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场县共建现场会
优势互补 合作双赢 场县共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黑龙江省依安农场(2011年6月13日)
依安农场始建于1956年,位于依安县境内,隶属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农场下设两个管理区、五个作业区,总人口5300人;占地面积14.46万亩,耕地面积8.6万亩,水田占耕地的65%,人均收入14000元,人均住宅面积40平方米,砖瓦率100%,城镇化率75%、绿化率36%、人均绿地面积12.68平方米。全场农机总动力1.1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率96%,中小型民营加工企业8家,奶牛存栏1500头。
我场与依安县6个乡镇、16个村屯相互接壤,人员往来频繁,可以说是唇齿相依,农场城镇与依安县城一道之隔,更是屋脊相连。在场县合作共建中,我们拆掉农场和地方的“篱笆墙”,全面促进场县共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开创了场县共建联心联动、共同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局面。
一、场县领导加强交流,铸就共建基础
自开展场县合作共建以来,依安农场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农垦总局的要求,与依安县政府进行合作交流,相互来往,场县合作共建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尤其是2009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班子组建以后,对场县共建非常重视。4月份由县委书记胡银波、县长张伟志两位主要领导亲自带领相关部门到农场对接场县共建工作。两年来,伟志县长多次带领县农委、农技推广站、水务局、畜牧局、林业局、交通局、卫生局、合管局等部门对农场“三代”工作、城镇建设、水 稻科技园区、奶牛养殖基地、现代农机服务中心、学校、医院进行现场参观指导,对农场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多方面场县共建合作的意见和建议。依安的场县共建早已跳出过去固有的思维方式,打破了旧的发展框架,目前是场县双方感情最深、沟通最畅、关系最融洽的时期,也是合作最鼎盛的时期。我们双方消除农垦人和地方人的心理认知界限,不分农垦人还是地方人,都是依安人,都是“一家人”。
二、政策与资源共享,县城带动农场经济快速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是场县共同的目标,也是场县共建的主要载体。2009年以来,为支持农场经济快速发展,依安县委、县政府为农场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并用自身雄厚的资源优势激活了农场经济,让农场职工和周边乡镇农民互利双赢。
在场县工业共建上,依安县是工业发展较快的“老大哥县”对于农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带动作用。我们通力合作培育产业龙头,共建原料基地,搭建起了具有依安特色的工业发展新平台。双方在邻近农场的城南地区共同建设了一个高标准的工业园区,为帮助农场发展工业,县委、县政府决定农场所有进驻依安县工业园区的企业,同享政府[2009]7号文件。一是达到规模的企业财政部门根据政策给予资金支持;二是免费提供土地;三是3年内免收县级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四是对需要引进的特殊人才,场县双方批准,可直接办理调入调出手续;五是对投资商及其家属办理落户手续,子女享受与常住人口均等的教育权利,并可自主择校。
农场作为依安县糖业、薯业、乳业等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为龙头企业提供生产原料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职工增收,自2009年以来累计为农场职工创造经济效益800余万元。
在场县农业共建上,依安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耕地398万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场县农业共建,提出要与农场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双方签定了“三代”协议,农场每年为周边乡镇农民代耕、代种、代收达30万亩,与周边乡镇共同提高农业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为农民增产增效提供了保障,实现了互利双丰收。
场县共建科技培训园区在我场建成,两年来培训职工和农民12次,培训人员2000多人次,双方互相交流探讨农业标准化,水稻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预防,并举办了具有垦区农业特色的水稻“三化一管”、叶龄诊断技术和水田搅浆平地等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班,充分发挥了场县共建新平台的作用,提高了科技管理水平。我场与泰东乡、三兴乡、新兴乡合作,将有技术、有资金、有能力改造水田的职工,派进三乡对1.5万亩低产田进行旱改水,使1.5万亩的低产田变成高产田、效益田,同时带动了周边乡镇农民旱改水的高潮,仅此一项农场职工和周边乡镇农民年增加效益500万元,实现了技术、资金、资源合理利用,取得了“双方效益”。
在场县畜牧共建上,2009年农场与依安县摇篮乳业签定合作共建协议,摇篮为龙头企业,我场为奶源基地。依安县政府决定为农场奶牛业发展给予支持,出台5项优惠政策:一是为奶牛户提供长期贷款407万元;二是奶牛户每交1吨鲜奶县财政补贴200元;三是无偿为奶牛保险,每头奶牛意外死亡县财政补贴6000元;四是每建一个标准榨乳厅县财政补贴5万元;五是鲜奶以每公斤2.95元保护价收购,并按月兑现奶资。这5项优惠政策激发了农场奶牛养殖户的热情,我场畜牧业发展势头空前高涨,5项优惠政策所带来的效益更是十分可观,两年来农场奶牛基地为摇篮乳业提供奶源6000吨,累计增加收入630万元,真正实现互利双赢的目的。
