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息类电视新闻解析
第三讲
消息类电视新闻解析
一、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特点
消息类电视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最常见的形态,以其快速、短小、活泼的特点,简洁明了地网罗天下大事,是电视新闻报道的“轻骑兵”。
1、快速
消息类电视新闻所报道的对象多为动态事件,因此对时效性要求很高。在信息爆炸时代,赶时效、抢首发是电视新闻媒体发挥传播优势、抢占新闻制高点的有效武器,也是共识。电视消息要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兴趣点,以最合适的报道手段,确定最方便的播出方案,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
2、短小精悍
按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标准,“短消息”(≤1分30秒),“长消息”(1分30秒—4分钟)。美国三大电视网(CBS、NBC、ABC)平均新闻时长约为1分30秒。
如此短的时间内,消息类电视新闻要有效报道新闻事件,除精选主题外,还要精选题材、巧选报道角度。
3、活泼
首先,形式上,消息类电视新闻可以采用多种报道形式,常见的有:导语+图像新闻、图像新闻、口播新闻、主持人+现场记者(或新闻人物)。
其次,视听元素(画面、字幕、动画、图表)的活跃,也是电视消息吸引受众的重要原因。
二、消息类电视新闻的采编要求
1、报道内容上注重对象性
“三贴近”原则
在地域上贴近、在态度上亲和 讲故事的播报风格
方言播报
2、报道形态上注重现场性
大量现场情形、鲜活的同期声、记者现场同步解说,来记录事件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
3、报道方式上注重灵活性
信息爆炸时代,新闻报道不能仅仅停留在报道事实的层面,还应以事实为依托,进行必要地分析。在报道过程中可以添加意见性描述和点睛式总结。
三、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排要点
1、选准头条,突出重点
头条新闻是节目编排思想的集中体现,既是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记录,也是广大受众关注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头条是否具有冲击力、吸引力,直接影响了受众观看新闻节目时的注意程度和兴趣。不同电视台、频道的不同新闻节目,其宗旨定位各不相同,它们的地域性和观众群也各不相同,因此,新闻编排的头条选择要求也有差异。
以《新闻联播》与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为例
《新》有着“前轻后重”、“先国内后国际”、“先硬后软”、“先政治、后经济文化体育”的编排特点;
《时事》更灵活有效,“国际专列”作为第一环节,一旦海峡两岸有大事发生,则果断列为头条,因此内地也有不少观众习惯从《时事》快速浏览重点新闻。
1984年12月19日《新闻联播》版头
2、优化组合,注重结构
结构安排尽量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一般来讲,新闻节目多是板块式,如“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地方新闻”等。板块间由主持人串联、或特技画面切换。
新闻组配就是将几条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但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新闻集纳编排,或组合,或对比,或关联,互相作补充,互为背景使一档新闻节目在有限的时间内承载更大的信息量,从而增强新闻内容的密度、力度和深度。
3、安排峰谷,营造节奏
峰谷技巧是美国电视新闻制片人提出的概念,认为电视新闻编排要遵循三个概念:峰谷、节奏和分段。通过交错式的编排可以产生富有韵律的节奏,不断制造兴奋点,提高收视效果。
营造节奏,就是要加强变化:
第一、设置不同板块,营造不同峰、谷;
第二、采用不同报道方式进行转换,现场与口播、图像配解说与同期声采访等形式交替组织;
第三、采用长短新闻、软硬新闻的穿插、搭配以及男女混声搭配播报的方式,使节奏起伏、流畅;
第四、可利用串联词、间奏乐等形式制造能激发收视兴趣的刺激高峰;
也可以用字幕和图表来加强节目的节奏变化。
4、编写提要,兼及回报
新闻提要是为突出重点事件、吸引观众。其方式包括:
第一、在节目开始处,由主持人选播重点新闻题目,提示重点,也可以以字幕形式显现,;
第二、在新闻播出过程中,间接出现主持人提示,强调重要内容;提示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显示编排中的分类分段意图,引导观众注意力。
新闻回报是一种新闻提要的复述。在新闻节目结束之前,由主播再次播报本期节目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加深印象与记忆,对中途收视的观众是一种信息补偿。
串联词的编写也是电视新闻编排的重要方式,它是将一档节目中各个组成部分串联为有机整体的语言文字形式,它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点明新闻事实的思想与含义,利于观众理解,简短议论还能体现与观众平等交流的关系。
四、新闻类消息的组合方式
按照思维逻辑的特点与要求,电视新闻的分类组合方式有以下几种:
1、积累式组合
将几条同类题材或内容相近的电视新闻以一个共同的角度或支点编排在一起,类似于积累蒙太奇,又称“集纳组合”。这种组合方式在加深报道思想,突出新闻价值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获得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节目编排奖的《北京新闻》(北京电视台2007年8月8日播出)以《我们期待那一天》为主题,充分整合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当天的新闻,体现整体性和创新性。在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栏目突出报道了奥运会筹办阶段成果和万众一心期盼奥运的喜悦之情。
