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妹在全市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5 02:5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锦妹在全市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锦妹在全市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王锦妹在全市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王锦妹同志在全市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上 的讲

(2006年8月19日)

同志们:

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今天我们召开全市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查找当前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集中整改措施,靠硬手段治理软环境,建立起优化发展软环境的长效机制,为掀起新一轮干事创业高潮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天这次会议,采取电视直播的方式,与会范围扩大到村“两委”干部和内外资企业负责人,目的就是要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集中整治软环境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就是要让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政策措施家喻户晓,就是要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最基层,在全市上下真正掀起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新高潮。下面,我着重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坚定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作为服务第一要务的最佳切入点,以实施和深化政府“五项工程”为着力点,简政放权,建章立制,强化监督,严肃查处,为经济建设创造了公正、廉洁、高效的发展环境。

(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全市上下对软环境建设重要性达成高度共识,自2000年开始连续四年召开全市机关干部大会,在全市深入开展了创建“四型 机关”和“三快一提高”、软环境建设月等活动,叫响了“服务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效率就是凝聚力”的口号,向政府职能转变要动力,向机关效能提速要活力,从市级领导班子到部门、乡镇,从认识、措施到落实效果,都有很大进展,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从近两年企业测评来看,软环境建设主流是好的,企业是认可的,多数企业认为我市服务意识较强、投资创业环境较好,多数企业有追加投资和以商招商的行动。

(二)在审批上精简规范,行政效能明显提高。一是调整体制,在青岛首家将行政服务中心独立建制,将15个单位140多个审批项目进驻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二是简政放权,先后三次集中压缩清理审批项目,行政审批项目由771项精简到252项,精简比例达67%以上。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建立起规范程序和时限,面向社会公开,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三是创新机制,对世界500强和大项目建立“绿色通道”制度,特事特办,快速审批;对外资1000万美元、内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分别由纪委配合外经局和发展计划局长期监管,实行跟踪服务,提高了项目的开工率和投产率。

(三)在执法上照章办事,行政行为明显规范。一是制定规范。先后制定了《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等7个规范性文件,针对个别行政执法部门执法随意、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规定对进入规模以上企业执法检查、处罚实行报批和登记台帐制度,使“三乱”现象得到一定控制。两年来,先后合并和禁止了13个部门对400 多家企业的检查。二是健全网络。全面启动了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办公室,在各镇和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均设立了投诉办公室,对外公布了66部投诉电话,分散受理、集中办理,软环境建设领导机构与网络初步形成。三是快查直办。市投诉中心成立以来,坚持有案必查,查必从严,共受理、查处各类投诉313件,先后对8个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对15个部门下达了《监察建议书》,对8名工作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有力地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在自律上不断加强,行业作风明显好转。一是抓部门政务公开。进驻行政服务大厅的15家行政部门对审批事项的审批程序、时限、环节、依据、条件以及收费标准、依据,通过政务公开栏、报纸、电视台等向社会公开,并汇编成册,向社会发放。二是抓内部日常监督。为强化单位内部的自我约束能力,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具有行政审批权的32个部门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的意见》,在32个部门中建立内部督查室,明确职责,健全制度,形成市纪委协调督查,主管部门组织承办,部门纪委主抓内部日常监督的长效监督机制。三是抓服务管理。大多数行政部门自觉地由审批型向服务型机关转变,建立内部审批环节台帐制度,对每一个审批环节都进行公开,阳光操作,规范管理,并将服务质量与责任人的奖金和干部使用挂钩,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得到明显改进。四是抓后续服务。各乡镇、各部门为客商、为企业着想意识明显增强,放低门槛,放宽领域,制定优惠政策,把外商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对外商子女就学、就医大开绿灯,客 户生产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二、深入查找问题,增强治理软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全市上下正借张高丽书记视察的东风,掀起第二次创业高潮。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三个不动摇”,“破解六个难题、实现六个突破”和夺取“五连冠”的奋斗目标。各镇、办事处,各园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放弃星期天、牺牲节假日,正在千方百计抓项目开工和项目引进,国内外来胶投资的企业家也正在满怀抱负,力求最大限度地开工和生产,加快发展的干劲越来越足,经济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企业和乡镇的需要相比,与掀起创业高潮的保障相比,我们的软环境建设还存在很大差距。为摸清当前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开好这次会议,市委、市政府近期分别对部分企业、外商协会、乡镇和园区具体工作人员、社会“两员”等几个层面进行调查摸底,从调查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问题亟待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全市在思想认识、落实力度、配套政策和公共服务上有差距

1、思想认识不到位。实践证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发展环境。发展环境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区域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已经由“政策决定发展,区位创造优势”,转变到“环境决定发展、政府创造优势”上来。但我们的许多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软环境服务是优于优惠政策、区位优势的招商引资第一要素,对保持胶州招商引资和经济 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打造一个最具竞争力的软环境平台认识不到位,急客户所急、忧客户所忧、帮客户解难的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特别在相当部分市直部门,衙门作风依然严重,无视企业、乡镇为项目急得如热锅里的蚂蚁,仍然不冷不热、高高在上,缺乏应有的大局意识和互动意识。

2、抓落实不到位。全市在抓软环境任务落实和查处力度上,存在布臵多、要求多,调度少、抓推进措施和行动少的问题,工作虎头蛇尾,很多工作浮在面上。对软环境建设,全市没有单独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奖惩办法,对问题的查处措施不硬,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责任追究的力度不够。

3、配套政策不到位。全市对土地补偿和农民安臵缺乏统一的政策、统一的标准。有的政策前后衔接不一致,缺少连续性和稳定性。劳动用工市场亟待完善,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职工短缺问题,没有实现企业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对接,出现了“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不正常现象,一些“黑中介”应运而生,劳动用工市场保障力度不大。供水、供电、电信、道路等基础设施在部分地方很不完善,服务不及时,工作相对滞后。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急需贷款,而乡镇农行发放贷款数额有限,甚至没有,信贷支持力度不大。有的乡镇消防器材老化、消防教育淡化,安全生产存有隐患。

(二)市直部门的行政服务规范和效率有差距

1、贯彻国家法规、上级部门要求与胶州实际需要结合仍不到位。部分市直部门特别是综合经济部门忘记了自己是胶州的一部分,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臵如罔闻,无动 于衷,突出表现在偏重于机械地执行上级业务部门规定,对市委、市政府决策事项如何千方百计地寻求结合点,最大限度地提供支持不够;对一些事关胶州未来的重大项目特事特办、敢为发展承担一定风险的努力不够;为企业和乡镇进行换位思考,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保障早开工、早建设,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总体任务的服务热情不够。在执法过程中,过多地偏重行业执法而很少考虑或不考虑胶州的实际,特别是执法时机、答复时机很少与乡镇党委、政府沟通与联动,致使因执法引发的不稳定问题时有发生,给当地政府带来很大被动。

2、行政审批和到企业检查、处罚仍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个别部门首问负责制执行不好、限时办结承诺延时兑现、到企业检查报批和台账制度执行不力。如国税局自我市实行报批制度以来,从未到投诉中心报批过,到企业检查从不登记。在个别窗口单位,存在多次问讯不一次告知的问题,本来可以一次告知便可办妥的事,不跑上几趟不能受理。落户胶州湾工业园内的青岛四方机厂,反映工商局窗口不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企业办理审批手续的工作人员往返服务中心十多次,拖延20多天才办结,企业非常不满。有的部门仍然存在大厅受理、厅外办理的问题,导致企业申报被窗口受理后,仍要多次到局里相关科室催办。这类问题在土地、建设等部门尤为突出。部分部门不能兑现限时承诺办理制,如近期查处的工商、环保等部门。在执行市里制订的执法部门到企业检查、报批和对企业处罚的台账制度方面,个别部门仍存有抵触情绪,到企业检查不经报批和合并,重复检查、多头检查和处罚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经调查,国税局、地税局和质检局均存在不报批或少报多查问题。

3、重收费轻管理、重罚款轻服务现象仍然存在。个别部门存在较为严重的“执法就是要钱、管理就是收费”错误认识,甚至下达罚款指标。如技术监督局对每个科室下达收费、罚款指标,作为年终考核内容,导致该局内部科室利用检查、办班等名义到企业收取各种费用,造成很坏的影响。在执法过程中,较普遍存在重收费罚款、轻管理服务现象,有的到企业检查,不按规定出示相关收费标准和检查标准,每次检查都收费,很少帮企业解决问题,在收费上存在执法弹性过大和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个别单位内部科室之间协调不够、各自为政,甚至出现两个科室同时到同一企业检测收费的问题。

4、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仍有差距。可以说,现在我们绝大多数乡镇为客户所想、帮客户解难的意识已经初步形成,客户需要时,绝大多数领导可以放下手中一切工作优先为客户服务。但在我们多数市直部门,对企业急、帮的意识和行动差距很大,与乡镇形成鲜明的反差。具体表现在自动、自发地为企业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较差或冷淡,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存在不请送不办、小请送小办、大请送大办的行为,存在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损害企业利益的问题。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与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意识和是否真下力气抓队伍管理,对部门内部是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日常监督、严厉查处有密切关系。

