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改革方案意见
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改革方案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重大国资国企改革举措,拉开了国企改革攻坚大幕。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赤水市重点国有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实现政企分开、优化经济结构,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下面就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改革的定位、目标、路径、措施等方面提出建议方案。
一、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状与问题分析
1、公司的历史沿革
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赤水市政府派出机构赤水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是赤水市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国有股份企业。公司于2011年11月赤水市政府批准成立,2012年通过对赤水市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并收回了委托给民营企业经营的大瀑布等主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权,公司实现了对赤水世界自然遗产景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的统一开发和经营,具有生产经营和资产授权经营双重职能。
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后迅速有力地担当起赤水旅游开发建设主体和融资载体的重任。经过近两年发展,公司拥有总资产10亿元,共有员工260人。公司总部设五部一室一中心,主要包括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审计财务部、投资开发部、质量安全部和信息指挥中心,下设有市场营销分公司、景区管理分公司、旅游运输公司(筹建中)。
2013年公司重组后,公司在赤水市政府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使企业尽快进入发展正常轨道。2013年公司完成综合收入1400万元,同比增长54.01%;景区门票收入1239万元,同比增长40%;共接待游客53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45.23%。
2、公司主要经营业绩
一是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为赤水景区开发建设融到了大笔资金。截止目前,公司通过工商银行、开发银行等金融单位融资总计5.95亿元,用于赤水市政交通设施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赤水景区逐步形成国内知名的旅游品牌,发展为赤水乃至遵义市旅游业的龙头企业。赤水已成为贵州省的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为赤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品牌效应。尤其是近两年加大对景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加速了景区的提档升级,使赤水景区的面貌有了较大的变化。
3、公司管理成果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执行赤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大瀑布、四洞沟、佛光岩、竹海等景区进行了详细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严格按规划执行。
二是对四洞沟等核心景区内影响生态环境的建筑实行拆除,搬迁了核心区内的农户,带来了长久的环境效益。三是加强了环境卫生的整改。以环境卫生管理为重点,吸纳了本地村民为景区专职保洁人员,制定了景区责任区域逐级管理制度,形成了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创造了和谐景区的良好视觉形象。
四是全面加强景区安全防范的整改和管理。景区牢牢把握“景区安全第一”这条生命线,制定严格详实的突发事件应急的救援预案,积极创建科学周密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4、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区域的优势前景认识还不足,发展战位不高。在生态保护、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上没有理清,存在困惑和迷茫,导致发展理念上缺少准确的定位、科学的把握和统盘的考虑。
(二)旧式经营管理机制下的体制弊端未能彻底根除,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格格不入。公司内部的改革和改制阻力大,矛盾多,老的习惯势力强大。内部权利不明,经营约束监督机制尚不完备,企业缺乏长远规划,注重短期行为等等都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三)公司的用人分配制度,不利于干部和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种状况如不加快改变,必将削减公司的发展后劲。不改革,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四)优良资产不足。特别是赢利性资产缺乏,公司发展受限。
(五)核心景区可经营性项目受限。景区内开发经营性项目审批困难,缺少经营项目,景区就没有活力。
(六)企业人员素质偏低,文化层次不高。公司现有员工260名,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26人,占员工总数10%,绝大多数在机关管理岗位,景区许多员工还是小学文化程度,影响了公司发展。
(七)现化企业制度没有完全建立。政企职能混杂,企业履行政府职能现象较为突出,政府干预企业经营行为时有发生。
(八)企业负担严重。巨额贷款使公司背负了严重的债务包袱。
(九)依托于门票经济,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二、公司的战略选择
1、战略发展目标
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将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在未来3-5年内,将公司管辖的景区建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15年公司实现综合收入1亿元,实现利润1500万元;到2018年实现综合收入3亿元,实现利润5000万元。与此同时,在公司管辖景区建设和管理上提档升级,建成国家级5A旅游景区,达到“干净靓丽、规范有序、文明优质、安全稳定”的管理目标。
2、战略定位 使公司管辖的区域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综合性、多功能、高品位的生态旅游和度假旅游区;基本形成以旅游经济为主导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科技种植产业、先进养殖场、生态型文化娱乐产业的集约型旅游业经济区;发展成为生态平衡、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山水型和森林型生态旅游区。
3、管理体系(1)管理机制
按照“内部管理企业化、外部管理社会化”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机制创新,走在全省旅游企业的前列。在用人机制上,推行全员聘任制,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一潭“活水”。在分配机制上,实行绩效挂钩,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在服务机制上,实行高效率服务,推行问职负责制等系列制度。
(2)综合保障机制
加大体制创新的改革力度,真正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旅发会只是在政策制定、投资环境、执法以及服务上实行行政管理,而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确立独立的法人地位。
4、多元化发展战略
公司应扩大经营范围,吸收外部资金投入,逐步向餐饮、酒店、娱乐、购物、旅游运输、旅游地产、农业种植等领域扩展,壮大经营规模,拓展更大的利润空间,促进公司发展。
5、品牌战略
公司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以提高公司自身科学化、规范化的 经营水平;为公司培养一支业务素质高、经营能力强的员工队伍;增强公司整体竞争能力,相关策略运用达到最佳化,运营能力增强。
三、公司改革的目标
1、改革发展的方向
(1)以放大公司国有资本控制力为导向。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从把赤水旅游产业建设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任上看,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建设旅游强市排头兵的重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保持相对控股。公司要积极引入非公有资本,逐步形成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样有利于融合各种所有制资本的优势、共同发展,可以放大国有资本在旅游经济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2)以拓展“赤水旅游”品牌影响力为导向。通过公司和非公有旅游企业互动、融合发展,实现公司“走出去”战略,深化服务品牌内涵,提升公司品牌在全国和全球的影响力。
