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目的
规范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的管理,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的整改。3 职责 3.1 总经理
3.1.1 对公司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检测监控全面负责。3.1.2 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需的资源投入。3.1.3 负责公司重大隐患的及时整改。3.2 安全环保部
3.2.1 负责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
3.2.2 负责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
3.2.3 组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督促重大危险源管理单位按时整改。
3.2.4 负责对重大隐患整改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跟踪验证。
3.2.5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和有关单位备案。3.3 生产技术部
3.3.1 负责组织有关单位对特别危险的作业现场进行危险评估,制定安全措施。3.3.2 负责制定重大隐患的整改计划。3.4 重大危险源管理单位
3.4.1 负责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全面负责。
3.4.2 负责建立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并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安全环保部备案。
3.5 车间负责加强对辖区内重大隐患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理并向有关单位汇报。4 工作程序
4.1 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分级 4.1.1 重大危险源分级
根据《重大危险源辩识》和《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将重大危险源分为:
a)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一次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
b)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一次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
c)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一次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 d)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一次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4.1.2 重大事故隐患分级
根据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分为两级:
a)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指可能造成死亡50人(含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b)重大事故隐患:指可能造成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4.2 公司现有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 4.2.1 公司重大危险源主要有以下: a)一级重大危险源:无; b)二级重大危险源:无; c)三级重大危险源:有; d)四级重大危险源:有。4.2.2 公司重大隐患主要有以下: a)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无。b)重大事故隐患:无。4.3 重大危险源的评估
4.3.1 安全环保部与生产技术部按照《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组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至少每3年要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安全评估由安全、生产、技术、设备、环保等单位有关人员和专家组成,按确定的评估方法和内容进行评估,并对重大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审。
4.3.2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应形成安全评估报告,属国家规定必须上报的重大危险源应按规定报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和上一级安全管理单位备案。4.3.3 安全评估报告应数据准确,内容完整,方法科学,对策措施具体可行,结论客观公正。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b)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c)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d)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 e)重大危险源等级; f)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g)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 h)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4.3.4 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发生变化时,应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4.4 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与管理 4.4.1 监控要求 4.4.1.1 公司级1~6月每季检查二次,7~12月每季检查一次;班组每日检查。重大危险源监督检查内容:
a)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情况; b)事故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 c)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建档等情况;
d)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检测、监控情况; e)重大危险源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情况; f)重大危险源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的情况; g)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情况; h)应急救援组织建设和人员配备的情况; i)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工作的情况;
j)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及维护、保养的情况; k)重大危险源日常管理的情况; l)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4.4.2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4.4.2.1 4.4.2.2 执行公司标准。
安全环保部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定期进行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4.4.2.3 重大危险源管理单位应对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立即进行整改。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责任人、期限等。整改期间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整改情况应向安全环保部报告。4.4.2.4 重大危险源管理单位应每季度向安全环保部报告一次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情况。4.4.2.5 安全环保部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并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单位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具体要求,将有关材料报送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备案。4.4.2.6 对新构成的重大危险源,要及时报告安全环保部,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环保部应及时核销。4.4.2.7 对特别危险的作业采场现场,生产技术部应组织有关单位现场进行危险评估,制定安全措施。4.4.2.8 制定每年的安措计划时,要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检测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4.4.2.9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单位应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时的危害后果、应急措施等信息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
