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经验及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静脉输液护理缺陷。方法:改进输液区设置,改善输液环境,设置合理的操作流程,加强查对、巡视、责任心意识,加强护士的培训。结果:2009年1月~2010年1月除1例小差错外无1例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结论:本方法不但能减少输液的护理缺陷,而且能提高穿刺水平和患者家长的满意度。
关键词:静脉输液 经验 护理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to reduce the nursing care defects in intravenous injection.Methods: to improve the settings and environment transfusion zone, set up a reasonable operational process,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checking, patrol and responsibility, and training for the nurse.Result: apart from a very small mistake, there was no any medical malpractice or dispute happened among January, 2003 and January, 2004.Conclusion: this method not only can reduce the nursing care defects,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paracentesis standard and improve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key words】:venous transfusion experience
nursing measures
目录
一、前言„„„„„„„„„„„„„„„„„„„„„„„„„„„„1
二、经验„„„„„„„„„„„„„„„„„„„„„„„„„„„„1
(一)心理护理„„„„„„„„„„„„„„„„„„„„„„„„1
(二)选择血管„„„„„„„„„„„„„„„„„„„„„„„„1
(三)灵活应用穿刺的手法„„„„„„„„„„„„„„„„„„„1
(四)改善环境„„„„„„„„„„„„„„„„„„„„„„„„
2(五)改进输液区设置„„„„„„„„„„„„„„„„„„„„„2
(六)设置合理的流程„„„„„„„„„„„„„„„„„„„„„2
(七)努力提高业务技术„„„„„„„„„„„„„„„„„„„„2
(八)药液输入过程管理„„„„„„„„„„„„„„„„„„„„2
(九)加强技术培训„„„„„„„„„„„„„„„„„„„„„„3
三、体会„„„„„„„„„„„„„„„„„„„„„„„„„„„„3
四、致谢„„„„„„„„„„„„„„„„„„„„„„„„„„„„4
五、参考文献„„„„„„„„„„„„„„„„„„„„„„„„„„5
前 言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输液水平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但要求及时、准确地将药物输入体内,还要求舒适、尽可能地减轻疼痛等。[1]现在住院患者90%~95%的都需要输液治疗,输液一直以来在医疗护理中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因此提高输液水平、优化输液的每一步骤,以达到输液治疗的最佳成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通过实习和学习参考文献我总结如下经验:
一、经验
(一)心理护理:让家属参与协助穿刺操作,对较大的患者进行安抚、夸奖、鼓励、减轻其紧张感与危机感,使之配合,护理人员在静脉注射前也应情绪稳定,不要总想着注射失败后会受到指责,心理上的不平衡,会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二)选择血管:操作者还必须认真仔细地选择血管,穿刺是否成功,找血管是一个关键环节,备好敷贴后,系止血带。止血带的蹦扎位置一般离穿刺点10~15cm为佳,系止血带的时间大于3min,血管管腔直径大,利于穿刺成功,并皮肤感觉迟钝,对针刺不敏感。[2] 选择血管,首先,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其次,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注意保护静脉,从远心端开始,一般选择四肢浅静脉,因下肢静脉循环较差,易发生血栓,静脉炎,通常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穿刺部位优先顺序:前臂中端一手臂一手腕一手肘。[3]
(三)灵活应用穿刺的手法:水肿的患者静脉几乎看不到,弹性亦差,可按静脉走向的解剖位置,用手按压局部,以暂时趋散皮下水份,显露静脉后立即穿刺。失血的患者,穿刺时不易回血,可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生理盐水,在后接头皮针,边进针边抽吸,见回血后,再接输液器。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较厚,静脉
[4]较深,一般很难看到,但静脉有弹性,较固定,据其解剖位置,用指尖顺着静脉走向探摸,当摸到静脉时,用手指甲轻轻下压。静脉穿刺时还应注意:1.扎止血带的距离与松紧度要适中,一般止血带在静脉的上方4~5cm处,如对胖患者止血带应扎紧些,对皮肤细嫩者,应适当松些。2.对长期输液的患者,首先从远端小静脉开始,由远而近,由细到粗,以保护静脉,为以后输液作长远考虑。实践证明,要想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在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指导的同时,必须在临床中熟练掌握静脉穿刺的技术,作到准快、稳,一针见血,从而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四)改善环境:扩大留观室空间,四周安装大窗户,宽敞明亮。加强卫生管理,随时清扫污物,保持室内外清洁无异味,夏天无蚊蝇。
