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各种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处理规定4
各种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处理规定
输血治疗的意义不可忽视,但仍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并积极控制输血发生的并发症,避免不必要的输血。输血反应(transfusion reaction)发生率为2%~10%,应予以充分重视。
一、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 输血反应通常是由血型不合而造成的,有以下四种表现:
(1)典型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通常在输血后30分钟内发生寒战、发热、心慌、胸痛、恶心、气急、休克等...。
(2)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多因曾经输过异型血或妊娠等原因被免疫,再次输血时因“回忆反应”,体内抗体滴度迅速升高。多由ABO以外血型不合引起的,Rh血型尤其最为常见,严重者2周左右才出现发热、贫血,黄疸。
(3)单纯表现为输血无效型。临床表现为输血过程中并未感到不良反应,但输血后血红蛋白不升高,甚至次日开始下降。这种病例属于迟发性溶血性反应,见于ABO以外,以kidd、Duffy等血型不合所致。
(4)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这是由于供、受者HLA不合,输血后供者血成分中的淋巴细胞在受者体内植活,视受者为“异已”,产生抗体“排斥异已”,实质上与骨髓移植后发生的GVHD机理相同。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血细胞减少、腹泻、反复感染、以至全身衰竭、死亡。由于发病缓慢,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被原发病来解释,极容易漏诊。
二、输血反应的诊断
(1)发生输血反应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1、立即停止输血;
2、采病人血及血袋剩余血送血库检测分析;
3、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由血管内溶血引起,尿中含血红蛋白);
4、抢救病人;
(2)血库收到输血反应的样本后,应立即进行分析:
1、复核用血申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
2、复核患者ABO血型;
3、复核输血前留下的供者血样本及血袋中剩余血的ABO血型;
4、进行交叉配血;
5、进行Rh血型检定;
三、临床医生对出现输血反应的诊断思路
1、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发生寒战、高热、心慌等临床表现应注意是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应考虑是否是ABO血型不合引起。
2、输血后,血红蛋白升高达不到预期值时,应分析患者体内血的去向,要注意是否有内出血或胃肠道隐性失血(外伤失血除外)。
3、输血后2周内患者血红蛋白“不符合规律”的降低,要警惕迟发性输血反应。患者多为反复输血或有妊娠史者。
四、各种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一)、发热反应
是输血反应最常见的一种,近来随输血器具的塑料化和一次性使用,其发生率有所下降。
1、临床表现 常发生在输血后15~20分钟,或发生在输血后数小时呈现迟发反应。起始寒战,其后发热,体温可高达38~41℃之间。伴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皮肤发红,心跳、呼吸加快,约持续1~2h体温开始下降,数小时后恢复正常。全身麻醉时发热反应常不显著。
2、原因 ①由所用器具或制剂不洁引入致热原所致。近年来由于输血用具及制剂的生产和使用条件的改善,此类原因所致的发热反应已日趋减少。②同种免疫作用。由于多次接受输血,受血者产生同种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再次输血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③误输被细菌污染的血制品。
3、处理 首先鉴别输血反应的原因,以便做相应处理,视症状轻重而减慢输入速度或果断停止输血。寒战期予保暖,口服阿司匹林或给予抗组胺药物,必要时给异丙嗪或哌替啶25mg肌肉注射。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4、预防 ①尽可能输注少白细胞的浓集红细胞;②输血前半小时可给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③输血开始15分钟减慢速度;④阻绝致热原进入体内。
(二)、过敏反应
也是输血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
1、临床表现 皮肤瘙痒或荨麻疹为常见表现,轻者发生皮肤潮红、广泛皮疹,重者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喉头痉挛、支气管哮喘乃至过敏性休克。
2、原因 ①过敏体质者;②IgA缺陷患者;③多次输血产生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
3、处理 依严重程度选择处理,轻者可给抗组胺药,或肾上腺素(1:1000)0.5~1ml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重者应立即中断输注,对喉头水肿和过敏性休克早期作相应抢救。
4、预防 过敏体质者输血前半小时给抗组胺药。采血前4h供血者应禁食,有过敏史者不宜献血。有抗IgA患者用洗涤红细胞。
(三)、溶血反应
发生率虽低,但危险性大,尤其是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死亡率高。
1、临床表现 起病缓急与血型及输血量有关。A、B、O血型不合,输入50ml以下即可产生症状,输入200ml以上可发生严重溶血反应,甚至死亡。Rh血型不合反应多出现在输血后1~2h,随抗体效价升高亦可发生血管内、外溶血。轻型溶血出现发热、茶色尿或轻度 黄疸,血红蛋白稍有下降。重者则出现寒战、发热、心悸、胸痛、腰背疼痛、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压下降、酱油色尿,甚至发生少尿、无尿、肾衰竭。并发DIC时预后不良。
2、原因 ①血型不合,最常见为ABO血型不合,其次为Rh系统血型不合或输入多位供者血,由于供血者之间血型不合等;②红细胞发生机械性损伤或破坏;③受者情况特殊,如AIHA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可破坏输入的异体红细胞。
3、处理 ①立即停止输血,进行溶血有关检查,可采患者血3 ~5ml,离心后观察血清如为淡红色即为溶血;②抢救工作务必积极。重点在于抗休克,维持有效循环,保护肾脏及防治或纠正DIC。
