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内涵与特性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与内涵
1、广播新闻的定义、内涵 广播新闻:运用声音符号体系以及广播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广播中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广播新闻的声音符号体系中,包含有声语言、音响、音乐三大部分。
从节目样态角度出发,广播新闻具体可以分为:广播消息、广播通讯、广播系列报道、广播连续报道、广播新闻评论、广播谈话等。
从广播传播的时效角度考虑,可以把广播新闻分为广播现场报道、现场录音剪辑等。
2、电视新闻的定义与内涵 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是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以及电视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电视屏幕上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早期的电视新闻经历了以口播新闻为主和以影片新闻为主两个发展时期。电视新闻的体裁大致可以分为:电视新闻消息、电视深度报道、电视新闻专题、电视系列报道、电视连续报道、电视调查性报道、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等。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性与优势
1、电视新闻的特性与优势
(1)电视媒介的特性——即时形声传播性。电视在媒介特性方面与电影、广播的区别(2)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优势
传播形象化、传播及时化、传播内容广泛化、传播形式多样化
2、广播新闻的特性
(1)广播的媒介特性——即时同声传播性(2)广播作为传播媒介的优势
广播可以把现实生活中最新的、值得报道的事物和情况,通过无线或有线电波,把可以传情达意的、真实的声音符号系统即时传递给广大的听众。
第二章 电视新闻体裁(上)第一节 电视新闻消息
一、电视新闻消息的概念、特点与要领
1、电视新闻消息的内涵
电视新闻消息是运用电视媒介手段,以图像、声音、音响等综合符号体系,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电视新闻体裁。
电视新闻消息是电视新闻最普遍、最大量采用的报道形式
2、电视新闻消息的特征
电视新闻消息(短消息、长消息)的特征:篇幅短小精悍,简明扼要。一般一两分钟,有的就几十秒。它在对新闻事实作“概要性”报道时,很讲究简洁明了,新闻要素要传达清楚。
3、电视新闻消息的采编要领
(1)仔细观察,精心捕捉典型画面(2)点面结合(3)注意拍摄章法,攀登“无剪辑”境界(4)快采快播,力争时效
4、电视口播新闻、字幕新闻(1)电视口播新闻
电视口播新闻的界定:是播音员通过电视屏幕,主要运用声音,辅以字幕、图片、图像资料,口头传播新闻信息。
电视口播新闻的作用:有的新闻难以获得图像,或者暂时无法获得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口播新闻这种形态。
弱点 缺乏图像,欠缺形象生动性和感染力
(2)电视字幕新闻
电视字幕新闻的界定:是在正在播出的其他节目的画面下方,以滚动的字幕,插播最新新闻消息的报道形式。
第二节 电视深度报道
一、深度报道的含义与特点
深度报道从内容层面尤其是内容的语境特征着眼可分为调查性深度报道、评论性深度报道、访谈性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从外部表现形式着眼可分为专题报道、特别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
二、电视深度报道的概念与要求
1、电视深度报道的界定
运用声画符号体系,声形并茂地记录、反映、解析重大新闻事件和热点社会问题,并揭示其实质、因果关系以及发展趋势的新闻报道样式。
2、广电深度报道的特点
透视解析立体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传播语境真实化
3、电视深度报道的报道要求(1)对新闻事件进行完整梳理(2)对新闻背景进行有效整合(3)对新闻信息进行理性解读(4)要对新闻事实进行精当点评
三、调查性电视深度报道
1、调查性报道的界定
调查性深度报道就是对大量表面现象掩盖之下的事实真相的揭示。调查性深度报道注重挖掘新闻事件的内在的、隐蔽的关系,并向公众分析这些内在联系的重大意义,在报道中为了探寻实际情况,必须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并提出公正的证据。调查性电视深度报道的主体是调查的过程,节目主要是对调查过程的展示。
2、调查性报道的分类
(1)针对某人某事的“单项揭丑式”与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综合分析式”(2)广义调查报道与狭义调查报道
广义调查报道——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次探究、对尘封历史的解密和对未知世界的探寻。狭义调查报道——记者独立展开的对被掩盖的损害公共利益行为的调查。
3、从调查性深度报道的内容和样态特征来区分(1)主题性调查(2)舆情性调查(3)历史揭秘(4)事件性调查(5)纪录式调查(6)内幕调查
4、采制调查性报道需要注意的问题(1)注意完整记录调查过程(2)注意采访事件双方当事人
三、评论性电视深度报道
1、界定:评论性电视深度报道是一种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电视评论形式。它虚实结合,有说有评,既有对新闻事件的介绍,又有对事件的分析和评论。
2、特点:“透过现象说本质”,虽然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却更侧重于评论,侧重于“用观点说话”,注重解释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
3、具备的要素 新颖的观点 广阔的背景 宏观的关照 微观事实的佐证 不同意见的反馈
四、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
1、界定: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是以访谈对话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的剖析和展开,阐述对某个问题、某一新闻事件的立场和观点。
2、特点:
(1)以人为表现主体,综合利用形、声、情、态等表现手段。(2)常表现为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的“提问-回答”形式。(3)注重深刻性、思想性、庄重性。
3、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的要领(1)“人”是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的关键因素。
(2)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的记者(主持人)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掌握与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相关的背景资料,并准备好相应的文案和访谈提纲。只有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才能把访谈向纵深推进。
(3)选题要能激起观众的兴趣。
(4)访谈的过程中,除谈论新闻事件本身外,还要注意把访谈的内容向当事人的内心深处引导,从而通过访谈体现出访谈对象的内心世界、个性。
五、电视连续报道
1、连续报道的界定
连续报道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同一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而持续的分段报道。
2、连续报道的特点
(1)报道事件过程的完整性与动态性(2)“进行时”的时效感与悬念感
(3)连续报道的节奏、频次由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决定
3、电视连续报道
1、界定:电视连续报道是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实施的连续报道。
2、电视连续报道的要点:要善于充分运用电视特有的画面与声音符号系统表意传情,进行新闻报道。
六、电视系列报道
1、系列报道的界定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若干具有并列意义的不同新闻事实,在一定时间段内多次展开报道,以达到全面深入反映新闻事实的效果。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
2、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的区别
(1)连续报道表现为纵向性,各部分内容有时间的先后顺序,各次独立的报道之间存在着更为紧密的自然联系,是新闻事件上下、前因后果自然顺序的连续,各报道之间的次序不能颠倒、任意变动。
(2)系列报道表现为横向性,各报道之间是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是并列关系,内容上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这种并列关系主要是因同一的新闻主题聚合在一起,不存在新闻事件发展进程上的上下、前后承续关系,各个单独的报道次序可以互相调换,而不会影响报道的完整性与逻辑关系。
3、电视系列报道
电视系列报道是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实施的系列报道。
电视系列报道的特点在于要充分调动电视特有的声画一体的符号体系进行叙事。
七、电视专题
1、电视专题的界定:
在一个独立的节目单元中,专门针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热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
2、电视专题的特征:新闻专题是就某一新闻题材所作的充分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而且有深度。它或对新闻事实做比较详细、系统的解释和分析,或者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追踪报道。在时效上,它和消息最为接近,是报道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在内容上,它是消息类新闻节目简要报道的延伸、扩充,是较为全面、深入的报道。
作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新闻专题更注重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对事实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深入挖掘题材的内容。
八、电视特别报道
电视特别报道(特别节目)的界定
(1)对可预见的未来某一既定时刻将发生的社会普遍关注度高的重大事件,在做好前期策划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深度报道。案例:香港回归
(2)对某一突发的社会普遍关注度高的重大事件所采取的紧急报道。
第三章 电视新闻体裁(下)第一节广播电视评论节目 一 电视新闻评论
是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开展的新闻评论,是由电视台播出的,针对某一新闻的看法和态度 要领 选材上考究 选材明确具体 联系现实 引起关注 表现上发挥画面感染力
广播新闻评论特点 稍纵即逝 要求论题具体实际 论点集中 形式短小精悍 说理深入浅出 用于口语化 增强现场真实感染力
焦点访谈选题特点 准确把握时代精神、时代脉搏、科学选题的根本方向;精心追求切入选题的独特视角
选题角度 以事实为基础 政策为依据 独到为目标 完善制度 选题的预警 筛选 储备 论证 优化机制
第二节 电视新闻谈话节目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
电视谈话节目——以电视媒介为载体,以谈话为主要表现方式的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与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室或某个特定场合,围绕大众普遍关注的话题,面对面即兴 双向平等的对话交流。
(二)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
1、按照谈话题材划分
(1)新闻信息类谈话节目
(2)日常生活类谈话节目
3)娱乐话题类谈话节目(4)专业对象类谈话节目
2、按照谈话形式划分(1)辩论式谈话节目(2)聊天式谈话节目
(3)访谈式谈话节目 综合式
3、按照参与谈话的对象划分(1)有现场观众参与的谈话节目(2)无现场观众参与的谈话节目
三 社会功能 切合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世俗化趋势 切合人们情感宣泄社会化需要
四、广播谈话节目的特征要领 1话题与节目形态
广播新闻类谈话节目的话题,是试用广播媒介手段表现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和近期的社会热点 一般是通过节目谈话形式介绍新闻背景 分析新闻事件 预测社会趋势 反映公众意见等 一 官民对话 要政访谈 二 新闻事件评论与分析 三 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 生活方式漫谈
2要领
一 紧扣新闻事件 把握社会何时到脉搏 二 心态开放 敢于包容多元观点 三 驾驭谈话 善于引导
五、电视
1要领 以主持人为引导的叙述 以当事人为主的叙述 以画面为辅的叙述
2待解课题 时段开发不足 缺乏现场直播 储备不足 回归真实传播本质,用真诚赢得受众 强调主持人包装 注重品牌效应
第二节 电视新闻直播节目
电视节目以制作、播出方式来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现场直播、实况录像转播和录像节目播出三种。
一、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界定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指电视新闻制作机构,运用电视直播设备与技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即时报道的节目形态。
二、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在新闻节目中的地位 声画并茂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即时报道,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特性,最能体现电视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优势,能最有力到地发挥和争取电视应有的传播效果。
三、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优势
(一)与录像节目播出的比较
1、时效方面
录像节目播出是节目制作完成以后再播出,在时效上与现场直播有太大差距。
2、叙事特征方面
现场直播的叙事时间(播出时间长度)与真实时间(事件过程时间)是一致的。录像节目播出则经过蒙太奇手法剪接,既缩短了事件的实际时间长度,也可能改变事件真实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与实况录像转播的比较
1、时效方面
实况录像是在节目制作完成以后再播出,在时效上比不上现场直播。
2、叙事特征方面
同:都是完整记录同一时空内发生的事件。
异:实况录像是以前发生事件的事后播出,告诉观众的是曾经发生了什么。现场直播是同步展现,是此时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播出。现场直播在最大程度上缩小了受众观看与传播新闻之间的时间距离,给观众以就在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现实感,会使受众的接受心态与新闻现场更为接近。
由于现场直播不经过事后的剪辑加工,观众怀疑有“修改”的可能性较小,所以,报道的透明度最彻底、更能使观众感到真实可信。所以,现场直播报道比实况录像具有更强的现场感、新鲜感和真实感。
四、现场直播的主要设备系统
1、转播车
2、电源车(发电机)
3、微波转播机
4、摄像机
5、电缆
6、脚架、轨道车、摇臂
五、现场直播的主要工作人员
总策划 总编导 编导 导演 导播 前方记者、摄像 演播室主持人 技术音频
第四章 电视新闻类别(上)第一节 电视时政新闻
一、时政新闻的界定
