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一、专业改革的总体思路
1、以培养适应旅游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旅游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制定培养方案。
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改善课程体系,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4、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在计划总学中的比例。
5、以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职称层次、学历层次和技术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走出去,请进来”为途径,努力塑造“双师型及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6、以旅游企业各岗位实际需要的“知识点、能力点”为基础,不断更新教学法内容,优化教案,将优秀教案印成讲义,将优秀讲义印成教材,加强适合本专业特点,起点较高,示范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建设。
7、加强校内外专业实验室建设,并与省市内驰名的高星级旅游酒店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高档次专业实习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等旅游应用性人才的新路子。
8、规范实训教学,建立健全多形式的实训方式,加强对各种形式的实训方式进行监控,按照成熟的理论教学程序,编写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手册、实训进度与实训导师制度。
9、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0、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构建一种具有职高特色,符合涉外餐企业管理与服务特点,与本校,本专业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教学体系。
二、专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面向、三项原则、四个突出。一个目标:培养目标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国际商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两个面向:面向社会、面向人才市场,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三项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强化“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办出应用型特色。四个突出:突出技术应用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有:
1、整合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充分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校内外专业人士的意见,特别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明确各方面知识所占的比例,形成能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并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2、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份量。实践教学体系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应用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四个部分构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
3、坚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课堂进企业的培养模式。积极推
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践环节。目前已与外贸中心酒店,温泉大酒店,福州大饭店,福建康辉国际旅行社,福州榕树王旅行社,香格里拉大酒店等签订了实训基地协议,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到企业顶岗实习。
4、重新调整第五学期的课程,将该学期后半学期(后8周)的课程移至前半学期(前8周),后八周调为完整的实习周,与第六学期相连续,这项改革深受企业的赞许,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
(二)以增强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
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树立“质量、效益、发展”课程建设与改革观念,改革的具体目标是: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组织教师深入企业、社会开展三项需求分析,一是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分析,二是高职人才规格需求的分析,三是受教育者的需求分析。经过以
上一系列分析,结合海西社会经济发展对旅游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院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充分考虑学校现有基础、办学特色、办学条件的基础上,调整、设置和更新课程内容,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
(1)针对旅游行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分解,将其中基本性知识、技能确定为核心技能,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
(2)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
(3)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组合成一个专业及专业化方向的课程体系。
(三)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多年来,按照学校改革与建设的整体规划和设想,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本着“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始终将建设全面适应现代化教学与实践的、设施完备、设计合理先进、具有仿真职业环境的实训室作为专业建设的大事来抓,拟建成导游实训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实训教学条件与环境。
2、校外实训条件的建设。
积极寻找校企合作达到校企双赢的机会,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成立学校、企业、行业领导、教授、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内容、学时安排等,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实习基地,选择职业环境开展实践训练和技术培训,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工作;依托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为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资格或岗位培训与考核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深入企业结合实际,真刀真枪的进行顶岗实习,并通过专业(职业)技术考核。
(1)多年来,本专业发挥行业办学及校友公司实力强的优势,在福州与专业对口单位建立了6个校外实训基地(具体情况见附件一)。将课堂建在企业,建设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教学实训基地,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导、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方式将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2)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课程中引入公司、企业业务流程和工作项目,聘请业务骨干指导实践教学。
(3)吸纳企业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市场调研,召开职业能力分析专家研讨会,编制职业能力分析图表,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确定教学内容,重新制订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校企合作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教学文件,从而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
