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礼仪与文化

时间:2019-05-14 14:5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西方礼仪与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西方礼仪与文化》。

第一篇:浅谈中西方礼仪与文化

中西方礼仪与文化

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文化,礼仪可大可小,可以在一个人的身上体现,也可以体现在国家交际中。学习礼仪和运用礼仪对内可融洽关系,对外可树立形象。

同时,礼仪与文化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中西方之间,礼仪上文化上的差别很大,因为不了解这些差异而引起的误会和笑话并不少见。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对礼仪产生的影响有很多,本文主要从社会习俗和交往方式两方面进行分析。

东西方的社会习俗是不同的,不同的习俗直接影响到礼仪中。在东方文化中,由于受封建礼制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男士往往倍受尊重。即使在当今主张男女平等的社会,在许多方面也仍然体现着“男士优先”,女士依旧受歧视。而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尊重妇女是其传统风俗,女士优先是西方国家交际中的原则之一。无论在何种公共场合,男士都要照顾女士,比如,握手时,女士先伸手,然后男士才能随之;赴宴时,男士要先让女士坐下,女士先点菜,进门时,女士先行;上下电梯,女士在前……。现在,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的女士优先原则在东方国家也备受青睐。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也使东西方礼仪日趋融合、统一,更具国际化。

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在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如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问寒问暖,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这体现在礼仪中就表现为,中国人往往见面后就问:“吃了吗?”

而在西方国家中,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个人稳私主要包括:个人状况(年龄、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观念(支持或反对何种党派)、宗教信仰(信仰什么宗教)、个人行为动向(去何种地方,与谁交往、通信)等。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西方人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和个人隐私,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涉。因此,西方人见面不会问:“吃了吗?去哪儿呀?”这种问题。

这种交往方式的差异还体现在人的交往空间距离上。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喜亲近,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中国少女挽臂亲昵而行,而在西方则很少见到。西方人觉得中国人过于亲近,而中国人又会觉得西方人过于冷淡、傲慢,过分疏远,是不友好的表现。

了解文化与礼仪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西方礼仪的差异,也能让我们更好的应用礼仪去交往。从小处来讲,一个人了解对方的礼仪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容易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从大处来说,一个国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将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交往。

By SH.libralu

第二篇:关于中西方礼仪文化的比较

关于中西方礼仪 文化的比较

系 级 班 姓名: 学号:关键词: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因此,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一.家庭生活东方之“家族为本,亲情至上”与西方之“个人为本,自由至上”

东方民族尤其信奉“血浓于水”这一传统观念,一项视家族礼仪为根本,所以人际关系中最稳定的因素是血缘亲情。当多种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多数人恐怕都会选择维护血缘关系的家庭利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的东方,敬老爱幼,古风依然。很多中国传统的家庭,四世同堂共居一室,家长维系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 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家长终生操劳,从养育儿女到孙辈,不以为苦,反而自得其乐。庞大的家庭结构虽然矛盾重重,但“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就足够了。重视家族的观念,还表现在对“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训诫的遵守方面。即便是流落海外的中国人也是念念不忘家乡,怀念亲友,千方百计地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看来,国家、家乡都是家族概念的放大,人际关系都是家族关系的延伸。

在西方家庭中,人伦之情也是存在的,但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上更注重人格上的平等,个人更看重自己的实际利益,子女成年后对家庭的依靠也较少,主要靠的是个人的奋斗。表现在利益上,常有儿女成婚后父母在儿媳家或儿媳在父母家吃饭也必须在计算伙食费的情况发生。西方有句谚语:“每个人的家庭就是他的城堡”,它生动的反映了西方人在自己家里拥有的不受别人干扰的权利和自由。邻居之间推门直入,相识之人未经预约便径直来拜访,都被看成不懂礼仪的行为。另外,想随便打听个人的隐私,未经许可就搀扶老人或残疾者,都有可能被视作失礼的表现。

二.日常交际东方之“谦虚自贬,含蓄自制”与西方之“交际务实,不重客套”

