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方科技论坛第97次学术研讨会
东方科技论坛第97次学术研讨会
同步辐射在医学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会议执行主席
徐洪杰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承办的东方科技论坛第97期 研讨会,于2007年6月29日至30日在上海沪杏科技图书馆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光源总经理徐洪杰研究员担任执行主席。来自意大利光源、加拿大光源、日本光子工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山医院、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30余位国内外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生物医学成像和临床医学等领域的知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自从X射线的发现开始,它就被应用于医学成像上。各国在发展同步辐射装置的时候,均把同步辐射的医学应用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如1979 年在斯坦福同步辐射实验室(SSRL)启动的同步辐射人体心血管造影计划。随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始了以心血管造影术为主的同步辐射医学应用计划。近年来,在法国的欧洲同步辐射装置(ESRF)和日本的Spring—8光源分别提出了庞大的医学应用计划。意大利光源(ELETTRA)的研究人员建立了医学成像站用于临床诊断,并实现了对病人乳腺癌的成像。
同步辐射的医学应用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生命体外或试管测试,如X 射线显微术和辐射细胞生物学等:第二类项目的最终目标是活体应用,如观察冠状动脉狭窄的静脉注射心血管造影术、观察大脑和颈部肿瘤的单色光计算机断层扫描术、观察早期肺癌的肺部支气管成像术、观察早期乳房肿瘤的胸部成像术、副作用极小的同步辐射微束放射治疗等。
多年来,同步辐射的医学应用研究伴随着同步辐射光源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发展出了许多常规光源不可能完成的成像方法和检测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势头和应用前景。目前,将同步辐射X显微成像方法应用于临床诊断方面的工作报道得还较少,更多的工作还处于方法探索阶段。尽管真正的临床诊断工作较少,但人们已经意识到这种方法在临床诊断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上海光源的建设,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应用研究可望得到迅速发展。适时就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进行多方位研讨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论坛以“同步辐射在医学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为主题,旨在研讨国内外同步辐射在医学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讨论思考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策略及主要应用方向,探讨如何利用上海光源建造的契机,通过加强学科交叉联合推动国内在这一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
1、同步辐射在医学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来自意大利Elettra光源的Castelli教授做了“Elettra光源SYRMEP(医学物理)线站的临床乳房照相”的报告,就Elettra光源的临床乳房照相进展作了专题报告。利用同步辐射相衬的乳房X线照相术的临床方案已经于2006年3月,在意大利Trieste同步辐射装置的SYRMEP(医学物理)线站展开。到目前为止,已经对大约50名病人进行了检查。
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M.Ando教授作了题为“面向临床应用的X光折射原理成像技术开发”的报告。首先介绍了世界上同步辐射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并着重介绍了暗场成像的原理和在日本PF和Spring8上利用暗场成像技术首次进行大视场90×90mm2人体软组织的相衬成像的实验结果。此外还开发了折射的三维重构算法。
来自加拿大光源的D.Chapman教授作了题为“加拿大光源的生物医学成像及治疗光束线”的报告,介绍了加拿大光源正在建造的同步辐射生物医学研究装置(BMIT),预计可在2008年夏天进入试运行阶段。报告介绍了BMIT装置中开展的各种成像方法、光束线的性能及确立科学目标,并展望该装置在北美及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前景。
来自日本KEK的PF光源的K.Hyodo博士做了题为“PF光源医学成像系统的进展”的报告,首先介绍了用干涉仪的X射线相衬CT成像方法、X射线折射衬度成像、衍射增强成像CT以及显微血管造影术四种成像系统的进展和应用情况,然后介绍了已经用于临床的静脉内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来自澳大利亚光源的Steve Wilkins教授做了题为“澳大利亚光源的医学成像和治疗线站的医学诊断计划”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这条线站预计在光束线调试运转后两到三年内进行临床诊断试验。在未来的几年里,该线站将延伸至150米,建立一个生物医学成像的合作研究中心。
2、对我国在上海光源上开展“同步辐射在医学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的展望和发展策略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光源总经理徐洪杰研究员作了“上海光源和同步辐射临床应用”的报告。他首先汇报了上海光源立项的历程和上海光源项目的说明,重点汇报了上海光源目前的工程进展状况,介绍了上海光源在医学临床诊断应用上的战略思考和研究部署,指出了上海光源在X射线成像及生物医学应用领域的科学目标和发展方向。他最后总结展望时说,目前同步辐射成像用于医学临床已进入实用阶段,在成像分辨率、剂量等方面较传统的X射线诊断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即将于2009年建成出光的上海光源装置能提供大范围可调谐的单色、高通量X射线,非常适合发展新型医学诊断方法。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首批线站之一的“X射线成像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 负责人肖体乔研究员作了题为“上海光源X射线成像及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目前进展”的报告,介绍了该条线站目前的进展情况。该线站的科学目标重点是发展更高的空间分辨和更快的时间分辨的成像新技术,目前该线站已完成初步设计,工程设计正在紧张进行中,预计2009年4月份能够顺利出光并提供用户进行实验研究。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骆清铭教授作了题为“微型CT成像系统”的报告,报告中介绍了微型CT的硬件系统和重构软件,并给出了标样和动物样品的三维重构结果。此外还分析了生物体组织的化学组成与物理特性,给出了成像测试的结果。最后分析了SSRF的优势和其他一些重要因素对CT成像的影响。
