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华北大毕业生不能理解的求职经验
清华北大毕业生不能理解的求职经验,本科女面试完中金、宝洁、百威、普华、德勤、强生之后的校园招聘求职攻略,非常值得借鉴,楼主本人入职强生 MKT MT 来源: 王珏的日志
发这个帖的时候已经在公司工作快两个月了,感觉不错。有些小忙,还是催着自己把去年写的总结在合适的时后发出来了,若能帮到正在找工作的同志么,就算一点点,也觉得很值得。并以此感谢应届生网站在我找工作时提供的莫大帮助。真心回报和感谢。全文如下: 个人基本信息:中国人民大学2011届本科毕业生,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女。最终签约:强生(中国)有限公司 市场部管理培训生 第一篇:目标公司定位+网申时间安排
2011年1月18号终于到家,完完全全地结束了2010年这个喧嚣的学期,于我而言的喧嚣。回过头再看,亦是像每次经历任何一件看似轰轰烈烈的事之后一样,一切也都不过是要耐着性子,忍点小痛楚,然后也就熬过来了,但就像我每次经历此情此事时,也知自己终会克服,但亲身体会之时,仍是情不可堪。
所以想着一定要把这段经历纪录下来,算是对自己经历过的忠诚,也算是以后的一种回味吧。当然,若是能够零星地帮到一些人,更是让我觉得一切值得了。
在开始求职之前,对我而言很关键的一步:框定目标公司的范围!包括,想去的行业,想从事的工作性质,想去的公司类型。避免海投!我当时是这样给自己定范围的。我愿意做三种类型的工作按照偏好度排序,市场、咨询、金融,要说明的是,市场当然不能称作行业,但我一直坚持,一定要去一个行业或者一类公司的核心部门,市场部毫无疑问对于快消行业是最重要的,所以可以用快消行业的市场部来具体化第一个志愿。继续具体化,我只想去外企,不去国企和民企(注,这只是个人选择问题,无关于何者更好。。。),然后,我要去五百强或者行业知名公司,经过这样的定义之后,其实想要投的公司并不是很多。我正式的穿上战衣开始全神貫注地求职,应该是从10月份开始(十一长假密云露营之前就做好了这个打算,对自己说是最后的狂欢。。。),但后来发现,还是开始得晚了点,真是晚了!如果你的目标是一些不错的外企,然后你想让自己找工作找得更从容不迫些,请从9月初就开始做网申吧!算一下时间就可以证明,除非你对自己的目标特别明确,就业选择特别单一,然后又对自己特别自信,那你可能只会做10家公司的网申请甚至更少,但是我想大多数全心找工作而不是同时进行考研出国且不是非常之大牛的同学们应该不只申这么几家,以我为例,包括网申邮寄简历等各种方式,认真不认真地一共申了35家公司,感觉时间特别紧,当然还有一些原因:在至少做前15家公司的时候,我都做得特别认真,大量的时间花在根据不同的公司修改我的简历言辞,还有答各种OQ,对于不同行业或者职位的公司,有时候会花上7、8个小时做一家,而我那时候还有七门专业课要上,一周四天都有课,把这些时间都除掉,刚开始时一天只能申一家公司,如果再碰到校园网和难登的公司网站(比如欧莱雅。。)就会很抓狂。而一般外企都在11月陆续开始面试,而如果这时候你还在网申阶段,就不能将状态马上调整到面试阶段,完全没有准备地去面试,我个人觉得至少会让人的面试心理状态不好。这样算来,用一个月的时间申30左右的公司,会相当消耗体力和脑力。我有过一段时间,为了同时兼顾上课,早上7点爬起来做网申(这个时间对我而言已经早得没有人道。。。),后来还是觉得不行,于是从10月20号开始不再上课,全身心做网申,好不容易在11月10号之前基本把所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公司网申都做了,大概有25家左右吧,但真的做身心疲惫。所以,从9月初开始陆续做网申吧,能够让自己更从容!我觉得如果能在10中旬之前把网申基本都做好,还有半个月时间开始准备笔试面试,会是不错的时间安排。第二篇:笔试准备
10月25号之后到11月10号之前是笔试的高峰区,甚至可以说很多公司都会在10月30号和31号进行笔试,我有两场笔试冲突只能放弃其中一场,还有同学这两天,恰好是周六周日,两天一共五场笔,于是放弃了其中一场,但还是赶场赶到状态极不好。至于笔试的时间是否冲突,只能说看人品了。
