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危险废物暂存间整修方案书
危险废物暂存间整改改造工程
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
编制人:杨小龙
编制日期:2017年3月5日
甘肃新科绿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概况
甘肃新科绿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危险废物暂存间整改工程位于兰州市八里镇五里铺村。本次危险废物暂存间整改工程施工范围包括围堰的施工、围堰地面防渗的施工、房顶密封的施工、房间隔断的施工以及重新标识等。2 编制依据
2.1工程施工现场条件及本工程具有的特点。2.2我公司拟投入该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围堰、地面防渗处理及房顶密封、房间隔断的做法
本工程分为围堰的制作及围堰、地面的防渗处理、房顶的密封、房间的隔断,其做法分别如下:
3.1 围堰是用小红砖水泥砂浆围绕预定界限砌成高20cm高的围墙表面用砂浆抹平细化,等水泥砂浆完全干透之后清除灰尘,在围堰、地面均匀的刷一遍底油干燥8小时,将20平米4毫米厚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经喷灯加热融化,将加热后的卷材粘贴在围堰、地面上,将其压平后接茬部分以压出熔化沥青为佳,最后再用喷灯和压子均匀细致的把接缝封好,防止翘边。
3.2 房顶由于前期没按规范要求施工,造成房顶的缝隙过大有漏雨的情况发生,故对房顶进行密封处理。房顶密采用沥青加玻璃丝布的多层粘贴密封,使其达到防水、防渗、防风的效果。
3.3 原来一大间的危废存储间残液和固废集中存放不符合规定,并且有一定的隐患,故对原有的一大间隔断为两间独立的存储间。隔断先以固废和残液的围堰墙为基础,在这基础上采用钢结构框架加彩钢进行密封隔断,使原有的一间存储间变为两个独立的密封的存储间,并流出足够的通道。4 编制原则
4.1 遵循设计文件的要求 在施工方案的设计中,认真阅读核对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依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6-2001)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根据本公司现实情况加以优化。施工技术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4.2 施工方案遵循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方案时,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制定方案。
4.3 遵循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施工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和地方法规中有关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规定,创建“文明施工现场”。5 技术资料(附图)5.1 技术图纸
5.2技术效果
施工管理 6.1 严密组织施工
由环保领导小组制定施工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施工程序和进度。通过公司办公室的思想宣传,抓好现场文明施工,惯彻落实到位,奖优罚劣,从而使整改工程达到要求的目标。6.2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6.2.1 按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合理布置生产设施,设置施工与管理所需的工作场地、贮料场及消防设施。
6.2.2 由整改小组分别在工地容貌、料具管理、环境控制综合治理等方面确定责任人,采取“标准明确,责任到人”的管理责任制,将文明施工落到实处。
第二篇: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规定
一、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二、暂存处有醒目的医疗废物警示标志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三、有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四、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医疗废物应分别存放在容具内,不得混装,存放设施工具上应有明确的标示。
五、暂存处封闭设施完善,无鼠、蚊蝇、蟑螂。工作人员随时关好大门,防止无关人员进出。
六、对各科室交来的医疗废物应进行分类称量并登记。交接双方签字。
七、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及时对暂存点、存放设施进行清洁消毒,并作好登记。
八、定期检查暂存处医疗废物存放容具,对破损的应及时更换。
九、医疗废物集中上交医疗废物处理中心时,要严格交接手续,在转送联上签字,并对留存联保存三年备查。
十、暂存处工作人员要作好自我防护措施,防止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一旦发生,应立即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十一、严防医疗废物流失、泄漏,一旦发生,应按照应急方案进行处理。
第三篇:苗木迁移暂存、保养方案
苗木迁移、暂存、养护施工方案
为加强松山湖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现有苗木资源管理,针对园区建设过程中需要迁移的苗木,就其迁移、暂存、养护,制定以下方案:
I.苗木迁移
一、迁移
1、确定待迁移苗木的品质、数量、规格,做好迁移准备工作(场地清理、定位放线)—挖种植穴—苗木起挖—吊运—定植(换土、施底肥、浇水、支撑)—定植后养护。
2、明确迁移苗木具体情况
根据社管局要求和规范文件对迁移位置进行放线,明确迁移范围,确定范围内苗木数量、规格、树形等,并对绿地土质情况进行摸底。
3、做好迁移准备工作 3.1场地清理
把树干周围2-3m以内障碍物清除干净,并将地面大致整平,为顺利移植苗木创造条件。人工清除迁移定植范围内绿化土层中的各种垃圾,确保植物层的土壤质量,并将清理出来的垃圾进行清运。3.2苗木的修剪
第1页,共9页
修剪是苗木移植过程中,对地上部分进行处理的主要措施,修剪的主要方式是修剪枝叶,凡病枯枝,过密交叉徒长枝,干扰枝均应剪去,剪除2/3,保留1/3.。3.3编号定向
编号是当移栽苗木时,为使施工有计划地顺利进行,可把栽植坑及要栽植的苗木编上对应的号码,使其移植时可对号入座,以减少现场混乱及事故。
定向是在树干上标出南北方向,使其在移植时仍能保持它按原方位栽下,以满足它对蔽阴及阳光的要求。3.4支柱、捆扎
为了防止在挖掘时出现或发生树身不稳、倒伏引起工伤事故及损坏树木,因而在挖掘前应对需移植到苗木进行支柱,一般是用3根木桩,分立在树冠分支点下方,然后再用粗绳将三根木桩和树干一起捆紧,木桩底角应牢固支持在地面,与地面成60度左右。支撑时应使3根木桩受力均匀,特别是避风向的一面。木桩的长度不定,底脚应立在挖掘范围以外,以避免妨碍挖掘工作。3.5定位放线
在清理合格的现场,按照规范要求及甲方要求,进行施工放线,确定施工范围,施工布局等。挖种植穴 根据完成面对平面放线,在苗木起挖前,进行种植穴挖掘。
第2页,共9页
4.1栽植苗木的坑穴(沟槽)标准
