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内涵、发展动因与关键问题

时间:2019-05-15 03:1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零售:内涵、发展动因与关键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零售:内涵、发展动因与关键问题》。

第一篇:新零售:内涵、发展动因与关键问题

新零售:内涵、发展动因与关键问题

内容提要:电子商务在经历了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之后,开始面临线上用户数量增速放缓、流量红利渐趋萎缩等现实问题与挑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商品市场的持续繁荣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购物过程的体验而非商品价格的高低,线上电子商务在满足消费者体验方面的短板也日益突显。因此,以阿里巴巴集团为先导的电商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新零售”模式的构建,期望通过对线上、线下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无缝对接与深度融合,寻找到零售业新的增长点。当然,如果从商业实践层面出发,对于“新零售”模式而言,全渠道平台的搭建程度和新兴技术的支撑力度将成为影响其最终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新零售电子商务全渠道新兴技术

2016 年11 月11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国办发〔2016〕78 号),明确了推动我国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同时,在调整商业结构、创新发展方式、促进跨界融合、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支持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意见》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的问题上强调:“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标准规范、竞争规则,引导实体零售企业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而在此之前,2016 年10 月13 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的开幕式上发表演讲并指出,“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无独有偶,就在阿里巴巴谋求以融合线下实体零售为路径开始变革之际,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于2016 年12月也雄心勃勃地推出了Amazon Go 线下便利店计划,其战略意图直指在零售业中占据庞大份额的美国便利店市场。那么,以推动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为导向的“新零售”究竟新在何处?“新零售”的发展在国内有着怎样的现实需求?阿里巴巴“新零售”战略在未来逐渐落地是否会给中国实体零售行业和电子商务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与影响?理论界围绕“新零售”问题开展一定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且有价值。

一、“新零售”的内涵与理论支撑

“新零售”如今还处在一个新的理念刚刚被正式提出并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的阶段。作为商业领域中的一个新提法,与“新零售”相关的理论研究自然少之又少,业内对其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或认识。我们根据阿里巴巴、京东、苏宁、国美等企业在“新零售”被正式提出后的一系列商业举动以及媒体宣传等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所谓“新零售”,可以看作是“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应该说,“新零售”的核心要义在于推动线上与线下的一体化进程,其关键在于使线上的互联网力量和线下的实体店终端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力,从而完成电商平台和实体零售店面在商业维度上的优化升级。同时,促成价格消费时代向价值消费时代的全面转型。与其他一些已经或者即将被付诸于实践的商业理念与模式相似,“新零售”同样也有着自身的理论沿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尔科尔姆.P.麦克奈尔于1958 年提出了“零售之轮”理论假说,用来解释零售业态的变化问题,该理论指出,新兴零售商往往都会以“三低”(低成本、低价格、低毛利)作为基本策略进入到市场之中,与原来的零售商展开竞争并占据优势。但是,在取得成功之后通常又会不断改善软硬件设施,以提高经营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渐渐变成与其所替代的传统零售商一样也具有“三高”(高成本、高价格、高毛利)的特征,结果就会成为新一批 同样采取“三低”策略的革新者进行攻击的对象(余惠军,2008)。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宝”和“天猫”的发展历程就是现实生活中对上述理论假说的极好印证。如果仅仅从麦克奈尔的“零售之轮”理论分析,即使电商这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新兴零售形式也会由于流量成本的不断抬高等诸多因素影响而使线上、线下的成本达到均衡,最终仍然摆脱不了零售业的“轮转之宿命”。不过,日本学者中西正雄于上世纪90 年代针对麦克奈尔的“零售之轮”理论,提出了一套“新零售之轮”理论。他在对零售业态发展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后认为,零售业内的竞争可以摆脱价格表象的影响,强调以技术革新为先导,使 企业在物流配送、成本控制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获得提升才是零售业态发展前进的原生动力(杨慧,2002)。可以说,中西正雄的“新零售之轮”理论正是阿里巴巴等企业以理念更新和技术革新为主线,努力推进“新零售”模式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

二、“ 新零售”发展的动因分析

无论是商业理论还是社会实践,都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即某个时期内的新型商业形态最终都会逐渐成为被革新的对象。未来,线上线下缠绕相融的“新零售”不论是对单纯的电商平台还是对单纯的实体零售商店都将带来巨大冲击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作为掌握着中国最具规模的“电子商务”平台的阿里巴巴集团,在其成绩斐然之时却宣称将逐步放弃苦心经营多年的线上电子商务模式,转而全力投入到对“新零售”模式的探索之中,必然存在着其现实层面的内外部动因。

一方面,经过近年来的全速前行,传统电商由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终端大范围普及所带来的用户增长以及流量红利正逐渐萎缩,传统电商所面临的增长“瓶颈”开始显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国网上零售额的增速已经连续三年下滑,2014 年1-9 月份的全国网上零售额为18238 亿元,同比增长达到49.9%;2015 年1-9 月份的全国网上零售额为25914 亿元,同比增长降到36.2%,而在2016 年的1-9 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是34651 亿元,增速仅为26.1%。此外,从2016 年“天猫”、“淘宝”的“双11”总成交额1207 亿元来看,GMV①增速也从2013 年超过60%下降到了2016 年的24%。根据艾瑞咨询的预测:国内网购增速的放缓仍将以每年下降8-10 个百分点的趋势延续。传统电商发展的“天花板”已经依稀可见,对于电商企业而言,唯有变革才有出路。

