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新]
大厂县中医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的根本,是推进医院发展的支柱,是体现医院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为更加科学、高效的做好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保障医院医疗安全,建立大厂县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一、目标
通过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使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有效避免或减少医疗服务活动中造成的直接或潜在的医疗伤害,把医疗风险控制在最小程度。
二、组织管理
(一)成立大厂县中医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任委员由院长马青山兼任,副主任委员由业务副院长吕立国、吴广良、安茂辉兼任,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兼任委员。马青山院长为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第一责任人,负责委员会的全面工作。
第一责任人工作职责
负责全院的医疗、护理、院感、教学科研等各项业务工作。1.主持制定、健全医院的医疗业务管理制度
2.督促、检查各科室医疗制度、医疗常规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3.深入科室,了解和检查有关诊断、治疗、护理、院感等情况,定期分析医疗指标完成情况,纠正医疗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偏差,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主持、指挥全院性的会诊、大型抢救、学术交流、新技术项目开展等医疗技术活动,并做出科学决策
5.负责组织实施临床科研、教学、员工医疗保健等工作.6.经常深入科室,了解病人的就诊情况,征求病人意见,督促医护人员不断改进服务工作
7.组织检查转诊、会诊、疫情报告、预防保健和卫生宣教工作 8.对医疗业务部门和临床医技科室的职业道德建设、医疗服务措施等进行例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9.实施员工学习新技术、新业务,创造条件开展医疗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完成总经理委托与自行发展的工作
10.处理医院的医疗纠纷等突发事件 委员会职责:
1、负责全院的医疗质量、护理质量、院感、药事、医技、病案管理、输血质量等工作。
2、负责对医疗质量管理和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院员工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3、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标准及质量控制评价体系并组织实施。制定有关质量管理制度,进行质量考核和奖惩。
4、根据医院发展情况,调整和修订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评价体系,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5、负责组织和实施医疗、医技、药事、护理、院感、输血、病 2 案质量的检查、评价、考核、提出整改措施和反馈情况、检查落实等工作。
6、协调各部门、科室及各个质量管理环节,组织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开展活动。负责督促检查各科室、各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7、负责调查分析医院发生的医疗、护理缺陷的原因,判定缺陷的性质,制定改进或控制措施。组织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鉴定工作。
8、做好医疗服务质量分析,为院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审核并按规定上报。
9、每季度召开一次委员会工作会议,讨论和审定医疗质量、护理质量、院感、药事、医技、病案、输血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落实整改措施,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会议。
10、委员会主任全面负责委员会各项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委员会相关工作,秘书在委员会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开展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组织筹备委员会会议并负责会议的记录和会议文件的保管。
(二)各临床科室由科室主任及护士长牵头,科室骨干成员参与,成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职 责:
1、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室的质量管理教育和培训;
2、负责执行、落实各项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关的规章制度,对 3 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包括自查自纠、病历评审、纠纷事故报告处理及整改措施,并有记录;
3、持续落实核心制度,常抓不懈;
4、按照院感、医疗质控要求,严格本科室的质量控制工作,遵守合理用药原则,每月至少应有1次质量控制活动,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缺陷,应有改进措施并及时纠正;
5、加强医疗技术准入管理,规范开展新技术,手术按理要严格执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严格围手术期相关的讨论、安全核查制度,保障医疗 安全,稳步提高医疗水平。
三、主要内容
(一)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相关制度,使我院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依照国家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河北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为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组织各部门、相关专家不断完善医院医疗护理核心制度、技术规范及其他相关规章制度,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健全各科室工作制度及各级人员岗位职责,落实各科室、各级医务人员的责、权、利。
(二)完善质控体系,强化质量监督
1、健全医疗质量监控组织,各级组织严格履行职责
医院将建立一个全员参与、多层次的动态三级医疗质控网络(院 4 级质控和职能部门质控、科室质控、个人质控),制定质控目标,明确各个质控网络的工作职能及责任分工,各级组织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有效地进行自控和互控,实施环节和终末医疗质量全面监控,促进了院领导、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之间管理上的互动,形成全员共参与、全院齐抓共管医疗质量的良好格局。
