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赣州技师学院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赣州技师学院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赣州技师学院曾卫平郭卜硕341000
[关键词]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政合作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市场需求培养模式教学体系
[摘要]
随着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生活过程中的主要休闲方式,旅游人才的培养却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赣州技师学院旅游专业办学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走出了一条“工学结合与校企(政)合作”订单式培养的新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正文]
随着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专业化人才缺口越来越大,以赣州市为例,每年就有几万就业缺口,紧缺的专业人才日益成为阻碍赣州市旅游发展的瓶颈。因此,人才培养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好旅游人才成为许多学校最为关注的紧迫问题。
目前赣南苏区振兴计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迎来了赣州旅游发展的春天,赣州技师学院旅游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专业动手能力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岗位就业需求,全力推进工学结合与校企(政)合作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实现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全方位、全过程的校企(政)合作新模式等方面的探索,使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更加适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致力于工学结合等模式探索,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手能力。在平时的管理中,学院加强与合作企业的交流与沟通,将企业反馈的学生在实训实习方面的信息及时调整运用到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去,使旅游专业的教学和学生管理更加贴近企业发展实际,使学生在实训实习中得以快速成长。
赣州技师学院“工学结合与校企(政)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就是根据企业生产岗位或政府工作岗位的需求,设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量体裁衣地培养人才。这种培养方式既解决了企业和政府专业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又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培养了一大批既有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一、旅游方向人才培养更注重贴近企业
近些年江西及赣南旅游业蓬勃发展,但与之相伴的是各旅游景区景点专业人才的稀缺成为发展致命瓶颈。为了弥补这块空白,赣州技师学院从2006年起,与赣州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安远、瑞金、龙南、上犹、大余等县市政府及相关旅游企业签订旅游专业人
才培养协议,积极搭建平台,在与各县市政府及相关旅游企业多项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对接,进行更深一步的合作。与合作的县市政府共同确定学生培养目标、共同确定学生能力要求、共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共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共同分享利益成果。
旅游专业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赣州技师学院旅游专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壮大,为赣州及周边的各级各类旅行社、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性实用人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纯理论教学与实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迅速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沟通,在2009级、2010级学生中分批安排学生在第三学期到相关旅游企业去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学见习,了解企业在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操作知识,通过教学见习,学生能迅速掌握旅游企业的服务与管理技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院旅游专业先后在省内外的安远三百山热泉河宾馆、赣州聚德山庄、赣州五龙客家风情园、上海美澳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江苏香逸渔港酒店有限公司、广东东莞尼罗河酒店有限公司、赣州锦江国际酒店有限公司、赣州格兰云天旅游有限公司等设立了近10个旅游专业教学实训基地,通过协议与旅游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推进工学结合的教育与培养模式,学生每学期都有机会到合作企业进行教学见习和专业实训,使学生能按教学计划要求有针对性地完成操作技能课的学习,实现与企业用人需求方面的无缝对接。
二、酒店方向人才培养注重产学交叉
校企(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一直是赣州技师学院商贸旅游系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2001年起赣州技师学院与上海美澳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办班,通过各省市妇联招收家庭困难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专业培养,毕业后全面输送到上海、北京等一线大城市的五星级以上酒店工作,先后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近千人。2009年与瑞金市政府签订校政合作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协议,当年就招收瑞金籍学生近40人。2010年赣州技师学院面向2010级新生招收鸿达定向班,毕业后全面输送到赣州优秀旅游企业赣南鸿达旅游有限公司工作,当年即招生50人,同年还将校政合作范围扩大,与安远、龙南、上犹、大余等县市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招收定向培养学生近三百人。
旅游专业的订单式的培养在赣州技师学院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订单班以模块化和一体化教学为特色,通过采用模块化及一体化教学方式,即课程中操作性很强的内容由旅游企业从事经营或管理人员授课,增强学生以后进入企业的适应性。培养模式为“全程产学交叉”的2+1模式,即2年在校学习,1年在企业实习,但在校的2年实习中,第二学期就会陆续安排学生参观订单企业,第三学期起就会陆续安排学生去订单酒店见习1-2个月,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学规律。订单班学
生与普通班学生相比,其培养规格的起点较高,成长较快。大部分学生实习结束就业时就能担任领班或主管,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一年就能成为部门经理。
