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镇消灭污水直排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5 02:2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相州镇消灭污水直排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相州镇消灭污水直排实施方案》。

第一篇:相州镇消灭污水直排实施方案

相州镇消灭污水直排实施方案(牵头单位:环境保护所)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关于实施“三八六”环保行动加快生态美丽相州建设的意见》,打好消灭污水直排战役,推进镇域河流水质改善,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4年6月底前将镇区、相州工业园污水接至诸城市新流芳污水处理厂,彻底消除镇区和主要河流污水直排现象;年底前实现镇区污水全部接入排污管网,汇水至诸城市新流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二、工作任务

(一)完善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加快污水管网建设,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工程,提升汇水能力,建立和完善排水许可制度,对乱排、偷排污水的单位(个人)加大经济处罚,对餐饮业、洗车场、建筑工地等企业随意乱排污水要重点查处。2014年底前,城镇污水实现全部收集。

(二)提升中水回用水平。污水经处理达到可用水质标准,作为农业用水、城镇杂用水、工业用水、园林绿化、景观环境用水等均为中水回用。加强中水设施的建设管理,对于符合中水设施建设条件的项目,同时配套建设中水设施,规划审批、施工许可、供水计划等手续办理时作为先决条件进行审查。加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积极推进再生水设施建设,针对再生水使用大户,要铺设专用管道,提高中水回用率。

(三)关闭废水直排企业。对于无排水去向的企业,或经整改后废水仍然不能进入污水处理厂直排河流水体的企业,限期转调或关闭。2014年底前按照市委市政府文件要求,完成涉水企业的关停转调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州镇消灭污水直排专项工作委员会,分管领导任组长,环境保护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环境保护所,负责对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日常运行管理等进行督查。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村、各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和归口管理的原则,明确分工,齐抓共管,制定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推进节点,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并每月将进展情况向市消灭污水直排专项工作委员会报告。

(三)强化监督考核。专项工作委员会将对任务目标落实情况进行年度检查考核,并适时进行阶段性检查、抽查,检查考核结果在全镇通报。对未按期完成任务目标的,按照有关规定,报请镇政府批准,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消灭污水直排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突出成果和先进典型,曝光非法排污等违法行为,积极营造全民关心和支持消灭污水直排的良好氛围。附件: 相州镇消灭污水直排专项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 附件:

相州镇消灭污水直排专项工作委员会

主 任:李学勇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主任:罗永春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李炳阳 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 成 员:李玉海 环境保护所所长

王洪智 规划办主任

王洪国 招商办主任

封培泉 水利站站长

赵炳国 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刘 彬 派出所所长 李 煜 工商所所长 徐玉亮 城管中队副中队长

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环境保护所,李玉海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相州镇自备井整治实施方案(牵头单位:水利站)

为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关于实施“三八六”环保行动加快生态美丽相州建设的意见》,全面规范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秩序,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加强自备井管理,全面清理整顿和规范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秩序。2013年底前,完成全镇自备井摸底排查,建立自备井管理动态档案。进一步规范打井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取用地下水行为,确保2014年底前,依法全部取缔非法自备井,实现地下水资源采补平衡。建立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依法取用水的长效工作机制,保护好地下水资源,为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任务

(一)整治范围。本次整治范围为全镇所有非农业取用水自备井,包括:非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用水自备井。

(二)整治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违反取水许可规定取水的;

2、取水未计量或计量设施不合格的;

3、拒缴、拖缴、欠缴水资源费的;

4、未经许可擅自凿井取水的;

5、未经允许擅自改变自备井用途的;

6、其他违法违规用井情形。

三、责任分工和时间安排

整治工作分准备、排查、整治和检查验收四个阶段,时间自2013年9月20日开始,至2014年9月30日结束。

(一)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日至9月30日)

1、镇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宣布《相州镇自备井整治实施方案》,部署工作任务;

2、各单位分别成立自备井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工作班子,制定自备井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制定具体措施,抓好责任落实。

(二)排查阶段(2013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

1、水利站、农办、各社区区分别对辖区内非农业自备井逐一进行排查,主要排查机井位置(GPS坐标)、井深、井径、取水用途、出水能力、年取水量、拥有人(单位)、使用人(单位)、是否已取得取水许可证、是否在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使用人(单位)是否已接通自来水,以及水质状况等,建立详细档案;

2、排查中发现的废弃和无主机井,及时进行永久性填埋处理;

3、对排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取用地下水行为,按相应规定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

(三)整治阶段(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

在认真排查基础上,及时开展整治行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边排查边整改。整治的主要内容为:

1、已办理取水许可,未按规定取用水的,限期进行改正,拒不改正者,依法吊销取水许可证,永久性关闭自备井。

2、未办理取水许可的,按擅自取水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1)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限期进行整治,补办手续,验收合格后,发放取水许可证。

①符合产业政策,未造成地下水资源破坏;

②符合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及水资源配置要求;

③未在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

(2)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责令停止违法取水行为,限期封闭自备井。封闭自备井要拆除取水设施,采用混凝土一次性封闭井口。不得采用垃圾、受污染沙土等填埋。要一步到位,防止复用。

①不符合产业政策,造成地下水资源浪费和破坏的;

②在严重超采区取水的;

③在城市建成区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仍开采地下水的;

④建设任务完成后的排水、减压井;

⑤拒不服从管理的。

自备井关闭要采取先通水后关闭的原则,密切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工作,及时给关闭自备井的用水户接通自来水,以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取用地下水制冷制热的地下水源热泵,要严格执行《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9)中“地下水换热系统”地下水全部回灌的规定。已经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的地下水源热泵,符合全部回灌规定,没有办理取水许可手续的补办取水许可;不符合全部回灌规定的,限期整改合格后方能补办取水许可;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必须关停。已建成尚未投入使用和今后新建的地下水源热泵要严格执行鲁政发〔2012〕25号文件,办理取水许可,计量收费。

4、原农灌用井转变用途的,按新用途办理取水许可或采取相应政策处理。

5、自备井使用人(单位)不按要求上报情况,隐瞒自备井数量和具体情况,普查期间未发现而事后发现的,责令无条件封闭自备井,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五条和第六十九条规定予以处罚,并根据相关水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追缴水资源费。

6、其它违法违规情形,按相应规定处理。

专项整治行动结束后,要建立起自备井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专项治理成果,确保所有的非农业用井纳入日常管理。

(四)检查验收阶段(2014年5月1日至9月30日)

1、水利站、农办等部门对提报的自备井排查情况及取水、用水、退水(污水)情况进行评估,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联合评价。

2、水利站对自备井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于2014年7月30日前报镇政府。

镇自备井整治专项工作委员会对自备井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的内容包括自备井动态管理档案和自备井整治情况,按照先完成先验收原则进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州镇自备井整治专项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水利站,负责处理督导工作的日常事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自备井整治行动的各环节和工作进度进行督查;对整治行动中的法律、政策、技术问题进行指导;组织对自备井整治工作进行验收。

成员单位分片或分类对自备井整治行动进行督查和指导。各社区要结合实际,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落实。

(二)依法行政,规范操作。整治自备井行动涉及部门多,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整治,确保工作的合法性、严肃性、权威性。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整治自备井的重要意义,使整治自备井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特别是对自备井用户,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通过耐心讲解法规政策,把利害讲清,把道理说明,凝聚人心,赢得支持。执法人员要秉公执法,认真负责,做好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讲明政策,依法办事;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和工作不力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三)建立通报制度。镇自备井整治专项工作委员会根据各村自备井普查、整治情况和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好的做法与先进经验等定期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并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通报。

(四)建立有奖举报制度。自备井普查结束后要预留出一个时间段,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自备井整治行动,对举报擅自打非农业用井、擅自取水等各类违法行为的,经查证属实,给予一定奖励。

