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距 圣诞节(本站推荐)
中 西 方 节 日 文 化 的 差 异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
感恩节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由美国人民独创,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在美国,自1941年起,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并从这一天起将休假两天;加拿大的感恩节则起始于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一,与美国的哥伦布日相同。近年来,众多国内学者倡议设立“中华感恩节”,以弘扬传统文化。
1620年,英国一批主张改革的清教徒,因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而退出国教,自立新教,此举激起了英国当政者的仇恨。他们不得不乘船远渡重洋,流亡美国。
船在大海中漂泊了65天,终于到达了美国东海岸,在罗得岛州的普罗维斯敦港登陆。当时,此处还是一片荒凉未开垦的处女地,火鸡和其他野生动物随处可见。时值寒冬,来到陌生的地方,缺衣少食,恶劣的环境正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命。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当地的印第安人为他们送去了食物、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帮助他们建立了新家园。为感谢在危难之时帮助、支援过他们的印第安人,同时也感谢上帝对他们的“恩赐”,他们将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感恩节吃火鸡的习俗便流传下来了。
美国
感恩节起源于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这些移民在英国本土时被称为清教徒,因为他们对英国教会的宗教改革不彻底感到不满,以及英王及英国教会对他们的政治镇压和宗教迫害,所以这些清教徒脱离英国教会,远走荷兰,后来决定迁居到大西洋彼岸那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信教自由地生活。
1621年9月,“五月花号”轮船载着102名清教徒及其家属离开英国驶向北美大陆,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在马萨诸塞的普利茅斯登陆上岸,从此定居下来。第一个冬天,由于食物不足、天气寒冷、传染病肆虐和过度劳累,这批清教徒一下子死去了一半以上。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部落酋长马萨索德带领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了清教徒谷物种子,并教他们打猎、种植庄稼、捕鱼等。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清教徒们当年获得了大丰收。首任总督威廉·布莱德福为此建议设立一个节日,庆祝丰收,感谢上帝的恩赐。同时,还想借此节日加强白人与印第安人的和睦关系。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们和马萨索德带来的90名印第安人欢聚一堂,庆祝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猎、捕捉
火鸡,女人们则在家里用玉米、南瓜、红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肴。就这样,白人和印第安人围着篝火,边吃边聊,还载歌载舞,整个庆祝活动持续了三天。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
这一习俗得以流传。在北美13州统一时,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把感恩节设定为全国性节日,但由各州决定自己的庆祝时间。直到1863年林肯总统才确定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作为感恩节的固定庆祝日。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感恩节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基督徒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市乡镇到处都有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分别了一年的亲人们也会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圆,品尝以“火鸡”为主的感恩节美食。
美国当地最著名的庆典则是从1924年开始的梅西百货感恩节游行(Macy's
Thanksgiving Day Parade)。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凡,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休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的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也会回家过节,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并且对家人说:“谢谢!”。感恩节后,学校会让同学们画一张感恩节的画,大部分学生都画的是火鸡。
同时,好客的美国人也忘不掉这一天邀请好友、单身汉或远离家乡的人共度佳节。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满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不管遇到谁,他们都会说:“Thank you!”
感恩节的集体庆祝
感恩节购物已经成为了美国人的习俗。从感恩节到圣诞节这一个月,美国零售业总销售额能占到全年的1/3强,是各个商家传统的打折促销旺季。疯狂的购物月从感恩节的次日(星
期五)开始,这一天即被称为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周五这天一大早,所有人都要摸着黑冲到商场排队买便宜货,这种行为有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叫Early Bird(早起的鸟儿)。在外国“感恩节”和中国的春节一样重要!
