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管理办法(试行)(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5 02:4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问责管理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问责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篇:问责管理办法(试行)

问责制实施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严格管理,加强责任管理体制,建立“履职尽责、务实高效、奖罚分明”的管理机制,坚决减少和杜绝各类职务失职、职务犯罪行为,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问责制,是指对公司各工作岗位人员在完成工作指标、经济合同、安全生产、销售服务、行政人事管理工作及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工作职责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部门职责,以致影响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贻误工作或者损害公司和其他部门(同事)的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

上述所称不履行职责,包括拒绝、放弃、推诿、不完全履行职责等情形;不正确履行职责,包括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无合法依据以及不依照规定程序、规定权限和规定时限履行职责等情形。

第三条

责任问责依据:公司所制定的工作指标、规章制度、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工作指引、工作计划、办公例会会议纪要、专题会会议纪要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等。第四条

责任问责范围:公司所有决策、研发、采购、生产、品管、质量、物流、仓储、销售、营管、财务、信息技术服务、工程、行政、人事、培训、审计、监察等管理工作及保障服务活动。

第五条

责任问责对象:公司各工作岗位人员。第六条

问责处罚的原则:

(一)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二)责任与权利对等原则;

(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四)实事求是、客观、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五)坚持问责与改进相结合、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七条

在对责任问责对象追究责任时,必须坚持“责任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对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或损失的,都要严肃追究相应责任。

第八条

责任问责的形式:

1、责令书面检查或限期整改;

2、通报批评;

3、经济处罚(包括:罚款、扣除部分或全部绩效奖金、一次性部分或全额赔偿;因重大过失或故意造成公司或他人损失的,依法代扣工资用于偿付损失);

4、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薪、撤职、留用察看、辞退等)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追究时应根据责任人的过错程度及造成的后果,确定某一问责形式,可单项适用,也可多项合并适用。

第九条 职责划分:

(一)根据公司现行组织架构,公司副总裁对公司工作负总责;

(二)公司各中心及事业部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对直接分管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

(三)各部门总监、基地总经理对本部门、本基地工作负总责;各部门经理、各基地生产厂长、主管对分管工作负主要责任;

(四)各工作岗位人员对本岗位工作负直接责任。第十条

公司成立问责领导小组,实施对《公司问责制》的管理运行。组长:副总裁

副组长:总经理、副总经理;

组员:公司各部门总监、基地总经理。第十一条

问责执行部门由公司审计部牵头,公司各中心、部门、基地配合。

第十二条

公司任何部门和个人均有权向问责领导小组或审计部举报被问责人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情况。问责领导小组或审计部核查确认后,按本制度规定提出责任问责处理意见和方案,再进行问责。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责任追究:

(一)未按公司制度及岗位职责或工作流程的规定实施工作,导致工作未按时按要求完成的;

(二)未按工作计划、公司会议安排完成相应工作,导致工作严重延误的;

(三)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四)因工作失职,致使所辖工作范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五)因工作监督管理不力,致使分管工作范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六)在工作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纪行为或违法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

(七)违反选拔任用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八)在合同(协议、合约等)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因玩忽职守、泄漏或窃取公司(商业、技术)机密等原因,导致产生经济合同纠纷或造成公司经济损失、不良影响的;

(九)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公司制度规定等,给公司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十)对工作或突发事故处置不力,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

(十一)未完成年度经济指标、工作目标的;

(十二)其他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失职、渎职行为。

第十四条

责任问责程度界定:

(一)直接或间接损失在10万元及以上的;挪用、侵占公司财物价值2万元以上;故意或过失将公司秘密泄露、提供给他人的;对工作或突发事故处置不力被媒体曝光的;安全事故造成死亡或重伤1人以上的;质量或安全事故导致政府监管部门介入的;工作中滥用职权,引发重大事件的;为“重大级”,分级及责任区分由副总裁审批。