在场县水利设施共建上,依安县在农场水稻发展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没有依安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农场水稻发展不会如此快速。农场原有低产田3万亩,由于低洼易涝、芦苇盐碱,十年九不收。为此农场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将3万亩低洼易涝的低产田改造成水田,但水源问题又成了头等大事,为此农场与依安县政府协商水资源共享一事,得到政府大力支持,两家共用依安县跃进水库水资源。在渴水期间,农场下游乡镇水田供水量减少,100多名农民打着横幅到县政府、市政府集体上访,要求停止给农场水田供水。在这种情况下,县领导顶着巨大的压力,做了大量“包乡、包村、包人”的思想工作,采取轮灌的措施,化解了供水紧张的矛盾,使农民和农场职工达到资源共享和谐用水的局面。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场新增3万亩水田,每年为职工增加效益1000万元。这也让全场人民看到了依安县领导胸怀大局的意识,战略性发展的眼光,对待农场职工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这更坚定了场县共建的决心,场县逐渐形成了职工和农民和谐相处的友好趋势。为实现互利双赢,农场红卫水库无偿为周边乡镇农民提供水资源种植水田1.5万亩,有效地拉动了周边百姓增产增收。
在防汛期间,为确保乌裕尔河不出现险情,场县联手防洪。农场有乌裕尔河防洪堤27公里,依安县每年为农场承担抗洪资金近30万元。2009年7月洪峰经过农场险段时,依安县县长张伟志心系农场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早5点就亲自带领 各相关部门到农场巡堤,步行了近6公里,现场指挥部署县政府各部门对这个险堤进行责任包段,实行24小时监控。农场巡堤人员看到这情景,都激动的说:“看看县里对农场的关心,县长都亲自来了,咱们在场部住着一定能安全!”
在场县城镇共建上,2009年以来,农场在城镇发展上加大了力度,两年的时间建设楼房面积20万平方米,场部地区取消平房、实现了楼房化。但人口少成为了制约我场城镇发展的“瓶颈”。为帮助我场解决这一难题,县委、县政府多次派专人对农场城镇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并将我场列入依安县城镇发展规划,提出利用农场环境良好的优势,共同打造依安县“南花园”。为打造花园农场、创建和谐依安,吸引更多的居民到农场居住,我场出台了县城居民和周边乡镇农民到农场购楼享受农场职工同等待遇和优惠政策,为使县城居民在农场居住更舒心,我场累计投入资金6000万元建广场、栽树、种花、铺草坪、更新自来水、改善医疗条件、新建供热系统、加宽道路和地下暗排,创造最优的环境。这一系列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解决了周边乡镇居民来我场居住的后顾之忧,增强了他们定居农场的信心,两年来周边乡镇居民317户、1000余人到我场定居。今年我场新建公园5万平方米,为场县居民闲暇之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供了场所。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安县公交公司总部在我场落户,25台公交车每8分钟一趟,只需1元钱便可到达县城,方便了城镇居民出行。依安地区汽车检测线也落户我场,对宣传农场和经济拉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农场居民的增加,不仅拉动了城镇的发展,使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农场汇聚,给农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仅上半年我场餐饮服务业就增加了20多家,解决就业150余人,为产业兴城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社会事业同发展,场县联合保民生
为全面提高场县居民幸福指数,共享社会事业发展成果,我们加大了社会事业共建力度,场县联合解决了多项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场县医疗共建上,2009年我场建设职工医院1300平方米,并在依安县的大力支持下,加入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周边乡镇农民在农场就医享受新农村合作医疗各项政策。但随着周边乡镇患者的增加,农场医院已不能满足患者就医。为方便周边乡镇百姓就医,今年我场新建医院住院部和康复中心1500平方米,并配2台120急救服务车,义务接送各乡镇患者,并为分娩的妇女免费提供营养餐,为新生儿赠送礼品,热心的照顾、周到的服务、和谐的相处,使农村患者有了在家的感觉,方便了周边农民就近就医。即将出院的农村患者,握住护士的手,热泪盈眶的说:“你们比我的儿女对我还要好,真舍不得离开你们”。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周边乡镇农民,医院特别制订了“三免三减”优惠政策,两年来,农场医院共为周边乡镇农民减免医疗费用20余万元,我场医院成为依安县南部3个乡镇、6万人口的医疗中心。
在场县教育共建上,为方便农场升入高中学生就近入学,县政府决定区域内取消户口限制,出台了农场学生与县城学生同等政策。县教育局和农场教育科决定农场学校可以参加县教育局召开的会议,并与县所有中小学结成联谊校。场县统一命题联合考试,农场教师可以参加依安县举办的所有教育活动,多项举措使农场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有依安县教育的大力支持,我场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创垦区 6 之最。我场学校义务教育农民子弟240人,有效的解决了就进入学问题。