2、对比式组合
将两条或两条内容相反(如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等矛盾双方)的电视新闻安排在一起,激发观众的分析比较,以揭示其差异,进而启迪和教育观众。这种组合特点是:对照强烈,是非分明。
2006年11月17日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节目编排中,有一条“哈尔滨市供暖开始,热费收缴困难”,与其相对比,加入一条“长春式分户供暖,居民住上暖屋子”。
3、平行式组合
平行式组合是指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有相互呼应关系的或相同、相似内容的电视新闻编排在一起。这种编排组合要注意对等原则、要力求均等、平衡、不偏不倚
4、关联式组合
将具有因果关系、现象与本质关系、局部与整体关系、偶然与必然关系的电视新闻组合在一起。使观众了解事物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对新闻事实获得完整的认识。
五、电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这两种体裁的新闻是动态报道的常见形式,是消息类新闻的深化补充、拓展和延伸。它们不是一个完整的节目,它通常在动态(消息类)新闻节目中播出。
电视连续报道是对同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个阶段内的有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持续性报道;
电视系列报道是是指围绕某一新闻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所进行的多次性报道。
1、电视连续报道的采编
电视连续报道的题材通常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它追踪事件的最新动向,连续地做深入、详尽的报道。一旦发生为广大公众所关注的,能引起社会反响的重大新闻事件,记者应立即出动,千方百计追踪事态,连续不断地做报道。
连续报道与一般消息类报道最大的不同是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信息不断更新、报道不断深入。连续报道是在特定新闻事件演变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不断以事件变动为新闻依据,分段分次地将事件发展中有价值的新动态及时传递给观众。它能完整反映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结局及其影响,具有整体连贯、报道及时、时效性高等特点。
连续报道中的每一篇新闻都是围绕着同一核心事件进行的,因此,连续报道的策划重点是跟踪性,即围绕事件的进展作全方位的跟踪报道,包括事件性新闻内容和与此相关的非事件内容。
神舟六号连续报道
2、电视系列报道的采编
不同于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是针对某一重大复杂的题材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所进行的多次性报道,是一种完成时态。它多为主题性新闻题材,着重通过多次报道突出体现某种主题思想、挖掘某种共性、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状况或趋势,以引起社会舆论的重视。
系列报道中的各篇新闻之间只是主旨相同而已,各篇报道的内容并无直接关联,因此系列报道策划的重点是做好前期工作,注重前瞻性设计,通过前期的科学调查设计采访、拍摄和编辑制作提纲,完成整个报道。
(1)总体立意确立
系列报道多是主旋律题材,是具有很强指导性的正面报道,其利益就是明显地体现社会主义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在报道形式、结构等方面不断创新,以新颖的形式承载了重大的报道主题,并力求在整体报道的组织上有序编排,体现了较强的思辨性与纵深感。
(2)播出结构设计
系列报道的结构是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以横向联系为主的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各条新闻之间的“无序”排列,即新闻与新闻之间的先后次序可以倒换,但“无序”中仍存在“有序”。因此,对于系列报道而言,结构的安排也不是可有可无的。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30分》栏目自2008年4月16日起连续推出系列报道《聚焦新医改》,这一报道一直持续到4月23日,每天从不同的角度透视新医改,从看病难到看病贵,从大医院到小社区,从城市到农村,从基本医疗到公共卫生,大致勾勒出了百姓看病吃药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初步的探索。
(3)表现手法的选择
除了运用电视声音、画面等基本的表现手法外,大量调动漫画、动画、字版等可视性因素,来丰富画面的构成,保证报道的生动灵活,通俗易懂。
第二篇:电视新闻消息稿
11级音乐系举办专接本班文艺晚会
导语:12月6日,音乐系11级专接本班专场文艺晚会于晚六点在我系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画面:观众席上的领导及老师和同学们。
同期声:出席晚会的有系主任徐升、党支部书记徐思海、副主任韩立民、党支部副书记周丽娟以及教师张蕴华、李兰君等人。
画面:舞台上王军英同学穿着艳红色的裙子,后面伴舞的同学穿着黄色的裙子,手中都拿着一个大红中国结,将场上的气氛带动起来。
同期声:在晚会上王军英同学以一首洋溢浓浓喜庆的歌曲《好运来》拉开了晚会的帷幕。
