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民行工作机制 强化诉讼监督(精选)
创新民行工作机制 强化诉讼监督
民事行政检察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察工作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突破口。在当前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院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不断更新执法理念,创新监督方式,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充分履行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监督职能,从而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使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当前还有一些制约民行工作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因此,走一条“树理念、创机制、提能力、显绩效”的道路势在必行,同时也是我们如何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树立现代监督理念,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当前民行检察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正发生新的转变,在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格局下,我院民行诉讼监督工作能适应新形势要求,准确把握住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立足并坚持法律监督属性,准确定位民行检察职能,不断拓宽监督领域、延伸监督触角。
一是树立正确的监督理念,要充分发挥民事行政监督的积极作用,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感受到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现实作用,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司法公正。民事行政检察并不是干预审判活动,而是以维护司法 公正为目标,通过监督,确保审判权的正常运用和行使,确保法制权威。以此为出发点,近年来我院民行科注重加强对法院执行行为的监督,促进公开、公正、透明执法。从即时监督、依法监督的角度入手,发挥了民行监督工作的能动作用,力求实现检察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是树立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思想,积极办理抗诉案件,维护司法公正。提请抗诉是基层院民行检察部门对人民法院民事、行政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重要途径,在现有的工作机制下,往往会出现办案效率低下,民行监督的职能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的问题,面对现实的形势,我们要树立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思想,调整办案思路,拓宽监督渠道,从法院审判过程、判决结果入手开展监督,积极办理抗诉案件。同时,加强与法院的沟通与协商,提出对案件的审查观点,听取法院的意见,依法提出再审建议,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做到对当事人耐心细致地释法说理,引导当事人息诉服判。
三是以全新的理念履行职能,促进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社会矛盾亦层出不穷。如何服务社会大局,促进社会和谐,是民行工作面临的主要课题。为此,我们打破以往坐堂办案、等米下锅的工作模式,克服单纯办案、就案论案的呆板方法,以全新的工作思路投入工作,对存在的突出社会现象寻找深层次的原因,探寻解 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二、创新机制,规范诉讼监督审查
检察机关在诉讼监督中要针对实践中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诉讼监督规律,不断完善有效的诉讼监督工作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强化监督手段,规范监督程序,推动诉讼监督工作取得新进展。
当前,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涉及民生问题的诸多矛盾通过诉讼形式大量涌入司法领域,利益冲突协调难度加大。新形势下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的重要意义,坚持以提升民行诉讼监督工作的公信度、透明度为抓手,在办案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规范办案机制,使申诉人心悦诚服地接受检察机关终止审查的处理意见。同时,我们在加强监督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发现诉讼违法案事件背后隐藏的职务犯罪的能力,力争实现审查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最大限度的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提高能力,增强工作整体实力
一是夯实基础工作。2011年我们着力于服务大局、维护稳定、关注和保障民生,坚持源头治理,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要进一步从方便群众、服务基层的角度出发,拓宽监督领域,扩展监督对象,强化监督功能,更新监督方式,进一步规范工作程 序和方法,夯实基础工作,努力构建好就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平台,使检察机关更及时有力地化解社会矛盾。
