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西方体育文化异同
古代体育的俩个体系的体育哲学
1.中国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提倡中庸思想,讲究忠恕之道,凡是恰到好处,不能过分,不要偏倚,即温,良,恭,俭,让,中国体育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强调和谐的运动观,重集体,求同。
2.西方,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
西方哲学观是天人相对,天人有别,人生观是求价值,谋进取,趋极端即敢、强、险、异。以个人为本,带有浓重的个人主义色彩,求异。
医学:
从古老的《三世医学》到汉代《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防病、治病的基本理论,同时也确立丁中国传统体育的医学基础。
并不是建立在对人体的深入细致的科学的认识基础上,并不是建立在对人体的深入细致的科 学的认识基础上,而是具有某种经验的,直觉的、模糊的性质,甚至还带有几分神秘。这就使它很难按照自身的、固有的方向发展到更科学的层次。
审美观
/ 美 在不同的时代或国家、民族有着不同的标 准, 它反映
出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审 美观是受不同文化 影响所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审美观上, 中西方体育文化体现
出了明显的差异。
中国体育的审美观与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 传统的美学观
念、意识、思想等有着 密切的联系。它强调整体效果 和直观感
受, 着眼于从人体本身与自然的统一美;注意精、气、神的统一;
形态美、韵律美、节奏 美、内涵美、力量美的综合 体现。我国的体育审美观表现为写意、写神, 是一种含蓄、宁静、抽象的美。
西方体育则将美感外显, 强 调运动和体格健壮, 注重对人
体外形的称颂以及身体的外部运动。追求人体 运动过程中表
现出的力量之美、速度之美、柔韧之美、灵巧之美、形体之美, 突
出和崇尚人体形象的真与美。西方的审美表现为写形, 是一种
热情、奔放、直观、具体的美。
第二篇: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异同
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异同(二)
席 晓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9)
【 摘 要】 本文具体讨论了中国与西方在婚礼文化上的不同。主要是通过对准备婚礼, 婚礼仪式及其起源等方面产生的不同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不同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民俗差异。探讨跨文化交际中民俗方面的差异。
【 关键词】 婚俗文化;西方婚俗;中国婚俗;跨文化交际
1.引言
文化的定义有多种多样, 但广泛接受的定义是: 文化是同一群体
对信仰,习俗, 价值观念, 行为进行交流, 学习并代代相传的总的积累。
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 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 也
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婚姻是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婚姻习俗是伴随着婚姻的产生而产生的, 它展示了民族群体的社会生活面貌, 以及审美观, 伦理
观, 价值观, 宗教观, 性意识和民族心理的发展态势, 是人类创造的文
化积累和精神财富。自古以来, 婚姻是人伦之首, 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
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 更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 探索人类社会发
展的基本规律。几乎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 都有举办婚礼的习俗。用婚
礼将丈夫和妻子的关系公开确定下来, 婚礼的形式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关于中西方婚礼历史起源等问题, 作者已经
在(一)当中进行了总结, 下面作者就中西方婚礼仪式以及起源等方面
继续进行比较论述。
2.中国婚礼
2.1 婚礼的特点 中国古代婚俗文化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重
礼轻爱, 男尊女卑的婚俗价值观。中国古代婚姻主要形式为带有包办
性质的聘娶婚, 从择偶到成婚, 由媒人和父母做主, 讲究“ 父母之命, 媒
妁之言”。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前是相互不认识的。这种婚姻模式使得女
性在婚姻中没有经济来源, 变成了婚姻和丈夫的附属品, 形成了男尊
女卑的婚姻结构。比如, 女子如有“ 七出”(无子, 淫佚, 不顺父母, 多言,盗窃, 嫉妒, 恶疾)之一条, 丈夫均可休妻。而且丈夫可以有权利娶多个
妻子。
婚姻伦理观有开放渐趋保守。宋朱熹之前, 男女交往是自由的, 女
子在婚姻上的选择是自由的, “ 一与之齐, 终身不改, 故夫死不嫁” 这样的伦理观对婚姻的约束力不大, 女子再嫁也是常见的。宋朝开始, 理学
家们大肆鼓吹妇女守节, 明清统治者不仅在思想上宣扬贞节观, 还在精神上为贞女烈妇建立贞节牌坊, 并制定一些制度来鼓励妇女力守贞
节。
婚姻形式多样性, 不同民族的婚姻形式异常丰富。在中国古代婚
姻形式是多样的, 主要有聘娶婚, 掠夺婚, 表亲婚, 买卖婚, 入赘婚, 服
役婚, 典妻婚, 指腹婚等。
2.2 现代婚礼
2.2.1 现代婚礼仪式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 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 要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食汤圆: 新郎在结婚出发前, 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
汤圆, 表示离别, 母亲喂女儿汤圆, 新娘哭。有的地方也叫哭嫁。北方有的地方是吃饺子。
5.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 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 新
郎下车后, 应赏男孩红包答礼, 再进入女方家。
6.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 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
娘, 此时, 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 不准其见到新娘, 女方可提出
条件要新郎答应, 通过后才得进入。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在新娘的婚
房中, 新郎一般在司仪的要求下, 按照当地传统风俗进行一些活动, 比
如被要求找到新娘的一双红色婚鞋, 通常其中一只在新娘的婚纱下,另一只藏在新娘闺房的衣柜里。
7.拜别: 新人上香祭祖, 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 并由父亲盖上头
纱, 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成亲时新娘离开娘家时, 哭得愈厉害愈
好, 因为“ 不哭不发” , 所谓哭嫁。
8.出门: 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 因此不得与天争大。另外希