解说词:然后就是靳晓冰、张曼琳同学的四手联弹钢琴曲目《保卫黄河》指法娴熟、曲调铿锵。而后,青年教师陈潇屹、学生赵磊、王浩晨等表演的时尚舞蹈《江南style》将整场晚会推向高潮。此次晚会还上演了合唱、钢琴古筝合奏、琵琶独奏等多种表演形式。晚会的最后以一首感慨青春流逝的歌曲《老男孩》结束。精心的舞蹈,动听的音乐,赢得了系领导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第三篇:消息类新闻的写作
消息类新闻的写作:
消息类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性、时效性、文字少、篇幅小。消息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
新闻五要素: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 何)。
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一)标题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对于标题的拟定我们的要求较低,只要能突出消息特点、说明消息事件就行)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三)主体
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 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四)结尾
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注:标点符号正确规范。(特别是逗号句号、逗号顿号的区别等。)消息写作的原则和要求:
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2、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面。
3、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加用副词。
4、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第四篇:浅谈电视新闻类主持人点评风格
毕业论文
题目名称:
就读学校:中原工学院 专 业:主持与播音艺术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中原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月 日 浅谈电视新闻类主持人点评风格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事件的关注面越来越广,热衷于外界的大事小情,注意力已经从简单的家务事转向了国家政治大事层面,电视新闻为人们展示了国家发生的重要事情,帮助人们了解国家政务,也是普通群众发表言论的重要途径,而新闻类电视节目的核心人物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会直接影响到观众对此类节目的印象,也决定着新闻类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观众对主持人的评价往往就取决于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而不同的主持人主持不同节目的时候也各具自己的风格。本文就针对新闻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点评风格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电视新闻;主持人;主持风格
浅谈电视新闻类主持人点评风格
引 论
新闻传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新闻传媒也越来越关注,新闻传播的语言风格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当中。新闻类电视节目的形式已经逐渐趋于稳定化,人们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了新闻类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身上,关注主持人的穿衣风格,主持人的外貌气质,主持人的点评风格,在众多因素当中,点评风格备受关注,主持人的主持技巧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重点,主持人的说话风格是维持观众群体的关键。因此,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播报方式,没有创新点,主持人自身素质不提升,就会使观众群体越来越少,要想维持稳定的观众,并不断吸引新的观众,就需要不断的寻求创新,形成极具个性并且满足观众需求的点评风格。
一、电视新闻类主持人简介
(一)电视新闻类主持人定义
新闻类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以新闻传播为主要内容的、具有新闻传播典型特征的节目主持人。新闻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由新闻播音员转变而成,传统的新闻播音员给人以呆板、生硬的印象,传统的节目也倾向于主持人只管播,观众只管听的形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传统的新闻节目形式逐渐更加贴近观众的需求,无论是在主持语句还是主持态度方面都比较注重观众的感受,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体现出更强的民生化、人性化,这样的节目形式也突出体现主持人的主持特色,因此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非常重要,他们即是提升新闻类电视节目质量的关键,又是维持观众群体的重要元素。时代的发展促使电视传媒迅速发展,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内涵随之增加,主持人需要的技能越来越多,不仅需要播报新闻,同时还需要进行采访、编制、书写以及点评,优秀的主持人需要学会这些技能,具备这样的能力,集多种角色于一身。
(二)电视新闻类主持人特征