二是积极办理公益案件,促进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工作中,我们倡导贴近群众、服务民生的阳光检察,将检察保障服务及时延伸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地带,努力为民生大计提供检察服务保障。社会公共设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职能部门尽职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全与便利。针对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并对建议的落实情况逐一跟踪,深入社区街道,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向相关单位出谋划策,解决困难,使提出的问题全部得到解决,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支持。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以加强队伍素质能力建设为重点,着力增强诉讼监督能力,提高诉讼监督水平,加强检察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是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确保公正执法的根本。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其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诉讼监督,这是由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的。而检察人员自身素质的强弱与否,特别是检察人员办案能力的强与否,直接影响着法律的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诉讼监督能力能否正确的行使。目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诉讼监督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深入广泛开展专业化培训和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及时总结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切实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强化诉讼监督职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结合民行工作,我们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要高度重视民行检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着力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结合实际,应当围绕提高适应法律能力、证据审查能力、文书说理能力、再审出庭能力以及做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等能力开展岗位练兵,提高办案水平。充分调动民事行政检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民行工作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
四是重视协作,形成诉讼监督合力。近年来,我院始终坚持诉讼监督全院一盘棋工作思路,各业务部门在履行诉讼监督职能过程中,从诉讼监督工作的全局出发,改变以往的办案模式,注重整合内部诉讼监督资源,实现了案件信息资源共享,并逐步形成了各业务部门横向联合,全院协调一致的诉讼监督一体化机制。通过各部门的协作,整合全院资源,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了诉讼监督工作的全面发展。
四、突出重点,注重诉讼监督实效
我院以执法办案为依托,在履行民行检察职能中找准推进重点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努力实现办案力度、质量、效果的有机统一,推动了民行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维护司法权威,做好息诉罢访工作,化解社会矛盾。随着社会改革 的不断深入,新的形势下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易发、多发、群体性事件增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是新时期政法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践工作中摒弃以往一推了之、一抗了之的做法,做到案案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加强释法说理,引导当事人理性对待人民法院的正确裁判,服判息诉,与法院配合解决当事人的合理诉求,化解积怨,解决问题,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力争化解矛盾,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
作为基层检察院,可以通过“树理念、创机制、提能力、显绩效”这条道路深入推进民行工作,强化诉讼监督力度,一定把民行检察工作纳入到深入检察机关服务工作的的总体格局中来,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发挥民行检察工作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的职能作用,以民行工作实际,践行法律监督职责,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创新民行工作机制强化诉讼监督
创新民行工作机制强化诉讼监督
民事行政检察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察工作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突破口。在当前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院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不断更新执法理念,创新监督方式,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充分履行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监督职能,从而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使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当前还有一些制约民行工作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因此,走一条“树理念、创机制、提能力、显绩效”的道路势在必行,同时也是我们如何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树立现代监督理念,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当前民行检察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正发生新的转变,在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格局下,我院民行诉讼监督工作能适应新形势要求,准确把握住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立足并坚持法律监督属性,准确定位民行检察职能,不断拓宽监督领域、延伸监督触角。
