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输液质量问题和输液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输液质量问题和输液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在本院范围内反伤输液质量问题和输液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或保留静脉道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积极进行临床救治。医师、护士及其他医护人员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护理部,做好医疗记录,保存好输液器和药液,必要时进行封存。调查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如为药物所致严重不良反应,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上报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进行必要的调查、分析、评价、处理,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进行报告,将该输液药品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及时通报全院临床科室,引起警惕;如为操作不当引起,临床科室应高度重视,并有相应的整改措施;如怀疑为输液质量问题,应立即上报药剂科,对该批号输液药品进行控制,迅速开展临床调查,必要时可采取暂停药品的使用等紧急措施。
第二篇:输液不良反应
输液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制剂又出问题了!前几日,青海省大通县三名患者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发生不良事件,其中一人死亡。目前,相关部门已暂停使用、销售并封存该企业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往前回顾,包括刺五加、茵栀黄及鱼腥草在内的注射液都曾被叫停过。我们不禁要问,中药注射制剂安全吗?这些药物进入我们的血管,会发生什么反应?
双黄连注射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等药物组成。三味药结合制成双黄连,据介绍“可以清热解毒,轻宣透邪,疏风解表,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和发热、咳嗽、咽痛、上呼吸道感染、轻型肺炎、急性腭扁桃体炎等症候。”
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部分,自古以来多是口服。将中药做成注射制剂还是近年来的事情。作为一种复方制剂,双黄连各制剂中的成分,本应通过口服给药在消化道中被肠道分解消化,有药理作用的活性物质被吸收入血后,产生治疗效果;其他大分子物质或杂质或被排泄,或被人体代谢清除。而现在,当双黄连做成注射液,一股脑地输注进血管后,其安全性能如何,实在难知。
评价双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指标,主要是绿原酸。绿原酸主要来自金银花,它既是一种有效的抗菌抗病毒成分,也是一种导致过敏的物质。此外,黄芩中的有效成分———黄芩苷也能导致人体过敏。金银花和连翘中的皂苷类成分,可导致呼吸中枢的麻痹。
由此可见,双黄连注射液引起的诸多过敏反应,罪在自身。此外,中药成分复杂,将中草药里的有效成分提取,再溶解到液体里,其中的工艺要求有待提高完善,这无疑可能将某些杂质(蛋白质、淀粉、鞣质及挥发油等)带入人体,成为导致人体过敏的源头。
我们知道,青霉素也会引起过敏,所以使用前先要进行皮试,因为青霉素一旦过敏,引起的反应常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生过敏休克及死亡可能性大。那么,使用双黄连注射液为何不先进行皮试呢?
较之于青霉素,双黄连所引起的过敏反应最常见的是皮疹。目前,临床多是进行询问过敏史并加强输液观察,并不对常用中药注射制剂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不过,中国中医科学院翁维良等医生的研究发现,双黄连注射液在人群中的致敏率为8.6%,皮肤过敏试验阳性率为12.3%。他们认为,皮试对减少双黄连用药后过敏反应有一定意义,可作为临床减少不良反应的措施之一。
人人会感冒生病,少不了头疼发热去医院。鉴于既往发生太多的中药注射制剂的不良报道,就医时该多几分细心。首先,向医生及护士说清自己以前是否对药物过敏,是否在打点滴时发生过不舒服的反应。其次,如果医生要给你开中药注射剂,你可以选择拒绝,或者向医生询问清楚这个药物的安全性
在12月24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联组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过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这种过度用药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在现实生活中,发烧感冒就去医院打点滴。而在医院的输液室里,“吊瓶林立”的景象更是触目惊心。吃药、肌肉注射、打点滴,被世卫组织推荐的最后一种给药方式——静脉滴注却成了现在医生给药的常态。而大多数人都不清楚静脉滴注可能带来药物不良反应的隐患,医生也很少会主动告知。抗生素滥用带来了超级细菌的可怕后果,“点滴”泛滥其实也是抗生素滥用的一个重要推手。
●口服药,如有不良反应可以洗胃;皮下注射,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都能给急救制造一定的条件。
●静脉注射的药物通过吊针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经过人体天然屏障的过滤,虽然发挥药效更快,一旦有不良反应往往也来得更快、更严重。●同样是感冒,通过口服药以及休息治疗,基本上只需20-30元;静脉输液一般都要用抗病毒药、抗感染药、维生素、液体和输液器,加起来大概要200-300元。
静脉输液,俗称打“点滴”。在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冬季,几乎各个医院都是“吊瓶森林”。
