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五项机制”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

时间:2019-05-15 02:4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县“五项机制”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县“五项机制”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

第一篇:xx县“五项机制”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

来安县“五项机制”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

今年以来,来安县依托美好乡村建设平台,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突破口,创新引入农村环卫市场运作机制,一揽子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运营投入难、标准规范难等问题,一是引进市场机制。在全省率先引入农村环卫市场运作机制,对全县所有乡镇集镇街道、行政村和重要县乡道沿线范围内生活垃圾清扫、保洁、运输对外公开招标,由乡镇出资592万元购买服务,由中标的3家保洁公司负责日常保洁、垃圾转运等,乡镇政府作为业主负责督查、考核、验收。自推行市场化运作以来,已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11个、农村垃圾池230座,增配垃圾运输车30余辆、农村保洁员250人,每日清扫保洁面积达135万平米,清理垃圾80多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是构建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采取“组合模式”收运农村生活垃圾,行政村有“村收集站”,采用了一部分垃圾箱作为村收集站,配套小型钩臂车;乡镇有“镇转运站”,均建设垃圾压缩转运站,配备22辆垃圾压缩转运车,平均每天运2趟,收集后由县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无害处理。

三是强化巡查机制。坚持垃圾日产日清,环卫保洁和清运人员按规范要求作业;村(居)环卫专干每日巡查两次以上,并建立巡查日志;乡镇环卫所建立日巡查机制,做到每

第二篇:三大举措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

三大举措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

农村环境治理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难点,农民群众环境意识淡薄导致多数农村脏乱差严重,农村垃圾乱扔乱倒的现象随处可见。xx县是农业大县,农村环境治理的任务更加繁重。6月以来,我县大胆探索,采取三大举措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以建垃圾坑为突破口,破解农村垃圾乱扔乱倒难题。各乡镇采取示范引导、资金补助的办法,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在菜地果园不影响饮用水源的部位挖垃圾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散卫生填埋和堆肥覆盖,引导农民定点投放生活垃圾,既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又解决了农村房前屋后垃圾随处乱堆的难题。据统计,我县目前已有90000多家农户挖建了垃圾坑。

二是以评比激励为抓手,破解农民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积极性不高的难题。农村环境治理能否取得成效,关键是能否调动村社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各乡镇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了行政村社和农户之间的评比激励办法,组织村与村之间、社与社之间、农户之间的评比活动,把评比结果在全乡(镇)或村公布,与村社干部工作绩效和工作补助挂钩,与星级文明户、卫生家庭户认定挂钩,充分调动村社干部抓治理和农民群众要治理的积极性。

三是以修订完善卫生公约为契机,破解农民群众环境意识淡薄的难题。由于长期分散居住,农民群众对周边环境的关注较少,没有认识到“三乱”(乱扔垃圾、乱堆杂物、乱排污水)给农村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了破解农民群众环境意识淡薄的难题,从今年6月以来,我县各乡镇要求各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制定本村的卫生公约,并把讨论通过的公约在全村醒目位置公布和在广播上进行宣传,让农民群众明白应该怎样保护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三乱”现象明显减少,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第三篇:破解四个难题实现四个转变建立五项机制

破解四个难题实现四个转变建立五项机制 市财政局创新活动载体部署学习实践活动

发布:xuguoyun

3月20日上午,市财政局及时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全面动员部署了学习实践活动。市财政局从推进财政工作科学发展的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创新载体、突出特色,在全局深入开展“一访两扶三谈四问”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发展之志、谋发展之策、鼓发展之劲、求发展之效。同时要求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努力破解“四个难题”、实现“四个转变”、建立“五项机制”,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开展“一访两扶三谈四问”主题实践活动。“一访”即:访重点财源建设项目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财源建设项目进行走访调查,与项目建设方、投资业主进行座谈或发放征求意见表,了解掌握具体项目在建设中需要财政部门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二扶”即:支部扶村、党员扶户。以“贴民心、解民困、帮民富”为主要内容,局机关6个党支部分别挂钩帮扶一个村,同时,每个党员必须帮扶一户贫困户。了解村情民情,宣传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帮助挂钩联系村、户制定经济发展