一是树立正确的监督理念,要充分发挥民事行政监督的积极作用,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感受到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现实作用,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司法公正。民事行政检察并不是干预审判活动,而是以维护司法 1
公正为目标,通过监督,确保审判权的正常运用和行使,确
保法制权威。以此为出发点,近年来我院民行科注重加强对
法院执行行为的监督,促进公开、公正、透明执法。从即时
监督、依法监督的角度入手,发挥了民行监督工作的能动作
用,力求实现检察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是树立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思想,积极办理抗诉案
件,维护司法公正。提请抗诉是基层院民行检察部门对人民
法院民事、行政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重要途径,在现有的工作机制下,往往会出现办案效率低下,民行监督的职能
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的问题,面对现实的形势,我们要树立敢
于监督、善于监督的思想,调整办案思路,拓宽监督渠道,从法院审判过程、判决结果入手开展监督,积极办理抗诉案
件。同时,加强与法院的沟通与协商,提出对案件的审查观
点,听取法院的意见,依法提出再审建议,对不符合立案条
件的,做到对当事人耐心细致地释法说理,引导当事人息诉
服判。
三是以全新的理念履行职能,促进社会管理,提高社会
管理水平。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社会矛盾亦层出不穷。
如何服务社会大局,促进社会和谐,是民行工作面临的主要
课题。为此,我们打破以往坐堂办案、等米下锅的工作模式,克服单纯办案、就案论案的呆板方法,以全新的工作思路投
入工作,对存在的突出社会现象寻找深层次的原因,探寻解
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二、创新机制,规范诉讼监督审查
检察机关在诉讼监督中要针对实践中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诉讼监督规律,不断完善有效的诉讼监督工作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强化监督手段,规范监督程序,推动诉讼监督工作取得新进展。
当前,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涉及民生问题的诸多矛盾通过诉讼形式大量涌入司法领域,利益冲突协调难度加大。新形势下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的重要意义,坚持以提升民行诉讼监督工作的公信度、透明度为抓手,在办案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规范办案机制,使申诉人心悦诚服地接受检察机关终止审查的处理意见。同时,我们在加强监督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发现诉讼违法案事件背后隐藏的职务犯罪的能力,力争实现审查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最大限度的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提高能力,增强工作整体实力
一是夯实基础工作。2011年我们着力于服务大局、维护稳定、关注和保障民生,坚持源头治理,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要进一步从方便群众、服务基层的角度出发,拓宽监督领域,扩展监督对象,强化监督功能,更新监督方式,进一步规范工作程
序和方法,夯实基础工作,努力构建好就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平台,使检察机关更及时有力地化解社会矛盾。
二是积极办理公益案件,促进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工作中,我们倡导贴近群众、服务民生的阳光检察,将检察保障服务及时延伸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地带,努力为民生大计提供检察服务保障。社会公共设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职能部门尽职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全与便利。针对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并对建议的落实情况逐一跟踪,深入社区街道,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向相关单位出谋划策,解决困难,使提出的问题全部得到解决,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支持。三是加强队伍建设。以加强队伍素质能力建设为重点,着力增强诉讼监督能力,提高诉讼监督水平,加强检察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是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确保公正执法的根本。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其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诉讼监督,这是由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的。而检察人员自身素质的强弱与否,特别是检察人员办案能力的强与否,直接影响着法律的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诉讼监督能力能否正确的行使。目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诉讼监督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深入广泛开展专业化培训和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及时总结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切实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强化诉讼监督职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结合民行工作,我们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要高度重视民行检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着力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结合实际,应当围绕提高适应法律能力、证据审查能力、文书说理能力、再审出庭能力以及做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等能力开展岗位练兵,提高办案水平。充分调动民事行政检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民行工作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
