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执行力,政府行政的生命力
执行力,政府行政的生命力
张 洋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断章取义、为己所用,形式主义、大轰大嗡……这些乱执行、软执行、不执行,让法规制度变形走样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总书记强调。“说到就要做到,不能放空炮。”李克强总理如是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政府执行力提到了新的高度。
执行力是政府行政的生命力,它的强弱直接反映着政府为民服务的效果,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大局、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及政府自身的公共形象。假如政府的执行力不够强,再好的政策、再完美的制度、再宏伟的目标都只是空中楼阁,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政府执行力建设不容忽视。
关于政府执行力建设,近年来中央政府已经“喊破了嗓子”,问题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部门是否真的“甩开了膀子”。如今,在一些地方,我们看到的依然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断章取义、为己所用,形式主义、大轰大嗡……这些乱执行、软执行、不执行,让国家的法规制度变形走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这是“本位主义”的体现,即是否执行取决于该政策对本地、本部门是否有利;是“官僚主义”的结果,即是否执行并不取决于政策本身的重要性,而是取决于上级领导的态度;还有“拜金主义”的掺杂,即是否执行都会考虑到一些利益集团的利益。
政府的公共权力来自人民,唯有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才能长期执政。因此,解决执行力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到底对谁负责”的问题,唯有政府始终坚持“对人民负责”,执行力才会不断增强。
不可否认,执行力的强弱,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也有关联,如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不分,难免会出现“有利可图的抢着做、无利可图的踢皮球”,一些政策措施的执行效果难以到位。更为重要的是,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今天,政府的“自我革命”不够充分,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时有发生,尤其是对于超出职责范围和承受能力,又不符合群众需求的决策,政府执行起来往往费力不讨好。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执行力问题,就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就必须科学界定部门职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科学决策、执行流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当然,政府执行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配套机制。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重布置、轻落实”,忽视执行中的种种乱象,缺乏对执行的过程控制,进而经常出现事后弥补的现象。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绩效考核、行政问责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实行奖优、治庸、罚劣,为政府执行力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
执行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的自觉实践。“修行在自身”,各级政府应该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认真对待每一项政策,积极投入每一项改革,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的发展、赢得百姓的信任。
第二篇:执行力=企业生命力
执行力=企业生命力
[染整 连天兵] 什么是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是企业生命力!联想集团总经理柳传志曾这样阐述了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积极选拔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即选好人、用好人”。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我们梦迪的执行力呢?
首先,跟进是提高执行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每项措施的颁布之后,一定要及时跟进,不能是颁布了就不管了,一定要加强过程管理。在我们企业往往有一些政策一出台就“死掉”啦,因为没有人响应,更没人去执行。这都是因为没有跟进,没有一定要把好的措施和政策执行下去的决心。不断地跟进、跟进、再跟进,只有在计划执行的跟进过程中,才能能够有效地发现规划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和问题。默克顿认为:执行力就是每个员工在每个阶段都做到一丝不苟。
其次,建立问责制,做好有效监控。所有的管理措施出台之前都要先花一些时间去制定标准,事事做到“问责”,人人做到“问责”。“责任除以二等于零”,责任方和监督方,很多工作,具体的责任人就一个人是最好的,其它人员只是协助、协作方,做不好就拿一个人、一个部门来问责。不要两个人、两个部门负责,责任分散后,容易造成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另外,一件事如果还没有界定是那个部门负责时,谁首先遇到、接触到或者碰到就得负责到底。最后,没有检查力就没有执行力。及时对执行结果进行反馈总结,是提高管理执行力的有效手段。著名的海尔集团的管理精髓之一就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即: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工作要清理并要每天有所提高)。这个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如果缺乏对执行过程的跟踪与监控,任何人都会偷懒,造成执行力乏力。
除此之外,我认为,提高我们梦迪的执行力,还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无论是对执行力强的人进行奖励,还要对那些“失败者”进行奖励,因为他们尽力了,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是精神可嘉,值得奖励。
提高了我们的执行力,就等于提高了我们每个员工的行动能力,梦迪才会有了动力。才能打造一个活力梦迪!