电视传媒事业发展迅速,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对主持人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观众的心理需求越来越丰富,因此就无法对新闻类电视节目主持人加以全面的、明确的定义,但是却可以针对主持人这一角色的特征加以阐述与总结:在思想方面,需要具有正确的政治导向,全面的职业素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适时地职业冲动等。在身心方面,需要具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正常的人格,较强的心理素质,较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应对紧急情况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文化方面,需要具有适合的知识体系,较深的文化基础,发散的认知与思维。在业务方面,需要具有动听的音色、较强的口语能力、较好的语言感染力;对于信息的整理,需要具有较强的信息积累能力,并能够将信息梳理清晰,并且能够运用合理的语言将信息传递给观众群体,不仅需要播报新闻,同时还需要进行采访、编制、书写以及点评,具有能够驾驭整个节目的能力。上述四个方面,可以简单的概括成新闻类电视节目主持人必备的德、身、才、艺,这是新闻节目主持人从业的基本要素。
二、电视新闻类主持人的点评风格
(一)电视新闻类主持人类型
1.新闻型主持人
新闻型主持人主要属于二十世纪末期,这段时期主要是播音员向新闻主持人过渡的时期。1994年,《焦点访谈》播出,在两周的时间内,这档节目风靡全国,火速成为最受全国观众喜欢的新闻栏目,在节目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优秀的主持人也脱颖而出,例如敬一丹、白岩松等,由他们塑造了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朴实、稳健、客观的形象,而这样的形象更使得观众津津乐道,并得到了电视界的赞同、学术界的认可。1996年,央视推出另一档节目《实话实说》,这是一档主持人与观众直接面对面进行对话的节目,备受好评。主持人崔永元更是以自己的幽默、灵活获得了无数的赞美,他运用朴实的话语、正常的心态感动了无数的现场观众,成功的塑造了“脱口秀”类型的新闻类主持人形象。这档节目也使我国的新闻类节目前进了一大步,丰富了谈话技巧,塑造了多元化的新闻类主持人形象。主持人为新闻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固定的新闻主持人形象已经在观众心中扎根,观众对于新闻主持人的评论与报道更加信服,而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更是减少了观众对于新闻类节目的反感与抵触。而新闻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加以点评,更体现出主持人的活跃思维。
2.记者型主持人
改革开放的实施以及民主化的推进,促使新闻类节目出现了全新的品种,即记者型主持人节目。它属于传统新闻评说类节目的补充与延伸,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电视广播的优点,颇具生命力,被列为电视台言论的主要渠道,地位非常特殊。众多央视新闻评论类主持人以此类型进入大牌主持人行列,例如柴静、王志等,他们之中大多数都是新闻一线记者,由记者转向主持人,长期的记者生涯使他们具有非常强的现场驾驭能力,处理主持现场的时候更加游刃有余,能够轻松的驾驭新闻主持人这一角色。这类主持人具有主持人的亲和力同时也能够为观众带来较强的现场感,能够很好的掌控与观众双向交流的现场,能够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极具参与性的新闻现场。例如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的消息就是由记者丹一拉瑟最先报道,瞬间引起轩然大波。美国著名新闻杂志节目《60分钟》的创始人唐·休伊特认为,节目需要讲出更多观众不知道的东西,并且需要优秀的媒体人来完成。美国五大电视网在选拔主持人的时候,更注重主持人的记者经历,美国电视网著名的主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采访技巧非常高。由此可见,记者型主持人对于新闻的敏感度更高,往往能够采访到更多的内幕,为观众带来更多有效的、感兴趣的新闻,在主持的过程中,他们赋予节目连贯性,带领观众感受新闻现场,对于观众而言,这种置身于现场的感觉极具吸引力。
3.采编播合一型主持人
记者型主持人形象越来越成熟,而这些兢兢业业的主持人为了追求更高的高度,开始尝试采编播综合,新闻从选题,排版,制作,点评等过程都是自己独立完成,被点评的新闻都是由这些主持人亲自采访而来,采访之后对新闻进行总结,挖掘内在价值,再将多个新闻连在一起,由此采编播合一型主持人随之出现,他们的象征着记者转向主持人的过程。中央台主持人高丽萍此类主持人的代表,在山西电视台工作期间,她担任过一段时间记者,接着又做了一段播音工作,以及编辑工作,1986年她采取采编播合一的模式,以此打开了事业的巅峰。她的现场采访功力非常深,提出的问题非常恰当,并且能对答案进行合理的评论,语言精练,她的能力也为她带来了无数的荣耀,获得了无数的奖项,1994年还获得了巾帼建功标兵的称号。随后,这种类型的主持人逐渐盛行,新闻素材的选择、播报过程的策划、后期制作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能够决定是否播出一条新闻,同时还能够随意决定新闻播放的具体顺序。这类主持人能够根据现场观众的喜好,来调整新闻的播报顺序,由此能够更好的将观众带入到新闻当中,备受观众的喜爱。
(二)电视新闻类主持人点评风格
新闻主持人的不同类型也赋予了主持人不同的风格,点评风格更是样式众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即平易质朴、亲切近人、通俗简易、幽默反讽以及极具个性。
1.简单平易,质朴亲众