四是重视协作,形成诉讼监督合力。近年来,我院始终坚持诉讼监督全院一盘棋工作思路,各业务部门在履行诉讼监督职能过程中,从诉讼监督工作的全局出发,改变以往的办案模式,注重整合内部诉讼监督资源,实现了案件信息资源共享,并逐步形成了各业务部门横向联合,全院协调一致的诉讼监督一体化机制。通过各部门的协作,整合全院资源,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了诉讼监督工作的全面发展。
四、突出重点,注重诉讼监督实效
我院以执法办案为依托,在履行民行检察职能中找准推进重点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努力实现办案力度、质量、效果的有机统一,推动了民行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维护司法权威,做好息诉罢访工作,化解社会矛盾。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形势下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易发、多发、群体性事件增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是新时期政法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践工作中摒弃以往一推了之、一抗了之的做法,做到案案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加强释法说理,引导当事人理性对待人民法院的正确裁判,服判息诉,与法院配合解决当事人的合理诉求,化解积怨,解决问题,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力争化解矛盾,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
作为基层检察院,可以通过“树理念、创机制、提能力、显绩效”这条道路深入推进民行工作,强化诉讼监督力度,一定把民行检察工作纳入到深入检察机关服务工作的的总体格局中来,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发挥民行检察工作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的职能作用,以民行工作实际,践行法律监督职责,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林燕提高创新能力 强化民行监督
林燕:提高创新能力 强化民行监督
时间:2011-06-09 17:08作者:林燕新闻来源:正义网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法律监督职责,自2001年以来,呼图壁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目标,以化解社会矛盾为根本,始终把民行工作当作“民心工程”来抓,在提高办案质量,强化监督效果,探索监督方式上下功夫,依法办理了一批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为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统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大抗诉力度,强化法律监督
2001年以来,我院始终把办理民行抗诉案件作为强化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的有效途径,坚持把民行检察监督的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把加强民行检察同维护人民权益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中主动出击,充分发挥民行检察工作化解社会矛盾、服务保障民生的生力军作用。
首先,院党组高度重视,配强民行检察队伍。将一名工作敬业精神强、经验丰富、有魄力的业务骨干调整到民行科任科长,并根据民行工作开展情况,尽力稳定民行队伍,在其他部门数次调整的情况下,十年来始终未对民行科人员进行调整。队伍的相对稳定,确保了业务技能的提升和办案质量的稳步提高。从2007年起,民行工作连续三年位居昌吉州检察机关先进行列,2009年跃居全州第一,民行科长因此荣记个人三等功。
其次,多措并举抓案源,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除利用检察机关“举报宣传周”宣传外,我院还采取每年在人代会上向代表发送维、汉、哈三种文字的宣传材料,到各乡镇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报工作、征求意见时向他们宣传民行检察工作扩大案源;积极与律师及法律工作者联系,通过他们代理的案件拓展案源;在社区、各乡镇设立“民行工作联络站”开辟案源。同时,哈萨克族分管副检察长还利用自己与哈萨克族群众的密切关系,在牧民群众中进行宣传,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民行申诉案件大幅增加,抗诉率成倍提高。第三,建立“民生检察服务热线”与民行等部门的联动协作机制,确保群众的诉求事事有回音。2008年我院在民行科开通了“民生检察服务热线”,通过对外公布,当月就受理民行申诉案件8件,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控申科在接待中,对属于民行申诉的,及时与民行科沟通,力求申诉人来一次就能得到是否受理的答复;渎检、公诉部门在侦查、审查起诉的同时,对于可能存在督促起诉或公益诉讼情况的案件及时告知民行部门,我院办理的几起有影响的督促起诉或公益诉讼案件都是这样被发现的。
第四,充分行使抗诉权,全力维护司法公正。2001年至2010年上半年,我院共受理各类民行申诉案件194件,其中提请抗诉或建议提请抗诉53件。在办案中我院民行部门严格执行《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等法律法规,规范执法行为、严格办案程序,完善案件管理。在具体案件的审查中,一是做到“三个紧扣”,即紧扣疑点、紧扣重点、紧
扣焦点;二是坚持严把关,细审查、重说理,确保案件立的住,抗得准,所以提、建抗案件经再审改判率基本在80%以上,使办案工作始终处于依法监督、规范监督、理性监督的良性循环之中。哈萨克族妇女古丽沙依热阿,其丈夫遭遇车祸死亡后,法院仅判决肇事者赔偿其经济损失37646.15元。我院接到其申诉后,经调阅案卷,审查证据、核对事实,认为法院判决在适用法律和依据的赔偿标准上确有错误,故依法对该案提请抗诉,法院再审后改判肇事者赔偿105120.38元。此案的成功抗诉,不但维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实现了少数民族民行抗诉案件零的突破。
