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荀子“礼”对“人之性恶”的规范
毕业论文
题
目 荀子“礼”对“人之性恶”的规范 学
院
经济与社会管理学院
作者姓名
陈 伟
专
业 08思想政治教育一班 学
号 289010150 指导教师
柏林
提交日期
2012-05-19
荀子“礼”对“人之性恶”的规范
摘要:人性问题一直是儒家探讨的重要话题,从孔子提出的关于“性相近,习相远”;到孟子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的观点;再到荀子《性恶》篇中“人之性恶”观点的提出,不仅因其与孟子的“性善论”背道而驰,还因韩非,李斯均出于荀子之门,而韩非、李斯则是引秦代暴政的主谋人物,也倍受后人关注。荀子言 “凡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欲是人性的外在表现形式,若欲得不到节制和约束,社会就会混乱,而要让人们得到节制和约束,必须发挥“礼”的作用。“礼”的目的是为了矫正“人之性恶”,它的本质是为了追求社会等级的有序,以社会等级的和谐稳定为最终目标。
关键词:荀子;人之性恶;礼
Xun zi “rites” to “person of nature evil” standard Abstract: Human nature is always the important topic of Confucian discusses,From Confucius put on a nature close, their habits that separate them“;To Mencius put forward ”the good in the human, still water is also.People no more badly, water have no have not“ point of view;And then to the evil nature of Xunzi's piece in the sex evil ”point;Not only because of its and Mencius's “goodness theory” for them, But also because of Han fei, from the door of Xun zi are Reese, and Han fei, Reese is called the characters they lead tyranny, people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later generations.Xun zi said “every 20 days;the love is also the mass, sex and;to one, and love should also”.Human nature is to the perceiver, if you would get abstinence and constraint, the society will chaos, and to let people get abstinence and constraints, we must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 rites ”.The ritual“ the purpose is to rectify the nature evil ”, it is the nature of the social hierarchy in order to pursue the orderly, social rank harmonious stability as the ultimate goal.Keywords: Xun zi;Person of nature evil;rites
人性问题一直是儒家探讨的重要话题,从孔子提出的关于“性相近,习相远”[1];到孟子提出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2]的观点;再到荀子“人性之恶”观点的提出,不仅因其与孟子的“性善论”背道而驰,还因韩非,李斯均出于荀子之门,而韩非、李斯则是引秦代暴政的主谋人物,也倍受后人关注。
考察《荀子》一书,可以明知,荀子“性恶论”的源头并非就是恶。没有仔细研究过荀子的人,便说荀子是主张“人性恶”的,其实这都是在片面认识荀子思想基础上的一知半解。荀子“人性之恶”的提出,是他在引入对情和欲的讨论后,得出的人性观。荀子认为,性是天命所生的自然质朴状态,“凡性者,天之就也”。[3]情是性的质体、内容和成分,有向外的趋向性;欲则是对情的自发回应,将情展露于外在现实生活情态之中。情和欲是依托于性的一种顺势情感反应,如果无节制地顺应情和欲,不适当地加以调节和限制,在情和欲的逐步发展和刺激的推动下,人便会趋向于“恶”。
一、荀子的人性观:人之性恶
荀子是生活在战国末期的一位思想家,当时的社会是一种人人追求物欲,利欲的时代。在《孟子·梁惠王》中孟子见惠王,梁惠王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利于吾国乎?”[4]惠王对“利”冲口而出,毫无遮拦,可见君王都这般,正所谓“上行下效”,更何况其国之民乎?所以,王先谦强调荀子提出性恶并非其初衷,他说:“余谓性恶之说,非荀子本意也,„„余因以悲荀子遭世大乱,民胥泯棼,感激而出此也”[5],可以说,荀子提出性恶说,是对当时社会的现实写照。
荀子主张“人之性恶”。他的“人性之恶”观点是在孟子提出性本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荀子在他的文章中说:“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6]。在他看来,孟子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是尚未知道人的本性,而且没有弄清楚人的本性与后天作为的区别的说法。他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7]。这就是人的本性是自然生成的,既不能学到,也不能通过做去得到,这才是真真的人性。通过学习而能够做到的,通过人们而努力做成的,叫做后天的作为,这就是人的本性与人的后天作为的区别。
在荀子看来,本性是自然存在的,“性者,天之就也”。他认为欲是性本身情的外在表现,“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9]可见人性是“性”“情”“欲”三者合一的。荀子进一步阐述到,“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故虽为守门,欲不可去,性之具也”[10]。人追求欲望的情感是不可避免的,认为自己的欲望是正确的而努力去实现它,是人的智慧,欲望是人本性所有的。由此可见,荀子把“人性”的“欲”看做是人性的影子,把情看作是欲望产生的原因。