新闻是为主持人与观众提供了沟通的平台,新闻节目的顺利进行,需要由观众和主持人一同完成的,缺少任何一个部分,都会影响到节目的整体效果,两方的积极性同等重要。提升新闻节目的知名度,吸引更多观众收听新闻,主持人在播报时居高临下、故弄玄虚最不可取,字里行间都是大白话或者是油腔滑调也不可取,如老太太又臭又长的裹脚布一般更是不可取。这就需要主持人树立平等的播音意识,在播报过程中,将新闻事件背后深刻的道理运用朴素的语言呈献给广大观众。主持人元元就是平易质朴风格的鲜明代表,在节目《第七日》当中曾经播报过一条关于严冬中老人在公园门口排队买票的新闻,针对这条新闻,主持人元元这样点评:排队、等待,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买到公园的年票,这些日子,每天早上都会看到公园前面排着长长的队伍,队伍中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冰天雪地、站队买票、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如果排队买到公园的年票,对于这些排队的老人而言,一方面省下一点儿钱,另一方面每天早上的晨练将会更加方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老年人的锻炼其实从买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相较于晨练而言,这种方式极其冻人啊,老人家们,你们可千万穿厚点儿啊。主持人元元的话语如同女儿关心父母一般亲切自然,隔着电视屏幕都能够感受到暖暖的爱意,也明确的彰显出媒体对于普通民众的关心,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非常关注。在元元的主持过程中,她并没有站在高处进行评价,而是以一种平易质朴的方式来向观众传输自己的想法,在平易质朴的点评风格当中让观众体会到浓浓的关心。
2.语气亲切,友好近人
新闻类电视节目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要让观众听懂新闻,同时还要打动观众,让其为之所动。这就需要主持人控制好语言功底,不能一味的运用一些华丽的辞藻,也不是单调的一直重复“亲爱的观众”,为了带动观众,亲切近人的主持方式随之产生。主持人沈力就是这种点评风格的鲜明代表,对于新闻的点评,她都表现出亲切近人的特点。她主持过《为您服务》、《夕阳红》等节目,获得了无数的“知音”,在节目当中,她颠覆了传统的“我播你看”的形式,而是邀请观众的参加,亲切对待观众,与观众一同面对问题,唱响生活。除此之外,孟非也具有这样的点评风格,他以《南京零距离》出名,许多大爷阿姨非常喜欢这档节目,他也拥有了另一个称号“市民的儿子”。例如《南京零距离》曾经播报过一条新闻,讲述的是一对门房夫妻兢兢业业守护学校25年,被评为人物。孟非在主持过程中这样说道:“这条新闻就像是冬天的暖炉一样温暖人心,这对夫妻普普通通,但是却得到了莫大的荣誉。接着他又引申到对山区教师请退的问题:国家进步了,正式的教师数量多了,所以山区教师就不需要那么多了,国家开始清退了,说是清退,其实就是赶走,这个词语没有一丝温度,没有感恩,这些兢兢业业几十年为山区发展的老师又该情何以堪啊。主持人站在群众立场上,取代了其他主持人的居高临下之态,亲切近人的点评风格才使他获得了无数的铁杆粉丝。
3.话语通俗,简单易懂
新闻类电视节目一直给人以严肃的印象,很多观众都不喜欢看新闻,这主要就是因为传统新闻的主持人播报的语言过于官方,直接拉远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引起观众反感。随着电视传媒对广大观众需求的逐渐重视,致使主持人播报语言越来越简略,通俗易懂的主持风格也随之产生。这种主持风格关键是将新闻语言具体化、形象化,杜绝一切报告类模式、宣讲类语言的出现。例如《南京零距离》报道过下面一条新闻,网友将作家韩寒的图片与上海市长的图片放在一起,在照片之间写出明显的英文——PK,在之后的全国会议中,记者对这件事向上海市长进行采访,询问上海市长韩正对于韩寒竞选市长的看法。针对这条新闻,孟非说出了这样一段话:一般都是在全国两会期间,各大媒体的新闻记者就像‘人来疯’的小孩一样,平实不敢提问,不敢问出口的事情,都会在此期间牟足劲儿、憋足气儿在两会上撒丫子问出来,但是两会期间过后,问答报道出来,之前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儿,恩,没变。在这段点评当中,孟非可谓是运用了极致的口语化,运用“人来疯”的小孩子比喻两会上的记者,使观众立刻感受到两会记者的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描绘,再加上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驾驭整个新闻节目,这就是众多新闻类电视节目点评风格中的一种。
4.点评幽默,反讽吸睛
提起主持风格,就不得不提反讽风格,由于中华民族语言博大精深,很多语言不只是表面的意思,其包括深刻的内涵,而新闻类节目中的反讽也是节目的一大亮点,反讽与幽默又是相辅相成的,为了增添节目的效果,吐露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主持人采用反讽的形式进行主持,但是为了化解尴尬,就需要添加幽默元素,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反讽。反讽需要度,幽默更需要度。幽默反讽的点评风格就需要主持人巧用幽默、妙用反讽,绝不可以滥用,幽默是新闻气氛的催化剂,但是主持人绝不可以哗众取宠,运用幽默的方式实现反讽的目的才是这种点评风格的真谛所在。例如在新闻类电视节目《南京零距离》节目有一期新闻播报道:在大人看来,小孩子的理想应该有哪些?科学家?宇航员?这样的理想很远大,但是却过于远大;让孩子自由发展?随着喜好成长?这样的选择很随性,与理想的差距有很远。针对这条新闻,主持人孟飞指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终身的目标都是不断向上爬,途中不会考虑自己快乐与否,反正就是一直向上升,向上爬,才能不用看自己上面那么多的屁股,这样的人生才是所谓的快乐人生。孟非这段主持中没有尖酸的讽刺,没有刻薄的挖苦,没有激烈的正面批评,但是却运用换词的方式使整段点评带上了浓郁的幽默色彩,观众在感叹之时,或是哑然失笑之际,也能够体会到文字背后透露出来的深意,由此可见,这种幽默讽刺的点评风格往往比直白的发表看法更能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