在场县社会事业共建上,农场公安局与县公安局密切配合,联手共同办理案件,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依安县消防大队始终把农场视为自己的辖区,为农场职工群众生命财产提供了保障。依安县交警大队多次为农场义务执勤,并在保障农场交通安全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县电业局大力支持农场生产生活用电,今年共赠送农场5台100千瓦变压器,解决了农场场部和基层电容不足问题。为解决邻近农场的村屯百姓出行难问题,农场投资120万元将依安县荣军村至农场第四作业区和向前至农场第二管理区共计3公里路段改建成白色路面,双方栽植场县共建林6公里。这些民生工程不但改变农场职工和周边乡镇农民的生活,更为场县共建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我场虽然在场县共建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场县共建工作中,我场将继续与依安县真诚合作、密切配合、携手并进,为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在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依安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第二篇:场县共建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力做好今冬明春供暖工作,局党委印发了《关于在本采暖期开展“三岗、三进、三树”为主题的共产党员工程活动的通知》,今天又在这里召开共产党员工程现场会,我们感到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这是贯彻党的十七大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党现阶段的重要任务的重大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生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的生动体现,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载体,是在企业改制的新形势下,叫响党员称号,推进和谐供热,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XX公司党委紧密联系供热工作实际,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依托,以广大党员为责任主体,以生产运行、供热服务为主战场,以“四化”要求和“七有”标准为工作规范,着力深化共产党员工程活动,取得了供热运行平稳、服务温暖百姓、党员作用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良好效果。我们的做法和和体会是:
一、围绕“三岗、三进、三树”抓立项,夯实工程基础
立项是党员工程的基础和保证。我们本着吃透精神、联系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抓实工程立项,增强组织活力。一是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三岗、三进、三树”为主题共产党员工程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意义、立项内容和工作要求。二是召开支部书记会议,传达上级精神,统一思想认识,作出工作安排,提出具体要求。三是要求各支部在立项内容上做到三贴近、三结合,做实共产党员工程。即贴近供暖工作,与和谐供热相结合;贴近民生主题,与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相结合;贴近党员岗位,与叫响党员称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相结合。四是要求各支部在立项形式上坚持具体化、数量化、单体化、实效化的要求,做新共产党员工程。五是要求各支部在工作规范上坚持“七有”工作标准,做精共产党员工程。截至11月20日全公司共立项共产党员工程28项,其中公司党委11项,基层党支部17项。在所立28项党员工程中,围绕“三岗”内容立14项,围绕“三进”内容立6项,围绕“三树”内容立8项。为使立项更有针对性,11月下旬公司党办同志下到各支部对立项情况进行了调研,听取了各支部汇报,提出了修改意见,工程立项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瞄准立项目标,全方位发动责任化实施
立项目标是党员工程的准星,这个准星就是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急难险重问题。因此,基层组织必须在围绕中心、服务中心上下功夫、作文章,广大党员必须在叫响称号、永葆先进上当先锋、作表率,这样党员工程才能融入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奏响时代先锋的主旋律。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三到位、三认领。一是发动到位,让党员认领责任。各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讲形势,讲任务,讲在本采暖期开展共产党员工程活动的重大意义,讲贯彻十七大精神,关注民生,做好供暖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三分、五分、八分党支部还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撰写党员承诺书等形式,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意识。二是组织到位,让党员认领措施。在组织上建立了党委负总责,支部书记具体抓,党小组起作用,党员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从组织上保证工程立项落到实处。比如,在所立的“三岗”工程中,一分、五分、六分党支部结合党员特点和专长,分别设立了以党员命名的技术示范岗、节能降耗岗和为民服务岗,并把立项内容和要求与党员本人见面,让党员自己提出保证措施,实现了由“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三是目标到位,让党员认领任务。坚持目标管理是深化党员工程的有效方法。在目标定位上我们从实际出发,按照具体化和数字化的要求,做到能量化的量化,该具体的具体,让党员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比如,二分党支部把去年96191投诉的29户低温户列为“党的温暖进家庭”共产党员工程,并把这29户细分落实到9个班组,采取定时限、定措施、定责任人的办法,保证了工程的扎实开展,目前29户低温户已全部达标。十分党支部开展的“让党的旗帜进社区”党员工程活动,提出了党小组与社区组成供热服务小组每月活动一次、党员每周走访一次用户征求意见、每月为用户办一件实事的“三个一”工作目标,使党员前进有方向、工作有目标、岗位有责任、为党员搭建了实践先进性的平台。
