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摘 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对其预防及治疗的有效方法,从而降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挽救产妇生命。剖宫产作为母胎紧急状况下终止妊娠的急救措施、阴道生产之外的补救分娩方式,已经是产科非常基本的手术,也是世界范围内妇女们接受的最普遍的手术。近年,报道的欧美国家的剖宫产率在20% ~30%[1-2]。而我国局部地域或医院的剖宫产率可高达60%以上。剖宫产术中术后及至远期并发症已经引起学界的关注,尤其是如何预防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的出血问题开始引人关注,产后出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3]。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4-5]。产后出血是最常见且十分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发展较迅速,若出血难以控制,常危及产妇生命。因此,产科医生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如何识别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是十分必要的。方法: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分娩产妇共7582例,发生产后出血141例,其中行剖宫产术2674例,发生产后出血88例。本文对8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的标准分组,设计统计表格,从相关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记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计算频数、均数和标准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认为差异显著。结果:
1、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30%;自然分娩为1.04%,二者比较其差异显著(p<0.01),剖宫产比自然分娩更易发生产后出血,认为剖宫产术本身就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出血量500~1000ml者阴道产68例,剖宫产术50例;1000~2000ml者阴道产2例,剖宫产术18例;大于2000ml者阴道产1例,剖宫产术2例,比较其差异显著(P<0.01),剖宫产术的出血量高于阴道分娩。
2、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其中宫缩乏力54例,占61,36%;胎盘因素24例,占27.27%。
3、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患者中41例经行宫缩药物,按摩子宫及缝扎止血等常规治疗有效,47例产妇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其中18例经宫腔填塞纱布术[6-7],17例行B-Lynch缝合术[8-9],7例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2例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宫腔纱布填塞术,2例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B-Lynch缝合术均有效止血,有1例产妇,上述止血方法均无效并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1、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剖宫产术本身就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剖宫产术出血量高于阴道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有助于降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发生。
2、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原因很多,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术前识别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积极做好预防工作,有助于降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发生。
3、剖宫产术产后出血以常规治疗为主,效果不佳时,根据不同的出血原因采用宫腔纱布填塞压迫止血,B-Lynch缝合术及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均能有效地控制剖宫产术产后出血,B-Lynch缝合术较适用于宫缩乏力性出血,对于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行宫腔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更为有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适用于宫体部出血,一旦上述止血方法均无效并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时,应果断行子宫切除术以挽救产妇生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541-01
参考文献:
[1] Martin JA,Hamilton BE,Ventura SJ,et a。l Births: final data for2001[J]。NationalVitalStatisticsReports,2002,51:1-102
[2] Wray J。Review of theNationalSentinelCaesarean SectionAudit Report[J]。PractisingMidwife,2001,4: 24-25
