖和是因为它能生热。
(13.冰糕在保温桶中长时间不化,是因为保温桶有很强的散热功能。
(14.因为金属热传导的能力强,所以锅柄不用金属做。
(15.冬天下雪时,路面洒上煤渣会使雪化得更快。
(四、我来告诉你
1.酒精灯的火焰分几层?怎样使用酒精灯?
2.冬天,暖气片是怎么使整个房间变暖的?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6页(共20页))))))))))))
3.太阳能热水器是由哪三部分组成的?
五、实验
1.用棉花、毛皮分别绑住一根温度计,同时放在暖气(温度高的地方)周围
相同位置,观察温度注的变化,十分钟后,记下度数;再同时拿到室
外(温度低的地方)仔细观察温度计液注的变化,十分钟后,记下度数。
比较两次记录的温度数可以发现,保温效果好,保温效果不好。说明不同的材料
。2.如图,将塑料勺、铝勺、铜勺、铁勺、木筷同时放进热水
里,过一会发现
不热,而
热,说明不同的物体传热的能力。
3.如图,将木屑放在水里,加热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冷
水时
,热水时。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7页(共20页)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期 末 测 试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查漏补缺
1.热气球会上升是因为
。三国时期,军事家诸葛亮利用
的原理,制成了一种能升上天空的灯,后来人们把这种装置叫做“孔明灯”。2.我们的食物归根结底都自于。
3.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
4.、__________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5.植物的身体通常是由、、、、、组成。
6.把气球吹足气,口朝下松手,气球会
,气球运动方向与空气喷
出的方向
。这种现象叫做。
7.叶子不断的蒸腾水分,能促进植物的根不断地吸收
和。
8.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
和。
9.大气有压力,所有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这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叫做
。这种压力的方向来自
。10.去除叶绿素时,可以把绿叶放在 隔水加热。
11.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
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
12.救生圈、轮胎、充气蹦蹦床内都充满了
。都是利用了
有弹性的原理。
13.瓶子“吃”鸡蛋、钢笔吸水都是利用了
。它的方向来自
。14.
、,水流的力量就大。
15.各种物体都能够传热,但不同的物体传递热的本领
。16.冬季穿棉衣是因为棉衣能。
二、珠海拾贝
1.植物生产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提供的。
①根
②土壤
③绿叶
2.一株植物叶子的多少和大小与它蒸腾水分()关系。
①有
②没有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8页(共20页)
3.观察叶子的气孔用到的仪器是()
①显微镜
②放大镜
4.能除去水中比较轻的不溶解的杂质的方法是()
①沉淀
②过滤
③消毒
5.根据对流原理,厨房里排热空气和油烟风扇,安装在炉灶的()
①上方
②下方
③相同高度
6.当屋内的温度比屋外温度高时(室外无风),开窗后窗帘会()。
①向窗外飘
②向窗里飘 ③有时向窗里飘有时向窗外飘 7.给水加热后,水中的小米粒在水中游起来,这是()现象。
①对流
②传导
③被热水拖起 8.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装置是()的。
①白色
②黑色
③红色
9.把每天吃的食物分成10份,合理的食物结构蔬菜、水果应占()份
①5份
②4份
③2份 10.能在水中溶解的有()
①粉笔末
②小苏打
③奶粉 11.传热能力最强的物体是()
①金属
②木头
③水
12.要获得校园里一棵大树高度的数据,下面()种办法是可行的①爬到树上实际测量
②根据教学楼的高度估测
③请老师帮助,根据树的影子精确计算
三、明辨是非
1.面粉和洗衣粉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是一样的。
(2.制作饮料时每次都要对各种配料定量选取,才能调制出好的饮料。
(3.水里溶解的所有物质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4.植物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一样珍贵,我们要爱惜它。
(5.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就是用灯帽盖灭。
(6.用棉被把冰糕包起来,冰糕会融化得更快。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9页(共20页)))))))
7.牛奶中既含有维生素,也含有蛋白质、脂肪等,所以,牛奶中含有人体所
需要的全部营养。
()
()9.夏天天气非常炎热,说明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10.夏天穿红色衣服比穿白色衣服要凉快些。
()11.冬天,有穿棉衣的,有穿羽绒服的,还有穿毛衣的,所以各种材料
的保温效果是一样的。
()12.平放的太阳能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量多。
()13.自行车轮胎内的空气也是被压缩的空气。
()
四、我的科学实验
1.如图,托盘上的食物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
2.如图,将一株植物的根完全浸在水中,水面
处滴一层植物油或用棉花把瓶口封好,再从水面到
达处做一个记号,将这个装置放在向阳通风处,观察现象。几天后,会发现瓶子中的水
,说明。
3.如图,将食盐和砂子分别放在水里,搅拌,会发现食盐
,砂子
,说明食盐
,砂子。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20页(共20页)8.因为米饭和馒头是我们主要的食物,所以,我们的食物只能以面食为主。
4.如图,第 根火柴(从左向右数)先掉下来。说明热可以沿着
物体从温度
的部分传到温度
的部分,这是
热在 中传递的方式,这种方式叫做。
5.如图,将木屑放在水里加热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冷水