相州镇河道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牵头单位:水利站)

为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关于实施“三八六”环保行动加快生态美丽相州建设的意见》,全面恢复河道自净能力,不断提升全镇水环境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4年底前完成镇域范围内河道治理任务,恢复河道水体净化能力,逐步建立水源涵养保护区、水生态景观区和水网生态区三大水生态功能区。

二、工作任务

(一)实施河道生态治理。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依法取缔河道非法排污口;采取河道生态补水、水质生物净化、生态自然修复等措施,增加河道生物种群,形成河道良性生态循环系统,提升河道自净能力,改善河道水体环境质量。

(二)提高河道防洪标准。在充分考虑修复河道生态和净化河道水质的前提下,通过实施堤坝加固、护岸建设、河道清淤拓宽等工程,提高河道防洪标准及排涝标准。坚持合理布局、优化配置,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拦河坝(闸),积极实施调蓄水工程,增强河道蓄水、供水和水源涵养能力。

三、工作要求

1、自然河道设计。生态河道的平面规划设计要在考虑行洪要求基础上,改变过去裁弯取直的办法,做到随地形、层次的变化“易弯则弯,易窄则窄,易宽则宽”,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联通性。生态河道断面规划设计要满足维持河流生态需水要求,对原河流边坡进行整治,采用天然断面、不对称断面、多层台阶式断面结构、矩形断面及单级梯形断面结构,为鱼类、两栖动物、水禽和水生植物创造丰富多样的生存环境。

2、整滩疏浚。滩地阻水障碍物清除、滩地清淤以及枯水、常规和行洪相结合的复式河道修建时,要人工增加河道纵断面比降多样性和河道蜿蜒度,使急缓流结合、浅滩深泓结合,增加河道栖息地空间异质性。按照尽量避免形成顺直河道和两岸对称河道的原则,采取复合不对称横断面,加速水流发散和泥沙淤积过程,促进边滩、弯曲段和栖息地单元形成,诱导河床恢复到更加自然的动态平衡地貌状态。河道纵向要保持适当蜿蜒度,浅滩与深泓的间距控制在3~10倍之间。利用河床河道抛石、交叉堰、枯水堰等方式改变水流流速,增加生物栖息地单元。

3、生态护坡。在满足行洪排涝要求的基础上,生态护坡可依靠植物良好根系面保证岸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栽种植物应首先进行上游区域植被调查,根据植被调查结果,充分考虑栽种植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景观、安全性、地域适应性及生态平衡问题。严格根据适合当地气候、气象条件,对土壤要求低,抗病虫害能力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性小,寿命或者效果发挥时间长,具有能够美化环境的效果,容易维护管理等原则选择护坡栽种植物。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相州镇河道生态修复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对河道生态修复专项治理各个环节和工作进度进行督查,对沿河各村河道生态修复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指导。办公室设在水利站。沿河各社区也要成立专门班子,扎实推进各项建设工作。

(二)落实工作任务。镇直有关部门、沿河相关社区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细化工作责任,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明确推进节点,按照统一规划,抓好工作落实。

(三)加强考核督查。专项工作委员会对河道生态修复任务目标落实情况负总责。委员会加强对各责任单位工作的考核力度,制订具体考核办法,实施问责制度,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项目法人的监督管理。

(四)发扬社会舆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河道生态修复治理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突出成果,曝光污染河道、影响河道行洪等违法行为,营造全民关心和支持河道生态修复的良好氛围。

相州镇推行“煤改气”实施方案

(牵头单位:建设办)

为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关于实施“三八六”环保行动加快生态美丽相州建设的意见》,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积极推广利用清洁能源,切实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根据上级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意见,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建立完善天然气输配网络、调峰储配站和汽车加气站等天然气基础设施,推动天然气在工业、商业、交通和居民生活、采暖中的广泛利用,形成“气源充足、配套完善、普及到位、管理规范”的天然气发展格局,推动我镇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第一阶段:2013年,规模以上企业煤炭消费总量比2012年减少2.5万吨(同比减少2.89%);用气总量(含车用等)比2012年增加20%,出租车、公交车、社会车辆气化率分别达到80%、10%、3%以上。

第二阶段: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及全社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2010年的水平;用气总量(含车用等)比2012年增加80%,城市居民管道燃气普及率达到70%以上,集中供气镇(街、开发区)比例达到50%以上,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车、重型货车、社会车辆气化率分别达到90%、40%、15%、5%、10%。

二、工作任务

(一)制定天然气推广利用规划。研究制定促进全镇能源结构调整和有利于推广利用天然气的政策措施,制定天然气利用计划,推动天然气市场开发,拉动天然气消费。

责任单位:建设办。

(二)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大力推广清洁能源,进一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现有化工、水泥等行业要压产、降煤或增产、不增煤。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特征、大气污染现状等因素,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计划落实到各村、各企业。2013年全镇规模以上企业煤炭消费总量比上年减少0.5万吨,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及全社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2010年的水平,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重降到55%以下。

责任单位:经贸办、安监所、建设办、各社区区、各企业。

(三)争取气源,保障供应。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等重点气源单位的战略合作,争取优惠的供气政策。各燃气企业要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单位的对接,积极争取气源,落实供气计划,满足市场供气需求。积极引导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经营管理水平高,并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单位直接签订供气协议的企业参与天然气市场开发。

责任单位:经贸办、建设办。

(四)加快更新淘汰燃煤锅炉。在全镇范围内,禁止新建燃煤锅炉,新建锅炉全部使用天然气或其他清洁能源,逐步淘汰现有燃煤锅炉。2013年底前,拆除镇区现有的6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2014年6月底前,拆除10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2014年底前,拆除20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工业及商业企业燃料结构“煤改气”,鼓励发展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产业项目,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全部实现集中供气。

责任单位:经贸办、安监所、各社区、各企业

(五)加强天然气市场监管。加强对燃气市场的行业指导和监督检查。积极引导与LNG加气站、CNG母站签订供气保障协议,在气源紧张时服从政府统一调配。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对圈而不建,建而不供,发展缓慢的企业,坚决清出市场,切实提高燃气市场有限资源的利用率。

责任单位:建设办。

(刘)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积极组织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供气安全稳定。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查处和纠正燃气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清理违章占压燃气管道的建(构)筑物,积极推进老旧管网和燃气设施改造。

责任单位:建设办、经贸办、安监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协调重大问题,负责制定“煤改气”考核计分细则,搞好任务分解,督促指导和联络沟通,形成由政府统一指挥,镇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的工作体制,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二)落实工作责任。有关单位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和职责分工,制定细化工作措施,加强业务指导,领导小组要定期对“煤改气”推进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三)加强政策扶持。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研究制定促进燃气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对中石油、中石化等重点气源企业与上述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企业来我镇投资建设燃气项目的,给予优惠政策。

(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推行“煤改气”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突出成果和先进典型,营造推行“煤改气”工作的良好氛围。

相州镇淘汰黄标车实施方案(牵头单位:相州派出所)

为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关于实施“三八六”环保行动加快生态美丽相州建设的意见》,加快淘汰黄标车,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等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分两年逐步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登记的在用黄标车,逐步削减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环境质量。2013年底前,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率先淘汰黄标车;2014年6月底前,重点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登记的大中重型营运黄标车;2014年底前,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登记的黄标车。

二、工作原则

(一)行政强制。强制报废符合《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的车辆;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应带头淘汰黄标车。

