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讲解词校史厅

时间:2019-05-15 03:2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讲解词校史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讲解词校史厅》。

第一篇: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讲解词校史厅

中央民族大学校史展

前言:

中央民族大学是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高级人才而创建的高等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51年6月学校正式开学,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4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建校60年来,学校根据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需要,紧紧围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进行学科、师资队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由以民族学学科为龙头的文科高等学校,逐渐发展为以民族类学科为特色,文理兼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已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尤其是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回顾学校60年建设和发展的历史与成就,引导和激励广大师生员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团结奋斗,自强不息,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特举办本展览。展览共分发展历程、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党的建设四个部分。热诚欢迎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指导。

中间展区:

您看到的这些照片是历届国家最高领导集体亲切接见我校师生的留影。学校从酝酿、筹备、成立到后来的建设发展,都得到了党和国家,特别是历届最高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这张为1957年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南海怀仁堂草坪接见我校全体师生的照片,这在高校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校和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关怀。

这里展示的是我校部分老一辈著名专家学者的照片和他们的著作。有社会学家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等。他们不仅是我们学校的学术权威和大师,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相关学术领域也是声名显赫、影响不凡的著名专家。

这是我校马学良、宋蜀华等民族学、社会学和民族语言学学者的亲笔手迹,有原全国人大常务副委员长,我校名誉校长费孝通教授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当选证书,吴文藻、王锺翰、李森的手稿。这本书是林耀华先生在燕京大学研究院社会学系的硕士论文,论文题为《义序宗族的研究》,写于民国二十四年五月。评卷人是当时的社会系研究院委员会主席陆志华先生和吴文藻先生。该书是中国人类学学者以参考观察法研究中国汉族的家族、宗族而写的第一部人类学专著。全书建立在深入全面的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描述准确细致;同时,在叙述过程中,一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功能学派的影响,一方面又大量引证中国的典籍,而且结合得较为平顺,显示了老一代学者深厚的功底。

旁边陈列的是专家学者的部分书籍。

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美美与共,是已故的名誉校长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的表述,意为不同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欣赏和赞美对方的文化;知行合一,源于古代哲学命题,表达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其核心思想为“人与人和,知与行合”。

这个版面展示的是我校培养的部分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著名专家学者、艺术家和知名人士的照片。如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西夏学著名学者李范文、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歌唱家宋祖英等。

这个版面展示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给我校的题词,其中包括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的题词等。

第一部分 发展历程: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框

第一阶段:创办时期(1950---1951年)

学校是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下创办的。学校前身是1941年10月革命圣地延安成立的民族学院。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正式成立,在国 2 子监的临时校舍举行开学典礼,首任院长是后来担任过国家副主席的乌兰夫。

第二阶段:正规建设时期(1952---1965年)

在此期间,学校经过14年的不断发展,由最初的民族干部培训发展成为以民族学科为特色的文科高等院校。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和北京大学的民族语文专业相继并入中央民族学院,一批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民族历史学家、民族语言学家到校工作,成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和骨干。同时,校址也从国子监迁到了现在的校址。同年,学校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开始正规化办学。

下表是从全国各高校和有关单位中调入我校的著名专家名单。

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我校师生的合影照片。

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文革造成了我国的十年**,学校曾一度停止招生,学校的各项工作遭受严重的破坏和巨大损失。但广大教职工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不计个人安危,矢志不渝。表现出对民族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1971年底恢复招生,是全国恢复招生最早的高校之一。

第四阶段:恢复和发展时期(1977---2000年)

根据国家民委、教育部提出的中央民族大学办学方针和任务,学校不断对原有系科和专业进行调整、扩建,使学校、从单纯的文科高等学校逐步发展成为文理俱全的综合性的全国重点大学。

下表是20世纪70—80年代我校系科建设一览。

1993年11月,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99年1月,我校正式成为国家“211工程”一期重点建设的大学。

第五阶段:稳健快色发展时期(2001年至今)

国家在这一时期加大了对学校建设的投入。学校通过深化改革,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

2001年6月,在学校建校50周年之际,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校视察,对学校50年的办学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

2004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

2009年5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校视察指导工作。同年12月,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学校,他们都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就和发展思路,并为我校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指导。

1-10展板 我校学院、专业情况介绍。截止2010年底,学校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教等10个学科门类,56个本科专业,19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等。依托这些重点学科和基地,分别形成了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历史学、宗教学等教学水平高、社会声誉好的特色优势专业,尤其是学校的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不仅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

1-11展板 这边是学校基本情况及党政机关、直属单位的情况介绍。经过60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体、民族类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到2010年底在校本科生11236人,硕士研究生和骨干研究生3322人,博士研究生673人,留学生922人,预科生490人,有55个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学生以及各国留学生。建校60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各民族毕业生,他们大多数已成为民族地区各条战线的骨干,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尤其是为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12展板 我校教学科研机构情况介绍。1-13展板 学校历任主要领导。1-14-16展板

院系设置情况表

第二部分 教学改革

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摇篮,围绕人才培养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60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进行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形成了自身的办学指导思想,充分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

一、学科专业建设

2-18 展板 学校的学科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般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历程。

遵照学校“培养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与技术干部为辅”的办学方针,建校初期,为解决国家民族工作急需的问题,首先开办了军政干部训练班、短期干部训练班和藏语班,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输送了大批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至改革开放前,学校开设过本科专业36个和一批非学历班次。

2-20 展板 改革开放后,学校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形成了由预科、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6个教学层次构成的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和干部培训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民族学、民族史、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经济、民族艺术及理科等学科群体。

2004年以来,学校实施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十一五”专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了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同时,发挥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注重提高质量,将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贯穿于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

二、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师资,学校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根本大计,60年来一直致力于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

2-26展板 1951年建校初期,民族学科教师奇缺,最初仅有教师14人。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一批民族学、语言学、历史学方面的专家来校任教,使学校师资力量大为改观。

改革开放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也逐步在教师队伍中建立起应有的竞争机制。5 1979年学校恢复了职称评定。同时,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安排教师学习深造,使师资队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使学校的专家队伍后继有人。

20世纪90年代后,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从重视数量转向重视质量。一方面抓好教师管理和培训,使其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一方面抓好校外人才的引进,严格把关,大胆任用。经过不懈的努力,学校教师在总体水平、知识结构、职称结构、高学历比例、民族成分、年龄结构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师资水平和师德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涌现出一大批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带头人。这批中青年教师的特点是年纪轻、学历高、知识新、能力强,这是学校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根本保障。

2-27展板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助人成才和鼓励创造、培育名师的良好环境。近年来,投入到教师队伍建设、用于教师培养、进修、资助、奖励和人才引进的经费每年均超过1000万元。2006—2010年底,已派出教师512人次到国外著名大学进修、访学、培训、开展合作研究或攻读博士学位。

到2010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1037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有240人,副高职称教师有339人,有441名博士和311名硕士。他们当中有戴庆厦、王尧、耿世民、张公瑾、牟钟鉴、胡振华、施正

一、刘秉江、马跃、李魁正、杨圣敏、金炳镐等知名专家学者,也有不断涌现、渐成学界翘楚的诸多中青年新秀。

学校的教师具有良好的治学传统和学术风范,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上成果卓著。目前,在学校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等国家学科规划和评审机构成员1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3人、学校特聘教授2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以及教学带头人82人。

2-29展板 学校有113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三、教学改革

2-30展板

(一)教材建设与实践教学:教材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教材建设完全靠自己创新。十余年间,学校5个系共开设课程100余门,教师编写出上百种讲义和教材。

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建立了严格的教材选用与评估制度,制定实施《本科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严把教材选用质量关,明确规定优先选用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国家规划教材、获奖教材及近年出版的教材,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学校加大投入力度用于加强教材建设,重点开展精品教材、特色教材的立项建设工作,形成了与学校专业相匹配的教材体系。

“十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及北京市多项优秀教学成果奖。

在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了《本科实习指南》等实践教学系列文件,为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制度保障。

2-32展板

(二)课程体系建设

经过60年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学校已建立起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

20世纪90年代学校将课程分为三个系列,即校定必修课,系定必修课和选修课。

2002年,学校开始施行学分制,实行校内转专业制度;设立双学位班;增设国际合作培养项目(3+1、2+2项目、学期学习与实习项目);实施双导师制等。

2-33展板

(三)教学质量体系建设

学校重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经过不断的建设与完善,逐步形成了完整链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有力地支持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34展板

(四)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一贯重视教学条件建设,将改善教学条件摆在优先地位,依托“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全面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建设,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运动场、体育设施等满足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需要。

四、人才培养

60年来,学校培养出了大批人才,他们是少数民族之精英、民族团结之模范、民族工作之栋梁。其中有领导干部、有专家学者、有企业者,还有艺术家。中央民族大学还走出了许多少数民族的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硕士、第一个博士。

2-36展板 1951-2010年校学生人数统计表

第三部分 科学研究

科研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60年来,学校在解决我国民族工作的重大课题方面,在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问题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38展板

一、改革开放前的科研工作,学校全面参与了国家组织的“三大调查”,为党的民族政策的制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奠定了学校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的优良学术传统。

3-39展板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科研工作,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学校的科研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大力实施学术兴校战略,并把科研和学术活动作为牵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积极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

3-40展板

1、紧密联系实际,为民族工作服务。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3-41展板

2、深化基础理论研究,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华民族史》、《原始社会史》等。

3-42展板

3、继承、弘扬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藏族文学史》等。

3-43展板

4、自然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计算机数据库及文字处理技术在少数民族语文研究中的应用等。

3-44展板

5、对外学术交流。学校始终坚持面向世界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55个欧美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签署了69份合作协议,开展“以项目为基础、以教授为中心”多途径、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这些交流与合作,为我校师生掌握学科前沿动态、拓展国际视野提供了条件,有效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学校的国际学术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5、46展板

这是与我校建立校级关系的国外高校名单。

3-47-51展板

这是1987年以来获得的省部级奖励情况一览表以及历年的科研成果。3-52展板

这是调研报告奖。

第四部分 党的建设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针对多民族大家庭的特点,学校建立了一套有鲜明特色 8 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营造了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组织保障。

学校把加强学生党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不断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积极发展各民族学生党员,建立和健全学生党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学校各级管理干部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各项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并得以严格执行,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

2010年4月以来,学校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委的安排与部署,根据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要求,在全校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这将为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和谐稳定、培养造就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适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各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这是“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情况介绍。通过两个工程建设,学校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中青年学术骨干成长、科研工作、办学条件、管理体制改革、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结束语:

这是一所中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而成长壮大的高校;这是一所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的高校;这是一所得益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和厚爱的高校;这是一所得益于全校几代各民族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的高校。

回顾学校60年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我们感受着中央民族大学无比光荣的过去。她承载着历史的荣耀,将继续前行,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为挈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各项改革和建设,为创造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世界一流民族大学”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博物馆讲解词

桂林鸡血玉

当今中国红 尊敬的各位嘉宾:

大家好!欢迎来到桂林鸡血玉博物馆。我是讲解员xxx,今天,能为嘉宾们讲解桂林鸡血玉,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血玉冠中华”,桂林鸡血玉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鸡血玉主题博物馆,建设在桂林国家高新开发区内。桂林鸡血玉博物馆投资10亿元人民币,集矿山开采、生产加工切割、雕刻、收藏、批发零售、玉文化传播为一体的产业链文化特色博物馆。桂林鸡血玉形成年代距今约10亿年,是古板块缝合带海底火山沉积变质产物,产地在桂林龙胜县,本馆的矿山就位于龙胜县三门镇沙岭坳(ao),是鸡血玉品质最好的矿点。早期,民间对桂林鸡血玉有多种称呼,如“鸡血石”、“国旗红碧玉”、“鸡血红碧玉”、“桂林鸡血玉”等,2013年3月15日,本馆申请鸡血玉标准获得国家管理部门备案,从此给鸡血玉上了户口,此玉种正式命名为“桂林鸡血玉”。作为新玉种,桂林鸡血玉填补了我国玉石界乃至国际玉石界没有红玉的空白,是中国玉与中国红的美妙邂逅。它具有耐磨损,耐高温,不怕酸碱侵蚀,永不变色的特点。

接下来我首先给大家介绍桂林鸡血玉的作用和功效。东汉文学家王逸在其《玉论》中有这样的论述:“赤如鸡冠者为最”。桂林鸡血玉以红色著称,红色在玉石中,是非常重要和珍贵的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五福:福绿寿喜贵中,红色是喜的代表,红色在五行中属火,有着天赐的旺盛生命力。八卦中的离卦也是象征红色,赋予了驱邪避凶的功能。桂林鸡血玉因具有红艳如鸡血的血色,被视为招财纳福、辟邪区灾的上品,而且,桂林鸡血玉中常带有纯黑色,象漆器般的光亮。作为底色的衬托,更显得庄重。俗话说:“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身上佩玉能化祸为福,中国易经研究会的专家,视桂林鸡血玉为当代首选风水用石,具有强大的能量,能够改善个人的磁场跟调气,带来更多的好运跟保护。

桂林鸡血玉还具有养生益寿功效。根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记载,矿石药物使用在我国已有上千年历史。桂林鸡血玉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石药物,它之所以呈现出美艳鲜红的颜色,是因为其中富含铁离子的缘故,而这种铁离子也存在于人和所有脊椎动物的血液中,对人体大有裨益。长期佩戴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调节内分泌都有益处。现代研究表明,桂林鸡血玉有神奇的生、化和物理特性,经过打磨的鸡血玉会将效能积聚,形成一个电磁场,佩戴在身上,能促进人体机能的协调运转,具有防辐射功能。鸡血玉的手保健还具有杀菌止痒,能治疗皮肤病的功能。桂林鸡血玉是目前世界上对人体健康最有好处且最有科学依据的宝石。桂林龙胜县人口17万人,是一个长寿之乡,年龄最大的老人今年已满116岁,长寿老人多集中在鸡血玉矿山分布的地区。其次,为大家介绍鸡血玉的收藏价值