5.极具个性,魅力无限
除去以上几个典型的点评风格之外,还有一部分新闻主持人通过自己的个性魅力为新闻类节目加分。主持人朱军幽默中不失大气,主持人王小丫朴实中但又不失睿智等等都是极具个性魅力的主持风格。在节目《第七日》中,曾对一则新闻进行报道:一棵大树的树根过于强壮,将龙先生家的围墙顶坏了,龙先生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件事,寻求帮助,但是有关部门给出的回答是建议龙先生回家自己将这棵树拔掉。主持人元元针对这件事进行点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问题容易解决,大家也都不会在这里耗着,也不会多和您说说说,与其这样,我们早就拿出手套,举起工具,拿着铁锯自己动手砍树了,这样做好歹是为荣先生真正解决了问题,降低了实际生活中的困难,毕竟他待在缺少一面墙的家里苦熬着岁月,但是最关键的是,大家并没有这样的技能啊。荣先生也表态,如果屋顶漏水需要自己垫瓦,下水道堵了需要自己打通,树木长高了又要自己砍掉,那管理部门是干嘛的?我们则说,管理部门也不是一直闲着不干活儿的啊,他们得组织在一起开会商讨啊,不仔细研究怎们解决问题啊!听完这段话,能够感受到元元对有关部门处理态度的不满,但是在字里行间确实没有看出来,元元没有直接谴责,没有运用官方语言提醒相关部门负责任,没有单一的强调降低这类事情发生等等。而是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调娓娓道来龙先生并不能自己解决这一问题,并且柔和的调侃道相关部门是在开会,是在探讨研究。至此,元元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朗。她的点评风格就是即带有女性的柔和委婉,同时又带有些许俏皮的黑色幽默。极具个性魅力的点评风格也使这档节目的收视率一直很高,主持人也在大众群体中非常受欢迎。
三、各种点评风格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形势的影响
新闻类节目是以社会背景为前提的,因此必定会受到社会形势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更加民主,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越来越丰富,文化越来越繁荣。从最初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到力求发展,崇尚科学,使得中国历史走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高,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国际声望提升很多,在这种社会形势之下,传媒技术迅速发展,全新的新闻理念随之产生,以往单一的主持风格已经被淘汰,不再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而多样化、极具特色的主持风格才是广大观众追逐的关键。例如现如今的教育事业备受关注,但是教育过度收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等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一些节目敏锐的感受到广大群众关注这些,就设立了独特的教育板块,专门播报教育界的动态消息,而点评风格也大多是平易质朴、亲切近人。再如这些年房价上涨比较快,年轻人更加关注住房的消息,一些主持人就开设了住宅板块,并在线回答观众提出的各种各样关于住宅方面的问题,这类节目的主持风格大多是循循善诱类型的,运用最朴实的话语、最简单的语言为观众办实事、说道理,解决问题。再如很多群众更加追求个性,而新闻类电视节目也不乏极具个性的例子,有的新闻主持人以毒舌著称,有的新闻主持人以幽默反讽成名,有的新闻主持人以亲切自然备受关注,这都是不同的社会形势形成的不同主持风格。社会的快速进步使新闻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多档栏目并存、多个时段同播、涉及多个领域、关注不同群体,这都促进了新闻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挥,尽情的释放自己的个性,这也促成了各种各样的点评风格。
(二)媒体技术与传播手段的影响
与其他产业相同,新闻节目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两者息息相关。早期的经济不发达,导致技术手段落后,很多画面只能以胶片的形式运送到电台,经过处理之后才可以播报,而主持人也只能采取配音的方式进行阐述,这就是早期的播音员,随着录播技术等的发展,播音员也可以穿插到画面中,但是是与新闻交叉的模式,这也是播音员向主持人的过渡。卫星电视等技术逐渐普及,信息的传达速度瞬间完成,主持人接收到信息之后,马上可以传达出来,并且观众也能够看到主持人与新闻内容同台。从手段来说,直播、录播的录制方法越来越成熟,从形式来说,新闻类节目不再局限于一般的消息,而是向评论、访谈、专题等方面发展,从内容来说,传统的单一时段播报转向了多时段播报,单一栏目播报转向了多档栏目共同播报。这种情况促进了新闻类节目的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闻类节目迅速产生,竞争激烈,新闻类节目要想在同样的节目中脱颖而出,吸引观众的注意,并且维持住观众群体,就需要主持人在主持风格上大做文章,这也促使了各种主持风格的出现。随着传播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很多网络语言的传播速度飞快,并且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一些主持人运用这一点,在主持过程中加入了一些流行的网络语言,致使新闻类节目的点评风格也是极具个性。电视事业的发展促使行内竞争激烈,对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观众的品味不断上升,主持人的综合素养也必须增强。因此,新闻类节目日益丰富为新闻类主持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广大群众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也为新闻类电视节目主持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为了寻去突破,抓住观众,主持人就必须塑造出属于自己的点评风格。