抗生素使用较多是输液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抗生素使用较多是输液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输液患者中很多都是因为各种感染,包括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以及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输液是抗生素给药的一种主要方式,尤其是一些呼吸道疾病,如细菌引发的感冒和肺炎等。目前抗生素使用不规范已经是公认的医疗问题,而一些没必要用抗生素或没必要输液的患者也开始输抗生素,这是输液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输液若有不良反应,发作更快更严重
我们一方面无休止地输液,另一方面却对输液的风险知之甚少。输液作为一种持续的静脉注射,和口服药及皮下注射相比确实有疗效快疗程短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健康隐患。
静脉注射通常伴随的不良反应较重,发生频率也较高。根据国家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推算,目前我国每年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高达250万。静脉注射的药物通过吊针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人体天然屏障的过滤,虽然发挥药效更快,但如果有不良反应往往也更快,更严重。而且输液本身因为操作的问题,在临床上也会有很多输液反应。比如滴注过快、液体温度过低或存在不溶性微粒,这些都会造成血液循环系统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是‘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这在国内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 门诊探访
患者对输液风险一无所知
正在中国地质大学上大三的小可同学最近有些感冒,吃了校医院开的药后没见好转,于是她自费来到北医三院呼吸科就诊。“感冒好几天了,头晕脑胀,好像还有点发烧,真折磨人。但医生也没给我输液,开了点感冒药让我回去继续吃,我真的希望能输液快点好。”
在发热门诊和儿科诊室里,记者看到了很多正在输液的患者,多是感冒发烧、咳嗽、支气管炎和拉肚子,其中80%是因为呼吸道感染而输液。家住学院路的焦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多次要求护士为自己调点滴速度,“每次输液都感觉有点不舒服,可能是滴得太快了。不过护士说不能再调慢了,后面还有两袋液没输呢。”
当被问及不担心输液的不良反应吗?脸色苍白的焦先生说,只知道过敏会出事,其他的就不知道了。正在输液的其他患者大多也不知道输液会有哪些不良反应,很多人都说输液前没皮试,而且也不觉得有皮试的必要。
■ 专家看法
多数疾病都有多种给药方式 那么哪些情况下才需要输液呢?,临床上并不是每个感冒发烧的人都需要输液。“就拿呼吸道感染来说,有一半以上可能都是因为病毒引起的。这时就不应该给患者输一些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只对细菌引发的感冒有用,对病毒性感冒起不到作用。而且即便是需要用抗生素,给药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口服或肌肉注射。多数疾病都有很多给药方式可以选择,究竟如何选择就要根据病人的情况了。感冒是很复杂的病。从治疗上看,一般提倡非药物疗法,像休息,加强营养,应用物理疗法退热等。如果不见好转,必须用药来治疗,首选是口服药,其次是肌注,最后患有合并症方需静脉点滴。”
■ “点滴”分析 输液风险高过吃药、打针
对于静脉输液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静脉输液有哪些风险需要我们重视呢?吕媛表示,在几种给药方式里,输液的风险确实比口服和肌肉注射都要高,尤其是过敏。
防止过敏 头孢类药物尽量做皮试
同样的药物如果采用静脉输液的方式比口服和皮下注射更快进入人体,这就导致如果患者对药物有不良反应,输液带来的后果比口服和皮下注射更严重。这样的问题除了药物本身被污染外,最典型的就是过敏。而口服药如果有不良反应可以洗胃,皮下注射的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都能给急救制造一定的条件。吕媛表示,为防止过敏的发生,有些药在输液前应皮试。青霉素、链霉素等强制要求皮试的药物问题不是很大,而像头孢类药物等没有强制要求皮试的药物,就要注意了。“头孢的问题本身存在一些争议,除个别的头孢类药物在说明书上规定要皮试外,其他的均只是对青霉素过敏及过敏体质的人要慎用。《中国药典》也对头孢类药物没有明确规定,虽然头孢一类的过敏反应比青霉素几率小,但医院出于负责的角度也应该做皮试,患者为了自身的健康更应该要求做皮试。” 输液反应
5种情况较常见,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也应时刻注意常见的输液反应:
发热反应:因输入致热物质而使患者出现发冷、寒战、高烧等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和头痛。
心力衰竭:因为输液速度过快,使短时间内血液系统输入太多液体,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静脉炎:由于输液器具达不到无菌要求而使静脉局部感染,或由于长时间输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品,而使输液处静脉内壁出现炎症。症状为手臂出现条状红线、局部红肿热痛。
空气栓塞:因为输液管内空气没有排尽,或者导管连接不紧而使空气进入静脉。常表现为胸部异常不适,同时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导致病人死亡。
肺水肿:输液时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嗽时出现泡沫状的血痰。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1、患者在输液时准备些衣物或毛毯,注意保暖;