建议:
1、同步辐射在医学临床诊断的创新技术研究和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上海光源的能区非常适合于医学临床诊断和治疗,它地处张江、离上海各大医院近、交通便捷,便于开展与医生的合作。因此,依托上海光源建立一个专门用于医学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专门线站是很有必要的。由于该项目的地方特色较为突出,建议地方政府能出资建造。
2、同步辐射成像方法在医学临床诊断中显示了重要的应用前景,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大型同步辐射装置是一个大型科学研究平台,科学目标多、建设费用较高,不可能专门针对医学临床应用优化。同步辐射真正的临床应用有赖于发展和建设一些费用合适并适用于医院、研究中心和医学中心的小型同步辐射光源。没有这样的发展,同步辐射的医学应用将只能局限于数量有限的诊断或治疗,很难用于大规模临床应用。
3、需要建立有效机制大力推动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既要重视大科学平台本身的建设,更要重视和支持围绕大科学平台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应当设立长期研究计划持续支持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明确目标的研究方向与项目,造福于人类健康。
4、加强与国际相关装置、国内相关专家的合作与交流,使同步辐射在解决医学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疑难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篇:东方科技论坛组织条例
东方科技论坛组织条例
东方科技论坛(2002)001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东方科技论坛(Eastern Foru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EFST)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发起和主办、面向全国的具有综合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技术研讨会。
第二条 论坛宗旨:面向科学前沿,面向科学未来,激励创新意识,促进知识和技术创新;创造学术自由讨论的环境, 促进年轻科技人才的成长,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
第三条 讨论主题:以国家和地方重点发展的,对高新技术产业有重大影响的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及其技术中前沿与关键问题为重点,同时还就工程技术、环境、现代农业和基础科学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性讨论。
第四条 遵循原则: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求是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弘扬学术上的平等,自由思考,自由讨论和自由争论的精神,支持创新思想。
第二章 组 织
第五条 聘请社会知名人士担任顾问,对论坛的方向与活动进行指导和咨询。
第六条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理事会,负责论坛的组织和实施。
第七条 根据理事会的安排和要求,设立论坛办公室,负责会务与日常工作,论坛办公室的办公地点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活动中心可同时承担论坛主题申请受理、收集以及其它组织工作,协助论坛办公室做好有关工作。
第八条 东方科技论坛理事会的职责:
1、讨论和决定东方科技论坛的宗旨和任务。
2、审议会议申请,拟定讨论会的专题,聘请学术造诣高的专家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3、审议批准理事会的工作报告。
4、审议论坛经费收支情况。
5、制定和修订论坛组织条例。
第三章 运作和方法
第九条 任何科学家和技术专家都可以按东方科技论坛的宗旨提出举办会议的申请或建议,以及提出参加会议的申请。
第十条 理事会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审议申请,拟定讨论会的专题。并聘请学术造诣较高的专家担任会议执行主席,确定主报告人选。会议申请一旦通过,论坛办公室即发出筹备会议的通知,并与承办单位共同组成以执行主席为首的会议组委会。任何学者和专家都可向组委会申请参加东方科技论坛学术研讨会,申请结果以会前收到邀请信为准。东方科技论坛办公室备有会议申请表和参加会议的申请表,可供索取。
第十一条 论坛专题研讨会,原则上一年10次左右,每次1~2天,30~40人,由若干位专家作专题报告,与会人员围绕几个中心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第十二条 学术性休假。原则上每年1次,每次2~3天。其间就一些学术“热点”问题和理事会所关注的问题进行研讨。
第十三条 会议执行主席的任务是:确定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或基本内容;组织专题报告和专题发言;推荐和邀请与会人员;引导会议进行深入富有创造性的自由讨论。
第十四条 专题报告应是高水平、综合性的回顾与展望性的评述,它为讨论会提供丰富、系统、最新的信息,从而使会议讨论有高的起点,并能使讨论深入。
第十五条 专题发言则是其中个别重要部分的较深入的阐述,也可以是不同观点的阐述。第十六条 每次活动通过征集、申请和邀请相结合的方式,由不同学科、不同工作背景、高知识层次科学家参加,而且老、中、青共聚一堂,其中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应占有一定比例,东方科技论坛欢迎国外的中国学者参加会议。
第四章 经 费
第十七条 论坛主题研讨会经费由东方科技论坛与承办单位共同承担。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社团、个人提供赞助。
