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赛要求及评分标准
茅坪九年制学校
庆六一歌咏比赛活动要求及评分标准
一、歌咏比赛活动要求
1、各班必须要有一名指挥,指挥手势要到位、节拍感强。
2、各班着装尽量要求统一、整洁、美观、大方。
3、队形整体,每班队形不超过4排。
4、各班上下场必须整体有序。(从东面入场从西面退场)
5、要求各班全员参加。
6、各班在比赛前提前到入场区做好准备。
二、歌咏比赛评分标准
1、吐字清楚,发音正确;音质美,音色富有变化;声音统一整体和谐。(2分)
2、能大胆、自信地歌唱,投入感情、有适当的表情,动作自然、适宜。有(领、齐、轮、声部)唱等其他各种演唱形式(2分)
3、演出服装相对整齐,统一,伴奏清楚。(1分)
4、节奏准确,演唱与指挥配合默契;(2分)
5、精神饱满,仪态大方,上下场安静有序;(2分)
6、整体效果良好,富有感染力。(1分)
7、指挥节奏正确,与伴奏音乐的速度一致,动作大方、到位,具有带动力。(10分)
注:评分最后结果以10分制进行计算。去掉评委打出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后算出平均分。奖励办法
1、评出歌咏比赛初中段总分第一名、小学段总分第一名、第二名予以奖励。班级按名次进行积分(初中段第一名5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1分。小学段一至五名积分依次为5分、4分、3分、2分、1分)
2、评出优秀指挥奖:初中段总分第一名、小学段总分第一名、第二名予以奖励。
第二篇:第四届心理情景剧比赛要求及评分标准
附件五:
第四届校园心理情景剧比赛评分标准
要求:剧本原创、情节紧凑、问题真实、表演到位,有一定舞台和现场效果,时长12分钟。
一、剧本内容(35分)
剧本具有原创性(10分)。反映的问题具有真实性(5分)、普遍性(5分)、脉络清晰(5分);能问题解决给出启示或方向(10分)。
二、表演能力(40分)
发音清晰(10分,角色需要除外),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运用得当(10分),表演富有感染力。团队配合默契(5分)、流畅(10分)。
三、舞台效果(20分)
幻灯精美,音乐应景、恰当(5分)。服装、道具等能准确表现人物及事件(5分)。表演能带动现场气氛(5分),有明显、有力的后援支持(5分)。
四、表演时长(5分)
尽量减少场景转换,不超时,每超时一分钟扣一分。
第三篇:跆拳道品势比赛评分标准及动作要求
第十二条 判分
判分参照世界跆拳道联盟品势规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包括以下三项判分标准:
一、准确度
准确度的判分点包括基本动作和各品势动作的准确度。
二、熟练度
熟练度的判分点包括动作的幅度、平衡性及动作的速度和力量。
三、表现力
表现力的判分点包括动作的刚柔、缓急、节奏和运动员表现出的气势。
详细判分标准见第十三条的评分方法和第十四条裁判员判分标准。
第十三条 评分方法
一、总分为10分
二、分数组成(一)准确度
1、基本分数为5分
2、扣分点
(1)在完成品势的过程中,出现细小失误时每次扣0.1分;
(2)在完成品势的过程中,出现明显错误时每次扣0.5分。
(二)熟练度
1、基本分数为3分
2、扣分点(1)动作幅度、平衡性、动作速度及力量在比赛中出现细小失误时每次扣0.1分;