通过订单式的培养,省去了毕业后找工作的麻烦,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技能学习中。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尽早地了解到企业的文化和思想,适应工作环境,根据企业需求和学院的知识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运用到工作中去。为了让订单班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岗位,让企业文化进校园。学院经常性的为学生输送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在教室布置企业文化宣传画,按酒店相关管理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企业式管理,同时还每学期安排合作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为学生开设知识讲座,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订单班培养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学院遵循“校企(政)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思路,为行业企业培养更适用的人才,服务地方旅游经济。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报》
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第二篇:赣州技师学院2014招生简章,赣州技师学校招生
赣州技师学院2013年最新版
一、学院简介:(校长:钟校长)
江西赣州技师学院是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赣州市政府及赣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国家重点技工院校,江西老牌名校,已有近30多年历史。学校占地面积480亩,现有在校学生近万人。
赣州地区职业类学校办学规模最大
赣州市同类学校专业最全、就业最好
赣州同类学校设备最全
赣州同等类学校环境最优。
联系电话:***钟老师QQ:1633472070
二、学校特点:
1、校区:
(1)沙石(原教育学院)(现新校区)(2)、实训中心(渡口路原先天竺山)
2、师资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近350人,且每个教师均具有双师证(实践与理论)
3、学院院内设有10多个实训场所,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实训工位。其中便有价值800多万设备的数控实训中心,是全省最大的数控中心。如实训制作产品合格者,毕业后月薪可达4000---6000元。
4、学院为军事化管理,住宿生均周一至周五不能离校,周末离校者须请假,否则在晚上查房9:30前未回宿舍者,班主任即打电话给学生家长。另外学院除宿舍外每个角落均设有摄像头,对学生安全决定高度保障。
5、住宿条件舒适,6—8人一间,设有阳台、风扇、学习橱柜与单独卫生间。
6、入学学生(除章贡区外)均享有3000元的助学金(两个学年)。
1)通过我来报名100%可获得价值3000元的5年内在校学习或就业跟踪服务,通过其他老师或者招其他老师不享受。
2)7月25日之前来校:报销100元车费,另缴纳200元报名读大专,优惠大专学费500元每生(必须参与学历学习)。限额50个(2个同学以上含2个一起来的,同时享受)
3)来校报名100元办理电话卡送1100元话费(2张卡)及送50元饭卡+15元饭卡卡费。
4)转介绍3个以上来校报名的同学以上3点优惠政策,上报组领导备案才能下发优惠。
联系电话:***钟老师QQ:1633472070
三、学院特色热门专业:招收应历届初中毕业生及初二未毕业高中辍学生(要申请批准录取)
1、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与机械工程合并为机械工程系)2200元/年
(1)模具制造:
(2)机械设备与自动控制
(3)数控加工:ok2、商贸旅游系:2000元/年
(1)电子商务
(2)幼儿教育ok
(3)会计
(4)饭店服务与旅游
联系电话:***钟老师QQ:16334720703、电气自动化系
(1)、电气自动化(维修电工方向)ok
(2)、电子商务(电商运营)ok
(3)、计算机应用与维修
(4)、电子技术应用
(5)、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
4、现代服务系
(1)、银行客服ok
(2)、移动客服ok
(3)、现代物流ok
(4)、高铁乘务员ok5、汽车服务系
(1)、汽车维修
(2)、汽车营销
四、学杂费标准:(新生)(1545元一年)
1、教材费:300元(多退少补)
2、住校生住宿费:800元
3、报名费:60元
3、自愿付费项目:校服费100元,入学体检30元,学生医保55元(含办卡费),人身意外保险费50元。
联系电话:***钟老师QQ:1633472070
五、100%就业:(学院与300多家用人单位确立了长期就业关系,就业稳定率100%以上)
1、公办的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而非名办院校。是赣州唯一独立的一所以培养中、高级技工、预备技师等实用型技能人才为主体,兼以开展“技能+学历”和校企合作为两翼的国家综合职业培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国家重点技工院校。
联系电话:***钟老师QQ:16334720702、学院基本情况:
一、占地48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二、办学规模:可容纳13000名学生。
三、教职工含特聘兼职教师共350多人。
四、现在校学生近万人。
五、六大实训中心:数控加工实训中心、自动控制实训中心、电子电工实训中心、家电维修实训中心、机械加工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等。
六、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 等体育设施完备。
七、图书馆藏书近10万册。
3、学生管理:实行四级(4S)管理机制,即学院、学工、系(部)、班主任的分工合作;实行数字化现代化校园管理模式,全面服务学生学习与生活;实行学生放假、请假回家班主任跟踪管理;学院保卫处、校
卫队24小时校园巡逻制。教学上实行理论与实训1:1相结合的模式,突出学生的实践技能。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开设专业,根据岗位要求设置课程,并以满足教育目标的实习条件对学生进行技能强化训练,毕业生技能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实用技能的同时又保证文化知识过硬。
办学理念:特色办学质量立校
办学思路:行政服务教学、教学服务学生、办学服务产业
治校理念:突出技能、立足实用、诚信践诺、规范管理、适应市场、科学发展
管理理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办学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技工教育
办学目标:建设成为江西一流、全国知名的职业技工院校
联系电话:***钟老师QQ:1633472070
地址:赣州市沙石镇楼梯岭矮塔下88号(原赣州师范校区)
第三篇:旅游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报告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
旅游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报告
旅游专业在完善与创新本校“113”和“ZGY”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旅游专业定位、旅游从业资格证书制度、岗位人员需求,针对餐饮服务、客房服务与前厅服务三大课程,与乐山教育宾馆、乐山金海棠大酒店、峨眉温泉饭店、四川海河特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乐山本地旅游企业携手共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机制,实现了真实环境现场教学模式;形成了企业从实训室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顶岗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建设、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全面介入机制;形成了学生培养围绕学校与企业两个中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实现了“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
一、企业参与教室布置和实训室建设,实现真实环境现场教学
(一)企业参与教室布置,打造仿真企业环境,企业文化陶冶人 为营造接近真实的企业岗位环境,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紧密结合,从2011年起,由专业部和班级提供资金支持,各班师生根据本班专业特色,走访多家对口企业,搜集引进图片、文字素材,邀请企业人员合作,将本班教室重新布臵打造,在原有班级文化的基础上,加入企业发展理念、管理制度、口号标语、宣传图片等企业文化内容,班级管理仿效企业管理,让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相互融合,学生在企业环境中更好地学习理论与文化知识。