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 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新娘的衣服忌有囗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一般要由娘家的兄弟送嫁。结婚之日新娘出门时
姑姑嫂嫂不能相送。
9.礼车: 在新娘上礼车后, 车开动不久, 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 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 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 有吃有穿。
10.敬扇, 掷扇: 新娘上礼车前, 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
(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
子)。礼车起动后, 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 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
去, 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 掷扇后必须哭几声, 且在礼车之后盖「 竹
筛」 以象征繁荣。
11.不说再见: 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 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
见。
12.燃炮: 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 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3.摸橘子: 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 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
孩来迎接新人, 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 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
到晚上, 让新娘亲自剥皮, 意谓招来「 长寿」。北方有的地区还要用苹果的风俗, 新娘临上车的时候手里要拿一个苹果, 取意平平安安。
14.牵新娘: 新娘由礼车走出时, 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
筛顶在新娘头上, 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 新人绝不可踩门槛, 而
应横跨过去。过火盆, 踩瓦片, 娘进入大厅后, 要跨过火盆, 并踩碎瓦
片。
15.进洞房: 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 谓两人从
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
辰)。
忌坐新床: 婚礼当天, 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
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 安床后到新婚前夜, 要找个未成年的男
童, 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因为传统认为“ 睡空床, 不死夫也死妻”。结
婚当天, 到晚上就寝前, 所有的人尽量远离新床, 尤其新绝对不可碰到
床边, 会不吉利。
16.燃鞭炮, 赴喜宴: 礼车离开洞房, 燃放鞭炮。
17.喜宴: 喜宴开始前, 新娘进入宾馆休息室(蜜月套房), 好友来看
新娘。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 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
观礼仪式。而北方地区, 喜宴要在中午举行, 从而一并举行观礼仪式。
结婚典礼开始时, 来宾入席, 主持人入席, 介绍人入席, 证婚人入
席, 男女宾相引新郎新娘缓步进场、入席。然后由证婚人宣读结婚证
书, 新郎、新娘交换饰物, 新郎亲吻新娘。接下来由证婚人致词, 介绍人
致词, 来宾致贺词, 主婚人致贺词, 新人的父母致辞, 并表达对二人的祝福。新郎、新娘致谢词、向来宾一鞠躬, 开香槟酒、新人切蛋糕, 全体
共饮一杯, 举杯齐声响干杯等仪式。
18.新娘换礼服, 在喜宴上, 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 换上晚礼服向
各桌敬酒。新人的父母也要每桌敬酒, 表达对宾客参加婚礼的感谢。
21.送客: 喜宴完毕后, 新人立于门口送客, 须端盛香烟喜糖之茶
盘。
22.闹洞房: 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 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
上戏弄别人, 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3.西方婚礼习俗及其起源
3.1 新娘要带手套 手套是爱的信物。在中古世纪, 许多绅士送手
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 就
表示她已答应他的求婚。
3.2.新娘要带面纱 而戴头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0 世纪,当时两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头纱。古代女子在适婚(下转第 495 页)
○高校讲坛○
531科技信息 2008 年 第 22 期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上接第 531 页)年龄都头戴花环, 以区别于已婚妇女, 象征着童贞。
在古希腊, 举行结婚仪式时不仅新娘要戴亚麻或毛织品的头纱, 而且
一对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罗马时代, 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
颜色的头纱以示区别。起初新娘戴面纱是年轻和童贞, 青春纯洁的象
征, 而信奉天主教的新娘戴面纱则代表纯洁。基督徒的新娘或戴白色
面纱以表示清纯和欢庆, 或戴蓝色面纱以示如圣女玛丽亚般纯洁。因
此, 许多新娘赶赴教堂举行婚礼时都选择戴双层面纱。中世纪以后, 宫
廷贵族之中出现了用珍珠装饰的花冠。尔后, 发展成为白色头纱, 并且
尺码日益延长, 并遍及欧洲各地。新娘的父亲将女儿交给新郎后, 由新
郎亲手揭开面纱。据说, 当年美国首位第一夫人玛莎·华盛顿的孙女妮
莉·华莱士的未婚夫见她站在蕾丝窗帘后, 惊为天人, 赞欢不已。这给
了她在婚礼时戴白纱的灵感, 在结婚时她别出心裁地披着白色的围
巾, 掀起一种风尚。
3.3 钻石: 爱情的最高象征 罗马时代的传统习俗, 是以一枚象征
生命与永恒的戒指, 作为男女公开宣布结婚盟约的信物。后来基督徒
采用古罗马礼俗, 婚戒遂成为西方婚礼中的重要信物。及至 15 世纪,钻石婚戒才成为永恒婚约盟誓的象征。热能和压力孕育出颗颗结晶的钻石。钻石是人类目前所知硬度最高的物质。在古代, 人们并没有切割
钻石的工具和技术。钻石因此自然成为永恒不渝的爱情的象征, 孕育
钻石的热能就代表着炽热的爱。数百年来, 各个民族对钻石的意义也
各有其解释, 当钻石首次在印度被发现时, 印度人们视其具有驱邪的法力。从文艺复兴时期钻石胚所发出柔和的光辉开始, 及至 20 世纪人
们以精湛的打磨技术为钻石开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钻石戒指一直拥有
其独特的魅力, 被视为代表男女互表忠贞的最佳订情信物及婚姻盟约的最佳承诺。钻石(Diamond)之名沿自希腊文 ademas, 意谓不可征服。
既然钻石具有火、钢铁不侵的特质, 试问有什么能比钻石更能象征天
长地久的爱情呢?