(2)动作幅度、平衡性、动作速度及力量在比赛中出现明显错误时每次扣0.5分。
(三)表现力
1、基本分数为2分
2、扣分点
(1)比赛中动作的刚柔、缓急、节奏以及气势不能够明确地表现出来时每次失误扣0.1分;
(2)比赛中动作的刚柔、缓急、节奏以及气势不能够明确地表现出来并出现严重错误时每次扣0.5分。
三、其他扣分事项
(一)完成动作时超出比赛时间,在总分中扣除0.5分。
(二)比赛中运动员越过警戒线时,在总分中扣除0.5分。
(三)上述扣分事项,各裁判员根据该场场上主裁判员的口令进行扣罚。
四、计分方法
(一)品势比赛按照准确度、熟练度和表现力,结合其他扣分事项,合算其得分;
(二)在7名裁判员的判分中,除去最高分数和最低分数后,取分数的平均值。
五、容易产生扣分的主要注意事项
扣除0.1分的主要事项:
1、碎步;
2、重心平稳度(起伏、摆动);
3、转体动作的稳定性(平衡、起伏);
4、精细标准度;
5、节奏的掌握;
6、双手同时动作的技术动作,双手的摆放次序及位置;
7、身体形态的正确性;
8、气的体现。
扣除0.5分的主要事项(09年世锦赛起用):
(一)准确度
1、少动作或错动作时;
2、该发声不发,不该发声时发声时;
3、两脚均越出起点一脚半径内;
4、非法跺脚,口鼻吐气、发声时;
5、动作连接间停顿三秒时;
6、该跺脚不跺脚时。
(二)熟练度、表现力
1、视线不向动作的行进方向时;
2、呼吸不统一,重心下沉时;
3、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动作过大、过小、扣肩、均衡和起伏等;
4、刚柔、缓急、节奏等不符合该套品势的要求时;
5、气的表现:气势、精神、态度、品味等。
第十四条 裁判员判分标准
一、基本姿势
(一)准备姿势
规定动作:--手掌伸直,从丹田开始慢慢向上握拳到胸口,然后向下旋转到丹田;
--动作完成后,拳和拳的距离是一立拳距离,拳和道带的距离是一拳距离;
--腕关节伸直;
--双脚自一开始动作起成平行步,两脚掌全着地。扣分事项:--握拳后向上做动作或从胸口开始时;--动作进行或完成后肘关节向上翘起时;--动作完成后拳和拳的距离不标准时;--腕关节弯曲时;
--在开始动作至完成的动作过程中伴随着后脚跟的抬动。
(二)还原姿势:
规定动作:--手掌伸直,从丹田开始慢慢向上握拳到胸口,然后向下旋转到丹田;
--动作完成后,拳和拳的距离是一立拳距离,拳和道带的距离是一拳距离;
--腕关节伸直;
--双脚自一开始动作起成平行步,两脚掌全着地;--还原旋转时,利用前脚掌旋转。扣分事项:--握拳后向上做动作或从胸口开始时;--动作进行或完成后肘关节向上翘起时;--动作完成后拳和拳的距离不标准时;--腕关节弯曲时;
--在开始动作至完成的动作过程中伴随着后脚跟的抬动;--还原旋转时利用脚后跟或整个脚掌旋转时。
二、站势
(一)并步(立正姿势)
规定动作:--前脚尖向前方,双脚并拢;--双腿膝关节伸直。扣分事项:--前脚尖向左或向右时;--双脚没有并拢时;--膝关节弯曲时。
(二)并排步(平行步)
规定动作:--脚内侧平行,前脚尖向正前方;--双脚内侧间隔宽度为一脚长宽度;--双腿膝关节伸直。扣分事项:--前脚尖向左或向右时;--双脚内侧过宽或过窄时;--膝关节弯曲时。
(三)左、右站势(丁字步)规定动作:--左脚或右脚向外侧旋转90°;--双脚跟距离为一脚长距离;--双腿膝关节伸直。
扣分事项:--双脚外侧不形成90°时;--双脚内侧间隔过多或过少时;--双腿膝关节弯曲时。
(四)走步(前行步)
规定动作:--自然走步停顿时的动作;--双脚内侧间隔为一脚长宽度;