2、长期注射的患者应多更换注射部位;
3、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尤其是老人、儿童和心脏病患者。家属或护士不要长时间离开输液者,以防液体走空。输液时若出现呼吸困难、头疼和呕吐等症状,要立刻降低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医院感染
时间长,感染机会大
由于输液需要的时间长,加上医院内部无菌化不严格,可能在输液的某个环节,使患者感染院内流行的一些传染性疾病,如乙肝等。
■ “点滴”建议 治病别求快,输液隐患大
目前,输液在各种治疗手段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甚至在患者心里形成了发烧就要输液的观念。北京协和医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表示,静脉注射确实需要谨慎。
输液本是“迫不得已”的给药方式
黄建始说,输液在中国更像一种长期形成的就医文化,好像不输液就治不了病,以至于患者都迫不及待地要输液。实际上在西方国家,输液是医生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的“最后的给药方式”,只有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才会采用静脉注射这种开放人体静脉通道风险较高的方式。
输液影响体内的用药环境
黄建始说,对静脉注射的谨慎态度不只是对医生的要求,患者的医疗理念也要转变。从治疗成本上看,输液费用显然要高一些。同样是感冒,通过口服药以及休息的方法治疗,基本上只需20-30元。而静脉输液,一般都要用抗病毒药、抗感染药、维生素、液体和输液器,加起来大概要200-300元。“这十倍的差距,老百姓为什么看不到呢?因为现在治病靠输液几乎已经成了一种固定的看病理念。”
“现在生活节奏太快,连治病也求快,感冒输液确实好得快,小孩子又不会按时吃药,输液更省事。有时就算大夫不想给输液,家长着急希望尽快退烧。实际上尤其是对孩子,输液虽然好得快,但对体内的用药环境会造成影响,对今后的其他治疗不利。”黄建始说。
■ 不良反应
●2010年10月13日 北京市朝阳区27岁的男青年小郭,因嗓子疼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输液时突感不适,经抢救无效死亡。此前医生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开了来立信、克林霉素和生理盐水输液治疗。家属称其有药物过敏史,医院则称医生开具的药品不用皮试。
(新京报10月17日报道)●2010年11月26日 广东省中山市电子科大中山学院一名19岁男生因发烧前往中山市人民医院急诊室输液,返回宿舍后突然病发,经抢救无效身亡。目前死亡结果初步判断为心脑血管疾病。
(南方都市报11月29日报道)
●2010年12月8日 北京大兴区黄村镇狼垡村永林医院,一名6岁女童在输液过程中突现不良反应,经抢救无效身亡。家属称,输液前孩子未做皮试,怀疑因药物过敏死亡。院方表示女童曾用过头孢,无需再做皮试。
(新京报12月15日报道)
第三篇:中药输液常见的不良反应
疼痛:出现在静滴后或者静滴过程中,注射部位或者沿静脉走向部位可能出现疼痛,大部分的疼痛如针刺样疼痛。
对策:首先要请护士查看,排除是否因护士操作不当所致,一般在调慢滴速后可以缓解。不能缓解者,可以一边静滴,一边热敷,基本可以缓解。
发热:发热常发生在药物输注30分钟之后。
对策:减慢滴速,或者停止静滴,给予抗过敏药和退热药,并采用物理降温,让患者多饮水;做好鉴别诊断工作,若患者的发烧不属于不良反应,而是属于输液反应,应保留剩余药液送检。
恶心呕吐:输液后呕吐。
对策:减慢滴速,必要时可以停止输液。根据医嘱使用止吐药,如胃复安10毫克肌注。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以免呕吐物进入呼吸道。
静脉炎:静脉出现炎症。
对策:减慢滴速,如果没有缓解,应考虑换药。
过敏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用药后3~30分钟内出现,表现为气短、胸闷、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对策:立即停药。对于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可注射肾上腺素抢救,必要时注射地塞米松。对于过敏性药疹则可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以及泼尼松(强的松)等治疗。
第四篇:输液查对制度
输液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认真查对输液卡,加入药液后须签名,标明时间;
3、备药前检查药液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药液有无变质等,同时注意 批号、有效期,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不得使用。
4、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配液后检查药瓶内有无细小颗粒、浑 浊、变色等。
5、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该类药物过敏史,使用前应做过过敏试验。
6、输液前必须用至少两种方式核对病人身份,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7、输液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8、建立输液巡视卡,半小时巡视查看输液速度,有无反应及局部情况。
惠安县医院护理部 2015年1月28日
输血安全制度
1、到输血科取血时,应与输血科人员认真核对输血资料。1)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 2)献血者姓名、血液编号、血型; 3)血液成分、血量、采集日期、有效期;
4)血液外观检查:标签完整性、供血单位、条形码、血袋完整性、有无明显凝 块、血液颜色有无异常、有无溶血等;
5)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以上核对完成后,发配血人员及取血人员共同签名后取 血。
