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新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高新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办法
(2009年6月12日)
根据保定市纪委、保定市监察局、保定市财政局、保定市审计局印发《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保纪发〔2009〕21号),现就我区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实施办法如下。
一、专项治理的范围和内容
(一)专项治理范围
此次专项治理范围是全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二)专项治理内容
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均纳入治理范围。重点是2007年以来各项“小金库”资金的收支数额,以及2006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对设立“小金库”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应追溯到以前年度。
“小金库”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1.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 2.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
各部门对下属单位以及各单位自身都要组织力量开展内部检查,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自查阶段。
(二)重点检查(6月20日至9月30日)
在自查自纠基础上,区“小金库”治理领导机构要组织开展重点检查,重点检查面不得低于纳入治理范围单位总数的5%,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单位检查面不得低于20%。
重点检查对象:
1.执收、执罚权相对集中的部门和单位;
2.教育、卫生、民政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单位;
3.以前检查发现存在“小金库”的部门和单位; 4.有群众举报的部门和单位;
5.自查自纠措施不得力、工作走过场的部门和单位。重点检查要与规范津贴补贴、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加强银行账户监管,以及专项资金综合治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等工作相结合,也要与财政监管、审计监督、税务稽查等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整体推进,综合实施。
区“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于2009年10月15日前将重点检查报告及《“小金库”检查情况表》上报市“小金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三)整改落实(截至10月15日)
若干问题的解释》、《设立“小金库”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三)对专项治理工作中走过场的部门和单位,主管部门和专项治理领导机构要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情况,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对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或重点检查中发现“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中央两办通知下发后再设立“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按照组织程序先予以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六)对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四、专项治理的组织领导
区级成立由纪检监察室、财政局牵头的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党群工作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区范围内“小金库”治理工作,研究制定有关政策规定和治理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重要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小金库”治理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见附件1)。
五、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
(一)做好宣传发动
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有关纪律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典型,对有关责任人员及时作出处理;区级财政、审计部门要做好重点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对违反财政法律法规问题单位的处理处罚工作;区级宣传部门要协调有关新闻单位做好宣传工作;区级公安机关要做好“小金库”有关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处理工作;区级税务部门要做好有关涉税问题的查处工作;人民银行和银监机构要协调商业银行对专项治理工作给予支持配合,对专项治理中涉及的账户查询、资金冻结和划转等事宜,依法及时办理,特别是对“小金库”举报线索的核查取证工作,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
(四)强化工作督导
在专项治理工作期间,区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将派出督导组,分赴各部门加强督促和指导,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督办典型案件,验收治理效果。对工作组织领导不力、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不认真,以及拒绝接受重点检查的部门和单位,及时给予批评并责令整改。
第二篇:甘肃省省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
甘肃省省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出差人员工作需要,规范差旅费管理,参照财政部《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甘肃省省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包括驻省外机构)
。副省级及相当职务以上的人员,参照财政部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差旅费按出差、参加会议和调动搬迁等不同情况分类管理。
第四条
城市间交通费和住宿费在规定标准内凭据报销,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实行定额包干。
第五条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出差审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廉政建设,不得向下级单位或其他单位转嫁差旅费。
第二章
出
差
第六条
城市间交通费
(一)
出差人员按照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凭据报销城市间交通费。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自理。乘坐飞机的,往返机场的专线客车费用、航空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
(限每人每次一份),凭据报销。
(二)
出差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等级见表一。
(三)
乘坐火车,从当日晚
时至次日晨
时乘坐
6小时以上的,或连续乘车超过
小时的,可购同席卧铺票。符合规定而未购买卧铺票的,按实际乘坐的硬座票价的80%
给予补助,可以乘坐软卧而改乘硬卧的,不再给予补助。
(四)
出差人员乘坐飞机要从严控制,出差路途较远或任务紧急的,经单位主管财务的领导批准方可乘坐飞机。
第七条
住宿费
(一)
省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出差,具体标准见表二。
(二)
住宿费标准为出差住宿的最高限额。
省外出差,应在财政部公布的定点饭店住宿。
省内出差,在省财政厅通过招标确定的定点饭店住宿(定点饭店的名单由省财政厅招标确定后另行公布)。
因特殊情况未到定点饭店住宿的,在出差地住宿费开支标准上限以内经本部门
(单位)
领导批准凭据报销。
(三)
出差人员无住宿费发票,一律不予报销住宿费。
(四)
省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差暂不实行定点住宿,其住宿费在出差地住宿费开支标准上限以内凭据报销。
第八条
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
(一)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按出差自然(日历)
天数实行定额包干,具体标准为
:
伙食补助费省外每人每天
元,省内每人每天
40元。
公杂费省外每人每天
元,省内每人每天
元,用于补助市内通讯、交通等支出。
出差人员回单位后,不得再另外报销通讯、交通费。
(二)
工作人员在省内出差,应按补助标准向接待单位交纳伙食费,并回所在单位如实申报,每人每天在规定标准内凭接待单位收据据实报销。接待单位收取的伙食费用于抵顶招待费开支。
第三章
参加会议及到基层短期工作
第九条
外出参加会议,统一安排食宿的,会议期间的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不予报销,公杂费按出差标准报销。在途期间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按出差标准执行。不统一安排食宿的会议,其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按出差标准由所在单位报销。
第十条
到基层单位实
(见)
习、锻炼、挂职、支援工作及各种工作组
(队)
等工作人员,在基层单位工作时间在30
天之内的(含
天),按出差标准报销;超过
天的,每人每天发放伙食补助费
元,不报销住宿费和公杂费。在途期间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均按出差标准执行。
第四章
调动与搬迁
第十一条
工作人员因工作调动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按出差的有关规定由调入单位报销。所发生的行李、家具等托运费,在每人每公里
元以内由调入单位凭据报销,超过部分自理。调动工作,一般不得乘坐飞机。
第十二条
工作调动人员的同住家属
(父母、配偶、未满
周岁的子女和必须赡养的家属均为非公职人员,下同),如果随同调动,其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以及行李、家具托运费等,由调入单位按被调动人员的标准报销。
第十三条
工作人员家属搬迁到本人单位所在地的路费,按有关规定并经本部门
(单位)
批准,由工作人员所在单位依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报销旅费。
第十四条
由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干部,其差旅费按照解放军总后勤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工作人员出差、调动、参加会议及到基层短期工作期间,事先经单位领导批准就近回家省亲办事的,单位只报销直线交通费,其多开支的交通费,由个人自理。绕道和在家期间不予报销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
第十六条
工作人员出差期间,因游览或非工作需要的参观而开支的费用,均由个人自理。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违反规定的,应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各部门
(单位)
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部门
(单位)
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规定。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
2007
年
月
日起施行。《甘肃省省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同时废止。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三篇: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
金库”;
3、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4、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
5、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
6、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7、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
二、专项治理的方法和步骤
此次专项治理工作从《意见》下发之日起至2009年底基本结束,主要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动员部署(《意见》下发之日起至2009年5月底)各部门要把专项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深入做好思想发动、政策宣传、计划制定和组织部署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介作用,支持群众监督,鼓励群众举报。
(二)自查自纠(截至2009年6月底)凡列入此次专项治理范围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按照《意见》和本办法要求,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认真组织自查,做到不走过场、全面覆盖。对自查中发现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必须自觉纠正。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各单位按规定上报自查自纠总结报告,并填报《单位“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见附件2)。各单位负责人对自查自纠情况负完全责任。自查面必须达到100%。
(三)重点检查(2009年7月初至10月底)
在自查自纠基础上,县“小金库”治理领导机构要组织开展重点检查,重点检查面不得低于纳入治理范围单位总数的5%,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单位检查面不得低于20%。
重点检查对象:
1、执收、执罚权相对集中的部门和单位;
2、教育、卫生、交通、民政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单位;
3、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有隶属关系的单位;
4、以前检查发现存在“小金库”的部门和单位;
5、有群众举报的部门和单位;
6、自查自纠措施不得力、工作走过场的部门和单位。重点检查要与规范津贴补贴、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节约和控制行政成本支出、加强银行账户监管,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发票管理检查、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检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等工作相结合,也要与财政监管、审计监督、税务稽查等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整体推进,综合实施。
(四)整改落实(截至2009年11月底)
各部门要针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做到资金资产处理到位、违纪责任人员处理到位。在整改过程中要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强化源头治理,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县 “小金库”治理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整改落实情况的督促指导。
三、专项治理的政策规定
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小金库”,要严格按照“依法处理,宽严相济”的原则进行处理。
(一)“小金库”治理工作鼓励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凡自查认真、纠正及时的,对责任单位可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对有关责任人员可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对自查出的“小金库”,要如数转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各部门各单位对其所属单位进行的内部检查,视同自查。
(二)对被查发现的“小金库”,除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外,还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对设立“小金库”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人员,依照《设立“小金库”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设立“小金库”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三)对专项治理工作中走过场的部门和单位,主管部门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要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情况,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对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或重点检查中发现“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意见》下发后再设立“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按照组织程序先予以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六)对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四、专项治理的组织领导
县成立由县纪委、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牵头的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公安局、银监办、县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县“小金库”治理工作,研究制定有关政策规定和治理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重要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财政局,负责“小金库”治理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见附件1)
五、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
(一)做好宣传发动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内容和政策规定,对治理工作中发现并查处的典型案例有选择地予以公开曝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县 “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要通过编发工作简报等方式,及时通报治理“小金库”工作进展情况,加强信息沟通,促进工作深入开展。
(二)落实举报制度 县“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要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注意发挥网络举报作用。要认真做好举报的受理工作,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要认真执行信访工作保密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依法依纪从严惩处。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查出并已收缴入库的“小金库”资金、税款和罚款的金额,给予3%-5%的奖励,奖金最高额为5万元,由县财政负担。
(三)完善协调机制
“小金库”治理领导机构及日常工作机构要主动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研究明确专项治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加强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案件移送、宣传报道等工作的督促指导和组织协调,建立起分工明确、运转顺畅、配合有力的专项治理工作协调机制。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有关纪律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典型,对有关责任人员及时作出处理;财政、审计部门要做好重点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对违反财政法律法规问题的处理处罚工作;宣传部门要协调有关新闻单位做好宣传工作;公安机关要做好“小金库”有关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处理工作;税务部门要做好有关涉税问题的查处工作;银监办机构要协调商业银行对专项治理工作给予支持配合,对专项治理中涉及的账户查询、资金冻结和划转等事宜,依法及时办理,特别是对“小金库”举报线索的核查取证工作,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