因此,在荀子的文章中,多处可以看到“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的话语,如: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11]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12]
[8]
“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13]
“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14]
“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15]
荀子的这些话语无疑在表达情乃性本身所有,欲乃情的反映,印证人性本是有欲望的。
为此,他说道:“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声音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16]。人的本性是相同的,本性的改变只是因为行为举措与习俗的长期积累罢了,“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17]。这就必然导致 “善”与“恶”两种不同的人性倾向。
荀子认为人之所以为“善”,之所以为“恶”,原因在于人后天是否能改变自己的本性,在对尧、禹、君子,桀、趾、小人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与小人,其性一也”[18]。接着说:“今将以礼义积伪为人之性邪?然则有曷贵尧禹,曷贵君子矣哉?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亦犹陶埏而为之也。3
用此观之,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性也哉?所贱于桀、跖、小人者,从其性,顺其情,安恣睢,以出乎贪利争夺。故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19]在这段内容中,可以看到荀子认为尧禹、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尧禹,君子,是因为他们能改变本性,能倡导兴起人的后天作为,后天作为一经倡导兴起,就产生了礼仪,是礼仪的功劳。桀、跖、小人之所以成为桀、跖、小人,是因为他们放纵了自己的本性,依顺了自己的情欲,任其胡作非为,表现出贪利和争夺,就会导致恶行。
二、“礼”对“人性之恶”的规范作用 〈一〉“礼”与情、欲的关系
人首先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人有感情,有自然欲望。礼对人的内在控制,也首先深入到人的情感欲望之中。礼与人的性情有密切的关系。人情是礼的根源,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礼对情的巨大制约作用。如果对情不加限制,那么欲将会随之而起,结果则必然会使礼制混乱,社会崩溃。
荀子把礼的顺人情,制人情两方面完全结合起来,认为二者是一致的,他认为人与生俱来的一些属性是人性的一部分。但人还有人所特有的属性,荀子认为这就是人的能辨,能群的特性。他认为这些特性并不先天内存在于人心,而在于后天的培养,改造。人情是性的外在表现。荀子认为礼要以顺人心为本,但这里的礼,只是出于人性当中自然属性的悲哀之情,而真正辨异,明分的礼,即人之为人的礼,则并不内在于人情,而是“伪”,即后天改造的结果,性,伪结合而成。《正名》篇中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之伪”[20]。可见“伪”就是对人情的节制,所以说“伪起而生礼仪”[20]圣人“化性起伪”就是对人性的改造,以礼来制约人情。因此,“起礼仪,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21]。在礼仪与性情之间,要以礼仪为准,“故人一之于礼仪,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22]。可见,荀子虽然把礼的顺人情,制人情统一了起来,但其中还是有主次分别的,节制人情的礼仪是根本,在礼的前提下,才能兼顾到人情。在荀子看来,如果以情伪本,则情、礼皆丧。所以,“故至备,情文俱尽”[23],情和礼统一起来,以礼制情,以达到约束欲的结果,这样才是最好的。
〈二〉“礼”可以化解“人性之恶”
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 4
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24]。由此可以看见,不加约束的情欲,必然会导致恶行,要纠正人的恶性,就必须依赖于传统文化中合理的部分来矫治,在这里,人类的教化才有了意义。荀子除恶的方法就是要运用礼所产生的教化,来矫治人生的恶性,使人受礼的节制,以免流于贪欲,导致恶的泛滥。所以他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25]。
荀子认为需要对欲望有适当的节制,而这方法便是用礼仪进行约束,“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26]。荀子还试图用两种方法来让礼对人们有所帮助。他一方面说:“故礼者,养也。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27]另一方面说:“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28]荀子不仅想要通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与生活资料的分配的调整来实现“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而且想通过确定等级制度,使“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
