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海省国营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试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调剂职能,缓解企业退休费用负担不均的问题,切实保障离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安定,根据国家改革社会保险制度的有关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中央和省属国营企业的固定职工,不分企业隶属关系,均应参加当地退休费统筹(经国家批准参加系统统筹的中央企业除外)。
劳改企业和农、林、牧埸(企业)暂不列入州、地、市统筹范围。
第三条在以县(市)为单位征集统筹退休养老基金的基础上,实行州、地、市为单位的统筹,逐步过渡到全省统筹。
第四条各州、地、市、县设立退休费用统筹委员会,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退休养老基金的统筹工作。统筹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劳动人事部门。
各州,地、市、县的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机构为统筹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各级劳动人事、财政、体改、审计、银行部门和工会组织,要加强对统筹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检查。
第五条各级统筹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退休养老基金的征集、管理和使用;
(二)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建立财会制度、审计制度、统计制度和其它管理制度;
(三)编制年度退休养老基金收支的预算、决算,经劳动人事部门审查后,报财政部门审定;
(四)对基金提取比例的调整提出意见,经统筹委员会审查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五)负责个人缴费档案记载工作;
(六)管理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工作。
第六条统筹项目暂定为:
(一)离休退休费、长期支付的退职生活费;
(二)离休干部和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按规定增发的生活补助费(国发[1982]62号、劳动人事部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的一至二个月本人标准工资的生活补助费);
(三)副食品价格补贴(青政[1979]46号文件规定的一般地区5元,纯牧业区8元);
(四)主要副食品价格补贴(青财字[1988]268号文件规定的10元);
(五)价格补贴([1985]青财综字第52号文件规定的7元三角8分);
(六)职工冬季取暖补贴([1986]青革生计字第126号和青劳人薪字[1983]第250号文件规定的补贴);
(七)高原地区临时补贴(青政[1983]137号文件规定的8、15、27元高原地区临时补贴);
(八)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费(国发[1985]52号和青劳人险字[1988]第242号文件规定的补贴);
(九)粮油提价补贴(6元)。
凡未列入统筹项目的各项费用,仍按现行有关规定由原单位支付。
第七条统筹基金按照“以支定筹、略有积累、以薪养老、循环调剂”的原则筹集。固定职工的退休养老统筹基金每月按企业固定职工工资总额加退休费用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具体缴纳比例由州、地(市)统筹委员会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凡参加统筹的单位,应预交一个月的统筹基金,作为周转金。
第九条统筹基金的上缴拨付应坚持先收后支的原则。企业每月上缴的金额,应于当月10日前上缴所在地社会保险机构,并编报企业当月应发退休人员费用名册和用款计划,经所在地社会保险机构审批后拨给。
第十条企业缴纳退休养老基金,在所得税前提取,营业外项下列支。退休养老基金不征税和附加费。
第十一条对拒不参加统筹或有能力缴纳而不按时缴纳统筹基金的企业,社会保险机构委托银行按日收取应缴款额的千分之三滞纳金,滞纳金并入退休养老基金。不缴滞纳金和统筹基金的,劳动人事部门视其情况可暂停其劳动业务,待其缴纳后,方可恢复其劳动业务。
对缴纳统筹养老基金确有困难的企业,在征得当地社会保险机构批准并签订缓缴合同后,可以分期、分步缴纳。
第十二条存入银行的退休养老基金采取委托银行收款结算办法,由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委托企业开户银行按月收款(收付双方免签协议书),转入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在银行开设的统筹基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挪用。
第十三条存入银行的退休养老基金,应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城乡居民个人储蓄同期存款利率计算,存款利息应人武部转入退休养老基金。
第十四条各级社会保险机构为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部门根据社会保险机构编制内的实际人数和规定的开支项目,参照同级国家机关经费开动标准核定,从养好统筹基金中提取的管理费内列支,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按有关规定研究解决。
办事机构应根据精简效能的原则和工作量的大小,配备工作人员,并按照机构编制有关规定的程序报批。
第十五条各地社会保险机构可在统筹基金中按以下标准提取管理费:
(一)从固定职工退休统筹基金中提取1%。
(二)从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统筹金中提取1%。
从上述两项基金中提取的管理费,按一定比例上缴省、州、地、市社会保险机构。具体上缴比例由省劳动人事厅另行规定。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基金同固定职工退休统筹基金实行统一管理,分别提取,分别记帐。
第十七条省社会保险机构从一九九一年七月起,每月在劳动合同制工人统筹基金总额中,提取15%作为后备调剂积累金。
第十八条参加统筹的企业,因破产、并分、联营、拍卖等原因,改变隶属关系的,对离休、退休、退职职工的划分、管理,由该企业主管部门到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办理划转手续。
第十九条实行退休养老基金统筹以后,企业负担高于或低于原来实际负担的,一般不予调整承包基数。
