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省绥化市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文化生活)(六)(含解析)
黑龙江绥化市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文化生活)
(六)(含解析)
一、选择题
1.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1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下列对公元1世纪时期的中华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②儒家学说已经确立了至尊地位 ③汉字已经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④中华文化已经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A 公元1世纪主要为我国的东汉时期,此时,儒家学说已经确立了至尊地位;在新疆,中国文化已经能够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等并存,故①②入选。汉字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③错误。隋唐时期,中华文化才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④排除。
2.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大量关于农作物的字,如禾、黍、粟、米等,其中的“禾”字,像一株有根有叶、谷穗下垂的植物。“禾”是谷类植物的总称,但在秦汉以前,“禾”多指粟,即今天的小米;后世则多称稻为“禾”。在汉字中,凡以“禾”为义符的字,大都与农作物或农业活动有关,如秉、秋、秀、种、租等。这说明()①汉字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应该得到传承 ②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汉字作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 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C 由材料可知,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应该得到传承,故①④入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②错误。③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排除。
3.[2014·南阳一中月考]当前,“汉字危机”现象不容忽视,由于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面临着提笔忘字的尴尬。必须高度重视汉字书写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汉字是()①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的文字之一 ③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 ④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①符合题意,应选;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③符合题意,应选;②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错误,不选,故答案选B。
4.《四库全书》系统地有条理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集成一部庞大的丛书。其内容涵盖甚广,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医学、天文、地理、艺术、科技、农业、占卜等,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其文化价值表现在()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从中能够透视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识 ④从中能够看到历史和现实的所有文化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A 本题考查考生对史书典籍的理解。《四库全书》系统地有条理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集成一部庞大的丛书,共内容涵盖甚广,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①②说法正确。史书典籍并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识,③说法错误。我们透过史书典籍可以看到历史和现实中的文化,但并不能看到所有文化,④说法错误。
5.2013年10月11~14日,澳门第十一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在澳门举办。湖南省政府协助澳门举办了本届妈祖文化旅游节。这是弘扬“妈祖”同根文化、促进湖南与港澳台及海外合作交流、展示湖南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和湖南人民精神风貌的难得契机。上述材料()①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体现了中华各民族文化从个性差异走向共性同一 ③反映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表明了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C 妈祖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有利于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点,①正确;弘扬妈祖同根文化,反映中华各民族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③正确;②错在“同一”,④与题意不符。该题选C。
6.有人指出,北宋以后,中华文化逐渐被昏庸的以封建皇帝为代表的统治者“阉割”,刚健不闻,阴柔萎靡,创新不足,封闭有余。及至清末,中华文化积重难返,萎靡至极。由材料可知,“中华文化积重难返,萎靡至极”的重要原因是()A.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B.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 C.中国文人的集体无意识 D.中国农民阶级的小农意识
解析:B 由“中华文化逐渐被昏庸的封建皇帝为代表的统治‘阉割’”可知,应选B。7.“黛玉自忖,兀那汉子这等眼熟,却不知是卧龙还是凤雏,便问道: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最近网上流行的这个“神句”,将四大名著的语言特点、重要人物等囊括在内。诸如四大名著等文学艺术()①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②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③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C 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②排除。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排除。①④属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的作用,故选C。
8.稍稍关注中国科技史就会发现,京杭大运河通航设施的演变已成为中国船闸历史的缩影。夫差筑邗沟时,在邗沟与淮水交汇处的末口筑一道拦河坝“北神堰”,这是利用埭堰进行人工渠化河流的最早尝试。东晋末年,秦康埭、邵伯埭、三枚埭、镜梁埭先后横卧邗沟,成为古代科技的标志。唐朝节制水流设施——斗门的设计,更是我国最早的船闸的雏形。这反映出()①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等特点 ②我国古代科技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③我国古代科技成果并非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A 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③排除。④中“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说法错误。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9.江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浔阳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诸多子系统。多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②④ C.①②
B.①③ D.③④
解析:C 不同地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不同的区域文化,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多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
流长,①②正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③说法错误;④“融合统一”抹杀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违背了文化的多样性,说法错误。该题选C。
10.[2013·安徽双语中学模拟]“创造快乐,传递快乐”——蚌埠花鼓灯嘉年华即将隆重开幕,下图为嘉年华欢乐世界效果图,花鼓灯嘉年华是皖北最大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公园,将尖端科技与花鼓灯特色文化元素完美结合,创造了现代旅游休闲与传统非遗文化深度融合的文化产业开发新模式。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区域性 ③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C.③④
B.①④ D.②③
解析:D “花鼓灯嘉年华是皖北最大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公园”,不同地区的文化有不同的特色,说明文化具有区域性特点,②正确,①与题意不符;“将尖端科技与花鼓灯特色文化元素完美结合”说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正确;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错误。该题选D。
1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抵御外来侵略、抵抗疾病、自然灾害以及耕种、祭祀、庆贺等活动演变而来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①各个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④中华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C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①明显错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些体育项目极具民族特色,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②正确;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说明中华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④正确;③与题意无关。该题选C。
12.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的中原地区,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汉字和姓氏以及启迪中华民族的元典文化均起源并繁盛于此。可以说,中原地区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由此可见,弘扬中原文化,可以()4