3.4 结婚典礼 结婚典礼时, 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古时候,盎格鲁-萨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 以保护新娘子不被别人抢
走。在结婚典礼上, 新郎让新娘子站在自己的左边, 一旦情敌出现, 就
可以立即拔出佩剑, 击退敌人。
这个习俗起源于抢婚盛行的年代。由于担心新娘的家人会在婚礼
上把新娘抢回去, 新郎必须腾出右手来随时应战。根据习俗, 婚礼以新
人的亲吻宣告结束。这一吻富有深刻的含义: 通过接吻, 一个人的气息
和部分灵魂留在另一个人体内, 爱情使他们合二为一。
抱新娘入洞房的习俗由一些土著部落的婚俗演变而来, 因为这些
部落里的单身女子太少, 男子要到邻近的村落去抢亲, 并将她们扛走,免得她们一沾地就会逃走。当代人则认为, 新娘不能用左脚迈进新房的门, 所以最好由新郎抱新娘进房。
婚礼仪式举行后, 常常由家中的亲友往新郎新娘身上洒落一把把
生米, 玫瑰花瓣和五彩纸屑, 以此祝愿他们多子多孙。现在, 作为消遣
嬉戏的洒米作法还在大多数婚礼仪式中盛行。1491 年英国国王亨利
七世携王后到布里斯托尔旅行。旅行途中, 被一位面包师的妻子看到,于是她从窗子里向他们撒麦粒, 并高呼: “欢迎你们, 陛下!祝你们幸
福、长寿。”这成为一段佳话, 到 16 世纪时, 这一习俗已广为流传, 人们
向新郎、新娘撒麦粒, 有时还染各种颜色。麦粒象征着丰收和生活富
裕, 同时也祝贺新婚夫妇幸福长寿, 子孙满堂。
4.结论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很多的方面, 婚礼是其一。这主要是来自
与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在不同的思想和风俗的作用下,慢慢演化而成的。但不论在哪个国家, 婚礼都充满了祝福和笑声。
【 参考文献】
[ 1]张邦建.中国古代婚俗文化特点述论.文化研究.2000(2).[ 2]李世福.裴惠云.胡艳杰.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民俗心理的影响.文化研
究.2003(1).[ 3]常峻.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文化研究.2002(4).[责任编辑: 翟成梁]
科 科 科 科 科 科 科 科 科 科 科 科 科 科 科 科 科 科 科 科
●
●
科
过 6000 辆, 产值四五亿元, 这与一汽、上汽等一些特大型汽车厂家咄
咄逼人的市场攻势相比, 根本不值一提。与中国一汽集团“ 联姻” 后, 青
岛汽车厂很快发展成为国内平头卡车品种最全、系列最宽的生产厂
家。2004 年,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采购资源紧张、市场竞争激烈等不利
因素的影响下, 青岛汽车厂实现工业总产值 100 多亿元。更重要的是,“ 联姻” 后, 青岛汽车厂的发展还拉动了配套企业的裂变发展。“ 联姻”
前, 为青岛汽车厂配套的企业不足 10 家, 年配套产值的总额不到
1000 万元, 目前, 为青岛汽车厂配套的本地企业已达 42 家, 2004 年,全市企业为青岛汽车厂配套的总产值突破 20 亿元。还比如在双星轮
胎的带动下, 青岛胶南盛泰化工从一家年销售收入不足 100 万元的手
工作坊式企业, 发展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科技实力较强的无机化学材
料生产企业, 目前仅氧化锌一项的年销售收入就达 2000 多万元。在铸
机方面, 围绕双星已形成以 5 家中型铸造加工企业为龙头的铸造企业
加工群, 集群内的企业得以共享市场、技术、原材料、设备、信息、基础 设施等资源, 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技术含量低、开辟市场难的问题, 而
且减少了双星自身的竞争对手, 降低了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 提高了
生产效率和竞争能力。
3.打造产业集群良好的人文环境
只有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下, 才能在产业集群内培育有利于创业与
创新的氛围, 促进企业间的高度合作与协同, 实现产业集群的结构调
整和升级以及竞争力的提升。维系产业集群正常运转、降低中间产品
市场交易费用和对外部市场变化做出适度反应的内在机制是产业集
群内部人文环境, 这种人文环境的核心是企业之间以信任和承诺为主
要内容的协作精神。要促进企业之间的协作, 应当积极培育行业协会,产业集群应该通过行业协会联成一个整体, 这对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信任、联合行动与制裁、互补效应、企业间的竞争程度与管理技能、学习与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一轮竞争
中, 生产要素对环境的选择性日益增强, 要加快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
略, 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从六大产业集群的组成结构来看, 每一
集群都有数家国有企业和数家大型企业作为龙头, 带动着集群发展;
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或小型企业成为集群产业链上最活跃的因素。这
得益于良好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良好的关系, 通过大企业来拉动中小
企业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1]林汉川.《 WTO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第 1 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年 3 月, 15-16.[ 2]杰弗里·伯斯传著.《 企业国际化一成为全球化企业的 25 个契机》.第 1 版.汕 头大学出版社:2004 年 6 月,10-14.[ 3]锁箭.《 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第 1 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11 月,2-3.[ 4]理查德·罗宾逊.《 企业国际化导论》.第 1 版.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 年 12 月,77-79.[ 5]原正行.《 全球化时代的日本经济》.第 1 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年
4月,25-26.[ 6]徐立青.《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第 1 版.科学出版社:2005 年 8 月,123-124.[ 7]王国生.《 股本结构与法人治理机制》.《 经济学家》 ,1998,(4).[ 8]项兵.《 管理腐败与公司治理》.《 改革》 ,1997,(4).[ 9]于东.《 智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 中国工业经济》 ,2001,(5).[ 10]韦昌鑫.《 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 市场贸易》 ,2006,(291).[ 11] 范黎波.《 关于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政策建议》.《 国家行政学院学 报》 ,2002,(2).[ 12]张玉利, 任学锋.《 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障碍》.第 1 版.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2 月,78-79.[ 13]林汉川, 魏中奇.《 美、日、欧盟等中小企业最新界定标准比较及其启示》.《 管 理世界》 , 2002,(1).[ 14]郁光华.《 比较公司管理制度研究的政策意义》.《 经济研究》 ,1990,(10).[ 15]管晓水.《 中小企业界定的理论标准与实践标准》.《 经济学家》 , 2002,(4).[ 16]林民书.《 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研究》.《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 2000,(6): 14-17.[ 17]舒萍.《 我国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原则》.《 南开经济研究》 , 1998,(4), 23-27.[责任编辑: 汤静]
