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21:5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

第一篇: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

内容提要:中西方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各自的姓名称谓文化中,尤其是宗教信仰与宗法观念的命名上有其共性,也有其差异,本文就各自文化中宗法与宗教观念的比较及姓名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历史及姓名的内涵与外延,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关键词:姓名 宗法观念 宗教信仰 共性 差异

引言: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常敬宇,1995:1),而“在人类社会中,称谓系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语言文化系统„„人际称谓系统是一种依附于语言的特殊系统,‘语言是最重要的人类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便无法生存和发展。”(田惠刚,1998:1)西方一些学者(Gilman和Brown,1958;Brown和Gilman,1960;Brown和Ford,1961;以及SusanErvin-Tripp,1972)曾对称谓语和社会的关系,称谓语的社会功能,以及称谓语的使用规则等作过调查研究,其成果得到普遍运用(贾玉新,2003:332),笔者在研究中也发现,浩瀚的中西称谓语中有许多语用隐喻含意在里面,常根据人的社会地位高低贵贱、体型、性格特征、语言文化、头衔、区域及宗教信仰等来进行相互间的称呼。因为我们知道“现代隐喻理论明确地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语言中的隐喻正是这种认知活动的反映和手段之一”。(束定芳,2000:50)

一、汉语宗法成分称谓:

1.1汉语称呼系统中的宗法成分:由于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两千年封建制度的文明古国,因此,宗法观念比较森严,也表现于称呼中。“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以家庭为核心向外扩展所建立的社会关系,必然回形成社会的差序结构。与社在这种中国特有的家庭一社会结构中,亲属关系的重要性按照秩序井然的直系血亲或旁系血亲来排列„„家庭会的联系完全以家庭与家庭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由家而家族,由家族而宗族,宗族有宗法,尊卑有序,等级森严。”(田惠刚,1998:222)汉语称谓中直系血亲的称谓十分复杂和严格。古代有五种“六亲”之说。“

1、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2.父、子、兄、弟、妇。(《周易·家人》3.父、子、兄、弟、妻、子。(《汉书·贾谊传》)”4.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贾谊《新书·六术》)„„等”(田惠刚,1998:225)现代一般只有第三种,即:“父、子、兄、弟、妻、子”。所以,古代有“六亲不认、株连九族”之说。古时候,信奉宗教及其普遍,所以有的姓氏反映出宗教色彩,华人有“佛/佛图”等姓,皆因先人习佛图之教,所以以此为姓。佛图为梵文/Buddha的音译,现已借用英语词,意为“佛,如来佛”,而中国宗教中的佛教与道教,特别是自汉代从印度传人中国的佛教,对中国的思想和人名文化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佛教宣扬的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等思想渗透人心,人们甚至在姓名中也表示出对佛的虔诚。如:隋末武将有宋金刚,唐代武后手下有高力士,晋到隋朝,名和字全部用佛教人名或术语的数不胜数,如:“悉达、菩提、菩萨、弥陀、文殊、师利、普贤、药王、罗侯、目连、须拔、须达、舍利、提婆、修罗、夜叉、罗刹、伽陀、沙罗、沙门、三藏、三宝”等(杨泳江,1998:202)道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宣掦“清静无为”,“逍遥自在”,“绝仁弃义”等思想。道教文化为中国神话、民间传说、美术音乐等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素材,同时也影响到中国的人名文化,如:“人们多以丹、黄、庄、道、道德、全真、正

一、本、元、玄、一、得

一、天师、清静、仙、紫、斋、观、道台、”等有关道教的字或词取名(杨泳江,1998:203)。[!--empirenews.page--] 1.2西方宗教信仰人名:从研究中发现,人们在大量称谓中都应用了隐喻、换喻、提喻等形式。我们人类社会的名字就是在长期的生活斗争经历中所获得的。如:美国新奥尔良原是一个法国城市,许多人名、地名都是法国、西班牙的命名,许多建筑物也是以法语命名的。由于西方国家许多人都相信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信仰,英语中的所谓“教名”,也叫“洗礼名”。这个词在法语中称为“Nom de Bapteme”。欧美各国有姓基督(Christ),圣经(Bible),教皇(Pope)等以宗教名命名的。英语名字中的Elizabeth的隐含意为(神的誓言),丹斯为(酒神之子),John为(神的恩赐),Mike为(神之宠)”等(杨,1998:203),这些名字来自宗教或希伯莱语,即来自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以及古西腊、古代罗马神话或者其它宗教里的人名。如:男子叫“John,Adam,Jacob,David,Paul,Peter,Daniel”,女子叫“Susan,Mary,Elizabeth,Eva,”等的较多。这也是为什么英语里重名特多的缘故。因此英语有James,Peter,Diana(等取自《圣经》中人物名为姓者;还有那些圣徒在姓前加ST(stunt之略),如ST.Leger(圣莱杰),(圣莫尔),(圣路易士)等如此形形色色的姓,这些人名足以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宗教的某种信仰与神往。不少英语国家名字来自于希腊或罗马神话,如:(1)、Alex-tinder(阿里山大)——源于希腊语,意为“男人的保护神”,取自希腊神话中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王子的尊称。(2)、Diana(黛安娜)源于拉丁语,取自罗马神话中月亮与狩猎女神的名字。(3)、Hector(赫克托)源于希腊语,意为“保护者”取自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名。(4)、Helen(海伦)源于希腊语Helios(太阳),转义为“灿烂的”;取自希腊神话,以美著称,她引起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故而有“Hden Of Beauty”(美人祸水)一说。(5)、Irene(艾琳)源于希腊语,意为“和平”;取自希腊神话,和平女神。(6)、Ulysses(尤里西斯)源于拉丁语,意为“愤怒的”,取自罗马神话中的英雄。英语中还有许多源于希腊语与拉丁语的,大家喜闻乐见的传统人名,如:Alice(艾丽斯),源于希腊语,意为“真理”。Katherine,源于希腊语,意为“纯洁之人”。Jewel,源于拉丁语,意为“宝石”Susan(苏珊)源于希伯来语,意为“百石花”等(1998:362,363)根据认知科学中的范畴学理论以及隐语理论的构思法,以上宗教命名法也是中西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斗争中所归纳出来的。束定芳先生在他撰写的隐喻学研究中谈到:“隐喻性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人们通过对不同事物的相似性的比较而认识事物的特征。尤其是创造相似性的隐喻,通过发现原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为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提供了新的角度。正如莱考夫和约翰逊也认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束,2000:99)宗教命名就是给予我们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人类所生活的世界,研究中西方文化更是让我们与世界同步,让我们更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

二、英语民族宗教命名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的一大部分居民都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他们的名字大多与英国人的名字相似,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考究一些英国命名。英国人的祖先是五世纪左右由欧洲大陆的滨海地带移居不列颠岛。英国民族根据《圣经》中的人物取名已成惯例;人们依此为荣。如以下命名:

1、“Adam”(亚当)《圣经》故事中的人类社会始祖。源于希伯莱语,隐含义为“出自红土”。

2、“David”《旧约》中的人物,伯利恒人耶西之第八子,因杀死巨人歌利亚而著名,系古以色列第一任国王。该名源于希伯莱语,意为“可爱的”。

3、“Jacob”(雅各布),《旧约》中的人物,系耶稣12名使徒之一。

4、“Paul”(保罗),《新约》中的人物;耶稣死后传播新法,名扬四海。

5、“Eva”(伊娃)即夏娃,亚当之妻。来源于希伯莱语,意味着“生命”。

6、“Peter”(彼得),《新约》中的人物;又名西门,是耶稣12名师徒中的第一名,以善于体会耶稣的意图而著名;该名源于希腊语“石头”。(田,1998:362)而圣经中“Judas,Nero”等叛徒、暴君的名字则没有人愿意用。由于英美国家使用教名取名的较多,故重名现象相当普遍。[!--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

三、汉英姓名宗法及宗教观念比较

中华民族由于悠久的宗法观念,汉族人名的宗法色彩非常浓厚,又因这一民族比较含蓄,其中隐喻、转喻的命名比比皆是。汉族人名有所谓族名,如笔者母亲出生地安徽望江县有一“方上村”,全村除外乡人外,都姓“方”。福建省某一乡村解放前一农民大户人家有四百多口人,连春、夏、秋、冬的衣服都实行配给制,姓名也是家族式的宗法命名。《红楼梦》里贾、王、薛、史都是金陵城里的四大家族,每家势力都极大,连新来的官也必须拜见并巴结他们,否则轻则丢官,重则丢掉性命。“族名既是宗教结构次序的形象观照,也是社会交往时的识别表征,还是宗教结构次序的形象观照。”(田,1998:416)如:《红楼梦》中贾氏子孙有文字辈(贾赫、贾政、贾敏等),草字辈有(贾兰、贾蓉、贾蔷等),玉字辈有(宝玉、贾琏、贾环、贾珠等)。汉族的某些人名常常从内容上体现出宗法观念和伦理道德。如:“继祖、绍祖、光祖、耀祖、显祖、述祖、敬先、耀宗、”等名字的语用现象表示出中国人敬宗延嗣的传统观念。又如:中国人名中常出现“孟德、信德、礼德、敬德、爱德、帮德、宗德、宗仁、自忠、克检、忠良、忠义、忠信”等表示民族风格与美德的隐含意义,这些美德表示了中国人“温良、仁义,忠贞、忠孝、诚信、贤良、方正、节俭”等优良品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长幼有序”的国家,“有一些特殊的排行字,如:伯(孟)、仲、叔、季、稚、幼等,从周代以来沿用至今,用以区分长幼次序。例如周末有名的伯夷、叔齐两兄弟,观其名可知是老大、老三;孔子、字仲尼,当是老二;东汉班彪二子班固、班超的字分别为孟坚、仲升;三国孙策、孙权两兄弟的字分别为伯符、仲谋;先秦故事中的孟姜女等,都使用这些排行字。”(王国安,2003:31-32),以上称谓现象,我们可知,中国的人名文化是非常丰富,非常复杂、亦非常讲究的。

而西方国家宗教出现以后,取名开始成为一种重大的宗教文化仪式。因此,其取名时的宗教色彩相当浓厚,按照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义,孩子出生后要行洗礼,并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以前对小孩命名的人必须是牧师。后是父母亲,而现代人连亲戚好友也可为小孩命名了。而虔诚的教徒家庭中,仍很重视请牧师命名仪式。无论是否受洗礼,大多数孩子的名字一般用教名,这反映出宗教信仰在西方国家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用教名为婴儿取名是父母对子女、对家庭的未来表达良好祝愿并寄托殷切希望的一种传统习俗;所以,尽管重名现象严重,仍然乐于为之。教名多为《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人物。例如:Adam为人类始祖;Augustus为古罗第一代皇帝恺撒(Caesar)的尊称;Eden是上帝为人类社会建造的乐园;Hercules是罗马神话中的大力士;Diana是月亮女神;Flora是花之女神;Helen是希腊神话中的美女;Cabfiel是《圣经》中的七大天使之一等等(田,1998:418)。西方人命名一是常采用现有教名的异体,如:Anton,Antonio是Anthony的异体,Catherine和Elizabe&的异体各多达几十个。二是采用教名的昵称,有些昵称可以对应于多个互不相干的教名,如;Jerry,有些昵称在长期的使用中升格为独立的教名,如;Gail;等。西方人还喜欢用圣经(Bj-bb)上的名字为孩子命名,如:Andrew,James,Peter,Philip,Thomas,Andam等都是西方人普遍喜爱的名字,而没有人愿用Judas等恶人的名字来为孩子命名(田惠刚,1998:365)。[!--empirenews.page--]

四、中西人名文化价值取向

从古到今,汉语中的人名充分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如:“文化大革命”中,人名有许多体现革命传统的名字,“卫国、卫军、卫兵、卫红、红军、红兵、宏志、红兵、伟国、伟志、学军、学工、学兵”等称谓。另有许多中国人在取名时,常常以隐喻形式意味深长地表示自己建功立业,实现抱负的愿望。如:农民领袖人物李自成、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的原名周树人、近代金石学家魏建功等。“汉民族对马有特殊的文化联想,(有“伯乐识千里马”之说)常把马比作杰出人物,因而许多人喜欢用马部首的字如‘驹’、‘骅’、‘骐’、‘骢’、‘膦’、‘骥’等为名,这也往往是表示企盼在事业上出人头地,有所建树。”(王国安等,2003:37)另外,中文人名中有表“长寿富贵、福寿双全、平安吉祥、家庭和睦”等价值观念,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许多人常用“来福、双喜、福贵、长寿、多寿、长发、吉祥、发财、平安、祥和、祥生、祥云、”等来命名。英语中也有敬慕名人的称谓,如:美国第一任总统Gorge.Washington,第十三任总统Abraham Lin-cob,以及Jefferson,Roosevelt总统等的名字用作地名、城市名特多。另外,如:“Homer(荷马),Franklin(富兰克林),Milan(密尔顿),Byron(拜伦),Alexander(亚历山大)等等”,“教名的数量有限,但却深受西方人喜爱,而较少用非教名为孩子命名„„教名多为《圣经》和古西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中国汉族不但无此习惯,而且还必须尽可能地‘避讳’名人的名字,西方人可以父子同名或者常人与伟人同名,但在汉语人名中是绝对不容许的。”(1998:418)西方人还有用明亮的颜色词命名的习惯,如;Green(格林),Black(布莱克),Blue(布鲁),YeHow(耶露),Pink(平克)。另用一些表“幸福、明亮、快乐、甜美、美满”的抽象名词来命名,如:“Bliss(极乐),Bfight(明亮的),Sweet(甜蜜的),Goodyear(幸福岁月),Woolworth(羊毛——价值),Words-worth(话语——价值)Gold(金),Silver(银),Copper(铜),Stone(石头),Glass(玻璃)”等。(1998:372)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在浩瀚的中西称谓系统中,以宗教和宗法观念命名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于中国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宗族有宗法,尊卑有序,等级森严,因此,命名也是遵照这一系统而行,而西方对基督教、天主教等顶礼膜拜,人们用教名的现象普遍存在,用圣经里的名字命名更是数不胜数,研究人名文化,对我们研究并学习中西语言的共性大有裨益。