笔试的形式一共无外乎几种:SHL(包括图形推理、逻辑推理、图表计算),类智力题和性格测试。SHL这个真是能靠多做练出来的,但是像我这样还没完全做完网申笔试基本都开始了,经常前一天恶补几小时,然后去考,由于是文科生,对于逻辑题比较擅长,但图表计算很少有来得及的,所以也会发生挂在笔试的情况,个人觉得挂在笔试非常不值!所以大家如果觉得自己数理不行早点开始练,一定是可以拿下的。类智力题我就只有机会做了埃森哲的,个人觉得不难,就是小学奥数题,但还是得提前热身下(虽然埃森哲竟然没让我过笔试让我觉得很奇怪,我一直觉得是挂在性格测试。。。),性格测试则没什么可说,看缘分了。但是现在出现一种测谎的,就是一个问题有7、8个选项,让你选你的偏好或者厌恶程度,一定要记住自己是怎么选的,因为做几道之后有可能出来和前面做过的一道基本相同的题,如果答得相反就必挂了。所以这个还是一句老话,真实地表现自己,不要编,也就不会矛盾了。
第三篇:面试准备
由于面试不同公司差别很大,所以打算根据不同的公司来写,先写一些总体的感受吧。我始终认为面试(单面)前的准备是必要的。我的准备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1、对自己经历的整理。回忆从大一开始和自己做了哪些事情,能够体现自己的什么能力。这里非常推荐大家把准备宝洁的面试作为热身!认真准备宝洁八大问,基本可以应付后来的大多数行为面试。但一定要是认真准备,看过一些最后去宝洁的人的准备,虽然我没有那么详尽地准备,但我觉得那样准备也完全不为过,辛苦一时,轻松好久。。。具体为,每个问题都对应想至少两件事例回答;每个事例按照一定的结构去组织,比如:背景、你扮演什么角色、经过、遇到困难、如何解决、对团队有什么贡献、结果(如果有数据证明会不错),如果面的是外企,务必准备好英语版本。(这种整理除了面试之外,也让我收获颇多,让我自己好好回忆了这过得好像乱七八糟的大学三年究竟自己都干了什么,有了哪些成长,总结完对自己也更加认可了。)
2、总结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最好都要有事例对应。这个过程也让自己更明白自己想干嘛吧。你会发现原来这四年做的事,都偏向于某个方向,或者都对某些特质的要求更多些,自己更喜欢做哪些事情。另一方面,特点的总结也是要有针对性的,根据自己要申请的工作所要求的特点,去找对应的。
3、查找公司的信息。包括公司的文化、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公司的培训计划,还有公司最近的新闻等,我准备这些,一方面能看自己的哪些特质是公司喜欢的,在面试的时候就可以强调,还有能发现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这是针对面试最后一个环节,向面官提问。个人觉得这个环节也非常重要,如果问得出彩,面官会有更深映像。比如我在面强生中国的时候,问了一个强生前段时间刚发生的毒奶粉的公关危机问题(面市场部),面官一听完就说“good question!”.我觉得这也是我的加分点。
面试时,一定要让自己的回答结构化!有条理有逻辑地回答!面试最好的状态就是你能引导面官去问你想让他问的问题或者事情,按照我的一些面试经历,一直觉得壳牌的一面感觉相当好,面官会帮你去发现你自己的能力,标准的结构化面试,面官也很有水平,有机会可以争取一下这个面试机会。
关于面试最后的向面官提问环节,还是要再强调一下。如果你对这个工作非常渴望,一定要好好准备。一般两个问题,我个人觉得一个比较容易答和“亲切”的问题,比如什么面官的个人感受了,公司的培训计划发展前途啦,还有一个很重要,最好能比较能体现公司特色,较为专业一些,如果能联系上公司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更好,表示你对公司的了解和你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关于面试,我从VAULT学到了很多深层次的技巧,建议想找500强工作的同学一定多花时间研究一下。)第四篇:各公司面经