4、预防 ①医务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输血前严格执行配血操作规程,严格核对;②抗红细胞抗体效价低,配血时出现弱凝者要重视;③慎输或不输冷凝集血。
(四)、细菌污染血的输血反应
较少见,但后果极为严重。
1、临床表现 患者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细菌种类、毒力和输入数量。轻者以发热为主。重者于输入少量血后,立即发生寒战、高热、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大汗、发绀。革兰阴性杆菌(如产气大肠杆菌或绿脓杆菌)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尤为严重,往往难以纠正。
2、原因 在采血、贮血或输血全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未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均可导致细菌污染血液。
3、处理 ①立即停止输血,将剩血离心沉淀涂片染色检查细菌,同时作细菌培养;②及时以强有力的抗生素抗感染,菌种不明时宜选广谱抗生素;③积极纠正休克。
4、预防 ①在采血、贮血或输血的每一步中严格按无菌规程操作;②血液保存期内及输血前进行常规检查,疑有细菌污染,不得使用。
(五)、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本病是一种免疫反应,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植入并增殖,而受血者无能力辨认与破坏这种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植入的细胞与受血者的组织发生反应,引起GVHD。该病多出现在输血后的4~30天。患者出现高热、皮肤潮红或红斑、恶心、呕吐、黄疸、腹痛、腹泻、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或衰竭。死亡率高达95%。此病多发生在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症者,如骨髓移植受者。以γ射线照射(15~30Gy)血液,可预防本病。
(六)、传播疾病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肝炎 输血可传播人乙型、丙型肝炎,由于对供血者检查方法的改进,发生率有所减少。但因乙肝病毒在微小剂量下仍可能传播,所以其发生率仍较为可观。
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输血与血液制品,尤其是浓缩凝血因子的输注是传播此病的途径之一。须对供血者做HIV抗 体 的测定。
3、巨细胞病毒(CMV)感染 高危人群为早产、新生儿、婴儿、外科手术病人、器官移植受者,包括骨髓移植,血液病人如急性白血病、再障等。可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也可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使用白细胞过滤器可去除血中白细胞而减少CMV感染机会。
4、其他还有疟疾、梅毒、弓形体病等,目前已少见。
(七)、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输血容量过大,速度过快亦增加心脏负荷而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及肺水肿。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或原有心肺或肺部疾患、严重贫血、血浆蛋白过低或年迈体弱者,严重者导致死亡。预防在于掌握输血适应证,控制输入速度及血量。对有心肺疾患及老年患者,输血量一次不宜超过300ml。严重贫血者应输适量浓集红细胞,可减轻循环负荷过重。一旦出现心肌负荷过重的征兆,立即停止输血,取半卧位并吸氧,迅速静注西地兰、呋塞米。
(八)、铁超负荷
如果患者长期反复接受输血治疗,体内铁可明显增加,有发生血色病的可能。一个单位的红细胞(450ml全血)含铁200~250mg,约输注50U红细胞后,可引起输血后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铁贮存在细胞线粒体中,最终可影响心、肝、内分泌腺体的功能。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糖尿病、肝大甚至肝硬化,心脏也可发生心律紊乱。预防措施是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尽量控制输血量,并根据血清铁含量,选用铁螯合剂如去铁胺。
(九)、其他输血反应 大量输血后(一次或一日内输入1500ml以上)亦可引起作为抗凝剂的枸橼酸中毒所致的低钙血症,需静脉补钙治疗。大量输注库存血可致高钾血症,并因库存血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含量减少以及大量枸橼酸钠进入人体,干扰正常凝血功能而致输血后出血倾向。
第二篇: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制度
一、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立即报告科主任、输血科及医务部。必要时抽取患者的血样,将未输完血液(供者)和全部输血器材一并送输血科复验血型、配血,分离血浆,判断有无急性溶血反应发生,若怀疑细菌污染所致应送检验科作细菌学检查。
三、若为一般性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的检验记录保存10年。
五、输血反应处理完后24小时内,
第三篇: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输血不良反应按发生的时间分即发型和迟发型,即输血时或输后24小时内发生的和输后几天至几十天发生的。
一、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一)临床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
2、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 可酌情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激素等。
4、过敏反应:减慢、吸氧、肾上腺素。
5、大量输血有关反应:加温 补钙、纠酸、治疗稀释性凝血病等。
6、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并查证:
(1)、患者和血袋标签确认输给患者的血是与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的血。(2)、查看床旁和实验室所有记录,是否可能将患者或血源弄错。