4.4.2.10 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在作业过程中发现威胁生产安全的问题或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4.2.11 作业人员在重大危险源场所施工作业时,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有权停止作业。
4.4.2.12 重大危险源管理单位应加强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完善操作与维修规程,对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检验,并做好记录。4.4.2.13 重大危险源管理单位应按规定在重大危险源场所安装和配备必须的安全设备、设施,为作业人员配发劳动保护用品、用具。
4.4.2.14 重大危险源管理单位应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悬挂重大危险源风险提示牌。
4.4.2.15 重大危险源风险提示牌主要内容应包括:重大危险源名称、具体位
置、危险物质及储存数量、风险及控制措施、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4.4.2.16 重大危险源管理单位应按照厂应急管理有关规定做好重大危险源应急管理工作。4.5 应急救援预案
4.5.1 重大危险源由安全环保部负责制定应急救援预案。4.5.2 应急救援预案应包含以下内容: a)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概况; b)应急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c)危险辨识与评价; d)应急设备与设施; e)应急能力评价与资源;
f)应急响应、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g)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 h)事故后的恢复与程序; i)培训与演练。
4.5.3 安全环保部应定期组织演练,检验和评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必要时加以修订。
4.5.4 应急救援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每年应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进行修订。各责任单位每年应在职工队伍中抽调一定数量、高素质的人员作为应急抢险队员。4.6 记录、档案管理
4.6.1 凡重大危险源安全环保部和管理单位均应建立下列档案: a)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登记表; b)重大危险源的评估、评价报告; c)安全运行情况; d)历史事故记录; e)控制和整改措施; f)管理制度清单;
g)应急救援预案及训练演习; h)员工教育和培训; i)训练及演习。
4.6.2 《重大危险源登记表》内容
危险源单位、重大危险源名称、重大危险源地点、危险源类型、危险源等级、危险源单位负责人、监控负责人是否存在隐患、重大危险源概况(影响范围、影响程度)、主要监控和管理方案。4.6.3 重大隐患整改情况记录内容
隐患单位、隐患地点、整改措施、限定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隐患整改负责人、隐患整改完成情况、参加验收人员。
4.6.4 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记录、档案由安全环保部负责保存,车间(二级单位)负责保存管理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整改记录、档案。重大危险源消除后和重大隐患整改后,记录和档案继续保存3年。4.7 员工教育和培训
4.7.1 劳培部应按照《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制度》,组织对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人员、应急救援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建立教育培训档案。4.7.2 教育和培训内容如下: 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b)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c)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时的危害后果; d)应急救援预案和自我防护方法的方法; e)发生事故的报告方法。4.8 训练及演习
4.8.1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单位对应急队伍和全体员工应进行应急培训、训练和演习。
4.8.2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单位应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应急救援演习应按照厂《事故应急预案》要求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不断提高应急抢险水平,适应事故抢险的需要。
4.8.3 演习时要做好演习计划,召开演习准备会议,确定参演人员、场地、演习时间,明确其它注意事项及其它单位现场学习人数等。
4.8.4 主要演习内容:防护器材的使用、危险源的控制、现场环境状况的测定、防爆隔爆保护和现场急救、人员疏散、撤离及安全警戒区的设立等。5 相关文件
5.1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5.2《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制度》
第二篇: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工程有限公司
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一、对危险品的监控和管理
为了正确、安全使用化学品,所以责任人必须按以下规程使用:
1、仓库必须按要求独立设置、离车间保持相应距离。
2、做好危险品出入登记管理制度,派专人负责危险品仓库进出管理,用多少拿多少,仓库不能存放太多。
3、领取危险品时手不能直接,接触取料,必须戴上胶手套或用勺子拿取。
4、领取后仓管员必须从出仓跟踪到车间监督,直至完成下料程序,认真检查是否存在隐患方能离开。
5、经常定期检查红外报警器是否正常。
以上五点必须认真执行,决不能有半点含糊,如发现有违规者,轻者开除出厂,重者依法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二、对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1、对安全检查出的问题(事故隐患)必须按“三定四不推”原则,积极进行整改。即: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班组能解决的不推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推给厂部。对重大隐患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制订出可靠的防范措施,设立标志。
2、加强对要害部位和危险区域的管理,如变电房、油房、酸碱腐蚀物使用,危房、危险品以及尾矿库等,都要有完整的资料(含历史资料),如设计说明,图纸、投产使用时间,危险区域范围、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大检查及检修情况等。
3、要害部位和危险区域要有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专人管理,严格出入制度和帐目,并配有明显的安全标志或警示牌。
4、车间组建有兼职救护队。
********工程有限公司
2018年1月
第三篇: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1、重大事故隐患包含在重大危险源之中,因此企业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找出相应的计划措施和预防措施,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重大危险源登记报告。
2、对重大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治理和防范措施,并落实专项治理资金,随时检查,定期写出检查报告。
3、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停止生产,由安全员下达限期整改指令通知,由相关部门立即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申请企业负责人复查,复查合格后由负责人签字后方可恢复生产,并填写整改报告,记录在案。
4、建立事故重大隐患举报制度,职工发现隐患要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对于瞒报不报的要追究其责任。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为了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有效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特制定本制度:
1、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学习培训会议,让职工了解安全知识(安全用电知识、防止触电知识、紧急自救知识、防止机械防护设备失效时造成的人身伤害、雷雨季节防雷电知识、防止水坑溺水事故的知识以及饮食卫生知识、防止煤气中毒知识、防止偷盗等安全知识)。
2、对各部门的安全隐患及时向职工通报,避免造成损失。