(五)改进输液区设置:配药操作台改为半圆式,中间配有一圆洞,洞底为垃圾区。注射操作台加长以防穿刺时家长围在周围挡住了护士的视线。输液大厅内配备悬挂式吊环,可上下滑动。并针对各科的特点,配置了康乐椅、小儿玩具车、电视,轮流播放动画片,墙壁上还画着儿童卡通图。安置先进紫外线灯,确保消毒制度,杜绝交叉感染。
(六)设置合理的流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专人配药,专人注射,专人巡视,做到接药、配药、注射、送观、巡视形成一流水线,每一环节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七)努力提高业务技术:争取穿刺成功率95%以上。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苦练基本功,努力做到理论基础扎实,技术水平过硬。
(八)药液输入过程管理:因有些患者缺乏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护士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耐心细致地查对,防止忙中出错。因现在患者有重名的现象,收药时若有重名的,应在输液单上签上父母的名字。此外,必须懂得沟通的技巧,对患者热情、体贴、动作轻柔。以启发、鼓励的方式引导患者接受治疗,并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赞扬,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情绪稳定。巡视过程中合理解答家长的提问,对于难以解答的问题要以科学的态度委婉的回答。严把拔针关,拔针前一定要看清是否还有续瓶,以防漏输。拔针后正确指导家长按压针眼,以防血液外渗。[5]
(九)加强技术培训:入科人员上岗前一般要在内科或外科工作一段时间,能熟练掌握成人输液技术。针对本科的工作特点,要求护士树立高度的安全护理意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高度的责任心。操作熟练的人员加强查对,防止忙中出错。加强巡视意识、查对意识、态度及责任心意识,严格三查七对,无菌操作,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待患者热情、耐心和蔼,及时巡视,早期发现外渗,液体滴完现象,克服了不按时巡视、坐办公室等患者叫的不良习气。对于液体瓶内还有少量液体的患者做到心中有数。
二、体会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是一项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抢救疾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患者要求也越高。如何为患者有效地建立静脉通道,如何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入到病人体内,是保护研究的重要课题。优化静脉输液的程序,提高了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使输液治疗程序化、规范化、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患者满意率。[6]
致 谢
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如今,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一点成就感。
在此,我要感谢陈普成老师和赵远芳老师的指导,很遗憾我没有把统计学的知识运用在论文中,可能令陈老师有点失望,但我想将来从事护理行业的科研研究,终有一天我会熟练运用统计学知识的。
两位老师,尽管好多同行都“畏”您们三分,但你们平易近人,待人真诚,让我敢大胆的找你们。事实也如此,在我写作遇到困难向您们请教时,您们都不厌其烦的回复我,再次感谢您们!
【参考文献】
[1]谢田、兰华主编《基础护理技术》 北京、江西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07.223 [2]韦秋燕、陆一宁
减轻浅静脉输液疼痛的方法与进展 医学文选 2005.24(6):1059~1060
[3]裴云霞、韩秀玲、程艳秋等。静脉输液程序化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8月11卷16期
[4]紫金菊 浅谈水肿患者静脉穿刺方法 《实用护理学杂志》2007年11月139期
[5]刘万红 静脉输液拔针技巧及局部护理 《医药卫生报》[N] 2010年8月12日
[6]赵明宏、李允美、朱孔荣、改进的静脉输液流程对病人满意的影响《 现代护理 》2005.2(3):34
第二篇:浅谈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经验和护理体会
前 言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输液水平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但要求及时、准确地将药物输入体内,还要求舒适、尽可能地减轻疼痛等。[1]现在住院患者90%~95%的都需要输液治疗,输液一直以来在医疗护理中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因此提高输液水平、优化输液的每一步骤,以达到输液治疗的最佳成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通过实习和学习参考文献我总结如下经验:
一、经验
