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方科技大学突破重围
南方科技大学突破重围—高教改革的先行者
本报综合报道 在等待三年无果的情况下,正在筹办中的南方科技大学近日发布声明,决定在不经教育部批准的情况下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筹办中的南方科技大学位于深圳市大学城,2007年,由深圳市政府决定全额投资创办。2009年6月,曾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被聘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按照深圳市的定位,南科大是要一步到位地建成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然而,筹办三年之久,朱清时却始终等不到教育部的招生许可证。朱清时终于决定不再等待:“我们要想一步到位办成一所一流大学。我们没有时间去做这么长的时间申请。我们只好先行先试。就是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
根据招生简章,考生只需通过南科大的自主考试,无需参加高考。如果学生最终不能获得教育部认可的文凭与学位,南科大就自发文凭和学位。
本月18日,南科大召开了招生咨询会,没想到,咨询会受到家长考生热捧,火爆异常。
19日,南科大低调进行首次复试,16名经过严格遴选的考生在启动校区连考3场,分别进行学习能力测试、面试和心理健康测试。记者在复试现场看到,考试没有考场纪律,孩子们随时举手提问,像做游戏一样。
考生:严格遴选素质高
16名复试的孩子年龄从10岁到16岁不等,其中1994年出生的有6人,1995年出生的有5人,最小的苏刘溢出生于2000年5月。
根据南科大的招生计划,首届教改实验班大约招收50人。首届学生有两个来源,一是报考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参加了2010年6月高考,且超过当地一本分数线而未被中科大录取的学生;二是来源于高中学校及社会推荐的优秀生源。其中,前者可直接参加复试;而后者需要参加笔试后,再进入到复试阶段。昨日到南科大参加复试的,就是16名曾报考中科大少年班的学生。
考官:院士教授齐上阵
从校方提供的考官名单来看,第一项学习能力测试分别由南方科大朱清时校长(中科院院士)、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陈应天、中科院院士张景中监考;第二项面试分别由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李晓原教授监考;第三项心理健康测试则由专程从苏州请来的心理学专家主持。
家长:看淡文凭重本事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一位家长表示:“人有能力,是金子走到哪都要发光。”还有一位家长对学位不被教育部认可一点都不担心:“只要自己有本事,到哪都不用担心。”
另有家长说:“我们是看重南方科大的牌子,将来或许不比清华、北大差,这样的话孩子毕业即使没有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也不会影响其个人的发展前途。” 考场:“完全就像做游戏”
上午9点半,复试开始。第一场是学习能力测试,16名孩子鱼贯而入,坐在了复试考场的座位上。
考官朱清时告诉大家,这仅仅是一个游戏,“我们不考中学课程里的东西,大家千万不要紧张,要放松下来,完全就像做游戏一样。”
朱清时还说,这次考试和一般考试不一样的是,考场上完全允许学生自由发问,考生有了想法可以及时与监考老师沟通。
考试第一道是数学题,由朱清时校长亲自拟定,内容是一道字母置换题:6个字母排成数列,按照一定规则置换1327次后,要考生写出答案。
“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力。”朱清时在解释了常规的解题思路后,给了孩子们10分钟时间,让他们理解并清楚地表述这种解题思路,并表示“如果有考生还有其他独立方法,也可以继续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3分钟不到,最小的考生苏刘溢就站出来,直接挥手说:“我有一种别的解题思路。”接着,坐在后面的08号考生也挥手:“我也有别的想法。”两人还相继与朱清时进行了交流。
由于不时还有孩子站出来表达这样那样的看法,朱清时校长不得不在教室内不停走动,耐心倾听,并和孩子们沟通交流。
10点05分,第二道题开始了,主考官换成了中科院院士张景中。
张景中出的考题是:列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奔驰。乘车旅客从车厢的窗口向外眺望,远远近近的电线杆、树木、建筑物、山丘、河流好像都在运动。请你描述一下在旅客看来是如何运动的,欢迎使用示意图、符号公式,配合自然语言描述说明。
张景中院士反复强调,这道考题看似很简单,但其中牵扯到物理、几何、数学知识,并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第三道题是物理题目,由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陈应天监考。题目涉及到马赫原理、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爱因斯坦相对论等理论和应用,主要考察的是孩子们的理解、记忆能力和英语水平。由于这场考试需要使用幻灯片,16名孩子转场到阶梯教室继续考试。
记者看到,这道试题除了由陈应天进行15分钟讲解外,还留出了5分钟时间让考生提问题,之后孩子们要根据理解写出自己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陈应天教授已经开始使用英文授课和讲解,题目和材料几乎全部都是英文,只有少量材料同时给出了中文。