第五、做好抗诉案件的跟踪监督工作。2002年由我院提请抗诉,昌吉州检察院抗诉的一起呼图壁县二十里店维族小学与陈某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2003年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后,县法院历经3年未审理,期间我院多次与县法院沟通无果,2006年我院依法向县法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终于使该案得已重审并改判。今年我院对去年提抗的2件案件跟踪监督后,今年上半年均得到改判。再审改判率的提升,不但赢得了申诉人的赞誉,也为扩大案源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二、创新监督方式,提升办案效果
再审检察建议彰显监督实效。多年的民行检察工作实践,使我们在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取得抗诉成果的同时,深感要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仅仅通过抗诉这一单一模式是很难从根本上破解民行监督瓶颈的。在总结以往办理民行案件经验的基础上,本着减少矛盾,化解矛盾,提高办案效率的宗旨,我们大胆实践,探索寻求民事行政法律监督的新途径。2005年通过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的方式,将“再审检察建议”纳入到人大常委会监督的范畴,同年8月县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呼图壁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实行检察建议的实施办法(试行)》,使再审检察建议成为继提抗建抗之后的又一法律监督形式。十年来,我院共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3件,由于此种方式时间短、见效快、法官易于接受,又减少了诉累,深受申诉群众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强化检调对接,化解社会矛盾
在民行检察监督中,我院着力发挥民行检察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的职能作用,办理民行申诉案件不仅纠正错误裁判,维护司法公正,还把化解社会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牢固树立抗诉与息诉并重的观念,对所受理的申诉案件既不一抗了之,也不一推了之,在民行检察工作各个环节,重视做好深入细致的化解矛盾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检察和解”。用检察和解方式办理符合抗诉条件,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的申诉案件。今年,我院受理了一起土地纠纷案,在审查中发现县人民法院在判决中认定被申诉人参加二轮土地承包的事实根本不存在,却判决申诉人返还被申诉人的承包土地,并于判决生效后开始执行,依法应当提请抗诉。但同时也发现申诉人与被审诉人之间的矛盾正处于激化期,如若简单提抗,一旦矛盾激化,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化解矛盾,我院民行科干警通
过与二十里店镇领导协商、与法院执行干警沟通,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共同登门做双方的工作。在一片真情的感召下,被申诉人不再主张诉争地的权利,申诉人当场撤回申诉并将其开荒后多种的承包地交给了被申诉人,双方在诉争五年之后握手言和。二十里店镇政府的领导、县法院执行庭的工作人员也为此结果向我院表示由衷的感谢。
二是“检民调解”。对社会影响较大,法院判决确有瑕疵,但是不宜抗诉,当事人长期上访的申诉案件,采取以检察机关为主导,动员和集合各方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工作。如我院在受理维吾尔族申诉人阿依古丽申诉其丈夫因车祸死亡后,在肇事司机逃逸的情况下,孩子的大伯将其诉至法院,要求她和8岁的孩子从1999年结婚即居住的两间砖房中搬出,法院判决后已进入执行环节。看着冻的瑟瑟发抖孩子,听着申诉人的哭诉,了解到申诉人为此已找遍了能找的机关单位和人员,想到其失去了丈夫又将失去赖以生存的两间房屋,我院分管副检察长一方面与法院联系,建议执行人员暂缓执行,另一方面要求民行科快速、优先办理。经过审查证据、核对事实,我院发现此案定案的证据虽然存在明显瑕疵,但由于申诉人未在法院审理期间提交相关证据,导致法院判决结果与事实有误。为了妥善处理这起上访上告案,我院从亲情出发,召集双方亲友用亲情感化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最终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将争议房屋归申诉人儿子的协议,双方罢访息诉。此案的调处受到了县委政府的高度赞扬。
四、注重监督调查,维护法制权威
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对诉讼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是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把纠正错误裁判与纠正违法行为有机结合起来,把办理民行申诉案件与发现、移送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有机结合起来,几年来,共开展监督调查10余次,其中2007年在审查王生仁申诉一案时,发现该案审判员米一漫在办案中可能存在枉法行为。经检察长同意,民行科对其进行了监督调查。经过艰苦的调查取证,查清了米一漫在审理此案时打白条收取当事人2000元鉴定费用后,在没作鉴定的情况下,至案件审结及调离民庭后,既未将此款退回当事人,又未按规定交院财务室,而是用于个人支出达两年之久,其行为虽然尚不构成犯罪,但严重损害了人民法官的形象,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据此我院在不立案的同时,向法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要求县法院依据相关规定对米一漫进行处理。县法院接到通知后,立即作出了处理,起到了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
回顾十年来的民行检察工作,有收获、有喜悦,有挫折、有艰辛,虽然走的不易,但我们毕竟以丰硕的成果回报了社会、服务了人民。深入推进四项重点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行检察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基层检察院,我们一定把民行检察工作纳入到深入推进四项重点工作的总体格局中来,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发挥民行检察工作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的职能作用,以民行工作实际,践行法律监督职责,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检察院检察长)
第四篇:强化组织领导_创新工作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 创新工作机制创建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实践,深入扎实地开展了无邪教单位创建活动,有效防范和控制了法轮功和其他邪教的滋生蔓延。
一、各级高度重视,切实摆上位置