①突显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②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③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A.①②④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的力量。材料主要说明,中原地区文化底蕴厚重,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故②③④符合题意。中原文化并不能体现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故①排除。
13.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青瓷体现了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唯我独尊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体现时代,摒弃传统
解析:B 青瓷的独特特点,精美绝伦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具有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特点,B正确;A是从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角度提出的特点,与题意不符;C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平等相处,吸收各家优点为我所用的特点,与题意不符;D“摒弃传统”说法错误。
14.[2013·郑州市质量预测]中国戏曲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明代达到繁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这些各具特色的戏曲()①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在各自地域内独立形成的
②具有强大生命力,包含着永不过时的教育价值 ③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 ④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各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D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这些各具特色的戏曲是各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这些戏曲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选D。①错误,这些戏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但不是在各自区域内独立形成的,而是不断交流、融合的产物;②错误,夸大了戏曲的作用。
15.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包容性 C.民族性
B.阶级性 D.地域性
解析:A 和而不同,兼收并蓄体现的是其包容性。
二、非选择题
16.[2014·潍坊期中]以“聚焦亲情、共圆梦想”为议题的第五届海峡论坛在厦门举办。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会见两岸各界人士时指出,两岸同胞本来就是一家人,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间存在一些隔阂,但同胞间的亲情是谁也割不断的。两岸同胞应当加强交流,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多做增进了解、融洽感情的事。一些台湾人士也在发言中表示,期盼两岸关系继续发展,两岸中国人用共同的智慧、情感、毅力,打造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运用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两岸人民能够“聚焦亲情、共圆梦想”的依据。
解析:此题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为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答题角度为“为什么?”,围绕的问题是两岸人民能够“聚焦亲情、共圆梦想”的依据,可以转化为两岸人民为什么能够团结统一。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在于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这是维系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在于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力量。另一方面在于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②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③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包含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之魂。
17.材料一 中国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的唯一存活体,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于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黄梅戏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
材料二 从上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特别是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
解析:第(1)问,要抓住“数千年历史”“800年兴盛史”“生生繁衍至今”等信息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抓住“独特与丰富”“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等信息,从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等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第(2)问,要结合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展开分析,具体阐释如何体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和包容性的意义。
答案:(1)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戏曲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年兴盛史,生生繁衍至今,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的唯一存活体,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基本特征。戏曲以其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戏曲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皆有戏曲,表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中国戏剧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此点。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中国戏剧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说明了此点。④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体现了此点。
第二篇:黑龙江省绥化市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文化生活)(三)(含解析)
黑龙江绥化市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文化生活)
(三)(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在亚洲,中国、韩国和越南都有过春节的习俗,但三国春节的标志性习俗却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透过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让我们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A ①②③符合题意,应入选;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①②③正确,选择A。
2.珠算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又是实用工具。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所以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它是()A.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C.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D.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解析:D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正确;A、C是指民族节日,排除;文化遗产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B排除。
3.2013年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其中对“文明旅游”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这一规定()①体现了尊重及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②促使旅游者在交流中实现文化认同 ③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和国家形象 ④有利于维持旅游服务业的公益性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A 旅游法对“文明旅游”做出规定,要求旅游者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这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也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和国家形象,①③正确;②中“文化认同”的说法错误;旅游服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不是公益性质的,④错误。
4.[2014·云南玉溪一中月考]城市建筑领域文化生态平衡,是判断城市与建筑是否先进的标准。近年来有些城市以追求“现代化、国际化”名义,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 1
区过多地拆除,造成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强调城市建筑领域需要文化生态平衡,是因为()①不同文化艺术风格的建筑,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②在城市建筑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③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是城市建设的工作中心 ④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其空间环境情景能够影响到人们的心理愉悦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D 在答题时,要理解材料中“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过多地拆除,造成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的严重性,然后结合文化生态平衡在城市建筑领域的重要性,来分析思考。①体现的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建筑艺术风格的联系,正确;②本身说法不正确,文化建设要以社会效益为主;③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但不是工作中心,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故③说法错误;④强调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对人们生活环境和心理的影响,说法正确。