三、突出工程效果,全程化管理动态化考核
党员工程能否收到实效,关键在要实行全程化管理,动态化考核。为避免以往立项轰轰烈烈,中途马马虎虎,结果不了了之现象的发生,我们注意抓源头,抓过程,抓全程化管理。一是坚持每月一次调度会制度。12月4日,召开了11月份党员工程月度调度会,由各支部汇报了前段立项和工程进展情况,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沟通、共同进步的目的。二是坚持成果由行政认定,作用由群众测评制度。为改变以往党内自我立项、党员自我活动、组织自我评价的封闭式做法,我们引入公开客观的评价机制,把行政认可度与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程效果的主要标准,使党员工程始终瞄准经济工作“靶心”。十分党支部设立了党员工程公示板,把工程的目标、措施、要求和责任人公之于众,让行政考核,请群众监督。三是坚持日常检查和动态考核相结合。党员工程从立项到竣工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因此,两级党组织必须跟进管理,做到工程进展到哪里,检查和考核就跟进到哪里,这样才能及时了解情况,随时掌握信息,适时推进工作,切实收到实效。一个多月的工作,党员工程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为三增强、三提高。一是“三岗”活动增强了党员责任感,提高了岗位奉献的自觉性。技术示范岗开展技术交流3次,举办技术讲座4次,使一线维修工、司炉工的岗位技能有了新提高。为民服务岗开展便民服务23次,解决各类供暖问题347件,收到用户表扬信17封,锦旗2面。二是“三进”活动增强了党组织先进性,提高了和谐供热美誉度。四分、六分党支部组织党员与辽沈晚报联手开展供热服务进社区活动,通过政策咨询、现场维修、现场收费、发放便民服务卡,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好评。九分党支部与四个社区共同举办了“让党的旗帜进社区”党员工程启动仪式,社区和用户反响良好。三是“三树”活动增强了党组织战斗力,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供暖以来,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起旱贪晚,靠前指挥,忘我工作,处理突发事件9起,保证了供热平稳运行,实现了供暖效果好于往年的目标。
切实让党组织旗帜树起来,让党员称号响起来,让和谐供热暖起来,为房产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我们的新贡献。
敬爱的党组织:
在党组织的严格要求和支部党员的无私帮助下,经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在政治思想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通过参加组织生活和党内活动,学到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作风,加深了对党的宗旨的认识,增强了党性。现向组织汇报如下:
一、思想认识方面:
第一,明确了共产党员必须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实干精神统一起来。在入党之前,我认识到共产党员要有远大理想,要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精神,但这种“远大理想”“奋斗终身的精神”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并不十分清楚。入党后,经过几年来党的教育,我认识到“远大理想”“奋斗终身的精神”一定要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其实际意义,尤其在和平时期“远大理想”“奋斗终身的精神”更多地体现在本职工作中勇于承担任务,不畏艰难、尽职尽则,在困难关头和关键时刻不退缩,踏踏实实地努力工作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最好实践。几年来,我在实际工作中勤恳敬业,勇挑重担,克服了许多困难,带领全班人员保质保量、圆满地完成了冬季采暖任务,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锻炼、考验和提高。
第二,明确了共产党员必须在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政治上要敏感。为此,我积极参加党课学习和党支部组织的有关活动,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工作岗位,尽职
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第三,明确了共产党员必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论我是否如期转正,我都将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以律己,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克服缺点错误,谦虚精神,做职工群众的表率。
二、工作学习方面
