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2017-1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前进中学 赵庆林)
一、试卷基本情况
1、题型结构
这套试卷在题型上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选择题,第二部分是材料解析题。按照考试要求,历史试卷总分为100分,选择题20个,每小题2分,共40分,材料解析题共60分,由四组材料组成,其中21题14分,22题16分,23题15分,24题15分。
2、考查内容
本套试卷主要考察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即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内容。
3、试卷特点(1)、突出基础
本套试卷增加了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的大部分主要针对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且问题直白,易于回答。从材料分析题来看,所选历史事件都是世界近代史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分别考查了学生对文艺复兴及西航路开辟、美国独立战争及美国内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中
从试卷整体上来看本套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突出重点历史知识,很少有偏题,与中考题型及难易程度相当。
(3)、注重学以致用
新课改以来,历史学科的试题一反过去的面貌,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的结合,注重了学以致用,注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本套试卷充分的体现了现在历史命题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材料分析题当中。材料分析题构成了非选择题的主体部分,他侧重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程度的考查,一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套试卷的材料分析题其难度是不断递增的,尤其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如果对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掌握不够,根本无法做出
判读和回答。
二、答题情况
从整个历史考试情况来看,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从得分率上来看,得分率较高的是一些基础知识和简单知识的记忆,这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失分较多的是在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基础上的提高与扩展,主要是材料分析题。从本次考试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比如他们在做题的时候不审题,做选择题时不能全面去权衡选项,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后就盲目下结论,导致失分。对主观题做总结的时候草草行事,思路不完整,总结不全面,以完成试卷为目的,结果成绩可想而知。
三、教学启示
1、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在总分值中占得比例最大,同时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也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
2、在教学中应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内容多角度、多途径的分析能力。近几年的中考试卷非常注重这一点,同时,这也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必需。
3、平时做题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仔细审题的习惯,规范答题的习惯。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要加强历史语言规范性表述的教学,要求在答题中表述准确,没有歧义;表述完整,没有信息丢失;表述符合逻辑,没有相互割裂甚至自相矛盾。
4、根据历史课的特点,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立体的学科知识网络,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
前进中学
第二篇: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1
2010—2011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试题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形式为开卷,题型为: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组合列举题11小题共11分、辨析改错题4小题共8分、材料解析题2大题共31分和活动与探究题1题共10分。我校共有四个班132个考生,具体考试情况如下: 班级
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最高分100—90分 89—80分 79—70分69—60分
59—50分
50分以下
九(1)九(2)
从上表总体情况来看,学生的分化现象严重,反映出现阶段我校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二、试题分析
这份试题总的来说,是一份成功的试题。试题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
1、知识面广,综合性强
整套试卷依据课标命题,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没有偏题、怪题,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如几次重要的改革、第一次世界大战、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等等。
2、难易适中,重点突出
本份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如27题的难度系数,题型接近中考,且考查的是重点知识、主干知识。
3、试题灵活,侧重能力
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整套试题中能够从书上直接翻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新课改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穿。试题总的来说,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如25、26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体现了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
4、图文并茂,材料丰富
试题引用图片和文字材料较为丰富,增加了试卷的可读性、灵活性,改变了单调枯燥的一问一答方式。如7、14、22、25、26题都是图与史料的结合。
总之,这份试题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三、学生答卷分析: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如下一些问题须引起高度关注:
1、基本知识薄弱。
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半数的学生对课本中帮助学习的材料不重视,掌握较差,所以得分率比较低。
2、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
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以至出现不应该有的错误。如14题错误的学生都是说未注意到19世纪中期。
3、学的不灵活,运用能力差 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低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在材料解析和问题探究题中表现尤为突出。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资料的了解程度、阅读史料的基本能力、材料知识与课本内容的有机结合等。
四、教学反思
好的试卷对教学是一种良性的导向。认真分析学生考试是老师丰富教学经验的绝好机会,是教师进步的阶梯。通过这次对试卷的仔细分析,我感觉获益匪浅,下面提出我个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1、抓住主干知识,突出教学重点