(二)直接或间接损失在5万元及以上、10万元以下的;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因工作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对工作或突发事故处置不力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安全事故造成重伤1人的;安全或质量事故被内部认定为管理责任事故的;违反公司流程造成公司损失的;违反选拔任用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其他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失职行为;为“重要级”,分级及责任区分由副总裁审批。

(三)直接与间接损失在5万元以下的;本职工作遭到投诉的;未按公司制度或岗位职责或会议安排或工作流程的规定实施工作,导致工作未按时按要求完成的,严重影响后续工作的;决策失误但未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因工作失职但未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工作中出现其他差错,未及时弥补的;安全事故未造成伤亡的;在各项管理考核、考察工作中弄虚作假;违反公司其他规章制度但未造成严重影响的;为“普通级”,分级及责任区分由总裁办审批。

第十五条

责任部门、责任人界定:

(一)发生责任事故的部门可以是单一部门,也可以是多个部门;

(二)责任事故发生的牵头人、承办人为主要责任人;

(三)责任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参与、监管、签批人员均为次要责任人;

(四)重大级、重要级事故的责任划分由副总裁审批;普通级事故的责任划分由总裁办审批。

第十六条

责任处罚细则:

(一)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岗位职责或工作流程的规定实施工作,导致工作未按时按要求完成,计入考核期内个人绩效考核,分别主要责任人、次要责任人予以考核扣分处理;

(二)若未按工作计划、公司会议安排完成相应工作,导致工作严重延误的,除要求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完成工作外,计入个人绩效考核,同时责令书面检查并通报批评;

(三)若不履行工作职责,态度恶劣的除绩效考核全部扣分外,予以通报批评并处降薪、留用察看,屡教不改,予以辞退;

(四)若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的,除口头批评外,予以绩效考核扣分;

(五)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因工作失职,致使所辖工作范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因工作监督管理不力,致使分管工作范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在工作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纪行为或违法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违反人员选拔任用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在合同(协议、合约等)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因玩忽职守、泄漏或窃取企业(商业、技术)机密等原因,导致产生经济合同纠纷或造成公司经济损失、不良影响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公司制度规定等未构成犯罪,给公司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对工作或突发事故处置不力,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其他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失职、渎职行为的按以下事故等级(“重大级”、“重要级”、“普通级”)予以对应处罚:

1、发生“重大级”事故

(1)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降级、撤职直至解除合同的处分;对次要责任人给予降级、直至撤职处分。(2)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按直接损失金额的30%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罚:

a、主要责任人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承担处罚金额的80%,次要责任人承担20%。

b、主要责任人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承担处罚金额的60%,次要责任人(分管领导)承担40%。

c、主要责任人为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承办人承担50%,部门直接上级或间接上级承担40%,分管领导承担10%。

2、发生“重要级”事故

(1)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记过、降级、直至撤职的处分;对次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记过直至降级处分。

(2)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按损失金额的20%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罚:

a、主要责任人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承担处罚金额的80%,次要责任人承担20%。

b、主要责任人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承担处罚金额的60%,次要责任人(分管领导)承担40%。c、主要责任人为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承办人承担50%,部门直接上级或间接上级承担40%,分管领导承担10%。

3、发生“普通级”事故

(1)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通报批评直至降级的处分;对次要责任人给予书面检查、行政通报批评处分。

(2)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按损失金额的10%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罚,各级主要责任人均承担处罚金额的100%。

第十七条

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处理,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真实情况和资料的,按第十六条规定从重从严查处。

第十八条

受到责任问责的人员,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并视情况扣发当月或全年绩效奖励工资。

第十九条

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的人员,一律不予再录用。第二十条 所有责任问责事件,在责任问责查处终结以后,均书面通报各相关部门及个人。

第二十一条

审计部须将被责任问责人员的有关责任问责材料交人力资源中心归入其个人档案。

第二十二条 问责程序:

(一)违反国家法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二)被问责人出现过失后,要责成其作出产生过失的说明及避免今后工作中再发生过失的计划和措施,防范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被问责人应当配合调查,提供真实情况,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调查,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打击报复检举、举报的单位和个人。