(1)一级网络:由科室每个医务人员进行自控和互控,使医务人员切实做到质量从身边做起,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各科质控员(质控医师、质控护师、质控技师)严格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和质控标准,实时监控本科和相关部门的医疗质量动态,如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医疗文件书写质量,报告本科的医疗差错情况以及提出改进医疗质量的合理化建议。
(2)二级网络:由各科室主任、科护士长、质控人员组成的科室质控小组实施第二级质控,每月有计划地组织本科室医疗、护理、技术质量的自测自评工作,根据相应质控指标随时检查全科医务人员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分析科室病人投诉情况、质量缺陷问题,自我查找医疗隐患,并及时制定质量改进方案、措施和设计新的质量目标,实现以科室为单位的组织管理严密性、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技术操作的严格性和临床思维的严谨性。
(3)三级网络: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与医护质量管理工作有关的职能部门负责实施第三级质控,如护理部每月进行一次院内护理质量检查;院感办对院内感染进行全面综合性的监控和目标监控,随时掌握医院感染动态,并做好院内感染的调查、预防、消毒、隔离 5 等控制工作;医务科负责督促、协调上述职能部门对各科室的考评工作,收集反馈各层面质控信息,定期或不定期有重点地深入科室开展医疗调研工作,调查核实医疗缺陷情况,将检查结果及时书面反馈至有关科室,并制订考评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案,组织每月一次的医疗质量专项检查工作,不定期抽查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质量及医生值班在岗情况等。
2、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加强薄弱环节质控
实施以环节质量为重点的全程控制管理模式,尤其抓重点环节、重点科室、重点人群,对易出医疗安全问题的重点质量环节采用全面检查、抽样检查或定期检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及时纠正存在的质量问题。
(1)针对病历质量监控不到位的情况,加强对病案文书的质量管理,对住院病历实施三级质量控制:①科室质控员负责科室所有住院病历归档前的质量监控工作;②病案室工作人员检查病历的完整性,对有缺陷病历(如资料缺失和记录不全等)及时登记并通知修正,经再次质检合格后方能归档入库。
(2)实行每月一次的医疗质量查房制度,检查人员由业务副院长及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院感部门等有关人员组成,主要内容包括:①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如三级查房制度、抢救制度、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贯彻执行情况;②检查医疗护理文书质量如疑难病例讨论、会诊记录、病人诊断、检查、治疗是否合理有效、急危重病人抢救是否及时,在外科重点检查围手术期的处理 6 及对并发症、院内感染的处理等;③对疑难、危重病人组织进行专项检查,共同分析诊断治疗中的难点,提出处理意见。每次查房情况定期以通报形式下发各科室,互相学习经验,改正不足,共同提高医疗质量。
3、强化约束机制,严格实施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责任明确
(1)运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将每月医疗质量交叉检查的考评分数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作为科室的绩效评价指标,与科室奖金分配、人员评聘晋升晋级挂钩,增强质控工作的约束力;
(2)对质量管理工作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3)建立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医疗规章制度者坚决严肃处理,视情节轻重按医院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延迟责任人评聘及晋升,对发生重大医疗、差错事故的科室,取消年终评优资格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全院各级质控网络成员履行各自职责,层级质控,三级检查,动态监控,一级向一级负责双向反馈,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形成分片、分点自查互控的闭环监控体系,加大了日常质控工作的督查力度。
(三)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标准,完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使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规范化、标准化。
1、组织专家修订各项医疗质量检查考核标准如制度建立健全考核标准、制度执行考核标准、医务人员依法执业考核标准、患者安全考核标准、医疗文书考核标准等,规范医疗质量管理检查工作,科学、7 高效的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2、在质控内容上强调对质量问题是否有整改措施、改进措施是否及时,突出对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形成质控的良性循环。
(四)实施临床路径,加强病种质量管理
为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大力推进我院临床路径管工作。
(五)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机制,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利 借鉴国内知名医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医疗知情告知,统一各项诊疗操作《知情同意书》的内容和格式,让患者及时了解和掌握治疗信息,配合医务人员完成治疗。为有效防范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提供知情保障。
(六)严格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防范医疗风险, 保证医疗安全。严格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医院《新技术、新材料准入制度》相关规定,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认真执行各级手术准入制度,规定引进应用的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违背医学伦理道德,并严格执行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七)加强医疗质量培训,强化医务人员质量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
1、开展全方位、多途径、多层面的医疗质量培训工作。
2、为医护人员定期开展医疗法律法规、维权自律及医疗安全讲座,加强依法行医法制观念,增强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能力。