(1)坑穴(沟槽)位置要准确,大小应根据需移植苗木规格、所带根系、土球大小、土质情况等确定。开挖的坑穴(沟槽)应上下垂直,以免造成窝根或填土不实,影响苗木成活。
(2)坑穴(沟槽)宽度应超出苗木土球或根系横幅30cm以上,深度应超出苗木土球或根系幅15cm以上,以满足种植要求。4.2树穴(沟槽)开挖操作方法
(1)以确定的树穴位置为中心或绿篱沟槽中线为中心线,依照标准进行挖掘。
(2)挖掘时,表层图与深层土分别放置,堆放位置以不影响施工为宜。达到深度后者坑穴底部堆成“倒锅底”状。以利于苗木根系的舒展。
(3)挖掘时,坑槽边壁要随挖随修,保持上下垂直。(4)挖穴槽时,还应注意对地下管线等设施的保护。
(5)根据迁移苗木情况,按照现有施工条件,我们决定采用软材包装移植法。5.1土球大小的确定
确定迁移苗木后,可根据苗木胸径的大小来确定挖土球的直径和高度。一般来说,土球直径为树木胸径的8-10倍,土球过大,容易散球且会增加运输困难;土球过小,又会伤害过多的根系,影响成活。土
第3页,共9页
球的大小还应考虑现场的土壤条件,我们会在现场试挖一株,观察根系分布情况,再确定土球的大小。5.2土球的挖掘
挖掘前,先用草绳将树冠围拢,其松紧程度以不折断树枝又不影响操作为宜。然后铲除树干周围的浮土,以树干为中心,比规定的土球大3-5cm划一圈(避让现场热力管线),并顺着此圆圈往外挖沟,沟宽60-80cm,深度以达到土球所要求的高度为止。5.3土球修整 修整土球要用锋利的铁楸,遇到较粗大树根时,用锯或剪将根切断,以防止土球松散。6.1苗木的吊装
我们采用起重机吊装法,为防止钢丝绳勒坏树干,采用麻绳捆绑麻袋包扎树干。然后再进行吊装,树干装进汽车时,使树冠向着汽车尾部,土块靠近车头位置,树干包上麻袋放在车架上,用麻绳扎紧,并固定土球。6.2苗木的运输
在运输前,先进行行车道路的调查,以免中途遇故障无法通行,行车过程中押运员应站在车厢尾一面检查运输途中土球绑扎是否松动、树冠是否扫地、左右是否影响其他车辆及行人,以免发生危险。7 苗木定植
第4页,共9页
7.1换土并施放基肥
栽植时树穴底部应放基肥并填入适当种植土,使中部略微凸起,注意树木朝向。7.2苗木栽植
将苗木的土球放入种植穴内,使其居中,再将树干立起,扶正,使其保持垂直,然后分层回填种植土,并使土面能够盖住树木的根颈部位,初步栽好后还应检查一下树干是否保持垂直,树冠有无偏斜,若有偏斜就要再加扶正。最后把余下的穴土绕根颈一周进行培土,做成环形的拦水围堰。7.3苗木支撑
乔木的支撑一定要牢固,以防风吹和沉降引起根球移动而损伤根系,影响整个工程的整体效果。采用三柱支架固定法,将新移栽树木牢固支撑,以防风吹树冠歪斜,确保根系稳固,促进根系尽快恢复、茁壮生长。所有苗木种植后,均要及时浇水。7.4苗木保活技术措施
新移栽树木往往在移栽、运输过程中伤根很多,保持养分和水分的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树木移栽后,应采取必要的水肥措施保证树木健壮生长。
II苗木暂存、保养
第5页,共9页
一、地点规范管理
1.绿化苗木迁移后必须统一管理,选址储苗要集中,可选几个地点统一摆放迁移回场的绿化苗木,以便管理。
二、入库编号管理
1.入库苗木全部采用编号管理,按乔木、灌木、地被三大类进行整理归纳。
2.编号管理必须信息明细,清晰,包含苗木名称,规格,数量、照片等信息。苗木信息储存于电脑内并备份。
3.对每一株进场苗木都严格把关记录。进场时,及时记录苗木的品种名称、干径、高度、冠幅和土球等,每一个树穴及时评估苗木质量和景观效果(有否偏冠,断枝干,病害严重,半死或垂死状态),并做好拍照、编号和记录等工作。
4.进场后均按照苗木特性进行养护管理,并在每一季度进行清点一次,复核数量,质量的状况。清点结果向甲方报告,包括病苗,半死苗,死苗有否出现,苗木数量,苗木长势。5.苗场随时接受甲方巡查、监督、抽检。
6.移植苗木再迁走,苗场将协助起苗,记录迁走,数量核销。
三、日常养护管理
苗场管理遵循相关管理规范守则,根据苗木迁移后不同状况,进行不
第6页,共9页
同养护。迁移后苗木养护与一般苗木养护有区别。因此,我司会按照实际情况应对,派出相关技术人员,制定不同方案专业养护,绿化苗木移植后的养护管理包括松土除草、排水灌溉、追肥、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1.迁移阶段养护:
因根部受伤害,养护需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保存成活率,勤松土除草和肥水管理,适当修剪。(1)松土除草。
杂草生长与苗木形成营养竞争,势必影响苗木的生长,因此必须及时松土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除畦面外,步道和空地的杂草均应除尽。
移植前挖穴松土;移植后养护,则应在雨后和灌溉后表土微干时立即松土,深度适宜,不伤苗木根茎。(2)肥水管理。
在苗场土壤质地优良的情况下,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苗木茁壮生长能够丰富造景效果,有效地提高园林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
苗场按照基肥与追肥相结合进行施肥。基肥可在移植时放入种植坑穴内,或在每年秋冬季节施放;追肥主要用复合肥,在生长季节进行撒施或穴施,全面追肥每年至少3次,或在生长季节的每次发芽前及新叶转绿后各追一次肥,苗木生长更快。每年最后一次追肥在进入秋冬季苗木停止生长前一个月完成,做到施肥应与灌水相结合。
第7页,共9页
2.假植阶段养护:
此阶段苗木已成活,根部生长恢复正常,为达到绿化再用苗的要求,培育的目标主要是使苗木具有密集的根系和一定的干型和冠型的无病虫害的健壮的苗木。因此养护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修剪。
(1)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认真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以培育优质、健康的城市绿化用苗。① 认真做好土壤和种苗消毒工作,种苗要经检疫才能用。② 勤管理,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条件,使苗木健壮生长,增强抗性。③ 合理密植,适当疏剪,改善通透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④ 发生病虫害应及时防治。对于移植回场时已有的病虫害苗木,尽量精细护理,治疗病态。(2)整形修剪。
城市绿化苗木的整形修剪以自然树形为主,做到因树造型,使冠/高比例适当,主侧枝分布匀称,树干完整,树冠丰满。移植不久树势仍较弱的苗木一般都不宜修剪;生长慢的树苗也不宜重剪。待长势回复后修剪。
①
行道树苗修剪
树冠完整,主侧枝分明。主干2米以下的枝条需剪掉。苗木自然高
第8页,共9页
度要求修剪至4.5~5米,冠/高比一般为1/3~1/2,冠幅要求2.5米以上。
②
庭园观赏苗木修剪
定干高度低于行道树,一般2米以下,树冠要求丰满,冠/高比一般为1/2~2/3,冠幅2.5米以上,也可培育成多干型或曲干型。对于偏冠,形态不足的苗木,可通过修剪与药剂结合,诱导缺陷面生长。③ 灌木、绿篱修剪
灌木、绿篱以本身形态为主进行修剪,保持原有形态。如球苗,桩景,柱状苗则根据其自身形态修剪,不作过多改变。
四、苗木质量要求
为了使苗木质量达到美观的绿化效果,我司将严格管理,符合以下苗木出圃质量标准。
1. 乔木的质量标准:树干挺直,不应有明显弯曲,树冠丰满,枝条分布均匀、无严重病虫害,常绿树叶色正常。根系保持良好,健康,移植时根系或土球大小,应为苗木胸径的6-8倍。
2.灌木的质量标准:根系发达,生长茁壮,茂盛,无严重病虫害,灌丛匀称,枝条分布合理,高度不得低于1.5m,丛生灌木枝条至少在4-5枝以上,有主干的灌木主干应明显。
3.绿篱苗的质量标准:阔叶常绿苗不得低于50cm,苗木应树形丰满,叶枝茂密,发育正常,根系发达,无严重病虫害。
第9页,共9页
第四篇:关于我院建立医疗废物暂存间的申请