(二)企业参与实训室建设,提升实训环境档次
本专业拥有一个按照三星级酒店标准建设、独立对外营业的校内实训基地教育宾馆。因宾馆目前暂未提供西餐对外营业,故依照其它真实酒店西餐厅的装修、装饰、器物、风格、布局,专门打造了一个西餐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西餐技能实训。
另按照建设大旅游专业的思路,本专业于2012—2013学年正式新开设了烹饪专业,故从2012年初开始,即参照目前星级酒店标准,与教育宾馆合作打造了面点制作、食品雕刻、中餐烹饪三个专门的实训室,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为烹饪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平台。
(三)企业提供并参与真实环境现场教学,校企零距离对接人才培养 目前,本专业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三大科目所有的实训课程均在教育宾馆进行,教育宾馆开放全部5个餐饮包间、宴会大厅14张餐桌、50余间客房、前台,满足学生实训的设备设施与场地环境要求,并安排内部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按照行业标准配合专业课教师进行实训管理和技术指导。从而把宾馆作为学生的实训教室,宾馆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作为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宾馆的规章制度就是学生的纪律要求,实现旅游企业和学校资源共享,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
二、企业参与课程体系与教师队伍培训建设
我校实行“以工种为项目,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教学,要求以企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四川旅游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建立一支兼备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操作技能、具有优良职业道德与职
业素质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队伍,是保证课程体系适应行业与社会当前与未来发展需求的基本保障。本专业充分利用校企集团资源,安排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顶岗实践培训与挂职锻炼,让教师队伍在企业一线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聘用、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教学指导专家,加强教师队伍力量,让企业积极、全面参与到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当中来。
为此,本专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联合企业共同建设课程体系与培训教师队伍:
1、从2011年至今,通过采用问卷或走访形式,平均每年对十余家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项目、人员结构、人才需求等内容进行调查,获得第一手人才需求信息,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教师顶岗实习的锻炼方向。
2、安排全专业教师利用放假时间到对口企业进行一线顶岗实习,或通过培训渠道安排部分骨干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企业实践培训,提高相关的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及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水平,同时得到一线岗位人才需求的直接资料,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
3、从2011年至今,通过采用问卷或走访形式,平均每年对近百名本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了解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与期望值以及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反馈为课程体系建设与学校教学的参考信息。
4、从校企合作企业聘用、聘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教学指导专家,充实教师队伍,并直接或间接参与课程体系建设。
三、企业参与教学实习、顶岗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建设,形成“校企合一”
办学模式
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将学生进校至毕业的三学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第一学年,学生除在校进行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素质、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还须经专业部统筹安排,在教育宾馆进行每人为期10天的校内教学顶岗实习,由专业部实训人员与宾馆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实训安排与管理,通过真实工作岗位的锻炼,认识并熟悉酒店运作方式和餐饮、客房、前厅服务流程,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实践训练,实现基本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初步养成。从2011年7月至今,已有340余名学生在教育宾馆完成了总计3400余天的教学实习。
第二阶段即第二学年,学生除在校进行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素质、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还须经专业部统筹安排,选拔20%以上的优秀学生,在除教育宾馆之外的校企集团其它旅游企业进行为期15-20天的校外教学顶岗实习,由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全程实训安排与管理,与企业内部员工享受同等管理待遇,让学生逐步掌握独立操作、独立服务、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进一步认识旅游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树立职业目标、强化职业技能与职业纪律、提升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水平。从2011年7月至今,已有120多名学生在乐山金海棠大酒店(四星)、峨眉山温泉饭店(五星)、四川海河特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完成了总计1360天左右的教学实习。
第三阶段即第三学年,除个别因特殊原因选择自谋职业的学生之外,80%以上的学生全部走上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完全遵照企业内部管理要求,进行顶岗实习,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锻炼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适应旅游市场变化和岗位需求,最终顺利实现就业。以2012年为例,本专业2013级学生共140余人,通过学校推荐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共107人,全部合格完成实习任务,经跟踪调查,企业满意度在90%以上,最终对口就业率在85%以上。
四、企业参与教学评价体系建设
在本专业制定的《乐山一职中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校企双边活动,企业有义务与学校一起对实习学生进行统一考评;并在《乐山一职中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实习管理规定》中明确从思想教育、考勤制度、作息制度、安全制度、生活制度、管理制度、学习要求、实习要求、纪律要求、安全要求等诸多方面,制定了全面、细致的学生思想行为规范和企业考核奖惩标准。