中国人一向视谦虚为一种美德,“满招损,谦受益”被人视作千古不变的规律。因此,在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很少夸夸其谈、自吹自擂。同时,中国人还很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动于心,发于情,止于礼”被人视作是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表现。这与率直、坦诚的西方人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以送礼这一较为普遍的社会交往习俗为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礼品选择及馈赠礼仪上就各有千秋。在我国,多数送礼者选购礼品时追求其名贵,为了面子或迫不得已而不惜破费,对礼品的包装一般不太在意。尽管也曾费尽心机、精心挑选,但在送礼时面对受礼者却总是谦逊而恭敬地说:“微薄之礼不成敬意,请笑纳”之类的话。而西方人送礼比较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如送给同事一本装帧精美的好书,或献给女主人一束美丽的鲜花,即便是很普通的礼品也会用彩纸、丝带包装的精美别致,并会对受礼者直截了当地说明:“这是我精心为你挑选的礼物,希望你喜欢。”借以展示其重视和情谊。在接受礼品时,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习惯做法更是泾渭分明。我们中国人收礼时常常会客气的推辞一番,接过礼品后一般不当面拆看礼物,既显示自己不贪财,也避免对方因礼轻而难堪。西方人受礼时一般不推辞,接过礼品后总是当面拆看礼物,以表示谢意和礼貌。

在西方社会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人们办事讲究效率,不尚空谈,除了必要的礼仪外,一般来说礼仪形式有简化的趋势,特别是在交际活动中不喜欢过分的谦虚和客套。比如一个西方人到他人家中做客,他如果说“谢谢,我不想喝茶了”,那他就是真的不想喝了;他如果想喝,他就会说“如果你正好沏茶,我也喝一杯”。对于中国人在交往中“自贬”一番的谦虚,西方人往往难以理解,甚至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三.餐桌文化东方之“群体意识”与西方之“个体意识”

由于中西方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劳动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方在餐饮礼仪方面有许多差别。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据文献记载: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礼仪日臻成熟和完善,它们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在20世纪,由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形成餐桌礼仪。

易中天先生曾经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精妙阐释,他说,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节日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行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和谐的气氛。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美味佳肴是放在一桌人的中心的,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名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而在西式宴席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干扰,则缺少了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四.思想差异东方之“承认现实,满足现状”与西方之“挑战当下,活出精彩”

大多数东方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承认现实、满足现状的心态表现得日益突出。这一特点在他们对于“老”字心安理得的认可和着装渐趋保守等方面表现最为明显。在东方尤其是在中国,“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褒义词,在称呼的前面冠以“老”字是一种尊称,如称一般年长者为老大爷、老大娘,德高望重的学者为“吴老”、“钱老”等。而在西方,“老”意味着“精力不济,走下坡路”,有时是“不中用”的代名词。因此,西方老人不愿意老、不言老、不服老,自然也不喜欢被别人尊称为“老人”。同时一个“老”字,在东方与在西方的礼仪实践中却毁誉不一。

关于这一点,从着装、化妆方面的心态和做法也同样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东方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在服装选择上便逐渐趋于保守,一般不再选择鲜艳、亮丽的色彩,而偏重于中性色或中性偏冷色,如灰色、黑色等。这种选择并不一定说明不喜欢鲜艳、亮丽,而是担心别人说自己“老来俏”“老不正经”等。在化妆品的使用上,东方老人就更是慎之又慎、少之又少了,西方在这方面与东方全然不同。在服饰的选择方面,西方老人比年轻人更大胆、更新潮,无论多么亮丽花艳的服装,只要他们喜欢都敢买来穿在身上。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更重视化妆,每天都要精心涂抹、装扮得焕然一新之后,才愿意在街头穿行,以示自己风韵犹存。

五.婚姻礼仪根源东方之“儒家思想”与西方之“基督教思想”

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婚姻礼仪主要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处于同一 时期的中国,其婚姻礼仪则主要受封建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的影响。中国有句俗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婚礼作为“五礼”中的“嘉礼”,是礼的本源和发端,是人生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一直深受重视。然而,由于地理、民族、历史、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诸多差异。