--前脚尖向正前方,后脚尖向正前方形成30°角。扣分事项:--前脚尖向左或向右时;--双脚内侧过宽或过窄时;--后脚尖角度大于30°角时。
(五)马步
规定动作:--脚内侧平行,前脚尖指向正前方;--双脚内侧间隔为两脚长距离;
--双腿膝关节弯曲,低头向下看时形成一条直线。扣分事项:--前脚尖向左或向右时;--双腿内侧过宽或过窄时;
--动作完成后,身体的重心向前或向后倾斜时。
(六)弓步 规定动作:--双脚间隔为两脚至两脚半距离,两脚掌内侧间的平行间隔为一拳距离;
--前脚尖向正前方,后脚尖向下前方自然形成30°角;--低头向下看时,前腿膝关节与前脚尖形成一条直线;--身体重心的2/3放在前腿,后腿膝关节伸直。扣分事项:--步法过宽或过窄,前后脚左右交叉时;--后腿膝关节弯曲或脚后跟翘起时;--身体重心过多向前或向后时。
(七)三七步
规定动作:--双脚内侧和膝关节形成90°角,两脚间间隔为两脚距离;--身体重心的70%在后腿,30%在前腿;
--动作完成后前腿的小腿与大腿的角度为100°--110°。扣分事项:--前后脚的角度或宽度,过宽或过窄时;--身体的重心向前或向后倾斜时;
--臀部向后翘起,前腿弯曲的角度过宽或过窄时;--后腿膝关节向内或向外时。
(八)虎步
规定动作:--前脚后跟对着后脚尖;--身体重心的90%—100%放在后脚。--后脚尖向正前方形成30°角;--前脚尖轻轻点地;
--动作完成后,后退的大腿与小腿的角度为100—110°。扣分事项:--前后脚的角度或宽度,过宽或过窄时;--身体的重心过于向前或向后倾斜时;--后腿弯曲的角度过宽或过窄时;--后脚尖角度大于时;--臀部过于向后翘起时。
(九)前、后交叉步
规定动作:--双脚间隔距离为一拳距离;
--交叉时,利用支撑腿的前脚掌旋转交叉;--身体重心的90%—100%放在交叉腿上;--动作完成后双腿的膝关节分开一拳宽度;
--后脚的脚后跟向上翘起,放在前脚外侧的中心点后;--重心脚向交叉方向自然成30°角,支撑脚与重心脚间成90°。扣分事项:--双脚的距离过宽或过窄时;--交叉时支撑脚不旋转或脚后跟向下时;--动作完成后双腿膝关节并拢时。
(十)独立步
规定动作:--支撑脚的前脚尖和膝关节向正前方;--支撑腿弯曲,大腿和小腿的角度为100—110°;
--提膝的膝关节向正前方,脚内侧紧贴支撑腿的膝关节。扣分事项:--支撑腿膝关节或前脚尖向外或向内时;--大腿和小腿的角度过宽或过窄时;--提膝的脚内侧不紧贴支撑腿膝关节内侧时;--提膝的膝关节向外或向内时。
(十一)鹤立步
规定动作:--支撑脚的前脚尖和膝关节向正前方;--支撑腿弯曲,大腿和小腿的角度为100—110;--提膝的膝关节向正前方,脚勾于支撑腿的膝弯处; 扣分事项:--支撑腿膝关节或前脚尖向外或向内时;--大腿和小腿的角度过宽或过窄时;--提膝的膝关节向外或向内时。
三、格挡
(一)下格挡
起始动作:--辅助手自然伸直至胸腹间位置,拳心向下;
--格挡手放在辅助手一侧的肩部,拳心向脸部。手臂放松弯曲轻贴于胸部;
--双臂的腕关节伸直。
规定动作:--动作完成后,格挡的手臂与大腿相距两个立拳或一立掌距离;--格挡手臂在大腿的正前方,拳心向大腿,腕关节伸直;--辅助手臂随动作过程放松收回,再抱拳于腰;--肩与正前方自然形成30°角;--格挡动作与步法同时结束。
扣分事项:--格挡手臂的起点没有从肩部开始或拳心向下时;--格挡时辅助手臂没有伸直或手臂过高时;--动作完成后,格挡的手臂在大腿的左侧或右侧。
(二)中内格挡
