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
河南省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维护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提高公共资源交易质量和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共资源交易,主要是指政府(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股权)交易、政府采购、医药集中采购、罚没物品拍卖、主要污染物排污权、特许经营权等交易活动。
第三条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实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与监督职能相互分离的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四条凡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的交易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于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是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的决策协调机构,行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重大事项的领导权和决策权,统筹对全省公共资源交易进行综合管理和监督,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指导和协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
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
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由省发展改革委、编办、监察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厅、商务厅、卫生计生委、省政府国资委、省旅游局等部门组成,上述部门按照职责分别履行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行政监督职能。
第六条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贯彻落实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的各项决策部署。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拟订加强和规范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管理的政策措施,协调并会同有关部门对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施行政监督;受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委托,对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综合管理和协调服务;
(二)制定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现场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三)拟订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目录,根据情况对交易目录进行动态调整;
(四)建立和管理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评标专家库;
(五)会同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对省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施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平公正和遵约履约;
(六)协助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调查处理对省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举报和投诉。
第七条省政府设立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统一规范的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以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能。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场所、设施和服务,承担进场登记、场地安排、信息发布、交易实施、结果公示等交易服务工作;
(二)负责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现场秩序管理,执行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现场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对交易过程相关资料进行存档备案;
(三)收集和发布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对交易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综合利用和风险监测预警;
(四)设立和维护涉及公共资源交易的专家抽取终端,对专家出勤情况和评审活动进行记录;
(五)建设和管理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公共服务系统和信息网络,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信息交互和技术共享服务;
(六)建立和维护公共资源交易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推进交易主体信用信息交换共享;
(七)为行政监督提供监管平台,及时向行政监督部门报告违法违规行为,并协助调查处理;
(八)与依法设立的相关专业服务机构加强业务衔接,保证其法定职能正常履行。
第八条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功能,建立交易主体以及第三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供的服务进行考核评价。
第三章交易范围
第九条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实行目录制。列入《河南省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第一批)》(见附件)的项目,应进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对《河南省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实行动态管理,由各行政监督部门负责提出调整意见,经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审核后报省政府批准执行。
第十条下列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应列入目录:
(一)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政府(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
(二)政府采购项目;
(三)医药集中采购项目;
(四)国有产权、股权交易;
(五)矿业权出让;
(六)依法进行的公共债权转让,国有资产处置,诉讼(涉案)资产、罚没物品以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破产财产的拍卖;
(七)主要污染物排污权、特许经营权转让等涉及公众利益、公共安全领域的公共资源交易。
鼓励中央企业在豫投资项目和未列入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的公共资源项目以及非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交易活动。
第四章交易规则
第十一条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协同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分类制定完善交易规则,统一制定受理登记、信息发布、专家选取、评标议标、保证金收退、资料保存、监督监控等交易环节标准和制度,规范交易流程。
第十二条进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项目,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交易:
(一)招标人持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出具的相关文件,到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理招标登记。
(二)招标人应将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提交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
(三)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规定提交投标保证金。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应建立保证金代收代退制度,按照有关规定代收代退投标保证金。
(四)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组织抽取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开展评审,组织督促相关方确认交易结果,依据相关规定发出中标通知书。
(五)完成项目交易后,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向有关交易主体出具交易鉴证文件,并按规定向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招标人按有关规定向行政监督部门提供招标评标书面报告。