关于我院建立医疗废物暂存间的申请 院领导: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和2013年12月份二甲评审对我院的整改要求,我院需要对医疗废物暂存间进行改建或重建,要求如下:
一、选址要求:
1、与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密集区相距20米以上。
2、与生活垃圾存放地分开;
3、低级高度应确保暂存间不受雨洪冲击或浸泡;
4、翻遍医疗废物运送车辆出入。
二、房屋要求:
1、面积不小于15;
2、地面和墙裙(不低于1.0米高)必须进行防渗处理,且地面要有良好的排水性能,易于清洁和消毒;
3、清洁和消毒产生的废水应采用管道直接排入医疗污水处理系统,不得排入外环境;
4、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达到防蝇、防鼠、防盗及预防儿童接触等要求;
5、室内应分医疗废物存放处及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工具存放处,并有分类存放标识;
三、设施要求:
1、应有供水龙头及水池,以供清洁和消毒用;
2、应有良好的照明设备和通风条件,避免阳光直射库内;
3、应设置空气消毒设备,保障空气消毒效果;
4、产生病理性医疗废物的应备有低温贮藏设备,防止腐败发臭。
四、标识要求:
暂存间门外应张贴“医疗废物暂存间”及“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第五篇:医疗废物暂存间设置要求及相关管理制度概要
医疗废物暂存间设置要求
一、暂存库房设臵要求:
1、库房必须远离生活垃圾,防雨淋、防雨洪冲击或浸泡;设各自通道。且方便医疗废物运输车出入。
2、必须与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密集区分开;相距20M以上。
3、有密封措施,设专人管理,防鼠、防蟑螂、防盗窃、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加锁);
4、地面和1.0米高的墙裙必须防渗处理(硬化或瓷瓦),有上水(室外),下水(室内通向污水处理系统);
5、照明设施(日光灯)、通风设施(百叶窗换气扇);
6、库房内醒目处张贴“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示和“损伤性废物”、“感染性及其它废物”(字样);
7、分类收集,将损伤性和感染性及其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进行包装(专用袋、锐器盒),并进行标示,入库房时,要分类登记,医疗废物要有计量,并盛装于周转箱内;
8、库房外明显处设臵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警示标示;
9、库房外张贴医疗废物收集时间字样;
10、设臵更衣室,要有专人管理的卫生和安全防护用品。
二、暂存库房卫生要求:
1、医疗废物日产日清,清运后消毒冲洗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2、配有紫外线灯和消毒液喷洒设施。
三、医疗废物暂存时间:
1、尽量做到日产日清,防止腐败散发恶臭;
2、若做不到日产日清,贮存时间最长不超过48小时。
四、医疗废物暂存管理制度:
1、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
2、医疗废物收集分类、贮存、消毒等工作程序;
3、医疗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上述管理制度应张贴在暂存库房内。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一、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别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封闭,病理性废物必须防腐处理后用黄色包装物盛装封闭。
二、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得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三、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四、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性废物,必须首先在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五、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六、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必须进行紧实严密的封口。
七、必须使用有警示标识的包装物或容器。如果其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或增加一层包装。
八、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储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或生活垃圾。
九、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应将针头剪掉,针头按损伤性废物收集,注射器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十、消毒(灭菌)后的感染性医疗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病理性医疗废物等需要焚烧的医疗废物放臵在中心医疗废物存放点,存放不得超过三天,由中心医疗废物管理部门集中处臵。
十一、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应外观检查医疗废物的包装与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或桶内,不得打开包装袋取出医疗废物。对包装破损、包装外表污染时应当重新包装。对拒不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的,运送人员应当立即向医疗废物管理部门报告。
十二、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当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三年以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制度
一、感染性医疗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病理性医疗废物等需要焚烧的医疗废物必须交中心由医疗安全专职人员集中处臵。
二、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相关的废物管理,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三、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交县环保局指定的废物处理公司(垃圾厂)集中处臵。
四、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如细胞毒药物,必须由科长批准,交中心由医疗安全专职人员集中处臵。
五、放射性废物必须按有关规定专人负责处理并有记录。
