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改革新探
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改革新探
摘 要: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因素甚多,如教学设施、师资水平、生源素质、教学管理办法、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校园环境及社会环境等等。本人仅从教学管理办法、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这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三查两评三兑现 集群式模块课程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管理是为了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设施等等)进行计划、决策、组织、协调、指挥、控制,使教学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教学工作高效有序运转,以获得最佳教学质量的过程。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学校的关键,同时,也是教学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盘考虑、统筹安排、主次配合、多管齐下,才能发挥整体效益。
我省于1997年开始实行中职招生并轨,并取消了毕业分配,进行自主择业,中职教育就面临着挑战。1999年之后,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普高持续升温,中职教育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主要表现为:中职招生困难,生源素质下降,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难度加大。1997年以前,中专招生是高分录取的优质生源,到2002年,仅凭“初中毕业证书”即可录取,生源素质下降是显而易见的,且参差不齐,给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保证培养合格的中职毕业生,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必须针对生源素质变化,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掌握教学质量管理的主动权,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有所作为,方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我校实际,仅就与教学质量相关的“三查、两评、三兑现”教学常规管理办法、集群式模块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这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中职学校办学越是困难,越要重视抓教学质量,生源素质越是下降,越要重视抓常规教学,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侨兴轻工学校采用的“三查、两评、三兑现”教学常规办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且较为有效。实践证明,实行这一管理办法,有利于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活动行为,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学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三查、两评、三兑现”教学常规管理具体内容为:“三查”指日查、周查和阶段性教学大检查;“两评”指听课评教和评优听课;“三兑现”指将“三查、两评”的结果与工资外收入分配、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和评选先进教育工作者挂钩兑现,称之为“三兑现”。
二、改革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保持这一特色,课程设置是根本。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对教学质量影响重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深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现代课程模式,特别是适用于学分制的模块式课程和综合化课程的探索和实验,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采用三段式,即文化课、专业课、技能课的模式。自2007年我校学籍管理实行学分制之后,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必须改革,应采取集群式模块课程设置办法,打破原有的课程三段式,把全部课程分为“宽基础、活模块”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部分。“宽基础”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的职业或工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活模块”阶段所学习的内容,是针对某一特定的职业或工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以职业技能为主。这种课程模式的实施,有利于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
1、集群式模块课程的预期效果
集群式模块课程一方面为学生进入职业群相关职业做好了准备,另一方面设计了与这一职业群中每一种职业对应的“模块”。它有八种预期效果:一是提高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应变能力,使学生获得在一类职业群广泛就业的可能性;二是使学生就业后能在这类职业群中转换职业,而不需要太多的再培训;三是学生能在毕业前得到针对性强的培训,就业时能顺利顶岗;四是学校能“以不变应万变”,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利于专业建设,把握市场主动权;五是学校可选择相应“模块”开设短训班,增强学校活力,解决社会急需;六是有利于中等职教与继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使中等职教与高等职教、成人教育等体系相沟通;七是有利于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为用人单位全方位加入办学全过程提供方便;八是有利于一个地区职教整体优势的形成,便于加强宏观管理。
2、实施集群式模块课程有利于教学质量的管理
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评估目前缺乏操作性强的手段。如果能大面积实施集群式模块课程,就能使职教教学管理既落在实处,又便于操作。这种管理可以通过两方面来实现:
第一,通过“一纲多本”的形式,管理“宽基础”阶段的课程。“宽基础”阶段所学的内容,由于并不针对某一职业或工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职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基本素质,成百上千个专业因此可归类为几十个职业群。一个职业群的“宽基础”阶段的学习内容基本一致,即使有差异,也可通过“一纲多本”的形式解决。
第二,通过职业资格鉴定,管理“活模块”阶段的课程。我国已经推出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正通过与各行业的合作,制定职业资格标准。而“活模块”阶段的课程设计思想,是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的,且力争做到行为目标化。职业资格鉴定由专门部门进行,教育行政部门则可通过职业资格达标率来评估学校“活模块”阶段的教学质量,管理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上述两方面的管理,不但使职教行政部门的教学管理能落在实处,而且使各级职教服务机构的教研工作也有了极强的操作性。
第二篇: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教育新探
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教育新探