每年一度的总统放生火鸡仪式始于1947年杜鲁门总统当政时期,但实际上这个传统仪式可以追溯到美国内战林肯总统当政的时期。1863年的一天,林肯的儿子泰德突然闯入内阁会议请求赦免一只名叫杰克的宠物火鸡,因为这只被送进白宫的火鸡,即将成为人们的感恩节大餐。
2006年11月22日,布什在白宫玫瑰花园举行感恩节放生仪式上,特赦了一只名叫“飞鸟”的火鸡。
美国总统奥巴马25号特赦感恩节火鸡.并将火鸡被命名为“勇气”。这也是他上任以来,首次特赦火鸡。奥巴马并对保护美国人民身家安全的英勇战士表示感恩。
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四是美国感恩节。在女儿萨莎和玛丽亚的陪伴下,奥巴马特赦了本来要用做盘中餐的火鸡。奥巴马说,我原本打算吃掉这只火鸡。由于萨莎和玛丽亚的干预,我赦免了“勇气”。这只火鸡将被送到迪士尼乐园。为防止意外,当局还准备了一只备用火鸡,名叫“卡罗琳娜”。
节日菜谱 包括:
Cornbread英国奶酪派,奶酪对英国人很重要。Venison鸭和鹅,英国人捕的。Wild Turkey大蒜和洋葱。Pumpkin Pudding-南瓜布丁。Indian Pudding在中国的推广
国内有人建议在中国也另外设立感恩节。
西方的感恩节虽有其宗教内涵,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积极成分,融入传统美德中,并赋予新的涵义,重新选择一个纪念性的日子,设立有中国特色的“感恩节”。借鉴美国节日,设立中国自己的感恩节,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理解父母;让成年人互相体谅,人际关系更和谐。
第二篇:中西方节日文化之比较
中
西
方
节
日
文
化
之
比
较
论
文
顾婷婷工业09-1班22090373
国庆节和独立日的比较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下面来看看中国国庆节和美国独立日各自的由来、发展和习俗。
(一)国庆节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每年的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National Day)。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朱德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实况广播。这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实况广播,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同时广播。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庆的庆祝形式曾几经变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国庆都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同
时举行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制度。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群众游行活动,但未举行阅兵。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游行。1984年,国庆35周年,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均采用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再举行国庆阅兵式和群众庆祝游行。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举行了盛大国庆阅兵式和群众庆祝游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举行的最后一次盛大国庆庆典。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4次阅兵。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和1984年国庆35周年、1999年国庆50周年、2009年国庆60周年的三次。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2009年10月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活动。
(二)独立日
美国位于北美洲南部,原是印第安人的聚居地。从15世纪末起,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开始向北美洲移民。17世纪到18世纪前半期,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并加强了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激起了当地人民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反抗。1775年,北美13个殖民地的人民开始掀起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组成了“大陆军”,由乔治·华盛顿任总司令。1776年7月4日,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独立宣言》是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宣告独立的纲领性文件,马克思称赞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向全世界宣告:“联合一致的殖民地从此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是资产阶级民主派人士托马斯·杰斐逊。来自各殖民地的56位代表在《宣言》上签了字。宣言的标题是《美利坚十三国联合邦的一致宣言》。《宣言》全文约2500字,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著名的人权原则,《宣言》指出:“人类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第二部分谴责英国殖民当局的种种暴政。