“乱世藏金,盛世藏玉”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为珠宝玉石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业内人士认为当下,投资股票、房地产等传统项目,不如投资桂林鸡血玉。从2005年开始,桂林鸡血玉的平均年涨幅超过20%,近两年,鸡血玉的年涨幅甚至超过了300%,如今一只三年价格为500元,色、种、水在中等水平的手镯,现在售价也都在3000元以上。今年5月,桂林鸡血玉博物馆以内6600万元的高价成功拍下鸡血玉矿山开采权,由于鸡血玉原材料的稀缺,桂林鸡血玉的价格一路上扬,成了“金疙瘩”,并被称为桂林五宝之一(辣椒酱、豆腐乳、三花酒、西瓜霜、鸡血玉)。与昌化鸡血石、和田羊脂玉、田黄石相比,桂林鸡血玉仍在起步阶段,将有上百。上千倍的升值空间,未来5年桂林鸡血玉的投资和收藏行情还会越来越好,甚至逐步赶超昌化鸡血石和巴林鸡血石,成为了桂林又一张亮丽的名片,我们为家乡拥有这样的资源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2012年,在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桂林鸡血玉作为国礼被赠送给各国元首和政要。在这届博览会上,由桂林鸡血玉博物馆提供的桂林鸡血玉中国龙拍出350万元、桂林鸡血玉公关拍出590万元,突破了桂林鸡血玉拍卖历史最高价。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专家组组长王立军点评,现阶段桂林鸡血玉的价位属于初级阶段,这次拍卖充分展示了桂林鸡血玉收藏价值增长的强劲势头。

2012年12月8日,桂林鸡血玉博物馆举办了桂林首届鉴宝活动,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组鉴宝专家蔡国声教授,金申、余光仁、钱新等业内权威专家到博物馆现场对鸡血玉进行了鉴定。专家们认为收藏鸡血玉这种天然玉石大有可为。蔡国声教授还是提醒大家收藏真品一定要传承有序,这是保证艺术品收藏增值的关键。

今年9月3日,在第十届东盟博览会签约会上,桂林鸡血玉再次亮相,得到各国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获取了等多的全球商机,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古人说:黄金有价玉无价,为让鸡血玉保真保值,本馆秉承:“物出名门,传承有序,代证收藏,升值无限”的宗旨,为每件鸡血玉出具全国唯一的鸡血玉博物馆鉴定证书。最后,为大家讲解如何鉴别桂林鸡血玉: 桂林鸡血玉的质量以“血”、净度和“地”来鉴别。“血”的好坏,由血色、血量、浓度和血形四个方面决定。质量上乘的鸡血玉要求其血色艳而正,还要活,并要溶于“地”之中,血量要多,越多越好,而且要浓,血形以团血状血较佳,点血次之。

净度:以无瑕疵、无裂纹者为佳。瑕疵和裂纹的存在会影响鸡血玉的质量 “地”:“地”的质量由其颜色、透明度、光泽和硬度四个要素决定。

第三篇:校史展厅讲解词(精选)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史展厅讲解词(初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学)大家好: 欢迎大家在哈工程六十岁华诞之际前来我校校史展厅参观,想必我校校史会给各位带来深刻的印象。我是本次的讲解员***,隶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讲解团。今天由我带领大家跟随时光的脚步,翻开历史的画卷,回顾哈尔滨工程大学所走过的五十七年光辉历程。

下面请大家看一下这边,这三幅照片生动的展现了我校从哈军工到哈船院至哈工程的校园风貌。1953 年 9 月,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这是当时召开开学典礼时的珍贵照片),如今喜迎母校六十岁生日,工程骄子,人各异第心却在一起为工程祝福。此次校庆庆祝典礼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966 年,学院退出军队建制,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69 年末,中央军委决定对学院进行分建工作。哈船院是以“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完整建制和其他各系人员为基础组建起来的,1975 年正式定名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照片上所展现的是哈船院时期的 31号楼,是哈军工时期海军工程系所在的教学楼,)1994 年,哈船院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6 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之一。2002 年获准试办研究生院,启动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从此,学校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照片上是我校主教学办公楼,在 03年建校 50周年之际建设而成)

【介绍完校友风采,带领参观者向左走,进入第一部分】 请大家随我向这边走(向左走),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了学校历任的主要领导。

哈军工时期,第一任院长为陈赓大将,1952 年 6 月 23 日,毛泽东主席将陈赓从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召回,交给他一项新的任务——创办一所军事工程学院,培养现代化的军事人才。而坐落于我校世昌路的《受命》铜像再现了当年陈赓大将受命创建哈军工的历史场景。关于陈庚院长的生平及事迹,刚才我们在陈赓纪念馆里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可以说,陈赓大将是哈军工的建院元勋,也是哈军工的军魂。1961 年,陈庚院长逝世,刘居英任院长。被誉为“中国潜艇之父”的邓三瑞,邓三瑞教授是我校著名校友,在担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院长期间,为哈船院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校现任校长为刘志刚,其幽默的语言风格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同学们骄傲的喊出“华科有根叔,我们有刚哥。”(语言风格改变,此段有待商榷)(或,而我校现任校长为刘志刚。)

【继续向左走,进入学校沿革和隶属关系展板】 这里展示的是我校的沿革和隶属关系。

1953 年至 1959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隶属于中央军委及各部。

1966 年,学院退出军队建制,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由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代管。1970 年至 1982 年,我校更名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部,也就是后来的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4 年至今,先后隶属于船舶工业总公司及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2008 年大部制改革,哈尔滨工程大学现隶属于工业与信息化部。

【继续介绍,进入第一个主要部分——历史辉煌的哈军工】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第一部分,历史辉煌的哈军工。我校校歌中唱到“当年军工圣殿,今日精英摇篮”,哈军工的光辉历史,在莘莘学子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时期的概况和简要的大事年表。

1952 年初,中央军委决定,为发展国防工业和国防科学技术,创办组建一批高级军事院校和高等国防科技院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军事工程技术综合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院校开始筹建。在军工建设的这段时间里,有一位前俄罗斯将军为我校建成做出了具大贡献。瓦·依·奥列霍夫(1902-1957),前苏联空军中将。1952年7月,受苏联政府委派来华工作,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陈赓院长的顾问及苏联顾问团首席顾问,为哈军工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1957年3月27日在哈尔滨逝世于工作岗位,时年55岁。

【指向图片。这是毛泽东主席签发的陈赓任院长令,下面几幅图片是当时的教学楼和陈庚院长在开学典礼上检阅部队以及与苏联顾问团的合影】 【继续向左,进入“辉煌永存”部分的讲解】

(该部分总共有五块展板,分别从占地面积、院系分布,培养人才的成就,办学指导思想、招收研究生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几方面来展示)

【展板一:占地面积和院系分布】

“哈军工”占地面积 254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64 万平方米,是远东地区校园面积最大的高等学府。(这是当年哈军工教学区全景图)“哈军工”在创建之初,设有空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海军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和工兵工程系,是世界上第一所包含诸兵种的综合院校。(讲解时分别指向各照片)

【展板二 :培养人才的成就】

“哈军工”不但是一所军事院校,同时也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为我国培养了一百多位将军、一百多位省部级领导,两院院士和数以千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蛟龙号上的三个潜水员有两位就毕业于哈工程大学。一位是叶聪,200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专业毕业, 进入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02所工作。

现任水下工程研究开发室总体结构组副组长,国家“十五”863重大专项“7000米载人潜水器”的总布置主任设计师、质量师、建造师和试航员。另一位是唐嘉陵,200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信息专业。

2007年2月5日入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受潜航员培训。

【展板三:办学指导思想】

“哈军工”定期举办“教学经验交流,探索教学方法”的研究会议,逐步形成了“两老办院,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板四:招收研究生,丰硕的科研成果】在2011哈工程取得的十大科技成果。一.哈工程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二.哈工程863课题参展“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三.哈工程一专利入选2010百优四.哈工程跻身“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五.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哈工程团队领跑亚洲 六.5057.58米!叶聪驾“蛟龙号”挑战新深度七.哈工程科技成果亮相首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 八.哈工程海水“卫士”亮相“挑战杯”九. “便携式多波束测深仪” 首摘中国专利奖十.第九届全国高校GIS大赛哈工程获历史性突破

【展板五:一些重大的科研成果】(向观众展示照片)【转弯,进入“亲切关怀”部分的讲解】

“哈军工”作为共和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军事院校,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有许多党和国家及军队的领导人莅临我院,对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极大地鼓励与鞭策。在工程校庆,若能邀请到各位领定是我校的荣耀;而当老前辈看到我校的发展以及成就,定会为我校感到骄傲。

(这是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学院时的照片)【继续向前走,进入“哈军工的分建”部分的讲解】

(向观众介绍“哈军工”的分建)1966 年 4 月 1 日,“哈军工”退出军队序列,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

1969 年末,中央军委决定对学院进行分建工作。将哈军工分成六所学校,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南京理工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还有就是在哈军工原址上建立起来的哈尔滨工程大学。【转过来,介绍几次校庆照片】

其中在50周年校庆之际,诞生了很多学校的文化产物,比如校徽、校旗当然还有凝练哈工程精神文化内涵的校训,下面就跟大家说说校训的诞生过程。2003年,学校50周年校庆之际开始征集校训,2005年正式确定我校校训为“大工至善,大学至真”。“大工”是改造世界,“大学”是认识世界“至善”,“至真”是一种最求真知的最高境界。并且校训中还包含了1953年6月毛主席为校刊题词“工学”二字,所以这八字校训既继承和发扬了军工传统,又体现了与时俱进,道出了未来的前进方向。(这是十周年和五十周年校庆时的珍贵照片。)大家看到这个一定很期待六十年校庆时的精彩时刻,【向前走,正式进入第二大部分——建设发展的哈船院,先介绍哈船院时期的概况】

在了解了“哈军工”辉煌灿烂的历史之后,让我们走进第二部分——建设发展的哈船院。之前我们介绍过,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是 1970 年哈尔滨工程学院分建时以“哈军工”海军工程系的完整建制以及其他各系人员为基础组建起来的。1975年 6 月,正式定名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3 年,学院被列为要重点办好的十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学院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进入了积极向“211 工程”进军,创建一流大学的新时期。【向前走转弯,三个展板,展示了学院的“起步与发展”】

(展板一)略。(展板二)略。

【继续向前走,进入“抓住机遇,谋求发展”部分,共有两个展板】

在学院筹建完成后,1978 年 2 月,学校被国务院、教育部确定为全国 88 所重点高校之一,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81 年,学院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院紧紧抓住机遇,先后成立机械、电子、管理等多个教学系,促使学院发展迈向了一个新台阶。1987 年至 1991 年,21、41 号楼陆续划归学院使用,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空间。

1985 年 10 月,学院成为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建设院校之一,至 1990 年10 月,累计贷款 580 万美元,国内配套资金 1298 万人民币,共购置设备 71 台套,集中建设了计算中心,船模实验水池(如图片所示),工程结构实验室等 7 个实验室,极大地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照片上展出的是学院于 1990年竣工的图书馆,在当时其使用条件为全国一流,如今,我校的新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 5 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国内高校中最大的图书馆。)【继续向前,进入“鼓励与鞭策”部分】

当然,学院日新月异的发展,取得的进步与成就也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鼓励与鞭策。(介绍照片——这是 1983年,聂荣臻元帅在建院三十周年之际,为学院提写的校名)【继续向前走,介绍下一部分“提升办学层次”,共有 8个展板】

【展板一:办学思想】

从“军工”到船院,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稳中求进,提高质量”的办学思想。(这几张照片中,都是我校的优秀的教授,邓三瑞教授,杨士莪教授,戴遗山教授和吴德铭教授工作时的照片。几位教授都曾先后担任过学院领导,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做为军工传人,身在哈工程,定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展板二、三: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建设与发展中,学院注重对交流与合作,经常聘请国际知名学者来院讲学,促进了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都是当时的资料照片,真实的反映出了学院在提升办学层次上的努力与进步。)

【展板四:注重学生英语及社会实践培养】略

【展板五、六:丰硕的科研成果】(这部分的介绍再详细些)

自 1978 年以来,学院取得了数百项科研成果,有些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些已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为船舶工业,海军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介绍照片中的一些科研成果)

【展板七、八:总结】

1992 年 11 月,学院提出进入国家实施的“211 工程”高校行列的发展目标。1993 年,学院被列为要重点办好的十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从此,学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哈船院部分介绍完成,继续向前走,然后进入巨型展板“哈尔滨号”简单介绍】

如今哈尔滨工程大学以坚持“三海一核”的办学方略,创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为奋斗目标。“三海”指的是船舶工业,海洋开发,海军装备,“一核”指的是核能应用。下面的这幅图是被誉为“中华第一舰”的112号导弹驱逐舰,也称“哈尔滨号”,在楼下的船舶博物馆里陈列着“哈尔滨号”的模型。

112舰之所以被称为“哈尔滨号”的原因是,此型驱逐舰上有我哈工程五项专利。【介绍完毕之后,带领观众进入最后一个大部分——“特色鲜明的哈工程”】(这部分主要介绍一下咱们学校从1994年至今的历史大事和重大变化)

在回顾了哈军工时期的辉煌与哈船院时期的进步后,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展馆的最后一个大部分——“特色鲜明的哈工程”

1994年5月,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6年,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之一。1999年2月,学校正式划归新成立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2001年至2002年,学校“九五211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十五211工程”通过立项审核,学校进入亿元级科研强校之列,获准试办研究生院和启动国家大学科技园。