第二篇:浅谈中西方姓名的异同

浅谈中西方姓名的异同

摘要:姓名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紧密相连的。中西方的姓名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文化上都有着无可否认的相同之处,当然也不乏不同之处,且各具特色。本文仅以中西方姓氏起源、中西方姓名结构等,从语言及文化方面来对中西方姓名的异同做简要对比分析。在了解本国姓名文化的同时也认识西方国家姓名文化,有助于两种语言国家的互相理解,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与学习。

关键词:姓名 语言 文化 英文姓名 异同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渐频繁。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占了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大国,一个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的面积大国,理所当然的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加深,外语的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打交道。与人结识的第一步往往是打招呼、互相介绍姓名称谓,此为相互了解的初始,与此同时,姓名文化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正确的恰当的称呼对方的姓名是做好人际交往的首要任务。

一、姓名的含义及来源

1、中国姓名来源

姓名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也是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姓名,即为一个个体的姓氏和名字。中西方姓名究竟从何而生?我国在汉代之前既有姓也有氏,姓与氏是分开的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的概念。《通鉴外纪》里刘恕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的这么一种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郭维森 2007:90)。姓作为一种族号,是不属于个人的或者家族的,而是属于整个氏族或者部落的称号。姓的由来源远流长,古老的姓有姚、姬、姜等,它们都带有“女”字,可见,在远古的母系氏族的时期就已经有了姓的分别。随着子孙的繁衍及人民迁徙,同姓的氏族分为若干的支部分散于各地生活,而每一个支部又有自己的称号来与其他支部区别开来,这就形成了氏。例如姬是周代祖先的姓,姬姓的下面又分为孟氏、季氏、孙氏、游氏等;姜氏是齐国祖先的姓,姜姓的下面又分为申氏、吕氏、许氏、纪氏等。战国之后,人们常以氏为姓,逐渐的,姓与氏就合二为一成为了姓氏,而后到了汉代则全部统称为姓,且延续至今。与姓氏相似,我国古人有名也有字,《礼记·檀弓》曰:“幼名,冠字。”即为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男子20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郭维森 2007:91)。名与字在意义上常常是有联系的,所谓“名字相应”,如诸葛亮,字孔明;张衡,字平子;“亮”与“明”,“衡”与“平”都有着同样的意义。同时,也有“名字相反”的时候,如朱熹,字晦之,熹有明亮之意,而晦则为暗之意;管同,字异之。另外,名与字还可以是意义相关的,如关羽,字云长,取振羽入云之意;赵云,字子龙,取“云从龙”之意。可见,名与字也是两个既联系又区别的概念。直至今日,字已经淡出我们的社会生活,而是直接将名与字结合成为了如今的名字。

2、西方姓名来源

与中国不一样的是,欧洲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只有名而没有姓,互相之间仅以名做称呼(谢东海 2006:页码)。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首先是贵族先开始有了姓。在11世纪,贵族们将领地名称添加于名后,用来显示其尊贵并且与其他人区别,其后世子孙代代相传,久而久之则成了姓。以贵族为榜样,中下层居民渐渐的也采用了添加某些词于名后这样的方式来与其他人区别开来。英语姓氏来源非常广泛:

1、居住地名或建筑名称,如Jack London(杰克·伦敦)、Jane York(珍·约克),伦敦和约克都是英国地名,Hall(霍尔)、Mill(米尔),分别为礼堂和磨房的意思;

2、居住地附近地形地貌,如Lake(莱克)、Brook(布鲁克)、Hill(希尔),这些姓氏其实原本应该分别为湖泊、小溪、山的意思;

3、职业名或身份名,如Cook(库克)——厨师,Tailor(泰勒)——裁缝,Prince(普林斯)——王子;

4、生理特征或个性特征,如Wise(怀斯)、Rich(瑞奇)、Small(斯莫尔)、Long(朗),它们本为聪明的、富有的、小个子、大个子之意;

5、动植物名称,如Bird(伯德)——鸟,Hawk(霍克)——鹰,Reed(里德)——芦苇,Flower(费劳尔)——花;另外还有人体某些部位名称的姓氏、暗示自己身份的姓氏、沿用父亲名字作为姓氏等,笔者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同样的,加的部分传承至后人,便有了平民

阶层的姓,一直到16世纪,姓氏的使用才真正广泛的传播开。

二、中西方姓名的不同点

1、中国姓名结构

首先从结构上中西方姓名就是不同的。中国的姓名是姓氏+名字,姓氏除了有单姓还有复姓,常见的欧阳、西门就是复姓。名字可为一字或两字,如方玉娟、王刚。而西方的姓名则与中国的相反,是名字+姓氏,如Michael Jordan(迈克尔·乔丹)、Gary Payton(加里·佩顿)。其实会产生这样不同的形态是与历史发展相关的,虽然对于中国名字是先有姓而后有名抑或者相反先有名而后有姓,目前依然是说法不一,可笔者更倾向于前者。既然姓氏是某一族群的标志,那么为了记录下变迁变化过程,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所以就出现了家谱。每当有孩子(多为男孩)出生时就会被记录入家谱中,然后按照所属辈分来取名,这就是“字辈”,俗称派(胡东青 2009:页码)。这就是说个人的名字里必须有表示家族辈分的字,如清高宗乾隆帝,全名为爱新觉罗·弘历,其长兄是爱新觉罗·弘晖,“弘”字即为乾隆帝所属字辈。字辈带着明显的中国传统宗族观念,长幼顺序、上下尊卑都体现在了这个字当中。最正式的字辈应该是起源于宋朝。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为其后代规定了十三个字辈——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再加上自己的匡,共十四字辈(胡东青 2009:页码),构成一副对联“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字辈的定立多出自于名人手笔,同时也有集体创作的。中国的伟人毛泽东的名字也是根据家谱来命名的,韶山毛氏族长用一首五言绝句定下了20代子孙的字辈:“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雷风行 2004:10)。所以,在以前,中国人的姓名结构其实是:姓氏+字辈+名字。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较古老的家族依然根据家谱字辈来命名,而有些家族的家谱虽然依然存在,可是已经不会再依据字辈来命名了。

2、西方姓名结构

在中国,是以名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根据统计,名字所用的字要比姓氏多得多,毕竟不是所有的汉字都是姓氏,可是所有的汉字却都可以成为区别个人的名字。据《中华姓氏大辞典》中收集的我国古今有文字记载的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11969个(袁义达 1996:页码)。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姓名的姓氏要比名字来得要多。前面也曾提到,欧洲人是先有了名后才用姓来与其他人相区别,所以先是名而后姓。中国的长幼尊卑道德伦理告诉我们,应当忌讳取与前人同样的名字,这是一种对前人的不敬,但是在英美则是完全相反。他们认为取同样的名字,是代表了他们对长辈的尊重与爱戴,所以常常会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使用长辈的名字。同时为了与前人的名字相区别,常常会在名字与姓氏的中间再取一个中间名,即为名字(教名)+中间名+姓氏(胡东青 2009:页码)。比如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肯尼迪总统的全名是John Fitzgerald Kennedy,John是他的名字,Fitzgerald是中间名,Kennedy是姓氏,而因为大家都称呼他为肯尼迪总统,有许多人就以为肯尼迪是他的名字。中间名来源于许多地方,有时候是父亲名,有时候是母亲名或姓,祖辈的名或姓也是可以的,也有是任意取自己喜欢的名字的时候。出于习惯,有时候也会把中间名写成缩略姓氏,特别是那些有威望的人,肯尼迪总统的名字就常常会写成“J F Kennedy”,布什总统的全名为George Walker Bush,一般都是写成“George W Bush”。