2009年12月7日星期一
第三篇:执行力就是生命力,执行力就是创造力
执行力就是生命力 执行力就是创造力
——学习《让下属100%执行的领导艺术》心得体会
执行力是决定企业兴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执行力就是生命力,执行力就是创造力。在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如何,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执行力是每一个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执行力是一整套行为和技术体系,也是一种文化,它能够使企业形成自家独特的竞争优势,那些长期以来的绩优公司以及最新崭露头角的企业,无一不是具有出类拔萃的执行力文化,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执行力文化呢?通过学习《让下属100%执行的领导艺术》讲座,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建设企业执行力文化:
首先是提高领导能力,构建企业执行力基础。以往,一旦提到执行力,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怎样提高员工执行力。“糟糕的员工是被经理塑造出来的”,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拥有良好执行力的团队,100%拥有一名执行型领导者。那么怎样做执行型领导者呢?
第一,领导者应该做到了解企业,了解员工。了解企业,了解员工是应该了解企业每一天都在做什么,员工在做什么,工作进行得如何,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现在是否已经找到了正确的解决办法,员工的期望是什么等。领导者只有做到了解企业,了解员工,才能在第一时间对工作目标运行情况做出准确判断,矫正执行中的偏差,使企业始终按照既定目标运行。
第二,设定工作目标及其优先顺序。每个企业通常都不缺少目标,因为管理人总是喜欢设定目标,并力求高远。然而,他们却总是难以实现目标。为什么许多公司都实现不了目标呢?原因之一就是那些目标太模糊而且繁多,不清楚目标到底是什么。真正有执行力的领导者首先会制定足够明确、清晰的目标,使每个人明白自己的任务,然后确定目标及先后顺序,帮助实现目标。
第三,跟踪目标,解决问题。领导者的任务不单是制订计划,还应该进行跟踪,在开始实施后要检查确认结果,设定周期,针对达成率、生产效率做多方面的考评、反省。当出现了问题时,要找出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否则,没有跟踪的目标,即使再怎么明确具体,都没有多大意义。
第四,论功行赏,奖优罚劣。
传统的平均主义的薪酬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更会对企业执行力造成损害。只有建立起论功行赏,奖优罚劣的奖惩机制,利用正强化理论,消除组织中比傻、比差、比慢、无功受禄等负面效应,才能提高企业执行力。其次是培养职业化员工,提升团队执行力。企业建立了执行力文化后,就要从培养职业化员工入手,提高员工素质,提升团队执行力。
第一,制定职位说明书。
企业需要制定职位说明书,从员工入职培训抓起,让每名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定期开展职责对话,这样就不会出现找借口拒绝或是拖延工作的情况。
第二,制定完善的制度和工作流程。
完善的制度和工作流程是提升执行力的先决条件,只有这样员工在工作中才能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述职报告和工作总结。
开展定期的述职报告和工作总结有利于帮助员工总结上一阶段工作中的得失,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理清下一步工作思路,提高执行力。
做为一名普通的员工,我们需要的是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制定工作目标计划。经常进行自我评价,找出工作中的“短板”,并制定改进措施。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我们的执行力,才能建立起执行力文化,增强企业竞争力。
第四篇:执行力就是生命力
执行力就是生命力
军事上有句话:三分战略,七分执行。
道理很简单:执行能力强,排除万难,千方百计的实现战略目标。执行力弱,就会找借口,谈条件,错失良机,导致战略目标一塌糊涂。
正因为,“成也执行,败也执行”。
如何提高执行力?提高工作执行力,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工作能力一个是责任心两者孰轻孰重,责任心胜于工作能力!执行力源于责任心,责任心决定执行力。要营造增强工作责任心的氛围,以责任心提高工作执行力。有责任心的人,工作不会找借口,不会挑肥拣瘦,不会推诿扯皮,而是发挥聪明才智,想办法打开思路,千方百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其实工作意味着责任,有了责任心,时时刻刻把工作挂在心上,抓在手上,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就会使我们把克服阻力、解决困难作为一种勇于担当的责任、推进工作的动力,高效完成任务,就会使我们不找借口,不患得患失,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有一位管理学家曾说:“如果你能真正钉好一枚纽扣,这应该比你缝制出一件粗制滥造的衣服要更有价值”。
责任就是对职位的坚守,以责任之心提高执行力,这样才能使我们多一些实干,少一些空谈;多一些深化、细化,少一些空话;多一些激情,少一些推诿,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完成的更好。
工作的好坏,责任心决定一切。责任出激情,出智慧,出力量。有了责任心,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
第五篇:如何提高政府的行政执行力
如何提高政府的行政执行力
一、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规范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重大决策必须坚持调查研究制度,实行政府重大决策事项的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的重要地方性法规草案、重要的政府规章、政策措施、社会管理事务、大型项目和关系社会稳定等重大决策事项,在提交市政府全体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前,应先经专家咨询论证,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完善听证和协商制度,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举行听证会;凡涉及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项,决策前进行民主协商,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建立和完善民主科学决策监督、督查机制和决策责任制,建立健全决策反馈纠偏机制,明确决策实施前各个环节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需承担的相应责任。
二、完善政府责任管理体系,明确职责范围