第三部分宣告13个殖民地独立,建立独立国家,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关系。《独立宣言》反映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愿望,激发了美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鼓舞了各阶层群众奋起参加独立战争。《独立宣言》对争取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推动后来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及法国的《人权宣言》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独立宣言》发表以后第5年的9月,英国军队主力在约克镇被击溃,被迫同美国讲和,并于1783年签订《巴黎和约》,正式承认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洲出现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后来,7月4日被定为美国国庆日。每年的这一天,在美国各地都举行隆重的盛典,进行歌舞、体育、游行等活动。早期的独立日庆祝活动主要是游行和演讲,有时还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以后增加了体育比赛等户外活动。有一个时期,美国人民燃放鞭炮、烟火庆贺国庆,20世纪以后,政府为防止发生人身事故和火灾明令取消了这种形式。每年的独立日这一天,全美大小教堂钟声齐鸣,而头一个敲响的是费城的自由钟。
7月4日是美国的独立纪念日。这一天,举国欢腾,万家同乐,展现着
美国人民的爱国热诚。美国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JohnAdams)说,这个节日将成为重大的周年庆典,人们应铭记这个获得解放的日子……从东岸到西岸,从现在直到永远,都应该举行盛大庆典和游行,都应该通过表演、娱乐、体育竞赛、放礼炮、鸣钟、放烟火和张灯结彩,隆重庆祝这个日子。7月4日也是一个重要的公民日,体现深植于英-美政治自由的传统。每年,大批游人会在独立日前后拥到国家草坪广场(NationalMall)──即美国国会山与华盛顿纪念碑之间的大草坪,参加一向在7月4日前后两个周末举行的史密森民间艺术节(SmithsonianFolklifeFestival)。今年的民间艺术节展示不丹国的文化风情,得克萨斯州的音乐、饮食和葡萄酒,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发展史。2007年民间艺术节的国际文化主题曾是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北爱尔兰。在7月4日这天,从首都的国家大草坪到地方城市公园,全美各地普遍举办大大小小的烟火晚会。在纽约市,梅西百货公司(Macy'sdepartmentstore)赞助的独立日烟火燃放活动已有31年历史,号称是美国7月4日最大规模的烟火表演。梅西30分钟的2008年烟火晚会将燃放35000枚礼花弹,由停泊在东河(EastRiver)和纽约港的6艘驳船发射。据梅西估计,将有300多万人直接观看。近年来这项活动一直得到全国电视转播。7月4日也是家庭欢庆的日子。人们通常到郊外野餐或者在户外烤肉。美国的7月夏日炎炎,成千上万美国人会利用这段时间去海滩或其他度假场所避暑。美国的很多法定假日固定在星期一或星期五,但独立纪念日例外。很多上班族会利用年假让自己享受一个长周末。有时,一些重要的公共工程选择在7月4日开工。伊利运河(ErieCanal)、华盛顿纪念碑(WashingtonMonument)及美国第一条铁路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BaltimoreandOhioRailroad)都是在7月4日破土动工,从而让这些改善民生的工程更具象征意义。
独立日在美国是一个相当热闹的节日,每逢这一天,全美大大小小的教堂钟声齐鸣,以纪念美国独立。首先敲响的是费城自由钟。美国人民总是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喜庆。美国的独立日,与宗教、民俗节日一样隆重,老百姓在节日前清洁院落,装饰家居,悬挂国旗。美国人庆祝国庆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民众自发参与程度很高。到了这天,不用联邦政府动员号召,一些地方和非政府组织或者社区机构,都会组织一些仪式性的活动,比如花车巡游、燃放焰火等,举行各种露天艺术Show(表演),普通美国人也非常乐于参加。早期独立日的庆祝活动主要是游行和演讲,并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后来又增加了户外活动、体育比赛等项目。燃放爆竹、烟火的活动一度也十分流行,20世纪后才被取消,以防发生危险。直到现在,各地居民自发地进行庆祝游行,有的扮作骑马的旧时牧师或坐着古式马车的贵族小姐举行化妆游行;有的组成家庭小乐队参加游行,还有的全家祖孙几辈载歌载舞,边舞边行。各种彩车、模型车、杂技车和小孩玩具车同欢乐的人群一起排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前途,景象十分壮观游行结束,人们往往聚在公园或公共场所共同欢度节日。在一片乐曲声中,人们或翩翩起舞,或席地野餐,商人们忙着叫卖纪念品,政客们乘机进行竞选演说,孩子们则在草地上做各种游戏,全美各地呈现出一派节日的欢乐景象。
第三篇:中西方节日文化之比较―― 以春节与圣诞节为例
中西方节日文化之比较―― 以春节与圣诞节为例
摘 要:中西传统节日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两者之间的文化横向交流不断深入,西方节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我们应行动上传承中国的节日传统和文化,态度上包容西方节日。
关键词:节日文化 春节 圣诞节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4(b)-0247-02 节日的起源、形成差异及习俗差异
