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工作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加强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确保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程和公司有关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电力可靠性(以下简称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及设备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不间断生产、输送、供应电力或实现功能要求的能力。可靠性指标是衡量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和发供电能力的基础性指标。
第三条 可靠性管理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对电力系统和设备在全寿命周期内的技术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可靠性管理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定量反映电力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况、健康水平,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安全风险,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实现既定的可靠性目标。可靠性管理工作应覆盖规划、设计、基建、生产、调度、营销、农电、物资、制造、发电等各管理环节(以下简称各环节)。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及公司系统各单位。
第二章 管理体系与职责
第五条 可靠性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坚持统一制度、统一标准,按照管理层次分为国家电网公司、网省电力公司、地市级电力企业、县供电企业和工区(部室)、班站(站所)五级管理。
第六条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由企业主管领导牵头,可靠性归口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包括规划、安监、生技、营销、农电、基建、信息、物资、调度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可靠性管理网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领导、协调本单位的可靠性管理工作。
第七条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是公司可靠性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为:
(一)贯彻落实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可靠性管理的法规、规程、制度和标准。
(二)组织制定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相关规程、制度、标准和办法。
(三)组织制定国家电网公司及各网省公司、相关直属单位可靠性规划目标和年度计划指标建议,统一纳入公司规划和综合计划管理。
(四)组织建设公司统一的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负责公司系统内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审核、分析和发布,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报送相关信息。
(五)组织开展可靠性指标诊断分析,查找各环节存在的问题,组织制定相关措施并监督落实,形成可靠性管理闭环工作机制。
(六)组织开展可靠性工作检查,监督、评价和考核各单位可靠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七)组织召开国家电网公司可靠性管理工作会议,布置可靠性管理工作,总结交流可靠性管理工作经验和先进技术。
(八)组织开展可靠性理论及专题研究,不断完善可靠性评价体系。
第八条 各单位可靠性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相关规程、制度、标准和办法。
(二)负责本单位可靠性管理日常工作,负责建立和完善本单位可靠性管理工作网络体系,制定本单位可靠性管理实施细则,协调组织本单位各业务部门可靠性管理工作。
(三)根据上级单位确定的可靠性目标,组织制定本单位可靠性目标。
(四)组织应用公司统一的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负责本单位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审核、分析、上报和发布工作,并在上级单位指导下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报送相关信息。
(五)组织开展本单位可靠性数据分析预测和评估,分析查找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提交相关专业及部门,督促落实相关改进措施,确保可靠性目标的完成。
(六)负责所属单位可靠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以及可靠性工作质量的考核评价,负责召开本单位可靠性专业会议,组织开展本单位可靠性管理的经验交流和专题研究。
(七)负责所属单位可靠性专业人员的审核、培训和考评。第九条 各相关业务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一)规划、生技、营销、农电、基建、信息、物资、调度等各业务管理部门应主动应用可靠性数据指标,指导本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规划(设计)部门在开展电网规划、设计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可靠性指标,提高电网系统可靠性水平。电网规划和重大技术改造应有可靠性论证的相关内容。
(三)生技部门应将可靠性指标作为设备评价的重要依据,重大技术改造、检修项目应有可靠性论证和评估;要加强综合检修计划和停电计划管理,完善设备检修工时定额,加强设备状态评价和缺陷管理,强化停电作业中可靠性关键点控制;应大力开展状态检修和不停电作业,提高设备可靠性水平。
(四)营销部门应加强用户报装接电和设备管理,了解掌握高压用户停电检修计划并及时将用户报装接电、停电检修信息通报相关部门,同时结合本单位停电计划及运行方式安排,指导用户合理安排设备检修,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针对用户侧影响可靠性的问题,督导用户制定落实整改措施。
(五)农电管理部门应组织制定农网可靠性规划目标和年度计划指标建议,统一纳入公司规划和综合计划管理;通过公司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审核、分析农网供电可靠性数据,由可靠性归口管理部门统一发布;加强农网设备综合检修和停电计划管理,提高农网设备可靠性水平。
(六)基建部门应优化施工方案,加强工程施工安装质量管理,参与相关停运事件原因分析,提高新投设备(系统)可靠性水平。
(七)信息部门应加强对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为需要应用可靠性数据的业务系统提供应用集成支持。
(八)物资部门应充分运用可靠性数据分析结果,优选可靠性高、质量优良的设备,提高电网装备水平。
(九)调度部门应加强综合停电计划管理,优化电网运行方式,配合可靠性归口管理部门做好可靠性指标预测和可靠性数据检查工作。
第十条 地市级电力企业及所属各基层单位(工区、车间、班站等)应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制度与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录入可靠性数据信息,开展相关数据审核,执行可靠性指标计划,及时分析可靠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落实改进措施。
第三章 工作制度
第十一条 专责人制度。各网省公司、相关直属单位及地(市)电力企业归口管理部门应设置可靠性管理专责岗位,具体负责本单位可靠性日常管理工作。各相关基层单位应设置可靠性专责,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各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应明确可靠性管理工作负责人和联系人。
第十二条 审核制度。各单位应建立可靠性数据审核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可靠性数据审核,所有可靠性数据须经相关专业专责人及主管领导审核,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第十三条 分析会商制度。各单位应定期开展可靠性指标数据分析,查找各环节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相关专业进行会商、协调,研究制定改进措施,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
第十四条 发布制度。总部及各单位应在对可靠性数据进行审核、分析的基础上,在公司内部定期发布可靠性指标数据,促进可靠性管理及其它相关专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十五条 培训制度。各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可靠性管理培训,各级可靠性管理专责人和基层可靠性专责必须通过上级单位组织的可靠性考核。
第四章 工作内容及要求
第十六条 目标管理。在公司总体发展目标指导下,结合电网及各类设备运行实际情况,确定中长期可靠性指标规划目标和年度、月度目标,并依此逐级分解和落实。可靠性目标实行刚性管理,未经上级单位批准,可靠性指标目标值不得随意调整。
第十七条 数据管理。各单位应按照及时、准确、完整的要求开展本单位可靠性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管理工作。
(一)各单位应根据可靠性评价规程规定,做好可靠性基础数据的更新维护工作,及时对可靠性运行数据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和统计。
(二)建立和完善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按照信息系统的安全规定对可靠性信息使用人员进行权限和密码管理,及时对可靠性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各级单位和人员不得擅自对外泄露可靠性数据信息。