(3)、尽早检测血常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验科进行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检测。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采血送检验科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4)、对侧肢体采病人血(血常规管和肝素抗凝管)及血袋中剩余血(和血袋一起),送输血科检测分析。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病人血液作细菌培养。
(6)临床上常常忽略的问题:几小时后才采患者的血,影响了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检测;未留第一次尿,影响了血管内溶血的检测。
(二)、输血科处理
1、复核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确保输给患者的血是与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的那一袋(或那几袋)血。
2、复核患者(输血前留置样本,反应后采集的样本)和供者(输血前留置样本,血袋中剩余血)ABO和RhD血型,查看是否将患者或血源弄错。
3、离心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血样,观察是否溶血,并比较输血前的血样是否有变化。
4、用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后样本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及鉴定。
5、将血袋剩余血送医院药检室检查致热原。
6、怀疑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1)、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离心,观察血浆颜色,并送检验科进行血常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2)、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报告单。(3)、核对受血者及献血者ABO、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献血者血标本、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标本、血袋中剩余血标本,重测 ABO、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盐水介质和非盐水介质)。(4)、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7、怀疑血液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1)、观察血袋剩余血的物理性状:如有无混浊、膜状物、絮状物、气泡、溶血、红细胞变成暗紫色、血凝块等,有上述情况之一均提示有细菌污染的可能。(2)、取血袋剩余血送检验科作直接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污染细菌(阴性不能排除细菌污染)。(3)、取血袋剩余血送检验科分别在4℃、22℃、37℃作需氧菌和厌氧菌细菌培养;(4)、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如中性粒细胞与输血前相比明显增多,对诊断有帮助。
(三)、输血科主任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并记录到病例中;
(四)若调查发现存在血液管理不当等原因时,输血科主任及时向管理委员会汇报并提出整改建议,参与整改;
(五)若调查发现存在血液质量问题由输血科主任向血站进行反馈并记录。
(六)输血后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应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
(七)、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
(八)、医疗科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的反馈率为100%。
(九)、输血委员会对相关人员进行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并记录。
(十)、输血委员会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并记录。
(十一)、输血委员会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
二、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识别标准、预防与应急处理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1、预防:消除热原、无菌操作、滤白血液
2、处理:停止输血、镇静解热、病情观察
(二)、输血过敏反应
1、预防:筛除有过敏史的供血者、有过敏史的受血者在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组胺药、IgA缺乏者输血选用洗涤红细胞
2、处理:轻度:减慢输血速度、抗组胺药或皮质激素 重度:停止输血、肾上腺素
休克者: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升压药、输液
喉头水肿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IgA缺乏者:按休克处理
(三)、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1、预防:严格输血指征、避免亲属间输血、免输新鲜血、使用辐照血
2、处理:对症处理
(四)、循环超负荷
1、预防:减少输血输液量
2、处理:立即停止输血、吸入高浓度氧、应用皮质激素、纠正心衰休克
(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
1、预防:输注不含白细胞抗体的血液
2、处理:立即停止输血、吸入高浓度氧、应用皮质激素、抗组织胺治疗、静脉利尿治疗、机械通气治疗(六)、急性溶血反应
1、症状和体征:
一般症状:寒战、发热、腰背疼痛、呼吸困难、紫绀、血红蛋白尿和黄疸 严重: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
麻醉时:只出现手术野渗血或者出血不止、血压下降,是唯一症状,应高度重视。
2、处理:
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受血者(生命体征、尿量尿色、出血倾向)迅速补充血容、尽早实施换血 尽快实施利尿(速尿)应用碱性药物(碳酸氢钠)防止过敏休克(氢考或地米)预防DIC(低右或肝素)预防肾衰(多巴胺)贫血者输入O型洗涤红细胞
3、预防:加强责任心,规范各项操作,严格查对制度,避免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错误
三、血液输注无效管理措施
一、血液输注无效主要包含:血小板输注无效和红细胞输注无效。