(二)限制行驶。加大黄标车限行处罚力度,倒逼淘汰。

(三)适当补贴。对提前淘汰(不包括转出)在本市注册登记的个人和单位非财政供养黄标车,政府给予奖励性补贴。

三、工作方法

(一)严格机动车环保准入

严格执行国家和山东省规定的机动车环保准入条件,新车注册和外地转入车辆,应当达到绿色环保标准。

责任单位:派出所、三中队。

(二)强制报废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

根据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环保部令2012年第12号《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2013年底前,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一律予以报废。公安、交通部门要于2013年10月底前,将报废车辆信息提前公告。逾期不按要求报废的车主单位,不予办理新车辆登记等相关手续。2014年6月底前,将应报废的车辆信息提前公告,依次强制报废。

责任单位:派出所、三中队。

(三)限制行驶倒逼淘汰黄标车

划定黄标车限行区域,在规定时间段内限制黄标车行驶,倒逼黄标车淘汰。对违规驶入限行镇区的黄标车依法实施处罚。

责任单位:派出所、三中队。

(四)限制时间逐步淘汰黄标车

1、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率先淘汰黄标车。2014年11月底前,完成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黄标车(包括一般公务用车、执法执勤用车和特种专用车)统计,2014年年底前完成淘汰工作。责任单位:财政所、镇直各部门(单位)。

2、重点淘汰 2005年以前注册的大中重型营运黄标车。制定营运车辆黄标车提前淘汰与治理计划,2014年6月底前,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登记的大中重型营运黄标车。营运车辆包括客运车辆(公路客运、公交客运、出租客运和旅游客运)、货运车辆、租赁车。责任单位:派出所、三中队。

3、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的黄标车。2014年底前,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登记的黄标车。

责任单位:派出所、四中队。

(五)强化激励政策促进黄标车淘汰

对符合淘汰条件而提前淘汰的黄标车,按照标准给予适当经济补贴,加快黄标车淘汰更新步伐。

责任单位:派出所、三中队、财政所。

(六)提前报废黄标车办理程序

1、黄标车提前报废的,车辆注册登记所有人将机动车交售给具有资质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并取得《报废汽车回收证明》。

2、到公安车管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并取得《机动车注销证明》。

3、车主携带相关材料,填写《黄标车提前淘汰补助资金申报表》,经各相关部门对受理材料进行联合审核后,对符合规定的车辆,由财政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办理补助资金支付手续。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9月至11月):充分利用各级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危害,适时对社会发布公告、举行听证会,引导广大车主主动提前淘汰黄标车。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由派出所、三中队成立专门执法队伍,对违规驶入限行区域的黄标车进行集中打击,严格依法予以处罚。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4年6月至12月):由镇淘汰黄标车专项工作小组对有关单位黄标车淘汰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根据淘汰任务完成情况,实施相应奖惩措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淘汰黄标车专项工作小组,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相州派出所。适时组织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黄标车淘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相关部门要按照任务分工,制定细化工作方案,指导下级单位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落实。

(二)严格落实责任。相州派出所负责制定黄标车淘汰措施及奖惩办法;会同有关部门设立联合服务窗口,审验车辆是否符合补助条件,确定补助额度和资金;建立网络审批系统,实现回收企业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保障按时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三中队负责对驶入限行区域的黄标车实施交通处罚;办理报废黄标车注销登记,出具《机动车注销证明》;对申请补助车辆审核是否提前1年(含)以上报废。财政所负责审核并排除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财政供养单位申报的机动车;审核车辆申领补助范围及标准;做好补助资金的筹集、分配、落实、发放和监管工作,填报汽车补助资金发放统计表。三中队负责制定营运黄标车淘汰计划并组织实施。镇直各部门、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黄标车淘汰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按时完成淘汰任务。

(三)加大推进力度。财政所要积极联系上级财政部门保障黄标车淘汰工作所需财政补贴资金,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发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做好黄标车淘汰政策的宣传和解读,调动车主参与黄标车淘汰工作的积极性,共同推动黄标车淘汰工作顺利开展。

(四)加强监督管理。各相关部门要加强资料审核,强化业务培训、信息沟通和情况通报,严格监管,严防发生造假冒领补助现象。各有关单位负责做好补助资金申报资料存档和信息统计工作,每周将《相州镇黄标车提前淘汰信息统计表》(详见附件)报镇淘汰黄标车专项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附件:相州镇淘汰黄标车专项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

相州镇整治空气异味污染实施方案(牵头单位:环境保护所)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三八六”环保行动加快生态美丽青州建设的意见》,整治空气异味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及《潍坊市整治空气异味污染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施策、调治并举”的原则,深入推进空气异味污染整治,力争用两年时间,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空气污染问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整治重点

(一)重点区域。城区及周边;交通干线两侧、异味信访集中区域。

(二)重点问题。化工、医药、石化等重点行业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恶臭气体等工业异味;燃煤单位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煤烟异味;成品油储存、运输、经营环节挥发的油气异味;餐饮业产生的油烟异味;矿山开采扬尘污染等。

三、整治措施

(一)工业异味整治措施。

1.严格新建项目环境准入。全镇范围内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化工项目。整合提升工业园区,清理整顿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重污染项目;不再审批钢铁、水泥等新增产能项目;禁止新、改、扩建除“上大压小”和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电厂;严格限制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中的高污染项目;新建工业企业必须进入配套设施完善的工业园区;新建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的项目根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超标情况实施1-3倍减量替代;对未通过环评审查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批准开工建设,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有关单位不得供水、供电;对造成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连续恶化和异味信访突出的地区,实行涉气项目区域限批。

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公室、安监所与环境保护所

2.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和布局。在镇环境敏感区的工业企业,将优化产业结构与节能减排、解决工业污染紧密结合,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没有污染的企业及有一定污染但通过改造升级或调整产品结构能消除的企业,就地改造升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不具备就地改造或改造成本大于搬迁成本的企业及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具备治理改造升级条件的,搬迁集中到划定的工业园区,不具备治理改造升级条件的实施关闭。淘汰关闭一批技术工艺落后、经治理仍无法解决异味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的异味生产线。做好搬迁项目转移过程中的污染防范工作,搬迁项目必须符合承接园区的产业定位,严防高污染项目盲目转移。搬迁企业未搬迁前应继续完善治污设施,确保达标排放。对短期无法搬迁或关闭的污染企业和生产线,实施转型升级。

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公室、安监所与环境保护所

3.深化重点异味污染企业治理。对无环评审批手续、通过采取治理措施能解决异味污染的企业或项目,依法责令其停止生产,完善治理设施,直至符合环保要求并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经限期治理仍不能达标的企业,以及无试生产批复或逾期未进行环保验收、且污染严重的企业或项目,依法责令停产治理;经停产治理仍不能做到达标排放、治理无望的企业或生产线,依法予以取缔关闭。开展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溶剂使用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调查,建立重点企业监管名录,完善有机废气收集、回收和处理系统,表面涂装车间密闭作业,污水处理装置加盖密闭,严防跑冒滴漏。

责任单位: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公室、安监所、环境保护所、各社区

4.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分年度制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计划》,加快淘汰火电、水泥、铸造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等行业落后产能。2014年底前,按照市政府文件要求,关闭全镇范围内的铸造用冲天炉,取缔汽车维修等修理行业露天喷涂作业,淘汰无溶剂回收设施的干洗设备,禁止生产、销售、使用有害物质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超过200克/升的室内装修装饰用涂料和超过700克/升的溶剂型木器家具涂料,淘汰所有无挥发性有机物收集、回收净化设施的涂料、胶黏剂和油墨等生产装置,淘汰其它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严重且实施削减和控制缺乏经济可行性的工艺和产品。对新发现的“十五土小”、“新六小”、废塑料清洗、小化工等重污染企业,发现一处,彻底取缔一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责任单位: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公室、安监所、环境保护所、各社区