另一方面,传统的线上电商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难以补平的明显短板,线上购物的体验始终不及线下购物是不争的事实。相对于线下实体店给顾客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所具备的可视性、可听性、可触性、可感性、可用性等直观属性,线上电商始终没有找到能够提供真实场景和良好购物体验的现实路径②。因此,在用户的消费过程体验方面要远逊于实体店面。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异质化、体验式消费的需求将成为阻碍传统线上电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硬伤”。特别是在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购物的关注点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价格低廉等线上电商曾经引以为傲的优势方面,而是愈发注重对消费过程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探索运用“新零售”模式来启动消费购物体验的升级,推进消费购物方式的变革,构建零售业的全渠道生态格局,必将成为传统电子商务企业实现自我创新发展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三、“ 新零售”发展涉及的两个关键问题

(一)全渠道平台的搭建

“全渠道”是诞生于美国的一种新兴零售策略,让“全渠道”策略在理论界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则是美国贝恩公司资深合伙人达雷尔·里格比(Darrell Rigby)在2011 年《Harvard Business Review》(哈佛商业评论)第12 期发表的“The Future of Shopping”《购物的未来》文章。Rigby 在文中认为:“传统零售商为了生存,必须寻求一种‘全渠道零售(omnichannel retailing)’的战略,即一种将实体店的优势与网上购物信息丰富的好处进行全面融合的销售实践。”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全渠道零售”场景进行了描述,即“零售商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与客户进行互动,包括网站、实体店、售货亭、直接邮件与商品目录、呼叫中心、社交媒体、移动设备、游戏机、电视机、联网电器、家庭服务,以及更多的其他可能渠道。”Rigby 还特别强调,“传统零售商应该设法将购物变成一种有趣的、令人兴奋的、能让人投入情感的体验,而这恰好也是线上零售商难以企及的一个方面”。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全渠道零售的核心要义就是零售商通过渠道间(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跨渠道),为顾客提供全天候且多维度的集购物、娱乐、社交于一体的服务(齐永智、张梦霞,2014),而且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往往会同时利用到多种不同的渠道③。从这个层面而言,“全渠道零售”与现在所提的“新零售”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新零售”模式的初衷之一,正是设法利用线下实体零售的先天优势,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现代零售企业搭建全渠道平台,实质上就是要构筑一个以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而解决消费者购物痛点为导向的零售生态圈。现在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往往既需要合理的价格,也追求可靠的品质,同时还注重购物的过程体验。但在现实中,不论是独立的线上商家还是线下商家,都很难同时满足人们上述的购物需求。因此,零售商需要打通线上线下的利益链条,通过搭建有形店铺、无形店铺与信息媒介深度融通的全零售平台,最大限度地使客户在购买商品时能够不受时间、空间和形式的约束,以自由而又轻松的愉悦体验完成整个消费的过程(李飞,2013)。总之,若想让消费者既能获得线下购物的愉悦体验,又能享受线上购物的方便快捷,全渠道零售平台的搭建就必然成为极其重要的一环。

(二)新兴技术的支撑

“新零售”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零售模式,涉及到线上平台、线下实体、仓储物流以及工作系统等诸多方面的深度融合,而这就一定需要有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高精度定位等在内的一系列新兴技术为其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支撑。可以说,新兴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和应用推广对于现代零售业能否顺利实现变革将发挥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事实上,零售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业态都必然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技术升级。例如,电商的腾飞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移动电商的崛起则得益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智能终端的大范围普及。那么,即将到来的“新零售”时代,又会在技术方面提出哪些要求呢?我们认为,“新零售”在现实层面应用新技术的主要作用在于提升消费体验和提高管理效率。具体来说,提升消费体验的技术主要面向自助结算、智能试装、无人物流、AR/VR 体验、室内定位导航等场景;而提高管理效率的技术则主要关注移动办公、无人值守、智能决策、精准调度等方面。

此外,在未来的“新零售”模式下,大数据分析技术在零售企业经营中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企业对数据以及相关技术的理解、利用乃至创新能力都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不仅可以根据顾客的历史行为和现实需求,动态地把握消费者行为和需求的发展变化,为其提供个性化甚至定制化的商品或者服务。同时,也有助于制定出更为切实可靠的市场战略,全面提升经营管理的效率。企业拥有新技术的强有力支撑,数字化的服务就能顺利推进,消费者的购物过程就会更加的人性、便捷、高效、简易和流畅,与商家之间的互动也将随之增多,购物体验自然就能得到实质上的提升。因此,“新零售”对整个商业零售系统的改造,目标是推动线上线下实现真正的同质化和统一化,而数字化的技术和手段则是达成上述目标的必备条件。

四、“新零售”发展的展望

本世纪的初期,当传统零售企业还未能觉察到电子商务对整个商业生态圈所可能产生的颠覆性作用之时,以淘宝、京东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却开始破土而出,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已经占据中国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也印证了比尔·盖茨曾经的所言:“人们常常将未来两年可能出现的改变看得过高,但同时又把未来十年可能出现的改变看得过低。”同样,在“新零售”这个零售业发展的下一个趋势到来之前,企业不仅需要做好资源与技术等方面的准备,同时更应该从思想上去认识、理解和接受新的业态模式以及可能由此引发的商业零售领域内的一系列重要变化。随着“新零售”模式的逐步落地,线上和线下将从原来的相对独立、相互冲突逐渐转化为互为促进、彼此融合,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和商业路径必定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当所有实体零售都具有明显的“电商”基因特征之时,传统意义上的“电商”将不复存在,而人们现在经常抱怨的电子商务给实体经济带来的严重冲击也将成为历史。