(六)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应将交易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档、纸质资料和音视频等,按有关规定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十五年,并提供查询服务。
(七)进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省属企业国有产权交易项目,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本条所列招标人,包括采购人、出让转让方、拍卖人、招标代理机构、采购代理机构、出让转让代理机构等;所列投标人,包括供应商、意向受让方、竞买人等。
第十三条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行使任何审批、核准、备案等行政管理职能;
(二)违法从事或强制指定招标、拍卖、工程造价等中介服务;
(三)强制公共资源交易目录之外的项目进入平台交易;
(四)强制扣押企业和人员的相关证照资料;
(五)通过设置注册登记、设立分支机构、资质验证、投标许可、强制担保等限制性条件阻碍或排斥其他地方市场主体进入本地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六)要求企业法定代表人到场办理相关手续;
(七)取代依法设立的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法人地位、法定代表权以及依法设立的其他交易机构和代理机构从事的相关服务;
(八)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第十四条列入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的项目进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原则上不收费。
第十五条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制度,加快建立交易信息共享数据库和验证互认机制。
省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监督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公布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当事人资质资格、项目审核、信用奖惩和违法违规处罚等信息,并将信息交互至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公共服务系统。
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应在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公共服务系统和国家指定媒体及时发布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资格审查结果、成交信息、履约信息以及有关变更信息等依法应当公开的信息。
第五章行政监督
第十六条各行政监督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省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施行业监督,履行下列职责:
(一)拟订本行业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制度,确定本行业公共资源进场项目的范围和规模标准,督促项目统一进场交易;
(二)负责对交易活动实施事中事后监督,依法批准招标申请文件,监督交易过程和合同履约情况,处理招标投诉;
(三)依法对本行业进场项目信息发布、交易资料等进行审核,及时公布交易主体和项目信息,推进信息数据互通共享;
(四)负责本行业交易主体、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管理;
(五)协同对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考核评价;
(六)参与省综合评标专家库建设和管理。
第十七条监察部门依法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有关对象实施行政监察,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问责。
审计部门依法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涉及资金使用情况实施审计监督。
第十八条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且可能影响交易结果或造成严重损失的,应及时依法调查处理。
第六章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各方交易主体和评标委员会专家成员违反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法予以处罚,相关行为计入省公共资源交易不良信用记录并予以公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相关工作人员违反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直接影响交易结果的公平公正性的,由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或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行政监督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违规插手交易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以及有其他严重违法违纪行为且造成严重后果的,由相关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 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试行期间,如国家有新规定的,及时对本办法进行修订。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河南省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目录
(第一批)
一、工程建设项目。中央、省本级投(融)资和使用国有资金(含财政性资金)投资以及省属国有企业投资控股或占主导地位的依法应当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及其相关的装修、拆除、维修等)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与上述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和材料采购等,主要包括:
(一)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省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建设项目,省属国有企业重大建设(包括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等。
(二)关系社会公众利益、公共安全领域的基础设施项目:
1.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等能源项目;
2.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等交通运输项目;
3.邮政、电信枢纽、通信、信息网络等邮电通信项目;
4.防洪、灌溉、排涝、滩涂治理、水利枢纽等水利项目;
5.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6.其他基础设施项目。
(三)关系社会公众利益、公共安全领域的公用事业项目:
1.科技、教育、文化项目;
2.体育、旅游项目;
3.卫生、社会福利项目;
4.其他公用事业项目。
(四)铁路工程:郑州铁路局管理的大中型、更新改造及小型建设项目。
二、政府采购项目。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使用财政性资金,列入政府采购目录或达到限额标准以上的集中采购机构采购项目。
三、矿业权出让项目。省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实施的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项目。
四、医药集中采购项目。省卫生计生部门实施的全省统一组织的药品及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项目。
五、国有产权和国有资产等交易项目。
(一)省属国有产(股)权转让、拍卖等交易项目;
(二)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以及省属国有企业公车等资产拍卖;
(三)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房屋租赁、大型户外广告、冠名权、经营权转让等。
六、罚没物品拍卖项目。省级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的诉讼(涉案)、罚没、抵债(税)资产的市场化处置项目。
七、主要污染物排污权、特许经营权转让等涉及公众利益、公共安全领域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
第二篇:眉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公共资源交易
暂行办法》的通知眉府办发〔2008〕2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市属以上企事业单位:
《眉山市公共资源交易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八年五月十五日