5.[2014·南京学情调研]第六届非洲工艺品博览会在尼日利亚首都举办,代表中国首次参加的南京工艺品剪纸、云锦、秦淮彩灯等在现场大受欢迎,销售火爆。这说明()A.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B.世界各国都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 C.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D.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解析:A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正是因为剪纸、云锦、秦淮彩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才得到了非洲人民的喜爱,这说明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选A。B错误,过于绝对化;C错误,文化的共性要通过个性表现出来;D和题意无关,排除。
6.下图为一位外国人眼中的中西方旅游方式。由此可见()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不同民族文化要相互认同,相互融合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 ④文化差异并不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A.①② C.①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C ①符合题意,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才影响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旅游方式。2
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不同民族文化要相互认同,相互融合。③符合题意,中外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旅游方式。④不符合题意,文化差异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因此保留①③,选择C。
7.[2013·邯郸模拟]美国将玫瑰花定为国花,认为它是爱情、和平、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俄罗斯选向日葵为国花,表达了他们向往光明、厌恶黑暗的情感。这说明文化具有()①多样性 ②时代性 ③创新性 ④民族性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D'不同国家国花不同,体现了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①④正确。②③材料未体现,与题意不符。
8.中国文化在加拿大的传播、繁盛有其独特的历史和现实原因。100多年前,第一批华人漂洋过海来到加拿大,中国文化随之扎根。如今,中国已成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外国留学生来源地,中国文化在加拿大的能见度日益提高。材料涉及的文化交流的途径有()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④外出旅游 A.①② C.①②③
B.②③ D.②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途径。材料中“第一批华人漂洋过海来到加拿大”说明②可选;“中国已成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说明①可选;“第一大外国留学生来源地”说明③可选。④与题意不符。
9.2013年10月,中国领导人密集出访东南亚,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上,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和繁荣,中国、印度、阿拉伯文化都先后传入东南亚,使东南亚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这表明()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兼收并蓄 ③文化的交流和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D 材料强调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和繁荣,中国文化传到境外,而不是中华文化兼收并蓄,②不符合题意,应排除;①③④符合题意,应入选。
10.[2014·沈阳二中阶段验收]2013年10月1日,“圆梦中国德耀中华”——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授奖仪式在央视一套播出。当选的道德模范们,或大爱无疆散播无限温情,或爱岗敬业做出突出贡献,或百善孝为先推动时代进步,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③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大众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C 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推动时代进步,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这体现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②符合题意,入选。全国道德模范授奖在央视播出,借助大众传媒有利于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向社会传递“正能量”。③也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C。①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目主旨。④观点错误,大众文化不能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11.[2014·晋中摸底]几百年来,随着大量华侨在东南亚海岛地区落户,通过华侨与当地居民的交往,使东南亚海岛地区居民的饮食、衣服、装饰乃至家庭伦理观念和亲属称谓上,都透露出华人文化的影响。这表明()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②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③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有重要影响 ④传统习俗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独特作用
A.②③ C.①②
B.③④ D.①④
解析:C 通过华侨在东南亚海岛地区落户,对当地居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体现了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知识。因此题肢①和②正确。③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独特作用的是文学艺术而不是传统习俗,故题肢④排除。答案选C。
12.[2014·吉林松原油田高中调研]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C.③④
B.①④ D.②③
解析:A “《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说明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选A。③和题意无关;④错误,文化具有双重性,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3.[2013·皖南八校联考]由我国科研人员历时4年自主研发的数字阅读技术——“联
讯读报4.0”取得新突破。借助这一技术,可成功实现在多平台的无纸化阅读,并在阅读中实现多种互动功能。这说明()①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报纸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媒体 ④文化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A.①③ C.②④
B.①② D.①④
解析:C 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①表述错误;口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媒体,③错误;②④正确。该题选C。
14.[2013·茂名模考] 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相比,有两点不同。第一,就时间绵延上讲,中国是由一个人自始至终在作长距离的跑;而欧洲是由多人接力跑(希腊人将文化的旗帜传递给罗马,再由罗马人传给北方蛮族,现在是在拉丁条顿民族手里)。第二,就空间来说,欧洲文化,起源自希腊雅典,由这个文化中心,向四周发散;中国文化乃是整体的,它一发生就满布中华大地,充实四周。这告诉我们()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传播中发展 ③中西文化都是薪火相传,源远流长的
④需要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D 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与传播等知识。从欧洲文化“多人接力跑”“向四周发散”和中国文化“充实四周”可知,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发展,①②当选;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③错误。
15.[2013·南平质检]下面四幅图是中国几个知名企业的广告设计(片段)
这些富含文化韵味的广告设计表明()①文化产品并不是单纯的精神产品 ②广告具有传递和展示文化信息的功能 ③宣传企业文化是广告的主要目的 ④文化的载体往往比文化本身更有价值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A 本题以广告中的文化创意为背景,考查文化的特点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但是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离不开物质载体,①符合题意;用于宣传企业产品的广告设计富含文化韵味,企业宣传了产品,也传递和展示了文化,②符合题意;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促销是其做广告的主要目的,③表述错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本身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应该服从于内容的需要,故④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2014·潍坊期中]2013年9月3日至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四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取得了丰硕成果,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概念。“古丝路”曾经为沟通沿途各国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在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基础上建设的“新丝路”,既是一条商道,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怎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文化交流。解析:此设问中的“结合材料”要求答题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答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答题角度是“怎么办?”,答题的要点要围绕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来展开。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上来看,要扩大商业贸易。从应该坚持的原则来看,要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从怎样对待外来文化的角度看,要充分吸收中亚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以此来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答案:①通过扩大商业贸易推动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文化交流。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③既要充分吸收中亚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提升中华文化在中亚各国的影响力。