2005年1月,学校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从此,学校的发展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评价。“十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以平均30%的速度递增,承担重大科技攻关、“973计划”、“863计划”、国防预研和型号项目等22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68项。2006年学校科技经费3.6亿元,居国内重点大学前列。

学校与美、英、德、俄、日、韩、澳等20多个国家1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十几所大学开展本科生、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的联合办学。每年举办十余次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是国家”首批27所211”[1]院校、教育部“985平台”高校、全国“56所研究生院”之

一、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总政治部“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高校、海军在东北地区唯一选拔培养后备军官依托院校,是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三海一核”领域最大的人才培养基地和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具有“三海一核”领域主体学科特色鲜明、相关学科支撑配套、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本科招生专业5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13个。学科专业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11个、国防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十二五”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一级学科11个。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学校他秉承“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理念,把师资队伍建设呢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特别的是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重点,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支总量充足、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师资队伍正在形成,较好地满足教学需要。

在这里陈列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是08年6月“联想奥运火炬高校行”活动中在我校传递的火炬,当天共有15位火炬手在校园内传递火炬,为北京加油,为中国加油,为奥运加油。

【安排时间自由参观】

【进入下一部分——“三海一核”办学方略形成,共五幅展板】(这部分特色再鲜明些,内容有些抽象)

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学校明确了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实现“主题超越,整体升级”的思想,加强“三海一核”领域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凝练相关学科发展方向,主义为相关学科的绘画和建设提供发展平台,并制定了一些特殊政策,汇集了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创新性人才,为重点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海一核”是指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四个方面。而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现代船舶设计与制造学科。

该学科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充分调动全员件事的科研积极性,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十五”期间“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的是水声工程。该学科结合“高新工程”建设和国家级水声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和科研条件,搭建进一步发展的平台,在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水平的水声工程技术人才的同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和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在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的同时,某些技术领域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并保持与国际水平同步发展。

我校另一大特色是核能工程与辐射防护。

突出为国防建设服务的特色,兼顾民用领域核能技术的应用。目前,该学科已达到国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成为国内核能工程与辐射防学科领域内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基地之一,并在舰船核动力领域具有突出特色和实力,核仿真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最后一门学科为海洋运载器导航工程。该学科继续保持了在高校舰船导航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国内领先地位。“十五”期间新增“导航制导与控制”这一国家重点学科。【到此,所有内容性讲解全部结束,带领观众拐弯,进入到结束语部分】

学校将牢固树立“三海一核”特色办学方略,继续坚持“依托船舶,立足国防,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秉承“哈军工”优良传统,践行“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激情与活力,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在我校五十七年的历史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校友,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照片,展现了我校校友们的风采。(指着图片说几个人物,如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

第四篇:武钢博物馆讲解词

中国武钢博物馆讲解词

欢迎各位观众参观中国第一家钢铁博物馆——中国武钢博物馆!

(序厅)现在,大家沿着由武钢的钢材铺就的“钢铁大道”,步入的是博物馆的序厅。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当时国家对武钢投资64.2亿元,历经五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从1958年投产至今,武钢累计上缴国家利税800多亿元,一个武钢,已变成12个武钢。生产规模也从最初不到200万吨的设计规模发展到现在近4000万吨,居世界钢铁行业第四位。2010年,武钢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行列。各位观众,序厅上方的“武钢大事记”就记载了武钢50多年的艰辛历程和光辉足迹。

(领导人照片)作为共和国第一钢都,武钢各个时期的建设与发展,都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武钢是唯一一个四代领导人都视察过的钢铁企业,毛主席来过四次,而且在钢铁企业中,他只到过武钢。

(沙盘)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武钢在青山地区的厂区布局。整个厂区占地面积为21.17平方公里,按工艺流程可划分为三大片,分别是冶炼片、炼钢片和轧钢片。

在大家左边蓝色的区域是长江,武钢拥有长江边上最大的企业专业港口——武钢港务公司。港务公司是武钢原燃料、钢坯材进出港口和大型原料场,共有10座码头,已形成较完整的水运物流供应链。

从港务公司运入厂区的煤炭和铁矿石等原材料,先分别在武钢联合焦化公司和烧结厂进行加工,分别加工成冶金焦炭和烧结矿、球团矿。联合焦化公司是我国中南地区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基地,也是武钢非钢产业的支柱,拥有11座大型焦炉,完备的备煤、炼焦、煤气净化和化工产品回收、精制四大生产系统,并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干法熄焦,装备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行前列,产品广泛于冶金、化工、医药、国防、农业、印染等领域,行销全国各地和俄罗斯、日本及东南亚地区。

烧结厂则拥有5个车间,年生产能力1524万吨。

处理好的原料将被送往炼铁总厂进行冶炼。武钢炼铁总厂拥有八座现代化大型高炉,是我国生铁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高炉利用系数进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

炼铁总厂生产的铁水将被运往炼钢片加工,炼钢片生产的钢坯最后送到轧钢片,轧制成各种型号和规格的产品。

武钢条材总厂下辖一炼钢分厂、大型分厂、棒材分厂和CSP分厂。主要生产低、中、高碳钢、低合金钢等130多个钢种,主要产品有钢帘线、钢绞线、弹簧钢、焊丝钢、齿 轮钢、高速重轨、圆钢棒材等,产品多次获得国家质量“金杯奖“和”产品免检证书“。一炼钢分厂于1959年建成投产,现在专门用于生产连铸方坯。从这个厂出来的方坯就会送到大型分厂当中。大型分厂目前拥有两条生产线,前面红颜色的是线材车间,生成不同规格的线材;后面蓝色的为型材车间,生产现在火车提速所用到的每根长达100米的重轨。

条材总厂CSP分厂,即转炉-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CSP),是国际上技术最先进,集炼钢、连铸、轧钢三位一体的全新生产线,脱硫、转炉、LF炉炼钢技术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武钢CSP生产线产品定位于生产硅钢、汽车结构钢、集装箱钢等高附加值产品。

武钢炼钢总厂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厂,拥有从铁水脱硫到铸坯质量控制的整套核心技术,其转炉顶底复吹炉龄、纯净钢冶炼等技术指标位居国内前茅,是武钢硅钢、汽车板用钢、高性能工程结构钢三大战略品种的冶炼基地。炼钢总厂年产钢1200万吨以上,生产品种涵盖18大系列500多个钢种牌号,“双高”产品达90%以上。总厂下设三个分厂,二炼钢分厂是武钢重要的品种钢生产基地,每年可生产430个牌号的品种钢;三炼钢分厂是武钢最大的炼钢厂,每年生产大约730万吨,相当于一炼钢厂和二炼钢厂年产量总和的两倍;四炼钢分厂主要是为硅钢产品提供板材。

炼钢片生产的钢坯随后进入轧钢片进行轧制。武钢的热轧总厂是我国最大热轧板和中厚板生产基地之一,年产量超过1100万吨,专用钢占产品比例80%以上,磁轭钢、管线钢、桥梁钢、压力容器用钢、工程结构用钢、铁道车辆用钢、船舶及海洋用钢等8大系列产品独树一帜,声名远播。总厂下设四个分厂,分别是一热轧厂、二热轧厂、三热轧厂、轧板分厂,其中二热轧厂拥有现在国内最宽也是最先进的轧机——2250轧机。

热轧总厂生产的热轧板就会分别送入到冷轧厂与硅钢厂。冷轧薄板总厂是我国第一个从国外成套引进设备的专业冷轧厂,也是国内唯一可以生产宽度超过200MM冷轧板的厂家。总厂下设三个分厂,分别是一冷轧厂、二冷轧厂和三冷轧厂。主要品种有冷轧板卷、热镀板卷、电镀锡板卷和彩涂板卷,二冷轧厂生产的高档轿车面板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能生产现在国内最宽的汽车板达到2.07米。

冷轧硅钢片素有冶金工业“工艺品”之称,代表着当今冶金工业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武钢硅钢总厂是中国第一代冷轧硅钢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厂,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冷轧晶粒取向硅钢和高档无取向硅钢产品的生产企业。武钢的硅钢品牌在国内“技术领先、质量第一、产量最大、市场份额最高”。武钢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硅钢片生产基地,硅钢总厂下设三个分厂,分别是一硅钢厂、二硅钢厂和三硅钢厂,产品品种达9大规格近80个牌号,几乎覆盖机电、家电、航空航天等所有电工钢应用领域,深受广大用户信赖,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是武钢青山地区的基本情况,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冶金简史。

(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0年,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由兴起到繁荣,最后逐渐衰落的时期。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相继出现夏、商、西周三个王朝,科学技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有了巨大进步,青铜器具就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标志物,因此史称“青铜时代”。

青铜是铜、锡、铅等元素的合金,因为色青,故称青铜。它具有熔点低、易于浇铸和比纯铜硬度高的特点,用其制造的工具比石器更为锋利和耐用。

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就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夏代时已初具规模,商周时达到鼎盛。展柜里的四羊方尊、湖北随县出土的编钟、汉代的马踏飞燕,都是中国青铜时代辉煌成就的见证。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出土的最大古青铜器,重达875公斤,反映了在商代后期中国青铜铸造的卓越技术和宏大规模。

这组雕塑是中国先民们冶炼青铜器具的工艺流程。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采矿、冶炼、浇铸、修整等阶段。

(铁器时代)青铜时代经历了大约2500多年的历史,之后的铁器时代则是人类发展史上又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人们最早知道的铁是陨铁,由于天然铁非常少见,铁的人工冶炼和铁器的制造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当人们在冶炼青铜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之后,人类才真正迎来了铁器时代。

早期的人工冶铁产品主要有块炼铁和生铁。块炼铁不仅产量低,铸造性差,使其广泛应用受到限制。生铁也称为铸铁,顾名思义,其铸造性比较强,因此人类发明生铁冶铸技术后,铁才真正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生铁的质地比较硬脆,难以铸造复杂的器物。因此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又发明了生铁柔化术,既保持了生铁可铸性的特点,又增强了铸件的强度和韧性,大大延长了铁器的使用寿命,推动了生铁的广泛应用,从而加快了铁器取代青铜器的步伐,在冶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炼铁技术到秦汉时期趋于成熟,西汉中后期发明的将生铁炒制成钢的炒钢技术,更推动了铁器的广泛使用。东汉后期出现的“百炼钢”和“灌钢法”,标志着冶炼铸造技术进一步成熟,钢铁制品的使用范围也迅速扩大。中国的冶金技术在明代中叶以前一直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并不断向外传播,对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现代钢铁工业)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近代冶金工业在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中发展。经历了由手工业小生产到机器工业大生产,由传统技术到西方近代冶金技术的转变过程。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这是中国也是远东第一座近代钢铁联合企业,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

中国的钢铁工业从1953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中国现代钢铁工业开始飞速发展,这期间就诞生了共和国的钢铁长子——武钢。1996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

(电子书)这是一部电子书,介绍的是汉冶萍公司的简史,它是用感应投影的原理为大家呈现的,有兴趣的观众不妨试一下。

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历史:

(汉阳铁厂)1890年,清朝廷决定修建芦汉铁路,并将积极推行洋务运动的两广总督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张之洞认为,钢铁工业是武备的基础,也是民用交通、工商设备之本,是国家之要务,必须自炼钢铁。再加之中国当时正修建铁路,“钢铁炼成,不患行销不旺”。因此他在汉阳龟山下兴建了中国第一家钢铁厂——汉阳铁厂,武汉也由此成为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发源地。

1890年张之洞兴建汉阳铁厂后,同时开办大冶铁矿作为汉阳铁厂的原料基地,是中国第一个用机器开采的露天铁矿。目前,汉阳钢厂和大冶铁矿都隶属于武钢集团。

但是,因计划不周,汉阳铁厂最初所购的冶炼设备贝塞麦炉不适于炼制大冶铁矿提供的含磷较高的矿砂,所炼钢料不符合钢轨要求,销路不畅,再加之煤炭供应不足,管理不善,生产陷入困境。1896年,张之洞无法维持汉阳铁厂的生产,于是奏准清廷,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交盛宣怀招商承办。

盛宣怀,是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能臣。开办现代银行、电报局、办矿办路,组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创立轮船招商局,经办高等学府。李鸿章称赞他说:“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

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后,引进马丁炉代替贝塞麦炉,并引进外资全面改造铁厂。改建后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其产量、质量也名列前茅,被誉为“东亚第一雄厂”。

各位观众,您后方的展示的钢轨就是由汉阳铁厂于民国四年(即1915年)生产的,中国自己生产的最早的一批钢轨,“汉阳铁厂造 民国四年”。1898年,由于汉阳铁厂缺乏冶炼煤焦,盛宣怀派员带外籍矿师勘得萍乡煤矿蕴藏量丰富,于是会同张之洞上奏清廷开办,1907年萍乡煤矿正式投产。1908年,盛宣怀奏请清廷批准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组合,这也就成为了中国第一家也是亚洲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

(张之洞塑像及汉阳铁厂壁画)张之洞是清末洋务派后期的代表人物。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在湖广总督任内,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使湖北成为洋务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也使武汉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前沿城市。(具体为:创办了汉阳铁厂、开办了大冶铁矿及大冶王三石煤矿、江夏马鞍煤矿、兴国锰矿,兴建了湖北枪炮厂(汉阳兵工厂)、纺纱、织布、巢丝、制麻四局,奏准商办湖北水泥厂、燮昌火柴厂等,举办了新式学堂,组建湖北新军。)

(大冶铁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钢铁价格猛涨,汉冶萍一度兴盛,产品曾远销美国、日本,并为国内铁路提供了钢轨和零件近6万吨。辛亥革命后,还借外资新建了大冶铁厂,配备有当时国内最大的800立方米的高炉两座。