1、血小板输注无效定义:指受血者在给予合适剂量的血小板输注后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期很短,血小板输注的相关校正计数增长值(CCI)不高的病理状态。
2、血小板输注无效管理措施:首先查清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在查明原因情况下有目的输注血小板。
(1)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由HLA抗体和血小板(HPA)特异性抗体引起。
(2)非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热、脾肿大、DIC、感染等。
3、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对策(1)患者进行HPA、HLA-I抗体检测。
(2)对患者进行HPA及HLA抗原分型。从已知血型库中选择相同供者采集血小板输注。
(3)若没有相同血型供着,可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选择相容供者血小板输注。
二、红细胞输注无效
1、定义:输注红细胞后,患者Hb没有升到应有的数值或者Hb还有下降为红细胞输血无效。
2、原因:不规则抗体引起的迟发型溶血反应;隐形出血等。
3、对策: 输血前后进行Hb检测,判断是否发生了红细胞输注无效,如发生了红细胞输注无效,首先排查原因。
a、有否存在隐形出血现象。有隐形出血首先止血治疗,在此基础上输血。b、不规则抗体筛查。若抗体阳性,进行抗体鉴定,确定抗体特异性,选择无相应抗原的血液输注,若没有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则进行相容性输注。
申请用血流程、输血管理流程
(一).申请
1、决定输血治疗前,临床医师要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医生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2、凡输注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手工分血小板等应ABO血型同型输注,并要做交叉配血试验。机采血小板、冰冻血浆、冷沉淀等只要求ABO同型输注。
3、备血(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手工分血小板等):医生先开出输血申请单、并注明准备输血日期,护士将输血申请单于预定输血日前一天送输血科,输血科采集血标本并进行交叉配血。护士在预定输血日期到输血科取血。
4、当天输血:医生开出输血申请单,护士将输血申请单送输血科,输血科采血并进行交叉配血后通知申请科室来取血。
5、血浆:原则上也需要备血,第一次申请的需要采血,输血科核对血型和抗体筛查后溶解血浆,溶好后通知临床科室取血。需要超过1000ml用量,需提前和输血科约血。
6、机采血小板、冷沉淀等成分:第一次申请的需要采血,输血科核对血型和抗体筛查后负责与潍坊中心血站联系血小板、冷沉淀等成份,血站将血小板、冷沉淀送达后,输血科通知临床科室取血。
7、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10U)的,均需上报医务科审批,然后将审批单和输血申请单一起送输血科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累计用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10U)的,用血后必须补办报批手续。并将审批单送输血科保存。
8、夜班用血需审批时,值班医生进行电话审批,输血科以接到申请科室主任或医务科的同意电话后备血。但第二天必须补办报批手续,并将审批单送输血科。
(二)血标本采集与送检
1、输血科工作人员持验收合格的申请单,在病人床前与申请科室值班护士一起核对病人信息无误后,共同在《输血病人身份核对记录本》上签字,输血科工作人员抽取静脉血3 ~ 4ml,并在输血科血标本采集登记本上登记。
2、紧急输血患者采集血样时输血科工作人员与申请科室值班医师、值班护士三人共同核对病人信息无误后,三人在《输血病人身份核对记录本》上签字,值班医师、值班护士在病程记录上双签字(手术病人术前未备血而术中需要紧急输血时由输血科工作人员与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三人共同核对病人信息无误,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在输血申请单上双签字确认后),输血科工作人员采集血样并在输血科血标本采集登记本上登记。
3.社区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时,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并填写标本接收登记表,签字交接。
(三)交叉配血
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2、输血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
(四)取血
1、交叉配血无禁忌后,输血科通知临床医护人员取血。
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3、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C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4、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五)输血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每单位红细胞悬液应在2小时内输完。
(六)手术用血的流程
1、择期手术备血患者,临床医师于术前24小时要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在《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医生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后备血。
2、手术室护士接手术患者时应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输血治疗同意书等。
3、患者在术中需要用血时,手术室电话告知输血科患者姓名、住院号、所需血型、种类和剂量,输血科人员要做好记录并核对与申请单上的内容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应及时通知手术室。取血的护士到输血科取血时,要查看血液标签是否齐全、血液颜色,是否有杂质、沉淀、凝块和有效期等,与输血科人员共同核对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后,签字确认。
4、血液在取送过程中注意保证血液的质量,避免剧烈震荡,取血护士在全血、血制品出库后必须立即送至手术室。
5、手术病人术前未备血而术中需要紧急输血时,由麻醉医师开具《临床输血申请单》,并逐项填写完整后电话通知输血科前来采血。输血科工作人员与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三人共同核对病人信息,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在输血申请单上双签字确认,输血科工作人员采集血样。
