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横县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5 02:0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宁市横县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宁市横县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

第一篇:南宁市横县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

南宁市横县“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2011-20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结合我县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我县消防工作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时期,我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党中央、国务院,广西区,南宁市关于加强消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责任制,持续深入开展社会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大力提升社会整体防控火灾能力,深入开展部队“三基”工程建设,有力夯实部队基层基础工作,深入开展社会消防“六进”宣传,不断提高全县人民消防安全素质,消防工作得到较大发展,全县火灾形势保持总体平稳,为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一)消防工作责任体系已经建立。县委、县政府将消防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文明城市(乡镇、村、社区)与平安创建等考评范围,先后制定下发了加强消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的消防工作责任。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强消防工作制度建设,建立了违章违规查处、重大火灾隐患举报、挂牌督办等长效管理措施,促进了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时期,全县共投入资金 500万元,新建六景消防站1个,对县消防大队进行了改造,总建筑面积达2170平方米。添置抢险救援消防车 3辆、大吨位水罐车2辆,县城消火栓增加65个,大力提高了我县防御火灾的整体能力。

(三)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日益好转。全面持续开展公众聚集场所、违法投入使用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三合一”、“多合一”厂房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等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成立各部门联合检查组,与县各部门联合检查6122 家,发现重大火灾隐患17家,依法查封消防违法场所 25 家,责令停产停业83家,有效预防和遏制了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四)人民群众消防安全素质不断提高。积极扩大消防站开放活动,扎实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工作,广泛采取发送短信、发放资料、张贴图画、观看消防片、消防展板、播放消防广播、开展消防演练等形式多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强的消防宣传,有效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举办各类消防培训班 21期,近1130 人次接受了消防培训;县消防大队实行定期对外开放,群众广泛接受了消防教育。

(五)消防部队战斗力明显提升。县公安消防大队以“三基”工程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练为战”思想,积极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全面提高了指挥、灭火、救援、防护能力。县公安消防大队共接警出动612次,出动警力3068 人次,车辆 658台次,疏散和抢救群众 76 人,保护财产3000 万元,成功扑救和处置了多起影响面大的灭火抢险救援任务。积极开展了打造消防铁军活动,已组建 2个攻坚组。以消防大队为依托,顺利完成了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的组建挂牌任务。

“十一五”时期,我县消防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还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一是社会消防安全责任制不够落实,一些单位防火责任意识不强。二是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消防器材装备还不能满足大型灭火救援工作的需要。三是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力度有待加强,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尚未得到有效落实。四是消防宣传教育普及还有欠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五是消防警力较为不足,难以应对日益繁重的执勤灭火、应急救援、社会救助、安全保卫等工作任务。

二、“十二五”时期消防工作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胡锦涛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总要求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和《广西区消防条例》,积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大力实施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大力开展打造铁军练兵活动,着力整治各种火灾隐患,全面加强城乡消防工作,加快县城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切实提升全社会防控火灾的意识和能力,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建县进位赶超、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主要目标

通过又一个五年的努力,使全县消防安全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有力增强,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和灭火救援攻坚队伍建立,灭火抢险、救援救灾能力有力增强,新建特色消防力量体系基本形成,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有力夯实,城乡火灾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得到全面提高,逐步完善与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文明城市建设相适应的消防安全保障体系,社会消防安全形势平稳,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落实政府“四项责任”, 将消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将消防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中,各乡镇、各部门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

——结合新颁布的《消防法》,建立消防工作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联席会议机制、联合执法机制、重大火灾隐患预防和整改机制。

——提高社会单位“四个能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大力提高,防火条件明显改善,重大火灾隐患得到及时整改,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继续得到有效遏制甚至不发生。

——落实城乡“四个基础”建设,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基本建立,城乡公共消防设施100%达标;消防力量发展适应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乡镇专职消防力量、企业消防队、农村义务消防队;加强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公共突发事件消防应急救援体系发挥作用,社会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提高。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内容,消防职业教育形成规模,消防宣传普遍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消防站投入使用,消防站建设,装备器材配备符合《消防队(站)建设标准》,消防警力增加和队伍壮大,消防力量和作战体系基本形成,部队正规化建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三、“十二五”时期消防工作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

1.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各乡镇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健全防火安全委员会,不断研究和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完善政府消防工作考评体系,将消防工作纳入政府任期目标考核范围,每年实行考评。县公安消防大队、派出所要认真履行消防监督执法职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将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消防行政审批、消防专项治理等信息通报有关部门。住建、安监、质监、工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对消防安全进行严格监管。教体、卫生、交通、民政、农业、文广旅游新闻出版、人防等部门要建立健全消防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制定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继续强化社会单位自我管理主体意识,建立消防安全自我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提高单位自防自救能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2.强化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县消防大队制订并组织实施消防宣传教育计划,开展好每年的主题消防宣传和“11·9”消防日活动,全面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要建立农村消防夜校,设立消防固定宣传栏,开通乡村消防广播,不断加强社会消防工作宣传,推动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深入人心。要建立健全消防工作新闻发布通报制度,强化全面广泛的消防宣传工作,扩大消防宣传受众面。2015年底前,依托消防大队建成消防宣传教育基地。要继续推动将消防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内容,特殊岗位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培训合格上岗制度。