第二十条退休养老基金统筹后,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规定办理职工离退休手续。对于因病提前退休的,须由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审查,不符合规定的,社会保险机构不予接受,并拒付退休费。
第二十一条参加统筹的企业,在增加或减少离休、退休、退职职工人数时,应在提取统筹基金前半个月到当地社会保险机构输增减手续。少缴、虚报、冒领的,除补交少缴和追回多领部分外,并按少缴、多领数额处以10%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实行退休费用统筹以后,暂不改变离休退休职工与原单位的关系,其学习生活、文体活动等,仍由原单位负责管理。
第二十三条各州、地(市)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办法,并报省劳动人事厅和省退休费用统筹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省劳动人事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二篇:宁夏回族自治区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费用全区统筹的规定
【发布单位】82802
【发布文号】宁政发[1998]73号 【发布日期】1998-09-27 【生效日期】1992-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全民所有制企业
职工退休费用全区统筹的规定
(修正)
(1992年6月26日宁政发〔1992〕65号发布根据1998年9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
府发布的宁政发〔1998〕73号进行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发挥社会保险的统筹、储备和调剂功能,提高统筹的社会化程度,解决地区之间、企业之间退休费用负担不平衡的矛盾,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根据《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凡本自治区境内列入统筹范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工作的领导。自治区和各地、市、县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具体业务工作由自治区和各市、县劳动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机构负责。
第二章 统筹范围、对象和项目
第四条 第四条 统筹范围:
凡全民所有制企业,包括中央驻宁企业(经国务院批准实行系统统筹的除外)以及非财政拨款、经费完全自收自支并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农、林、水、牧以及劳改、民政部门所属企业、事业单位暂不参加全区统筹。
第五条 第五条 统筹对象:
(一)在职固定职工;
(二)城镇劳动合同制职工;
(三)1971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计划内临时工;
(四)混岗工作的集体所有制职工;
(五)离休、退休和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
第六条 第六条 统筹项目:
(一)离休费、退休费、退职生活费;
(二)生活补贴;
(三)退休费补贴;
(四)粮、副、肉、水电、洗理、煤价补贴;
(五)冬季取暖补贴;
(六)知识分子工龄补贴;
(七)护理费;
(八)离休干部交通费补贴;
(九)丧葬费和一次性支付的抚恤金;
(十)六十年代精简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费;
(十一)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执行机关事业工资标准的企业离退休人员书报费;
(十二)劳动合同制职工退休费用。
第七条 第七条 离退休(职)人员的医疗费、易地安家补助费、建房补贴、住房困难补助费、车船费、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暂不纳入全区统筹项目,仍由原单位按规定支付。
前款所列费用原已纳入市、县统筹项目的,仍以市、县为单位实行统筹。
第八条 第八条 实行全区统筹后,如遇国家提高离、退休人员待遇或新增加福利补贴待遇,暂由原单位支付,待调整统筹方案时再纳入统筹项目。
第三章 退休养老基金的筹集
第九条 第九条 固定职工退休养老基金的筹集,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由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对市、县按参加统筹单位的固定职工工资总额加离退休(职)费用总额之和的18%计提,退休养老基金不够使用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可适当调整计提比例。
各市、县可根据自治区的基金提取比例和调拨计划,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提取比例和办法,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备案。条件成熟后,实行各企业按全区统一比例计提。
工资总额的构成以国家统计局的规定为准,离退休费用按统筹项目计算,一年核定一次。
第十条 第十条 养老保险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从1992年7月1日起,凡参加统筹的在职固定职工必须缴纳养老保险费,其标准开始时不超过本人标准工资的3%,由职工所在单位按月在发工资时代扣。
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属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组成部分,列入全区统筹基金统一使用。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劳动合同制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按国务院〔1986〕77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1986〕130号文件执行。原有固定职工退休养老基金和劳动合同制职工的养老保险基金,应逐步按统一比例计提,合并调剂使用。各市、县在1992年6月30日前,按自治区有关规定,从劳动合同制职工养老基金收缴总额中上缴20%;从1992年7月1日起,在当年或当月收缴的基金总额中按50%计提上缴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作为全区统筹后备调剂金和积累金。其余部分留存各市、县代管。留存在各市、县的劳动合同制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属全区统筹基金,如需动用,必须经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委员会批准。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各参加统筹单位缴纳的退休养老基金,企业在营业外列支,事业单位列事业支出。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退休养老基金由社会保险机构委托银行按月代为扣缴,统一使用银行的“委托收缴凭证”,并加盖社会保险机构的“退休养老基金专用收款凭证”印章。各开户银行应视同在职人员工资,以优先顺序代扣缴(免签收缴协议书),各单位不得拒付和反托收。