(华中钢铁公司)辛亥革命以后,汉冶萍多年来积累的各种问题积重难返,以致经营难以为继,汉冶萍靠借贷维持,从此衰落。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派人接管了汉冶萍公司,改称华中钢铁公司,但因战乱,华钢没有生产。1949年湖北解放,军代表王厂(音“汉”)等人接管华钢,新华钢就成为武钢的前身。

(机床)这里有两座老式机床,左边的是车床,右边的是牛头刨。它们都是50年代投入使用的,为武钢的早期建设作出了不少贡献,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为“老黄牛”。这台车床还曾受到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领导人的视察。

接下来,我们上二楼,一同参观武钢投产50周年成就展。

二楼: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历经了第一次创业、第二次创业(开创了中国钢铁工业成套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先河)的艰辛与积累,目前正面临第三次创业(积极探索中国钢铁工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由内陆向沿海布局的新模式)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钢都)——第一次创业时期

从1955年到1974年,是武钢的第一次创业时期,其标志是:1958年9月13日,武钢正式建成投产。现在在我们面前的这块铁矿石,就是毛主席当年在1958年9月13日武钢正式建成投产后的第三天,视察武钢大冶铁矿时握过,上面有一幅当时的照片。“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我们就什么都好办了。”毛主席对于钢铁情有独钟,为了改变我国“北重南轻”的钢铁工业布局,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提出了“钢铁要过江,钢铁要过关”。因此,党中央决定在湖北兴建新中国的第一个钢铁基地,新钢厂被列为苏联援建项目之一。中南局随即调配大批干部,着手筹备武钢建设。1954年春天,中苏专家们在沿着长江反复踏勘选址后,最终选择在武汉东郊的一片开阔地,即后来的武汉市青山区。5月12日,国家建委正式批准新钢厂以青山作为厂址,并同意苏联专家组所提出的建议——新厂以地名命名,“华中钢铁公司”正式更名为“武汉钢铁公司”。

武钢建设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当建设速度不断加快,1号高炉预计在1959年7月1日出铁的电讯传遍四方,西方人睁大了惊奇的眼睛。英国的《泰晤士报》转发这条消息时,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断言中国人吹牛。这个问号激发了建设者们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纷纷表示:要让1号高炉变成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来回答西方的疑问!1958年9月13日15时25分,武钢第一炉铁水喷涌而出,标志着武钢正式投产!从此,9月13日,就成了武钢的节日。50年来,武钢每月都在13日这天发工资。

投产当天,毛泽东还亲临武钢,健步登上高炉炉台,向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这张照片就是当时的情景,展柜里面的就是武钢第一炉铁水凝结成的生铁。在它旁边的是当年9月份的生产日报,旁边是武钢的一位老职工于9月13日写的日记,以及武钢全体职工于9月14日写给毛主席的一封信。在大家身后的老式放映机正在播放的就是50年代一期工程建设和9月13日一号高炉出铁时的情景。

当1955年,武钢厂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出现了举全国之力建武钢的壮观场面:全国有18个省、45个城市、1000多个厂矿企业为武钢制造机械设备,冶金工业部从东北调来大批技术骨干,解放军一个工程师从海南北上,后来整体转业为武钢职工,空军还出动13架军用运输机为武钢运送物资。武钢的创业者以吃苦为荣,以享乐为耻,住草棚,喝浑水,手拉肩扛,在荒滩原野上建起了新的钢城。

武钢建设还打上了苏联援建鲜明的烙印:由苏联提供设计和主要设备,并先后派来110余名专家。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也带来了浓郁的俄罗斯风情。唱苏联歌曲、学俄语在当时成为了时尚,连带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内阳台、拱门、尖顶的红砖楼群,也和武钢职工的住宅区完满结合。武钢也派遣职工到苏联学习,这就是赴苏学习期间,苏联师傅送给武钢职工的俄文工具书。

武钢经过十几年的第一次创业期,艰苦奋斗,从无到有,形成了20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

(钢铁先锋)——第二次创业时期

武钢的第二次创业的时间是:1974年“一米七”工程引进到2005年。其标志是:“一米七”工程建成投产。

70年代,国家每年得花费3亿美元进口薄板钢材,国家决定打开封闭已久的国门,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一米七轧机工程项目最终落户武钢,因轧辊宽度为1.7米,所以被称为“一米七工程”,又称“0七工程”,总投资达40亿元。

1974年9月,十万建设大军云集武钢,参加“0七工程”大会战,可称为是中国冶金史上的一大壮举。当时所挖掘的土可以筑造两条从武汉到上海的沿江大堤,所用的混凝土相当于四座南京长江大桥的用量,所用的钢结构相当于三座武汉长江大桥的用量。我们面前的雕塑就是当时从德国和日本引进的森吉米尔冷轧机,这些照片也反映了当时那些西德专家与日本专家在为我们的员工做指导的情况。

武钢人仅用三年多时间,便高质量地完成了这一史无前例的引进工程。随着二炼钢厂连铸车间、热轧厂、冷轧厂和硅钢厂的先后建成投产,武钢也迎来了创业和发展的第二个春天。武钢的“一米七”工程的建成投产,不仅结束了中国薄板钢材依赖进口的局面,而且拉开了中国钢铁工业现代化的序幕,并由此带动了我国机械、电子、自动化等行业领域向现代化发展。

但新的发展,也是新的挑战。能否熟练地驾驭这些引进的洋设备,迅速消化和运用新工艺,对刚刚走出文革阴影的武钢人来说,是相当严峻的考验。比如,“洋轧机只吃面包,不吃大米饭。”引进的计算机数学模型,只认进口的钢坯,无法轧制国产钢坯。许多青工因文革耽误学业,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同时,管理问题也十分突出,难以适应严谨的现代化大生产。一位日本专家回国前在黑板上画下了两条曲线,断言“一米七”的生产力不断下降,最终将变成一堆废铁!

1980年7月16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专程来“一米七”视察,鼓励“我们要学习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但光跟在别人后边不行,要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志气。”因此武钢人发出了“争气!争光!争一流!”的响亮口号,掀起了岗位练兵和科技攻关的热潮。夜校灯火辉煌,图书馆天天爆满。以刘介、曾呈校为代表的一批工程技术人员,成功地改造了“洋数模”,结束了一米七轧机不能轧国产钢坯的历史。1985年年底,一米七轧机终于达到核定设计水平。曾预言“一米七”要变成废铁的日本专家,重来武钢参观后说:“变化之大,进步之快,令人惊讶!”

武钢人不仅消化吸收了“一米七”的231项专利和217项技术诀窍,还创造性地开 发出一系列新产品,获得3项国家发明奖。同时使武钢产品实现了由“黑、大、粗”向“薄、亮、精”转变,改变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品种结构,提高了我国钢材自给能力,为我国钢铁行业后续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在这一时期,武钢还完成了管理方式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发展模式由“产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过程。

(改革创新)1978年,武钢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1989年武钢明确提出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199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号召全国企业学习武钢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经验,在全国兴起了一股学习武钢的热潮。

长期以来,人们常用一个“大”字来形容武钢的宏伟:大高炉、大厂房、大钢都、大气魄。大而全,曾是武钢人的骄傲,工农兵学商,五业俱全。直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大潮滚滚而来,人们才发现企业办社会的弊端,才发现武钢背上的包袱是多么沉重。12万职工吃的都是钢铁“大锅饭”,其中,矿山、基建、文教、后勤系统的从业人员就有7万多人。

为了不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武钢人奋力改革,毅然发出了“7万人不吃钢铁饭”的口号。从1992年开始,武钢按照“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的改革思路,将生产辅助单位和服务单位与主体分离,通过采取“扶上马,送一程”、“先挖渠、后放水”等措施,从钢铁母体分离出来的辅助单位,纷纷组建资产经营实体,开始走出武钢闯市场。尽管历经波折,但大多资产经营单位都经受住了市场经济风雨的洗礼,逐步走向成熟,后来陆续改制为专业化公司。目前,钢铁主业人员精减到1.7万人。

1992年11月21日。国家批准武汉钢铁公司更名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并同意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为核心,组建武钢集团。通过主辅分离改革和企业改制,初建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以母公司为核心,具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分公司和多个参股企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发展壮大)——第三次创业时期 武钢第三次创业的起点为2005年。(兴建钢铁精品基地)

2005年以来,武钢积极培育企业核心优势,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大力兴建钢铁精品基地。七号高炉、八号高炉、三冷轧、三硅钢等重点工程的顺利投产,使得武钢的主体装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实施中西南发展战略)

武钢中西南发展战略的正式提出并实施是武钢第三次创业的标志。武钢中西南发展 战略:联合中部、西部和南部以及周边地区骨干钢铁企业,优势互补,构建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市场控制力的世界级钢铁集团。2005年以来,武钢相继联合重组鄂钢、柳钢、昆钢,组建了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防城港钢铁项目获准开展前期工作。

作为武钢第三次创业的核心工程,武钢正在积极筹备的广西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基地项目,是武钢的希望工程、发展工程、生命工程。我们力争达到产品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和环保一流。防城港钢铁项目产品主要是热轧薄板、热轧宽厚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硅钢等国内大量需求的优质钢材,以及国内尚不能生产或尚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而依靠进口的高端钢材。目前,吹沙填海、筑防浪墙等基础工程正按计划推进。

(进军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

近几年,武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以及非洲为重点,通过海外参股、合资、控股等投资方式,获得海外的自由权益矿,极大的增强武钢资源保障能力。武钢总经理邓崎琳说,争取在未来的三五年间,使武钢的铁矿石实现自给自足。这既可摆脱武钢生产受制于人的局面,也是中国钢铁行业“走出去”整合资源,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成功模式。(2010年,武钢海外项目运回权益矿石588万吨)

同时,在海外设立了8家子公司、4个办事处,国际贸易正在做大做强。这里陈列的是爱新觉罗〃溥杰为“武钢驻东京代表处”的题词(1992年)。

近一年多来,武钢频频出手,开始在南北美洲、澳洲等地找矿,意在冲破困局,为中国企业赢得铁矿石谈判话语权:

2009年初,武钢以现金和技术入股,占有马达加斯加Bek-isopa矿区面积约287平方公里的矿产勘探及开采权60%的股份。目前该项目已获得马达加斯加政府支持,铁矿石储量约5.8亿吨;

2009年,武钢与澳大利亚CXM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南澳铁矿项目协议,联合开发铁矿项目;

2009年7月20日,武钢斥资2.4亿美元完成与CLM的股权交割,成为CLM最大股东,合作开发3个矿区,总资源量达到23亿吨。武钢可获得400万吨/年的高品位铁精矿;

2009年6月,武钢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WPG签署正式合作协议,成为WPG公司第二大股东,与其合资开发位于南澳大利亚中部的一处矿产。

2009年11月,又与委内瑞拉矿业集团公司达成协议,以中国价执行合同,标志着中国铁矿石采购价格是不再受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的制约(巴西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 必拓),对武钢矿石采购具有重大意义;

2009年,11月30日,武钢与巴西EBX集团签订矿山和钢铁项目合作协议,标志武钢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海外企业战略合作的又一重大举措;

2010年3月,武钢与中非基金签署协议,受让其持有的利比里亚中利联邦州铁矿项目60%的股份。

(自主创新)武钢一直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创新体制不断完善,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改善,并被国家命名为“创新型企业”。

(精品展区)

武钢是中国重要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拥有雄厚的自主创新实力。主要产品有热轧卷板、热轧型钢、热轧重轨、中厚板、冷轧卷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硅钢片、彩涂钢板、高速线材等。其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占年产钢材总量的82%。目前,武钢正大力兴建冷轧硅钢片、汽车板和高性能工程结构用钢三大精品基地。

高强度石油管线钢: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武钢的高强度石油管线钢,这种材料广泛的应用于“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上。

高速重轨:武钢能生产包括时速350公里铁路用轨在内的高速铁路重轨以及其它各种钢轨。单只长度最大可达100米。武钢高速重轨成功应用于“武广客专”等线路,并中标京沪高铁。

集装箱用钢:武钢是国内最早开发集装箱用钢的钢铁企业,是中集集团、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集装箱制造商的主要供货商。

汽车用钢:大家面前的车身,就是东风汽车公司于7月22日上市的风神S30轿车,其用料的85%以上采用的都是武钢汽车板,主要是高强度镀锌板和专业钢。这也是武钢首次全程参与汽车研制过程,包括车型设计、零部件设计到选材等各个阶段,生产出能满足汽车从整体结构到零部件性能的材料。武钢的汽车用钢主要包括汽车用热轧板、汽车用冷轧板和镀锌板,其生产工艺和产品综合质量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是我国汽车用钢的生产基地之一,为东风汽车集团、南京汽车集团、一汽集团、神龙汽车等40余家国内知名的汽车制造商提供钢材,助力中国汽车工业飞奔。这里选取了26个有代表性的、与武钢有合作关系的汽车品牌。

汽车轮胎帘线用材:武钢生产的汽车轮胎帘线用材成功代替了进口产品,并向贝卡 尔特公司、米其林等知名公司提供稳定供货。

高性能建筑用钢:现在在大家两旁的就是国家大剧院与“鸟巢”,它们都采用了武钢的高性能建筑用钢。“鸟巢”的总钢铁用量为4.2万吨,其中35%都采用的都是武钢的高性能建筑用钢。这种材料还用在了首都机场、国家图书馆、中央电视台新址和青藏铁路等一些重要的建筑与建设上。

桥梁钢:这边的就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模型,大桥的全长为36公里,预计使用100年,总的钢铁用量为80万吨,大部分都采用了武钢的桥梁钢,包括支撑大桥的5513根桩基。阳逻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等国内桥梁均使用了武钢的桥梁钢。

家电用钢:武钢的家电用钢产品规格齐全、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钢质纯净、性能稳定,板宽最大可达2米。已为海尔、格力、美的、格兰仕、LG等著名家电生产企业供货。