2、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得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根据情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 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3、血液为特殊制品,如不立即输注,应及时送回输血科保存,不能保存在临床 科室,血液出库30分钟不能退回。血液一经开封,不能退换。
4、输血前及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填写输血安全护理单并由两名护士核对无误后签 名、签日期和时间。
5、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输血单、输血用品和血制品至患者床边再 次核对前述内容,呼唤患者姓名以确认受血者,如果患者昏迷、意识障碍或语 音障碍时,与其近亲属共同进行确认,或核对患者腕带上的信息。
6、遵照医嘱,使用输血前用药,血液轻轻混匀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 或血液成分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输注给患者。
7、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如需稀释只能用静 脉注射生理盐水。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 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液输完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 下一袋继续输注。
8、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20滴,并严格 贯彻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一般成人40~60滴/分钟,休克患者适当加快,儿童、年老、体弱、心肺疾病患者速度宜慢。
9、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 记录。
10、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 静脉通路,及时汇报上级医师,在积极配合治疗抢救的同时,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封存送检,做好记录。
11、输血结束后,对有输血不良反应的,应在处理不良反应的同时填写反应卡反馈给血库,由血库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处理;若无不良反应,将有关输血记录、输血报告单、输血治疗同意书存入病历保存。输血完毕后将输血袋交回血库至少保存1天。
惠安县医院护理部 2015年1月28日
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护理文书必须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指定用其它颜色填写除外)。
2、各项纪律必须按规定格式认真书写,要求内容完整、真实、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字迹清楚、使用医学术语、楣栏填写完整、字不出格、不得随意涂改 和黏贴。
3、避免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简化字必须按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范书写。
4、度量衡单位必须用法定计量单位名称。
5、各项计量必须有完整的日期,记录人签全名。
6、护士长经常检查护理人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及时纠正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7、根据医嘱和患者病情需要,纳入病历管理的护理记录单有:体温单、医嘱 单、入院护理评估单、跌倒、坠床、压疮风险评估单、住院患者护理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安全核查单。
8、护理查房、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个案分析等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病情观察、分析讨论而提出的意见、评价和建议等,属于主观性护理文书,不纳入病历管理,也不提供给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复印、复制。
9、各护理单元对归档前的护理文书,应指导专人按《护理文书质量评定标准》进行考核评价后方可归档。
10、对不认真遵照护理文书规范书写要求的,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罚。
惠安县医院护理部 2015年1月27日
急救车管理
1、每个病区需备有急救车,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处置,定期检查维 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
2、急救车上不得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清洁,应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3、急救车内备物品清单、药品有效期说明书,按统一规定放置。
4、急救药品按药物使用有效期排列(由近及远),可根据各科特点增加药物 品 种。
5、急救车内备有规定抢救物品,并可按专科要求配备其他抢救物品。
6、急救车内物品平时不能随便取用,抢救用后及时补充药物及用物。
7、每日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定期检查消毒包有效期,保证物品使用。
8、其他急救物品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1)氧气袋按规定放置,充氧饱满。
