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乐业县:采取“363”措施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0
乐业县采取“363”措施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乐业县迅速行动,采取“363”措施严肃换届纪律工作,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一、立足“三个到位”,迅速启动提高满意度工作 组织领导到位。召开县委常委会对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及时成立组织工作满意度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秘书组、宣传组、督查组等相关机构,具体负责全县满意度提高工作。
宣传发动到位。召开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动员大会,及时对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进行安排部署。通过县委书记向各级领导致信的形式,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对组织工作满意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经费保障到位。及时安排5万元专项经费,落实办公地点,购置办公设施,配齐了工作人员,为顺利推进全县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抓好“六个强化”,努力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 强化专题调查,找准整改提高方向。制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向全县广大干部职工,村(社区)支书、主任,离退休老干部代表,“两代表一委员”进行调查,并及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明确整改方向和落实整改措施。
强化信息公开,提高组织工作透明度。一是针对在民意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分片召开组织工作情况通报会、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就组织工作进行“全覆盖”通报,让广大干部职工了解组织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感受到组织工作带来的实效,争取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支持。二是推行部务和党务公开。将部内各股室工作职责、重大事项、办事程序等内容在部机关醒目位置进行公开,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三是通过开通举报热线、组织部长信箱、意见箱和开展“组织部长接待日”等方式,进一步畅通干部群众诉求渠道,掌握社会舆情,落实党员群众对组织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强化交心谈心,真情关爱基层干部。深入基层召开各层次的干部座谈会,与干部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诉求,切实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提高村干部待遇,分别于2010年12月和今年3月两次提高村干部待遇。全县村(社区)支书、主任和定员全额补贴干部、半定额补贴干部的月基本补贴在最高的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150元,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强化干改工作,确保权力公开透明。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提高满意度工作与换届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拿出8个乡(镇)领导成员岗位,其中非党副乡(镇)长2个、党委委员6个,面向全县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公开选拔。公开推荐提名乡镇党政正职拟任人选,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加大治懒治庸力度,加强了对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管理,理顺乡(镇)双重管理干部的管理,对不胜任现职干部进行必要的调整。强化自身建设,树立组工干部良好形象。继续深入开展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切实为基层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建立组工干部“五不准”制度,践行“五出”要求,在从优配备、从严管理中不断提升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形象,真正把组织部门打造成“党性强、作风正、纪律严”的模范部门,打造阳光组工、公道组工、服务组工。
强化统筹兼顾,提高组织工作服务大局工作。将换届的过程作为宣传“十二五”规划,全力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将组织工作的日常工作和重点工作的统筹安排、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结合起来。在全面提高组织工作整体水平的基础上,真正实现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目标。
三、围绕“三个突出”,以严肃换届纪律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突出组织领导。按照中纪委、中组部严肃换届纪律视频会议精神,及时成立换届工作机构,明确相关工作职责,并对全县如何贯彻会议精神作了具体部署,把严肃换届纪律贯穿于换届工作的全过程,做到严肃换届纪律与换届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突出宣传教育。开展“七个一”活动(进行一次集中宣传、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开展一次公开承诺、发放一套学习资料、举办一期专题培训、开展一次短信群发活动、开展一次集体谈心谈话),全面细致做好宣换届工作纪律宣传,通报典型案例,设立“高压线”。
突出纪律监督。一是切实加强对换届工作的督查。通过 个别走访谈话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了解和掌握换届工作的整体推进情况,多方听取干部群众对换届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换届纪律执行情况进行重点督查,严格责任追究,对存在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二是健全电话、信访和网络“三位一体”举报网络,加强舆情实时监控。三是研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对各种矛盾隐患的排查,加强换届期间的舆情监督和分析,特别是加强对难点乡(镇)、村(社区)的排查,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研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换届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二篇: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措施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措施
根据中央精神和要求,坚持把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作为推动检察工作发展、强化高素质检察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认真分析和扎实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建立健全干部人事工作制度,积极推进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解决机关干部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政工部门自身建设,推动机关干部人事工作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