如今,中国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相比以前变得更加的理性,商家的低价早已不是最大卖点,消费者不仅希望以合理的价格买到品质可靠的商品。同时,还希望获得真实的购物感官体验。因此,高品质的购物体验正越来越成为购买者为之买单的重要理由,并且逐渐成为零售商手中极具力量的杀手锏,而人们对购物体验不断提高的要求也是促使线下价值不断回归的重要推手。在人们的消费行为越发个性化、自主化、差异化的今天,企业推进以顾客为中心的“新零售”模式将会更好地契合消费者心理,为其带来更具吸引力的价值体验,也必将能最终赢得社会大众的认同和喜爱。毫无疑问,所有的消费者都会希望在选购商品时获得合理的价格、可靠的品质以及方便快捷的过程,而这也正是零售企业未来践行“新零售”模式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出发点。在新零售时代,商家必须实现以经营“货”为核心向以经营“人”为主轴的转变(许丽萍,2016),企业惟有通过升级购物环境、再造消费流程、丰富服务内容,进而满足顾客需求、改善运营效率、提升客户体验,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文献来源: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7&filename=JGLS201702038&v=MjE2NjZHNEg5Yk1yWTlHYk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S2ZZdVp0RmlIZ1c3M01MeXJIZmI=

第二篇:新零售总结

新零售

新零售”是应用互联网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零售方式加以改良和创新,将产品或服务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所有活动,它不仅仅是线上线下联动和物流的简单融合,同时还融入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包括全渠道但又超越全渠道,打破了过去所有的边界,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与消费者接触,使消费者随时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新零售”的核心是提升用户体验。

一、“新零售”概念的提出

“新零售”概念在国内的源起,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2016年10月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提出:“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只有‘新零售’这一说,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一石激起千层浪,“新零售”很快成为一个业界新词被广为传播,很多企业家、学者和媒体对之热议不断。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家相关管理层

也早就在酝酿与零售业转型相关的政策。

二、“新零售”的经济学意义

“新零售”的理论基础,其实还是根植于现代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著名的营销学大师、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McCarthy)在其著作《基础营销》(BasicMarketing)中提出著名的4P’s理论,认为最主要的营销要素有四个,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再加上策略(Strategy)。到1967年,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国际市场营销学教授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著名的《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中进一步肯定了以4P’s理论为主要组合的市场营销要素相关理论,并在其后的著作中加以发展,将营销元素由原来主要的4P逐渐发展到11P,首先加入了政治力量、公共关系,然后又加入了市场调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以及市场营销中最活跃的因素——人,从而形成了新的大市场营销的理念,也称为全面市场营销理念。

三、“新零售”的含义 “新零售”是目前区别于传统零售的一种新型零售业态的概念表达。所谓“新零售”,就是应用互联网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对传统零售方式加以改良和创新,用最新的理念和思维作为指导,将货物和服务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所有活动。它并不仅仅是O2O和物流的简单融合,同时还要融入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它包括全渠道又超越全渠道,打破过去所有的边界,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与消费者接触。因此,“新零售”可以使消费者随时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支撑“新零售”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就是新时代互联网开放的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按照“新零售”理念的提出者马云的释义:未来,线下与线上零售将深度结合,再加现代物流,服务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构成未来“新零售”的概念;按照亿欧公司创始人黄渊普的理解:“新零售”是更加全面地通过整个线上线下融合,利用先进的技术,收集C端消费者的需求,去反推整个生产,以达到C2B完全无库存销售。也有文献将“新零售”解读为:线上线下和物流的紧

密结合(“线上+线下+物流”),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会员、支付、库存、服务等方面数据的全面打通,目标是面向线上线下全客群提供全渠道、全品类、全时段、全体验服务,满足人们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全方位需求;蒋亚萍、任晓韵将其解读为: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线上线下结合,架构“店商+电商”的经营格局,实现零售创新;杜睿云和蒋侃认为,“新零售”的核心要义是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进程,关键在于线上与线下合力的形成,从而完成电商平台和实体零售在商业维度的优化升级,促进价格消费时代向价值消费时代的全面转型。

四、“新零售”的模式 “新零售”最重要的就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核心是要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和变化的需求,同时兼顾内部员工与上下游的商业合作伙伴,其实质就是要在做好产品和服务营销的同时,做好“人”的工作。“新零售”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线上线下与物流结合的同时,实现商品与物流渠道整合。2.提供更广范围内的体验式消费服务,实现消费场景化。

3.营造包括零售企业内部员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新零售”平台模式,即打造“新零售”全渠道产业生态链。

五、“新零售”与传统零售的关系 “新零售”是在传统零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正是针对传统零售的困境和弊端寻找新的出路而出现的互联网时期的新生事物。二者的主要区别,一是传统零售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交易营销模式,不注重与客户的长久合作;“新零售”是以追求消费场景化和客户满意的关系营销模式,注重与客户的长期合作。二是传统零售更多注重传统方式下的物流配送,无法满足顾客的更多要求;“新零售”比传统技术更加注重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科技的应用,并使得产品、物流、顾客等资料数据化管理,强调的是信息流与物流的结合,追求全渠道、无边界的合作与多方互利共赢。具体来说,“新零售”,其实就是要以基于互联网的新型零售业态的发展带动传统实体零售业发展,将互联网新技术融入传统实体零售,从而重新振兴传统实体零售业,同时使互联网零售业获得新的增长点。新旧零售业相互促进与融合,并与源头的制造业在信息和服务方面互联互通,可以更好地促进流通经济良性发展。

新零售与传统实体零售存在明显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范围方面。经营范围包括顾客地域范围以及产品经营范围。传统零售较多地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经营范围相对较窄,店铺选址、商品品类选择及陈列方式等均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要素,如实体零售的辐射范围大致在1-10公里;网络零售较少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产品展示主要通过图片、文字或多媒体等形式完成,依赖网络和服务器的虚拟容量,同时在物流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其产品销售几乎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因此商品丰富程度可以做到极致,如淘宝的一个店面能够面对5亿多个消费者,覆盖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2.经营的灵活性方面。实体零售经营相对缺乏灵活性,其经营时间、商品调整、规模扩张、进入退出等均受较大的限制,而网络零售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原则上顾客24小时均可以在网站下单,商品的上架下架、价格等信息调整可以通过后台高效快捷地完成,同时规模扩张和进入退出等也很少受到实体约束。