(一)心理护理:让家属参与协助穿刺操作,对较大的患者进行安抚、夸奖、鼓励、减轻其紧张感与危机感,使之配合,护理人员在静脉注射前也应情绪稳定,不要总想着注射失败后会受到指责,心理上的不平衡,会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二)选择血管:操作者还必须认真仔细地选择血管,穿刺是否成功,找血管是一个关键环节,备好敷贴后,系止血带。止血带的蹦扎位置一般离穿刺点10~15cm为佳,系止血带的时间大于3min,血管管腔直径大,利于穿刺成功,并皮肤感觉迟钝,对针刺不敏感。[2] 选择血管,首先,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其次,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注意保护静脉,从远心端开始,一般选择四肢浅静脉,因下肢静脉循环较差,易发生血栓,静脉炎,通常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穿刺部位优先顺序:前臂中端一手臂一手腕一手肘。[3]
(三)灵活应用穿刺的手法:水肿的患者静脉几乎看不到,弹性亦差,可按静脉走向的解剖位置,用手按压局部,以暂时趋散皮下水份,显露静脉后立即穿刺。失血的患者,穿刺时不易回血,可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生理盐水,在后接头皮针,边进针边抽吸,见回血后,再接输液器。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较厚,静脉较深,一般很难看到,但静脉有弹性,较固定,据其解剖位置,用指尖顺着静脉走向探摸,当摸到静脉时,用手指甲轻轻下压。静脉穿刺时还应注意:1.扎止血带的距离与松紧度要适中,一般止血带在静脉的上方4~5cm处,如对胖患者止血带应扎紧些,对皮肤细嫩者,应适当松些。2.对长期输液的患者,首先从远端小静脉开始,由远而近,由细到粗,以保护静脉,为以后输液作长远考虑。实践证明,要想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在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指导的同时,必须在临床中熟练掌握静脉穿刺的技术,作到准快、稳,一针见血,从而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4]
(四)改善环境:扩大留观室空间,四周安装大窗户,宽敞明亮。加强卫生管理,随时清扫污物,保持室内外清洁无异味,夏天无蚊蝇。
(五)改进输液区设置:配药操作台改为半圆式,中间配有一圆洞,洞底为垃圾区。注射操作台加长以防穿刺时家长围在周围挡住了护士的视线。输液大厅内配备悬挂式吊环,可上下滑动。并针对各科的特点,配置了康乐椅、小儿玩具车、电视,轮流播放动画片,墙壁上还画着儿童卡通图。安置先进紫外线灯,确保消毒制度,杜绝交叉感染。
(六)设置合理的流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专人配药,专人注射,专人巡视,做到接药、配药、注射、送观、巡视形成一流水线,每一环节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七)努力提高业务技术:争取穿刺成功率95%以上。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苦练基本功,努力做到理论基础扎实,技术水平过硬。
(八)药液输入过程管理:因有些患者缺乏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护士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耐心细致地查对,防止忙中出错。因现在患者有重名的现象,收药时若有重名的,应在输液单上签上父母的名字。此外,必须懂得沟通的技巧,对患者热情、体贴、动作轻柔。以启发、鼓励的方式引导患者接受治疗,并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赞扬,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情绪稳定。巡视过程中合理解答家长的提问,对于难以解答的问题要以科学的态度委婉的回答。严把拔针关,拔针前一定要看清是否还有续瓶,以防漏输。拔针后正确指导家长按压针眼,以防血液外渗。[5]
(九)加强技术培训:入科人员上岗前一般要在内科或外科工作一段时间,能熟练掌握成人输液技术。针对本科的工作特点,要求护士树立高度的安全护理意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高度的责任心。操作熟练的人员加强查对,防止忙中出错。加强巡视意识、查对意识、态度及责任心意识,严格三查七对,无菌操作,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待患者热情、耐心和蔼,及时巡视,早期发现外渗,液体滴完现象,克服了不按时巡视、坐办公室等患者叫的不良习气。对于液体瓶内还有少量液体的患者做到心中有数。
二、体会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是一项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抢救疾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患者要求也越高。如何为患者有效地建立静脉通道,如何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入到病人体内,是保护研究的重要课题。优化静脉输液的程序,提高了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使输液治疗程序化、规范化、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患者满意率。[6]
致 谢
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如今,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一点成就感。
在此,我要感谢陈普成老师和赵远芳老师的指导,很遗憾我没有把统计学的知识运用在论文中,可能令陈老师有点失望,但我想将来从事护理行业的科研研究,终有一天我会熟练运用统计学知识的。
两位老师,尽管好多同行都“畏”您们三分,但你们平易近人,待人真诚,让我敢大胆的找你们。事实也如此,在我写作遇到困难向您们请教时,您们都不厌其烦的回复我,再次感谢您们!