(4)以校外实习基地为平台,学生顶岗实习3-6个月,由专业教师、辅导员及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第二篇: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讨论稿)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教育综合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建立起了完善的公民教育体系,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县级区域前列。顺德相继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与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区。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因此与时俱进的顺德教育在教育综合改革的规划中,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一)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人才培养历来是各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关注点。日本曾提出“面向21世纪,培养生存于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观点;2001年1月2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新任总统C.W.布什提交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1995年的法国小学教学大纲以培养法国社会中的自治、有责任心的公民为主旨。各国纷纷把培养国家人、世界人作为人才战略目标。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并处于转型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1 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在2020年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雄伟目标。就地区而言,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随着《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随着我省大部制改革尤其是顺德大部制改革试点的推进,随着我省“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改革越显重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顺德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继2009年顺德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评估以后,2010年顺德又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在全国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用“先行先试”的顺德精神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顺德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顺德教育和全国教育一样存在着与发展着的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人的可持继发展。我区学校教育在“功利”的驱动下,各学段的教育定位不清晰。这种定位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评价手段等。因此教育越位情况比较突出,学段教育的阶段性、相融性、互补性不强,人才培养模式没能很好地顺应学生年龄阶段的身心规律。
2、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全面落实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内容的落实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校课程设置;二是学校课程实施;三是学校课程的评价。课程设置的改革留于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高中选修课程与社会实践留于形式;义务教育中非传统主科 课程留于形式;地方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留于形式;只有基于考试的课本意识,而没有或者不重视基于内涵的课程意识。实施课程方式与方法存在两个误区:误区一,对传统方式、方法的简单否定;误区二,对多媒体设备与技术的过分依赖。课程评价存在着评价太多、太早,过早给“人才”分类、定型等情况,把原本多功能的评价简单为给学生做“结论”、为上级学校选拔“人才”。
3、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实现人的多样化成长。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过度统一(统一学习内容、统一学习标准、统一学习目标、统一学习方法、统一学习评价……),无视学校与人才的多样性,将所有学校按照一个学校去办,将全部人才按照一个模子去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我精神、创新精神。现行人才培养模式过度关注考试分数、竞赛成绩、升学人数等外显质量,而忽视了学校内部的教育过程,其结果是人才培养模式只重视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而轻视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如生命的自主成长规律,学校的自主发展等)。
另外,教师的人才意识(人才观、质量观、学习观等)不强,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不完善,教育的地域文化不明显,没有从宏观上引领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等也是顺德人才培养模式的欠缺。
二、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一)有关要素的界定
1、“人才培养”:这在里是指学校人才培养,即通过学校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它包括:培养者(教师)、培养措施(培养内容、手段、制度、评价等)、培养对象(学生)、培养目标(身心发展)等基本要素。
2、“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思想基础之上,采用一定的培养措施,实施学生成长的过程总和。它具有:
稳定性——有相对稳定的结构与程序,学校之间可以仿效。多样性——各学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各学段的特点。科学性——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合乎学生成长规律。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对现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改革,建立新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国际化的需要。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总体目标:建立具有顺德特色的,符合各学段教育规律的,立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目标:
1、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代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论。
2、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3、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培养现代人才的专业化水平。
4、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培养现代人才的现代学校制度。
5、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加速人才培养的顺德课程体系。
6、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差异发展、人人成功的公平教育机制。
三、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要点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学段学校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1、制订相互衔接的“三九三”学段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三九三”是三年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小
六、初三分段)、三年高(职)中教育的简称。学前教育目标要体现一个“前”字,义务教育目标要体现“基础”,高(职)中教育目标要体现“发展”。使学校教育中各学段的人才素质培养目标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又合乎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
2、探索相互衔接的多种的人才培养学校体制。首先是积极探索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体制。分别在公、民办两种学校中开展小学、初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重点解决初、小衔接的问题。其次是在民办学校慎重地尝试高、初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但要避免用高中捆梆初中的情况再现,重点解决高、初有效衔接的问题。