一、止步网申的公司:
联合利华 雀巢埃 汉高 BP GE埃克森美孚 西门子 宝马 咨询(ATK Monitor Bain 罗兰贝格 理特 Booz)花旗 法兴 农行 交行 建行
这里要做一些解释说明。联合利华、雀巢、美孚、BP都是在英才网做的网申,我一直以为根据的条件过快消的网申一定没有问题,结果都被刷掉,当时是觉得很震惊。。。也痛斥了下阴才。。。英才让我过网申的只有强生、箭牌和中行。对英才不发表评论,因为至少还有让我过的。。。这里要对联合利华的HR表示一下敬佩,虽然被刷(我始终觉得刷是因为被“阴”,而不是U的),但让我对U家的印象大大加分,那时因为费解自已网申被刷,就在应届生上给U家的版面发了自己的网申号和具体情况,原本也不报希望,只是抱怨一下,结果第二天,HR真的帮我查了下简历,虽然还是没让我过,但至少HR对于论坛上那么多的帖子都处理得很认真。(从这点上讲,相比之下,宝洁只有短信通知,没有邮件也没有电话,有问题完全联系不到人,感觉做得不是很好;当然可能投的人太多,HR也有苦衷,我也只是提一个建议。)
关于咨询:我觉得比较好的咨询公司一个都没让我面试。。。虽然我也一直都致力于先做实业,有行业经验后再做咨询,但是全部炮灰还是比较惨的,看来咨询公司为了节省时间和牛或者装牛对于非北大清华的学生还是不太愿意花时间多看,如果不是这两所的,想进咨询的法眼的,争取几个好公司的实习很重要!当然我个人偏好,先做实业再做咨询,否则感觉底子不够,底气不足,空中楼阁。。。
至于GE,GE的投简时间好像是10月几号到12月10号,我是12月初投的,虽然对财务没兴趣,但那时由于其他还都没确定的消息,又对GE FMP这个项目的印象很好,所以就投了。但是没中,想着能总结出两点,投简能早尽量早,晚上一方面HR疲劳,另一方面HR可能会觉得你对公司不够上心而也对你不上心。另一方面,说明网申命中率还是存大一定偶然性的。投了有限的几个外资银行,网申就没过,当然本就对银行不太感兴趣,不赘述。
二、止步于笔试的公司:
玛氏 摩根斯坦利 中行 埃森哲 箭牌
玛氏的笔试,是我觉得特别后悔的!教训是,正式做之前一定要记住有几部分几道题,否则一难把握时间,甚至像我这样做完两部分以为后面没有了就一直等到自动提交。这里还和我在考之前看了以前几年的笔经,都是只有两部分,但今年好像换题了,变成了四部分,悲剧也就产生了。还有,笔试的时候速度真是王道!
摩根让我去笔试我都觉得挺奇怪,这次找工作,还真是碰到几个没想到能有机会去笔或面的让我去了,我觉得肯定有机会的一些连网申都没让我过,所以网申真是必然加偶然的结合体。摩根的笔试题型我就不详细说了,论坛上都有,就是图表计算,文字逻辑,有区别的就是最后那个找错,其实这个很简单,还是一个词,速度!我做完几个笔试我觉得正确率倒是未必重要,但速度很重要。。如果能全部做完,一定比你保证全对但只做了一半更有希望吧。中行其实是过了总行的笔试的,但是面试那天要去上海做百威英博的终面,就放弃了。埃森哲的笔试就是小学奥数题那种,我做完觉得总体挺简单的,但是结果是笔试没过。。。关于箭牌,和玛氏其实是一样的,因为玛氏把箭牌收了~我做完觉得感觉良好,结果也没过笔试。
三、止步于面试
德勤咨询 宝洁 欧莱雅 中金 中金IBD 哦关于中金~~能稍微写写中金的面经完全在我意料之外。本身对投行除了对他的钱敬礼之外还是觉得志不在此,而且觉得中金更是各种复杂,而我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人大本科女,对所学的财务管理专业不在行也不感兴趣除了会考试其他都不行。。是在网申截止的前一天,室友说你都做了那么多网申了也不差再做一个了,反正就复制粘贴,于是我就霹雳超速地做了下网申,结果在某天我还在想普华怎么还不给我PAR面的懊恼万念俱灰的时候收到一封面试邀请邮件。。感谢美美的中金HR给了我面试机会,然后就误打误撞过了复杂的一面和笔试,还继续感受了下中金特色的二面。中金的面试给我的感觉其实非常好!