(三)镇村的诚信意识、亲商意识和治安环境有差距

1、乡镇诚信守诺问题需规范。个别镇从主要领导到招商人员,都存在短期行为思想,认为只要引进项目资金,完成计划指标就完成了任务。部分招商人员对上级的政策、规定深入研究不透、对招商后开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和超前化解不尽全力,随意承诺,什么都敢承诺,致使承诺后难以兑现,失信于客户。如营海镇2002年6月与青岛新永安服饰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时承诺,只要所有费用交齐,地上附着物清理和建筑物拆迁等工作均由营海负责在半月内拆除并办好土地证。合同签订后,客户在半月内就将所有费用交齐。同时,为尽快完成清理工作,客户又借给营海280多万元,但厂区内一栋建筑物至今仍未拆除,已影响到企业的规划建设和对外形象,市投诉中心多次催办,该镇仍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客户埋怨这是“开门招商、关门宰客”。

2、重引进轻管理现象需改进。有的镇、办事处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项目引进抓得很紧,但对项目开工、投产进度和开工建设过程中和投产初期各种问题的主动协调服务不够。个别业务部门和乡镇也均存在对辖区内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监管不力的问题。近年来因企业自行招录工人,业务部门难以有效进行控制,出现了拖欠工资和不交保险等劳资纠纷。一旦企业经营不善,往往是企业老板拖欠职工几个月工资后一走了之,职工走投无路只有到当地政府讨说法,把矛盾推向了政府。近年来仅北关就有4家企业老板因此潜逃,给当地政府带来了沉重负担。

3、社会治安环境和市场秩序需加强。虽然园区、乡镇 均设立了联防组织,但少数乡镇联防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正式干警和联防人员数量不足,辖区内治安管理有死角,投诉办公室没有正常对外办公,为黑恶势力留下生存空间。因体制问题,部分双管园区,如马店工业园、韩国工业园、台湾工业园和阜安工业园二园三园没有设臵警力,出现三不管现象,成为治安空白区。当前企业被盗、阻挠施工、强行承包工程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地方“好孩子”强买强卖下脚料和工业废料,采取不正当手段承包工程,推销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个别职能部门也向企业施加压力达到收购废料、承包工程的目的,在外商中造成了很坏影响。而公安部门与乡镇、园区、市软环境办公室形成联动机制不足,防控、严打力度必须加大,重点打击项目施工工地治安环境差的问题。

4、村级干部、群众亲商意识和守法意识需提高。部分村干部思想守旧,目光短浅,对招商引资是发展村级经济的必由之路认识不到位,只顾眼前和自身利益,做群众工作不深入。少数村干部忙于势力争斗,对落户项目不管不问,甚至恶意设臵障碍。个别村干部私心严重,甚至借招商引资为家族及亲朋捞取好处,特别在施工队承揽工程,补偿费收取等方面,打着为村集体谋利的旗臶,竭尽所能设臵障碍,以期达到个人目的。从前段时间纪委查处的几个支部书记案子中,确实证明了这种现象的存在。从群众来看,部分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法律认识急需转化,个别村民在赔青款、土地补偿费都已经到位的前提下,继续阻挠施工,甚至违反治安处罚条例,打人、抢夺财产;个别村民在土地拆迁明令禁止的前提下,仍擅自突击建设和抢种,期望赚取补偿等现象时有 发生。在国家土地政策已明确的前提下,引导群众了解上级政策,明白引进项目的益处,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企业与村庄在小工程招工等方面的互动,需要市政府、部门综合策划,各乡镇做大量的工作,这样开工难的问题就可以在超前细致工作的基础上得到解决。

三、突出重点,下大气力集中整治软环境

当前经济发展软环境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危害不小,影响很大。有些问题已经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败坏了党风政风,影响了党和政府在投资者心中的形象。不解决,党和政府的权威就树不起来;不解决,就会影响新一轮干事创业的进程;不解决,就愧对来胶投资的客商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为此,必须从企业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基层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以改革的精神、严肃的态度、过硬的措施,深入开展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

(一)集中整治,营造氛围。针对当前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自8月中旬开始,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市委、市政府成立全市软环境建设集中整治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宣传、教育、投诉查处、治安治理和督查六个小组,具体负责全市统一行动。各镇、街道办事处会后要迅速健全经济发展投诉机构,对外挂牌办公,设立办公室、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全面负责本单位软环境整治工作。各部门、单位会后要迅速反应、马上行动,健全内部监督机构,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外公布投诉电话,针对重点问题立即治理,全面负责本部门、本行业的整治工作。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 开辟“关注软环境建设”专栏,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对破坏软环境的人和事要大胆曝光,勇于揭短,保持对破坏软环境的高压舆论态势,形成“人人关心软环境建设,全民参与软环境建设”的舆论导向,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胶州形象”的良好氛围。

(二)自查自纠,限期整改。各镇、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单位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护短、不怕痛、不遮丑,采取座谈、走访、发放征求意见信等形式,认真查找自身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各镇、街道办事处查找的重点有4个:承诺是否兑现、社会治安是否建立长效机制、服务是否到位、群众思想工作是否到位、建设中的矛盾是否超前化解。部门查找的重点有4个:看执行上级政策规定与胶州市委、市政府决策是否有机结合,服务与体谅基层的意识是否到位,行政审批程序是否公开,细化环节、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是否存在薄弱环节。查摆分析问题,一要主动。重点放在“自己找”上,不能基层提什么就说什么,企业提多少就说多少。有了问题不要紧,关键在于如何对待。敢于正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不仅无损于自身的形象和威信,反而会因光明磊落赢得基层和客户的谅解和信任。二要全面。既要“向后看”,认真查摆已经存在的问题,又要“向前看”对照加快发展的要求和企业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认真查找工作决策指导上的失误和不足。三要深刻。对自己查摆和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举一反三,知耻而后勇,从制度上找原因,从长远着眼,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优化软环境的长效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将自查问 题、整改措施、实施方案形成报告,于8月31日之前上报综合组,9月20日之前将整改情况上报综合组。

(三)整合力量,严厉查处。整治软环境、根治顽症劣习,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严惩顶风而上、破坏软环境的单位和个人。纪检监察、公检法和各部门、各乡镇要整合力量,齐抓共管,合力出击,形成对查处违法违纪人员的高压态势。

1、市纪委、监察局要成立专人组成的查处组,集中受理和查处各类软环境投诉案件,行政审批和检查、处罚不规范案件,机关效能低下、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案件和损害企业利益案件,对当事人要从严惩处,决不搞下不为例,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追究连带责任。今天受到通报的单位和责任人就是例子,希望各部门单位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查处组要于9月底之前集中查处一批破坏软环境建设的典型案例,每查一起都要在全市通报,并追究连带责任。

2、公检法部门要配合集中整治,重点受理和查处公务人员贪赃枉法和公民破坏软环境的违法行为。公安部门要成立治安整治队伍,集中警力强力查处影响软环境的治安案件,重点打击无理阻挠施工、硬性摊派工程、强买强卖下脚料等行为。对违犯治安处罚条例、干扰施工者,要严厉查处。近期要集中抓一批,每起案例均通报并在辖区范围内进行警示教育。

3、各部门和各乡镇要以投诉办和内部督查室为依托,建立投诉受理和查处专业队伍,集中查处本部门和辖区内投诉案件,要求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果,解决问题不出部门和乡镇。

4、市纪委与乡镇纪委联合行动,重点掌握村干部在工程建设中的行动线索,对那些借工程建设为个人与亲友谋取私利、硬性摊派工程承包任务与材料供应、幕后鼓动群众干扰施工、对党委政府的决定和大局搞阳奉阴违者,要依据党纪规定,严惩不贷。

所有查处的案件,均要本着从重的原则予以处罚,并建立案件通报和行业、辖区内警示教育制度。对典型案例,要在电视台上曝光。

(四)建立制度,严格奖惩。为推动全市发展软环境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市委、市政府经研究决定,针对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章立制,建立起优化发展软环境的长效机制,以制度来约束各级各部门的行为。

1、精简审批事项。去年国家颁布的《行政许可法》仅规定六类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结合贯彻许可法,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清理不符合发展形势的文件规定和条条框框,做到无法律依据和上级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都要取消,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同时,要进一步细化审批环节。具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都要建立从首问到受理、办结的台帐制度,把审批环节层层进行责任分解,细化内部科室之间的责任和审批时限,任务到科室,责任到个人。