(四)问责调查处理实行回避制度。工作人员与问责对象有血缘、亲戚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自行提出回避申请。

(五)公司在作出问责处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问责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问责处理应当制作书面决定送达当事人;处理决定应当说明错误事实、处理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享有的申诉权利。

(六)公司宣布问责决定时,由问责领导小组指定人员与问责当事人谈话,并将《处理决定》送达问责对象。人力资源中心应将《处理决定》存入公司档案。

(七)问责当事人对问责处理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起2-5日内向公司问责领导小组申请复核。在复核期间,问责处理决定不停止执行;复核中发现处理错误,应当及时纠正。

(八)问责处理应同时要求责任人分析事件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以及后期预案,并书面报告给公司领导层。

(九)为保证问责工作顺利进行,公司各项工作及部门间的业务流转必须有据可查,便于对相关工作责任进行追溯和责任界定。对于缺乏相关记录无法准确界定责任的情况,所有相关责任人将被一起问责。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有冲突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参照公司其他奖罚办法执行。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审计部负责解释,定期或不定期在总裁例会上通报问责情况。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中国农业银行问责办法(试行)

附件:

中国农业银行问责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促进中国农业银行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履行职责,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水平,确保全行又好又快发展,结合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本行”)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问责对象主要是主管部门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第三条

问责要坚持从严治行、实事求是,有错必问、无为必究,权责统一、分级问责,惩教结合、依法合规的原则。

第四条

受到问责的人员,根据责任轻重,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条

问责原由是指下级行辖内发生经济案件、刑事案件,发生威胁人员安危、国有资产受到危害或损失的事故,发生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事件,因管理不到位,导致案件、事故、事件后果严重,影响全行声誉等情形时,上级行党委对下级行主管部门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进行问责。

第二章 问责的情形、方式及实施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党委对下级行主管部 门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进行问责:

(一)发生案件、事故、事件的问责。

1、本辖区发生重大案件、重大事故、重大事件,造成100万元(含)以上资金风险、损失或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的;或在本辖内连续发生三起案件、事故、事件的;

2、对重大案件、事故、事件发生后,应采取措施而未采取,或采取措施不力,导致后果扩大,造成农业银行声誉受到损害的;

3、领导干部滥用职权,强令、授意、指使员工实施违法违规行为,或决策失误,引发重大事故或群体性事件,受到外部监管部门或地方党政批评的。

(二)管理中未尽职的问责。

4、由于决策失误,造成1000万元以上资金风险、损失,被监管部门限期整改的;

5、因管理松懈,致使市场竞争力弱化,在银行同业中的市场份额当年下降20%或连续两年下降的;不良资产余额当年上升10%或连续两年上升的;

6、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受到外部监管部门批评或中央领导批示核查的;

7、搞虚假政绩、报表,业务发展失控,虚列费用、虚假招投标等,受到监管部门批评或停办业务的;

8、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反映强烈,考核不称职的;

9、被媒体恶意炒作,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第七条

问责方式可根据案件、事故、事件性质,情节,资金风险、损失大小和应负的责任进行:

(一)首问主管部门负责人,再问分管行领导或主要行领导;

(二)问责可采取诫勉谈话,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 职,免职。

第八条

问责的实施

(一)按照各管理部门工作职责,下级行主管条线发生第六条所列情景或行为的,由主管部门提出问责事由,向分管行领导起草问责建议报告后,报请党委或分管行领导审批。

(二)对主管部门负责人的问责,由上级行分管行领导负责;对领导干部的问责,由上级行党委书记、行长负责;党委书记、行长也可委托分管行领导负责;在问责时,要安排纪检监察部门适当人员参加。

(三)被问责人应在谈话一周内写出书面检查及整改措施,上交问责部门。

(四)被问责的上级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同级纪检监察部门沟通问责谈话情况,问责谈话的有关资料由纪检监察部门留档。

第九条 具有本办法第六条所列情形,并且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免于问责:

(一)经有权部门认定自查发现的案件、事故的;