3.加强社区、乡镇、行政村消防工作。社区要成立由社区居委会干部、社区民警、驻区单位负责人和居民代表共同组成的消防组织机构,并将消防安全纳入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内容。建立社区消防站或者志愿消防站,成立消防队伍等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建立健全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公共消防器材室、消防宣传栏。2015年底前,90%的社区消防建设达到标准。要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然村整治总体规划,并与村庄整治同步实施,大力改善农村防火安全条件。改进和加强乡镇、行政村消防安全管理,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推进乡镇、行政村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消防安全要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2015年底前,全县每个行政村建立配备手抬消防机动泵的义务消防组织。

4.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实行合同制消防员制度,积极推行消防保安员制度,在大型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高级商住楼、写字楼等场所派驻消防保安员。无公安现役消防力量的重点镇逐步建立配备消防车的专职消防队,其他乡镇建立配备消防车、三轮摩托消防车或机动泵的专兼职消防队。

5.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建立政府领导挂帅、各相关部门参加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立联席会议和工作会商制度;突出重点、统筹推进,进一步完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的组织体系、特种装备配备、人员编配、应急值班、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二)加快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建设

1.完成乡镇消防规划编制任务。乡镇要根据现状制定近期消防工作建设目标。在修订乡镇总体规划时,要及时对消防专业规划进行调整;在乡镇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城镇总体发展规划和消防专业规划的要求,确保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试点镇、重点镇要在2011年上半年前完成消防规划的编制、修订。住建等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已审批的消防规划,解决好消防站、市政消火栓、消防通道、消防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2.加强消防水源建设。以市政消火栓建设为重点,加快县城、乡镇、社区消防水源建设步伐,解决单位无水源的问题。县城在2011年底消火栓安装率达到100%、2012年集镇消火栓安装率达到100%,2013年农村消火栓安装率达到50%,消防供水管网流量压力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供水管网尚未覆盖到的个别偏远地区、重点地段和重点单位要修建消防水池等储水设施。

3、加强消防道路和通讯建设。重点镇、中心镇要制定消防规划专篇,其它乡镇要将建筑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灭火力量纳入乡镇总体规划。进村主要道路硬化,且宽度不应小于3.5米,确保各乡村消防通道畅通。设有自来水管网的乡镇,要按标准设置消火栓或消防水带接口,确实困难的要充分利用河道增设供消防用水的取水口,缺水地区必须修建消防水池,确保消防用水。

4、实施“十户联防”。为提高农村家庭防范火灾能力,各行政村推广实施“十户联防”制度,即以村小组为单位,每村将相邻近的十户村民划分为一个联防组,轮流值班,督促联防户进行消防巡查,确保家家户户“灶门关、水满缸”。

(三)加强消防监督工作

1.完善消防管理法规体系。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重点抓好政府“四项责任”的落实,抓好执法队伍“四个水平”的提高,抓好城镇、农村“四个基础”建设,抓好社会单位“四个能力”消防安全管理的提高,抓好日常监督管理和行政审批业务,努力适应县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推进消防行政管理改革。积极改革建筑工程消防审核制度,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消防安全实行严格的审批准入制度,逐步实现从技术质量把关向质量监管转变。继续深化消防警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子警务,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对全县消防产品市场实行统一管理和质量把关,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3.加强消防监督技术装备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消防监督技术装备配备》(GA502-2004),加强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消防监督检查、火灾事故调查、消防宣传技术装备建设,确保消防监督执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消防监督工作效率。2013年底前,县消防大队达到《消防监督技术装备配备》标准。

4.建立火灾隐患检查、评估、整改机制。建立、完善和严格执行火灾隐患举报机制、重大火灾隐患公示机制、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机制、火灾隐患整改责任制度、对火灾危险性和消防安全保障能力的评价机制,以及县消防大队与县有关各部门的联席协商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立案销案制度,对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继续坚持消防安全责任告知和重大火灾隐患告诫制度,督促隐患单位按期整改,切实消除火灾隐患。

5、建立消防联合执法联动机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消防行政许可审批协调机制、消防安全信息共享机制、火灾隐患联合整治机制、消防执法联动的运行保障机制,采取消防联合执法和协助执法方式加强制度的落实,切实增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消防联合执法的能力。

(四)强化火灾预防

1.加强社区消防工作。将消防工作纳入社区建设标准和“平安新建”建设内容,开展创建“消防安全示范社区”活动,推动建立健全社区消防组织网络、工作责任和经费保障等制度。充分依托社区基层组织,加强指导,完善社区消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长效机制,保障社区消防安全。