2、加大考核力度。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出台了《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考核办法》,考核采取完成考核内容不得分,完不成或出现问题从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基本分中扣分,被市里查处投诉扣分、自己查处和解决投诉奖分和对有突出贡献奖分的方法进行。考核分数计入全市 目标管理考核总分之中。根据年终综合考核结果,对排名后几位的单位和负责人,提报市委研究处理措施。对市直部门、单位和双管单位考核内容,包括建立审批一次性受理台账、首问负责制和受理登记台账制度,执行对企业检查、处罚报批、台帐制度,确保无对企业违法许可、乱收费、乱罚款现象,制订并实行部门内部督查制度,建立重点项目快速审批通道等内容。对镇、街道办事处考核内容,包括辖区内发展环境投诉工作机构健全,设立治安联防组织,对企业做承诺兑现,及时协调本辖区内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3、严格责任追究。为改变过去投诉处理失之于宽的问题,增强各级各部门建设软环境的责任心,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影响经济发展环境实施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责任追究方式分为责令做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资格、扣发目标考核奖、诫勉调离岗位、辞退、违法乱纪的分别按党纪法律进行处分等8种形式。对市直部门、双管单位存在到企业检查、处罚不报批,审批事项两头受理,没有实行首问负责制和登记台账制度,不履行公开承诺时限,接受有偿服务,对行政相对人吃拿卡要,被投诉举报并查实的,投诉举报处理后报复举报人的和在民主测评中结果较差等9种行为,分别视情予以追究。对镇、办事处不履行投诉职责,对企业服务意识不强,接受企业有偿服务,对企业承诺不兑现、虚假承诺的,为企业代办手续乱收费,被投诉举报并查实,无理阻挠企业施工等8种行为,严肃追究当事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实行有奖举报。为鼓励社会各界对损害和破坏发展 软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投诉,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实行有奖举报的实施办法》,在保护举报投诉人权益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奖励,查证属实的每一起举报投诉,奖励举报人1000元现金,重大贡献的给予2000——5000元奖励。在奖金兑付过程中,投诉中心工作人员将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以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五)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各级各部门要从营造一流的政策环境出发,围绕改善、提供公共设施条件、劳动资源、信贷融资、土地资源、中介服务和要素市场等方面,研究措施,制订政策,抓好服务和落实,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良的生产生活环境。

1、优化劳动资源。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调度和管理,加强对劳动力资源的技能培训和外地劳务进入胶州市场的对接,为企业储备具有较高素质的充足劳力资源。各镇、街道办事处、园区和企业,更要加强与劳动局的衔接,利用这些劳动力的安全性与社会保障性,自觉地减少非正常渠道用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要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监管力度,从严查处“黑中介”和企业不兑现职工工资奖金的行为,建立公平、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2、完善相关政策。制定土地补偿与农民安臵的办法,指导各镇研究、制订一段时期内农民的补偿兑付措施和安臵办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对政府已经出台的相应措施,要抓好贯彻落实,本着不等、不靠、不逃避的原则,认真制定长效措施,超前化解各种矛盾,保障企业乐业、群众安居。

3、实行配套联动。水、电、医、教、建设、道路、土地等部门,要从企业切身利益出发,主动、尽快地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企业提出需要,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要耐心解释,并帮助企业设法解决。对部分区域内突出的问题或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要按照职责尽快制订并提报政府统筹解决方案。部门因电力紧张、道路修建等原因影响企业生产的,要提前与各镇、街道办事处,与各企业沟通,通知企业做好准备。各执法部门到企业进行检查,要在继续执行报批制度的基础上,尽可能提前与各镇、街道办事处领导、与各企业进行沟通;金融部门更要加大对企业的信贷力度。在这里特别强调,行业部门到企业开展业务活动,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贯彻上级业务要求并最大限度让企业受益。执法部门和经济部门在处理基层问题时,站在当地政府的角度,从地方实际和稳定的大局出发,与各镇、街道办事处充分沟通,选择最佳处理时机,以维护全市大局和社会稳定。

4、搞好民主测评。要建立全民参与、社会监督的软环境评议制度,不定期组织企业家和工作人员测评,测评到每个办事环节、每个重点科室和分管领导。8月11日,市委、市政府委托投诉中心组织了一次民主测评,各镇、街道办事处负责经贸工作的分管领导、经贸办主任、村镇办主任和部分内外资企业负责人,外资协会代表及市委廉政询问员、市政府特邀监察员和市经济发展环境信息监督员等共计130多人,对进驻行政服务大厅的窗口单位和纠风重点单位共16个部门进行了一次软环境建设民主评议活动。被评议人 员是部门、分管领导、科室,评议内容分五档。评议结果已经通报,今后还要不定期组织各个层次,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企业代表参加的评议,评议结果全部通报,并纳入全年考核,对后几名要研究处理措施。

同志们,软环境建设永无止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振奋精神,迅速行动,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把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劲头鼓得更足,把经济发展软环境治理得更好,把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氛围搞得更浓,为使胶州真正成为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为富民强市、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王锦妹在全市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王锦妹同志

在全市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上 的讲

(2006年8月19日)

同志们:

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今天我们召开全市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查找当前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集中整改措施,靠硬手段治理软环境,建立起优化发展软环境的长效机制,为掀起新一轮干事创业高潮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天这次会议,采取电视直播的方式,与会范围扩大到村“两委”干部和内外资企业负责人,目的就是要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集中整治软环境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就是要让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政策措施家喻户晓,就是要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最基层,在全市上下真正掀起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新高潮。下面,我着重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坚定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作为服务第一要务的最佳切入点,以实施和深化政府“五项工程”为着力点,简政放权,建章立制,强化监督,严肃查处,为经济建设创造了公正、廉洁、高效的发展环境。

(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全市上下对软环境建设重要性达成高度共识,自2000年开始连续 四年召开全市机关干部大会,在全市深入开展了创建“四型机关”和“三快一提高”、软环境建设月等活动,叫响了“服务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效率就是凝聚力”的口号,向政府职能转变要动力,向机关效能提速要活力,从市级领导班子到部门、乡镇,从认识、措施到落实效果,都有很大进展,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从近两年企业测评来看,软环境建设主流是好的,企业是认可的,多数企业认为我市服务意识较强、投资创业环境较好,多数企业有追加投资和以商招商的行动。

(二)在审批上精简规范,行政效能明显提高。一是调整体制,在青岛首家将行政服务中心独立建制,将15个单位140多个审批项目进驻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二是简政放权,先后三次集中压缩清理审批项目,行政审批项目由771项精简到252项,精简比例达67%以上。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建立起规范程序和时限,面向社会公开,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三是创新机制,对世界500强和大项目建立“绿色通道”制度,特事特办,快速审批;对外资1000万美元、内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分别由纪委配合外经局和发展计划局长期监管,实行跟踪服务,提高了项目的开工率和投产率。

(三)在执法上照章办事,行政行为明显规范。一是制定规范。先后制定了《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等7个规范性文件,针对个别行政执法部门执法随意、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规定对进入规模以上企业执法检查、处罚实行报批和登记台帐制度,使“三乱”现象 得到一定控制。两年来,先后合并和禁止了13个部门对400多家企业的检查。二是健全网络。全面启动了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办公室,在各镇和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均设立了投诉办公室,对外公布了66部投诉电话,分散受理、集中办理,软环境建设领导机构与网络初步形成。三是快查直办。市投诉中心成立以来,坚持有案必查,查必从严,共受理、查处各类投诉313件,先后对8个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对15个部门下达了《监察建议书》,对8名工作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有力地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在自律上不断加强,行业作风明显好转。一是抓部门政务公开。进驻行政服务大厅的15家行政部门对审批事项的审批程序、时限、环节、依据、条件以及收费标准、依据,通过政务公开栏、报纸、电视台等向社会公开,并汇编成册,向社会发放。二是抓内部日常监督。为强化单位内部的自我约束能力,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具有行政审批权的32个部门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的意见》,在32个部门中建立内部督查室,明确职责,健全制度,形成市纪委协调督查,主管部门组织承办,部门纪委主抓内部日常监督的长效监督机制。三是抓服务管理。大多数行政部门自觉地由审批型向服务型机关转变,建立内部审批环节台帐制度,对每一个审批环节都进行公开,阳光操作,规范管理,并将服务质量与责任人的奖金和干部使用挂钩,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得到明显改进。四是抓后续服务。各乡镇、各部门为客商、为企业着想意识明显增强,放低门槛,放宽领域,制定优惠政策,把外商的 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对外商子女就学、就医大开绿灯,客户生产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二、深入查找问题,增强治理软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全市上下正借张高丽书记视察的东风,掀起第二次创业高潮。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三个不动摇”,“破解六个难题、实现六个突破”和夺取“五连冠”的奋斗目标。各镇、办事处,各园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放弃星期天、牺牲节假日,正在千方百计抓项目开工和项目引进,国内外来胶投资的企业家也正在满怀抱负,力求最大限度地开工和生产,加快发展的干劲越来越足,经济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企业和乡镇的需要相比,与掀起创业高潮的保障相比,我们的软环境建设还存在很大差距。为摸清当前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开好这次会议,市委、市政府近期分别对部分企业、外商协会、乡镇和园区具体工作人员、社会“两员”等几个层面进行调查摸底,从调查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问题亟待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全市在思想认识、落实力度、配套政策和公共服务上有差距