压力容器用钢:武钢生产的压力容器用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抗腐蚀和优异的焊接性能,已经成功应用于大庆低温乙烯球罐、三峡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工程机械用钢:武钢工程机械用钢被广泛地应用于制造各类工程机械和工程结构,如电铲、鼓风机、挖掘机、起重机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等。

军工钢:作为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武钢一直为我国的坦克、装甲车辆提供特种钢,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船舶用钢:武钢是国内最早生产船板的企业之一,是我国著名的船板生产基地。武钢的船舶用钢曾经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的称号。

硅钢:同样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称号的还有武钢的硅钢产品。硅钢被称为“钢铁皇冠上的明珠”,武钢的硅钢技术在国内占有绝对领先的优势,冷轧硅钢片产能世界第一,被广泛运用在机电的、家电、航空航天等电工钢领域。2008年6月,中国硅钢研究中心正式在武钢挂牌成立。武钢由此成为第一个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钢铁企业。武钢的冷轧硅钢片有无取向硅钢与取向硅钢。无取向硅钢用在了大型的发电机上,包括神州系列的导航仪上也采用了我们的无取向硅钢。取向硅钢就用在变压器上,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高磁感取向硅钢,也叫HiB钢,这种产品是我们硅钢里的顶级产品。

三楼:

(仿真区)这里是博物馆的“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仿真区,在这里,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钢铁的冶炼过程。矿山采掘:首先我们走入的就是武钢大冶铁矿的一个矿洞,在大家旁边的就是铁矿石。这里是两台采矿的挖掘设备。铁矿石是冶炼钢铁最主要的原材料。

高炉炼铁:炼铁就是将铁矿石在高温下冶炼成金属铁的过程。武钢现拥有大型高炉8座,容积从2500m3到3800m3,这些高炉技术先进,尤其是自动化水平很高。

高炉是横断面为圆形的炼铁竖炉,用钢板作炉壳,里面砌耐火砖内衬。高炉生产是连续进行的。生产时,从炉顶不断地装入铁矿石、焦炭、熔剂,从高炉下部的风口吹进温度高达1000~1300摄氏度的热风,同时喷入油、煤或天然气等燃料。高温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铁矿石中的铁元素被还原成液态铁。铁水从出铁口流出,生成的炉渣分别从出铁口和出渣口排出,煤气从炉顶导出。炼成的铁水将送往下一道工序——炼钢。

转炉炼钢:转炉区域是炼钢的中心环节。目前,武钢拥有国内外最大的转炉之一,标准公称容量达250吨。

经过预处理的铁水被注入到转炉之中,同时兑入废钢,在冶炼过程中还要加入一定比例的合金和石灰熔剂。冶炼时,转炉上方的氧枪下降到距离钢液面一定距离处开始吹氧,在它的搅动参与下,转炉内产生氧化反应,经过不断升温、降碳、去磷、去硫,并合金化,使铁水发生质的变化,最终转化成具有不同成分、可满足不同需要的钢水。随后,还要经过精炼装备如吹氩站、真空、钢包炉等,使钢水脱气、去夹杂,并进一步对成分、温度进行微调,以满足冶炼高难品种的需要。最后,液态钢水经过连铸工序浇铸成固态连铸板坯,经切割、精整后,即可送往后工序厂进行轧制。

R2轧机:轧钢是钢铁联合企业中最后一道工序,钢坯在轧钢厂经过轧制成为各种规格形状的钢材。武钢二热轧厂的 2250mm宽带钢热连轧机,采用了中国目前技术装备水平最高、生产板宽最宽、强度最大的现代化宽带钢热连轧机,产品质量可达国际先进水平。热板坯通过定宽压力机后,经轧制辊道被送到R2轧机,板坯最多可以轧9道次以获得所需中间坯厚度。形成合格的规格后,再经过剪切、冷却、精整等处理后,钢卷就可以出厂了。

硅钢森吉米尔轧机:该轧机可轧制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设备水平达当今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武钢硅钢产能已达到142万吨/年,为我国淘汰热轧硅钢片和减少进口作出了重大贡献。

(企业文化)作为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武钢一直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重视“软实力”的发展。50多年的发展,武钢形成了“质量效益,诚信共赢,创新超越”的武钢核心价值理念。这个展区就生动地展示了武钢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展示了武钢企 业文化的特色和成果。

武钢一直注重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人才培养,加强与高校的战略合作,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署协议,合作组建联合实验室;与武汉科技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

武钢不仅一直坚持自主创新,而且不断加大对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奖励。在2009年6月24日武钢科技工作会上,武钢领导为黄墨滨、张寿荣等人授予了“终身贡献奖”。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武钢在质量管理上不断寻求突破,逐步形成了具有武钢特色的质量效益型企业发展道理。71年代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80年代末总结出“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经验,并于90年代在全国推广。新世纪,武钢又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制度,走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道路”的企业战略,积极营造质量优先的文化氛围,“质量第一”的思想和“大质量”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2009年,武钢作为中央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企业,于3月15日举行了动员大会,3月16日党委中心组进行了第一次集中学习,7月13日召开了总结大会。武钢的学习实践活动历时4个月,取得了丰富的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

武钢作为特大型中央企业,在忠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带头构建和谐企业上彰显出表率风范:近5年来,武钢各类捐款总额达1亿元。在汶川地震后,武钢还派遣医疗队至灾区、武钢医院收治伤员、安排灾区学生来武钢职校学习、承担8.5万套活动板房钢材生产任务等,同时,对口帮扶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通山县、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等一批贫困村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008万元。

多年来,武钢不断深化以职代会和厂务公开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摸索出一套有特色的职工民主管理做法,如实行“值班厂长”、“职工议事厅”、“总经理与职工代表对话”等,这里有武钢职工开展民主管理的活动照片。

这里展示的是武钢文体活动的情况。每年元旦的“迎春长跑”、“五一歌会”等都是武钢传统的文体活动。

(钢城变迁)这个展厅记录了武钢人50年来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

号称“荒五里”的蒋家墩,原是一个荒凉的小渔村,自武钢在此兴建,便有了一个崭新的地名——红钢城,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变化与发展,这里已经成为了华中地区的钢铁重镇。红钢城也是武钢人最早的职工生活区。

武钢有一句话“父辈甩大锹、儿子点鼠标”。在过去生产技术落后的年代,职工的 劳动强度是很大的,如今,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大量使用,职工们只用在宽敞明亮的操作室里轻点鼠标就能完成一系列的操作。

武钢人上下班用的通勤工具五花八门,除了飞机没有用过,几乎都曾使用,如50、60年代乘坐的闷罐子火车,轮船,卡车,客车,电车,自行车、步行,现在许多人还开着私家车上班。50年里,职工住宅条件、生活环境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坚持科学发展观,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态企业,更是武钢的一大成果。多年来,武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以每年10%以上的投资比例用于提高环保整体装备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成效显著。几十年前,曾有人自嘲,说武钢的麻雀都有颜色,烧结厂的麻雀是红的,炼铁厂的麻雀是黑的。现在,蓝天白云,遍地绿茵,到处都有悦目的风景。武钢就是这样又好又快地发展着。

(企业荣誉)武钢的发展不仅得到了国家四代领导人的关注,许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都曾来到武钢视察,并且留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

武钢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企业,在大家身后的劳模榜,记载了武钢从1958年至今、1920位荣获了全国、省市各级劳模称号的优秀职工。他们是武钢的骄傲和自豪。

这里还记载了武钢历任主要领导的姓名,以及国家领导人视察武钢时留下的题词与题字。

各位观众,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再次感谢您的参观!

第五篇:昆虫博物馆讲解词

昆虫博物馆讲解词

大家好!

欢迎参观昆虫博物馆,我是讲解员,下面由我带领大家参观。

昆虫博物馆创建于1987年6月,是中国第一个国立昆虫博物馆,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昆虫博物馆,包括展览、收藏、科学研究三大部分,收藏国内外昆虫标本120多万号。现在大家参观的是展览部分,采用仿生建筑,外形像一只巨大的甲虫,总建筑面积为3600多平方米。

现在大家看到的“崇尚科学,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持续发展”是昆虫博物馆的创始人、世界著名昆虫学家周尧教授在1999年昆虫博物馆二期工程落成时的亲笔题词,也是我们办馆的指导思想。

昆虫博物馆分上下两层五个展厅,现在请随我参观第一个展厅--昆虫生命厅!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起源于3亿5千万年以前的泥盆纪,比恐龙出现的时间还要早近一亿年。在已知的150多万种动物中,昆虫就占了四分之三,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我们到处都可以发现昆虫。与恐龙同时代的昆虫个体硕大,当时的蜻蜓就有76厘米,犹如一只大鸟。展柜中陈列的是古老的昆虫化石,一亿5千万年前晚侏罗纪的蜻蜓化石,还有蜉蝣、蜚蠊等化石。

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动物的统称,它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膀6条腿,一生发育多变化。大家可要记住了,只有6条腿的动物才是昆虫,多一条或少一条的都不是。大家看看这些动物,它们都不是昆虫,它们是昆虫的近亲,与昆虫都属于节肢动物,但它们的足多于6条,象蜘蛛、蝎子有8条腿,蜈蚣和马陆的腿就更多了。

知道了什么是昆虫,下面我们再详细了解一下昆虫的体躯构造,昆虫体分三段--头、胸、腹,我们先看头部。头部是昆虫的取食和感觉中心,昆虫种类繁多,由于生存环境和取食习性的不同,它的口器也分化成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咀嚼式口器,如蝗虫、蟋蟀等,它们的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部分组成,主要取食固体食物;第二种是虹吸式口器,如蝴蝶和蛾等,口器由一根长长的喙管构成,主要吸食花蜜、露水等液体食物;第三种是刺吸式口器,如蚊子和知了等,它们的口器特化成针管状,可以直接刺入人的皮肤和植物组织,吮吸血液或汁液。当蚊子刺吸人体时,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口针插入皮肤后先注射唾液酶,这样就将体内携带的病毒、细菌等传给健康人群。蚊子可以携带和传播80多种疾病,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动物。最后一种是舐(shi)吸式口器,如苍蝇等,取食时用唇瓣直接添吸植物表面汁液。

昆虫头部还有一对触角,就象天线一样,感受外界信息。灵敏度让人吃惊。如,雌性天蛾释放的信息素只有0.0001毫克,而雄性天蛾在十几公里以外就可以嗅到这种气味。当前,美国一些昆虫学家利用受过训练的蛾类来探测出人造爆炸物、大麻等非法危险物品,试图训练蛾类成为未来的反恐精英。昆虫触角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棒状,连珠状,羽毛状等等。

昆虫的头部常常还有一对复眼和1-3个单眼,单眼一般只能辨别光线的强弱,复眼能够成像,复眼是由许多6边行小眼组成。昆虫中眼睛最多的是蜻蜓,蜻蜓的复眼是由28000多个小眼组成。许多昆虫也像人一样有听觉,不过它们的耳朵不长在头部,蝗虫的耳朵长在腹部的第一节,蟋蟀的耳朵则长在前足胫节上。

了解完昆虫的头部,我们再来看看昆虫的胸部,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有三对足两对翅。昆虫的跳跃、飞行等运动是靠胸部来完成的,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在长期的进化中昆虫的足发生了分化,根据其功能可分为步行足、跳跃足、游泳足、攀援足、携粉足等等。蝗虫的后足很发达是跳跃足,一次跳跃的距离可达体长的100多倍。跳蚤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一次弹跳高度可达其体长的200倍,相当于人跳400米高。航空专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英国一飞机制造公司从其垂直起跳方式上受到启发,成功设计制造了几乎可以垂直起落的鹞式飞机。除了三对足,昆虫的成虫一般都有两对翅,根据翅的构造可分为鳞翅,鞘翅,覆翅、膜翅等等。

下面我们来了解昆虫的第三段腹部,腹部是昆虫的生殖和消化中心,是昆虫重要的繁殖器官。昆虫大多数是两性生殖,也有孤雌生殖的,甚至还有一些种类既可以两性生殖,也可以孤雌生殖,大多数昆虫是卵生,也有少数卵胎生、胎生等。昆虫一生从卵孵化到长成成虫,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称为变态。昆虫的变态可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不完全变态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完全变态的昆虫有蝴蝶、蛾子等,不完全变态的有蝗虫、螳螂、蜻蜓等。

现在大家看到是好爸爸负子蝽,负子蝽是水生昆虫,雌性负子蝽将卵产在雄性的背部,由雄性负子蝽担负养育子女的重担,因此被称为好爸爸。

现在请看园柱形展柜内的胡蜂蜂巢,俗称马蜂窝。蜂巢由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六棱柱形小蜂房组成,每个小蜂房的底部由3个相同的菱形组成,是最节省材料的结构,且容量大,极坚固,令许多专家赞叹不止,蜂窝结构在建筑上广为应用。

昆虫是大自然的歌手,昆虫鸣叫的声音,实际上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语言,这里展示了昆虫鸣叫的三种原理:一种是鼓膜震动发声,如知了的鸣叫;二是翅膀震动发音,如蜜蜂、牛虻等;三是翅膀摩擦发声,如蟋蟀,螽斯等。

昆虫的生活习性多种多样,蚂蚁、蜜蜂、白蚁等昆虫喜欢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生活,称为聚集习性;食性也很复杂,有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等,如苍蝇就是腐食性,七星瓢虫则是肉食性或捕食性。有些昆虫的成虫雌雄个体外部形态差异很大,如独角仙、锹甲等。

昆虫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经过长期进化,形成了保护色和拟态两种保护方式,请大家仔细看,树枝上一片片枯叶,并非枯叶,它其实是枯叶蝶,伪装的非常巧妙,被称为伪装大师。还有竹节虫、角蝉等。