3、加强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1)对新临床医师进行岗前培训、轮转和考核,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学习;(2)认真抓好在岗人员的业务学习,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形式多样的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对住院医师加强以“三基”、“三严”为重点的规范化培训,对专科人员突出“高、精、尖”专科技术培训,选派技术骨干到省内外医院进修,提高专业技能水平;(3)对不具备执业资格或达不到执业标准的医务人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执业技能培训和考核。
(八)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医疗质量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是近年来的一个新的趋势,我院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将医疗质量监测、缺陷监控及环节质量警示分析纳入信息系统,使医院质量管理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平台化,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及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附件1:
大厂县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主任委员:院 长 马青山
副主任委员:业务院长 吕立国、吴广良、安茂辉 委 员:院感科主任 高洪宾
护理部主任 马 茜
药剂科主任 白玉秀 检验科主任 安 刚 功能科主任 左建富
临床科室主任 刘 锦王英杰10
张立侠
来 波
附件2:部分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人员名单 1.内科:组长:吴广良
副组长:张立侠 陈于翠 成 员:刘 宝 安利娟
2.外科:组 长:安茂辉
副组长:王英杰 李红娟 成 员:袁国兴 王金红
3.妇科:组 长:刘 锦
副组长:甄凤玲 郭艳玲 成 员:刘会侠 张 萍
2009.9
第二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的根本,是推进医院发展的支柱,是体现医院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为更加科学、高效的做好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保障医院医疗安全,建立上XX县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一、目标
通过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使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有效避免或减少医疗服务活动中造成的直接或潜在的医疗伤害,把医疗风险控制在最小程度。
二、组织管理
(一)成立上XX县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主任由XX院长兼任,副主任由业务副院长XX兼任,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兼任委员。设立质控办,由几大职能科室主任为成员。负责:
1、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监督指导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运行。
2、制定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标准,指导科室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促进医疗安全。
3、对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研究,探索更为严谨、更为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方法。
4、依法对执业人员及其执业范围进行管理,严格按程序审批新技术项目及重要手术,负责医疗成果的评审工作。
5、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专题会议,每月至少一次,重点分析近期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研究讨论整改意见。
(二)各临床科室由科室主任及护士长牵头,科室骨干成员参与,成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负责:
1、完成科室质量管理及控制工作。
2、制定医疗质量控制计划及实施方案
3、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总结
三、主要内容
(一)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相关制度,使我院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健全各科室工作制度及各级人员岗位职责,落实各科室、各级医务人员的责、权、利。
(二)完善质控体系,强化质量监督
1、健全医疗质量监控组织,各级组织严格履行职责
医院将建立一个全员参与、多层次的动态四级医疗质控网络(院级质控、职能部门质控、科室质控、医护技质控员自查互控),制定质控目标,明确各个质控网络的工作职能及责任分工,各级组织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有效地进行自控和互控,实施环节和终末医疗质量全面监控,促进了院领导、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之间管理上的互动,形成全员共参与、全院齐抓共管医疗质量的良好格局。
(1)一级网络:由科室每个医务人员进行自控和互控,使医务人员切实做到质量从身边做起,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各科质控员(质控医师、质控护师、质控技师)严格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和质控标准,实时监控本科和相关部门的医疗质量动态,如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医疗文件书写质量,报告本科的医疗差错情况以及提出改进医疗质量的合理化建议。
(2)二级网络:由各科室主任、科护士长、技术组组长组成的科室质控小组实施第二级质控,每月有计划地组织本科室医疗、护理、技术质量的自测自评工作,根据相应质控指标随时检查全科医务人员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病人投诉情况、质量缺陷问题,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在科内通报正反典型及抓重点教育讲评,并及时制定质量改进方案、措施和设计新的质量目标,实现以科室为单位的组织管理严密性、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技术操作的严格性和临床思维的严谨性。
(3)三级网络:由与医护质量管理工作有关的职能部门负责实施第三级质控,如统计室及时准确地统计各科室的基础质量、终末质量及环节质量指标的数据;护理部每季度进行一次院内护理质量检查;院感办对院内感染进行全面综合性的监控和目标监控,随时掌握医院感染动态,并做好院内感染的调查、预防、消毒、隔离等控制工作;医务科负责督促、协调上述职能部门对各科室的考评工作,收集反馈各层面质控信息,定期或不定期有重点地深入科室开展医疗调研工作,调查核实医疗缺陷情况,将检查结果及时书面反馈至有关科室,并制订考评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案,组织每季度一次的医疗质量专项检查工作,不定期抽查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质量及医生值班在岗情况等。