1、思想认识不到位。实践证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发展环境。发展环境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区域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已经由“政策决定发展,区位创造优势”,转变到“环境决定发展、政府创造优势”上来。但我们的许多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软环境服务是优于优惠政策、区位优势的招商引资第一要素,对保持胶州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打造一个最具竞争力的软环境平台认识不到位,急客户所急、忧客户所忧、帮客户解难的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特别在相当部分市直部门,衙门作风依然严重,无视企业、乡镇为项目急得如热锅里的蚂蚁,仍然不冷不热、高高在上,缺乏应有的大局意识和互动意识。

2、抓落实不到位。全市在抓软环境任务落实和查处力度上,存在布臵多、要求多,调度少、抓推进措施和行动少的问题,工作虎头蛇尾,很多工作浮在面上。对软环境建设,全市没有单独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奖惩办法,对问题的查处措施不硬,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责任追究的力度不够。

3、配套政策不到位。全市对土地补偿和农民安臵缺乏统一的政策、统一的标准。有的政策前后衔接不一致,缺少连续性和稳定性。劳动用工市场亟待完善,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职工短缺问题,没有实现企业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对接,出现了“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不正常现象,一些“黑中介”应运而生,劳动用工市场保障力度不大。供水、供电、电信、道路等基础设施在部分地方很不完善,服务不及时,工作相对滞后。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急需贷款,而乡镇农行发放贷款数额有限,甚至没有,信贷支持力度不大。有的乡镇消防器材老化、消防教育淡化,安全生产存有隐患。

(二)市直部门的行政服务规范和效率有差距

1、贯彻国家法规、上级部门要求与胶州实际需要结合仍不到位。部分市直部门特别是综合经济部门忘记了自己是 胶州的一部分,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臵如罔闻,无动于衷,突出表现在偏重于机械地执行上级业务部门规定,对市委、市政府决策事项如何千方百计地寻求结合点,最大限度地提供支持不够;对一些事关胶州未来的重大项目特事特办、敢为发展承担一定风险的努力不够;为企业和乡镇进行换位思考,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保障早开工、早建设,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总体任务的服务热情不够。在执法过程中,过多地偏重行业执法而很少考虑或不考虑胶州的实际,特别是执法时机、答复时机很少与乡镇党委、政府沟通与联动,致使因执法引发的不稳定问题时有发生,给当地政府带来很大被动。

2、行政审批和到企业检查、处罚仍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个别部门首问负责制执行不好、限时办结承诺延时兑现、到企业检查报批和台账制度执行不力。如国税局自我市实行报批制度以来,从未到投诉中心报批过,到企业检查从不登记。在个别窗口单位,存在多次问讯不一次告知的问题,本来可以一次告知便可办妥的事,不跑上几趟不能受理。落户胶州湾工业园内的青岛四方机厂,反映工商局窗口不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企业办理审批手续的工作人员往返服务中心十多次,拖延20多天才办结,企业非常不满。有的部门仍然存在大厅受理、厅外办理的问题,导致企业申报被窗口受理后,仍要多次到局里相关科室催办。这类问题在土地、建设等部门尤为突出。部分部门不能兑现限时承诺办理制,如近期查处的工商、环保等部门。在执行市里制订的执法部门到企业检查、报批和对企业处罚的台账制度方面,个别部门 仍存有抵触情绪,到企业检查不经报批和合并,重复检查、多头检查和处罚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经调查,国税局、地税局和质检局均存在不报批或少报多查问题。

3、重收费轻管理、重罚款轻服务现象仍然存在。个别部门存在较为严重的“执法就是要钱、管理就是收费”错误认识,甚至下达罚款指标。如技术监督局对每个科室下达收费、罚款指标,作为年终考核内容,导致该局内部科室利用检查、办班等名义到企业收取各种费用,造成很坏的影响。在执法过程中,较普遍存在重收费罚款、轻管理服务现象,有的到企业检查,不按规定出示相关收费标准和检查标准,每次检查都收费,很少帮企业解决问题,在收费上存在执法弹性过大和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个别单位内部科室之间协调不够、各自为政,甚至出现两个科室同时到同一企业检测收费的问题。

4、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仍有差距。可以说,现在我们绝大多数乡镇为客户所想、帮客户解难的意识已经初步形成,客户需要时,绝大多数领导可以放下手中一切工作优先为客户服务。但在我们多数市直部门,对企业急、帮的意识和行动差距很大,与乡镇形成鲜明的反差。具体表现在自动、自发地为企业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较差或冷淡,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存在不请送不办、小请送小办、大请送大办的行为,存在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损害企业利益的问题。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与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意识和是否真下力气抓队伍管理,对部门内部是否严格要求、严 格管理、严格日常监督、严厉查处有密切关系。

(三)镇村的诚信意识、亲商意识和治安环境有差距

1、乡镇诚信守诺问题需规范。个别镇从主要领导到招商人员,都存在短期行为思想,认为只要引进项目资金,完成计划指标就完成了任务。部分招商人员对上级的政策、规定深入研究不透、对招商后开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和超前化解不尽全力,随意承诺,什么都敢承诺,致使承诺后难以兑现,失信于客户。如营海镇2002年6月与青岛新永安服饰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时承诺,只要所有费用交齐,地上附着物清理和建筑物拆迁等工作均由营海负责在半月内拆除并办好土地证。合同签订后,客户在半月内就将所有费用交齐。同时,为尽快完成清理工作,客户又借给营海280多万元,但厂区内一栋建筑物至今仍未拆除,已影响到企业的规划建设和对外形象,市投诉中心多次催办,该镇仍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客户埋怨这是“开门招商、关门宰客”。

2、重引进轻管理现象需改进。有的镇、办事处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项目引进抓得很紧,但对项目开工、投产进度和开工建设过程中和投产初期各种问题的主动协调服务不够。个别业务部门和乡镇也均存在对辖区内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监管不力的问题。近年来因企业自行招录工人,业务部门难以有效进行控制,出现了拖欠工资和不交保险等劳资纠纷。一旦企业经营不善,往往是企业老板拖欠职工几个月工资后一走了之,职工走投无路只有到当地政府讨说法,把矛盾推向了政府。近年来仅北关就有4家企业老板因此潜逃,给当地政府带来了沉重负担。

3、社会治安环境和市场秩序需加强。虽然园区、乡镇均设立了联防组织,但少数乡镇联防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正式干警和联防人员数量不足,辖区内治安管理有死角,投诉办公室没有正常对外办公,为黑恶势力留下生存空间。因体制问题,部分双管园区,如马店工业园、韩国工业园、台湾工业园和阜安工业园二园三园没有设臵警力,出现三不管现象,成为治安空白区。当前企业被盗、阻挠施工、强行承包工程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地方“好孩子”强买强卖下脚料和工业废料,采取不正当手段承包工程,推销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个别职能部门也向企业施加压力达到收购废料、承包工程的目的,在外商中造成了很坏影响。而公安部门与乡镇、园区、市软环境办公室形成联动机制不足,防控、严打力度必须加大,重点打击项目施工工地治安环境差的问题。

4、村级干部、群众亲商意识和守法意识需提高。部分村干部思想守旧,目光短浅,对招商引资是发展村级经济的必由之路认识不到位,只顾眼前和自身利益,做群众工作不深入。少数村干部忙于势力争斗,对落户项目不管不问,甚至恶意设臵障碍。个别村干部私心严重,甚至借招商引资为家族及亲朋捞取好处,特别在施工队承揽工程,补偿费收取等方面,打着为村集体谋利的旗臶,竭尽所能设臵障碍,以期达到个人目的。从前段时间纪委查处的几个支部书记案子中,确实证明了这种现象的存在。从群众来看,部分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法律认识急需转化,个别村民在赔青款、土地补偿费都已经到位的前提下,继续阻挠施工,甚至违反治安处罚条例,打人、抢夺财产;个别村民在土地拆迁明令禁止的 前提下,仍擅自突击建设和抢种,期望赚取补偿等现象时有发生。在国家土地政策已明确的前提下,引导群众了解上级政策,明白引进项目的益处,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企业与村庄在小工程招工等方面的互动,需要市政府、部门综合策划,各乡镇做大量的工作,这样开工难的问题就可以在超前细致工作的基础上得到解决。

三、突出重点,下大气力集中整治软环境

当前经济发展软环境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危害不小,影响很大。有些问题已经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败坏了党风政风,影响了党和政府在投资者心中的形象。不解决,党和政府的权威就树不起来;不解决,就会影响新一轮干事创业的进程;不解决,就愧对来胶投资的客商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为此,必须从企业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基层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以改革的精神、严肃的态度、过硬的措施,深入开展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

(一)集中整治,营造氛围。针对当前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自8月中旬开始,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市委、市政府成立全市软环境建设集中整治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宣传、教育、投诉查处、治安治理和督查六个小组,具体负责全市统一行动。各镇、街道办事处会后要迅速健全经济发展投诉机构,对外挂牌办公,设立办公室、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全面负责本单位软环境整治工作。各部门、单位会后要迅速反应、马上行动,健全内部监督机构,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外公布投诉电话,针对重点问题立即治理,全面负责本部门、本行业的整治工作。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开辟“关注软环境建设”专栏,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对破坏软环境的人和事要大胆曝光,勇于揭短,保持对破坏软环境的高压舆论态势,形成“人人关心软环境建设,全民参与软环境建设”的舆论导向,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胶州形象”的良好氛围。