凡参加统筹的单位必须按时缴纳退休养老基金,逾期付款的,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滞纳金在企业留利及单位结余中列支,并转入退休养老基金。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全区统筹开始时,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从市、县差额预提一个月的周转金(即上月提取,下月拨付)。
全区统筹实施前,各地结存的全民所有制固定职工退休养老基金(含积累储备金)仍留市、县作为后备基金存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挪用,如确需动用,必须经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委员会批准。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退休费用实行全区统筹后,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上缴的退休养老基金超过本企业离退休费用负担部分,视同实现利润,列入工效挂钩项目结算。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凡纳入统筹范围的单位,均须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机构领取《社会保险证》,并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退休养老基金;以此作为到劳动人事部门办理劳动工资计划、调资审批、招工、招干、职工调动等业务手续的必备条件。
《社会保险证》由自治区劳动人事厅统一印制,各市、县劳动行政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机构办理和发放。
第四章 退休养老基金的支付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离、退休(职)人员的离、退休(职)费用,由社会保险机构按照统筹项目应支付的退休养老基金标准,按月直接发放或委托银行代发给离、退休(职)人员。条件暂不具备的市、县,仍先拨付给企业,由企业发放给离、退休(职)人员。
凡由社会保险机构发放或委托银行发放离、退休(职)费用的,应当采取全额收缴全额支付的办法结算。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凡未达到国家法定离、退休(职)条件而办理离、退休(职)手续的人员,其费用仍由原单位支付。待达到国家法定离、退休(职)条件后,再由社会保险机构支付。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离、退休(职)人员死亡的,由原所在单位及时报告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凭死亡证明书按规定领取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并从死亡的下月起停发离退休(职)费用。
第五章 退休养老基金的结算与管理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退休养老基金按照“全区统筹,分级管理”的原则,根据预算,实行统一核算、统一调剂、分级平衡、差额缴拨的办法。
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负责市、县之间退休养老基金的调剂工作,各市、县社会保险机构必须执行自治区的基金调拨计划,并负责本地区退休养老基金的筹集和拨付等管理工作。
凡逾期不上缴统筹基金的市、县,均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滞纳金在管理服务费中列支。自治区所得滞纳金收入并入养老基金。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从固定职工统筹基金总额中提取3%的积累金,作为后备基金。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各级社会保险机构的管理服务费,在全区统筹的初期,实行“分级提取,调剂使用”的办法:
(一)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从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职工统筹基金总额中暂按1。5%提取,在全区范围内调剂使用;
(二)各市、县社会保险机构从收缴的劳动合同制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总额按5%提取,留存本市、县使用;
(三)自治区和市、县社会保险机构每年根据编制内的实有工作人员,编制经费预算,报同级劳动和财政部门审核。经费的使用按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年终结余可结转使用;
(四)财政不再划拨事业费。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退休养老基金和管理服务费,不计征各项税、费,不缴纳能源交通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退休养老基金存入社会保险机构在银行开设的“退休养老基金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银行应按规定提取“应付未付利息”对存入银行的基金按其存期照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所得利息转入退休养老基金。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各市、县社会保险机构和参加统筹的单位,应如实提供本地区和本单位在职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离、退休(职)人员数以及需要支付的离退休费用等数据。各级社会保险机构有权稽核参加统筹单位的有关帐目、报表,督促其按规定缴纳和支付退休养老基金。
对弄虚作假、少缴或虚报冒领的,补交少缴部分、追回多领部分。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建立健全全区统一的财务、会计、统计、计划和审计制度。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负责编制全区养老保险基金和管理服务费的收支预、决算,经自治区劳动人事厅、财政厅审核后,报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委员会批准后下达各地执行。预、决算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在预算中列收列支。