“不同的节日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活动,但他们都能凝聚在一起。”[1]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文化节日只是其中一方面。节日文化把中西方不同地域,两个主流文化差异明显的群体的精神文化特征的鲜明体现,也反映中西方习俗表达方式的独特和历史传承的悠久。春节与圣诞节是中西方各自最为重要的节日。
1.1 春节与圣诞节的起源
(1)春节的起源: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节庆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2)圣诞节的来源: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节日。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于公元一世纪初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利恒出生。耶稣是为了救世俗的人,赎世俗的人罪而降为人的,所以俗称“救世主”。世界各地范围内的基督教徒将12月25日公认为耶稣的生日。直到公元440年罗马教皇正式宣布“12月25日”这一天为圣诞节。圣诞节也是合家团聚、亲切交谈,吃大餐,唱圣诞颂歌,互赠礼品,迎接新年到来的日子。这点与春节一样,但它更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1.2 节日形成的差异性对比
(1)源自农业文明的中国节日;“传统岁时节日,是民族和历史创造的文化产品。他是古代信仰物化形态的一种遗存;同时,他也是一种生活节奏一种形成的自我调节机制”(钟敬文,1998)[2]。因此许多主要传统节日几乎都是以岁时节令命名,相应较多的反应农业生活模式。例如:古代“春节”迎春之际,农事伴随着春而逐渐展开;“清明节”是农耕的“气节”,“端午节”“中秋节”处于处于秋分之间,农作物已收割完毕。因此其含有庆丰收、些神灵之意。
岁时节令的变化能够直接决定农事活动,这说明时令已与人们的农事生产有着直接而必然的关系,且在中国人的认知、意识世界里已根深蒂固。因此中国人喜欢对与农事有关的对象进行把握,在中国与农事、农业有关的许多书籍、文献、俗语为数不少,如“瑞雪兆丰年”“一年之计在于春”等这些都反映出中国传统节日与社会根源和活动目的。春节过年的主题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是以农耕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受物候天气的周期性转换,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约定成俗,具有特定的风俗和活动内容。
(2)源于宗教的西方节日;西方文明主要来自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三大源流。西方的节日与农业生活的内容联系较少。“宗教是一种形式化的社会,社会的观念是宗教的灵魂”涂尔干,2006)[3]。西方节日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宗教成为维系西方人们生活的力量,是西方文化的一个共同点。
西方的节日大多为宗教节日性,整个西方世界的文化主体是由基督教文化联结而成的。无论是在从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在思想上、宗教的认知方式上,都充分表现出宗教在西方人的眼中处于极度的重要性。西方节日的活动内容和命名形式上有很强的宗教性。因此选取宗教传说和历史事件来作为节日的名称,例如:“圣诞节”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元旦”人们到教堂辞旧岁迎新春的活动;“复活节”源于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万圣节”纪念教会所有的圣人和殉难者;“感恩节”源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早期英国移民为感谢上帝的恩赐和印第安人的帮助而逐渐形成的。
1.3 儒家主导的中国节日文化和宗教主导的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
由儒家文化主导的中国文化和宗教统治的西方文化存在民族和社会交往的差异昭示中西方人的不同心理。
(1)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具有民族文化的集群性特征。中国人自古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在血缘基础上。“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差序格局’使人们交往的内在尺寸以此来区分亲疏关系,并确立互相交往的规则,如礼物的奉送、祭祀的神位等等。”(费孝通,2003)[4]像财神、拜年、年夜饭,炮竹、舞龙、舞狮等这些词构成了节日的仪式内容和活动方式,蕴含着中国人注重大团圆结局、喜庆热闹气氛、民族集体期待的以“家”为中心的儒家民族文化心理。而如年糕、饺子、粽子等春节的饮食词汇体现了在农业文明中“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表现出中华传统是以饮食为中心的文化象征体系。如:年糕喻高升;饺子预示新旧年交于子时。
(2)西方文化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外向性的特征,注重群体间的沟通与交流。西方圣诞节的词语如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袜等多注重在交往上。圣诞老人喻快乐的使者,西方文化精神的传达使者;圣诞礼物、圣诞袜和圣诞卡体现人际交往、交流中给予与获取的乐趣的实现形式。而圣诞节多以社区活动为范围,大型的圣诞节日游行、圣诞节日庆祝会,淡化家庭的氛围,表明西方以个体为本位,重视个人参与的团体文化倾向。西方节日文化的应对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西方节日文化影响日益加深,而中国传统节日融合了我们传统的价值理念和情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应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呢?