(二)自查自纠,限期整改。各镇、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单位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护短、不怕痛、不遮丑,采取座谈、走访、发放征求意见信等形式,认真查找自身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各镇、街道办事处查找的重点有4个:承诺是否兑现、社会治安是否建立长效机制、服务是否到位、群众思想工作是否到位、建设中的矛盾是否超前化解。部门查找的重点有4个:看执行上级政策规定与胶州市委、市政府决策是否有机结合,服务与体谅基层的意识是否到位,行政审批程序是否公开,细化环节、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是否存在薄弱环节。查摆分析问题,一要主动。重点放在“自己找”上,不能基层提什么就说什么,企业提多少就说多少。有了问题不要紧,关键在于如何对待。敢于正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不仅无损于自身的形象和威信,反而会因光明磊落赢得基层和客户的谅解和信任。二要全面。既要“向后看”,认真查摆已经存在的问题,又要“向前看”对照加快发展的要求和企业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认真查找工作决策指导上的失误和不足。三要深刻。对自己查摆和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举一反三,知耻而后勇,从制度上找原因,从长远着眼,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优化软环境的长效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将自查问题、整改措施、实施方案形成报告,于8月31日之前上报综合组,9月20日之前将整改情况上报综合组。

(三)整合力量,严厉查处。整治软环境、根治顽症劣习,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严惩顶风而上、破坏软环境的单位和个人。纪检监察、公检法和各部门、各乡镇要整合力量,齐抓共管,合力出击,形成对查处违法违纪人员的高压态势。

1、市纪委、监察局要成立专人组成的查处组,集中受理和查处各类软环境投诉案件,行政审批和检查、处罚不规范案件,机关效能低下、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案件和损害企业利益案件,对当事人要从严惩处,决不搞下不为例,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追究连带责任。今天受到通报的单位和责任人就是例子,希望各部门单位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查处组要于9月底之前集中查处一批破坏软环境建设的典型案例,每查一起都要在全市通报,并追究连带责任。

2、公检法部门要配合集中整治,重点受理和查处公务人员贪赃枉法和公民破坏软环境的违法行为。公安部门要成立治安整治队伍,集中警力强力查处影响软环境的治安案件,重点打击无理阻挠施工、硬性摊派工程、强买强卖下脚料等行为。对违犯治安处罚条例、干扰施工者,要严厉查处。近期要集中抓一批,每起案例均通报并在辖区范围内进行警示教育。

3、各部门和各乡镇要以投诉办和内部督查室为依托,建立投诉受理和查处专业队伍,集中查处本部门和辖区内投诉案件,要求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果,解决问题不出部门 和乡镇。

4、市纪委与乡镇纪委联合行动,重点掌握村干部在工程建设中的行动线索,对那些借工程建设为个人与亲友谋取私利、硬性摊派工程承包任务与材料供应、幕后鼓动群众干扰施工、对党委政府的决定和大局搞阳奉阴违者,要依据党纪规定,严惩不贷。

所有查处的案件,均要本着从重的原则予以处罚,并建立案件通报和行业、辖区内警示教育制度。对典型案例,要在电视台上曝光。

(四)建立制度,严格奖惩。为推动全市发展软环境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市委、市政府经研究决定,针对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章立制,建立起优化发展软环境的长效机制,以制度来约束各级各部门的行为。

1、精简审批事项。去年国家颁布的《行政许可法》仅规定六类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结合贯彻许可法,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清理不符合发展形势的文件规定和条条框框,做到无法律依据和上级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都要取消,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同时,要进一步细化审批环节。具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都要建立从首问到受理、办结的台帐制度,把审批环节层层进行责任分解,细化内部科室之间的责任和审批时限,任务到科室,责任到个人。

2、加大考核力度。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出台了《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考核办法》,考核采取完成考核内容不得分,完不成或出现问题从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基本分中扣分,被市里查处投诉扣分、自己查处和解决投 诉奖分和对有突出贡献奖分的方法进行。考核分数计入全市目标管理考核总分之中。根据年终综合考核结果,对排名后几位的单位和负责人,提报市委研究处理措施。对市直部门、单位和双管单位考核内容,包括建立审批一次性受理台账、首问负责制和受理登记台账制度,执行对企业检查、处罚报批、台帐制度,确保无对企业违法许可、乱收费、乱罚款现象,制订并实行部门内部督查制度,建立重点项目快速审批通道等内容。对镇、街道办事处考核内容,包括辖区内发展环境投诉工作机构健全,设立治安联防组织,对企业做承诺兑现,及时协调本辖区内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3、严格责任追究。为改变过去投诉处理失之于宽的问题,增强各级各部门建设软环境的责任心,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影响经济发展环境实施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责任追究方式分为责令做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资格、扣发目标考核奖、诫勉调离岗位、辞退、违法乱纪的分别按党纪法律进行处分等8种形式。对市直部门、双管单位存在到企业检查、处罚不报批,审批事项两头受理,没有实行首问负责制和登记台账制度,不履行公开承诺时限,接受有偿服务,对行政相对人吃拿卡要,被投诉举报并查实的,投诉举报处理后报复举报人的和在民主测评中结果较差等9种行为,分别视情予以追究。对镇、办事处不履行投诉职责,对企业服务意识不强,接受企业有偿服务,对企业承诺不兑现、虚假承诺的,为企业代办手续乱收费,被投诉举报并查实,无理阻挠企业施工等8种行为,严肃追究当事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实行有奖举报。为鼓励社会各界对损害和破坏发展软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投诉,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实行有奖举报的实施办法》,在保护举报投诉人权益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奖励,查证属实的每一起举报投诉,奖励举报人1000元现金,重大贡献的给予2000——5000元奖励。在奖金兑付过程中,投诉中心工作人员将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以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五)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各级各部门要从营造一流的政策环境出发,围绕改善、提供公共设施条件、劳动资源、信贷融资、土地资源、中介服务和要素市场等方面,研究措施,制订政策,抓好服务和落实,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良的生产生活环境。

1、优化劳动资源。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调度和管理,加强对劳动力资源的技能培训和外地劳务进入胶州市场的对接,为企业储备具有较高素质的充足劳力资源。各镇、街道办事处、园区和企业,更要加强与劳动局的衔接,利用这些劳动力的安全性与社会保障性,自觉地减少非正常渠道用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要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监管力度,从严查处“黑中介”和企业不兑现职工工资奖金的行为,建立公平、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2、完善相关政策。制定土地补偿与农民安臵的办法,指导各镇研究、制订一段时期内农民的补偿兑付措施和安臵办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对政府已经出台的相应措施,要抓好贯彻落实,本着不等、不靠、不逃避的原则,认真制定 长效措施,超前化解各种矛盾,保障企业乐业、群众安居。

3、实行配套联动。水、电、医、教、建设、道路、土地等部门,要从企业切身利益出发,主动、尽快地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企业提出需要,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要耐心解释,并帮助企业设法解决。对部分区域内突出的问题或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要按照职责尽快制订并提报政府统筹解决方案。部门因电力紧张、道路修建等原因影响企业生产的,要提前与各镇、街道办事处,与各企业沟通,通知企业做好准备。各执法部门到企业进行检查,要在继续执行报批制度的基础上,尽可能提前与各镇、街道办事处领导、与各企业进行沟通;金融部门更要加大对企业的信贷力度。在这里特别强调,行业部门到企业开展业务活动,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贯彻上级业务要求并最大限度让企业受益。执法部门和经济部门在处理基层问题时,站在当地政府的角度,从地方实际和稳定的大局出发,与各镇、街道办事处充分沟通,选择最佳处理时机,以维护全市大局和社会稳定。

4、搞好民主测评。要建立全民参与、社会监督的软环境评议制度,不定期组织企业家和工作人员测评,测评到每个办事环节、每个重点科室和分管领导。8月11日,市委、市政府委托投诉中心组织了一次民主测评,各镇、街道办事处负责经贸工作的分管领导、经贸办主任、村镇办主任和部分内外资企业负责人,外资协会代表及市委廉政询问员、市政府特邀监察员和市经济发展环境信息监督员等共计130多人,对进驻行政服务大厅的窗口单位和纠风重点单位共 16个部门进行了一次软环境建设民主评议活动。被评议人员是部门、分管领导、科室,评议内容分五档。评议结果已经通报,今后还要不定期组织各个层次,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企业代表参加的评议,评议结果全部通报,并纳入全年考核,对后几名要研究处理措施。

同志们,软环境建设永无止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振奋精神,迅速行动,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把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劲头鼓得更足,把经济发展软环境治理得更好,把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氛围搞得更浓,为使胶州真正成为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为富民强市、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在全镇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镇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