3.经营环节方面。实体零售大多构筑在多级代理的基础上,流通环节众多,对产业链上游的把握能力相对较弱,经营成本和产品价格高;网络零售可以省去一切不必要的流通环节,缩减经营成本,形成价格优势。

4.竞争态势方面。传统零售受经营范围的限制,单店的规模经济性相对较弱,企业的规模经济性主要通过连锁体现出来,同一业态内以及实体零售不同业态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弱,而网络零售规模经济性明显,同时消费者转换成本低、客户黏性弱、竞争激烈,企业的生产经营很大程度上依赖规模经济。

5.消费者的成本与体验方面。实体零售消费者除了要支付较高的购物价格外,还要支付交通、时间等交易成本,但可以享受购物的娱乐、社交等派生价值,同时场景化特征也更明显;网络零售能够大大节省消费者的购物成本,但在购物体验方面存在短板。

六、“新零售”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

1.忽视与新制造的紧密结合,从而无法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质量。

2.与消费者互动的体验场景化局面尚未广泛形成,服务创新并未随技术创新同步跟进,线上渠道的产品与服务无法与线下完全一致。

3.物流支撑无法做到广泛履约,物流渠道的管理质量良莠不齐,无法保证线上购买的产品及时安全地到达客户手中。

4.“新零售”企业没有意识到公共关系工作的长远性及战略意义,危机公关处理不及时。

5.“新零售”与新金融、新技术、新资源融合的技术手段尚处于成长期,保障消费者信息安全仍是一大难题。

七、“新零售”发展涉及的两个关键问题 1.全渠道平台的搭建

“全渠道”是诞生于美国的一种新兴零售策略,让“全渠道”策略在理论界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则是美国贝恩公司资深合伙人达雷尔·里格比(DarrellRigby)在2011年《HarvardBusinessReview》(哈佛商业评论)第12期发表的“TheFutureofShopping”《购物的未来》文章。Rigby在文中认为:“传统零售商为了生存,必须寻求一种‘全渠道零售(omnichannelretailing)’的战略,即一种将实体店的优势与网上购物信息丰富的好处进行全面融合的销售实践。”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全渠道零售”场景进行了描述,即“零售商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与客户进行互动,包括网站、实体店、售货亭、直接邮件与商品目录、呼叫中心、社交媒体、移动设备、游戏机、电视机、联网电器、家庭服务,以及更多的其他可能渠道。”Rigby还特别强调,“传统零售商应该设法将购物变成一种有趣的、令人兴奋的、能让人投入情感的体验,而这恰好也是线上零售商难以企及的一个方面”。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全渠道零售的核心要义就是零售商通过渠道间(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跨渠道),为顾客提供全天候且多维度的集购物、娱乐、社交于一体的服务(齐永智、张梦霞,2014),而且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往往会同时利用到多种不同的渠道。

从这个层面而言,“全渠道零售”与现在所提的“新零售”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新零售”模式的初衷之一,正是设法利用线下实体零售的先天优势,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现代零售企业搭建全渠道平台,实质上就是要构筑一个以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而解决消费者购物痛点为导向的零售生态圈。现在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往往既需要合理的价格,也追求可靠的品质,同时还注重购物 的过程体验。但在现实中,不论是独立的线上商家还是线下商家,都很难同时满足人们上述的购物需求。因此,零售商需要打通线上线下的利益链条,通过搭建有形店铺、无形店铺与信息媒介深度融通的全零售平台,最大限度地使客户在购买商品时能够不受时间、空间和形式的约束,以自由而又轻松的愉悦体验完成整个消费的过程(李飞,2013)。总之,若想让消费者既能获得线下购物的愉悦体验,又能享受线上购物的方便快捷,全渠道零售平台的搭建就必然成为极其重要的一环。

2.新兴技术的支撑

“新零售”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零售模式,涉及到线上平台、线下实体、仓储物流以及工作系统等诸多方面的深度融合,而这就一定需要有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高精度定位等在内的一系列新兴技术为其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支撑。可以说,新兴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和应用推广对于现代零售业能否顺利实现变革将发挥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事实上,零售业发展过程中 所出现的不同业态都必然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技术升级。例如,电商的腾飞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移动电商的崛起则得益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智能终端的大范围普及。那么,即将到来的“新零售”时代,又会在技术方面提出哪些要求呢?我们认为,“新零售”在现实层面应用新技术的主要作用在于提升消费体验和提高管理效率。具体来说,提升消费体验的技术 主要面向自助结算、智能试装、无人物流、AR/VR体验、室内定位导航等场景;而提高管理效率的技术则主要关注移动办公、无人值守、智能决策、精准调度等方面。

此外,在未来的“新零售”模式下,大数据分析技术在零售企业经营中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企业对数据以及相关技术的理解、利用乃至创新能力都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不仅可以根据顾客的历史行为和现实需求,动态地把握消费者行为和需求的发展变化,为其提供个性化甚至定制化的商品或者服务。同时,也有助于制定出更为切实可靠的市场战略,全面提升经营管理的效率。企业拥有新技术的强有力支撑,数字化的服务就能顺利推进,消费者的购物过程就会更加的人性、便捷、高效、简易和流畅,与商家之间的互动也将随之增多,购物体验自然就能得到实质上的提升。因此,“新零售”对整个商业零售系统的改造,目标是推动线上线下实现真正的同质化和统一化,而数字化的技术和手段则是达成上述目标的必备条件。