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中世纪的分期是从公元 476-1640 年,约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到 明朝。我国中世纪时期的主要婚礼程序是:1.议婚,也就是“提亲”;2.纳采,就是男方家长向女方献礼求婚的礼仪;3.纳币,也就是所谓的“下聘”,男家须向女家送纳“定婚礼物”;4.铺房,所谓“铺房”,就是举行婚礼前夕布置装饰新房;5.亲迎,即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6.下轿利市,即新妇被迎娶至夫家后下轿、下车入门过程的祈吉庆贺活动;7.拜堂,又称“拜天地”或“拜花堂”;8.喜宴,即婚礼中的庆贺筵席,今俗称之喝喜酒;9.坐帐,即迎新妇人新房;10.撒帐 新婚夫妇交拜之后或坐帐之际,向帐内散掷金钱彩果的祈吉仪式;11.合髻 又称“结发”;12.合卺,即新婚夫妇合饮交杯酒;13.闹房,即“闹洞房”;14.妇见舅姑,这是成婚次日或第三日新妇拜见公婆的仪式;15.回门,又称“谢门”,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示谢兼拜认女方亲属。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这里所说的西方中世纪婚姻礼仪主要是指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婚礼。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基督教会婚姻仪式的整个过程:新郎和新娘被领到教堂门口或教堂前面,以上帝、教士和围观的人群作证。新郎站在新娘的右手(因为女人是从亚当身上左边的肋骨制成的)。教士开始向众人询问结婚预告,同样的询问也被问及新郎新娘:他们是否秘密地做过什么,是否发过什么誓言,是否知道他们之间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如果其中有任何一种障碍被陈述出来并被保证加以证实,那么婚姻就要被推迟直到事实被澄清。如果没有结婚障碍被提出,婚礼就被举行,教士向新郎问道:“你愿意娶这位女子为妻,爱她、尊敬她、维护她、保护她,不论在健康还是生病时,都作为一个基督徒丈夫对待他的妻子那样,只要你们生活在一起?” “我愿意。” 新娘也被问及同样的问题。然后新娘由她的父亲或朋友给出,新郎接受她,当着教士的面,以现在时向新娘发誓,新娘也向新郎发类似的誓。接着,新郎把金或银和一枚戒指放在盘子或书上,由教士祝圣戒指,然后,新郎用右手拿着戒指,左手拉起新娘的右手,依次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最后让戒指停留在第二个手指上,说道:“阿门。”然后新郎新娘低头,教士向他们祝福。之后,所有的人都走入教堂,新人跪在祭坛前,接受教士和众人的祈祷,然后新人被带入教堂内殿,做弥撒。之后,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仪式全部结束。当天晚上,在新人上床后,教士还要来祝福婚床,以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袭,教士用圣水点洒他们,给他们散播和平,然后离开„

结语: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也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是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第三篇: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摘要: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关键词:礼仪 文化 文明 差异

古人讲“礼者敬人也”。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是一种交往的艺术。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由于世界各国人民信仰的宗教不同,使得各国人民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西方社会,是古代几大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在中西方礼仪文化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1.1中国礼仪文化演变简史

自50万年前,山顶洞人缝制衣服开始,文明同时也伴随着人类发展,“炎黄五帝礼理起于大一,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之说。我国最早的秘书人员“史官”起,礼开始以正规的方式出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典”已足够说明当时礼仪的规范体系。大约在夏商周三代,礼仪开始典制化。最早的秘书机构“太史寮”的建立,第一部记载‘礼’的典籍《周礼》的出现,“三礼”的盛行,标着着中国古代礼仪进入成熟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礼的大力推行,孔孟等思想家的礼仪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奠定了古代礼仪文化的基础。

形成于秦汉时期的封建礼仪及“三纲五常”的提出,清末至民国时期,科学、民主、自尊、平等的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礼仪标准得到传播和推广。