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姬在杰

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县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认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严峻形势,对我镇今后一个阶段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从中央、到省、市各级都高度重视交通安全,先后就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事故预防工作做了重要指示。9月11日召开了全县交通秩序集中整治“飓风行动”工作会议,分管副县长雷斌同志指出,全县道路交通秩序比较混乱,交通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我镇近期虽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但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值得引起我们注意:骑路逢集、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违规占道现象依然存在;假牌假证、报废车、拼装车上路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随处可见;道路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不尽完善;多数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行为、非机动车违章率较高。这些问题,充分暴露我镇范围

效的运行机制。各村、镇直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安全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安全出行氛围。要充分利用宣传车、过路横幅、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交通秩序整治的浓厚氛围;教育部门要把交通法律知识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内容,强化对在校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运输从业人员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它组织要建立驾驶人集中学习制度,切实加强对本单位驾驶员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文明交通管理;司法部门要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作为对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落实教育计划,加强考试检查,务求教育效果;工商部门要通过严格工商登记、证照年审和市场监管,加强教育管理,取缔马路市场,规范商户从业行为。派出所、建设办、工商、学校等单位在这次活动中肩负的任务最重、责任最大,是活动的主要落实者和推动者,对整治活动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几个单位的“一把手”要亲自上阵,分管领导要具体指挥,把这项工作作为近期首要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对待,超前做好各项预案,尽量把工作做实做细,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早应对、妥善处理,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同志们,全面开展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社会大行动,积极营造文明、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既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也是广大市民的殷切期盼。我们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扎扎实实搞好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社会大行动。

第四篇:在全市集中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再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02年6月5日,市委、市政府就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治理问题,召开千人干部动员大会,拉开了我市集中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序幕。今天,我们再次召开软环境治理动员大会,目的就是为了巩固成绩、寻找差距,鼓足干劲、以利再战,将我市的软环境治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下面,我着重讲两个问题。

一、对2002年以来软环境治理工作的简要回顾

在2002年初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切为了发展,重振大同雄风,尽快跨入全省经济强市前列”的奋斗目标。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市委、市政府把软环境建设作为全市“四项建设”中的一项内容,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2002年6月5日,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软环境治理千人动员大会,一场轰轰烈烈的集中治理软环境活动就此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展开。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积极投身于这场前所未有的治理活动之中。特别是各县区和一些有管理职能的综合部门、有审批权限的职能部门、有执法执纪权限的工作部门以及各有关窗口单位和服务单位,对此高度重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使我市的软环境治理工作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两年来的治理情况,作出这样一个基本估价:即起步良好,初见成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问题很多,差距很大,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仍须下大力气解决。

从成效方面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通过集中治理,思想认识发生转变。针对思想认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从转变观念入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一方面,通过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将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的工作部署上来;另一方面,各县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组织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学习,转变了思想观念,更新的思维方式。与此同时,市直各新闻单位,开辟专栏,大造解放思想舆论,促进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解放。通过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的官本位意识开始淡薄,以人为本的意识有所增强;不思进取、“无过为上”的陈腐观念开始淡薄,锐意进取、开拓向上的精神有所增强;怨天尤人、等靠要的思想有所转变,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有所增强。

二是通过集中治理,服务环境有所改善。集中表现在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开始增强,市直38个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在新闻媒体上向全市人民作了公开承诺,并根据承诺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具体工作中,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少了,部门之间互相沟通、互相配合的多了;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的“四难”现象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变。

三是通过集中治理,政策环境开始宽松。两年来,通过对全市50多个行政审批部门的920项审批项目的审查,分四批取消、下放、转移了480项。特别是市政务审批中心的成立,将审批项目、政策、程序、时限和收费标准等向社会公开,阳光作业,将政府行政行为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减少了审批环节,缩短了审批时间,使我市的投资政策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四是通过集中治理,法制环境得到加强。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开始规范,“三乱”问题得到初步遏制,执法人员的素质有所提高,执法队伍的精神面貌有了一定的变化。两年来,我市共查处各类违章、违纪人员200余人,对问题较为严重的8人给予了开除公职、清退或撤职处理。

五是通过集中治理,市场环境得到规范。各类专业市场逐步规范,违规动作、暗箱操作等问题明显减少。在土地市场建设中,坚持“总量控制、市场配置、规范动作”,大大加强了土地供应中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在建筑市场建设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完善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全面推行有形市场建设和招标工作以及对有关项目违规行为的治理等,有效地促进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此外,通过整治,我市的医疗市场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有所改善、文化市场得到净化。

六是通过集中治理,社会治安环境明显好转。各级公安部门紧紧围绕严打整治这一重中之重,在扫黑除恶、治爆缉枪、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三条战线上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各类案件发案率均有所下降,促进了全市社会治安状况的进一步好转,保持了全市社会治安的总体平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

从问题和差距方面讲,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认识不高、工作不到们。我们清楚地看到,个别县区和一些单位,还没有真正把软环境建设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有的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没有把要我办,变为我要办,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特别是个别部门和单位根本不重视,既不传达会议精神,又不安排部署,在全市开展集中治理软环境工作以来,没有开过一次有关方面的会议,没有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没有制定任何相关的制度和工作措施。一些基层干部,对于软环境治理工作,认识不高,态度不端正,工作不积极,由此造成软环境的治理工作在这些单位没有真正地开展起来。

二是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些部门和单位在制定措施时,照抄照搬,不切实际,没有创新,没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抓面上的多,重落实的少;搞形式的多,重实际的少。由此造成了个别县区和个别部门在软环境治理中措施不得力,制度不落实,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滥用职权,服务不到位。市政务审批中心的成立,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和欢迎。但是,进驻中心的个别部门和个别单位,对于这一改革持消极应付态度。有的将审批窗口作为收发室,对窗口工作人员不授权,窗口收件,单位审批;有的是窗口、单位两头受理,在单位审批;有的是在我们大力压缩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程序,降低收费标准的同时,巧立名目,擅自增加审批事项、增加申报条件;还有的对各级政府已公布取消的审批事项仍进行审批,或在无任何法定依据的情况下乱收费或搭车收费。在具体的行政执法中,重复执法、交叉执法、多头执法和违法执法的现象十分严重,令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叫苦不迭。特别令人痛恨的是,我们的个别握有实权的中层干部和办事人员,将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要么是高额罚款,要么是查封关闭,逼着人家说情、送礼、请吃饭。

四是护已护短,查处不到位。全市集中治理软环境工作开展以来,绝大多数的部门、单位对各自存在的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的检查,从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但在处理上,真正敢于在人的问题上“动真格”的很少。上些部门的个别领导官本位思想严重,对于存在的问题不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加以解决,而是不顾全局,从小集团利益出发,护已护短,成为软环境治理工作中的一大障碍。近两年来,市软办督查组对一些群众反映较大的问题进行了经常性地督查,对于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都及时向有关部门的领导进行了通报。个别部门在接到通报后,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总是千方百计推卸责任,甚至对被查住的问题,袒护说情,包庇掩盖,避重就轻。在处理上,也是点到为止,失之于宽。

二、对下一步软环境治理工作的几点要求

概而言之,影响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的问题仍然集中在一些老大难的问题上,如职能部门的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的问题,机关作风飘浮、纪律松懈的问题,公路“三乱”问题,执法执纪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以及一些部门以权谋私、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今明两年软环境治理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标准,加大力度,务求实效。坚持标准,就是坚持检验软环境治理的三条标准不支摇,即:看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看一切来大同谋求发展的经营者方便不方便,舒心不舒心;看全市的软环境面貌是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市的经济社会是否得到了快速发展。加大力度,就是要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服务意识、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责任追究上加大力度。务求实效,就是通过两到三年的集中治理,取得明显的成效,向全市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市软环境治理中的问题绝大多数出现在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特别是行政执法部门。因此,下一步我市软环境治理的重点也必须放在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今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已经正式实施,全面贯彻并认真执行好这部法律,不仅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现实需要,而且也是发送我市发展软环境,贯彻落实依法治市战略,促进“一切为了发展,重振大同雄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我们要以全面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为重点,切实做到“五个突破”。

1、文化活动形势,在思想认识上有新突破。目前,在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当中,仍有不少人在思想认识上仍然存在着偏差。最为突出的是,其一,认为改善软环境是“虚功”、“慢活”,费力不讨好,不如上几个项目、增加点产值、利税来的直接有效;其二,认为优化软环境就是“分权让利、放松管理”,我们的经济本来落后,不严格管理、审批,岂不是要更落后?其三,有极个别人还认为,“软环境好了,我的权力小了,利益没了,自我价值就体现不出来了”。因此,首先要从加强学习教育入手,从根本上消除这样的思想认识。一是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二是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法律意识。二是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法律意识。当前特别要学习《宪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知识。三是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教育,提高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科学管理意识。四是要加强对软环境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的学习,提高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意识。为了搞好这四项“学习教育”,提高四种“意识”,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市直机关和各县区进一步开展机关作风整顿。要固定领导组织,固定时间学习,固定人员参加,在学习的基础上,揭摆问题,剖析根源,提出整改措施。为了不使学习教育流于形式,我们将专门组织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就有关党纪和法律知识进行考试,并组织专门力量对各部门揭摆问题和整改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总之,要通过学习教育和机关作风整顿,使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软环境建设不仅是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塑造大同形象、展示大同文明的需要,同时,也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从根本上爱护干部的重要举措。希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增强责任感,牢固树立“软环境就是生产力”、“软环境就是竞争力”的思想,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件事情做起,为我市的软环境建设贡献力量。