一 了解中职生群体的特点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因多种原因没能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而选择了职业教育,其内心世界是不稳定、不平衡的,具体表现为:第一,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较差;第二,自卑感严重,但反抗和叛逆心理强烈;第三,兴趣广泛,但不重视学习。
其形成原因我们可以归结如下:其一,中职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并且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在接触专业知识的时候,他们更像是听“天书”,因为学不会而更不愿意学;其二,职业教育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不是很注重理论考试的成绩,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课余时间较多,因此,他们思想意识活跃,兴趣爱好广泛,出现的问题也随之增多。此时,摆在班主任面前的德育工作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共在,继承和创新同步。
二 选好德育工作的突破口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使我亲身体验到,只有选准“突破口”,才能使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德育就是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实施者主要是班主任,他是班级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对本班学生进行有计划的、经常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
1.紧抓个体特点,寻找突破口
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建立“学生个人档案”,了解、记录每个学生的特点、特性及优缺点,并做到随时更新。班级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几十名各方面情况不同而又复杂多变的学生,我们的德育工作一定要针对他们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也要针对他们的需要和要求开展。比如,通过让他们记日记、周记的形式,班主任可以很直接的了解到学生们的心理动态和存在问题等,进而有针对的进行教育,以提高班级德育工作的质量。
2.捕捉最佳时机,寻找突破口
利用特殊节日或形式进行教育,往往是难得的良机。我校一直延用的是每周一升旗时国旗下讲话,由在校班级轮流进行,如在国庆节、教师节、环境日、消防日等重大的、有纪念意义的或有宣传教育意义的节日期间在全校师生之中进行宣传、倡导,以达到一定的教育意义。针对吸烟问题,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劝导的作用似乎并不大,有时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我就针对于他们今后要从事的井下工作岗位入手,通过观看井下相关事故案例和学习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等知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害处,因势利导,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重视教学过程,寻找突破口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周一班会的时间上好德育课,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团队、劳动和社会实践等思想教育活动。现在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生活经验不足,缺乏广泛的自然、社会、人和思维的基本知识,而德育内容丰富,又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反复的德育教育,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开展德育工作,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三 寻找学生的最佳接受点
找到突破口后,并不是随时都可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需要找到学生的最佳接受点。
1.在生活上多给予帮助和关怀
我们学校是半封闭的学校,除周末时间以外其他时间是不能随便进出学校,这让很多不够独立的学生在生活上产生困扰,班主任就要多到宿舍去看看学生的生活状况,让学生觉得没有父母在身边,还有班主任的关怀。特别是在学生生病和遇到困难时,老师更要担当起做父母的责任,帮助学生战胜病魔,战胜困难,这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给予其信心和力量,从而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2.及时给予教诲,循循善诱,不讽刺挖苦学生
由于这个阶段是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会面对许多矛盾和困惑,自己不知道如何解决,又不愿意主动与家长或老师沟通交流,因此常常处于焦虑之中,如遇到不满或不平之事,往往不经思考而出现突发性的情绪失控,因此在中职学校里经常会有学生打架事件发生。作为中职的班主任,就不能以普通中学生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学生犯了错误,尤其是学生犯了错误并已经有了一定认识时,班主任应及时给予教诲,循循善诱,而不能讽刺挖苦。当学生获得荣誉和成功时,要在班级中给予公开表扬,以提升他们的自信。
四 掌握班级德育工作技能
1.要善于“观察”
俗话说:“出门看天气,进门看脸色。”看天气可以推测阴晴雪雨,看脸色可以推知其情绪。学生面部表情的不同,情绪也就自然不同。所以,班主任要学会对学生察言观色,要随时从学生不同的表情中,敏锐地观察到他们内心隐藏的所思所想,并及时判断出问题的“关键”,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同时,班主任要通过观察抓住学生知、情、意、行中的薄弱环节,长善救失,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要善于“倾听”
在班级日常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博闻善听。从学生们日常交谈中,听出学生的思想活动,从中揣摩出学生的思想症状,依据不同的症状,采取不同的方法。既要做到积极、热情、诚恳,又要做到具体、全面、科学。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全班座谈,也可以与学生进行个别交谈,在谈话时,我们一定要明确谈话的目的,以自己良好的态度和情绪来消除学生的戒心和紧张心情,使学生敢于陈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为。
3.要善于“设问”
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要以问导教。要重视设问,只有向学生提出思考任务,才能促进学生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班主任应巧设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和争论,然后再引导、点拨,从而使学生疑问冰释、茅塞顿开。比如适时地开展一些教育活动,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听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法制教育”专题会、主题班会及辩论会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4.要善于“引导”
从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来看,我们知道中职生他们当中很多心智不够成熟,处于一种对眼前和未来一片渺茫的状态。此时,班主任的引领非常重要,班主任首先要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入手,以恳切的态度,把温暖、理解和信任,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播撒到每位学生的心坎上,赢得他们的信任,此时班主任就可以对他们作深入、全面、具体的指导,如制订一定的近、远期目标,包括考试成绩在多少分以上、掌握什么样的技能、综合考核分在多少分以上等,学生也能自觉自愿地按照班主任的指导进行,这对学生的成长也是非常关键的。