6、在取送血液制品的交接中,认真做好及输血科与手术室之间、手术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签收记录。
临床输血考核办法
1、临床各用血科室对本科室医师、护士用血过程中执行制度和流程的情况每月进行以下内容的检查:
(1)是否按要求签订《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2)是否按规定完成输血前检查,是否达到输血指征,是否分级审批。(3)输血前是否进行核对(送申请单前、采血时、取血时、输血前)。(4)输血过程中的监测与记录是否完整(若有不良反应,则要有处理记录),血袋是否按要求送回输血科,是否进行疗效评价。
(5)血液是否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开始输注,是否在规定时限内输完。(6)输血器材是否三证齐全、在有效期内使用,是否超时使用,用后如何处理。
各科室要将以上检查结果计入医护人员个人业绩,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上报医务科。
2、输血科协助医务科进行以下内容的检查:(1)输血科本科室全面质量检查。
(2)每月统计申请单审核合格率、分级审批率、用血适应证合格率、成分输血率、血袋回送率、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回送率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3)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每季度对科室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4)每季度对各科室的用血病历进行检查,每科室抽取1-5份。
对以上检查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上报医务科。本科室的检查结果计入工作人员个人业绩。
3、麻醉科每月进行以下内容的检查:
(1)术前备血情况(是否签订知情同意书、是否进行输血前检查),术前未备血而术中用血情况,要有详细记录。
(2)输血前是否核对,术中输血记录是否完整,血袋和不良反应汇报单是否按规定送输血科,是否有不良反应(若有,要有处理记录),术中未输完的血液是否与患者所在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交接。
(3)自身输血是否执行相关制度和流程,并统计每月和全年自身输血率。(4)血液是否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开始输注,是否在规定时限内输完。(5)输血器材是否三证齐全、在有效期内使用,是否超时使用,用后如何处理。
麻醉科对上述检查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上报医务科。本科室的检查结果计入工作人员个人业绩。
4、护理部负责以下内容的考核:
(1)对护理人员进行输血应知应会知识和输血全过程操作技能的考试,必须全部合格。
(2)每月对各用血科室护理执行输血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进行考核。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计入个人业绩并上输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5、感染办负责检查输血科和各临床用血科室控制感染制度、流程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上输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6、考核办负责对紧急用血预案涉及各科室工作人员对本部门、本岗位的履职要求的知晓情况进行检查,并每半年进行一次供血管理满意度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上输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7、医务科负责医院输血管理的全面考核,包括以下内容:(1)临床医师、输血科工作人员、其他医技人员输血应知应会考试。(2)各用血科室医师执行输血相关规章制度、流程的情况。(3)输血科执行医院和本科室规章制度、流程的情况。
(4)将各科室上报的检查情况汇总,将临床医师的检查情况计入个人业绩。每季度对全院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上输血管理委员会主任。
8、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全院输血管理情况进行公示,将存在的问题与科室考核和医师业绩相结合,分析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每半年对全院用血进行评价和分析用血趋势,提高管理水平。
血液库存预警及协调机制
1依据我院前三年平均用血情况,加自然增长率,制定全院用血计划和安排当年库存量,每年12 月25日前上报医务科。
2根据我院前三年平均日用血情况,制订常规库存(能满足3天急救用血):
红细胞A、B、O型各在20~30 U,AB型6~10 U 血浆: A、B、O型各在5000ml,AB型2000ml 3每周二、周五向血站申报用血计划时,A、B、O、AB四型按3:3:3:1比例储备。4预警状态:红细胞:A、B、O各型库存低于10U,AB型低于4U;血浆A、B、O各型库存:低于1000ml,AB型低于600ml即为预警状态。
5输血科库存血达到预警状态时,值班人员必须及时向科主任报告,由科主任联系潍坊血站,并联系院办公室派车去取血。
6血站不能按原定计划供应血液,库存血液得不到补充时,及时报告医务科,向各临床用血科室发出库存预警信息。
7在血液库存预警时期,输血科向各临床用血科室实行控制性输血:严格输血适应证、使用血液替代品、落实血液保护技术、实施自体输血、启动亲友互助献血等措施节约异体血用量。
8输血科与血站加强沟通,建立双方库存预警信息交流沟通长效机制,保证临床紧急用血需要。
9发生自然灾害和群发性事故而造成大量伤亡等需要大量血液的特殊情况下,输血科立即报告医务部暂停我院择期手术用血和非抢救治疗用血,全力保证此类伤员临床用血的同时紧急联系中心血站调配血液,实施输血应急预案,补充库存数量。
临床应急用血预案
一、为确保严重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群伤事件后临床大量用血供应,特制定本预案,望各临床科室遵照执行。
二、接诊医师遇到上述情况,要评估总用血量,并开具输血申请单送输血科备血。
三、输血科要及时向潍坊中心血站申请急诊用血,并向医院办公室申请车辆去血站取血。
四、医院办公室每月排好去血站急诊取血的听班车辆,确保在接到申请后10分钟内到位。
五、为满足患者紧急输血的需要,已经递交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用血科室可以电话申请输血,由输血科值班人员在电话记录本上详细记录、签名并存档备查。累计用血超过10U或1600毫升者,为抢救病人可先电话审批,并记入病历,后补办手续。