昆虫家族厅

现在请大家参观第二展厅昆虫家族厅。

昆虫纲已知种类有100多万种,分类学家按照亲缘关系把昆虫纲分为33个目。这里按照进化顺序介绍33个目以及各目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种类和常见种类:

缨尾目昆虫:是比较原始的无翅小型昆虫,由于它们身上有银灰色的鳞片,尾部有二根或三根细长的尾须,因此被称为衣鱼。全世界已知种类有570多种,中国已知约20种。是常见的书籍和衣物害虫。

蜉蝣目昆虫:蜉蝣目(Ephemeroptera)目名源自希腊文,意为 “仅一天的生命”。中国也有“朝生暮死”之说,其实古人对蜉蝣不了解,蜉蝣一般为水生,它的幼虫称稚虫生活在水中,寿命长达数月到1-2年,成虫不食,寿命短,一般只活几小时。古人借蜉蝣的“朝生暮死”来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蜻蜓目昆虫:蜻蜓昆虫比较原始,常见的有蜻蜓和豆娘,它们都有美丽的翅,纤细的身体,硕大的复眼和极短的刚毛状触角。蜻蜓繁殖离不开水,我们经常说的蜻蜓点水其实是蜻蜓在产卵。蜻蜓的幼虫叫稚虫,统称水虿,水生。蜻蜓与豆娘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蜻蜓的翅一般透明无色,豆娘的翅常常有较深的颜色;停息时,一般蜻蜓四翅平展,豆娘四翅斜立于体背。

蜚蠊目昆虫:蜚蠊俗称蟑螂,体扁平,头常折于胸部下方,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善奔跑,多数种类夜间活动。是重要的卫生害虫,常见的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

等翅目昆虫:俗称白蚁,是一类小型昆虫。通常集体生活,有复杂的社会组织及分工。它们以木材纤维为食,肠道里有一种特殊的,可以消化纤维的细菌。有些生活在土中,在地下筑巢或地面筑巢成塔状,称为“蚁塔”。有些生活在木材中,是家俱、建筑物及树木的重要害虫。普通白蚁无翅,只有繁殖蚁才有翅,交尾后翅从基部脱落。

螳螂目昆虫:螳螂目昆虫最显著的特征是:头部三角形,能灵活转动;前胸延长;前足特化成镰刀般的捕捉足。姿态优雅的螳螂是昆虫界最冷酷的猎手,他们捕食几乎所有的昆虫,包括自己的同类。雌雄螳螂交尾后,雌螳螂常常会将雄螳螂吃掉,以补充营养,繁殖后代,而雄螳螂有时会心甘情愿的被吃掉,因此说螳螂是自然界的好丈夫,有忠贞不渝话螳螂之说。

虫修 目昆虫体棒状或阔叶状,酷似植物。棒状的称竹节虫或杆虫修,体阔叶状的称叶虫修。虫修目昆虫种类不多,但都是中型到大型昆虫,有些种类体长可达65厘米,是世界最长的昆虫。

直翅目昆虫就是我们常见的蝗虫、螽斯、蟋蟀、蝼蛄等,中国已知近2300种,其中蝗灾是三大自然灾害之一。直翅目昆虫前胸背部为发达的马鞍状,后足为跳跃足,前翅为皮革质的覆翅,后翅为膜质,飞行能力强,为不完全变态。蟋蟀好斗成性、蝈蝈鸣声动听都是重要的观赏昆虫。

同翅目昆虫我国已知约7000种,大小和外形非常悬殊,蝉和蚜虫都属于这个目。口器为刺吸式,前翅质地均匀,停息时翅置于背上呈屋脊状。其中有不少是农林重要害虫,如蚜虫、介壳虫。

半翅目昆虫俗名叫“蝽”,我国已知近4000种。刺吸式口器,前翅一般为半鞘翅,腹部具有臭腺。泰国的面具虫就属于半翅目蝽类,看它多象京剧的脸谱。

鞘翅目昆虫便是我们常说的甲虫,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一些漂亮的种类是收藏家渴望的珍品。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占昆虫总数的1/4,是昆虫纲最大的一个目。中国已经发现超过19000种,实际数量还远不止此。甲虫体型大小悬殊,前翅角质化为坚硬的壳,起保护后翅和腹部的作用,膜质的后翅才是作飞翔用的。展柜中陈列有各种甲虫,如金色条金龟、红色条金龟、贝氏条金龟,咖啡巨犀金龟等等。蜣螂俗称“屎壳螂”,取食牛粪、羊粪等,是自然界的清道夫,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从我国引进神农蜣螂,来解决牛粪羊粪带来的草场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这里还有瓢虫、叩头虫、荧火虫、各种天牛等等。

襀翅目昆虫又叫石蝇或襀翅虫,体形不大,中国有近400种。共同的特点是头部宽大,有一对细长柔软的丝状触角,咀嚼式的嘴已经退化。它们只有1到5厘米长,身体与蜉蝣一样,也是柔软纤弱的。成虫翅看上去发达,但实际飞翔力很弱。一般栖息在流水附近的树干或岩石缝隙内,幼虫生长在水里,对水质要求很高,目前此类昆虫已经被作为水质监测昆虫。

广翅目昆虫虽然在中国不到100种,但在野外,我们会有机会遇见这些身体中型至大型,引人注意的,看起来非常古怪的昆虫。它们的触角细长多节,复眼发达而突出,单眼三个。广翅目雄虫往往有极其巨大的腭,宽大的翅膀为膜质。发达的前胸呈长方形,可以活动。粗大的腹部没有尾须。飞翔力很弱,平时一般停在水边的岩石或树干上,傍晚有时会在水面轻飞。幼虫就栖息在水底,肉食性。

脉翅目昆虫翅膜质透明,脉序网状,具翅痣,口器咀嚼式,完全变态。包括草蛉、粉蛉、蚁蛉等。中国有3600多种,绝大多数种类为肉食性,捕食蚜虫等农田害虫。

鳞翅目昆虫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蝴蝶与蛾,多为中型至大型昆虫。虹吸式口器,平时像发条一样蜷曲在头下,吸食时伸出,可以探入花心吮吸花蜜。蝴蝶和蛾外貌很相似,容易混淆。怎样区分蝴蝶和蛾子呢?我们只要抓住关键,注意它们的触角构造,就不会闹笑话了。蝴蝶的触角为棒状和锤状,端部膨大,基部细长;而蛾子触角是丝状或羽毛状。蝴蝶多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间活动;蝴蝶停止时,两对翅常常竖起来,而蛾子停止时两对翅则平铺覆盖在身体背部。这里展览的蝴蝶品种以凤蝶、粉蝶、蛱蝶、斑蝶、娟蝶等为主。

毛翅目昆虫小至中型。咀嚼式口器,触角细长,约与身体长度相等。成虫似鳞翅目的蛾类,因此俗称石蛾。

长翅目昆虫种类较少,通常地域性很强。头部向下延长成喙状,雄虫腹部末端球状的外生殖器常向上翻卷,形似蝎子,因而本目昆虫一般称为蝎蛉。

双翅目昆虫为昆虫纲中第二大目,常见的有苍蝇、蚊子、牛虻等。它们只有1对前翅,后翅特化成平衡棒。复眼很大,占头部的大部分。多数种类为卫生害虫,有些为天敌昆虫。

膜翅目昆虫为昆虫纲中第三大目,全世界已知约12万种,中国已知2300余种。翅膜质二对,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雌虫常具针状产卵器,有时具有蛰刺能力。完全变态。包括蜜蜂、蚂蚁等。

以上参观,我们认识了昆虫大家族中的一些主要类群,虽然人们常认为昆虫是微不足道的小动物,其实它们在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全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昆虫生物多样性。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世界名蝶展区,展区内收集了世界各国的一些名贵及珍稀的蝴蝶,包括一些国家的国蝶。

闪蝶科是只分布于南美洲的种类,由于翅面能够闪烁绚丽的金属光泽而得名闪蝶,多为金属蓝色或灰白色,日间活动,飞翔敏捷。全世界有80多种。闪蝶的鳞片在结构上非常复杂,由多层立体的栅栏构成,光线照射到翅上时,会产生折射、反射和绕射等物理现象,于是闪蝶翅上的复杂结构在光学作用下就产生了彩虹般的绚丽色彩。

光明女神蝶,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也是秘鲁国蝶,数量极少,十分珍贵,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其前翅两端的颜色由深到浅蓝不断变化,整个翅面犹如蓝色的天空镶嵌一串亮丽的光环,呈V字形,给人间带来光明。不仅体态婀娜,展翅如孔雀开屏,在阳光下蝶翅光彩熠熠。

这里还有巴西的国蝶大蓝闪蝶,哥伦比亚国蝶--寨浦路斯闪蝶,产于秘鲁的夜明珠蝶,酷似猫头鹰的猫头鹰蝶,瑞典国蝶--鹤顶粉蝶;美国国蝶--君王斑蝶;日本国国蝶大紫蛱蝶;澳大利亚国蝶天堂凤蝶。还有长袖凤蝶,非洲白凤蝶、曙凤蝶、白斑园蛱蝶等。

阿波罗绢蝶是俄罗斯国蝶,也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同时还有中华虎凤蝶、三尾凤蝶等。

金斑喙凤蝶是中国国蝶,也是中国特有物种,是世界濒危物种,中国I级保护动物,也是国际上最昂贵的蝴蝶之一。极为罕见,仅分布于海南、广东、福建、广西等少数地区。翅上鳞粉闪烁着幽幽绿光。前翅上各有一条弧形金绿色的斑带;后翅中央有金黄色的斑块,后缘有月牙形的金黄斑,后翅的尾状突出细长,末端一小截颜色金黄。

在蝴蝶世界中,有些种类雌雄个体存在很大差异,大家看这些大凤蝶,雌雄外形,色彩悬殊,判若两种蝴蝶,体型较小,外形漂亮的是雄蝶。

最后看到的是印尼国蝶绿鸟翼凤蝶,马来西亚国蝶红颈鸟翼凤蝶。

这里是两个3米多高有几百只蝴蝶和甲虫组成的百蝶起舞图和甲虫方阵,给人以遐想。对面有三幅蝶翅画,由蝴蝶翅膀拼贴而成。中间这一幅《满庭芳》,长1.8米,宽1.2米,画中古代仕女手执蒲扇,风姿绰约,飘然起舞,墙上凤凰戏珠,彩蝶纷飞,地下落英缤纷,创作富有诗意,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与众不同的是,这画是立体的,是用5000多枚蝴蝶的翅膀一片片拼贴而成。

现在大家看到位于大厅中间的是多媒体互动区。这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下,由我们昆虫博物馆自主研发的多媒体软件,包括昆虫的变态,昆虫的鸣叫,昆虫的消化系统,昆虫记忆游戏等多媒体软件。其中昆虫的变态采用了最新的3D和VR结合技术,屏幕上的昆虫可以随游客的手指头任意翻转,放大、缩小等,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现在请大家上二楼参观。楼梯口向上看到的是我们昆虫博物馆的馆徽,中间的蝴蝶是我们国家的国蝶金斑喙凤蝶。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3幅蝶翅画,是由巴西希利凯公司收制作的,中间这一幅《蝶王传四代》,用了7988只巴西名蝶--大蓝闪蝶拼贴而成。

昆虫与人类厅

现在大家参观的是第三展厅昆虫与人类厅。在人类历史上,蝗灾常与水灾、旱灾相间发生而成为危害人类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它对农业、牧业甚至林业均可造成毁灭性破坏。自公元前707年至1935年(2642年)我国共发生蝗灾796次,平均每三年发生一次。那么除了蝗虫,还有很多危害人类以及农作物的昆虫称为害虫,而能够给人类创造产品,满足人类需求的昆虫称为益虫。害虫要加以控制,益虫需要保护。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害虫。家庭害虫:有很多生活在人类居住的环境,为害粮食、衣服、书籍、建筑等。书籍常常会被衣鱼等害虫蛀食,皮衣、毛衣等衣物会被皮蠹等蛀食。白蚁是为害建筑物的害虫,栋梁、椽柱甚至会被白蚁从中蛀得空空的。蟑螂出没于家庭、宾馆的厨房,是最常见的家庭害虫,只要有一毫米的缝隙它就可以自由出入,被蟑螂取食、污染的食物,不但带有大量细菌,甚至可以致癌,要想彻底消灭蟑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卫生害虫,能够传播疾病,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昆虫称为卫生害虫,如苍蝇、蚊子、臭虫、跳蚤、虱子等等。蝇类可携带多种病原体,包括肝炎和天花等病毒,伤寒、痢疾、霍乱、炭疽、麻风、结核等细菌,常见种有家蝇、红头丽蝇、丝光绿蝇、黑麻蝇等。

蚊子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动物,可以传播80多种疾病,包括疟疾、登革热、丝虫病和乙型脑炎等。我国常见的蚊子有:淡色库蚊、白纹伊蚊。

跳蚤可以传播鼠疫,14世纪(1348年到1352)在欧洲大流行的鼠疫--“黑死病”,死亡人数达到2500万人,占欧洲人口的1/4。

农作物害虫主要为害农作物,中国农作物害虫有1500多种,每年造成的损失有5400万吨。

水稻害虫,全世界有1300多种,中国有380多种,最常见的有稻蝗、稻螟、稻苞虫、稻飞虱和叶蝉等。二化螟和三化螟是主要的水稻螟虫,为害水稻茎秆;稻包虫是一种蝴蝶,幼虫吐丝将稻叶缀苞为害;稻飞虱刺吸为害,导致生长受阻,严重时稻丛成团枯萎,并传播病毒病。

小麦害虫,中国有237种,常见的有小麦吸浆虫、麦蚜虫、麦红蜘蛛以及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其中,小麦吸浆虫为世界性害虫,以幼虫为害花器和吸食麦粒的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受害严重时几乎绝收。