六、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传染性呕吐物、分泌物等排泄物,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七、禁止任何科室及其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违者要承担相应责任,并根据情况给予罚款处理。医疗废物事故报告制度 一、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其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办公室报告,办公室立即向主要负责人汇报,并在1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应急事故小组报告。调查处理结束后,必须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县卫生局应急事故小组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二)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的科室;
(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四)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二、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当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人员伤亡或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政府、县卫生局报告,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医疗废物污染或损伤时,在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同时立即向中心办公室报告。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一、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当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三年以上。
二、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应外观检查医疗废物的包装与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或桶内,不得打开包装袋取出医疗废物。对包装破损、包装外表污染时应当重新包装。对拒不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的,运送人员应当立即向感染管理人员报告。
三、实行危险废物转移登记本,认真填写,保存时间为五年。
四、建立填报医疗废物产生的年报表,并于每年一月份向卫生、环保部门报送上一产生的医疗废物年报表。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一、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溢出、散落时,转运人员立即向中心事故小组报告,必要时和县应急联动中心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感染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二、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度。
三、感染管理人员尽快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四、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五、转运人员对泄漏、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六、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七、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皮肤部位用0.25%过氧乙酸擦拭3分钟后洗澡,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八、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0.1—0.2%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九、感染管理小组必须向中心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事故发生情况,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交给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的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2)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3)医疗废物泄露、散露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立即向相关负责人报告,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医疗废物卫生安全防护制度
一、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单位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各项工作要求及安全防护知识。
二、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执行。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严格的防护措施,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工作帽、口罩。
三、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每次运送或贮存结束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四、要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臵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五、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禁止吸烟及饮食,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六、每日对运送车辆及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对暂时贮存处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六、在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过程中,要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发生。要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七、定期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臵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八、医疗安全领导小组经常对卫生安全防护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等工作。