[3] 林建华,林其德。产后出血的重新评估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2):89-91
[4] 胡娅莉。产后大出血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治[J]。江苏医药杂志,2002,28(11):809-812
[5]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208
[6] 曹珍修.胎盘种植异常的临床诊断与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5):259-260
[7] 常俊霞,盛清玉。宫腔填塞纱条用于控制前置胎盘、剖宫产胎盘剥离面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3(4):34-35
[8] 刘新民主编。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66-968
[9] 应豪,段涛.B-Lynch及其他保守缝合法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2):102-10
第二篇: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危急,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产妇生命,所以必须对其出血原因进行认真分析,迅速采取相应有效的止血方法。
;④休克指数:SI=0.5~1 <20%(500~750ml),SI=1 20~30%(1000~1500ml),SI=1.5 30~50%(1500~2000ml),SI=2 50~70%(2500~3500ml)。⑤血色素:每下降1g约失血500ml,⑥红细胞:下降100万血色素下降>3g(1500ml),⑦血球压积:下降3%约失血500ml。出血量测量不准确将丧失产后出血的最佳抢救时机。突然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的持续少量出血(如软产道裂伤缝合时间长)和未被发现的血肿常常是延误诊治的重要原因。失血性休克分级标准见下表:
心率(次/呼吸(次/尿量神经系统分级 SI 失血量(mL)血压
分)分)(ml/h)症状
I(代偿0.5-1 <1000 10-15% ≤100 正常 14-20 >30 轻度焦虑
性)Ⅱ(轻1000-1500 焦虑,易1 >100 下降 >20-30 >20-30 度)15-25% 激 Ⅲ(中>1500-2000 显著1-1.5 >120 >30-40 5-20 萎靡
度)25-30% 下降 Ⅳ(重极度1.5-2 >2000 35-45% >140 >40 无尿 昏睡
度)下降
1.分析出血原因: 出血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90%。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植入性胎盘)、子宫切口撕裂、凝血功能障碍、产妇全身及局部情况(产妇休息欠佳,焦虑、贫血、体质虚弱、低蛋白血症、瘢痕子宫、子宫肌瘤切除术后)。
(1)子宫收缩乏力出血
子宫收缩乏力是术中出血的首要原因,常发生于产程延长、巨大儿、1 双胎、羊水过少等。
子宫收缩乏力历来都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加强子宫收缩至关重要,按摩子宫和缩宫素的应用是第一步,也是阻挡大出血的关键一步。药物的应用仍是临床不可缺少的手段,缩宫素在体内很快被胎盘产生的缩宫素酶及肝、肾、肠所灭活及清除,体内半衰期仅3~4 min。缩宫素仅能刺激子宫上段收缩,减少子宫的血流量,在受体位点饱和后,增加药物剂量将不再起作用,大剂量的缩宫素可导致水中毒。术中使用缩宫素后子宫收缩未见好转,可使用欣母沛。欣母沛(卡前列素与氨丁三醇1∶1的化合物)成盐增加了卡前列素的水溶性,使吸收增加,用量减少。其对妊娠子宫平滑肌有强烈的收缩作用,子宫肌肉收缩可在胎盘附着部位发挥止血作用。欣母沛的临床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是钙离子的载体,第二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第三是刺激缝隙连接的形成。使子宫有力、协调地收缩,起到止血的作用。欣母沛宫体注射后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快,15 min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达到最高浓度,具有强而持久的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
(2)胎盘因素引起出血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当前置胎盘种植在子宫下段前壁时,在此处切开子宫易损伤胎盘;②胎儿、胎盘娩出后,由于子宫下段菲薄,胎盘种植部位血管丰富,子宫缺乏有力的收缩,既不能使附着胎盘完全剥离,又不足以使胎盘剥离面血窦缩紧闭合,故可发生产后大出血而难以控制。近年来由于初产妇行宫腔操作的比例增加,导致子宫内膜炎和内膜受损的机会增加。同时,刮宫产率的增高,瘢痕子宫的形成,妊娠时易发生前置胎盘及胎盘粘连。而剖宫产是临床处理前置胎盘的急救措施与适时分娩的主要手段。因此要加强计划生育教育,推广避孕节育,防止多孕、多产、多次宫腔手术及降低剖宫产率,以减少前置胎盘的发生。
(3)子宫切口因素引起的出血
子宫下段切口撕裂的治疗。如有撕裂,迅速钳夹切缘,辨清撕裂部位,恢复原解剖结构,遇到血管出血处,先行单独缝扎再缝合裂口远端,术中注意不损伤周围组织,特别是输尿管。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子宫切口位置适当,子宫下段的切口大小应足够胎头顺利娩出,在未临产行剖宫产时若下段形成差,切口两端可向上弧形剪开,以延长切口长度,产程长、下段菲薄者为防止推膀胱腹膜反折时致下段静脉丛出血或切口撕裂,可不剪开膀胱腹膜反折,在其上方1 cm处作切口以避免子宫下段出血。