○企业与管理○
495
第三篇: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异同
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异同
——五年级国际化教育方案
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上海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我们学校也渗透了国际化教育。
中国有个老说法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吃饭用刀叉;中国人有尊老爱幼的传统,西方人则建立了‘女士优先’的习惯;中国人倡导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一岁之首,所以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是春节,而西方基督教发达,宗教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西方人最看重的是圣诞节。”这些小到生活习惯,大到节日信仰的种种差别都体现着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传统。除此之外,中西方文化习俗还存在着很多的差别之处。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班对西方文化习俗知识大致包括称谓习俗、交谈习俗、餐饮习俗和节日介绍等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其活动方案如下:
(一)称谓习俗介绍
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士称“Mr.”,对女士则应视其结婚与否进行称呼,未婚的称“Miss”,已婚的则应称“Mrs.”。“Mr.”多用于对无职称者或不了解其职称者的称呼,语气正式,用于不密切的关系。如Mr.John Smith或Mr.Smith(约翰·史密斯先生或史密斯先生)。而Mr.President(总统先生)和Mr.Chairman(主席先生)则是与职称连用。“Mrs.”主要用于对已婚妇女的称谓,和其丈夫的姓氏或婚礼后的姓名连用,如Mrs.Jones(琼斯太太)或Mrs.Mary Jones(玛丽·琼斯太太)。“Miss”是对未婚女子的称谓语,语气正式,关系一般。在英国的学校里,学生对女教师通常称小姐,如Miss Brown(布朗小姐)。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近年来有一种称呼:人们对自己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妇女,包括年龄大的妇女,开始用小姐相称。这种现象反映了女人喜欢自己青春永驻,而社会又投其所好的心理。英语中近年还出现了另一个对女性的敬称词,就是“Ms.”(女士),它是“Mrs.”(太太)和“Miss”(小姐)合成而来的。是妇女争取平等的产物。她们认为Mrs.一词有依附丈夫的含义,而且会显露婚姻状况,但男士的称谓语Mr.则没有这一层意思。所以当人们使用“Ms.”这一称谓语时,是和妇女本人的姓名或姓连用,不与婚姻状况联系。尽管仍然有争议,但它已被广泛使用,常见于社交、新闻媒体、公务活动及函件往来。但在不清楚对方是否结婚的情况下,这种称呼是最恰当的了。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常见的称呼英语教师的称呼就是“Ms.”,如“Ms.Zhang”。(二)交谈习俗介绍 英语国家的人,尤其是英国人,常常以天气来打招呼。所以对初次和英美人士接触的中国人来说,最保险的话题莫过于谈天气了。西方人常说“Mentioning weather can be a beautiful and inoffensive way of starting a conversation.”英国人特别喜欢谈天气,也许因为英国的天气历来变化无常吧,为人们在茶余饭后提供了有趣的话题。你经常可以听到天气开场的对话,比如“It’s a fine day, isn’t it?”(今天天气不错,是吧?)“It’s terrible weather today.”(今天天气真糟。)与人交谈,莫问私事。在中国,人们比较关注他人的生活或工作情况,多问一两句是一种关心的表现。在西方,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日常交谈,不喜欢涉及个人私事。而生活或工作的某些具体状况都被他们视为隐私的,有些问题甚至是他们忌谈的,如询问年龄,婚姻状况,收入情况,宗教信仰等,所以西方的文化习俗是要求人们避开这些话题的。
在谈吐、举止和风度方面我们也需要注意。谈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不要东张西望,也不要随便打断对方。在倾听别人谈话时不可默不做声,应不时的点头表示同意或摇头表示反对。在和英美人士谈话的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附和与赞同的语句,恰到好处的表示出你对谈话内容的关心,能使对方愉快地继续说下去,这不失为一种高明的会话技巧。但要注意,说“Yes”这个单词时一定要使用降调,因为如使用升调则表示你对对方的话表示怀疑,变成了“是吗?”效果就会适得其反了。
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美国人讲话嘴很甜,他们对好听的话从不吝啬,常令听者心舒意畅。在美国“Please”、“Thank you”、“I’m sorry”、“Excuse me”之类的话随处可闻。客观的说,西方人向他人明确表示感谢的频率要比我们中国人高,这可能因为西方人外向而中国人的性格相对比较含蓄吧。
(三)餐饮习俗介绍
宴客吃饭具有联络感情、疏通人际关系的作用。应邀赴宴时要注意就餐时的礼节,西餐的礼节跟中餐有很大的差别,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中餐都是用筷子,而西餐用刀叉,所以中国人不太习惯刀叉用餐,而且西餐的食物也和中餐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吃西餐时就更要特别注意一些礼节。
下面就列举小学生最需要做到的一些细节之处:
1.就座的礼节: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以跷足,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2.刀叉的用法:使用刀叉进餐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切成小块,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做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这些都是很没有家教的表现。
3.汤菜的饮用:喝汤时不要啜,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吃完汤菜时,将汤匙留在汤盘中,匙把指向自己。
4.菜肴的食用:吃鱼、肉等带刺或骨的菜肴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吃面条时要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然后送入口中。
5.面包的吃法:面包一般掰成小块送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块面包去咬。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吃水果时,不要拿着水果整个去咬,应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吃。
西餐的礼仪还有很多,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西方人则以饮食为生存的必然条件,如同一个生物机器注入燃料,以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四)节日介绍