起始动作:--拳握紧于体侧,拳心向外,肘关节放松下垂;--辅助手臂自然伸直到胸部高度;--高度的规定是不超过耳跟。规定动作:--格挡的拳到人体的中心线;--格挡动作完成后,拳与肩部同高;--格挡动作完成后,手臂的角度为90-120°;--辅助手臂自然回收抱拳于腰。
扣分事项:--格挡的拳没有到人体的中心线或超过时;--格挡的高度比肩高或低时;--格挡手臂的腕部没有伸直时。
(三)中外格挡(外腕)
起始动作:--辅助手臂自然弯曲,拳心向下放于胸前;--格挡手拳心向上,放于髋关节处。
规定动作:--格挡手臂从髋关节开始,然后经过肩部时拳心向内;--动作完成后,格挡手臂的拳心向外;--格挡手臂的外侧线不能超出肩部的外侧;--格挡手臂的角度是90-120°;--辅助手臂自然收回抱拳于腰。
扣分事项:--格挡的手臂于肩部外侧偏内或偏外时;--格挡的高度不准确时。
(四)中外格挡(内腕)起始动作:--辅助手臂自然弯曲,拳心向下放于胸前;--格挡手拳心向下,放于髋关节处。
规定动作:--格挡手臂从髋关节开始,然后经过肩部时拳心向外;--动作完成后,格挡手臂的拳心向内;--格挡手臂的外侧线不能超出肩部的外侧;--格挡手臂的角度是90-120°;--辅助手臂自然收回抱拳于腰。
扣分事项:--格挡的手臂于肩部外侧偏内或偏外时;--格挡的高度不准确时。
(五)上格挡
起始动作:--右上格挡时,右臂入在左髋关节外,拳心向上;--辅助手臂弯曲放在右肩部拳心向外。规定动作:--格挡手臂的腕部到人体中心线;--格挡手臂与前额相隔一拳距离;--格挡手臂与前额高度相隔一拳距离;--肘关节轻微弯曲,腕关节伸直。
扣分事项:--格挡手臂起点动作从丹田或以上位置开始时;--格挡完成后,格挡的手臂形成45°角。
(六)双手刀中位格挡
起始动作:--左侧手刀格挡时,左手放在中髋关节处,掌心向上;--辅助的手臂展开120°,手尖与肩部同高,掌心向外,腕部伸直。规定动作:--动作完成后,格挡手的掌心向外,腕部伸直;--格挡手臂的角度是90-120°;--格挡的手尖与肩部同高;--格挡的手刀经过右肩部;
--辅助手臂的掌心向上与胸口同高,掌心与胸口间隔是一立掌距离。扣分事项:--手刀直接从髋关节格挡时;--手刀起始动作比肩部高或低时;--手刀的手尖比肩部高或低时;--双臂肘关节向外翘起时。
(七)单手刀中位格挡
起始动作:--左侧手刀格挡时,左手放在中髋关节处,掌心向上;--辅助的手臂弯曲,握拳放在左肩部,拳心向外。规定动作:--动作完成后,格挡手的掌心向外,腕部伸直;--格挡的手尖与肩部同高,手臂的角度是90-120°;--辅助手自然收回抱拳于腰。扣分事项:--格挡的手臂肘关节向外翘起时;--格挡的手臂腕关节弯曲时;--格挡的手刀比肩部高或低时。
(八)山型格挡
起始动作:--左臂从右髋关节处开始,拳心向下;--右拳心向外与耳部同高,肘关节放松下垂。规定动作:--格挡时,交叉格挡要经过面部;
--动作完成后,双臂与身体的角度约为90°,腕部与耳部同高。扣分事项:--格挡的高度与角度不准确时;--格挡时不经过面部而直接格挡时。
(九)分势山型格挡
起始动作:--双拳心向下,双脚开始交叉;--双拳经过面部时交叉格挡。规定动作:--格挡时,交叉格挡要经过面部;
--动作完成后,双臂与身体的角度约为90°,腕部与耳部同高。扣分事项:--格挡的高度与角度不准确时;--格挡时不经过面部而直接格挡时。
(十)拳或手刀双手格挡
起始动作:--双掌或拳向放在胸腹部高度;
--原则上,那个腿有动作,那边的手臂放在外面;
--如果是连续交叉格挡的动作,第二动作则与第一动作手臂位置的摆放相反。
规定动作:--双臂交叉为上臂相交;