附件:
1、崇义县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2、单位“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
3、填表说明
附件1
崇义县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刘文杰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副组长:康仁宝 县纪委副书记
汤名东 县财政局局长 谢京波 县审计局局长
成 员:李复金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陈飞虎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谢志红 县公安局副局长 吴荣宝 县财政局纪检组长
肖 莺 人民银行崇义县支行副行长 周红华 县国税局纪检组长 曾照明 县地税局纪检组长 熊 晖 县银监办科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吴荣宝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3
填 表 说 明
为提高“小金库”专项治理报表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现对专项治理报告表填列工作说明如下:
一、凡规定治理范围内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自查结束后,不论有无 “小金库”问题,都要填报《单位“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经单位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后,上报崇义县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表头填列自查单位的单位名称、单位性质(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三、本表由八项组成:第一项为2006“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资产原值,资产原值按取得时价格(价值)填列。第二项为2007年至今“小金库”资金来源合计,按实际发生数填列。第三项为2007年至今“小金库”资金支出合计,按支出实际发生数填列,其中:“弥补经费”指弥补符合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规定开支范围和标准的经费支出。第四项为期末“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资产原值,填列截至自查时“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资产原值。第六项自查发现“小金库”及纠正情况中,“小金库”个数计算方法为:一个账户为一个“小金库”,由个人管理或固定地点存放的现金、有价证券、固定资产权证、股权和债权凭证等资产,按照管理人或存放地点的数量确定“小金库”个数;“纠正处理”指已完成财务、税务等处理。第七项自查发现“小金库”处理情况,按应纠正处理和已纠正处理的实际情况填列。第八项自查处罚通报情况,受行政处罚人数按财政、审计等行政执法机关处罚的人数填列;受组织处理人数按组织部门处理的人数填列;受党纪政纪处理人数按纪检监察部门处理人数填列。
四、本表第四项期末“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资产原值应等于第一项加上第二项减去第三项。
五、报送要求
请各单位将“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于6月20日前报送崇义县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地点:崇义县财政局监督股,联系电话:3819293)。
第四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学习测试题
测试涉及党纪法规 2 3 4 5 6 7 8 9 党章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及省委实施办法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及我省实施办法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委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十条实施办法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 12 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 13 中办国办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和赠送礼 14 行政监察法 15 公务员法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 18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19 中国共产党员党内监督条例
基础学习测试题
一、判断题
党章
1.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择优吸收的原则。(B)
A.对
B.错
2.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A)
A.对
B.错
3.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A)
A.对
B.错
4.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A)
A.对
B.错
5.对于严重违犯党的纪律、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党组织,同级党的委员会在查明核实后,应根据情节严重的程度,作出进行改组或予以解散的决定,并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B)
A.对
B.错
6.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广大群众的意志。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B)
A.对
B.错
7.一般情况下,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由党组直接决定,不需要支部大会讨论决定。(B)
A.对
B.错
8.各级党组织在决定或批准开除党员党籍的时候,应当全面研究有关的材料和意见,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A)
A.对
B.错
9.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由它选举的委员会的任期不变。(B)
A.对
B.错
10.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A)
A.对
B.错
11.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一律给予纪律处分。(B)
A.对
B.错
12.党内严格禁止用违反党章和国家法律的手段对待党员,严格禁止打击报复和诬告陷害。违反这些规定的组织或个人必须受到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追究。(A)
A.对
B.错
13.对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的处分,必须由本人所在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一半以上的多数决定。(B)
A.对
B.错
14.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
工作。(A)
A.对
B.错
15.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A)
A.对
B.错
16.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A)
A.对
B.错
17.党的纪律检查组组长或纪律检查员可以列席派驻机关党的领导组织的有关会议,他们的工作必须受到该机关党的领导组织的支持。(A)
A.对
B.错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18.《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的第一条“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的规定,与党章把“克己奉公”作为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是一致的。(A)
A.对
B.错
19.《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以党章为遵循,把党章的权威立起来,将党章关于廉洁自律和纪律的要求具体化。(A)
A.对
B.错
20.《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紧扣廉洁自律主题,坚持正面倡导,参考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使全体党员易懂易记。(A)
A.对
B.错
2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A)
A.对
B.错
22.党员受到警告处分一年内、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两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B)
A.对
B.错
23.对于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但是本人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应当给予其严重警告处分。其中,在党外组织担任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A)
A.对
B.错
24.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是指撤销受处分党员组织任命的党内职务。(B)
A.对
B.错
25.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A)
A.对
B.错
26.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施行前,已结案的案件如需进行复查复议,适用当时的规定或者政策。(A)
A.对
B.错
27.在纪律集中整饬过程中,不收敛、不收手的,应当从重或加重处分。(A)
A.对
B.错
28.一个违纪行为同时触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个以上(含两个)条款的,依照处分较重的条款定性处理。(A)
A.对
B.错
29.从重处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
度以内,给予最重的处分。(B)
A.对
B.错
30.二人以上(含二人)共同故意违纪的,对为首者,加重处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B)
A.对
B.错
31.党组织领导机构集体作出违犯党纪的决定或者实施其他违犯党纪的行为,对具有共同故意的成员,按共同违纪处理;对过失违纪的成员,按照各自在集体违纪中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分别给予处分。(A)
A.对
B.错
32.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刑法规定的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33.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民法规定的行为,应当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B)
A.对
B.错
34.党员受到党纪追究,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需要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其他纪律处分的,应当向有关机关或者组织提出建议。(A)
A.对
B.错
35.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刑法规定的行为,虽不涉及犯罪但须追究党纪责任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36.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其他违法行为,影响党的形象,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应当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处分。(A)
A.对
B.错
37.党员受到党纪追究,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处理。(B)
A.对
B.错
38.党员受到党纪追究,需要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其他纪律处分的,应当向有关机关或者组织提出建议。(A)
A.对
B.错
39.党员被依法逮捕的,党组织应当按照管理权限中止其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党员权利。(A)
A.对
B.错
40.党员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并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41.党员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42.党员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应当给予留党察看处分。(B)
A.对
B.错
43.党员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44.党员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A)
A.对
B.错
45.党员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上一级党组织批准。(B)
A.对
B.错
46.党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党组织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A)
A.对
B.错
47.党员依法受到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党组织可以根据生效的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决定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经核实后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A)
A.对
B.错
48.党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受到其他纪律处分,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党组织在对有关方面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进行核实后,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A)
A.对
B.错
49.党组织作出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决定后,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依法改变原生效判决、裁定、决定等,对原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决定产生影响的,党组织不应根据改变后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等重新作出相应处理。(B)
A.对
B.错
50.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轻,可以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的,党组织应当对其批评教育或者终止预备期。(B)
A.对
B.错
51.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重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A)
A.对
B.错
52.对违纪后下落不明的党员,对有严重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党组织应当作出决定,开除其党籍。(A)
A.对
B.错
53.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对于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开除其党籍。(A)
A.对
B.错
54.违纪党员在死亡之后发现其曾有严重违纪行为,对于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可以不开除其党籍。(B)
A.对
B.错
55.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对于应当给予留党察看以下(含留党察看)处分的,作出书面结论,不再给予党纪处分。(A)
A.对
B.错
56.《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所称主动交代,是指涉嫌违纪的党员在组织初核后向有关组织交代自己的问题,或者在初核和立案调查其问题期间交代组织未掌握的问题。(B)
A.对
B.错
57.在初核、立案调查过程中,涉嫌违纪的党员能够配合调查工作,如实坦白组织已掌握的其本人主要违纪事实的,可以从轻处分。(A)
A.对
B.错
58.计算经济损失主要计算重要经济损失。(B)
A.对
B.错
59.对于违纪行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应当收缴或者责令退赔。(A)
A.对
B.错
60.对于违纪行为所获得的职务、职称、学历、学位、奖励、资格等其他利益,应当由承办案件的纪检机关或者由其上级纪检机关建议有关组织、部门、单位按照规定予以纠正。(A)
A.对
B.错
61.通过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书籍、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公开发表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党的改革开放决策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62.通过讲座、论坛等方式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等行为,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63.为通过信息网络、广播等方式公开发布、播出、刊登、出版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等行为提供方便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开除党籍处分。(B)
A.对
B.错
64.通过报刊、书籍等方式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者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65.通过电视、广播、报告会等方式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66.制作、贩卖、传播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读物、网络音视频资料等,情节较轻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B)
A.对
B.错
67.制作、贩卖、传播公开违背、歪曲党的改革开放决策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读物、网络音视频资料等,情节较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B)
A.对
B.错
68.制作、贩卖、传播有严重政治问题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读物、网络音视频资料等,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69.制作、贩卖、传播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读物、网络音视频资料等,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70.私自携带、寄递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读物等入出境,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71.以组织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B)
A.对
B.错
72.未经组织批准参加其他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情节较轻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
处分。(B)
A.对
B.错
73.未经组织批准参加其他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B)
A.对
B.错
74.以组织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对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人员,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A)
A.对
B.错
75.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或者敌视政府等组织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76.对不明真相参加会道门或者邪教组织的人员,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A)