(3)以提升公司创新发展能力为导向。提速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公司活力,形成自觉、主动实施品牌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自主创新的发展环境,带动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
2、改革发展的目标
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 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公司企业改革,加快旅游服务品牌培育,加快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激发公司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力争到2020年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国有(控股)旅游集团,引导、带动其他所有制旅游经济互动发展,全面促进我市旅游产业高级化发展、转型发展,推动我市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在2020年基本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四、公司改革发展的路径
1、建立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1)规范董事会建设,引入外部董事。目前旅发公司为国有全资的旅游企业,董事会成员为各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兼任,未能真正行使决策职能,形同虚设。公司应尽快完善董事会的重组,确立董事会真正的决策地位。在组建中要避免和经营管理团队的过度重合,实行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分离。可以考虑引入外部董事制度,根据公司的发展和“走出去”的需要,在非常广的范围内,组成高素质、结构合理而且很容易进一步优化的决策团队,保障董事会的客观性。董事长与总经理原则上分设,其他副总经理原则上不进董事会。这样可以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建立防错纠错机制,改变国有企业一个人说了算,一个人决定重大项目,因个人偏好进行决策的情况。
(2)加快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股权多元化。一方面引入资金和专业团队,另一方面其他法人入股公司,要在董事会占有一 定席位,有利于建立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3)推进公司整体上市、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发展成为公众公司。
2、建立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
(1)建立鼓励改革创新的容错机制。鼓励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创新工作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但子(分)公司、景区和个人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决策和实施,且勤勉尽责、未牟取私利,不作负面评价,依法免除相关责任。
(2)改进考核激励机制。对公司领导人员实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严格任期管理和目标考核,能进能退,保持合理的稳定性和必要的流动性。针对旅游行业的特殊性考虑增加品牌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指标。探索实施高级管理人员中长期激励政策。
(3)落实董事会选人用人、考核奖惩、薪酬分配权。公司要“走出去”,要逐步实现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化、全球化选聘,激发管理团队创新热情。
3、动态优化核心业务结构
(1)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要结合新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强研发力量和投入,注入公司旅游景区新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进行全面升级打造,促使赤水旅游步入科技创新的时代。
(2)优化旅行服务平台。从传统的地面服务商向立体服务商(地面平台、电商平台、移动平台)转变。
(3)升级传统景区服务模式。向兼具时尚功能的智慧景区和体验式景区演进。
(4)发展旅游主题小镇。加快对丙安、两河口、大同等古镇的旅游项目开发。把握城镇化发展机遇,建设体现“生态之美、生活之美、生产之美”产城融合的旅游小城镇。
4、推进国有旅游资产重组
(1)国有企业之间的重组。将部分与景区关联的国有林地资产通过行政划拨的形式重组到旅发公司中,也可以和国有林场进行内部合并重组,壮大公司发展规模,提升品牌。
(2)可以与非公有制企业交叉持股,融合发展。特别是开发大型项目,可以与知名民营企业进行股权合作,实现资金、技术、品牌共享,风险共担。
(3)商业模式创新的项目可以吸引风险投资或者私募股权投资。
5、形成针对性的保障机制
(1)创新职业经理人供给机制,加快培养高级管理人员,提升管理水平。可与知名高校联合,发展旅游方向的EMBA,为公司提供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引进国内旅游职业经理人为我所用。
(2)“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公司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引入先进的管理团队管理公司投资的酒店、旅游购物等项目,寻求政府在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支持。(3)智力支持。寻求高校、研究机构关注赤水旅游和公司经营战略研究。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推进旅游商业模式创新。
五、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一)建立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1、建立科学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
既要实行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分离,保证决策者和经营者对公司重大问题实行科学决策的充分自主权,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挥党组织在公司的政治核心作用。
股东会是公司权力机构,由市政府和其他自然出资人组成。由股东决定董事会人选,一旦授权董事会负责企业后,股东不能随意干涉董事会工作。
董事会成员由市政府(或旅发会)委派。考虑引入其他法人入股公司,引入高水平的外部董事,建立有效制衡的决策机制。
监事会由市政府(或旅发会)委派、职工代表和其他出资人股东代表组成。
经理层受聘于董事会。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其他人不能随意干涉。董事长、总经理分设。
2、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就要研究企业工资收入分配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不能草率行事,对重点岗位和员工的贡献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使岗位职责、个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 业绩等因素与分配挂钩。
(1)实行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年薪制度。经理层的年薪与公司当年所实现的利润挂钩,从总利润中抽出一定比例作为全体经理层的年薪;董事会、监事会的成员由于代表股东利益,其年薪与资产增值保值挂钩,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如是兼职的不享受年薪。如果是由于经营管理的原因造成企业严重亏损的,经营管理者应受到停职、解聘等处分。对于每个职工,也根据公司效益、岗位技术程度、贡献大小,确定各自的收入,并相应拉开档次。
(2)公司还可以通过对员工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形成对员工的激励。将员工的个人发展同公司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使员工明确公司发展方向的同时,个人目标也在变成现实。
(二)实行产权清晰
现在公司产权主体存在权利不明、责任不清,国有资产实际上处于无人负责的状况,公司领导班子由行政上级即市政府直接任命,没有真正的责任人。经营者没有所有权,却有很大的操作权,操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却没人承担责任。公司通过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要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实现国有资本的产权主体、义务主体和责任主体的统一,使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形成合理的利益机制,使资源配臵最优化,达到效益最大化目标。
(三)达到政企分开
公司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 场主体,必须要政企分开。首先要改变公司现有的产权结构,理清产权关系,让所有权人到位。公司由于是市政府的附属机构,直接接受市政府的各种指挥,特别是在资产处臵、人事变动、资金管理、劳动保障等方面由市政府说了算,这对想要作为一个独立经济盈利主体来运作的企业将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企业在市场上的生存和发展。