2、转变职能,在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上有新突破。毫不夸张地讲,我市软环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绝大多数是由于政府职能的“错位”、“越位”和“缺位”造成的。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软环境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切实抓紧抓好。在软环境建设当中,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至少要做好三件事:第一,科学划分行政职责,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要以即将进行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把部门之间交叉重叠和行政管理职能进行重新划分,相同或相近的职能必须合并,一项职能只能由一个部门负责,对可有可没有的管理职能,要坚决转移或取消;对靠行政罚款维持工作人员工资的部门要坚决撤并。同时,要下决心解决重复执法、交叉执法、多头执法的问题,由此从源头上治理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多头审批、互相推拖、效率低下的问题。第二,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减少行政许可事项。我们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认真清理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对于必须保留的许可项目以及决定要废止的审批项目,要在新闻媒体和公共信息栏、网站上公布,做到公开透明,便于接受监督。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规定进行清理,该废止的要坚决废止,该修订的要抓紧修订。同时,对收费项目也要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要坚决取消。今后,绝不允许任何行政执法部门下达罚款或缴费任务,一经发现,将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责任。第三,创新行政管理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效率。要以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大力创新行政管理的理念、体制和方式,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下决心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交给企业、市场、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对于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要简化程序,规范操作,提高效率,把事前许可与事后监管有机地统一起来,确保政府该管的事真正能管住、管好;对于应当由政府管理但又不宜再实话事前许可的事项,要认真研究取消行政许可后加强后续监管的办法和措施,不能因取消行政许可而出现行政管理上的“真空”。要搞好政务审批中心的建设,各部门要对进驻中心的工作人员充分授权,确保及时准确地办理许可事项,决不允许搞中心受理、部门审批;要建立联合审批机制,搞好一站式服务,一月内至少集中几天时间用于联合许可办公。

3、健全制度,在依法行政和照章办事上有新突破。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我市必须要建立的制度有:行政许可公示制度、办理期限制度、“窗口式”办公制度、统一办理和联合办理、集中办理制度、定期评估制度、听证制度以及对行政许可实施机关的监督制度、对被许可人的监督检查制度、实施行政许可的责任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根据我市软环境建设的需要,迫切需要制定的规章制度有《大同市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大同市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的规定》、《大同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办法》,等等。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制定这么多的法规、制度,任务非常繁重,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科学安排,分工负责。在《市委、市政府关于2004-2005年集中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工作方案》中,已经把我市需要制定的法规、制度及其负责领导同志、责任部门、单位公布于众,希望有任务的领导同志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争取时效,亲自参与制定,经常督促时问,确保每一部法规、制度高质量地完成;参与制定工作的部门、单位更要选派精兵强将,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必要时要举行社会听证会或进行社会公示,公开征求广大市民、企业法人代表和来大同投资者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建章立制是照章办事的基础和前提,照章办事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在建章立制的工作结束后,各级、各部门要抓紧对有关法规、制度的学习,抓紧用规章制度规范、约束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行为,推动机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从根本上防止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个人权力商品化”问题的发生,真正实现依法行政执法为民、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严格监督,在责任追究上有新突破。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市软环境建设的重点在于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在于规范行政权力,要想使行政权力规范地使用就必须使权力置于广泛的监督之下。一是要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各部门都必须要制定工作职责规定,明确部门、部门的领导人、行政审批人或执法人的行政责任和事后监管责任。工作职责规定不仅要上报市软环境建设领导组,而且要在部门办公志气的明显位置对外公告,便于本部门内部监督和接受外部监督。二是建立实施监督的平台。市县两级都必须要设立专门的投诉受理机构,委派专人全天候值班受理投诉;市直部门也要设立投诉举报电话,由此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联运的监督反应网络。同时,市县两级都要组建专门的快速调查核实队伍,尽可能快地下到事发地点,调查核实事件真实情况。受理投诉人员要记录并保存好投诉内容,调查核实人员要将每一次调查核实情况写成专题报告,连同举报投诉情况一并交由有关负责同志审阅,研究决定处理意见。三是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和新闻舆论部门的监督作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搞好立法的同时,要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到各职能部门,监督检查他们对《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的贯彻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督促其限期整改。市政协要充分发挥人才荟萃和联系群众广泛的优势,一方面多向市委、市政府提一些软环境建设的好意见、好建议,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把发现的和收集到的有关部门及行政执法人员的不作为和乱作为情况及时反映给市委、市政府。各人民团体不仅要积极动员所属成员自学投入到软环境建设的实践中去,而且要发动人民群众监督损害软环境建设的人和事。新闻舆论部门要开辟固定栏目,及时宣传软环境建设的法规、制度和目标、任务,客观公正地报道我市软环境建设中出现的先进典型和存在的问题,尤其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破坏软环境建设的重点问题和典型事件,要大胆揭露,公开曝光,跟踪报道,以此作为反而教材,教育干部,教育群众,促进我市软环境的尽快好转。

加大软环境治理力度,还必须加大对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过错追究和处罚力度,才能保证软环境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继续加强对行政队伍的教育整顿,通过法律学习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把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成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执法严明的软环境建设的主力军。要加大对案件的查处力度,对违反法律和规定,各自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以及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刁难群众的案件,要严肃查处。特别要选择一些影响恶劣、关联度大的案件进行公开查处,从重处罚,以增加影响力、威慑力和震撼力。对案件涉及的部门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要严格按照《责任追究办法》行事,该处分的处分,该撤职的撤职,该开除的开除,该法办的法办。为了表明严格责任追究的决心,市委、市政府要求,凡是前面《督查通报》中提到的人和事,有关县区和部门不仅要对当事人作出严肃处理,同时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并把处理结果在一个月内报市软环境建设领导组办公室。此外,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个问题,从刚才通报的督查情况看,政府部门和窗口单位上班时间迟到早退、工作时间打扑克、下象棋,有的甚至关门上锁的问题为数不少,从表面看,虽然是一个纪律问题,但实质上是一个政府部门不作为的问题。在2002年软环境治理中,市里曾提出过一个口号,叫不办事就办人,今天我在这里重申,在下一步的治理中,市软环境建设领导组在处理有关问题中,依然是不办事就办人,让不办事的人下去,让办事的人上来。

5、加强领导,在督促落实上有新的突破。要保证市委、市政府软环境治理的目标、任务措施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使我市软环境有一个明显的好转,关键是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加强领导,以求真务实的任用狠抓落实。一是要领导抓,抓领导。搞好全市的软环境建设,各级领导是关键。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要按照分工抓好分管行业和分管部门的软环境建设,同时要抓好《工作方案》中确定任务的落实,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党政一把手是本单位软环境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软环境建设工作负总责。各级都要建立软环境建设的领导组及办公室,委派专人进行负责。要制定好本地、本部门、本单位软环境建设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而且要进行量化、细化,层层分解责任,力求目标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便于操作,便于考核。要在全市建立起领导抓,抓领导,领导督查,督查领导,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促一级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各级领导要切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亲自部署任务,亲自制定措施,亲自督促检查,亲自解决问题,亲自督办案件,确保软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反复抓,抓反复。软环境建设是一个不断溶化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毕一役而尽其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功告成。只有反复抓,才能防止反弹,只有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成果。要做好软环境出现反复的准备,立足于经常抓、反复抓,一刻也不能放松,要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绝不能紧紧松松、抓抓停停。要从抓典型、抓具体事件入手,选准突破口,抓好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抓住具体的人和事,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市软环境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要经常深入到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进行督促检查。要通过明查暗访的形式,集中力量对重点部门和重点问题进行督查,随时抽查各单位治理工作的落实情况。要勇于坚持原则,真督实查,敢于负责,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对那些软环境治理当中遇到的“顽症”,绝不能手软,必须抓住不放,一个一个地解决,一件一件地落实,真正做到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出效果不收兵。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真正负起责任,不间断地督促检查所辖地方、部门、单位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那些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严重,整改不力,行动缓慢,屡教不改的单位和个人,该批评的要批评,该通报的要通报,该处理的要处理。三是重考核,严奖惩。今年我们要进一步落实《“双评”工作实施意见》,引深全市行风评议工作,把知情权、监督权、裁判权交给群众,让群众来评判,彻底纠正有的站所和窗口单位中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执法部门、公用事业和窗口服务单位工作人员存在的耍威风、搞特权、刁难群众的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双评”工作的意义,在注重评议实效上下工夫,在解决问题上下工夫,把存在的问题整改好,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好,用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促进我市行风建设的开展。同时,为了有效调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进行软(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决定增加软环境建设在全市综合考评中的分值比例,由原来的20分增加到25分。市软环境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要继续采取目标考核与民意测验相结合的办法,做好对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综合考评,考评中要适当增加民意测验的分值。对考评情况要通过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公布。