17.从欧洲到非洲,从美洲到大洋洲,还有中国所在的亚洲,中国文艺风景无处不在。中国戏曲、歌舞、杂技、影视、艺术展览„„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而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则使得中国文化2012年在全球更加令人瞩目。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喜欢中国文化,说汉语,看京戏,穿唐装,过中国春节,用筷子吃饭„„截至2012年年底,孔子学院在世界108个国家建立了400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注册学汉语学员总数达65.5万人。此外,有76个国家的400多所大学正申办孔院。德国歌德学院主席雷曼评价说,孔院仅用8年就走完英、法、德、西等国语言推广机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这同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堪称奇迹。孔子学院花开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试析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孔子学院花开世界的原因? 解析:该题是原因类题目,分析中国文化为什么能走向世界,孔子学院能花开世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由我国的经济实力增强决定的,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中华
文化独特的魅力使得它能够走向世界,回答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文化以孔子学院为载体走向世界,说明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答案: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汉语热”也在世界各地持续升温。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使其对国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③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也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我国以孔子学院等为重要平台和载体,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第三篇:黑龙江省绥化市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文化生活)(十)(含解析)
黑龙江绥化市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文化生活)
(十)(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3·北京海淀区期末]近年来,道德现象高频“出镜”。一方面表现为媒体对道德问题的关注度和民众对道德失范的痛恨度“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表现为一批批草根“道德英雄”、无名志愿服务者等“最美”人物纷纷闪亮登场。这说明()①人们对髙尚道德有强烈的渴求 ②道德力是国家硬实力的基础 ③思想道德建设需大力加强 ④道德滑坡危及人类存亡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B 道德现象高频“出镜”说明人们关注道德问题,草根道德英雄和最美人物的出现,体现了人们对高尚道德的强烈渴求;面对我国道德失范问题,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①③正确;国家硬实力是综合国力,经济力是基础,②错误;④夸大了道德滑坡的危害,错误。该题选B。
2.漫画《卧佛》启示我们()
A.文化建设要把社会公德作为中心工作
B.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做文明公民 C.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D.要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解析:B 漫画中的人物不顾社会公德,不讲文明礼仪,体现了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B项正确。A项观点错误,C、D两项与题意不符。
3.[2013·苏北三市调研]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这对于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是()A.继承传统文化 发扬光大 B.加强道德建设 发挥道德正能量 C.弘扬民族精神 与时俱进 D.发展大众文化 培育文明新风尚
解析:B 本题引用哲学家康德的名言旨在说明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所以选B。其余三 1
项均与材料不符。
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回答4~5题。
4.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③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A.②③④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A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①错误;②③④正确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观点正确应入选。
5.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④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A.①②④ C.①②③
B.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B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新人,②说法错误;①③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应入选。
6.[2013·郑州一模]近日,14位郑州市民发起第二届“世界顺风车日”活动。该活动倡导绿色出行,号召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把顺风车的理念传递到每一个人心中,在城市中传递互信关爱的正能量。互信关爱是()①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 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④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要求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C 互信关爱体现了以助人为乐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②正确;同时也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应有之义,④正确,选C。材料与发展市场经济没有直接联系,①错误;③错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7.2013年12月2日,“感动中国2013人物”网络投票全面启动,历经数月的推
选,38位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凡事迹的人物成为感动人物候选人。该评选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10年,它所评选出的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人们感到震撼的精神力量。这一评选活动的开展()①有利于发挥思想道德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决定作用
②营造了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③有利于根除落后腐朽文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侵蚀 ④发挥了先进人物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②④
解析:D 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从而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但不能起决定作用,①明显错误,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但不能根除,③表述不准确,排除①③,故选D。
8.某地采取家长学校引领、校园文化熏陶、主题活动锤炼等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上述做法是基于社会主义荣辱观()①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特征 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③规定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A.①③ C.①②
B.②④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①②说明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原因,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④说法错误。
9.湖南长沙一位母亲在陪送女儿参加高考的路上被车撞倒,在交警和路人劝说下,女儿含泪继续赴考,母亲经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女儿含泪赴考,被一些人解读为舍母赴考,进而上升到高考与母亲谁更重要的价值层面,对女孩进行道德评判。下列对该事件的解读你认为合理的是()①思想道德冲突普遍存在,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所有冲突进行道德评判 ②道德评价不能忽视具体情境,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要上升到道德高度 ③道德原则应该推崇,但不能用抽象的道德原则来评判一切现实行为 ④高考与亲情始终是冲突的两个方面,舍母赴考违背了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④ C.①③
B.②③ D.②④
解析:B 本题考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道德冲突。现实生活中存在着道德冲突,但不能
对生活中所有的冲突进行道德评判,①说法错误。道德评价要重视具体情境,不能用抽象的道德原则来评判一切现实行为,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不能说高考与亲情始终存在冲突,④说法错误。
10.漫画《素质》启示我们()
A.有无素质有时很难判断