考试主要考查历史的主干知识,因此要抓住主干知识,突出重点知识的学习。主干知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一般表现为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关键性和起里程碑作用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和历史阶段特征等。教学中力求达到系统、全面、扎实、准确八字要求。
2、培养思考习惯,提高思维品质
日常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要能够注意历史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历史。另外还要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能力,特别是在做练习或讲评练习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念题目,强调关键的字词,提醒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弄清题意然后回答问题。
3、训练应试技能,增强探究能力
平时教学要加强基础知识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指导学生解题方法,审题时要审关键的字词、审设问点、审题题干和材料中隐含的要素、审时空概念。学会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运用的能力。要进行专题的训练,强化题型解题技能。要增强训练开放性试题训练,如启示、教训、影响、措施等一类的题目。要训练学生语言表达技能,掌握常见的答题规范,学会运用历史术语解答历史试题。适当开展历史活动课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收集、加工整理资料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针对试题的灵活性越来越强,在教学中我们历史老师就要教会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切不可把知识教死,学死。
第三篇: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2013-2014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何店中心学校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的进步特对本次考试做如分析:
1.本次试题紧扣教材,没有偏题、怪题和似是而非的题目,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不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试题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例如材料解析题,不是单纯的材料,而是图、文、表格材料相结合,注重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引导初中教师重视图文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图文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和习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比较新颖别致,一返过去题目枯燥、单
一、死板的特点。
3.试题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广而浅的历史知识。
4.具体试卷分析概况:
选择题题型特点:
(1)、覆盖面广:尽管只有9题道选择题,和3题材料分析题但涉及范围比较广,考查知识点比较全,每个单元每一课,只要是中考考点范围内的都涉及到了,考点以外的一律不出,一改以往上学期总有超出中考范围的毛病。
(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得分,更有利于提高学习历史的信心。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如材料分析题32题是改革(革命)与进步把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革工业革命,社会主义改革融在一起;33题把两次世界大战归在一起;34题把美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串在一起。这样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
(4)得分情况分析:选择题第18题20题失分较多,18题学生没有抓住1941年来审题,20题其中“2002年欧元在全欧洲使用”书本正文上没有,学生没有学会用已知的来排除未知的答题技巧,而是猜,所以失分。材料分析题得分还可以,但也有部分女同学失分多,究其原因是平时自己孤陋寡闻没有积累一点世界历史常识,上课时死记硬背不善于对所学知识理解,不善于对比、比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考试时生搬硬套,所以出现国家和事件张冠李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半年急着赶新课进度,学生没有复习好,特别是对于时间完全记不清。总体来说,材料题做得还可以,说明大多学生对基础知识还是比较熟悉的,准确率较高。部分学生的卷面不整洁,错别字较多。
5、建议及构思:
(1)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再多渗透一些能力考查题,多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
(2)本次试卷涉及范围也比较广,但只涉及到大范围的“点”,落实细节的“面”太少,两次工业革命等涉及的比例太少。
(3)在学习中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多问、多探讨,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爱学、乐学,力求全面培养学生。
(4)加大阅读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答题技巧,平时注意纠正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四篇: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2011—2012秋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
期末试卷分析
西梁学校 原国明
一、试题分析
总的来说,这份试题容量大,综合性强,难易适中,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如25小题,26小题。
二、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满分4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8--32分之间。出错较多的是6、8、9、15、20几个小题。造成这些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不注重对有效信息的分析,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等等。
(二)列举题
本试题共10分,满分占到10%,大部分学生得分在5—8分之间。年代标尺出错率较高的是C,公元前2世纪的历史事件,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不准,导致答案五花八门;填空题错的较多的是(4)小题,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蒸汽机车的设计者,大部分学生审题不清,答案写成瓦特。
(三)读图简答题
本试题总分8分,得满分的学生较少,大部分学生得分在4——6分之间。造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答题不规范,如排序题,有的学生竟在图片上排;其次是抓不住主要知识点,如(3)小题谈谈对拿破仑战争的认识,很多学生答成《法典》的作用,或拿破仑的个人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
本试题总分12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9分左右。第(1)(2)(3)小题90%的学生都能全对,(4)小题哪一国家在黑奴贸易中获利最多,正确答案是英国,大多学生记忆不准,错写成非洲或葡萄牙。(5)小题30%的学生不认真审题,对黑奴贸易的过程叙述也不完整,造成失分。个别学生知识没掌握准确,造成错误。(6)小题学生能答道葡萄牙和西班牙,但还有多答的情况,有美国,英国等,导致出错。(7)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答案不全,答案有三点,但大部分学生只能答出两点,答不出第一点,即种族歧视这点。
(五)材料说明题 本试题共6个小题,满分15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0左右,错的较多的是(2)(5)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吃不透材料、知识点把握不准。(2)小题试题问“改革措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哪一项?”多数学生答为“农奴制改革”的历史意义,造成失分。(5)小题,日本、美国政府如何解决土地问题,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变通,导致出错较多。另外,(3)小题对于法律文献的作用,很多同学答成“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六)探究题