3、宗教对西方姓名的影响

不同的语言国家有着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英语国家是基督教的信徒,中国信仰的是佛教,世界上大多数语言,在古时都有经文或经书,并且都出现在最早的文字记载中。《圣

经·旧约全书·约翰福音书》中说: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开天辟地就有语言,语言与上帝同在,语言就是上帝)(朱文俊 2001:211)。英语是受宗教影响最深的语言之一。盎格鲁——萨克逊人于公元5世纪征服英国,盎格鲁——萨克逊语便是最古老的英语,那时候的英语尚未受到宗教的影响,但到古英语结束时,英语已经吸收了大量的拉丁词语。公元597年,罗马传教士圣·奥哥斯丁及其门徒登上英伦三岛,此后,基督教和拉丁文化便开始向英语渗透,随着宗教思想的传播,英语的宗教色彩便愈发浓厚,著名丹麦语言学家Jesperson在《英语的发展和结构》一书中曾强调:“宗教对英语的影响不可低估”(朱文俊 2001:215)。在政治领域、教育领域、广播业等都不乏宗教影响的痕迹,同时在姓名中也是广泛使用的,有许多人的名字(教名)直接就是《圣经》中人物的名字,以期求得圣人之荫庇或者表达一种对孩子的期望,如Eve(夏娃),这是圣经中亚当的妻子的名字;Samuel(撒母耳)本意为被上帝听到的人,圣经中说Samuel的母亲把他的降生看做是上帝对他的祷告的回报;Gaby(盖比)是Gabriel的昵称,意为上帝的人,在圣经里说他是上帝派来的使者,由他来宣布约翰和耶稣的出生;Joshua(约书亚)、Matthew(马太)均为基督教圣徒的名字。英语名字受到宗教的影响,还受到许多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如Amanda(阿曼达)、Amy(艾米)、Leo(李奥)均来自拉丁语;Catherine(凯瑟琳)、Andrew(安德鲁)来自希腊语;Lewes(刘易斯)来自法语;Susan(苏珊)、Mary(玛丽)源于希伯来语;还有来自西班牙语、德语、苏格兰语等等。

4、五行学说对中国姓名的影响

中国有一种独特的学说,叫做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国是一门影响最深远的学说,古代先哲用日常生活中的5种物质,即金、木、水、火、土,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变化规律,提出了“五行相生相胜”理论。所谓“相生”即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相胜”则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谢东海 2006:页码)。古人认为天地万物变化都是与这一原理分不开的,包括个人也受到这一原理的制约,因此,在取名的时候也常是加入了这一理论,以此作为命名标准,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从理念上看,人禀赋的五行之气决定着他的天赋高低和命运好坏,而一个人的五行之气与他的生辰八字相关,人们相信如果先天八字条件好,加入五行做调和,将可以获得更好的人生,如果八字有缺失,则能起到补充扶助缓和的作用。相信五行学说的家庭在孩子出生的时候,父母会请算命先生对其八字进行推演,如果八字的五行中缺水,则在名字里取一个带有“水”的字,如海、泽等,也就是缺什么补什么的意思,但是不能用带“土”的字,因为土克水,个人的各个方面都会被压制。从五行相生看,五行学说还暗含了生生不息、子孙绵延的意义,因此从古时起就有利用“相生”顺序来取名的家族。宋代大儒程朱理学的创立者之一朱熹,根据《说文解字》中语:“熹,炙也。”意为烤肉(谢东海 2006:页码),所以“熹”字底下的四点是“火”的意义,其父名为朱松,“松”有“木”边,木生火;其子名朱在,“在”中有“土”,火生土。再有唐朝官员毕构,其子名毕炕,其孙名毕增,都有着木生火、火生土的五行相生理论在其中。可见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香火永续,世代永存。

三、中西方姓名的相同点

孔子曰:“有其名则有其实”,所有事物都有一个与其相匹配的名字,这个名就代表了这个事物,或者这个人。古人有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胡东青 2009:页码)。如此便可看出一个人的名字是多么重要,重于千金,重于技艺。西方谚语中也有语:“好名胜于财富”(胡东青 2009:页码)。如此巧合即可知道名字蕴含的重大意义。每个人的名字都包含了一定的意义在里面,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名字。以

下笔者将就中西方姓名的共同点做一个小结。

1、男女有别

基本上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我们都可以从名字上看出这个人的性别。汉语中男性的名字通常都比较阳刚、刚硬、气宇轩昂,多用伟、刚、强等,而在英语中则多是Andrew(安德鲁),有勇敢直率之意;Peter(彼得)意为岩石,象征了坚忍不拔。女性的名字一般比较柔软,多体现女性的柔美外在和文雅内在,如娴雅、丽娟等。英语中多为Hellene(海伦)意指迷人的;Angela(安琪拉)指美丽纤细的女子。

2、都表达了一种愿望

名字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种期望、愿望,没有父母希望子女是可恶的、可憎的、不好的,所以所有的名字都是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中国人重视求福避祸,常用宁、福、健、安、永等有着吉祥意义的字。勇、富、刚、凯、鹏等带有财富象征或者品质象征的字多用于男孩的名字。秀、贤、雅、慧、丽等表示美好品质的字则多用于女孩的名字,意为希望她们拥有这样的品质。英语名字也同样多选用表达这些美好象征意义的词,如Kevin(温和的)、David(挚爱的)、Brian(力量和美德)、Ada(高贵)、Alice(真理)、Ann(优雅的)等。

3、都有昵称

为了表示亲近之意,个人在正式的名字之外常常还有一个昵称,或称小名。中国的昵称多从名字里取一个字,为“小X”;或者是用名字里某一字的叠词形式,就像“宝宝”“贝贝”。英语的昵称多为不规则变形,如Sue就是Susan的变形,Cathy是Catherine的变形;有的是在名后加“-ie”或“-y”,如Don的昵称是Donnie,Tim的昵称是Timmy;还有的是用尾音节,如Anthony的昵称是Tony,Beuben的昵称是Ben。

4、带有联想意义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姓名作为一个人的专用符号,能使人顾名思义,把名字同一定的含义、形象联系在一起(雷风行 2004:32)。当听到或看到一个人的名字的时候总会自然的去根据名字想象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如“慧雅”就会想到这是一个聪明又温柔的女孩子。英语名字也是如此,Vivian是一个充满了活力而又友善的女孩子。