第十八条 原则上论坛承担邀请的与会人员的食宿费用,与会人员往返旅费自理。会议可为部分特邀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提供旅费。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条例经东方科技论坛理事会通过并执行,本条例解释权归论坛理事会。
第三篇:东方论坛演讲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介绍
二年级“观察物体”这部分属于知识空间与几何中的图形与运动,该部分借助直观形象、操作活动以及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如观察、剪一剪、画对称轴或图形的另一半、照镜子、折出对称轴。具体编排如下:
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例1:
(1)这里的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是以后学习“三视图”和投影几何的雏形,在这里只是观察形象实物图,让学生判断的观察到的物体也是以立体形式出现的。
(2)本例通过让学生判断下方的三幅恐龙玩具图分别是谁看到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向学生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可以借助照相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由“谁来来照的相”产生核心问题:是谁看到的?看到了什么?
(3)教学时,要让学生实际观察一下,借助直观形象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
2.轴对称
在这儿,教材按照概念的引入、教学、应用三个层次来编排的。
“对称”概念的引入
通过蜻蜓、树叶、蝴蝶、脸谱等实物图形引出对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物体的特点,并感受对称物体因其匀称、均衡而给人的美感。
例2:(概念的教学)
提供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过程,并让学生仿照着随便剪一剪。不同学生剪出了不同形状,通过交流、比较,发现剪的过程中的一致性:把长方形纸从中间对折,两边就完全重合了。从而利用“折痕”自然地引出“对称轴”的概念。由剪衣服后产生核心问题:对称之后是什么图形?
知识的应用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3.镜面对称
例3:
(1)镜面对称就是相对于一个平面形成的对称。
(2)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提供了两个镜面对称的情境。其中湖面是以水平面为对称面,照镜子是以竖直平面为对称面。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易于理解。
(3)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性质:照镜子时,物体与所成像的上下、前后相对位置相同,而左右相对位置有所改变。还可以让学生设计更多的活动帮助理解。
数学教研组:周晓艳
第四篇:碳基新能源材料获东方科技论坛关注
碳基新能源材料获东方科技论坛关注
导读:近日,第242期东方科技论坛在上海举行,在此次研讨会上,参会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围绕碳纳米管、石墨烯、超结构碳结构等最新制备技术及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等议题展开研讨。
包括李述汤、赵东元、林宗虎、成会明等院士在内的参会专家指出,新能源及新能源材料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具决定性影响的技术之一,而碳材料在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材料方面地位重要,我国必须抓住机遇,增强国内碳基新能源材料基础研究的整体实力,争取在新材料及新能源等课题上有更多突破,争取形成碳基新能源材料的产业化。
美国马里兰大学化工与分子生物工程系教授王春生表示,在以储能材料为代表的新能源材料领域中,多孔碳等高比表面和高导电性碳材料已广泛地应用于可充电电池。
大会主席、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成会明院士指出,石墨烯、超结构碳材料等因其优异的特性,在二次储能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先进热管理等新能源材料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表示:“研究成果已充分显示出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材料在新能源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五篇:第九届东方内分泌论坛工作总结
第九届东方内分泌论坛工作总结
由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糖尿病学分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东方内分泌论坛-糖尿病论坛暨上海市内分泌糖尿病年会”于2016年4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召开。
很荣幸作为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员也参与了此次东方内分泌论坛的客户邀请工作以及年会现场的站台工作。通过这次内分泌论坛活动更进一步增进了与客户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作为论坛会场的工作人员也进一步了解了内分泌论坛的会务流程,与同事之间的分工明确的布置工作也进一步的增进了同事之间的默契感,对自己在公司今后的工作之中起到了沉淀作用,冰冻千尺非一日之寒,作为转型从事医药行业的我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要做到工作上的经验形成和积累、酝酿也是一次次参与这样的团队活动所得到的宝贵财富。
总结这次的工作,作为公司的会务人员尽管完成了领导的布置和安排,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在客户邀请方面,客户的基本信息收集还不够及时,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也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我也将更加努力地通过多方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也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