考核的结果让陈应天很惊喜。“我以为这样高深的话题,最多只有一两个学生能够回答,没想到绝大多数的人都回答得很好。”陈应天的助手拿出苏刘溢的答卷,竟是满满一页纸的英文阐述。陈应天说,从考核的结果看,陈对南科大的生源很满意,很有信心。
复试第二场是面试,11点,面试由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李晓原两名教授主持。
16名孩子分成4个组,分别带进考场,由主考官给出问题,轮番作答。李泽湘教授解释说,这些问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问题,重点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下午2点开始的第三场复试是心理测试,由苏州来的专家组出题,孩子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利用专门的测量表测量,并利用计算机分析,最终给出一张专业的心理分析报告。
整场复试持续到下午4点才结束。朱清时透露,南科大将综合考虑考生笔试及复试成绩,确定结果并发放录取通知书。此次复试被确定的人选,将成为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的首批成员。50个名额中余下的部分,将从学校及社会推荐的学生中产生,这批人均需参加南科大的笔试和面试。
南科大校长称我国高校最大症结系自主权不足
最近,南方科技大学作为我国高校改革的试验田广受社会关注。南科大校长朱清时表示,南科大的一小步将成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大步。对中国教育来说,一个最大的症结就是大学的自主权不足,大学两个最核心的自主权,就是招生自主权和授学位自主权。央视《新闻1+1》2010年12月20日播出节目《南科大:不再等了》,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李小萌):欢迎来到《新闻1+1》。
如果一所大学承诺你有好的师资力量,但是却跟你说,他发的文凭并不是教育部认可的,是他自己发的,这样的大学你还会选择吗?而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南方科技大学,有人说中国大学改革的希望就要看这块试验田怎么样,也有人说,这注定是南柯一梦。就连这所大学的创办人朱清时校长都说,如果当时知道有这么难的话,他都不会轻易答应来当这个校长了,今天我们来关注这个话题。
朱清时(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今天就开始看考试综合情况,就是决定那些录取的,我们就赶快通知,通知他们做准备,来了,但是来之前,先给我们学校签订一个协议,就是自愿参加这个教改试验。
解说:今天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朱清时正为下一步的招生工作紧张忙碌着,而刚刚过去的几天由一个艰难决定所引发的社会关注,显然还在持续发酵。
2010年12月17日新闻
尽管还没有获得教育部的招生许可证,但是南科大决定不等了,将进行自主招生。
朱清时:全世界的高校的模式都是自己学校授(学位)的,都不是教育部授的。我们国家教育模式所有学位都授予不授的,这是原来计划经济留下的东西,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南科(南方科技大学)的发展,现在遇到最大的瓶颈,也就是最大的障碍,就是授学位的问题。
解说:12月15号筹备三年的南方大学官方网站刊登出校长朱清时致报考南方科大考生的家长的一封信,信中宣布,要建立首个实验班,信中还说要想创办一所新的高校,只能先办大专或学院,若干年后,办的好的,评审合格再升成大学,然后再一个个地申请硕士、博士,几十年后才可能建成一所研究型大学,所以尽管时间紧迫,但依然决定坚持招生。
如果有一所大学,在未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的情况之下,自主招生,并且毕业时发的毕业证有可能也得不多教育部门的承认,那么这样的学校你敢上吗?
虽然减免学费,并每年补助每人一万元人民币,做生活费,但没有招生许可证的南科大是否能像吸引媒体的聚焦一样吸引家长的热情,依旧未知。上周六,南方科大举行的自主招生咨询会上,这一切有了答案。
社会对南科大到底有多关注,看看前来咨询会的学生和家长就知道了,原本只安排了一场的自主招生会,却由于报名的学生和家长爆棚,临时改成了三场,这让朱清时有些意外。更出人意料的是,在招生会上,很少有家长对此表示担忧。
学生家长1:人有能力,金子总到哪里都要发光。
记者:一点都不担心(学位不被教育部认可)。
学生家长1:我不担心。只要自己有本事到哪儿都不用担心。
学生家长2:在深圳这个地方,只要人有本事,这个我们不用担心,不担心找不到工作,不担心没饭吃。
解说:尽管大多家长信心满满,尽管今天媒体已经打出呼吁以投考支持朱清时,但是做过十年中科大校长的朱清时,以及未来的老师并不希望以激情来吸引学生。
朱清时:我们没有教育部的大印盖的文章做依靠,我们的学生毕业能不能被社会接受完全靠我们的教学质量,完全靠社会对我们学校的认可程度,逼着我们背水一战,我们一定要把教学搞得最好。
解说:首期教改实验班将采取多种培养方式,每个学生都会依托一个研究所,在课程设置上南科大将对课程进行优化压缩,强调课程,以及强调学生的人文气质和素养,同时南科大计划百分之百使用原版教材,并采用全英文授课。
如今,教师、课程、校舍、食堂,南科大一切就绪了,但所招录来的学生却只有一人。
10岁的山东男孩苏刘溢,今年高考最小的考生,566分成绩的他,没有选择其他大学,而是南下深圳参与了单独面试,走进了南科大。如今,诺大的校园之中只有他一名学生,他在等待着自己的新同学,他也在等待着他的大学,他更期待着,他将来如果想深造,他所拿到的南科大一纸文凭,不会被其他学校所拒绝。主持人:毕业证书上没有教育部的大印,我们难免按照惯性思维会为学生们的未来有所担心。校长也说了这是背水一战,岩松你觉得他们被动吗?