第六章 离退休人员的管理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离退休费用实行全区统筹后,离、退休(职)人员与原单位的关系不变,待遇不变,其管理服务工作仍由原单位负责。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凡参加统筹的单位发生关、停、并、转时,离、退休(职)人员应按规定转由主管部门负责安排,或由兼并企业管理,并及时到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办理转移手续。处理破产企业的财产时,必须先留足离、退休(职)人员十年的离退休生活费,拨交当地社会保险机构。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各市、县政府应加强对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领导,建立离退休管理组织,形成管理网络,开展有益于离退休人员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自治区劳动人事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1992年7月1日起施行。
附件:
1998年9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宁政发〔1998〕73号关于修改《宁夏回族自治区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费用全区统筹的规定》的相关内容:
第二十五条修改为:“各市、县社会保险机构和参加统筹的单位,应如实提供本地区和本单位在职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离、退休(职)人员数以及需要支付的离退休费用等数据。各级社会保险机构有权稽核参加统筹单位的有关帐目、报表,督促其按规定缴纳和支付退休养老基金。
对弄虚作假、少缴或虚报冒领的,补交少缴部分、追回多领部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淄博市企业职工中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养老补助社会统筹办法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淄博市企业职工中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养老补助社会统筹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淄博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淄博市企业职工中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养老补助社会统筹办法
第一条为保证本市企业职工中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养老补助(以下简称“一次性养老补助”)的落实,提高统筹解决一次性养老补助的能力,根据《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落实企业退休职工中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有关规定的通知》(鲁政办发〔2010〕5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参加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各类企业,其职工中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养老补助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一次性养老补助社会统筹工作,其所属的社会劳动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一次性养老补助的征缴、发放。
人口计划生育部门负责独生子女父母资格的审查工作;财政部门负责一次性养老补助资金的管理和拨付工作;统计部门负责提供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资料。
第四条 一次性养老补助实行市级统筹、分级负责、计划调剂、先缴后支、以支定收、确保支付的原则。
第五条一次性养老补助费,由参加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各类企业缴纳,个人不缴费。
第六条一次性养老补助费,按照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1.5%的比例,每月申报缴纳一次。缴费比例根据收支情况适时调整。
一次性养老补助费与社会保险费实行一票征缴。
第七条企业缴纳的一次性养老补助费,从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
第八条领取一次性养老补助金的人员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退休时为企业职工。
(二)退休职工本人为独生子女父母。
(三)2010年12月31日前为企业职工,2011年至20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连续在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一次性养老补助费的人员。2016年以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时在企业累计缴纳5年及以上社会保险费和一次性养老补助费的人员。
(四)职工退休时所在企业按时足额缴纳一次性养老补助费。
不符合上述条款规定的其他人员,其一次性养老补助金由企业按照规定发放。
第九条一次性养老补助金的发放标准为企业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时,全市上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0%。
第十条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应当按时足额缴纳一次性养老补助费,其职工一次性养老补助金由社会劳动保险经办机构发放。
第十一条认定为困难企业的,社会劳动保险经办机构与其签订一次性养老补助费缓缴协议后,其一次性养老补助金由统筹资金支付。
困难企业的认定办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二条欠缴一次性养老补助费的破产企业,由破产企业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序清偿,按规定缴纳。确实无力缴纳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解决。