时政新闻是关于时事、政治领域的新闻报道,包括对国家和政党最新的国务活动、政治活动、方针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要政治事件的报道。
二、时政新闻的特点
1、鲜明的政治色彩
2、严格的规范性和程序性
3、具有“头条新闻”的优先权
4、时效性强
5、周密策划与随机应变
三、时政新闻的选题
1、国家、政党最新的方针政策
2、党政机构的会议
3、党政机构组织的活动
4、党政机构领导人的活动
5、国内外重大时事
四、国内电视台在报道时政新闻时常见的问题:
1、报道就事论事,看不到事情的来龙去脉,缺少新闻事件的发生原因和意义。
2、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由新华社发通稿,对地方党政领导人的活动报道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由此造成“百台一声,千报一面”局面。
3、大多数报道仅表现领导对某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说明、对相关工作措施的部署,套话连篇,与百姓生产生活关联不紧。
4、缺少鲜活的现场和有个性特征的同期声。
5、会议报道过多、过滥、模式化。
五、国内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改革的方向:
1、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公开,追求时效
2、领导人活动:突出现场、凸显真情(1)拓宽领导活动报道的视野。(2)创新领导活动报道的视角。(3)少用套话,摆脱八股模式。
3、会议报道:跳出程序、贴近群众。
(1)有“平民”意识,以“平民”的视角来报道会议。
(2)从“封闭式”的会内采访转变为会内外立体配合的“开放式”采访。(3)多种节目形态结合,使报道深入浅出。
第二节 电视经济新闻
一、电视经济新闻概念 经济新闻:关于社会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最新变动及其发展趋势的报道。电视经济新闻:运用画面声音符号体系,电视媒介综合优势手段,对社会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最新变动及其发展趋势的报道。
二、电视经济新闻的类别
(一)按照体裁分
1、经济资讯(以短消息为主)
2、经济题材深度报道
3、经济题材专题
4、经济题材调查性报道
5、经济题材纪录片
6、经济题材电视活动
(二)按照经济行业划分
1、农工商新闻
2、金融证券新闻
3、财税新闻
4、商贸新闻
5、房地产新闻
6、旅游业新闻
三、经济新闻的出现与发展
1、经济新闻的出现
1566年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报纸——《威尼斯新闻》诞生时,就是以商船到岗的情况等为主要信息的。
2、世界范围内经济新闻及经济新闻媒体的发展
(1)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的比重是在不断加大的。(资本主义、商业经济)(2)专业性经济类报刊的相继出现。在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不仅综合性报纸注重对经济新闻的报道,还出现了专业性的经济新闻报刊。
1843年,英国最有影响的周刊《经济学家》在伦敦创办。1888年,英国全国性的经济金融报纸《金融时报》创办。1889年,美国的金融专业报纸《华尔街日报》创办。
在日本,五家全国性报纸中有两家是经济类的——《产经新闻》、《日本经济新闻》。
3、中国电视经济新闻的出现与发展
(1)我国的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经历了从零散信息,到专门栏目,再到经济频道的发展历程。(2)我国的电视经济新闻报道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在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3)在电视领域,1989年12月18日,央视开播了专门的经济新闻栏目——《经济半小时》。(4)1992年,央视二套创办了《经济信息联播》。
(5)在中央电视台的影响下,各地纷纷开办经济栏目、经济频道(财经频道,如上海电视台开办的第一财经频道)。
四、电视经济新闻的特点与要领
(一)电视经济新闻的特点
1、具有较强实用性。
2、较高的抽象性。
3、不确定性。
4、前瞻指导性。
5、大众性
(二)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要领
1、专业性与大众性的结合
策略:大众视角,实用落点;硬主题,软表达。具体手法:突出人物;叙述故事。
2、具有“时效信息观”与宏观洞察力 时效:短期时效;长期效用。
宏观洞察力:注意对全局性、深层次的经济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报道。
3、树立人本意识
这里的“人”指的是观众,即强调电视经济新闻的采制者头脑中要装着观众,要学会站在观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指导自己的报道。
4、善于“电视化”地表现经济新闻
五、国内外知名电视经济媒体
(一)国内知名电视经济频道
1、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
2、上海“第一财经”频道
(二)国外知名电视经济媒体
1、美国的CNBC(1)由道琼斯公司欲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于1997年联合推出,是专业财经有线频道。(2)CNBC采取24小时新闻频道的运作方式,全天不断报道全球主要证劵交易所、市场、期货和汇市的动态消息。
(3)CNBC在内容、编排、运作理念上的特点 频道内容特色
频道编排特色(定位为世界财经信息的报道者;重新定义“黄金时间”;大时段通栏节目构成的规模效应;节目内容的层次感强)
频道运作理念(直播与互动意识;专业精英意识;成本意识;明星意识)
2、美国的Bloomberg(1)总部设在纽约。
(2)客户为世界各地的中央银行、投资机构、商业银行和政府机构、公司及新闻机构。(3)提供专业化的财经新闻。
(4)节目编排上遵循时差规律,使得身处美洲、欧洲、亚洲的用户都可以在早上了解到自己所在地区的最新股市行情和经济动态。
(5)Bloomberg在内容、节目形式上的特点 1精确、规范的频道定位。(数据为本 规范化运作)2单一中寻求变化的节目形态。(采用图表形式的多样性、小标题提示谈话主体的转换、编排注重组合、色彩搭配、主持人语速)第三节 电视民生新闻
一、民生新闻与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
1、民生新闻:是以关注民众生计、民众意愿、民众立场为主要价值取向,并致力于以民众视角、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与民众生计、民众生存、民众日常生活、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
2、电视民生新闻:以电视媒介为载体的民生新闻。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特征
1、价值取向上的民众接近性
2、传播形态上的平民可亲性
(1)在主持方式上:摒弃了传统的播新闻的方式,用“说”或“聊”的方式播新闻。(2)广泛发动民众参与,开拓新闻源。开通新闻热线
招聘信息员,建立信息网络 招募百姓摄像师
把屏幕中的表现对象、新闻中的话语权交给民众
3、舆论监督方面的公众平台性 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表现为:
(1)对社会丑陋现象进行批判、揭露
(2)对部分政府部门的腐败与官僚主义进行监督(3)对市民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批评
三、民生新闻的源起与发展
(一)民生新闻的起源
民生新闻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西方大众化报业时期。当报业从充当党政宣传、党派论战的角色逐渐转化为盈利工具时,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大量报道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民生新闻在我国,最初发端于报纸,尤其是晚报、都市报。
(二)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 民生新闻的主力军是电视民生新闻。
1、电视民生新闻最早从电视动态新闻中的社会新闻发展而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2、民生新闻栏目在各地电视台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2000年之后)
四、民生新闻兴起的原因
1、社会转型期,民众情感宣泄的需求
2、民众对知情权,话语权的渴求
3、政治文明发展,民本思想普及
4、电视改革创新需求的驱动(地方台的竞争策略;“新闻立台”战略的必然选择)
第五章 电视新闻类别(下)第一节 电视法制新闻
一、电视法制新闻的概念
电视法制新闻是以电视为载体,用电视的叙事方式对法制领域新闻事件进行的报道。
二、电视法制新闻的发展
1、电视法制新闻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是随着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和民主建设、增强国民法治意识的需要而出现的。2、1985年,我国全面普法工作正式展开。1985年6月,中宣部、司法部制定了《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即“一五普法”,要求“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都要由专人负责,办好法治宣传栏目”。3、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创办,标志着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产生。
4、收视率调查数据显示,电视法制节目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深受电视观众喜爱。5、1997年进行的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法制节目在观众收视中位列第五,前四位是影视类、新闻节目类、综合文艺类、新闻评论类。法制节目在所有专门题材的节目中,是观众认同度最高的节目。6、2004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社会与法”频道。其他一些地方电视台也纷纷开办法制频道、政法频道等相关频道。
三、电视法制节目的社会作用
1、我国法制改革的实践为法制新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源泉,同时,法制新闻节目的发展又有力促进了我国法制改革的深化。
2、记录了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历程。
3、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提升了公民的法制意识。
四、电视法制节目的类型
1、现场纪实类
以现场纪实性见长,是现场目击式的报道,具有很强的现场感染力。
2、以案说法类
以法制新闻案件为由头,在对案件的报道中同时展开法理性的权威分析,作出符合法律法规的评判。
案例: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经济与法》
3、庭审直播类
是指以法庭审判过程为内容的电视现场直播节目。
实现了纪实性和公开性,将庭审现场的情况展现给观众,增加了审判的透明度,也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与知情权,也有利于实现舆论对于司法实践的监督。案例:北京电视台的《庭审纪实》
五、电视法制节目的采制要领
1、电视法制节目的叙事特征
(1)设置悬念(2)曲折叙述事技巧
A、巧妙设置悬念(设置悬念的叙事技巧在法制节目中被普遍使用,为了吸引观众,电视法制节目总是在节目开始就提出关键性的问题,或展开关键性的环节,制造悬念,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吸引他们想知道后续的情况,进而继续关注节目。)
B、曲折的叙事技巧(电视法制节目应避免平铺直叙,可以巧妙运用插叙,强化情节起伏,或刻画细节。合理运用插叙,可以把案件的背景巧妙安排在叙事过程中,同时,插叙还能补充一些法律专业知识在节目的整体叙事中,在避免对案件平铺直叙的同时达到普法的效果。)
2、电视法制节目的解说词
要通俗化,避免将解说词写成法律文书。
基本法律概念在解说词中应准确,法律名称、法律条文不能任意篡改,司法程序要清楚明确。
3、电视法制节目要注意案件叙述与说理的合理安排,做到叙事清楚,说理明白。
4、电视法制节目的社会责任意识 注意避免残忍、血腥的场面。干扰司法机关的侦查、审判工作。不要过细报道犯罪细节与手段。在以理性见长的法制节目中融入一分感性色彩和人文关怀。
第二节 电视文化娱乐新闻
一、定义
文化新闻是对文化领域内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
二、功能
1教育教养功能2休闲娱乐功能3文化交流功能4审美引导功能
三、要领
1以审美规律为纲,精选题材(报道符合美学精神,积极向上,反映社会文明的文化事物:报道富有文化内涵、特色浓郁、格调清新的文化新闻)
2由表及里,深化揭示内涵(把握宏观微观交汇点、紧扣历史和现实契合点、探索雅俗共赏契合点)
第三节 体育新闻
一、1广播电视体育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的体育运动和其相关事实的传播 2价值追求
1)定期连续向受众传递及时性 趣味性 重要性和相关性的体育信息
2)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宣传需求作为选择事实的标准
二、特征
娱乐性 全球性 情感性
三、要领 1转播要领
1)与赛事互动发展2)赛事现场直播优化3)解说创新
四、中国体育新闻报道新特点
报道视野全景化,并向专业化发展
参与国际新闻竞争,在国际重大体育活动报道中走向世界 向深快精发展
风格日益多样化 个性化
第二篇: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 新闻采访1 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的访问、观察、思索和记录等的调查研究活动。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起点,也是新闻工作的基础活动。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2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为获取新闻信息而展开的调查研究活动,具有不同于其他媒介采访活动的特性。
新闻采访的共性特点3(1)求新性:记者所要采访的事实是新近发生、发展、变化的新鲜事实,为获取新闻而采访;(2)突击性:记者的采访讲求时效,要求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采访和报道任务;(3)灵活性:记者采访比较灵活,通常只集中于一点,致力于发掘精彩的新闻素材,同时可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采访对象和内容;(4)广泛性:记者的采访活动涉及面大,接触范围广;(5)持续性:记者的采访往往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连续采访,不断提供新的新闻信息。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个性特点4(1)采访形式为带机采访,采访所获得的信息可以通过声音和影像的方式直接进入新闻节目中。带机采访的特殊性在于不仅要考虑新闻信息的采集,而且要考虑新闻信息的传达,即需要注意所采集的信息在形式上的表现性。广播电视记者对摄录器材具有依赖性。
(2)采访具有时间同步性。广播电视采访的信息存在于时间流程当中,与真实生活流程一一对应,采访可以实现场同步传播。
(3)采访方式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广播电视的新闻素材可以原生态形式进入新闻报道,以音响报道等形式进行传播,采访本身可以构成信息的显现形式。
(4)记者的角色定位更丰富。除了调查者和传播者之外,从事现场报道的广播电视记者同时也是受众观察新闻事件的现场引导者。(5)电视采访具有合作采访的特点。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与准备 新闻线索5 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断。新闻线索是记者追寻新闻的方向和依据。
新闻线索的主要来源6(1)记者本人的观察和积累;(2)编辑部的报道提示或报道任务;(3)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4)来自受众的信息;(5)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等。