2)备氧气装置用物盘,备齐物品,用后及时补充,每日交接核对。3)吸引装置清洁、消毒备齐用物,待用。每日交接核对,如有电动吸引器,应保持功能良好状态。4)插座照明性能良好。
5)若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洗胃机等均应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惠安县医院护理部 2015年1月28日
输液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认真查对输液卡,加入药液后须签名,标明时间;
3、备药前检查药液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药液有无变质等,同时注意批号、有效期,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不得使用。
4、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配液后检查药瓶内有无细小颗粒、浑浊、变色等。
5、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该类药物过敏,使用前应做过敏试验。
6、输液前必须用至少两种方式核对病人身份,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7、输液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8、建立输液巡视卡,半小时巡视查看输液速度,有无反应及局部情况。
惠安县医院护理部 2015年1月27日
输血查对制度
1、送血标本和取血必须由医生、护士进行,不得交由护工、病人或病人家属送取。
2、取血时必须和输血科工作人员共同查对报告单上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及供血员姓名、血型、血品种、血袋号和核对交叉试验结果、采血日期,注意血液内有无凝血块、血袋有无裂痕,确认无误后方可取血并签取血时间和姓名。
3、安全输血制度到输血科取血时,应与输血科人员认真核对输血资料。1)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
2)献血者姓名、血液编号、血型;
3)血液成分、血量、采集日期、有效期;
4)血液外观检查:标签完整性、供血单位、条形码、血袋完整性、有无明显凝块、血液颜色有无异常、有无溶血等;
5)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以上核对完成后,发配血人员及取血人员共同签名后取血。
4、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得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根据情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 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5、血液为特殊制品,如不立即输注,应及时送回输血科保存,不能保存在临床科室,血液出库30分钟不能退回。血液一经开封,不能退换。
6、输血前及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填写输血安全护理单并由两名护士核对无误后签名、签日期和时间。
7、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输血单、输血用品和血制品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前述内容,呼唤患者姓名以确认受血者,如果患者昏迷、意识障碍或语音障碍时,与其近亲属共同进行确认,或核对患者腕带上的信息。
8、遵照医嘱,使用输血前用药,血液轻轻混匀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 或血液成分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输注给患者。
9、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液输完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继续输注。
10、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20滴,并严格贯彻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一般成人40~60滴/分钟,休克患者适当加快,儿童、年老、体弱、心肺疾病患者速度宜慢。
11、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12、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汇报上级医师,在积极配合治疗抢救的同时,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封存送检,做好记录。
13、输血结束后,对有输血不良反应的,应在处理不良反应的同时填写反应卡反馈给输血科,由输血科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处理;若无不良反应,将有关输血记录、输血报告单、输血治疗同意书存入病历保存。输血完毕后将输血器材毁形消毒处理,血袋交回输血科至少保存1天。
惠安县医院护理部 2015年1月27日
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护理文书必须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指定用其它颜色填写除外)。
2、各项记录必须按规定格式认真书写,要求内容完整、真实、简明扼要、重点 突出、字迹清楚、使用医学术语、楣栏填写完整、字不出格、不得随意涂改和黏贴。
3、避免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简化字必须按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范书写。
4、度量衡单位必须用法定计量单位名称。
5、各项计量必须有完整的日期,记录人签全名。