眉山市公共资源交易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创建统一、开放、透明、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现资源共享,节约公共开支,加强廉政建设,依法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39号)、《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眉山市本级各类公共资源招标投标、拍卖、竞价等交易活动;东坡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交易活动,各县500万元以上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交易活动;各区县1000万元以上单宗国有实物资产转让及处置。
第三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市交易中心”)是全市进行公共资源交易的服务平台,并受政府委托,行使政府集中采购职能。其主要职责为:
(一)负责为各类交易活动办理交易登记和招标申请,统一发布交易信息,受理投标报名,为开标、评标和定标等交易活动提供服务;
(二)收集、存贮和公布招标投标政策法规以及相关价格、企业、科技和人才等信息,并为招标投标交易各方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三)为监督部门参与监督、各类交易中介(代理)服务机构提供条件;
(四)负责制定进入市交易中心项目的交易规则,维护招标投标交易场内秩序;
(五)受政府委托,在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阶段,行使业主招标职责;
(六)负责建立招标投标集中统一平台各方主体信用体系和市场不良行为记录体系,并做好交易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立卷和管理;
(七)承办市政府、市招标投标监督委员会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四条市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招管办”)是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机构,管理和协调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的建设及运作,规范交易行为,维护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其职责为:
(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指导、督促、审定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交易执法监督细则、执法监督责任追究制度,审定市交易中心招标投标交易活动中各项规则和制度;
(二)指导和监督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建设与运行,召集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统一平台建设与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协调处理各类交易活动产生的争议和纠纷;
(三)负责对市交易中心执行招标投标管理政策、规定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四)可在交易之前对交易条件和招标文件等相关资料进行检查和复核,然后移送市交易中心组织实施。
(五)依法受理招标人、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投诉和举报,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招标投标过程中违纪违法行为;
(六)承办市政府、市招标投标监督委员会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五条发改、财政、国土资源、建设、交通、水利、国资等职能部门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监督执法。
第六条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的下列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必须在市交易中心进行:
(一)市本级依法必须招标、比选的政府投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项目有关的重要设备和材料的采购;东坡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交易活动;各县50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
(二)市本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所含项目采购,以及由政府集中采购代理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外、限额标准以上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项目采购;
(三)市本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的招标、拍卖、挂牌(以下简称“招拍挂”)出让;
(四)市本级权限范围内企业国有产权、股权转让,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单宗国有实物资产转让及处置;区县1000万元以上单宗国有实物资产转让及处置;
(五)其他依法应当采取招拍挂或其他形式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必须进市交易中心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目录由市招管办会同各职能部门拟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七条鼓励其他各类交易项目自愿进入市交易中心交易。
第八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
项目审批部门在审核必须招标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时,核准项目招标方案,包括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以及具体招标范围,并抄送有关部门。
发改、财政、建设、交通、水利等职能部门依法承担本部门管理权限内招标方案备案和招标投标监管工作。
市交易中心受政府委托,在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阶段,行使业主招标职责。项目建设单位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负责完成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具备招标条件后送市招管办复核审查,经市招管办审查后移送市交易中心组织招标。招标完成后,项目建设单位与中标人签订合同,组织实施。
市交易中心承担工程建设项目有形市场的服务职责,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环节应当在市交易中心进行:受理交易事项、报名受理、发布交易信息、资格审查、交易文件发售、专家抽取、开标、评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签发中标通知等。
第九条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编制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计划,组织拆迁摸底、勘测定界、地价(矿业权价款)评估等前期工作,制定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方案并报市政府批准,根据招拍挂结果确定中标(竞得)人,与中标(竞得)人签订出让合同。
市交易中心接受委托,组织开展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招拍挂交易活动,承办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招拍挂进场交易事务。具体包括:按照市政府批准的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方案,拟定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招拍挂出让文件和出让公告,报国土资源部门审批后,对外发布出让公告,发售出让文件;接受投标(竞买)报名,进行资格审查,发放投标(竞买)资格确认通知书;组织招拍挂交易现场;在场内更新显示挂牌价格;招拍挂结果报市国土资源部门确认。
第十条政府采购
财政部门负责依法制定管理制度,并指导实施;起草市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报同级政府批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审核确定采购方式;采购合同备案管理;支付采购资金;收集和统计政府采购信息;处理政府采购投诉事项;组织集中采购业绩考核等。
市交易中心承担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职责,负责财政下达计划的政府采购工作和市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委托的政府采购工作。按照审批的采购方式,编制和发放采购文件;组织项目实施;组建评标委员会(或谈判小组、询价小组),组织评标(或谈判、询价)工作,审查采购项目是否符合采购计划及采购目录的规定标准;受理采购供应商的询问或质疑,协调或督促政府采购合同的履行,承办市领导交办的其他采购事项。
第十一条国有产权交易
国资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方案的审核、批准(重大交易事项报市政府)、委托资产审计和评估、受让方资格审查、产权交易合同的审查或签订、产权变更和注销登记。
市交易中心承担组织国有产权交易职责。受国资部门委托,受理意向受让方报名登记,与转让方协商确定交易方式,确定拍卖机构,将成交结果抄送国资或相关部门。
第十二条市交易中心应建立快捷透明的信息发布制度。各类交易信息除在国家、省指定的媒介上发布外,还应及时在市交易中心通过网站、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发布。
第十三条市交易中心应建立全面的信息库,搜集和整理代理机构、供应商、产品及服务信息,审查供应商资格,并定期对其资质和信誉进行评定和审核。