1规划,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三谈”即:“难题破解大家谈、财政改革大家谈、作风转变大家谈”。“难题破解大家谈”,即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融资难题,着力构建融资平台”开展讨论,围绕“破解财政增收节支难题,不断培育和挖掘新税源”开展讨论,围绕“破解基本民生保障难题,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开展讨论,围绕“破解教育绩效工资保障难题,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开展讨论。“财政改革大家谈”,即围绕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为主的县级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县乡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推进“乡财县管乡用”深化改革、扩大绩效评价改革试点、扩大农村财务代理记账改革试点范围、深化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管理改革等财政改革开展讨论。“作风转变大家谈”,即围绕建设效能型、学习型、服务型、廉政型、和谐型机关,贯彻落实行政问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首问首办制和阳光政务“四项制度”(重大决策听证制、重要事项公示制、重点工作通报制、政务信息查询制)等开展讨论。“四问”即:一问工作举措是否创新;二问责任落实是否到位;三问服务质量是否提升;四问基本技能是否过硬。

破解“四个难题”。即:破解经济社会发展融资难题,着力构建融资平台;破解财政增收节支难题,不断培植和挖掘新税源;破解基本民生保障难题,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

破解教育绩效工资保障难题,切实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即:转变财政职能,充分发挥好公共财政在稳定经济、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方面的职能作用;转变理财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和依法理财的观念;转变财政增长方式,不断增强财政发展后劲;转变财政工作作风,树立和维护财政部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建立“五项机制”。即:建立重大问题及项目推进分解落实机制、财政便民为民服务长效机制、财政改革与发展重大事项决策机制、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服务保障机制、做一流服务强一流管理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综合考核机制。

第四篇:探索创新机制破解发展难题

探索创新机制破解发展难题

争当试验区建设建设排头兵

-------赵岗乡石堰村试验区建设情况汇报

石堰村位于赵岗乡南部,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属浅山垄岗区,全村耕地997亩,山地面积1600亩,391户,1237人。近年来,石堰村抢抓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市级示范村建设机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在县乡两级的坚强领导下,勇挑重任,居弱图强,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探索新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全村试验区建设建设各项事业开展的生机勃勃,稳步有序。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群众参与为基本点,探索文化引领新机制

石堰村依托三高“固始鸡”养殖养殖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固始鸡养殖文化引领全村产业发展,大力培育石堰村固始鸡养殖产业,建立以群众的主体参与机制,充分征询民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设,落实农民群众对试验区建设建设的发言权、建议权和决定权,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真正把全村农民群众引领成建设的主力军。村级着重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会议推动的做法,利用多种形式,特别采取一些通俗易懂、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如组织村干部送文件到村民组,召集群众利用远程电教系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成立村干部春耕夏收帮扶队,在田间地头征求群众对试验区建设的看法和建议,带领村党员、干部到光山、平桥等参观学习开眼界等措施,广纳群众智慧,汲取群众首创精神,-1-

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全村上下联动,群策群力,保障了工作措施的落实。

二、以土地流转为切入点,探索土地效用新机制

石堰是浅山丘陵区,耕地金贵,农民恋土情深,土地大面积流转工作难度很大。对此,村两委班子正视困难,迎难而上,做活土地大文章。一是加强政策指导,在充分调研、实践的基础上,出台了《石堰村土地流转实施方案》,规范了全村土地流转的原则、范围、程序和工作机制,村级建立服务站,选配了土地流转信息员,规章制度上墙,操作规程统一。采取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集中群众资源成立农机合作社、邀请县农业局专家开办讲座引导乡农技人员与种粮大户强强联合成立农技合作社,以合作社组织群众,推动土地规模经营。二是广泛吸引投资。召开由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及种粮大户参加的土地流转百人专题大会,进一步宣传政策,消除群众顾虑,利用各种渠道在县内外发布土地流转招商信息,吸引鼓励社会有识之士到石堰村考察、投资土地规模经营。目前已接受各类咨询200余次,接待实地考察47批次,全村落实流转耕地达800亩。三是规划文明小集镇。该村利用204省道穿村而过的优势,积极整合群众闲散土地资源,规划新型小集镇。在县规划部门的指导下,山南、槽坊两个试验区建设建设示范点正在积极筹备中。