五四以来,中国的礼仪更注重吸收目前国际礼仪的长处,为我所用。1.2西方礼仪文化演变简史

爱琴海地区和希腊是亚欧大陆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约自公元前6千年起,爱琴海诸岛居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此后,相继产生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进入因《荷马史诗》而得名的“荷马时代”。古希腊哲学家对礼仪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例如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年)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谈天说地,而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仅教导人们要待人以礼,而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开始封建化过程,12至17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中世纪欧洲形成的封建等级制,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将封建主与附庸联系在一起。此间制定了严格而烦琐的贵族礼仪、宫廷礼仪等。14至16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17、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尼德兰革命、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礼仪逐渐取代封建社会的礼仪。资本主义社会奉行“一切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原则,但由于社会各阶层经济上、政治上、法律上的不平等,因此未能做到真正的自由,平等。不过资本主义时代也编撰了大量礼仪著作。例如,捷克资产阶级教育家夸美纽斯(公元1592—1670年)编撰了《青年行为手册》等;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于公元1693年写作了《教育漫画》。

一直到近代,西方各方面实力的增长,对贫困国家的殖民,将他们的礼仪也逮到被殖民国家,开始影响着世界的礼仪文化,成为世界礼仪文化的典范。2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 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人民有着基本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这是造成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2.1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人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2.2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但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造就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3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3.1交际语言的差异 3.1.1打招呼

作为传统习惯,中国人打招呼是基于对外的一种礼貌,中国人见面较喜欢互相问候,而且越是先问候别人,越显得热情、有教养。例如: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工作中最普遍的是“你好!再见!”等话,有时再加上一句恰当的称呼,如:“王师傅,您好!”“李老师,再见!”这样就会显得更加亲密。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

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们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

同样作为习惯,西方人打招呼时流露的是一种更随意的感觉。以美国人为例,美国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 “How are you doing?”“How’s everything going?” “Howdy!” What’s up?”。由此可见,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打招呼用语是五花八门的。3.1.2称谓

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家庭关系,亲属间称谓语大都能把身份、辈分、亲疏关系表明得一览无余。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强调独立的个性,家庭观念不如我们强烈,因此亲属称谓不如汉语复杂。

在西方,称呼是比较笼统的,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很多称呼。例如,西方人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为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国“先生”第一解释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随着跨国交流的日益频繁,如今先生已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再如,西方人称“uncle”,可以涵盖我国的“伯伯、叔叔、舅舅”等;“aunt”可以涵盖“婶婶、伯母、姨”等,况且在西方文化中,西方人对家庭亲属方面的关系不如中国人那么分明,中国父亲那边的称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亲方为舅、姨、表兄妹。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3.1.3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再如,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闲话)。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3.2餐饮礼仪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劳动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方在餐饮礼仪方面有许多差别。在饮食方式上,以宴席为例来说。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宴席上,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会出现一种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现象,就是大家到来后,便会齐聚一桌,共享一桌。一般来说,宴席用的是圆桌。从形式上来看,给人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氛围。当许多菜摆放在桌子的中心时,这些特色菜就成了人们欣赏、品尝的对象。与此同时,它又成为人们联络感情的媒介。在中国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喜欢在桌上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这显示的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美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礼让。虽然从卫生的角度来看,这似乎很不卫生,但中国人喜欢团圆,这正符合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态。而饮宴对西方人来说,尽管食品和酒似乎对于他们非常重要。但实际上在他们眼里那些只不过是用来作为陪衬的东西。他们举办宴会的目的在于交际。通过与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仅此而已。其实,中国式的宴席与西方的宴会交谊都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是,中式宴会表现了一种全席的友谊,而西式的宴会则表现宾客间的交际罢了。

在餐具方面,中西方的差异也很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用餐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烫则用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智慧。3.3服饰礼仪的差异

服饰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它是指服装、饰物、衣着方式、打扮,包括发型、化装在内的多种要素的有机整体。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肉体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现。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中西方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

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作为象征身份的体现;中国人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穿中山装时,不仅要扣上全部衣扣,而且要系上领扣,并且不允许挽起衣袖;在穿双排扣西服时,必须扣上全部衣扣;穿单排三粒扣西服时,仅能扣上上一粒或中、上两粒扣子;穿单排两粒扣西服时,只能扣上上一粒扣子;不允许扣上单排扣西服的全部衣扣。在穿西服时,宜穿白色衬衫,并打领带,领带打好整理后的标准长度,是其下端抵达皮带扣。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参考文献:

[1] 金正昆 商务礼仪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 陈平商务礼仪 中国电影出版社

[3] 全细竹 职场礼仪实训教程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4] 张丽芳 使用商务谈判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浅议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浅议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摘要: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本文主要从中西方文化在交际语言、餐桌礼仪、服饰礼仪、待人接物几个方讨论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进而探讨对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提出一些简单的建议和设想,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提高交际效率。

关键词:礼仪、差异、和而不同、融合礼仪,是一种人为构筑的用来在社会交往中规定人们言谈举止等行为的交际规范。只要人类存在交往和交际活动,就需要通过礼仪来表达对彼此的感情和尊重。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礼仪,经过中世纪的黑暗,迎来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在今天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跨国交往的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愈发明显,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西方的礼仪文化,可能会引起误会,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中西方在礼仪文化方面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一)、中西方在招呼语上的差异。

打招呼是人际交往中最为平常的事情,是联络感情的手段,沟通心灵的方式,增进友谊的纽带。在招呼语的表达上,中国人大多使用“吃饭了吗?”“你干什么去?“”今天不用上班呀?”等涉及个人生活的语句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与关心。可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没有这种招呼语,他们打招呼是很自然的,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者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打招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跟对方有进一步的交往,只不过是一种礼仪形式。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是属于个人的隐私,别人无权干涉,往往有管闲事和窥视隐私的误解,他们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这是西方注重人权的表现。

在中国古代就提出家天下的观念,,家长制长期存在, 同时每个人都要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实质是人们要维护皇帝的国家,就是在今天也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称呼上也要加上什么哥姐的,以视团结和和谐。在西方,文艺复兴就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展开的,提倡个人自由和独立。这种个人主义已经渗透到政治经

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人们一般不干涉和过问别人的事情, 尤其是年龄,婚姻,家庭、收入、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二)、中西方在称谓上的差异。

称谓方面,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中,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在西方,“老”是虚弱、老朽、不中用的代名词,称别人为“老”则是一种轻视无礼的表现。这些和中国都是不同的,在中国一般只有熟悉亲密的人才能“直呼其名”。中国孩子要是对父母、祖父母,学生对老师直呼其名,那一定会被认为是十分无礼。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汉文化一向认为小的、年轻的必须尊敬老的、年长的。我们常说老张、老先生、老人家、张大嫂、等,都是表示尊敬的称呼,并没有唐突或不礼貌的感觉。这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等级思想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等级观念还零星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西方则不然,他们崇尚民主与独立,这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在处理与人的关系上。他们不太讲等级,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分尊卑长幼,只要彼此尊重,父母子女可直呼其名,表现出一种轻松宽容的氛围。

二、餐桌礼仪的差距

中西方在饮食方式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这种饮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中国人进食的过程中无须他人事先进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西方人习惯于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而西方人决不会勉强别人,客人往往随女主人动作。在西方宴会上,虽也围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

中国文化主张集体主义与团结,喜欢与他人和睦相处并乐于助人。中国向来爱讲排场、讲面子。表现在饮食礼仪上,请客吃饭就不再那么简单的仅仅是吃饭,而是为了达到某种明确的目的,故设宴只是一种形式,通过宴请以及“礼遇”表达让对方高兴满意,在一种欢悦和谐的气氛中与东道主在情感上达成交流,进而促成真正目的的实现,这是中国食礼的一种追求。“吃”,在中国,都须依“礼”而行,表现出对吃请对象的充分的尊重与敬意。其宗旨与目标只有一个,即追求“和谐”的氛围与环境。因此,在中国吃饭,与其说是 “吃东西”,不如说是 “吃 文化”。“和”、“合”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文化理念,事实上已渗透到了中国饮食礼仪上,吃出团结,吃出友谊,吃出感情,吃出关系,最终吃出价值,才是中国食礼内蕴的丰富的“潜台词”。

西方的饮食文化事实上反映出西方人所崇尚的文化理念:“自主”与“独立”。其特征:第一,自己对自己负责。在充满竞争、弱肉强食的社会,西方人认为,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独立地面对残酷的社会与冷峻的生活,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自我奋斗,争取自身的幸福。第二,尊重他人的权利与个人隐私,不过问他人的事情,不习惯关心他人,彼此坚守相对的独立性,以获取精神的最大自由。正是由于以上两点,表现在西方饮食上的礼仪,大多是形式上的表达,是一种文明性的体现,而渗透在西方人骨子里的,仍然是西方人所崇尚的“独立”的文化精神与鲜明的“自我”意识。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三、服饰方面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在服装颜色上的差异