B.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 C.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广泛性要求 D.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解析:D 漫画《素质》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不能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现象,说明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D项正确。A项观点错误,B、C两项皆与题意不符。
2013年10月19日,由成都市文明办主办的第十三场成都市民道德讲堂活动在成都图书馆开讲。完成11题。
11.和往常一样,成都市的本次道德讲堂分为向“德”鞠躬、唱一首歌、看一部短片、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诵一段经典、存一份善心和送一份吉祥八个环节。市民参与这样的道德讲堂活动,有助于()①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 ②追求和践行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③用传统道德凝聚起人心和力量 ④使道德成为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解析:A 参与思想道德教育及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思想道德修养、追求和践行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①②符合题意,③④错误。
12.有人说,我们现在是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提防,互不信任,如果有一双雷锋般温暖的手伸过来,可能多数人会惶恐地逃掉。要使陌生人社会不是冷漠的而是热情的社会,我们应该()①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③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④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A.①③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D 改变冷漠状况,必须加强道德建设,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不符。故选D项。
13.从文化的角度看,漫画启示我们()
①家长应该关心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成人的事,与学生无关 ③必须将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统一起来 ④必须加强精神文明教育,培育“四有”新人
A.①② C.③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认识。漫画反映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故选③④。①的说法与漫画主旨不符;②说法错误。
14.[2013·武汉质检] 王国维《文学小言》:“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与这段话蕴含的道理相近的是()①人唯知所贵,然后知所耻。(陆九渊)②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王符)③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A.①③ C.②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C “殆未之有也”强调“人格”,即思想道德对人的重要性,②④也说明同样道理,故答案选C。①说明“贵”与“耻”的关系,③说明道德与国家的关系,故①③不符合题意。
15.著名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而欧阳修则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都表明()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种修养 ②只要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就一定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③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④思想道德修养与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时是相互促进的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C 本题考查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因此①③正确;②④说法错误,排除。
二、非选择题
16.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外出旅游。但是,一些游客在境内外旅游中不讲卫生,不守秩序,不懂礼仪,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乱写乱刻„„有些游客甚至还把诸如此类的不文明行为带到国外,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批评,许多网友大呼“丢人”。
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该法明确规定,旅游者应当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将“文明旅游”作为附件纳入旅游合同。但就在10月1日清晨,11万名游客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后留下5吨左右的垃圾,场面惨不忍睹。
(1)简要说明将“文明旅游”写进法律的必要性。
(2)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长期努力。运用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知识,就如何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第(1)问,可以从规范游客行为、规范旅游秩序、维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良好国际形象角度分析其必要性。第(2)问,由设问可知,提高游客文明是系统工程,因此应从多个角度分析应采取的措施。比如,国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旅游单位提供良好服务并尽到提醒义务、游客不断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等。
答案:(1)将“文明旅游”写进法律,是规范游客行为、维护旅游秩序、保护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中华民族良好国际形象的需要。
(2)①从国家角度看:要抓好旅游法及相关法律的普及宣传和监督实施,同时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②从旅游服务部门看:要为游客文明旅游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服务,同时自觉尽到提醒、指导游客文明旅游的义务。③从游客角度看:要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应该学习和了解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旅游公共设施保护、国内外相关法律制度、当地风俗习惯等旅游知识,明确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文明出行、文明旅游。
17.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信任危机”“老人摔倒,没人敢扶”等事件,这些事件足以表明,人欲横流、金钱至上,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必须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材料二
有一位农民是种植玉米的能手。每年,他的玉米参加本地的博览会总能得到最高荣誉。一年,有位报社记者采访了他。
农民告诉记者他喜欢把他的玉米种子与邻居们分享。“你的邻居每年都把自己的玉米拿来参赛,和你竞争,你怎么舍得把最好的种子分给他们呢?”记者反问。
农民答道:“难道你不知道吗?风会把成熟玉米的花粉吹起,从一片地卷到另一片地。如果邻居种出的玉米不够好,杂交授粉会逐渐降低我的玉米质量。如果我要种出好玉米,就必须首先帮助我的邻居种出好玉米。”
(1)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中农民的人生修养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请你说明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教育。(3)请你为改变社会上的道德滑坡现象发出几点倡议。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解,考查考生从理论上说明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和意义,并能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回答本题第(1)问时要仔细分析材料二中农民作为种植玉米的高手,与邻居分享优质种子说明他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在明白了他是种植玉米的能手后,可以推导出他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第(2)问,应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回答,切忌单一性;回答第(3)问时考生不能随心所欲,必须紧紧结合题目中心。
答案:(1)材料中的农民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关系:首先,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持理想信念,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
(2)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四有”公民的需要。它有利于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倡议: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道德修养;从自身做起,关爱他人;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扶助弱者,拒绝冷漠。
第四篇:黑龙江省绥化市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文化生活)(五)(含解析)
黑龙江绥化市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文化生活)
(五)(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媒介是承载精神产品的容器,现代社会媒介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中国首份3D报纸在湖北十堰问世,可短短4个月后,这份报纸就不见踪影,这意味着市场价值是最终决定创新是否成功的最根本标准。这说明()①没有继承的文化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 ②文化创新必须要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③新传媒取代旧传媒需要一个曲折的过程 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材料主要强调,脱离社会实践的创新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故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③中“取代”表述错误。