我主要负责做好供热工区运行班组的内部管理工作。每天一上班就对各项班前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做好司炉运行记录。在动力公司一季度保安全、优质服务劳动竞赛活动期间,组织运行本班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条例,督促他们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努力提高锅炉运行服务质量,保证了今冬采暖期的顺利完成,取得了百日考核无差错优异成绩,为保证供热系统安全、优质、高效运行做出了积极努力。
在学习方面,我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学习,利用一切可学习的时间,虚心向师傅们请教学习焊接技术,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生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的生动体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企业改制的新形势下,叫响党员称号,推进和谐供热,维护社会稳定。
以上是我在思想、工作、学习方面的汇报,总结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履行党章上所要求的一切,严格要求自己,接受党组织
和同志们的监督,严于律己、勤奋进取,力争做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思想汇报人:
2011年月日
第三篇:场镇共建经验材料
场镇共建经验材料
***村位于**镇西10公里处,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2万亩,16个自然屯,6100口人。2010年,我村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积极与农场联系,充分利用农场先进的农业管理技术和大型农机具,通过场镇共建,加快了我村现代化农业进程。我村210户,共3500亩连片土地与农场共同经营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不仅加快了我村现代化农业进程,也推动了我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大力宣传,积极引导
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改变农民传统种植观念,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我们全体干部深入农户家中,通过算账对比、思想动员等各种不同手段,让农民认识到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是历史发展必然。经过我们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共210户同意与农场共同合作,实现连片土地规模经营。总土地面积3500亩,全部采用农场的先进农业种植、管理技术,利用农场的大型农机具进行耕作。揭开了我村土地规模化、现代化经营的序幕。
二、场镇共建,科技护航
为了实现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和农产品优质率,我们积极与农场联系,得到了农场的大力支持,秋天,农场的大型农机具对3500亩连片土地实施了秋天深翻整地,起垄。3500亩连片土地全部采
用110厘米大豆大垄高台密植栽培技术。采用农场的优质、高产大豆品种,亩保苗株数40万株,测土配方施肥,亩施肥量20公斤,采用对下茬无影响的90%乙草胺乳油与噻吩磺咙进行土壤封闭除草。为了防治大豆食心虫对大豆造成的危害,8月上旬,农场对3500亩连片种植的大豆实行了飞机航化喷雾技术,有效的防治了大豆食心虫对大豆造成的危害,确保了大豆丰产、丰收。
三、政策优惠,大力扶持
为了确保参与规模经营农户的经济效益,提高参与农户的积极性,镇党委政府经深入调查研究,出台了各种优惠。一为参与的农户每亩补助320元,二为参与农户购置大型喷药机器一台,三飞机航化喷雾的所有费用全部由党委政府承担。同时,对通过土地流转、实施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的大户给予表彰奖励。镇党委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激励了农民转让土地的积极性,加快了我 村土地流转的步伐。
四、典型引导,扩大规模
我村的3500亩大豆大垄高台连片种植,经过场村一年的精心经营管理,依靠农场的先进农业种植管理技术,真正做到了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相结合。大大的推进了我村现代化农业和规模经营进程。秋天经过测产公顷产量达到了5600斤,比其他同等地块产量高出1000斤,得到了农民的高度认可,真正做到了典型带动作用,提高了我村农民的种植水平,加快了我村土地规模经营的进程。在此基础上,明年,我村将有更多的农户参与土地规模经营,预计共312户5000亩土地参与土地规模经营。极大的推动了我村农业现代化和土地规模经营化进
程。
第四篇:场县党建共建新闻
创新开展场县党建共建 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自2007年以来,垦区各级党委紧紧围绕场县合作共建任务,按照创新机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与所在县委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党建载体创建、人才资源共享、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党建合作共建,促进了场县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共同提升,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是:通过打破界限,整合资源,夯实共建基础。在培训资源共享上,进一步推进了培训基础设施和师资的共享,党校互为干部培训基地,为双方培训干部;在人才资源共享上,突出抓好干部交流和科技人才在场县间的流动,实行场县干部双向挂职锻炼,双向教育提高。通过拓宽领域,延伸载体,搭建共建平台。