(二)煤烟异味整治措施。工业园区禁止新建2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重油、渣油锅炉及直接燃用生物质锅炉,其他地区禁止新建1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重油、渣油锅炉及直接燃用生物质锅炉。完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工作,禁燃区面积要达到镇区建成区面积的80%以上,并根据空气质量状况和镇区发展不断调整划定范围。禁燃区内禁止新建直接燃用高污染燃料设施,已建成的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各类设施限期拆除或改造。2014年底前,全部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茶浴炉。对火电、钢铁、建材、工业炉窑、燃煤锅炉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确保达到省最新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加强重点燃煤单位日常监管,全镇20吨/时(含)以上燃煤锅炉等工业窑炉烟气排放全部实施状态参数监控,遏制偷排偷放、超标排放行为。

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公室、安监所、环境保护所、各社区

(三)油气异味整治措施。2014年底前,完成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改造,确保汽油油气排放达到《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要求,减少油气挥发污染物排放。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公室、安监所、环境保护所、各社区

(四)油烟异味整治措施。镇区内新建可能产生油烟排放的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应依法履行环保审批程序。在居民住宅楼、未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场所内,新建、扩建从事产生油烟,恶臭或者其他异味的餐饮服务项目,相关部门不予审批。2014年底前,镇区规模以上饮食服务经营场所全部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餐饮业油烟净化装置配备率达到100%,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要求。

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公室、安监所、环境保护所、食品药品管理所、工商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州镇整治空气异味污染专项工作小组,形成镇政府统一指挥,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体制。

(二)建立执法联动查处机制。建立镇级异味污染快速反应与联动查处机制,第一时间锁定异味污染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异味污染。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购置执法车辆装备的执法单位提供资金支持。将偷排偷放、屡查屡犯异味污染严重的企业,及时抄送金融机构,纳入征信系统。建立评先树优“一票否决”机制,对存在严重异味污染和大气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在出具各类环保守法证明、评先树优、上市与再融资环保核查等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强化监督考核。整治异味污染专项委员会定期对任务目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对未完成任务目标的,上报有关部门,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整治异味污染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突出成果和先进典型,曝光违法排污行为,营造全民关心支持整治空气异味污染的良好氛围。

相州镇防控扬尘污染实施方案(牵头单位:建设办)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三八六”环保行动加快生态美丽青州建设的意见》,强化扬尘污染整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各类工程建设施工、道路保洁、渣土运输、露天堆场等扬尘污染防控主体责任,强化扬尘污染防控监管措施,进一步降低扬尘排污负荷。

第一阶段(重点管理阶段):2014年底前,镇域范围内重点建筑工地、洒水冲洗路段、露天堆场以及渣土运输车辆等按规范标准要求落实防尘措施,防控主体违反现行标准规范造成扬尘污染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第二阶段(全面落实阶段):2014年6月底前,镇域范围内全部建筑工地、道路保洁、露天堆场等按规范标准要求落实防尘措施。

第三阶段(巩固提升阶段):2014年底前,全镇扬尘防控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颗粒物排放浓度明显降低。

二、工作任务及分工

(一)加强工地现场扬尘污染整治

1.强化建筑施工、市政施工扬尘污染防控,督促各方责任主体落实以下施工扬尘污染防控措施。

(1)工程建设应按要求设置围挡。主要干道、景观及繁华区域应设置不低于2.5米的施工围挡,其余工程应设置1.8米以上的施工围挡。

(2)施工现场大门口应按要求设置车辆冲洗设施,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对轮胎、车身实施有效清洗,不得带泥上路。

(3)施工现场道路及办公区、生活区、加工区的地面应进行合理硬化,适时对场区道路进行洒水降尘。

(4)对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应采取遮盖等抑尘措施,禁止从高处向下倾倒或者抛洒各类散装物料和建筑垃圾。

(5)对闲置裸露地面采取防尘网(布)、临时绿化等抑尘处理措施,防控面积不低于80%。

(6)施工现场垃圾日产日清,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各类废弃物。

(7)工程建设必须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严禁现场搅拌。

(8)道路管线施工作业,施工现场堆土和未硬化道路必须覆盖防尘网或进行洒水抑尘。

(9)建设单位按照相关要求拨付安全生产措施费用、文明施工费用、工地环境治理费用。

2.强化拆迁工地扬尘污染防控监管,督促拆迁责任主体落实以下施工扬尘污染防控措施。

(1)房屋拆除作业现场实行封闭管理,工地周围设置拆除警示标志,边界应设置围挡(参照建筑施工要求)。

(2)运输车辆采取封闭式运输。

(3)设置冲洗设施,运输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对轮胎、车身进行清洗,保证车辆清洁上路。

(4)拆除作业时须向被拆除的部位洒水降尘,拆除粉尘较大的房屋,必须做到边洒水降尘、边拆除。

(5)气象预报风速达到4级以上时,应停止施工。

(二)加强道路保洁扬尘污染整治

镇区主要道路实行湿式机械化清扫,其它道路鼓励采取湿式机械化清扫。采用人工方式清扫的,应符合镇容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规范。镇区主要道路保洁应达到《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要求,路面干净无积泥砂石,路面破损的应当采取防尘措施,及时修复。

(三)加强渣土运输扬尘污染整治

督促运输煤炭、矿粉、砂石、灰土、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以下防控措施:

1.运输车辆采取全封闭运输,并配备GPS定位装置,并悬挂有效的车辆牌照上路。

2.加强对车辆机械密闭装置的维护,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3.装载物不得超过车厢挡板高度,运输途中的物料不得沿途遗撒外漏。

4.运输车辆进入主要道路前,必须对轮胎、车身实施有效清洗,不得带泥上路。

(四)加强露天堆场扬尘污染整治

督促露天物料堆场企业落实以下扬尘防控措施:

1.露天物料堆场应根据物料类别采取相应的覆盖、喷淋和围挡等防风抑尘措施。

2.装卸作业频繁的原料堆场,应在密闭车间中进行。少量的搅拌、粉碎、筛分等作业活动,应在密闭条件下进行。露天装卸物料应当采取洒水、喷淋等抑尘措施,密闭输送物料应当在装料、卸料处配备吸尘、喷淋等防尘设施。

3.露天物料堆场企业应对场区内道路进行硬化,在出口处设置车辆清洗专用场地和冲洗保洁设施,划分料区和道路界限,及时清除散落物料,保持道路整洁。

(五)加强绿化种植和养护扬尘污染整治

督促绿化施工责任主体单位落实以下扬尘防控措施:

1.栽植行道树,所挖树穴在48小时内不能栽植的,树穴和种植土应采取覆盖等扬尘污染防控措施。行道树栽植后,应于当天清运完余土及其他物料,不能清运完的,应当进行遮盖。

2.3000平方米以上的成片绿化建设,在绿化用地沿道路周围设置不低于2米的施工围挡,施工完毕后必须对周边场地进行清理。

3.在施工工地内设置车辆清洗设施,运输车辆应当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离施工工地。

4.行道树穴裸露地应当进行绿化或抑尘处理措施。

(六)加强裸露土地扬尘污染整治

1.施工许可办理后,闲置6个月以上的施工工地,按管理权限由相关部门督促协调建设单位对其裸露地面采取铺设防尘网(布)、临时绿化等抑尘处理措施。

2.市政道路、公共绿地、河道沿线的裸露泥地,分别由建设、水利等部门组织进行绿化或者采取抑尘处理措施。

(七)加强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扬尘污染整治

1.加强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现场管理,原材料堆场、配料仓等采取抑尘处理措施,粉尘排放达到规定要求。

2.对新申报资质的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必须在建成区5公里范围外进行选址,否则,发改、环保、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不予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八)加强露天烧烤油烟尘污染整治

2014年10月底前,对镇区室外露天烧烤摊点依法规范或责令其进行室内烧烤,提倡使用无烟烧烤炉,并安装通风除尘设备,确保油烟达标排放。

三、时间安排

(一)安排部署阶段(2014年4月)