第十四条市交易中心应建立对投标人、代理机构、评审专家等的从业信誉档案及信用评价制度,如发现其不良行为,及时通报市招管办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市交易中心按国家、省物价主管部门核准的标准收取相关服务费用,所收非税资金全额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第十六条市交易中心应维护公共资源交易过程的现场秩序,对违反交易程序和规则的行为予以制止,并及时向市招管办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通报,确保交易活动公开、公平、公正。
第十七条监察、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专项监督。对于玩忽职守、泄密失密、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直至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三篇:阜新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
阜新市人民政府令
第95号
《阜新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业经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五届阜新市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市长 杨忠林
2013年11月7日
阜新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促进公平竞争,加强廉政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共资源交易是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国有产权(股权)交易等公共资源集中在一个平台上交易,优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行为。
第三条 在本市市辖区、经济开发区及高新区进行有关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公共资源交易应当坚持合法、公开、公正、公平、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 对于依法应当进行交易的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规避进场交易。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竞买人、供应商、受让人(以下统称投标人)参加交易,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交易活动。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 阜新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公管委)是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研究解决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1—
第七条 阜新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公管办)是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的管理、监督、协调机构,承担公管委的日常工作。其具体职责是:
(一)负责制定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规则,督促指导公共资源交易办理机构制定具体的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规程、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二)协助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受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投诉调查工作;
(三)负责公共资源诚信体系建设;
(四)配合有关部门负责评标专家库的相关工作;
(五)负责协调解决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六)会同有关部门监督检查公共资源交易中各项交易规则和制度的落实情况;
(七)指导、协调、监督、考评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
(八)其他工作职责。
第八条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隶属于公管办,是公共资源交易的平台,其具体职责是:
(一)负责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开标、评标场所和服务;
(二)负责发布交易信息;
(三)根据有关规定,负责组织编制相应交易文件;
(四)负责建立查询、咨询服务体系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指南;
(五)负责电子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与使用;
(六)根据有关规定,负责受理相应交易活动的异议(质疑)工作;
(七)负责进场交易项目文字、音像、图片等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提供档案查询和调阅服务。
第九条 市发展改革、财政、国有资产、国土资源、住建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市监察部门负责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以及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履职情况进行监察;市审计部门负责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第三章 交易管理
第十条 下列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应当在交易中心进行:
(一)使用国有资金投资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
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建设工程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采用BT、BOT、TOT等融资方式的建设项目实施单位的选择等;
(二)依法进行的政府采购活动;
(三)国有产权(股权)交易;
(四)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及矿业权出让(转让);
(五)国有资产处置的交易;
(六)大型户外商业广告经营权、路桥和街道冠名权、公交线路和出租车营运权、供水、供气等特种行业经营权的转让;
(七)其他依法或者按照相关规定应当进入交易中心进行的交易活动。第十一条 公共资源交易主要采用公开招标、拍卖和挂牌3种方式。交易方式确定或者变更交易方式的,由项目审批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十二条 凡是进入交易中心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应当依法进行。交易中心应当在业务受理、交易安排、信息发布、场地设施、资金结算等方面提供相关服务。
第十三条 公共资源交易程序按照交易项目,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信息应当在阜新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网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媒介上发布。
第十五条 评审现场除评审专家和监管人员及必要的工作人员以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
第十六条 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不得改变交易文件载明的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其他人员不得参与评审。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交易:
(一)法律、法规和规章禁止的;
(二)资源产权归属关系不清的;
(三)处置权限有争议的;
(四)已经被有关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
(五)合同期限未满的;
(六)提交资料不全或弄虚作假的;
(七)其他依法应当禁止的情形。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公管办应当配合行业管理部门、监察部门构建以行政监管、执法监督、行政监察为重点的监管体系,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
第十九条 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利用电子监督平台对公共资源交易进行监控。
第二十条 公管办应当建立相关信息库,从业信用档案、内部评价制度,对其从业活动实行动态管理。对有不良行为记录的单位和人员,及时向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对交易活动中发生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相关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相关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应当进场交易而未进场交易或者规避进场交易的;
(二)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参加公共资源交易的;
(三)依法必须进行公开招标而未进行公开招标的;
(四)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第二十三条 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有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交易中心对入场交易项目实行有偿服务的,依照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执行。