【参考文献】
[1]谢田、兰华主编《基础护理技术》 北京、江西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07.223 [2]韦秋燕、陆一宁
减轻浅静脉输液疼痛的方法与进展 医学文选 2005.24(6):1059~1060
[3]裴云霞、韩秀玲、程艳秋等。静脉输液程序化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8月11卷16期
[4]紫金菊 浅谈水肿患者静脉穿刺方法 《实用护理学杂志》2007年11月139期
[5]刘万红 静脉输液拔针技巧及局部护理 《医药卫生报》[N] 2010年8月12日
[6]赵明宏、李允美、朱孔荣、改进的静脉输液流程对病人满意的影响《 现代护理 》2005.2(3):34
第三篇:静脉输液的护理操作体会
静脉输液的护理操作体会
摘 要: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护士不再单纯被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而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来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对患者实行全方位细致的服务。静脉输液作为临床最常见重要治疗措施之一,在千百次的实践和革新尝试中也一直在不断进步。关键词:静脉输液;操作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百余年来,护理学通过实践研究并结合其他知识,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护理质量的需求更是越来越高,护理操作已不单只是一门操作,更可以说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临床上静脉输液最多见。通过静脉输液,不仅可以及时快速补充体液、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还可以通过输送药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这门技术,并且越做越好。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静脉输液在临床中的优缺点,以及在临床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 静脉输液的优点
静脉输液是一种经静脉输入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的治疗方法。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液体输入体内。输液瓶是一个入口和大气相通,下连橡胶管的玻璃瓶。瓶内液体受大气压力的作用,使液体流入橡胶管形成水柱,当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即顺畅地流入静脉。
其优点有:
1、易将药物达致疗效浓度,并可持续维持疗效所需的恒定浓度。
2、对肌肉、皮下组织有刺激的药物可经静脉给予。
3、可迅速地补充身体所丧失的液体或血液。
4、静脉营养品的输注。
二 静脉输液的缺点
1、处理不当易产生全身性或局部性的感染。
2、药物过量或滴注过快,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3、持续性的过量输注,易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电解质失衡。
4、医源性疾病的增多。
三 静脉输液中的技巧
1.配液体安瓿类药剂切忌用物品去敲开安瓿
对于需锯的安瓿,锯痕应小于1/4周以减少玻璃碎屑;在抽液时抽吸安瓿针头置于安瓿中部,因为针头置于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而置于底部容易发生钝针。
2.血管的选择血管选择的正确与否是能否“一针见血”的重要因素
通常护士都会选择柔软、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可临床上常可遇到很多年老体弱及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他们的手足静脉大多细小表浅而且皮下脂肪少、血管活动度大,稍不注意就可能使穿刺失败。所以在穿刺前,一定要仔细查看血管特点,看清血管走向,摸清深浅,而且在进针时宁浅勿深。对于那些血管极不好找的患者切忌用手拍打血管,那样容易使凝血功能不好患者的针眼再次出血,我们可以让患者手热敷或下垂几分钟,也可以借助血压计:按照常规测血压的方法绑上袖带,充气后很快可以发现血管被暴露出来;抢救患者输血时也可以利用这个原理,用血压计袖带给血管加压,让血液在短时间内输送到患者体内达到抢救的目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输液贴的使用
现在临床上大多数用的都是CA-2型的输液贴,在贴液贴时习惯先用一条胶布贴住针柄,再用一条贴于针眼上,这样一来,很容易污染针眼,所以笔者建议可以先撕开末端保护膜的一个小角贴于治疗盘上,然后把未贴于治疗盘上的两条胶布一起撕下来贴于针柄和针眼上,最后一条固定,这样不仅提高了输液速度也加强了无菌操作。4.进针技巧
进针时针头与皮肤角度大需将针头上挑,让患者疼痛,所以在穿刺时,护士用左手把患者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然后持针以10°~20°从血管正中快速刺入,见回血后轻压针柄使角度小于15°后再进针少许,这样便减轻患者疼痛。5.调节滴速
一次性输液器的使用加大了操作的安全性,但久而久之便会发现一次性输液器的调节器容易失控导致滴速不好控制。笔者通常按患者的自身情况与药液的理化性质来调节滴速,可绝大多数患者在输液时都希望尽快输完,尤其在临近吃饭或急需大小便时,此时患者往往自行调快,为了避免意外的发生,在输液前我们有责任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并解释药物速度加快的后果,无其是对于那些心肺功能不好或输入有特殊要求的患者,护士更应加强巡视勤观察,避免意外的发生。拔针的最佳时间为输液管中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以便让患者输入尽可能多的药液。拔针也有它的技巧:通常我们都讲究“一轻、二快、三按压”,在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只留下贴于针眼的那条胶布不分离,根据进针角度及针头走向进行拔针,先按与血管纵轴平行的方向慢慢向外拔针少许,然后抬高约10°~15°的角度快速把针拔出。将针头拔出后应快速按压,切忌边拔边按,这样不仅让患者感到疼痛,还容易把胶布上棉条纤维带入血管,也不可边按压边揉,这样容易使已经凝血的血管重新出血。针尖刺入血管针眼要比皮肤肉眼所见针眼高0.5~1.5cm,为了更好地止血,应鼓励患者用多指一起按压,做到真正的彻底按压。对于凝血机制好的,我们一般要求患者按压2~3min即可,对于凝血机制较差患者则需按压20min以上。