全镇环保动员会议后,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和工作重点,完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全面部署开展扬尘污染防控工作。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4年4月到2014年9月)

镇扬尘污染防控专项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对照防控重点和标准,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开展整治。对防控主体责任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处罚力度,切实将扬尘污染防控标准落到实处。

在集中整治阶段,各成员单位要定期开展检查和联动执法,扬尘污染防控专项工作委员会将组成督查组,对扬尘污染防控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考核。

(三)验收整改阶段(2014年10月到2014年12月底)

对不达标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进行限期整改,跟踪落实,确保整改到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防控扬尘污染专项工作小组,负责研究协调重大工作问题,具体做好任务分解、督促指导和联络沟通。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研究提出有关政策措施,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积极指导和推进扬尘污染防控工作。

(二)严格监督管理。镇有关部门推行网格化管理,强化专人包靠、日常巡查等措施,确保完成扬尘污染防控工作目标。

(三)加强社会监督。加强宣传引导和社会监督,将扬尘污染防控标准进行公告,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拓宽公众知情、参与和监督渠道,定期通报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及时曝光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同时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积极回应群众投诉需求,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扬尘污染防控工作。

相州镇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方案(牵头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关于实施“三八六”环保行动加快生态美丽相州建设的意见》,扎实打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战役,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开展农药化肥、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粪便和污水、农村生活垃圾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力争用2年时间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二、工作任务

(一)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完善土壤墒情监测,定期发布土壤墒情报告,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点,每月发布一次墒情信息简报,并在山东省土肥网上公布。进一步加大瓜果菜田间试验次数,完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并在全市推广应用。在2014年底,建立相应瓜果菜施肥指标体系。积极推进水肥一体化示范点、园创建工作,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力度,确保到2014年底前全镇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90%以上。

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各社区。

(二)全面推广实施绿色控害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建立健全镇、村两级测报网络,加强对农业有害生物,特别是重大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重点加强我镇测报力量,提高测报准确率的同时,完善镇级测报网络,对农作物病虫害做到提前预报,适时防治,做到病虫害小发生不减产,大发生不成灾;建立4支统防统治队伍,配备悬挂式机动喷雾机,背负式机动喷雾机,在病虫害集中发生期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以减少农药使用量。对新农药械进行大面积试验示范,筛选效果好的新农药械进行推广应用,提高我镇植保药械装配水平;大力推广杀虫灯、诱虫板、性诱剂、生物农药等植保新技术。首先在示范园大力推广杀虫灯、诱虫板、性诱剂、生物农药等植保新技术,在大田安装杀虫灯,在保护地根据作物不同、发生病虫不同悬挂黄板或蓝板,并积极推广应用BT等生物农药。到2014年底,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农业示范园区达到2个以上,以带动我镇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到2014年底,全镇化学农药使用量比2010年减少20%。

责任单位:各社区、农办、各村。

(三)深入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提高农村秸秆利用率。在鼓励、扶持农民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的同时,创建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区域化服务站1处,农村沼气村级服务网点4处,基本建立起以服务组织为龙头、以区域化服务站为骨干、以乡村服务网点为补充的农村能源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三沼”综合利用,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积极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2014年底前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

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各社区。

(四)大力实施标准化基地建设工程,不断扩大标准化基地规模。积极支持鼓励各村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要求推进“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建设。根据国家、省制定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结合生产实际,制定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的大宗农作物生产技术规程,并指导农民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五项制度”(投入品管理制度、生产档案制度、产品检测制度、产品准出制度、质量追溯制度);按照“合理布局、相对集中”的原则,积极扩大标准化基地面积,大力推进我镇现代农业区(园、点)建设工作,至少新建设一处露天不少于300亩(设施不少于100亩)的农业示范园区,同时做好村级现代农业示范点的建设;继续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工作。2014年底,至少新增认证“三品一标”2个以上。

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各社区。

(五)全面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动农业污染总量减排工作。科学规划养殖区域,根据《畜牧法》、《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青州市畜牧产业规划(2011-2015)》和国家、省、市有关环境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等法律、规章的相关规定及要求,结合我镇发展实际,科学合理规划适合本地的畜禽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适合养殖区布局界限,推进禁养区内畜禽养殖清理工作;大力实施标准化基地建设,不断扩大标准化基地规模。严格按照无公害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要求,推进标准化畜牧生产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畜禽养殖操作规范,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到2014年底前,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达到80%以上;加快畜禽粪污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对现有规模养殖场引导配套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立畜禽粪污处理设施示范点,推动畜禽标准化程度达到70%以上。2014年底前,全镇规模养殖场均配备有相应规模的粪污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行。畜禽粪污采用生物发酵加工有机肥、沼气和沼渣利用、粪便堆积发酵、发酵床饲养、粪便养蚯蚓等方式进行,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的比例达到50%以上,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0%;加快畜禽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通过实施目标管理、项目带动、严格标准、强化监管等措施,大力推动认证工作。将畜牧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规模健康养殖场建设及畜牧技术推广等生产性项目的实施与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明确目标重点,形成认证发展合力。对新建和在建的生产性投资项目,要把发展无公害畜产品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目标和验收的基本条件。鼓励畜禽规模养殖场、畜产品加工企业创造条件积极申报无公害畜产品认证。

责任单位:兽医站、各社区。

(六)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实现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新农村建设环境卫生标准,在辖区内组织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彻底清除常年积存的垃圾。重点对辖区内公路、村与村之间连接路两边、河道两侧、林带周边、厂区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整治,解决垃圾围城、围村、围田、围路问题;重点加大对辖区内水源地及其附近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清除水源地周边积存垃圾,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同时做到及时清运,杜绝生活垃圾污染饮用水源现象发生;配备完善农村环卫设施和农村保洁队伍。严格按照每8000人配备1辆垃圾收集车的标准,配备与转运站配套的转运车辆;按照每20户设置1个垃圾桶的标准,设置垃圾桶或垃圾池;按照每75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齐保洁人员,健全农村环卫保洁队伍;提高转运站、垃圾场管理水平。按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要求,规范、安全操作转运站压缩设备,定期消毒杀虫,并保持周边环境干净整洁。及时为新建成转运站配备管理员、操作员,并进行安全、职业培训,确保2012年开工和建成的转运站全部实现规范化运行;在进一步规范现有垃圾场运行管理、提升处理能力的同时,不断改进垃圾处理工艺、创新垃圾处理模式,加快垃圾分选堆肥处理新项目建设进度,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水平;2014年,在按标准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备的基础上,制定长效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更新环卫基础设施,巩固村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全面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规范化。

责任单位:镇环卫一体化中心,各社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督促落实。成立相州镇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各环节和工作任务进度进行调度、督查、考核,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法律、政策、技术问题进行指导,办公室设在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单位、社区承担主体责任。强化属地管理,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制定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推进节点,提出具体要求,抓好工作落实。

(三)强化考核,严格追责。镇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专项工作委员会对各村任务目标落实情况进行年度检查考核,并适时进行阶段性检查,及时通报考核结果。对未按期完成任务目标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突出成果和先进典型,对不按要求实施面源污染治理和非法排污,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曝光,营造全民关心和支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壶镇镇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方案

壶镇镇“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五水共治”工作的相关部署,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切实巩固提升治水成果,有效解决“反复治、治反复”问题,实现“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的目标,根据《缙云县“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利用4年时间,以截污纳管、雨污分流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使辖区内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河库水生态安全保障进一步提升。到2021年底,实现区域“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达标,并通过省市县验收。

二、主要工作

(一)深入排查(“查”)

通过“点、线、面、网”结合,系统全面对建成区内所有排污单位、区块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