白岩松(评论员):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深圳做一个这样大学的梦有30年了,这个南科大筹办已经3年多了,聘校长已经两年多了,招进第一个10岁的孩子已经几个月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不能再等了的情况下,他无可奈何,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其实他在用不再等了在等待,对吗?
主持人:你要说什么?
白岩松:但是咱们做一个极端的观点,能不能就此开始,南科大还真就不等了,就永远也不等了。
主持人:给也不要了吗?
白岩松:就做一个,我们像一个公办的私塾一样,就培养有特色的这样的毕业生,我觉得对南科大好,对于将来投考它的学生好,对于深圳好,对于教育部也好。
主持人:此时此刻,朱校长也在看我们的节目,稍后我们会连线他,岩松出的这个主意,您看是不是馊主意,您能接受吗?您也想想。我也替朱校长问你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真的有学位这个许可的情况下,都不接受的话,我们感觉始终走在一条钢丝上,那我心里都没底,如果有的话,心里还是踏实。
白岩松:其实在前两天,朱校长也会没底,因为在招这50个人的时候,他会去想象,会多少家长认可没有教育部大印的学校,50个人,但是来了上千人,最后不得不把一个阶梯教室变成另外还要开两个阶梯教室,他相同的话要跑三个场子。当然我们还不能说家长的热情就意味着他会选择报考。但是我反过来再想,知道的人还少,如果要说这个消息更早地让全国都知道,可能那个学校附近都容不下。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担心。我们换个角度去想,全国的高校大致都差不多,只有有名没名,但是有特色的高校很少,南科大难道不已经用过去这一两年,比较特立独行的方式在只招了一名学生的前提下,就打出自己的特色招牌吗?为什么不能将特色进行到底呢?我们现在缺的是特色,不是没有特色的平均。
主持人:但是可能家长们会想,我把孩子们送进北大,总比送进南科大要保险吧? 主持人:毕业证书上没有教育部的大印,我们难免按照惯性思维会为学生们的未来有所担心。校长也说了这是背水一战,岩松你觉得他们被动吗?
白岩松(评论员):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深圳做一个这样大学的梦有30年了,这个南科大筹办已经3年多了,聘校长已经两年多了,招进第一个10岁的孩子已经几个月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不能再等了的情况下,他无可奈何,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其实他在用不再等了在等待,对吗?
主持人:你要说什么?
白岩松:但是咱们做一个极端的观点,能不能就此开始,南科大还真就不等了,就永远也不等了。
主持人:给也不要了吗?
白岩松:就做一个,我们像一个公办的私塾一样,就培养有特色的这样的毕业生,我觉得对南科大好,对于将来投考它的学生好,对于深圳好,对于教育部也好。
主持人:此时此刻,朱校长也在看我们的节目,稍后我们会连线他,岩松出的这个主意,您看是不是馊主意,您能接受吗?您也想想。我也替朱校长问你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真的有学位这个许可的情况下,都不接受的话,我们感觉始终走在一条钢丝上,那我心里都没底,如果有的话,心里还是踏实。
白岩松:其实在前两天,朱校长也会没底,因为在招这50个人的时候,他会去想象,会多少家长认可没有教育部大印的学校,50个人,但是来了上千人,最后不得不把一个阶梯教室变成另外还要开两个阶梯教室,他相同的话要跑三个场子。当然我们还不能说家长的热情就意味着他会选择报考。但是我反过来再想,知道的人还少,如果要说这个消息更早地让全国都知道,可能那个学校附近都容不下。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担心。我们换个角度去想,全国的高校大致都差不多,只有有名没名,但是有特色的高校很少,南科大难道不已经用过去这一两年,比较特立独行的方式在只招了一名学生的前提下,就打出自己的特色招牌吗?为什么不能将特色进行到底呢?我们现在缺的是特色,不是没有特色的平均。