A.对
B.错
77.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或者通过搞利益交换、为自己营造声势等活动捞取政治资本的,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B)
A.对
B.错
78.挑拨民族关系制造事端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79.对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民族分裂活动的人员,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从轻处分。(B)
A.对
B.错
80.组织、利用宗教活动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破坏民族团结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81.组织、利用宗族势力对抗党和政府,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决策部署的实施,或者破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82.对抗组织审查,串供或者伪造、销毁、转移、隐匿证据,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83.在国(境)外公开发表反对党和政府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84.在涉外活动中,其言行在政治上造成恶劣影响,损害党和国家尊严、利益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B)
A.对
B.错
85.违反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等党的规矩,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86.驻外机构或者临时出国(境)团(组)中的党员,脱离组织出走时间不满六个月又自动回归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87.驻外机构或者临时出国(境)团(组)中的党员擅自脱离组织,或者从事外事、机要、军事等工作的党员违反有关规定同国(境)外机构、人员联系和交往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A)
A.对
B.错
88.不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工作要求,向组织请示报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89.不按要求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个人去向,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
A.对
B.错
90.违反有关规定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前往港澳通行证,或者未经批准出入国(边)境,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91.违反有关规定取得外国国籍或者获取国(境)外永久居留资格、长期居留许可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92.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不报告、不如实报告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
A.对
B.错
93.在组织进行谈话、函询时,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
A.对
B.错
94.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
A.对
B.错
95.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96.隐瞒入党前严重错误的,一般应当予以除名;对入党后表现尚好的,给予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97.故意为他人脱离组织出走提供方便条件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A)
A.对
B.错、98.拒不执行党组织的分配、调动、交流等决定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在特殊时期或者紧急状况下,拒不执行党组织决定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99.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采取弄虚作假或者其他手段把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发展为党员,或者为非党员出具党员身份证明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A)
A.对
B.错
100.违反有关规定程序发展党员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严
重警告处分。(B)
A.对
B.错
101.在干部、职工的录用、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为本人或者其他人谋取利益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02.在征兵、安置复转军人等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为本人或者其他人谋取利益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03.诬告陷害他人意在使他人受纪律追究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04.侵犯党员的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A)
A.对
B.错
105.以强迫、威胁、欺骗、拉拢等手段,妨害党员自主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06.将批评、检举、控告材料私自扣压、销毁,或者故意将其泄露给他人的,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107.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党内选举中搞拉票、助选等非组织活动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08.在选举中进行其他违反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有关章程活动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09.在法律规定的投票、选举活动中违背组织原则搞非组织活动,组织、怂恿、诱使他人投票、表决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10.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B)
A.对
B.错
111.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或者其他利益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12.相互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对方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搞权权交易的,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113.纵容、默许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党员干部本人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
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14.党员干部的配偶不实际工作而获取薪酬或者虽实际工作但领取明显超出同职级标准薪酬,党员干部知情未予纠正的,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115.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处分。(B)
A.对
B.错
116.向从事公务的人员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117.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A)
A.对
B.错
118.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中,借机敛财或者有其他侵犯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行为的,依照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直至留党察看。(B)
A.对
B.错
119.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120.违反有关规定出入私人会所,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A.对
B.错
121.违反有关规定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的,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122.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本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的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的,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
A.对
B.错
123.违反有关规定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兼职,获取薪酬、奖金、津贴等额外利益的,情节较轻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B)
A.对
B.错
124.党和国家机关违反有关规定经商办企业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A)
A.对
B.错
125.在分配、购买住房中侵犯国家、集体利益,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26.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侵占非本人经管的公私财物,或者以象征性地支付钱款等方式侵占公私财物,或者无偿、象征性地支付报酬接受服务、使用劳务,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
A.对
B.错
127.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将本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应当由个人支付 的费用,由下属单位、其他单位或者他人支付、报销的,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28.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三个月,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B)
A.对
B.错
129.占用公物进行营利活动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30.将公物借给他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情节较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B)A.对
B.错
131.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或者用公款购买赠送、发放礼品,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
A.对
B.错
132.用公款旅游、借公务差旅之机旅游或者以公务差旅为名变相旅游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33.以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变相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34.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处分。(B)
A.对
B.错
135.违反有关规定配备、购买、更换、装饰、使用公务用车或者有其他违反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行为,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136.违反会议活动管理规定,到禁止召开会议的风景名胜区开会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A)
A.对
B.错
137.违反会议活动管理规定,擅自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或者借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收取费用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A)
A.对
B.错
138.搞权色交易或者给予财物搞钱色交易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39.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加重群众负担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40.违反有关规定扣留、收缴群众款物或者处罚群众的;克扣群众财物,或者违反有关规定拖欠群众钱款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141.在管理、服务活动中违反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42.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时刁难群众、吃拿卡要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
A.对
B.错
143.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照政策或者有关规定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造成不良影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144.对符合政策的群众诉求消极应付、推诿扯皮,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B)
A.对
B.错
145.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简单粗暴,造成不良影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
A.对
B.错 146.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B)
A.对
B.错
147.遇到国家财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能救而不救,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48.因工作不负责任致使所管理的人员叛逃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A)
A.对
B.错
149.因工作不负责任致使所管理的人员出走,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A)
A.对
B.错
150.在上级单位检查、视察工作或者向上级单位汇报、报告工作时对应当报告的事项不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不良影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对
B.错
151.泄露、扩散或者窃取党组织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纪律审查等尚未公开事项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内容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52.在考试、录取工作中,有泄露试题、考场舞弊、涂改考卷、违规录取等违反有关规定行为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53.以不正当方式谋求本人或者其他人用公款出国(境),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A)
A.对
B.错
154.临时出国(境)团(组)或者人员中的党员,擅自延长在国(境)外期限,或者擅自变更路线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B)
A.对
B.错
155.驻外机构或者临时出国(境)团(组)中的党员,触犯驻在国家、地区的法律、法令或者不尊重驻在国家、地区的宗教习俗,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56.在党的纪律检查、组织、宣传、统一战线工作以及机关工作等其他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57.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A)
A.对
B.错
158.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59.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60.党员陈某2014年7月因违反群众工作纪律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分,2016年1月可以参加村支部选举。(B)
A.对
B.错
161.在赴法国、德国考察期间,考察团成员党员陈某擅自到意大利、希腊逗留5天,对此应当追究陈某和考察团团长(党员)的纪律责任。(A)
A.对
B.错
162.党员孙某系某国有企业董事长,公款赴巴西观看足球赛,花费人民币20万元,最高可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63.某区区委书记孙某,其子在该区某外商独资企业担任由外方聘任的高级职务,经组织多次劝说拒不纠正,且孙某本人也不辞去现任职务,应给予孙某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B)
A.对
B.错
164.某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某,安排单位职工帮助筹办儿子婚礼,邀请单位下属、所辖部分村干部及辖区企业负责人72人参加婚宴,收受礼金21万元,最高可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A)
A.对
B.错
165.党员陈某2016年1月因涉嫌犯贪污罪被依法逮捕,党组织应当按照管理权限中止其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党员权利。(A)
A.对
B.错
166.某乡镇一普通党员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拘役一年,乡镇党委研究决定给予其留党察看一年处分。(B)
A.对
B.错
167.党员张某在组织调查期间配合调查工作,主动上交违纪所得,可以对其从轻或减轻处分。(A)
A.对
B.错
《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
168.《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明确,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和组织(人事)部门对每一个申报的领导干部的个人有关事项都要进行调查核实。(B)
A.对
B.错
169.《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明确,领导干部因私随旅行社出国旅游的属于填报内容。(A)
A.对
B.错
170.《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明确,在一趟因私出国过程中,停留多个国家的,除因飞机转机短暂停留机场外,每一个停留的国家和地区都应当填报。(A)
A.对
B.错
171.《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规定,报告人未按时报告的,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应当督促其报告。(B)
A.对
B.错
172.《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规定,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本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A)
A.对
B.错
173.《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规定,副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的干部和已退出现职、但尚未办理退(离)休手续的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不适用本规定。(B)
A.对
B.错
174.《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规定,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的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受理。(B)
A.对
B.错
175.《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规定,领导干部辞去公职的,在提出辞职申请时,应当一并报告个人有关事项。(A)