禾谷类杂粮害虫,中国有500多种,主要有粘虫、玉米螟等。亚洲玉米螟为多食性害虫,以幼虫钻蛀茎秆、玉米棒,也为害叶片。该虫分布很广,国内除西藏、青海未见报道外,其它各省均有发生,每年因玉米螟造成的产量损失在30%以上。粘虫是迁飞性害虫,猖獗发生时,可将整株作物的叶片吃光,仅留残秆,损失严重。

棉花害虫,中国已发现的有310多种,重要的有30多种,每年因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有棉蚜、棉铃虫、红铃虫等。棉铃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其幼虫钻蛀棉铃常常造成绝收,严重影响我国棉花的产量及棉织品出口。棉铃虫还钻蛀番茄、辣椒等果实。

储粮害虫,危害储粮的昆虫有200余种,全国每年损失达几百万吨。储粮被害虫危害以后,不但在数量造成重大的损失,而且也使品质大为降低。有些人认为储粮害虫是粮食中自然长出来的。因为他们在粮食入仓时,并没有发现害虫的踪迹,但是在入仓后不久,就出现了各种害虫,因此使他们就错误认为,害虫是由粮食中自己长出来的。其实不然,储粮中的害虫不会自己产生,它们都是通过粮食在田间生长、收获和储藏的过程中,侵入到粮食中的。如麦蛾和豌豆象,它们既能在仓库中危害储粮,也能在田间取食为害。当粮食作物在田间生长时,它们就从隐蔽场所飞到田间,在稻穗、麦穗、豆荚上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即钻入到粮粒内部为害,这时由于它们身体很小,我们不易发现它们,当粮食收获后进入仓库时,它们随着粮食也被带到仓库中。经过一段时间,它们发育长大变成了成虫,钻出了粮食,这时我们才发现粮食中突然出现了害虫。还有一些害虫,能够从田间飞向粮仓,侵入到粮食中为害,如谷蠹、绿豆象、皮蠹等。

玉米象是大家比较熟的一种贮粮害虫,成虫啃食,幼虫蛀食小麦、玉米等。印度谷螟蛀食谷物及其制品。烟草夜蛾,也叫烟青虫,幼虫取食嫩叶,咬成缺刻和孔洞,或钻蛀花蕾与果实,为害烟草。

蔬菜害虫,我国蔬菜害虫有200多种,比较重要的有30-40种,为了防治这些害虫,人们不得不大量使用农药,从而导致蔬菜瓜果等存在农药残留残毒,影响人类健康,现在生产上使用无公害农药以及生物防治,农药残留已经大大降低。

菜粉蝶属于鳞翅目粉蝶科,是最为常见的蝴蝶之一,幼虫又称菜青虫,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芥菜、油菜等蔬菜。幼虫食叶造成孔洞、缺刻,同时排出大量虫粪,污染叶面和菜心,并可引发软腐病。

蝽属于半翅目蝽科,又叫椿象、臭板虫、臭大姐等,有臭腺,受到惊吓、干扰、攻击时会产生很难闻的气味。成虫、若虫吸食叶片、嫩梢和果实的汁液,受害果实畸形。常见种类有茶翅蝽、麻皮蝽、荔枝蝽象等。

桃小食心虫,幼虫蛀食苹果、梨等果实,严重影响果品品质。还有桃蚜、旋纹潜叶蛾,柑橘凤蝶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加害果蔬,给生产造成损失。

柑橘凤蝶属于鳞翅目凤蝶科,又叫花椒凤蝶,幼虫为害柑橘和花椒等叶片。

森林害虫,中国已知的森林害虫约2400种,最重要的 20余种中包括松毛虫、松干蚧、华山松大小蠹、光肩星天牛、杨扇舟蛾等。它们的侵袭或寄生严重时引起林木或整个林分的死亡和生态环境恶化。森林害虫常常被誉为不冒烟的火灾。常见的为害树干的害虫包括鞘翅目的小蠹、天牛、吉丁虫、象甲;鳞翅目的木蠹蛾及透翅蛾,膜翅目的树蜂等。

天牛属于鞘翅目天牛科,以幼虫钻蛀为害树干木质部,破坏养分运输,导致植株死亡。常见种类有星天牛、桑天牛等。其中黄斑星天牛导致三北防护林的杨树大面积死亡。

小蠹属于鞘翅目小蠹科,主要为害衰退和濒死的林木,以幼虫在树皮下为害,导致皮层脱落和整株死亡。常见种类有:华山松大小蠹、纵坑切梢小蠹。

现在向大家介绍有益昆虫,首先是蜜蜂,人类养蜂已经有9000多年的历史,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蜂产品深受人们喜爱,我国是世界养蜂与蜂产品大国,仅就蜂王浆一项,年产量已突破2千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90%左右。蜜蜂也是自然界的主要的授粉昆虫。自然界85%以上的被子植物为虫媒植物,也就是说是通过昆虫的媒介才能授粉,结实。除了蜜蜂访花授粉外,还有很多传粉昆虫它们在植物的开花结实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传粉昆虫就没有自然界的姹紫嫣红。

养蚕起源于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养蚕第一大国。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以“丝国”而闻名于世,并通过“丝绸之路”向世界传播养蚕技术。目前,全世界养蚕的国家大约有40多个,中国是最大的蚕丝生产国,蚕丝产量占世界产量的3/4。

家蚕,又叫桑蚕、蚕。蚕的一生经过卵、蚕(幼虫)、茧蛹、蚕蛾四个阶段。蚕吐丝结茧是为了保护蛹,茧通常有多种颜色。养蚕除了缫丝织绸做衣服外,蚕的粪便叫蚕沙可以提取叶绿素;僵蚕可以入药;蚕蛹可以食用;雄蚕蛾可以炮制成保健酒。

目前人们饲养的主要为家蚕,除此之外,还有柞蚕、蓖麻蚕、天蚕、琥珀蚕,樟蚕、乌桕蚕等,其中天蚕蚕丝墨绿色带有金属光泽,被称为丝中钻石,价格非常昂贵。

食用昆虫,昆虫作为人类食物吃的历史的源远流长,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食用昆虫的习惯。全世界已知可供人类食用昆虫有3650余种,如蝗虫、蚕蛹、蚂蚁、蝉、龙虱、田鳖、黄粉虫、天牛、象甲等。食用昆虫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营养丰富,大多数食用昆虫的蛋白质质量在50%以上,而且属于可更新资源,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食物转变率高等优点,一些种类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很有开发前景的食品资源。

展柜中,大家看到的黄粉虫,又名面包虫、旱虾,原是一种仓库害虫,分布于世界各地。现在作为一种食用昆虫被广泛饲养。黄粉虫营养价值很高,幼虫被作为甲鱼、蝎子、观赏鸟类和鱼类等经济动物的活饲料。目前,几乎在各地花鸟鱼虫市场都有出售。

工业原料昆虫,一些昆虫它们的产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白蜡为一种介壳虫--白蜡虫雄虫的分泌物用途很广,除了制作蜡烛照明外,还广泛用于印染、化工、医药、机械制造等行业。五倍子是蚜虫寄生所造成的虫瘿,富含单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医药原料。紫胶,也就是火漆,是一种介壳虫--紫胶虫的产物,具有绝缘、防潮、粘着等作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另外还有胭脂蚧,可以提取洋红,作为天然颜料用于化妆品。

药用昆虫是我国中药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草纲目》中记载了73种,迄今为止,已报道具有药用价值的昆虫有300余种,以昆虫入药的古今验方近2000例,其中临床报道应用的抗癌昆虫就有12目25科112种,最有名的药用昆虫是冬虫夏草,目前每公斤10多万元,它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它是由虫草菌寄生于土壤中的蝙蝠幼虫,使幼虫僵化,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主产于我国青藏高寒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冬虫夏草具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咳、秘精益气、专补命门”的功效。展柜中陈列的还有斑蝥、蝉蜕、蚕沙、九香虫、地鳖虫、僵蚕、蚂蚁、冬虫夏草等药用昆虫。

环保昆虫。蜣螂、埋葬甲等腐食性昆虫,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屎壳郎(神农蜣螂)是我国常见的腐食性昆虫。可以快速分解动物粪便。澳大利亚曾从我国引进神农蜣螂解决因牛羊等动物粪便堆积而出现的草场退化的现象。

有些昆虫用于司法鉴定,称为法医昆虫。一般人死10分钟后,苍蝇就会在尸体产卵,卵孵化成蛆,再变成蛹,最后成虫破壳面出,根据尸体上昆虫的种类和虫态,可为破案提供佐证。

另外,昆虫在仿生学研究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昆虫机器人,萤火虫与冷光源,蝇眼与照像机,蜂巢窝纸,步甲与二元化武器,蜻蜒翅痣与飞机平衡重锤等。

天敌昆虫。许多昆虫能够捕食或寄生其他昆虫,保护和利用自然界的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是害虫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叫生物防治。有了害虫打农药,弊端不少,一是成本高,二是易污染环境,三是时间长了虫会产生抗药性。因此,生物防治是一很好的办法。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虫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常见捕食性昆虫有瓢虫、步甲、虎甲、螳螂、猎蝽、胡蜂等等,寄生性的有姬蜂、小蜂、寄蝇等等。

昆虫学家周尧教授

周尧教授1912年生于浙江鄞县上周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农庭。1932年9月-1936年6月就读于南通农学院,受尤其伟教授影响,对昆虫学产生了极大兴趣。1936年去意大利那波里大学,在世界昆虫分类学权威西尔维斯特利(F.Silvetri)教授的指导下攻读昆虫学博士学位,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祖国河山遭到日本践踏,他悲愤不已,深感“不杀大虫,杀小虫何用”,1938年毅然辞别西尔维斯特利教授回到祖国。回到广州的第二天,就穿上军装,投笔从戎,随军到了抗日前线。

1939年5月到10月,他以昆虫学家专家身份参加了中英庚款懂事会川康科学考察团,同年11月被聘为西北农学院教授,从此扎根祖国西北,把一腔爱国热情都倾注在昆虫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事业上。

1948年关中解放前夕,国民党发动内战已迫近西北农学院。在**中,学校其他负责人和一般教师逃离出走,周尧教授却留在学校,以实际行动保护学校财产免受国民党军队的破坏和劫掠。

1949年西北农学院解放后,周尧教授精神焕发,加倍努力,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为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学科的发展,为祖国昆虫学事业的繁荣及我国农业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在教书育人方面,周尧教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专业的普通昆虫学教学。他重视课堂讲授,讲课思路清晰,内容纯熟,语句简练。表达确切生动,板书工整,再加上他画昆虫图的独到功夫,紧紧地吸引了学生。他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尽力把讲课和实验结合起来,根据昆虫分类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使学生听、看、做、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常带领学生到田地间观察和采集标本,结合实际,传授技术,帮助学生认别昆虫。在他的引导下,学生对昆虫很感兴趣。通过他的讲授使苦燥无味的昆虫分类学变成了活生生的昆虫大千世界,使听者既受到教益。又是一种享受,有同学形容,听周先生讲课,大有“如坐春风”之感,在60多年的教书生涯中,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桃李满天下,有的已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为杰出青年,或成为省、部跨世纪人才。学生们和周尧教授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宜。

周尧教授毕生致力科学研究,著述等身,成绩卓著,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组织和领导小麦吸浆虫研究,对控制这一危害极大的害虫做出了重大贡献,该研究室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他知识渊博,研究领域宽广,在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方面建树尤多,先后发表昆虫学论著200多篇(册),建立了23个新亚目,45个新总科和2个新科,发现400多新种与新属,采集标本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从1956年开始研究我国古代昆虫学史,并出版专著两部,此研究创立了我国昆虫史的新学科并为之奠定了基础。其中《中国昆虫学史》一书多次出版,被国外专家誉为“不朽的著作”,1990年获中国优秀科技史图书一等奖,1994年主编出版的《中国蝶类志》为中国昆虫学划时代的科学巨著,全书100万字,彩色照片5000余幅,包括中国蝴蝶12科366属1800余种及亚种,其中新种新亚种85种。原国家科委宋健主任称其为“科学界创举”。1997年完成了《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一书,为全国研究蝴蝶属证与翅脉最全的专著,使中国蝴蝶研究达到更加完善的地步。

周尧教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昆虫学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科技活动组织者和科技事业开拓者,早在他上大学期间,就创立了昆虫趣味会这一全国性学术团体及《趣味的昆虫》杂志。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创立了天则昆虫研究所,并主编《昆虫与艺术》《中国昆虫学杂志》等期刊。文革结束后,1979年受全国昆虫学家的委托创办《昆虫分类学极》,至今己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种刊物及700余位科学家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昆虫分类学界有影响的学报之一。1980年建立了西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1987年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昆虫博物馆,该馆1999年扩建二期工程对外开馆,2005年又完成三期工程并正式投入使用,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昆虫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1988年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民办出版社--天则出版社。1996年为了推动中国蝴蝶研究的发展,保护和持续利用蝴蝶资源,他又发起创立了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

1996年6月,为了弘扬周尧教授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的精神;鄞县人民政府在鄞县建成周尧昆虫博物馆,同时奖励周尧教授奖金人民币60万元。周尧教授为加速培养和造就昆虫分类学跨世纪人才和优秀学术带头人,促进我国昆虫分类学事业的发展,除将其中的20万元捐献给鄞县周尧昆虫博物馆外,将其余的40万元奖金连同他多年来的稿费等积蓄全部捐献用于设立周尧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极大的鼓舞了青年一代昆虫分类学工作者。