六、因血站规定血小板、冷沉淀需提前一天预约,输血科接到申请后立即联系中心血站。血站若有库存,立即去取;血站若无库存,去取的时间以血站通知为准。
七、血站不能足量供应时,报院领导和医务科暂停我院择期手术用血和非抢救治疗用血,确保急诊病人用血供应。
七、输血科遇到疑难配血时,将配血标本送潍坊中心血站配血,同时临床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扩容补充晶胶体液,保持血容量,同时术中采取低血容量稀释技术和血液回收技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从而赢得疑难配血时间和后续血液供应时间,保障患者安全。
八、Rh(D)阴性急诊患者急需输血而无同型血液时,按照特殊血型应急输血预案进行。
临床紧急用血预案 目的
为保障紧急抢救患者情况下临床血液能快速安全输注于临床,制定紧急用血工作预案。编制依据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2 《艾滋病防治条例》 2.3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3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临床紧急用血进行管理,确保输血安全。组织及职责
4.1 为做好临床紧急输血工作,确保紧急用血的顺利实施,成立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
组长:医务科主任 副组长:输血科主任 成员:各临床科室主任 4.2 职责
4.2.1 医务科主任负责紧急输血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决策和现场指挥。4.2.2 医务科负责各科室协调与信息上报,并监督执行预案。4.2.3 输血科负责预案的具体实施。
4.2.4 其他各科主任具体负责各部门的应急工作。5 紧急用血管理预案
5.1经治医师首先为患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最好静脉插管,确保通过该插管采集供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病毒筛查试验用的血标本,并同时电话通知输血科做好紧急用血准备。
5.2输血科在确认库存血液不足时,立即与采供血机构联系,说明哪种血液不能满足紧急输血的需要。
5.3如果有多名医护人员处理多名伤员,此时应指定1名医师负责血液申请并与输血科联络。每个患者的输血申请单上应清楚地标明患者姓名和病案号。若遇多名无法识别患者(如患者昏迷),可标明无名氏01号、无名氏02号……,避免在确认受血者身份时出错。
5.4如果在短时间内发出另外一份针对同一名患者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应与第一份《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的患者信息相同,以便输血科人员确认接收的的是同一名患者的申请。
5.5急性失血患者如经液体复苏后收缩压能维持在10.66ka(80mmHg)左右可暂不输血,因为患者维持在许可的低血压状态可减缓出血,防止在伤口处形成的一个不结实的止血血栓被血流冲走。5.6对于低血压急需手术的患者应尽快送手术室。
5.7特别紧急情况下,需要紧急同型输血时,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标明血液需求的紧急程度,并统一特定用语表达的含义:“火急”:10~15min以内;“紧急”:30min以内。电话通知输血科前来采血。血液输用后,经治科室应尽快到医务科审批补办相关手续。
5.8输血科在接到通知并采血标本后,如病情“火急”且不知患者血型情况下,应在10~15min内发出第一袋未经交叉配血的O型悬浮红细胞(O型红细胞必须正反定型相符),并在血袋上标明发血时尚未完成交叉配血试验。此后,应尽快鉴定供、受者血型并根据临床输血需要,发出经交叉配血主侧相合的同型悬浮红细胞。但在未知患者RhD血型的情况下,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或未成年女性不轻易发给RhD阳性O型红细胞。病情“紧急”应在30min内完成正反定型及凝聚胺法主侧配血。
5.9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不能输注全血,只能输注红细胞。红细胞只要求主侧配血相合,次侧配血不作要求。输注前要与患者或其亲属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说明利弊。血浆和冷沉淀可以相容性输注。
5.10若已输入大量0型红细胞成分后,能否输注与患者同型的血液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当患者原ABO血型的红细胞与新采集的患者血标本血清相合时,可以输注与患者原血型同型的血液(在改输原同型的血液时,须更换输血器)。若交叉配血试验由于ABO抗体所致不合时,则应继续输注0型红细胞。
5.11 RhD阴性患者需要紧急输血时按特殊血型应急输血预案执行。
第四篇:输血不良反应处理预案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预案
一、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一)、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1-2 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
192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一)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或护士长。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患方提出异议时,经治医护人员应该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管备查。
(二)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到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后,应仔细询问患者所属病区、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血型、既往输血史、孕产史;疾病诊断、用药史、本次输血成分名称、输血量、患者输血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认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与临床科室仪器确定初步的处置参考意见。
(三)对于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科应指派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生到临床进行会诊,协助临床查找原因及制定救治方案、观察处理疗效。并把处理情况汇报给医务科,如怀疑血液质量及细菌污