2.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定期组织开展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和“三合一”场所以及建筑消防设施,城市消防通道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对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采取政府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又不能保障安全的要依法责令停产停业。通过3至5年的努力,全面改善上述场所和单位的消防管理状况,消除火灾隐患,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3.加强乡镇消防工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将乡镇消防工作纳入乡镇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乡镇消防工作组织;结合乡镇饮水、水利、通讯、农电、道路建设与改造等,督促相关部门严格控制建筑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加快改造易燃建筑密集区,设置必要的消防水源,修建必要的消防通道,提高防御火灾的能力;积极开展创建“无火灾乡镇”和“消防安全示范村”活动;落实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职责,督促建立健全乡镇消防管理组织和制度。

4.加强建筑工程消防质量监督管理。明确建设、设计、施工、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消防设施检测单位对建筑工程消防质量的监督管理职责,严把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施工检查和竣工验收关。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维护保养等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指导。积极探索现代化建筑防火规范体系,开展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推动城市建筑消防设施及火灾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提高城市抗御火灾整体能力。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维护公共安全。

(五)加大消防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

1.健全消防业务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消防部队每年消防业务经费增长不低于上年水平,专项经费逐年增长。

2、加强消防部队车辆装备建设。消防大队作为全县消防工作的枢纽,要重点加强建设。随着新建厂房、高层建筑的增多,县公安消防大队要配备举高车1辆、大型水罐车2辆,消防指挥车2辆,普通消防站灭火消防车不少于4辆。要不断改善车辆配备结构,提升车辆质量,在5年内,消防车辆的数量和种类达到国家基本配备标准。

3.加强器材装备配备。32种特种个人防护装备配备率达到100%。成立大队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器材配备达到国家配备标准。

4.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坚持政治建警,全面加强大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优化班子结构,增强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坚持从严治警,认真贯彻部队条令条例,严格部队正规化管理,确保队伍稳定统一。狠抓打造铁军大练兵活动长效机制建设,实施全面全员练兵、岗位练兵和科学练兵,严格落实“三个必训”,提高官兵综合素质。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纯洁公安消防队伍。

5.发挥灭火救援攻坚组骨干作用。要加强公安消防大队的灭火救援能力建设,积极开展灭火救援攻坚组演练,充分发挥其灭大火抢大险处突生力军的作用。

四、“十二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加强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发展消防事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要继续发挥防火安全委员会的协调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解决消防事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提升全社会防控火灾能力。

(二)加大经费投入。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消防业务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我县公安消防大队消防业务费长效保障机制,按照《广西区消防部队消防业务费保障标准》,将消防业务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安排好消防部队“打造消防铁军”和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所需经费。单位、企业要增加消防投入,技术改造应有消防专项建设及专用投资,资金应重点用于火灾隐患的整改。

(三)强化监督检查。县政府将规划实施进度和年度实施情况作为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加强检查考核。对未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的政府、部门和单位负责人,要根据有关规定予以问责和处理。县公安消防大队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通报规划实施情况和进度。

(四)制定实施方案。各乡镇要按照本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把规划确定的任务进行分解落实,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第二篇:南宁市良庆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南宁市良庆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南宁市贯彻国家、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方案》,为提高良庆区人口素质,促进良庆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结合我城区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教育发展现状

2010—2011学年,全城区共有幼儿园126所,全部为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15673人;有中小学74所,其中直属小学5所,公办中心学校5所,村完小26所,不完全小学24所(教学点41个),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民办小学6所,在校小学生31693人,其中公办21828人,民办9865人;公办初中5所,完全中学2所,在校初中生10938人,其中公办8569人,民办2369人;在校高中生977人。全城区公办中小学在职教职工1832人,其中小学1204人,中学628人。公办中小学专任教师1587人,其中小学1074人,初中458人,高中55人。

建区以来,城区党委、政府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办学水平,取得了新成效。2006年城区政府被评为南宁市“两基”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城区“两基”工作通过国家评估验收,2010年11月创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区)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中小学校管理逐步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初显特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存在问题

我城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优质教育资源欠缺,学校规划、配套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二是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比较大。尤其是辖区内还没有公办幼儿园,已成为社会反映的一个热点问题。三是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办学条件和内涵建设有待提高。

三、“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的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三)发展目标

1.教育投入目标

(1)教育投资比例。认真落实教育投入“三增长、一优先”的政策,保证政府财政投入有大幅度增长,畅通教育财政投入主渠道,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十二五”期间,要依法确保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高于财政经常性公务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2)新建、迁建、续建幼儿园、学校项目。根据五象新区高规划、高起点的要求,在城区辖区内计划投资63253万元,新建设幼儿园4所,迁建、扩建小学8所,迁建初级中学1所,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计划详见附件:良庆区“十二五”期间中小学幼儿园规划总表)。资金主要来源中央、自治区、南宁市划拨。

(3)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硬件投入,建设覆盖全区的光纤网络,建成特色鲜明的“良庆