第十三条一次性养老补助资金单设科目和账户,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筹集资金存储利息收入计入专项资金。
第十四条一次性养老补助资金实行计划管理,每年下达收支计划;各区县按照收缴计划额的20%上解资金,用于市级调剂金。完成收缴计划且当期不足支付的,缺口部分先从20%的调剂金中解决;仍有缺口的,再按不超过20%的调剂金予以解决;还有缺口的,按区县政府承担50%,市级统筹资金承担50%的办法予以解决。对未完成收缴计划出现缺口的,缺口部分由同级人民政府解决。
第十五条社会劳动保险经办机构按一次性养老补助费征缴总额的1.5%计提工作经费。
第十六条对有能力缴纳而不缴纳一次性养老补助费且不履行发放一次性养老补助金义务的企业,职工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提起诉讼。
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一次性养老补助管理和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一次性养老补助资金流失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予以追回,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淄人社发[2011]11号
各区县、高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养老保险市直管企业:
《淄博市企业职工中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养老补助社会统筹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0年12月28日以市政府淄政发[2010]108号文件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为确保《办法》的顺利实施,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办法》中的统筹范围不包括以下单位及人员: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以机关事业、社会团体名义登记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单位人员,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二、企业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生工作机构负责审核企业退休职工独生子女父母身份,并出具《企业退休职工独生子女父母身份审验证明》(以下简称《审验证明》,见附件1)。
三、企业职工退休手续办理完结后,符合领取条件的,由企业填写《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养老补助申领表》(见附件2),携带《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审验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手续。
四、符合领取条件的,其一次性养老补助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并发放到本人领取养老金账户中。
五、因企业及个人原因超过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而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以其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间计发一次性养老补助金。确因工作需要缓退的,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后,以批准时间计发一次性养老补助金。
六、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由企业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缴纳一次性养老补助费。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享受一次性养老补助待遇。
七、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参照财政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淄博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要求,管理和使用一次性养老补助资金。
一次性养老补助资金实行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
八、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一次性养老补助支出计划填写《企业职工中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养老补助请拨单》,当月5日前报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后于20日前将资金按时从财政专户拨付到支出户。
九、市及区县分别设立一次性养老补助资金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十、一次性养老补助工作经费由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统一提取,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单独记账,专款专用。
十一、欠费企业补缴一次性养老补助费的,采用滚动分配法缴费,即先补缴以前欠缴费用,剩余部分作为当月缴费。
十二、在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由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一次性养老补助的征缴、发放;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由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一次性养老补助的征缴、发放。
附件:
1、企业退休职工独生子女父母身份审验证明(略)
2、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养老补助申领表(略)
第四篇:国营苗圃经营管理试行办法
【中文标题】国营苗圃经营管理试行办法 【实施日期】1981年3月14日 【颁布部门】林业部、财政部
【同时按下“Ctrl”和“F”键可以在法律法规全文中检索关键词】
国营苗圃经营管理试行办法
1981年3月14日