(二)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

(三)其他可免于问责情形的。

第十条 受到问责的人员,取消当年评优和评先资格;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或相当职务,但要安排适当相应的工作任务。

第三章 问责的程序

第十一条

案件、事故、事件发生后,上级行首先要对下级行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问责;待问责内容调查清楚,可根据被问 责情况,确定是否对下级行领导进行问责;性质严重的,上级行党委必须要向下级行行领导进行问责。

第十二条 问责前,主管部门应向分管行长或党委起草问责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要向问责人提供被问责内容和有关事实材料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对主管部门负责人或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应制作问责决定。问责决定由纪检监察部门代党委或纪委草拟。

第十四条 问责决定做出前,应听取被问责的主管部门负责人或领导干部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予以采纳。

第十五条 给予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问责决定,必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问责决定,应归入其个人(人事)档案。其他问责方式的决定,应归入干部廉洁档案。

第十六条 问责决定应按照纪律处分决定的送达程序进行送达,送达由纪检监察部门执行。

第十七条 申诉。被问责人对问责有异议的,可自收到问责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实施问责的行党委或纪检监察部门提出申诉。

受理申诉的部门应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情况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

第十八条

被问责人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负责解释和修订。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总行此前施行的《中国农业银行案件问责实施办法(试行)》(农银发〔2004〕251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理赔工作人员问责管理办法

保险险理赔工作人员问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各级理赔管理者、员工的管理和监督,增强理赔管理者、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促进对内对外服务意识的提升,全面落实“客户第一、要事第一、速度第一”的服务宗旨,根据公司相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问责管理办法是我司理赔内部责任追究制度之一。其目的是为强化理赔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保证理赔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对理赔各级管理者、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以至于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经济损失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条 对理赔管理者、员工的问责,坚持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规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安邦财险客服事业部理赔各级管理者、员工。

第二章 问责的情形及方式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理赔管理者、员工实行问责:

(一)因决策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或者影响的;

(二)因工作失职给公司造成损失或者影响的;

(三)因管理、监督不力给公司造成损失或者影响的;

(四)在工作过程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他人实施违法违规行为或者不作为给公司造成损失或者影响的;

(五)对突发性事件处臵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影响的。

第六条 对理赔管理者、员工实行问责的处理方式分为: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降职、劝退、解除合同,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条 具有本规定第五条所列情形,并且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干扰、阻碍问责调查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三)对举报人、证明人实施打击、报复或陷害的。

第八条 理赔管理者、员工存在本规定第五条所列情形,并且属于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消除影响的;

(二)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

第九条 受到问责的理赔管理者、员工,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第三章问责管理实施细则

第十条本办法按损失或影响程度分为轻微、一般、严重三种类型。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轻微类型进行问责处理:

(一)造成经济损失在1000-5000元的;

(二)同一事件处理造成客户有效投诉2次(含)以上的。问责形式:通报批评、警告。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一般类型进行问责处理:

(一)造成经济损失在5000元(含)至3万元的;

(二)造成客户信访至保监局、行业协会、消协或市级政府;

(三)造成当地媒体曝光;

(四)轻微性质行为一年内累计达到2次(含)以上的,按照一般性质行为问责。

问责形式:严重警告、降职。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严重类型进行问责处理:

(一)造成经济损失在3万(含)元以上的;

(二)造成客户信访至保监会或省级以上政府;

(三)造成当地主流媒体曝光;

(四)一般性质行为一年内累计达到2次(含)以上的,按照严重性质行为问责。

问责形式:劝退、解除合同。

第三章 实行问责的权限及程序

第十四条 对理赔管理者、员工实行问责,依照下列权限进行:

(一)总部有权对总部、分公司、中支公司、支公司(营销部)问责;

(二)分公司有权对分公司、中支公司、支公司(营销部)问责;

(三)中支公司有权对中支公司、支公司(营销部)问责。第十五条对理赔管理者、员工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二、三级机构,发生需要问责的事件,本级机构理赔负责人按照程序实施调查后,向本级机构执委会提出问责建议,得到审批后,报总公司理赔执委会审议;