首先参加面试的人,放眼望去都是美女帅哥。。。就算不是很美穿着西装都是气质相当好!站在国贸的N层的落地窗前,身边一群安静但眉宇间透着智慧和自信的(当时看来是感觉过超然了。。)气质西装男女们,那个感觉良好和professional呀。。顿时觉得自己是精英了。。可能这就是很多人喜欢投行的重要原因吧。
然后是来面我们的人,更是养眼哪,就算不是长相出众,也是那个气宇轩昂啊。。接待的HR那个美呀(人大的实习生哦~~)面试的问题都是一个比一个专业,顿时让我觉得自己原来也可以很专业。。
招聘的流程很好,HR很NICE。网申可用中文(强烈表扬这点!中国企业用什么英文,一个区区网申又怎么能体现英文能力好坏,还多折腾),第一轮面试,笔试,第二轮面试,终面。第一轮面试都由三个小面试组成,要连续进三个房间接受三个面试官的询问,每一个房间20分钟,相当刺激。。笔试我们这次就只是翻译一篇英文的经济类文章,和时事有关,主要讲食品涨价(我很囧地翻译错了几个名词,比如把大蒜和洋葱搞错了,把棕榈油和橄榄油搞错了。。)
面试的内容对于金融和会计专业知识有挺高的要求,当然从我被问到的问题来看,还是有规律可循。两块内容:会计和金融。在我被问到的问题中,会计重点第一在杜邦分析(请一定要把它背得滚瓜烂熟!!)面试官有可能直接问你某个比率会受哪些因素影响(当然这个比率一定是一个实际小案例中的比率),也可能在和你探讨某个公司的经营财务等问题时问你觉得考察什么东西最能看出这个公司经营状况,于是你要瞬间想到权益报酬率!于是你就自己主动分解吧~~第二在三张财报的项目和结构。请把财报特别是利润表的项目背得滚瓜烂熟吧!资产负债表也一定要知道主要项目和结构!(我不知道这对于会计的同学或者财务学得好的同学已经是不需要背就像1+1=2一样了,我学得不好,所以都是临时大报佛脚的,还让我挨过了第一波的三次轰炸。。)面试官可能会在讨论某种类型的公司时问你觉得这个行业的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哪些科目有什么特点(我当时就囧掉,问我实习时在德勤财务咨询做的一信用卡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科目有什么特点。。我觉得我实习时候其实啥专业相关的事情都没做。。)也可能直接让你说一下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第三我还被问到了报表合并,可怜我从没学过这个,我会计的同学也没学过。。还好我在去面试的前几分钟问了我一学过CPA的同学几点基本知识。,不至于一问三不知。我被问到一个例子,说一个图书生产商和一个书店,如果书店买进生产商的书卖不出去,两者合并了之后合并报表有什么变动。我凭逻辑推理说了两个还被我说对了。。可能归功于我把资产负债表的项目背了下,又理解了一下。金融重点第一在公司或者股票估值。请一定熟记绝对估值法(折现现金流量怎么算一定知道,各个部分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各个部分变动会对折现值有什么影响,free cash flow值怎么从报表数值调整得到等)和相对估值法(我面试准备时才知道它们叫multiple...我表示我对不起我的专业。PE PEG PB等。)!!面试官一般都会先给你一个公司上市或者估值的案例,直接问怎么估值(我感觉面试官更希望我答multiple,他说DCF太学院了。。),我还被问到一个公司上市,如果公司的前三年由于一些原因会偏少,在估值时要注意什么。可惜我由于第一轮面试时压根没准备这个也没学过这个。。也没联想到DCF模型,所以就直接勇猛地说我不知道。。还问到如果A公司B公司合并,A公司的市盈率20,B为10,A收购B,A的每股收益是摊薄还是摊厚,由于我当时真没学过,于是我在算了五分钟还是没搞清楚后勇猛地说我不知道。。(虽然我后来自学了一下觉得实在很简单。当时一定弱智到让面试官咋舌。但他竟然让我过了。)第三是对行业的了解。特别是对于自己实习过的行业的公司的金融财务和营运模式的了解。我被问到了金融行业的驱动力是什么,信用卡行业的利润来源,报表特点等等,都是因为实习是一个银行和一个财务咨询项目。除了。