3、加强领导,在各部门建立安全生产机构,从上到下都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知识和运用知识避免伤害的能力。
4、职工无故不参加会议的,发现一次,予以严厉的批评教育;发现两次,除批评教育外,处以一定数目的罚款;发现三次,予以开除。
5、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考核,不具备安全生产知识的职工,予以批评教育,直到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为止,否则可能造成对自己的伤害和对其他职工的伤害。做到不具备安全生产知识的坚决不用,防止因安全知识不具备,造成的损失。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6、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按时参加复训。
7、企业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知识竞赛。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障职工在各项生产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依据企业实际,制定本制度。
1、公司要认真落实防护用品计划和费用指标,审定护品的品种、材料、质料、款式及发放范围。
2、组织劳资、财务部门对护品的采购、发放,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监督检查员工劳保穿戴情况。
3、安全部门要建立员工个人护品的基础资料档案,制定发放工作。
4、享受劳动防护用品的人员,必须填写员工劳保登记表,每年五月一日前完成登记、发放工作。
5、防护用品的购置:凡购置的劳动用品必须具备二证一单,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试验报告等。
6、防护用品购回后,要专人保管,库房要通风干燥,无污染和腐蚀,防止变坏,降低技术性能。出库后,材料员严格各种手续并查看产品使用说明书,把好质量关。各种防护用品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管理防止损坏,经查有损坏的应及时更换新品。
7、各种防护用品在使用过程中,要按上级的有关规定及时找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确认合格后再使用。
8、组织企业财务部门对防护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监督检查员工劳保用品穿戴情况;安全部门要建立个人防护用品的基础资料档案制定发放工作。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
1、为了规范各类人员和各工种岗位的管理,明确责任分工,提高安全生产的覆盖面及操作技能的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望各有关单位遵守执行。
2、各部门组成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工作,并具备较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具备单独处理本工作岗位一般的技术和安全问题的能力。
3、各类岗位人员必须积极参加相关局、厂安全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术学习、培训,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培训和考核,以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管理水平和指挥能力,防止因自己管理不到位,指挥失误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4、各岗位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义务,时刻牢记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规范工作现场管理教育,引导工作人员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以达到减少和消除生产安全事故的目的。
5、所有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了解本工种岗位在工作过程中易发生危险的部门和后果的严重性,使操作者能够按要求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安全。
6、电工、焊工、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必须按照规定经过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参加公司、分公司、项目部教育培训。积极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技术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规程,以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
7、新工人(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学徒工、学习代培人员)在参加施工现场工作前必须参加“三级安全教育”,使新工人初步了解各工作岗位在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和安全技术知识,机械设备性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和违章事项,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操作岗位工作。
第四篇: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A/ XYZD-49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 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有效地控制潜在的危险因素,确保职工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公司必须对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和监控,对重大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一、危险源监控的目的,不仅是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
二、公司的危险源有:
1、有冒顶、坍塌场所
2、有发生爆炸、火灾有场所
3、有高空坠落危险场所
4、有提升、吊运系统危险的场所
5、有被车辆伤害的场所
6、有触电危险的场所
7、有灼烫伤危险的场所
8、有被机器绞、碰的场所
9、有中毒、窒息、腐蚀的场所
10、尾矿库
三、对危险源要进行定期分析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及机制
2、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3、评价危险条件的后果
4、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5、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四、通过对危险源的分析评价,根据危险程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对危险源分三级管理与控制:
A级:重大危险源,由公司、车间、班组三级控制如井下采场、火工库、液
氰库、液氯库。
B级:较大危险源,由车间、班组二级控制管理如变电站、提升系统等。C级:一般危险源,由班组控制管理。五、三级危险源在各级组织的各类安全检查中均应将其列为重点检查目标,层层把关,共同严格管理和控制。对于重大危险源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六、对于检查发现出的安全隐患,应及时下发《安全通知书》督促整改并进行复查验收。对于重大安全隐患要由总经理指定安全副总经理会同生产、技术、安全、设备等部门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并组织整改验收。
七、落实三级危险源监控职责,责任到人。
八、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定期检查、检验、检测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进行一次演练。
第五篇: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山西沁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在生产过程中,作业区域内潜伏着具有危险性的岗位、场所等,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的监控和治理,杜绝和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如下整改制度:
1、厂内要着重对事故发生率高,容易导致重伤、残疾、多人伤害事故的危险岗位、场所重点控制管理,时时刻刻注意抓安全,必须保证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生产,不发生一切不安全事故。
2、单位负责人必须绘制危险源(点)的危险因素分析控制图,详细列出各项潜在危险因素可能造成的事故,制度出预防措施和整改措施。
3、厂内要建设重大危险源(点)登记,管理台账,对各类重大危险源的方位、特性、危险程度及目前的状况、整改措施、完成日期、责任人等进行登记。
4、每个重大危险源(点)必须有人员,定时间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如发生有新的方向,必须将事态的发展情况如实记录,并及时报告总经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5、应根据本单位及外单位事故教训,对安全规程、标准化作业程序进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