主持人:但是可能家长们会想,我把孩子们送进北大,总比送进南科大要保险吧? 白岩松:你不觉得送进北大也是一种赌博吗?在目前我们的教育的体制之下,我们在期待我们的高校都能够慢慢地达到我们所期待的状态,但是没有,不管是从外在的排名,还是我们内心的评价,都如此。其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南科大如果想走它特有的道路的话,它等到拥有博士后的时候,几十天的代价已经付出去了,他曾经追求的目标是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是1991年开办的,现在亚洲前5,世界前50,在北大、清华的前面。所以如果要是走传统的道路,南科大不要想成为香港科技大学,恐怕不复制过去深圳大学所走过的道路就不错了。深圳大学在80年代中期也是带着巨大的梦想去创办的,但是由于它迅速地进入到的传统的机制之内,在特区里头都很难特下来,我不是想说深圳大学现在不好了,也非常不错,但是离当初巨大的梦想恐怕还差得很远。
主持人:朱校长为什么选择了背水一战,我们先听一听下午对他进行的一个电话采访。
朱清时:我们正式设立,就是筹建期是三年,要正式设立在招生,那么我们就得等,这几年我们就不能招生,一直等。那么就第一是,这个改革是不能等的,现在我们要脱离改革,等三年之后就没有劲了,就消失了。第二就是,深圳人民也是不愿意等的,深圳盼望这个学校已经盼望了很久了,要一步到位,建成一所研究型大学。第三就是,我们意识到了,这个改革的东西,改革,任何改革都不能靠等,靠等批复。深圳精神就是敢闯、敢试,现在我们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们如果要等教育部批复,教育部必须依靠现有的规章制度才能批复你,所以不可能批复与规章制度不一样的东西,你让它批复等于让它承担责任,承担违反旧有的规章制度的责任,这个是很难的。那么现在唯有的办法就是我们走出这一步去,我们试验成功了,国家就有可能修改这些规章制度了,那么教育就会冲开一个缺口,就可以找到一条新路。所以我们就决心不等了。
主持人:朱校长虽说是背水一战,但好像心里也有底的那种感觉,是不是接到了某种默许呢?
白岩松:对,我也听出了好多信息,其实这个跟我想的也有相似的地方,你看我刚才一开始就说了一个对教育部也好,为什么呢?如果非逼着教育部迅速地给出一个肯定的答复,甚至是超越现行法规框架给出的肯定答复,为什么呢?它公平吗?因为它对所有的其他的学校都是那个,凭什么对你南科大就要特殊地网开一面呢?所以我想能有南科大今天这50个学生的这样的特殊招生,或者也有教育部的某种默许,就是没反对,也是改革的另外一种表现的方式,所以为什么不让南科大去淌出一条路,让我们看它的经验,哪怕是失败的教训。这是一个层面的问题。
另一个方面,我倒觉得,我们再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我们回到一个具体的学校来说,没有那么难,第一批只招50个学生,你要照片敢于尝试的家长和学生会有很多,而且这50个我觉得真是机缘难得。请问,南科大为了自己的未来会不把这50个学生去教好吗?甚至它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免学费,还给一万的补助,然后教师选比的1比8,请进的都是国外的,你要知道,请进来的国外教授年薪最过115万最高,在深圳都差点没通过。所以我觉得这么去意想的话,我们的社会具有足够大的吸纳量去吸纳一个特立独行的南科大,这就是我觉得南科大不走寻常路的另外的现实基础。
主持人:这样一个被人们寄予了厚望的南方科技大学,究竟碰到了什么困难,最终选择不得不背水一战呢?来了解一下。
主持人:我们现在就来电话连线为了创办南科大寝食难安的朱清时校长,朱校长您好。
朱清时:主持人你好。
主持人:刚刚岩松出了个主意,你看你现在是背水一战,他建议您索性将错就错,我们就发自己发的文凭了,您会采纳他这样的建议吗?
朱清时:我当然从心里愿意采纳。
主持人:真的吗?