5、表示家族传承

家族是一个永不衰落的名词,家族的传承在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表现。正如前文提到的,在中国姓名中是用字辈来表示家族传承,而在西方则是用父亲、母亲的名字,或者尊敬的长辈的名字来表示家族的延续。

四、结束语

人子降生起就会有姓名,无论男女,无论人种,无论民族,都会以不同形式得到与其相伴一生的名字,这恐怕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标志之一。姓名是社会生活中代表一个人的符号,使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区别开来,他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并被承认的最重要标志(朱文俊 2001:360)。同时也是一个人终生的座右铭,对人有着潜在的影响。人们在选择姓名时有着种种原因,它蕴含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信息。由于各个民族的发展史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姓名体系,而这一种体系其实是一种姓名文化。通过对中西方姓名的异同点的对比学习,不仅增进了我们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同时还对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有助于我们在国际交流中减少摩擦,减少误会,以在交流学习中弘扬本国文化。

参考文献:

[1]郭维森 中国文化基础 [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2]朱文俊 人类语言学论题研究 [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雷风行 姓名与人生 [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4]谢东海 好姓名好人生 [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5]胡东青,张文君 英汉姓名对比研究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 [6]袁义达,杜若甫 中华姓氏大辞典 [M] 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第三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

中西方饮食我文化异同比较

[摘要]: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论文通过主要介绍中西方各自不同的风俗,地理,材料,观念,习惯的差异而造成的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差异。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关键词]: 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 西方饮食 差异 融合

一、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结构的差异

中国人的主食以谷类及其制品如面食为主,副食则以蔬菜为主,辅以肉类。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西方人的主食以肉类、奶类为主。故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中国人每天进食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而西方人虽每天进食大量蛋白质,但肠胃功能却因进食纤维素太少而受到影响,因此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过中国;中国人喜爱粗粮,而西方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爱吃植物油,而西方人做菜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此外每天还摄入大量黄油。怪不得美国人心血管发病率特别高:中国城乡居民都喜爱豆浆、豆腐、豆芽等豆制品,而西方人却往往“敬而远之”其中一个最大的差异就是西方人不吃动物内脏,不吃动物头尾与皮,这在中国是难以理解的;而在中国,鸡脚则为鸡身上相当贵重的部位,可以做“泡椒凤爪”;鸭掌可以做“金鱼鸭掌”;用鱼头可以做“砂锅炖鱼头”;用猪肠可以做“九转大肠”;用猪脚可以做“白云猪手”,连猪心上的血管,也可做“烩管廷”。

(二)中西方烹饪方式的差异

中国饮食“蒸、煮、焖、炖、煨、烧、爆、烤、煎、炒、烹、炸、拌” 等样样精妙。不同的厨师有自己的做菜风格,就是同一个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因自身情绪的变化或者其时间场合不同,即兴发挥,做出来的菜的品味也会不一样。对厨师来说,烹调是一种艺术,千变万化中却符合科学,体现着严密性与即兴性的统一。而西方烹调讲究规范,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在实践操作中按科学要求或菜谱对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海外文摘》曾刊登的《吃在荷兰》一文,文中仔细描述了荷兰人的家中厨房有天平秤、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不一的几十种调料瓶,就像一个化学实验室。从烹饪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可以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西方人虽佐料单调,可也不乏优点,他们烹饪时不爱放味精,因为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要知道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均对身体不利。中国人炒菜时多用大火,因而油烟多,加上多不注意厨房的通风设备;而西方人不爱用大火炝锅,且厨房通风条件相当注意。因而烹饪人员及家庭主妇中患肺癌率中国人明显高于西方人。

(三)中西方用餐方式的差异

在中国,只要一有宴席,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桌是圆,中间放着美味佳肴,用餐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而西方流行自助餐,即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还有一种聚会,称之为“Party”,主人只提供饮料、酒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如奶酪、炸薯条、三明治等,并不提供饭菜。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这种方式缺少了中国人联欢共 乐的情调。

(四)饮食观念的差异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而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从餐桌上各式各样的菜色中就不难看出。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五)用餐礼仪:

在礼仪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撒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交谈。

(六)各宗教的饮食差别

1.基督教

基督都创新于公元1世纪,创始人是耶酥,地点在当时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在饮食上没有太多禁忌,只是在节日时对饮食有一些规定。

2.犹太教

犹太教是古老的宗教,公元前2000年中叶,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地区,公元前11世纪形成以色列和犹太两个国家。开始他们信仰氏族祖先和自然精灵,到公元7世纪由魔西创立了犹太教,并成为他们的国教,奉主神耶和华为万能的上帝。

3.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是阿拉伯语译音,原意为“顺服”,指顺服唯一的神安拉。我国习惯称为“回教”或“清真教”。公元7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件半岛,以后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伊斯兰教的饮食禁忌较多,主要是不食不洁之物,这包括猪肉、狗肉、驴肉、马肉、兔肉、无鳞鱼及动物的血和非阿訇宰杀的动物和自死的动物,同时还禁止饮酒。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有:

4.佛教

佛都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从公元前3世纪始不断向境外传播,我国佛教是在公元1世纪时传入的,以后逐渐形成了饮食禁忌;一是不吃荤,“荤”包括一切动物性食品和葱、蒜、韭等辛香味食物;二是不饮酒。而南传佛教和西传佛教饮食禁忌较少。

小结与展望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的差异,尽管不同的哲学理念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成这样的饮食文化背景,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这种差异似乎正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模糊。就当前国际饮食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中西方都在扬长避短,逐步走上互补的道路。讲究品种多样、搭配合理、营养平衡、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饮食科学的共识,这是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础。只有通过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才可能在文化碰撞中不断的发展、融合,这对中国乃至世界来讲,都是关键的一步,尤其是中国入世之后,将迎来有史以来中西方饮食文化最大程度的交融,并将在中国乃至东方引发一场“吃”的革命。这是因为,入世必使 国际经贸来往更加频繁,外国食品将大量倾销到中国市场而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产生巨大冲击,这就把严峻的挑战摆在中国食品企业面前。同时,把握国际食品发展趋势,把中国美食推向全球,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促进中国食品和世界食品的共同发展,二、中西方饮食的跨文化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西方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不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地理标志,而成为“共住地球村”的一员。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沟通、交流不断增多,中西方饮食文化呈现出跨文化融合的趋势。这一趋势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变化发展中,主要表现为:

(一)饮食搭配更加合理。传统中国饮食往往忽略食物的搭配,不注意营养搭配的具体比例,往往是几种食材经验性的放在一起烹饪,看似荤素结合,搭配较为合理,但却没有具体的营养分析。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现代中国饮食越来越注重食材之间的科学搭配,越来越重视饮食的营养和安全,只要营养充足,也不会太在意食物的单

一、味道的贫乏。此外,具有微观具体、定量监测等特点的西方现代营养学也被引进中国,与传统的食疗养生学说并存,为菜点的营养健康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二)烹饪过程更加简化。西方饮食强调效率,这与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现实需求不谋而合。受其影响,中餐也更加强调效率要求,主要体现为快餐文化的蓬勃发展以及烹饪过程的不断简化。西方烹饪方式崇尚材料简便,制作简便,携带简便,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弱化了烹饪带来的乐趣,烹饪方法常以煎、炒、蒸、冷拼为主,蔬菜通常切成大块大块的,然后生吃。