荀子想用这两种方法来让礼得以实现和巩固,以达到对“人之性恶”的调节。荀子用礼来化解“人性之恶”,但他始终是把礼当做了人转化“人性之恶”的外在道德规范。也就是说,礼不是天生于人性之中的,必须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实现道德的规范和内心的崇高,“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29]这个“伪”就是为也,娇也,娇其本性也。它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把辞让羞恶的一面亮出来。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人好的一面,而不好的一面却被隐藏了起来。鉴于此,荀子把这隐藏起来的部分看做是真正的人性——“人性本恶”。而要有效的遏制人性之恶,就要隆礼,就要明义,就要行仁,以后天的努力改变先天的不足,人性之恶才能转变。
在荀子那里,人是一个充满欲望的感性存在的动物,人如果一味顺着本来欲求,则会导致欲望的无限膨胀,对他人造成危害。正因为这样,他批评人们放纵情性。荀子认为在物质生产不足的状况下,尤其当人们“欲恶同物”时,便会导致人类为争夺利益而产生混乱。为避免这些情况发生,人的欲望需要礼来引导和调节。换句话说,人的欲望虽无止境,但可以合理地、有节制地追求,无论是“养” 5
欲还是“节”欲,礼都在其中发生了作用。礼在“节”与“养”之间可以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机制,完成节欲和养欲的统一。在礼义的制约下去追求欲望,二者可兼得,礼既是对人的情欲的限制,又是实现欲望的保障。
三、对荀子“礼”的评价
荀子认为:“礼有三本;天地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30]这说明礼无所不包,天、地、君、亲、师均是礼的来源。荀子也认为礼上通于天,但这个天与孟子“尽心,知性”后而获得的天根本不同。荀子的天是与人相分的天,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荀子礼论的前提是礼外在于人性的客观性。
[31]礼涵盖了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又是各种关系的准则,因此说“礼以定论”。在礼与自然情性关系的问题上,荀子认为礼要以制约人的情性为主,实现对欲望的约束和引导。
礼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特征,它不但表现为各种礼仪制度、伦理道德,而且还是普遍的社会制度,在整体上,礼直接追求的是一种社会的价值目标------人与人之间的等级有序,体现的是社会的共同理想。
在中国古代的等级社会中,人们普遍追求的是一种公正,而礼是达到公正的最简单的方法。有了“礼”,“人之性恶”才会得到治理、矫正,社会的价值目标才能实现,社会的等级才会有序。
荀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32]在这里荀子明确的说明,个人社会利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相互的争夺,而礼则是对这种争夺的限制,是对利益分配的调和原则,但这种分配并不是一种平均,公平的分配,而是一种有等级的分配,社会地位越高,享有的利益也越多。这样既满足了不同阶层的需要,使“物”、“欲”二者之间得到尽可能的平衡,又使上下贵贱有其序,从而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以礼作为“度量分界”,即一种分配原则,就会“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33]。荀子的“礼”是源于社会利益的分配,但由于分配形式不同,最终导向了等级。以礼作为利益分配原则,既以社会等级秩序为前提,又以社会等级的和谐稳定为最终目标。本质上是一种等级秩序,其实质追求的是等级和谐。
荀子的“礼”也使混沌未凿的原始人群有了君臣、上下、尊卑、贵贱、长幼 6
之别,使受欲望支配而按本能行事的自然人有了行为的规矩与尺度。“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34] 这里的“一”就是指的礼,“明分”其实也就是礼的体现。这种礼对社会的划分,使得人类的社会群体得以存在。荀子在其《大略》篇中说到:“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君臣不得不尊,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欢。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天地生之,圣人成之”[35]。礼的存在也就使得人类进入到一个文明的世界、一个有秩序的和谐群类。而这种种借助等级差异显现出来的分别,在荀子看来涵盖甚广,包括伦常上的分别,社会地位的分别,才能的分别,社会分工的分别,政治上的分职等等。有异可别,即有分的作用行于其间,总之,在社会各个层面皆能显现出等级差异:
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谷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36] 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37] 这种差别、等级,就表面看来,自然是不统一的与和谐的,但荀子认为,这种有贫富贵贱高下的等差社会的种种不平等,却可以在总体上达到一种平衡。通过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分工分职,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而建立“群居和一”的等差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诸子集成·论语正义》[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441页 <2>《诸子集成·孟子正义·告子》[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490页 <3>《诸子集成·荀子集解·性恶》[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310页 <4>《诸子集成·孟子正义·梁惠王》[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24页 <5>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M],中华书局,1988年出版,第5页 <6>《诸子集成·荀子集解·性恶》[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315页 <7> 同上