A.对
B.错
176.《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规定,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对报告情况进行汇总综合,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专项治理。(A)
A.对
B.错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及省委实施办法
177.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组织实施巡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A)
A.对
B.错
178.党的中央和地方委员会成立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向党中央和地方党委负责并报告工作。(B)
A.对
B.错
179.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加强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巡视工作的指导。(B)A.对
B.错
180.巡视组向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负责并报告工作。(B)A.对
B.错
181.巡视组组长有专职组长,也可以有兼职组长。(A)A.对
B.错
182.巡视工作人员应相对稳定,一般不进行轮岗交流。(B)A.对
B.错
183.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巡视组着力发现的问题之一。(A)
A.对
B.错
184.巡视组可以抽查核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情况。(A)A.对
B.错
185.巡视组可以列席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有关会议。(A)A.对
B.错
186.巡视组可以调阅、复制有关文件、档案、会议记录等资料。(A)A.对
B.错
187.巡视组依靠被巡视党组织开展工作。(A)A.对
B.错
188.巡视组履行执纪审查的职责。(B)A.对
B.错
189.对巡视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巡视组可以不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请示报告。(B)
A.对
B.错
190.巡视组对反映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重要问题和线索,可以进行深入了解。(A)
A.对
B.错
191.巡视组可以自行将巡视的有关情况通报政府有关领导及职能部门。(B)A.对
B.错
192.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政法机关和组织、信访等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支持配合巡视工作。(A)
A.对
B.错
193.巡视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巡视工作纪律。对应当发现的重要问题没有发现的应当追究责任。(A)
A.对
B.错
194.党员有义务向巡视组如实反映情况。(A)A.对
B.错
195.被巡视地区(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可以拒绝向巡视组提供文件材料。(B)A.对
B.错
196.巡视了解工作结束后,巡视组应当形成巡视报告,如实报告了解的重要情况和问题,并提出处理建议。(A)
A.对
B.错
197.专项巡视可以按照同类同步安排、分批集中汇报的原则,一次安排巡视多个地区、单位,突出重点,简化程序,增强实效。(A)
A.对
B.错
198.省委巡视组应当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对巡视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及时向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请示报告。特殊情况下,可以直接向省委书记报告。(A)
A.对
B.错
199.巡视专员为非领导职务。(B)A.对
B.错
200.省委巡视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A)A.对
B.错
201.省委巡视组开展巡视前,有关部门(单位)应当全面、客观地提供情况,特别重要敏感的问题可以向省委巡视组组长单独通报。(A)
A.对
B.错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202.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但不影响级别晋升。(B)
A.对
B.错
203.受到开除之外行政处分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如果在受处分期间内表现突出,可以提前解除行政处分。(B)
A.对
B.错
204.行政机关经人民法院、监察机关、行政复议机关或者上级行政机关依法认定有行政违法行为或者其他违法违纪行为,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A)
A.对
B.错
205.有违法违纪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处分决定机关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罢免的,不再给予处分。(B)
A.对
B.错
206.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当解除处分。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A)
A.对
B.错
207.行政机关公务员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情节较重的,给予开除处分。(B)
A.对
B.错
208.行政机关公务员同时有两种以上需要给予处分的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处分。应当给予的处分种类不同的,先执行其中最重的处分,再执行较轻的处分。(B)
A.对
B.错
209.行政机关公务员不因提出复核、申诉而被加重处分。(A)
A.对
B.错
210.任免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及时将处分决定或者解除处分决定报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A)
A.对
B.错
211.行政处分期满后,处分自动解除。(B)
A.对
B.错
212.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如果是缓期执行的,可以给予撤职处分。(B)
A.对
B.错
213.行政机关公务员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造成不良后果,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A)
A.对
B.错
214.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处分决定被变更,需要调整该公务员的职务、级别或者工资档次的,应当按照规定予以调整。(A)
A.对
B.错
215.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给予处分,只能由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决定。(B)
A.对
B.错
216.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到开除处分的,不适用解除处分规定。(A)
A.对
B.错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及我省实施办法
217.《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应当坚持公开透明原则,所有公务活动中的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等情况应予公开,接受各方面监督。(B)
A.对
B.错
218.《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严禁使用财政性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从严控制举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和各类赛会。(A)
A.对
B.错
219.《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费用可由举办单位和参评单位共同承担。(B)
A.对
B.错
220.《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要强化预算约束,执行中一律不予追加。(B)
A.对
B.错
221.《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所有执法执勤用车一律应当喷涂明显的统一标识。(B)
A.对
B.错
222.《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国内差旅人员应当严格按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住宿、就餐,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A)
A.对
B.错
223.《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对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不予接待。(A)
A.对
B.错
224.《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不得以车改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A)
A.对
B.错
225.《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机关内部管理和后勤岗位以及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一律不得配备执法执勤用车。(A)
A.对
B.错
226.《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凡是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的,应当恢复原使用功能。(B)
A.对
B.错
227.《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所有信息都应以适当形式进行公开。(B)
A.对
B.错
228.《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党政机关节会、庆典、论坛、博览会、展会、运动会、赛会等活动举办信息,应以适当形式进行公开。(A)
A.对
B.错
229.《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维修改造、使用、运行费用支出等情况,应以适当形式进行公开。(A)
A.对
B.错
230.《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的审计结果,应以适当形式进行公开。(A)
A.对
B.错
231.对违反《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造成浪费的,一律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B)
A.对
B.错
232.对违反《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造成浪费的,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A)
A.对
B.错
233.《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所称的浪费,是指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进行不必要的公务活动,或者在履行公务中超出规定范围、标准和要求,不当使用公共资金、资产和资源,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失的行为。(A)
A.对
B.错
234.《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未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审批手续、但已开工建设的办公用房项目,视情要求停建或没收。(B)
A.对
B.错
235.《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凡是超规模、超标准、超投资概算建设的办公用房项目,应当全部没收、拍卖。(B)
A.对
B.错
236.《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凡是超过规定面积标准占有、使用办公用房以及未经批准租用办公用房的,必须腾退。(A)
A.对
B.错
237.《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规定,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主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取消一般公务用车。(A)
A.对
B.错
238.《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规定,党政机关到定点饭店召开会议,应当在定点饭店协议价格以内结算费用。(A)
A.对
B.错
239.《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规定,全面实行公务卡制度,对不具备刷卡条件的公务支出,应当建立事前核准使用现金制度。(A)
A.对
B.错
240.《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规定,接待对象应当在住宿宾馆或者公务活动地点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以安排一次工作餐。(A)
A.对
B.错
241.《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规定,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4人,10人以上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的三分之一。(B)
A.对
B.错
242.《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规定,外宾邀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安排接待活动,从严从紧控制外宾团组和接待费用,可以适当承担应由外宾自行承担的费用。(B)
A.对
B.错
243.《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规定,出差人员有多种交通工具可以选择时,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应当选乘飞机。(B)
A.对
B.错
244.《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规定,国内差旅人员应当
在住宿宾馆或者公务活动地点自行用餐。凡是由接待单位统一安排用餐的,必须按标准向接待单位缴纳餐费。(A)
A.对
B.错
245.《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因公临时出国(境)审批管理,严格审核团组出访任务的必要性和人员构成、行程安排的合理性,对违反规定、不适合成行的团组予以调整或者取消。(B)
A.对
B.错
246.《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规定,接待住宿应当按照差旅费管理有关规定执行。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按标准安排住宿用房,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接待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间,住宿费由接待对象支付。(A)
A.对
B.错
247.《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规定,在得到上级部门许可的情况下可将非公务活动纳入接待范围。(B)
A.对
B.错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248.党组织要认真处理党员的申诉。对于党员的申诉,有关党组织要按照规定进行复议、复查,不得扣压。(A)
A.对
B.错
249.对于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坚持错误不改或者又发现其他应受党纪处分的错误的,应当开除其党籍。(A)
A.对
B.错
250.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应当写明党员享有的申诉权以及受理申诉的组织等内容并由受处分党员签署意见。(A)
A.对
B.错
251.对于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留党察看期间确已改正错误的,期满后应当恢复其党员的权利。(A)
A.对
B.错
252.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有权向党组织申请暂缓执行。(B)
A.对
B.错
253.党员有权在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时按照规定参加表决,表决可以采用表示赞成或不赞成两种方式。(B)
A.对
B.错
254.党员在政治、工作、学习等方面遇到问题需要党组织帮助解决的,有权向本人所在党组织、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A)
A.对
B.错
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委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十条实施办法》
255.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A)
A.对
B.错
256.要厉行勤俭节约,个人不得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19
题字。(B)
A.对
B.错
257.要精简文件提高质量,凡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已作出明确规定的,一律不再制发文件。(A)
A.对
B.错
258.《省委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十条实施办法》要求,内容相近、时间靠近、与会人员重叠的会议,可合并套开或接续召开。(A)
A.对
B.错
259.《省委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十条实施办法》要求,要扎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省委决策和省委常委部署重要工作之前,都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调研和论证,做到不调研不决策。(A)
A.对
B.错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260.《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因招商引资等工作需要,接待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因公来访人员,应当参照本规定执行,一并纳入公务接待管理,强化审计监督,杜绝奢侈浪费。(A)
A.对
B.错
261.《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规定,积极推进国内公务接待服务社会化改革,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国内公务接待提供住宿、用餐、用车等服务。(A)
A.对
B.错
《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
262.《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适用人员办理的公共事务,涉及到其配偶、子女移居国家和地区的,应当向本单位主管部门主动说明情况。(A)
A.对
B.错
263.《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适用人员办理的公共事务,涉及到其配偶、子女移居国家和地区的,不用回避。(B)
A.对
B.错
264.选拔任用《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适用人员,应当在考察时全面了解本规定涉及的相关情况。(A)
A.对
B.错
《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
265.《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合作开办公司或者其他合作投资的名义,没有实际出资和参与管理、经营而获取“利润”的,以违纪论处。(A)
A.对
B.错
266.《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规定,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求或者接受请托人以给特定关系人安排工作为名,使特定关系人不实际工作却获取所谓薪酬。(A)
A.对
B.错
267.《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规定,违纪后,因自身或者与违纪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违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不认定为违纪。(B)
A.对
B.错
268.《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或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出售房屋、汽车等物品均是违纪行为。其中,市场价格包括商品经营者事先设定的不针对特点人的最低优惠价格,因此,根据商品经营者事先设定的各种优惠条件,以优惠价格购买商品的,不属于违纪。(A)
A.对
B.错
269.《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规定,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未实际出资而获取“收益”。(A)