总之,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学习、纪律、思想品德等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形成,德育教育的方法得当,学生受教育时就会感到心情舒畅,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班级工作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篇: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摘 要: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信息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最重要、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处于经济、社会、科技、教育链环中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必须顺应信息化潮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职业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把握信息化带来的无穷的机会,完成职业教育的历史性变革。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评价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宗旨
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宗旨是通过支持学习者的高阶学习,以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的发展。所谓高阶能力是指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所偏重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性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十大能力。所谓高阶学习,是指运用高阶能力,特别是高阶思维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这种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主动的、意图的、建构的、真实的和合作的。高阶学习是发展高阶能力、高阶思维和高阶知识平台或路径。这十大高阶能力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的宗旨。
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分成“个体?d?d接受、群体?d?d接受、个体?d?d探究、群体?d?d探究”四大基本类型。个体?d?d接受和群体?d?d接受的模式类型,其理论倾向是客观主义的;个体?d?d探究和群体?d?d探究的模式类型,其理论倾向是建构主义的。我们可以将现有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模式,根据其学习活动和组织形式的特点,集合在相应的模式类型中:
个体--接受的学习模式类型:个别授导、操作与练习、教学测试、智能导师、模拟与游戏。
群体--接受的学习模式类型:电子讲稿、情景演示、课堂作业、小组讨论、课堂信息处理。
个体--探究的学习模式类型:任务驱动、问题求解、微世界、案例研习、基于资源的学习、模拟与游戏、认识工具、电子学档、概念地图。
群体--探究的学习模式类型: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协同实验室、虚拟学习社区、小组学习、知识论坛、头脑风暴。
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实际,我提倡探索建构主义倾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这类模式能提供信息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它有助于学习者与信息技术形成智能伙伴关系,利用充裕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支持学习者高阶学习,发展高阶能力。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目前,教学模式改革的基调是从接受型向探究型(建构型)模式转变。被动的接受和以占有为目的学习,无益于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在一种失去自我体验、主体迷失和权威主宰的教学模式中,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生产性思维阻断或摒弃,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无所归依。然而,开发创新潜能,培育创新人才,促进学习者发展却是今日教育改革面临的核心目标。
1.教师角色的改革
由控制者转变为帮促者:教师为学习者创设和提供丰富的环境、经验和活动,为学习者的协作性学习、问题求解活动、真实的任务学习、知识共享和责任共担等方面提供各种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参与协商,激励、监控讨论和专题学习的进展,而不是控制。
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结构、资源和作业。与其他教师通力协作,改变传统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和方法,或开发新课程,如校本课程。
合作学习者和合作研究者:在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善于与其他教师协作,敢于探究自身专业之外的领域,提升专业水平。还应善于和学生共同参与研究活动,探索新知。
2.学生角色的改革
由被控制者转变为学习的管理者:学生能有效地计划、监控、调节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进程与结果,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环境、情绪意志、努力程度和寻求他人的支持,有高度的主人翁感。
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有充裕的机会探索观点和形成研究。通过与自然界、材料、技术和其他人的互动,学习者探究概念、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运用相关的技能。这种具有发现倾向性质的探究活动,使学习者必须认真思考事件、对象、人物或概念的构成部分或属性,从而为学习者训练决策能力提供了机会。
3.教学方法的改革
模式的改革特别要求教学方式朝如下两个方面发展:
交互的:教学应能充分激发学习者的主动参与,要求教师或信息技术内容与学习者需要相匹配,并且为学习者创设互动的学习机会。
生成的:教学要创设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深度的、投入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重视意义的建构。提供有意义的活动和经验,以激励学习者以有意义的方式去建构和生产知识。生成性的教学同时鼓励学习者主动地解决问题、从事有意义的探究、积极地反思,以及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构建和实施有效的学习策略。
4.评价方式的改革
模式的改革将强调以下评价策略:
基于绩效的评价:通过建构知识和创造人工制品来展现学习过程与结果。严格意义上来说,学习者还要参与制定学习绩效标准,并在设计、评价和评估报告中有相应的体现。
生成性的评价:评价的最重要目标是改善学习。因此,评价应当紧扣课程目标,体现重要的知识、能力、内容和主题,并且为学习绩效的产生创设真实的情境。绩效的标准应当清晰明了,并且作为学习者学习经验的构成部分,置于学习活动之前。
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线教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合格人才。
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在于通过现代教学媒体构成理想的教学环境,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能够真正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我们要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发展信息化教学,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第四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新探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新探