选题7 确立新闻报道对象的过程,包括对新闻线索可能引出的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也包括对新闻报道采制及传播可行性的判断。确立选题的标准8(1)新闻价值标准: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2)新闻政策标准:政治形势与新闻宣传思想需要;(3)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与定位。
选题论证的方法和步骤9 选题论证需要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正确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精确契合新闻机构的编辑方针与定位。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最后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论证。
(三)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准备与策划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准备10(1)收集和研究与选题相关的背景材料和筹划采访预案的案头工作:掌握相关政策、补充相关知识、熟悉采访对象、设计采访问题等。需要特别注意发掘音响、影像材料;另外,根据采访方式不同,对采访问题的设计也不同,带机采访还需要准备控制提问和回答的镜头(音响)效果。(2)为顺利进行采访而做好物质和技术准备,包括录音录像设备、话筒、电池、磁带等,并与相关人员做好协调。
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11(1)旁观式:尽量保持现场的原生态,把记者对现场的干预减小到最小程度;(2)参与式:记者与现场积极互动,影响采访对象和现场,甚至将记者的现场表现构成现场的一部分。
采访提纲的撰写12 采访提纲是记者对采访活动的基本设想,包括采访的目的、要求、步骤、方法、时间、采访对象、采访问题、相关背景,以及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处置方法等。写好采访提纲,可避免盲目性,争取采访的主动。
(四)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方法
现场观察13 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
记者现场观察和采录的主要内容14(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的态势,把握新闻事件的进程,要注意采录具体生动的情节;(2)观察捕捉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3)观察捕捉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4)观察捕捉人物的外表特征、动作以及情绪变化等,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观察和采录要注意的问题15(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以利于观察的清晰、准确和全面,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变换观察位置,多角度、全方位地把握对象及其变化的准确信息。
(2)开拓观察的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避免按照固有的思维和观察模式观察和采录。(3)确定恰当的角色定位。一般情况下,记者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记录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和采录,某些情况下,记者也可以以参与者的角色介入新闻现场,获得和传播体验性信息。(4)将观察与思考结合。记者在现场观察的同时,要迅速通过思考分析和判断信息内容和传播价值。
(5)把握好开机时间,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把握事件发展的脉络,采录下关键的内容。(6)注意记录过程,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展现事件发展的情节或记者采访调查的经过。
访问16 指记者同特定的采访对象访谈,进行调查研究,以获得新闻事实材料的采访活动。
采访对象的选择17(1)知情:采访对象的选择以新闻事件为核心向外辐射开来,当事人、目击者能提供最接近事实的信息;相关专家、政府官员等能提供相对权威与独立的见解。
(2)愿讲:注意选择能够配合记者采访的对象。
(3)善于表达:要尽量选择没有语言或行为毛病的采访对象,采访对象应使用规范的语言,在电视采访中,还要避免选择有不良习惯动作、表情者。
营造融洽的访问气氛18 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掌握与采访对象信息交流与情感交流的方法,营造良好的访问气氛。如要专心倾听采访对象的谈话,在谈话过程中要进行适时反馈,与采访对象平等交流等。还要注意选择采访对象熟悉的场所。带机采访时要精心选择开机时机,不要因开机干扰采访对象的表达。
提问的方法和技巧19(1)提问要具体,不宜空泛、笼统,要善于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具体的小问题,尤其对于缺少被采访经验或不善言辞的采访对象,提问更应具体化;(2)提问要有逻辑性,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便于采访对象回答;(3)提问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采访对象的特点设计问题;(4)问法应多样,在访谈的不同阶段,应恰当穿插不同类型的问题,如开放式问题与闭合式问题的穿插。
话筒前采访及其要求20 以话筒为工具,以提问为手段,在新闻现场或其他场合记录对新闻人物访谈内容的采访方式。话筒前采访的要求:(1)尽可能地消除现场的干扰因素,如适当减少摄录人员的数量,在场者也应注意尽量减少自己存在的痕迹,话筒尽可能不要干扰采访对象与记者的交流视线,无线话筒的效果会更好。电视采访中避免灯光直射人脸等。(2)记者的语言应精炼,通俗化,口语化,有表现力。(3)注意话筒采录声音的自然与清晰,采录前应注意检查录音器材的状况,确保其正常工作;正确使用话筒,避免声音变形;注意选择访问环境,避免电磁波等噪音干扰。(4)电视的话筒前采访记者还应有镜头意识,如提问不应重复镜头中明显存在的信息,善于利用环境和周围的事物来组织问题等等。(5)话筒前采访的一次最佳原则:争取一次完成,否则重复多次后采访对象容易产生厌倦感,影响采访效果。
开放型问题21 指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的范围,让采访对象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如“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等。对于社会经验丰富、善于表达的采访对象,或访问渐入佳境之后,可适当采用开放式问题。
闭合型问题22 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的具体问题,甚至有的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如“这件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您看到他是拿着枪吗?” 等等。闭合式问题适合挖掘典型的情节、细节和核实材料,对于不善言辞的采访对象或访问的初始阶段,可适当采用闭合式问题。
电视新闻摄录的原则与方法23 原则(1)真实性原则:把真实性放在首位,不导演,不摆布,让新闻事件自然发生和演变;同时,在采用摄录技巧时,都应以不破坏真实性为原则。(2)时机原则:对于电视新闻摄录而言,时机意味着一切,对构图、用光、角度选择等表现要素的考虑不能以牺牲记录新闻信息的时机为代价,采录到关键的镜头和音响时形式要素的不完美是可以原谅的。
方法:挑、等、抢。
挑,就是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根据对事物的现场分析、判断、概括和提炼,挑选拍摄最能说明事件本质的形象——动作、神态或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关键场面。
等,善于等待最佳的拍摄时机,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平时积累的经验,预先估计可能出现的精彩场面或人物活动的高潮点,随时做好拍摄准备。
抢,即抢拍,当新闻事件突然发生或等待拍摄的目标出现时,当机立断,毫不迟疑地启动摄像机,把稍纵即逝的画面和同期声记录下来。
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
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是(1)坚持从新闻题材的实际出发:这是恰当运用录音采访方式、成功进行录音采访的基本前提,这一要求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题材的需要和题材提供的可能性。面对新闻题材,是否运用录音采访、如何运用,应从题材的需要出发,用于所当用是成功运用音响、运用录音采访方式的重要前提之一;另外,要从新闻题材提供的可能性出发,这里包括考虑新闻题材是否蕴含音响、新闻题材所蕴含的音响能否采录到、此音响是否宜于公开播出。(2)注重音响的基本素质:新闻报道对音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绝对真实、力求自然、捕捉特点(即把有特点的音响用到报道中去)、尽量清晰,采录时要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些要求,获取高质量的音响。(3)采录时掌握采访的主动权和控制采访节奏。因为音响稍纵即逝,多数情况下只有一次采录机会,因此记者更需要控制采访的主动权,时刻注意现场的变化,捕捉音响。掌握采访节奏是要注意在采访中突出重点,创造良好的采访氛围,为后期剪接、合成创造条件。
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
电视摄像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为保证两面和同期声质量的技术要求:(1)恰当运用景别:在电视新闻中常用的景别有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不同的景别有不同的表现功能,摄录时要灵活运用景别,强化画面的表现力;(2)精心选择拍摄角度:拍摄角度有正面方向拍摄、侧面方向拍摄、背面方面拍摄、平角度拍摄、仰角度拍摄、俯角度拍摄,角度不同,屏幕效果千差万别,要主动地、有预见的选择最佳角度拍摄。(3)巧妙运用光线,要真实地再现新闻现场的光线效果,适当运用人工光,确保画面的基本亮度,生动、逼真地再现被摄对象的形象、轮廓线条、质感和空间感,赋予画面不同的环境氛围。(4)恰当运用长镜头,长镜头拍摄的画面完整、连贯、对动作、场景和情节的介绍和表现有一气呵成的特点,适合报道动态性强、持续时间短的新闻。
二、广播电视新闻写作
(一)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符合媒体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需要符合广播电视媒体的以下传播特点:
(1)快速及时,先声夺人:广播电视在时效性上具体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甚至可以实现现场直播,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高度重视时效性;
(2)线性传播:广播电视按时间顺序播发节目内容,在写作中要注意不断出现小高潮点,吸引受众;
(3)受众广泛,对象性强:广播电视直接诉诸于受众的听学和视觉器官,较少受文化程度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受众范围广泛,适应这一特点,广播电视写作中应注意通俗易懂;
(4)具体形象,感染力强:广播电视可以运用声音或图像再现人物和事物现场,给受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应注意运用好这一点,激发受从的接收兴趣;(5)转瞬即逝,不留痕迹:广播电视的信息符号是声音和活动图像,稍纵即逝,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扬长避短,少用抽象、复杂的内容,便于受众掌握。
易于接收接受: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特点要求受众的思维紧紧跟随,容不得细细揣摩,同时广播电视受众面广播,在文化、年龄上是多层次,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容和语言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可听性:广播电视要求受众用听学器官捕捉语音、语义,因此要让受众听得见,也听得懂,要求“上口”和“入耳”,便于口说耳听。
准确性:广播电视新闻写作要求真实准确,新闻报道对象确有其事,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都应是准确的。
完整性: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信息应相对完整。
通俗性: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注意通俗化不等于简单化、庸俗化。
用事实说话: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即通过叙述事实发表无形的意见。(1)新闻报道中体现客观中立的立场;(2)新闻报道中注意消息来源的多样性,确保报道的客观准确;
(3)采用多种“用事实说话”的手法,如选择典型事实说话、巧用背景材料说话、借用他人言论说话、用情节细节说话等等。“造林”还是“造字”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平生见过的最大的标语字有多大?最近,记者在湖北省郧西县算是大开了眼界。今天的《焦点时刻》请听湖北台记者杨宏斌、通讯员胡成采制的录音报道:《“造林”还是“造字”》。
(解说)今年11月28号,记者乘车经过郧西县店子镇太平寨时,突然发现,公路旁陡峭的高山上,一个巨大的水泥字扑面而来。因为离得较近,记者无法看到它的全部,只有跑到500米开外的地方抬头仰望,才看清这原来是一个硕大的“禁止”的“禁”字,而它只是一幅巨型标语的四分之一。记者驱车十几分钟,才终于将山体上用石头砌成的这四个大字看清:“封禁治理”。四个大字连成一排,挺立在群山之间,十分壮观。“封——禁——治——理——”,这四个大字是什么意思呢?
(音响)记者:“封”就是封山,那“禁”呢?
郑直:“禁”就是禁止砍伐、禁止放牧——放牧牛羊,“治”就是治理荒山,“理”就是管理的意思。
(解说)说话的人是原店子镇林业站职工郑直。他曾参加过这幅巨型标语的设计、建造。他告诉记者:这幅巨型标语是店子镇政府1999年组织5个村的2000多劳力,大干一个半月建成的。
(解说)这每个字究竟有多大?郑直说,每个字是严格按照840平方米来建造的,一个字大约是29米长、29米宽,足有9层楼那么高,比两个篮球场还要大!“封禁治理”的“封”字,就右边“寸”字里的那一“、”,就有9米宽、4米高,能坐下40多个人。
(解说)是谁想起在山上造字的呢?郑直介绍说,当时,县里号召退耕还林、封山植树,周边乡镇都在山体上做巨型标语,显示抓这项工作的气魄和决心。店子镇的领导见别的乡镇的山体标语很气派,受到上级表扬了,不甘示弱,决定也要做几个大字,字的大小一定要超过周边乡镇。镇里安排郑直和文化站站长桂千奇对标语字进行设计,刚开始,领导对他们的设计还不太满意:
(音响)郑直:“开始就是按照领导意图,一个字做一亩那么大。结果做那么大,他们下来一看,小了,最后又重搞,重搞就是按840个平方这样设计的。”
(解说)设计的字体大小超过了周边乡镇,领导满意了,才开始施工。郑直说,这山体大字的做工很讲究:
(音响)郑直:“先挖槽子,先开这个字的笔划;再用石头一个一个给它往上排。槽子好象是40公分深吧。石头砌好了以后,就和沙浆,和这个水泥,再灌;灌了后再抹平;抹平之后上涂料、刷白,石灰的不行,石灰的水一冲就没得了。”
(解说)太平寨山高坡陡,做字的地方坡度达45度到50度,农民们从河里运砂石,挑水上山,行路艰难。造字时正是高温酷热的夏天,2000劳力每天从早上六点半开始干,一直干到下午七点才收工。
(音响)郑直:“太热了!就说我们,我们作为干部上去还没干啥子哩,整天脸上的汗都没干过,身上的衣裳都汗湿完了。(如果)扛沙、扛石头、扛水泥,那更辛苦啊。”
(解说)造这几个标语字共花了多少钱?郑直告诉记者,每个字至少6000元,4个字总共就是2万4千元,这还不包括群众投工在内。农民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花2万4千元买树苗的话,可以买松杉苗16万株,按常规每亩栽127棵的话,可以栽1259亩,能把这座山绿化12遍!