(三)广大观众的实际需求
作为电视事业的产物,新闻类电视节目主持人是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不断提高与完善的。从早期的播音员到现在的新闻主持人,这个过程就体现了人民群众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播音员时期,技术落后,拥有电视的家庭较少,价值观与审美观与当今具有较大的差别,而现今,科学水平提高,技术手段先进,文化形式多样,人们的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播音员逐渐转变为极具个人魅力、风格百变的新闻主持人这一现象说明了新闻类电视节目的宗旨就是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尊重群众,了解需求是新闻类节目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由此可见,新闻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点评风格是随着不同时代人们不同的需求变化的,随着人们审美变化而发展。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重要的传播方是节目主持人,而观众是传播的终端,电视信息传达与广播不同,主要就是因为主持人的因素。主持人需要根据观众的需求调整主持形式,赢得观众的喜欢,要想让自己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就需要对观众的心理进行必要的分析。但是在分析观众需求的过程中,不能停留在“大众情人”的层面上,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新闻栏目进行抉择:首先,要对新闻栏目指向的群体加以锁定,点评风格需要有针对性。一些新闻节目的指向群体是政界人物,这就需要主持人对国家的政策导向、各项方针非常熟练,对国内外的政务事件有敏锐的洞察力,这档节目重在指导作用,只有主持人具有渊博的政务知识才能引导观众心服口服。一些节目指向社会工作者,这就需要主持人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大量的社会知识储备才能撑起整个节目,轻松的驾驭节目,根据广大群众的社会需求选择新闻话题。有的民生新闻节目针对百姓,主持人就需要对百姓的生活、衣食住行、生活焦点等有较深的了解,通过节目指导舆论,最大限度的为百姓排除困难。不同的受众群体具有不同的需求,点评风格也需要根据受众群体来决定,这样才能够保障节目的效果,维持观众的稳定。
结 语
新闻类电视节目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主持人在节目中也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塑造了各种各样的点评风格,而不同的点评风格又吸引了不同的人群。本文就针对新闻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点评风格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研究,将点评风格分成了五大类,即平易质朴、亲切近人、通俗易懂、幽默反讽以及极具个性。同时又分析了形成这些点评风格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闻界对于主持人的要求必定越来越高,主持人必须不断寻求创新,才能够吸引大量观众,才能有效的维持住观众群体。
参考文献
[1] 庞继贤.陈明瑶.电视访谈中介入标记语的人际功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6).[2] 张小平.郑建鹏.电视科教节目语言的研究角度[J].电影评介,2009(15).[3] 张琦.广播节目主持人语言品味的影响因素[J].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2010(5).[4] 艾丰.新闻语言的总体特色[J].新闻与写作,2011(1).[5] 吕梁.浅谈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的个性化[J].研究与探讨,2006(10).[6] 陆婷.主持人的个性风格与语言风格[J].声屏世界,2011(4).[7] 张螺.杨锡.时政新闻播音语言的擅变[J].福建论坛,2009(7).[8] 姜妍妹.新闻主持人的语言节奏变化及语感的培养[J].主持经纬,2007(3).[9] 李迎辉.巧用方言说新闻[J].视听界,2012(2).[10] 周芸.从跨体式新闻语言看传媒语言的规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11).[11] 尹俊.李艳.记者型主持人的语言特点[J].新闻前哨,2012(1).[12] 周隽.民生新闻主持人普通话存在的及改进方法[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6).[13] 刘小红.新时期电视节目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培养[J].大江周刊,2011(6).[14] 狄华.林刚.王旭东.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语言风格探析[J].采写编,2007(4).[15] 庞文杰.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规范[J].青年记者,2011(5).[16] 高飞.浅议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艺术[J].今传媒,2011(7).[17] 周隽.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发展及其培养[J].南通大学学报,2006(22).