三、以特色产业开发为侧重点,探索现代农业经营新机制 石堰村是全县固始鸡养殖传统村,在村级产业发展过程中,他们以发展固始鸡特色产业开发为侧重点,立足传统,放大优势,闯出一条新路。1是明确一个目标。瞄准把石堰村建成“豫南养鸡基地”的宏伟目标,提纯固始鸡养殖,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品牌效应。2是提供两种保障。对养殖户兑现政治保障和政策激励。在政治上对养殖户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对群众发展养殖用地需求,积极协调土地流转,减轻群众资金投入压力。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实惠和支持。3是推广三种形式。群众自身条件和实力不同,注就了发展不能搞一刀切,对此我们大力推广三种形式。一个是对有一定影响力的养殖户,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已注册2家,会员180余户;第二个是对入行不久,实力较弱的农户鼓励走“公司+农户”的路子。由村两委出面,协调三高养殖园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产品由三高公司以保护价回收,有30多农户采取此种方式投入养殖。第三个是在养殖户比较集中的地方,规划发展专业养殖小区,构建养殖专业村。目前,全村固始鸡存栏量达100万只,产、供、储、销链条完整,初步形成了以市场引导组织,以龙头催生基地,以协会组织农民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四、以资金投入为着力点,探索金融保障新机制

鱼无水不活,商无钱不灵,村两委始终把帮群众“找钱”作为试验区建设建设工作的着力点,积极探索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破解没钱的难题。一是引导群众成立村民资金合作互助会,集聚民财办大事。吸引150户农户筹集股本30万元,已投放资

金20.8万元,帮助40户农户圆了致富梦。二是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贷款。主动与县农行沟通合作,在石堰村成立服务三农示范点,发放金穗惠农卡,向农户提供3—5万元的低息贷款。已发放信贷70余万元,有力地支撑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经营。三是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至今争取县扶贫办累计对石堰村投入资金300余万元进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试验区建设建设进程。

五、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探索事业发展新机制

该村试验区建设建设中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做好五件实事,深入推动试验区建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农民新村吃上放心自来水。石堰村是浅山重丘村,目前群众居住较为分散。根据全村村实际情况,于2010年8月在小竹园村民组建设无塔供水厂一个,日供饮水量40方,铺设管网21千米,工程现已全部竣工入户,确保了300户、1237人安全饮水;二是建立旱涝保收田。该村属浅山重岗地带,地形狭长,境内取水渠系少,原有取水渠——亮山西支渠因修火车道和高速公路,被挖断,使得全村本就短缺的的农业生产用水更加紧张。为满足全村的农业生产需要,现新修、整修万方水库2口;整修南干四支渠1.5公里,配套涵闸30处,做到全村耕地旱涝保收;三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石堰村被列为全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村机遇,乡、村两级全力以赴,本着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原则,想得深,做得细,抓得实,科学筹

划,精心组织,从4月12日到25日,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石堰村新农保的落实工作。全村参保率达到68%,并于5月25日将新农保养老金存折发放到全村103位花甲老人手中,掀开了我村农民养老机制的新篇章;四是迁村并村,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石堰村已在2009年由县民政部门挂了石堰村社区的牌子。根据全村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选址在本村小竹园村民组,火车站北道两边,规划建筑用地100亩,建成后可入住300余户,600人左右。目前,前期规划、征地、迁居、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虽正在紧张进行之中。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攻坚克难,广泛动员群众新建、改建住房到新规划点建设,也希望能够得到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更多的关怀和扶持,以期能够尽快完成新村建设任务。五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石堰村独特的区域位臵和区位优势,是建设新型中心集镇的良好基础。目前该村全力推动全村试验区建设向纵深开展,加大特色养殖的发展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从种植经济、劳务经济转向养殖经济,以标准化、园区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变农民、农民工为养殖业主、产业工人、农民经纪人,提高农民收入,发展村域经济,建设农民新村和新型中心集镇切实推动城乡一体化。