A.对
B.错
270.《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规定,特定关系人是指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近亲属、情妇(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A)
A.对
B.错
271.《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规定,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授意请托人将有关财物给予特定关系人。特定关系人中的共产党员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实施上述行为的,对特定关系人以共同违纪论处。(A)
A.对
B.错
272.《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规定,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授意请托人将有关财物给予特定关系人。特定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由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双方共同占有的,以共同违纪论处。(A)
A.对
B.错
273.《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规定,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之前或者之后,约定在其离职后收受请托人财物,并在离职后收受。其中,离职前后连续收受请托人财物的,离职前后收受部分均应计入违纪数额。(A)
A.对
B.错
274.《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房屋、汽车等物品,未变更权属登记或者借用他人名义办理权属变更登记的,不能直接认定为违纪行为。(B)
A.对
B.错
《中办国办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和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的通知》
27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和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的通知》规定,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包括礼仪庆典、新闻发布会和经济活动中,索要或暗示对方赠送礼金和有价证券的,要从重处分。(A)
A.对
B.错
27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和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的通知》规定,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涉外活动(包括与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交往活动)中,由于难以谢绝而接受的礼金和有价证券,凡不按期交出的,以受贿论处。(B)
A.对
B.错
《行政监察法》
283.监察机关在办理违反行政纪律案件中,可以提请有关行政部门、机构予以协助。(A)
A.对
B.错
284.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
A.对
B.错
285.行政监察机关在检查、调查中应听取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的陈述和申辩。(A)
A.对
B.错
286.行政监察机关作出的监察决定、监察建议可以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送达有关单位或者有关人员。(B)
A.对
B.错
287.监察机关有权责令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停止违反法律、法规和行政纪律的行为。(A)
A.对
B.错
288.派出的监察机构或者监察人员对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可以进行调查处理。(A)
A.对
B.错
289.监察机关在调查违反行政纪律行为时,可以暂予扣留、封存能够证明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文件、资料、财务账目以及其他有关的材料。(A)
A.对
B.错
290.公民对于任何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监察机关提出控告或者检举。(A)
A.对
B.错
291.监察机关依法提出的监察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采纳。(B)
A.对
B.错
292.监察人员办理的监察事项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视情况由有关领导决定是否回避。(B)
A.对
B.错
293.监察机关依法作出的监察决定,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执行。(A)
A.对
B.错
294.监察机关在履行检查职责过程中,有权要求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就监察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有义务如实回答,不得拒绝或者拖延。(A)
A.对
B.错
295.上级监察机关必要时可以办理所辖各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A)
A.对
B.错
《公务员法》
296.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审批。(A)
A.对
B.错
297.公务员申诉的受理机关审查认定人事处理有错误的,原处理机关应当及时予以纠正。(A)
A.对
B.错
298.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A)
A.对
B.错
299.机关因错误的具体人事处理对公务员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A)
A.对
B.错
300.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简化程序或者采用其他测评办法。(A)
A.对
B.错
301.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A)
A.对
B.错
302.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A)
A.对
B.错
303.选任制公务员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职务;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者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的,其所任职务即终止。(A)
A.对
B.错
304.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适当领取兼职报酬。(B)
A.对
B.错
305.公务员之间有直系血亲关系,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的职务。(A)
A.对
B.错
306.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A)
A.对
B.错
307.公务员只能在公务员队伍中进行内部交流。(B)
A.对
B.错
308.公务员降级、撤职处分解除后,原级别、原职务自动恢复。(B)
A.对
B.错
309.根据《公务员法》规定,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但不可以再享受失业保险。(B)
A.对
B.错
310.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单位可以与其本人协商后将其辞退。(B)
A.对
B.错
311.公务员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
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应予以辞退。(A)
A.对
B.错
312.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B)
A.对
B.错
313.公务员的录用范围是: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A)
A.对
B.错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314.《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第一部规范党的问责工作的基础性法规。(A)A.对
B.错
2.《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A)A.对
B.错
315.《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党中央或者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有权对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作出问责决定。(A)
A.对
B.错
316.《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建立健全问责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制度,采取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方式问责的,必须向社会公开。(B)
A.对
B.错
317.《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如果责任人退休的,可以从轻问责。(B)
A.对
B.错
318.《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问责决定作出后,应当及时向被问责党组织或者党的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党组织宣布并督促执行。(A)
A.对
B.错
319.《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的问责方式不包括移送司法机关处理。(A)A.对
B.错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320.《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坚持和创新党内学习制度。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等制度为主要抓手,各级党组织要定期开展集体学习。(A)
A.对
B.错
321.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A)A.对
B.错
32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A)
A.对
B.错
323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A)
A.对
B.错
324.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A)
A.对
B.错
325.在选人用人过程中坚决纠正唯票、唯分、唯生产总值、唯年龄等取人偏向,坚决克服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倾向。(A)
A.对
B.错
326.《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三会一课”是指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A)
A.对
B.错
327.考察识别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首先看是否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A)A.对
B.错
328.考察识别干部时,对在大是大非问题没有立场、没有态度、无动于衷、置身事外,在错误言行面前不抵制、不斗争,明哲保身、当老好人等政治不合格的坚决不用,已在领导岗位的要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严肃处理。(B)
A.对
B.错
329.涉及全党全国性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和解释。(A)A.对
B.错
330.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按规定向上级党委报备,无正当理由、未向上级党委报备不得调整。(A)
A.对
B.错
331.各级党委(党组)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凡属重大问题,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集体讨论、按少数服从多数作出决定,紧急情况下,可以用其他形式取代党委及其常委会(党组)的领导。(B)
A.对
B.错
332.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坚决执行党组织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或向上一级党组织提出。(A)
A.对
B.错
333.坚持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特殊情况下,可以提前或延期召开。(B)A.对
B.错
334.党员有权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纪违法的事实,提倡实名举报。(A)
A.对
B.错
335.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A)A.对
B.错
336.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A)A.对
B.错
337.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A)
A.对
B.错
338.《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将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单设一章,是对现行条例的突破,体现党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A)
A.对
B.错
339.对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意见,必须署真实姓名以书面形式向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或者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反映。(B)
A.对
B.错
340.上级党组织特别是其主要负责人,对下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应当平时多过问、多提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A)
A.对
B.错
341.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个人有关事项应当在党内一定范围公开,主动接受监督。(A)A.对
B.错
342.领导班子成员发现班子主要负责人存在问题,应当及时向其提出,不可以直接向上级党组织报告。(B)
A.对
B.错
343.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民主生活会应当经常化,遇到重要或者普遍性问题应当及时召开。(A)
A.对
B.错
344.坚持党内谈话制度,认真开展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发现领导干部轻微违纪问题的,上级党组织负责人应当对其诫勉谈话,并由本人作出说明或者检讨,经所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上级纪委。(B)
A.对
B.错
345.述责述廉报告应当载入廉洁档案,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A)A.对
B.错
346.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纪委发现同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的问题,可以直接向上级纪委报告。(A)
A.对
B.错 A.对
B.错
347.开好民主生活会,必须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这是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搞好党内监督的关键。(A)
A.对
B.错
348.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的领导干部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犯罪的,可以先移送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再做出党纪处分。(B)
A.对
B.错
349.要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党风廉洁意见回复”关,综合日常工作中掌握的情况,加强分析研判,实事求是评价干部廉洁情况,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A)
A.对
B.错
350.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正确导向,加强舆论监督,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发挥警示作用。(A)
A.对
B.错
351.《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要求,党组织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做到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整改结果应当及时报告上级党组织,必要时可以向下级党组织和党员通报,并向社会公开。(A)
A.对
B.错
二、单项选择题
党章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弘扬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
A.爱国主义
改革创新
B.自尊自信
自强不息
C.互助和谐
共同建设
D.诚信友爱
公平正义
2.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A)
A.党务公开
B.党内民主
C.民主集中制
D.民主执政
3.党的思想路线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C)
A.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4.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D)
A.政治品德
B.职业道德
C.社会公德
D.共产主义道德
5.对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给以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的处分,必须由本人所在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以上的多数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先由中央政治局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出处理决定,待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时予以追认。(A)
A.三分之二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四分之一
6.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B)
A.制度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
C.作风建设
D.党的建设
7.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体制。(B)
A.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
C.商品经济
D.开放式经济
8.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A)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改革开放
C.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政治协商
9.党章总纲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B)
A.先进性建设
B.反腐倡廉建设
C.纯洁性建设
D.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10.“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党章对()的表述。(C)
A.党的思想路线
B.党的政治路线
C.党的群众路线
D.党的组织路线
11.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B)
A.决策失误
B.脱离群众
C.思想僵化
D.封闭僵化
12.党的领导主要是()的领导。(C)
A.政治
B.思想
C.政治、思想和组织
D.组织
13.党员除了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还有权要求()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B)
A.开除
B.罢免
C.辞退
D.清退
14.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本人无权参加和进行申辩
B.其他党员不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C.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D.其他党员无权为他作证和辩护