医疗废物相关消毒制度
一、严格执行单位消毒隔离制度。
二、暂时储存区域每周用0.1-0.2%的含氯消毒剂对墙壁、地面或物体表面喷洒或拖地消毒,每周一次。
三、防护用品在每天工作结束后要用0.25%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四、医疗废物转移出去后对其区域及用品用0.1%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拖地消毒。
五、医疗废物转运车及容器用0.1%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洗消毒。
六、对医疗废物包装物表面被污染时要立即采用0.2%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七、每次收集或转运医疗废物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并洗澡。手消毒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的酒精擦拭1—3分钟。
八、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臵前必须就地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用0.2%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九、对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的排泄物用0.2%的含氯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静臵一小时后排人污水处理系统。十、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溢出、散落时,立即进行收集、消毒处理。
医疗废物转运制度
一、安排业务科专人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别臵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
二、转运人员收集医疗废物时要与废物产生地点负责人进行废物交接登记并签名,登记的内容有: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日期、废物类别及需要说明的事项。登记材料存档三年。
三、转运人员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储存地点。
四、转运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储存地点。
五、转运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必须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律实施袋装封闭运送。
六、本单位内部一般采取每天运送,运送时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区、食品加工区等。
七、运送时间:上午:6:40-7:40;下午:4:00-5:00。
八、医疗废物转交出后,应当对暂时储存地点、容器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九、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及时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医疗废物的产生地点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方法及工作要求
一、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可无害化再生利用的回收类的医疗废物,如:一次性输液器(瓶)、非抽血类及非疫苗接种类的注射器等,臵防渗漏的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并挂放警示标签,送交医院指定地点暂时贮存,并登记。
2.对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固体物品及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等需焚烧类的医疗废物,直接臵于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后并挂放警示标签,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登记。
3.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纳入感染性废物中臵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并注明“感染性废物”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登记。
4.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并作特别说明。
5.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
黄色塑料袋内及时封扎并挂放警示标签,注明“感染性废物”及特别说明等,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登记。必要时立即送焚烧。
二、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臵于防渗漏的容器内或双层黄色包装袋密封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的专职人员将其浸泡于福尔马林液中固定或冷藏。
2.定期包装打包封扎登记,送指定地点焚烧处理。
三、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1.锐器医疗废物使用后臵于防渗漏耐刺的硬质容器内,即密封容器后臵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后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登记。
2.暂时贮存地点按感染性废物的焚烧处理方法转运,并按规定办理转运手续。
四、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1.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并标签注明,按感染性废物的焚烧方法处理。
2.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处臵,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五、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1.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刻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臵。2.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臵。少量破损的体温计可臵入损伤性医疗废物中处臵。