区现代教育城域网”,不断完善、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库;争取中心学校以上的学校(含中心学校)都配备一间以上多媒体计算机房,信息技术装备完好率、使用率达到85%以上,学生用机达10人/台,全城区中小学各教学班90%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不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

2.各类教育发展目标

(1)学前教育。一是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基本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管理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二是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力争到2013年,实现一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建制村要有幼儿园,城镇新建住宅小区按标准配套建设幼儿园,逐步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坚持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以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5%以上,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0%以上,提高0—3岁幼儿受教育率。至2015年,力争创建8所市示范性实验幼儿园;1所自治区示范性实验幼儿园;7所特色幼儿园。

(2)义务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有计划、分阶段地改善城乡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做优基础教育,不断巩固“普九”成果。确保我城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以上,小学五年巩固率99.9%以上,小学毕业率100%,初中入学率98%以上,初中三年巩固率98%以上,初中毕业率100%,严格执行市人民政府文件《关于转发南宁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而辍学。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开足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关心社会教育,帮助子女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在五象新区筹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残疾人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0%以上。

(4)高中阶段教育。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5年,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以上。

(5)职业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为良庆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开展对农村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指导初级中学积极与职业学校联办职业培训班,动员初中毕业生报读职业教育就业班。到2015年,不再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达80%以上。在农村中小学,要适当渗透职业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内容。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强化实践教学,推行订单教育,加强就业服务;农村中学要加强“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局、农林水利局、人社局、科技局等部门,要打破部门界限,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建设好以培养技术工人和技能型、实用性专门人才为核心的职业教育。

(6)社区教育。进一步完善“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和有效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在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基础上,提高全城区居民对终身教育理念的认同感和参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意识;逐步整合、利用各类文化、教育资源,做到“横向联合,纵向沟通,优化配置,共有共享”建立起覆盖全城区的社区教育信息网络,2015年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初步形成学习型城区。

(7)民办教育。鼓励社会力量进入非义务教育领域。积极发展民办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承办与本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各类培训机构,争取在城区内办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对技能人才和农村乡土人才的技术培训。进一步规范社会力量办学,促使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3.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学术带头人和校长。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当教师。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重视班主任和辅导员培训。加强教师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推行“校本管理”,以提高在职校长的理论素养、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加速骨干教师队伍的选拔和培训,到2010年,基本形成骨干教师梯队,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到2015年,全城区有5名中小学、幼儿园专家型校级领导,3名中小学、幼儿园特级教师,8名中学学科带头人,20名小学学科带头人,60名优秀青年教师,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以上。

四、“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府行为,优先发展教育。

把发展教育作为城区党委、政府最重要的一项职责,将教育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做到优先统筹规划、优先确保投入;要认真落实政府每年为教育办实事制度,特别要千方百计抓好“十二五”期间学校建设项目;要抓住辖区内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切实解决;要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二)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形成依法治教氛围。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各镇政府、街道办,城区各部门要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依法履行教育职责。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及时查处违反教育法律

法规、侵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等行为,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管理。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学生实施的奖励与处分要符合公平、公正原则。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

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师生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生活秩序,知法守法。教师要自觉加强法律修养,做遵纪守法的楷模。

(三)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1.进一步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促使学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办出特色。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校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宏观调控下的自主用人制度,进一步落实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实行评聘分开、优胜劣汰,促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良性循环。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立教育社会评估和监督机制,改变只有教育部门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的现状,逐步形成学校、社区和家庭相互沟通、协调配合,努力实现“五个和谐”(学校与社区的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家长与教师的和谐、家长与孩子的和谐、孩子与孩子的和谐),共同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2.深化学校内部分配体制改革。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进一步搞活学校内部分配,逐步建立国家宏观指导,单位自主分配,体现学校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结构工资为主要形式的校内分配办法,将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直接挂钩,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功能和导向作用,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校的生机与活力。

3.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四)实施科研兴教工程,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推进课程改革。以课改纲要6大目标为研究课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改进教学方式为切入点,以促进广大教师把课改理念转化成教学行为为核心,整合教科研优势,形成区域课改研究课题,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

2.形成学科特色。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以解决事关城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切实将“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落到实处。坚持以学校发展为本多元整合的学校教育科研价值取向,在扎实开展教育课题研究中积极推进教育

科研方式的转变。要通过实验经费、设备、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倾斜,使一部分教育科研成绩突出的学校成为教育科研的“窗口学校”,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初中政治等7个学科全面启动特色建设,通过5年努力,每个学科初步形成具有个性的学科教学特色;各学科培养出3-5名在市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3.创新教研制度。形成以城区教研室为骨干,与各校科研处紧密联系的教育科研机构网络,积极探索区校协进、同步共研新机制。统筹规划,整体协调,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教研规律的研究机制,营造积极主动的研究氛围。建立科学、合理、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教研制度、教研员研究制度。