一、着力抓机制,建立完善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坚持靠制度管人选人:一是制定贯彻中央《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培养锻炼、评价考核、管理监督、事业单位管理等干部人事工作九项机制,明确38项具体制度建设任务,全面部署未来10年高检院机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二是修改完善厅处级领导干部选拔和非领导职务晋升两个办法及实施方案,根据机关干部意见建议,对干部选任条件、标准、方法、步骤等作了进一步完善,增强了干部选任的针对性、竞争性,使制度更加科学实用,更加符合机关干部意愿;三是修改完善干部上挂下派锻炼制度,制定进一步加强干部培养锻炼的意见,对干部上挂下派和干部的培养锻炼作出明确规范;四是探索建立完善轮岗交流制度,对干部轮岗交流的原则、对象、范围、方式、要求等作出详细规定;五是建立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制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改进完善机关干
部考核方法,建立健全考核结果反馈和通报制度;六是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出台关于加强省级检察院领导班子深度考察的意见,建立省级检察院检察长向高检院述职述廉报告工作制度,健全院领导和厅处级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完善干部任前谈话制度。
二、着力抓改革,实现竞争性选拔制度化、常态化
坚持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主攻方向与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一是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严格程序运作,在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公正性与透明度上下功夫。从今年4月中旬到6月下旬开展了处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共有156人报名参与46个空缺职位的竞争,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41名,其中男性28人,女性13人;平均年龄33.9岁,本科学历17人,研究生学历24人(含博士3人),法学专业26人,跨部门交流任职和部门内跨岗位交流任职的16人,进一步优化了高检院机关处级领导干部队伍结构,促进了干部交流。二是着力提高竞争性选拔质量。坚持同一层次的干部用同一种方法选任,不同性质的职位用不同程序选任,副厅级以下领导干部采用竞争上岗方式,厅处级非领导职务采取民主推荐方式;坚持干什么考什么、采取岗位实践论述题型,改进考试测评办法,保证干得好的考得好、选得上;扩大民主推荐范围,提高民主质量,实行全院“海选”和本部门推荐权重计分办法;对晋升厅级非领导职务增加履历评
价,增强考评业绩的客观标准。三是加大干部上挂下派交流锻炼力度。共下派干部挂职锻炼2批25人,安排地方检察机关到高检院机关挂职锻炼3批41人,公开选派援藏援疆干部6人、扶贫干部1人、博士服务团成员2人。四是公开遴选检察官。根据高检院机关工作需要,严格条件和程序,正在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拔检察官任职人选。
三、着力抓公开,提高干部人事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力
坚持把公开透明作为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重要原则,贯穿于选人用人全过程,保障和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切实做到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一是全面推行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大力推行“阳光竞争”、“阳光选拔”,除涉及保密的外,干部选任工作信息一律公开,对选拔任用方案、空缺职位及职位任职资格条件、选拔程序等能公开的信息均通过机关局域网公布,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公告、考察预告、公示及其他制度等,开放笔试成绩查询、网上公布晋升非领导职务人选个人总结材料。同时,将厅处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面试通过局域网向全院全程现场直播,公开接受监督,增强了选任的透明度,受到机关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二是纪检监察和机关党委同步监督。纪检监察和机关党委全程参与选拔任用工作,对每个环节、每个程序实行同步监督。考试前,由政治部、纪检组派专人领取试卷。面试时,纪检组和机关党委负责人担任常设评委,进行现场监督。计票由政治部、纪检组、机关党委派人统一负责验票、统计。向机关下发了《关于在高检院机关干
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加强监督认真治理拉票行为的通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三是及时通报情况和开展谈心活动。每次选任工作结束后专门组织召开座谈会,由政治部主任代表党组向各厅通报选任工作情况,并认真听取吸收合理意见建议。及时召开院主要领导与新任领导干部集体谈心会,先后进行了4次集体谈心,并认真做好竞争失利干部的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沟通。
四、着力抓服务,解决机关干部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并积极回应机关干部群众关切,强化干部人事工作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扎实有效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一是适应机关干部改革检察员晋升方式的要求,及时研究改进检察员选任方式,共选任56名检察员,充实了办案骨干力量。二是适应直属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要求,解决了一些难点问题。三是适应新任处级领导干部适岗履职的需要,组织了去年以来新任45名处长培训班,有针对性地进行领导素能培训。四是适应机关干部反映的关系其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积极协助解决干部工作和家庭实际困难。
五、着力抓形象,加强政工部门自身建设
坚持把政工部门自身建设作为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重要保障,进一步改进工作理念,加强素质形象建设,以过硬的素质能力和良好的形象赢得机关干部群众的信赖与支持。一是进一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改进干部人事工作方式。坚持以群众满意度为标杆,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改善方法,努力为广大干
部职工多解难事、多办实事、多干好事。二是着力提高素质能力。积极组织开展业务学习、选派参加业务培训和研讨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准确掌握和执行干部人事政策法规、落实党组决策、做群众工作和创新工作的能力。三是严肃纪律作风。加强“十种意识”教育,制定了政治部自身建设八不准、九条要求、十项准则等系列纪律规定,坚决防止干部人事工作中的跑风漏气、讨好卖乖、搞神秘主义等倾向。注重改进工作作风,做到公道正派、严谨细致、热情周到、扎实深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四是树立良好形象。开展“创和谐环境,树良好形象”活动,制定《树立政工干部良好形象的五条措施》,引导政工队伍树立注重礼仪言行、学习思考、公道正派、严守纪律、谦虚亲和、低调简朴的形象。五是积极主动加强对干部人事工作的宣传引导,赢得干部群众对机关干部人事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将高检院机关干部人事工作的成功做法、重大改革、重大进展、重要成效,及时通过《检察日报》、《法制日报》、法制网、正义网等媒体和中央有关部门内刊进行宣传报道;制作专门网页、开通咨询热线电话,及时将干部人事工作的政策法规、上级有关精神、改革的方案措施、工作动态等,刊发在机关局域网干部人事工作专栏,适时更新相关内容;定期编发干部人事工作的重要情况与信息,编辑《检察政治工作政策法规汇编》、干部人事工作指南、《机关干部人事工作专刊》印发至各厅级单位,增进机关干部对干部人事工作和有关政策的了解和理解。