(一)理顺管理机制,强化职能部门责任制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研究制定郑州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办法,建立健全职能争议协调机制,有效解决各职能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产生的争议,理顺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推进政府职能、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解决职能交叉重叠、责任不清、事权分离和管理真空等问题。科学划分市、区、街道事权,明确市、区、街道政府机构的职能和责任,理顺政府纵向关系。
积极推行公共政策、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率先在市政、环保、行政执法、交通、公安、房地产管理、卫生、食品安全、教育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试行,按向社会公布部门职责、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列入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及部门绩效考核和行政监察内容。
(二)优化行政流程,健全岗位责任制,规范行政机关罚款自由裁量权
进一步优化行政流程,精简办事环节,明确办事程序和时限,并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健全岗位责任制,积极推行职位说明书制度,将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工作目标科学、明确地分解落实到内设机构、各个岗位及承办人员,建立主体明确、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形成内设机构之间、岗位之间的无缝责任链条,明确工作责任和规程,使每项工作职责、每个工作环节的责任都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规范行政机关罚款自由裁量权,建立罚款自由裁量阶次制度,确保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权威性。
(三)实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完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
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对于政府各部门及县(市)、区政府存在的执行上级机关决策和部署不力、违反规定进行决策、不认真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和内部管理职责等问题,市政府将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问责办法(试行)》的规定启动问责程序,对部门及县(市)区政府行政首长予以问责。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完善《郑州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实行严格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对于不履行法定职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要明确行政过错追究的责任层次,准确界定批准、审核、承办等行政管理各环节相关人员(包括部门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和普通公务员)所应承担的具体过错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每一层次、每一职级、每一岗位。建立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的备案备查制度和统计分析制度。政府各部门要及时将行政过错的处理情况报送同级监察部门备案,监察部门定期向政府报告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工作情况。
三、加强绩效评估监督,提高行政执行效率
(一)建立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制度,实施行政效率评估与监督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每个部门的行政效率及行风评议结果予以量化,作为部门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逐步推动绩效评估制度化和绩效评估结果公开化。每年根据部门的法定职责、党委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和部门责任白皮书公布的工作指标,对政府各部门履行法定职责、完成工作目标、使用财政资金、依法行政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监察、财政、审计、法制、人事部门和政府督查、政府目标管理机构按照各自的职责开展绩效评估工作。监察部门会同法制、编制部门负责各部门行政许可及其他行政审批登记事项实施情况的评估;财政、审计部门负责重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及执行财经法纪情况的审计评价、评估;法制部门负责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考评,建立重要政府规章施行后的绩效评估制度;人事部门负责公务员绩效管理的评估;政府督查机构负责政府部门重点工作目标及市领导交办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估。政府目标管理部门就年初下达的各项政府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对各县(市)区及政府各部门进行评估、考核。
(二)实行重大工作事项进展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实施跟踪督查
各级政府部门要编制季报表,定期向政府报告重点工作、重大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政府重大决策、重大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抄送同级监察部门。政府办公厅(室)、监察部门要对报告事项的进展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效率评估的重要依据。加强政府决定事项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凡需要政府领导出面协调的事项,只协调一次,只出一个纪要。凡是决定事项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的,必须查找原因,限期解决。凡属推诿扯皮、不作为的,都要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给予行政处理。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行政监督方式,建立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各部门的行政审批效率实时监控、考评,定期在媒体上公布各部门的审批绩效。
(三)完善监督机制,整合监督资源
建立行政监督部门的协调沟通机制,实行行政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监察部门牵头定期召开由发展改革、财政、审计、法制、人事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互通情况,及时交换工作信息,共同研究解决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财政部门的财政监督报告、审计部门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法制部门的行政执法检查报告应在报告市(县、市、区)政府的同时抄送同级监察部门。