第二十五条 对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六条 阜蒙县、彰武县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
芜湖市人民政府令
第54号
《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已于2014年3月27日经市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4月1日起执行。
市长 潘朝晖 2014年3月28日
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公共资源交易,是指项目单位对涉及的自然性、资产性、社会性和行政性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竞价、协议等交易方式,确定竞得人(中标人、受让人)的活动。
前款所称项目单位,是指以项目业主身份进行公共资源交易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国有(控股)企业,包括招标人、采购人、出让人等。
第三条 本市市区范围内(含各区、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大桥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管理和监督,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公共资源交易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管办分离,集中交易、规范运行,部门监管、行政监察的运行机制。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排斥相关自然
—1—
人、法人或组织参加交易,不得非法干涉交易活动。
第二章 管理服务机构
第六条 市政府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作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决策机构,负责重大问题的决策、重大事项的领导和协调工作。
第七条 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是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公共资源交易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指导、协调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
(三)制定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规则;
(四)建设、维护和管理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
(五)组织建设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
(六)编制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目录;
(七)配合行政监督部门建设和管理企业(供应商)库、交易代理机构库;
(八)配合项目单位督促合同履约;
(九)配合行政监督部门调查处理投诉事项;
(十)承担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十一)承办市政府及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第八条 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国土资源、信息化等行政监督部门依法对本行业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施监督,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查、备案交易文件,监督答疑、开标、评标、定标、竞拍等重要交易环节;
(二)调查处理投诉事项,对项目单位、竞价人(投标人)、交易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
(三)会同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建设和管理企业(供应商)库、交易代理机构库;
(四)会同相关部门、项目单位对竞得人(中标人、受让人)及项目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交易代理机构进行诚信评价;
(五)配合项目单位督促合同履约;
(六)完成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2—
第九条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隶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的事业法人,是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集中交易场所、专业服务平台和市场服务主体,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公共资源交易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发布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场所、信息资料、技术咨询等服务;
(三)接受竞价人(投标人)报名,负责收退交易保证金和保管档案等工作;
(四)统计分析进场交易项目的有关数据;
(五)查验进场交易项目的相关手续,见证开标、评标过程,维护交易现场秩序;
(六)对进场交易的竞价人(投标人)、交易代理机构进行诚信评价,配合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建立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
(七)为行政监督部门实施监督提供必要的服务,配合调查处理投诉事项。
第十条 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的建设工程、政府采购等项目应当由有相应资质的交易代理机构代理交易。交易代理机构应当在其资格许可和受委托的范围内开展交易代理业务,接受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项目单位的委托;
(二)编制交易文件;
(三)组织交易活动;
(四)配合行政监督部门调查处理投诉事项;
(五)澄清、答复竞价人(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异议、质疑;
(六)完成项目单位委托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 交易范围
第十一条 公共资源交易实行目录制和动态管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目录由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拟定,经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公布实施。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目录的修订,按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二条 下列项目应当列入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目录:
—3—
(一)市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各类工程、货物和服务项目的招标、采购;
(二)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的采购;
(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的出让;
(四)国有产权、股权、知识产权的出让;
(五)特种行业经营权、城市占道经营权、路桥和街道冠名权、大型户外商业广告经营权、客运线路和出租车营运权的出让;
(六)涉及规划、土地和工程的咨询、代理、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招标;
(七)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罚没资产的处臵;
(八)国家、省、市规定应当列入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目录的其他项目。前款第一项所列项目应当在本办法实施后即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第二至八项所列项目应当逐步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具体时间由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决定。
第十三条 下列公共资源不得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
(一)法律、法规和规章明文禁止的;
(二)产权归属关系不清的;
(三)处臵权限有争议的;
(四)已实施抵押、质押担保,且未取得权利人同意的;
(五)已经采取司法、行政等强制措施,且未经有权机构授权或允许的;
(六)应当审批、评估而未审批或评估的;
(七)资料不全或者弄虚作假的;
(八)应当禁止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 鼓励和引导未列入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目录的其他公共资源和社会项目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交易活动及其监督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章 交易方式
第十五条 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应当在审批、核准项目时对交易方式作出认定,并通报有关行政监督部门。
第十六条 公共资源交易方式应当以竞拍(公开招标)为主,其他交易