长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余少林
我担任中职语文教学工作多年,收益匪浅,我认为当今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着普及与提高的矛盾,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品德表现、不同专业特色的中职学生,如何寻找一条捷径的路解决这一矛盾,既要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要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形成个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风格,就不能不探索、不能不研究、不能不实践。我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不同专业上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量引用与课文相关联的专业术语,激发中职学生热爱自己所选专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也能体现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这一特点。在此过程中初步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风格,解决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惑问题。我对构建开放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一些感性认识,与同仁探讨,目的是起到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共鸣。
(一)教会中职学生使用工具书,扫除学习中障碍,抓住专业的特色,体现预习的开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注重教会中职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与语文知识相关联的材料进行预习,懂得预习方法,学会预习,体现预习的开放。我认为:首先教会中职学生使用工具书。如字典、成语字典、百科全书、网络知识、远程教学资源、懂得查阅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开始由教师引着走,以后就放手让中职学生独立完成。例如《十首足矣》的预习中若是计算机专业的中职生,可抓住一些关键词:扫描、编辑、格式、插入、复制、刷新、激活、粘贴等,老师有意引导中职学生寻找这些专业术语进行预习,激发中职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激发他们的兴趣。老师预先提出预习问题,让中职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网络知识,独立完成,逐渐养成中职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又可以培养中职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何乐而不为。
(二)根据专业的特点,开放导入新课,激发中职学生学文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引导得当,即引得有法、引得得法,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认为:开放导入,可采用情境激发式、引趣式、悬念式,或者教师引导,让中职学生自己引入,或根据某一事件、某一问题、某一画面切入,注重在导入中培养中职学生发散思维。故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去考虑,或多种切入点来选择,充分体现导入的开放性,培养中职学生的开放意识,激发中职学生学文兴趣,学专业的兴趣。例如建筑专业学生学习《城市的文物与文化》可采用图片导入: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属于城市的文物;墙壁、阳台的铁栏、磨圆的石块等属于城市文化,让学生对什 么是城市文物?什么是城市文化有一个大约的了解,让中职学生有一个建筑的空间概念,这对中职学生学习该文和学习专业都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三)选择与专业特点相关联的阅读材料,开放阅读教学,提高阅读速度,快速获取信息。
中职学生阅读应有一定的速度,快速阅读应达到每分钟达700----1000字左右,增加中职学生的课外阅量,培养中职学生在极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故此应重视中职学生阅读。顾金云老师《在读中学生阅读速度的调查及思考》中,从阅读方式分为,朗读和默读,从阅读的目的分为,休闲消遣性阅读,浏览感知性阅读,探索研究性阅读,而探索研究性阅读又分为: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这里我认为应把休闲消遣性阅读,修正为愉悦性阅读,把浏览感知性阅读修正为情感熏陶性阅读。其中尤为重视探索研究性阅读,因为生活中的阅读多属于探索研究性阅读。例如《邓稼先》除课文知识外,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查找有关邓稼先的大量信息进行阅读,达到对他的了解。《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从华罗庚坎坷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真谛。这样能开放中职学生视野,形成好的人品。因此,开放阅读教学 “如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佳蜜来”,还中职学生阅读自由,真正让中职学生体会那种“在知识与灵魂中”散步的感觉。阅读不仅要追求阅读速度,追求“浏览”,更注重追求阅读质量,高度重视“精读”。我认为那种只有数量而无质量的阅读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四)开放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体现中职学生的主体地位、熏陶参与意识。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它是中职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的基础,对中职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中,教材分为3个模块,即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淡化“学科本位”,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每个单元增加语文综合实践课,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所以要开发中职学生的语言潜能,关注内心需求,探索适合不同层次的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尤为重要,这样,就能让每一个中职学生想学、能学、乐学、会学并学有所得。
教师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教师要不断参加进修学习特别加强所教专业的专业知识学习,要真正的做到内行教内行,教到老学到老,要真正地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中职学生,就是让其中职学生成为学习的实践者,我认为开放语文课堂,把中职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不是老师的讲深讲透,也不是对中职学生练习作过细的指导,而是中职学生内心的需求,引导 中职学生探索研究,让中职学生积极思考和独立分析。一堂真正好的课,应该体现中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让每一个中职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应该有一种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重视中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尊重中职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不仅让中职学生获得知识,还要让中职学生对专业技术拥有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唯其如此,我们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步入一个新的境界,才能体现大语文观的教学,才能体现中职教师和中职学生的开放意识,真正实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真正体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真正形成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五)、延伸拓展、培养中职学生开放思维