(三)饮食标准更加科学。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烹调之前,有详细的菜谱可供指导,无论食材的选择、配比、烹调的程序都有较为严格和明确的要求,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现在有很多中国家庭受其影响,厨房日益变成“化学实验室”,当然,这也反应了现代人对食物营养的重视。

(四)餐桌礼仪更加自由。传统中国的餐桌上,虽然觥筹交错、相互劝酒让菜,但实际上却有尊卑之分,座位的排序体现了身份和等级区别,而西方的餐桌上,虽也有位次排序,但更多的反映的是主人和宾客之别,而非显著的身份之别。随着国人平等意识的逐渐增强,餐桌礼仪更加倾向于西化,更加崇尚自由、平等和个人独立。

参考文献:

[1]蔡华《试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2]张大超.论中西文化传统与社会生态的差异与整合[J].莆田学院学报,2003.[3]蒋艳.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D].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4] 蒋艳,2007,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湖北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第四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

中国特色美食鉴赏

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

姓名:陈*扬

学号:201210824*03 班级:机电122班

摘要:受不同文化背景及地域特征的影响,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经过人类社会长期的发展,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文化生活的不断优化,更基于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不同区域的饮食中已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了所谓的“饮食文化”。由于两种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来不同的饮食文化特点,中西方饮食文化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在当今世界大融合的发展趋势之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本文从饮食观念、饮食方式、饮食内容等方面,对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进行了分析。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饮食观念

一、概念厘清

中方,自然就是指中国。当“西方”作为一个概念运用在关于民族、文化等方面时,具有多重含义和不确定性。首先,“西方”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是与“东方”相对而言的。它的含义通常是指西半球或欧洲;其次,“西方”也常常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同样与“东方”相对,但它的含义是不能够完全确定的。姜守明等人在《西方文化史》中指出,西方本身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既有时空上的变化含义,又有文化史上的指向意义。本文从文化的角度,采用通常意义上的含义,将西方定义为欧洲和北美国家。中国文化,是指中国人在其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内容上看,它主要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其中,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西方文化,是指西方人在其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中西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中西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中 国的饮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缩,西方的饮食文化也有很深的历 史渊源,下面来谈一下中西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1 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中国饮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实践过程中,所 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 一个缩影,从茹毛饮血到用火熟食,再到唐宋的蓬勃发展时期,最后进入现代的繁荣新 阶段,是我们整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当我们谈到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时,大家首先会想到就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各种菜系的特点和烹饪方法也有所不同。从中国八大菜系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中国的饮食还具有季节性。在炎热的夏天我们一般都喜欢吃凉拌、冷冻的食物,例如:凉面条、各种拌凉菜等;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喜欢吃像火锅这样的热气腾腾的饭菜。中国饮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医食结合。就是利用食物具有哪些药用价值,我们可以把它做成美味的食物,达到对疾病的防御和治疗的效果。

2.2 西方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西方饮食文化,是指西方人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实践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西方的饮食文化有起伏而又悠久的历史,我们可以说意大利菜是鼻祖,法国菜是国王、美国菜是西方的新贵。西方国家的日常饮食都是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这是一个重要的特点。中国有著名的八大菜系,西方国家也有很多饮食种类,著名

中国特色美食鉴赏 的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等。

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3.1饮食观念的不同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种植业的比重很大,而且还有多种多样的烹饪技术。西方则以畜牧业为主,烹饪技术与中国相比就显得十分简单。由于饮食的主要内容、生活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不同,那么在饮食观念方面中西方就会存在很多差异,但是我们要做到科学饮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才是最重要的。3.1.1 美味与营养的观念不同

中西饮食观念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味和营养的观念不同,一谈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了中国饮食文化最大的弱点。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油炸和长时间的炖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流失了。中国的饮食一般首先考虑的就是食物的色、香、味俱全。凡是看着淡而无味的食物,我们就觉得它不好吃,不管这样的食物有没有营养。饮食方面,我们注重的更多的是食物的味道,往往忽视了营养的问题。中国人对吃十分重视,对美味的要求也达到了极致。这样各种各样的美食就产生了,人们就会忍不住的暴饮暴食,却忽视了食物本身的营养问题,这说明了中国人的饮食是重视美味的感性饮食。

西方人的饮食注重科学,讲究营养。在“吃”的问题上,中西方的观点是不一样的。他们饮食的最高标准就是营养,日常饮食总要考虑到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搭配是否合适,是否能被进食者充分吸收消化,而饭菜的色、香、味如何,他们一般都不会过多考虑,即便口味千篇一律,让人看着没有一点食欲,但他们也会吃下去,因为这些食物有营养。虽然这种饮食观念很机械化,可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这就是西方人普遍的饮食观念。虽然西方人在宴席上,也讲究菜的原料、形状和颜色等方面的搭配,但是无论如何高档,他们的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虽然一些事物的色彩搭配的很好,但是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

3.1.2 铺张与节俭观念不同

中国人请客吃饭讲究排场,排场大才够体面,所以备餐时酒菜都是很丰盛的,餐桌上的饭菜数量要多,质量要好。菜的数量越多,菜越珍贵,也会显得主人很好客很热情。但是如果主人准备的饭菜仅仅够吃的话,就会被视为小气,反而薄待了客人。在饭店里中国人点菜显得格外铺张、浪费,气势也十分壮观,可以说铺张到了极点。这也从侧面反映我国的民俗民情,我们在饮食方面是需要努力改进的,特别是中国人的爱面子、讲排场这种不好的习惯,但这种不好的习惯似乎是很难改变的。

在西方,他们在节俭这方面的意识是非常强的,吃饭讲究简单化,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准备不过是五六道菜而已,而且其中只有两道菜算得上菜,其余基本上是陪衬。平时宴客,饭菜的准备更为简单,他们觉得只要够吃能吃饱就可以了。很多人都知道美国的“potluck”,这种聚会形式更为简单,要求参加聚会的人自带一道菜或者饭后的甜食,让大家共享,而主人只提供一些饮料和一道菜就行了,可见,他们的饮食很节俭,也不讲排场。在中国人看来可能会觉得真是不可思议。但是我们认为中国人请客吃饭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勤俭节约的意识,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3.1.3 赴宴的时间与着装观念不同

中国有句来形容时间宝贵的古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是这样的时间观念似乎更多的是运用到了学习上。在生活上,特别是在参加宴会时候,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极为淡薄,特别是参加聚会的时候,迟到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中国人注重吃喝,西方人注重玩乐,但是西方人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各种活动、各种宴会都会按预定的时间开始,迟到也会被视为很不礼貌的行为,甚至被认为这是对其他客人的不尊重。中国人请客吃饭一

中国特色美食鉴赏

般都是中午或者晚上,一顿饭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就能结束的,可是不折腾几个小时是不会轻易罢休的,倘若很快吃完主人很可能会认为是自己待客不周,或者是饭菜不合胃口。美国人请客吃饭则比较随便,一般约在午餐,因为这样比较节俭时间。