—4—
方式为辅。
第十七条 对确需采取非竞拍(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由项目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办理。
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会同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制定非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管理的相关制度。
第五章 交易程序
第十八条 公共资源交易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主要包括下列程序:
(一)申请交易。项目单位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出交易申请,提交项目批复及相关资料。
(二)委托代理。项目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确定交易代理机构,委托代理交易事宜。
(三)编制、发布交易文件。交易代理机构编制交易文件,经行政监督部门审查、备案后发布。
(四)受理报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受理竞价人(投标人)的报名,办理交易保证金的收退。
(五)组建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由项目单位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项目单位的代表不超过1人,并不得担任评标委员会负责人;有关经济、技术方面的专家,由项目单位或交易代理机构从评标专家库中抽取。
(六)组织交易。交易代理机构主持现场交易,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查验证件、见证交易现场,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实施监督。
(七)确认评审结果。项目单位确认评标委员会的评审结果,签署定标意见。
(八)公示评审结果。交易代理机构发布评审结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九)确认交易。公示结束后,交易代理机构发布中标公告、发放交易确认书(中标通知书)。
(十)立卷归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整理归档交易资料。
公共资源交易的具体程序,由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会同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制定,经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5—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批准后,应当中止交易程序:
(一)交易期间权属产生异议,尚未依法确定的;
(二)执法执纪或行政监督部门正在调查处理举报、投诉,不中止交易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因不可抗力致使交易不能继续进行的;
(四)交易系统故障导致交易不能继续进行的;
(五)依法应当中止交易的其他情形。
前款所列情形消失后,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视情决定交易恢复或交易终止。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批准后,交易程序应当终止:
(一)交易期间,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仲裁机构确认项目单位对其委托交易的公共资源无处理权的;
(二)交易标的物灭失的;
(三)依法应当终止交易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条 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项目应当根据项目的类别和特点,分别采取随机抽取法、经评审的最低价评标办法或综合评分法等方法进行评审。
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会同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制定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项目分类分级评标办法和范本。
其他交易项目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六章 交易监督
第二十二条 公共资源交易实行部门监督执法。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国土资源、信息化等行政监督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交易活动实施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三条 竞价人(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交易文件、交易过程、交易结果侵害了自身合法权益时,可以在法定期限内以书面形式向项目单位、交易代理机构提出异议。有关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限内作出书面答复。
—6—
第二十四条 竞价人(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交易活动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在规定时限内投诉。
市纪委、监察局派驻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的纪检组、监察室设立投诉受理中心,负责接收、登记、交办、督办、备案投诉事项。
第二十五条 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应当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在规定时限内作出处理决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投诉人、被投诉人和其他与投诉处理结果有关的当事人。
需要进行检验、检测、鉴定、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内。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监督部门的投诉处理决定不服或者行政监督部门逾期未做处理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七条 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组织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公共资源交易诚信管理办法由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经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八条 对竞得人(中标人、受让人)有严重违约行为,且确需解除合同的,由项目单位组织实施。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和司法机关按照各自职责予以配合。
第二十九条 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会同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制定严重不良行为企业、项目关键岗位管理人员“黑名单”制度,在一定时限内禁止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参与交易。
前款所称项目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主要是指施工企业为建设工程项目配备的有相应执业资格的项目经理和相应职称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及有相应上岗资格的施工、质量、安全、造价管理人员等;监理企业在建设工程项目配备的具有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和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等。
第三十条 监察机关依法对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有关的监察对象实施监察。
第三十一条 审计机关依法对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实施审计监督。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项目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
—7—
门责令改正,可并处罚款;构成违纪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依法应当竞拍(公开招标)而采用邀请招标或其他采购方式;
(二)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竞价人(投标人);
(三)与项目设计单位、工程量清单编制单位、交易代理机构、竞价人(投标人)或评标委员会成员等串通;
(四)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三条 竞价人(投标人)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记不良记录直至列入“黑名单”;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以他人名义交易或者以其他方式骗取项目竞得;
(二)以串通或者行贿等违法手段谋取竞得;
(三)捏造事实、伪造材料进行质疑或者投诉;
(四)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四条 交易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暂停直至取消交易代理资格;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泄露应当保密的与交易活动有关的信息或资料;