朱清时:真的,因为这件事情对我们来说是因为我们不能等了,但是对中国教育来说,一个最大的症结就是大学的自主权不足,大学两个最核心的自主权,就是招生自主权和授学位自主权都在教育部手里头。于是,为了要得到这两个自主权,所有大学都去不断地申请,博士的授权,硕士的授权,现在我们是学士的授权都还没有申请到,这样大学就没有办学自主权,所以中国的大学没有活力,就在这儿。中国大学要有活力,最重要的就是大学自己授学位,于是就打烂了国家学历的铁饭碗,每个大学都必须竞争,靠自己的教育水平得到社会认可,然后你的学生才能找到工作,然后学生才能报考你。学生报考一个大学,不是为了国家的文凭,而是为了在你学校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如果我们改革成功,就是我们自己授的文凭得到社会公认,我们国家的教育回归它的本来面貌,其实全世界大学都是自己授学位的。
主持人:好的,时间关系谢谢朱校长。
朱校长的反应让我有点意外,他居然那么肯定地接受你的建议。
白岩松:因为所有的谈判都是双方妥协的意识,其实他当了一年多校长之后,他那几天比较高调,之后有比较低调了,他还是希望能够在传统的体制内拓出一个疆土,但是真的很难,他一定在这一年中感受到了,所以现在半推半就,当遇到支持的时候,他喝彩了这样的一个支持,但不意味着接下来这所大学就一定会像我说的这样,或者像他的梦想一样。
主持人:这是他的一种心情。
白岩松:但是请注意,支持的人越多,尤其是考生们支持的越多,家长支持的越多,我们今天像南柯一梦的这样的支持,就真的可能变成现实。
另外,我们一定要相信,对于教育部和主管教育部门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对立面,他可能也在寻找某种妥协,去看到一种理想有可能变成现实。所以双方妥协一下,达成一个结合点,往前迈出一大步不是很好吗?我请大家注意两个细节,第一个,南方科技大学校名不是让官员提的牌匾,是李政道。第二个,南方科技大学目前只有一名学生,10岁的孩子,校长做了一件教育的事情,一来了就把陪住的母亲安排在了另外的宿舍,小10岁的孩子单住一个宿舍,校长告诉他要培养他的独立能力。就因为这两点,顶一下。
主持人:有两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对南科大这么有信心?
白岩松:因为我们对过去的很多不改革的教育没信心。
第二篇: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是一所创新型大学,目标是迅速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成中国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2011年3月,南科大教改实验班开学,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将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实行理事会治理结构,学术主导,学术自治。
学科以理、工学科为主,兼有部分特色文、管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上办学,一步到位按照亚洲一流标准组建系、专业和研究中心(所),建成类似加州理工学院和洛克菲勒大学那样小规模、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
2015年1月9日,南方科技大学(下简称南科大)低调地为第一届教改实验班的学生举办了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校方没有通知媒体,还封锁了所有入口,任何人都要凭学生学号才可进入。[1] 展开 创办时间 2011年 所处城市 中国 广东 深圳 学校类型 理工 属
性-主管部门 深圳市政府 学校官网 www.xiexiebang.com五同样要上8节课,但以练习和实验课程为主,例如微积分练习题,南科大采用全英文教学,特别开设导师辅导课,让老师更专注于每个学生个体,同时为学生大三进入研究院“预热”。学校还根据课程特点对上课时间进行调整,特别设置英美大学里常有的小组讨论课,一节课45分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提高表达和互动能力。而体育课一节增至90分钟,保证学生劳逸结合。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4个省级研究中心的设备项目立项申报:(1)微纳尺度上的科学和工程研究中心;(2)材料性质调控及应用研究中心;(3)生命科学研究中心;(4)太阳能研究中心。[11]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8月,南方科技大学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1项(2012年10项;2013年11项);参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一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基础研究项目子课题一项;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杰出青年项目);获得深圳市科技项目资助14项(2012年5项,2013年9项)。[12]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14年9月,南方科技大学馆藏纸质图书总量达到12万余册,包括10万余册中文图书、2万余册外文图书,中外文报刊180余种。各类型专业文献数据库17个,包含中外文电子书刊115000多种,涵盖了学校教学科研和通识教育所需要的各方面文献信息资源。同时借助地域优势,读者可以就近利用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的百万册藏书和多种文献资源,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李铭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李铭,男,汉族,1955年12月生,陕西省洛川县人,197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4月参加工作,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副教授。[14]
十一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15]
陈十一,男,汉族,1956年10月生,浙江天台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兼深圳研究生院院长。覃正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