(三)严禁任何单位、个人以任何形式对可靠性数据进行不正当干预。各单位需要更正可靠性数据时,应以书面形式说明原因,并报上级单位审核同意。
(四)定期开展可靠性数据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对可靠性数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单位及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应积极整改,并及时将整改结果反馈至归口管理部门。第十八条 过程控制与监督。各单位应建立有效的可靠性指标过程管控和监督机制,对过程中可能影响可靠性指标的各环节进行监督,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确保可靠性目标的实现。
(一)建立可靠性指标预控工作机制,凡可能对可靠性指标产生影响的工作均应进行预先分析和控制。
(二)建立现场工作跟踪分析工作机制,及时总结现场工作情况,调整可靠性指标预控措施,提升可靠性指标预测、预控准确性。
第十九条 指标分析与应用。各单位应深入开展可靠性数据诊断分析与应用,提出工作改进意见和措施,并督促相关单位、部门进行工作改进。
(一)定期开展年度、月度可靠性数据诊断分析,总结评价可靠性指标变化情况,及时掌握电网和设施运行状况,找出影响指标的主要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督促执行。
(二)各单位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应充分应用可靠性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反馈至归口管理部门。
第五章 培训
第二十条 各单位应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可靠性各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
(一)加强可靠性数据录入人员业务培训,确保正确填写可靠性记录。做好可靠性专业新任职人员的岗前培训,经上级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二)加强可靠性专业交流和培训,通过竞赛调考等活动提高可靠性人员业务水平。
(三)加强可靠性专业理论研究,探索提高可靠性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第六章 奖惩
第二十一条 建立可靠性日常管理评估机制,对可靠性数据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行统计和考核,对可靠性专业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等工作质量进行评估。
第二十二条 国家电网公司对可靠性管理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及个人给予表扬和表彰,对可靠性统计、分析、报送工作不力、数据准确性和真实性存在严重问题的单位提出批评。对不按照本办法开展可靠性管理工作,给本单位造成名誉和经济损失的责任人员,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应结合本管理办法和本单位实际,制订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录A 《国家电网公司可靠性管理工作流程》 附录B
《国家电网公司可靠性数据管理规定》 10 附录A <国家电网公司可靠性管理工作流程><网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地市级电力企业><县供电企业和工区(部室)><班站(站所)><过程描述>开始<目标管理>确定中长期可靠性指标规划目标和年度、月度目标结合电网及各类设备运行实际情况,确定中长期可靠性指标规划目标和年度、月度目标确定中长期可靠性指标规划目标和年度、月度目标1.内容见“办法”附录B1.数据收集、整理、填报Y数据检查、统计2.每月按规定时间通过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确认上报数据3.流程详细内容见“地市级电力企业”对应的“数据汇总审核统计流程”4.流程详细内容见“地市级电力企业”对应的“可靠性控制监督流程”数据汇总审核统计流程5.定期开展年度、月度可靠性评价指标进行诊断分析,总结评价可靠性指标变化情况,及时掌握电网和设施运行状况,找出影响指标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改进措施,并督促执行6.由业务管理部门负责改进措施的落实并反馈7.流程详细内容见“地市级电力企业”对应的“数据分析应用流程”数据汇总、审核N3.数据汇总、审核、统计流程(同右)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可靠性管理中心N3.数据汇总、审核、统计流程(同右)Y数据统计N<数据管理>2.数据上报建立现场工作跟踪分析工作机制可靠性控制监督流程<控制监督>4.可靠性控制监督流程(同右)指标预测预控指标预测预控停电计划管理建立指标预控工作机制,预先分析和控制对可靠性指标产生影响的工作5.数据诊断分析7.数据分析,处理流程(同右)7.数据分析,处理流程(同右)生成分析诊断报告通过可靠性网络会商,提出改进措施6.措施落实并反馈数据信息发布<分析应用>汇总分析诊断报告数据分析应用流程结束 附录B 国家电网公司可靠性数据管理规定
一、可靠性数据统计内容:
(一)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系统及设施可靠性数据。35kV电压等级输变电系统及设施可靠性数据,应视条件逐步纳入统计。
(二)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数据。
(三)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数据。
(四)国家电网公司所属100MW及以上容量火电机组(含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40MW及以上容量水电机组(含抽水蓄能机组)及其主要辅助设备的可靠性数据。
(五)重大非计划停运、停电事件的详细分析报告。其中,重大非计划停运、停电事件指:机组非计划停运时间超过300小时、主要输变电设施非计划停运时间超过1000小时、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全站非计划停电、大面积用户停电等事件。
二、可靠性数据收集、审核和报送。
(一)输变电系统及设施可靠性数据、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数据由运行维护管理单位负责收集、审核和报送。
(二)用户供电可靠性数据,按营业范围由所在营业区的供电企业负责收集、审核和报送。
(三)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发电机组及其主要辅助设备的可靠性数据,由相应网省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国网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收集、审核和报送。
三、可靠性数据录入要求
(一)台账信息录入
1、新投输变电设施台账、供电线路和用户信息应在设备投运后7日内通过可靠性系统完成录入。信息录入应严格按照设备铭牌和产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进行,因资料移交不全等原因造成部分信息录入不全的,必须在30日内补充完善。
2、设备信息变更、退出、退出设备异地投运、报废退役等工作,必须按照设备管理部门出具的资料进行填报,并在相关工作完成后7日内在可靠性信息系统中维护完成。
(二)停运事件信息录入
1、可靠性数据录入人员应在设备恢复送电的3日内在可靠性系统中完成停运事件的录入。
2、停运事件的状态分类、起止时间、停电设备、技术原因、责任原因以及备注说明信息必须准确填写,涉及相关专业应沟通确认。
3、所有非计划停运事件均应在备注中填写事件详细原因,其中应包括基础数据中不包含的制造厂家、施工安装单位、设计单位等基础信息。
4、如停运事件因责任原因在当月无法给出准确定性而填写为“待查”的,必须在下月数据报送前完成修改,逾期仍无准确定性的必须书面上报公司总部备案。
5、各级专责必须加强本单位数据审核,每月数据录入和审核完成后,应通过可靠性管理系统中的“上报确认”功能向上级单位进行上报确认。各网省公司对已上报总部的错误数据进行修改,必须进行书面说明并报总部备案。
四、资料报送要求
(一)各单位于每月3日12:00前(遇节假日报送时间不变)分别将本单位本月度预测指标、上月度可靠性数据通过公司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确认上报至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
(二)各单位于每月10日12:00前将本单位月度指标诊断分析报告按要求报送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
(三)各单位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本单位年度可靠性指标预测报告报送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
(四)各单位每年应对全年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做出总结与安排,并形成年度专业总结报告,于次年1月15日前将年度工作总结报送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
(五)各单位于每年2月15日前将上年度指标诊断分析报告报送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
五、编码管理
(一)跨地区管理线路代码维护: 国家电网公司管辖范围内的跨省、跨区域电网的线路由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给出编码;省内的跨越地区(市)的线路由省电力公司按照线路编码原则自行给定编码。线路投运前一个月由负责维护的单位提出线路代码申请,各网省公司可靠性专责统一在可靠性系统进行维护。
(二)制造厂家代码维护:
66kV及以上的设备厂家编码由各网省公司在设备投运前半个月向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提交申请并提供相关的厂家资料,统一分配编码,各网省公司在可靠性系统中进行维护。
第二篇: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南网)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
可靠性管理办法(试行)
1、总则