(二)与项目单位、竞价人(投标人)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三)隐匿、销毁应当保存的交易文件或者伪造、变造交易文件;
(四)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五条 评标委员会成员有下列行为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情节较重的,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参加评标;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私下接触竞价人(投标人);
(二)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
(三)与评标委员会其他成员串通,企图影响评标结果;
(四)透露评标信息;
(五)收受竞价人(投标人)或其委托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
(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六条 行政监督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的,由监察机关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构成违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8—
人员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不严格按照职责规定对交易活动进行监督,失职、渎职;
(二)对交易活动中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不及时制止和调查处理,造成一定后果;
(三)在履行职责时徇私舞弊、滥用职权;
(四)不依法公告对项目单位、交易代理机构、竞价人(投标人)、评标委员会成员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理决定;
(五)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七条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的,由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或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构成违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泄露应当保密的与交易活动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二)违规干预交易活动;
(三)利用计算机或者其它手段,有意设定评标委员会成员;
(四)不按规定办理交易保证金收退;
(五)对违规交易行为不及时制止、报告,造成一定后果;
(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八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玩忽职守、泄露秘密、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以及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的,由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无为县、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可参照本办法执行。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14年4月1日起施行,由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负责解释,《芜湖市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8号)同时废止。此前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9—
第五篇:浅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体制改革
浅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体制改革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根据我国的经济基础、民族特色、文化传统、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一条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探索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如何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如何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这个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实现中国梦,不是GDP的简单增长问题,更重要的是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问题,社会的民主、公平、正义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机与活力问题。实现这个目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司法方方面面的深化改革,其中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现行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在以行政计划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的基础上设立的,是以行业部门管理为主的体制。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以行业为主的监督管理体制已不可避免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开放原则发生了冲突,传统监督管理体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市场管理的逻辑支撑。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社会公众是公共资源的所有人,行业部门仅是由公众到政府、再由政府到部门的委托代理人。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委托代理关系,决定了现行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行为约束机制对行业部门是不适用的,必须有第三方对这种委托代理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管理。也就是说,行业部门作为公共资源经营权、决策权的执行者,是以被委托人身份参与交易活动的,属于市场交易主体的一方,与其他参与市场竞争的市场主体处于平等、竞争地位,同样也应该是被监管的对象。以行业为主的监督管理体制将公共资源交易的决策权、经营权、监管权集行业部门于一身,模糊了在市场交易行为中的权、责、利边界,使之集经营者和管理者于一体,导致了目前我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分割、监管缺位、管理混乱的现状。
2.缺乏客观独立的监管主体。现代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非对称信息博弈”并会导致市场“失灵”,市场监管就是政府解决“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是依法、公正、独立,其中独立性是实现监管主体地位的权威性、公正性的保证。以行业为主的管理体制将市场的监管权给予了与交易主体有着紧密关联的各个相关行业部门,不仅造成了监管职能交叉、执法冲突、责任不清、权威不够等弊端,而且加剧了市场交易的“信息不对称”和“非对称信息博弈”,造成了行业部门对于交易市场的行业垄断,产生“不正当竞争”和“限制竞争”,直接引发了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对于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信任危机。
3.缺乏权力制衡机制。公共资源交易是政府委托行业部门对公共资源进行的市场交易,直接涉及公众利益的市场化配置。政府作为公众利益的维护主体,有责任、有义务实现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有效监管,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依据现代法治理论,法治的实质是人民高于政府,法治的内容既包括对公民的规制,更强调对公权的制衡,要求在权力运行结构中,必须存在与权力主体相抗衡的权力,通过权力制衡权力,最终实现权力运行的平衡。但是,行业监管体制下的监督是由行业部门通过在管理系统内部设立监督机构对行使权力的内部机构和人员实施的监督,是一种分层式、封闭式、直线式的权力自我监督,这种治理结构在理论上是不可能达到有效监督的目的,也没有真正体现出政府对于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监管的完全责任。同时,这种监管体制是将一般市场主体的权利作为防范和控制的主要对象,忽略了对于行业部门权力运行的监督,违背了“法治中国”要求。
4.缺乏预防腐败的治理体系。“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由于现行行业监督体制将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督权授予了行业部门,使行业部门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政策的执行者,还是政策执行的监督者,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拥有了“全流程运作”的权力,这种权力在缺乏权力制衡的条件下就是“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寻租”。一方面,行业部门通过行业政策割裂市场,形成市场垄断,如滥设各类资质、资格标准和要求市场主体进行事前审核、登记等;另一方面,少数权力掌控者存在利用职权直接参与或插手市场竞争谋取利益的风险。