本专业在安排学生在进入企业开始教学实习或顶岗实习前,都征得了学生家长同意并与之签定了安全协议,再与企业签定相关实习协议,将学生实习考评表格交予实习企业,由企业管理人员和实习指导人员按照企业内部员工管理制度和《乐山一职中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实习管理规定》,根据实习学生客观表现,每天对学生各方面情况进行细致、如实的考核,并在学生实习全部结束之后进行实习总结考评并加盖公章。专业部将对企业给予学生的实习考评全部进行存档,并针对考评记录确定对学生的奖惩与学分登记。
小结:
通过两年的示范校建设,旅游专业与旅游企业携手共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机制,形成了企业全程介入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
式,形成了“校企合一”办学模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在区域中等旅游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
旅游专业部2013年7月25日
第四篇: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一、专业改革的总体思路
1、以培养适应旅游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旅游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制定培养方案。
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改善课程体系,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4、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在计划总学中的比例。
5、以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职称层次、学历层次和技术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走出去,请进来”为途径,努力塑造“双师型及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6、以旅游企业各岗位实际需要的“知识点、能力点”为基础,不断更新教学法内容,优化教案,将优秀教案印成讲义,将优秀讲义印成教材,加强适合本专业特点,起点较高,示范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建设。
7、加强校内外专业实验室建设,并与省市内驰名的高星级旅游酒店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高档次专业实习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等旅游应用性人才的新路子。
8、规范实训教学,建立健全多形式的实训方式,加强对各种形式的实训方式进行监控,按照成熟的理论教学程序,编写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手册、实训进度与实训导师制度。
9、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0、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构建一种具有职高特色,符合涉外餐企业管理与服务特点,与本校,本专业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教学体系。
二、专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面向、三项原则、四个突出。一个目标:培养目标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国际商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两个面向:面向社会、面向人才市场,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三项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强化“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办出应用型特色。四个突出:突出技术应用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有:
1、整合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充分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校内外专业人士的意见,特别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明确各方面知识所占的比例,形成能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并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2、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份量。实践教学体系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应用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四个部分构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
3、坚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课堂进企业的培养模式。积极推
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践环节。目前已与外贸中心酒店,温泉大酒店,福州大饭店,福建康辉国际旅行社,福州榕树王旅行社,香格里拉大酒店等签订了实训基地协议,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到企业顶岗实习。
4、重新调整第五学期的课程,将该学期后半学期(后8周)的课程移至前半学期(前8周),后八周调为完整的实习周,与第六学期相连续,这项改革深受企业的赞许,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
(二)以增强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
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树立“质量、效益、发展”课程建设与改革观念,改革的具体目标是: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组织教师深入企业、社会开展三项需求分析,一是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分析,二是高职人才规格需求的分析,三是受教育者的需求分析。经过以
上一系列分析,结合海西社会经济发展对旅游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院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充分考虑学校现有基础、办学特色、办学条件的基础上,调整、设置和更新课程内容,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
(1)针对旅游行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分解,将其中基本性知识、技能确定为核心技能,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
(2)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
(3)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组合成一个专业及专业化方向的课程体系。
(三)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多年来,按照学校改革与建设的整体规划和设想,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本着“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始终将建设全面适应现代化教学与实践的、设施完备、设计合理先进、具有仿真职业环境的实训室作为专业建设的大事来抓,拟建成导游实训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实训教学条件与环境。
2、校外实训条件的建设。