解决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的唯一方法就是指定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如旅发会)管理公司经营的赤水景区资产和国有投资的那部分资产,以出资人的身份向公司派驻股东或董事,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而政府对公司董事会或经理人员所作的决策不再进行干涉,只通过派出人员以自己投资份额施加影响,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产权清晰,责、权、利对等。在企业产权多元化的格局中,能更好地实现股东、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划分,更好地在公司的内部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做到责权明确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要求的新型企业制度。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要权责明确,而且权责要到位,最大限度的抑制人控现象,以及其它的问题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由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机制。
第一,建立个人风险机制。一是公司资产的管理者或经营者 由于工作失误造成的企业受到损害,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二是采取全员的聘用制,把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后路堵死,经理们干不好同样可面临失业的可能。
第二,建立激励机制。公司必须对经营者的才能、责任、风险和贡献给予相应的回报,更大幅度提高他们的收入,使其职业成为“金饭碗”,干得好,继续端,且越端越大;干得不好,随时可砸掉,这既是一种激励同时也是约束。
第三,建立新的监督机制。现代企业制度意味着政府(或旅发会)对企业的直接干预管理能力减弱,那么对经营者的监督、约束将显得更加重要。因此要建立新的资产监督体系,实现对企业、股东资产保值增值状况的监督;建立对企业经营过程的监督体系,防止资产的流失,维护股东权益。公司股东会和董事会要有权有责,董事长和总经理应分设,不得互兼,杜绝双重身份,形成制度上的制衡关系。监事会真正发挥作用,保证经理层正确执行董事会的重大决策,对所有者权益负责。
另外,要充分发挥工会的监督作用,使之真正成为职工利益的代表体,工会还要参与公司的管理,了解公司经营,有相当的发言权,成为联系经营者、股东与职工的桥梁。
(五)实现科学管理
公司要通过改制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结构,明确权利机构、监督机构、决策机构职责范围,真正做到权责分明。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起新的经营机制和竞争机制,激 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
公司组织机构要体现精干、高效原则,减少管理层次,实行扁平化管理,强调职能部门综合化,以减少条块分割造成的弊端。
公司领导岗位的设臵要根据公司的规模本着高效原则,各级岗位不设或少设副职。中层或基层用助理代替副职,协助领导工作,以降低管理人员与生产人员比例。
第二篇: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工作汇报
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汇报
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自去年底完成对旅投公司合并整合,收回百龙公司景区经营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旅游工作的指示,紧紧围绕国家5A和4A级旅游景区创建,加快大瀑布、四洞沟、佛光岩、竹海桫椤等景区旅游项目建设,加大融资力度,不断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强化工作协调,以重点项目的持续建设实现公司的稳定健康发展,景区项目保持平稳较快推进态势,成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现将项目建设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投资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按照赤府办发[2013]22号文件要求,公司应完成投资任务5亿元,完成市政府下达招商引资任务为8亿元。截止到现在,公司已完成项目投资2.73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4.62%;完成招商引资5.9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4.37%。主要项目进展情况如下:
(一)已开展建设的旅游项目
已开展建设的旅游项目有:大瀑布5A级景区项目提升项目;四洞沟景区基础设施项目;竹海公园4A景区改造项目;桫椤保护区景区项目;佛光岩4A景区基础设施项目;丙安古镇和大同古镇改造;赤水游客中心建设项目。
(二)规划编制完成情况
与全国知名的浙江远见旅游发展机构合作,签订了《赤水市旅游发展咨询服务协议》,为赤水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方面提供了较好的智力 支持和人才保障。远见集团已高质量完成了《赤水旅游综合体建设规划》的编制,已报省旅游局组织评审;完成了竹海、桫椤、佛光岩3个单个景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已进行了三次审定和征求意见,本月底交付成果报省林业厅、环保厅评审。
(三)主要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1、赤水市游客接待中心工程
装饰柱安装基本完成,内隔墙砌筑抹灰施工完成,隔墙板安装完成,屋面干挂施工完成65%,墙面汉白玉干挂完成80%;屋面天窗骨架施工完成;一层水池周边真石漆完成60%;10.5m屋面防水施工完成,6m屋面第一道防水施工完成50%;一层大厅吊顶、地面铺贴基本完成,腻子涂料完成70%,格栅窗安装完成90%;一层雨棚底部玻璃幕墙框及感应门安装完成;18-21轴吊顶安装完80%、地面铺贴完成85%,窗框安装完成,腻子涂料施工完成60%。
6层以下电线敷设完成,一层配电箱安装完成,一层、二层、三层插座开关接线盒安装完成,室外部分配电管线敷设完成80%;建筑物内室内风管安装完成,一层大厅及18-21轴空调水管安装完成,室内风机安装完成。5层以下消防管道安装基本完成,一层消防栓安装完成,室外消防管道安装完成75%;室内外的给排水工程完成70%。
中心广场完成90%,大巴停车场(除暂不能施工的区域)施工完成80%,小车停车场室外完成90%,休闲广场施工完成80%,室外连廊及室外设备间结构及砌筑抹灰施工完成。
共完成投资1.3亿元(2013年完成投资约6000万元),占计划数76.47%。
2、大瀑布景区工程 主要工作完成如下:
入口商铺及灰色空间改造(一标):进行灰色空间钢结构主体施工,灰色空间木格树上漆和装饰装修,屋面贴小清瓦施工正在进行。商业街灰空间改造完成进度30%,屋面工程完成进度70%。
大瀑布停车场(一标):路缘石安装完成600米,道路基稳水层250米正在施工。完成停车场土石方、停车场结构层工程,停车场面层区完成40%。
游客中心及附属设施改造(二标):进行入口服务区广场铺转,入口木栈道、观景平台桩基础挖掘及分桩基浇筑混凝土;中洞加宽路面铺装青石板;入口游客中心屋面贴小青瓦正在进行;中洞厕所、茶楼施工正在进行。游客中心及附属设施改造工程形象进度完成40%,室外工程完成进度40%;栈(步)道完成进度15%。
奇兵古道(三标):道路栈道进行基础开挖和石坎砌筑;开始对大瀑布老入口至龙桥段条石开切及加工。曲桥至中洞基础工程完成80%,大瀑布入口至龙桥完成步道改造工程完成10%。
瀑布顶端项目(四标):大众简餐首层钢筋及模具制作,混凝土浇筑。建筑主体工程完成70%,路面工程完成70%。
大瀑布观光电梯项目:正按市政府要求进行方案调整。已向国家旅游局申请5A景区。完成投资约1100万元,占计划数的28.95%。
3、四洞沟景区 现已完成四洞沟主要项目的征地,景区拆迁已完成入户调查、丈量测绘,进入违章建筑认定和签订拆迁协议阶段。完成部分施工图设计,已完成华荣寺停车场、游客中心、移民房、商品街等7个项目的竞谈招标。完成投资约400万元,占计划数的10%。
4、佛光岩景区
完成佛光岩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景观附属设施建设,完成佛光岩观光车中转站建设和公厕建设,已完成游步道改造和栈道建设一期工程,二期栈道工程已在施工当中。已向国家旅游局申报4A旅游景区,完成投资约1010万元,占计划数的50.5%。
5、竹海桫椤景区
创国家4A旅游景区工作已由国家旅游局专家组进行了评审。现已完成竹海公园商业街改造建设,完成两座厕所改造建设,观海楼至竹海湖轨式滑道正在施工建设。其他项目已委托浙江远见旅游规划设计院进行设计。完成投资约300万元,占计划数的14.18%。
6、大同(丙安)古镇:已完成古镇设施建设一期工程,修建了古镇大门和停车场,进行了古镇环境治理,丙安古镇学校客栈改造项目已进入设计,完成投资约1000万元,占计划数的66.67%。
7、景区智能数字化系统工程:已完成设计,正在按程序进行招标。完成投资200万元,占年计划数的10%。
8、景区导视系统工程:已完成标识牌和旅游LOGO设计,在游客中心或景区工程建设后期招标施工。完成投资约200万元,占年计划数的10%。
9、旅游快速通道及景区环线公路:项目由旅发公司融资,属公司投资任务,项目分别由国投公司和交通局组织实施,项目已开工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投资约1亿。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抓保障,推进项目建设责任机制落实。公司成立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机构,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分管副总任副组长,加强对项目投资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和推进,确保项目建设有力开展。研究制定了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将全年项目建设目标任务进行详细分解,明确专人主抓、专人负责具体工作。
