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后出血小结
产后出血
1、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分别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血液凝固障碍
宫缩乏力:
全身因素包括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者疲惫 分娩因素包括产程延长、急产或者缩宫素应用不当使宫缩过强发生继发性宫缩乏力
子宫因素包括子宫肌瘤等病变、子宫纤维拉伸过度等。
胎盘因素:
胎盘娩出困难、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因为痉挛狭窄而不能排出 胎盘粘连 胎盘植入
胎盘、胎膜残留
软产道裂伤:通常在胎盘娩出之前就已经出血,注意如果软产道血肿形成,产妇会诉会阴疼痛,检查时更加明显,常为隐性出血
血液凝固障碍:常见于产科DIC或者患者本身凝血障碍,表现为出血不易停止,且不凝
2、临床表现为: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以及继发性贫血
(附)失血量的估计与失血性休克的诊疗: 休克指数法: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 0.5=正常
0.5-1=失血10%-30%(500-1500ml)1-1.5=失血30%-50%(1500-2500ml)1.5-2.0=失血50%-70%(2500-3500ml)以上用于粗略估计,对于已经存在失血性休克但无法估计失血量的病人可应用。
传统休克诊断指标:收缩压少于90mmHg,脉压差少于20mmHg,心率大于100次/分,尿量少于0.5ml/kg*h,见皮肤湿冷、烦躁、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成年女性估计血容量为60ml/kg,产妇比正常超过800-1200ml 产后出血诊疗指南(中华妇产科学会)认为:休克检测最敏感的指标为血乳酸值与血BE值,此两个数值最敏感。血乳酸(>2mmol/L)、碱缺失(<-5mmol/L)是低血容量休克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其他指标:血红蛋白(Hb)<70g/L,应给予输血治疗[47]。有研究表明[48]HCT在4小时内下降10%提示有活动性出血。
低血容量休克诊断治疗指南认为,大量失血的定义为病人24小时内失血超过患者的估计血容量、以及3小时内丢失超过患者估计血容量的一半。
治疗:
低血容量休克诊疗指南(2007,中华重症医学会)认为(以下简称指南)
1、病因治疗:积极纠正低血容量休克的病因是治疗的基本措施。
2、液体复苏:
指南认为低血容量休克液体复苏时选用晶体或胶体液同样有效 晶体液多选择平衡盐溶液(复方氯化钠液(林格氏液),乳酸钠林格氏液)和生理盐水。
胶体液有人工胶体液如低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以及天然胶体液白蛋白。液体复苏要注意速度,至少开放两条14-16号针头的外周快速静脉通道。复苏前可进行容量负荷试验以对输液速度及容量进行指导,通常操作是30分钟内输入1000ml晶体液患者500ml胶体液,根据结果指导后续液体治疗。
3、输血治疗:
指南认为但是,补充血容量时,并不需要全部补充血液。关键是应抓紧时机及时进行容量复苏。
浓缩红细胞:
目前临床一般制订的输血标准为70g/L,达到此指征建议输血。
没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每输注一个单位的浓缩红细胞其血红蛋白升高10g/L,血细胞压积升高3%。
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HGB应维持100g/L,较安全。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100 X109/L,可以不输注;血小板计数<50 X109/L,应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在50-100 X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注血小板不受上述控制。
新鲜冰冻血浆: 1U(250 ml)新鲜冰冻血浆含接近正常水平的所有凝血因子,包括400mg纤维蛋白原,能提高患者凝血因子水平约3%。应在早期积极改善凝血功能,早期复苏时红细胞与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比例应为1:1
输血治疗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17:失血性休克患者血红蛋白低于70g/L,应考虑输血治疗。C级)推荐意见18:重度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治疗的早期应注意积极纠正凝血功能的异常。(E级)
推荐意见19:复苏时红细胞与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比例应为1:1。(C级)
4、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多巴胺:呈剂量依赖性
1-3ug/kg。min,扩张肾、肠系膜、脑血管,增加此类器官灌注 2-10ug/kg。min 增加心肌收缩力与心输出量 10ug/kg.min 收缩外周血管
多巴酚丁胺:增加心输出量、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减轻后负荷
去甲肾上腺素:通过增加外周阻力升高血压,但有收缩冠脉,加重心肌缺血的副作用。
血管活性药物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20:血管活性药少用于出血性休克,在容量补足、出血停止合并低血压持续存在时可选择使用。
推荐意见21:对创伤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实施早期目标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5、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的处理应着眼于病因处理、容量复苏等干预治疗,在组织灌注恢复过程中酸中毒状态可逐步纠正,过度的血液碱化使氧解离曲线左移,不利于组织供氧。因此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中碳酸氢盐的治疗只用于紧急情况或pH<7.15 酸中毒推荐处理意见:
推荐意见22:评估复苏满意的指标应关注碱缺失、乳酸水平。
推荐意见2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应注意原发因素的处理,不主张常规使用碳酸氢钠。
6、推荐意见24:低血容量休克复苏要注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
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开展肠内营养、静脉营养支持(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生态制剂、谷氨酰胺、中药(大黄、丹参、川芎嗪等)
7、控制体温
推荐意见25:严重低血容量休克伴低体温的患者应维持正常体温。推荐意见26:入院GCS评分在4-7分的低血容量休克患者3小时内开始控制性降温。复苏的指标:
传统复苏目标为患者的心率(<120次/分)、血压(平均动脉压>60mmHg)、神志改善和尿量(>0.5ml/hr/kg),但并不作为复苏终点的目标。
血乳酸:推荐意见30:动脉血乳酸浓度原始水平及恢复正常的时间与预后密切相关,复苏时应在24小时内将血乳酸降至正常水平。
未控制出血的失血性休克复苏:
推荐意见34:对未控制出血的贯通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采用延迟复苏,收缩压维持在80~90mmHg,保证重要脏器的灌注,并及时止血。出血控制后再进行积极容量复苏。(推荐级别:D级)推荐意见35:对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老年患者及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延迟复苏。(推荐级别:E级)
失血性休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指标:血压恢复到80-90mmhg,尿量大于30ml/h
第二篇:产后出血教案
(理论教学)
课程名称: 妇产科学 课程类型:(1)
1、必修;
2、选修;
3、其它 授课对象: 临床专业(本科)04级1、2、4、5、6班 授课时间: 2007至 2008 学年 下 学期
计划学时: 102 学时(其中:理论 55,实验: 48)
任课教师:
所属学院: 临床学院 课程管理部门(教研室): 妇产科
课程名称:妇产科
教 材:《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出版社),乐杰 编著,2004年第 6 版
讲 授 人: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学 历:本科 学 位:学士 讲授题目:产后出血
所属章节:第22章、第1节 计划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各种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
2、熟悉产后出血的各种预防措施。
3、了解产后出血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各种类型的鉴别诊断。
教学重点:
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教学难点:
1、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
2、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使用教具:多媒体 思 考 题:
1、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及临床表现。
2、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原则。参考资料:
《实用产科学》
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发生在2小时内者占80%以上。分娩24小时以后大出血者为晚期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分娩的严重并发症,在导致产妇死亡的原因中居首位。少数严重病例,虽抢救成功,但可出现垂体功能减退即席汉氏综合征。
一、病因
以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类常见,子宫内翻者少。
(一)产后宫缩乏力
占产后出血的70~75%。
(二)产道损伤
包括会阴、阴道、宫颈及子宫破裂出血。
(三)胎盘因素
胎盘在胎儿娩出后30分钟尚未排出者称胎盘滞留。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分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
(四)凝血功能障碍
主要是产科情况如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等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少数由原发性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重症病毒性肝炎等
二、临床表现
产后大出血可发生在胎盘娩出之前、之后或前后兼有,且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阴道流血可为短期内大出血,亦可长时间持续少量出血。一般为显性,但也有隐性出血者。
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有的失血过多,休克时间长,还可并发DIC。
三、诊断
(一)胎盘因素出血 胎盘娩出前有较多的出血,徒手取出胎盘后,出血停止者为胎盘滞留出血。
(二)宫缩乏力性出血
(三)软产道损伤性出血 宫腔排空后,宫缩良好,阴道仍有鲜红血液持续流出,检查产道可发现损伤。
(四)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 宫缩良好,产道无损伤或修补,但流血持续不断,且血液经久不凝,无血块。相应的病史和化验能提供诊断依据。
四、预防
(一)加强妇女保健
(二)加强产前检查
(三)进入第一产程后,密切观察产程,预防产程延长
(四)第二产程要注意保护会阴,勿让胎儿娩出过速,以免子宫突然排空,来不及收缩和易致产道裂伤、出血。手术助产时切忌操作粗暴,以免损伤软产道,须作会阴切开。
(五)正确处理第三产程
(六)产后在产房观察2小时。产后24小时之内,应嘱产妇注意出血情况,可间断按摩子宫,及时排尿,以免膀胱膨胀影响宫缩。