2.2014年8月,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南京举行。南京青奥会将以文化展示交流为载体,使人们特别是青年既穿越历史深处又相聚现实社会,在展示各自优秀文化的同时,融合多元文化元素,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需要不断创新,是由于()①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和主体 ③文化创新能够繁荣民族文化 ④文化创新是永葆民族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B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基础,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排除②。3.书法家孙伯翔因其在魏碑理论和创作方面独树一帜,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究其原因在于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灵感,并将魏碑风骨般的人格魅力带入书法创作的实践中。可见()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②文化创新必须反对“守旧主义”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解析:D 材料强调书法家孙伯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实现了书法创新,故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不是强调社会实践,也没有涉及“守旧主义”,①②与题意不符,不选。
4.“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绝技,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 1
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强调了()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D.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解析:B'面向社会“开门办春晚”,正是对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重视,B正确。A、C、D皆与题意不符。
5.《我是歌手》是中国首档歌手音乐对决电视节目。作为湖南卫视“领SHOW2014”的开篇之作,集结乐坛资深唱将、中流砥柱和新生代佼佼者,打造独一无二的顶级豪华音乐盛宴。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推高了湖南卫视的收视率,也令人重燃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热情。其成功之处在于()①将专业的视听盛宴与商业运作有机联系起来 ②其新颖的演绎形式符合人民群众的艺术需求 ③参赛歌手的激烈对抗制约了观众的欣赏需要 ④独特的节目定位完全颠覆了从前的选秀节目
A.②③ C.①②
B.①④ D.③④
解析:C 《我是歌手》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创新了以往此类节目的形式,既体现了专业艺术,又抓住了商业机遇,所以①入选。创新形式符合人民大众的需求,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所以②入选。③④没有体现该节目的成功,与现实不符。所以答案选C。
6.2013年12月26日是中华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毛泽东作为共和国缔造者,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诗词大家。他在复《诗刊》主编臧克家的信中写道:“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旧体诗是旧文化,新诗是新文化 ②诗歌创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文化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C ①不符合题意,旧体诗指的是文化的形式,旧文化指的是文化的内容。②③④符合题意。
7.有人这样评价杨丽萍:执著追求、献身艺术,是她最可贵的精神境界;立足大地、扎根群众,是她艺术生命的源泉活水;尊重艺术、创新创造,是她艺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给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①立足实践,关注群众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刻苦钻研,锐意创新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④ C.③④
B.①② D.①③
解析:D “立足大地、扎根群众”体现了①;“执著追求、献身艺术”“尊重艺术、创新创造”体现了③;②④与材料无关,不选。
8.漫画《羲之不再练书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启示是()A.文化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B.文化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C.必须利用现代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D.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日渐融合
解析:A 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漫画主要强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故A符合题意。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故B说法错误;C、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9.[2013·雅安三诊]古代的诗词歌赋,成功地融入现代歌词中。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创作说明()A.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B.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 D.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解析:A 古代的诗词歌赋,成功地融入现代的歌词中,体现了古今整合,因此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东西整合,B排除;文化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C错误;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和文化创新的源泉,D错误。
10.[2014·南阳一中月考]《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A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②错误,不选;④错误,不选;①③符合题意,应选,故答案选A。
11.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
①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C 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说明应与他人合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明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与他人。二者都没有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①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朋友聚会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意思是一朵花,不如百花盛开美丽,说明要博采众长,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外来的文化,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②④符合题意,本题选C项。
12.[2013·合肥质检]《汉书》记载: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A.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本国的社会实践 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C.弘扬传统文化应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 D.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解析:D 该题的材料是“邯郸学步”的古文记载。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邯郸学步启示我们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答案选D。
13.《新贵妃醉酒》是以京剧“贵妃醉酒”为蓝本,辅以时尚编曲、配器,由李玉刚反串演唱的带有戏曲风格的歌曲。《新贵妃醉酒》实现了京剧、流行音乐的巧妙结合。当前,这种风格的歌曲有很多,更有甚者,把外语、ACG、R&B等元素融入传统戏曲当中,从而进行创新。这说明在今天,通过多种手段或方式,传统戏曲也可以实现“华丽转身”,逐渐为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这启示我们()A.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 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融入时代元素 D.文化创新需要承袭传统、推陈出新
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一知识点。材料强调推动传统戏曲的创新和发展既要继承传统戏曲,更要融入时代元素,故选C项。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项错误;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多方面条件,B项错误;D项“承袭”观点错误。
14.[2014·邯郸调研]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在制作技术和传播规律上学习西方,在精神内涵上强调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情感,传播当下社会的“中国梦”“中国力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这说明()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成果 ③文化创新要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④文化创新要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A.①④ C.②③
B.②④ D.①③
解析:A 《中国好声音》通过创新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因此选①。《中国好声音》在制作技术和传播规律上学习西方,在精神内涵上强调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情感,传播当下社会的“中国梦”“中国力量”正确处理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因此选④。文化创新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而不是一切成果,不选②。③与题干主旨不符。本题答案A。
15.[2014·中原名校期中]著名的设计大师路易吉·克拉尼说:“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是宝贵的创意资源,我们都要予以敬畏、珍惜。”他提醒说,如果一味把西方的标准当作自己的标准,会令中国设计师部分地丧失主体意识。只要对自己的文化保持充分自信,就能设计出大胆、新奇、令世界惊讶的作品。这启示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①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反对外来文化 ②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并注入时代精神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A.①② C.②④