覃正,男,汉族,1958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祖籍湖南石门,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悉尼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至2005年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期间曾任校学生处副处长;2005年至2011年8月,任教于上海财经大学,期间任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院长;2011年7月,经深圳市面向全国公开推荐选拔被聘为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14]
董朝君 南方科技大学秘书长
董朝君,男,汉族,1965年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行政管理学博士,高等。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10月调入深圳,先后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多个部门工作。2002年8月至2008年4月,深圳市政府办公厅秘书;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历任市高新办外联处处长、深圳市科工贸信委行政处处长、机关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2010年5月参加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工作,2011年3月被聘为南方科技大学(筹)副主任;2012年10月被聘为南方科技大学代理秘书长。[14]
吴传跃 南方科技大学教务长
吴传跃,男,汉族,1959年生,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996年至2000年担任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细胞生物学系助理教授;2000年及2004年依次被聘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病理系副教授、教授;2007年被授予美国匹兹堡大学冠名讲席教授;2012年5月被聘为南方科技大学领军教授,2013年6月被聘为南方科技大学教务长。首任院长 朱清时
朱清时,男,汉族,1946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1998年6月至2008年9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2009年9月,被深圳市政府聘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2011年7月,任南方科技大学(临时)党委书记。2014年9月1日卸任。[16] 文化传统
校徽:核心部分是一把火炬,象征南方科技大学的使命: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校徽背景为渐 变的天青色,映衬火炬的照亮效果;此处的天青背景取自汝窑瓷釉,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崇尚的色彩。校名:“南方科技大学”六个字的书法由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书写。校名缩写:SUSTC,字首SUST与sustainability一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此组合SUSTC亦直接对应南方科技大学英文校名(Sou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校园环境 永久校区
南方科技大学永久校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西丽高尔夫用地以东、深圳二线公路以南、长岭皮水库以西、留仙大道以北,总占地面积2.1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为197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总建筑面积为63万平方米,2010年9月30日南科大校园建设项目首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预计校园首期建设在2012年6月30日前竣工。
按照创校校长朱清时院士的设想和要求,校园建设理念为“厚重、实用、节能、环保”,同时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建筑要按办学定位与理念设计方案,与教学科研需求及管理模式相一致。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校,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建设要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努力把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建设成为深圳市的一大亮点,绿色建筑的典范。启动校区
南方科技大学启动校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东侧,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哈工大等三所深圳研究生院相邻。2010年2月1日市政府协议收回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校址后,即整体移交给南方科技大学作启动校区。南方科技大学启动校区占地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包括行政楼、教学楼、后勤服务楼、师生公寓共4栋建筑物以及其他办学附属配套设施。校区规划建设符合大学办学要求。园内有景观绿化、道路、标准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等设施配套,多媒体教学设备、监控和网络系统布局有序,各类办公设备以及后勤服务等设施较为齐全。为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全校网络主干线均采用千兆光纤通信,全校实现无线上网;学校教学楼各教室和行政楼所有会议室均有投影仪、幕布、音响、电脑、DVD机、无线麦、电脑中控台等多媒体电教设备;学生公寓全部配有太阳能、空调设备。
第三篇:南方科技大学
南科大首届毕业生低调毕业 15人被世界名校录取
1月9日,南方科技大学(下简称南科大)低调地为第一届教改实验班的学生举办了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校方没有通知媒体,还封锁了所有入口,任何人都要凭学生学号才可进入。
毕业典礼的仪式比较简单,除了当天的主角——41名教改实验班的学生,不少学生家长也赶来见证孩子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当时,南科大新任校长陈十一尚未到任。创校校长朱清时当天专程从合肥来到深圳,他没有出席毕业典礼,但参加了学生和家长们在典礼之后的庆祝活动,还拍了一张合影。
事后,他给家长们写了一封信,里面写道: “孩子们是英雄,也是受益者。他们得到的不仅是一些真才实学,他们的经历也是难得的财富。哈佛剑桥的学生都不能与他们相比。目前教育界的一大弊病就是用同一模式塑造每个学生。这些孩子们的special(与众不同)是他们的最大竞争力。”