为了培养中职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立足某一知识点发散、延伸。我们认为,可以由语文课堂不断向课外延伸;或引出与之专业相关联的材料,不同阅读材料进行比较、分析,补充一些相关专业的课外阅读篇目,让中职学生欣赏,联系中职学生专业实际发散,如,思考将影视、歌曲、相声小品、广告、新闻、市场人才需求、以及其与专业相关联的知识,能否与课堂知识相联系的延伸,这样避免过去那种单
一、封锁、一讲到底的、陈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例如建筑专业学生学习《城市的文物与文化》走在巴黎的老街老巷中,仿佛在温习一个个久远的历史故事,拾着一颗颗闪光的文化贝壳。每条街道都足以把你从这个世纪带回从前。空气中飘散着文人的絮语,像是陷入了莫泊桑、小仲马的小说里;像是在聆听圣桑、拉威尔的乐章;又像是迷失在了毕加索、马内等画家的梦境里。请你们告诉我:究竟是谁把这大片的老街老屋原汁原味地保护下来了?学生齐答:是巴黎人自己!由此联想到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城市文物,丰富我们的城市文化。故此,教师具有了开放意识,中职学生思维才活跃,才不至是一池死水。
(六)、开放语文综合实践课,加强中职学生知识内化
我认为,培养中职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把知识变成能力,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所以,必须为中职学生创造训练的机会,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修订说明》,指出了语文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这为我们开放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就要求我们认真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中职学生加强知识的内化。因此,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开放,就是我们的教学内容之一,对其研究也就势在必行。总之,课堂训练是有限的,中职学生自觉的在生活实际,有效地加强训练,给中职学生提出训练的目标,让中职学生主动地去调查、去收集、去整理、去实践、去感受、去总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放语文综合实践课,也只有这样,中职学生才能达到会说、会写、会干,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职语文教学不仅是技术,而是一门艺术,这又待于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总结。所以我们要突破传统,建立一套开放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还需努力,还奋斗。
第五篇: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探[小编推荐]
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 罗仲良 陆建华 【摘 要】以中职学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研究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师 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B-0015-02 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中职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越高,其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就越高。本文在分析目前中职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类型特征和中职学校教育实际,探索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的办学已逐步走向正轨,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的结构仍然不合理,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在师生比上离标准还有一段距离,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上来说,他们在专业化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能力不强。当前,中职学校的教师普遍都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所学的专业也基本符合学校开设的专业,学校的实训设备也基本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要求。但是,中职学校里还有很多专业教师没有具备在企业一线生产实践的经验,对本专业的实训设备的操作还不熟练,动手能力还不够强,影响了指导学生实训的效果。另外,有部分教师无视专业领域中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专业技能操作的水平逐渐下降。同时,一部分教师有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已有知识的思想,他们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不高,缺乏研究意识。
(二)培养培训体系不完善。一是中职学校还没有制定建立完整的教师培训制度,如教师的培养培训计划及与之相配套的奖励、激励制度还不完善,教师的培训培养还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二是缺少政策、资金支持,主要是地方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度还不够,虽然在基础设施、实训设备上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但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抓得还不够紧,如没有出台相对应的教师培训制度,在教师培训上投入的经费还不足等。
(三)师德师风有待提高。目前,中职教师的师德水平有待提高,加上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可度不高、教师个人经济收入水平低等原因的影响,造成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缺乏崇高的职业理想,对学生的教育不重视、关爱不够等。
二、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思路
综合以上分析,中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
(一)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宣传教育,扫清教师在专业化发展方面的思想障碍,使其本人明白专业化发展不但是个人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要的使命。另外,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还可以让教师认识到专业化是众多职业专业化中的一种类型,是教师成长的必然过程,从而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得到充分的重视,打破人们在观念层面上的障碍,有利于教师树立专业发展理想、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最后实现自我专业发展。