向孩子们介绍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西方文化习俗,是为了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会,达到有效交际。那么,了解西方的重要节日则是对西方文化的欣赏,理解并尊重他们的庆祝风俗。
1、新年(New Year's Day)
1月1日是西方国家的新年。在西方国家,尽管圣诞节才是最大的节日,但新年在人们心目中仍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除夕之夜晚会是庆祝新年到来必不可少的活动。西方各国的人们都喜欢在欢快的乐曲和绚丽的光彩中喜气洋洋地度过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此时,化装晚会特别受欢迎。来宾们把尊严和谨慎藏在面具之后,打扮得稀奇古怪。大家无拘无束,尽情玩乐,与平日的行为大相径庭。在英美两国,午夜钟声一响,参加晚会的人们还要手拉手高唱“友谊地久天长”这首著名的苏格兰民歌。
2、情人节(Valentine's day)
在西方一些国家中,有一个极富有浪漫色彩、最受情侣们欢迎的节日,这就是每年2月14日举行的情人节。对那些心有所属,平日又羞于启齿的痴情男女来说,情人节是倾心吐露心底秘密的佳期。在情人节的前一天夜里,姑娘们便采来月桂树的叶子,贴在枕头上,希望在梦中见到意中的情人。在情人节这一天,他们会用很多浪漫的方式来庆祝。
3、愚人节(April fool's Day)
一年中的4月1日,在这一天西方国家的人可以名正言顺地说谎,取笑别人,当然也会被人取笑。不仅如此,谁编造的谎言最离奇,最能骗人,那么他就会荣获“桂冠”。在这个尽情开玩笑的日子里,有些玩笑虽然开得过火,近乎恶作剧,可是人们并不在意,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一天是愚人节。
4、母亲节(Mother's Day)
在美国,有两个人情味极浓的节日:母亲节和父亲节。母亲节是由一位名叫贾维斯的妇女倡导,并由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发起创立的。母亲节创立后,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母亲节,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按惯例,“国际母亲节”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举行。
5、父亲节(Father's Day)
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父亲节是由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议成立的。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使其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在这一天,子女们一早起来,自己动手为父亲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并亲手端到父亲床前。孩子们还要制作一些精美的小礼品送给父亲。与母亲节一样,在父亲节这天,人们也在胸前佩带特定的花朵。一般来说,佩带红玫瑰表示对健在父亲的爱戴,佩带白玫瑰则表达对故去父亲的悼念。
6、复活节(Easter)
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被钉上十字架,3天后死而复活的基督教节日。它是基督教与古代所谓异教风俗的结合物。据说复活节(Easter)一词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神话中黎明女神的名字Eostre。它的愿意是指冬日逝去后,春天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把新生命带回。由于该词喻意新生,于是被基督教教徒借用过来表示生命、光明、欢乐的恩赐者耶稣再次回到人间。按照习俗,复活节的日期是3月21日起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正值星期日,则要顺延至下一个星期日。历年复活节的实际日期最早可在3月22日,最晚则要挪到4月25日。根据各国不同的规定,人们都会或多或少休假几天。过去,在多数西方国家里,复活节一般要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游行者身穿长袍,手持十字架,赤足前进。他们打扮成基督教历史人物,唱着颂歌欢庆耶稣复活。如今节日游行已失去往日浓厚的宗教色彩。节日游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具有浓烈的民间特色和地方特色。在美国,游行队伍中即有身穿牛仔服踩高跷的小丑,也有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在英国,游行多以介绍当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为主,游行者化装成为苏格兰风笛乐队以及皇宫卫士,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复活节的到来还使人们纷纷换上新衣。过去基督教教徒会在节前去教堂行洗礼,然后穿上自己的新袍,庆祝基督的新生。穿戴一新的习俗保留至今,因为人们认为节日里不穿新衣是要倒运的。复活节期间,人们还喜欢彻底打扫自己的住处,表示新生活从此开始。
7、万圣节前夕(Halloween)
万圣节是西方传统节日——鬼节。传说中所有的鬼在当天会来到人间„人们为吓唬大鬼小鬼,把自己也打扮成各种鬼模样,以避免被鬼抓走。万圣节虽然是国外的习俗庆典,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家会挨家挨户要糖吃,不给糖吃就捣蛋(Trick-or-Treat),这个最受孩子们喜爱。假如你在10月的某一天徜徉在美国、英国或爱尔兰等国的街头,忽然发现到处挂满了面目狰狞鬼脸。商店门外的音箱不时发出鬼怪凄厉的叫声,你应该立刻意识到一年一度的万圣节(All Saint’s Day or All Holy Ones' Day)再次来临了。
8、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每逢11月第四个星期四,美国人民便迎来了自己最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感恩节。这个节日始于1621年秋天,远涉重洋来到美洲的英国移民,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举行了3天的狂欢活动。从此,这一习俗就沿续下来,并逐渐风行各地。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正式宣布感恩节为国定假日。届时,家家团聚,举国同庆,其盛大、热烈的情形,不亚于中国人过春节。
美国人从小就习惯独立生活,劳燕分飞。各奔东西。而在感恩节。他们总是力争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畅谈往事,这使人感到分外亲切、温暖。还有一点有些美国人很执著,每次感恩节商店都有促销,东西超级便宜,但是存货很少,所以很多人为了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从感恩节前一天就在商店门口排队,挨冻一个晚上也无所谓。
9、圣诞节(Christmas)
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诞辰,也是基督徒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按基督教教义,耶稣是上帝之子,为拯救世人,降临人世。所以圣诞节又称“耶稣圣诞瞻礼”、“主降生节”。公元354年,罗马帝国西部拉丁教会年历中首次写明12月25日为耶稣基督诞生日。
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圣诞节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无论外出多远,人们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在小学阶段渗透西方文化知识对小学生自身的学习和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可以帮助小学生对英语国家有更深一层理解,从而学好英语;同时又能开阔小学生的眼界,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了西方文化习俗,可以更好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进行交际活动,紧跟时代的步伐。