八、“新零售”未来发展路径探讨 总体来说,“新零售”未来的发展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最迫切的方面寻求突破: 1.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优势,与产品制造商和渠道内利益相关者、消费者之间实现无缝连接,确保产品的源头质量。

2.真正形成线上线下的消费体验和场景化,不断加强“新零售”时代的开放式服务创新。

3.促使线上线下以及物流加速融合,积极开展全渠道、无边界的物流配送及管理工作,以实体店就近物流配送破解节假日物流不畅难题。

4.增强危机公关意识,强化公共关系管理及预警工作。

5.加速“新零售”与新金融、新技术、新资源融合的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保障顾客的信息安全及其他权益。

如今,中国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相比以前变得更加的理性,商家的低价早已不是最大卖点,消费者不仅希望以合理的价格买到品质可靠的商品。同时,还希望获得真实的购物感官体验。因此,高品质的购物体验正越来越成为购买者为之买单的重要理由,并且逐渐成为零售商手中极具力量的杀手锏,而人们对购物体验不断提高的要求也是促使线下价值不断回归的重要推手。在人们的消费行为越发个性化、自主化、差异化的今天,企业推进以顾客为中心的“新零售”模式将会更好地契合消费者心理,为其带来更具吸引力的价值体验,也必将能最终赢得社会大众的认同和喜爱。毫无疑问,所有的消费者都会希望在选购商品时获得合理的价格、可靠的品质以及方便快捷的过程,而这也正是零售企业未来践行“新零售”模式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出发点。在新零售时代,商家必须实现以经营“货”为核心向以经营“人”为主轴的转变(许丽萍,2016),企业惟有通过升级购物环境、再造消费流程、丰富服务内容,进而满足顾客需求、改善运营效率、提升客户体验,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九、新零售背景下网络零售平台创新模式探索

随着80、90、00后等互联网“原住民”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人群,重品牌、重品质、重服务、重享受、个性化、重精神体验的消费,是当前网上消费主体的主要人格特征,用户消费升级,消费结构从生活保障型消费向享受型、品质型消费升级,倒逼网络零售企业转型升级以满足消费者结构的变化。因此,在线上线下强强联盟优势互补的新零售模式下,零售模式的体验营销形式开始多样化,零售渠道进一步高度融合,消费娱乐化也将会成为未来的一大趋势。

网络零售平台要想实现创新发展,需要摆脱和解决当前发展利润率低和线下发展困难的问题,全面融合线上线下各种资源,利用实体零售的区域网络及体验优势,强力推进零售全渠道的发展,不断优化品质、提升体验、延伸价值,推动互联网零售行业快速发展。全面提升网络零售平台的发展水平。一是要关注顾客体验,加强顾客服务与管理,提升消费者价值;二要尽快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深度挖掘市场需求,专注拓展细分领域,侧重为用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甚至定制化的服务,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1.改善顾客体验,提升消费者价值

如今,网购已成为常态化行为,网民开始更多关注网购品质和体验。对于网络零售平台而言,如果只有流量而没有优质商品和优质的服务体验,是难以挽留用户的,因此优化客服体系,提升消费者体验至关重要,网络零售平台可通过组织架构的完善和再分工,来实现流程的规范化和售后服务的完善。一方面,客服体系可分前中后岗位客服,另一方面,注意保障功能岗位的设置,包括质控岗位和现场BC岗位,在管理层级上,则需设置客服主管和组长对两个模块进行管理。

2.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专注拓展细分领域

如今综合性网络零售平台的格局基本已定,门槛逐渐提高,短时间内难以出现能与其相匹敌的企业。反而是处于开拓阶段的细分领域电商竞争激烈,该领域由于目标用户定位清晰,还需深度挖掘市场需求,为用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 的服务,才能够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构建自身的壁垒。

这类平台通常很难迅速扩充类目来实现向综合性平台的转型,但有助于更好地服务用户,增强其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通过不断渗入设计、生产、物流、销售、金融、服务等产业链的各环节来获取更多价值点,建立起与其他网络零售平台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此外,面对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零售市场的产品日新月异,因此只有专注于更加细分领域的拓展,才有助于新零售网络平台找准定位,突出专业性优势,精准地吸引众多消费者,加强顾客忠诚度,有效增加消费黏性,有助于网络零售平台的进一步发展。

3.转变社会化媒介传播方式

目前除了极少数的几家网络零售巨头企业外,其他多数中小网络零售平台面临引流能力不足的严重问题,于是不少平台孤投一掷,为了获取足够的流量,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来购买关键词竞价广告、门户网站广告等,但却收效甚微,因为此种模式对资金依赖性较大,对一般网络零售平台而言难以承担。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社交网络和自媒体等概念的渗透和应用,基于社交网络、社群关系等 所做的针对性口碑营销传播效果屡屡取得成功,带来了较好的流量转化率,增强了引流能力。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比如当初资金体量并不大的小米商城等,采用了有效的社会化媒介传播方式,基于粉丝群体进行社会化媒介营销推广,有效抓住了用户群体的商业价值,培养用户乐于分享的习惯,实现产品信息的病毒式传播。

第三篇:责任文化企业文化发展的新内涵

责任文化企业文化发展的新内涵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培养将决定企业的命运,它是一个优秀企业区别其它企业,无法模仿和复制的主要标识,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构成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责任文化,它贯穿和融合在企业文化的精神化、制度化和行为化的各个层面之中。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责任文化是企业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新内涵,是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责任文化的内涵和构成

责任文化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所谓责任文化,就是将责任的落实提升到企业文化管理的高度,从价值观、制度、行为和物质的层面融入以责任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简言之,责任文化是组织及其全体成员共同信奉并实践的、以责任理念为核心的价值观。

责任文化涵盖了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社会责任的有效载体,更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力量源泉。