为加强和促进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公司)的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提高公司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达到为生产、基建工作服务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及《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等的有关规定,结合南方电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本部及各分公司和子公司。
3、相关文件
3.1《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793-2001。3.2《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3.3《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7-2003。3.4《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价规程(暂行)》。
3.5《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6-2003。
4、定义 4.1 发电设备
4.1.1 在使用:指机组处于要进行统计评价的状态。4.1.1.1 可用:指机组处于能运行的状态,不论其是否在 1 运行,也不论其能够提供多少容量。可用状态还分为运行和备用两种状态。
4.1.1.2 不可用:指机组因故不能运行的状态,不论其由什么原因造成。不可用状态还可分为计划停运和非计划停运(非计划停运分为第一类非计划停运、第二类非计划停运、第三类非计划停运、第四类非计划停运、第五类非计划停运,第一、第二、第三类非计划停运也称强迫停运)两种状态。
4.1.2 停用机组:指机组经网公司批准封存停用或长期改造停用者。处于该状态的机组不参加统计评价。
4.2 输变电设备:
4.2.1 可用:设施处于能够完成预定功能的状态。可用状态又分为运行状态和备用状态(备用状态又分为调度停运备用状态和受累停运备用状态)。
4.2.2 不可用:设施不论由于什么原因引起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状态。不可用状态又分为计划停运状态(计划停运状态又分为大修、小修、试验、清扫、改造施工)和非计划停运状态(非计划停运状态又分为第一类非计划停运、第二类非计划停运、第三类非计划停运、第四类非计划停运,第一、第二类非计划停运也称强迫停运)。
4.3 供电系统:
4.3.1 供电状态:用户随时可从供电系统获得所需电能的状态。
4.3.2 停电状态:用户不能从供电系统获得所需电能的状态,包括与供电系统失去电的联系和未失去电的联系。对用户的不拉闸限电,视为等效停电状态。自动重合闸重合成功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成功,不能视为对用户停电。
4.4 直流设备:
4.4.1 可用状态:系统(统计极)处于能输送容量的状态称为可用。可用又分为运行(运行状态又分为全额运行和降额运行)和备用。
4.4.2 不可用状态:由于换流站或是直流输电线路本身的故障导致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统计极)不能输送容量的状态,即是零容量状态。如果是外部交流系统的故障而导致直流系统的停运,在计算直流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的时候,不能计算在内,这时直流输电系统是备用状态。不可用分为计划停运和非计划停运。
对于系统而言不可用指的是两个极都不可用的状态;对于统计极而言不可用指的是该极不可用的状态。
5、职责
5.1 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的指导下,负责归口开展并管理公司系统电力可靠性管理的各项工作。
5.2 南方电网公司设立公司可靠性管理中心,挂靠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在公司系统内建立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3 负责南方电网公司可靠性管理的日常工作。
5.2.1各单位均应建立由一名企业主管领导全面负责的可靠性领导小组,以及建立由各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电力可靠性工作网络,明确本企业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5.2.2 各单位应设臵可靠性管理的工作岗位管辖设备电力,并配备合格的可靠性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可靠性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可靠性数据的采集、存储、核实、分析和报送等)。
5.3 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公司可靠性管理中心主要职责:
5.3.1 负责制定公司可靠性管理办法,并检查、监督其执行;
5.3.2 负责全公司系统发电、输变电、供电系统用户供电、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
5.3.3 公司可靠性管理中心配备与可靠性管理工作要求相适应的专用计算机设备及数据分析、传输设备,负责建立可靠性信息管理中心数据库,收集、存储、核实、整理、分析各单位上报的电力可靠性数据和信息,保证可靠性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5.3.4负责定期组织召开公司可靠性管理分析及工作总结会议,发布可靠性指标,并对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基建安装、运行检修等诸方面对设备和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做出全面评 4 价,制订可靠性管理工作的目标与相应措施;
5.3.5 积极应用可靠性技术,利用可靠性数据指导公司的技术改造与更新,以及生产经营等工作,提高设备与电网的运行可靠性水平,提高公司的可靠性技术与管理水平。
5.3.6 实行可靠性的目标管理,对各分公司、子公司下达合理的可靠性指标, 并根据完成情况对其进行目标考核。特别在安排发、供电设备检修计划时,要督促、协调各有关方面加强可靠性管理、努力完成各项可靠性指标。
5.3.7 在电源与电网的规划、建设以及设备选型等项目的拟定、审批及招投标工作中,提出预定的可靠性指标,将可靠性技术与管理工作落实到电源、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安装及设备的选型工作中。
5.3.8 组织、协调科技进步项目中有关可靠性技术与管理项目的立项与研究,促进可靠性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结合。
5.3.9 组织公司系统的可靠性业务培训、考核及技术交流活动。
5.4 分公司、子公司的主要职责:
5.4.1贯彻上级主管单位颁布的电力可靠性管理的各项规定、办法、标准,制定适合于本单位的可靠性管理实施细则和奖惩制度等,并报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及公司可靠性管理中心备案。
5.4.2 各分公司、子公司在本企业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由分公司、子公司的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并设臵可靠性管理工作岗位,配臵专责工程技术人员和专用的计算机等设备,即专岗、专人、专机、专用;
5.4.3 按时、及时、准确、完整地采集、统计、审核、存储及上报各项可靠性数据和信息。
5.4.4 开展本单位可靠性指标的目标管理,负责将本单位的可靠性指标合理地分解落实到各个基层单位,并提出措施,保证其顺利完成,以可靠性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评本单位各级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
5.4.5 按南方电网公司统一要求,每季度要进行一次可靠性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制订促进安全生产、提高可靠性指标的措施,并以书面和电子形式提交本单位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和上级可靠性主管部门和南方电网公司可靠性管理中心。
5.4.6 按南方电网公司统一要求,定期分析本单位设备与电网的可靠性数据,每年二月十日前向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南方电网公司可靠性管理中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可靠性管理中心提交上一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可靠性工作总结及分析报告,其内容包括:就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基建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等诸方面对运行可靠性的影响作出全面评价,确定下一可靠性管理工作的目标与相应措施。
5.4.7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可靠性管理工作会议,总结本单 6 位可靠性管理工作的经验,找出不足,分析原因,推动可靠性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5.4.8 将可靠性指标作为评估检修质量、技术改造项目的重要依据。重要技术改造项目的立项、重要设备的更改、选型、电网规划和改造,皆应有可靠性理论论证,应有可靠性指标目标规划,并制订实施计划。
5.4.9 定期进行本企业的可靠性业务培训,确保生产一线人员能准确判断电力设施和所辖电网的可靠性状态,正确填写可靠性记录。
5.4.10 建立、健全和完善规范化的可靠性基础资料积累工作。包括:设备或设施的技术参数、必要的系统图、设备或设施的各种运行状态记录及统计结果、可靠性分析总结报告、上级有关文件和规定等。
5.4.11参加上级可靠性管理部门组织召开的工作会议,并及时贯彻落实有关精神。配合上级可靠性主管部门通报、介绍全国各大电网主要发电设备、输变电设施及电网的可靠性水平情况及其它单位先进的管理经验。
6、管理内容与方法
6.1 各单位在进行可靠性数据的统计报送工作时,应遵守以下程序:
6.1.1 各基层单位应于每月后的5个工作日内向本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各类可靠性数据。主管部门对其进行汇 7 总、审核后,按要求(数据用电子邮件、报表须经主管领导签字盖章后用传真或邮寄)报送南方电网公司可靠性管理中心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可靠性管理中心。
6.1.2 向南方电网公司可靠性管理中心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可靠性管理中心报送可靠性数据的具体时间规定:
(1)发电机组可靠性数据:每月后15日前(节假日顺延)。(2)发电主要辅助设备可靠性数据:每季后15日前(节假日顺延)。
(3)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数据:每季后15日前(节假日顺延)。
(4)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数据:每季后15日前(节假日顺延)。
(5)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数据:每季后15日前(节假日顺延)。
6.2 各单位发现数据有误需更正时,应及时以书面的形式逐级说明原因,更改的数据内容应随下季(月)数据一并逐级报送。
6.3 对于重大的非计划停机、停运、停电事件(如:机组非停时间超过300小时、设备非计划停运超过1000小时、变电站全站非计划停电、大面积的用户停电等),应及时跟踪分析,在事件定性后及时将详细的分析资料逐级上报。
6.4 各单位应做到准确、及时和完整地上报电力可靠性数 8 据。
准确:按客观实际如实进行统计评价。事件定性、编码准确。
及时:在规定时间内向各级主管部门报送可靠性数据。完整:按规定的内容填写每一可靠性事件,无遗漏。6.5 严禁任何单位、个人以任何形式对可靠性数据进行不正当的干预。
7、附则
7.1 本办法由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7.2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
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提高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可靠性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力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可靠性定义)本办法所称电力可靠性管理,是指确定和满足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可靠运行、电能可靠供应要求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计划、规划、控制、协调、监督、决策等活动和功能的管理。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电力企业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以及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国家能源局电
力可靠性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中心(以下简称“可靠性中心”)对电力可靠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本办法所指电力企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发电、输电、供配电、电力建设为主营业务并取得相关业务许可或按规定豁免电力业务许可的电力企业。
第四条(工作原则)电力可靠性管理应当坚持科学、规范、客观、真实的原则,建立“行业统一标准、企业具体负责、政府监督管理、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纲领条款)电力可靠性管理应以保障电力安全生产和电力可靠供应为目标,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推动电力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提升装备制造与工程质量,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
第六条(监管职责)国家能源局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可靠性中心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日常工作,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以下简称“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
第二章 电力企业的可靠性管理职责
第七条(主体责任)电力企业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责任主体,按照本办法、相关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规程,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
第八条(管理职责)电力企业应当履行下列电力可靠性管理基本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规定、制度和标准,制定本企业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制度;
(二)建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体系,落实电力可靠性管理岗位责任;
(三)按照国家颁布的电力可靠性评价标准,组织开展电力可靠性分析、评价工作;
(四)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可靠性中心报送电力可靠性信息;
(五)对重大非计划停运、停电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及时上报可靠性分析报告,并落实整改防范措施;
(六)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创新及成果应用,提高电力系
统和设施可靠性水平;
(七)开展电力可靠性技术培训。
第九条(信息报送内容)电力企业应按照可靠性中心规定的数据格式和报送程序,向当地派出能源监管机构申请电力可靠性信息系统注册登记,通过信息系统向可靠性中心报送以下电力可靠性信息:
(一)发电设备可靠性信息,包括100兆瓦及以上容量火力发电机组,50 兆瓦及以上容量水力发电机组,全部核电机组,200 兆瓦及以上容量机组主要辅助设备,总装机40兆瓦及以上风能、太阳能并网发电设备可靠性信息;
(二)输变电可靠性信息,包括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设施可靠性信息,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信息;
(三)供配电系统用户供配电可靠性信息;
(四)电力可靠性管理和技术分析报告;
(五)其他相关可靠性信息。
实行垂直化管理的电力企业应汇总所辖单位电力可靠性信
息后,统一向可靠性中心报送。
第十条(信息报送时限)电力企业报送电力可靠性信息 应当符合下列期限要求:
(一)每月10日前报送上一月发电主机、输变电设施、直流输电系统以及供配电系统可靠性信息;
(二)每季度首月15日前报送上一季度发电辅助设备可靠性信息;
(三)每年2月15日前报送上一电力可靠性管理和技术分析报告;
(四)重大非计划停运、停电事件发生后一个月内报送可靠性技术分析报告。重大非计划停运、停电事件的定义和范围见附则。
第十一条(新投运设备)新投运电力设备和系统应在正式并网运行后一个月内开展可靠性信息统计分析和评价工作。
第十二条(考核机制)电力企业应建立以电力系统和设备可靠运行为目标导向的电力生产运行全过程管理和考核机制。
第十三条(共享与交流)电力企业可在符合保密要求和网络安全的前提下,向社会专业机构和其他企业共享电力可靠性信息,开展可靠性管理交流与合作。
第三章 电力可靠性的应用
第十四条(政府引导开展)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可靠性中心应积极组织开展可靠性分析应用工作,为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支撑,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
第十五条(电力规划的应用)制定电力发展规划、电网规划以及电力企业发展规划时,应综合考虑电网运行、供电质量等可靠性指标。
第十六条(电力建设的应用)开展电力生产项目建设时,建设、设计、施工等参建单位应预先设立设备和系统运行可靠性目标,指导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验收等活动。
第十七条(电网运行的应用)电力调度机构安排电网运行方式时,应保障电网运行连续、稳定,保证供电可靠性。
第十八条(生产运维的应用)电力企业应加强可靠性信
息分析应用,统筹做好电力生产运行维护工作,提升系统和设备可靠性,减少停产停电时间。
第十九条(优质服务的应用)供配电企业应通过电力可靠性管理,有效减少电力用户停电时间,保障供电质量。
第二十条(设备制造及招投标)电力企业应将设备运行可靠性指标纳入电力物资招投标评价体系。
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应根据电力可靠性信息和指标对设备缺陷进行梳理排查,促进电力设备制造提质升级。
第二十一条(交流与合作)鼓励电力企业开展可靠性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电力可靠性对标分析。
第四章 电力可靠性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国家能源局职责)国家能源局依法实施全国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具体内容包括:
(一)制定电力可靠性管理规章制度、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建立健全全国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监督指导全国电力可靠性管理及应用工作;
(三)部署开展全国电力可靠性评价工作,统一发布全国电力可靠性指标和电力可靠性评价结果;
(四)部署开展全国电力可靠性监督检查工作。第二十三条(可靠性中心职责)国家能源局可靠性中心按照国家能源局授权实施全国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日常工作,具体内容包括:
(一)拟订电力可靠性管理政策措施、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及监督检查大纲等,并组织实施相关工作;
(二)负责电力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组织开展相关信息统计、核查、分析、应用、发布工作;
(三)组织开展电力可靠性评价、评估、预测工作;
(四)参与涉及电力可靠性的重大争议处理、重大事故调查以及相关专项检查工作;
(五)组织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人才开发培训和学术研究交流工作。
第二十四条(派出机构职责)国家能源局派出能源监管