五、处理
(一)止血
1.宫缩乏力性出血
⑴刺激子宫收缩
腹部按摩子宫是最简单有效的促使子宫收缩以减少出血的方法。
⑵应用宫缩剂
麦角新碱0.2~0.4mg静脉推注及催产素10~30U加入5%葡萄糖液中滴注。
⑶压迫腹主动脉
⑷宫腔填塞
⑸选择性血管栓塞
⑹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髂内动脉
⑺子宫切除
2.胎盘滞留或胎盘胎膜残留所致的出血
胎儿娩出后超过30分钟,虽经一般处理胎盘仍未剥离,或伴大出血者,应尽快徒手剥离胎盘。
植入性胎盘不宜强行徒手剥离。出血多者,即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
3.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
(二)防治休克
发生产后出血时,应在止血的同时,酌情输液、输血,注意保温,给予适量镇静剂等,以防休克发生。出现休克后就按失血性休克抢救。输血量及速度应根据休克的程度及失血量而定输血前可用平衡盐、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及生理盐水以暂时维持血容量。
(三)预防感染
由于失血多,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多有经阴道宫腔操作等,产妇易发生产褥感染,应积极防治。
(四)纠正贫血
第三篇:产后出血应急措施
产后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立即通知医师,吸氧、补充血容量,使用静脉留置针或选用大针头,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二)遵医嘱静脉给予各种止血剂、新鲜血或706代血浆。如患者继续出血,出血量> 1 000ml,心率> 120/ min,血压< 80/50mmHg,且神志恍惚、四肢厥冷,说明患者已出现失血性休克,应迅速开放静脉输液,作腔静脉插管。
(三)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及器械,如为子宫收缩乏力,及时应用宫缩剂,如为软产道裂伤,及时配合缝合止血。(四)若发生子宫破裂,配合医生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五)当班者应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六)病情稳定后,遵医嘱送回病房,与当班护士病情交接并做记录。
【程序】立即通知医生 → 吸氧 → 建立静脉通道 → 配合抢救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做好术前准备 → 观察病情变化 → 严格交班 → 记录抢救过程
第四篇:产后出血护理综述
产后出血护理综述
姓名:曾佳学号:2011022928
摘要: 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
小时至24小时3段时间,多发生在前两期。近年来,我国产妇死亡率虽有下降,但产后出
血仍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休克较重持续时
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后遗症,如果产
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做得好,便可以显著降低产妇死亡率和相应并发症的发病率。
1.出血的原因:
1)子宫收缩乏力分为:全身性因素和局部因素。全身性因素:有些产妇在分娩时精神过于紧张,导致子宫收缩力不好,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情况下,胎盘从子宫蜕膜
层剥离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常见有些出血,但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子宫之后,流血迅速减少。但是,如果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及其他原因,造成子宫收缩不好,血管
不得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如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过长,使用过长,使用镇静
药过多,麻醉过深,也可造成胎盘收缩无力,出现大出血。局部因素:羊水过多、巨
大儿、多胎妊娠时。由于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也不能很好收复;
生育过多过频,使子宫肌纤维有退行性变,结蒂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而收缩无力等
等,也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2)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也是造成大出血的原因之一,包括胎盘剥落不全、胎盘粘连等,胎
盘嵌顿,胎盘胎膜部分残留,都可造成大出血。
3)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患有血液病,重症肝炎,其后果也很严重,必须高度注意。分娩时应到有
条件的医院,以免发生意外。所以,产妇必须做好产前检查,对有产后出血史,患有
出血倾向疾病如血液病、肝炎等,以及有过多次刮宫史的产妇,应提前入院待产,查
好血型,备好血,以防在分娩时发生万一。产后出血有时候很难预先估计,往往突然
发生,所以做好保健很重要:如子宫收缩无力引起出血,应立即按摩子宫,促进子宫很快收缩,或压迫腹主动脉,以减轻出血量。
4)软产道损伤
包括会阴 阴道 宫颈破裂 及子宫下段破裂。最常见的原因有胎儿过大 分娩时候保护会阴不当或手术助产不当。预防措施:
1)子宫收缩剂
许多试验和一些观点认为,在第三产程常规注射缩宫素可减少超过40%的产后出血,并且已经证实常规预防性使用缩宫素可以减少治疗性药物的使用。在加拿大,缩宫素是目前预防产后出血的药物。主要益处是缩宫素产生作用快,而且不会使血压升高或像麦角新碱那样引起宫缩强直。使用缩宫素最大的益处是可以预防产后出血,而且没有证据证实它增加胎盘滞留或第三产程延长的风险。因此,在第三产程,胎儿前肩娩出后注射缩宫素可以预防产后出血。有效的方案包括缩宫素10u im,5u iv 或10-20 u/L以100-150 cc/h的速度静滴。没有证据证实哪种治疗方案更优越,包括其治疗剂量、使用途径、或使用时机。两个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目前正进行大样本的研究,若证实为有效,则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不仅成本低,而且经肠道用药。而且同样重要的是,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米索前列醇可以在室温下保存很长一段时间。