1.污染源排查:全面查清工业园区、生活小区和其他等三大类建设单元的截污纳管情况,重点查明污水排水体制、雨污有无混接等问题。

2.排水设施排查:全面查清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运行情况,全面测绘并厘清现有管网系统布局走向、管网底账。查明重点区块、重点单位管网是否覆盖、管网是否存在错接、漏接、淤积、错位、破损、溢漏等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

流改造。

全面开展城镇和工业园区老旧管网修复和改造,打通断头管、修复破损管、纠正错接管、改造混接管、疏通淤积管。对部分污水直排、雨污合流及管网破损、断裂、淤塞、错接的重点区域,要结合道路及区块改造,大力实施截污纳管和雨污分流改造。

深入开展企业内部和工业园区雨污分流改造,做到厂区可能受污染的初期雨水、工业废水、生活餐饮污水的清污分流和分质分流。深入推进化工、电镀、造纸、印染、制革等重点行业废水输送明管化改造。

按照培育一批示范企业、集聚一批小散企业、消减一批危重企业的总体思路,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和小作坊、小餐饮等其他类建设单元的雨污分流改造。

(四)加快建设(“建”)

按照“应纳尽纳、全面收集”原则,加快污水管网及支线管网建设,优先解决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不足的问题,重点区块雨污分流改造与污水收集管网延伸工程做到同步配套,确保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收纳范围内的城镇污水应纳尽纳,必须雨污分流、管网配套。新建住宅阳台应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接入室外污水系统,屋面雨水管应独立设置,接入室外雨水系统,严禁其它任何废水排入。对在建或拟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同步规划配套管网,严格做到配套管网长度与处理能力要求相适应。

立足当前、结合长远,着力解决污水处理设施超负荷运

零直排区”建设工作。

(三)创建验收

到2021年10月份,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并完成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自验收工作后报县治水办。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要求,多组开展创建工作,细化责任分工,保障建设顺利有序平稳推进。

(二)强化组织推进

结合实际全面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细化目标要求,全过程清单化管理。坚持规划引领,在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布局上要区域统筹规划。坚持协同推进,特别是在散乱污和低小散行业整治工作中要综合施策,形成合力。坚持打组合拳,“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要与“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卫生城镇创建等专项工作相结合,多管齐下。

(三)强化宣传保障

通过“微信群”、“钉钉群”、“随手拍”等APP深入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相关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增强人民群众环保自律意识,自觉履行治水社会责任。积极推送先进经验做法,营造“有污必治,有劣必除”的舆论氛围。同时融入部门力量,为工作推进添砖加瓦。

(四)强化督查考核

第三篇:浙江XX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

XX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

为抓好《浙江省“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在我市的贯彻落实,乘势而上、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巩固提升治水成果,在全市范围全面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加快补齐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短板,全面稳定提升水环境质量,为建设美丽XX、创造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

一、总体安排

(一)指导原则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要坚持“全覆盖、可核查、管长远”的原则。

全覆盖,就是覆盖城乡,覆盖所有排水单位,做到千区万块、千店万铺、千企万厂、千村万户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可核查,就是整治各环节、各阶段实行痕迹管理,做到底数清楚、方案明晰、档案齐全,整治过程可提供检查,整治经验经得起检验。

管长远,就是一次整治,长期管用,通过整治形成一整套长效机制,实现制度健全、管理有序、效果坚实目标。

(二)总体目标

坚持“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类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利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推进截污纳管和雨污分流改造,建立完善长效运维机制,基本实现

全市所有行政区域的污水“应分尽分、应截尽截、应处尽处”,全域覆盖污水处理、全域实现雨污分流、全域消除污水直排,推动全域各类水体水质全面稳定提升。到2020年,力争全部县(市、区)基本达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

(三)具体目标

2018年,确保完成省下达的3个工业集聚区、22个城镇生活小区、10个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

2019年,完成XXXXXX创建任务。

2020年,完成XXXXXX创建任务,全市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任务。

(四)实施重点

主要是十大类区块: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城郊村),乡镇(街道)建成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重点排污企业,服务业“六小行业”经营户,各类沿街店铺集聚区,学校、医院、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

二、主要任务

重点抓好“查”、“建”、“改”、“管”四个环节,回答好“底数查清没有、设施配够没有、问题改好没有、机制管用没有”等四个问题。做到整治过程可提供核查,整治成效经得起检验。

(一)按照“清”的要求,排查创建底数(查)。各地要“点、线、面、网”结合,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系统全面对建成区内各区块污水设施配套情况、所有单位排污纳管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特别要突出城中村、城郊结合

部、老城区、城镇建成区、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等重点区块,做到无遗漏、无盲点,做到七个查清:

1.全面查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情况。搞准所在区域当前和今后3-5年供水量、用水量(包括自备水)、污水产生量,搞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运行情况,搞准当前和今后3-5年污水处理能力需求与缺口。

2.全面查清污水处理设施(厂)运行维护情况。重点查明污水处理设施(厂)是否存在超负荷、超排放标准运行的情况,污水处理厂尾水是否存在再生利用的可行性等问题。

3.全面查清污水管网建设配套情况。全面查清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运行情况,全面测绘并厘清现有管网系统布局走向、管网底账。查明重点区块、重点单位管网是否覆盖,管网是否存在淤积、错位、破损、溢漏等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

4.全面查清各类污染源排水纳管情况。全面查清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类、生活小区类和其它类等三大类建设单元的截污纳管情况,重点查明污水排放去向,是否存在漏接、错接,雨污有无混接等问题。

5.全面查清农村污水终端运行维护情况。重点查明各农村污水终端接户率、出水率、达标率、晴雨天出水比是否符合要求。

6.全面查清排污(水)口整治情况,重点查明排污(水)口是否按规范设置、是否存在异常排污等情况。

7.全面查清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情况,重点查明规模以上养殖主体的池塘、设施大棚、工厂化养殖等尾水是否存在直排现象,是否建立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及设施建成后的运行维

护等情况。

底数排查工作是“零直排区”创建基础性、关键性环节,决定创建工作成败,技术性强,专业要求高,各地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务必把排查质量与成效放在第一位。通过排查要形成“四张清单”:问题清单、建设清单、时间清单、责任清单,做到底数排查和建设整改清单梳理制订基本同步完成。

(二)按照“够”的定位,建设污水设施(建)。实施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三年行动,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到2020年实现污水处理、管网配套城乡全覆盖,加快形成收集、处理和排放相互配套的城乡污水处理系统。着力解决部分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厂)未匹配、部分设施(厂)超负荷运行等突出问题,确保每个区块污水都有管收集、有设施(厂)处理,做到“应收尽收”,重点配够三方面设施:

8.配够污水处理厂。要根据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情况,抓好满负荷、超负荷污水处理厂的扩容提升。根据当前和今后5年发展需要,按照“布局合理,区域统筹、资源共享”的原则,谋划布局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实施(厂)。2018年完成5座污水厂建设,启动建设7座污水处理厂。新建污水处理厂根据技术经济和出水综合利用等情况,采用集中或分散方式建设,出水全部执行浙江省清洁排放标准。

9.配够污水收集管网。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再生水配套管网)特别是支线管网建设,优先解决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不足的问题,重点区块雨污分流改造与污水收集管

网延伸工程做到同步配套。对在建或拟建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同步规划建设配套管网。新上马建设项目必须实行雨污分流、管网配套。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项目建设,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

10.配够污水治理设施。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类、生活小区类和其它类等三大类基本建设单元内所有排污单位、区块均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点一策”治理方案,配套必要的污染治理设施。开展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正常运行、达标排放、规范运维。

(三)按照“好”的标准,整改纳管问题(改)。参照住建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按照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的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整治,实现“应分尽分、应截必截”。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11.抓好城镇雨污分流改造。现有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有条件的必须进行改造;阳台污水合流制的小区进行分流改造;新建小区必须严格实行雨污分流,阳台污水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对计划2年内拆迁改造和确因条件限制难以实施改造的区块、排水户,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建设临时截污设施,防止污水直排。