(二)建机制,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的督查指导。一是建立了深入到一线调研、工作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落实的“一线”工作落实机制,公司领导每周深入项目一线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不定期向市领导汇报项目情况。二是建立了项目建设会议制度,每周定期召开工程会议,集中解决重点项目中存在问题。三是加强项目建设工作落实的督促、检查。制定和实施工程项目建设责任追究制制度。同时,将项目建设工作作为了今年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重点项目建设台账管理制。将公司项目建成工作台账,明确项目具体开竣工时间、投资计划、责任部门、责任人等相关内容,加大台账的督查落实力度。
(三)抓管理,强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2013年为公司项目建设年,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重心和中心,坚持定期与上级部门、项目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对接,每周一汇总,每月一汇报。明确目标,倒排工期,科学组织,合理调度,密切衔接各施工环节,高效推进。坚持快字当先,充分调动工程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管理人员工作要首当其冲,要全面熟悉项目流程,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和能动性,以项目现场工作会议为平台,及时解决施工难题,切实缩短工程手续办结时间,有效保证了项目建设的推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景区项目推进上,虽然各级都十分重视,也在不断完善工作措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前期手续不完善,致使个别项目不能按期开工或推进缓慢;二是少数项目外部施工环境复杂,存在强拦工程、超高标准要求索赔、阻工等现象,且协调难度大,处理时间长,牵扯精力多;三是部分项目拆迁工作难度大,有的拆迁手续难办理,有的商谈周期长,有的个别农户工作难做通,因拆迁工作难推进、不到位,而影响项目的进程。四是公司目前人力资源十分匮乏,尤其缺少懂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一定程度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推进。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施工进度控制
工程进度控制实行动态控制,重点检查工程实际进度是否满足计划要求。一是根据公司制定的进度计划,核查承包施工单位的施工计划,并组织监督协调实施;二是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项目年、季、月施工计划;三是及时检查现场实际施工进度并做好记录,通过现场调度会对进度进行盘点,找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异,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二)继续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一是严把设备质量关。设备的质量与后续的安全生产运营有直接关系,特别是电梯、索道、酒店设备等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优劣成败。从设备招投标开始进行厂家选取、制造跟踪、现场安装与验收,把好第一道设备质量关从而实现从整体质量的完好。
二是严把施工队伍关。在评标过程中严格把关,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业绩、资金情况全部掌握,谈判及合同签署时在质量控制上要完全达到我方的要求。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明确规定承建单位的职责,加强合同管理,优先使用业绩优良的施工队伍。对不符合相关规定及质量安全要求的投标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把好工程建设第一道关,杜绝施工单位资质不合格、特殊工种无证上岗的现象,规范工程建设行为,同时严格杜绝工程转包和“以包代管”现象。
三是严把施工质量关。加强过程控制,工程验收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对于主体工程,如平台开挖回填、基础浇注回填、工程吊装、线路的铺设、电梯的安装调试等要求监理进行旁站;对于所有隐蔽工程实行施工单位、监理和业主三方联合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同时加强考核力度,对检查过程中的不合格项严格按照公司考核管理办法进行考核处理,控制施工的返工率,保证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
(三)继续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一是强化安全管理策划工作。继续建立健全以落实责任制为核心的、标准化的安全管理策划闭环体系,进一步规范工程投资部和各级 7 人员的职责,层层落实安全目标和安全责任,重点抓好工程安全管理策划。建立完善安全考评工作长效机制,实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水平。
二是继续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结合安全月活动、打非治违和重要节日开展的安全大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事故隐患整治和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工程设备隐患排查,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实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动态闭环管理,达到工程项目建设“零事故”目标。
三是加强安全标准建设。按照上级要求和公司安排,2013年公司将全力进行安全标准化达标建设,通过工程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全面实现安全标准化,达到本质安全。
四是全力以赴抓好防汛防冰冻工作。景区项目地处高山,山高坡陡,地势险峻,一旦发生暴雨和严重冰雪天气,引起山崩、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依然极大,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坚持将防汛防冰冻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思想上,行动上,严阵以待,充分做好应对突发洪水和极端气象条件下防冰冻抢险的各种准备工作。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组织协调,加强预案演练,做好物资储备,做好应对措施。
(四)是继续完善制度建设,健全管理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使之更具科学化和人性化,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作用。在制度执行方面,公司上下要做到“有章可循、令行禁止、监督从严、执行到位”。推行督查督办机制,提升工作执行力。建立督查 工作运行机制,明确督查工作范围、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对重点项目建设目标的执行、管理、反馈和考核实施督查督办,确保政令畅通,执行到位,保证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五)全力推进工商银行二期工程货款项目的建设
工商银行二期工程货款项目是公司在吸取了前一期工程建设好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申请的景区工程项目,是实现赤水风景区和公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特别是在全省大力推进“100个旅游景区”建设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要积极配合上级单位抢抓机遇,把握先机,抓紧推进工程建设步伐,实现工程新的进展,圆满完成全年投资建设任务。
同时,我们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好准备,以参与项目工程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公司现有的人才资源、技术优势,全力打造一个在质量进度投资上更趋完美的景区示范工程。
2013年9月9日
第三篇:2013年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岗位面试题目单
2013年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营销岗位面试题目单
要求:
1、考试时间:10分钟2、2--3小题(任选其一作答)
(1)、自我介绍。
(2)、请你为赤水旅游提一个宣传口号,并说有理由?
你如何向别人推荐赤水旅游?
(3)、请你设计一次市场调查活动?
请你自述一次自己参与的市场调查活动。
(4)、介绍一次自己成功说服别人的经历。
第四篇:2013年集团改革方案意见
公司切块经营与机械设备配套探讨
-----2013年各公司改革方案研讨材料 根据各公司切块经营,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总体思路,结合机械设备管理的有关要求,为充分发挥机械效能,管好、用好机械设备,保障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对设备改革工作做以下设想。