2.1 圣诞节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发展,中国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脚步加快。许多领域如电影、电视节目、书刊杂志、流行音乐、快餐食品以及外语教育和学习等都融入了许多西方文化因素。甚至中国许多地区的年轻人兴起圣诞热,商家也大肆渲染圣诞气氛。
圣诞节受到商业化时代的影响已削弱了其本有的宗教意味,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圣诞节的影响有其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存在:(1)早期的殖民影响在某些方面客观上的促进世界各地对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2)西方国家在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处于主导地位;(3)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西方与中国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和相互依存。(4)文化交流的深入和频繁缩短了世界各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客观上对于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逐渐被也让更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人们了解、认同并包容。随着通讯和信息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交通设施的提高和改进以及地域限制的逐渐消失,人们主观上渴望文化的交流得以实现。
2.2 中国人心中“年”的传统意义
春节的社会意义巨大,不可能被圣诞节取代。被儒家文化熏陶着的中国人们把春节作为中国人数千年的核心节日。节前,采购年货物品。除夕夜在大门上或屋里粘贴财神、门神像、倒贴福字以及红纸金字的新年寄语的春联和寓意吉祥的年画。大红灯笼门前挂,放鞭炮、祭灶、祭祖等仪式,吃年夜饭,熬年守岁等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等典礼。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还延伸至大街小巷。街市上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和逛庙会等习俗。节后半月是元宵节,届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
“祭灶、祭祖等仪式、吃年夜饭、儿童压岁钱、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表现出受儒家文化支撑的影响,在农耕社会里形成独有的节日文化。儒家文化中,家族、宗族制度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人的存在不是作为个体存在,而是处于家族、宗族关系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中“礼尚往来”和“祭祀活动”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从而出现了讲辈分讲情意、讲团聚来增进家族、宗族间的团结。这样的思想已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成为一种传统文化。正因如此,每年农历腊月,数千万在外打工的民工如滔滔江水涌回家构成从古到今中国春节来临之际永恒的壮丽景观。即使是在漫漫羁旅风雪夜,回家团聚、对父母尽孝、珍视亲情、合家欢乐是中国人对家乡故土的认同。
中国人把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传统的节日里使其价值化,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让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传衍不断、合而不分、创造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2.3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节日和包容西方的节假日
圣诞节的娱乐、全民参与、狂欢、浪漫和商业化运作,使得近年来中国各大中城市都兴起圣诞热,尤其是学生、年轻人中最为盛行。随着中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西方的节日也加倍升温。西方节日似乎正冲击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我们改如何应对此种担忧呢?
我们要在行动上真正传承我们的节日文化,态度上接纳西方节日。春节隐喻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潜意识的加强中华民族的身份识别,加强民族向心力,让其文化内涵、文化底蕴的支撑得以延续。西方圣诞节宗教性的减弱而趋于无神的全民性,许多人仅把过圣诞节作为一种时尚、浪漫、的享乐节日推崇,远非原生意义上的圣诞节。因此对于外来的“圣诞节”带来的快乐、热闹的气氛,中国人应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包容。结语
在对“春节”和“圣诞节”进行对比、分析后不难看出两个节日隐喻着中西方文化的鲜明差异。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中西方文化交流和难以避免的碰撞但并非冲突。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需要的是民族本身所具有的内涵和精神传承,而不是形式上的单一传承。
参考文献
[1] 董晓萍.说话的文化―― 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M].北京:中华书局,2002.[2]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53.[3]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52.[4] 费孝通.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4~30.
第四篇:中西方节日
阳历节日:
1月1日元旦(New Year's Day)
2月2日世界湿地日(World Wetlands Day)
2月14日情人节(Valentine's Day)
3月8日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en' Day)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China Arbor Day)
3月14日白色情人节(White Day)
3月14日国际警察日(International Policemen' Day)
3月15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 Day)
3月21日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
4月1日愚人节(April Fools' Day)
4月5日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
5月1日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5月4日中国青年节(Chinese Youth Day)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7月1日国际建筑日(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ay)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Army Day)
9月10日中国教师节(Teacher's Day)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National Day)
10月5日世界教师日(World Teachers' Day)(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10月24日联合国日(United Nations Day)
10月31日万圣节(Halloween)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Mother's Day)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Father's Day)
9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和平日(International Peace Day)
10月的第二个星斯一加拿大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美国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农历节日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the Dragon-Boat Festival)
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中国情人节)(Double-Seventh Day)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
农历腊月二十四传统扫房日
第五篇:中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西方文化等。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北京大学一位著名教授曾感叹到,21世纪初人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
东西方文化从现象上看,显然有很大差异,从本质上看,东方属于整体文化,而西方是个体文化。但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融合也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
欲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许多社会基本条件有待酝酿成熟,承认东西方文化差异,使东西方文化互补和融合便是重要一条。
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融合是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文化基础。文化格格不入的国家之间很难实现经济一体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需要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融合,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融合。这是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互动的。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正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促进、互相推动、使人类逐步向和谐世界发展。
西方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个体文化。西方文化主要特征是具有个体性特性,其核心问题就在于西方强调个体自由度的发挥,所以,西方文化可称之为“个体文化”。
文化的核心是观念的共识,在当前的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的观念的共识,那就是东方文化的整体性和西方文化的个体性,它们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观念,产生了不同特性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