同志们,优化大同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进而实现“一切为了发展,重振大同雄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责任。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万众一心,扎实苦干,努力失去全市软环境建设,为大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在城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这样一次大规模的会议,目的就是专题部署城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落实措施,动员全县上下迅速行动、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到此次集中整治行动中来。刚才,智敏同志宣读了工作方案,等下,建斌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三

点意见。

一、面对现状,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搞好集中整治行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来,通过开展“三创四化”工作,城区交通秩序有了明显改观,但问题仍然存在。这与县委、县政府今年在县城建识投入的力度不相称,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客厅理论”相距甚远。因此,我们必须直面现状,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搞好集中整治行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集中整治城区交通秩序,是适应城市发展、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县城区人口、车辆增加迅猛。从人口方面来讲,我县城区人口近30万,而城市建成区面积只有10余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近3万人。全县车辆特别是私家车猛增,至2009年12月10日全县登记在册的机动车达到5.8万辆,实际保有量达13万余台,较2000年分别增长150%、170%,其中40%以上的车辆集中在城区。今年以来,每月新增汽车多达200多辆,自今年10月份县交警大队开通小车上户业务以来,在本县登记上户的小车已有400多台,摩托车更是成倍增长,中心城区车流量每分钟约60余辆,城区车辆分流压力非常大。一方面是人口车辆迅猛增长,另一方面是停车场、停车位建设等交通配套设施不足。城区现有公安交通部门登记管理的停车场8处,停车位609个,总量严重不足。一些停车位设在路宽仅为8米的道路两边,加剧了车辆通行的困难。交通秩序作为公共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县县城存在的一系列交通问题以及因其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治安问题等,与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标准和要求还不相适应。开展县城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就是要通过规范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完善交通安全设施,逐步建立交通秩序长效管理机制,从而优化公共环境和社会风气,最大限度的保障交通安全,保障城市道路最大的通行效率,实现人与交通的“和谐”、交通秩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这已成为我们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集中整治城区交通秩序,是树立*县形象、促进*县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需要。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要素,是促进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根本要求。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客厅”理论,要把县城当作*县的客厅来建设,树立良好的*县形象,吸收更多更大的企业,商家落户*县,加快*县的发展。全县上下积极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创造安定、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目前,我县县城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硬”环境不断改善。但交通秩序管理滞后,交通违法行为大量存在,交通“软”环境仍然较差,已成为制约“平安畅通县”创建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集中整治县城交通秩序,加快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畅通高效、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势在必行。

(三)集中整治城区交通秩序,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良好的交通秩序体现的不仅是城市管理水平,而且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已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打造长株潭休闲后花园的发展思路,关键就是要通过环境的不断优化,提升县城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因此,开展县城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作为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根本要求。

二、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大力推进专项整治行动

这次集中整治行动,是全县“三创四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集中整治,实现道路畅通无阻、车辆依规行驶、行人有序流通的良好局面。在集中整治中,要着力解决三个问题。即:一是着力解决车辆拥堵问题。尤其要解决在单行线与双行线交叉地段、十字路口和人车共用的巷道经常出现堵车的问题。二是着力解决交通违法问题。重点解决车辆不按规定路线行驶,乱停乱放、随意掉头、闯红灯、无证套牌、故意遮挡号牌、乱鸣喇叭、酒后驾车等交通违法行为比较普遍,行人不走斑马线、无视信号灯、随意横穿车行道,自行车、人力板车等非机动车乱穿乱插,特别是一些出租车野蛮驾车、强超抢会、见缝插针和公交车超速行驶、挤占路面、随意停靠等交通违法行为。三是着力解决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问题。据统计,2009年以来,城区发生各类交通

事故达到1800余起,平均每天发生5起,这种状况,必须坚持扭转。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必须坚持“十条严禁”: 严禁乱停乱放、严禁闯红灯、严禁乱穿乱插、严禁随意横穿车行道、严禁故意遮挡号牌、严禁非法车辆上路、严禁随意鸣叫喇叭、严禁无证驾驶、严禁酒后驾驶和向道路抛洒物品。

十条严禁能否做到,集中整治能否有效,关键取决于我们的信心、决

心和气魄,取决于我们的观念、态度和斗志。为此,我们必须按照“方案”要求,坚持做好三个方面:

(一)坚定整治目标任务不动摇。交通文明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采取硬手段、强措施,集中整治,也要建立长效机制,做到持之以恒,特别是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分阶段、按步骤、有重点的实施。要通过集中整治,坚决遏制城区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全面提升市民交通守法和文明意识,有效改观城区交通秩序混乱局面,使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市容市貌得到改善,群众出行更加方便,为创建省平安畅通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重拳整治突出问题不手软。这次开展城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主要是要集中解决上面讲的三个问题,做到“十个严禁”。必须从关键处着眼,从重点问题入手,举全力重拳出击,严格措施强势推进,迅速打开综合整治的新局面,确保短期有成效、中期有提高、长期能保持。同时,要认真研究整治过程中暴露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三)抓住整治关键环节不放松。一是强化舆论宣传。要通过宣传,增强全民的交通安全法规意识。宣传、广电等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县委、县政府整治城区交通秩序和治安秩序的信心和决心,大力宣传开展交通整治的措施和效果。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影视图片等方式方法,开展形象、直观、生动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增强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学生依法自我保护意识和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培养他们养成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敢于报道整治中存在的一些“死角”和不文明现象,对一些典型案例、抗拒执法的案例予以曝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力量,积极营造浓厚的集中整治氛围。二是着力规劝引导。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融入规劝活动,对行人与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指正一起、规劝教育一人,不但要让被规劝对象明白自己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让其明白应该走哪里、怎样走,更要让其认识到道路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对不听劝导、屡教不改的,交警、城管要重拳出击,严处重罚,该罚款的罚款,该扣车的扣车,该拘留的拘留。对各类严重违法行为和无理取闹、妨碍执行公务的,公安、交警部门要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四是落实长效机制。交警、城管、公安要严格落实“三联”(联管联防联创)工作措施,加强配合,整合力量,真正形成联动机制,切实强化城区交通秩序管控与综合管理能力。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集中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这次集中整治行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县里成立了一个高规格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一)强化责任抓落实。这次会后,各有关单位必须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克服与己无关、畏难不前和敷衍塞责的思想,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敢于攻坚克难,敢于动真碰硬,把集中整治行动当作一场硬仗来打,确保打出声势、打出成效。要将工作进度、时间安排、整治标准进一步细化、量化,要把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定任务、定目标、定时限,做到每个单位有任务,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责任,切实把工作落实到位。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从每一个细节抓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单位工作人员、党员干部不仅要带头遵守各项规定,还要发动亲友支持配合专项整治行动,发动居民积极参与专项整治,真正形成全民动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部门联动抓落实。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许多事情需要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大家一定要从工作大局出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中既要明确责任分工,又要相互配合支持。对属于职能部门职责范围的工作,要积极主动干,全力以赴干,想方设法地干好、干出成效;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加强联系,相互沟通,共商对策,协调联动,决不能出现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现象。对市民反映比较强烈、矛盾比较集中、单个部门力量无法解决的的问题,有关部门要联合进行“会诊”,能解决的要迅速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向市民解释清楚,创造条件争取解决;对工作中出现的疏漏,要积极拾遗补缺,迅速完善纠正。

(三)强化督查抓落实。县里面将按照整治工作安排,组织专门力量,对各部门的履职情况,人员到岗情况全面开展督促检查,及时通报整治进展情况,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对推诿扯皮、工作不力、成效较差的部门和有关责任人要通报批评,严肃查处。

同志们,搞好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希望大家迅速行动起来,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密切配合,狠抓落实,为建设平安和谐的*县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载王锦妹在全市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锦妹在全市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市煤矿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在全市煤矿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这次会议召开得非常必要、非常及时,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有利于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当前我市煤矿安全生......

    在经济发展软环境整治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省经济发展软环境面临的形势近几年,我省加大了整治软环境工作力度,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软环境和政......

    在全县整治发展软环境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整治发展软环境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整治发展软环境大会,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深入贯彻省、市、县委扩大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形势,排查存在问题,出台整......

    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整改方案

    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整改方案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软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根据自查自纠时发现的问题,寻找差距,鼓足干劲,使得我校整治软环境活动有序健康开展,特......

    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方案(五篇)

    朝阳市龙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经济发展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切实解决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突出问题,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优化师校服务全区......

    在全市集中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这次集中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动员大会,是在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召开的。11月19日,××市作为全国9个违法用地情况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市委常委、副市长××同志被国......

    在全镇社会治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动员大会上讲话[模版]

    在全镇社会治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动员大会上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社会治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就是要有效整治农村基层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确保全镇社会和......

    领导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活动动员部署大会上的讲话(模版)

    领导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活动动员部署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日前,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