各分局党委结合县乡村实际,突出抓好科技培训向乡村延伸、党员服务区向乡村延伸、致富联合体向乡村延伸,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进程和共建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互动共管,形成合力,建立共建机制。通过双方经验相互学习、党员共同管理、活动共同开展,形成了长效的共建机制,实现了共建双方党建双促进、双提高的工作目标。通过发挥优势,引领发展,打造共建先锋。通过拓展实施“北大荒先锋工程”,打造为农民提供优质代耕服务的先锋、推广先进农业实用技术的先锋、为乡村农民提供优质教育医疗服务的先锋、示范和引导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先锋、扶贫帮困的先锋,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场县党建合作共建工作的推进和深入开展,提升了双方党建工作水平,也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党建资源共享区域大教育网络,把双方的党建资源整合成 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教育资源从原来的服务本地本场,扩展到服务于整个区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发挥了最大效能。特别党员教育资源的共享,突破了以往的封闭式教育模式,让死水变活,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网络,为双方党员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科技的推广使各乡镇村民科技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干部交流丰富了领导经验,提高了领导水平,促进了场县合作共建由单一的经济领域向其它领域的延伸。
自场县党建共建工作开展以来,农场与乡镇结对325个,相互培训干部1544人,互派挂职干部127人,举办科技培训班381次,培训地方科技人员6486人,科技培训农民38404人,与地方扶贫结对390个,扶贫资金456.52万元,共同开展党建载体活动67个,160万户农民进入场县合作共建体系,垦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第五篇:场县共建调研汇报
依安农场场县共建专题调研汇报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场县合作共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及总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推动场县共建提升,拓展双方合作领域,依安农场针对2009年场县共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2010年工作目标、任务及措施汇报如下:
依安农场位于依安县境内,与依安县同属一城,拥有土地面积14.35万亩,耕地8.5万亩,人口近5000人。农场与依安县16个村屯接壤,人员往来频繁,可以说是唇齿相依。依安县是农业县,人口49万,耕地318万亩,近几年来被国家命名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中国紫花油豆角之乡”、“中国白鹅之乡”,还因连续涌现出了“神舟七号”航天员刘伯明、柏林世锦赛女子马拉松冠军白雪更是名震四方,糖业、摇篮乳业等龙头企业发展较快,有着较丰富的资源。
历史上,由于所有制的不同,场县之间土地交叉,纠纷不断,官司不断,甚至发生过多起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场县之间一度关系十分紧张,农场小心易易地封闭起场门,与县里保持着谨慎的礼节性交往。
近年来,农场按照总局、分局提出的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农场近城的优势,全面提升场县共建的层次。从2007年场县成立了共建组织以来,已走过三个春秋,尤其是2009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场县共建工作,今年4月刚组建不久的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班子由县委书记胡银波、县长张伟志两位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农场落实场县共建工作;11月20日由依安县人大主任白文喜、副县长谭德臣对一年来场县共建情况进行检查,并带领县农委、县农技推广站、水务局、畜牧局、林业局、卫生局、合保局等部门领导对农场环境建设、现代农机服务中心、水稻浸种催芽中心、水稻大棚育苗中心、奶牛小区、学校、医院、富雅花园别墅小区进行现场参观指导,对农场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重要的建议。通过场县共建双方互学互动、互帮互进,达成多项共识。一年来在农业、工业、水利、畜牧、城镇建设、医疗、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共建,开创了场县共建发展的新局面。
(一)由单向到双向,突出“共”字,实现互利双赢。场县共建最关键的是一个“共”字,“共”意味着是一种求同的行为,也是一种双向的选择。它在运作形式上体现在互学互动,互帮互进上;而在目标值的确定上体现为一种双赢的结果。因此,提升场县共建的双赢质量就是检验共建成果的一个标尺。