这个试题满分15分,学生得分差距较大,好学生在14分左右,差的在10分以下,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1)小题出错较多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导致答案答反。(2)小题也出现同样问题,材料中提到的“新思想理论”指什么?一部分学生写成《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标志写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审题不清导致该小题学生失分严重。(4)小题,试题问“工业革命的贡献”,学生大多答为工业革命的实质“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操作过程”。(5)小题问题主要是还是学生审题不清,答案不全,多数学生只回答一问,只答“矛盾和挑战”,不答“幸福与进步”。(6)小题学生不注意看时间“公元7世纪”,所以答案写成“明治维新”,导致失分。(7)小题,三个资产阶级革命共同原因,问“民主政治主要体现在哪里?”多数学生看不懂题意,导致失分。
三、采取措施.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平时教学中应以课本为主。在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反复训练,以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为前提,尤其是对于学困生,一定要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争取使他们能够及格。
2.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历史知识有宏观的,有微观的,平时学生学习关注微观的多,用功在某一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意义。复习时,应多关注宏观知识,纵向综合,横向综合,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体系构建。教师教学中也要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在平时的讲课和练习中勤于思考教材,把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类似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要把历史上的分期强调清楚。
3.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
这次考试中,导致失分严重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不认真审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审清题,有的放矢地作答。
4.注意答题规范性的训练
在教学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训练的同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按照要求规范答题。
5.注重答题技巧的传授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传授解题方法,诸如材料题、读图题、选择题、探究题等各种题型的做法,尤其是材料题,一定要多训练多指导,力争使学生能够从容答卷,减少失误。
第五篇: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份试题总的来说,是一份成功的试题。试题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知识面广,综合性强
整套试卷依据课标命题,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没有偏题、怪题,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如重要的改革、第一次工业革命、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等等。
2、难易适中,重点突出
本份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题型接近中考,且考查的是重点知识、主干知识。
3、试题灵活,侧重能力
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整套试题中能够从书上直接翻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新课改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穿。试题总的来说,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如四、五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体现了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
4、图文并茂,材料丰富
试题引用图片和文字材料较为丰富,增加了试卷的可读性、灵活性,改变了单调枯燥的一问一答方式。是图与史料的结合。
总之,这份试题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二、学生答卷分析: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如下一些问题须引起高度关注:
1、基本知识薄弱。
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半数的学生对课本中帮助学习的材料不重视,掌握较差,所以得分率比较低。
2、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
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以至出现不应该有的错误。
3、学的不灵活,运用能力差
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低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在材料解析和问题探究题中表现尤为突出。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资料的了解程度、阅读史料的基本能力、材料知识与课本内容的有机结合等。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及措施
好的试卷对教学是一种良性的导向。认真分析学生考试是老师丰富教学经验的绝好机会,是教师进步的阶梯。通过这次对试卷的仔细分析,我感觉获益匪浅,下面提出我个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1、抓住主干知识,突出教学重点
考试主要考查历史的主干知识,因此要抓住主干知识,突出重点知识的学习。主干知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一般表现为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关键性和起里程碑作用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和历史阶段特征等。教学中力求达到系统、全面、扎实、准确八字要求。
2、培养思考习惯,提高思维品质
日常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要能够注意历史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历史。另外还要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能力,特别是在做练习或讲评练习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念题目,强调关键的字词,提醒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弄清题意然后回答问题。
3、训练应试技能,增强探究能力
平时教学要加强基础知识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指导学生解题方法,审题时要审关键的字词、审设问点、审题题干和材料中隐含的要素、审时空概念。学会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运用的能力。要进行专题的训练,强化题型解题技能。要增强训练开放性试题训练,如启示、教训、影响、措施等一类的题目。要训练学生语言表达技能,掌握常见的答题规范,学会运用历史术语解答历史试题。适当开展历史活动课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收集、加工整理资料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针对试题的灵活性越来越强,在教学中我们历史老师就要教会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切不可把知识教死,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