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一年级数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为了更加提高教学效益,对本次期中测试作一个质量分析。参加测试人数31人,总分1848分,人均分57.75,及格人数14人,及格率43.7%,高分率12.5%。
一、好的方面:
主要是:
1、看图写数。
2、口算混合运算。
3、填空题。
4、读数写数。
5、判断题。
6、看图分类。
7、看图数数,拼一拼。从这几方面90%的学生能够熟练的操作和计算,时分也极少。
二、解决的问题:
1、部分的小朋友对每一道题的题目要求还不能够理解,主要是文字不认识。
2、个别的小朋友对判断能力的理解较差,对数的概念混淆。
3、看图形比多少缺乏理解。
4、解决问题能力差,缺乏思维理解能力。
三、整改措施:
1、根据小朋友的思维特点及学习个性,更进一步针对教材的特点,精心打造教学方法,是学生掌握基本功。
2、在课堂上尽量利用课件教学,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熟练的做题为止。
3、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耐心辅导个别差生,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分析
一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分析(吴全琴)
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口算、填空、判断、选择、动手画等完成。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面面俱到、独具匠心,试题深入浅出。包括看图列式.本次试卷共有五大题。各种题型都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整个试卷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对于此次的测试做了一下的分析:
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第一题,“看谁算得对”,主要考查学生口算、写数的能力。这一题学生都数的对、写的正确,这和平时勤加练习分不开。
第二题,填空,共分为9个小题。其中第3题,个别同学没能有序的填写,导致错误。第8题,数一数,填一填,这里有:圆柱、球、正方体、长方体。这一题考察学生对基本图形的认识。个别同学在数长方体和圆柱体的时候出现错误。第9题,考察学生几和第几的区别还有从左数与从右数的区别。这小题大多数学生轻松拿下就是左右还不清楚的孩子失分了。其余几题做的还可以。
第三题,连一连,圈一圈。这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照样子,分一分,连一连。主要考查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这题连错的同学比较多。第2小题,把正确答案圈出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前后左右等方位的掌握
第四题,想规律,画一画填一填,第1小题个别学生没能发现这一组算式的规律,导致第4个算式写错。
第五题,“看图列式”一共4个小题。1、2、3、4小题看图列式,其中第4幅图,左边有4朵花,右边有3朵花,就这样的一幅图,让写出两道加法。可是,就这样一道题有人总是错。我觉得是他们没有看清楚图意,也没有看清楚图下面算式的加减符号。还是粗心惹得祸!说狠点,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上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2)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审题,及时检查,仔细观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篇:2014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2014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至第五章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本次考试试卷考查的知识面广,它不仅考查了我们这半学期所学习的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对概念考查较少,对知识理解运用掌握考查较多。
二、学生答题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全年级应考人数为108人,实考人数108人。人平分84.1分,及格率92.9%,优秀率75.1%。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但也反应出学生较粗心,审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第一大题填空题,共有7个小题。大部分学生丢分较多是第2小题和第5小题。第2小题按规律填数,主要是因为题目没把其他的整十数写出来,难度较大,学生丢分较多。第5小题考的是“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相差多少”,主要是因为平时没有强化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所以学生丢分较多。
第二大题,口算题。共有2个小题,第一小题加法和减法,第二小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大部分学生做的较好,只有少部分学生粗心失分较多。
第三大题,比大小,整体都做得较好。
第四大题,画一画,连一连。第1题看数画珠,并比较大小。考查学生对数的组成认识这个知识点的掌握较好,基本上能拿满分。第2题连一连,学生读题和审题能力不强,对位置的知识掌握不扎实,连的较乱,丢分较多。第3题画“X”和画“☆”,考查学生对多得多和少得少的认识,这个知识点的掌握较好,基本上能拿满分。
第五大题,用数学解决问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对“已知总体求部分”“一共有多少”“少几”知识的掌握.大部分完成的较好。但也有些学生没有认真听老师念题,理解不了题意,有少部分学生对于求部分仍然用加法,掌握不够牢,还有些学生看到“飞走”就用减法,没看到后面还有“一共飞走多少架”,没有真正理解题意。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弄明白数量关系,弄清一共和少几的区别,以便为以后的教学打好扎实的基础。
纵观整个做题情况,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对于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训练,并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陈洪丹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期中质量分析
2012—2013上学期一年级数学期中质量分析
单 位:淇县实验学校 姓 名:李芳芳
联系方式:***
一、考试成绩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的基本情况:一(3)班人,77人,平均分是89.29分,及格率100%,优秀率93.50%。一(4)班,77人,平均分85.47分,及格率96.10%,优秀率80.51%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通过这次考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书写不规范:拿起试卷,看起来写的挺干净,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孩子的书写不到位,例如,数字“6”,有的孩子写的6不象6,0不象0。还有,数字的大小书写不一。
2、学习习惯不太好:不认真倾听是学生考不好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不是不会,而是不会认真听老师读题,老师读的时候不听,过后不理解题意当然就不会写,要么就是乱写。
3、部分同学还是不理解题意,看不懂图的意思,甚至空题,不知道应该把问题当中的空格也填了,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在第五题,失分较严重,虽然考试前也多次提醒,但仍然有学生空题,我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学生做题少,见的类型少。
4、因为这是一年级的第一次考试,部分学生还不懂考试的意义,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还不知道答卷。
三、典型错题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两题:
1、第四题,画一画共22分占得分值较多,50%的学生在这一大道当中都有失分,失分的原因是不会根据题的要求画出正确的答案。不知道如何写。平时对这一类题练得也较少。所以失分较多。
2、第五题看图列式计算共4小题24分,是整张卷占得分值最高的一题我翻看所有卷子,除了得100分的同学,其他同学都在这道题当中有失分现象,失分原因:学生不能仔细认真听老师读题,认真揣摩题意,答题意识不够清晰。加减法学的还不太扎实。
四、改进措施
1、基础训练要进一步加强,并适当增加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
2、利用课堂教学及课上练习巩固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听老师读题,自己细心审题,仔细观察,及时检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4、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期中质量分析
一年级数学期中质量分析
一、试题评价
本次考试从试题来看,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广,类型也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本,贴进平时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难易程度比较适中。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的反应出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测试结果分析
全班总人数:38人,参考人数:38人,总分:3224分,平均分976分,及格人数:38人,及格率:100%,:优秀人37人,优秀率;974%,最高分:100分,最低分:77分。
第一大题:能力展示台:第1小题:我会算:口算是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这一部分学生掌握基本达标,但还存在几个学生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以后需要继续加强口算的训练。
第2小题:我会填:第8小题有3个学生填错;这道题失分原因主要在于小学生做题比较粗心,理解文字信息不到位,做题时不去想老师讲过的方法,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导致这道题失分。
第二大题;我是小画家:第3小题画三角形比圆形少2个,有两个学生理解错了,多画了2个。
第三大题:连一连,98%的学生都做对了,两个同学粗心连错一个。
第四大题、看图列式计算:失分较多的是第2小题,这个题出的有点问题,表达不太清楚,导致学生理解错误而失分。
第五大题:生活中的数学:本题由于学生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导致失分。第3小题有些学生没有很好地弄懂题意,把算式列错了。
三、改进的方法措施
通过本次测试情况分析我们的教学现状,在今后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应作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依据《新程标准》,对学生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堂教学质量。每堂都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前备好,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学有所得,学得扎实。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做好帮差补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