(解说)为了显示退耕还林工作的力度,郧西县很多乡镇都像店子镇这样,把“造林”变成了“造字”。据县林业局有关人士介绍,全县造的300多平方米以上规模的大字近100个!
(音乐混播)
(解说)夹河乡建有两处大型标语:一处在金銮山,“封禁治理、美化汉江”这八个大字,共投入2500个劳力,做了三个月,每个字667平方米,八个字全长两公里,跨越三座山;另一处标语在腰滩河,“做好水土文章,绿化湖北山川”十二个大字,每个字667平方米,2500个劳力,做了四个月,标语全长五公里!
(解说)在羊皮滩建的“泥沟乡退耕还林示范区”十个大字,全部先用水泥浇注,然后用白火石砌表面,两个村1300个劳力做了三个半月才建成。建这些字的白火石,是乡政府要农民自己掏钱买的。为了买白火石,农民最远的跑到12公里外的陕西月儿潭;没钱买,就下河捡或上山找。
(解说)羊皮滩的这十个大字的脚下,就是景阳乡官亭村。当年建字时,官亭村村民就说,与其花这么多钱造字,不如给官亭村修一条村民们盼了18年的断头路。
(解说)在各乡镇竞相开展的“造字竞赛”中,店子镇终于后来居上,拔得头筹,凭借“封禁治理”这四个大字创下了字体最大的纪录!
(解说)郧西县一些乡镇1999年开始“造字”,一晃三、四年时间过去了,巨型标语字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坚不可摧。相形之下,这些地方的退耕还林状况却不容乐观。
(解说)原店子镇林业站职工郑直说,建了大字之后,店子镇政府搞了几次植树造林“大会战”,还请来县电视台记者摄像。可一阵热闹过后,剩下的是一片冷清。站在“封禁治理”四个大字前,郑直说:
(音响)郑直:“你看那山上,现在还不是那个样子!(无奈地笑)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等于零。”
(解说)说是“封、禁”,可是记者在店子镇看到,造了字的山上,树木稀稀拉拉,零零星星地种着黄姜和小麦;牛、羊在随意地吃着草,没有人来管。(解说)羊皮滩的“泥沟乡退耕还林示范区”十个大字中,“退耕还林”的“还”字里面还种了农作物;红岩寨“封禁治理”四个字中的“封”字,从远处看去,隐约有几个黑点,爬到字上一看,原来不知是谁种了两分地的黄姜!
(解说)红岩寨的大字标语下有两个村,因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经常冲毁农民的房屋。从造绿化标语的那一年起,两个村的村民就强烈要求实施退耕还林。去年他们还挖好了树窝,等上级发树苗栽植,可至今没人理这个茬儿!
(解说)个别乡镇为了造字,竟然不惜毁林。夹河镇金銮山大型标语字,跨越三座山,其中有一座山的天然林比较好,但镇里为了造“封禁治理”的“封”字和“禁”字,砍掉了不少天然林木。
(解说)谈到这几年造字的经验,郧西县林业局的干部们很是得意,他们特别向记者说明,郧西的造字声势已经影响到了与郧西相邻的陕西6个县。
(音响)干部甲:“对陕西有震动、有促进。”
干部乙:“我们这个郧西呢和陕西6个县交界,他们看到这个声势以后呢,就你追我赶,湖北人了不起嘛!(笑)哼哼„„”
(解说)可是,在汉江南岸的陕西省白河县和旬阳县的两个乡镇,记者驱车20多公里,沿途只见树木不见字。郧西县的关防乡和湖北口乡,没有造一个大字,却造出了成片成片的树林。看来,“造林”还是“造字”,效果大不相同。
(主持人)好,感谢收听《焦点时刻》。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
导语:广州人讲普通话难是全国闻名的。但广州市长黎子流却因为带头讲普通话成绩显著,今天(31日)获得了广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授予的“推广普通话特别奖”。正文:(出黎子流普通话声音)“我的普通话说得很普通„„”(压混)黎子流市长是地道的顺德人,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他1990年调到广州工作后,才开始真正学习和广泛使用普通话。上任之初,他在作报告时闹过这样的笑话。(出录音)“拒绝接受人大监督是我讲的,本来应该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虽然不时闹出笑话,但他仍然以身作则,多讲普通话。开大会时讲,开小会时讲,日常工作中也讲。几年的锻炼,他对自己的评价是:(出录音)“讲得很流利,但不准确。”黎子流说,要树立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大家都要努力讲好普通话。他的体会是大胆讲,(出录音)“多学,多讲,错了要努力纠正。” 市长带头推广普通话,在广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胆地讲普通话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出市民录音)“黎市长这么大年纪都可以把普通话讲得这么好,我们年轻人,只要肯学,一定可以讲得更好。”
结构线索单一: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适应线性传播的特点,力求线索单一,结构单纯,让受众在几分钟的时间内掌握报道要点。最常用的结构是时间顺序及层次单纯的逻辑顺序。
层次清楚:在叙事繁简适宜、详略得当的基础上,做到事实之间相互照应、环环紧扣,段落之间过渡自然、步步衔接,使之成为层次清楚的有机整体。
材料组织的整体构思:广播电视新闻是由多元素组成的,要求从整体出发,对文字解决、音响、画面、音乐等诸元素进行合理安排,使它们和谐协调,到得理想的整体效应。核心信息处理:广播电视新闻对核心信息要加以强调和突出,如对核心信息进行适当的重复,在主体部分巧妙强化核心信息,围绕核心信息选择材料和突出主干材料等等。
(三)广播电视消息
广播电视消息:运用广播电视媒体迅速及时、简单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类新闻体裁。它力求以最快速度、最简洁的语言报道新闻事实,同时需要遵循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以便于声音或声像传播、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方法描述事物。
新闻六要素:新闻报道完备地表述事实通常应具体的六个基本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和如何。一篇新闻报道在表述中应尽可能地清楚交代这六项内容,但不能强求任何一篇新闻报道都要六要素俱全。
背景: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材料。
导语:导语是整篇消息的第一个单元,它以凝练简洁的语言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它起到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引导收视的作用。
广播电视消息导语写作的特点:(1)选材精粹:突出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或突出最能表现最新事态的新闻要素;(2)具体形象:避免概念化、抽象化,使用经过提炼的典型事实、形象化的情节可富有特点的细节;(3)简短精炼:明确报道主旨,抓住新闻要害,用准确洗练的语言表达;(4)照应主体:导语是消息的开头,在内容及语言上,要与新闻主体协调一致,相互呼应,防止相互脱节或矛盾。
常见的导语类型:
(1)直接式导语,直接陈述新闻事实,开宗明义;
(2)延缓式导语,不直接陈述主要新闻事实,而是运用描写、气氛渲染、解释、设问等手法先写一些相关的东西,再引出新闻事实。
广播电视消息的常用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时间顺序结构、逻辑关系结构和金字塔式结构。
倒金字塔式结构:导语之后,新闻主体按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的关心程度排序的一种结构。特点是头重脚轻,短小精炼,断裂行文(用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来行文,不用过渡段),优点是重点突出,成稿快,行文干练,有利于受众迅速把握报道重点,也有利于后期编辑控制报道时间。缺点是程式化。适合于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动态新闻
例:“武汉•中国光谷”提案人获重奖(湖北电台2001年11月8日首播)
(导语)催生“武汉•中国光谷”的提案人——13位全国政协委员,今天上午受到武汉市委、市政府的重奖。第一提案人许其贞获奖5万元,其他12位提案人分别获得1万到2万元奖励。
(正文)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盛树仁在颁奖会上说,“重奖一件提案这在人民政协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时间顺序结构:导语之后,主体根据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层次,展示事件的进程,这种结构保持了新闻事实原貌和进展的完整性,行文自然,线索清楚,符合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不足之处在于最重要的事实在报道中间或结尾,容易被淹没。
画面: 街景1、2 市容人员在街上检查
清洁工扫地 市容人检查行人 小饭店收起幌子等。工作人员在一门上贴封条
检查团市内街头行走所列地名在检查时一个个干净的画面。
检查团在街头行走,检查团在开会镜头
工地乱堆放、摊区市场、公园门口混乱肮脏、车辆乱停、垃圾站垃圾遍地、广场上洗车脏水乱流。
整屏字幕: 检查团走了城市卫生呢
解说:
全国城市卫生检查团从9月13日起对××市城市卫生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团到来前夕××市紧急行动起来。清理街道,清除闲杂人员,关闭有碍观瞻的小饭店,查封卫生不合格单位等。
9月13日××市以美丽清洁的城市风貌迎来了检查团。记者到省京剧院工地、仁和食品摊区、河沟区、司徒街垃圾站、××街广场、儿童公园西门拍下了一组镜头。
全国城市卫生检查团在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检查后,对××市卫生状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昨天离开××市。
今天当记者再次来到检查团曾经驻足、查看过、记者拍下镜头的地方时,“新貌换旧颜”。这里的一组镜头同样拍摄于省京剧院工地、仁和食品摊区、河沟区、司徒街垃圾站、××街广场、儿童公园西门。
逻辑关系结构:导语之后,主体部分根据事物的内在逻辑或问题的逻辑性来组织材料、安排层次。主体可依据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对比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或主从关系等安排层次段落,表现事实。
金字塔式结构:报道将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放在最后,按照新闻事件的发生顺序或事件的因果关系等来安排组织材料。适用于趣味性或反常性较强的题材,具有悬念感。
结尾:为了深化新闻主题、强化新闻价值或扩大消息的信息容量,根据新闻内容写作的消息的收结部分。它通常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广播电视消息的结尾宜紧扣新闻事实,忌套话空话;宜增添新闻信息,忌同义反复;宜启发诱导,忌生硬说教,强加于人;宜精粹有力,忌拖泥带水、絮絮叨叨。
(四)广播电视新闻专题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的特点:广播电视新闻专题是运用广播或电视手段,深入、具体、详尽地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受众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其特点是:
(1)主题开掘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2)用形象说话:在用事实说话的基础上,捕捉能够更容易被受众感知的形象材料,通过个别来反映一般。体现事物本质的倾向、观点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使受众在形象中满足对事实认知的需要和情感渲泻的需要;
(3)表达方式多样化:可以有恰当的描写、抒情和议论,并大量使用其它的符号手段,如音乐、音响、特效等等。
新闻专题的表达手段:广播专题可同时调动同期声、解说、录音资料、音乐等手段,以对播、交谈、问答或听众参予的方式播出;电视新闻传播的表达手段,包括诉诸于视觉的手段,如活动画面、照片、图片、动画、字幕、特技等,诉诸于听觉的手段,如同期声、解说、录音资料、音乐等。在新闻专题中适当采用这些手段,与内容协调,起到烘托内容、激发受众情感、引起共鸣的作用。
主题:指作者经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通过对素材的提炼和组织,所表达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或一种思想观念。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是新闻报道的事实所体现的中心思想。
新闻专题类节目主题的特点:(1)主题的深刻性:不仅审视事实的新闻价值,尤其注意从反映社会脉搏和时代精神的高度来选择题材、提炼主题;(2)主题的针对性: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针对宏观实际及人们的思想认识实际立意;(3)主题的倾向性:专题类节目的主题应旗帜鲜明、是非分明,让受众收看或收听后获得明确的理解和领会;(4)主题的启发性:新闻专题报道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某一人物或事物的详尽反映及透彻分析,回应宏观实际的需要,实现以典型带动全局,或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舆论效果。
开掘主题:(1)全局意识:在社会坐标中定位事实的意义;(2)纵深意识:在历史的逻辑中寻求事实的意义;(3)时代意识:紧扣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方向。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常用结构: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和递进式结构。
纵式结构:按新闻事实发生、发展时间顺序组合和编排材料的一种结构形式。
横式结构:按照新闻事实的内在性质的区别联系,或以多侧面拼接的形式来安排新闻素材。横式结构又分为同时异空结构和多侧面拼接结构。
递进式结构:透过现象层层深入到事实背后,步步深入,环环递进,从现象到本质的结构。
(五)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指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面对话筒或镜头,采访现场有关人员,解说现场实况,直接交代、播报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是最能发挥广播、电视的特长与优势的报道形式之一。
现场报道的特点:(1)立足新闻现场:即一切以现场发生了什么为核心,虽然不排除现场以外的材料,但务必坚持以现场发生的事实为主;(2)感染力强:伴随现场声音或画面,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3)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现场报道对现场的信息进行了加工和梳理,使信息更加有序化、浓缩化,并通过记者报道提供一些录音机或摄像机不能直接记录的信息。
现场报道的题材选择:(1)现场时间、空间相对集中:记者能在一定时间里,通过自己在现场的采访和报道活动,展现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来龙去脉;(2)记者能以恰当的角色进入现场:记者以目击者、参与者等身份在现场作报道,可以增强报道的可信性和感染力;(3)现场是正在进行时的:现场充满悬念和未知,记者的采访报道正在向未知取材,并向观众展现这个过程;(4)内容较单
一、现场事态发生发展的进程对观众具有吸引力的事件性新闻题材更为适合;(5)现场有丰富的同期声或环境声等音响资源。
现场报道的结构:(1)线索单一的时序结构:按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记者的叙事与事件的客观进程一致,便于受众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2)导引结构:由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概况作简要介绍,唤起受众的兴趣,再把报道内容转到现场事态,进一步在现场挖掘新闻事件。
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广播电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的报道。报道以时间为顺序,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进程而展开。
连续报道的特点:(1)连续性:报道对象事态本身的连续性决定了各次报道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内容承上启下连续、衔接,呈线性的分布,各次报道之间的顺序不能任意变动;(2)时效性:在事态进展过程中进行报道,时间跨度小,每次报道都应有新的依据;(3)完整性:连续报道从事件发生到追踪到结束,应是有头有尾完整的。
连续报道采写的基本要求:(1)新闻依据的不断添加和变动:每次报道都是新闻事件的刚刚发生的最新进展和动向,分段、分层地将事件发展中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传播给受众;(2)递进式报道的方式:各报道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地逐步递进,最终完成整个报道;(3)节奏把握:对同一新闻作多次报道和多单元集合,造成一定的舆论强势,当新闻进展较快,可增加报道密度,反之,则减少,形成良好的节奏。
系列报道: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成组的报道。多个独立报道没有外在的连续,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下,以求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有一定深度的报道。
系列报道的特点:(1)集中性:围绕同一主题来进行,主题集中不分散;(2)广博性:多角度、多侧面围绕同一主题反映各方面的情况,内容广博,信息量大;(3)深刻性:系列报道题材多为题材重要重大的非事件性新闻,通过系列组合报道,深入揭示主题,具有深刻性。
系列报道采写的基本要求:(1)精心设计系列:从整体目标出发去选择每条新闻的组合排列,同时注意每条新闻的信息量、报道水平,使单条新闻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整体报道的综合效应;(2)立体开拓:在总主题的统帅下,每条新闻作纵向、横向开拓,使整体报道立体化;(3)以小见大:选择具体事实表现宏观主题,令受众可感、可知。
现场直播:与新闻事件或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利用广播电视专用设备直接从现场播出的广播或电视形式。与事件保持同步,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反映事件或活动的全过程;主要运用现场的画面或音响,加上记者客观的描述,带给受众置身现场、亲与其事的感受。是一种时效最快、感受效果最真切的广播或电视形式。
第三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第一章
一
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二
新闻评论新闻性的内涵是什么?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是强烈的时效性、评论对象的特定性和直接的针对性三者的统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体现新闻评论的新闻性特征的实质,体现新闻评论从当前的实际出发、为当前实际服务的方向;它们虽然各有侧重,却都是新闻性不可或缺的内涵。三
新闻评论为什么要强调时效性这一原则?