为加强和改善国营苗圃(以下简称前圃)的经营管理,提高苗圃生产水平,坚持正确的办圃方向,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办好苗圃,充分发挥其示范、骨干作用.以适应林业发展和林业现代化的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方针、任务
第一条 苗圃属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为发展林业提供优良苗木的基地。是生产性质的事业单位,在单位内部,要按照企业化管理,实行经济核算。
第二条 苗圃应当发扬自力更生、勤俭办事业的精神,贯彻执行“以育苗为主,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第三条 苗圃的主要任务是:繁殖、推广优良树种,培育当地造林、绿化需要的优质壮苗;开展科学实验,实行科学育苗,提高育苗技术水平,示范、指导社队育苗;利用苗圃条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四条 苗圃的长远规划、生产计划、财务管理、劳力调配、物资供应、产品分配以及人事关系,按其隶属关系,分别由各级林业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并接受上级林业部门的指导和检查。任何单位不得向苗圃平调劳务、资金、产品。苗圃的土地不得侵占,国家建设必须占用苗圃土地时,要与林业主管部门协商,报省、市、区林业行政部门批准,所占用的土地和造成的损失,由建设单位给予补偿。苗圃搬迁、改建、合并、撤销和改变经营方向、领导关系,都必须报请原批建单位审批,不得任意改动。新建苗圃要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报省、市、区林业行政部门审批。
第五条 苗圃必须由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苗圃的规模和任务,本着精简原则核定编制。选拔能执行党的路线、政策,年富力强,懂业务的人员担任主任,并配备好技术、财会干部和工人。苗圃固定工人要按常年用工配备,生产忙季可雇请临时工。
苗圃的人员配备必须控制在正式批准的编制以内,不得超编。
第六条 苗圃可实行主任负责制。一般实行两级管理,圃下设作业队(组)。要贯彻民主办圃的原则,加强民主管理,定期召开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讨论圃务重大问题,并对圃务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第七条 苗圃必须建立以生产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主任、技术、财会人员和队(组)长的职责,使全圃的生产建设,能够有秩序、按计划地进行,克服和防止在工作上、生产上、技术上无人负责现象。
第八条 苗圃要结合经济工作做好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学习制度,组织好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职工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
苗圃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定期检查评比,表彰先进,推动后进,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第九条 苗圃在遵守国家方针、政策、法令和保证完成主管部门下达的生产计划的前提下,有以下经营管理自主权:
1.有权因地制宜地决定生产技术措施和经营管理方法;
2.有权根据社会需要,利用多余的土地、设备、劳力及其他自然资源,多培育一些苗木和安排多种经营;
3.有权支配经财政部门核定的单位结余留用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兴办集体福利事业,并按上级有关规定对职工奖励的具体办法;
4.在批准的劳动指标内,有权根据有关规定选招临时工,合同工和组织户口在城镇和在苗圃的职工家属,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临时工,合同工要签订合同,期满辞退;
5.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个人不按国家有关规定,随意向苗圃调入人员,安置老,弱,病,残及退职退休职工;
6.有权拒绝任何不合理的社会经济负担和调出设备、物资、资金等。
第三章 计划管理
第十条 苗圃的一切生产活动都要纳入计划,通过计划组织生产。由主管部门根据造林绿化的需要、苗圃的生产能力和财力的可能下达育苗计划指标。苗圃根据计划指标编制生产计划并根据生产计划编制相应的财务、劳力、物资计划,提出具体实施措施,以保证苗圃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十一条 苗圃的各项计划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和落实到队(组)。各队(组)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制定季度、月份和阶段作业计划。苗圃要做好劳力、物资、机具、畜力等方面的生产调度。
第十二条 苗圃要做好原始资料登记和各项统计工作,为搞好菌圃的计划管理、定额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并按上级规定,及时上报统计报表和工作总
第四章 财务管理
第十三条 苗圃的一切财务活动,都必须本着勤俭办圃精神,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努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降低成本,积极做到收支平衡,争取自给有余。
同时要严格遵守国家的财经政策、法令,严禁请客、送礼,纠正不正之风。
财会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发的《会计人员职权条例》,做好本职工作,制止一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十四条 苗圃要于年初编报财务预算,年终编报决算。苗木生产、多种经营分别进行成本核算,不属成本范围内的开支,不得计人生产成本。
第十五条 苗圃可采取“财务包干”的办法,按其隶属关系,分别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由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苗圃的编制、生产任务和产品销售情况核定苗圃机构经费和生产收支,一年一定,或一定几年不变。在一定时期内对经费不能自给的苗圃实行定额补贴;对收支平衡和略有盈余的苗圃,实行以收抵支;对盈余较多的苗圃,实行定额上缴。确定以后,超支减收不补,增收、节支的结余留用。
苗圃的生产周转金,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正常需要核定,由地方在林业事业费中安排。周转金不经批准,不得冲销。
前圃的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机具的购置,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轻重缓急,列入林业基本建设计划内,给予安排,下达到圃。