(4)四级质控: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实施第四级质控,作为院级督查及决策层,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分析、处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对医疗质量典型案例进行评议,综合评价医疗质量,制定质量管理战略、质量方针目标、质量管理方案、质量体系建设等医疗管理决策。
2、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加强薄弱环节质控
实施以环节质量为重点的全程控制管理模式,尤其抓重点环节、重点科室、重点人群,对易出医疗安全问题的重点质量环节采用全面检查、抽样检查或定期检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及时纠正存在的质量问题。
(1)针对病历质量监控不到位的情况,加强对病案文书的质量管理,对住院病历实施三级质量控制:①科室质控员负责科室所有住院病历归档前的质量监控工作;②病案室工作人员检查病历的完整性,严格按照《病历退修标准》对有缺陷病历(如资料缺失和记录不全等)及时登记并通知修正,经再次质检合格后方能归档入库;③由临床专家组成的病历质量检查小组每季度抽查运行病历和出院归档病历,按病历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质控科将检查结果反馈至相关科室,督促其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病案书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实行每月一次的医疗质量查房制度,重点检查一个科室。检查人员由业务副院长及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院感部门等有关人员组成,主要内容包括:①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如三级检诊制度、抢救制度、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贯彻执行情况;②检查医疗护理文书质量如疑难病例讨论、会诊记录、病人诊断、检查、治疗是否合理有效、急危重病人抢救是否及时,在外科重点检查围手术期的处理及对并发症、院内感染的处理等;③对疑难、危重病人组织进行专项检查,共同分析诊断治疗中的难点,提出处理意见。每次查房情况定期以通报形式下发各科室,互相学习经验,改正不足,共同提高医疗质量。
3、强化约束机制,严格实施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责任明确
(1)运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将每季度医疗质量交叉检查的考评分数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作为科室的绩效评价指标,与科室奖金分配、人员评聘晋升晋级挂钩,增强质控工作的约束力;
(2)设立医疗质量优胜奖、质量控制奖,每年评选一次,并对质量管理工作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3)建立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医疗规章制度者坚决严肃处理,视情节轻重按医院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延迟责任人评聘及晋升,对发生重大医疗、差错事故的科室,取消年终评优资格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全院各级质控网络成员履行各自职责,层级质控,四级检查,动态监控,一级向一级负责双向反馈,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形成分片、分点自查互控的闭环监控体系,加大了日常质控工作的督查力度。
(三)建立健全质控标准和检查考核标准,完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使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规范化、标准化。
1、制定具体、明确和可衡量的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如诊断质量指标、治疗质量指标、工作量和工作效率指标、医学检验技术指标、病人效用指标、病历质量指标、质量成本控制指标、机器运作指标等,规范各级医护人员的操作程序、诊疗行为,使业务活动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
2、组织专家修订各项医疗质量检查考核标准如制度建立健全考核标准、制度执行考核标准、医务人员依法执业考核标准、患者安全考核标准、医疗服务流程考核标准、医疗技术考核标准、医疗文书考核标准等,规范医疗质量管理检查工作,科学、高效的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3、在质控内容上强调对质量问题是否有整改措施、改进措施是否及时,突出对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形成质控的良性循环。
(四)实施临床路径,加强病种质量管理
为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依照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相关标准,大力推进我院临床路径管工作。
(五)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机制,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利
借鉴国内知名医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医疗知情告知,统一各项诊疗操作《知情同意书》的内容和格式,让及时患者了解和掌握治疗信息,配合医务人员完成治疗。为有效防范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提供知情保障。
(六)严格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防范医疗风险,保证医疗安全。
严格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医院《新技术、新材料准入制度》相关规定,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认真执行各级手术准入制度,规定引进应用的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违背医学伦理道德,并严格执行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七)加强医疗质量培训,强化医务人员质量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
1、制定医疗质量培训计划,开展全方位、多途径、多层面的医疗质量培训工作。
2、为医护人员定期开展医疗法律法规、维权自律及医疗安全讲座,加强依法行医法制观念,增强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能力。
3、加强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1)对新临床医师进行岗前培训、轮转和考核,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学习;(2)认真抓好在岗人员的业务学习,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形式多样的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对住院医师加强以“三基”、“三严”为重点的规范化培训,对专科人员突出“高、精、尖”专科技术培训,选派技术骨干到省内外医院进修,提高专业技能水平;(3)对不具备执业资格或达不到执业标准的医务人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执业技能培训和考核。