3、尝试相互衔接的高、职中学生双向选择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目前高、职中通过单一的中考一次性选录学生的办法,尝试在高、职中的第一学年后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第二次选择,使高、职中教育进一步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4、建立相互衔接的学段招生制度。各学段是否合理衔接很大程度受招生制度的影响。小学、初中要完全落实就近招生的制度,目 前还在采取电脑派位招生的初中三年内要过渡完毕。制订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制度,杜绝通过转学变相在区域内收取优生、排斥差生的现象。逐步实行高中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从争取上级将中考权下放给区,到逐步实现考教分离,再到高中的部分自主招生,最后到高中完全多样化的自主招生。在规范全区学籍管理的基础上,在学前教育以上的各学段间开发学生素质信息系统,是解决各学段衔接与高学段实现自主招生的一个重要策略。
5、加强对各类特殊学校及教育机构的管理,也是建立各学段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面。通过启智学校进一步总结我区开发与培养智障儿童的经验,同时研究如何发挥启智学校的引领作用,培养好因各种原因就读于普通学校的各类特殊儿童。规范各类社会办学形式,对分布在社区的各种接送班、补习社等进行规范管理,并制订相关的规定。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学段学校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1、加强课程管理,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学前教育阶段要将培养健康人格、良好习惯等作为课程重点,淡化或去学科课程意识。义务教育阶段要加大非传统主科学科课程的执行力,加大非传统的学科课堂课程(即学校综合课程、地方课程等)开发力度。高中阶段要加强选修课程的比例与提升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职中阶段要加强基本技能学习与实际操做训练。各类学校(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的招生考试内容要弱化文本,强化课程,强化能力。区 要开展课程执行力的检查,并通过试点完善非传统主科课程的检测研究。组织力量建立各学段基于课程(而非基于文本)的题库(学科检测资源库)。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涵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引领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2、强化课程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加强对课堂内涵的研究,将课程意识落实到课堂,树立教师即课程的意识。根据新课程实施的要求,研究制订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做到有什么课程就有什么教师,有多少课程就有相应数量的教师。建立教师成长的长效机制,如开展区内名师、骨干教师评比,建立各类型的教师“工作站”、“工作室”等,引导教师过主题式校本教育生活,引领教师成为有特色的教师(教师首先是做一个有特色的教师)、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特级教师等。开展基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师新使命研究,创新教师成长新策略。
3、顺应时代变化,改革学习方式。开展网络学习与人才培养的研究;全面推广校园阅读促进人才成长;选点开展各学段课堂学习方式的研究;开展学习成本分配与学生成长的研究;提倡广泛运用自主探究、社会实践、调查访问、实验操做、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
4、立足科学发展,创新评价制度。对学校的评价应从过去的为了给学校划类、分等、分配奖励等行政式管理手段,改为引领学校发展(分析、诊断)的手段,评价的目标是为学校提出持续发展的建议等。对学校的评价可以采取行政部门主动介于式评价与学校申请式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原则上不公布对学校的评价结果。对教师 的评价应从过去的评价教师个体为主过渡到评价教师团体为主。区要尽快研究制订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绩效工作资方案。研究制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标准)、教育质量要求(标准)等。对学生的评价,在学前教育阶段,原则上要禁止一切形式的评价与考试,更不得将学前儿童分类。义务教育阶段要重视过程性评价研究、多样化评价研究、综合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研究。高、职中阶段要重视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效的评价方法。在评价中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自我、教师、家长、同学等)。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学段教育相衔接的现代学校体制。
1、创新多种办学形式。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全区范围内分学段、有步骤地开展改革试点。具体试点内容的: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研究制订学前教育(幼儿园)规范管理意见。探索公办学校多种办学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在公办中小学开展公办民助、委托管理、合作办学及建立多种学校发展共同体的改革。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逐步退出直接的学校管理过程,从过去的指挥学校教育到以后的服务学校教育,增强学校活力。尝试通过创立区域的教育研究团体(各类教育协会、学校联盟、教研中心等)引领学校发展。改简单的“校长轮岗”制度为校 长“招聘委任”制和校长“职级制”。学校中层干部改上级竞选委任制为校长组阁制。学校内部管理要引入多方面力量,如开展顾问制、组建学校智囊团、实行多元学校议教制、加强学校的各种交流(学段间交流、学校间交流、地区间交流、国际间交流等)。要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与教师领袖培养的改革试点。学校运作要从过去单一的“领导指挥”到“领导规划”、“领袖引领”相结合的模式,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提供平台让家长、社会、学生等参与到学校管理过程。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学段教育相衔接的区域公平教育。
1、守护天赋,创办适合每个学生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规则”要“顺乎自然,合乎童道”,让学生按儿童的天赋规则学习。尝试建立肯定学生各种学习成果的顺德式“学分银行”或“学分激励”。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方法。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系统规划中小学德育课程,开展“德育作业”的尝试。全面推进办好每一所学校、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的“三好”公平教育工程。在教师中开展做一个公平的教师活动,让学生在公平的教育中发现自己是一只天赋的“白天鹅”。
2、资源共享,实现区域优质教育的增量发展。开展区域内优质教师资源共享的尝试,倍大优质教师资源的作用。改革现行的为了交流而交流的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尝试优质教师在网络上为区域学生开设专题的学习辅导(讲座、学法介绍等)。
3、条件均衡,各类学校享有平等的教育条件。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使同类学校(包括公、民办学校)享有平等的教育条件。特别是要解决目前公办小学、初中的办学条件(体育设施、生活设施)不配套的问题。
四、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
1、组织领导。成立顺德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制订创新研究工作安排,成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实验小组。各实验小组统筹规划,共同协调,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验。
2、研究力量。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优秀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并聘请省内外的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并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各团队制订了研究的方案,开展有效的研究。
3、规划安排。顺德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周期为三年,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验的周期也为三年:第一年主要制定就改革目标、改革方向、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论证提升,并组织进行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基本框架;第二年确立试点,以点带面,按改革方案全面开展改革探索和研究。并举办汇报会和交流会,进行阶段性总结;第三年主要是组织完善,开展全面总结,召开专题论证会,形成改革成果并在镇、校推广。
4、政策支持。区应该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教育投入、教师编制、办学自主权、考试评价、项目经费等。
第三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中职学校)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一、总体思路
1、以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制定培养方案。