6、护士长经常检查护理人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及时纠正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7、根据医嘱和患者病情需要,纳入病历管理的护理记录单有:体温单、医嘱单、入院护理评估单、跌倒、坠床、压疮风险评估单、住院患者护理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安全核查单。
8、护理查房、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个案分析等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病情观察、分析讨论而提出的意见、评价和建议等,属于主观性护 理文书,不纳入病历管理,也不提供给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复印、复制。
9、各护理单元对归档前的护理文书,应指导专人按《护理文书质量评定标准》进行考核评价后方可归档。
10、对不认真遵照护理文书规范书写要求的,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罚。
惠安县医院护理部 2015年1月27日
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1、急救车管理:
1)每个病区需备有急救车,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处置,定期检查维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
2)急救车上不得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清洁,应处于良好备用状态。3)急救车内备物品清单、药品有效期说明书,按统一规定放置。4)急救药品按药物使用有效期排列(由近及远),可根据各科特点增加药物品种。
5)急救车内备有规定抢救物品,并可按专科要求配备其他抢救物品。6)急救车内物品平时不能随便取用,抢救用后及时补充药物及用物。7)每日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定期检查消毒包有效期,保证物品使用。
2、其他急救物品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1)氧气袋按规定放置,充氧饱满。
2)中心供氧备氧气装置用物盘,备齐物品,用后及时补充,每日交接核对。3)吸引装置清洁、消毒备齐用物,待用。每日交接核对,如有电动吸引器,应保持功能良好状态。4)插座照明性能良好。
5)若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洗胃机等均应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惠安县医院护理部 2015年1月27日
第五篇:输液的不良反应及预防
引起输液不良反应的原因及临床症状
1.1 细菌性热源反应
静脉输注的药品和输液器具由于未能把好质量关,以致在贮运、配制、使用、操作等环节中被致热物质所污染。输入的溶液和药液制品不纯等,消毒保存不良,输液瓶消毒灭菌不彻底,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原因而致致热源物质随输注的液体进入人体而产生热源反应,临床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出汗、脉速、恶心呕吐、皮肤苍白、瞳孔散大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或休克症状。热源反应在临床输液中占很大比例,而细菌性热源反应是输液热源反应的主要原因。
1.2 过敏反应
静脉输注的部分液体中含中异性蛋白,如低分子右旋糖酐,水解蛋白注射液以及某些易致敏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细胞色素C等,这些药物一旦用于某些具有特殊过敏体质的人身上,就会产生过敏反应,如出现心慌、气急、脉搏加快、四肢厥冷、皮肤苍白或发绀,全身出现皮疹、荨麻疹、精神呆滞或烦躁不安,以及喉头水肿、支气管水肿与过敏性休克等症状,抢救不及时甚至可危及生命。
1.3 心肺负荷过重
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一般在3 000~3 500 ml以上者,或输液滴速过快者,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肺负荷过重、心肌受损可致心衰和急性肺水肿,患者可突然出现心悸气短,端坐呼吸或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重者痰液可从口鼻涌出等症状。
1.4 空气栓塞
静脉输液时输液皮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衔接不紧致漏气,液体输完后未及时添加或拔针、加压输液时无人看守液体迅速排空均可发生空气栓塞。空气输入血管将会阻塞右心室肺动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顺利进入肺内,患者可突然出现胸部阻塞或胸骨后疼痛异常,继而出现极度呼吸困难和严重缺氧发绀等症状,以致立即死亡。
1.5 静脉炎的发生
长期不间歇的静脉输注高渗溶液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升压扩管、抗癌化疗药物,因药物的化学刺激作用,使局部静脉管壁发生炎性病变。输液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细菌或微粒随输液进入人体,引起局部静脉感染,静脉周围组织出现红肿、疼痛,沿静脉走行局部发生条索状改变,并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1.6 输液中微粒的污染