--格挡完成后,其标准按各种单个的技术标准评定。扣分事项:--相交的手臂放置错误时;--格挡完成后,其技术标准错误时。
(十一)双手下格挡 起始动作:--从髋关节开始;
--原则上,那个腿有动作,那边的手臂放在外面;--双臂肘关节放松弯曲。规定动作:--动作完成后,双臂小臂形成“X”形状,双拳心向左右;--大腿与手臂交叉点距离为两立拳或一立掌距离;--肘关节轻微弯曲,腕关节伸直。
扣分事项:--格挡手臂起点动作从丹田开始或高于髋关节时;--动作完成后向左或向右,过宽或过窄时;--双臂交叉点不是小臂时。
(十二)外山型格挡
起始动作:--一臂作下格挡开始动作,另一臂作内腕外格挡开始动作;--双臂自然轻贴身体。
规定动作:--双臂同时快速交叉完成动作;
--动作完成后,内腕外格挡手与身体的角度为90°,腕部与耳部同高。扣分事项:--格挡的手臂高度不准确时;--格挡时慢慢进行时;--双臂动作不同步时。
(十三)金刚格挡
起始动作:--一臂以下格挡的起始动作放于肩部,另一臂以上格挡的起始动作放于髂部;
--双臂自然放松贴于身体。规定动作:--格挡时全身体用力;--双臂同时完成格挡动作;--缓慢格挡技术时,节奏是6-8秒。扣分事项:--双臂没有同时同步完成动作;--动作过于缓慢时;
--各格挡手不符合技术动作标准时。
(十四)单手掌中位内格挡(抵掌)
起始动作:--格挡手臂展开120°,手尖与耳部同高,掌心向外,腕部伸直;--辅助手自然伸直握拳。
规定动作:--腕部伸直,拍击于胸口的人体正中线。扣分事项:--格挡的手掌腕部弯曲时,手臂肘关节翘起时;--不是弧线拍击而是直线推击或向下压时;--格挡手掌掌心向下时。
四、击
(一)正拳击
规定动作:--以攻击方法分类:直拳攻击,反拳攻击,立拳攻击;
--以攻击目标分类:上(人中部位)、中(胸口剑突)、下(下腹部)段攻击;
--以方向分类:侧拳、锤拳、旋转拳、钩拳。扣分事项:--腕关节弯曲;
--利用反作用力出拳,动作幅度过大或过少。
(二)直拳侧击
规定动作:--攻击的部位是胸口;
--攻击的路线是从髋关节到心胸旋转攻击;--动作完成后侧击的高度与胸口同高。扣分事项:--击打时肘关节翘起;--动作完成后拳的高度、路线不准确时;--动作完成攻击的部位、高度不准确时;--上身向攻击方向倾斜时。
(三)双仰正拳击
规定动作:--双拳从双髋关节处开始,拳心向下;--动作路线是斜上旋转击。扣分事项:--起点时拳心向上;--向下或水平击打时。
(四)贯指刺击
规定动作:--刺的部位是胸口;
--腕部伸直,手掌立起,五指并拢;
--身体中正,辅助的手背放在进攻手臂的肘关节处,掌心向下;--攻击手与辅助手同时同步完成动作。扣分事项:--动作完成后高度不准确时;--身体重心向前倾斜时;--腕部或手掌向下或向上时;--双手不是同时同步完成动作时。
五、打
(一)背拳前击
规定动作:--从髋关节开始,拳心向下;--经过下颌,高度是人中,腕部要伸直;--攻击手贴于身体。扣分事项:--从胸口开始时;--高度不准确时;--攻击手不是贴近身体时。
(二)背拳侧击
规定动作:--从肩部开始,拳心向内;--攻击路线是直线攻击。扣分事项:--从胸口开始时;--肘关节向上翘起时。
(三)下锤拳
规定动作:--从髋关节开始,拳心向下;--攻击的拳经过前额;--动作完成后拳心向左或向右; 扣分事项:--从胸口开始时;--高度不准确时;--锤拳从侧面攻打时。
(四)双肘侧击
规定动作:--双拳拳心向下,手臂左右交叉,动作向那个方向移动,那边的手臂在外;
--手臂与胸口同高;
--动作完成后,肘关节与胸口同高;--拳和拳间隔三拳距离。扣分事项:--手臂在胸口交叉时;