(二)理赔总部发生需要问责的事件,各部门负责人按照程序实施调查后,提出问责建议,报总公司理赔执委会审议;

(三)总公司理赔执委会根据上报的问责建议做出具体的问责决定;

(四)问责决定做出后,由人事部门办理相关事宜或者由理赔执委会责成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事宜。

第十六条 二、三级机构、总公司理赔各部门提出问责建议,应当同时向理赔执委会提供有关事实材料和情况说明,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七条 做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的理赔管理者、员工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第十八条 对于事实清楚、不需要进行问责调查的,理赔执委会可以直接做出问责决定。

第十九条 理赔执委会对理赔管理者、员工做出的问责决定,应当经过理赔执委会集体讨论决定。

第二十条 人事部门应当及时将被问责的理赔管理者、员工的有

关问责材料归入其个人档案,并且将问责执行结果通过OA进行发布。

第二十一条 被问责的理赔管理者、员工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最后下达的问责书之日起15日内,向理赔执委会提出书面申诉。理赔执委会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做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

第二十二条 被问责的理赔管理者、员工申诉期间,不中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二十三条 二级机构、三级机构、总公司理赔各部门辖内问责事项发生后,本级问责权利人应该及时调查,提出问责建议。对于应该履行问责权利而不主动实施问责的相关理赔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其上级机构(或部门)可以直接实施调查、问责,并追究应该第一时间履行问责权利的相关理赔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承担连带责任。

连带责任的确定标准,依据对被问责人员的定性处理结果降低一个级别认定。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对理赔工作人员的问责不影响理赔相关业务管理规定中对被问责人员的经济处罚。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四篇:县公务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县公务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公务人员的监督,增强制度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从政行为,根据《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务人员问责是指公务人员有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失误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依照本办法对其追究责任。

第三条问责对

象包括全县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司法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垂直管理部门的副科级(不含副科级)以下从事公务的人员。

第四条实施公务人员问责,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坚持教育与责罚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二章问责事项

第五条执行公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问责:

(一)不履行法定职责,影响和妨碍法律、法规的正确使用,对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决定或上级交办事项,不认真贯彻执行的;

(二)因工作失职、渎职,出现行政执法错案、引发各种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

(三)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规定,擅自增加收费项目、变更收费标准或改变收费性质等乱收费的;

(四)违反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办法,滥用自由裁量权,随意处罚、以罚代管的;

(五)其他执行不力情形。

第六条在服务群众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问责:

(一)违反单位工作禁令和服务承诺,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对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或不宜由本单位办理的事项,不解释、不说明,置之不理,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三)擅自脱离工作岗位、旷工、迟到、早退、工作时间打牌、下棋、上网玩游戏等不遵守工作纪律的;

(四)违反禁酒规定的;

(五)服务态度“生、冷、硬、横”,言行举止不文明,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未按规定服务程序办理,或因服务质量不高,致使服务对象利益受损的;

(七)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受理或处置不当,造成媒体反映强烈、群众越级访和集体访的;

(八)其他服务方面需要问责的情形。

第七条有下列违反工作效能方面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问责:

(一)对职权范围内应予办理的事项拖延懈怠、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拖延不办、处置不力的;

(二)违反马上办、限时办理服务内容,未在承诺时限内办结,或办理结果未达到规定要求的;

(三)对影响经济发展环境、损害投资商合法利益的行为不受理、不制止、不查处、不及时反馈的;

(四)对不属于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不解释、不请示、不移交,置之不理,或对其他单位有法定依据需提请支持、配合、协助的有关事项不支持、不配合、不协助的;

(五)不能正确、及时、有效地履行法定职责,未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影响单位整体工作进度的。

第八条有下列违反廉洁自律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问责:

(一)在执法和服务工作中,收受、索要服务对象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二)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敲诈勒索,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

(三)强制服务对象接受指定服务或从中牟利的;