在输液过程在,输液的微粒可随液体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产生原因多由于药液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水、空气、物质材料被污染,异物与微粒混为一体。溶液瓶、橡皮塞、橡皮管不干净、橡胶微粒的脱落物及隔膜微粒的脱落物。液体放置时间过长、玻璃瓶或橡皮塞受药液浸泡腐蚀时间太长而脱落形成微粒。输液器和注射器不洁净、切割玻璃上的玻璃微粒。开瓶塞加药时针头反复进入橡皮塞,导致橡皮塞撕脱的微粒。输液环境不洁净,空气中灰尘微粒污染输液溶液,联合用药中由于配伍不当所产生的化学微粒。玻璃屑、纤维等微粒均可随输液进入人体造成肺脑肝肾等组织的损伤,可堵塞血管致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微粒进入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巨噬细胞增殖,黏附包围微粒而形成肺内肉芽肿。更严重者可因微粒对血管壁的刺激而降低血管壁的光滑度,引起红细胞和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在微粒周围形成血栓,引起血管栓塞,以及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反应,微粒进入人体后亦可引起热源反应及致癌反应,刺激组织发生肺动脉炎和静脉炎或形成血肿。
1.7 输液的温度及pH值的影响
输液的温度不适宜;如人体输入过冷或过热的液体,在体温调节中枢还来不及对外来异常温度进行调节时,机体对冷热刺激会产生应激反应,较冷刺激使血管痉挛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较热刺激可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重者可致休克。输液的酸碱度不适当,如液体的pH值过高或过低,超过血液的缓冲容量,输入人体后可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
1.8 输液渗透压影响
人体若输入大量低渗溶液,红细胞可将水分迅速吸入胞内,使细胞膨胀和破裂,血红素析出可引起血尿,并可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重者可造成死亡。若人体输入大量高渗溶液,血细胞的水分被吸入组织间隙,可使红细胞萎缩变形,有诱发血栓形成的可能,还可引起静脉皮肤的血管病变而产生静脉炎。
1.9 药品质量的影响
药品制剂虽在出厂前通过国家卫生部门按质检标准严格检查达标,但常由于在贮运过程中不注意使瓶口松动,瓶身碰裂造成细菌污染,或因药物横卧或倒置造成隔膜和橡皮塞脱落,或因橡皮塞被药液的溶解渗透作用,使药液发生变质,或药液放置时间过长,可引起药液酸碱度的改变而对瓶身玻璃有一定腐蚀作用,引起玻片脱落或因其他原因引起药液混浊,沉淀变质等。
1.10 药物配置时间长短产生化学影响
抗生素药液配制后若放置时间过久,会产生化学变化,如青霉素经溶解后易分解成青霉素烯酸,这种药物为一种半抗原,进入人体与蛋白质上氨基酸的氨基结合,形成全抗原,易使人致敏。须在配制后的4 h内用完,用药前须询问过敏史,在用药期间时常会出现过敏反应,须密切观察,首次用药观察15~20 min方可离开,出现过敏情况因人而异,有时可在数分钟或数秒钟内出现。
1.11 注射技术因素影响
注射技术水平欠佳,不能一针见血,或注射针头不能完全进入血管,使药液外渗到皮下组织,造成局部组织渗漏肿胀疼痛,如果是高渗溶液,刺激性较强的化学药液,还会引起静脉炎和局部组织坏死症状。
各种输液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2.1 热原反应的防护措施
(1)为减少输液中出现的热源反应,医药人员必须把好药品及输液器具的供货关,确保输液器具及药品质量合格,严格执行药品的有关法律法规,杜绝伪劣输液器具,三无产品流入医院,对输注的流体使用期严格规定在3个月之内。(2)对存放药品输液器具的环境应作定期空气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干燥,严防输液器具及药品污染、变质、发霉,在贮运药品途中应特别小心谨慎,轻取轻放,严防碰撞,摔掷而致瓶口松动,瓶底破裂造成细菌污染等隐患。(3)为有效防范工作中不慎引起的热原反应,护理人员须严格按输液操作规程办事,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有无沉淀、混浊、变质,出厂日期,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纹,如发现有真菌生长时及时更换。检查输液器具上的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漏气及灭菌日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未经消毒的手不能直接触碰针头和药液。(4)治疗室应环境清洁,定时作空气熏蒸或紫外线消毒,减少人员流动,防止空气中杂菌污染,有条件者最好做空气净化。医药护理人员在药品销售、存放、配制无菌操作等方面应非常严格,严谨的按程序化、条理化、规范化的管理方法行事,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输液过程中的发热反应。(5)如患者在输液中出现热源反应,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反应重者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反应原因,对高热者进行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2.2 药物过敏反应的防护措施
(1)药物过敏反应在临床用药中虽时有发生,但只要医护人员用药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层层把关,过敏反应的发生是可杜绝减少的。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然后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结果为阴性者方可用药,皮性结果为阳性者严禁用药,有部分患者用药一般时间后时常会出现迟缓反应,必须引起重视,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开始用药时滴速应减慢,患者无特殊情况后,才可调至正常滴速,首次用药需观察15~20 min无异常者方可离开观察室。(2)有些药物配置后会受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的影响,如青霉素类药物配置后化学成分极不稳定,放置过久会产生化学反应,最好现配现用,放置时间最多不能超过4 h,否则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如发生过敏反应,应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立即停止输液,平卧、吸氧,注意保暖、升压、抗过敏、抗休克治疗,如有喉头水肿支气管水肿立即行气管内插管或紧急气管切开,严密观察P、HR、BP、心电及生命体征变化。