石堰村依托三高“固始鸡”养殖养殖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固始鸡文化引领全村产业发展,建立以群众的主体参与机制,充分征询民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设,落实农民群众对试验区建设建设的发言权、建议权和决定权,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真正把全村农民群众引领成建设的主力军。村级着重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会议推动的做法,利用多种形式,特别采取一些通俗易懂、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如组织村干部送文件到村民组,召集群众利用远程电教系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成立村干部春耕夏收帮扶队,在田间地头征求群众对试验区建设的看法和建议,带领村党员、干部到光山、平桥等参观学习开眼界等措施,广纳群众智慧,汲取群众首创精神,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全村上下联动,群策群力,保障了工作措施的落实。

第五篇:落实六项机制 破解征拆难题

保证“四个到位” 破解“第一难事”

征地拆迁是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征收农村土地其实是一个使农村村民减少、失去土地的过程。征地拆迁工作牵涉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事关被征地群众根本利益,被喻为新的天下第一难事,在实践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征地拆迁无法顺利推进往往成为困扰重点项目及时落地的重要原因。面对拆迁工作这件天下第一难事,关键是要坚持践行“精心谋事、用心干事、专心成事”的工作作风,全面落实“六项机制”,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协调和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资金调度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安置保障到位,“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立足发展为民,保证思想到位

征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理念,直接决定了工作成效的好坏。一些地方的开发建设,总是把天平向自己一方倾斜,使征拆对象感觉利益受损,产生对抗心理,进而演变成征拆难。为化解这一难题,我们必须走出思想误区,把征拆对象作为“四化”发展的建设者、发展成果的共享者来看待,牢固树立民本拆迁、阳光拆迁、依法拆迁、和谐拆迁的思想理念,为征拆工作指引方向。

1、树立民本拆迁的理念。征地拆迁 “进民户、访民情、交民友、解民难”,以心换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做到文明行动、友情操作。

2、树立阳光拆迁的理念。在拆迁工作中,全面推行阳光操作,公开拆迁法规政策、补偿标准、补偿数额,把拆迁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使征拆工作“见得阳光、晒得太阳”,消除拆迁户的疑虑。

3、树立依法拆迁的理念。在拆迁工作全过程,注重实事求是,依法运作。特别是在补偿数量、安置面积等方面,均按实物量调查勘测确定数据,核发补偿,以事实为依据;在政策运用、拆迁程序、拆违控违等方面,严格依法依规操作,以法律为准绳。

4、树立和谐拆迁的理念。充分考虑拆迁户的各类诉求,真心维护拆迁户的合法利益,妥善解决被征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做细工作,搞好服务,“征”出良好的创业氛围,“拆”出和谐的发展环境。

二、立足让利于民,保证资金到位

资金问题是制约征地拆迁进程的主要瓶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资金调度以征地拆迁为先,让利于民”,确保了征拆安置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

1、资金安排重点倾斜。在资金调度上集中财力,重点倾斜,优先安排,为项目征拆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确保各个征拆项目的快速推进。

2、资金发放直接支付。为切实加强征地补偿安置费的兑付和管理,我们减少资金拨付环节,在拆迁户签订协议、核对无误后,根据征地补偿标准采取统一发放存折形式,直接送到群众手上,有效防止“跑”、“漏”现象。

3、资金使用加强引导。一些拆迁户在获得数十万的征拆补偿款后,聚众赌博、大肆挥霍,有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问题。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财教育培训,帮助和引导拆迁农民合理规避风险,科学、有效理财。

三、立足取信于民,保证工作到位

实践证明,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单纯依靠行政力量和法制手段是行不通的。我们认识到,要取信于民,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就必须真正为民众着想,就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就必须认真对待并妥善处理征拆矛盾和问题。

1、在工作机制上,实行“三联”。以镇党委政府成立的专门征拆队伍为主,充分发挥相关村组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将行政力量、法制手段和基层参与、社会动员有机结合,建立了“乡镇—村—组”三方合作联动的征拆管理模式,形成了一支善打硬仗、善做工作的征拆“铁军”。征地拆迁队伍“三联”模式的推行,为广大拆迁户掌握政策、表达诉求开辟了更为直接的通道,也为村民参与和支持城镇建设、项目推进建立了坚强的组织堡垒。

2、在工作方法上,坚持“三讲”。始终把政策性、法制性和原则性融入高度的人文关怀之中,做到依法拆迁与友情操作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党委政府的亲和力、公信力。一是讲政治。即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确保征拆安置政策贯彻落实;二是讲正气。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惧压力,杜绝拆迁安置工作中的“人情户”和“关系户”,真正做到公平、公