时效性有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侧面:一为时间,讲究尽可能缩短新闻作品与所反映的新闻事实之间的时间差,以最快的速度反应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一为时机,即强调因时应势,增强对宏观实际的影响,而不单纯争一时之快慢。时效性的这两个侧面,一则注重绝对时间,一则讲究相对时间,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新闻评论特别是那些因特定新闻事件而发的评论,赢得时间往往意味着赢得主动权。忽视时间这一因素,则可能是评论成为“马后炮“,削弱以至于完全丧失存在的价值。四
新闻评论的针对性与一般论说文、政论文有什么不同?
1、它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社会实践的使命,以随时分析社会普遍关注的事物、提供切合实际的见解为己任。
2、它的注意重点总是集中在当前的社会现实,尤其是那些关系全局、亟待解决或急需唤起人们注意的问题上。
3、它无论采取哪种论述方式,都以便于受众理解和接受、有利于促进事物向预期的目标转化或发展为目的,力求收到“举一反三”的社会效果。
所以,作为新闻评论新闻性内涵之一的直接针对性,主要强调的是“直接”,直接针对宏观实际、针对社会关注焦点、针对受众的疑难,而不像一般论说文、政论文的针对性那么宽泛。
五
新闻评论政论性的作用?
新闻评论的政论性,就是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阐明对于所论述事物的看法。起作用在于:
首先,如果说新闻性是新闻评论选择、处理内容的主要依据,那么,政论性则影响甚至决定着它的内容表达,包括一篇评论的整体布局以至于表达方式和方法。
其次,如果说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政论文的分水岭,那么,政论性就是它不同于其他新闻体裁的基本界限了。六
新闻评论政论性的特点?
(一)明确阐述对于事物——评论对象的看法
(二)以说理为主要手段
(三)着重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有关问题(政论性的核心)七
简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新闻评论:⑴阐述对于事物的看法,本质上属于主观认识
⑵主要诉诸说理,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合乎逻辑
⑶强调说服力,要求正确、中肯地分析事物,揭示事物本质
⑷注重通过由表及里、由浅而深的分析,引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性认识,启发人们作“举一反三”的思考和联想。
新闻报道:⑴尊重事物本来的面目,本质上属于客观的反映
⑵主要运用叙述、描写手段,要求诸“要素”完备、明白、确切
⑶重视可信性,要求事实真实、准确,符合事物的实际
⑷着眼于利用具体事实再现事物的状态及其来龙去脉,引导人们透过事实认识整个事物。
第二章
八
新闻评论三要素的关系
新闻评论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新闻评论的论点,概括对于所论述的事物或问题的看法。它表述某种思想、观点、简介、主张,回答“什么”、“怎么样”、“怎么办”之类的问题。论点从一定的立场、世界观出发分析评论对象及其周围事物的产物。
新闻评论的论据,是用来证明或说明论点理由和事实的总称。新闻评论的论证,指用论据证明和说明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
三者关系:① 论点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论据提供支持论点的理由和事实。论证表现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贯穿于整个论述过程之中。
② 论点表述对事物的主观看法,属于观念形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论据都出于客观存在,都是具体甚至生动的,论点和论据既以各自抽象性和具体性相互区别,有因之相互为用。
③ 三要素尽管有上述种种区别,但都是评论的必要构成因素。论点作为评论的中枢神经,固然出于支配地位,但也依赖于论证和论据。
九 论点有哪些类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类型 论点按在评论中所处的地位,通常分为总论点和分论点。
总论点也称中心论点,在评论中处于主导地位、支配地位;分论点又称子论点,它是由总论点派生的,在评论中承担着体现和支持总论点的任务。
关系 论点间的关系包括总论点和分论点,以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评论的总论点统帅分论点,有的表现为主从关系有的表现为因果关系。其中,主从关系是恒定的,总论点永远处于主导地位,分论点总是处于从属地位;因果关系是非恒定关系,因果关系不改变二者统帅和被统帅的关系。
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在同一层次里,通常表现为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在存在多层次分论点的评论中,上下层次分论点之间,则形成另一种主从关系或因果关系。
十 新闻评论对于论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新闻评论的论点要具备正确、鲜明、中肯、新颖、隽永。
①正确、鲜明,即相对于荒谬、悖理和吞吞吐吐、模棱两可而言的。
②中肯是以正确为前提,是在正确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力求论点切中要害,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或问题实质。
③新颖就是“言人之所不能言”,要求蕴含非同寻常的见解。
④隽永就是耐人寻味、发人深思。隽永的论点大多是规律性认识的概括,因此能够启发人们思考和联想,具有举一反三的内在力量。
十一
论据的种类
①理论性论据。又称理性论据,是人类认识自然、人是社会的结晶,是经过实践检验或理论证明、并为人们接受了的规律性认识,包括思想、观点、社会准则等等
②事实性论据。是用来证明和说明论点的具体材料的总称。新闻评论中的事实性论据,主要是现实中存在的客观事实(包括典型事例和概括性材料),以及知识性材料和有根据的假设性材料。十二
论证的方式方法
(一)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这是按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划分的两种对应的论证方式。
所谓直接论证,就是用论据直接证实自己的观点,或证伪论敌的论点。
间接论证与直接论证相对应,它或者通过否定对立的观点,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称间接证实;或者通过证明与错误论点相反的论点是正确的,达到推翻错误观点的目的,称间接证伪。
(二)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这是根据论证时运用的逻辑推理方式划分的两种论证方式。
演绎论证是运用演绎推理的论证方式。它从已经公认或者已经证明的论断出发,经过一定的推理程序,证明和说明尚未形成共识的论点,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方式。
归纳论证是运用归纳推理的论证方式,它循着从特殊到一般的方向进行推理。归纳论证以个别的事物或问题为推理依据,运用时要讲究概率,注意排除偶然的,孤立的,表面的东西,坚持从事物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十三 论证的方法有哪些?