(八)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医疗质量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是近年来的一个新的趋势,我院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将医疗质量监测、缺陷监控及环节质量警示分析纳入信息系统,使医院质量管理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平台化,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及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文档内容仅供参考
第三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武胜县中医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的根本,是推进医院发展的支柱,是体现医院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为更加科学、高效的做好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保障医院医疗安全,建立武胜县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一、目标
通过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使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有效避免或减少医疗服务活动中造成的直接或潜在的医疗伤害,把医疗风险控制在最小程度。
二、组织管理
(一)成立武胜县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会由李超林院长兼任,副主任委员由业务副院长彭春林兼任,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兼任委员。
负责:
1、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监督指导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运行。
2、制定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标准,指导科室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促进医疗安全。
3、对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研究,探索更为严谨、更为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方法。
4、依法对执业人员及其执业范围进行管理,严格按程序审批新技术项目及重要手术,负责医疗成果的评审工作。
5、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专题会议,每季度至少一次,重 1
点分析近期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研究讨论整改意见。
(二)各临床科室由科室主任及护士长牵头,科室骨干成员参与,成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负责:
1、完成科室质量管理及控制工作。
2、制定医疗质量控制计划及实施方案
3、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总结
三、主要内容
(一)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相关制度,使我院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健全各科室工作制度及各级人员岗位职责,落实各科室、各级医务人员的责、权、利。
(二)完善质控体系,强化质量监督
1、健全医疗质量监控组织,各级组织严格履行职责
医院将建立一个全员参与、多层次的动态四级医疗质控网络(院级质控、职能部门质控、科室质控、医护技质控员自查互控),制定质控目标,明确各个质控网络的工作职能及责任分工,各级组织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有效地进行自控和互控,实施环节和终末医疗质量全面监控,促进了院领导、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之间管理上的互动,形成全员共参与、全院齐抓共管医疗质量的良好格局。
(1)一级网络:由科室每个医务人员进行自控和互控,使医务人员切实做到质量从身边做起,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各科质控员(质 2
控医师、质控护师、质控技师)严格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和质控标准,实时监控本科和相关部门的医疗质量动态,如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医疗文件书写质量,报告本科的医疗差错情况以及提出改进医疗质量的合理化建议。
(2)二级网络:由各科室主任、科护士长、技术组组长组成的科室质控小组实施第二级质控,每月有计划地组织本科室医疗、护理、技术质量的自测自评工作,根据相应质控指标随时检查全科医务人员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病人投诉情况、质量缺陷问题,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在科内通报正反典型及抓重点教育讲评,并及时制定质量改进方案、措施和设计新的质量目标,实现以科室为单位的组织管理严密性、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技术操作的严格性和临床思维的严谨性。
(3)三级网络:由与医护质量管理工作有关的职能部门负责实施第三级质控,如统计室及时准确地统计各科室的基础质量、终末质量及环节质量指标的数据;护理部每季度进行一次院内护理质量检查;院感办对院内感染进行全面综合性的监控和目标监控,随时掌握医院感染动态,并做好院内感染的调查、预防、消毒、隔离等控制工作;医务部负责督促、协调上述职能部门对各科室的考评工作,收集反馈各层面质控信息,定期或不定期有重点地深入科室开展医疗调研工作,调查核实医疗缺陷情况,将检查结果及时书面反馈至有关科室,并制订考评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案,组织每季度一次的医疗质量专项检查工作,不定期抽查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质量及医生值班在岗情况 3
等。
(4)四级质控: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实施第四级质控,作为院级督查及决策层,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分析、处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对医疗质量典型案例进行评议,综合评价医疗质量,制定质量管理战略、质量方针目标、质量管理方案、质量体系建设等医疗管理决策。
2、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加强薄弱环节质控
实施以环节质量为重点的全程控制管理模式,尤其抓重点环节、重点科室、重点人群,对易出医疗安全问题的重点质量环节采用全面检查、抽样检查或定期检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及时纠正存在的质量问题。