正;三是讲奉献。从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到每一位征拆工作人员,发扬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践行了“走进每家每户,踏破一双鞋底,磨破一张嘴皮”的作风,深入村组,与拆迁户面对面交流,倾听和关心群众呼声,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工作。通过不分早与晚、不分节假日的走村串户,把工作做细作实。

3、在处理问题上,坚持“三不”。征地拆迁中的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是一个农民家庭之忧,同时也是整个乡镇之患。为此,我镇将“三不”作为处理征拆问题不可突破的底线:首先是不损害群众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将拆迁户的合法利益、合理诉求摆在首位。其次是不出现业务差错。加强征拆队伍业务素质锤炼,做到“心中有进度、时刻有责任”。多次组织征拆大队工作人员进行拆迁丈量登记、绘图、计价补偿现场演习,提升业务素质,确保在实际工作中少出错、不出错。第三是不遗留新的问题。认真对待拆迁户的每一件来信来访,全力排查和化解每一件矛盾纠纷,确保不留下任何新的隐患。

四、立足怀情于民,保证安置到位

在城镇化进程和项目建设中,失地农民作出了贡献,甚至牺牲了利益,必须在安置方面充分考虑和维护其合法权益,给予更多更大的支持和倾斜。为此,要坚持安置先行,根据项目开工时间、征地拆迁时间、农民建房所需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事先规划确定好安置区,并尽快实施安置区的征地拆迁、场地平整等各项前期工作,为项目建设征地拆迁顺利实施提供良好条件,自觉担当和履行“怀情于民”的社会责任。

1、等面积安置,实行与所拆房屋主房占地面积等面积安置。2、集中安置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集中安置点,由镇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协助。集中安置点做

到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搞好“ 三通一平”,统一办理报建手续,统一设计户型,根据主房拆一补一的原则给拆迁户安置宅基地,根据户型需要拆迁户的宅基地有多或不足,由拆迁户间相互调剂,新建房屋的每户办证规费建设、国土、房产总费用包干。

3、安置用地的选择办法,按照“谁先拆迁,谁先安置”的原则执行,安置用地由被拆迁人按“房屋拆迁验收单”的编号顺序优先挑选安置地。

征地拆迁安置是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最关键、最艰苦、最繁重的一个环节,这项工作的进度和成效,影响着项目推进的发展和稳定大局。下阶段,我们将坚持深入贯彻“六项机制”,把维护拆迁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真正做到文明拆迁不压制群众,诚信拆迁不愚弄群众,依法拆迁不伤害群众,最大限度地保障和维护广大拆迁户的合法权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下载xx县“五项机制”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县“五项机制”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1”机制破解人居环境整治难题

    “3+1”机制破解人居环境整治难题今年以来,×××坚持以“党建强村、旅游富村、产业兴村、生态美村”为目标,积极创新人居环境整治“3+1”(“3”是“日检查、周通报、月评比、......

    靠制度机制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

    靠制度机制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 湖北省纪委 2013-2-3 17:01:58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3年01月24日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

    农村环境治理

    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汇报材料近年来,我镇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农村垃圾处理基本做到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清运模式。为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保障......

    破解难题实施方案

    武农党发﹝2011﹞5号签发人:赵小强 武山县农业局关于上报 开展破解难题活动实施方案的报告县创优办: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武山县县委办发(2011)104号文件精神《中共武山县委创先争优活......

    破解难题实施方案

    陈家集中学“破解难题年”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县教育系统关于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和《和政县教育系统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为了确保活动顺利......

    破解难题实施方案

    甘州区火车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开展“破解难题年”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区委、区政府及区卫生局的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为确保我院“破解难题年”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结合临区卫......

    破解地方财政难题

    破解地方财政难题 新年前后,两则新闻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一是截至2014年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清理甄别结果,1月5日汇总至财政部,数字尚未出炉,已有消息称地方上报数据时倾向做大债务......

    破解办证难题

    破解“办证难题”,清理作风积弊 原创于: 2013-10-14 08:29:39 标签: 破解“办证难题”,清理作风积弊为了办护照从北京返回三百公里外的老家多次补办证明,但多份证明根本不需要,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