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改善课程体系,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4、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在计划总学时中的比例。
5、以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职称层次、学历层次和技术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走出去,请进来”为途径,努力塑造“双师型及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6、以企业各岗位实际需要的“知识点、能力点”为基础,不断更新教学法内容,优化教案,将优秀教案印成讲义,将优秀讲义印成教材,加强适合本专业特点,起点较高,示范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建设。
7、加强校内外专业实训室建设,并与省内外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新路子。
8、规范实训教学,建立健全多形式的实训方式,加强对各种形式的实训方式进行监控,按照成熟的理论教学程序,编写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手册、实训进度与实训导师制度。
9、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0、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二、具体措施
(一)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面向、三项原则、四个突出。一个目标:培养目标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
型人才。两个面向:面向社会、面向人才市场,服务于遵义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三项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强化“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办出应用型特色。四个突出:突出技术应用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具体做法有:
1、整合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充分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校内外专业人士的意见,特别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明确各方面知识所占的比例,形成能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并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2、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份量。实践教学体系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应用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四个部分构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
3、坚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践环节。与生产一线企业签订实训基地协议,聘请企业工程师、酒店经理、幼儿园教师分别给机电专业、酒店专业、幼师专业的学生讲课,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让并派遣教师到企业学习企业管理、专业技能。
4、重新调整教学计划,在第二年的第二学期,让学生在这些场地进行实际的“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时间短的有一个月,长的有三个月,有的专业还实行间周实践法,一周在企业,一周在学校,学校各专业班级轮流进行,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弥补了学校资源的不足。同时,又对企业是一个大的支持。是学校、学生、企业三者都受益的大好事。
(二)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根据学校改革与建设的整体规划和设想,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本着“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在已建成各专业实训基地基础上,建设全面适应现代化教学与实践的、设施完备、设计合理先进、具有仿真职业环境的实训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实训教学条件与环境。
2、校外实训条件的建设。
积极寻找校企合作达到双赢的机会,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成立学校、企业、行业领导、教授、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内容、学时安排等,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实习基地,选择职业环境开展实践训练和技术培训,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工作;依托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为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资格或岗位培训与考核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深入企业结合实际,真刀真枪的进行顶岗实习,并通过专业(职业)技术考核。
(1)坚持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使学校开设的各个专业都有校企合作项目,构建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把学生的学习和技能培养放到企业中进行,真正实施“做中学、做中教”。
(2)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课程中引入公司、企业业务流程和工作项目,聘请业务骨干指导实践教学。
(3)吸纳企业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市场调研,召开职业能力分析专家研讨会,编制职业能力分析图表,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确定教学内容,重新制订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校企合作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教学文件,从而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
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坚持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依据,达到“按需培养,按需开课,按需施教”的要求,将组织专业骨干编撰学校各大专业实训校本教材,优化各专业课程;大力压缩市场无需求的课程,适度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逐步增加先进适用的实验实习设备,提高实践操作课的比重,使学生达到“理论基本够用,操作技能比较熟练,就业市场热门抢手”;学校的整个教学和管理,将服务和服从于市场的就业需求和学生的技能形成,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开设专业,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外,对于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也不能松懈。致力于学生“六个一”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得到提高,毕业
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2009年3月
第四篇: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目前我国会展行业需要的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会展专业人才”,这一类人才的培养主要由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策划”“会展商务”等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学校提供;另一类人才是 “与会展行业相关的专业人才”,这一类人才则是由开设“展览设计”“会展艺术与设计”“会展旅游”专业的学校来培养。
我系要培养的是“会展专业人才”,故我们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发展能力为根本,以岗位技能训练为重点,以模拟实训为载体,辅以行业证书培训,致力于培养具有直接从业能力的能适应会展业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我们应变以往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重专业技能的训练,不拘泥于在教室里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多地把课堂转移到教室外(校内外实训基地、会展公司等),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训练中融入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使学生在真正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技巧,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平稳过渡。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为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以会展策划师四级资格证书、会展策划管理师证书、会展业经理助理初级证书、会展业经理中级证书、会展策划与实务岗位资格证书等诸多证书培训中选一或两个为行业知识教学的主要内容,对接能力培养与行业证书培训,使会展专业学生既熟悉现代会展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展会设计、广告策划、沟通、组织与协作能力,成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实务型的高级技术性专业人员。