第十六条 苗圃要根据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分别进行管理。基本建设投资、事业费和生产周转金,应专款专用,不许互相挪用。苗圃的包干结余、留用的盈余要坚持大部分用于建立生产发展基金、部分用于举办集体福利事业和奖励职工。
第十七条 苗圃的固定资产、生产资料、产品等均匝建帐登记,做到帐物相符。
建立物资出入库和保管制度,加强物资管理。
第五章 劳动管理
第十八条 苗圃必须加强劳动管理,改善劳动组织,合理安排劳动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苗圃要根据有利生产和管理的原则,把固定工人、合同工按劳力强弱、技术高低合理搭配,组成若干作业队(组)。严格控制非生产用工。
第十九条 苗圃应当建立和健全生产责任制,圃对作业队(组)实行“定、包、奖”的办法,队(组)也可以定、包到人。对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节约开支、降低成本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完不成任务,财务超支或给生产造成损失的,不得奖励,情节严重的给子惩处。
凡能实行定额的工种、工序,都应制定劳动定额,不仅要有数量指标,还要有质量要求。劳动定额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根据生产条件的改善进行修订,以保持其先进合理。
第二十条 苗圃要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和考勤制度。月出勤一般不得少于25天半,生产大忙季节,可以加班加点实行轮休、串休。对妇女劳动力在安排生产时,要照顾其生理特点。
第二十一条 苗圃要加强劳动保护工作,做好安全生产,教育职工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工伤事故。职工的劳保待遇,由省、市、区主管部门商请劳动部门制定具体办法。
第六章 技术管理
第二十二条 苗圃要搞好圃地基本建设和区划,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育苗技术,实行科学育苗。苗圃必须加强技术管理。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使之有职有权,并根据上级林业部门颁发的技术规程(细则)结合本圃实际情况,制定分树种的育苗技术操作方法。在生产中如有违反技术规定或技术管理不当的,技术人员有权制止和纠正。
第二十三条 苗圃要建立技术考核制度,并鼓励职工开展技术革新。设立科技小组,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
为了更好地发挥苗圃的示范作用,有条件的苗圃可选择优良树种、品种,营造一定面积的种子园、速生丰产林或对比试验林。
第二十四条 苗圃应加强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建互技术档案,及时做好苗木生长和田间管理的观测记载,积累资料,摸索规律,指导生产。
第七章 机务管理
第二十五条 苗圃要加强机务管理,建立和健全机务操作、保养维修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制度,制定合理的机具作业定额,实行班(车)核算。
第二十六条 驾驶员、机具手,尽可能长期固定,专责使用,把机具管好、用好、修好,努力提高机具完好率、出勤率、利用率,充分发挥机具效能。
第八章 工资、福利
第二十七条 苗圃必须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反对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倾向。固定工人可采取月薪日计,固定工资加奖励的办法。根据生产和工作的需要,也可实行计件工资办法。临时工实行日薪或计件工资制。
第二十八条 苗圃要关心职工福利,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根据可能有步骤地改善职工文化、物质生活条件。积极办好职工食堂。适当划出集体菜地和其他必要的福利设施。开展文体活动。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第二十九条 主管部门对苗圃的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要妥善安排。职工退职、退休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 产品处理
第三十条 苗圃按主管部门下达任务生产的苗木,由主管部门包销并按规定的价格统筹调配。在保证完成上级调配计划的前提下,苗圃亦可与需苗单位直接订立供销合同,实行产销见面,以销定产。供需双方如有一方不执行合同,要负经济责任。
苗木不得无偿调用。如经上级批准,无偿或减价调给造林单位时,应按淮批准谁出钱的原则办理。苗圃自行安排生产的苗木,可自产自销,茵价由供需双方议定。
出圃的苗木,要经主管部门检查验收,质量不合规格和有病虫害的苗木,不准出圃。
第三十一条 苗圃多种经营生产的产品可自产自销。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各省、市、区可根据本办法精神制定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第五篇:国家计划委员会、劳动部关于统配煤矿职工 实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
【发布单位】国家计委/劳动部 【发布文号】计工1(1988)262号 【发布日期】1988-07-16 【生效日期】1988-07-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计划委员会、劳动部关于统配煤矿职工
实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问题的通知
(计工一(1988)262号1988年7月16日)
能源部:
关于统配煤矿职工实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问题,经国务院批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社会统筹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一项内容,是养老保险社会化的重要步骤。因此,合同制工人应按国务院77号文件《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实行社会保险制度。
二、鉴于固定职工退休费用实行社会统筹还处于试点阶段,目前煤炭行业又处于全行业亏损的经济困难局面,因此,对参加总承包的统配煤矿的固定职工,凡已参加社会统筹的(包括原已参加,在计燃〔1987〕2428号文件下发后停止缴纳养老保险金的)继续参加,不再退出,参加后企业增加较多经济负担,请当地政府采取措施给予照顾;对目前尚未参加社会统筹的,在一九九0年前是否参加,由当地劳动部门与煤矿主管部门协商同意后确定。
以前有关文件与此不符的,按此通知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