机构按照国家能源局授权实施辖区内的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具体内容包括:
(一)对电力企业贯彻执行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制度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指导;
(二)对电力企业可靠性信息报送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三)组织开展辖区内电力可靠性监督检查和指标核查工作;
(四)组织实施辖区内电力可靠性评价工作,通报辖区内电力可靠性评价结果。
第二十五条(服务机构工作内容)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可靠性中心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委托相关社会组织、科研单位及技术咨询机构(以下统称服务机构)协助开展电力可靠性信息统计分析、评价、评估、预测、培训和课题研究等工作。
第二十六条(监督检查)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可靠性中心对电力企业贯彻执行本规定情况实施监督。组织实施
电力可靠性监督检查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电力企业对照检查事项开展自查并提交自查报告;
(二)进入电力企业进行检查并询问相关人员,要求其对检查事项做出说明;
(三)查阅、复制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和信息。第二十七条(监督内容)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可靠性中心对电力企业、电力调度机构报送的可靠性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实施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存在弄虚作假情况的,有权向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可靠性中心举报,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可靠性中心应及时处理。
第二十八条(信息核查)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可靠性中心可以对电力企业、电力调度机构报送的可靠性信息进行调查核实。发现可靠性信息不实的,应对该电力企业可靠性指标进行修正。
对于信息报送不准确、不及时、不完整的,但尚未达到本办法第五章处罚标准的,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可靠性中心可对其约访约谈、通报。
第二十九条(可靠性评估)可靠性中心和派出机构应定期组织对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可靠性状态和能力进行评估。
第三十条(可靠性评价)可靠性中心应定期组织对电力行业和电力企业可靠性管理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公开发布。
第三十一条(可靠性预测)可靠性中心应加强电力可靠性信息的分析和应用,定期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设备可靠运行趋势做出预测。
第三十二条(可靠性表彰)对在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可靠性中心可给予表彰。
第五章 罚则
第三十三条(监管机构的处罚)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
构、可靠性中心工作人员有以下行为之一的,依法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实施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中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的;
(二)未经单位许可擅自对外发布电力可靠性评价结果或售卖电力可靠性信息的。
第三十四条(企业的处罚)电力企业不履行本规定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职责,由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整改的,对电力企业主要负责人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由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对电力企业主要负责人处以1 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情节严重的处罚)电力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 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将其违规情况进行通报批评并列入企业不良信用记录:
(一)提供虚假或者隐瞒电力可靠性重要信息的;
(二)拒绝或者阻碍能源监管机构及其从事监管工作的人员依法履行电力可靠性监管职责的。
第三十六条(第三方机构的处罚)受委托开展电力可靠性信息分析、评价、评估、预测、培训等工作的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存在弄虚作假、以权谋私、擅自发布或售卖电力可靠性信息的,取消其受委托资格,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诚信体系建设)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可靠性中心按照电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要求,对电力可靠性监督检查过程中产生的约访、约谈、通报、奖励、处罚等记录进行归集、共享和公示,对相应的责任主体实施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重大事件定义)本办法规定的重大非计划停运事件、停电事件包括以下情形:
(一)非计划停运导致发生电力安全事故;
(二)发生较大及以上电力设备事故的;
(三)总装机容量600MW及以上火电厂、核电厂和水电站非计划停运造成全厂对外停电,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非计划停运造成全站对外停电,±5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直流输电系统发生双极非计划停运的;单机容量600MW 及以上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0MW及以上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非计划停运时间超过360小时,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断路器非计划停运时间超过500小时,5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交流输电线路非计划停运超过72小时,±500 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直流输电系统单极非计划停运超过72 小时的;
(四)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停电事件、系统扰动事件、设备安全事件(包括自然灾害的影响);
(五)国家能源局、可靠性中心和派出机构要求上报的其它涉及电力可靠性的电力安全事件。
第三十九条(实施日期)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30日后
施行。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电监会24 号令)同时废止。
第四十条(办法解释)本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篇:《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发文单位:国家电网公司 文
号:生产安[2003]31号 发布日期:2003-4-23 执行日期:2003-4-23
为规范安全性评价工作,保证安全性评价能科学、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电力安全生产和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促进安全性评价在电力安全管理中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国家电网公司结合近年来开展输电网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实践,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并于4月23日以生产安[2003]31号文向系统各单位印发。其全文如下: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三日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1.总则
1.1安全性评价工作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将这一方法融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之中,实施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基于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闭环过程管理,对于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具有积极的作用。
1.2为规范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工作,保证安全性评价能科学、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电力安全生产和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促进安全性评价在电力安全管理中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制定本管理办法。