内容:
一、按照学校、企业、行业三结合的原则,优化会展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人员结构,就要有一支具备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建设提供保障。故需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请进来,即聘请外校相关专业教师或会展业的资深专业人士来为本专业学生举办学术讲座或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二是走出去,即把校内本专业教师派到外面去进行必要的进修培训、顶岗实习,参加全省、全国甚至国际上举办的一系列展会,并到有开设相同
或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去交流、学习等。
二、要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环境和学校文化,故要积极争取职业界的支持,建设校内会展专业实训基地,构建校内会展模拟实训的个性化教学平台。具体来说,就是构建“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建立起从会展展馆设计到会展接待工作流程的一系列的校内模拟实训教学体系,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应达到50%以上。
三、建设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
以校企合作为建设机制,做到“专兼结对,共建一门课;专兼协作,共管一基地;专兼互动,共育一方人”,探索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使企业充分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实训、教学质量监控等教学过程,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联合进行技能测试,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需求,更具针对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同时企业接纳专业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甚至是顶岗实习(具体时间视情况而定)。院方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及时满足这些单位对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的需要。
四、弹性学制、产学交替
每学年的第一学期都要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仿真实训,获得初步专业技能;第二学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见习、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期间还有假期专业特色实践、课堂教学等多种产学交替教学形式。会展专业可提供产学交替的工作岗位有五类:
第一是各类会展场馆,第二是组织会展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如中外会展专业公司、举办会展的行业协会、学会、政府主管部门等;第三是会展搭建设计企业,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第四是会展服务行业,如旅游行业、餐饮行业、物流行业、艺术设计装饰装修行业、广告、印刷、公关礼仪、教育培训等相关行业;第五是各类企事业单位广告策划部、会展部、市场营销部门等专门负责参展组织工作的部门。
五、实训环节的具体实施措施:
1、校内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实训课与理论课交叉进行,实训时间视实际需要而定):
A、ERP模拟实验系统实训:通过ERP模拟实验系统实训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ERP的内容、流程和管理基本技巧。
B、广告设计模拟实训:通过对广告设计模拟报关实训系统软件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展台设计、展馆设计、展品展示的操作技能。
C、会展策划与设计模拟实训:通过对会展策划与设计模拟系统软件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会展策划活动的基本流程和相关技巧。
2、校外实践环节(由于会展专业的特点,不拘泥于校企合作):
A、承担福州地区大型会展节庆活动策划展示评估及学校节庆、赛事活动策划服务(会展专业毕业生须主导、执行自己设计的毕业会展)。
B、以联合办学的模式,安排学生参加省内外重大会展节庆活动(如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台交会、住交会、房车展等)现场实习、考察等。
C、以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如福州日报社广告部、福建汇源国际商务会展有限公司等)为依托,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创新、实战为本的业务实习,三年保证各种实习见习的时间达半年以上,获得由实习单位提供的优先录用就业的机会。
D、与知名会展企业协办,每年举办实习征文大赛,并积极参加创业大赛、课外科技作品(平面和立体广告设计等)竞赛。
E、以学生来源城市为对象的会展城市考察和策划专案,作为专业特色实践教学形式。
F、与省内外有开设相同或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如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国际会展职业学院、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等)联合办学,资源共享,加强院校间同专业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1、改革课程结构,构建以实务性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把会展策划与组织、会展展示与设计、会展接待实务、会展营销、会展英语、会展礼仪、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3DMAX)等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而把会展策划等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内容缩减为某一课程的章节进行讲授。增加美学等相关选修课程(具体见培养方案: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2、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打破以学校和
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积极探索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行为导向式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和课外实训环节,把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教学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把课堂延伸到企业去,把生产车间引进到学校来,实现教室与实训室的一体化;打破师生之间我教你学的旧格局,实现师生之间的“零距离”互动。
3、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所有的专业课打破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分离式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
(三)教学计划课时安排改革
改革传统的按自然学期安排教学的模式,改为本着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宗旨来安排课程,如前两学年每学年的第一学期的前半个学期进行理论讲课和校内实训交叉进行,后半个学期可把学生分期分批到各类可提供产学交替的工作岗位上见习,并保证每次在不同的见习岗位见习时间不少于两个月;第二学期仍把学生分期分批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寒暑假期间要求学生进行专业特色实践并撰写相应的实践报告。
第五篇: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为全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和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学校“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特色发展战略,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和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是:优化设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搭建应用型、个性化两大人才培养平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优化设计坚持顶层设计和系统整合相结合。顶层设计,就是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研究入手,根据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系统整合,就是根据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参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毕业生聘用单位的人才培养具体要求和期望,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拓展学生视野、夯实专业基础;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充实和加强实践教学;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结合,强化学生自主性、创新性学习习惯。