B.③④ D.①④
解析:C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②符合题意,应选;①不符合题意,A、D不选;一味把西方的标准当作自己的标准,会令中国设计师部分地丧失主体意识。说明在文化创新中,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倾向”。④符合题意,应选;③不符合题意。B不选,故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陕北民歌能始终跟随时代的节拍,扎根于厚实的生活土壤之中。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东方红》,本是一首土生土长的陕北小曲——《你叫妹妹不放心》。抗日战争时期,陕北人奋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随之将此曲改编成抗日歌曲《白马调》;1942年陕北农民李有源有感于解放区的新生活,又将此歌改为颂歌《东方红》;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将《东方红》的乐曲送上了太空。
材料二 广西通过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弘扬民歌文化。民歌节的举办,使不少濒临失传的宝贵民歌艺术遗产得以流传,催生了100多首将浓郁乡土气息与现代音乐新元素完美结合的新民歌,并以民歌新唱形式使老民歌重新释放了活力。近年来,民歌节晚会凸显高科技因
素,应用现代多媒体视觉介质,配合舞美、烟火、喷泉、音效多种手段,变幻出美轮美奂的效果和画面。民歌节还通过举办外国艺术家专场晚会传播经久不衰的民歌魅力。南宁这个“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绽放出夺目光芒。
(1)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一说《东方红》演变过程中的文化魅力。(2)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运用了哪些与材料一不同的方法来弘扬民歌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征、文化创新的途径、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传播的手段及意义等知识。解答第(1)问必须抓住设问的关键词“演变过程”,以此排除材料中的干扰信息。主要围绕材料中《东方红》由陕北民歌演变而来、随时代发展而来、由陕北人民不断创作而成这三层意思,联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组织答案。解答第(2)问,首先必须注意设问要求的是“与材料一不同的方法”,那么立足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途径等方法就不能在答案中出现;然后结合材料中高科技运用、民歌新唱、外国艺术家专场晚会等关键词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东方红》在演变过程中保留着原有陕北民歌的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东方红》扎根于厚实的生活土壤,是时代不断发展的结果。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一方面,《东方红》的形成离不开对陕北民歌的继承;另一方面,《东方红》的形成也说明,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东方红》就是在不断为陕北民歌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中形成的。
(2)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通过推动民歌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来弘扬民歌文化。②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通过高科技来弘扬民歌文化。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来弘扬民歌文化。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通过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形式来弘扬民歌文化。(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17.近期湖南卫视的一档版权购自韩国的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迅速蹿红,其掀起的收视热潮、持续高涨的商业效应和对频道竞争力的强力拉动也让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话题再次升温。
支持者认为,在原创节目乏力和本土制作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引进国外的节目,学习别人的创意和节目制作理念无可厚非。近年来,中国综艺节目通过引进在不断成长,从最初的完整引进到后来的“山寨”,再到如今买创意、买赛制,“买”节目的变迁背后折射出中国综艺节目制作理念的进步。而反对者则认为,并非所有的引进版权节目都能取得如《爸爸去哪儿》般的成功,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对引进国外电视节目的做法,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任选一个角度回答。持赞成观点的,可从文化创新的途径、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角度阐述理由;持反对观点的,可从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等
角度阐述理由。
答案:赞成。原因是:①实现文化的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引进国外电视节目,能够学习和借鉴国外综艺节目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电视节目创新。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引进国外电视节目,坚持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有利于中外电视行业在和睦中交流,增强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③只要在引进国外版权时,坚持科学分析的态度,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就不仅不会丧失我们自身的特色,而且还能促进中国电视原创节目的发展。
反对。原因是: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可能会忽略对我国自身电视节目优点的继承和发扬,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②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电视节目的创新必须要立足我国的国情,引进的国外节目可能不符合我国观众的审美情趣。③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有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可能会导致原创节目乏力,不利于我国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
第五篇:黑龙江省绥化市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生活与哲学)(一)(含解析)
黑龙江绥化市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生活与哲学)
(一)(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3·湖北七市联考]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生鸡。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题时,有人认为先有鸡,有人认为先有蛋,还有人认为鸡和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无所谓先后。当人们对世界“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就会形成他对世界一定的总的看法和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①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属于世界观范畴 ③可以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A 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观点就是世界观,是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题肢①②正确。世界观不一定都正确,因此题肢③排除;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哲学,因此排除题肢④;答案选A。
2.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两者()A.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 B.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问未必都是哲学
C.不矛盾,前者是从本源来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来说的 D.不矛盾,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
解析:C 本题考查考生对哲学的认识。题干中的两句话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哲学智慧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是哲学诞生的方式,故题干中第一种认识是从哲学的本源来说的,第二种认识是从哲学的获取方式角度来说的,因此选C。
3.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说明()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③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 ④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④ C.②③
B.①② D.③④
解析:A 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名言强调学好哲学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表述正确但均与题意不符。
4.美国哲学会的研究显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哲学,原因在于,在当今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哲学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思考问题,提高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这 1
说明()A.真正的哲学能够为生活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B.学习哲学可以为我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学好哲学就可以做好各项具体工作
解析:A 题中材料“哲学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思考问题,提高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体现了学习哲学的意义,故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故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D项夸大了哲学的作用,说法过于绝对,故不能入选;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5.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题干中的“思想”指世界观,“行为”指方法论。要改变行为,就要先解放思想,即强调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选C。