一、机械设备运作方式优缺点比较
1.机械设备运作方式主要有两种:租赁方式,按时计费。各公司自有设备的使用方式。
2.站在项目施工角度考虑,租赁方式的优点是项目管理人员省心,对于工期紧,安排周密情况下,可以降低施工机械成本。但对于工期长的项目,外界干扰多或安排不周密情况下,施工进度缓慢将导致各公司施工机械成本增加。
3.站在项目成本控制角度考虑,设备租赁方式将使得项目机械使用成本更加显现,而各公司自有设备的使用方式将使得机械使用成本表现为隐性。
4.站在设备调配灵活性的角度考虑,设备集中租赁管理,有利于设备的灵活调配,避免个别公司长期占有设备。
5.站在技术管理的角度考虑,设备集中租赁管理,能够精简机构,便于对操作人员集中管理,有利于操作人员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氛围。
6.站在施工项目人员管理便捷角度考虑,各公司自有设备的使用方式,有利于提高人员对各自公司的忠诚度,激发员工的对本公司的向心力,便于各公司领导垂直管理。
7.站在机械设备配置的角度考虑,各公司自有设备的使用方式,有利于各公司站在本公司发展的角度,提高各公司配置设备的动力,有力于集团设备资产的增值及建筑资质保持和提升。然而在没有集团鼎立支持下,个别公司会因资金问题,而影响设备的购置,若长期租
赁设备将导致该公司经营成本的增加。
二、从公路施工角度看集团组织结构与道路工程施工
1.集团在总裁及其经营班子领导下,设综合部、人力资源部、审计部、财务部、工程管理部、产业开发部、机务安全部、设备租赁公司、路桥咨询公司、桥梁公司、市政公司、养护公司、检测公司、交通设施公司、绿化公司、材料营销公司、海珍品公司、海洋食品公司、泰华置业公司。其中与公路施工密切相关的部门有6个职能部门,9个公司。
2.道路工程通常分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环保工程及交通设施工程。而我单位机械设备根据交通运输部分类又可划分为土石方机械(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等)、路面机械(沥青机组、摊铺机等)、混凝土及灰浆机械(拌合站及灰浆泵等)、水平运输机械(自卸车等)、起重及垂直运输机械(起重机及架桥机等)、钻孔机械(钻机等)、金属、木料、加工机械(电焊机、切断机等),动力机械(发电机等)、检测设备。
3.考虑强化公路施工的专业性,建议根据道路工程的划分,成立路基工程专业公司、路面工程专业公司、桥梁工程专业公司、绿化工程专业公司、交通设施专业公司及总承包项目经理部(或大项目经理部)。对专业性强的工程项目,由相应的专业公司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对大的多专业性项目(包含路基、路面、桥梁等大项目),由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大项目经理部)组织相应的专业公司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三、机械设备的配置
1.方案一 :考虑设备使用的专属性及设备操作人员对本公司的忠诚度,建议将土石方机械划拨给路基专业公司、将路面机械划拨给路面专业公司、将混凝土及灰浆机械、起重及垂直运输机械、桩孔机械及金属木料加工机械划拨给桥梁专业公司,检测设备划拨给检测公司、绿化设备划拨给绿化公司、标志标线设备划拨给交通设施专业公司。各公司成立设备管理科,加强设备的管理。
2.方案二:考虑设备租赁的灵活性,组织结构的精简,项目核算的真实性,以及设备租赁的发展,大型机械设备归设备租赁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小型机具划拨给相应的公司,由各公司自有使用。各公司设专职机械管理人员,加强机具设备的管理。
3.方案三:考虑组织结构的精简,设备使用的专属性以及设备使用的通用性,设备租赁的发展趋势,将专属性设备划拨给相应专业公司使用,将大中型通用性设备划拨给租赁公司统一运营,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的公司成立设备管理科或设置专职机械管理人员。
结合集团结构形式及设备使用发展的需要,本人认为方案三较适合公司切块经营的总体思路。
四、加强管设备管理职能,充分发挥职能管理部门的作用
1、加强机务安全部的管理职能,增加机务安全部人员编制。在集团实行实行“集团、公司、机械队(班组)”三级管理职能,明确各级职责。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2.如果设备划拨到各专业公司,应加强设备管理的领导。在各公司管理层面,应选拔懂设备、会管理、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班子成员里去。
3.加强定额的制定与管理。及时了解贯彻执行上级及集团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深入了解设备使用情况,了解同行业设备使用情况,修订完善设备年工作台班定额,设备燃润料消耗定额,设备轮胎消耗定额,设备维修费用定额,以定额来科学地考核设备使用状况,4、加强设备使用情况的监管,强化统计核算职能,对于大型设备的购置、报废及设备的调拨、外租应实行审批制度。在集团及各公司管理层面,设立专职统计核算员,建立机械设备动态台帐,按月统计设备动态使用情况。具体包括:(1)建立机械设备动态表,实行跟踪管理。动态表具体反映各台设备在何时、何工地、在库、在修或停机待料等情况,及时掌握设备工作台班及收入情况。(2)建立设备消耗台帐,加强设备使用过程中每项费用支出的严格管理,对大中型设备进行单车单机核算,建立单机设备消耗台帐;(3)控制消耗,实行交
旧领新及审核制,对领用的各种材料和发生的维修费用,必须由机构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方可报销。(4)加强核算。将燃润料消耗、轮胎消耗、设备维修等费用支出情况,与制定的定额、历史使用情况、同机型使用情况进行科学比较,对超出定额而又无合理理由的设备,对该设备相关人员予以处罚,杜绝“跑、冒、滴、漏”现象,通过节能挖潜,取得管理要效益。
5、加强设备内业资料管理,建立健全机械设备档案,完善设备总台帐(机表
一、机表二)。集团财务部建立资产台账、集团机务安全部建立设备台帐,各公司建立设备分台帐,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加强设备盘点,与财务部门、设备使用部门联合,力争每半年进行一次盘点,确保一年至少进行一次盘点。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和使用档案,对于5万元以上的设备要做到一机一档。设备技术档案(说明书、合格证、备件目录、安装图纸、电路(气路)图、液压管路图、装箱单、维修说明书、验收单等)及使用档案(使用记录、维修记录、单机/车核算记录等)要齐全,认真扎实做好基础工作。
6、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查考核,按照机械设备考核评分标准,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集团确保每季度集中组织一次检查。各单位确保建立机械设备月检制度,建立设备使用、保养奖惩机制,并确保落实到位。
7、加强设备维修保养,严格落实“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原则。强化机械设备保修计划的制定,避免机械设备出现拖报、漏保、失修现象。探讨交通设施公司与各自有设备公司的合作与发展。
8、加强“三定”(定人、定机、定岗)管理,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人员的教育,增强员工的信心,提高人员的思想素质,搞好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设备管理人员及操着手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2013年1月30日
第五篇:甘肃省关于加快发展旅游意见
甘肃省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甘发【2010】9号(2010年7月14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我省旅游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业,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故乡,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始祖文化、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我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冰川雪峰、大漠戈壁、森林草原、峡谷溶洞、丹霞砂林交错分布,自然风光独特;我省是民族交汇融合区,生活习俗、节庆礼仪、宗教信仰各异,民族风情丰富多彩;我省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长征的主要途经地和会师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我省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建设国家重要旅游集散中心的区位优势明显;我省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新能源基地、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和航空航天基地,发展旅游新业态空间广阔。
(二)加快发展旅游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尤其是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为我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尤其是“中华民族重要文化资源宝库”的战略定位,为我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我省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体系日趋完善,功能显著增强,尤其是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各级党委、政府认识的深化,思路的拓展,尤其是发展理念的创新,工作措施的强化,为我省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和工作基础。