1、例证法。用具体事例证明和说明论点,是新闻评论最常用的论证方法。
2、引证法。用已被确认的思想、观点证明和说明尚待确认的论点。
3、喻证法。即运用比喻论证论点的方法。
4、比较法。是通过事物之间的比较论证论点。
5、演绎法和归纳法。即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论证方法论证论点。
6、反证法和选言法。是进行间接论证常用的方法。
十四
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
分为不署名评论与署名评论两大类。
(一)不署名评论,意味着以编辑部的名义发表意见和看法。包括:
1社论-本台评论——这是报纸、电台、电视台的最高规格的评论,通常用来论述重大的、全局性的新闻事件和问题。
2评论员文章——规格仅次于社论或本台评论的评论类型。它所论述的问题虽然也是重要的、人们普遍关心的,但问题本身一般带有局部的性质,如地区性或部门性问题。
3短评——这是一种轻型评论。短评的对象一般不是整个事件或问题,而是事件或问题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某一侧面、某一层次,甚至是某一点;有时也被用来解剖某种具体观点,或工作、思想、行为中的某种倾向。
4编者按和编后——在不署名的评论中,这是最简短最轻便也是最低规格的类型。编者按有两种,一种是介绍性的;一种是议论性的。编后的规格相当于编者按,因放在新闻报道或其他文章后面而得名。
(二)署名评论,是以个人的名义发表意见的评论类型,目前主要有记者述评和署名短论两种。
1记者述评——又称新闻述评,实际上是从述评衍化而来的评论形式。这种述评形式多数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论题切近客观实际,而且较多采用夹叙夹议的论述方式,经常被用来论述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2署名短评——多数属于专栏评论。作者面宽,一般具有短小精悍,平易近人的特点。第三章
十五
现代报纸的“四大件”
所谓“四大件”,指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它们被认为是现代报纸的基本组织部分。十六
电子媒介的听众和观众的基本状况
1、由于较少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听众和观众的绝对数量多;
2、按接受能力划分的层次多,在成年人中至少多文盲,半文盲这么两个受众群体;
3、整体的平均接受能力,低于报纸的读者;
4、多数听力和观众处于半接收状态;
5、在同一时间里一般只能选择一种媒介,不像报纸读者那样可以边读边听。十七
新闻评论的体裁特征
新闻评论有两个基本体裁特征——新闻性和政论性;新闻性关系着内容选择,政论性关系着内容表达。
十八
广播评论当今发展的整体状态
1、开始成为新闻广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还未达到不可或缺的程度,没有形成健全、严密的评论体制。
2、开始注意适应广播的传播方式,但还没有完全摆脱报刊评论表达方式的束缚。
3、初步形成某些表现特点,但还未完善、成熟。
4、开始重视对个性特征的探索,但还不完全自觉,多数仍停留在经验的层次。十九
概括广播体裁的风格特点并加以说明 广播体裁的风格特点是“短、浅、软”
1、“短”指短小精悍,文章篇幅短并且言之有物。可采用省文和省意两种方法。
2、“浅”就是深入浅出,浅显易懂。“浅出”要着重把握两个相联系的方面:
(1)适当控制内容的抽象程度
(2)尽可能为听众提供理解抽象内容的条件,方法有三:
① 稀释抽象内容
② 适当还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③ 恰当运用“正-反-合”说理方法
3、“软”指轻松、风趣。就是讲究宣传策略、宣传方式和方法,争取更好的宣传效果。
方法有4点:①摆正与听众的关系,以地位平等的同志、朋友的身份面向听众;
②设身处地的为听众着想,捕捉他们关心的问题,及时为他们排难、解惑、释疑;
③重在启发、引导思考,而不是代替思考或把简单的结论塞给听众;
④照顾多数听众的接受习惯,尽可能用他们熟悉的材料、方法和喜听乐闻的方式说。
二十从体裁的角度分析电视评论的基本特点
1.声画兼备。电视评论是综合运用画面、字幕、实况音响(同期声)和论述语言的新闻评论 2.视听结合。视听结合作为电视评论的另一基本特点,是从感知通道的角度说的。
3.双线互补。电视同时运用声音和图像、诉诸听觉和视觉,它是声音线和图像线双线并行的线性传播
二十一
电视评论声画互补特点的表现方式 1.声画合一
即声音和画面直接结合,共同为表达同一内容服务。2.声画对位
指声音与画面围绕同一政论性内容,在各自发挥自身的表现功能的基础上,互相配合,共同为实现说理目标服务
二十二
画面、同期声、字幕运用的说明 1.画面
画面可以直接再现事物、场景以及记录其发生、发展过程,给与人们仿佛亲自面对事物、身临其境之类的感受。原则:
(1)坚持为说理服务的原则(2)恰当处理同语言的关系(3)善于调动各种表现技法和编排手段,加强画面自身的论辩能力 2.同期声
同期声是与画面同步出现的各种声音,包括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谈话、人物的讲话和现场的各种实况音响。作用:
(1)增强真实感、可信性
(2)渲染气氛,增强现场感和感染力 3.字幕
字幕指根据内容需要,在后期制作时,运用电子技术叠加在画面上的文字 作用:1)提示、强调作用。
2)补充、说明作用。
画面、同期声和字幕都是电视评论独具的表现手段。要恰当运用这些手段,发挥其综合优势,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一切以充分体现立论,为深入浅出地说理服务的原则(2)双线互补原则
(3)以论述语言为主导的原则
二十三
广播、电视评论完善和发展个性的途径
1、适应受众的广泛性。广播、电视评论可以拥有十分广泛的受众,其拥有受众的数量取决于其满足受众需求的程度,和适应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习惯的程度。
2、正视内容的选择性。内容选择有两种:一是基于需要的选择,即从一定的意图出发,在权衡利害得失、轻重缓急的基础上,确定评论什么或如何评论;一是基于可能的选择,这是从媒介和体裁能否胜任出发的选择。
3、探索形式的特殊性。要从评论的具体类型和结构、语言等各方面进行探索。
二十四
树立面向基层受众的观念,将促进广播、电视评论从内容到形式发生哪些变化? 1.扩大评论领域,更加注意研究实际,尽可能捕捉和论述现实社会生活中与受众休戚相关的问题
2.调整评论视角,尽量从多数群众关心的,易于理解的角度阐述有关问题,促使评论角度多样化
3.摆正与受众的关系,以平等的态度面对受众,增强评论的贴近性和亲切感,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指手划脚
4.改进说理的方式方法,以多数受众熟悉的材料、易懂的语言和平易近人、促膝谈心的口吻说理
5.从关心播出效果出发,从整体上为受众创造更方便的接收条件,包括在评论中作必要的交代、说明、解释,以及在节目安排、节目预告、内容提要和播音方面提供收听方便 第四章
二十五
广播、电视评论的特殊形式 谈话体评论(包括广播谈话&电视谈话)、评论员评论、录音评论、图像评论(电视评论的具体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类:口播评论&视听结合的图像评论)二十六
何谓“类交流”?(广播谈话的灵魂)
作为谈话体评论,与听众保持一定程度的思想和情感的联系或沟通,仿佛直接面对着观众、说服他们接受某种间接和主张,回答他们的以南,或者与他们商讨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类交流”。
广播谈话的类交流是相对于日常谈话的直接交流说的。类交流是广播谈话的根本特点,也是广播谈话区别于其他广播评论的主要界限。
二十七
按电视的播出方式,电视谈话可分为几种?
1、谈话者出图像,直接面向观众发表谈话。
2、由播音员播诵的,以个人名义发表的谈话。二十八
什么是评论员评论?它拥有哪些优势?
“评论员评论”指由评论员自己播讲的评论,是与由播音员播诵的评论相对应的评论形式。其优势在于:
1、用评论员个人的名义,便于处理某些以本台名义不容易处理好的论题,也有利于缩短评论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2、评论员自己播讲,有利于改善广播评论的文风,把文字表达方式与播讲方式统一起来,使广播评论更加富于广播特点。
3、播讲风格多样化,这不仅将增强评论的社会效果,而且将促使广播论坛进一步活跃,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二十九
“评论员评论”与广播谈话的关系
这两种评论形式,是按照两种标准划分的,它们既不相互排斥,也不能直接等同起来。“评论员评论”是按播出方式划分的;评论员自己播讲的,可以是谈话体评论,也可以是非谈话体评论的作品,其中界限在于是不是形成类交流,是不是带有双向传播的色彩。广播谈话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只要能够保持文体特征,体现出其中的类交流,由评论员或由播音员播讲,其实都无不可。三十
录音评论
“录音评论”是指运用来自评论客体的音响的广播评论。三十一 音响的局险些有哪些?
①音响只是事实的一部分,不能不依附于事实,不能不靠叙述的补充
②音响的倾向性往往不明显
③某些暴露性音响,处理不好可能影响收听效果,甚至产生副作用 三十二 怎样恰当运用音响
1、音响应成为评论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物
2、评论中的音响往往只是事实的一部分,一般不能成为完整的论据,不能代替论据的语言表述
三十三 图像评论
图像评论,是与口播评论相对而言的,以声像兼备、视听结合为特点的电视评论类型。三十四 图像评论中文字稿和画面的特殊要求
文字稿
1、揭示画面内涵,引申、深化画面内容
2、补充画面,交代画面无法说明的内容
3、恰当保留听觉空白,给观众留出观看画面和理解政论性内容的时间
画面
1、明确
2、丰满
3、生动 第五章
三十五
选题
广义的选题,指一个新闻单位在一个时期内重点评论什么,一般以计划的心事出现,称选题计划。选题计划是特定时期宣传思想的集中体现。
狭义的选题又称论题,它规定一篇评论的评论对象和论述范围。狭义的选题受选题计划的支配,但也常适应实际需要而确定。三十六
立论
新闻评论的立论,指一篇评论作品的中心思想和基调。三十七
选题和立论的思维过程 选题
1、重要性筛选
2、必要性筛选
3、可行性和可能性筛选 立论
1、形成深度认识
2、确定立论角度
3、控制理论高度 三十八
选题的共同点
(一)选题目标
新闻评论以论题切合客观实际,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为追求目标。所谓现实意义,标准有三:
1、论题所接触到的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而非主观臆造的
2、是与当前社会的注意重心(主要矛盾)方向一致,而非逆向的问题
3、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而非只有少数人感兴趣的
(二)选题的根据
1、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和指示
2、地方党委和政府提供的情况和意见
3、从主管部门了解到的情况和意见
4、记者提出的报道题目和线索
5、读者来信反映的情况
(三)基本要求
1、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精神
2、与时代、社会的脉搏相吻合,与党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的注意重心保持一致的方向
3、从大局、全局出发,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4、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或能够引起他们的关心
5、有一定的新鲜度和启发性
三十九
简述广播、电视下评论在选题方面的“四长四短”
1、长于小,短于大。这里的大小,指论题的角度和论述范围,而不是意义和重要程度。
2、长于广,短于专。“广”指广大受众共同关心的论题;“专”指专业性、业务性强的论题。
3、长于动态型,短于长过程。
4、长于鼓励动,短于推理。这一“长”一“短”,反映了声音、图像符号的内在矛盾。四十
广播、电视评论特殊课题应注意的问题
在选题范围内,核心问题是设法改变那些不善于论述而又非论述不可的论题的题型。
1、坚持“从小处着手”
2、善于从群众的角度审视
3、密切注视事物发展、变化的转折点
四十一
广播、电视评论立论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是什么?
广播、电视评论的基本目标在于:求真求新。
(一)立论要求真戒妄
1、副客观事物之实。评论都有特定的评论对象,它们是客观、具体的。
2、副今天之实。要立足于当下,用今天的眼光观察事物、研究问题。
3、副受众之实。立论的基调——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要尽可能适应多数受众的接受能力。
(二)立论要求新弃庸
1、思想新
2、境界新
3、角度新 四十二
广播、电视评论立论的特殊性是什么?