2、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就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实现学生“要他学”向“他要学”的心态转变。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扩展思路,全面组织政治学院的“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搭建两大平台。应用性人才培养平台是基础平台,注重基础教育,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个性化人才培养平台是提高平台,关注的是个性化教育,以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多元化追求的需要。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框架建构
支持体系构建
完善管理体系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硬件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
教学模式改革
养平台
学生学习方式改革 评价内容 评价机制 管理机制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
评价体系完善
导师制下的强化培养 开设专题讲座
个性化人才培
养平台
学习与研究能力培养
开展学术研究 成立各类学习团体
开展多样的实践教学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实施方案
政治学院将在改革试点推进过程中,逐步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个性化人才培养两大平台,全面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 第一、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支持体系
1、加强组织引导
政治学院的“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采取集中统一领导、总体设计与各系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充分调动所有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改革任务,建立子项目,实行子项目负责制,以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实施。
2、健全院级管理制度
在修订完善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查缺补漏,建立健全院级各项规章制度体系,以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以及管理制度等都要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围绕着学生的成才来设计。政治学院将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展情况对作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时调整。
4、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优化,坚持“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以提升学生素养,高年级实行有特色的专业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准则,优化法学学科平台课程、专业课程,突出“重基础、重实践、重创新、重自主”的特点。具体措施:优化模块课程设置,强调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环节的培养和训练;压缩理论课时,增设实践环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预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扩大选修课程总量,为学生选修感兴趣的课程提供空间。
5、修订专业课程大纲
根据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人才培养要求,对政治学院各专业所有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订,先着手修订法学平台和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大纲,再依课程开设先后顺序全面铺开大纲修订工作,该项工作预计2年内完成。修订专业课程大纲,由学院统筹,各系组织开展编写,具体落实到个人。
6、加强院级硬件建设
加大经费投入,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的平台;加强我院网络建设(包括院级网站、网络课程等),为学生拓展学习的平台;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第二、教学与学习模式改革
1、课堂教学模式改革(1)教学内容更新
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而教材的出版与编写不可能与其同步,使得教材内容滞后于知识发展的现象经常存在。因此仅靠一本教材,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关注学科的前沿问题,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在扎实个人专业基础的同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注重学思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注重学思结合,就是要改变过去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首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责任交给学生。其次,在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多引导学生学习,多给学生推荐参考书,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3)注重知行统一
注重知行统一,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做人。注重知行统一,重点是实践课程的完善、课堂实践环节的设置、社会实践活动的加强。通过实践课程、实践环节、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和内化。
总之,教学改革“功在课上,力在课下”,而且“教无定法”,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性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与实践适合所任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充分发展。
2、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就是要以培养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改变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主要包括:
(1)自主性学习与引导性学习相结合
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之前要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订自己的学习进度、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学习过程中要对学习进展、学习方式等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并进行自我补救。
鉴于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为避免自主学习中的盲目性,还需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学习相结合,如学习目标确定、如何高效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但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即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仅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合作性学习与独立性学习相结合
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所谓合作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某一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独立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没有独立思考,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所以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必须给予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和思考结果,从心理上做好合作学习的准备,然后通过合作学习,反思、融化和应用独立学习的成果。