1.3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安全性评价是全面分析和掌握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全面检查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和技术规定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各个环节是否存在问题和隐患的有效手段,把安全性评价作为各项安全工作来抓,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1.4安全性评价应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企业在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应认真开展安全性评价的宣传和动员,提高企业员工特别是基层班组人员的认识,鼓励通过安全性评价发现安全生产各类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使安全性评价工作通过员工的自觉行动深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之中。
1.5安全性评价应与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相结合,针对电网运行、设备工况、生产环境、作业过程等随时做出评价,分析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逐步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1.6安全性评价应与现代安全管理手段相结合,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并融合技术监督、可靠性管理、反事故措施、危险点分析、现场作业程序标准化等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逐步建立与国际标准管理体系接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使安全性评价工作引向深入。
1.7安全性评价工作应实行闭环动态管理,企业应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性评价内容,以2-3年为一周期,按照“评价、分析、评估、整改”的过程循环推进,即按照评价标准开展自评价或专家评价,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危害程度对存在问题进行评估和分类,按照评估结论对存在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循环。
1.8安全性评价工作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企业应逐步建立安全性评价的动态跟踪制度,评估分析制度,对专家建议的反馈制度,定期通报和内部交流制度,自查和整改考核制度,使安全性评价贯穿到整个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之中。
1.9安全性评价应采用企业自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基层企业组织自评价,上级单位组织专家评价。国家电网公司、各网省公司应建立符合评价工作要求的安全性评价专家库,专家评价的评价组成员应从专家库中产生。
1.10安全性评价贵在真实。各级领导应鼓励和倡导通过安全性评价发现问题,保证评价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和存在问题。评价结果应不作为对有关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的依据。
1.11安全性评价重在整改。为促进企业整改,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各单位应认真组织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及措施,监督整改完成,保证安全性评价收到实效。整改落实与完成情况应作为对有关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的依据。
2.评价内容
2.1安全性评价内容应覆盖与企业安全生产有关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并且评价内容应随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环境变化不断完善和更新。
2.2安全性评价内容应包含上一轮评价时提出的需要重点整改的项目,并应报告上一轮评价工作的完成情况对评价内容进行补充、更新和完善。
2.3企业应结合生产管理范围和安全工作需要组织开展各种层次的安全性评价。
1)输电网安全性评价
2)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
3)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
4)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
5)电网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
6)发电厂并网运行安全性评价
7)直流输电系统安全性评价
8)电力二次系统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安全性评价
2.4企业的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时,应结合生产实际将评价标准所列项目没有覆盖的生产现场运行设备、各项反事故措施、运行规程和规定等纳入安全性评价内容,并制定相应的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而对于评价标准所列项目没有对应评价对象的内容应予以剔除。
3.自评价
3.1自评价工作是整个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基础,是关系到安全性评价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自评价工作应基于“自我约束、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指导思想,促使企业自觉运用安全性评价这一有效手段,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3.2为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企业在开展自评价时,应成立安全性评价领导小组,由企业分管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任组长,相关生产管理部门和运行部门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参加,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工作。
3.3企业在开展自评价工作时,应组织制订自评价工作计划书,编制适合企业生产实际的详细评价条目,对分阶段评价项目、工作内容、责任部门、监督完成人、时间进度表等项目列出详细计划,并在领导小组的审核和监督下执行,保证整个自评价工作有组织按计划地开展。
3.4企业在开展自评价工作时,应认真进行安全性评价的宣传和动员工作,组织有关人员系统学习安全性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逐级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培训,结合具体情况,可以邀请专家或中介机构对自评价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或咨询,使企业员工真正理解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意义、作用、内容和方法,提高评价工作的质量。
3.5车间、工区、班组应根据安全性评价标准和企业制定的自评价工作计划书,对评价项目和查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在专业负责人的监督和指导下,明确各自应查评的项目、依据、标准和方法,为自评价工作做好充分的基础准备。
3.6车间、工区、班组的自评价工作应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做到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在自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发现问题并进行讨论。对发现的问题应按评价标准和自评价计划书要求进行分类、整理、汇总、上报。
3.7自评价工作结束后,应根据逐级汇总上报的自评价情况,各专业负责人组织人员完成专业自评价报告,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在专业报告的基础上完成企业安全性评价自评价报告。自评价报告应包括评价情况、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整改建议、相关附件及需要列入下一轮评价工作的内容。
4.专家评价
4.1专家评价应建立在自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自评价工作进行„更深层次的评估、分析、提炼、综合,帮助企业更全面、准确、深入地把握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和存在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整个安全性评价工作质量的目的。
4.2专家评价由完成自评价的企业向上级单位提出申请,上级单位组织专家或委托邀请中介机构实施。企业在申请专家评价时,可以结合生产运行实际和安全性评价工作开展情况,申请对所有项目进行评价或仅对专项内容进行评价。上级单位在接受企业申请后,从专家库中选定适应成员组成专家组。
4.3专家评价应在企业自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应对自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核对和检查。专家组成员在查评工作中应以评价标准所列项目和查评依据为准,对查评中发现的问题,应与被评价企业的专业联系人交换意见,并作好相关记录。
4.4查评工作结束后,专家组应向上级单位和被评价企业提交书面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包括总体情况、主要问题和整改建议。
5.分析与评估
5.1分析与评估是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导企业进行问题整改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原因分析和准确的危害程度评估,促使企业更为准确、有效地落实各项整改措施。
5.2企业在完成每一轮评价(自评价或专家评价)工作之后,应在车间、工区、班组及企业内部逐级开展分析与评估工作,使各级人员进一步明确各自生产管辖范围内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危害程度,为有效落实整改工作和事故预案做好必要的准备。