(三)加快发展旅游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加快我省旅游业发展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推动消费升级,保增长、扩内需的客观需要;是发挥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抢抓发展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现实选择;是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建设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用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
二、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在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融资政策上要有新突破,立足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立足于建设文化旅游大省和生态文明省,立足于以人为本、增收富民和构建和谐社会,把加快发展旅游业提升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树立“精品丝路、多彩甘肃”旅游新形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项目开发和景区景点建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强宣传促销,提升整体形象,提升产业素质,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的跨越,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努力建设中国西部旅游胜地和旅游目的地。
(五)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市场监管、政策激励的主导作用,更加注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政府调控、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格局。
——坚持重点突破与区域协调相结合。全面贯彻“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优化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突出旅游精品线路和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带动全省旅游业协调发展。
——坚持产业升级与产业融合相结合。推动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不断开拓旅游产品新领域,创建旅游产业新业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大力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旅游综合功能,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培育大市场、形成大产业、推动大发展。
——坚持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倡绿色消费、低碳旅游,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永续利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经济总量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增长,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8%,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GDP总量的8%,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就业容量进一步增加,每年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
——到2020年,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功能更加完善,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建成文化旅游大省。
三、主要任务
(七)优化旅游产品体系,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按照国家旅游精品线路布局和我省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省资源优势,加强区域合作,优化旅游产品体系。打造“321”精品旅游线路,做大做强丝绸之路旅游线、华夏文明黄河旅游线、大香格里拉旅游线等3条国家精品线路,积极培育甘南—陇南—定西—白银—庆阳红色旅游、天水—陇南三国古迹旅游2条成长型旅游线路,全力建设兰州、天水、平凉休闲度假旅游圈。培育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旅游知名城市、旅游强县、特色旅游名镇、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示范区。把兰州建成西北重要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把天(水)平(凉)、酒(泉)嘉(峪关)建成东西两翼连接周边省区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进一步提升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长城、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麦积山、平凉崆峒山、黄河三峡等景区的知名度,扩大国际影响力;全力推出敦煌雅丹地貌、张掖彩色丘陵、祁连雪山草原、秦安大地湾遗址、临夏古生物化石等一批具有世界吸引力的新兴旅游产品。把宕昌哈达铺镇、榆中青城镇、永登连城镇、古浪大靖镇、秦安陇城镇、临潭新城镇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建成新型旅游小城镇。建设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建立健全旅游商品设计、生产和供销体系,开发纪念品、土特产品和大众旅游商品。研究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陇菜体系,提高餐饮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
(八)大力推进项目开发,实施项目支撑战略。围绕扩充规模、强化功能、丰富内涵、提升品质、完善服务、优化环境,选择比较优势明显,对周边资源具有整合功能,对旅游线路具有支撑作用,对区域旅游具有带动效应的重点项目,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吸引有实力的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开发建设,着力打造能够提升全省旅游品牌效应、年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次的核心景区,形成大容量,构建大循环。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南梁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会宁红军长征会师旧址、腊子口战役遗址、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榜罗镇革命遗址等红色旅游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周祖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和丝路文化产业带。开发建设湿地保护、防沙治沙、高原草原等生态旅游示范区。突出加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重点解决接待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加快建设星级旅游饭店和旅游度假村,引进品牌连锁饭店,2015年兰州市五星级饭店要达到5家以上,省内其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应有五星级饭店;发展壮大旅游汽车公司,2011年高档旅游汽车达到1000辆左右;加快旅游厕所建设,2011年完成1000座以上旅游厕所改扩建任务,主要旅游城市、景区、旅游餐饮场所、旅游线路沿线的厕所达到国家星级标准,各类经营场所的公用厕所对游客开放。
(九)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实施市场开发战略。以提升甘肃整体旅游形象为目标,加强旅游宣传品制作,改善宣传促销基础条件,整合资源和资金,集中捆绑开展国内外宣传促销,利用上星卫视、《读者》杂志等强势媒体,突出强化“精品丝路、多彩甘肃”的整体旅游形象,实现宣传的聚合效应、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突出文化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景区景点特色,加强营销策划,提炼形象鲜明的主题口号,设计特色突出的宣传标识,丰富活动内容,积极参展促销,举办各类节会,增强宣传营销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开展主要客源地推介活动,通过设立联络处、走出去参展促销、请进来考察踩线等方式,重点开发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周边市场,努力开发台港澳、日、韩等近程市场,积极开发欧美、东南亚等重要市场,培育开发俄罗斯、南亚、中亚等新兴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开展旅游网络营销活动,成立省旅游信息中心,市州和重点旅游县(区)及4A级以上旅游景区设立旅游网站,建立旅游网络信息发布、宣传推介、咨询服务系统,开辟旅游宣传新途径,培育旅游消费新群体。加强区域合作,进一步强化与主要客源国(地区)和全国旅游机构的旅游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市场共享,形成宣传推介和市场开发的叠加优势。