一是价值观层面的责任文化。它是指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信奉的经营理念和行事准则,也是明确企业成员关于责任理念的群体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价值观在企业责任文化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企业责任文化是以企业价值观为基础的,不仅对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取向起着引导性作用,也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二是制度层面的责任文化。它既是企业为实现盈利目标,要求员工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又是处理其相互之间生产关系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组织形式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制度的完备与否、现代化程度高低,是员工遵循岗位责任的法理依据。

三是行为层面的责任文化。它是以企业全体成员的负责任行为为形态的企业文化,蕴含在企业管理经营的各环节之中,引导各责任主体在行动中主动担负责任。行为层面的责任文化是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促进良好外部信誉形成的保障,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责任文化的特点

1.责任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

责任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推动企业在战略与治理中强调共同作战、共同发展的团队精神以及积极和谐、蓬勃向上的工作氛围,进而推动和激励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协调一致地行动,以达到预期目的。

2.责任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

责任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不同企业的责任文化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所有企业的责任文化都肩负着对各个利益相关方履行责任的使命。责任文化会在不同的企业内外部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生命力和对外影响。

3.责任文化是一种可持续文化

责任文化是一种可持续的文化,其在现代企业文化共性的基础上,以责任为核心内涵,不断发展并呈现出独特的企业精神、鲜明的企业形象、高效的管理风格。责任文化可有效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导航和支撑,保障企业走负责任的发展路线,打造负责任的企业品牌,传播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电网企业推进责任文化的现实意义

电网属于公用事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千家万户的重要行业。一开灯、一关灯,开关之间蕴含了电网企业的责任。履行社会责任也是电网企业的职责所在。因此,责任文化天然存在于电网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我们提出将责任文化,与电网企业传统的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廉洁文化、法治文化一起,作为电网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要素,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现电网企业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设责任文化,是丰富电网企业文化的必要内涵

随着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的依赖性加深,形成蕴含社会责任理念的责任文化,越来越成为电网企业的必然追求。一方面,持续安全生产、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高可靠性的电力能源,是电网企业的应尽责任和必然要求。责任始终贯穿于电网企业的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责任存在于每一分、每一秒。另一方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题中之义。因此,深入开展责任文化建设,是丰富电网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容、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需要。

2.建设责任文化,是促进电网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现实需要

随着电网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层层分解、细化落实,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和各种负责任的行为需要融入到每个具体的岗位中。通过员工积极承担岗位责任,狠抓执行,才能确保公司战略和目标的实现。

例如,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了“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明确为企业使命,切实承担起维护公众利益的责任、电力普遍服务的义务和重大灾害责任在先的义务,积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表率。这些满怀责任感的电力人的付出,不仅体现了“万家灯火 南网情深”的核心价值观,也见证了经过时间沉淀形成的责任文化所激发出的巨大力量。因此,在推动公司战略目标落地时,突出抓好责任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四、电网企业推进责任文化的建议

1.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责任感的企业

企业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承诺的重要表现。一是坚持诚实守信、依法合规经营,以良好的业绩回报社会。二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责任是相互的,企业需要负责任的员工,员工也需要企业对其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三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量力而行,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科普传播、赈灾、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公益事业。四是主动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彰显企业形象。

在2013年5月开展的南方电网公司“社会责任活动周”中,广州供电局青年志愿者走进农民工子女学校,传播科学用电科普知识,向市民展示减少停电时间的八种先进设备“利器”,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对电网企业的认同感。同时,主动通过大众媒体向公众展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效促进了可信赖、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的累积和强化。

2.加强制度建设,以岗位责任制强化责任到位

企业完善的建规章、立制度能够让员工明确自身的具体职责。责任文化建设需要与员工岗位责任相互融合,通过岗位责任的执行与落实强化责任承诺,保证责任的有序实现。企业责任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规章制度的保障,不仅要求每个人做到责任到位,还要求整个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以自动自觉的责任行为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从而形成整体责任。许多电力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已将岗位责任转变为自觉行动。

作为广州供电局电缆专业中为数不多的高级技师之一,陆浩臻几十年专研电缆技术,以精湛的技艺,获得了日本技术督导对他“像绣花般做电缆”的高度评价。同时,陆浩臻及其团队成功安装调试500千伏超高压交联电缆,打破了外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以出色的技术诠释了岗位责任。这些员工都是遵章守纪、落实岗位责任制的典范。

3.打造责任品牌,营造良好的责任文化氛围

在责任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营造良好的责任文化氛围。一是加强内部培训与学习。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和载体,全面开展责任理念教育,组织员工学习先进、敬业奉献的理念,不断强化员工责任意识,进而统一全体员工对责任文化的认识。二是加强宣传。对重责任、讲奉献的员工典型进行宣传报道,给予立功表彰奖励,在公司内部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良好氛围,将责任意识融入思想,并在行为中得到强化,使责任文化成为推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力量源泉。三是打造责任品牌。国内外已有多家企业开始了责任品牌建设的探索工作。

广州供电局近年来也提出了打造供电企业“责任品牌”的品牌建设新路径。以责任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对内通过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培育负责任的理念,促进责任文化的形成,对外通过强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责任沟通进行品牌传播,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内外兼修”,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观,培育责任文化氛围,而责任品牌正是推动企业责任文化建设落实的有效路径。(作者单位: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第四篇:形式与内涵的比翼发展

形式与内涵的比翼发展

--------------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理念及课堂改革,新的课改模式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就其本源来说,更多的是形式的改变,触及教学的本质特征的程度来看,还未真正的进入。很多虽说也冠上了课改模式的桂冠,其实就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俳徊在应试教育的老路上。通过寒假课改培训以来,听专家讲座,认真阅读了相关文献资料,对课改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来我就谈谈对新课改培训学习的一点点体会。