(五)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德育规程》,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施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积极开展各种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和鉴赏能力。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认真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实施园丁形象工程,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拓宽名师人才来源渠道,全力打造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力。对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等骨干教师进行跟踪管理。采取交流任教、跨校兼课、带徒授艺、课题指导等方式,实现骨干教师资源共享。同时要创造名师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建立名师人才发现机制、培养机制,为德艺双馨的教师提供建功立业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全面推进教师和校长继续教育,建立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体制。实施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课程改革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培训、信息技术全员培训等一系列行动计划,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七)合理调整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坚持“全面规划与合理布局相统一,办学规模与效益相统一,适当集中与学生就近入学相统一”的原则,在每个镇办好一所中学和一所中心学校的基础上,采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办法,合理调整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八)加强民办学校的扶持与管理,促使民办学校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取消部分办学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学校,重点扶持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民办学校。建立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帮扶关系,使每一所民办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能得到帮助与支持。严格民办学校的审批,加强民办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民办标准校(园)、合格校(园)的评估与奖励制度,帮助和引导民办学校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民办学校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第三篇:南宁市武鸣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经济发展规划

南宁市武鸣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经济发展规划

为全面推进我县“十二五”期间粮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县粮食行业现状及可行性发展,特制定“十二五”粮食经济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发展规划,以粮食购销、加工为主线,以粮食流通管理为依托,以粮食储备管理为保障,不断开放创新,全力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全县粮食安全,加快发展壮大粮食产业化经营,不断改造和完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粮食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推动我县粮食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1.粮食购销。粮食企业发挥粮食购销主渠道作用,“十二五”期间,粮食年均收购量为2.5万吨,销售量为2.5万吨,力争到2015年粮食收购量达到年3万吨,销售量达到年3万吨。

2.粮油加工。“十二五”期间,粮食加工企业年均粮油加工量为1.2万吨,粮油加工工业产值年均4000万元,力争到2015年粮油加工量达到2万吨,粮油加工工业产值突破7000万元。

3.粮食仓储建设。加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力度,到“十二五”期末,全县粮食仓库总仓容突破7万吨,其中新建仓容3万吨,现代化标准仓库仓容达到5万吨。

4.粮食市场建设。一是加大对武鸣粮油市场的培育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到“十二五”期末,武鸣粮油市场交易量达到6万吨以上;二是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利用3—5年时间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管理先进的放心粮油经营网络,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促进粮油市场的稳定繁荣,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5.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确保各级储备粮规模落实到位。到“十二五”期末,县级储备粮要达到年储1万吨以上原粮,市级储备粮争取年代储1000吨以上成品粮,区级储备粮争取年代储1.2万吨以上原粮。规范储备粮管理,科学安排轮换,实现储备粮管理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的目标。

6.不断加强和完善粮食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加强粮食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积极争取机构、人员编制,落实执法经费,组建成立县粮食行政执法大队,提高粮食行政执法水平。通过转变职能,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的监管,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使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更加全面,粮食流通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7.关注民生,努力改善粮食企业职工的生活条件。

8.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粮食企业职工整体素质。

二、主要措施

(一)培育和发展粮食龙头企业,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粮食龙头企业对调节市场,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的作用。扶优扶强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县粮油购销有限总公司、县岭南粮油工贸有限公司做大做强,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使其进一步上规模、上效益、上水平,成为我县粮食产业和发展粮食经济的龙头,为粮食企业发展壮大打下坚实基础。

1.认真贯彻落实粮食直补惠农政策,切实做好粮食直补订单收购工作,完成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的粮食直补订单收购任务。“十二五”期间,县粮油购销有限总公司粮食直补订单粮食年均收购量要稳定在2万吨左右。

2.发展壮大粮食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充分利用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政策,争取在“十二五”期末,把县粮油购销有限总公司、县岭南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培育成为区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

3.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政策、资金的扶持,为县岭南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积极打造放心粮油“伊岭”品牌,扩大“伊岭”品牌粮油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指导粮食企业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全县推广优质稻、专用稻的种植,建立粮源基地,参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粮食企业通过“企业+基地”的订单模式收购粮食,逐步形成新的粮食生产流通组织模式。

(二)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

1.加快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以武鸣粮油市场为轴心,大力发展粮食流通业。武鸣粮油市场开业至今,我县粮油产品远销周边各县乃至周边省份,年交易额在2亿元以上。针对目前粮油市场加工场地偏小、市场仓储配套设施不足、环保问题日趋突出等问题,提出武鸣县粮油专业市场建设的思路和措施,配合县政府建设五海物流园区的工作规划,争取武鸣粮油市场的拆迁重建项目尽快落实和实施,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能开工建设新的粮油市场,进一步扩大粮油市场规模和粮食物流吞吐量,使之成为辐射我县城乡及周边省、市、县的大型粮油加工批发市场。