<8>《诸子集成·荀子集解·正名》[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310页 <9> 同上 <10> 同上
<11>《诸子集成·荀子集解·性恶》[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316页 <12>《诸子集成·荀子集解·性恶》[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317页 <13> 同上
<14>《诸子集成·荀子集解·荣辱》[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49页 <15> 同上 <16> 同上
<17>《诸子集成·荀子集解·荣辱》[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44页 <18>《诸子集成·荀子集解·性恶[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320页 <19> 同上
<20>《诸子集成·荀子集解·正名》[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299页 <21>《诸子集成·荀子集解·性恶》[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315页 <22>《诸子集成·荀子集解·礼论》[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315页 <23> 同上 <24> 同上 <25> 同上
<26>《诸子集成·荀子集解·礼论》[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253页 <27> 同上 <28> 同上
<29>《诸子集成·荀子集解·性恶》[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315页 <30>《诸子集成·荀子集解·礼论》[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255页 <31>《诸子集成·荀子集解·致士》[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192页 <32>《诸子集成·荀子集解·礼论》[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253页 <33> 同上
<34>《诸子集成·荀子集解·王制》[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119页 <35>《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大略》[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360页 <36>《诸子集成·荀子集解·荣辱》[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49页 <37>《诸子集成·荀子集解·王制》[M],岳麓书院,1996年出版,第110页
第二篇:仪式之礼教案
“八礼四仪---仪式之礼”主题班会教案
淮北路小学六年级
活动目的:
1、通过八礼四仪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八礼四仪。
2、让学生懂得仪式之礼,并能付诸行动,使学生掌握各类仪式的礼仪规范。活动地点:六(3)班教室。活动时间:2015年11月9日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酒店老板与无赖的故事导入,目的激发学生兴趣。由故事的启示引入对礼仪的解读。
二、文明礼仪知多少?
1.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你知道应遵守哪些文明礼仪?学生七嘴八舌话礼仪。中国古代有哪些礼仪故事?学生举例:孔融让梨等等
2.这些故事告诉你什么道理?
3.对你有何启发?
4.主持人小结: 礼仪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三、八礼四仪主要内容。
1.仪表之礼请大家对照自己或同学的仪表,有哪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2.餐饮之礼请大家对照自己或同学的仪表,有哪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3.言谈之礼通过学习,你觉得我们在与别人的交谈中需要注意哪些? 4.待人之礼回忆过去,你有在这方面对父母、老师、同学做错的地方吗?请寻找。机会用恰当的方式给他(她)一个真诚的道歉吧。5.行走之礼。
列举:我们平时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6.观赏之礼
看图片:对此,你如何看待?又该如何去做呢? 7.游览之礼 8.仪式之礼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初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 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四、“你说我说”环节-----仪式之礼。
定义:仪式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在一些比较重大、比较庄严、比较隆重、比较热烈的正式场合里,为了激发起出席者的某种情感,或者为了引起其重视,而郑重其事地参照合乎规范与管理的程序,按部就班地举行某种活动的具体形式。
1.找找生活仪式中不文明现象,以此引发对不文明现象的感悟。
主持人:文明,让你举止文雅;让你受到尊重;为你赢得掌声。但是,在我们校园中仍然存在个别不文明的行为,你能为他们指出来吗?
2.学生找找自己在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指出不文明行为带来的后果。3.主持人(人生感悟):一个人的行为好似一面镜子,反映出他的文化蕴涵,知识水准和道德修养。近年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出现被淡漠、被忽视的倾向。
4.观赏校园情景剧:仪式之礼。
5.说说“仪式的作用”,“怎样做个懂仪式之礼的学生”?