,热
水
,这就是热传递的另一种方式叫。
五、我来解释
水是怎样变热的?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21页(共20页)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科学小结
一学期在忙忙碌碌中结束了。在这一学期由于某些原因,期中后我担任四年级的科学教学,教学中,有收获,有遗憾,有成功,有反思,现将我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促进进一步提高。
一、更新教学理念——实施课程改革的支撑点。
对于用全新思想观念锻造的新课程标准,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如果观念得不到更新,那么就很难适应课改要求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新课改的理念就很难得到贯彻,教学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方法促使自己不断充电、提高,达到思想上“通”,观念上“明”。
关心新课程改革的动态是实施好新课程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及时获得与新课程有关的知识与信息,一些教育网站是我经常浏览的对象,、通过网络查询,可以学习、借鉴同行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与一些热衷于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活动的同行们进行教学上的切磋。教育理念的转变是长期的、细水长流的、在点滴实践中形成的。为了真正从观念上转变自己教育理念,我一有空就读《科学课》杂志,并将先进的理念摘抄下来,实践发现,多读书对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的确很有帮助,我还积极参加各种新课程的学习活动。在这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和会议中,我得以洞察最新的教改动态,关注当前的教学改革实践,及时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改经验,从而富有成效的指导自己展开教学研究。
二、落实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的立足点。
在目前的形势下,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师的命脉。明白了这点,我在课堂教学上动了不少脑筋。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和理念,结合外出听课的所见所闻进行了思考,在教学中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
科学课必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探究过程,倡导让学生自己去找结论。每次上课前,我都会对每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一个定位与解读,再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各个教学活动中去,力求通过一节课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都能有所得。课堂教学中,我关注学生的需求,想方设法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留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方式,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面对课本中诸多体验性的教学内容时,我和学生一起共同搜集有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当学生面对众多问题时,我就引导他们自己动手研究解决。本学期,我除了使用科学记录本让学生做课堂笔记和课堂观察、课前调查记录外,还开发出科学记录本的第三种功能——借助科学记录本与学生作书面交流。通过一学期的使用,我感受到用笔与学生交流的好处——保护学生的自尊,扩大交流的面。往往在课堂上,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对每个孩子进行关注与激励(往往是课堂上的活跃分子),通过用笔交流,能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时期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尤其是与课堂上关注少的孩子),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与重视,这些激励性的语言能拉进更多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将课堂上的关注延伸到课下,将对部分学生的关注扩大到对所有学生的关注。
三、抓好教学常规—— 落实教学工作的基本点。
本学期,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认真扎实地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不过我知道,所谓常规就是习以为常的规定。应该说是我们工作的最低要求。“只有超越常规,工作才有可能主动创新”——根据这样的理解,我在落实常规中寻求突破,我严格落实“研在课前、探在课堂、思在课后、传在网上”的校本研究思路。“研在课前”——课前解读教材,制定三维目标、思考解决策略;“探在课堂”——将备课用于实践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教学脚步”,做到“教”为“学”服务;“思在课后”——及时将自己的成功、不足记录下来,累积资源,为再次教学服务。
四、加强教育科研—— 增加个人储备的突破点。
课程改革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科研意识对走进新课程的作用,也真切感受到新课程的实施没有既成的模式和预成的教案,确实需要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因此,我努力向“科研型”的教师发展,教学之余,我总将自己的点滴想法、做法记录下来,为教学科研积累第一手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