第四篇: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异同及其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异同及其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剖析两种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面,并加以探讨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关键词 文化体育文化中国传统体育西方
前言
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过程。文化具有非遗传性和超个人性、复合性、象征性、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和阶段性。文化有三个层次构成,及外层的物质层次,核心部的心理层次,中间的心和物相结合的层次(体质的层次)。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活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大体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解、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它包括四层含义:第一,体育活动当作一种文化现象;第二,研究体育活动的文化背景,观察体育运动与文化的关系;第三,考察体育运动的文化意义,确定体育在人类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第四,研究如何自觉地塑造具有独立形态价值的体育文化等。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体育文化的不断交流与传播,我们发现,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化既有差异又有着互补。两者虽然形成的体系、内涵不同,但都是人类的财富。
1中国体育文化
中国体育文化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而发展的。中国体育文化经历了古代体育文化、近代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三个阶段。中国原始体育文化来自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需要,在生产极其低下的社会情况下为了生存,人们学会了攀登、爬越、泅水等生产和生活技能并将其直接服务于社会形成了“体育”的雏形。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完善,医学知识的积累,养生思想的出现,为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古代体育在原始萌芽状态的基础上发展壮大,从而脱离了生产劳动,与军事教育、祭祀、礼仪相结合,逐渐演变成具有明显社会职能的初级形态。尤其到了唐朝,当时经济的繁荣为体育文化的巨大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一时期对军事训练的重视和武举制的推行推动了武艺的发展,促进了马球、蹴鞠等体育活动的盛行。宋代以骑射为中心的武艺训练得到了完善,民间娱乐活动十分活跃,体育组织相继出现,马球、蹴鞠由竞技性向娱乐性方向发展,文人对养生的研习、道家对导引的编著在气功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明清时期随着导引养生思想的成熟和完善,武术得到了全面发展,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并发展成为多种门派。中国近代体育文化是1840~1949年这段历史时期在中国流行和实施的体育,以武术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体育在自然延续演变过程中逐步退出了其主导地位而流行于民间;而西方近代体育随着在中国传播范围的扩大而发展成为中国近代体育文化的主流。中国现代体育文化是70年代发展壮大起来的,党和政府在加强群众体育工作促进其更加蓬勃发展的同时,非常注重并不失时机地抓提高,集中力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举办大规模的运动竞赛,扩大国际体育交往,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竞技运动的水平,增进了同世界人民的友谊。20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改变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竞技运动的空前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轰轰烈烈的奥运战略使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西方体育文化
西方体育文化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欧文化,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神权统治着欧洲大地。14~18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次大的思想文化运动使欧洲中世纪强调精神摧残身体的思想向近代体育转变,揭开了欧洲近代体育文化的序幕。德国、瑞典、英国是西方体育文化的传播地,三国对现代体育文化的诞生起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的户外运动是构成现代体育运动的三大基石。西方体育文化强调个性发展,英国的户外运动从17世纪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到18世纪的中产阶级变革,由于国家科学技术发达,大量向外扩张,首先在世界上建立霸权主义。经济的繁荣使资产阶级追求享乐、娱乐,于是产生大量的娱乐项目。最初兴起的是板球,后来出现足球、划船、橄榄球、田径等,英国人民走到哪里这些项目就带到哪里。户外运动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帝国主义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体育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尽管存在着战争,各大洲、各国还是在各自领域内进行了各自的活动。因此,20世纪是欧洲现代体育的成熟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体育文化领域内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奥林匹克运动重新振兴后,这种体育文化便具有了世界意义,成为当代世界体育文化的主干。中国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中、西方由于地域环境、思想意识、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观的差异。从两种文化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特征。中国哲学观讲“天人合一”,认为宇宙、自然界、人都是由“气”构成的一体,而西方哲学将天人相对、天人有别。人生观方面,中国人乐长生,重节制,讲中庸之道(温、良、俭、让);西方人求价值、谋进取、趋极端(敢、强、险、异)。在认知形式上,中国人重直观感受、求整体把握;西方人重知行分析、细剖层究。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直觉顿悟;西方重抽象思辩。由于以上原因,产生西方文化激进性、个体性、开放性、流变性为特征的“竞技体育文化”。中国封闭的农业基础、自给自足、缺少更高文化竞争等方面产生了崇尚经验、注重伦理、看重礼仪教化、稳健为特征的农耕文化,也孕育出了“养生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以养生为主,尤其重“养”。中国体育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是自然的一部分;通过与自然的交换,从而排除浊气,五脏通达;中国传统体育强调意念的作用和内部修炼,对动作的把握靠直观顿悟,动作简单,但内涵深刻,讲究动作神韵,不仅要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由于对人体外在形态的淡化,因而中国很少有肌肉激烈收缩运动的活动方式。西方体育注重运动和肌肉健美,体格健壮,注重对人体外形的称颂,强调身体的外部活动;许多活动方式均要求大肌肉群参与,且肌肉活动激烈;提倡对人体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训练,锻炼各部位的机能水平,美化人体的形象,获得精神充实感的满足。