着装观念不同。着装也体现一种社会文化,体现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问题。在中国有句俗语:人靠衣服马靠鞍。中国人穿着打扮也很讲究,但赴宴时穿着就比较随意,用餐时我们可以穿平时所穿的衣服,不用刻意的装扮一番,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才会穿得很正式。而西方人赴宴时穿着较为正式、得体。男士通常是内穿白衬衫,打领带,穿上西装,再配一双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还要戴上耳环。如果去高档的餐厅,不可以随意穿上休闲服到餐馆里用餐,而中国就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餐桌上中西方的着装观念是有所不同的。

3.2 饮食方式的不同

3.2.1 共餐制与分餐制

西餐文化与中餐文化有很大的区别,就饮食的方式来讲,中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吃饭时为了能形成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使用的一般都是圆形的餐桌,大家团团围坐,共同来享有桌上的丰盛食物,我们把这种饮食方式称为“共餐制”。在西方,无论是宴请客人还是一家人坐下来吃饭,就餐者都是一人一份,各吃各的,我们把这种饮食方式称为“分餐制”。在我们看来,中国的共餐文化往往可以制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人们相互敬酒、相互夹菜,可以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也早已习惯了这种就餐方式。

而西方吃饭习惯用长条桌子,实行分餐,各自点菜,各持一份,表面上看总觉得过于冷清,但实质上体现了卫生和节俭的理念。不但保证了每餐都吃完,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就拿吃鱼来讲,美国人是先把鱼破开,去掉主骨,切成一块一块的再进行加工。中国人是把整条鱼放在桌上,大家围着桌子一起吃。西方曾有人对中国人吃鱼做出评价说,一条鱼被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戳,鱼被碎尸万段,还沾了不少口水,谁能吃的下去呀!从卫生角度来讲,共餐制确实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多麻烦,很多人一起边吃边笑,唾液乱飞,甚至还有人在一盘菜里面夹来夹去,翻来覆去的挑选食物。有的主人为了表示自己的热情,直接用自己的筷子来帮客人夹菜等等。3.2.2 餐具

在餐具方面,中西差异十分的明显。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餐具的不同也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的一些国家,吃饭时使用的是筷子和汤匙,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一边切一边吃,喝汤有专门的汤匙。筷子和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着东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3.3 饮食内容的不同

中西饮食文化中食物种类也有着较大的差别。中国人的食谱极其广泛,西方人则相对少得多。一定数量的食物.相应地养活一定数量的人口,有限的食物要养活众多的人口,就得以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如大灾之年,就得吃一些粗陋的食品以维持生命。有人统计中国人的食用植物达六百种之多.是西方人的六倍。西方人在古代,虽然也有粮食歉收、牲畜死亡、食物匾乏的时候,但依然在总的方面比中国人要丰盈得多,越是到了近代和现代,由于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低于粮食产量的增加,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因此无需扩大食物的种类.日常的食物固定在某几种作物和动物之上,食谱中饮食原料的种类远比中国人的少。中西饮食原料种类的不同还可从中国饮食无禁忌而西方人有禁忌这一区别上得到充分体现。中国人的饮食无禁忌,我们无所不食,无论飞禽走兽都在可食之列。美国人不吃蜗牛,法国人不吃蝗虫,西方人认为动物内脏不洁,多不食。

中国特色美食鉴赏

3.4餐桌礼仪的不同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著名国学家钱穆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西方也有自己的餐桌礼仪,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各具特色,所以中西方餐桌礼仪也会存在着差异。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餐桌礼仪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有必要的。

3.4.1 用餐时的氛围不同

在餐桌上,中国人吃饭要有一个热闹、温馨的环境,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笑边谈话才会显得很热闹,但用餐时如果主人和客人不谈话,在中国人看来,气氛就会显得格外冷清,也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安静、优雅的环境,他们认为用餐时一定要注意礼仪,比如在喝汤时发出声音、大声与别人谈话等都会被视为失礼。西方人用餐时很安静,比如在英国,用餐的人都静悄悄的,甚至牙齿都不露出来,保持着绅士风度。他们认为在餐桌上说笑或者发出奇怪的声音都是一种很粗鲁的行为。由此可见,中西方用餐氛围也有很大的差异。

3.4.2 用餐时礼仪不同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懂礼、习礼、重礼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谦让、和谐,这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餐桌上的各种饮食礼仪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先了解一下关于中国人用餐时的礼仪:就餐前要排座,排座位也讲究礼仪。总的来说,座次的首席要让年长者、辈分高的人来坐,末席是年龄小、辈分低的来坐。我们可以看出排座是以尊敬老人、尊重宾客为基本的原则,这也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文化修养,在饮食生活中体现一种人情和伦理之美。

中国餐桌上有如此复杂的礼仪,西方餐桌上也有他们独特的礼仪。先谈一下西方的座次礼,西方国家的餐桌是长条形的,主人会让客人来坐主宾席。关于座次的排列,主要有英美式和法式这两种排列方法。英美式座次的排列方法是:餐桌的两端是男女主人,然后男客人坐在女主人的右侧,女客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侧;法式座次的排列方法是:男女主人在中间位置对坐,女主人右侧是男主宾,左侧是男次宾。男主人右侧是女主宾,左侧是女次宾。

四、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换的加快,中西方饮食文化也在相互借鉴与渗透中发展。譬如,现在的中餐己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了,而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可以预见,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相互借鉴与渗透将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全面交流,从而增进中西方之间的了解,为中西方和谐发展带来机遇与支持。

结语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其中一部分,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具体差异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不仅能够增加我们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在餐桌上还可以避免因为不恰当的饮食行为所造成的误解和交际障碍。本篇论文从中西饮食文化之间的差异来着手,比如:饮食观念、饮食方式、饮食内容、烹饪方式、餐桌礼仪等,分别介绍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种种差异,让我们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在各个方面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将会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两种饮食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必然给中西方人带来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健康的生活。

中国特色美食鉴赏

参考资料

[1]郑俐娟.从跨文化角度探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内蒙古:2011.(03)[2]刘佩华.中外礼仪文化比较[ M ].广东: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4)[3]高成鸢.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 [ M ].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4]徐先玲.西方饮食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08)[5]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郭鲁芳,金慧君.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思索[J].广东: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5.(05)[7]张光直.中国饮食文化[M].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1977 [8]卞浩宇.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6.(03)[9]张吴湖.筷子与刀叉:中西文化符号的比较[J].河南: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第五篇: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与异同

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

班级:网络1

21姓名:杨浩 学号:201210224133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其饮食文化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当今世界大融合的发展趋势之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从世界宏观的角度来看,中西方世界的饮食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原因有很多,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族心理等方面。我国处于东方世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祖先发源于黄河流域,是典型的农业型社会。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选择群居生活,吃饭、睡觉与打猎都采取集体行动,因而现在的中国仍旧在吃饭时保留着团圆的观念,喜欢一大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此外,受宗教因素的影响,中国人的食物中植物较多,动物相对较少;在饮食礼仪方面,中国人讲究老少尊卑的等级思想等等。但是在西方社会,其饮食文化却与我国有所不同。西方世界最早诞生于爱琴海沿岸,是典型的商业型社会,人与人之间由于距离较远,因而其集体意识不强,相反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因而在吃饭时人们没人更注重个人意识、有中国式的团圆之说;此外,在饮食内容方面,西方人注意蛋白质等营养的均衡,因而动物占食物的主体部分,而植物的分量要少的多。此外,在其他方面,西方饮食也与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中西方饮食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本文从饮食观念、饮食方式、饮食内容等方面,对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进行了分析。