5.3企业在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时,应从规划、设计、基建、运行等各个环节,从管理、设备、环境、人员等各个方面展开分析,保证分析工作能全面、细致、准确、深入地反映各类问题的各方面原因。
5.4企业在完成问题分析工作之后,应对发现问题进行评估,按照对安全生产的危害程度和存在问题的具体情况,对问题进行严重程度分类和排队,评估结果应作为企业安排整改计划和落实整改措施的依据。
6.整改
6.1整改是保证安全性评价工作收到实效的最终途径。整改工作应是注重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的循环过程,通过整改不断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6.2企业必须将问题整改作为整个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来抓,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组织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监督整改完成,并从项目、资金、人员、进度等各个方面保证整改实施,使安全性评价工作能够收到真正实效。
6.3企业在完成自评价、专家评价、问题分析与评估之后,应根据评价结果组织制定详细的问题整改计划,从规划、设计、基建、运行等各个方面,对整改内容、责任部门、分阶段任务、完成时间等项目给予明确,保证整改工作在企业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按计划地进行。
6.4企业在安排问题整改工作时,应优先考虑重大问题的整改。对于因涉及其它行业而又难以协调或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促成问题的解决。对于确因客观原因或条件限制一时不能接受整改的有严重安全隐患的重大问题,必须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性安全措施,并列入下一轮评价的重点内容。
6.5企业应定期安排对车间、工区、班组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整改工作的完成。车间、工区、班组应按整改计划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责任到人,并将整改情况按要求上报。对整改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分析,协调解决。
6.6为提高整改工作的质量,巩固安全性评价所取得的成效,企业可以根据整改完成情况安排进行复评价。复评价可以采取单位自评价或申请上级单位组织专家评价方式进行。对于专家评价,复评价项目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选择,由专家组与被评价单位协商决定,复评价的组织、程序及要求与初次评价相同。
7.附则
7.1各网省公司应结合安全性评价工作实际,组织制定本管理办法的相应实施细则。
7.2本管理办法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解释。
国家电网公司
第五篇: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1.2作业现场的基本条件 1.2.1 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用品应合格、齐
备。1.2.2 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派专人
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1.2.3 现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应合格并符合有关要求。1.2.4 各类
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1.3 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 1.3.1 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
1.3.2 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且按工作性质,熟悉本规程的相关部分,并经考试
合格。1.3.3 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1.4教育
和培训 1.4.1 各类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上岗。
1.4.2 作业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3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1.4.3 新参加电气工作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
参加劳动的人员(管理人员、临时工等 非全日制用工)应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
参加指定的工作,并且不得单独工作。1.4.4 外单位承担或外来人员参与公司系统电气工作的工作人员应熟悉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方可参加工作。工作前,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应告
知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1.5 任何人发现有违反本规程的情况,应立即制止,经纠正后才能恢复作业。各类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紧急措
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并立即报告。1.6 在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总工程师分管生产的领导批准后执行。1.7电器
工作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 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及以上者; 低压电气设备:
电压等级在1000V以下者; 1.8 本规程适用于运用中的发、输、变(包括特高压、高压直
流)、配电和用户电气设备上的工作人员(包括基建安装、农电人员)其他单位和相关人员参
照执行。所谓运用中的电气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一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既有电
压的电气设备。开闭所、高压配电站(所)内工作参照本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的有
关规定执行。各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本规程补充条款和实施细则,经本单位主分管生
产的领导(总工程 师)批准后执行。2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2.1 电气线路安全工作的组织措
施;1)现场勘察制度; 2)工作票制度; 3)工作许可制度; 4)工作监护制度; 5)工作
间断制度; 6)工作结束终结和恢复送电制度; 2.2 现场勘察制度;2.2.1 进行电力线路施
工作业或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认为有必要现场堪察的检修作业,施工、检修作业,施
工、检修单位均应根据工作任务组织现场勘察,并填写现场勘查记录(见附录A)。并做好
记录。2.2.2 现场勘察应查看现场施工(检修)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和作业
现场的条 件、环境及其他危险点等。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对危险性、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较
大的作业项目,应编辑组织措施、技术措 施、安全措施,经本单位分主管生产领导(总工程
师)批准后执行。2.3 工作票制度 2.3.1 在电力线路上工作,应按下列方式进行:1)填用
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见附录 BA)。2)填用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见
附录 CB)。3)填用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见附录 DC)。
4)填用电力电缆第二种工作票(见附录 ED)。5)填用电力线路带电作
业工作票(见附录 FE)。6)填用电力线路事故应急抢修单(见附录 GF)7)口头或电话命令 2.3.2 填写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为: 1)在停电的线路或同杆(塔)
架设多回路中的部分停电线路上的工作。2)在全部或部分停电的配电设备上的工作。所
谓全部停电,系指供给该配电设备上的所有电源线路均已全部断开者 3)高压电力电缆需要
停电的工作。4)在直流线路停电时的工作 5)在直流接地极线路或接地极上的工作 2.3.3 填
写第二种工作票的工作为: 1)带电线路杆塔上且与带电导线最小安全距离小于表5-1规定的工作。2)在运行的配电设备的工作。3)高压电力电缆不需停电的工作。4)直流线路上
不需要停电的工作 5)直流接地极上不需要停电的工作 2.3.4 填用带电作业工作票的工作为:带电作业或与邻近带电设备距离小于表5-1规定的工作,以及低压带电作业。2.3.5 填用事故应急抢修单的工作为: 事故应急抢修可不用工作票,但应使用事故应急抢修单。事故应急抢修工作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被迫紧急停止运行,需短时间内恢复的抢修和排除故 障的工作 非连续进行的事故修复工作,应使用工作票。2.3.6 按口头或电话命令执行的工作为:1)测量接地电阻;2)修剪树枝;3)杆塔底部和基础等地面检查、消缺工作;
4)涂写杆塔号、安装标示牌等,工作地点在杆塔最下层导线以下,并能够保持表5-2安全距离的工作;5)接户、进户装置上的低压带电工作和单一电源低压分支线的停电工作。
2.3.7 工作票的填写与签发 2.3.7.1 工作票应用黑色或蓝色的钢(水)笔或圆珠笔填写与签发,一式两份,内容应正确,填写应清楚,字迹正确清楚。不得任意涂改。如有个别错、漏字需要修改时,应使用规范的符号,字迹应清楚。2.3.7.2 用计算机生成或打印的工作票应使用统一的票面格式。由工作票签发人审核无误,手工或电子签名后方可执行。工作票一份交给工作负责人,一份留存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许可人处。工作票应提前交给工作负责人。