一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好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在中国,黄色标志着神圣、权威、庄严,是智慧和文明的象征,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彩。中国人对于红色的偏爱,也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红色代表着温暖、热情、喜庆、吉祥,一直是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如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

而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征纯洁、正直,无邪,身着白色婚纱,和心仪的白马王子步入婚姻殿堂是不少女孩梦寐以求的事情。白色成为西方服饰文化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中国,白色却是丧服的主要颜色,在中国文化中,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着死

亡与凶兆。

(二)、中西方文化在着装观念上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所表现出来的服饰差异还体现在如下方面。中国的服饰有浓厚的道德、礼仪色彩,比较保守、传统、端庄、平衡。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对服装的社会伦理功能的重视,中国人穿衣始终保持着一种东方式的矜持。中国人注重服饰,首先不是要漂亮,也不是要舒服,而是要合礼。中国近代的中山装、旗袍就是中庸之道的体现。人们在着装上注重伦理内容,用服装掩盖人体,竭力超越人体的局限,以达到儒家的道德要求。

而西方的服饰则以实用性为主,相对比较随意,开放,多变革。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服装的款式更是千变万化,人们追求的是用服装张扬自我,表现个性,着装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在任何场合服装都要适合自己的形象,彰显自己的气质和个性。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相似。

四、待人接物的差异

(一)、中西方国家的人们在接人待物方面都本着礼貌和热情的态度,但在礼貌和热情的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多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出去在餐厅吃完饭后争相买单付钱,而西方国家的人们不会因为朋友关系好而争相付账,在赴宴之前都会说好谁设宴请客,所以不会见到几个朋友吃完饭同时争相付钱的场面。在西方国家,最多可见的是“AA 制”。这种各自支付自己花费的方式。这也是西方国家强调个人和独立意识的体现。

(二)、中西方的人们都有谦虚的美德,但谦虚的方式有所不同。中国人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扬和肯定时,总是会否定的说:“没有、还不行、一般”等等这样的话语以表示自己的谦逊。而西方国家的人们在得到别人的赞扬时会说“谢谢 这既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赞扬自己的人的判断力的肯定。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不懂得谦虚,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西方人谦虚的表现。

(三)、由于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男尊女卑的影响,很多场合女士不能像男人一样得到同等的尊重,在正式的宴会上总是男士在上座就座,而女士只能紧随其次。而在西方国家,尊重妇女是起传统风俗,女士优先是西方交际中的原

则之一,无论在任何公共场合,男士都要照顾好女士。

五、对中西文化交际的启示

孔子说“和而不同”,意思是说,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即和谐、融合,能使事物得以发展。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文化交流,在承认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基础上吸收对方优秀的文化成果,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亦即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使自己的文化跟上时代,臻于先进的水平,才是一种积极可取的态度。

首先,礼仪是实现人际交往和谐的前提和保障。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形式更多,内容更复杂,人与人关系和谐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之上。人与人关系和谐需要一定的社会礼仪作为黏合剂与润滑剂,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是如此。礼仪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及个人的素质,是人们跨文化之间有效沟通的前提和保障。

其次,礼仪的差异源于不同的文化内涵,其在历史演绎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带有本土文化的特征,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仅要承认差异的存在,而且要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有意识地学习和比较不同文化中礼仪的差异,深刻领会其文化内涵,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能帮助我们预测对方的交际行为,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最后,在跨文化交流中要善于探寻文化的互通性,发掘不同文化中所存在的相近或相似的观念,加以现代化的阐释,达成相互间的认同,从而建立一种互补互存的和谐关系。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和各种关系时,平等友善的理念应贯穿交际行为的全过程。对于礼仪文化中诸如此类的共性,我们应予以充分的发掘,使其成为多元文化展开交流、对话、商讨,进而达到求同存异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