2.大力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放心粮油经营网络。充分发挥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进一步增加经营设施,完善配送服务功能,把县岭南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放心粮油生产及配送中心,使其成为全县粮油经营的主要载体和粮油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基础。在全县城乡建设放心粮油连锁店,2011年12月底前,在县城城区建设1—2家放心粮油示范店,争取2012年发展到5—6家放心粮油店,并在每个有条件的镇发展1—2个主营粮油食品的放心粮油示范店,到“十二五”期末,在全县城乡逐步形成规范的放心粮油经营网络。

(三)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安全

1.按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关要求,“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各级储备粮的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储备粮管理办法》、《南宁市储备粮管理办法》和《武鸣县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管理好各级储备粮,按规定如期轮换,保证各级储备粮规模落实,数量真实、质量可靠。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调节粮食供求,稳定粮食市场,平抑粮价,确保粮食安全。

2.充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完善区、市、县三级粮食储备体系,增强政府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关于“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我县属粮食产销基本平衡区,到2015年,按照全县城镇人口及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的人口保持3个月的销量计算,需要储备1.28万吨的原粮。根据我县的粮食产销、供求情况和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我县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必将适当增加。同时,要充分利用“十二五”期间我县加快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提高粮食仓储管理工作水平,在获得区、市级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的基础上,争取代储更多数量的区、市级储备粮。到“十二五”期末,县级储备粮要达到年储1万吨以上原粮,市级储备粮争取年代储1000吨以上成品粮,区级储备粮争取年代储1.2万吨以上原粮。形成以代储区级储备粮的双桥分公司为重点,代储市级应急储备成品粮的县岭南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为辅助,储存县级储备粮的五海储备库、陆斡分公司、宁武分公司为龙头的区、市、县三级粮食储备体系,增强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

3.加强粮食仓储管理工作,健全粮食库存管理机制。完善和细化仓储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粮、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健全粮食库存管理长效机制。加大粮食库存检查力度,坚持例行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规范工作程序,推动粮食仓储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4.积极推广科学储粮新技术,提高保粮效益。在五海储备库、双桥分公司仓储设施条件好的库点配备现代化的粮情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和散粮装卸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推广使用科学储粮新技术,实行低温、低氧、低剂量保管粮食,逐步实现绿色、环保储粮。推广运用计算机台帐管理,提高我县粮食仓储管理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储存。

(四)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粮食基础设施整体功能

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仓储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加快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做到规模扩大,相对集中,仓库完好,设施配套。到“十二五”期末,粮食企业完好粮食仓容达到7万吨,其中新建仓容3万吨,维修旧仓容2万吨。

1.继续加强粮食仓库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通过资产整合,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资金、政策扶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双桥和宁武分公司整体改造,其他分公司分散改造新建总仓容3万吨的粮食仓库,形成以双桥分公司为粮食储备中心库,以五海储备库、宁武分公司等单位为骨干库点的粮食仓储新布局,切实改善我县粮食仓储设施落后的状况,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条件。

2.我县现有的粮食仓库多为砖瓦房,仓库破旧、使用时间长,粮食仓储设施简陋破损、带病运行的状况比较普遍,在“十二五”期间,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逐年实施的原则,计划对全县亟需进行维修的2万吨粮食旧仓库进行全面的修缮改造,以逐步完善我县粮食仓储设施。

(五)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和行业指导的职责,要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对全社会粮食行业实施有效的管理。

1.加大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每年的5月26日—6月26日,在县域范围内开展粮食流通政策法规等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法治氛围。

2.加强依法管粮力度。粮食局每年与工商、质监、卫生、物价、公路等部门开展一至二次粮食联合行政执法,对全县从事粮食收购加工的企业和个体户进行执法监督检查。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管,确保不向农民“打白条”,确保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粮食直补订单收购政策在全县的全面落实。

3.加强对经营企业、经营者粮食经营台帐的监管及全社会粮食经营企业经营情况的统计和监管,严格粮食收购资格的办理审核工作。

4.加强对市场粮食销售动态的监测、购销调控力度及市场粮油质量的监测检验工作,确保粮食市场的稳定。

(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粮食工作健康发展

1.进一步推进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按照政府职能定位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把工作重心转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行业指导和做好服务上来。积极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着力构建新型粮食购销服务网络体系,努力提高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努力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切实维护粮食市场基本稳定。

2.加强对粮食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指导粮食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盈利能力。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盘活资产存量,发挥资产使用效益。协调落实粮食收购资金等有关政策,支持粮食企业创新经营方式。

3.积极推进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要立足于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服务粮食宏观调控,构建新型粮食购销服务网络体系,发挥主渠道作用,促进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积极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进经营方式,增强企业活力。大力培育和发展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经济发展。

(七)关注民生,努力改善企业职工的生活条件

1.建设经济适用房,解决企业职工住房问题。2010年县政府同意我县粮食企业利用自用土地,在城东分公司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并列入全县经济适用房建设的范畴。为促进经济适用房建设的顺利进行,要从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的大局出发,把经济适用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十二五”期间,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到2012年全部完成1栋综合楼、2栋小高层、4栋普通楼房,共计296套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企业职工文化生活。“十二五”期间,加大投入,建设职工之家,为企业职工开展文体活动提供场所。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活跃企业职工文化生活,增