建立财政、审计、法制部门及政府督查机构、政府目标管理机构向监察部门移送处理的制度,形成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追究链条。财政部门在财政检查、审计部门在审计监督中发现的涉嫌违法违纪的问题,法制部门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行政执法协调、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以及政府督查机构对逾期不能完成政府工作任务或市(县、市、区)领导批示、交办工作未按要求完成的,政府目标管理机构对不能完成制定的政府目标工作任务的,除了依照本部门的权限作出相应处理外,均应移送监察部门进行处理。监察部门应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将责任追究情况反馈移送部门,并抄送人事部门。处理结果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公务员被追究责任的情况要进入人事档案,作为公务员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各部门拟提拔任用中层干部时,应当把廉政勤政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察,有不廉洁不勤政行为的,不予任用。
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行政监督部门要加强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和民主党派监督、司法监督的密切配合,对人大、政协、纪检等机关反映和提出的问题,行政监督部门要认真查处。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加大新闻舆论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促进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体系。建立新闻媒体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机制,对新闻媒体披露和反映的问题,政府监督部门要主动开展调查。建立市、区行政监督机构的联动机制,市级行政监督部门加强对各县(市)区行政监督部门的工作指
导,促进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各县(市)区行政监督部门应当定期向市级行政监督部门报告开展责任追究的工作情况。
四、严格责任追究,加大惩戒力度
(一)强化对部门社会责任重大缺失的责任追究实行重大事故或重大事件行政机关责任检讨制度,凡是发生社会管理、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卫生、医疗卫生、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重大项目、国有资产管理、廉政工作等方面的重大事故或重大责任事件的,负有管理责任的行政机关必须在一个月内就管理制度是否缺失、行政措施是否适当、责任机制是否健全等向上级机关作出说明。实施严格的责任倒查制度,出现问题要层层追究。对重大责任事故的有关责任人,严厉追查,依纪依法严惩。行政处理涉及政府部门行政首长的,由同级政府通报调查处理情况。完成重大事故或重大事件调查处理工作后,相关责任部门必须在3个月内在政府系统内部通报调查处理情况。
(二)强化对执行不力和行政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
对政令落实不力、影响政府工作整体推进的,要严肃追究部门领导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加大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对行政执法部门不作为、执法不力等突出问题要进行重点督查。加强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对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中违反法律规定、群众满意度较低的部门,责令限期整改;考评不合格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部门领导的行政责任。对行政执法检查和考评中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过错责任。对违反法定程序发布规范性文件或者不执行行政执法协调意见的,对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对不履行或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部门,责令限期履行;限期内仍不履行的,对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不依法提交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材料,造成案件败诉的,对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三)强化对财政违法违纪和浪费财政资金行为的责任追究
加大对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财政违法单位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对违法所得依法作出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对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效益低下等问题的,督促有关部门限期整改;对落实整改责任不力的,要追究部门主要领导人的行政责任。
(四)绩效联动,强化责任追究效果
把绩效评估作为部门考核的依据,对受到过错责任追究的部门,取消评先资格。把责任追究与公务员考核相结合,对受到过错责任追究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对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以及一年内犯一般过错达三次、经调查确定均负有直接责任的,考核不得定为称职;对受到撤职处分的,考核定为不称职并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行政执行氛围
加强对公务员知识技能、法律法规、财经制度等专项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宣传与学习,提高公务员的业务素质和执行能力,增强法纪观念。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建立起常态化的训诫和警醒教育制度,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注重引导政府公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做到讲政治、重行动,讲原则、重结果,讲速度、重质量,自觉抵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自由散漫、消极应付等各种行政执行不力的行为。广泛宣传、积极发动,努力营造职责清晰、目标明确、奖罚分明、政令畅通的行政执行文化,形成有利于行政执行的理念和氛围,促进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工作作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