15.当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有不同意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可以不执行党的决议和政策
B.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C.必须坚决执行,不可以声明保留,也不允许向上级组织提出
D.必须坚决执行,不可以向上级提出意见
16.入党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A)
A.遵守党的章程
B.遵守国家的法律
C.遵守党的纪律
D.遵守社会规则
17.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A)
A.支部大会
B.支部委员会
C.党小组
D.党委会
18.发展党员,必须坚持()的原则。(B)
A.集体吸收
B.个别吸收
C.个别吸收和集体吸收相结合 D.集体讨论决定
19.党员的党龄从()之日算起。(C)
A.递交入党志愿书
B.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
C.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
D.填写入党申请书
20.党员要求退党,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后宣布(),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B)
A.开除
B.除名
C.给予党纪处分
D.开除党籍
21.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B)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8个月
22.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B)
A.党委委员服从党委书记
B.少数服从多数
C.普通党员服从党组织书记
D.个人服从领导
23.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的制度。(C)
A.集体领导
B.个人分工负责
C.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D.集中领导
24.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A)
A.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B.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中央委员会
D.人民代表大会
25.党的各级委员会向()负责并报告工作。(B)
A.同级党委书记办公会
B.同级党的代表大会
C.同级党委常委会
D.上级党委书记办公会
26.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的意志。(A)
A.选举人
B.同级党委
C.上级党委
D.下级党委
27.在选举产生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委员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C)
A.只能采取差额选举的办法
B.必须先采取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C.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D.只能采取等额选举
28.在选举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委员时,应当采用()的方式进行选举。(C)
A.举手表决
B.口头表决
C.无记名投票
D.谈话推荐
29.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的原则。(B)
A.个人服从组织
B.少数服从多数
C.下级服从上级
D.上级指导下级
30.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二)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三)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
(四)();
(五)选举中央委员会;
(六)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A)
A.修改党的章程
B.解释党的章程
C.选举中央政治局
D.发布党的章程
31.各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以上,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A)
A.3人
B.5人
C.10人
D.15人
32.党的()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A)
A.基层组织
B.干部
C.党员
D.领导干部
33.党章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C)
A.3年
B.5年
C.3年至5年
D.3年或5年
34.党按照()的原则选拔干部。(B)
A.政绩突出
B.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C.政治性强
D.具有战略眼光
35.党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A)
A.五湖四海
B.政绩突出
C.政治性强
D.能力突出
36.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C)
A.从严治党
B.批评与自我批评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严格要求
37.对于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给予()的纪律处分。(A)
A.开除党籍
B.留党察看
C.撤销党内职务
D.记过
38.党的纪律处分有:警告、严重警告、()、留党察看、开除党籍。(B)
A.降级
B.撤销党内职务
C.记过
D.撤销行政职务
39.留党察看的期限最长不超过()。(C)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40.党员经过留党察看,确已改正错误的,应当恢复其党员的权利;坚持错误不改的,应当()。(C)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开除党籍
D.警告
41.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在特殊情况下,县级和县级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直接决定给党员以纪律处分。(A)
A.支部大会
B.支部委员会会议
C.总支部委员会会议
D.党委会讨论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42.《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起施行。(D)
A.中央政治局通过之日 B.印发之日 C.公布之日
D.2016年1月1日
43.《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坚持()。(B)
A.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党相结合 B.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 C.依法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 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44.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A)A.教育、管理和监督 B.教育、管理和问责 C.管理、监督和问责 D.管理、问责和教育
45.对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应当以()为依据,以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
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准确认定违纪性质,区别不同情况,恰当予以处理。(C)
A.党的纪律 B.党的政策 C.事实 D.宪法
46.实施党纪处分,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讨论决定,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擅自决定和批准。(C)
A.党代会
B.全体党员大会 C.党组织集体 D.党员代表
47.处理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应当实行()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B)A.严查与宽容 B.惩戒与教育 C.教育与处罚 D.惩戒与宣传
48.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内不得重新入党。另有规定不准重新入党的,依照规定。(A)
A.五年 B.四年 C.三年 D.六年
49.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间,没有()。(A)A.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表决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C.选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D.选举权、表决权和申诉权
50.党员受到警告处分()内、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B)
A.一年半
半年 B.一年
一年半 C.半年
一年 D.一年
两年
51.减轻处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外,减轻()给予处分。加重处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外,加重()给予处分。(B)
A.一档
两档 B.一档
一档 C.两档
一档 D.两档
两档
52.一人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两种以上(含两种)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违纪行为,应当合并处理,按其数种违纪行为中应当受到()给予处分;如果其中一种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的,即给予开除党籍处分。(B)
A.最高处分
B.最高处分加重一档 C.较高处分加重一档 D.最高处分加重两档
53.一个违纪行为同时触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个以上(含两个)条款的,依照处分()的条款定性处理。一个条款规定的违纪构成要件()包含在另一个条款规定的违纪构成要件中,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D)
A.较轻
全部 B.较重
部分 C.较轻
部分 D.较重
全部
54.党员犯罪,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应给予()处分。(A)
A.开除党籍
B.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C.严重警告 D.警告
55.党员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批准。(C)
A.上级党组织 B.同级党组织
C.再上一级党组织 D.上级纪委
56.计算经济损失主要计算()经济损失。(A)A.直接
B.直接和间接 C.主要 D.重要
57.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一个月内向受处分党员()宣布,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组织关系将处分决定材料归入受处分者档案。(C)
A.本人
B.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
C.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 D.所在党组织
58.对于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含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还应当在()办理职务、工资等相应变更手续;涉及撤销或者调整其党外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其党外职务。(B)
A.半个月内
撤销或者调整 B.一个月内
撤销或者调整 C.两个月内
调整
D.三个月内
撤销或者调整
59.特殊情况下,经作出或者批准作出处分决定的组织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办理期限最长不得超过()。(C)
A.两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一年
60.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或者敌视政府等组织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处分。(D)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61.在党内组织秘密集团或者组织其他分裂党的活动的,给予()处分。参加秘密集团或者参加其他分裂党的活动的,给予()或者开除党籍处分。(C)
A.留党察看
严重警告 B.开除党籍
严重警告 C.开除党籍
留党察看 D.撤销党内职务
严重警告
62.挑拨民族关系制造事端或者参加民族分裂活动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处分。(D)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63.组织、利用宗教活动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破坏民族团结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处分。(C)
A.开除党籍 B.留党察看
C.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D.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开除党籍
64.在国(境)外、外国驻华使(领)馆申请政治避难,或者违纪后逃往国(境)外、外国驻华使(领)馆的,或者在国(境)外公开发表反对党和政府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给予()处分。(A)
A.开除党籍 B.留党察看
C.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D.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开除党籍
65.驻外机构或者临时出国(境)团(组)中的党员,脱离组织出走时间不满()又自动回归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B)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三年
66.()违反有关规定经商办企业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C)
A.党员领导干部
B.党员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
C.党和国家机关
D.离职或者退(离)休的党员领导干部
67.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B)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三年
68.违反有关规定扣留、收缴群众款物或者处罚群众的,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C)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69.()、()或者()党组织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纪律审查等尚未公开事项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内容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泄露
扩散
窃取 B.遗失
泄露
扩散 C.扩散
遗失
窃取 D.泄露
遗失
窃取
70.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由中央纪委决定或者经省(部)级纪委(不含副省级市纪委)决定并呈报中央纪委批准,对违纪党员也可以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处分幅度()减轻处分。(B)
A.之内 B.以外 C.以上 D.之下
71.对违纪党员免予处分,()。(D)A.视情况作出书面结论 B.不必作出书面结论 C.可以作出书面结论 D.应当作出书面结论
72.故意违纪受处分后又因故意违纪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处分。(B)A.从轻 B.从重 C.加重 D.减轻
73.党员违纪受到党纪处分后,又被发现其受处分前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处分。(B)
A.从轻 B.从重 C.加重 D.减轻
74.()处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内,给予较轻的处分。(A)
A.从轻 B.减轻 C.从重 D.加重
75.()处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内,给予较重的处分。(C)
A.从轻 B.减轻 C.从重 D.加重
76.()处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外,减轻一档给予处分。(B)
A.从轻 B.减轻 C.从重 D.加重
77.()处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外,加重一档给予处分。(D)
A.从轻 B.减轻 C.从重 D.加重
78.《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只有()处分一个档次的违纪行为,不适用减轻处分的规定。(D)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79.二人以上(含二人)共同故意违纪的,对为首者,(),《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A)
A.从重处分 B.加重处分 C.从轻处分 D.减轻处分
80.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刑法规定的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给予()处分。(D)
A.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B.警告、严重警告或者留党察看
C.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81.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虽不涉及犯罪但须追究党纪责任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A)
A.刑法规定的行为 B.物权法规定的行为 C.民法规定的行为 D.治安条例规定的行为
82.党员受到党纪追究,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依法处理。(D)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有关国家机关
83.党员被依法逮捕的,党组织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其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党员权利。(A)
A.中止 B.撤销 C.废除 D.解除
84.党员犯罪,被单处罚金的,应当给予()处分。(D)A.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B.警告、严重警告或者留党察看
C.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85.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A)
A.开除党籍 B.留党察看
C.撤销党内职务 D.严重警告
86.党员依法受到()的,党组织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A)
A.刑事责任追究 B.民事责任追究 C.行政责任追究 D.党纪责任追究
87.党员依法受到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党组织可以根据生效的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决定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经核实后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给予()。(C)
A.党纪处分 B.组织处理
C.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 D.党纪处分,同时组织处理
88.党组织作出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决定后,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依法改变原生效判决、裁定、决定等,对原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决定产生影响的,党组织应当根据改变后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等()。(A)
A.重新作出相应处理
B.不改变原处理 C.从轻处理 D.减轻处理
89.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轻,可以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的,党组织应当对其批评教育或者()。(C)
A.终止预备期 B.中止预备期 C.延长预备期 D.取消预备期
90.对违纪后下落不明的党员,下落不明时间超过()的,党组织应当按照党章规定对其予以除名。(A)
A.六个月 B.十二个月 C.二十四个月 D.三十六个月
