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剖宫产率高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剖宫产率高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剖宫产原本是作为解决难产及母婴并发症挽救母儿生命的一种手段,随着围产医学的进展及麻醉、剖宫产技术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发展,其安全性已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实践证明,应用恰当的剖宫产是挽救母儿危难的重要措施,确实为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人们的观察意识变化及医疗行为中诸多因素的介入,导致剖宫产率越来越大。
一、剖腹产居高不下的原因 1 医源因素
①高龄产妇比例增多,加上一些孕妇营养过剩导致新生儿体重超标,采取顺产的风险较大。
②由于彩超和胎儿监护仪的广泛应用,胎儿窘迫、羊水过少、脐带绕颈、巨大儿、臀位、剖宫产的主要因素,巨大儿、羊水过少、脐带绕颈并非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绝大多数可顺产,而孕妇、家属多不同意试产,臀位几乎都是在孕妇、家属的要求下进行剖宫产。
③有反复流产、死胎的产史,婚后多年不孕,经多方面治疗得以妊娠的珍贵儿、试管婴儿,不愿意顺产分娩。
④产妇及家属不愿让胎儿有任何围生期缺氧及产伤的风险。⑤许多孕妇对正常分娩存在认识误区,有人认为剖宫产的孩子更健康、更聪明,还有人认为剖宫产是有利于产妇和新生儿的最安全的生产方式,甚至有些孕妇担心自然分娩会影响形体。
⑥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产生分娩的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而要剖宫产。
⑦年轻的医生处理难产的经验不足、顺产助产能力下降,剖宫产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捷径。社会因素
①产妇对自然分娩有恐惧的心理,认为剖宫产比顺产疼痛轻、安全,顺产会使阴道松弛而影响夫妻性生活,对剖宫产缺乏正确的认识。
②由于计划生育的开展,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准婴儿的地位尤显重要。部分孕产妇及其家属担心在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儿的头颅受产道挤压而变形,影响胎儿的智力。
③为求吉利,要求择日择时剖宫产分娩。④产妇受家庭、同事和亲朋好友的影响。
⑤产妇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但对剖宫产分娩的创伤认识不足。
⑥由于剖宫产手术技术熟练、时间短,有些产科医生为避免长时间观察产程的辛苦和承担医疗风险的压力,在适应证的掌握上尽量放宽标准。
⑦有一些医院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论孕妇是否有剖宫产指征都进行剖宫产手术。
⑧目前产科医疗纠纷和诉讼增加,产科医务工作者从业压力加大,正在成为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指征因素
3.1 危及胎儿
①血氧含量降低②胎儿心率过低或过高③子宫异常:子宫过小、瘢痕子宫或子宫畸形④多胎妊娠⑤子宫颈异常:宫颈口过松、孕妇患活动期生殖器疱疹感染⑥胎盘及脐带异常:前臵胎盘、胎盘早剥⑦发育异常。
3.2 危及孕妇
①头盆不称:胎儿头过大,不能通过骨盆②产程过长,如第二产程延长③胎位不正:臀位、横位④高龄产妇:年龄大于40岁⑤孕妇处于危急状态:妊娠毒血症、先兆子痫、子痫、高血压。剖宫产的缺点
与顺产相比,剖宫产存在以下缺点: ①剖宫产不仅容易导致产妇术后伤口感染,还容易造成肠损伤、腹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死亡率为正常分娩产妇的5倍。
②剖宫产后远期并发症(如盆腔炎、月经不调、腰痛)明显高于顺产分娩
③剖宫产对孩子的健康也有潜在影响,一些剖宫产的新生儿由于缺少旋转和必要的产道挤压过程而导致动作协调能力差,而且剖宫产的新生儿有可能发生湿肺、呼吸系统并发症,严重的会影响生长发育。
④剖宫产引起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如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术后盆腔粘连、邻近器官损伤(膀胱、输尿管、肠腔等)、胎儿损伤(皮肤损伤、骨折等),产褥感染
⑤过高的剖宫产率不但不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反而使新生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病率升高
⑥剖宫产术后产妇住院时间长,费用较高。
我们应全面、客观地评价剖宫产术,既知其利,也知其弊。由以上分析和对比可知,目前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是不正常的,因此,采取措施降低剖宫产率就成了当务之急。
二、降低剖宫产的措施
为了减少对母婴的不利影响,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剖宫产率: ①医疗卫生机构和媒体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产前教育,普及科学分娩知识,充分说明剖宫产分娩利与弊的关系,正确认识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过程,纠正人们认识上的误区。
②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无痛分娩、导乐分娩、家庭式产房,清除孕妇的恐惧心理,增加孕妇顺产分娩成功的信心,避免社会因素的干预。③医务人员更要有服务观念,提高产科整体质量,正确掌握剖宫产的适应证,以孕产妇及胎婴儿为主体,实施人性化服务,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取得孕产妇及家属的理解。
④医疗卫生机构应提高助产技术质量,规范医务人员行为,把剖宫产率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制订和完善各种相应制度、操作规范、质量标准、评价机制等。
⑤医疗卫生机构要为医务人员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从以医生为中心转变为以产妇为中心,变“医疗化分娩”为“人性化分娩”,让分娩回归自然。