(十)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实施旅游畅通战略。要把改善交通条件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工作和首要任务,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通达重点景区建设步伐。建设兰州—临夏—甘南—九寨沟—陇南—天水旅游交通环线,建设敦煌—格尔木高等级公路,打通连接景区的快速通道,对途经4A级以上景区的高速公路设置出入口。开通兰州与国内重要城市之间的直达列车,旅游旺季增开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的旅游专列。增加兰州、敦煌、嘉峪关至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线、航班密度,尽快开通兰州和敦煌国际口岸,开辟兰州至港、台、日、韩等地区和国际航线。加快兰州、敦煌、嘉峪关和庆阳机场改扩建,新建夏河、陇南、张掖、金昌机场。建设具有鲜明视觉效果和有效引导作用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2011年完成高速公路沿线和重点景区旅游标识标牌建设。完善重要交通枢纽和二级公路沿线服务区、加油站的旅游咨询、商店、餐饮等配套服务体系。
(十一)发展文化体育旅游,实施产业融合战略。把加快发展旅游业与建设文化大省紧密结合起来,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食住行游购娱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旅游开发建设要依法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商品开发要提高文化创意水平,旅游饭店和餐饮要突出主题文化特色,旅游经营服务要体现人文特质,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各级各类文艺院团要充分发挥文艺创作和演艺人才优势,量身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雅俗共赏、游客喜闻乐见的演艺节目,增强针对性、趣味性和游客参与度,集聚人气,拉动消费。4A级以上旅游景区所在城市要建设中心演艺场所,编排精品剧目,提供常态演出;重要的旅游饭店、休闲娱乐场所要开展灵活多样的演艺活动。积极培育敦煌沙滩排球、嘉峪关铁人三项、永靖龙舟赛、冶力关万人拔河、贵清山攀岩及丝绸之路汽车拉力赛等赛事品牌,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大力推进旅游与工业、农业、林业、水利、商贸、地质、环保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自驾旅游、探险旅游、保健旅游等旅游新业态。重点开发河西新能源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玉门油田、戈壁钢城、中国镍都、循环经济区等工业观光旅游和育种制种基地、葡萄庄园、花卉基地等农业观光旅游。加快发展白龙江、小陇山、子午岭森林旅游和甘南草原、黑河流域湿地、戈壁绿洲等生态旅游。
(十二)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旅游富民战略。鼓励引导农户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乡土民俗风情、民间文化艺术、传统劳作方式,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业态,以景区、林区、郊区四周为重点,把乡村旅游作为省内旅游重要目的地,积极创建“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旅游品牌,形成“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的乡村旅游模式,以适应日益扩大的短途、小长假、郊游需求。“十二五”期间,扶持发展500个专业旅游村和1万户农家乐。制定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加强对农家乐、农家旅馆的管理和指导,提高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家电下乡”政策,支持从事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的农民批量购买家电产品和汽车摩托车。实施“旅游创业援助计划”和“旅游扶贫行动”,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鼓励在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旅游开发,以创业带就业,以发展促脱贫。在“两州两市”(甘南州、临夏州、定西市、陇南市)和革命老区开展旅游扶贫试点。实施“妇女旅游就业援助计划”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对贫困地区农村妇女提供培训和小额贷款援助,对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创业扶持和就业辅导援助,促进更多妇女和大中专毕业生在旅游领域就业。
(十三)规范旅游行业管理,实施素质提升战略。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标准化管理为手段,信息化服务为途径,低碳环保为目标,提升服务质量和产业素质。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制定景区、旅行社、饭店、餐饮、购物以及农家乐的统一服务标准,实行旅游餐馆、旅游商店、旅游演艺场所挂牌制管理。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旅游行业自律和旅游诚信建设。健全旅游安全体系,落实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对旅游安全的监管责任和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旅游监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完善旅游安全提示预警制度,落实安全教育、预防检查、事故报告、应急处置、紧急救援、善后处理及保险赔付、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大旅游质监执法和市场监管力度,省、市(州)和重点县(区)要健全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加强执法职能,公安、交通、卫生、工商、质监、安监、物价等部门要依法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创建绿色环保企业,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建成旅游景区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提高景区环境质量。
(十四)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实施人才强旅战略。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要把旅游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和人才引进列入全省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组建培训机构,建立培训基地,强化岗前和岗位培训,五年内完成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增设旅游相关专业,加快策划、规划、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有计划地选派各类业务骨干到旅游发达地区和国家学习深造,积极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和专业领军人才,逐步形成岗位培训、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送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评定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严格执行导游等级制度,实行导游员薪酬与职业资格挂钩制度。全面开展岗位练兵,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技能。