91.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或在死亡之后发现其曾有严重违纪行为,对于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D)
A.作出书面结论,不再给予党纪处分 B.免于处分 C.予以除名 D.开除其党籍
92.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或者在死亡之后发现其应当给予留党察看以下(含留党察看)处分的,()。(A)
A.作出书面结论,不再给予党纪处分 B.予以除名 C.免于处分 D.不予追究
9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所称(),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党员或者党员领导干部。(C)
A.重要领导责任者 B.主要领导责任者 C.直接责任者 D.领导责任者
9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所称(),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B)
A.直接领导责任者 B.主要领导责任者 C.重要领导责任者 D.次要领导责任者
95.《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所称(),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或者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次要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C)
A.主要领导责任者
B.直接领导责任者 C.重要领导责任者 D.次要领导责任者
96.《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所称主动交代,是指涉嫌违纪的党员在()向有关组织交代自己的问题,或者在初核和立案调查其问题期间交代组织未掌握的问题。(B)
A.函询时 B.组织初核前 C.组织谈话时 D.调查期间
97.在初核、立案调查过程中,涉嫌违纪的党员能够配合调查工作,如实坦白组织已掌握的其本人主要违纪事实的,可以()处分。(B)
A.减轻 B.从轻 C.免于
D.视情减轻一档
98.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违纪行为有()关系而造成财产损毁的实际价值。(D)A.故意因果 B.重要因果 C.间接因果 D.直接因果
99.对于违纪行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应当()或者责令退赔。(B)A.没收 B.收缴 C.上交 D.赔偿
100.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月内向受处分党员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宣布,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组织关系将处分决定材料归入受处分者档案。(A)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101.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六个月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报告。(D)
A.本级纪委 B.上级纪委 C.上级党委
D.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
102.制作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读物、网络音视频资料等,情节较轻的,给予()处分。(A)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03.组织、参加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处分。(D)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04.组织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或者重大方针政策,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对()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 B.参加人员 C.工作人员 D.提供方便人员
105.为组织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反对党的基本要求、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提供财务、资料等的人员,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C)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06.为组织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反对党的基本要求、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提供财务、资料等的人员,对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D)
A.从轻处分 B.给予警告处分 C.减轻处分
D.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
107.组织、参加会道门或者邪教组织的,对不明真相的参加人员,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D)
A.从轻处分 B.给予警告处分 C.减轻处分
D.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
108.挑拨民族关系制造事端或者参加民族分裂活动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其他参加人员,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D)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109.对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民族分裂活动的人员,(),可以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B)
A.经批评教育
B.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 C.经约谈后能认识到错误的
D.经政治审查后
110.除了挑拨民族关系制造事端或者参加民族分裂活动的,有其他违反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处分。(A)
A.警告或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11.除了挑拨民族关系制造事端或者参加民族分裂活动的,有其他违反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行为,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C)
A.警告或严重警告
B.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12.组织、利用宗教活动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破坏民族团结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之外的其他参加人员,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C)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13.组织、利用宗族势力对抗党和政府,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决策部署的实施,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处分。(B)
A.严重警告
B.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C.撤销党内职务 D.开除党籍
114.()党组织的分配、调动、交流等决定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C)
A.拖延执行 B.消极执行 C.拒不执行 D.变通执行
115.不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工作要求,向组织请示报告()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重大问题、重要事项 B.问题、事项
C.一般问题、一般事项 D.所有问题、所有事项
116.不按要求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个人去向,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A)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17.违反有关规定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前往港澳通行证,或者未经批准出入国(边)境,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C)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18.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B)
A.开除党籍
B.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119.隐瞒入党前严重错误的,一般应当予以();对入党后表现尚好的,给予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D)
A.开除党籍 B.批评教育 C.组织处理 D.除名
120.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采取弄虚作假或者其他手段把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发展为党员,或者为非党员出具党员身份证明的,对(),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D)
A.直接责任者 B.领导责任者 C.经办人
D.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121.违反有关规定程序发展党员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C)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122.在干部、职工的录用、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为本人或者其他人谋取利益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B)
A.撤销党内职务或开除党籍 B.撤销党内职务或留党察看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23.在干部、职工的录用、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和征兵、安置复转军人等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为本人或者其他人谋取利益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D)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24.诬告陷害他人意在使他人受纪律追究的,给予()处分。(A)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25.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处分。(C)
A.警告 B.严重警告
C.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D.撤销党内职务
126.侵犯党员的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B)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27.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等,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D)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28.向从事公务的人员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C)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129.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C)
A.严重警告
B.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130.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中,借机敛财或者有其他侵犯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行为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处分,直至开除党籍。(A)
A.加重或从重 B.加重 C.从重 D.加重一档
131.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A)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留党察看
132.违反有关规定取得、持有、实际使用运动健身卡、会所和俱乐部会员卡、高尔夫球卡等各种消费卡,或者违反有关规定出入私人会所,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B)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33.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侵占非本人经管的公私财物,或者以象征性地支付钱款等方式侵占公私财物,或者无偿、象征性地支付报酬接受服务、使用劳务,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D)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 C.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D.开除党籍
134.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将配偶、子女及等亲属应当由个人支付的费用,由下属单位、其他单位或者他人支付、报销的,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C)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35.占用公物进行营利活动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D)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36.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或者用公款购买赠送、发放礼品,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D)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37.用公款旅游、借公务差旅之机旅游或者以公务差旅为名变相旅游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处分。(B)
A.警告
B.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138.以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变相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C)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139.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B)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40.违反有关规定配备、购买、更换、装饰、使用公务用车,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A)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41.违反有关规定自定薪酬或者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D)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42.违反办公用房管理规定,用公款包租、占用客房或者其他场所供个人使用的,情节严重的,给予给予()处分。(B)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43.搞权色交易或者给予财物搞钱色交易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D)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44.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加重群众负担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D)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45.对符合政策的群众诉求消极应付、推诿扯皮,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C)
A.警告
B.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46.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简单粗暴,造成不良影响,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A)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47.遇到国家财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能救而不救,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D)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148.不按照规定公开党务、政务、厂务、村(居)务等,侵犯群众知情权,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D)
A.警告 B.严重警告
C.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D.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149.因工作不负责任致使所管理的人员叛逃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B)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50.因工作不负责任致使所管理的人员出走,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A)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151.在上级单位检查、视察工作或者向上级单位汇报、报告工作时对应当报告的事项不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不良影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152.私自留存涉及党组织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纪律审查等方面资料,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B)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53.泄露、扩散或者窃取党组织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纪律审查等尚未公开事项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内容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D)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54.在考试、录取工作中,有泄露试题、考场舞弊、涂改考卷、违规录取等违反有关规定行为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D)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55.以不正当方式谋求本人或者其他人用公款出国(境),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B)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56.临时出国(境)团(组)或者人员中的党员,擅自延长在国(境)外期限,或者擅自变更路线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B)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57.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C)
A.警告 B.严重警告
C.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D.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158.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D)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59.党员吴某因贪污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应当给予其()处分。(D)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60.某党员被法院判处单处罚金4万元,对其应当给予()。(D)A.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B.留党察看处分 C.开除党籍处分