依安农场在抓这个提升工作中,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又注重学习县里的长处,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实施农业共建,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作为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的排头兵,垦区肩负着领军带头的示范重任。依安农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投资建设集示范、展示、辐射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同时,农场主动把这一园区作为依安地区农业新技术应用培训基地,向农场职工和依安县广大农民开放,义务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切实带动并提高了农场和周边农村科学种田水平。从2008年5月建成后至今,已培训依安县科技人员600人次,接待县政府组织的参观3次,为依安县农民推广11项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达1500人次。农场技术人员精心传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水稻综合防病技术、水稻分段收获技术、水稻搅浆平地秸秆还田技术、水稻秧苗高台旱育技术,把垦区水稻三化一管及配套技术向依安县农民全面推广应用,推广面积达30余万亩,带动了依安县水稻栽培技术的整体提高。现场培训西瓜高产栽培技术、奶牛养殖技术、大鹅养殖技术,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作物的快速发展,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今年,我场为了扩大种植资源,积极与泰东乡、三兴乡、向前乡联系,为职工租种旱田5000亩,进行旱改水,使5000亩的低产田变成稳产、高产的水田。既增加了农场职工收入,又有力的促进了周边乡镇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掀起低产田改造热潮。同时场县的代耕作业已由最初的自发代耕作业发展到有组织、大规模的整村整区作业,农场利用大机械标准化作业的优势,为周边乡镇代耕土地达20多万亩,实现了互利双丰收。
实施工业共建,特色双赢促进工业发展提速。依安县这位工业老大哥,对于农场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带动作用,双方抛弃了体制隔阂,秉承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市场共享的原则,在工业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特色双赢的道路。为帮助农场发展工业,县委、县政府决定农场所有进驻依安县工业园区的企业,同享政府[2009]7号文件,其中包括:一是达到规模的企业财政部门根据文件要求给予资金支持;二是免费提供土地;三是3年内免收县级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四是对需要引进的特殊人才,经县政府批准,可直接办理调入手续;五是对为投资商及其家属办理落户手续,子女享受与常住人口均等的受教育权利,并可自主择校。农场作为依安县糖业、薯业、乳业等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为龙头企业提供生产原料的同时,有力的促进了职工增收,实现互利双赢。
实施城镇共建,巨变中彰显潜力与活力。
一年一大步,一年一巨变。农场的花园式发展、生态园林式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全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绿地14341平方米,种植绿篱8400延长米,栽花100万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68平方米。农场投资建成了大型的1.7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广场上有假山、喷泉、旱冰轮滑跑道和健身器材,节假双休日来农场游玩、拍婚礼外景的人络绎不绝,成为整个依安县最诱人的广场。农场顺利的通过了省验收组的24项验收,获得全省优美乡镇的殊荣。为使农场成为依安县的“南花园”,县人大、县政协领导多次到农场实地考察,提出很好规划发展建议,并达成多项共识。为共享发展成果,农场决定依安县的购楼户和农场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到目前,县城207户居民来场购楼,引进人口600余人。为共建生态家园,双方协商农场提供绿化土地,由县政府安排造林,几年来栽植场县“共建林”20公里,绿化了家乡,美化了乡镇。
实施水利设施共建,实现水利设施共享
为发展农场的水稻种植,提高职工收入,农场一直与依安县共用一库水,可以说依安县在农场水稻发展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没有依安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农场水稻发展不会如此快速。农场原有低产田2万余亩,由于地质原因十年九不收,承包土地更是难上加难。为增加职工收入,农场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将2万余亩低洼易涝的低产田改造成水田,但水源问题又成了头等大事,为此农场与依安县协商两家共用跃进水库的水。由于渴水,农场下游乡镇水田供水量减少,100多名农民打着横幅到县政府、市政府集体上访,要求停止给农场水田供水。在这种情况下,县领导顶着巨大的压力,做了大量劝访工作,场县协商采取轮灌的措施,化解了供水紧张的矛盾,使农民和农场职工能够和谐用水。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场新增2万亩水田,每年为职工增加效益400万元。这也让农场全体职工看到了依安县领导胸怀大局的意识,战略性发展的眼光,对待农场职工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这更坚定了农场与依安县共同发展的决心,场县逐渐形成了职工和农民和谐相处的友好局面。
为确保乌裕尔河不出现险情,场县联手防洪。农场有乌裕尔河防洪堤32公里,依安县每年为农场承担抗洪资金近20万元。今年7月洪峰经过农场险段时,依安县县长张伟志心系农场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早上5点就亲自带领县各相关部门到农场巡堤,步行了近6公里,现场指挥部署县各部门对这个险堤进行责任包段,实行24小时监控。农场巡堤百姓看到这情景,都激动的说:“看看县里对农场的关心,县长都亲自来了,这心里真是热乎乎的,真是场县一家人呀!”