四 在临床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发生差错。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输液器及药液应绝对无菌,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更换输液器。
(3)预防空气栓塞。输液时必须排尽管内空气,防止液体流空;及时更换输液瓶及添加药液,输完后及时拔针。
(4)注意观察输液情况。针头有无滑脱,局部有无肿胀,有无输液反应。
(5)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抗生素类药物应现配现用;青霉素G钠(钾)盐与四环素、红霉素合用可出现沉淀、混浊、变色,效价降低,输液中需同时加入四环素、维生素C时应先溶解稀释四环素,再加入维生素C。
(6)注意保护血管对长期输液者可采取:①四肢静脉从远端小静脉开始,手足交替。②穿刺时掌握三个环节;选择静脉要准;穿刺要稳;针头固定要牢,提高穿刺成功率。③输液中加入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如红霉素等,应待穿刺成功后再加药,宜充分稀释,输完药应再输入一定量的等渗溶液,以保护静脉。
需严格控制滴速的病人,用输液泵是安全输液的一个重大进展,可分为两大类型;①可携式或半携式。适用于家庭、小儿及化疗病人等,带泵注射器即属此类型。②固定式输液泵。目前多采用第三代计算机控制导管挤压定容量输液泵。有多功能监护及监测系统,体积较大,适用于医院,输液容量范围为1-499ml/小时,还有自动报警装置。
输液泵的使用适应症;静脉高营养,输入化疗药品、抗生素及对心血管有特殊作用的药物等,用于重症监护病人,尤其是小儿监护病人。若无上述设备时,则可在滴管内插入一无菌针头调节滴速。
参考文献:
[1]王霞,陈立.美国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化与我国静脉输液护理现状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76.[2]任玉英.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专业化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4(8):750.
[3]韩翔,杨华华,王建英;静脉输液后不同拔针方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年13期
第四篇: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技巧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技巧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技巧,为临床护理小儿静脉输液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
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02月―2012年0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措施。
结果:所有的100例患者全部顺利进行了静脉输液,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
结论:在进行静脉输液前,对患者进行宣教以及心理护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一次性输液成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护理技巧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356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223-01
目前,在小儿门诊科室,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1]。现实中,由于患者年龄较小,无法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更无法与相关的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一般情况下,小儿头皮处的静脉分支最多,而且是在身体的表层,很容易被发现,为了让患者能够便于肢体的活动,医院护理人员多采用在小儿头皮进行静脉输液,但是患者家属对静脉穿刺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护理人员能够一次性地穿刺成功。在小儿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是最为常见的抢救方法,为了确保能够有效地进行静脉输液,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采取各种特殊措施,以此来提高穿刺成功率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了探讨总结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技巧,同时也为了能够为临床护理小儿静脉输液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我院对在2011年02月―2012年0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1年02月―2012年0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最大的是5岁,年龄最小的2个月,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5±1.2)岁。所有的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为各种病因造成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静脉输液,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1.2方法。