一、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结构的差异

中国人的主食以谷类及其制品如面食为主,副食则以蔬菜为主,辅以肉类。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西方人的主食以肉类、奶类为主。故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其中一个最大的差异就是西方人不吃动物内脏,不吃动物头尾与皮,这在中国是难以理解的;而在中国,鸡脚则为鸡身上相当贵重的部位,可以做“泡椒凤爪”;鸭掌可以做“金鱼鸭掌”;用鱼头可以做“砂锅炖鱼头”;用猪肠可以做“九转大肠”;用猪脚可以做“白云猪手”,连猪心上的血管,也可做“烩管廷”。

(二)中西方烹饪方式的差异

在中国,烹饪是十分讲究的一门艺术。中国的烹饪方法是五花八门的,如煎、爆、溜、蒸、炖、烩炒、炸、焖、煮、烤、等,都是厨师们对食材进行改造的方式,在进行烹饪时,中国人讲究口味与形式的统一,做出的食物更加讲究色、香、味俱全,三者缺一不可,否就会被认为是失败的烹饪。中餐的工艺十分复杂,一道菜品,往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可能上几个小时的时间,也可能更久,这一道道工序下来,原本食材的模样已经不见,变成了菜了各式各样的精美同一道菜品,经不同的人菜品。由于烹饪过程的复杂性,做,由于火候、佐料与方法不同,味道也会有所不同。人们在烹饪过程中,单纯的吃饭的目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相反乐趣与形式的追求,则更加深厚。但是在西方,人们在进行烹饪时并非如此。西方人认为一位好的烹饪师,是能够将食物的营养搭配到最好,在烹调的过程中应完全按照科学的要求去做,因而西方菜品具有规范化的特点。也就是说,在每一道菜品里调料的分量、时间的精确都是其重要的考核项。在烹饪方法上,西方人注重人大体只有四种方式: 烤、炸。煎、焖、营养的保护,他们认为过多的烹饪工序会破坏食物的营养。

(三)中西方用餐方式的差异

在中国,只要一有宴席,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桌是圆,中间放着美味佳肴,用餐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而西方流行自助餐,即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还有一种聚会,称之为“Party”,主人只提供饮料、酒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如奶酪、炸薯条、三明治等,并不提供饭菜。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这种方式缺少了中国人联欢共乐的情调。此外,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用餐器具的不同。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但西餐在装盘配器上不像中国人这样强调艺术美,其餐具的种类、肴的造型,都较为单调。中国对餐具酒具的重视自古有之,小说《笑傲江湖》中这样一描述:饮酒有三味,饮不同的酒要用不同的器皿。高粱酒乃是最古的名酒,饮高粱酒应该用青铜酒爵,这样才是最有古意;喝百草美酒就应该用古藤杯,这样才能增加它的芳香之气;喝绍兴的状元红就应该用古瓷杯,还要是北宋的古瓷杯,南宋的古瓷杯就有些衰败之气。简言之,西方人重在食物的内容,而中国人则强调菜肴的形式和从中获得的感受。

(四)中西方用餐礼仪的差异 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位高权重者或年长者常首先入座并坐首席。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嘴时,才表示宴会开始。当有新菜上来,主人一般请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且不能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能在盘里搅动着挑自己喜欢吃的,更不要自己专占着食物。主人常常要给别人夹菜,时时招呼大家不要客气,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并会说些诸如“菜不丰富,请大家吃点”等客气话。吃完饭主人一般都不让客人收拾碗筷。西方排座位的标准则是女士优先、尊重妇女。在安排座位时,如果是男女共同参加的宴会,则由男女主人共同主持,必须将男女宾客分开列成两个名单,通常的座位安排形式是:男主人与女主人正对面,男主人的左右两侧为女主宾,接着按时针方向朝外侧排列。还应注意两点:一是男宾常依地位而不是根据年龄安排;二是夫妇座位应在同一边但不相连。另外,如果男女结伴同时赶赴宴会,那么男士应为女士开门,让女士先行;当主人把女宾客领进大厅时,首先由男主人邀请第一女主宾入席,并帮她拉椅子、入座,女主人则同男贵宾最后进入。在上菜与进餐时,应首先从左侧给女主宾上菜,然后按顺序分送给其他女士,最后给女主人;接着,再按同样的顺序给男士上菜。当女主人及其他女士拿餐巾、刀叉开始进餐后男士们才能开始。进餐结束后,必须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席,且仍然要为女士拉椅子,让其先行。

二、中西方饮食差异的原因——中西方的历史地理

一个民族的饮食与其环境和传统密切相关。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谷类为主,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则以肉类、蛋白质为主。西方地域广阔,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地间隔较远,一碰到什么突发情况,全都得靠自己。而中国人却住得相对集中,常常是一个部落,一个村落集中在一块,一遇到野兽或者突发事件,都是大家联手对抗。从而西方人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固本 守 己、平和 闲静。而 西 方 人 则习惯 于 分 则食之,不固定座位,喜欢自由走动,这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自古以来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三、小结

通过对中西方饮食差异的分析,在看到他们各有长处的同时,应注意融合中西方饮食的优点,让他们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如今,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形等境界发展。随着信息的交流,中西餐饮文化将共同发展,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更健康的食品。

参考文献:

[1]赵芳.城市青年女性的商业文化创造[J].中国青年研究(京),2002年06期.[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下载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西方体育文化异同

    古代体育的俩个体系的体育哲学 1. 中国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提倡中庸思想,讲究忠恕之道,凡是恰到好处,不能过分,不要偏倚,即温,良,恭,俭,让,中国体育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强......

    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异同

    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异同(二) 席 晓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9) 【 摘 要】 本文具体讨论了中国与西方在婚礼文化上的不同。 主要是通过对准备婚礼, 婚礼仪......

    关于中西方大学教育异同

    关于中西方大学教育异同教育是我们身边最深有切身体会的事情。教育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命运,也维系着一个民族前途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教育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有着......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发言稿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发言稿 黄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我代表第五组的成员来给大家展示我们组关于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的讨论结果。马克思曾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

    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异同

    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异同 ——五年级国际化教育方案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上海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中国与世界各国之......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马原讨论题:关于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宗教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渊远流长,有着特定的价值和功能。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也有特定的价值和功能。那么,宗教信仰与马克......

    从僵尸和吸血鬼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中西方洪水神话的异同题库(共五则)

    中西方洪水神话的异同 摘 要 世界上已有181个国家和民族有洪水故事发现,主要有以希腊和希伯来民族为代表的西方神话和以华夏民族的大禹治水、女娲补天为代表的东方神话显得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