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一、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每月定期对本专业医疗质量进行检查,有检查记录并随时组织疑难病例讨论。
二、由各专业专家及病历质控医生组成的院级医疗质量检查小组,每月一次抽查运行病案、归档病案,根据出现问题对所在科室提出整改建议,若科室对整改意见提出异议,则由医务处协调解决。
三、科级医疗质量检查小组每季召开一次工作会议,院级医疗质量检查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提出全院普遍存在问题和整改意见,由医务处协调制订整改措施,全院参照实施。
四、医院每季度交叉质量检查负责对全院各科室各专业进行季度质量检查。
五、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出现有争议医疗问题进行分析和定性,并提出整改和惩罚意见交院领导讨论。
六、每季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科室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检查,质量检查的结果与评优奖罚结合与岗贴挂钩,并纳入评审。
第二篇:医疗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医疗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医疗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一、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周定期或不定期对本专业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对本科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情况每月进行考核。做好事先控制,环节控制和终末控制,定期对本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求检查时严肃认真,按医疗、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逐条逐项评价。
二、院级医疗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室交叉质量检查,负责对全院各科室各专业进行质量检查。根据出现问题对所在科室提出整改建议,在下一期检查中督察整改是否落实。若科室对整改意见提出异议,则由医务科协调解决。
三、每周院长行政查房对全院各专业医疗质量进行不定期监控。
四、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出现有争议医疗问题进行分析和定性,并提出整改和惩罚意见交院领导讨论。
第三篇:医疗质量监督、检查、教育制度
医疗质量监督、检查、教育制度
一、教育对象:全院临床、医技及从事业务工作的医务人员。
二、教育方式:对新进人员必须进行质量教育,每年对力量薄弱科室进行强化教育。
三、教育内容:明确质量管理意义、特点、指导思想及任务。
四、进行定期的质量教育,树立“质量第一,一切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五、根据制订的各项质量标准及质量目标,明确质量责任。医务科负责定期检查完成情况。
六、各科室、部门质量管理小组每月对该科室、部门的质量进行考评,结合标准,制订标准化管理方案,组织评价活动。
七、质量管理教育的指导思想要明确,必须是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质量控制、预防为主的思想,系统管理的思想,标准化、数据化、科学化、实用性。
八、加强医疗质量的评价,重视质量教育,建立质量责任制。
医疗质量监督、检查、评价制度
一、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的质量监督、检查及评价。
二、定期对各科室、部门的质量管理小组进行检查,包括活动开展情况、标准考评情况。
三、对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科室、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惩罚。并限期整改。
四、按《医疗质量考评标准细则》、《临床相关科室质量标准》、《缺陷管理》等规定执行评价。
五、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半年作一次质量管理评价,全年作一次工作总结。
第四篇: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荥阳市环境保护局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一、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是指环保局各部门部门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
二、对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诉、举报的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应按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分类进行登记。是否立案处理由承办人提出建议意见后报办领导审批。
三、对不予立案处理的应当及时告知投诉、举报人。
四、实行重大案件集体研究决定制度。
五、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检查。
1.承办人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各行政执法部门制发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就是否超越权限,是否违反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政府或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规定的内容是否适当进行严格审查。必要时可以要求发文单位提供相关资料、作出情况说明等。
2.审查后,承办人要起草《规范性文件审查意见书》,提出规范性文件合法或应予纠正的建议意见,连同相关材料报送办领导审签。
3.发现问题需要纠正的,应及时通知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单位自行纠正。规范性文件起草单位拒不自行纠正的,报经
县政府同意后予以撤销。
六、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检查。
1.局法制科负责制定环保局法监督检查计划和工作安排,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重点对各行政执法中队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是否遵守行政执法程序,适用实体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合理,行政执法行为、法律文书是否规范等行政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2.按照有关规定,投诉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违法的案件,可以要求行政机关就其具体行政行为作出说明。
3.承办人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后,要提出处理建议意见,连同相关材料报送局领导审签。
4.具体行政行为已经违法需要纠正的,应制发《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决定书》,要求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自行纠正。拒不纠正的,报经局党组同意后予以撤销。