除了金融与会计,要了解经济形势,要对一些行业有自己的看法。我当时被问到对金融行业的一些理解,如果炒股会选择什么行业的股票(当时我选择了汽车行业,说了理由,面试官还challenge了我很多次,先说现在中国大城市交通拥挤,车还会需求量大么?又说中国国产汽车竞争不过国外汽车,特别是当进口税持续降低,再说交通污染那么严重。。我一直在反驳。最后我都搬出了一二五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还被问到当前影响股市起伏的有哪些因素(老实说我当时一听还真是一定没有防备,空白了一秒后说从长远来看是经济发展和各个行业各自的发展趋势,从短期来看是近期热钱涌入,结果美美的女面试官对我好像很满意。。囧。。被我忽悠了。。)
以上都算是专业素养,然后就是行为面试了。也就是问些类似于宝洁八大问的。(可见无论你是否倾心于宝洁,好好准备宝洁八大问对于大多数公司的面试都适用,一劳永逸!)还有除了why IBD,why中金,why u之外,中金也有中金特色的问题,问我喜欢什么运动,有没有获过体育运动的奖,练了几年了。。这里想稍微抨击一下其中一个女面官,问我没上北清是不是分数不够。。说那为什么不去复旦。。内心无语。不知道我那番我选择人大而不选复旦的理由有没有让她不爽(我老觉得我是败走在这个有点偏见的女人身上的。。),但我觉得就算是压力面试,这种带有赤裸裸学校歧视的问题还是收起的好。总结: 面试的内容准备1)专业部分:我当时都是纯报佛脚,每次面试前捧五六本书用一天的时间翻一下有点印象,还让我熬过了几轮,我觉得对于平常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学得认真的同学应该都没有难度,当然在面之前,建议根据中金面试的重点再复习一遍,就是我上面说的那几个重点,我觉得专业这块是没有问题的。还有要会用英语说专业名词,比如英文的报表科目,有可能面官用英文问吧(我倒是没碰到用英文问专业知识,只是用英文问了个人经历等行为性问题。2)行为面试,个人经历,简历内容,why IBD, why 中金,why u,what did u do in ur internship?这几个问题一定要准备,我被问到了好多次,这块内容一定要会用英文讲。2 压力面试吧,因为强度较大,脑子要转得很快。我在第一轮面试的时候三个面试官问我的问题我都有完全没学过的,我很诚实地说我没学过或者不是很清楚,而不是乱编,但我会说,我可以凭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说一下自己的认识。不懂时,要诚实但会积极思考。3 把自己打扮得有气质些,据说投行对外在还是挺看重的,我面试的时候也觉得大家才貌兼具,自我惭愧。。自信!!!!既然都来面试了,就不要怀疑自己了。其实面完你会发现,中金的面试也不过如此,一切都没有想像得那么遥不可及。德勤咨询
只去了群面。因为个人情感原因不是很想去。。但是这算是我唯一一次能算得上咨询的地方有面试机会,所以有了点对咨询面试的小体会。咨询的群面和其他行业的群面考察点不同。其他行业的群面我的体会是,明确你在小组中的角色并扮演好,像快消行业,四大中我比较了解的普华,还会很看重领导力,比如对团队的影响力和引导能力,更看重行为表现,而不在乎案例本身的答案。但咨询,我个人觉得更看重分析的能力,是不是真的在给出有意义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答案,看重对于案例的分析。(鉴于我对咨询行业面试并未真正亲身体验,不知是否准确,但是快消的群面还算有点小理解的)。宝洁
宝洁的面试流程我就不赘述了,论坛上都讲得很详细了。笔试包括图形逻辑和性格测试。对于这块,我觉得如果你很重视宝洁,那就把图形题的88道题都做一遍,不仅宝洁有用,其他笔试都会有用。然后是托业考试,英才见面会(所有过托业的都能参加,一定能进入面试,如果没有收到通知一定要去联系宝洁的人!)接着第一次单面,最后终面。宝洁原本是我最理想的公司,因为觉得宝洁的市场非常强大,一面之后被拒失落了会(关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会在之后讲到),在知道结果的两天里一直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没过一面,后来在翻简历时突然发现自己的简历上出现了两个错误,一个是实习时间年份写错,一个是一个经历中我所领导的团队人数写错,恍然记起面试官在面试时都向我确认了这两个数,那时候还奇怪为什么要把数问得那么清楚。。。一个是打印错误,一个是记忆错误。原来面试官已经发现我叙述的和简历上不一样!这应该和我的败走一面有很大关系吧,我想如果我是面试官,也会把我踢掉,这个失误至少可以让人有两个推断,第一,我的经历有不真实成分,二,我没有认真对待公司面试。虽然这两者于我而言实际上都不成立。所以教训为,一定要反复核查自己的简历,特别是数字上有没有出错,可以让第三人帮忙看,自己容易有惯性思维。简历一定不能有任何小错误,如中英文格式的标点不要混用。欧莱雅