12.抓好园区雨污分流改造。开展企业内部和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的雨污分流改造,做到厂区可能受污染的初期雨水、工业废水、生活餐饮污水的清污分流和分质分流。深入推进化工、电镀、造纸、印染、制革等重点行业废水输送明管化改造。深入开展工业企业纳管情况排查改造,2018

年实现纳管改造数量,不低于未纳管重污染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13.抓好“散乱污”雨污分流改造。按照培育一批示范企业、集聚一批小散企业、消减一批危重企业的总体思路,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和小作坊、小餐饮等其它类建设单元的截污纳管、雨污分流改造。

14.抓好老旧管网修复改造。全面开展已建城镇排水设施的检查、维修和养护工作,打通断头管、修复破损管、纠正错接管、改造混接管、疏通淤积管。对部分污水直排、雨污合流及管网破损、断裂、淤塞、错接的重点区域,要结合道路及区块改造,大力实施截污纳管和雨污分流改造。

(四)按照“用”的目标,健全长效机制(管)加强对已建排水设施的日常养护,建立完善已建管网移交和档案管理制度,严格实施管网巡查、检测、清淤和维修等机制,切实落实日常养护、管理责任。加强全过程痕迹管理,建设管理各个环节都要有据可依,有迹可查,确保常治常管不反复,重点对四个方面进行规范:

15.对工程建设进行规范。制定十大类功能区块截污纳管、排水设施建设与改造工程建设验收标准。优化基本建设程序,落实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监理、施工许可、竣工测量以及档案验收移交等制度。

16.对日常养护进行规范。抓好已建管网移交和档案管理工作,加强管网运行管理和日常维养,建立管网保护备案机制和排水设施保护机制。严格落实日常养护、管理责任。

17.对排水行为进行规范。全面实施《城镇污水排入排水

管网许可管理办法》,依法核发排水许可证,切实加强对排水户污水排放的监管。各类排水单位应当在符合相关要求,申领排水许可证,未取得许可证、不按照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水的,或未在职能部门指导认可下私接乱排的,严格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餐饮、洗车等排放污水的服务经营单位,必须配备隔油、格栅、沉淀等设施,规范纳管,对随意倾倒、排放污水的,从严从快进行查处。

18.对管理体制进行规范。进一步厘清城市排水、污水设施建设、运维职责。建立统一、专业的排水管理机构,由属地负责市政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后统一移交专门成立的排水管理机构运维管理,实行排水和污水设施“一张图、一张网、一个主体管到底”,为精细化、专业化管理创造条件。

三、实施步骤

(一)统筹部署阶段

制定全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出台系列配套技术指南、政策文件,成立组织机构,统筹部署相关工作任务,细化工作职责、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

(二)全面推进阶段

按县(市、区)、乡镇(街道)的行政区划,组织专业队伍,全方位开展排查,全面厘清市政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和各类污染源排放纳管底账,形成问题清单、建设清单、时间清单、责任清单,完成各级各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方案或整治方案的编制和备案。底数排查和整改清单制订工作要求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根据实施方案和项目清单,以

十大类区块为重点,边排查边整改,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管网建设及改造工程、雨污分流规范纳管、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三)建设验收阶段

到2020年底,全市基本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处理能力相配套,建设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水平明显提高,力争100%以上的县(市、区)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各县(市、区)根据辖区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推进情况,分批次向市治水办提出创建验收申请,验收程序严格按省办法执行。

四、职责分工

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实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责任体系,县(市、区)政府、工业园区、开发区块管委会是创建“污水零直排区”的责任主体,负责统筹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街道)开展本辖区创建“污水零直排区”相关底数排查、设施建设、问题整改、完善机制等工作。市级有关部门负责牵头制订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的有关技术要求和标准,做好指导督促工作。

各级治水办负责“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组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技术组,加强建设工作的技术保障。

各级建设部门负责“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底数排查、设施配套、问题整改等环节的技术指导,负责指导督促生活小区类建设单元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牵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养护、排水管网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排水许可证的核发和管理;指导督促各地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开展城镇雨污分流和精细化截污纳管的提升改造,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维管理,开展相关设施管网建设的设计审查、质量监督和项目验收等工作。

各级环保部门负责指导督促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类建设单元的建设工作;负责工业企业污水进入排水管网前预处理达标的日常监督工作,加强对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证的批后监管,强化对污水处理设施和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工业企业违法违规排污行为。

各级城管和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指导督促其它类建设单元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负责建设工地违章排水、其他排水户违法违规排水等行为的查处工作。

各级农办负责指导和协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提升改造,充分发挥相关设施在城郊结合部等区域“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中的衔接和补充作用。

各级发改部门负责指导审核“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中建设项目的审批立项;督促各类园区(开发区)、重大产业基地开展“污水零直排区”的前期排查,并配合开展验收;支持地方政府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污水零直排区”项目建设。

各级经信部门负责督促工业、信息产业园区和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开展“污水零直排区”的前期排查,并配合开展验收。

各级教育部门负责督促各类学校、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

等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前期排查,并配合开展验收。

各级科技部门负责督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等各类科技园区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前期排查,并配合开展验收;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排查、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相关设施运行维护等工作的技术服务。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污水零直排区”政府投资建设的资金保障,切实保障“污水零直排区”相关重点工程建设经费;做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资金监管工作,确保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

各级国土部门负责优先保障“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用地;配合“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供地下水监测相关信息。

各级交通部门负责督促港口码头、船舶锚泊服务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场站、汽车维修等业主单位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前期排查,并配合开展验收;督促附近已建有污水管网的业主单位经营场所依法向排水主管部门申请纳管。

各级水利部门负责规范入河排污口的标识设置,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建筑的拆除,加强新、改、扩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依法查处建设单位设置的、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入河排污口。

各级商务部门负责督促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前期排查,并配合开展验收。

各级卫生部门负责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前期排查,并配合开展验收。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提供相关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的

注册登记信息,督促各类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配合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前期排查,并配合开展验收。

各级旅游部门负责督促酒店和景区等场所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前期排查,并配合开展验收。

各级规划(测绘)部门负责为建设行动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保障,对排水管网信息化建设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支撑。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污水零直排区”是“五水共治”的重要工作,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关键之举。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市治水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市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的推进落实。建立市直相关部门联合会商和涉水工程项目联合会审机制。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班子,落实专人负责,落实工作责任。要严格落实“河长制”,细化河长职责,充分发挥各级河长在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及长效管理方面的领衔担当作用。

(二)精心谋划实施。各地要精心安排、周密部署、细化要求、明确分工,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全市编制建设总体方案,县(市、区)、镇(街道)要编制建设具体实施方案,按照逐级管理的原则,各级建设方案均需7月底前报上级治水办备案,并向社会公开。要深入细致作调查,精准聚焦找短板,条块结合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逐项制定整改计划,排出整改项目表、时

间表和责任表。项目表要清单化,时间表要具体到月,责任表要明确责任单位和负责人。要精准发力补短板,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确保补短无遗漏,举措有实效。要坚持规划引领,在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布局上要区域统筹协调。坚持部门协同,特别是在“散乱污”和“低小散”行业整治工作中要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坚持打组合拳,建设工作与“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多管齐下。

(三)严格创建标准。“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要不走过场、务求实效,通过创建真正破解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对治水工作的瓶颈制约。细化创建标准,制定XX市创建“污水零直排区”技术指南,为开展底数排查、设施建设、问题整改、长效管理各环节提供技术遵循,确保整个创建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严格验收流程,制定县(市、区)、乡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验收办法,十大类功能区块、乡镇(街道)全部达到污水零直排创建标准后,县(市、区)方具备“污水零直排区”申报资格。实施动态管理,对已创建为“污水零直排区”的县(市、区),在不定期抽查的基础上每年组织一次复查,对抽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攻,复查不合格的,撤销“污水零直排区”称号。