一.课改形式改变的必然性

新课程改革,是在新的课改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一场教育革命。当然,作为一次革命,必然会诞生新的模式,可这种教学模式,决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基于在以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去粗存精,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作为主导的地位更应该凸现。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而作为我校探索的“三段七步”课改模式,已经在作有益的尝试。

二.课改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地方,作为主阵地承担起重任。而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统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留封建思想的余孽。一味强调教学质量,而忽视了人性的发展和思想教育,“高分低能” 的现象让人痛心。

党中央、国务院及专家学者,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所在。课改面临新的挑战,所以课改显得既重要又紧迫。“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重大课题。

三.教师内涵发展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如果说新课改理念是灵魂,课改模式是骨架,那应该说教师的内涵发展就是血肉。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没有内涵,无创新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就如无源之水。

那如何去促进教师个人内涵发展呢?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一是,树立新课改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和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只有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才有明确的方向,工作才避免盲目性。理论的来源,可以通过听讲座,阅读理论书籍,收听收看新闻报道等。二是,提升教学艺术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切实转变观念,不仅要抓教学质量,更要关注课堂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艺术性提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知识与能力共同进步。备课,先备学生,备教材不应成为一句空话。

四.形式与内涵发展的有机结合,是新课改奋斗的方向。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落实到课堂教学上?我认为,在教学中一是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生的不同层次,提炼出可行性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新课改理念为支撑。二是,在实际的课程改革中,不能只喊空话,开空头支票。有一定的模式,就要实实在在的去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比如,我校推行的课改模式,本着实际的来说,还只是一个起步阶段,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都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发现,去吸取经验和教训,再加以补充。而作为教师个体,既是实践者,也是理论来源的探索者。我认为,课改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上升的过程,不应该有终点。

课程改革是时代的召唤,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这对我们既是一种挑战,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改革的到来,将唤起新一代教育人对教育现状的反思。我相信,我们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模式和教师内涵发展的有机结合,不断探索共同促进,定能迎来教育的新明天。

(南川区三泉镇中心校

杨毅)

第五篇:构建和谐校园与内涵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与内涵发展——中心组学习体会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学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过程中,学校作为文化机关应该率先垂范。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学校结合发展实际,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以制度保障、人文基础、思想根基、师生关系等方面为抓手,促进内涵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学校新一轮的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发扬民主、优化机制,落实构建和谐校园的制度保障。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规章制度的保障。尚文中学进一步完善学校相关章程,明确各部门岗位职责,修改各类检查评比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加强消防、安全、卫生教育,制定完善相应的制度与预案。学校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体现了学校整体利益、根本利益。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师道尊、师纪严、师业精、师心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优化育人环境、建设和谐校园,推进尚文中学新一轮的发展,学校制定了《上海市尚文中学教师行为准则》,从“知法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廉洁从教、锐意改革”等六个方面规范教师行为。教师“德”为先,学校制定了《上海市尚文中学师德考评条例》,成立师德考评小组,以引导教师品行。为进一步健全学校管理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时、有效、妥善地处理各类教学事故,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上海市尚文中学教学常规条例》,对于出现条例所列行为的,将按教学事故处理。成立常规工作考评小组,出台《关于调整尚文中学月度考核奖的意见》。

加大校务公开和党务公开的力度。设立支部、校长信箱,定期召开民主党派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畅通沟通渠道。学校设立公示栏,对学校的决策、考评、职称评定、学生的推优入学都坚持公示制度。学校的考评小组以教师为主体,对全校的教师、职员及中层干部进行考评,公开考评结果做到择优聘任。建立学校“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学校与教职工之间发生人事争议等问题。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在学校重大事项中的民主决策作用。在校长负责制和规范议事规则、工作程序的前提下,重视能级管理,发挥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深化师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夯实构建和谐校园的人文基础。根据市十一五教师培训规划,学校确立了《以校本培训为主体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进一步完善学校全员学习和校本培训的体系,不断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学校通过课改实践、专家引领、校本教研、主题活动、教学评比、研讨会、教育科研等途径,不断深化师德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每个教师都有自身的发展计划,年年有收获,年年有进步。

学校开展了远学孟二冬、近学黄静华的师德专项学习,每位教职员工都自创了用于激励自己的师德格言;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

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温家宝总理与基层教师在中南海座谈的讲话;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了“学习英模,贯彻规范,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趋向和行为准则,提升师德建设的内涵。全体党员做出了在“认真学习,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关爱学生、公平执教;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联系群众、团结协作”的公开承诺。

关注教师发展需求,利用政治学习的时间每两月组织一次专家讲坛。每学期坚持开展“尚文书香·浸润心灵·和谐校园”教师读书论坛活动,充实教师精神世界、增进教师文化底蕴。“爱,让顽石开花”主题论坛,旨在围绕工作中困绕教师最多的“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开展专题读书交流,从“爱”出发,以“批评”、“宽容”、“信任”、“赞美”等不同角度谈论了对“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思教虑学系学子、言计献策谋发展”主题论坛,旨在从学生现状出发,探讨课堂教学有效性;“铸师魂、正教风、树形象”主题论坛,旨在实现全员德育、全程德育,践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读书论坛活动带给教师们更多的启迪与思考,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增添动力。

学校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制定了加强备课组建设的相关条例,细化备课组活动“三定”、“三备”、“三统一”、“三及时”的具体要求,加强对备课组活动的各项管理,以主备、副备、说课、评课、反思总结的研修形式,强化优化校本研修。加强了随堂听课,教案与作业批改的抽查。对每位教师都进行了业务能力的专科测试。加强了教研组校际交流研讨,化学组领衔课改试点学校开展了校际联动化学学科实施针对性教学的研究工作,数学组到格致初级中学开展听课交流活动,英语组请青云中学、海南中学的英语老师来校交流研讨,为学困生的教学打开思路。开展了“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益”的主题研究,由区、校级的骨干教师进行公开教学展示活动。