--动作完成后,肘关节比胸口高或低时;--拳和拳间相隔过宽或过窄。
(五)旋肘前击
规定动作:--攻击手臂的拳从髋关节开始,拳心向下;--辅助手臂放松伸直;--攻击路线是向斜上45°角;
--动作完成后,辅助手掌心顶于攻击肘拳面,手指伸直或收回抱拳。扣分事项:--起点时从胸口开始;--攻击的肘过左或过右时。
(六)横肘拍击
规定动作:--攻击手臂的拳从髋关节开始;--辅助手臂轻握拳放松伸直;
--攻击路线为横向击打,攻击肘至目标时,辅助手同时张开拍击于掌心;
--动作完成后,肘尖拍击于辅助手掌心,手指伸直。扣分事项:--起点时从胸口开始;--辅助手的拳过早张开;--拍击后手指没有伸直。
六、踢
(一)前踢
规定动作:--在标准的准备动作下,后腿的小腿放松夹紧,膝关节向正前方提起至胸腹间;--绷直脚背,勾起脚趾,直线以前脚掌踢击;
--前踢时,双拳抬起放在胸口,身体中正,支撑腿伸直;--前踢腿法完成后迅速收小腿,保持膝关节高度后再迅速收腿;--前踢的标准高度是头部。扣分事项:--踢腿像抬腿时;--踢腿时脚尖没有勾起时;
--踢腿后不收回小腿而是直接落地时。
(二)横踢(旋踢)
规定动作:--在标准的准备动作下,后腿的小腿放松夹紧,膝关节向正前方提起至胸腹间;
--踢腿时小腿向正前方成45°角;
--踢腿时,双拳抬起放在胸口,身体中正,支撑腿伸直;
--踢腿的高度为头部,视线从攻击腿侧肩部向上望,勾起脚趾以前脚掌踢击;
--前踢腿法完成后迅速收小腿,保持膝关节高度后再迅速收腿。扣分事项:--踢腿像抬腿时;--踢腿时脚尖没有勾起时;
--踢腿后不收回小腿而是直接落地时。
(三)侧踢
规定动作:--在标准的准备动作下,后腿的小腿放松夹紧,提膝到胸腹高度,脚跟对准目标;
--身体中正,支撑腿伸直;
--踢腿时脚后跟、髋关节、肩部和头部在同一平面上,脚趾斜指地面;--踢腿时双拳放在胸口,侧踢的高度是头部;--侧踢腿法完成后迅速收腿,回到原位。扣分事项:--踢腿像推踢时;
--踢腿时踝关节伸直或仅轻微弯曲时;--重心不稳定时;
--踢腿后不收回,大腿直接向下落地时。
第四篇:论文要求及评分标准
沈航北方科技学院假期社会实践论文要求及评分标准
要求如下:
(1)字数:个人实践论文要求3000字以上,营队实践论文要求5000字以上(营队
成员每人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个人感悟),营队成员不得多余6人。
(2)电子文档或文件夹以“班级-姓名”命名,论文封皮以:班级、学号、姓名 联
系电话 辅导员姓名(小四号黑体,右对齐);正文(四号,宋体);行间距
1.5倍。论文正文要求排版整齐(标题(小二,黑体,居中,加粗))。
(3)论文中要求明确写出此次社会实践调查的日期、地点、人员及行程。
(4)内容真实,要求有自己的切身体会。
(5)个人实践论文要求有照片(照片必须插入Word中)营队要求有图像资料及相
关单位证明图片统一640*480.jpg格式,并对照片内容作简要说明。
(6)评分标准:
示范、重点营队5分
系级优秀实践营队4分
院级优秀实践个人4分
系级优秀实践个人3分
良好2分
合格1分
不合格0分
不交-5分
注: 希望同学们本着学习实践的态度完成本次的实践论文,实践论文于学期开学一周后上
交,校团委以及实践部将根据各班实践论文的上交率、优秀率、平均分以及各班实践委员的到会情况等综合评定出校优秀实践先进团支部。
不符合以上标准的视为不合格论文
班级团队汇报表见附件1
班级实践论文打分表见附件2
社会实践证明格式见附件
3校分团委以及实践部全体成员祝愿各位老师、同学们假期快乐!