5.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出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
荥阳市环境保护局
第五篇: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整改报告
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 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整改报告
2015年年底鄂尔多斯市卫计委组织专家对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督导检查,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2016年5月鄂尔多斯卫计委随文下发了对我院进行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督查反馈通报。我院领导高度重视,针对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一、组织实施
1、成立了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王军
副组长:云卫琼、张姝、杨慧
成员:邬茂胜、田莉、张望之、闫靖、姚嵘、越阳、武智渊、孙学文、曹玉芳、刘美凤、杨丽、萨日娜、乌云格日乐、雷烨
下设办公室在质控科,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
2、召开会议,就此次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院内通报。
3、组织讨论,制定措施并落实责任和人员。
二、整改措施
1、医院管理方面。
医务科组织全员临床医师学习《执业医师法》,提高依法执业意识,加强医护人员“三基三严”培训;2016我院年拟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提高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占职工数的比例,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岗位,逐步取缔跨类别职业与超范围职业现象;医务科对我院卫生业技术人员技术考评档案进行自查,查漏补缺,健全规范;医院信息管理环节,院领导正着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分阶段有条件推进实施;医务科进一步加强“三好一满意”的宣传,细化医德医风建设考评量化制度和改进措施,并定期向领导班子汇报,医德医风与晋级、评优等挂钩。
2、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方面
我院质控科制定了《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建立了科室医疗、护理质控小组,每月开展一次科室质控自查,质控科采用定期查和随时查的方式,以维护医疗质量安全;医务科完善门急诊工作,并固定1-2名人员开展急诊急救业务员知识学习及技术培训,尝试开展多学科会诊建设工作;医务科对患者纠纷投诉进行总结分析并整改;加强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积极推进我院与陕西省肿瘤医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合作项目,开拓我院新业务、新技术,并争取实现我院重点学科零的突破;我院领导先后考察了几家兄弟医院,质量控制工作与绩效挂钩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研究阶段;医务科建立麻醉不良事件登记制度,开展手术、麻醉分级动态授权管理,并督导手术麻醉科建立麻醉后复苏室;手术、麻醉医师进行分级管理,明确二三级手术目录,建立高风险技术目录。
3、检验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
我院检验科进一步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落实检验报告双人签字制度,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检验质量,充分利用LIS的监管功能。
4、影像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
我院放射诊疗许可证正在积极办理之中,将有条件的开展影像的量化与质控工作。
5、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
护理部制定《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组织学习护理操作规范,全面提高护士综合素质;质控科对护理部质控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追踪评价。
6、药事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
医务科加强麻醉药品管理,规范精神药品处方;组织全员医师学习了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正确掌握抗菌药物给药方法,严格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指标,制定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给药方案,不定期抽查处方,并进行点评,制定了奖惩制度;检验科有条件的开展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质控科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措施;有条件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
7、医院感染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
进一步加强我院医务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已与鄂尔多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根据2012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出具环境卫生学检测报告单。
8、医疗废物管理
院感科已制定《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环保局备案,规范完善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三、监督落实
就整改方面逐一落实到相关科室,由科室负责人落实整改完成,医疗质量领导小组参照相关制度负责监督落实情况。
四、今后工作方向
我院要通过规范医疗行为、狠抓医疗质量和医德医风的建设,使医院整体面貌得到改善,全院工作秩序规范,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服务态度明显提高,职工法制观念增强,医疗安全意识增加,依法规范执业,医疗核心制度执行严格。我们一定以此次市卫计委督查和整改为契机,在市卫计委领导下,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强化管理措施,优化人员素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依法执业、规范执业,将规范医疗行为同狠抓医疗质量有机的结起来,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彻底消除医疗安全隐患,杜绝任何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更好地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安全、高效、廉价的医疗服务,当好当地居民的健康守护神。
二〇一六年五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