1.2.1穿刺前的宣教。由于患者年龄较小,而且医院里陌生的环境以及陌生的人群都会让患者产生害怕心理,往往会哭闹不止,护理人员无法进行静脉输液,与此同时,患者的家属也会不知所措,所以护理人员要先做好宣教工作,阐明输液的必要性,让其配合工作,主动接受输液,以此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以便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年龄稍大的患者,穿刺前的心理疏导能够有较好的作用,本组所有的100例患者中,3岁以上的患者,经过耐心的激励与表扬,哭闹现象大大减少,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有显著提高。
1.2.2位置的选择。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开头对血管的选择[2]。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比如:年龄等进行探讨以及分析。对于年龄在1岁以下的患儿,头皮处是首选,因为患儿容易躁动,头皮处的静脉比较容易显现出来,方便护理人员穿刺;对于年龄在1岁以上的儿童,足部或者是手部都可以作为静脉输液的穿刺部位,对于那些特别肥胖的患者来说,内踝大隐静脉是最佳选择。
1.2.3局部固定。输液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固定针头,对于头皮穿刺来说,需要在穿刺之前将患者局部毛发剔除,穿刺成功之后,用四条胶布将其固定,再将头皮针的一端固定在患者耳朵一侧,如果夏天较热,容易出汗,可先将汗液擦干净后再固定,也可以用胶布固定患者头部一圈。如果穿刺部位在四肢,还需要用小夹板来进行固定,但是不能固定太紧,以免影响患者四肢血液循环。
1.2.4拔针方法。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很容易哭闹,所以护理人员在拔针时,要尽量减少胶布的粘性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我们通常会用石蜡来进行润滑,以此来降低胶布的粘性,让胶布很容易的离开患者皮肤,减少患者的疼痛以及哭闹。方法:用石蜡油浸泡棉签,把它轻轻涂抹在胶布粘贴的边缘,然后轻轻揭开胶布,这样做,患儿就不会大声哭闹,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拔针的成功率。
1.2.5输液中注意事项。① 输液之后,要准确记录时间并且签名,并嘱咐患者家属如果患儿有不适的时候要及时的告知护理人员,并让患儿注意针头的位置,以免被挤压;②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儿,护理人员要全程监控,确保无碍;③要密切关注患儿是否有不良反应的情况出现,比如:气短、胸闷,如有此情况,应该立即停止输液,患者端正坐位、减少静脉回流,以此来减轻患儿痛苦,并及时告知医生;④对于那些输液为抗生素的患者,护理人员必须要观察半个小时来确定有无异常情况出现。⑤巡视病房时,要注意患者针头有无阻塞和脱落的现象。
2体会
医学上,小儿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一项最为基本的治疗方法,几乎所有的患儿都会遇到,但是,小儿输液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比如:小儿静脉的特点、小儿不宜合作,所以,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有足够的耐心以及高超的穿刺技术,以此来减少患儿的痛苦,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学会随机应变,处理突发的情况。
我们在输液的过程中,良好的心理支持是对患儿的最佳鼓励方法[3]。我们要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正确引导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让他们能够消除心理障碍,安心地接受静脉输液,也能够有效地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作为护理人员,要能够掌握患者的心理,合理的与他们进行心理上的沟通。
参考文献
[1]高少琴,陈慧琼.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技巧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20): 179-180
[2]周静瑛,艾红秀,彭婉婷.小儿静脉输液注意事项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35)
[3]周秋芳.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4): 877-877
第五篇: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我院急诊科在近年来平均每日输液量400人次左右,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头皮静脉穿刺的基本方法
1.1 血管选择 小儿从出生至3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回流,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3~12岁的患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头发厚密,血管不清晰,不利于头皮静脉的穿刺。从解剖位置方面讲,额正中静脉固定表浅,血管中粗,易穿刺,但输液过程容易渗漏,主要用于药物刺激性小,短时间内输液的患儿;眶上静脉表浅,清晰,输液时不易渗透漏;颞前静脉及颞静脉粗大,位置深,适用于大量输液及注射刺激性大的药物时使用。