1、焦点尽可能集中些
2、角度更加讲究些
3、调子适当节制些
四十三
广播、电视评论立论角度选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1、评论的性质(着眼于倡导或是批评)和论题的类型
2、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以及所处地位和覆盖范围
3、受众的关注重点、思维习惯和接受心理 *第六章
*
一、如何恰当处理理、事、情的关系 首先,重视以事明理 1 按说理的需要剪裁事实 2 顺说理的方向叙事 3 为强化说理配置材料 其次,善于以情化理 *
二、说理的基本原则
(一)围绕理论说理的原则 1 务必少而精当 2 力求顺乎思路
(二)说理要看对象的原则 1 看受众的需要 看听众的接受能力 3 看听众的接受习惯
*
三、夹叙夹议的基本类型和写作要求 基本类型
1、以说理为主干的夹叙夹议,按道理的逻辑层次组织材料。
2、以叙事为主干的夹叙夹议,按照事实的客观逻辑划分和组织说理层次。写作要求 叙、议穿插要恰当 2 叙、议结合要紧密
第四篇: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新闻和新闻事业
一、新闻的起源与本源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事实第一性和新闻第二性
(辨析题:事实与新闻的关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要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事实和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防止主观主义、歪曲事实、制造假新闻。)
二、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公认的、具有权威地位的定义。)
新闻定义的内涵(必须依据事实;内容上具有新意;公开报道和传播;时间上讲求时效)
三、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真实的具体要求与本质要求(具体:
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引用的材料准确可靠;背景材料完全真实、全面、客观、实事求是。本质:
1、全面、完整、深刻,力求从事实的整体和联系上反映事物内在规律;
2、注意代表和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本质,对新闻事实的解释和评论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就必须客观、公正、有立场
当前新闻真实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论述题: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让防止新闻失实。
1、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基本要求、本质要求;
2、新闻失实的表现;
3、怎样防止新闻失实。)
四、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含义
新闻价值的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与综合性
新闻价值取向
五、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特点:快捷、准确、灵活)
新闻敏感的主要表现(及时发现新闻线索;准确判断新闻价值;预测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
六、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1、社会条件:生产力发展带来社会对新闻的需求;物质条件:科学技术和文化进步提供了物质条件)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导致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阶段(集权主义、自由主义、集团垄断、社会主义)
七、新闻事业的性质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特点: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反映社会生活迅速、范围广、影响大;通过新闻手段来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
新闻事业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
新闻事业的产业属性
八、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新闻事业社会功能的含义
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是新闻事业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刊播广告、服务社会的功能
九、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的基本含义(英国政治家、诗人约翰·弥尔顿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
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实质(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垄断竞争;不损害资产阶级利益;受资本主义全面控制)
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自由的主要观点(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十、当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
地球村(加拿大麦克卢汉“重新部落化”)
数字鸿沟
多媒体
互联网
世界主要跨国传媒集团(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美国维亚康姆、贝塔斯曼、新闻集团)
具有国际影响的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英国路透社、法国新闻社、美国联合通讯社、合众国际社、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半岛电视台)
几种主要新闻理论(媒介规范理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发展新闻理论)
国际信息交流、信息霸权、国家信息安全和民族文化保护(信息霸权的表现:文化殖民主义、话语霸权
第二部分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和工作原则
A基本方针(“三为”方针;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B工作原则(党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台办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
一、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根本原则—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重要责任—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基本方针—“三为”方针;基本原则—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重要保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二、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精髓是党性原则: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
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简答题)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
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能否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检验新闻工作党性的重要标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同时做好错误舆论的转化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实施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根本的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首要地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必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必须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四、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含义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社会调节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制衡功能;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
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
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五、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养;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突出宣传重点,把握政治方向;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思;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
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打好群众观点根底;打好知识根底;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六、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新闻手段
客观报道
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三贴近”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八、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九、文艺宣传方针政策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艺工作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十、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新闻工作的讲话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4月,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1948年9月,谈到群众路线和新闻记者的素质)
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50年5月,要办好地方报纸,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邓小平关于“党的报刊,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的论述(1980年1月《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舆论引导“祸福说”)
胡锦涛在200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强调了“三贴近”)
第三部分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一、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新闻职业与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广义上讲,是指以采集、制作、传播新闻信息及其相关活动为专门职业的工作人员。从狭义上讲,则是指从事新闻采编一线的人员。其范围包括:新闻信息采编的业务人员;新闻产品的技术处理人员;新闻产品的发行推销人员;新闻教育和叙述研究人员;新闻传播的管理人员。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1是能够及时、敏锐的反映社会和时局的变化;2是新闻工作以全社会为其工作对象;也以全社会为其服务对象,新闻工作者能够与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保持着十分广泛的联系;3是新闻工作者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具有很强的政治洞察力,作为喉舌、工具具有很强的政治信;4是新闻媒介在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方面具有权威性,新闻工作者最为舆论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被称为“社会公正的法官”;5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是一种快节奏、高强度的创造性劳动;6是新闻工作者往往是在事后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所发生的时间报道出去,是新闻工作者所反映的生活会同复杂的实际生活产生一定的距离,因而新闻职业具有浮光掠影的弱点。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饿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也是社会对新闻共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新闻工作者的四项职业修养:政治上的要求高,讲党性,讲政治,把政治坚定性、政治洞察力和政治责任感作为第一位的修养;社会活动能力强;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开阔眼界;勤于学习,强化创新意识,做一个有思想、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具有自觉意识和良好的适应能力,树立公仆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简述新闻真实性的含义。答:(1)新闻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反映内容,反映结果符合实际。(2)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包括具体真实和本质真实两个方面。(3)具体真实是新闻真实性最起码的要求,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4)本质真实是指新闻报道要反映出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新闻报道不能仅仅要求所报道事物的表面的、现象的真实,而应当尽可能做到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即应力求做到对所报道事物的整体上的、宏观上和本质上的把握。.简述范长江的新闻活动。答:(1)范长江是我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2)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弊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3)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范长江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塞上行》。(4)1938年3月范长江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
年新闻记者学会”。解放战争时期范长江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负责中央宣传工作。建国后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简述当前国际信息交流的特点。答:(1)西方强势继续以一种全方位的形式得到体现,非西方国际信息流将逐步壮大,但还无法与西方抗衡;(2)国际信息流的影响力日趋多元化;(3)国际信息传播的基本运作模式趋向市场化和娱乐化;(4)国际信息传播在战争时期仍会表现出政治化倾向。简述电视影像的基本特征。答:(1)再现性的本质特征;(2)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3)声像一体的信息形式;(4)限定性显示空间;(5)感性的符号形式;(6)鼓励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简述正确开展舆论监督的原则。答:(1)舆论监督是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进行的监督。(2)开展舆论监督要重视建设性监督。(3)开展舆论监督要注意监督的科学性。(4)舆论监督要遵纪守法。.简述《向导》的创办情况。答:(1)《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份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是一本16开的政治时事评论周刊。(2)《向导》是在陈独秀领导下出版的。蔡和森长期担任主编,瞿秋白、彭述之先后继任主编。(3)《向导》集中全力宣传阐释中共“二大”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统一战线政策,批驳与此对立的敌对宣传和改良主义主张。它用大量典型报道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分析,揭露各国帝国主义竞相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操纵军阀内战,压榨中国人民的真相;揭露各派军阀依附帝国主义,以“武力统一”或“联省自治”为旗号,争权夺利,祸国殃民的黑暗统治。.简述发展新闻理论的主张。答:(1)第三世界国家的大众传播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本任务,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2)媒介的自由伴随着相应的责任;(3)在传播内容上,要优先传播本国文化,优先使用本民族语言;(4)在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应优先发展与地理、政治和文化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5)在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利害问题上,国家有权对传播媒介进行检查、干预、限制乃至实行直接管辖;(6)在跨国传播和全球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提出“信息主权”的口号,并从制度上采取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措施,加强对外来信息的自主管理。.简述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稿的关系。答:(1)广播新闻中解说词通常起到叙述事实、说明音响、补充音响、概括提示音响、连缀音响组成报道的作用。(2)在节目中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写解说词的时候要兼顾音响内容,解说要合理安排、结构音响,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3)音响报道要充分发挥音响的作用,用音响直接表达报道的主题。(4)文字要对音响作必要的说明和补充。凡能用音响表现的,就不要用文字,凡音响已经表达清楚的,文字就不要再重复。