D.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161.党员李某因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民族分裂游行活动,经组织批评教育后确实有悔改表现。据此,对李某应如何处理()。(B)
A.应当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 B.可以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
C.应当免予处分
D.应当给予其组织处理
162.党员张某在组织调查期间主动上交违纪所得,相关组织对其作出处理时可以()。(A)
A.从轻或减轻处分 B.免予处分 C.从轻处分 D.减轻处分
163.党员刘某因违法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应给予其()处分。(D)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64.党员王某因违法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应给予其()处分。(D)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65.党员刘某因工作严重失误被开除党籍,受处分后刘某痛改前非,更加努力工作,3年后做出重大发明创造一项,为所在单位创造经济利益500万元,1年后,因其工作突出,多次申请入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刘某因工作表现特别突出,应准许其加入党组织
B.刘某的行为属于立功,应撤销其党内处分,准许其加入党组织
C.刘某的行为属于立功,但不应因此撤销其党内处分,但可以准许其重新入党
D.刘某不应被批准入党
166.党员王某系某区干部,2016年1月,该区组织部门在抽查中发现王某违反有关规定获取加拿大永久居留资格,对王某应给予()。(D)
A.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B.留党察看处分 C.开除党籍处分
D.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167.王某系某村党支部书记,2016年,王某不顾群众意愿,未经调研,盲目将集体资金全部投入经办养鸡场,导致集体资金部分无法收回,王某的行为()。(C)
A.违反政治纪律 B.违反组织纪律 C.违反群众纪律 D.违反生活纪律 《行政监察法》
16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正职、副职领导人员的任命,在提请决定前,必须经()同意。(A)
A.上一级监察机关
B.同级纪委
C.本级党委
D.上一级政府
169.下列机关和人员不属于国务院监察机关监察对象的是:(B)。
A.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
B.国务院各部门工勤人员
C.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
17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明确,监察机关根据检查、调查结果,如有违反行政纪律,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可以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C)
A.批评教育、警告、记过、降职、撤职、开除
B.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免职、开除
C.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D.批评教育、记过、记大过、降级、免职、开除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及省委实施办法
171.()承担巡视工作的主体责任。(B)
A.被巡视党组织
B.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 C.巡视组
D.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
172.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同级()担任。(C)A.党委书记
B.党委专职副书记
C.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D.党委组织部部长
173.对巡视组进行管理和监督是()的职责。(B)A.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 B.巡视工作领导小组
C.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D.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
174.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设在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B)
A.临时机构 B.党委工作部门
C.党委工作部门内设机构
D.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下属机构
175.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应加强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巡视工作的()。(B)A.指导 B.领导 C.督导 D.检查
176.对巡视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特殊情况下,省委巡视组可以直接向()报告。(A)
A.省委书记
B.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 C.省委巡视办
D.省委“五人小组”
177.巡视组实行()负责制。(A)A.巡视组组长 B.巡视办主任
C.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D.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
178.选配巡视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标准条件,对不适合从事巡视工作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C)
A.辞退 B.免职 C.调整 D.轮岗
179.巡视组应当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对巡视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及时向()请示报告。(C)
A.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 B.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C.巡视工作领导小组
D.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180.巡视期间,经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巡视组可以对群众反映强烈、明显违反规定并且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B)
A.责成被巡视单位立即整改解决 B.向被巡视党组织提出处理建议
C.向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提出处理建议 D.向被巡视单位责任部门提出解决方案
181.巡视组进驻被巡视地区(单位)后,应当向()通报巡视任务,按照规定的工作方式和权限,开展巡视了解工作。(C)
A.被巡视地区(单位)全体党员
B.被巡视地区(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 C.被巡视党组织
D.被巡视地区(单位)党员干部和群众
182.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应当及时听取()有关情况汇报,研究并决定巡视成果的运用。(C)
A.巡视组 B.巡视办
C.巡视工作领导小组
D.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
183.被巡视党组织收到巡视组反馈意见后,应当认真整改落实,并于()内将整改情况报告和主要负责人组织落实情况报告,报送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B)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第五篇:阜康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考核
阜康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考核 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阜考核字„2007‟01号
关于做好2007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考核工作的通知
天池管理委员会、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市直党政群机关各部门、各事业单位:
为正确评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切实发挥考核工作在公务员队伍及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根据《关于2007自治区公务员考核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新人机发„2007‟30号)精神、《自治州实行聘用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昌州考核字„2004‟4号)及自治州考核领导小组“关于做好2007年全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通知”(昌州考核字„2007‟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2007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通知如下:
一、考核的指导思想
2007考核工作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2号文件),围绕市党委、市人民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效、奖惩挂钩”的原则,做到领导与群众
评价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考核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通过考核,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与监督,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二、考核的内容与方法
(一)要坚持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是考核的基础,考核要以平时考核为依据,平时考核的重点是公务员和工作人员全年完成日常工作任务、阶段工作目标情况和出勤情况;考核要对公务员和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评价,重点是考核工作实绩。
德:包括政治态度、思想品质、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社会公德;能:包括学识水平、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 勤:包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遵守制度和敬业精神;
绩:包括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效益和工作中的突破创新;
廉:包括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遵守纪律和艰苦奋斗。各单位也可将干部考核与民主评议党员、综合目标验收通盘考虑,统筹安排。事业单位考核可与聘任期考核同步进行。
(二)要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考核指标体系依据考核目的和考核内容设定,要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新要求。各单位要按照不同职(岗)位、不同类别、不同工作任务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适用、分类、分档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分类组织测评,并将量化测评结果与定性考核结果相结合,提高考核结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事业单位可结合聘任期考核,围绕聘任合同所规定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以及岗位说明书或岗位目标责任书的内容,从不同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要坚持领导与群众评价相结合。考核要坚持领导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突出群众性,实行全方位的考核,使被考核人的领导、同级、下级等不同层次的人员参与考核过程,使考核结果综合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对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的窗口单位考核时,应注意扩大考核民主测评的范围,增加服务对象层面对被考核人的测评意见。
三、考核的程序
(一)制定考核方案。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2007考核实施方案(细则),体现量化考核标准,对全体工作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思路、措施、数量、质量、效率、贡献和创新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价。同时成立单位考核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本单位考核工作。
(二)个人总结。被考核人要按照职(岗)位职责和有关要求进行总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述职,填写《公务员考核登记表》、《机关工勤人员考核登记表》或《事业单位聘用人员考核登记表》。市各部门科级干部要向单位考核领导小组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书面总结。
(三)民主评议。在个人总结(述职)的基础上,各单位可根据不同的考核对象,确定相应的范围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测评结果要作为确定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提出考核等次初步意见。主要领导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考核标准,综合被考核人平时的表现和个人总结等情况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意见;单位考核领导小组进行严格审核,确定考核等次,要严格按规定的比例确定优秀等次人选。单位主要领导的定等意见必须要有分管市领导签署意见。
(五)考核拟定等次公示。初步考核定等意见经单位考核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后,确定被考核人考核拟定等次,并在本单位内公示5个
工作日。对反映的问题,各单位要认真核实,确实不符合相应等次条件的,应重新确定考核等次。
(六)确定考核等次。考核拟定等次公示无异议后,单位主管领导签署考核意见,确定考核等次。机关工作人员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公务员同时给予嘉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七)考核结果反馈。单位考核领导小组要将考核结果通知被考核人。被考核人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按有关文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向单位考核领导小组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四、考核评优等次比例的确定
考核评优比例以本单位实际参加考核人数为基数,本受省(部)级以上综合性表彰或被自治区文明委授予“文明单位”(有效期内)荣誉称号,或本被记集体二等功以上单位的优秀等次比例掌握在20%以内;其他单位的评优比例要严格控制在15%以内。
五、考核结果的使用
要加大对考核结果的使用范围和力度,公务员考核结果要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及奖励、培训的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和聘任期考核结果要作为续聘、解聘或调整工作岗位以及奖惩、晋职、工资分配的依据。市各级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公务员考核结果的使用按照《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中组发„2007‟2号)规定执行。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公务员及工勤人员嘉奖奖励按照《转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事厅关于2006自治区公务员考核工作有关问题说明的通知》(昌州人通„2007‟14号)文件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结果的使用按照《自治州实行聘用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昌州考核字„2004‟4号文)执行。
六、考核结果的上报
今年的考核工作原则上自12月1日开始,至12月20日结束,各单位要于2007年12月25日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上报考核结果。其中党群口各部门及法检两院报送市委组织部,乡镇、政府机关及其他事业单位报送市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局。
机关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需上报的材料有:《公务员(工作人员)考核结果审核备案呈报表》、《公务员(工作人员)考核等次名册》、《公务员嘉奖审批表》(一式两份)和《公务员考核登记表》、《机关勤人员考核登记表》、单位考核工作方案、考核指标量化表、考核总结、《公务员培训证书》、评优人员的《考核手册》及评优比例控制在20%以内的依据。
事业单位需上报的材料包括:《事业单位聘用人员考核结果审核备案呈报表》、《事业单位聘用人员考核等次名册》(一式两份)和《事业单位聘用人员考核登记表》、单位考核工作方案、考核指标量化表、考核总结、《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评优人员的《考核手册》及评优比例控制在20%以内的依据。
在《公务员(工作人员)考核等次名册》和《事业单位聘用人员考核等次名册》中,基本称职(基本合格)、不称职(不合格)等次人员和不定等人员、内部退养人员,均需在备注中注明原因。
上述有关表格可登录昌吉人事人才信息网(网址:)下载中心,所有人员的考核登记表和《公务员嘉奖审批表》用16开纸张(19×26cm)打印,其他表格用A4纸张打印上报。
七、考核的几点要求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考核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落实,建立健全考核监督管理、审核备案制度,保证考核工作按照规定的内容、标准、程序和时间有序进行。要严肃考核纪律,确
保考核工作的质量,坚决克服考核搞形式、走过场和平衡照顾等现象,不得随意突破优秀比例限额。市组织部、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局将结合今年全市综合目标考核对市直各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平时考核工作进行检查。
(二)各主管部门要做好所属事业单位考核的监督、指导工作,人数较少的事业单位可由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组织考核,优秀比例统一掌握使用,考核登记表、考核结果审核备案呈报表和考核等次名册按照机关和事业单位分别填报。
(三)做好有关人员的考核。新录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新聘用人员在试用期内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工作的,由现工作单位进行考核并确定等次;病、事假累计超过考核半年的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进行考核;各单位下乡驻村、进厂驻企的人员回原单位参加考核;挂职锻炼时间在半年以上的的人员由挂职单位进行考核,将考核等次报派出单位备案。不足半年的,由派出单位进行考核;单位派出学习、培训的人员,由派出单位进行考核;事业单位内部退养人员参加考核,但不得评为优秀;机关事业单位当年退休人员和机关提前离岗人员不参加考核。
(四)各单位要将学习十七大精神理论考试、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课程考试和市直机关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情况、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考试成绩不合格者或没有完成培训任务的,考核不能定为优秀等次。
(三)各单位要对长期不在岗人员进行认真清理,严格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有关管理规定办理,有瞒报行为的,将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责任,并取消该单位的评优资格。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抄送:市委办 人大办 政府办 政协办 纪检委办存档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