第三篇:2011年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主要措施
*****2011年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汇报
2011年*****组织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全区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怀感恩之心、立奋斗之志、举发展之旗、聚团结之力,提速发展,提前脱贫,经济倍增,加快转型”的主基调,按照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领导班子的要求,积极为“威宁试点”提速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大跨越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围绕上述2011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我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努力提升2011年全县组织工作满意度。
一、抓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个核心,在配强班子、选好干部上下功夫
一是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牢固树立重德才、重实干、重业绩“三重”用人导向,着力提高干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形成支持干事、鼓励创业的良好风气,教育惩处和坚决不用那些不干事、吹吹拍拍、跑官要官的人。
二是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采取“平级竞职”、“公开选拔”、“公推竞选”、“两公开、四差额”(即“公开选任职位、公开选任信息”,“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提名、差额票决”)和“多轮推荐”等方式选拔乡科级领导干部,着力选配能为群众 1
说话、办事的领头人。
三是加强干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干部经常性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用权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促使他们依法用权、公正用权。
四是增强领导班子发展合力。把推进发展、提速发展作为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的共同基础和目标要求,用发展统一班子,用事业凝聚班子,切实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
五是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换届工作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把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同乡镇换届工作统筹考虑,为换届储备一批政治素质好、领导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后备干部队伍。
二、抓住激发活力这个重点,在强化激励保障上下功夫 一是进一步完善完善乡镇党政正职岗位津贴补助和其他班子成员综合绩效考核津贴制度
二是探索、并建立乡镇机关普通干部绩效考核津贴制度。三是建立、并完善中心工作奖优罚劣长效机制,根据价段目标任务推进或完成情况,大力倡导奖优罚劣,严格奖罚分明,拉大奖惩距差。
四是建立和完善推荐优秀干部定期挂职培养锻炼长效机制,不断充实和优化后备干部队伍。
五是任副科级领导职务满10年,且目前仍在乡镇工作的副科级领导干部,经考察批准可享受正科级干部待遇。
六是建立党员干部谈心室,完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走访、慰问制度。
七是完善乡科级党政领导干部定期体检制度,并切实增加检查的项目和人员范围,对病情严重的基层干部在精神上给予宽慰、经济和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
八是大力改善镇、村干部生活和工作条件。
三、抓住两年提速这个目标,在提高发展能力上下功夫 一是建立中心组学习督查制度,加强中心组学习制度的落实。
二是优化培训方式、拓展培训空间,着力强化基层干部能力提升,加强实践锻炼。
三是采取挂职锻炼、内部轮岗、交流任职、跟班学习等途径,加强乡镇干部实践锻炼。
四是组织开展“一人学一技”活动,对乡镇干部实施全员培训。
五是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讲党课活动。采取集中讲、分散讲、巡回讲、现场讲等形式,充分利用重要会议、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等人员比较集中的有利时机,适时开展讲党课活动。
六是加强引才进才平台建设。营造“重才惜才”良好氛围,建立有效沟通交流的人才渠道,健全“爱才助才”服务体系,建立公平、公开、公正使用人才的“亲才留才”人文环境。
四、用好实绩考核这个抓手,在强化执行力上下功夫
一是科学设置指标。对不同的乡镇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进一步剥离不该由乡镇政府包揽的经济和社会职能,使乡镇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谋发展、办实事上。
二是加强考核管理。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考核体系;
强化乡镇党建办职能,加强对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的考核管理,严格兑现“双挂钩”,形成了以考核促干事、以考核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促进作风转变。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和“正党风、清政风、淳民风、浓学风、转作风、优行风”“六风”建设,掀起“责任风暴”,强化责任落实,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庸、懒、散”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和查处。
四是培育执行文化。以提高执行力为核心,不断丰富执行文化内涵和载体,加强执行文化建设,大力营造执行文化氛围。
五、抓住信息化建设这个平台,在增强组织工作透明度上下功夫。
一是进一步加大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力度,添置和优化先进办公设备。
二是使用短信回复、网站开通民调模块、热线电话等信息化手段,收集民意,配合做好组工满意度调查工作。
三是借助“威宁党建先锋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县的党建动态,加大组织工作宣传力度。
四是加强各类信息库建设,使各类信息库信息更准确,使用更快捷、更方便。强化干部测评系统、选举系统等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五是建立干部在线培训系统,提高党员干部政治、业务水平。六是通过党建论坛、网站留言等方式广纳民意、进言献策。七是充分运用数据库、干部测评系统为换届准确提拱各类人员表册和设计、统计各类测评表、选票;利用移动MAS系统和会
议信息查询系统为参会人员及时提供各类会议文件和会务信息。
八是通过内外网网站、网络版威宁报党建版及时发布信息,加强指导。
九是开通电话、短信、网站等全方位的监督举报途径,强化监督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六、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个根本,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上下功夫
一是建立健全村干部成长、激励和退出机制,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