四、保障措施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发展合力。省委、省政府成立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全省旅游业发展战略与改革,指导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旅游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和分工,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相关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旅游主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规划布局、宣传促销、市场监管、队伍建设等行业发展职责。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旅游业规划编制、实施和项目建设的综合协调工作,财政部门要逐年增加旅游发展资金和宣传推广资金,交通部门要将旅游景区连接道路列入交通建设规划优先安排,支持组建高档旅游客运公司,宣传部门要将旅游宣传作为重要内容,切实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文化部门要积极支持旅游文艺创作和演出,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其他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和任务分工,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十六)科学制定规划,加强统筹协调。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制定符合省情和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全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市(州)旅游业发展规划以及景区(点)建设规划构成的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谋划一批大项目,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十二五”和2020年旅游中长期规划,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专项规划,以及重点景区(点)建设规划,并做好与国家、省、市(州)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的衔接,实现与国土、建设、交通、工信、农业、林业、水利、扶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统计、金融、税务、宗教、文物保护等各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建立规范的旅游规划制定和评审程序,特别要对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域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质量和水平。强化旅游规划的权威性,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加强行业指导,加大监管力度,坚决杜绝有规不依的现象,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十七)加大政府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省级财政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011—2015年每年安排1亿元,以贷款贴息为主,主要支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推介和重点旅游商品研发。专项资金的使用要严格按程序审批,市州和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省旅游局和省财政厅审核,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省旅游局和省财政厅要尽快研究制定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市、县要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形成政府加大投入的扶持激励机制。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开展银企对接,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贷款规模,放宽旅游企业享受中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的条件,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的经营困难旅游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加大信用担保机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担保力度。鼓励中小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户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支持旅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采取借壳、参股等方式在主板、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外商资本特别是境内外战略投资者、上市公司,开发旅游资源,兴建旅游项目,参股旅游企业,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十八)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企业改革。加快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旅游行业协会要尽快承担起应有的职能,逐步与主管部门脱钩。深化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除文物保护单位外,按照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属地化管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跨行政区域的旅游景区由上一级政府明确管理主体。加强旅游景区门票管理,试行“一卡通”、“一票通”。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分配景区景点门票收入和演艺收入,引导旅行社、景区景点、演艺公司及旅游相关企业加强联合协作,充分调动旅游企业参与经营、推介、演出等旅游环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组建旅游投资集团公司,高起点、大手笔开发一批重大旅游项目。支持培育大型旅游企业,发挥骨干带动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革,2011年完成省属国有旅游企业改革任务。放宽旅游市场准入,降低门槛,打破行业、地区壁垒,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产业,加强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省外境外特别是知名大企业参与我省旅游开发。采取项目特许权、运营权、旅游景区门票质押担保和收费权融资等方式参与旅游项目开发,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在旅游产业中的比重。
(十九)完善配套政策,优化发展环境。落实旅游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允许旅行社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公务活动提供交通、食宿、商务等服务。对企业性质的旅游景区(点)经营收入,凡符合政策的,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旅游企业用于宣传促销的费用,依法纳入企业经营成本。污染物排放达标并已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旅游企业,缴纳污水处理费后免征排污费。旅游企业招用下岗失业人员,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对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高档旅游汽车减半征收高速公路通行费,依法许可在旅游淡季运营长途客运班线。各级政府要将旅游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优先供地;因项目建设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法按程序及时调整。单项投资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可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允许旅游投资开发与城市土地整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积极支持利用荒地、荒山、荒滩、荒漠以及废弃矿山开发旅游项目。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土地兴办旅游企业。充分利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二十)强化目标责任,加强绩效考核。将旅游产业发展指标纳入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省政府与市州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旅游企业的考核,对新获评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白金5星级饭店和获得全国“双百强”的旅行社、中国驰名商标以及中国名牌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独立经营的旅游企业(集团)和年自联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的旅行社,给予表彰奖励;对组织入境旅游包机、国内旅游专列和一次性组织游客超千人的旅行社,给予奖励和补助。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对游客投诉率高、经营管理不善、破坏资源环境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各市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本《意见》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