2)早发现
第三产程的处理应包括早期脐带钳夹,轻拉脐带,宫底触诊以及检查胎盘和下生殖道。早期发现产后出血对处理至关重要。产妇分娩后,临床医师应常规观察有无多量出血。并应培训护士早期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和产后出血的存在。当预防措施无效时,一套已制定好的针对产后出血的处理措施是非常有价值的。关键在于产科医护人员必须熟悉这些步骤,提高警惕,一旦产后出血发生时,应保证正确使用应使用的仪器、药物及让应到场的医务人员到位。最初的评估和治疗当临床医师面临大量出血时,应立即寻找出血的原因,同时进行有效的复苏和适当的实验室检查。为寻找病因,应全面检查子宫和下生殖道。同时,进行复苏抢救:建立静脉通道大量补液,面罩吸氧,监测重要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和尿量。输注晶体。并考虑是否留置导尿和监测血氧饱和度。抽血进行凝血功能、血型检查并进行交叉配血。
3)按摩子宫:
最初阶段经过以上的初步治疗,仅有一小部分妇女无效。若此时出血仍得不到解决,那么很快会威胁到生命,需手术干预。在安排手术的同时,尽可能的控制局部出血,用手压迫出血部位。并考虑行宫腔纱条填塞。剖宫产术中可使用血管加压素控制胎盘附着部位出血。连续静脉输注大量晶体和血制品以维持正常血压、尿量和凝血功能。有些医疗中心在血管造影下行动脉栓塞术是有效的,这也是可以考虑的一种方法。但临床医师需要考虑的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和凝血状态是否可以提供足够的时间去组织、实施这一操作。
4)子宫动脉/髂内动脉栓塞术
1979 年血管造影下栓塞术第一次应用于产后出血。作者报道了一例病例,急症子宫切除和髂内动脉结扎后无法控制出血,而左阴内动脉的阴道分支的栓塞使出血立即停止,患者病情稳定。Vedantham 等最近总结了一篇综述,文中引用了例使用栓塞术,成功控制产后大出血。此技术的缺陷在于手术需耗时1-2小时,并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不是所有的医疗中心都能施行。然而,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病情稳定但出血不止、外科手术已经无计可施的病人。
结论:每年全世界有数千名妇女死于产后出血,因此,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指南对孕产妇的保健非常重要。临床医师应该学会鉴别危险因素,逐步预防PPH,尽可能多的学习和掌握本指南中所描述的处理产后出血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党世明,张宗业,金鹤万[J]妇产科护理学2004.6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5
【3】 郑修霞,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
【4】 梁娟,王艳萍,朱军.我国产科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
产科杂志,2007,23(6):442 444.【5】 董茜.产科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论坛,2009,4(4):27-38
【6】 陈杰,姚六一。植入性胎盘的诊断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产科与产科杂
志.2001.17(2)70-71
【7】
第五篇: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
产后大出血的抢救流程
一、定义: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
二、出血原因及治疗原则:(1)子宫收缩乏力 1)按摩子宫:
经腹壁单手按摩子宫,或双手压迫子宫,在消毒情况下,术者一手戴无菌手套握拳顶住阴道前穹窿的子宫前壁,另一手在腹部按压子宫的后壁,双手相对,两手相对紧压并均匀有节律地按摩子宫直至宫缩恢复正常。
2)A、催产素:10u加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必要时10U直接行宫体注射。催产素不宜快速静注,以免因血管平滑肌松弛导致低血压。B、麦角新碱0.2-0.4mg肌注或静脉快速滴注。
C、前列腺素:米索前列醇200μg舌下含化;卡前列甲酯栓1mg置于阴道后穹隆;地诺前列酮0.5-1mg直接行宫体注射。3)宫腔纱布填塞,纱布条于术后24小时后取出。4)缝扎或栓塞子宫动脉上行支或双侧髂内动脉。5)抢救无效可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2)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应迅速在消毒情况下做人工剥离胎盘术。胎盘残留:如果手剥离有困难时可行钳刮术或刮宫术。考虑胎盘植入切忌强行剥离,以手术切除子宫为宜。
(3)软产道损伤:应彻底止血,逐层缝合裂伤。
(4)凝血功能障碍:在排除其它原因的情况下尽快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
三、出血性休克抢救:
原则:去除病因,补充血容量,纠正微循环,增进心功能,恢复正常代谢
1、取平卧位,吸氧,保暖。
2、开通两条静脉,必要时行静脉切开。
3、补充血容量(累计丢失量估计)先晶体后胶体,先快后慢。晶体:以平衡液首选1000-2000ml最初20分钟可快速输入1000ml。胶体:当失血2000ml以上时应补充1400ml(占失血量的70%)及其他液体;当失血在3000ml以上时应补充2400ml(80%),并根据血化验结果调整输血量及其他液体量。人工胶体液24小时不超过1000ml。
当液体补足时皮肤颜色变红润,尿量>30ml/h,脉压差>20mmHg。
4、纠正酸中毒,应用升压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心、肾功能。
5、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