2.3 心肺循环负荷过重防护措施
在短时间内输入过量液体或输液速度过快,使患者心肺循环负荷过重出现急性心肺功能损害或急性肺水肿者,须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患者取端坐双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产生,温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进行湿化氧气(因乙醇能降低肺泡内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管治疗,以舒张周围血管,加速体液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用止血带进行四肢轮扎,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回心血量。输液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滴速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小儿、体弱及心肺功能不全者应特别谨慎。
2.4 静脉炎的预防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发生系由于长期输入高渗溶液和有刺激的药液,以及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局部静脉发生感染。故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在静脉注射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用,输液速度宜慢,防止药物渗漏,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保护静脉血管。如因不慎发生静脉类,应停止在此静脉输液,抬高肢体,并限制活动,局部用硫酸镁或复方七叶皂苷软膏涂敷1次/d,用中药全黄散加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2次/d,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
2.5 空气栓塞防范措施
空气栓塞常由于输液操作时管内空气未排尽,液体输完后未及时添加或拔针,加压输液时液体迅速排空,使空气进入血管发生空气栓塞,空气栓子随血液进入右心室肺动脉入口处,将会导致严重缺O2、发绀,极度呼吸困难,甚至立即死亡等极其危险的后果。(2)为避免在输液中发生空气栓塞,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输液操作规程,输液前必须排尽管内空气,严防空气输入血管内而导致严重后果,经常检查导管连接处衔接是否紧凑,加压输液时必须保持液压均衡,以防迅速排空。同时须有人看管,以防液体排空后使空气进入。
2.6 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防护措施
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微粒可随输液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故必须防范,要求采用密闭式一次性输液器,减少污染机会。输液前认真检查液体质量,注意其透明度,有效期及溶液瓶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瓶签字迹是否清晰,有条件者可采用超净工作台,进行配药及药物添加。输液器通气管末端放置空气滤膜,以防止空气中的微粒进入溶液内,输液管末端使用终末滤器,以截留溶液中的微粒和异物进入血管。配药切割安瓿时应用酒精棉签消毒瓶颈,然后再抽药,以防玻璃微粒带入输液溶液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药物应现配现用,严防污染。
2.7 提高静脉注射操作技能,严防输液渗漏不良反应发生
在静脉注射技术操作中,能一针见血并使注射针头完全进入血管,整个输液过程中能避免药液渗漏到皮下组织中,具备这样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才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因操作中的各种失误所导致的静脉炎、静脉渗漏性肿胀的不良反应发生。护理人员在临床操作中应不断探索和提高静脉注射操作技能,技术上做到精益求精,力求一针见血。使之成为广大患者能信赖的操作能手。
为避免输液不良反应发生,除应采取上述各种防护措施外,我们还应注意输入液体的温度,如输入经过冷冻冷藏的液体,必须将液体放置使温度自然回升,接近恒温时方可输入人体。需加温的液体,如甘露醇产生结晶后必须将结晶部分用开水泡开后,待药液冷却后才能输入人体。若输入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液体,都会导致血管产生收缩或舒张的应激变化,造成血压的波动,使人产生不良反应。另外输液时还应注意药物的酸碱度,防止因输入药液的酸碱度过高或过低而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的症状发生。
为防止输液不良反应发生,在配制药液时应严格把好质量关,仔细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混浊、絮状物,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碰裂,药液放置时间是否超过有效期,瓶子的隔膜和橡皮塞有无脱落,或药液因放置时间过久而引起酸碱度的改变等,并检查有无霉菌生长。操作人员在配制药物时除细心检查药品质量,严格把好关口外,还应进行严格的校对手续,由一人一次性将药配好,避免中断停顿离开,再由另一人进行核对,防止因药配错或因三查七对不严而造成输液的不良反应,只有严格、严谨、细致、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把好每个关口,才能将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