如果说南科大是中国高校改革的试验田,首届教改实验班的学生就是这块试验田培育出的第一批作物。没有教育部授予的文凭,手握南科大自授学位的他们,毕业后去向如何?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毕业生升学录取名单”,截至时间到2015年2月7日。
15名毕业生
已被世界名校录取
在钱报记者拿到的这份升学名单中,清楚地罗列着15名毕业生的去向:牛津大学、耶鲁大学、伦敦大学、杜克大学、香港大学„„这15名学生主要来自物理、化学、金融数学3个专业。据了解,南科大的这批首届毕业生,符合毕业条件的一共是28人。从目前已知的收到世界名校录取通知书的15名学生看,所占比例已经超过半数。
2011年3月,南科大正式开学,首届教改实验班的45名学生入校就读。后来随着被誉为“神童”、入学时仅11岁的苏刘溢,以及其他3名学生陆续退学,教改班最终的人数为41人。
钱报记者从多种途径了解到,这41名教改班学生中,有3人提前毕业,并已经在国外攻读相关课程;5人申请延迟毕业;15人被世界名校录取;还有一部分学生也申请了国外高校,目前仍然在等待录取通知。
3名提前毕业的学生,分别是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的何明浩、物理专业的王嘉乐和金融数学专业的张文超。按第一任校长朱清时的话来说,这是“第一次由一所大学发自己的文凭和毕业证书”。
何明浩是南科大首位圆满完成毕业答辩的毕业生,目前在英国伦敦大学读硕士。何明浩告诉记者,南科大实行学分制,允许3年到6年的弹性毕业时间,只要学分修满就可以顺利毕业。他之所以花三年半的时间提前毕业,主要是考虑到时间成本,“(希望)用同样四年多的时间,经历不同的环境和知识。”
王嘉乐在去年10月前往牛津大学攻读博士课程时,年仅17岁。他被称为“学霸”,刚到南科大的第一年,他就获得了南科大设立的首项奖学金。
张文超目前在以色列的巴伊兰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在一众欧美名校中,这个以色列第二大学术机构学校显得尤为显眼。
有5名学生申请延迟毕业。南科大老师表示,这些学生并不是不优秀,而是考虑到自身的一些情况,决定推迟毕业时间。
最厉害的学生
被6所名校同时录取 南科大的教改班,因为没有教育部授予的文凭,无法攻读国内高校的研究生。所以,从进入南科大学习的第一天起,学生就把申请国外高校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
早在去年4、5月份,学校就为每一位毕业生制订了成长计划,根据每人的学习情况、职业规划等量体裁衣,帮助他们进行毕业论文、实习、出国深造等一对一的帮助。
钱报记者从南科大的这份升学录取名单上看到,多位学生被不止一所世界名校录取。
化学专业的范紫藜,同时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印第安纳布鲁明顿大学、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和杜克大学录取;毕业生杨鑫,则同时被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圣母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和匹兹堡大学录取。
另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15名学生中,有13人申请的是博士项目。
这是令人欣喜的一个数字!建校之初,南科大就表示要成为类似加州理工学院那样小规模、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从如此大比例的学生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可以看出,南科大致力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浙江学生怎么样
升学名单里没有浙江学生的名字
首届教改实验班里有3个浙江学生,分别是来自温州瑞安的陈杳、乐清的张梦思和赵宇君。
在钱报记者拿到的升学录取名单中,没有看到三个人的名字。钱报记者通过教改实验班的一位学生,向三位浙江学生发出采访的邀请,均被谢绝。这位学生也不愿意向钱报记者透露更多关于他们的消息。
入学以来,教改实验班的学生就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但他们对媒体始终保持着一种警惕的态度。此前一些关于朱清时校长和南科大改革失败的论调,让他们对媒体产生许多不信任。一位学生直言,“没办法,你的同行之前太不友好”。
钱报记者联系上赵宇君的父亲,他用带着温州口音的普通话告诉记者,此前的毕业典礼,由于家中亲人病危,儿子没能参加。“现在他在家里帮导师做研究,过完年,三月份他会回学校。”
关于儿子毕业后的打算,他并不是十分清楚,只是含糊地说可能是申请香港的学校。赵宇君的导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叔贤,他曾任香港大学物理系主任。
一开始,赵宇君的父亲就不同意他报考南科大。在他的心目中,儿子理想的出路,应该是回家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因为没有教育部授予的文凭,他担心儿子的出路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赵宇君的父亲对儿子不愿接受采访表示了歉意。但他又忍不住表示,儿子待人其实很友善。他拿这个太有主见的儿子没有办法,只能默许他的选择,并给他最大的支持。
专家观点
低调的毕业典礼用心良苦
南科大教改班毕业典礼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者熊丙奇(微博)在他的博客中表示:“这场毕业典礼,本来是可以很‘高调’的,因为这本可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里程碑事件——首次由大学自主授予文凭,再由专业机构认证,由此启动我国学位授予体系的改革。但是,由于南科大从2012年之后,所有学生的招生都纳入计划录取,所有学生毕业时都将授予国家统一承认的文凭,因此,这批2011年入学的学生,也就变为硕果仅存的‘自主授予学位’学生。学校选择低调地为他们颁发学位,可谓用心良苦。”
熊丙奇认为,如果很高调地为这批学生授予学位,有关部门可能会担心社会舆论再次聚焦“自授学位”的改革,并质疑这一改革的成果不错——学校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没有影响培养质量,反而提高了培养水平——为何却不再推进?低调授予这批学生学位,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现实的写照。教育改革的调子颇高,但在现实中却是“高开低走”。
“可以预测,来年南科大为2012届毕业生授予国家统一承认的文凭,就可能比这一届高调得多。因为融入传统体制的南科大,不会再面对改革的争议,同时也可借毕业典礼,来展示其作为一所新建大学,按照传统体制内高校的评价标准,所获得的办学成绩。”
第四篇:南方科技大学(精选)
南方科技大学
我竟然没有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南方科技大学的消息,这让我多少觉得自己落伍了。没有买一个Ipad玩的落伍和不了解南方科技大学的落伍相比,简直不值得一提。