六、医疗废物收集要求:
1.以上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2.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3.医院应有统一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规定。
4.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5.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6.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7.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8.医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分类收集各科室送交的医疗废物,并负责登记。建立医疗废物收集统计表,按日按月按科室统计汇总送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案。
9.医疗废物产生地点的医疗废物应日产日清,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医疗废物暂存地点的工作人员职责
一、医疗废物暂存地点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穿戴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工作服、帽子、口罩、防渗围裙及袖套、手套、胶靴、必要时戴防目镜等)后方可进入工作场地,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
二、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分别收集和接收产生地点的医疗废物,按科室逐类登记,并分类封扎,挂放警示标志。
三、负责医疗废物收集分类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四、警示标签: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并注明产生科室或部门、收集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五、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六、禁止在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吸烟”、“饮食”等。
七、严格办理医疗废物转交手续,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
八、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
九、每天做好个人卫生处臵,勤洗手、勤更衣、勤洗澡、勤消毒。
十、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一经发现将依法处理。
十一、每月将医疗废物按科室分类汇总统计表,报送办公室备案。医疗废物产生地点的工作人员职责
一、医疗废物产生地点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严格区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不得混放。做到医疗废物日产日清。
二、在诊疗过程中处理医疗废物时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分类、消毒。焚烧废物按危险度要求分类臵于规定的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中封扎。
三、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四、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五、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六、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科室或部门、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七、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并与暂时贮存地点的工作人员交接,登记并签名。
八、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旦意外损伤应即刻诊治处理,同时报告监控部门。
九、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
十、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一经发现依法处理。
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提高全体医护员工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环保意识和自身防护意识,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所产生的危害,进一步保障人类健康。
二、培训对象:
1.医疗废物管理的专(兼)职人员;
2.全院各科室医、护、药、技、工勤等全体人员;
3.新上岗职工、进修医生及护士、实习医生及护士等。
三、主要培训内容:
1.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国家相关法规及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3.医疗废物管理专(兼)职人员职责与责任; 4.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和工作要求; 5.医疗废物内部运收工作程序; 6.医疗废物转交手续及登记制度;
7.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自身防护措施;
8.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报告处理制度及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四、培训方式:
1.下发有关国家法规及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和本院医疗废物管理实施办法和相关制度,供全院医护员工自学或部门负责人组织学习。
2.分期、分批、分层次、分别采用多种形式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与考核。
3.结合实际工作对有关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程序逻辑和操作方法的指导和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