• 当今社会,对组织而言仪式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组织形象;有利于鼓舞员工的士气,激发员工对本组织的热爱,培育组织员工的价值观念,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有利于传递组织的信息,使组织赢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和合作伙伴;有利于沟通情感,传达意愿,增进友情。
7.主持人(小结):
礼仪修养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礼仪作为人们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交际、生活和事业的成败,影响着集体、国家、民族的形象与事业的兴衰。
五、校园文明三句半。
(一)甲:我们四人台上站!乙:要把文明常规谈!丙:你还别 嫌我麻烦!丁:往这看!
(二)甲:自尊自爱重仪表!乙:诚实守信讲文明!丙:遵规守 纪勤学习!丁:很重要!
(三)甲:尊敬国旗要肃立!乙:高唱国歌要整齐!丙:校训呼 号要响亮!丁:敬礼!
(四)甲:天天来把卫生搞!乙:贵在保持习惯好!丙:遇到废 “文明人”自测:你是一个文明的人吗? 纸不放过!丁:重环保!
(五)甲:文明教育搞得好!乙:好人好事真不少!丙:文明之 花哪最多?丁:数这里!
六。、请全体同学起立宣誓。结束语
文明礼仪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它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发芽、开花、结果。指导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让把文明之花播撒到生活中。
第三篇:餐饮之礼教案
餐饮之礼
一、导入话题
1、小朋友们,老师有个很难很难的问题要考考大家,有信心回答吗?
2、请听题,你会吃饭吗?是呀,从小到大,一日三餐,吃饭,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是,有的人还真就是不会吃饭,不信吗?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二、餐饮之礼
1、讲故事: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午餐时间到了。小军吃饭的时候,趁老师不留神,跐溜一下插队到前面把饭打好了。回到座位还边吃边和同学讲话,嘴里的饭菜像子弹一样发射出来,喷到了同桌的饭盆里,只两三分钟就吃好了,等老师下去检查的时候,同学们一看都笑了,小军的脸上还粘着几粒饭米呢。
2、哎,为什么好多小朋友笑了?对他的这个行为,你有什么看法?
你是怎么吃饭的?
安静就餐、细嚼慢咽
1)把饭菜喷到别人碗里很没礼貌,让人觉得不好。
2)你知道吃饭讲话还有可能会发生什么?容易呛到,食物吸入气管会使人不舒服,严重的危及生命。
3)所以咱们在吃饭时不能讲话,安静就餐,要细细嚼慢慢咽,这样有利于身体对营养的吸收,不能像小军这样只两三分钟就吃好了。
脸上的米粒:那该怎么办呢?用餐后,要用纸巾把嘴巴擦擦干净,最好再用水漱漱口。
排队打饭 是呀,先来后到,排队打饭,这是美德。
饭前洗手:看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想对小军说的?小朋友们,我们经常听大人们说“饭前便后”要——洗手,半天下来,手上一定粘上了细菌,所以我们吃饭前要把手洗洗干净。
3、你们瞧,这就是他吃过的餐盘。(出示图片)不挑食,不浪费 1)挑食的人,会营养不良,身体不能健康发育生长。
2)这也是浪费粮食的行为,要知道咱们吃的食物都是农民或者工人们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
你想用我们学过的哪首古诗来劝劝小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弟子规》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讲的就是吃饭不挑食,能吃多少,装多少,不可暴饮暴食,适量就可以了。
老师这里也编了一首儿歌,出示儿歌
东关学生就餐童谣
小学生,讲礼貌,就餐礼仪不可少。用餐前,要洗手,细菌才能都赶走; 取餐时,队排好,你争我抢不礼貌; 饭桌上,需安静,说说笑笑可不好; 不暴食,不厌食,荤素搭配不挑食; 细细嚼,慢慢咽,食物才能消化好; 要勤俭,讲节约,盘中粒粒皆辛苦; 用餐后,嘴边油,纸巾擦嘴水漱口; 吃完饭,有顺序,餐盘摆放要整齐; 好习惯,要培养,点点滴滴我做起; 既卫生,又文明,东关学生礼仪行!