2.止血的方法 :剖宫产术中,因各种原因发生大出血时,先直接用传统急救方法主要有:使用子宫收缩药、官腔内填塞纱布、“8”字缝扎出血面、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等。有人研究针对剖宫产术中发生大出血,估计在短时间内不易止血时,将子宫提出腹壁切口外,用压脉带直接捆扎剖宫产切口下方子宫颈部分,暂时完全阻断子宫血供并计时。助手配合手术者检查出血部位及血管时短暂放松,阻断时间最长10分钟,缝合过程中每5~10分钟松1次压脉带,放松5分钟后再加压,缝合后观察15分钟无活动性出血,即继续手术。术者尽快清理手术视野,寻找出血部位及血管,采取止 血措施,如:快速娩出粘连的胎盘、物理按摩子宫、药物促进子宫收缩、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缝扎、官腔填塞纱布、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与此同时进行严密监测和积极抗休克治疗,如:建立输液通道、保证有效通气量、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等。
3.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的测量方法采用:①容积法:术中吸尽羊水后吸引瓶内计数;②面积法:术中使用的纱布数量及血湿润纱布面积,血湿面积按10 cm×10 cm=10 ml(敷料血染面积15cm×15cm为10ml血)计算;③称重法:术中置产垫,按1.05 g相当于1 ml血液的标准推算出血量,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为:手术开始时所有敷料、纱块、棉垫、吸引瓶内的血量及术毕清理出的阴道流血量之总和。;④休克指数:SI=0.5~1 <20%(500~750ml),SI=1 20~30%(1000~1500ml),SI=1.5 30~50%(1500~2000ml),SI=2 50~70%(2500~3500ml)。⑤血色素:每下降1g约失血500ml,⑥红细胞:下降100万血色素下降>3g(1500ml),⑦血球压积:下降3%约失血500ml。出血量测量不准确将丧失产后出血的最佳抢救时机。突然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的持续少量出血(如软产道裂伤缝合时间长)和未被发现的血肿常常是延误诊治的重要原因。失血性休克分级标准见下表: 分级 SI I(代偿0.5-1 <1000 10-15% ≤100 正常 14-20 性)
呼吸(次尿量神经系失血量(mL)血压
/分)/分)(ml/h)统症状
轻度焦
>30
虑
心率(次Ⅱ(轻1 度)Ⅲ(中度)Ⅳ(重1000-1500
>100 15-25% >1500-2000 1-1.5 >120 25-30% 1.5-2 >2000 35-45% >140
显著
>30-40 5-20
下降 极度>40 下降
无尿
下降 >20-30 >20-30
焦虑,易激 萎靡
昏睡
度)据资料显示术中大出血诊断标准:剖宫产术中发生顽固性的出血,出血量大于500ml以上可视为术中大出血。
4.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患者原则先保守治疗,台上医生给予缩宫剂,按摩子宫,宫腔填塞,接扎子宫动脉等,台下同时积极扩容,使用止血药物等抗休克处理,如子宫收缩乏力,持续出血,导致了休克,出现了DIC,马上行子宫切除术,同时给予输大量的新鲜全血和血浆,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情况好转,手术结束后回病房进一步治疗至患者痊愈出院。
剖宫产手术中大出血的麻醉处理关键是纠正患者低血容量状态,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防止患者向失血性休克和DIC发展。①对可能出现大出血的患者,做好配血,输血的准备。对因社会因素而选择择时手术的患者,要重视产前宣教,合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②麻醉的选择:椎管内麻醉是产科最常用的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对子宫收缩存在客观影响,随着局麻药浓度的增加,宫缩的力量,持续时间及宫缩间隔均明显下降。剖宫产术中出现的原因很复杂,当出现持续出血时,硬膜外麻醉追加剂量应减少,使用低浓度局麻药,尽量消 除麻醉因素对子宫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在硬膜外麻醉前应及时,足量预扩容。③当患者出现大出血时,快速扩容,首选胶体液。失血量大于20%,快速输注浓红,血浆等。血压,心率不稳定,加用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继续出血发展为失血性休克,甚至到了DIC,加快输血输液,使用新鲜全血,血浆等,必要时改气管插管麻醉,急查相关化验检查,根据化验结果使用抗纤溶药物及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纱条的作用机制是纱条对子宫壁产生压力,刺激子宫感受器,通过大脑皮质激发子宫收缩,同时,纱布也可压迫胎盘剥离面止血,对子宫整体及局部收缩不良致产后出血效果
制作方法:长1.5-2m,宽6cm,厚4-6层。
第三篇:产后出血教案
(理论教学)
课程名称: 妇产科学 课程类型:(1)
1、必修;
2、选修;
3、其它 授课对象: 临床专业(本科)04级1、2、4、5、6班 授课时间: 2007至 2008 学年 下 学期
计划学时: 102 学时(其中:理论 55,实验: 48)
任课教师:
所属学院: 临床学院 课程管理部门(教研室): 妇产科
课程名称:妇产科
教 材:《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出版社),乐杰 编著,2004年第 6 版
讲 授 人: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学 历:本科 学 位:学士 讲授题目:产后出血
所属章节:第22章、第1节 计划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各种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
2、熟悉产后出血的各种预防措施。
3、了解产后出血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各种类型的鉴别诊断。
教学重点:
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教学难点:
1、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
2、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使用教具:多媒体 思 考 题:
1、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及临床表现。
2、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原则。参考资料:
《实用产科学》
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发生在2小时内者占80%以上。分娩24小时以后大出血者为晚期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分娩的严重并发症,在导致产妇死亡的原因中居首位。少数严重病例,虽抢救成功,但可出现垂体功能减退即席汉氏综合征。
一、病因
以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类常见,子宫内翻者少。
(一)产后宫缩乏力
占产后出血的70~75%。
(二)产道损伤
包括会阴、阴道、宫颈及子宫破裂出血。
(三)胎盘因素
胎盘在胎儿娩出后30分钟尚未排出者称胎盘滞留。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分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
(四)凝血功能障碍
主要是产科情况如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等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少数由原发性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重症病毒性肝炎等
二、临床表现
产后大出血可发生在胎盘娩出之前、之后或前后兼有,且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阴道流血可为短期内大出血,亦可长时间持续少量出血。一般为显性,但也有隐性出血者。
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有的失血过多,休克时间长,还可并发DIC。
三、诊断
(一)胎盘因素出血 胎盘娩出前有较多的出血,徒手取出胎盘后,出血停止者为胎盘滞留出血。
(二)宫缩乏力性出血
(三)软产道损伤性出血 宫腔排空后,宫缩良好,阴道仍有鲜红血液持续流出,检查产道可发现损伤。
(四)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 宫缩良好,产道无损伤或修补,但流血持续不断,且血液经久不凝,无血块。相应的病史和化验能提供诊断依据。
四、预防
(一)加强妇女保健
(二)加强产前检查
(三)进入第一产程后,密切观察产程,预防产程延长
(四)第二产程要注意保护会阴,勿让胎儿娩出过速,以免子宫突然排空,来不及收缩和易致产道裂伤、出血。手术助产时切忌操作粗暴,以免损伤软产道,须作会阴切开。
(五)正确处理第三产程
(六)产后在产房观察2小时。产后24小时之内,应嘱产妇注意出血情况,可间断按摩子宫,及时排尿,以免膀胱膨胀影响宫缩。
五、处理
(一)止血
1.宫缩乏力性出血
⑴刺激子宫收缩
腹部按摩子宫是最简单有效的促使子宫收缩以减少出血的方法。
⑵应用宫缩剂
麦角新碱0.2~0.4mg静脉推注及催产素10~30U加入5%葡萄糖液中滴注。
⑶压迫腹主动脉
⑷宫腔填塞
⑸选择性血管栓塞
⑹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髂内动脉
⑺子宫切除
2.胎盘滞留或胎盘胎膜残留所致的出血
胎儿娩出后超过30分钟,虽经一般处理胎盘仍未剥离,或伴大出血者,应尽快徒手剥离胎盘。
植入性胎盘不宜强行徒手剥离。出血多者,即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
3.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
(二)防治休克
发生产后出血时,应在止血的同时,酌情输液、输血,注意保温,给予适量镇静剂等,以防休克发生。出现休克后就按失血性休克抢救。输血量及速度应根据休克的程度及失血量而定输血前可用平衡盐、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及生理盐水以暂时维持血容量。
(三)预防感染
由于失血多,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多有经阴道宫腔操作等,产妇易发生产褥感染,应积极防治。
(四)纠正贫血
第四篇:产后出血管理制度及记录规范
2014年10月制定
产后出血管理规定及记录规范
1.正确估计(计算)产后24小时出血量,设计出血记录表格。2.平产分娩,产时及产后2小时由产房助产士记录。3.剖宫产产时由手术医师记录。
4.责任护士记录剖宫产产后2小时及所有产后产妇2-24小时出血量,并累计产后24小时出血总量。
5.出院登记的医师将产后出血量登记入册,平产分娩≥500ml,剖宫产分娩≥1000ml用红笔标记。
6.科秘书每月统计一次本科该月分娩总量,剖宫产总数出血人数,计算出产后出血率,半年及一年再统计一次产后出血率,一年计算一次剖宫产率。
7.科秘书每三月根据产后出血率,分析原因,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第五篇:产后出血护理综述
产后出血护理综述
姓名:曾佳学号:2011022928
摘要: 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
小时至24小时3段时间,多发生在前两期。近年来,我国产妇死亡率虽有下降,但产后出
血仍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休克较重持续时
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后遗症,如果产
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做得好,便可以显著降低产妇死亡率和相应并发症的发病率。
1.出血的原因:
1)子宫收缩乏力分为:全身性因素和局部因素。全身性因素:有些产妇在分娩时精神过于紧张,导致子宫收缩力不好,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情况下,胎盘从子宫蜕膜
层剥离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常见有些出血,但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子宫之后,流血迅速减少。但是,如果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及其他原因,造成子宫收缩不好,血管