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展现企业职工团结协调、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3.关爱职工,提高企业职工生活水平。“十二五”期间,通过扶持发展壮大粮食企业,使企业赢利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改善职工的福利待遇,共享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构建和谐稳定的粮食企业职工队伍。

(八)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粮食企业职工整体水平

“十二五”期间,把粮食企业人才教育培养放在粮食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每年培训30—50人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粮食企业人才队伍,为我县粮食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到2015年,实现全县粮食企业人才队伍总量较大幅度增加,结构明显优化,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第四篇:“十二五”发展规划

盐源县中医院肛肠痔瘘科

“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在“十二五”期间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医院的统一安排协调下制定本规划。

一,科室规模

(1开设病床20张

(2)年门诊量600人次,床位使用率>85%

(3)科室人员7人

(4)业务收入平均递增20%,到“十二五”末达到100万元,其中中医特色技术收入占总收入的75%

(5)医疗质量指标

①入院病人一日确诊率>90%

②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8%

③ 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98%

④床位使用率>85%

⑤医院感染发生率<6%

⑥ 治愈率>98%

⑦甲级病历≥90%,丙级病历0%,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80% ⑧ 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0%

⑨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纠纷≤0.5次∕10万

二任务和措施送出2人到成都肛肠专科医院进修学习新增2名专业医务人员

3新增5台中药熏蒸治疗仪。以及其他先进医疗设备。

4力争完成本科优势病种资料总结,力争形成更有效、简洁、便宜的治疗方法,巩固优势病种的治疗并形成一定规模。5鉴于我科医护人员多为西医专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做好中医诊疗及护理技术培训,力争完全熟练掌握。

6力争完成省级重点专科的建设要求

我们相信,本规划的制定,即符合医院的发展要求,也符合科室的发展需要,全科人员通过努力工作完全能够实现,更好地为本地区人民群众服务。

第五篇: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西学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速学区教育现代化进程,更快更好地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宗旨。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按照教育局部署,结合我学区实际,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了各方面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客观分析学区的办学历史和“十一五”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学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可概括为:一个指导思想、八个发展定位、六个发展原则、两个目标、三个阶段、七个计划和四个保障措施。

一、学区 “十一五”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学区确立“以育人为根本,促使学生善学、乐学、会学,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学区始终坚持“以德治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发展方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形成了“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教师有多能、学生有特长”的办学风格。学区加大了投资力度,改善了办学条件,硬化校园、维修校舍等投入资金近十万元;加大了课程改革力度,推进了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学区德育从家庭、社会、学区三个方面着手着力编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区教学工作狠抓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使学区教学质量近三年在全县的排名分别为第八、第七、第五。

二、“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区始终坚持一个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牢固树立“以管理求发展、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求发展、以改革创新求发展、以人为本求发展”的观念,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教学与发展、育人与服务的关系,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果断直面竞争挑战,凝心聚力,励精图治,迎难而上,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促进我学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把学区办成人民满意的标准化学区。

(二)发展定位

1、办学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办学目标:创建一流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营造一流的 1

教育环境、争创一流的教育质量

3、办学理念:以德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活校

4、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5、办学思路:抓德育工作,创“文明校园”;抓教学工作,创“人文校园”;抓读书教育,创“书香校园”;抓学区管理,创“和谐校园”;抓信息技术,创“数字校园”;抓安全教育,创“平安校园”。

6、校风:勤奋、守纪、求实、创新

7、教风: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8、学风:好学 多问 勤思 力行

(三)发展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人本性原则;

4、协调性原则;

5、特色性原则;

6、可持续性原则。

(四)发展目标

1、学区发展目标:走内涵发展之路,把学区建设成为有特色的精品学区。

2、学区育人目标:

(1)总目标:学区一切育人活动都致力于培养植根中华文化,吸纳新文明,走向大世界的新一代奠定知识与技能、文化与智慧、情感与价值观的坚实基础。

(五)三个实施阶段1、2010-2011年全面打基础阶段,通过优化管理、培养队伍、全面提质等,把学区建设成为具有较高质量的示范学区。

2、2012-2013年重点突破阶段,通过实施一些重点项目,突破内涵发展的瓶颈,把学区建设成为教学优质、文化浓郁、特色鲜明的优秀学区。

3、2014年全面深化阶段,通过全方位的整体改革,把学区建设成为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现代化、中国化的学区。

(六)学区发展项目计划与执行方案

1.精细管理建构计划

目标:通过建构精细化管理的机制,优化学区管理水平提升学区办学品质,为将学区建设成为精品学区奠基。

具体措施:

(1)、学区管理干部认真学习精细化管理的有关理论和操作方略,研究精细化管理的有关案例。

(2)、本着“理顺与优化”的原则,清理学区已有的各种管理制度,剔除不适应的制度,优化还可以继续实施的制度。

(3)、本着“精而细”的原则,根据时代特点和学区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推出新的管理制度,建立一套管理制度体系。

(4)、制定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目标,并分步实施学区精细化管理制度,重在让师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5)、加强团队建设,主要通过对学区各校班子的考核来推动精细化管理制度的落实。

(6)、培养教师自我管理能力,变学区管理为教师自我管理。

(7)、开展精细化管理研讨会,总结学区精细化管理的经验,矫正存在的问题。

2.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目标:通过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具体措施:

采取“双轨制”,整体提升教师水平。一是请有关培训单位培养学科带头人,以此带动学区教师的培训工作;二是开展校本培训,在行动中培训和研究,促进教师发展,培养优秀教师。

3.精致教育探索计划

目标:通过精致教育的探索,解决学生成绩差与行为习惯差两大问题,培养走向世界,开创未来的一代新人。

具体措施:

第一、开展教学精致化探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1)诊断分析,摸清学区教与学的真实情况。

(2)研究对策,探索教学精致化的目标、路径与方法。

(3)尝试实验,将有关教学精致化的设想在班级实验。

(4)总结经验,把教学精致化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

(5)推广提升,将研究成果在全学区推广。

第二、开展育人精致化探索,致力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开展班级建设。首先拟定行动纲领,其次建立团队,第三开展主题活动,第四开展全面督导评估。

4.设备、设施完善计划

目标:通过实施设备、设施完善计划,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区教育教学实现现代化、信息化。

具体措施:

(1)、分逐步购置教学所需的设备。

(2)、增加读书、活动设施,使之成为儿童学习与生活的乐园。

5.精美校园建设计划

目标:通过实施精美校园建设计划,将学区建设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天堂。

具体措施:。

(1)、维护好现有校舍,新修所需的校舍。

(2)、进一步修整校园,扩大绿化面积。

(3)、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4)、设计学区形象标识,根据学区办学意涵与文化设计校徽、校旗、校歌等。

6.学生社团发展计划

目标:通过建立学生社团,推动学区文化建设,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且有特长的学生。

具体措施:

(1)建立校级学生组织,如:少先队大队部、各年级儿童会,采取集中培训与岗位实习的方式,培养10名优秀的活动组织者。

(2)由学区牵头,实施学生与社区等牵手计划,让学生接触社会,快速成长。

7.学区社区共建计划

目标:通过实施学区、社区、家庭共建计划,扩大学区办学支持的范围优化学区教育资源。

具体措施:

(1)、成立学区与社区合作共建的联系会。将支持学区的社区、家庭联合起来。

(2)、开展一年一度的学区社区共建论坛,共商教育大计。

(3)、推出学区与社区、家庭共建的多种项目,通过项目推动社区、家庭对学区的支持。

(七)、学区发展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对实施思路起监督保证作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在实施思路中的职能作用,落实各校的职责。充分发挥全体党员在实施思路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中流砥柱作用。

2.民主保障

广泛发动全学区教职工为办好学区献计献策。分阶段由校长向教代会报告实施进展情况,接受民主评议。通过民主方式,使发展思路成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3.经费保障

“十二五”期间,学区要投入资金用于基建和设备添置。资金来源:一是争取省、州、县有关经费;二是开辟渠道,争取社会的支持。

4.外部保障。

积极争取省、州、县人民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我学区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政策扶持。同时,要积极争取社区对我学区发展规划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的愿望和要求愈来愈高。特别“十二五”时期,我们学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有着发展史上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怀着强烈的使命感与紧迫感,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河西学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河西学区

二○一○年四月二十日

下载南宁市横县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宁市横县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社区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五年工作,对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战......

    《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一五”时期,我国化纤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全面完成了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有力推动和支撑了纺织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泌尿外科十二五发展规划

    外科三(泌尿外科)学科建设规划一、学科现状分析我院外科三是为适应医院发展形势要求,于2011成立,专业方向为泌尿外及男性科的疾病诊治,现有主治医师三名,技术实力雄厚,能开展泌尿系......

    幼儿园十二五发展规划

    开鲁县民族幼儿园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民族幼儿园在上级领导支持和教育专家帮助指导下全体员工通过近几年的共同努力为幼儿园赢得了较好社会声誉和集体荣誉,十一五期......

    经济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经济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编制单位: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主线,......

    乡镇十二五发展规划

    大谢集镇“十二五”发展初步规划一、“十二五”期间全镇面临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镇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从国际形势看,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本的转移,经济全......

    乡镇十二五发展规划

    XXXX“十二五”发展初步规划一、“十二五”期间全镇面临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镇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从国际形势看,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本的转移,经济全球化......

    外经贸“十二五”发展规划

    外经贸“十二五”发展规划 编制单位:#####外经贸招商局“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历史时期。深刻分析客观经济基础及面临的形势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