(一)为防止创建工作走过场,全单位坚持每个季度对街道、单位创建工作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并纳入考核内容,对季度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季度考核结果由局领导在全单位干部大会上进行点评,限期整改。
(二)明确书记、主任具体负责无邪教单位创建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促进和推动基层无邪教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切实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和各街道,实现了无邪教单位创建工作的条块结合,有效形成了创建工作合力。
二、强化基础建设,确保创建实效
(一)强化网络建设,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有效性。为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全单位紧紧围绕目标要求,不断强化“三个网络”建设:一是构建创建工作组织网络。即由即以单位专门构建了由单位党支部为主体,单位治安主任、的防控队伍,突出对社会面和重点人员的防控和管控。三是强化创建工作信息网络。全单位在物建调整信息员基础上,专门出台了关于反邪教信息工作的意见,对反邪教信息员的物建、信息获取、信息使用、资料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并在宗教合法场所、非法场所、疑似地区物色信息员,初步形成了反邪教信息网络。有效调动了信息员的积极性,增强了防范工作的有效性。
(二)完善工作制度,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科学性。为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全单位健全和完善了一系列创建工作制度:
1.双向定期通报制度。即街道每月向区委有关部门书面报送邪教重点人员情况,区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每季度向各街道党工委通报法轮功和其他邪教处置情况。
2.奖惩激励制度。即对照无邪教单位创建标准,年终组织考核,经考核确定为无邪教单位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做工作而“望天收”的单位不能作为无邪教单位达标单位。
3.检查督导制度。即由区委有关部门组织人员每季度深入街道、社区,通过“一听二看三检查”的方法开展创建工作检查督导,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查找薄弱环节,不断推进创建工作进程。
4.季度评估制度。每个季度集中对全单位法轮功重点人员逐个开展动态分析评估,重点做好“三个结合”,即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评估结果与深化创建工作相结合。今年初,全单位又依据其他邪教人
员被劳教、判刑情况,思想稳定和行为表现情况,以及所任职务情况,梳理出全单位重点人员,要求各街道列入季度分析评估,及时掌握动态。五是跟进调整制度。对邪教重点人员生活驻地、工作单位、户籍等发生变动的,始终动态掌控,坚持“三个跟进调整”,即:跟进调整托管责任;跟进调整帮教责任人、信息员;跟进调整帮教工作方法,确保帮教巩固工作更具针对性。
三、突出重点环节,狠抓工作落实
(一)坚持封闭办班,全力突破未转化人员。单位投入大量资金,每年坚持自主办班,市区联合办班,对涉案反复人员及时攻坚帮教,逐人制定帮教方案,组织区、街、社区、公安等帮教力量分组承包,责任到人,吃住在班,放弃节假日休息,持续攻坚,使在班攻坚人员全部实现转化。
(二)加强巩固帮教,积极稳控重点人员。为切实降压案件,减少反复,进一步提升无邪教单位创建合格率,全单位不断深化对法轮功重点人员巩固教育工作,坚持常年与法轮功重点人员逐人进行深入交流,对思想下滑人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行联手开放式帮教;对家庭确有困难的法轮功人员,积极协调区、街民政等部门,主动开展帮扶,切实解决法轮功人员实际困难,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真诚关怀,有效稳控了一批思想波动的法轮功人员。同时,对实际神等其他邪教人员开展积极帮教和关爱工作,促进了无邪教单位创建
工作深入开展。
(三)强化宣传教育,不断扩大警示教育影响面。几年来,全单位高度重视反邪教宣传教育常态化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在多个领域、多个层面、多种群体中展开反邪教警示教育,不断扩大社会影响面和覆盖面。
四、严格检查考核,激发创建活力
(一)制定考核细则。
(二)规范考核程序。
(三)兑现考核奖励。
第五篇:创新机制抓监督 强化落实促发展
创新机制抓监督 强化落实促发展
伊吾县坚持把监督检查作为促进县委决策落实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政府牵头、部门协助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监督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高起点定位、高效能推进,形成了政府带动、部门联动、公众推动的“大督查”工作格局。健全督查机构,完善督查网络
一、成立领导小组。结合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制定重点项目、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安居富民房建设、政府基金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单项督查方案,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纪委、发改、建设、财政、审计等相关重点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督查组,做到及时掌握情况,快速反映问题,落实成员责任。
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分析督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确保督查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将督查情况以《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文件》、《督查专报》、《督查通报》等形式送呈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上半年,共召开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领导小联席会议、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政府绩效管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15次。