不得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如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过长,使用过长,使用镇静
药过多,麻醉过深,也可造成胎盘收缩无力,出现大出血。局部因素:羊水过多、巨
大儿、多胎妊娠时。由于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也不能很好收复;
生育过多过频,使子宫肌纤维有退行性变,结蒂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而收缩无力等
等,也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2)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也是造成大出血的原因之一,包括胎盘剥落不全、胎盘粘连等,胎
盘嵌顿,胎盘胎膜部分残留,都可造成大出血。
3)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患有血液病,重症肝炎,其后果也很严重,必须高度注意。分娩时应到有
条件的医院,以免发生意外。所以,产妇必须做好产前检查,对有产后出血史,患有
出血倾向疾病如血液病、肝炎等,以及有过多次刮宫史的产妇,应提前入院待产,查
好血型,备好血,以防在分娩时发生万一。产后出血有时候很难预先估计,往往突然
发生,所以做好保健很重要:如子宫收缩无力引起出血,应立即按摩子宫,促进子宫很快收缩,或压迫腹主动脉,以减轻出血量。
4)软产道损伤
包括会阴 阴道 宫颈破裂 及子宫下段破裂。最常见的原因有胎儿过大 分娩时候保护会阴不当或手术助产不当。预防措施:
1)子宫收缩剂
许多试验和一些观点认为,在第三产程常规注射缩宫素可减少超过40%的产后出血,并且已经证实常规预防性使用缩宫素可以减少治疗性药物的使用。在加拿大,缩宫素是目前预防产后出血的药物。主要益处是缩宫素产生作用快,而且不会使血压升高或像麦角新碱那样引起宫缩强直。使用缩宫素最大的益处是可以预防产后出血,而且没有证据证实它增加胎盘滞留或第三产程延长的风险。因此,在第三产程,胎儿前肩娩出后注射缩宫素可以预防产后出血。有效的方案包括缩宫素10u im,5u iv 或10-20 u/L以100-150 cc/h的速度静滴。没有证据证实哪种治疗方案更优越,包括其治疗剂量、使用途径、或使用时机。两个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目前正进行大样本的研究,若证实为有效,则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不仅成本低,而且经肠道用药。而且同样重要的是,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米索前列醇可以在室温下保存很长一段时间。
2)早发现
第三产程的处理应包括早期脐带钳夹,轻拉脐带,宫底触诊以及检查胎盘和下生殖道。早期发现产后出血对处理至关重要。产妇分娩后,临床医师应常规观察有无多量出血。并应培训护士早期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和产后出血的存在。当预防措施无效时,一套已制定好的针对产后出血的处理措施是非常有价值的。关键在于产科医护人员必须熟悉这些步骤,提高警惕,一旦产后出血发生时,应保证正确使用应使用的仪器、药物及让应到场的医务人员到位。最初的评估和治疗当临床医师面临大量出血时,应立即寻找出血的原因,同时进行有效的复苏和适当的实验室检查。为寻找病因,应全面检查子宫和下生殖道。同时,进行复苏抢救:建立静脉通道大量补液,面罩吸氧,监测重要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和尿量。输注晶体。并考虑是否留置导尿和监测血氧饱和度。抽血进行凝血功能、血型检查并进行交叉配血。
3)按摩子宫:
最初阶段经过以上的初步治疗,仅有一小部分妇女无效。若此时出血仍得不到解决,那么很快会威胁到生命,需手术干预。在安排手术的同时,尽可能的控制局部出血,用手压迫出血部位。并考虑行宫腔纱条填塞。剖宫产术中可使用血管加压素控制胎盘附着部位出血。连续静脉输注大量晶体和血制品以维持正常血压、尿量和凝血功能。有些医疗中心在血管造影下行动脉栓塞术是有效的,这也是可以考虑的一种方法。但临床医师需要考虑的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和凝血状态是否可以提供足够的时间去组织、实施这一操作。
4)子宫动脉/髂内动脉栓塞术
1979 年血管造影下栓塞术第一次应用于产后出血。作者报道了一例病例,急症子宫切除和髂内动脉结扎后无法控制出血,而左阴内动脉的阴道分支的栓塞使出血立即停止,患者病情稳定。Vedantham 等最近总结了一篇综述,文中引用了例使用栓塞术,成功控制产后大出血。此技术的缺陷在于手术需耗时1-2小时,并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不是所有的医疗中心都能施行。然而,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病情稳定但出血不止、外科手术已经无计可施的病人。
结论:每年全世界有数千名妇女死于产后出血,因此,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指南对孕产妇的保健非常重要。临床医师应该学会鉴别危险因素,逐步预防PPH,尽可能多的学习和掌握本指南中所描述的处理产后出血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党世明,张宗业,金鹤万[J]妇产科护理学2004.6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5
【3】 郑修霞,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
【4】 梁娟,王艳萍,朱军.我国产科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
产科杂志,2007,23(6):442 444.【5】 董茜.产科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论坛,2009,4(4):27-38
【6】 陈杰,姚六一。植入性胎盘的诊断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产科与产科杂
志.2001.17(2)70-7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