小朋友们,现在你知道咱们吃饭时该怎么做了吗?你们平时都做到这些了吗?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孩子。
第四篇:关于对孟子和荀子的认识
关于对孟子和荀子的认识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荀子,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最后卒于兰陵。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二人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同时两人都强调了百姓的作用。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
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说”,前者从性善论出发,大大的深化了孔子的修己,按人学说,如存心养性,反身而成,养浩然之气.而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广泛的吸收先秦道法名阴阳等学派的思想成果,他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自然观“天行有常,部位尧存,不为桀亡”.孟子和荀子在王道上具有相同点,但是荀子不象孟子那样强调统治者要启发民众的道德自觉,强调的是要以社会行为规范-礼约束民众,并且他并不排斥在治民中使用刑罚.孟子的性善是为修己提供人性根据,而性恶说则为修己时要约之以礼“提供人性根据.荀子将人的生理本能称为”性“,将人为的称为”伪“.孟子将人天生具备的向善要求和可以为善的能力称为”性“[孟子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而荀子强调外在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有些学说认为孟子是”传道之儒“的代表,而荀子是”传经之儒“的代表,但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孟子强调”天命“,主张”天人合一“;荀子强调天道自然,主张”天人之分“.孟子的”性善“和荀子的”性恶“,在最终目的上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在道德上加强修养,成为君子乃至”圣人".荀子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其弟子韩非和李斯都从于法家,这与荀子的思想部分并不反对刑罚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一定意义上,法家的思想是由儒家思想演变而来的。
对君主的态度上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民为邦本”,君主有保民的义务,而荀子则十分提倡尊君,把君主的地位提升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孟子以为王道与霸道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行仁者王而尚力者霸,而荀子认为王道与霸道存在一定的统一性,霸道虽不及王道理想,却可以作为通往王道的过渡阶段。
第五篇:2014年池州事业单位面试培训:驾车撞人人性恶如何遏制
2014年池州事业单位面试培训:驾车撞人人性恶如何遏制2014年池州事业单位群 248612016
无论有什么理由,暴力都不具备正义性,制造暴力的人必须付出法律代价。最重要的是,如何走出防不胜防、无处可防的困境。28日中午,福州闽侯发生恶性撞人事件,已造成6人死亡13人受伤。经初查,嫌疑人林某37岁,因婚姻问题情绪失控,驾车连续撞人。本是夫妻之间的“战争”,却殃及无辜,让数条生命“陪葬”,还有比这更丧心病狂的吗?尤其让人心痛的是,遇难者中还有3名儿童,难怪有网友将其称之为渣男。据称,林某脾气急躁,常怀疑妻子有外遇,此前曾跑到岳母家要求与妻子吃离婚前最后一顿饭。28日的离婚案审理结束后,他还将妻子堂舅的一辆汽车烧毁,而他驾驶撞人的雷克萨斯则是租来的。法院工作人员透露,林某在庭审后离开时表现并无异常。问题正在于,我们何以应对“表现并无异常”的潜在刽子手?
纵观林某撞人案,有几个特点。其一,针对的并非特定对象,有随机杀人、逮住谁害谁的意思;其二,制造血案前没有明显变态的症状,有激情杀人、破罐子破摔的成分;其三,制造血案时毫无底线,如果未受到遏制,杀戮恐怕还会继续。对这样的极端分子,不能简单地视为寻常的刑事案件,不妨以恐怖分子视之,因为凶手造成的危害、带给整个社会的心理冲击,绝不亚于一般的暴力恐怖事件。
每有类似极端暴力事件发生,总有专家不忘剖析和建议,社会要对潜在极端行为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减少恶性事件;政府应首先对极端暴力事件的实施者依法严惩,原则问题不能含糊。对相关实施者依法严惩,固属必须,但如何防范显然更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走出防不胜防、无处可防的困境。
知情人称,林某结婚7年,与妻子感情不好,己分居3年。既然夫妻不和、家庭失序已有数年,为何一直没能解决?无论有什么理由,暴力都不具备正义性,制造暴力的人必须付出法律代价。但同样要看到,如果没有情绪释放的出口,任何人都可能变得偏激,任何偏激者都可能制造血案。如何减少类似血案,如何遏制人性的恶,是个老话题,也是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能否在恶性事件发生之前,在生活的细节之中发现不安定的苗头,并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疏解,或许更值得探究。
更多池州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欢迎登陆:池州人事考试网 池州事业单位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