(四)接受服务对象为其报销各种费用、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的;

(五)在公众场合言行举止不当,有损公务人员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其他自律不严情形的。

第九条其他需要问责的事项。

第三章问责方式

第十条问责的方式:

(一)诫勉谈话;

(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三)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四)责令当面道歉或公开道歉;

(五)通报批评;

(六)调整工作岗位;

(七)停职检查;

(八)责令辞职;

(九)免职。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

采用本条第(六)项至第(九)项问责方式中有关内容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的程序办理。被问责的情形构成违反党纪、政纪应追究纪律责任的,由县纪委、县监察局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一条根据被问责情形的情节严重程度、损害和影响的大小决定问责方式。

(一)情节轻微,损害和影响较小的,对问责对象采用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的方式问责;

(二)情节严重,损害和

第五篇:黄骅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

注:王书记已批示“择机上常委会议讨论”。

黄骅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

(2010年4月7日)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意识,正确履行职责,提高制度执行力与工作效能,保障2010年全市75项重点项目将和重点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保障“五个黄骅”的顺利推进,根据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办发【2009】25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科级领导干部以及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

第三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 党政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章 问责的情形

第五条 在决策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问责:

(一)制定、发布与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以及法律法规相违背的决定或命令;

(二)超越权限擅自决策;

(三)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选拔干部,用人严重失察、失误;

(四)重大决策事项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议事规则进行;

(五)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未按照规定通过组织听证会、论证会、稳定风险评估会等形式听取意见;

(六)应当公开的决策信息未按照规定公开。

第六条

在执行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组织的决策和部署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问责:

(一)对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组织作出的决定、决议,制订的工作目标任务和阶段性重要工作部署以及领导作出的重要批示,不按规定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及时办理;

(二)对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组织的决策部署以及交办的事项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工作效率低,办事拖拉,敷衍塞责,导致 2

政令不畅或影响工作的。

第七条 在履行执法执纪职责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问责:

(一)违法设定或违法实施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行政强制措施;

(二)违法违纪使用和管理财政资金;

(三)违反规定干预黄骅新城建设,特别是在重点领域的正常推进,如土地招牌挂、城建工程、道路修建、政府采购或金融信贷等活动;

(四)干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或干涉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执法权,造成司法、执法不公。

第八条 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责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问责:

(一)对涉及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大问题不及时解决,或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能够解决而不及时解决;

(二)发生影响投资环境或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重大事件;

(三)发生特大安全事故,损害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处臵突发公共事件或社会治安案件失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五)虚报、谎报、迟报突发公共事件或其他重要情况。第九条 在履行内部管理职责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问责:

(一)本部门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

(二)对本部门的违法违纪行为隐瞒不报,包庇、袒护、纵容;

(三)指使、授意、纵容本部门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第十条 在接受监督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问责:

(一)不接受或不配合党内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二)指使、授意、纵容本部门工作人员阻挠、干预、对抗监督检查或案件查处,或对办案人、检举人、控告示人、证人打击报复;

(三)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或行政复议决定。第十一条 在履行其他职责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问责:

(一)在公众场合或媒体发表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的言论;

(二)泄露党和国家的秘密或所掌握的工作秘密;

(三)利用工作掌握的未公开信息为自已或亲属谋取利益;

(四)对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知情不管或包庇纵容。

第十二条 本单位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出现问题的,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发【1998】16号),追究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

第三章 问责的方式与适用

第十三条

本办法的问责方式分为: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

第十四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应根据实际情况追究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人员的责任。该三种责任的划分参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界定。

第十五条 党政领导干部具有本办法第五条至第十一条所列情形,并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隐瞒事实真相,干扰、阻挠、不配合问责调查;

(二)坚持过错行为,使损失、影响继续扩大;

(三)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相关人员;

(四)采取不正当行为,拉拢、收买问责调查处理人员;

(五)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第十六条 党政领导干部具有本办法第五条至第十一条所列情形,并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挽回影响的;

(二)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第十七条 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第十八条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两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 5