由于本身对欧莱雅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没有任何准备就去了,个人感觉,欧莱雅的第一面相当不专业。。。当然可能这只是个热身吧。还有,如果对美容产品不是很在行或不感兴趣的,就别去了。。。。对欧莱雅的产品的各个方面最好都要了解,比如各种产品的代言人也要知道,像我这种本身对自己的女性美就很马虎的人的确不太适合去欧莱雅。。还有,一定要好好化妆好好打扮再去!唯一一次面试中碰到基本女生都化妆了,而且很多穿的正装都有小心机,超美的。于是作为素颜的我到了那儿第一次碰到在讨论过程中连话都不想讲。。于是我打酱油状坐了一小时。
三、拿到offer的
强生MKT管培 百威global management trainee 普华审计
先讲强生吧~我申的是强生(中国),就是做消费品,比如baby care这些的。
强生下面一共有九个分公司吧。每个分公司的招聘除了第一轮的笔试,其他都是完全独立的!所以如果你笔试完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去面试你一点消息都没有,一定要搞清楚你们报的是不是同一个公司。我当时一直这么安慰自己,猜测应该是各个公司分批进行的。
笔试只是性格测试,之后等了相当长相当相当相当相当长的时间。。等到身边所有申其他分公司的朋友都面完了,结果都基本出了,我还是没有任何消息。虽然觉得被性测这种东西刷掉让人相当不甘,也只能把强生当作未顠过的浮云了。后来某一天,我突然接到面试电话通知。。两天后去面试。当时纠结了好久要不要去,因为当时好像已经拿到了普华的offer,然后百威还有终面,觉得应该能拿到,就不想再折腾,虽然这两个不是心里最想要的,但找工作找到后来就是斗志很少,只想赶快结束吧。。最后还是去了。(这种先纠结最后都想试试不想放弃任何希望的做法非常符合我的风格。这种风格让我徒增了相当多的多余的烦恼。。)鉴于这种不想折腾的心态,没有看任何面经就去面了。
初面是群面,内容很常规,就是大家一块小组讨论做一个case.这里想说的是关于群面一定要抓住任何可以给面试官留下印象的机会!坦言说,我觉得我在一开始讨论的时候对自己的表现相当不满意,有点走神,因为那天去的时候就没睡醒。。但快结束的时候我想既然我挺喜欢强生,不能这么一直不振,于是我这样做了(囧。):最后决定谁来做presentation的时候,所有人都推荐还有一个清华还是北大的会计专业的MM,说因为她对成本计算这块比较熟悉。但我当时的感觉是,她当时一直在做计算,未必对我们的整体框架和细节有很完整的了解,而我参与了全程讨论,并都作了记录,而且我有一个长处就是思路比较清楚,逻辑性强,对做pre又蛮有经验的,再看那个MM,也不能说对于这个机会非常兴奋,我当时觉得我能够做得更好。当然,除了让小组有更好的表现外,私心也很大啦,就是我一直觉得我的pre是能够给面官留下深刻印象的。但怎么能够接过至少是分享这个pre的机会呢,我听到一个女生说她不做pre,因为英语不好,我连忙对要做pre的MM说,如果你需要分工的话,我可以协助你做pre,我英语还行。这里要感谢那个MM,她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要么就是MM英语不行。。),她马上说,那你做吧,你对整体框架和内容记得比较清楚。我帮你写板书。因为时间很赶了,我们马上达成一致,于是我连忙带着大家把思路理了一遍,理完就到时间了。说的效果我觉得还是不错的(这里为自己的pre功力小小骄傲一下),也要谢谢MM在我一下子想不好一个词用英语怎么说时她在旁边提醒了我。做完组员都很满意,都说我表现得很好。还有很善良的组员说她觉得特别抱歉今天没出什么力。大家都很nice呀~~~~ 上午面完强生,下午我又大老远地跑到欧莱雅打了圈酱油,回来的时候算是庆祝下除了百威终面外所有面试基本都结束了,晚上计划吃火锅和去电影院看电影。