周尧教授曾先后担任西北农学院总务长、植物保护系主任、西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所长、昆虫博物馆馆长,并先后兼任过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医学院教授、西北林学院名誉教授、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所长、西北五省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主任顾问、中国昆虫学会理事、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学会理事、西安世界语学会名誉会长、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圣马利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昆虫知识》、《中国动物志》等杂志及很多系列丛书的编委等职务,为陕西省及全国昆虫学会、科技史学会、世界语学会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周尧教授仿真硅胶塑像,是他60-70岁时的英资。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杰出人士、中外著名的农业科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优秀的编辑、出版家,世界语活动者、学术团体的领导人和工作者。1979年国务院授予他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意大利那波里大学授予他荣誉奖状,1985年当选为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香港亚洲农业发展基金会授予他“亚洲农业杰出人士”称号并授于金奖。他也是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他的“爱国、敬业、惜时,乐群”精神,体现了一个爱国科学民主人士的高尚品德,值得每个人学习。

昆虫文化厅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五千多年来,昆虫与人朝夕相伴,映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昆虫文化。

丝绸文化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昆虫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的国家,从历史资料的考察、考古学的发掘,证明在6900年前我国人民就已经养蚕,并利用蚕丝来纺织了。这张图片展示出山西夏县西阴村距今5600-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半个蚕壳。这张图片展示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4700年前的丝绸残片中,每平方厘米内丝线经纬度密度就有52根和48根,纺织技术已达一定水平。在《诗经》305篇诗歌中,与蚕桑有关的就达27篇。这些诗歌的描写证明了蚕业由长江下游逐渐向黄河流域普及的过程。到了鼎盛的唐代,中国丝绸走向世界,形成了东起长安西到罗马的“丝绸之路”。那些辗转到达欧洲的丝绸由于穿起来滑爽柔软,看上去具有珍珠般的光泽,而且花样繁多,简直令欧洲人爱不释手。丝绸在古罗马与黄金等价。有趣的是,古代欧洲人虽然对丝绸非常仰慕,但却并不知道丝绸来自哪里,因为从事贸易的波斯商人从利益角度考虑,不愿意透露丝绸的来源。他们只告诉欧洲人丝绸来自一个遥远的东方国度,欧洲人便天真的设想那个能生产丝绸的国度叫“赛里斯”,即“丝国”。他们以赛里斯国远在大地的边缘,那里有一种神奇的树,可以从树上长出长长的丝来。也有的传说讲,丝是赛里斯国的羊毛。当几百年后的欧洲人终于明白丝是从一种昆虫口中吐出来的时候,他们真是惊讶万分。

张骞是陕西城固人,公元前139年,第一次访问西域诸国,历尽坎坷,于公元前126年返回长安。行程没有一定的路线可言,并且也没有随带丝调制品。公元前119年,张骞又以中郎将身份,偕同副使、将士等三百余人,携带“牛羊万头”、“金币帛数千巨万”以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才真正地把大量丝绸带到西方。并于公元前115年回国。此后,西域诸国纷纷与汉帝国建立外关系,在扫清了匈奴的障碍以后,西北丝路较之西南丝路更为便捷,且作为官道,保证了沿途的安全和旅途食宿的方便,此线路大致是从长安出发,经宝鸡、陇县、固原、武威、张掖、酒泉、安西、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分赴各国。

昆虫不仅与人们物质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同人们的精神生活体戚相联。从古到今,以昆虫为对象制作的工艺品就不计其数。展柜中特别珍贵的有巴西农业部长送给中国前农业部长刘江,刘江部长又转赠给周尧教授的巴西闪蝶蝶翅组成的园型图案镜盘;校党委书记张光强先生赠送给博物馆的长园型名蝶工艺品;汉代青白玉口含蝉;春秋战国青铜蜜蜂吸露带钩;春秋战国青铜蝉钉;蝶翅画孔雀开屏。大柜尽端右上方,摆放的《梁祝凤蝶》工艺品,把昆虫当成自由幸福生活象征的故事。美丽动人的梁祝故事流传千古,其发原地在宁波西郊,当地把玉带凤蝶认作梁山伯祝英台的化身,因此,又名梁祝凤蝶。这种凤蝶雌雄形态差别大,而且飞姿也较轻盈优美,夏秋时节蝴蝶双双在一起飞舞,又特别喜欢在房前屋后飞舞,是一种有趣而独特的“伴人蝴蝶”。

四时清歌--古典诗词所见的四季虫录。多少年来,诗人们面对昆虫思绪万千,留下了许多深沉的诗篇,内容有生态白描的、浪漫想象的、细致观察的、感情寄托的、柔情关怀的、豪迈气概的。昆虫诗词最早可追溯到2600年前的《诗经》,到《唐诗三百首》中关于昆虫的诗句已经比其他任何一类动物都多,与我们的诗词关系最密切的昆虫当首推蝶、蜂、蝉和蚕,仅《全唐诗》里与蚕有关的诗就多达490多首。例如:杜甫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名句,浪传千古。宋代诗人谢逸,对蝴蝶的形象特别偏爱,一人的咏蝶诗居然超过了300首,被人戏称为“谢蝴蝶”。到现在,中国提到昆虫的诗词已经多达11000多首。

草虫之韵--中国绘画中的草虫画料。风行于中国的“草虫”是国画的一个专题,在各大历史或美术馆中保存有大量的珍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宋人的《晴春蝶戏图》,图中有15个蝴蝶,一个蜂。从蝴蝶的外部形态来看,尚能确定蝴蝶的种名。直到近代名画家,如齐白石等都有蝉、蝴蝶画传世,表现自然界的生动和和谐,和人对昆虫情趣的欣赏与赞美。

昆虫俗信文化。千万年来,人类对昆虫的感情极为复杂的,有喜欢、有爱怜、有钦佩、有厌烦、有敬畏,有恐惧的等等,这方面在中国民间传说中随处可见,形成了昆虫俗信文化。

蚕能吐丝,为人们提供织物原料,浙江地区蚕农清明期间多有祭蚕神保丰收的活动。在江南蚕乡,春节期间要走家串户“送蚕花”,到主人的蚕房中转一圈,唱着“送蚕花”的民谣,表示祝愿,据说这样可以能保佑蚕花丰收。

中国历史上经常发生蝗灾,面对可怕的蝗灾,善良而又无可奈何的人们,凭空想出蝗头人身的“蝗神”,建庙作为偶像顶礼膜拜,哀求它们不要降灾。

原始的“昆虫崇拜”不仅外国有,中国也是如此。人们见到螽斯产卵多,于是用螽斯来象征子孙繁盛。我国清代在北京紫禁城中建有螽斯门,据说希望皇室家族子孙满堂,兴旺发达。古代人们认为蝉可以死而复生,因此蝉形玉器很多,作为佩戴的饰物。同时,在古代的饰物中,有一些是利用动物名字的谐音以求吉利,例如将马和蝇放在一起,就是商场上的马上赢,马上就能赚钱了;又如国画中的猫蝶图,代表祝愿老年人健康长寿;再如瓜蝶图,代表了多子多孙健康长寿。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把昆虫当成自由幸福生活象征的故事,也不胜枚举。不仅汉族有众所周知的梁祝传说,许多民族也流传着关于蝴蝶的爱情故事,而且情节与梁祝大致相似。只不过故事主角不叫梁山伯与祝英台罢了。

现代有关昆虫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中国农业大学彩万志教授,对昆虫节日做了详细的统计和描述,仅在中国,各种名目的民间传统节日多达2000余个,其中与昆虫有关的竟有100多个,且多有寓意,如有象征纯洁爱情的“双蝶节”;“吃虫节”、“蚂螂节”象征驱赶蝗虫,表达了人们对蝗虫的怨恨。

食虫之风。我国食品的历史源远流长,许多古书上都有关食虫的文字记载。《庄子》证明,早在春秋时期蝉已经大量被我们作为上等的美味食用。到现在据统计,在食用和入药方面,可以利用的昆虫多达8大类63属373种,昆虫佳肴有油煎干蝉、油炸蜂蛹、蚁卵炒鸡蛋、油炸煌虫等等。近年来,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尤其是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食虫文化也正成为一种时尚。我们中国人近年来在成都、武汉、深圳等城市举办的美食上也出现了各类虫菜,别具风味。当前昆虫食品及食虫活动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和生活之中,并将在今天人们追求回归自然、绿色保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赏虫之美--中国民俗文化中的鸣虫与斗蟋蟀。斗蟋蟀和畜养鸣虫是两项极有趣味和吸引力的民俗活动,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直到现在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远古时代,人类对鸣虫即有认识。蝉声叫,意味着夏天到了,蟋蟀叫意味着秋天来。大家看图片上有甲骨文中的“夏”字,形似蝉,而秋字形似蟋蟀。从唐朝开始,人们开始把鸣虫畜养在各种笼器,聆听其独特的韵律。这些鸣虫有油葫芦、蛐蛐、金钟儿,蝈蝈、纺织娘、扎嘴儿、金铃子等等。从宋朝开始,斗蟋蟀已经成一项相当普遍的娱乐活动。时至今日,玩虫、赏虫已成为人们工作之余的一种陶冶身心、亲近自然、愉悦心智的一项活动。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这种赏虫文化,展示了人类如何从大自然中追寻、实现心灵的宁静和精神上的愉快。

大家看到展柜里做工精巧、花样繁多的东西,是畜养鸣虫和斗蟋蟀用的虫具盒器。捉赶蟋蟀的器具有虫罩、虫网、芡草等;喂养蟋蟀的器具有蟋蟀盒、罐、葫芦、水盂、过笼、水匙等等;斗蟋蟀的器具有毫戥秤、斗格等等。其中多数是用红木或乌木制作的,价格不匪,如这个毫戥秤价值800元,斗格价值500元。斗蟋蟀讲究公平竞争,就好比现在的拳击比赛,分不同重量级。斗蟋蟀也分重量级,毫戥秤就是用来在格斗之间称量蟋蟀体重用的。而斗格也就是战场,两个蟋蟀在里面决斗,胜者为王,主人会悉心照顾,而败者常常被仍在地上,再跺上一脚,多么的悲惨。一些斗蟋蟀者还将他们喜欢的蟋蟀死后装入红木做的小棺材内,保存在家中,取意升官发财。

这个展柜里摆放的是各种昆虫服饰,特别是发卡,有蝴蝶的,有蜻蜓的,有螳螂的,甲虫的,还有蝉等等,色彩鲜艳、做工精致、深得女性的喜爱。模仿昆虫式样的小饰品自古以来就在女性潮流文化中流行中

在这个大展柜里摆放着各种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充分显示了昆虫独特的美的魅力,这些制品从帽饰、衣饰,甚至肥皂都出现的蝴蝶形象。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最能够启发人们的创意遐想。

此外,昆虫与地名、姓名、成语也有关联,早就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人统计,中国以虫为地名的地方30多个,中国虫字旁的姓氏已经有46个,其中单姓35个,复姓11个。这些姓氏中出现了许多杰出人士,如汉代的功臣“虫达”,后魏平东将军“蛾青”等等。与昆虫有关的成语、谚语也不少,典型的如:“螳臂挡车、朝生暮死、蜻蜒点水、飞蛾扑火等等。关于昆虫的词牌名有蝶恋花等,曲牌名有扑灯蛾、粉蝶儿等。乐器中有蜂鼓等。关于昆虫的民曲有《蜜蜂过江》等,戏曲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玉蜻蜓》等等。这一切都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长廊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以上通过五个展厅介绍奇趣的昆虫世界,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昆虫细微构造,可以在我们的昆虫实验室利用实体显微镜进行观察,也可以随我去蝴蝶园,观察蝴蝶生长发育,了解蝴蝶的一生。昆虫的室内讲解到此为此,谢谢大家!稍作休息后,我们继续参观蝴蝶园。

下载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讲解词校史厅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讲解词校史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博物馆讲解词新

    莱阳白垩纪地质博物馆讲解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我是讲解员王佐梅。 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包括金岗口、凤凰山两个园区和北泊子、团旺两......

    博物馆讲解词原始

    延庆地质博物馆讲解词 欢迎各位来到延庆地质博物馆参观,我是博物馆讲解员**,很荣幸给各位提供讲解服务,希望各位在此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延庆地质博物馆是一座集地质......

    新密市县衙博物馆讲解词

    新密市位于省会郑州西南40公里处,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8000年前人文始祖伏羲文化遗址,有5000年前黄帝古都轩辕丘遗址(专家称中国第一都),有3000年前的古郐国、古郑国都城遗......

    药学博物馆决赛讲解词

    中藥鑒別為千年的歷史難題,特別是中成藥,植物、動物、礦物原藥材經過炮製加工、粉碎研磨,其外形盡失而且中成藥多为粉末直接入药,常由数种、十几种及至数十种粉末药材组成并且有......

    三峡博物馆 壮丽三峡讲解词

    三峡博物馆·壮丽三峡 壮丽三峡展览引言 长江三峡,是世界上最具造化伟力,最富人文情怀的大河峡谷。三峡以它的雄奇壮丽,成为美丽长江的标志性河段,以它绵绵不尽的历史文脉,成为长......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

    欢迎来到第三展厅《天地不绝》.在这儿首先请大家注意听一个声音„这是来自三千年前的天籁之音,它是由祭祀区出土的两件石磬发出来的,就让我们在三千年前古蜀祭祀神圣庄严的礼......

    铜梁博物馆智慧讲解词

    铜梁博物馆智慧讲解词 开篇词:欢迎你来成为铜梁博物馆的免费参观者,恭喜你能有充足的时间在珍藏着铜梁两万多年历史文明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博物馆是人们享受终身教育的第二课堂......

    校史博物馆讲解稿2016(简简版)[全文5篇]

    校史博物馆讲解词2016(简简版) 第一展厅展示的是交大从1896年建校至今的发展历史。 校名演变 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为“南洋公学”,在一百二十年的办学历程中,校名有过十四次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