二是建立村“两委”廉政激励金制度,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离职离任时,在任职期间评议合格、工作称职,且经离任审计未发现违规违纪问题的,经乡镇认定,可申请提取廉政激励金。
三是积极开展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工作。
四是建立健全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补助制度。
五是建立健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按县财政承担12%、村干部个人承担8%的缴费比例为符合条件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村干部全部办理养老保险。
六是县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资金设立村干部扶助基金,对有特殊困难的村干部酌情给予扶助。
七是鼓励村支部记和村委会主任参加自学、函授等学历教育,对在任期内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者,凭毕业证由县
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获得大专学历者每人奖励1000元,获得本科以上学历者,每人奖励2000元。
七、抓住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这个关键,在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上下功夫
一是注重提升能力,以更强的本领让群众信得过。积极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建立组工干部经常性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等学习培训机制。通过专题培训、外出学习、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方式,强化组工干部的实践锻炼,提升组工干部政策运用、知人善任、创新创优等能力。
二是坚持从严治部,以更好的形象让群众信得过。认真执行组工干部“十严禁”要求,落实经常性交心谈心、民主评议、考核等各项制度规定,使组工干部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性、品德纯洁性、行为先进性,树立公道正派、知人善任,改革创新、创先争优,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形象。
三是转变工作方式,以更实的作风让群众信得过。带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活动,引导组工干部处处当先锋、作表率。深入开展“组工干部下基层”、“四帮四促”等活动,帮助基层和干部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开展首问负责、部长接访日、结对帮扶等活动,形成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第四篇: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学习心得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干部工作和基层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组织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方式方法还没有完全适应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没有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新期待。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不断推进,广大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多、期待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获得群众认可、赢得群众赞许的难度也在增大。
一、影响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组织工作涉及干部、人才、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方面面,所以影响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组织工作政策性、原则性强,特别是在干部工作上往往保密性较强,一些特定的程序、步骤不能够公开,导致群众对组织工作,尤其是对干部工作往往存有神秘感,缺乏认识和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客观准确性;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宣传引导不到位,造成组织工作的公开度、亲民度不够高,群众往往更多地关注涉及自身切身利益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一定范围形成了“组织工作就是干部工作”的认识误区。而个别干部选拔任用上的失察失误,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对组织工作整体的满意度和干部工作的满意度。
虽然近几年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完善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面对形势任务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和不足。比如,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按照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要求,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研究选人用人机制,总结完善工作办法和措施。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发挥不
1充分、“两新”组织中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够广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党建工作内容,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推进党建工作领域的拓展和创新。对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组工干部的能力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二、应对措施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尤其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组织工作
全局,认真分析影响群众满意度的主要原因,深入研究对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群众满意度的主要原因,深入研究对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组织工作满意度的突出问题,不断扩大公开性,始终突出服务性,努力提高针对性,切实增强实效性,充分体现模范性,努力使组织工作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更加符合群众的现实需求。
(一)要始终突出服务性。服务到位,组织工作在群众的心目中就有地位。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服从党和人民和利益,是组织
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价值所在。要采取以下措施突出服务性:
(1)必须围绕中心、紧扣中心、服务中心,自觉将组织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在服务科学发展中实现组织工作自身价值。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努力为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智力支撑,努力使组织部门成为科学发展的“保障部”、“促进部”。(2)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上级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在服务基层党员群众中赢得群众赞誉。要真正把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始终,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过程中,充分考虑下级、基层和工作对象的实际情况;要当好党员干部的“贴心人”,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和
困难,体现组织部门作为干部、党员和人才“娘家”的人文关怀。
(二)切实增强实效性。组织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只有讲究实效并不断取得成效,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肯定。近年来,各地开展的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党内关爱工程、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活动等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主要就是这些工作让基层群众看到了好处,得到了实惠,有实实在在的成效。相反,有的地方为抓创新而创新、为搞活动而活动,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群众就不满意。因此,有没有实效是检验组织工作是否让群众满意的一条重要标准。要增强实效性,就必须避免繁琐哲学。近年来,各地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做了大量工作,制度越来越规范、程序越来越严密,但在干部工作实际中,仍有部分群众对干部工作不太满意,认为干部工作程序繁琐、实效性不强,有的甚至认为扩大干部民主还只是搞搞形式、走走程序,实际效果不大。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通过易为群众接受的程序和方法,选出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同时,还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是组织工作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现在各地对基层组织工作的创新热情很高,这是一种好现象,但也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各地在工作创新中名词多、活动多、载体多,但实际内容少、实际效果不理想、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不是很多,群众对“一阵风”现象还有不少看法。工作创新不是花样翻新,因而,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也要强调求真务实,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继承,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常抓不懈,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三)充分体现模范性。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才的人才。要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构建模范部门,打过硬队伍”,既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标准,也是干部群众对组工
干部的形象要求。应该说,目前组工干部队伍的总体素质是好的,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但不可否认,在少数组工干部身上,还存在着能力不够强、素质不够高等问题,在对外交往中还存在口大气粗等现象,群众感到组工干部可敬不可亲。亲和力决定影响力。要体现模范性,关键在于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把党性锤炼放在自身建设的突出位臵,通过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坚定组工干部的理想信念,筑牢队伍组工干部的思想防线。要以能力建设为抓手,加强业务培训,推进学习型、研究型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要认真落实组工干部“十严禁”要求,强化组工干部纪律意识,保持政治坚定性、品德纯洁性、行为先进性,树立公道正派形象。
第五篇:如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如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李桂雄
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以后,组织系统围绕“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目标,掀起了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高潮。在多年的组织工作岗位上,我深深体会到,不管是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还是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最终的落脚点在“提高组织工作的群众满意度”上。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我想,关键是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首先,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是前提。只有让群众参与了我们的组织工作,群众才知道我们组织部门是干什么的、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干得怎么样,这是群众满意的前提。这几年,我们围绕群众最关注的干部工作,在干部初始提名、竞争性选拔等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创新,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全方位、全过程地了解干部选拔工作。
其次,提高群众的知晓度是基础。群众参与了,并不表示群众就知晓了。因为在参与的过程中,还涉及是否有效参与的问题。对此,我部建立的“肇庆组织工作网”等载体,通过网络搭建了一系列让群众更广泛、更有效地了解知晓肇庆组织工作的平台。第三,提高群众的认可度是关键。群众要满意,认可是关键。这种认可,不仅对组织部门、组织工作要认可,而且还要对我们选的干部、配的班子、建的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要认可。这
几年,我们探索实施的社区结对共建民情联系机制、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十百千万”“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活动”等举措,不仅强化了党的基层基础,也赢得了人民群众和上级党委的高度认可。
第四,提高群众的信任度是保证。这种信任,我想,主要是对组工干部的信任。如果群众对组工干部都缺乏信任了,那么对组织工作也就不可能信任、不可能满意。近年来,我们开展的“岗位大练兵、业务大培训、专题大调研、干部大访谈”等举措,就是为了把组工干部打造成最能讲党性、最能重品行、最能作表率的队伍。
总的来讲,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缺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群众对我们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就会打折扣。所以,我们要自觉地总结、把握、运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内在规律,围绕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这个目标,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全面提高组织工作的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