正视差异,求同存异,保持积极的沟通心态,实现文化认同。在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注意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化成果,丰富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正确对人,正确待己,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敖登,闲谈中西文化差异[J],前沿,2005,(10).[2]王静玲,谈中西礼貌原则[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3]王京华,韩红梅,葛永庆.中西方礼文化比较研究[J].河北学刊,2006,(4).[4]郑春苗,中西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5]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刘小燕,从传统文化透视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第五篇:中西方酒店文化比较与探讨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浅析哈代主要小说作品中鸟的意象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浅谈A Diachronic Study on Sexism in English Lexicon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从生态和消费的角度解读《瓦尔登湖》中梭罗的思想英语委婉语之初探To Obey or Rebel –A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布什总统演讲词中幽默话语的语用功能分析从文化语境角度分析英汉禁忌语的异同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A Study on Error Correction in JEFC Classroom英文歌曲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方面的作用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哥伦布和郑和航海的对比研究——两次航海所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解读托尼•莫瑞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成长主题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 View of Body Language目的论指导下的英文影视名称的翻译中美两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比较中西节日的对比研究传播学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研究—以美剧《复仇》为例原罪与拯救:《小伙子布朗》与《好人难寻》比较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中美幽默的比较英国历险小说《所罗门王的宝藏》苔丝的悲剧成因浅析古典诗歌中典故的翻译《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A Stud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走出迷茫,寻回丢失的信念——富兰克林给毕业者的条忠告

论《英国病人》中角色的自我认知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简•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女性角色的地位分析

英汉习语渊源对比及其常用分析方法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

盖茨比的悲剧成因分析

中美广告语言文化异同研究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honetics in JEFC Teaching

《红字》中善与恶的不同结局

从《在路上》解读“垮掉的一代”时代背景与主题

44(英语系经贸英语)解读国际知名度假村产业创新模式—以地中海俱乐部为例

分析与比较中美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及其未来的发展

从自私基因论分析《伊索寓言》的寓意

《祝福》两个英译本翻译中文化缺失现象的对比研究

小说《紫色》和《妻妾成群》中女主角不同命运的的比较

On the Absurdity in Waiting for Godot

商标翻译分析

不伦,还是不朽?--从柏拉图的哲学理论视角解读《洛丽塔》

象征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运用

对《驯悍记》中泼妇凯萨琳娜的简略分析

浅析汉英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英汉新词对比研究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交替传译中笔记的作用

论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自爱这罪恶占据着我的眼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自恋情结

析乔治艾略特在《织工马南》中的语言特色

中英文求职信中言语行为对比分析

欧内斯特•海明威《雨中猫》和田纳西•威廉斯《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女主人公的对比分析

魔鬼之子:论《呼啸山庄》和《呼唤》中的男主人公形象

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性格分析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记者招待会口译—以“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为例

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影响

世纪美国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成长——解读《觉醒》中埃德娜的觉醒过程和原因 69 《莎乐美》中的意象分析

科技英语中模糊数词的翻译策略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

探索在小说《道雷格林画像》中奥斯卡王尔德的自我画像

《哈利•波特》的成功销售及其对中国儿童文学营销的启示

从小说人物分析简奥斯汀的情感智慧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Plant Ter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76 《黄鹤楼》五个英译本的语义等值研究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英文新闻标题翻译的策略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

从中国传统民居乔家大院和西方哥特式教堂看中西文化差异

论英语中的矛盾修辞

西方影视作品中的美国婚俗研究

《红楼梦》两个译本中称呼语翻译的对比研究

《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浅谈中西餐桌礼仪中的文化差异

电视公益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紫色》中女主人公西丽妇女主义的形成87 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语用失误分析

照进黑暗的光--电影《弱点》主题阐释

中西方文化面子观差异分析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

中学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紫色》中“家”的解读

非传统式英雄——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名利场》

对《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尝试性分析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交际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

论《宠儿》中象征主义的运用

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和启示

论《老友记》幽默字幕翻译

从《丧钟为谁而鸣》看海明威的生死观

American Country Music

论《围城》的幽默语翻译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美国梦的幻灭

浅谈导游词翻译

论《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象征

An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of Dietetic Cultur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from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欧•亨利短篇小说艺术手法浅析