⑥提高产科医生的责任心、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使之能够对产妇系统细致的观察,及时、正确地判断有关指征。力求做到不盲目增加手
术率,又不延误治疗,这样,以胎儿因素为手术指征的剖宫产率可以明显下降。
⑦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围产保健、孕期监测,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合理运动,增进孕期保健知识,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
总之,剖宫产只是一个助产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母婴并发症的一种手段,正确使用可挽救母婴生命,保证母婴安全,但终究不是一种理想和完美的分娩方式,而且剖宫产率上升使母婴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因此,降低剖宫产率是实施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只有通过医患双方、社会的共同努力,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剖宫产率逐渐下降,让我们的生育活动真正回归自然。
第二篇: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护理干预措施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赵晶晶
摘要:目的:调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分析的方法对迁西县中医院的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入住产科待产的产妇200例,进行生产方式调查。对2017年6月至2017年9月的待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调查2017年6月至2017年9月的顺产率,验证干预效果。结果:迁西县中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的剖宫产率约为52.6%;200例产妇中,头胎选择顺产的产妇只有45%、二胎选择顺产的有65%;剖宫产率升高的影响因素与恐惧、高龄、个体因素、胎儿过大、社会因素等有关。对产妇进行生产方式评估、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妇的剖宫产率。结论:目前,我国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应该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劝导,选择适宜的生产方式。
关键词:剖宫产;原因;干预措施
前言
在我国,既往主要是以经阴顺产为主[1]。随着西方医学的不断发展,剖宫产进入我国医疗,并在处理难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降低了难产产妇的危险程度[2]。但是,剖宫产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生产最佳方式,由于胎位不正、高龄产妇、急症以及其他顺产禁忌症的情况下,为了产妇和婴儿的安全,选择进行剖宫产手术是必须的,但是如果因为恐惧、个体因素、其他因素(家庭、新生儿生日、属相等)等就选择剖宫产,那么对自身和胎儿都是错误的。这些情况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来减少剖宫产率[3]。1 我国产妇生产方式及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不断升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的调查数据,我国的剖宫产率高达46.5%,部分地区甚至高达70%以上,远远的高于世界剖宫产警戒线[4]。同时,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极易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5]。在恢复速度上,经阴顺产的产妇一般产后第2天即可出院,而剖宫产产妇往往需要5-6天才可以出院。其次,剖宫产的花费也远远高于经阴顺产。剖宫产除了手术创伤、术后2年内避孕等问题外,剖宫产的婴儿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出生后可能会出现肺功能不全的情况,同时剖宫产产妇在术后常因催产素、泌乳素不足导致乳汁缺少的情况[6]。虽然可以在术后2年后怀孕,但是如果一旦胎盘植入到子宫瘢痕位置,极易导致流产或子宫破裂[7]。危及产妇和胎儿的生命。2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 2.1调查设计
采用实地调查分析的方法对迁西县中医院的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入住产科待产的产妇200例。对2017年6月至2017年9月的待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调查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的顺产率,验证干预效果。2.2调查方法
调查产妇的下列资料:①行剖宫产术产妇的性别、年龄、怀孕次数等一般资料。②生产方式选择、影响生产方式的因素、最终生产方式。③其他因素。
对影响剖宫产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回归与分析。进而提出干预策略,并进行可能性推广,最终促进母婴健康。3结果 3.1分析结果
迁西县中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的剖宫产率约为52.6%。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剖宫产率。200例产妇中,头胎选择 顺产的产妇只有45%、二胎选择顺产的有65%;剖宫产率升高的影响因素与恐惧、高龄、个体因素、胎儿过大、社会因素等有关。3.2影响因素分析
住院生产的200例产妇在年龄、妊娠次数、文化程度如下。结果显示手术前产妇的基本情况中高龄产妇、妊娠次数、妊娠高血压等并发症与生产方式显著相关(P<0.01),长辈、风俗要求、新生儿生日、属相、文化程度与生产方式无显著相关(P=0.626)。
表
1、产妇选择剖宫产因素的分析
相关因素
剖宫产人数 108 92 105 955 62 138 85
OR 1.000(ref..)24.664 1.000(ref..)3.405 1.000(ref..)1.720 1.000(ref..)1.689 1.000(ref..)