实施畜牧共建,实现畜牧政策共分享。
依安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力支持农场奶牛业发展,并出台5项优惠政策:一是为养牛户提供307万元贷款;二是养牛户每交1吨鲜奶县财政给补贴100元,特别是从明年1月份开始,县财政给补贴将提高到200元;三是无偿为奶牛保险,每头奶牛意外死亡补贴4000-6000元;四是每建一个标准榨乳厅县财政补贴5万元;五是鲜奶以每公斤2.4元保护价收购,这些优惠政策有力的调动了农场职工养牛的积极性,同时,我场奶牛鲜奶必须全部送交依安县摇篮乳业,为此每年农场奶牛户增加收入276万元。
(二)由表层到深层,彰显“和”字,实现社会服务体系共享 如果说最初的场县共建是停留在经济发展的表层,那么,依安农场的场县共建已经向社会服务体系延伸,向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方面进行拓展,共享一切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福利设施。场县之间的这种融合给社会和谐带来了升级和活力。
实施医疗卫生共建,场县医疗和睦共处
农场医院最初是平房,医疗环境较差,为更好的开展合作医疗,辐射周边乡村百姓,县卫生局领导多次来农场指导工作,提出很多发展意见。2009年农场投资200万元,新建1300平方米的职工医院,并购买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但苦于无人培训设备不能正常使用,县卫生局领导得知此事后,派县医院专家义务为农场医疗工作人员培训,依安农场医院在县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加入依安县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成为依安县南部3个乡镇,辐射5 万人口的医疗中心。农场医院2辆120急救服务车,常年免费接送各乡镇患者。为分娩的妇女免费提供鸡蛋和米粥,使农村患者有了在家的感觉。年接诊农民患者5000余人次,大中小手术400余例,有力的解决了周边农民看病难、就医难问题。
实施教育共建,场县教育资源和弦发展。
长期以来,依安农场与依安县利用各方优势,发挥各自强势,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实行就近入学,互免借读费。依安农场没有高中,初中毕业生可以考取依安县的任何一所高中,区域内取消户口限制,待遇与县城内的学生一样。农场学校高质量的教学和高质量的管理也吸引了周边农村乡镇的学生,目前在农场学校就读的各乡镇学生已经达到240多人。农场学校与依安县多所中小学结成联谊校,场县统一命题考试,不定期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学习,使双方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农场学校连续多年保持中考升学率100%。
实施全面共建,开创场县和谐领域。
场县共建工作开展以来,共建层次不断提升,内容不断丰富, 场县共建已不单纯的局限于经济发展方面的共建,我们已携手由生产层次合作向社会服务领域开始拓展,使场县共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依安县消防大队始终把农场视为自己的辖区,在实际消防业务中,由于农场没有消防水车,发生了火灾,县消防大队都尽全力出动消防车扑救。农场派出所与县公安局密切配合,联手共同办理案件,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为依安地区经济社会保驾护航。县电业局大力支持农场生产生活用电,今年共赠送农场3台100千瓦变压器,增加了农场场部及二、三、七作业区电力容量,解决了农场电力不足问题。
(三)由局部到宏观,体现“新”字,实现场县共建整体提档升级
打造城乡经济一体化场县共建,向纵深发展,逐步达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力争实现三个新突破:
围绕城镇建设开展共建,实现花园式农场城市化新突破。
我场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将场部地区打造成5000人口的小城镇实现楼房化。2010年是依安农场实施城市化建设三年跨越规划的起步年、关键年和强力推进的一年,计划新建住宅8万平方米,引资、投资1.4亿元,新建富雅花园别墅住宅小区、幸福小区、阳光小区、嘉祥小区,打造4万平方米森林公园,用良好的住宅环境吸引周边百姓到我场定居,引进人口预计突破1000人,进一步壮大城镇人口规模,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各方面经济快速发展,推进城镇建设提档升级,促进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融合同步发展。
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开展共建,实现工业发展速度新突破。
2010年场县双方将共同打造工业园区,继续按照依政发[2009]7号文件要求,共享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由于双方发展工业园区土地受限,为此农场计划投入土地面积1000亩与依安县共同引进芬兰技术建设大型沼气综合开发项目,总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此项目建成,农场职工群众也可以享受新型能源带来的便捷。场县双方将争取更多的工业项目在工业园区落户并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实现工业发展全面提速。
围绕现代化大农业开展共建,实现农业示范带动新突破。
为依安县提供水稻新技术应用培训基地,培训依安县农民500人次以上,向周边农民开放农场水稻浸种催芽中心、集中育苗中心、农机服务中心、促进垦区水稻三化一管及配套技术向周边乡镇推广,带动农民水稻栽培技术的整体提高,抓好代耕、代种、代收工作,形成以农场为中心30公里的最佳服务半径,并且辐射能力由远到近越来越强,产量由远到近越来越高。利用依安县气象设备资源为我场提供气象预报。加强我场农业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依安农场的场县共建之变化、之成就、之荣光,离不开总局、分局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亲切关怀,更离不开依安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我们因县而立,缘县而兴,依安农场会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和诚信、务实、创新、卓越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彰显活力、挖掘潜力、保障民力、形成合力,为垦区的奋进、发展、腾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