An Analysis on Shear's Personality in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y in Liste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论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翻译

论象征手法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

王尔德童话中的美学观和内在矛盾

浅析英诗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丁尼生《鹰》的不同译文比较

《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悲剧探析

中西悼亡诗看中西文化

英汉语广告的词汇比较研究

“美国梦”的幻灭——论《人与鼠》的社会悲剧

On Symbolism in The Wizard of Oz

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汉英“甜”字隐喻用法对比

英国哥特小说故事情节中的怪诞表现

欧•亨利短篇小说的特点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Stuttering in The King’s Speech

A Feminist Reading of A.S.Byatt’s Possession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

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An American Nightmare: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Clyd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128(英语系经贸英语)浅谈成本领先策略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以格兰仕为例

中国奢侈品的营销之道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

《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超验主义分析

学习英语词汇方法初探

《爱玛》中女性主义的双重复写——论个人意识与阶级意识的冲突

论《弗兰肯斯坦》中贾斯汀的悲剧

135(英语系经贸英语)中华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我看简爱的爱情

浅析美国慈善捐赠的文化动因(开题报告+论)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论人性与兽性

从语用角度谈英汉称赞语及其回应策略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两个女主人公的道德沦丧的探析

从中西传统节日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论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寓意及翻译

从成功学书籍的畅销看美国文化价值观

论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美学思想

埃德加•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技巧应用分析

矛盾的女性意识: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汀的婚恋观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论中美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意识

英文商务信函中礼貌原则的运用

151 论《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文化传统

152 汉语中英语借词及其语言文化影响

153 On Symbolism in D.H.Lawrence’s The Rainbow

154 对圣经文学性之赏析

155 从语言角度分析《功夫熊猫》中中西文化的交融

156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矛盾情感

157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

158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159 论杰克伦敦的个人经历和信仰对《野性的呼唤》主人公巴克命运的影响

160 On Mark Twain's Contributions to Realism

161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心理准备分析

162 《请买票》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63 从《儿子与情人》谈家庭失和与失衡

164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65 《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被殖民化分析

166 吸血鬼传说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167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

168 Comment on American Film-Television Culture Invasion

169 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对比英汉女性称谓语

170 An Analysis of Jude’s Pursuit of Love in Jude the Obscure

171 “麦田里的守望者” 中纯真的失去

172 On the Disposal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173 论《芒果街上的小屋》汉译本中的异化策略()

174 英语毕业论文)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商务谈判中的报价策略

175 浅析“欧亨利式结尾”在其小说中的主题揭示

176 浅析习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

177 英汉广告中的双关语及其英汉互译

178 On the Female Initiation Theme in Little Women

179 论广告英语的人际沟通功能

180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181 从概念隐喻看寓言的语篇连贯

182 广告英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183 文化视角下的商标语翻译策略

184 浅谈美国职场上的性别歧视及其原因

185 On Moral Character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86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187 论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188 礼貌原则在英语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189 《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

190 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191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英文歌名翻译

192 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探究

193 外语学习焦虑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194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the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195 做最好的自己—论斯佳丽形象对现代女性的教育意义

196 Sexism in English Language

197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修辞分析

198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199 中西方酒店文化比较与探讨

200 英语名的取名艺术

下载浅谈中西方礼仪与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西方礼仪与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西方商务餐桌礼仪文化分析

    中西方商务餐桌礼仪文化分析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也迅速带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文化的发展。 根据文献的记载,早在我国周代,饮食礼仪就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

    有关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阐述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

    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西方文化比较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

    中西方文化比较

    人类的历史进程,为后人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也积累了有益的成功经验和惨痛的失败教训,这份巨大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拓自己的眼......

    中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一:研究的背景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的人民遵守着各自不同的礼......

    中西方礼仪比较论文

    中外基本礼仪比照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孙玉乐) 摘要:华夏素以文明之邦著称,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礼仪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近代经济全球化、知识时代......

    浅谈中西方婚礼礼仪

    浅谈中西方婚礼礼仪文化摘要:自古以来,婚姻是人伦之首,结婚礼仪虽是世界各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但它也同时反映出社会历史发展和延伸。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