(四)强化监督考核。市、县两级治水办要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作为各地各部门相关督查的重点内容,对建设工作组织、进度、质量、成效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督查,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地区要切实加强督查督办。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把“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纳入各地“五水共治”重点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大禹鼎推荐挂钩。

大力推广使用排水管道电视检测等探测技术,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对设计、施工、监理、长效运维等单位的监督监管。各地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严格落实工程建设相关标准与验收要求,确保把建设工程做成放心优质工程。要强化责任追究,对建设管理中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空走过场的,要移送纪检部门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五)落实支撑保障。要落实资金保障。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各级财政要加大资金支持和保障力度,结合“最多跑一次”审批制度改革,对建设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批流程。要落实技术保障,市、县两级要建立强有力的技术专家队伍,积极引进第三方力量开展建设,加强对全过程、各环节的技术指导与培训,定期研究解决创建技术难题,加强技术推广,重视信息化建设,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提高创建效果。要落实执法保障,坚持水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部门联动、铁腕查处,全面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严厉打击偷排、漏排、渗排污水和破坏水生态的违法行为。要落实舆论保障,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引导各类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建设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的浓厚氛围。

第四篇:庆元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工作方案

庆元县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工作

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水十条”有关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县将全面开展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创建工作,现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整治工作目标

以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严格我县工业集聚区的污水治理,工业集聚区内所有工业企业污水无直接外排环境排放口,所有污水均经预处理达到纳管排放标准后经纳管进入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实现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所有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排水全许可目标,切实杜绝工业污水直排外环境情况,从而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确保我县水环境功能区水质。

二、整治工作原则

坚持“属地管理、整体推进、重点优先、不留死角、全面纳管”的原则,以污水全面收集纳管、雨污分流为重点开展工业集聚区“零直排”整治工作。

三、整治工作范围

庆元县工业集聚区内的涉水企业,即五都、屏都综合新区、— 1 —

竹口瓦窑山等区块内的涉水企业。

四、完成时限

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

五、整治工作要求

(一)确保工业集聚区的污水处理厂尽早投入使用。加快推进五都污水预处理设施建设;对屏都综合新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进行检修,确保早日恢复正常运行,达到纳管标准后纳入市政管网;督促竹口镇人民政府,确保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早日投入正常运行。

(二)进一步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工业集聚区要进一步加强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特别是一些老的工业集聚区,要全面开展已建污水管网的检查、维修和养护工作,打通断头管、修复破损管、纠正错接管、改造混接管、疏通淤积管,做到配套管网长度与处理范围要求相适应,对部分污水直排、雨污合流及管网破损、断裂、淤塞、错接的重点区域,按照截污纳管和雨污分流的要求改造。

(三)开展集聚区内企业全面排查。全面清查各集聚区内企业污水排放情况,包括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各类污染物浓度及排放量,内部排水管网现状,雨污分流、混接情况,排污去向情况,排水许可证申领及排水许可水量和水质情况等,要防止企业通过雨水排放口排放污水,确保雨污分流;对在排查过

程中发现的问题,能通过局部整改解决的要立即实施整改。

(四)加强企业预处理监管。强化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和清洁化改造,加快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集聚区内工业废水经预处理达到集中纳管要求后,进入集聚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五)严格企业污水排放口和雨水排放口的规范化建设。对工业集聚区企业雨、污排放口进行排查,原则上每个企业只设一个污水排放口和一个雨水排放口,要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排放口的整改,建立 24小时监控、监测控制体系,并逐步推行污水、雨水排放口远程控制阀门建设,真正落实好污水和雨水排放口规范化建设和全方位的监管。积极推进电镀、化工、造纸等重污染企业初期雨水收集,以及实行污水排放管道架空铺设或明沟套明管。

(六)依法实施和落实《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全面实施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制度,依法核发排水许可证,切实加强对排水户污水排放的监管。对于应当申领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的排水户,未取得许可证或不按照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水的,住建部门将严格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六、整治工作实施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5月1日-5月31日)。县环保局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和专人负责,确保工作

顺利进行。(责任单位:县环保局)

(二)调查摸底阶段(6月1日-7月15日)。各相关责任单位加强组织,落实人员,根据整治工作要求,全面开展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管网建设等情况的检查;对园区企业污水排放情况,包括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内部排水管网现状,雨污分流情况等开展全面细致调查,根据实际情况,精准聚焦找短板,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合理谋划建设项目,确保补短无遗漏,举措有实效。(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竹口镇人民政府)

(三)整改实施阶段(7月16日至11月30日)。各责任单位根据县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整治工作方案,安排好整治工作和进度,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整治工作。

(四)总结阶段。各责任单位根据工作方案要求,将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等以总结形式于11月30日前上报县环保局,经汇总后上报市环保局。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工作是国家、省、市“水十条”的重点内容,也是“五水共治”和我县劣V类水剿灭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关键之举。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要求,细化工作分

工,落实专人负责。

(二)强化监督考核。开展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工作已纳入“五水共治”考核,各单位要将开展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目标,确保工作有力推进。

(三)加大执法监管。坚持水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铁腕治污,严厉打击偷排、漏排、渗排污水的违法行为;切实加大对各集聚区、相关企业督查力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五篇:相州镇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培训

相州镇春节期间积极做好返乡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

春节临近,为继续做好远程教育服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继续深化学习,提高认识,坚持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扎扎实实做好远程教育服务创优争先学习实践活动等工作。

一是及早着手,对回乡的外出务工党员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按照“标准不减、质量不降、灵活组织、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方案,确定学习内容、时间和责任分工。

二是及时为返乡党员提供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关文件、书籍、材料,建立社区党委与返乡党员结对帮学制度;积极组织返乡党员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进行一次集中学习、上一次党课、开一次组织生活会。

三是通过上门谈心、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向返乡党员通报相州镇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

四是在对生活困难的返乡党员组织慰问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劳动权益保障、法律知识、就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1

下载相州镇消灭污水直排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相州镇消灭污水直排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州直林业系统干部双语学习实施方案

    州直林业系统干部双语学习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批示要求,进一步加强干部双语学习,推动各级干部真正掌握双语,深入基层、联系......

    原乡美利坚别墅区污水直排法律问题的思考(合集)

    学院本科生2014—2015学年 第(1)学期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课程期中作业 学号: 1212893 姓名: 冉启辉 成绩:_________ 原乡别墅区生活污水直排的法律思考 摘要:原乡别墅区虽......

    寺河煤矿污水直排沁河 环保光环“变脸” 黑水肆虐

    寺河煤矿污水直排沁河 环保光环“变脸” 黑水肆虐 大量土灰色夹带黄色的刺鼻污水,通过一条直径约1米左右的水泥管道,直接排入沁河。厂区一进门便可以看到“矿井水处理站”,但......

    镇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XX镇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为扎实推进全镇农村污水建设与管理,进一步补齐我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收集、处理、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短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

    XX镇污水支管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XX镇污水支管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力推进XX场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场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达标排放,稳定改善场......

    磁州镇学区义务教育均衡实施方案

    磁州镇学区 关于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 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我镇教育发展步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

    旧州镇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镇府发„2012‟29号 旧州镇2012年重点专项治理工作 实 施 方 案 各村(居)委会、镇属各单位: 按照2012年全国、全省纠风工作会议精神和5月9日全市纠风工作会议对抓好重点专项治......

    旧州镇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镇府发„2012‟29号旧州镇2012年重点专项治理工作 实 施 方 案各村(居)委会、镇属各单位: 按照2012年全国、全省纠风工作会议精神和5月9日全市纠风工作会议对抓好重点专项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