6.[2014·无锡期中]“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A.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D.发挥哲学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解析:D 材料主要说明哲学对人生的意义,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
7.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就这一问题的理解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A.甲: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 B.乙:世界观与哲学没有关系
C.丙: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D.丁:一般的世界观对生活不起作用
解析:A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故B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故C项表述不科学,不能入选;世界观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指导作用,故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A项是关于世界观的正确表述,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8.2013年10月,受台风“菲特”影响,浙江余姚遭遇严重水灾。面对水灾,有人悲观失望、怨天尤人,坐等政府的救助;有人乐观向上、奋勇自救,造出各式“船只”,在积水路段划船出行。这表明()A.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解析:D 材料中不同的人面对水灾的不同心态及表现,说明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正确切题。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A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不选;C说法错误,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世界观才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9.漫画表明()
①世界观决定并体现着方法论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④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的支配
A.①④ C.①②
B.②③ D.③④
解析:D 本题考查考生对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的认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①错误,③正确。②与材料不符,排除。漫画表明在一定世界观的支配下,人们会做出某些行为,④正确。故选D。
10.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说法表述正确的是()①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A.①③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A 本题考查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之间的关系。②是错误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故①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分割,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世界观和哲学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故④的观点错误。
11.哲学是遭人误解最久、最深的一门学问。可以说它不是科学,也可以说它是最抽象的科学。这句话中前后两个“科学”分别是指()A.具体科学 朴素的、零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具体科学 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之科学 D.现世的智慧,文化的活动灵魂 科学之科学
解析:B 本题考查考生对哲学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的判断理解能力。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但它不是具体科学,因此,B当选。把哲学理解为科学之科学是错误的,C、D排除。A的后半部分对哲学的理解有误。
12.[2013·北京四中第二学期期中] 哲学是“智慧之学”。在古汉语里,知识的“知”通“智”,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A.发挥哲学智慧,不断揭示具体领域的规律 B.离开具体知识对整个世界进行深入思考 C.对丰富的具体知识加以概括、总结和反思
D.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推动具体知识向前发展
解析:C 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哲学和具体科学知识不可分割,B项错误。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必须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故选C。A、D两项与题意不符。
13.[2014·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研]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哲学已经把责任交给了它原来的分支如物理学和心理学。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这说明()①具体科学正取代哲学发挥指导作用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D “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说明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家提供思想脚手架”体现了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选D。①错误,具体科学不能取代哲学的作用;③和题意无关。
14.[2014·成都摸底]在十七世纪,数学统治了哲学,因而产生笛卡尔、斯宾诺莎、莱
布尼茨;心理学统治了哲学以后,产生了贝克莱、休谟和康德;到了十九世纪,在叔本华、斯宾塞、尼采等人的著作中,生物学成了哲学思想的背景。这表明()A.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B.哲学是“科学之母”,是“科学之科学” C.哲学为人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D.哲学的发展要以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基础
解析:D 此题是一道以典型材料为背景的题,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题中的有效信息,明确题中所考查的知识点,题中中心内容是说“随着数学、心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哲学得到了发展”,D符合题意,A不合题意,B、C表述错误,排除A、B、C,故选D。
15.[2013·临沂一模]德国物理学家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这表明()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哲学给具体科学研究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③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A 世界观决定工作方向,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①正确;世界观决定他的工作方向,是因为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②正确;③④与题意无关。该题选A。
二、非选择题
16.材料一 19世纪,自然科学已经由“主要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等一大批说明自然界联系和发展的学科纷纷建立起来。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使人们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解释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材料二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了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
(1)结合材料二,概述牛顿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2)综合材料
一、材料二,说明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联系。
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联系等知识。材料二强调,牛顿早期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晚年则在唯心主义思想支配下,一无所获。第(1)问据此即可作答。第(2)问要求说明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联系。材料一反映的是具体科学对哲学的重要性,材料二反映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重要性。回答时必须运用教材知识,联系材料进行表述。
答案:(1)从事科学研究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2)①从材料一看,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这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②从材料二看,从事科学研究必然受到已有世界观的影响,这说明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7.[2013·合肥一中最后一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建设文化强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广东省委及时作出打造“理论粤军”这一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省委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对建设文化强省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含义及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要学会对设问予以恰当转换,设问其实就是让我们回答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真正的哲学,因此回答真正的哲学的作用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即可。
答案:①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启发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它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③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从而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