买了电影票,吃着火锅聊着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让我明天上午去参加强生单面。。当时有点懊恼想早知道不买电影票吃完就回去准备下,无奈买了票那就还是看吧,那天还是看了生化危机。。吓出一身冷汗身心更疲之后回到宿舍已经快晚上11点,于是拿着电脑飞快搜索了下网络看强生最近有什么新闻和他的公司介绍,折腾到12点,睡也,豁出去了,想潇洒就潇洒到底吧。第二天面试候场,无比震惊地听到今天是终面,三个面试官面一个,而且全英文面试40分钟左右。。顿时肠子有点悔,早知道不看电影了回来再准备下。。看来这次真豁出去了,于是啥都不想坐等终面。听到一个回来的北大的GG和他的同学说面官人很nice,过程很舒服,那个时候想北大GG挺自信的嘛~(插话:结果GG真的变成了我的同事,哈哈,GG那时候应该是没注意到候场里还有我呢~)面的时候的确是三个面官,一个HR,两个市场部的,有一个是类似于中国最大的mkt director,还有一个也类似,不tough.挺和善,上来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对你昨天的群面表现的评价,我说了我做的贡献后还让我说缺陷。这个问题压根没想到,一般这种只有君群面后紧接着的单面才会有,事隔一天再加一个火锅和一个生化危机的记忆,我表示我已经记忆不清。。不过,还好我想着我其实每一次群面都能发挥类似的作用,于是就套了一下。。说缺点的时候我想了几秒钟,说了I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cost calculation.Cause cost control’ s important to marketing.面官很认同的样子。然后首先是挺常规的结构化的行为面试了,基本都用上了之前准备宝洁八大问的问题,只是要用英语说。不过由于面试得多了,说英语变得相当溜。。然后是关于对mkt的认识等类似问题。最后面官问我目前的公司有哪些其他公司的offer么?我没说PWC,不然又得纠结专业和市场不对口和兴趣等各种问题了,只说了百威in the process.并连忙补充说但最希望来强生。因为对mkt感兴趣,但百威是sales-driven(我觉得我说这个时候又一次展现给面官我对自己的定位和对行业和职位的了解)。又表了下我对mkt的忠心!面官又问那宝洁呢?我当时觉得说我被宝洁拒了不太有面子(哈哈~~),于是模糊地说,宝洁在广州,我更希望在上海发展(不过这也的确是我的真实想法啦~不想去广州。。)然后面官提问阶段结束,最大的面官非常满意地说excellent!当时我想OMG拿下。。我提问阶段,问了强生前段时间婴儿药品出的一个负面新闻,说marketer应试在这种公关危机下做什么事,问完,老大又好像很满意地说good question!然后开始回答。回答完后,老大开始总结,这里也是让我很喜欢强生的一个地方,首先他表扬了我一通。。最重要的是,他很真诚地和我说了,既然我那么喜欢mkt,那就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道路,坚持走自己的路等等~~~然后我们愉快地说了再见。。面完,我想我应该拿下了的。。11月30面完,12月15终于接到电话,中间这段时间过得异常纠结,又有点觉得莫非莫名其妙地挂了。等的过程中12月10号拿到百威offer,当时就想那就去百威吧~ 关于缘分。其实老实说,强生的面试是我所有面试中准备得最不充分的,或者完全没有准备。面试时正处于找工作的低潮期,身心都很累。可以说,强生是所有我比较仔细做过网申的公司里,唯一一家我对招聘的流程,面试内容,甚至是市场部进去之后的培养方式,待遇等完全没有了解过,但也是唯一一家是我纯粹因为莫名的喜欢而申请而非任何功利因素申请的(比如申请宝洁是因为他的MKT被宣传得很牛,申玛氏是因为钱很多,申中金是因为钱超多。。)我只是在08奥运会时偶然参观了强生的会馆,一瞬间就很喜欢,当时有一个念头,如果能在强生工作那一定不错。找完工作学期结束回家过年时翻电脑上的照片,竟然发现我在奥林匹克公园玩的时候,只照了一张和公司会馆的合照,就是强生!现在想起来觉得真的很奇妙呢。那时候更强烈地感觉到,公司和应聘者真的是一个互相找合适的对方的过程。如果真的适合,不用刻意修饰,展示最真实的那一面,就可以互相契合。被拒了,不是你不好,而是不适合,而适合与否就无关乎个人能力的高低评价了,而是那个公司对你而言,也不是好的选择。后来好多朋友都说觉得我挺适合强生的,想之前为宝洁准备了那么久,结果无功而返,后来想来,可能也的确不适合那种每个人都很aggressive的竞争环境吧。百威