职务。

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可以考虑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贯表现、资历、特长等因素,由党委、政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酌情安排适当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如果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除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外,还应当征求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意见。

第四章 问责的程序

第十九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本办法中的有关职责。

第二十条 党委、政府或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发现领导干部有本办法第五条至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或者依据下列反映领导干部存在上述问责情形的线索,可以启动问责程序:

(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的检举、控告材料;

(二)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批示;

(三)县级或县级以上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

(四)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等提出的意见、建议;

(五)工作考核、民主行风评议结果;

(六)处理重大事故、案件查处、审计等工作材料;

(七)新闻媒体曝光的材料;

(八)其他反映领导干部存在问责情形的材料。

第二十一条 发现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情形,纪检监察机关应按照权限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决议。

对在干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情形,组织人事部门应按照权限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第二十二条 被调查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配合调查,阻挠、拒绝或干预调查工作,调查机关可提请决定机关依照有关规定暂停被调查的党政领导干部的职务。

第二十三条 调查机关一般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情况复杂的,应在30个工作日完成调查工作;情况特别复杂的,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可适当延长调查时间。

第二十四条 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提出问责建议,应当同时向问责决定机关提供有关事实材料和情况说明,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五条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的陈述和申辩,并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予采纳。

第二十六条 问责决定机关可以根据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提出的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对于事实清楚、不需要进行问责调查的,问责决定机关可以直接作出问责决定。

第二十七条 问责决定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政领导干部作出的问责决定,应当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第二十八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应当制作《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由负责调查的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代问责决定机关草拟。具体内容包括:被问责人的基本情况、问责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式、批准机关、生效时间、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机关等。作出责令公开道歉决定的,还应当写明公开道歉的方式、范围等。

第二十九条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应当以书面形式及时送达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本人及其所在单位。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应当派专人与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谈话,做好其思想工作,并督促做好工作交接等后续工作。

第三十条 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相关事宜,或责成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事宜。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及时将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的有关材料归入其个人档案,并将执行情况报告问责决定机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情况应当报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 对经县级及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人员实行问责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相应手续。

第三十二条 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拒绝执行问责决定的,依照管理权限免去职务后,再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第三十三条 有关工作人员与被问责(被调查)的党政领导干部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被问责(被调查)的党政领导干部有权申请有关工作人员回避。一般工作人员的回避,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决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的回避,8

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决定。

第三十四条 在调查处理过程中,有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三十五条 问责决定一般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六条 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问责决定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

(一)问责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问责方式适当的,维持原决定;

(二)问责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问责方式不当的,变更原决定;

(三)问责认定事实不清楚、证据不确凿的,撤销原决定,并在一定范围内澄清事实、恢复名誉。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

第三十七条 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问责管理办法(试行)(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问责管理办法(试行)(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问责管理办法(最终定稿)

    运营分公司安全问责管理办法(试行) (一)安全问责处理本着“谁主管、谁负责”、实事求是、严而有度、切实可行、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实行安全问责制度,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手......

    济宁市行政首长问责试行办法

    济宁市行政首长问责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首长问责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机制,促使行政首长依法履行职责、廉洁自律,提高行政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

    峡山二中试行问责暂行办法 签名

    峡山二中试行问责暂行办法 一、问责原则 问责办法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公平公正,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教育与惩 处相结合的原则。 二、问责对象 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

    唐山市城管行政问责实施办法(试行)

    唐山市城管行政问责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依法行政,强化行政责任制,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和执行力,按照实事求是、权责一致、过错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

    韶关学院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实施办法(试行)

    韶关学院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党政领导干部自觉依法依纪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能和依法治校的水平,......

    镇生态环境问题整治问责管理办法

    XX镇生态环境问题整治问责管理办法第一条为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切实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结合XX镇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行政村主干和具体负责人员在大气......

    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五篇模版)

    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力推动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优化发展环境,规范行政管理,增强制度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纪律严......

    镇江市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镇江市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行政效能和执行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关于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