第五篇:幼儿园教师绘画比赛要求及评分标准
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大赛评分标准
一、保教案例分析(100分)
1、语言表达(30分)
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音纯正,语言生动、形象,表达流畅,层次清楚,能准确、恰当的表情达意,感情充沛。2.主题情节(40分)
(1)例举事件真实,立场鲜明。(2)以理论为指导,有理有据。
(3)叙事环节对他人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4)分析层次清楚,观点明确。
3.综合印象(30分)
思想正确,体现教师在反思事件中彰显自己的教育理念及个人保教思想,具有一定启迪作用。仪表、姿态、表情动作自然大方,感染力强。由评委根据临场表现做出综合素质评价。
二、才艺展示综合标准(单项各100分)1.选材使用,创意大胆; 2.准备充分,展示熟练; 3.独立创编,功底扎实; 4.灵活运用,效果良好;
5.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
具体项目:
A 舞蹈类评分细则(100分)
本次舞蹈比赛为自选作品。自选作品的体裁、题材、内容、形式不限,鼓励艺术要求积极向上,令人赏心悦目。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选材(20分):选材恰当,内容积极向上,鼓励艺术创新,能反应出当代幼儿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表演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2.风格把握(20分):服饰、道具、化妆与表演方式、内容风格相统一,舞台效果好。
3.基本功(30分):作品有层次,节奏把握准确、音乐感良好,体型美,动作协调,有交情的表现力。
4.技能技巧(30分):弹、跳、转、控等技能技巧动作准确到位,体能良好,表情丰富,造型新颖。
5.鼓励原创(加10分):自选作品鼓励原创。凡是原创作品均加10分,请注明作者姓名。(无修改其他舞蹈作品)
B 声乐类评分标准(100分):
1.要求音准,节奏稳、准确,声音统一。(20分)
2.作品的表现具有完整性,歌曲的诠释具有准确性。(50分)
3、对作品有一定的表现能力和处理能力。(20分)
4、台风严谨,服装得体。(10分)
C、器乐类(钢琴、手风琴、古筝等)评分标准(100分):
1.节奏要稳,无突急突慢的现象;(20分)
2.乐感好,细腻;(20分)
3.在乐段的转换上能把握不同的风格,比如行板,广板的变换;(20分).声音的颗粒感好,清晰,手的控制力,跑动能力强;(20分)
5.作品具有完整性;(20分)
D、色彩绘画:(100分)1、比赛要求:
(1)以“我们的家乡”为主题独立创作一幅画。
(2)绘画材料不限,可以是蜡笔、水粉、水墨等。
(3)作品尺寸:作品一律8开画纸,画种自选,画纸、工具材料自备。2.评分标准:(1)主题鲜明。(20分)(2)构图合理。(20分)(3)色彩搭配协调。(20分)(4)有创意。(20分)(5)整体效果。(20分)
E、手工制作:(100分)
(1)图案要求:图案新颖独特,色彩明艳,饱满,主题突出。通过造型色彩、制作技法,充分体现创造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30分)
(2)手工要求:通过自备的手工工具和材料,工艺制作体现教师严格,细致,精确。(40分)
(3)作品要求:具有完整性,符合幼儿园特点,具有教育和实用价值。(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