三、加大群众参与力度。为使群众参与到督查工作中,将监督检查与党务公开工作相结合,及时公开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开设了“书记听民声”专栏、民情短信平台、政风行风监督电话等,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既全面又准确,既规范又及时。
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督查质量
一、提前掌握。学习贯彻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紧紧围绕每一阶段县委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及时沟通情况,确定本阶段督查重点,提高督查工作的预见性。
二、主动作为。针对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如房屋拆迁、低保金发放等易滋生腐败、易违纪违规问题上,提前介入,争取工作的主动性。一是完善相关制度。本着制度防腐的原则,相继印发了《伊吾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实施办法》、《关于对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进一步加强管理的通知》、《伊吾县关于对党政“一把手”加强监督的暂行办法》等制度,为党员干部的行为提供标杆和准绳,为违纪违法行为敲响了警钟。二是密切关注民生。结合干部“赴基层、转作风、服务群众”,纪检干部“赴基层、问党风、访民情、听民声”等活动的开展,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坚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全县纪检干部协调解决各类问题35件,办好事实事11件,走访已达900余户。在旧城改造、征地拆迁时,纪委派出专人在拆迁现场办公,参与宣传动员,负责受理和接待有关投诉,确保相关部门工作程序合法、合理,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抓好节假日督查。在节假日前,印发文件或通知,再次重申干部纪律,并在节日期间对公务用车管理、值班、考勤和领导干部外出报备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确保节日安全,防止节日腐败。
三、抓住重点。按照“督在关键处、查在实效上”的要求,集中力量抓好县委、政府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的落实。一是加大对河南援疆项目、地区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等项目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对2012年111个重点项目,全部建立了信息库,对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审批、招投标等8项内容和项目进展实施动态监控、动态管理。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截止目前,下发整改通知书17个,现均已整改完毕;二是加大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专项治理。县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坚持“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季度一考核”的管理办法,督查、评比、考核结果在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评比栏和公示栏上公示。在设立“十条禁令”、“八项制度”的基础上,开展专项整治月活动,监督检查工作逐步走向了常态化。上半年,共开展效能督查近百余次,出动人员200余人(次),对16个(次)单位给予全县通报批评,干部作风得到了明显好转、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抓住“三个度”,确保督查实效
一、在范围上体现广度。在督查时,不仅仅督查某个单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而是将全县政治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列入督查的范围,即县委、政府的工作到哪里,监督检查就延伸到哪里,确保了督查的全面性。今年是“政府绩效管理年”,在制定《伊吾县2012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时,围绕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区域工作、临时性工作、党建工作、行政效能等工作,确定了8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和111个三级指标,将全县各项重点工作全部纳入其中。
二、在实施过程中突出深度。近两年监督检查工作,不仅对各方案的制定、任务的分解、措施的落实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而且抓住根源,对工作思路、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进行严格督查,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如在开展政风行风评议过程中,针对群众意见多、满意度低的部门,及时召开通报会进行通报,要求被评议的部门结合评议中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在县自办台开办的“一把手”勤政廉政栏目中进行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督查。并对满意率排名靠后的三个部门,由纪委书记与其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提醒谈话。同时,针对在干部考核谈话中,干部职工反映的对部门财务收支不明晰、不清楚的情况,制定了《伊吾县部门副职领导主管人事和财务工作、正职领导重在监管工作的有关规定》,对部门资金管理使用进行明确规定,要求各单位定期将财务收支情况在单位内部公开,接受干部职工的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在督查结果应用上加大力度。注重将指导、督查和考评相结合, 对任务进展情况、未完成的原因、典型经验做法以督查通报的形式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推动工作的落实。针对当场无法解决的问题,以督查专报的形式上报县委、政府,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考核评价环节,注重把日常督查、季度检查、年底考核的相结合,并广泛征求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各方面的意见,使考核结果客观、公平、公正。考评结果也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及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从而体现了监督检查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