(3)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
接受性学习是传统的学习方式,也是基础的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继承接受前人和他人的认识成果,加速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接受性学习的价值是不容置否的,但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学生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实验、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等探究活动,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体现学习的真正价值、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我们必须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三、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价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的重要手段,涉及整个改革工作及其过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必须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以灵活具体的评价机制,反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直接关系的若干方面成效。
1、全方位的评价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价要渗透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评价的内容包括对体制(领导、组织、制度)、教师、学生、实施过程、实施条件等多方面评价。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我们必须围绕学生评价这一中心环节,认识和把握所有评价内容的多方联系,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的实现。
2、科学化、多样化、高效能的评价机制
打破传统固有的模式和标准,建立一种动态式评价机制。教学方面,学院将完善对教师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同行评价、师生座谈会、谈心式交流、教师工作述职等,保证评价过程的高效性、评价结果的公正客观。学生方面,各专业、各课程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全面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教师考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等多种考评方式,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从而树立一种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一种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
3、科学性、计划性、指导性的评价管理机制。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价还要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计划性、指导性的评价管理机制,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调控。学院要制订详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规划和具体要求,各专业、各课程要制定详尽的改革计划和措施,教学督导团要加强过程督导,并时时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搭建个性化人才培养平台
第一、完善并切实实施“导师制”
“导师制”在我校实施已久,但效果欠佳。在全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际,完善导师制的相关规定、正式出台并严格执行导师制相关文件,是我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之一。
建议:(1)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实行“指定导师制”或“导师组制”。导师或导师组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业上(如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等)的指导和引导,还要对学生有思想上、生活上的关心、教育、引导、爱护和帮助,促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专业兴趣、克服思想上的困惑。(2)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实行导师、学生双向选择制,最终确定指导老师。导师不仅对学生学业上,更对学生专业上进行指导和引导,促使学生尽快明确专业方向,并根据学生特点提供个性化指导,全面提高培养质量。第二、导师制下的强化培养
我院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申报硕士点授予权奠定基础。导师制下的强化培养,具体实施为:
1、导师对所指导的学生在思想上、学业上全面负责,直到被指导的学生毕业。通过导师指导,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政治学应用型人才。
2、对于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导师进行重点培养,帮助更多的同学考取研究生。
3、以“有利于夯实学科基础,有利于继续学习深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指导思想优化课程体系,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政治学人才。
第三、开设专题讲座
开设专题讲座,目的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具体方式为:
1、邀请省内外政治学专家来院开设专题讲座。
2、聘请兼职教授进行短期的专题性授课或开展其他教学活动。
3、组织校内政治学名师讲坛,让学生较深入学习学科前沿理论知识。
第四、学习与研究能力培养
学习与研究能力培养,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重点在学生。学院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培养教学团队。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开阔思维、提升研究能力。加强学生专业基础培养,提高专业水平。建立试点,改革传统的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模式,实施“课题研究模式”,即由教师提出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成立专门的课题组和导师组,组织学生,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围绕课题开展系列子课题研究,但在总体上,各个子课题之间又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彼此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以达到既完成毕业论文又展开课题研究,并直接转化为科研成果的效果。第五、开展学术研究
上述“课题研究模式”仅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方面,且参与面不广、实施难度大。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我院鼓励学生将社会实践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即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结合实际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我院将对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
第六、成立各类学习团体
学生要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以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我院鼓励并支持教师组织学生或者学生自行组织读书会、兴趣小组等学习团体,制定相应的学习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第七、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
我院在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如: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组织开展如知识竞赛等多种校内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院级社团建设等。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的同时,我院将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对各类实践活动进行监管,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确保实践教学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