193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染,应及时报告昆明市血液中心。
(四)处理完患者后,及时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及血袋仪器送输血科保存,输血科将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登记,每月汇总分析后,报医务科保存备案。输血科及输血安全委员会要定期做分析及整改,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五)输血反应的处理:
1.急性(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置:
(1)如果怀疑为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做以下工作:
a、立即抽取受血者的血液加肝素抗凝、离心,观察血浆颜色,并进行血常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b、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报告单和全部有关记录,以验证受者和所输血液成分有无核对错误;
c、核对受血者及献血者ABO、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献血者标本及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标本、血袋中剩余血标本,重测ABO、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盐水介质和非盐水介质);
d、留取输血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属血管内溶血,尿中有血红蛋白)。
e、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一旦怀疑因血型不合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应由临床医师为主积极治疗,治疗原则如下:
194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a、迅速补充血容量; b、应用速效利尿剂; c、应用多巴胺; d、碱化尿液;
e、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f、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进行透析治疗; g、DIC的防治。
(2)怀疑血液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应按以下程序处理: a、观察血袋剩余血的物理性状;如有无混浊、膜状物、絮状物、气泡、溶血、红细胞变成暗紫色、血凝块等,有上述情况之一均提示有细菌污染的可能;
b、取血袋剩余血直接作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污染细菌(阴性不能排除细菌污染); c、取血袋剩余血和患者血液,在4℃、22℃、37℃条件下作需氧菌和厌氧菌细菌培养。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如中性粒细胞与输血前相比明显增多,对诊断有帮助。e、一旦怀疑血液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治疗原则如下: 1)、尽早联合使用大剂量、强效、广谱抗生素; 2)、加强支持疗法; 3)、及时采取抗休克、防治DIC与急性肾功能衰竭措施。(3)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轻者,先减慢输血速度,若症状继续加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撤下输血器注明“输血反应”,查究原因并对症处理(高热给予物理降温,寒颤者保温),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4)过敏反应:
除按发热反应处理外,按过敏性休克抢救;有呼吸困难者,给高
195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流量吸氧,喉头严重水肿者,协助医生作器官切开。(5)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如按急性肺水肿的原则处理,停止输血,酌情帮助病员端坐,四肢轮扎,有效的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高流量输氧通过25-30%的酒精湿休后吸入,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遵医嘱应用镇静、镇痛、扩血管、强心、利尿等药物,以减轻心脏负荷。2.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输血完毕数天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受血者如果发现或怀疑为迟
发性输血反应,应有以下注意事项:免疫性的迟发性输血反应属于血液成分的抗原––抗体反应,在检测和确认后,记录于受血者的病历中。其处理步骤同急性输血不良反应。3.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处理:
输血后如果受血者出现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医护部门应汇同采血机构仔细调查,验证受血者是否确因输注供体血而传染疾病,受血者如确诊感染HIV,应迅速报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输血相关传染病所涉及的献血员,由采血机构按有关政策处理。
196
第五篇: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制度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制度
1.输血不良反应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输血副作用、经血传播疾病、血液输注无效等。为能及早发现输血不良反应,避免延误治疗,保障受血者安全,负责输血的医护人员应对输血过程进行严密观察。
2.经治医师应详细了解受血者的输血史、妊娠史及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迅速做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输血科技人员协助诊断。
3.处理输血不良反应应首先查明原因,明确诊断。一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通路,并完整的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输血器材待查。
4.怀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执行以下程序: 4.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4.2对症处理,注意保暖、解热、镇静。