第五篇:校园新闻写作:会议类消息
校园新闻写作:会议类消息
会议类消息稿件要求作者要将会议精神融入到稿件中。这一类新闻稿的结构一般是:导语部分,概述最重要、最新鲜的新闻事实,点明与会人员、主持人;主体部分,要理清会议的程序,提炼领导讲话、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结尾要灵活。
写好此类新闻稿,必须注意的几点:
一、标题要符合会议的规格
校园内的会议很多,类型也很杂。参与对象很不固定,有的是学生会,还有的是年级会、学部例会,比较少见的是重要领导视察、全校大会、教代会之类的牵涉面比较广泛的会议。不同的会议,写通讯稿时,要在标题上有所体现,因此,会议的标题要尽量符合会议的规格。比如有一篇关于学生会换届大会的新闻稿件,初稿的标题为《我校隆重召开学生会换届大会》,这个标题表述上并没有错误,但对于校内通讯稿来说,这个标题有点名不副实。这个大会是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召开的学生会换届大会,对于学生会来说虽然很重要,但用“我校召开”似乎还不准确。后来,在编辑的时候我改成“校团委召开学生会换届大会”。以校团委为主语,既很好地突出了组织者,又使标题不会言过其实。再如,我校举行第一届特色学校教师论坛时,主管教育的副县长、教科局局长都参加了,并且还作了讲话。作为乡宁县第三中学的活动,能有如此的影响,并且是校报用稿,这在题目中一定要有所体现。正式刊发时我用了三行标题:引题,创新管理 提升质量;主题,我校首届特色学校教师论坛开坛;副题,副县长李xx出席会议并讲话。一般情况下,重要的会议要用多行标题,以显示其重要性。但这个重要是相对媒体的级别、学校的级别而言的,对于特别重要的新闻,有时一个有事实组成的主题就够了。比如,省长孟xx去师大调研,以《省长孟xx来我校调研》为题,就很好。因为,对于学校来说,省长这一职务本身就比较有震撼力。
二、导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写清出席领导姓名、职务,注意领导的排序问题
导语是全文中最直接、最集中体现会议情况的话语,写导语的时候不能过于省略,而必须正式一点,要把会议全称、举办地点等要素写清楚。比如《我校首届特色学校教师论坛开坛》,题目就是会议的全称,会场横幅上的会议名称也是如此,在写导语时漏掉一个字都不行,同时这也是客观性的一个体现。
会议一般都有领导参加,而且领导是会议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新闻稿中对出席的领导进行简要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介绍出席领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清楚领导的职位,而且职位要在姓名之前,如“我校副校长某某”是常规用法,而不是“我校莫某副校长”,更不能笼而统之地把副校长称为“某校长”。如果有多个领导出席的话,新闻中还存在介绍领导的先后问题,奉行的原则就是“来宾位于最前,综合级别资历来排序”,像邀请一些校外的领导出席的会议,只要这些领导是各机关的主要负责人,那么,校外领导就必须放在最前面,体现基本的礼仪。不是特别重要的领导概括一下就行了,不然,介绍领导过多会冲淡主题。如“县政府副县长李xx,教科局局长王xx,我校校长赵xx,副校长孙xx、来xx、李xx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全体教师出席了本次论坛。”但是,有时候,领导的排序不仅要按照级别,也要考虑到领导的资历问题。例如,同样是副校长,为什么有的副校长一定要放在前面,而有的放在后面,这是因为各位副校长的资历不同,有的副校长职称较高,有的副校长任期较久,甚至有的副校长比较年长,这些都是领导排序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一点更具典型的是学院领导的排序。
三、提炼领导讲话内容
在会议类新闻稿中,领导的讲话内容最重要的。但我们又不能将领导讲话的所有内容抄进新闻稿中,所以,我们要对这些讲话内容进行提炼。提炼领导的讲话内容要注意措辞,用词简练,要体现出层次感,一些理论方面的提法要准确,要提高理论的高度。领导讲话都是很有逻辑性的,将各层次的内容用一两句话提炼出来,再按顺序组合。比如领导的致辞,一般分为三大部分的内容,首先是领导对出席会议的嘉宾、师生代表的欢迎;其次是简要介绍会议的背景;最后是提出希望。再比如领导的重要讲话,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肯定之前取得的成绩;其次是概括召开本次会议的意义,再次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的介绍,最后是对与会人员提出几点关于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的要求。并不是每个领导讲话都有逻辑,有时候临场讲话还会词不达意,这时候需要记者根据大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加工、概括、升华。
四、描绘会场气氛
会场的气氛能够让读者了解与会人员对召开此次会议的态度,了解会议的反响,奠定会议的基调,是宣传会议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情况下,会场气氛往往是热烈的,主要从与会人员的反应中获得信息,如“xxx 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全场掌声不断” 等。
五、结尾要灵活
新闻通讯稿的最后一段往往要简短评论这次会议的意义,对学校整体建设的意义。但是,这与新闻用事实说话的本质是相违背的。会议稿件的结尾一定要写出新意,这里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把重要领导的讲话放到结尾概括,概括完就结束;第二种结尾的方式是按照会议的程序,进行到哪写到哪,戛然而止;第三种方式是首尾照应,语音绕梁式。如,在《我校举行首届特色学校教师论坛开坛》中的结尾,“首届论坛虽然落下了帷幕,但这次论坛就象投入湖水中的一枚石子,激起了全校师生行动的涟漪,掀起了新的特色建设的热潮。”;第四种结尾的方式是例举与会人员对该会议的反映,从他们的口中更能真切地体现会议的意义,如《我校高中部召开集体备课现场会》中的最后一段写道:“会后,观摩的教师都受到很大的启发,纷纷表示要虚心向同事学习,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让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服务于教学。”与会人员的反响比起空谈意义又是来得显得有说服力。有时,可以写出受采访人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