(1)针对病历质量监控不到位的情况,加强对病案文书的质量管理,对住院病历实施三级质量控制:①科室质控员负责科室所有住院病历归档前的质量监控工作;②病案室工作人员检查病历的完整性,严格按照《病历退修标准》对有缺陷病历(如资料缺失和记录不全等)及时登记并通知修正,经再次质检合格后方能归档入库;③由临床专家组成的病历质量检查小组每季度抽查运行病历和出院归档病历,按病历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质控科将检查结果反馈至相关科室,督促其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病案书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实行每月一次的医疗质量查房制度,检查人员由业务副院长及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院感部门等有关人员组成,主要内容包括:①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如三级检诊制度、抢救制度、会诊制度、4
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贯彻执行情况;②检查医疗护理文书质量如疑难病例讨论、会诊记录、病人诊断、检查、治疗是否合理有效、急危重病人抢救是否及时,在外科重点检查围手术期的处理及对并发症、院内感染的处理等;③对疑难、危重病人组织进行专项检查,共同分析诊断治疗中的难点,提出处理意见。每次查房情况定期以通报形式下发各科室,互相学习经验,改正不足,共同提高医疗质量。
3、强化约束机制,严格实施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责任明确
(1)运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将每季度医疗质量交叉检查的考评分数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作为科室的绩效评价指标,与科室奖金分配、人员评聘晋升晋级挂钩,增强质控工作的约束力;
(2)设立医疗质量优胜奖、质量控制奖,每年评选一次,并对质量管理工作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3)建立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医疗规章制度者坚决严肃处理,视情节轻重按医院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延迟责任人评聘及晋升,对发生重大医疗、差错事故的科室,取消年终评优资格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全院各级质控网络成员履行各自职责,层级质控,四级检查,动态监控,一级向一级负责双向反馈,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形成分片、分点自查互控的闭环监控体系,加大了日常质控工作的督查力度。
(三)建立健全质控标准和检查考核标准,完善医疗质量评价体 5
系建设,使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规范化、标准化。
1、制定具体、明确和可衡量的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如诊断质量指标、治疗质量指标、工作量和工作效率指标、医学检验技术指标、病人效用指标、病历质量指标、质量成本控制指标、机器运作指标等,规范各级医护人员的操作程序、诊疗行为,使业务活动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
2、组织专家修订各项医疗质量检查考核标准如制度建立健全考核标准、制度执行考核标准、医务人员依法执业考核标准、患者安全考核标准、医疗服务流程考核标准、医疗技术考核标准、医疗文书考核标准等,规范医疗质量管理检查工作,科学、高效的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3、在质控内容上强调对质量问题是否有整改措施、改进措施是否及时,突出对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形成质控的良性循环。
(四)实施临床路径,加强病种质量管理
为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依照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相关标准,大力推进我院临床路径管工作。
(五)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机制,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利 借鉴国内知名医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医疗知情告知,统一各项诊疗操作《知情同意书》的内容和格式,让及时患者了解和掌握治疗信息,配合医务人员完成治疗。为有效防范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提供知情保障。
(六)严格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防范医疗风险, 保证医疗安全。严格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医院《新技术、新材料准入制度》相关规定,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认真执行各级手术准入制度,规定引进应用的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违背医学伦理道德,并严格执行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七)加强医疗质量培训,强化医务人员质量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
1、制定医疗质量培训计划,开展全方位、多途径、多层面的医疗质量培训工作。
2、为医护人员定期开展医疗法律法规、维权自律及医疗安全讲座,加强依法行医法制观念,增强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能力。
3、加强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1)对新临床医师进行岗前培训、轮转和考核,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学习;(2)认真抓好在岗人员的业务学习,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形式多样的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对住院医师加强以“三基”、“三严”为重点的规范化培训,对专科人员突出“高、精、尖”专科技术培训,选派技术骨干到省内外医院进修,提高专业技能水平;(3)对不具备执业资格或达不到执业标准的医务人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执业技能培训和考核。
(八)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医疗质量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是近年来 7 的一个新的趋势,我院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将医疗质量监测、缺陷监控及环节质量警示分析纳入信息系统,使医院质量管理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平台化,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及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武胜县中医医院