南方科技大学3月1日正式开学了。这所新创建的大学,校门口的名字上还挂着一个大大的“筹”字。跨入校门来报到的新生共计46人之多。这个数字对于一个新创办的大学来说是天文数字,哈佛大学的首期学生只有7个人。但这个数字对于中国扩招中的大学来说,被很多人当做一个笑话。被当做笑话的还有这个“筹”大学的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博士。
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建立这所大学,已经筹备了4年多的时间。直到今天学生开学,教育部还是没有给予他们一个正式的批复。这意味着这所大学不能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招收学生,学生毕业的时候也拿不到教育部颁发的毕业证书,更是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学位。但是朱清时校长说,不通过高考我们就自主招生,让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免去高考和毫无意义的备考生活。上过高中的都知道,所谓高中三年,最后一年除了准备高考以外豪无其他意义。于是,朱清时的南方科技大学专门招收高二学生。14名女生和32名男生来自自荐、学校推荐或报考中科大少年班的三个不同的渠道。他们最大的和正常高中毕业生一样十七、八岁,最小的只有11岁。录取他们的条件是审查了他们高中两年学习的平时成绩单、自我创新的情况、自我陈述、个人专长展示,经过理科方面的复试和面试最终录取。
“没有国家颁发的毕业文凭怎么办?”朱清时说无所谓,世界上没有哪个一流大学是靠教育部给予证明的。一个真正的学术主导的而不是行政主导的大学,理应是一个让人们学习知识的、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国家不发,我们自己发!将来,社会见识到了我们的学生的能力了,我们自己发的文凭就值钱了。
就是这样一所只有46个学生、16名老师的大学,对学生免去全部学费,每年额外补助1万元人民币作奖学金。除了500元教材费、1200元住宿费、120元床上用品费以外,学生不需要花一分钱就可以在这里上课。每天在食堂吃饭,学生完全免费地享受8菜1汤自助餐。他们住宿在一栋楼的5、6两层,三个学生一间宿舍,条件优越。他们的楼下就是他们老师、教授、专家的宿舍,他们所在的书院允许和鼓励一切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他们可以与每一位教授时刻保持密切联系。
这些教授都是什么人呢?切莫小看。
教数学课的是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张景中,教物理课的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教化学和创新性学习的是校长本人……在国内最一流的大师门下学习,使用100%的国外原版教材,所有课程用全英文授课。够了么?不够。
朱清时正在忙碌于从世界各地招聘大批顶尖级教授充实南方科技大学。师资待遇将不低于香港大学的水平。而所有的教职员工全部采用学术聘用的方式,在校园里不存在行政级别。他们所带领的学生,大
一、大二不分专业,进行通识学习,大三开始根据各自研究兴趣进入学校创建的研究所、实验室直接参与科学研究。
今天,这46个愿意把自己的青春交给南方科技大学做实验的学生,正在黄埔军校进行军训。他们要面对的,将是一个完全学术自由的却没有毕业证的大学教育。他们不需要受到必须穿校服的拘束,不需要和同学尔虞我诈竞争入党名额。他们将在深圳那片试验田里尝试新的创造。
我了解到这一切的时候,对这46个学生心生羡慕,对甘愿放弃高考和毕业证的家长们心生佩服,对朱清时校长心生敬意。祝愿南科大步步向前吧!也许有一天我也跑到那里去了呢?理性地说,一切未来都还不确定,南科大的尝试也有很大的风险,目前的教学设置也还很不完善,但毕竟是一种新的方式,一种真正回归学术大学的努力。最后引用一句朱清时校长的话:“改革不能只等着批复”。
第五篇: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简介
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 第一部分:学校简介
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小学,(推广名为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是一所公办小学,隶属于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办学规模为24个班。学校以深圳市“建设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南山区“建设三城区一高地”为大背景,以“南山教育质量五年攻坚行动计划”为契机,以“开放式·国际化”为办学特色,以实现“队伍一流、管理一流、科研一流、质量一流”为建设目标。
一、办学理念
确立“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为中心,以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保障,建设创新型的后勤保障体系,密切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二、办学特色
学校将尝试小班授课制,以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充分发挥专家的学术引领作用,重点开展主体(生活)德育、英语教学、科学教学、原创艺术等课题的研究,提倡教师将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生成为课题,开展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促进教育、教学、科研一体化。
三、师资力量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学校将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师德高尚、身正为范、业务精湛、学高为师的教师队伍。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主题词是:做人师、培优师、树名师。
四、文化建设
丰富、深化“开放式·国际化” 学校文化思想内涵,崇尚尊重、倡导合作,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师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营造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和谐学校氛围。
五、后勤管理
建设集服务、教育、节能为一体的创新型后勤体系,贯彻落实“五星级”服务的工作理念,实现管理的人文化、科学化、社会化;锻造一支高素质、能战斗、有奉献精神的后勤队伍。
学校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大学城水木丹华项目旁 招生对象:小学1-6年级学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