4.3医护人员要亲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min测体温、血压一次。
4.4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要与细菌性污染性输血反应鉴别。4.4.1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经对症处理后30min至2h后症状缓解;若患者仍需输血,应改输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
4.4.2如停止输血并对症处理2h后,病情未缓解并加重者,应考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及时抢救。
215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5.怀疑过敏性输血反应,应执行以下程序:
5.1对轻度过敏反应应减慢输血速度,口服或肌内注射抗组胺药物,严密观察,若症状缓解可继续输血;反之,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并查找原因。
5.2重度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有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严重或持续者,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氨茶碱等;有喉头水肿者,应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免窒息;有过敏休克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6.怀疑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执行以下程序: 6.1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和《交叉配血申请单》 6.2核对受血者及献血者ABO、RHD血型。用于保存于冰箱中中的受血者于献血者血标本及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标本、血袋中剩余血标本,重测ABO、RHD血型,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盐水介质和非盐水介质)。
6.3采集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离心,观察血浆颜色,并进行血常规测定。
6.4采集受血者血液,进行血清胆红素含量测试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做进一步坚定。
6.5留取输血不良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属血管内溶血,尿中有血红蛋白)
7.一旦怀疑因血型不合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应由治疗医师积极治疗,治疗原则如下:
216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7.1迅速补充血容量 7.2应用速效利尿剂 7.3应用多巴胺 7.4碱化尿液
7.5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剂大剂量免疫球蛋白。7.6病情严重者施行换血或血浆置换疗法。7.7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进行透析治疗。7.8DIC的防治。
8.怀疑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按以下程序处理: 8.1观察血袋剩余血液的物理性状:如有无浑浊、膜状物、絮状物、气泡、溶血、红细胞变暗紫色、血凝块等,有上述情况之一均提示有细菌污染的可能。
8.2取血袋剩余血液直接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污染细菌(阴性不能排除细菌污染)
8.3取血袋剩余血液和患者血液,在4°C此、22°C、37°C条件下作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细菌培养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执行《医用洁净工作标准操作规程》。
8.4对受血者进行外周白细胞计数:如中性粒细胞与输血前相比明显增多,对诊断有帮助。
9.一旦怀疑怀疑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治疗原则如下: 9.1及早联合使用大剂量、强效、光谱抗生素。9.2加强支持疗法。
217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9.3及时采取抗休克、防治DIC与急性肾功能衰竭措施。10.经血液传播疾病 细菌、病毒、寄生虫、螺旋体均可经血液传播,其中病毒对受血者威胁最大,特别是引起输血后肝炎和艾滋病。
10.1当出现或怀疑输血感染病例时,经治疗医师应及时向科主任报告,并及时书面报告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和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10.2医务部在接到报告后组织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分析查找原因,做好相关资料的登记,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10.3医务部写出调查报告,认真总结经验,制定相应防范措施。10.4对可能因数学感染疾病产生医疗纠纷或法律诉讼,我院应保存好相关资料,与相关部门协调积极应对。
10.5当引起或可能已经引起输血传播性疾病时,要积极通知中心血站,并建立随访制度。
10.5.1献血员随访由中心血站定期进行,随访献血员目前是否阳性,用到其他患者目前情况,当时试验记录质控记录。
10.5.2受血者随访由经治医师定期进行,随访输血前传染病检测指标,近期活动的情况,近亲属输血传染病指标检测情况,有无其他感染情况发生等。
10.5.3通知和随访受血者,要由经治医师严格按照保密制度进行实施,能见到受血者本人时,要单独面对面告知,无法见到受血者本人时,可通过电话告知-0.218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11.受血者如发生疑难的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经治医师应通知上级医师并及时报告医务部,由医务部出面协调各临床科室对受血者进行联合诊治。
12输血完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交输血科保存。输血科统计上报医务部。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