1.2 光线的强弱 光线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光线太强瞳孔缩小,光线太弱瞳孔增大,明亮的自然光线是最理想的光线,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光线不好时,我科选用2 根30W日光灯,灯管在操作者前上方,距穿刺静脉在50cm左右,以保证充分的照明条件。
1.3 针头的选择 对于出生到3岁的小儿,一般选用412~512号大小的头皮针,用2~5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并与头皮针连接。
1.4 进针手法 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成10~15°夹角,针头斜面向上,右手持针,左手绷紧皮肤,直接通过皮肤刺入静脉,见回血后不宜再进,直接固定。如未见回血,右手抽注射器针栓,如穿刺成功,即可回血。
1.5 针头的固定 穿刺成功后,左手拇指固定针柄,用3~4条胶布固定,头皮针小辫绕圈后用1条短胶布固定于耳廓上,头皮针小辫绕圈范围不宜过大,以免在输液过程中被牵拉或碰掉,要特别提出在穿刺前要剃掉穿刺点周围毛发,以利于胶布固定。如遇到有患儿因哭闹或应用退热药物引起头部多汗而影响胶布固定时,可用头围固定法。长35~45cm,宽2~3cm的松紧带两端连接,套入头部,固定于穿刺点所粘胶布之上,可避免因出汗胶布脱落,拔针时不粘头发。
1.6 肥胖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 肥胖小儿头皮静脉不清晰,头皮脂肪厚,进针深浅不易握,我们掌握运用以下3点来进行操作:(1)肥胖小儿头皮边缘常有静脉显露,但管腔细回血慢。穿刺时要求持针稳,进针慢,感觉针头进入血管后,回抽注射器针栓,可见回血,证明穿刺成功。(2)根据静脉解剖位置,在额正中静脉,颞前静脉,耳后静脉等血管的相应部位,用手指横向触摸时,可触及“沟痕”感,触摸“沟痕”时可感觉静脉的走向及深浅,穿刺时进针角度15~20°,进针速度宜慢,有时进入静脉会有落空感,见回血时,穿刺成功。(3)小儿头颅沿额缝、冠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行。穿刺时摸清骨缝,进针角度45~60°,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平行向前刺入,见回血,即可固定。
静脉穿刺及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2.1 在配药及穿刺过程中,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2.2 穿刺时从静脉一端开始穿刺,逆行顺行均可,而不应从血管中段开始穿刺,以防穿刺失败,形成皮下瘀血,致整段血管模糊不清,无法再穿刺。2.3 固定胶布要牢固 固定时针头不能漂浮在皮肤上,以致针头移位,穿出血管,造成局部肿胀。
2.4 注意按压方法
2.4.1 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将消毒棉球放在穿刺部位,左手拇指沿血管方向纵向压住棉球,迅速拔出针头,这样可将进皮针眼及进血管针眼同时压住,以防皮下瘀血。
2.4.2 因血小板及其他凝血物质形成的“生理性止血”需1~3min,加之小儿在拔针时因疼痛及恐惧而哭闹时头皮血管内压力增高。固需按压3~5min。切忌边压边柔,揉搓可使已凝血的进血管针眼重新出血,发生皮下瘀血。
2.5 做好宣教工作 告知患儿家长在进行静脉穿刺前不要喂奶喂水,以免在穿刺过程中患儿因哭闹引起恶心呕吐,造成窒息,发生意外。进行穿刺操作前告诉家长协助约束患儿头及腿部的方法,可采取一人约束头部,一人约束膝部的方法,穿刺成功后可采用喂奶的姿势抱患儿,并适当约束患儿双手,以免患儿拔掉针头。
2.6 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回观察以及时发现患儿面色,神志变化,及固定胶布的松动,针头移位,局部的肿胀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3 心理护理
3.1 环境及氛围 我科护士均着淡粉色工作衣,头戴淡粉色燕帽,床单及窗帘为淡粉色碎花样,通风条件良好,灯光明亮,营造了一种活泼、愉快、轻松、亲切的环境,给人以温馨、愉快之感。
3.2 利用小儿注意力易被转移及喜欢表扬鼓励等特点,穿刺前安抚及逗引患儿,语调柔切、语言温柔、耐心和蔼,消除其陌生和恐惧感,尽量减轻他们的痛苦,以减轻哭闹。小儿哭闹时尽可轻轻拍一拍,摸一摸他们的脸颊、四肢等。并亲切、温柔的安抚他们,用爱心体贴和爱护他们受伤的小心灵。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
4.1 提高自身修养,理解家属心情 患儿哭闹时,患儿家长心情紧张,心疼孩子,遇事易冲动,激动的 情绪会干扰护士的操作,因此,做为护士,要理解家长的心情,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和宽容心,理解和宽容患儿家长的过分语言及行为,用温和的语言化解家长的不安情绪。
4.2 克服急躁情绪,提高应变能力 护士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集中精力,沉着镇静,从容不迫,排除干扰,工作忙而不乱,尽力做到1次穿刺成功。
4.3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建立高度的责任感有利于护士在工作中加强学习,总结经验,并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技术,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总结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一项最基本但又最重要的基本功,儿科护士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不但要有饱满的热情、无私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有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善于总结工作方法,注意小儿的心理护理。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及自身修养,不仅可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还可以改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