5.缺乏规范统一的监管平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应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以行业为主的监督管理体制将公共资源交易监管职责分散在不同的行业部门,各个行业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自建市场、自立规则、自行监管,使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形成了以行业、地域分割的条块结构;形成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碎片化,各自为政,信息孤岛,难以监管。这种架构不仅没有有效实现行业部门对于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监管职能,反而造成了监管真空、政府失灵的现状。
二、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经济环境。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公共资源交易为世界之最。公共资源交易如果没有科学的监督管理体制,就容易出现暗箱操作,利益输送、滋生腐败问题,这是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旨的。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益的关键所在,公共资源交易通过竞争发挥市场经济择优择强,优胜劣汰的作用,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前,我国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同体监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格格不入,为此深化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治理机制。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尽快建立现代社会的治理机制,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机制就是完善现代社会治理机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传统的条条块块、行政化、部门化管理到现代社会规范透明、法制化、社会化管理,在这样一个变革发展中,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创新必将走在前列,必将率先突破行业行政化管理的藩篱,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创新具体的实现形成。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如何打破周期率魔咒时说:“我们已经找出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人民怎样监督政府,人人怎样起来负责,这需要从法律、制度、程序、机制上逐步实践完善。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把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从行政行业部门交给第三方、市场、社会、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体的实践形式之一。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开透明化,交易的监督权由政府行政部门的负责人转移到市场,专家评委以及当事人之间的相互监督,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这里不仅仅是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的科学规范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三、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现行公共资源交易以行业为主的监督管理体制由于自身固有的缺陷,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监督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权力制衡原则。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资源交易运行、管理、监督,以行业部门为主,项目从争取立项到资金计划;从项目招标到项目建设;从项目管理到项目运行;从项目投诉到投诉处理,几乎全由一个行业部门,甚至一个单位来承担。招标人、代理人、投标人、监督人可能就是一个单位,一个行业部门,都归行业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负责,行业内部的自由裁量权太大。难以制约的权力,就容易产生腐败。为什么有些权力行业部门的领导人“前腐后继”呢?除其个人因素外,行业部门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权力难以制约,缺乏制衡机制是一个主要原因。为此,按照权力制衡的原则,构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十分紧迫。2.社会监督的原则。在长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按照条条块块一套“官本制”行政化的管理方式运行,成本高、效率低,容易产生官僚主义。社会经济一旦出现问题,人们首先考虑是由哪个部门管,哪个单位负责的问题,找不到单位,就成立新单位,组建临时机构,这样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忙,越来越不够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情况千差万别,经济发展千变万化,改革创新日新月异,这种“官本制”,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已经举步维艰了。为此,创新社会经济管理的方式,在行政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快社会监管机制的建设十分紧迫,也就是在法律上、制度上、程序上建立人人监督政府的机制。公共资源交易涉及社会经济的所有领域,年交易额约20万亿元;涉及企业几
十、上百万家,企业的实力、诚信、业绩、人员、技术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单纯靠行政化管理是难以为继的,唯有社会监督才是最全面的监督,当事人之间的监督才是最认真的监督。
3.信用共享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某一方面来讲是信用经济,信用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然而社会信用共享机制建设还十分薄弱,严重滞后,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中,信用管理是重中之重,加快信用共享机制建设,完善信用管理办法迫在眉睫。
四、公共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肤浅建议
公共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管理体制的变革,法律法规制度的兴废,利益格局的调整,必须做到顶层设计,循序渐进,小步快跑。几点肤浅建议如下:
1.制定《公共资源交易法》。目前涉及公共资源交易的法律比较分散,有《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拍卖法》等。由于立法时间较长,具有浓厚的行政化,行业部门色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难以有效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制定《公共资源交易法》从顶层上设计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的法律框架,从权力制衡、社会监督、信用共享、科学规范等方面来建立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应尽快提到议事日程。2.构建综合监督、行业管理、社会监督、行政监察有机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公共资源交易涉及各行部门,千家万户,必须统一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统一法规制度,统一运行程序,统一信用管理,统一科学评标办法。为此,建立综合监督管理体系势在必行。社会监督要从法律保障、程序公开、投诉处理、维权职能、第三方公正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应的机制。行业管理和行政监察,要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真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疏而不漏的管理机制。
3.打造全国“一网一库一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和监督提供了新的平台空间,全国“一网”(交易网、服务网、监督网)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平台阳光透明,运行科学规范,大数据全程监督分析;全国“一库”专家资源共享,统一标准、社会监督、优胜劣汰;全国“一规”统一流程、规范运行、科学高效、择优择强。同时探索推行科学公平、择优择强的公共资源交易评标办法。现行的综合评标法漏洞很多,使串标围标、暗箱操作有可乘之机。目前广州市探索商务诚信评标法,合肥市探索合理低价评标法,对于遏制串标围标都起到了较好作用,建议国家组织力量专题研究探索,尽快出台一套科学公平、择优择强的评标办法,从制度上来保障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