2.3.7.3 一张工作票中,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许可人不得兼任工作负责人。2.3.7.4工作票由工作负责人填写,也可由工作票签发人填写。工作负责人可以填写工作票。2.3.7.5 工作票由设备运行管理单位签发,也可由经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审核合格且经批准的修试及基建单位签发。修试及基建单位的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名单应事先送有关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备案。2.3.7.6承发包工程中,工作票可实行“双签发”形式。签发工作票时,双方工作票签发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各自承担本规程工作票签发人相应的安全责任。2.3.8 工作票的使用 2.3.8.1 第一种工作票,每张只能用于一条线路或同一个电气连接部位的几条供电线路或同(联)杆塔架设且同时停送电的几条线路。第二种工作票,对同一电压等级、同类型的工作,可在数条线路上共用一张工作票。带电作业工作票,对同一电压等级、同类型、相同安全措施且依次进行的带电作业,可在数条线路上共用一张工作票。在工作期间,工作票应始终保留在工作负责人手中。2.3.8.2 一个工作负责人不能同时执行多张工作票只能发给一张工作票。若一张停电工作票下设多个小组工作,每个小组应指定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并使用工作任务单(见附录H)。工作任务单应写明工作任务、停电范围、工作地段的起始杆号及补充的安全措施。工作任务单一式两份,由工作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签发,一份工作负责人留存,一份交小组负责人执行。工作任务单由工作工负责人许可。作结束后,由小组负责人交回工作任务单,向工作负责人办理工作结束手续。2.3.8.3 一回线路检修(施工),其邻近或交叉的其他电力线路需进行配合停电和接地时,应在工作票中列入相应的安全错施。若配合停电线路属于其他单位,应由检修(施工)单位事先书面申请,经配合线路的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同意并实施停电、接地。2.3.8.4持线路或电缆工作票进入变电站或发电厂升压站进行架空线路、电缆等工作,应增填工作票份数,由变电站或发电厂工作许可人许可,并留存。上述单位的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名单应事先送有关运行单位备案。2.3.9 工作票的有效期与延期 2.3.9.1 第一、二种工作票和带电作业工作票的有效时间,以批准的检修期为限。
2.3.9.2第一种工作票需办理延期手续,应在有效时间尚未结束以前由工作负责人向工作许可人提出申请,经同意后给予办理。第二种工作票需办理延期手续,应在有效时间尚未结束以前由工作负责人向工作票签发人提出申请,经同意后给予办理。第一、二种工作票的延期只能办理一次。带电作业工作票不准延期。2.3.10 工作票所列人员的基本条件 2.3.10.1 工作票签发人应由熟悉人员技术水平、熟悉设备情况、熟悉本规程并且有相关经验的生产领导人、技术人员或经本单位分主管生产领导批准的人员担任。工作票签发人名单应书面公布。
2.3.10.2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工作许可人应由有一定工作经验、熟悉本规程、熟悉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情况,熟悉工作班成员的工作能力、熟悉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情况,并经工区(所、公司)生产领导书面批准的人员担任。工作负责人应熟悉本工作班成员的工作能力。用户变、配电站的工作许可人应是持有效证书的高压电器工作人员。2.3.10.3 专责监护人应是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熟悉设备情况和本规程的人员。2.3.11 工作票所列人员的安全责任 2.3.11.1工作票签发人:1)工作必要性和安全性;2)工作票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3)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是否适当和充足。2.3.11.2工作负责人(监护人):1)正确安全的组织工作;2)负责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工作许可人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3)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知晓;4)严格执行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5)督促、监护工作班成员遵守本规程、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执行现场安全措施;6)工作班成员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变动是否合适。7)工作班成员变动是否合适。2.3.11.3工作许可人:1)审查工作必要性;2)线路停、送电和许可工作的命令是否正确;3)许可的接地等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2.3.11.4专责监护人:1)明确被监护人员和监护范围;2)工作前对被监护人员交待安全措施、高知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3)监督被监护人员遵守本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2.3.11.5 工作班成员: 1)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安全措施、工作中的危险点,并履行确认手续;
2)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劳动纪律,对自己工作中的行为负责,互相关心工作安全,并监督本规程的执行和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3)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劳动保护用品;3)相互关心工作安全,并监督本规程的执行和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2.4工作许可制度 2.4.1 填用第一种工作票进行工作,工作负责人应在得到全部工作许可人的许可后,方能开始工作。2.4.2? 线路停电检修,工作许可人应在线路可能受电的各方面(含变电站、发电厂、环网线路、分支线路、用户线路和配合停电的线路)都拉闸停电,并挂好地线后,方能发出许可工作的命令。调度值班员或工区值班员在向工作负责人发出许可工作的命令前,应将工作班组名称、数目、工作负责人姓名、工作地点和工作任务记入记录簿内。2.4.3 许可开始工作的命令,应通知工作负责人。其方法可采用: 2.4.3 1)当面通知; 2.4.3 2)电话下达; 2.4.3 3)派人送传达。电话下达时,工作许可人及工作负责人应记录清楚明确,并复诵核对无误。对直接在现场许可的停电工作,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应在工作票上纪录许可时间,并签名。2.4.4 若停电线路还涉及其他单位配合停电的线路时,工作负责人应在得到指定的配合停电设备运行管理单位联系人通知这些线路已停电和接地,并履行书面许可书面手续后,才方可开始工作。2.4.5 禁止严禁约时停、送电。2.4.6 填用第二种工作票时,不需要履行工作许可手续。2.5 工作监护制度 2.5.1 完成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专职监护人应向工作班成员交待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和现场安全措施、进行危险点告知,并履行确认手续,工作班方可开始工作。工作负责人、专职监护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进行认真监护,及时纠正不安全的行为。在线路停电时进行工作,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班成员确无触电等危险的条件下,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2.5.2 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票负责人对有触电危险、施工复杂容易发生事故的工作,应增设专职监护人和确定被监护的人员。专责职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专职监护人临时离开时,应通知被监护人员停止工作或离开工作现场,待专职监护人回来后方可恢复工作。若专责监护人不需长时间离开现场时,应由工作负责人变更专责监护人,履行变更手续,并告知全体被监护人员。2.5.3 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因故暂时离开工作现场时,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离开前应将工作现场交待清楚,并告知工作班成员。原工作负责人返回工作现场时,也应履行同样的交接手续。若工作负责人必须长时间离开工作的现场时,应由原工作票的签发人变更工作负责人,履行变更手续,并告知全体工作人员及工作许可人。原、现工作负责人应做好必要的交接。2.6 工作间断制度 2.6.1 在工作中遇雷、雨、大风或其他任何情况威胁到工作人员的安全时,工作负责人或专责职监护人可根据情况,临时停止工作。2.6.2 白天工作间断时,工作地点的全部接地线仍保留不动。如果工作班须暂时离开工作地点,则
应采取安全措施和派人看守,不让人、畜接近挖好的基坑或未竖立稳固的杆塔以及负载的起重和牵引机械装置等。恢复前,应检查接地线等各项安全措施的完整性。2.6.3 填用数日内工作有效的第一种工作票,每日收工时如果将工作地点所装的接地线拆除,次日恢复工作前应重新验电挂接地线。如果经调度允许的连续停电、夜间不送电的线路,工作地点的接地线可以不拆除,但次日恢复工作前应派人检查。2.7 工作终结和恢复送电制度 2.7.1 完工后,工作负责人(包括小组负责人)应检查线路检修地段的状况,确认杆塔上、导线上、绝缘子串上及其他辅助设备上没有遗留的个人保安线、工具、材料等,查明全部工作人员确由杆塔上撤下后,再命令拆除工作地段所挂的接地线。接地线拆除后,应即认为线路带电,不准任何人再等杆进行工作。多个小组工作,工作负责人应得到所有小组负责人工作结束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