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根基。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教育的核心问题永远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学校追求内涵发展需要有精神力量,有统一的价值取向,打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近年来学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抓住了这个根本,才能树立和谐的理念、培育和谐的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共同的理想信念。

课堂教学点拨人——以奥运为契机,以初中探究型课程为载体,以“走进奥运”为主题,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全民奥运为主线进行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探究性学习,极大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召开了“彰显课程特点·提高育人实效”探究型课程推进“两纲”教育市级现场会,展示了五节公开课和每个班级学生的探究成果,获得好评。

主题教育激励人——以世博为契机,开展“争当世博小使者,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尚文人”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博学、善为,让世博更精彩”的主题教育,继续提升全体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水准;开展了向已故校友“轮椅上的白衣天使”陈海新学习的自强不息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汶川地震后,又开展了“我们在抗震救灾中成长”主题教育。

实践活动锻炼人——学生每年通过学雷锋日的义卖活动为学校“红领巾爱心基金”捐款,到豫园为红十字会劝募,开展“手拉手,心连心以实际行动为灾区人民祈福”的募捐活动;学校“忘年交”志愿者服务队去敬老院开展敬老爱老服务活动坚持了十五年,获区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称号;通过“牵手特奥,感悟生命,传递快乐”的活动,科技社团、插花社团的学生走进阳光学校,与智障儿童开展了科技制作等活动;奥运前夕,组织学生参加了“迎奥运、迎世博,我为社区绘墙画”等活动。

校园文化熏陶人——尚文中学少年团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成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坚持每年开展有主题的艺术节、科技节和体育节,举行“回眸三十年·共祝好时光”尚文中学师生共话改革开放三十年艺术节、“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和谐校园”的科技节和“喜迎奥运盛世,追求和谐发展”的体育节;建立了“小故事,大感悟”的宣传栏。

四、推进温馨教室的建设,营造构建和谐校园的师生关系。

学校注重通过体验、互动活动,推进温馨教室的建设,营造“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愉悦工作”的和谐校园氛围,学校师生关系融洽,形成和谐的团体。

举行“和谐课堂师生言行选择”大讨论,在党小组会和年级组会上进行了师德师风大讨论。先后组织党员教师开展了“党员如何在校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讨论;组织各年级组教师查找教师群体有悖师德师风的行为和本单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讨论如何使课堂用语更规范化;组织学生讨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言行标准”等。

开展“夸夸我心目中可爱的尚文学子”活动,挖掘尚文学子的闪光点,通过师生间信件交流,让学生了解在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应具有怎样的标准,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更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极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活动在学生家长中引起强烈凡响,引起了媒体广泛的关注,成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载体,教育电视台和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都做了相关的报道。

开展“你快乐、他快乐、共同创建我快乐!”的“快乐中队创建”活动。师生共同设计队标、制作标牌、设计快乐中队手册,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教室桌椅整齐,环境整洁,设立了红领巾读书角,布置了学习园地、争章园地。开展“快乐十分钟队会”、“快乐争章”、“快乐雏鹰假日小队”等活动。快乐中队的建设是创建温馨教室活动的不断深化,它不仅让队员们搭建起了自己的舞台,更让每个人都展现出了自己最耀眼的光彩!

结合创建温馨教室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敬业爱岗,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利用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智慧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交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推出了温馨课堂日志,记录课堂师生情况的实际效果,记录每堂课受表扬的学生名单,创造更和谐的校园氛围。学校和社区社工站的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共同开设心理讲座,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灵之家),开设黄静华热线,多渠道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心理,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随着将和谐的理念引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学校将继续以“以文明修身,建和谐校园,铸精神家园”为目标,追求学校的内涵发展,创建文明和谐校园,铸学校品牌,为学校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实现黄浦教育“精、特、优”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新零售:内涵、发展动因与关键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零售:内涵、发展动因与关键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学习体会

    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学习体会这次,我有幸参加了宁波市教育学院开办的为期一星期的《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学习体会》校长培训班的学习,这学习过程中,我认真聆听了几位优秀校长的报......

    浅谈内涵发展与精细化管理

    浅谈内涵发展与精细化管理在今年的职代会报告中,朱董事长明确提出了“坚持内涵发展,打造强势企业,构建和谐公司”的总体工作思路,这三句话18个字,看似简单,却包涵了十分复杂而艰巨......

    素质教育新内涵

    媒介素养教育为素质教育增添新内涵 山东教育电视台研究室副主任 白传之 博士 有人说,“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近年来,频频出现在多种学术场合,并且有的学校已在实施......

    内涵发展心得体会

    学习“深入实施有效教学”的心得体会 年 月, 县顺利通过“双高双普”省级验收和“教育强县”省级前期评估验收,全县教育跨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作为我县一个普通教师我倍感......

    内涵发展工作报告

    着力内涵发展 建设精品初中 ——上桥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实施情况的汇报 (2012年5月22日) 2009年学校完成内涵发展三年规划后,被区教委确定为内涵式均衡发展试点校。两年多来......

    内涵发展工作总结

    五星一中 2014-2015学年学校内涵发展工作总结 一、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关键性作用,把提高课堂教学效......

    坚持内涵发展

    坚持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品质 新安中学 朱思平在区委、区政府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新安中学教师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牢牢抓住教学这个中心工作,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学......

    坚持内涵发展

    坚持内涵发展,促进质量提升 ——昌江一中工作汇报材料近年来,昌江一中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在学校管理、德育工作、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育教学、教研科研、校园文化建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