(二)健全培养培训体系。一是不断建立和健全教师各项培养培训制度,使教师的培养培训形成体系。制订符合教师自身发展的培养计划,并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二是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每年都应派出一定量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如国家级、自治区级培训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三是开展多种多样校本培训活动,如举行教学设计、教师职业素养讲座等,还可以通过“传帮带”、“一对一”等方式,安排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教师辅导青年教师,进而带动整个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四是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巨匠到校任教,通过指导帮扶,让学校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为促进教师的成长进步及实现其终身教育,中职学校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及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外,还要积极主动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研究的主题应围绕本专业来开展,方向可以不同,主题可大可小,如可以选取教育教学改革某方面为研究对象,也可以选取学生为研究对象等。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教师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学会改革,学会创新。因此,教师通过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既可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又可以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多年来,笔者所在学校一部分教师积极参与到教育科学研究中,积极承担或主要参与了很多课题的研究,目前,他们已成为各专业中的骨干教师,在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四)搭建自我展示与交流平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除了自身提高外,学校还应积极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展示自我与交流的平台。笔者所在学校通过举办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技能操作比赛以及选拔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和技能比赛,为教师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发现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给予重点支持,优先安排他们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考察、学术交流和企业锻炼等活动,全面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两年来,有2名教师进入了自治区职业教育名师工程培训班学习,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为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课程开发等做出了贡献。
(五)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一是通过填写教学日记、撰写教学案例等形式开展教学反思,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技能。二是要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如学习现代国内外职业教育前沿的知识和共同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在学习中还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探索,认真思考这些知识的本质,从而用这些知识武装充实自己的头脑。三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用学到的、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自己在校的实训操作以及下企业的生产锻炼。在生产实训中进行积极的反思,既可以巩固学到的专业知识,又可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及企业产品的升级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四是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树立高尚的师德风范。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自己的教育目标,从而促使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
(六)强化校内外生产实践锻炼。中职教育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初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以中职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动手和生产实践能力,这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实现。一是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锻炼或挂职锻炼。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或挂职锻炼,既可以加强与企业间的关系,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学到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流程,掌握企业的生产文化等。同时,还有机会参与到企业产品项目的设计和研发中,等等。这些都从本质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积极参加校内实训锻炼和操作。教师要积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实训资源,利用课余时间或在上实训课期间,大胆动手摸索,加快掌握各种实训设备的操作,做到举一反三。同时,要积极开展实训项目的开发和改革,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本领,特别是实训操作本领。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中职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各级政府、学校和企业必须全方位创设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环境,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健全培训体系,开展校本研究,搭建教师展示平台,创新企业生产实践锻炼机制等途径,创设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中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要求中职学校教师要树立专业发展意识,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与企业实践锻炼,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开展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教学反思,创新教育内容,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扬群,吕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7)[2]佛朝晖.四招破解中职教师专业成长难题[N].中国教育报,2012-03-14 [3]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
[4]贾厚林.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专家型教师智能结构的塑造[J].职教通讯,2008(4)
【作者简介】罗仲良,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讲师;陆建华,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