积极寻找校企合作达到校企双赢的机会,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成立学校、企业、行业领导、教授、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内容、学时安排等,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实习基地,选择职业环境开展实践训练和技术培训,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工作;依托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为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资格或岗位培训与考核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深入企业结合实际,真刀真枪的进行顶岗实习,并通过专业(职业)技术考核。
(1)多年来,本专业发挥行业办学及校友公司实力强的优势,在福州与专业对口单位建立了6个校外实训基地(具体情况见附件一)。将课堂建在企业,建设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教学实训基地,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导、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方式将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2)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课程中引入公司、企业业务流程和工作项目,聘请业务骨干指导实践教学。
(3)吸纳企业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市场调研,召开职业能力分析专家研讨会,编制职业能力分析图表,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确定教学内容,重新制订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校企合作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教学文件,从而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
(4)以校外实习基地为平台,学生顶岗实习3-6个月,由专业教师、辅导员及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第五篇:关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旅游管理作为应用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情况对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培养途径模式等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寻求最佳的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力培养旅游管理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关键词】高职 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 模式 思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旅游业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人才教育的发展。旅游教育通过它自身的教学、科研、人才等的辐射、带动,对在经济建设中实施旅游发展战略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旅游管理作为应用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从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上来看,应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培养途径模式等要素。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就是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以上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寻求一个最佳的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关于培养目标的定位:高层次、技能型、复合型人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和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特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宜昌经济规划要求,从原来注重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转向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宽阔的视野、较高的职业综合技能、能胜任各类旅游企业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个目标定位体现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关于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宜昌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未来的五年中,宜昌将突破性发展旅游业,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大力培育旅游精品名牌。因此,具有较高素质、较强能力、熟悉旅游管理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十分巨大。旅游教育专业设置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即坚持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设置专业,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为确定专业主体构架的依据。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情况也会不断发生变化,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就业前景良好的新兴职业,如茶吧经营管理、酒吧经营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康乐服务、多语种导游等。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对旅游人才市场进行细分,设置、开发与市场需求对路的专业,可以使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明确,学生就业渠道更为宽阔。
三、关于课程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和实践并重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综合化的特色,为学生终生学习、终身发展做准备,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应做到课堂教学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框架的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即:将所有课程分为三大模块:旅游专业课程、综合技能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在二、三两个学期安排课程实习,五、六两个学期安排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附:旅游管理专业三大课程模块学时分配表:这种课程模式,充分淡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界线,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服务于技能的有效掌握,充分体现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让学生尽早(第一学期)进入专业能力模块的学习,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多层次设置教学(学习)目标,并将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实践课程体系突出,技能课占总学时的43%,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技能的程度,确定学习方式和把握学习进程,并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体现了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