中国传统体育以个体活动为主,讲究自我锻炼,自我修养,主要靠自身的修炼领悟来完成,不借助外力和与外界相比较,具有自娱性的特点。不提倡互相争斗,相互对抗,也不追求对自然的超越。在古人看来,那些力量、速度、灵敏、技巧等外在表现都只是低层次的,而高手之交则是较心较智,人格的高度。西方体育则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追求对抗和竞争,追求超越自我,超越自然。西方把竞技场上的妓皎者视为英雄、偶像。他们认为竟技场上的结果、名次成绩直接影响到做人的价值以及人本身的尊严,成绩好坏是他一生成功与否的标志,成功与失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价值取向就是胜利。
4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相互触合是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中、西方体育的互相迁移已非一日之举,从近、现代世界体育发展看,主要表现在现代体育的一些体育思想、观念被东方体育所接受。西方现代体育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不同程度上为东方和全世界人民接受,从而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和世界体育的和谐、统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除此之外,中国体育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养生思想,如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中的伦理道德观、健康长寿观、自然养生观,不仅逐步为西方体育文化不同程度的融摄,而且也成为现代和未来世界体育发展新动力和宝贵财富。
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各个国家对世界文化的苛求。由于技术的革新使地球日益“缩小”为地球村,文化间的阻隔,日益自由地流动。同样,由于技术层面的发展,体育文化才能借助现代传播媒介更广泛地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身居不同地域的人群都能接触以西文为主体、以“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为宗旨的奥林匹克,受其影响,并逐渐地将其价值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和意识。正是由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体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沟通与联系、交流与互动、迁移与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卢元镇 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2]白晋湘.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296.[3]熊平寅.<体育颂)启示录阴.体育科学,l988:(4).[4]向家俊.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5] 胡小明.文明的冲突与东方体育的隐忧[J].体育文化导刊,2003.[6] 梅建峰,陈莉.“人文奥运”之我见[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7]张世英.中西传统哲学的形成和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华文摘,2003.
第五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
中西方饮食我文化异同比较
[摘要]: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论文通过主要介绍中西方各自不同的风俗,地理,材料,观念,习惯的差异而造成的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差异。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关键词]: 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 西方饮食 差异 融合
一、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结构的差异
中国人的主食以谷类及其制品如面食为主,副食则以蔬菜为主,辅以肉类。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西方人的主食以肉类、奶类为主。故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中国人每天进食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而西方人虽每天进食大量蛋白质,但肠胃功能却因进食纤维素太少而受到影响,因此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过中国;中国人喜爱粗粮,而西方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爱吃植物油,而西方人做菜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此外每天还摄入大量黄油。怪不得美国人心血管发病率特别高:中国城乡居民都喜爱豆浆、豆腐、豆芽等豆制品,而西方人却往往“敬而远之”其中一个最大的差异就是西方人不吃动物内脏,不吃动物头尾与皮,这在中国是难以理解的;而在中国,鸡脚则为鸡身上相当贵重的部位,可以做“泡椒凤爪”;鸭掌可以做“金鱼鸭掌”;用鱼头可以做“砂锅炖鱼头”;用猪肠可以做“九转大肠”;用猪脚可以做“白云猪手”,连猪心上的血管,也可做“烩管廷”。
(二)中西方烹饪方式的差异
中国饮食“蒸、煮、焖、炖、煨、烧、爆、烤、煎、炒、烹、炸、拌” 等样样精妙。不同的厨师有自己的做菜风格,就是同一个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因自身情绪的变化或者其时间场合不同,即兴发挥,做出来的菜的品味也会不一样。对厨师来说,烹调是一种艺术,千变万化中却符合科学,体现着严密性与即兴性的统一。而西方烹调讲究规范,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在实践操作中按科学要求或菜谱对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海外文摘》曾刊登的《吃在荷兰》一文,文中仔细描述了荷兰人的家中厨房有天平秤、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不一的几十种调料瓶,就像一个化学实验室。从烹饪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可以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西方人虽佐料单调,可也不乏优点,他们烹饪时不爱放味精,因为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要知道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均对身体不利。中国人炒菜时多用大火,因而油烟多,加上多不注意厨房的通风设备;而西方人不爱用大火炝锅,且厨房通风条件相当注意。因而烹饪人员及家庭主妇中患肺癌率中国人明显高于西方人。