第五篇:广播电视新闻作业
人文藝術學院三年級胡珊珊
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
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是首家提供免費無線電視廣播的公司。其屬下有2套廣播電臺節目及3套電視頻道,其中有“澳門電視臺”(即中文台,每天僅播出15小時)、“澳視高清台”、“澳廣視葡文台”,以及24小時廣播的漢語電臺、葡萄牙語電臺。澳廣視原名“澳門廣播電視公司”。
現狀:
廣播電臺
澳門電臺中文頻道:該頻道的頻率為FM100.7,全日24小時漢語廣播。節目編排模式與香港的電臺類似,諸如早上“Phone In”節目,《整點新聞》及《詳盡新聞報導》、清談節目與深宵時段之DJ播歌節目,另還有特備節目如直播賽車、除夕倒數活動、與政府部門(例如澳門)、宗教團體(如過去的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現在的澳門佛教青年中心)合辦節目。2001年開始推出網上直播。
澳門電臺葡文頻道:葡萄牙語廣播,廣播自辦節目時間為星期一至五的7:00——20:00、星期六日的8:00——20:00,其餘時間直接轉播“葡萄牙廣播電臺第一頻道”(Antena 1 de Rádio Difusao Portuguesa)的節目。每天播出9節新聞,2節體育新聞。葡文頻道已於2009年起開設網上直播。
電視頻道
“澳門電視臺”(Television of Macao,Televisao de Macau):前稱“澳廣視中文台”,是免費漢語標清頻道,於1984年5月13日啟播,2007年4月1日更名為澳門電視臺。澳門電視臺除新聞等少數自製節目外,基本上以直播賽事、外購電影、電視劇(多為香港無線電視的一些港劇與連續劇以及外國劇集)、資訊節目及少量卡通片為主,亦有部分內地電視節目與佛教節目;而電臺節目主持人亦常在電視臺節目上出現,甚至擔任電視臺播出之外購卡通片配音。
“葡文台”(Canal Macau,Channel Macao,澳門頻道):是免費葡萄牙語頻道,於1984年5月13日啟播,當時該頻道交互播放中文及葡文節目,直至1990年被分拆為“澳廣視中文台”和“澳廣視葡文台”為止。
“澳視高清台”(HD TDM):2008年年中開始詴播,是免費漢語高清頻道。此頻道的大部份節目和作同步播放,而該台亦將會逐漸成為一條獨立的新頻道。然而這樣的高清頻道可謂有名無實,因為澳門本身市場狹小,導致澳廣視未能儘快購買高清設備及招聘高清製作人才。至目前為止,其播放品質甚差,更有人投訴“其放映質素差於播放”。
澳廣視數碼電視
2009年3月25日,澳廣視行政總裁江濠生表示,全新的數碼地面廣播頻道——澳視生活台、澳視體育台,預計會在2009年10月啟播。而目前澳視高清台是否已經啟播了,還是處於詴播階段,此仍然較為含糊(因澳視高清台從上年發射訊號之今並沒有標示出詴播的提示,而其公司亦從未提及過澳視高清台已經啟播)。
2008年3月25日,澳廣視官方宣佈,會在年內推出數碼地面電視廣播,計畫共有三個頻道,其中一個是澳視高清台,發射站計畫在旅遊塔。同年7月14日開始發射信號,使用498Mhz(UHF頻道24),與香港一樣使用中國標準DMB-TH制式及使用多載波。唯一不同的是,澳門電視臺的3個頻道視訊編碼均為
MPEG2,即只需要購置香港基本版解碼器,就能欣賞澳視高清的精彩節目,但基本版無法收看香港兩家電視臺(無線電視、亞洲電視)新增的標清及高清頻道[包括無線電視的翡翠二台(J2台)、互動新聞台、高清翡翠台和亞洲電視亞洲高清台],只收看到“原四台”(翡翠、明珠、本港、國際四台)及澳門三台。同年9月24日澳廣視宣佈2009年年底會增設多三個數碼地面電視的標清節目(體育台、生活台及轉播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另外未來可能會轉播香港的“原四台”。
目前澳廣視、無線電視、亞洲電視及深圳廣電數碼頻道的數碼訊號經公天自行接收後放進自家公天網路。已購置升級版機頂盒的澳門市民可自行重新搜台,內有漢語標清頻道“澳門電視臺”(902台)、漢語高清頻道“澳視高清台”(901台)及“葡文台”(903台)三條頻道。
另外,使用類比電視的澳門市民可自行重新搜台,會收到各公天公司將數碼新頻道轉化成類比訊號的頻道,包括無線電視的翡翠二台(J2台)、互動新聞台、高清翡翠台和亞洲電視亞洲高清台的模擬訊號,但是這些模擬訊號裏只有單聲道(MONO),不支持麗音廣播、漢字或英文的字幕、MHEG-5互動功能、EPG節目表等功能。此作為未有購置機頂盒而又想看新頻道的市民,提供臨時的過渡方案。高清電視頻道“澳視高清台”(901台),在畫質方面,根本無法與全高清畫質作比較,連標清畫面都不如,雖仍有改善的空間,但由於澳門市場狹小,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全澳類比電視訊號發射頻道及頻率
發射站 頻段 頻道
東望洋山 UHF 第30頻道
海蘭花園 UHF 第43頻道
路環保安部隊塔樓 UHF 第47頻道
氹仔保安部隊塔樓 UHF 第49頻道
嘉華閣 UHF 第60頻道
歷史:
澳門電視臺自成立以來,一直虧本經營。如1985年,澳門廣播電視公司的廣告費收入只有近500萬澳門元。而全年支出卻達4000萬澳門元。1989年1月後,澳門電視臺開始接受私人股份。成立了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由公司董事局管理電視臺。電視臺的廣告收入不斷增加,1989年的廣告收入已是1988年的4倍。但虧損局面仍未改觀。新電視臺發射塔於1990年7月正式啟用後,其發射範圍不僅澳門而且遠至香港。香港有1/3地區可以接受到澳門的節目。直播賽狗只限于中文頻道。由於繼續虧損,1991年達8千多萬澳門元,為節省開支,又於1991年中停止播出中文台的早晨及中午節目,並刪去“澳門開心夜”綜合節目。後來又恢復部分節目。
節目介紹:
直播節目
報導澳門政權移交直播、除夕倒數活動、特首施政報告、立法會答問大會、授勳儀式、大型體育運動
直播(如2005年東亞運動會、澳門龍舟邀請賽、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世界女子排球大獎賽(澳門站)、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等。
合作製作節目:
1996年開始跟內地鄰近城市如廣州舉辦電視節活動;在回歸後,澳廣視與內地各省簽署協議,分別為20多家省市電視臺合作製作30多屆“電視節”交流宣傳節目。與澳門理工學院合作播出澳門教育電視(已停播),90年代曾合作轉播賽狗、賽馬節目。
過去自製節目
《諮詢奉告》政府宣傳節目、《電腦新幹線》、《懷舊澳門街》、《識飲識食》、《鏡花緣》影友節目、《凡人曲》介紹澳門各行各業,《我們都是澳門人》等等,天氣報告(之前為新聞後由主播讀稿,近兩年成一小節目,模式與香港類似,由天氣小姐播報),節目監製為陸鋼。另外該台在80年代唯一製作的電視劇為《天網》(4集)。
自製節目
近年因為澳門發展之關係,向電視臺投放之廣告商愈多,減輕公司之虧損之下,電視臺在2006年起嘗詴以自製節目與重點外購節目為兩條主線開拓帄日晚間之收視。以星期一至五節目先後順序分別為:“八點半黃金劇場”──播出電視臺重點推出之外購劇
“十點半澳視縱橫”
財經雜誌
競健群英──自製體育新聞節目。
放眼世界
風火台
濠鏡拾遺
澳門小姐競選(1985年至1998年及2008年舉行的八屆選美活動,澳廣視中文台作現場直播,當時來說是電視臺最大的盛事)
新聞節目
每天19:00-19:45於澳門電視臺直播,是為澳門電視臺最高收視之節目(占全澳逾半人口收看),報導澳門當天新聞為主,部分澳門新聞可於播出結束後兩小時於網上重溫(另有13:30的一節午間新聞、21:15的一節新聞簡報與23:15的一節晚間新聞,而晚間新聞會在收台前整點重播一至兩次,另7:45及22:15有兩節普通話新聞)。葡文台則為20:30及24:00播出葡語新聞,23:00播出英語新聞。因其董事背景加上澳門政治生態之影響,除陳述政府觀點外,其新聞編采政策“自我審查”味道甚濃,報導手法近年頗受批評(當中以對2005年東亞運動會澳門代表隊升旗事件的處理手法攻擊最為猛烈);因其背景關係,對官方採訪一向受新聞局優待。但縱使如此從收視上來看,澳門居民還是較依賴此新聞節目來瞭解當天澳門的時事。現時新聞總監譚啟鴻、新聞及公共事務部總編輯羅崇雯,在過去也為該台新聞記者。而部分記者任職後亦投身於其他香港傳媒駐澳門記者,如早期之記者張志承(現為新報駐澳門記者)、林建誠(現為有線電視駐澳門記者)等;現為澳門大學社會及人文科學學院新聞與公共傳播課程主任林玉鳳、澳門廣告學會會長胡錦漢也曾為該台記者及主播。
澳广视经营状况
回归前
建立初期采取“公有公营”经营模式,但连年亏损(每年亏损9000万至1亿澳门元左右),并曾于1988年4月闹出贪污丑闻。1988年8月,因不堪负累改组为“公私合营”,并更改成今名,把注册资本5000万圆的49.5%股份售予五家财团,变成一家由公私合资且享有法人资格的不具名有限公司,希望以此提升管治质素却未果。根据1988年之合作协议,于1990年7月签定为期15年之专营合约。在1995年末之股东的资本比例如下:葡萄牙澳门当局占50.5%,当时为该公司主席何鸿燊名下之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占19.5%(后转售给政协委员吴立胜持有之新韵影视事业有限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占15%,时任该公司董事会副主席的澳门特首何厚铧占15%(后转售给信诚达有限公司)。
停播**
2002年8月13日,澳广视行政总裁江濠生在公司融资问题会议后表示由于私人股东没有支付公司亏损款项,澳广视已陷入财政崩溃情况,并面临停播倒闭。8月20日举行特别股东大会,要求三家私人股东先行分别支付300万澳门元以维持营运,解决办法在9月20日之特别股东大会上商讨,但最终也没有要得款项,只能由政府垫支该月款项200万圆。10月8日会议后何鸿燊表示澳广视的财政已非常困难,澳门特首何厚铧随即在10月11日表示政府作为主要股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定会支持澳广视营运,避免出现大震荡,当时虽曾有数家机构与澳广视接触并希望入股,但当这些机构看过账目和营运情况后都全部放弃。至2002年10月18日之股东大会上,由于两年来均没有如常未按股权比例支付股本金额之下(如南光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澳广视股份账面值3000万澳门元,但历年拖欠之款项已逾一亿澳门元),澳门特区把剩下之新韵有限公司、信诚达有限公司和亲中背景之南光集团有限公司的共49.5%澳广视股份先后收购,特区政府再次拥有绝大部分之澳广视股权(99.8%),其余0.2%则继续为其他公共机构拥有。行政总裁江濠生在10月18日表示,政府已承诺支付营运费用最少至2002年年底;至此财政问题暂时解决,停播**亦暂一段落,但亏蚀问题仍未解决。另2001年5月7日,经吴立胜主动安排下,香港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与吴签署协议,以1亿4280万港币收购澳广视51%股权,吴并兑现了当场交易之一张3000万元人民币之期票订金;双方及后签订两张补充协议把交易限期推迟至2002年6月30日前。龚按协议审查公司期间,发现到有不能解决的问题,2001年8月向吴要求索取与协议有关的必要资料、2002年4月至7月要求退订均未果,2002年8月入禀香港法院追讨订金,收购不成且诉讼至今未果。
稳定发展
2004年10月,特首何厚铧在“公营广播机构国际年会”中明确指出澳广视为澳门市民提供公营广播服务,显示澳广视已正式被政府定位为公营广播机构。2005年6月特区政府对澳广视重新修订《电视与声音广播批给合同》,将批给期限延长15年。现时行政总裁为江濠生,董事会主席为何鸿燊,副主席江濠生,董事陈致帄、白文浩、苏朝晖。由于澳门市场狭小,而且香港和广东省政府禁止澳广视讯号落地;加上香港的电视台长期对珠三角地区广播,在澳门亦形成惯性收视,节目质素难有提升之下,营运状况并不理想,未能自负盈亏之余并亏蚀连年,长期以澳门政府补贴资助营运;近年澳门经济环境转变,收视与广告稍微增加之下此现象亦见些微改善。澳广视在2005年年报亦表示,薪金相对于政府部门与新进之跨国公司仍偏低,因亏蚀有改善之下,在2005年4月1日,公司作出3.5%左右之一次加薪,并于6月开始实行“员工退休金计划”,以改善人员流失的情况,但2005年至年末仍录得5,630万元亏蚀(过去三的亏蚀金额如下:2002年为6870万元,2003年为6100万元,2004年为5980万元,相比过往几年为少)。2006年政府资助6500万澳门元,实际亏蚀5900万澳门元。2007年澳广视首次达到收支帄衡。
澳广视频道
广播电台
澳门电台中文频道:该频道的频率为FM100.7,全日24小时汉语广播。节目编排模式与香港的电台类似,诸如早上“Phone In”节目,《整点新闻》及《详尽新闻报道》、清谈节目与深宵时段之DJ播歌节目,另还有特备节目如直播赛车、除夕倒数活动、与政府部门(例如澳门廉政公署)、宗教团体(如过去的澳门教区社会传播中心、现在的澳门佛教青年中心)合办节目。2001年开始推出网上直播。澳门电台葡文频道:频率为FM98.0,葡萄牙语广播,广播自办节目时间为星期一至五的7:00——20:00、星期六日的8:00——20:00,其余时间直接转播“葡萄牙广播电台第一频道”(Antena 1 de Rádio Difusao Portuguesa)的节目。每天播出9节新闻,2节体育新闻。葡文频道已于2009年起开设网上直播。
电视频道
澳视澳门台(TDM Ou Mun):是免费汉语标清频道,于1984年5月13日启播,时称“澳广视中文台”。2007年4月1日更名为“澳门电视台”。2009年11月2日更名为“澳视澳门台”。澳视澳门台除新闻等少数自制节目外,基本上以直播体育赛事、外购电影、电视剧(多为香港无线电视的一些港剧与中央电视台连续剧如《刘罗锅》、《大宅门》、《雍正王朝》等以及外国剧集《人在江湖》及《色欲都市》)、资讯节目及少量卡通片为主,亦有部分内地电视节目与佛教节目;而电台节目主持人亦常在电视台节目上出现,甚至担任电视台播出之外购卡通片配音。澳视葡文台(Canal Macau,Channel Macao,澳门频道):是免费葡萄牙语频道,于1984年5月13日启播,当时该频道交互播放中文及葡文节目,直至1990年9月17日被分拆为“澳广视中文台”和“澳广视葡文台”为止。2009年11月2日更名为“澳视葡文台”。澳视高清台(HD TDM):2008年年中开始试播,是免费汉语高清频道。此频道的大部份节目和澳门电视台作同步播放,而该台亦将会逐渐成为一条独立的新频道。然而这样的高清频道可谓有名无实,因为澳门本身市场狭小,导致澳广视未能尽快购买高清设备及招聘高清制作人才。至目前为止,其播放质量甚差,更有人投诉“其放映质素差于播放VCD”。澳广视卫星电视频道-澳门(TDM-Macau Satéllite,TDM-Macau Satellite):前名为澳门卫视,于2009年10月1日开始启播,是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的第四条免费数码广播频道,透过亚洲五号卫星传送到多个地区。2009年11月2日开始,在澳广视网站的节目表中,该频道之名称已经更改为“澳门-MACAU”,就是为了与另一条同名电视频道“澳门卫视(MSTV)”区分开来。澳视体育台(TDM Desporto,TDM Sports),于2009年10月9日开始启播,是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五条免费数码广播频道,除直播一些体育赛事外,此频道一般于16时开播,翌日7时收台。澳视体育台主要都是直播或播出体育赛事为主,包括一些澳门和世界最新体坛盛事﹐直播的包括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澳门国际龙舟邀请赛、世界女排大奖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以及世界足球赛事,每次都有两位粤语旁述主持节目,分双语丽音直播。还会播出一些和运动有关的节目。另外,在晚上会播放三次体育新闻,一般都在20时、22时、0时。还会播放澳视澳门台播出的竞健群英。其频道没有广告,除在等待直播赛事进行时,也会在这时候播放歌曲。澳视生活台(TDM Vida,TDM Life),于2009年10月9日开始启播,是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的第六条免费数码广播频道,编辑本段澳广视数码电视
2008年3月25日,澳广视官方宣布,会在年内推出数码地面电视广播,计划共有三个频道,其中一个是澳视高清台,发射站计划在旅游塔。2008年7月14日开始发射信号,使用498Mhz(UHF频道24),与香港一样使用中国标准DMB-TH制式及使用多载波。唯一不同的是,澳门电视台的3个频道视讯编码均为MPEG2,即只需要购置香港基本版解码器,就能欣赏澳视高清的精彩节目,但基本版无法收看香港两家电视
台(无线电视、亚洲电视)新增的标清及高清频道[包括无线电视的翡翠二台(J2台)、互动新闻台、高清翡翠台和亚洲电视亚洲高清台],只收看到“原四台”(翡翠、明珠、本港、国际四台)及澳门三台。2009年3月25日,澳广视行政总裁江濠生表示,全新的数码地面广播频道——澳视生活台、澳视体育台,预计会在2009年10月启播。而目前澳视高清台是否已经启播了,还是处于试播阶段,此仍然较为含糊(因澳视高清台从上年发射讯号之今并没有标示出试播的提示,而其公司亦从未提及过澳视高清台已经启播)。但在澳广视报告中提出澳视高清作出为期一年的试播,该频道已于2009年6月25日试播完毕,其部份画面画质稍有改善(例如新闻和自制节目),但外购节目或其他时段画质依然含糊,而休台时会播放一张澳门大三巴的高清照片及播出澳门电台。2009年9月24日澳广视宣布2009年底会增设多三个数码地面电视的标清节目[体育台、生活台及转播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另外未来可能会转播香港的“原四台”。后来转播CCTV-4的原计划已经改为转播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时正式开始转播。2009年11月,澳广视已经完成新数字频道的启播规划,各频道统辖为澳门电视台。澳门电视台网络包括六个数码地面电视频道和一个卫星电视频道。此后,澳广视与大陆的电视媒体继续深化合作关系。2010年7月15日,澳广视开始转播CCTV-NEWS(前CCTV-9,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和湖南卫视国际频道。目前澳广视、无线电视、亚洲电视及深圳广电数码频道的数码讯号经公天自行接收后放进自家公天网络。亦有公共天线公司更将深圳数码频道的广播信号放在其网络中。已购置升级版机顶盒的澳门市民可自行重新搜台,内有汉语标清频道“澳门电视台”(902台)、汉语高清频道“澳视高清台”(901台)及“葡文台”(903台)三条频道。另外,使用模拟电视的澳门市民可自行重新搜台,会收到各公天公司将数码新频道转化成模拟讯号的频道,包括无线电视的翡翠二台(J2台)、互动新闻台、高清翡翠台和亚洲电视亚洲高清台的模拟讯号,但是这些模拟讯号里只有单声道(MONO),字幕时有时无(强制字幕除外),不支持丽音广播、MHEG-5互动功能、EPG节目表等功能。此作为未有购置机顶盒而又想看新频道的市民,提供临时的过渡方案。高清电视频道“澳视高清”(901台),在画质方面,实际上就是用4:3的模拟画面直接拉阔,改变到16:9,根本无法与全高清画质作比较,连标清画面都不如,虽仍有改善的空间,但由于澳门市场狭小,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