95%CI 年龄 35以下 35以上
10.587-52.597 妊娠次数
1次 2次及以上 初中及以下 高中及以上 长辈、风俗要
1.289-2.098 文化程度
2.498-4.223 2.325-4.168 2.405-5.125 家庭因求 素 新生儿生日、属相
个体因高血压等并发素 症
115
胎儿过大
恐惧
165 95
2.015 降低剖宫产率的干预措施
剖宫产主要适用于不能顺产的产妇。对于必须行剖宫产的高危产妇、难产等情况,必须及时选择剖宫产[8]。但是剖宫产直接导致机体受到创伤,免疫力下降,加上各种产后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剖宫产术后,产妇出现缺乳或乳汁过少。虽然产后缺乳或乳汁过少可以采用奶粉喂养来替代,但是,非母乳喂养导致了产妇对婴儿的关爱不足,极易出现产后抑郁。因此,降低剖宫产率的同时,加强对产妇的护理是产科护理的重点。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干预非常必要。初产妇对于生产有惧怕心理,对产妇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消除或减轻影响产妇心理健康的因素[9]。保持产妇心情愉悦,相应减轻疼痛,有利于产后康复。母乳是适合婴儿消化吸收的最佳食品,要指导产妇进行乳房保健,及时纠正乳头凹陷,很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对于新生儿的生日、属相有偏执的要求,还有的产妇在家庭的引导下要生龙宝宝、牛宝宝、马宝宝,而拒绝生属羊的女婴,这都输愚昧的[10]。因此要消除影响产妇生产方式的长辈、风俗要求。对于产后疼痛、产后抑郁的产妇,需注意做好心理护理,通过擦汗、抚摸手等安慰性动作,使产妇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心,消除产妇的负面心理。5 结论
目前,我国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应该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劝导,选择适宜的生产方式。通过改善患者自身状况,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加强患者心理护理等有针对性 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剖宫产率。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2]Biguzzi E, Franchi F, Ambrogi F, Ibrahim B, Bucciarelli P, Acaia B, Radaelli T,Biganzoli E, Mannucci PM.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a cohort of 6011 Italian women[J].Thrombi Res.2012 Apr;129(4):e1-7.Epub 2011 Oct 20.[3]陆平,朱继华,王志红.如皋市降低剖宫产率干预措施成效评估[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12(6):805-808 [4]侯磊,李光辉,邹丽颖,等.全国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构成比调查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10):728-73 [5]李杰虹.孕产期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分娩的影响分析[J].现代医院.2008;11(8):155-156 [6]周昌菊.陶新陆,丁娟.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05.
第三篇:剖宫产原因分析
2016年上半年剖宫产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6年1月至6月我院共生产639人,其中剖宫产406人,顺产233人,剖宫产率63.5%,其中有相对手术指征的剖宫产率占45%左右,对我科上半年剖宫产率高原因分析有如下:
一、医源性因素:
1、高龄产妇增多,加上一些孕妇营养过剩导致新生儿体重超标,采取顺产的风险大。
2、由于彩超和胎儿监护仪的广泛应用,胎儿窘迫、羊水过少、脐带绕颈、巨大儿、臀位诊断提高,但是巨大儿、羊水过少、脐带绕颈并非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绝大多数可以顺产,而孕妇疾家属多不愿意顺产。
3、有反复流产、死胎的产史,婚后多年不孕,经多方面的治疗得以妊娠的珍贵儿、试管婴儿,不愿顺产。
4、孕妇及家属对正常分娩存在认识误区,有人认为剖宫产的孩子更健康、聪明,认为剖宫产产妇不忍受分娩疼痛,故剖宫产对产妇好。
5、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产生分娩的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而要求剖宫产。
6、年轻医生处理难产经验不足,顺产助产能力下降,剖宫产就成为解决问题的捷径。
二、社会因素
产妇对自然分娩有恐惧心理,认为剖宫产比顺产疼痛轻、安全,为求吉利,要求选时择期手术,目前产科医疗纠纷和诉讼增加,产科医务工作者从业压力大,也是剖宫产增加的原因之一。
三、指征因素
近年来瘢痕子宫增加,在相对手术指征里面瘢痕子宫占了很大一部分,每月我院仅因瘢痕子宫手术的就占剖宫产的50%左右,其它手术指征有胎儿窘迫、前置胎盘、双胎、ICP、头位难产等。
针对剖宫产居高不下,下半年我科将进一步加强控制剖宫产的工作,具体措施拟定如下:
一、严格手术审批制度。除急诊剖宫产手术外,所有择期剖宫产术必须经主治医师以上批准。
二、通过孕妇学校及门诊等多种方式开展产前教育,普及科学分娩知识,正确认识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过程,纠正人们认识上的误区。
三、开展无痛分娩、导乐分娩,尽量消除孕产妇的恐惧心理,增加孕妇顺产的信心,避免社会因素的干预。
四、提高产科质量,正确掌握剖宫产的适应症。
五、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助产技术,规范医务人员的行
为,把剖宫产率作为科室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制定和完善各种相应制度、操作规范、质量标准、评价机制等。
六、加强孕期指导,合理指导孕期饮食,避免巨大儿的产生。
七、严格把握首次剖宫产指征,减少瘢痕子宫的形成,对无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的瘢痕子宫,在严密监护下,鼓励阴道试产。
八、在科室内张贴自然分娩好处和剖宫产风险的宣传材料,努力营造降低剖宫产的氛围。
关于第三季度剖宫产率的分析报告
2016年上半年剖宫产率持续偏高,为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今年七月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召开了讨论大会,针对下半年如何控制剖宫产率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在第三季度取得了较好进步,三季度剖宫产率控制在了56.65%,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需继续做好下一步工作:
1、认真落实有关降低剖宫产的制度和措施,每月对剖宫产进行分析,将奖惩措施落实到人头。
2、加强健康宣传,通过产科门诊、孕妇学校、微信平台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让孕妇从孕期接受正确的分娩观点。
3、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对助产技术、产程处理等业务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避免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
4、开展无痛分娩技术,减轻产科分娩时疼痛,保障自然分娩的成功率。
5、严格手术审批,除急诊剖宫产外,所有择期剖宫产必须由科主任审批,严禁开展择时、无指征剖宫产。
6、每月组织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病历进行分析讨论,特别对无指征剖宫产、相对性指征剖宫产进行再次讨论评估,做出正确的处理意见,三季度我科进行了三例瘢痕子宫及一例子痫前期重度的自然分娩,均顺利分娩。
第四篇: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 不断提高产科质量,大力倡导自然分娩,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我院领导及科室高度重视,在高危孕产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充分利用孕妇学校、产科门诊等健康教育场所和产前检查、待产期间等时机,主动向孕妇及其家属开展分娩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广泛深入地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和剖宫产术的风险;通过报纸、网站、院内宣传栏等载体详细介绍自然分娩、剖宫产的利弊,通过专家的讲解纠正孕妇认识上的误区,努力营造降低剖宫产率的氛围。二是加强各类业务技术培训。以教授、主治医师为主体的亲身传授,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培训,把自然分娩的适应范围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手术指征纳入培训的重要内容,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医学指征,科学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定期组织产科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进一步提升产科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接产水平和质量。三是积极开展开展导乐分娩(关爱),派有丰富产科知识的专业人员陪伴分娩全程,并及时提供心理、生理上的专业知识,减轻并消除孕妇在待产期、分娩期及产后观察期产生的恐惧感、孤独感,保障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四是完善各项监督考核措施。职能部门加强对孕期宣教、产科质量检查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把剖宫产率作为医疗质量考核指标之一,努力减少择时剖宫产和无指征剖宫产的发生。
第五篇:降低剖宫产率制度,措施
降低剖宫产率制度与措施
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降低剖宫产率制度与措施,请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严格按照降低剖宫产率制度与措施执行。
年月日
一、管理制度
1、必须严格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医学指征,做到科学手术,严禁开展择时、无指征剖宫产,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
2、妇产科医务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倡和促进自然分娩。加强对孕妇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孕妇及其家属对自然分娩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分娩观,积极促进自然分娩;
3、严格执行高危孕妇分级管理制度,及时做好高危孕妇的转诊工作。高危孕妇剖宫产手术必须有儿科医师在场。产科医生实行24小时值班制,成立由业务院长、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等相关人员组成的产科抢救小组和新生儿抢救小组。
4、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产科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产程中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减少并发症,提高助产质量;
5、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于没有剖宫产指征,孕妇及其家属要求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科医生及助产人员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对符合剖宫产手术医学指征的,也要向其充分讲清剖宫产手术的利弊,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严格履行手术签字手续;
二、保障措施:
1、加强产前查体的力度,早期发现妊娠合并症并积极采取应有的治疗措施,及时纠正胎位不正。
2、加强孕期指导,合理指导孕期饮食,避免巨大儿产生。
3、加强产前检查及产前健康教育,主动向孕妇及其家属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及剖宫产的危害,消除产妇的恐惧、紧张情绪,减少由精神因素造成的难产。
4、在科室内张贴自然分娩好处和剖宫产风险的宣传材料,努力营造降低剖宫产的氛围。
5、细心观察产程,及时纠正有可能导致剖宫产的因素。
6、产妇入院后,医务人员热情接待,加强医患沟通,让产妇对医务人员有信任感、依赖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7、妇产科负责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把自然分娩的适应范围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手术指征等纳入培训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妇产科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剖宫产适应症、禁忌症和操作技术,熟练处理剖宫产术中的异常情况,如胎儿娩出困难、术中大出血、羊水栓塞、子宫切口撕裂等。提高产科水平和质量,科学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剖宫产率控制在本地区平均水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