(三)中西方用餐方式的差异
在中国,只要一有宴席,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桌是圆,中间放着美味佳肴,用餐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而西方流行自助餐,即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还有一种聚会,称之为“Party”,主人只提供饮料、酒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如奶酪、炸薯条、三明治等,并不提供饭菜。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这种方式缺少了中国人联欢共 乐的情调。
(四)饮食观念的差异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而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从餐桌上各式各样的菜色中就不难看出。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五)用餐礼仪:
在礼仪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撒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交谈。
(六)各宗教的饮食差别
1.基督教
基督都创新于公元1世纪,创始人是耶酥,地点在当时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在饮食上没有太多禁忌,只是在节日时对饮食有一些规定。
2.犹太教
犹太教是古老的宗教,公元前2000年中叶,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地区,公元前11世纪形成以色列和犹太两个国家。开始他们信仰氏族祖先和自然精灵,到公元7世纪由魔西创立了犹太教,并成为他们的国教,奉主神耶和华为万能的上帝。
3.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是阿拉伯语译音,原意为“顺服”,指顺服唯一的神安拉。我国习惯称为“回教”或“清真教”。公元7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件半岛,以后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伊斯兰教的饮食禁忌较多,主要是不食不洁之物,这包括猪肉、狗肉、驴肉、马肉、兔肉、无鳞鱼及动物的血和非阿訇宰杀的动物和自死的动物,同时还禁止饮酒。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有:
4.佛教
佛都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从公元前3世纪始不断向境外传播,我国佛教是在公元1世纪时传入的,以后逐渐形成了饮食禁忌;一是不吃荤,“荤”包括一切动物性食品和葱、蒜、韭等辛香味食物;二是不饮酒。而南传佛教和西传佛教饮食禁忌较少。
小结与展望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的差异,尽管不同的哲学理念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成这样的饮食文化背景,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这种差异似乎正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模糊。就当前国际饮食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中西方都在扬长避短,逐步走上互补的道路。讲究品种多样、搭配合理、营养平衡、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饮食科学的共识,这是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础。只有通过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才可能在文化碰撞中不断的发展、融合,这对中国乃至世界来讲,都是关键的一步,尤其是中国入世之后,将迎来有史以来中西方饮食文化最大程度的交融,并将在中国乃至东方引发一场“吃”的革命。这是因为,入世必使 国际经贸来往更加频繁,外国食品将大量倾销到中国市场而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产生巨大冲击,这就把严峻的挑战摆在中国食品企业面前。同时,把握国际食品发展趋势,把中国美食推向全球,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促进中国食品和世界食品的共同发展,二、中西方饮食的跨文化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西方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不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地理标志,而成为“共住地球村”的一员。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沟通、交流不断增多,中西方饮食文化呈现出跨文化融合的趋势。这一趋势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变化发展中,主要表现为:
(一)饮食搭配更加合理。传统中国饮食往往忽略食物的搭配,不注意营养搭配的具体比例,往往是几种食材经验性的放在一起烹饪,看似荤素结合,搭配较为合理,但却没有具体的营养分析。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现代中国饮食越来越注重食材之间的科学搭配,越来越重视饮食的营养和安全,只要营养充足,也不会太在意食物的单
一、味道的贫乏。此外,具有微观具体、定量监测等特点的西方现代营养学也被引进中国,与传统的食疗养生学说并存,为菜点的营养健康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二)烹饪过程更加简化。西方饮食强调效率,这与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现实需求不谋而合。受其影响,中餐也更加强调效率要求,主要体现为快餐文化的蓬勃发展以及烹饪过程的不断简化。西方烹饪方式崇尚材料简便,制作简便,携带简便,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弱化了烹饪带来的乐趣,烹饪方法常以煎、炒、蒸、冷拼为主,蔬菜通常切成大块大块的,然后生吃。
(三)饮食标准更加科学。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烹调之前,有详细的菜谱可供指导,无论食材的选择、配比、烹调的程序都有较为严格和明确的要求,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现在有很多中国家庭受其影响,厨房日益变成“化学实验室”,当然,这也反应了现代人对食物营养的重视。
(四)餐桌礼仪更加自由。传统中国的餐桌上,虽然觥筹交错、相互劝酒让菜,但实际上却有尊卑之分,座位的排序体现了身份和等级区别,而西方的餐桌上,虽也有位次排序,但更多的反映的是主人和宾客之别,而非显著的身份之别。随着国人平等意识的逐渐增强,餐桌礼仪更加倾向于西化,更加崇尚自由、平等和个人独立。
参考文献:
[1]蔡华《试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2]张大超.论中西文化传统与社会生态的差异与整合[J].莆田学院学报,2003.[3]蒋艳.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D].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4] 蒋艳,2007,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湖北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