第四篇: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主任及各科科主任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下设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是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负责者,护理部、门诊部、院感办等为医院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2.医务科等职能部门职责
(1)医务科等质量控制部门接受主管业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业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中级以上职称相关人员 3-5 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 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等核心制度,确保医 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下:
1.门诊医师、(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2.病房住院医师
(1)病人入院 30 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 24 小时、危重病人 6 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5)24 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血电解、胸片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3.病房主治医师
(1)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 48 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 房内容要求有:①诊断及诊断依据;②必要的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
(4)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5)入院 3 天未能确诊或有跨专业病种的病例时应及时举行科内或科间会诊。
(6)待诊病人在入院 1 周内仍诊断不明时,向主任请示病例讨论或院内会诊。
(7)按科室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8)手术前亲自检查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术前手术部位标识,按手术分级管理 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 小时完成手术记录。
4.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
(1)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
(2)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督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
(3)对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求 72 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人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 1—2 次。
(4)查房内容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普通病人应有:①诊断及其诊断依据;② 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有关方面的新进展。未确诊病人应有:①鉴别诊断;②明确的诊 断思路和方法;③拟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危重病人应有:①当前的主要问题;②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
(5)疑难病例及入院1周未确诊病例,组织科内讨论或院内会诊,必要时向医务科申 请院外会诊。
(6)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7)组织术前和重要治疗前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做好术中、术后医疗工作。重大手术和重要治疗要亲自参加。
第五篇: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由医院医疗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院,科两级管理组织组成。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各科负责人组成,院长任组长,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者。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如下:
1.医疗管理委员会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核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则制度,并制度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罚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订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高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
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末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5)每季度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于绩效挂钩
(6)定期把不良医疗文件在院内通报。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科主任室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职责如下:
(1)各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者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3—4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治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4)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相关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南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铁锋区中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潘海涛
副组长:付桂侠、黄庆艳 成 员:贾红梅 刘 玲
张玉霞 杜凤芹 翟艳杰 马文奇
林范景 马 宁
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6楼副主任办公室,黄庆艳任办公室主任,办公电话:587711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