百威的过程我就不讲了,环节很多。我只说三点感想,第一,百威的面试流程是所有面试中我觉得组织得最好的,面试方式也是最科学的。让应聘的孩儿们能够清楚知道整个面试的时间安排,包括每轮面试什么时候开始结束,什么时候知道每轮面试的结果,而不需要将精力浪费在焦急地等待和猜测结果中(这里真是希望其他公司以后也能体谅应聘者的心情,尽量告诉我们各个环节什么时候公布结果!)。面试官的安排非常科学,专业的猎头公司人力咨询师再加公司的相关部门人员,两者可以互补,避免了纯HR对部门人才物质的不了解和纯部门人员对应聘者各方面能力洞察不够的缺陷。面试也很挑战人,我整个过程学到了很多。第二,应聘者能强烈感觉到百威对这个管培项目是很重视的。特别是终面时,全球的高管都来了,几个美国的高管专程飞来面试我们。映像特别深的是最后的panel interview时,一组六个应聘者和六个高管。坐在我对面的是最大的,面试结束时,他和我们说,why we interview you today? Because we hope tomorrow you can be the people sitting in front of you当时我挺感动的。第三,是对百威的私人感谢,12月9号面试完从上海回北京,12月10号晚上9点左右收到彩信offer,那天是我的生日。终于拿到了一个接近于职业目标的offer,这三个月来的纠结和担忧在那一刻终于终结。Big day and big gift.所以,我对百威始终是有敬意的。也一直觉得,如果有志于做销售,百威一定是个非常好的平台,这个项目能够让人迅速成长。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普华
普华我就不细说了,只说一句,对于财务实在是志不在此,但是真的很喜欢普华。和其他三大比,用一个词形容普华吧,大气。
当然这只是个人私心的缘故,公允地说,如果真是想以四大的做起步,不会久留的话,我觉得去哪一大都一样。。
至此,将面试的细节讲完,总的来看,算上所有认真填随便填的网申一共做了33家(包括咨询只投简历的那种),做了11家笔试(去掉一些给了笔试通知时间冲突没去的),有7家有面试机会(包括一些本来就不太感兴趣去打酱油的),最后拿到三家offer。拿到的offer和一些大牛们十几个offer相比当然太弱了。。但总算是去了理想公司和理想职位。从10月到12月三个月,感想颇多。第四篇:分主题讨论
下面是分主题讨论的一些内容。
一、分阶段网申
由于各公司开始招聘的时间不一样,所以如果想让自己不那么疲惫于做网申,可以将网申截止时间归类,第二批网申的就在第一批应聘基本接近尾声时再做,这样如果你在前一批应聘过程中已经有好的归宿,也就不用再费力做第二批了。
二、不要乱了阵脚 申请自己感兴趣的公司
我始终是反对海投的,文章开头就介绍我自己选择公司的方法。这里还想说的是,可能你会出现我当时的情况,我在求职刚开始时是立场坚定地不乱投公司的,但是到后来,由于出现各种不顺,心态越来越不好,就觉得可能什么工作都找不到,于是也出现了乱投的倾向,投一些我投的时候都觉得完全不愿意去的地方,比如银行。后来结果民表明,那些公司,我不是没去参加笔试,就是把面试推掉,还有就是没有面试机会(因为自己的经历的确不适合银行),反而还白费了网申的时间。所以,请一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要病急乱投医。
三、核心部门问题
在文章开头我已经提到了我的观点,争取去一个公司核心部门,或者根据你想的职业去选择把此职位作为核心部门的公司。想做市场那从快消起步总是个不错的选择,想做销售可能去一些制造业的公司销售会做得更大气些,而像财务、人力这些后台支持部门,也是有公司区别的,我知道GE的财务管培项目很好(公司很重视,财务在GE的话语权很大,虽然刚开始进去很累。。),还有如果真想在财务会计这方面发展去四大真挺好的~像HR有些公司就比其他公司做得更成体系。好的平台对以后的无论是在公司内部发展还是跳槽都很重要。
四、列表记录应聘过程很重要
建议大家做个EXCEL整理自己的求职过程!不是建议,是强烈建议!!这样一方面能有清楚的计划,也会明确知道自己对各个公司申请进程。我当时做了五个表格,(1)第一个表是搜集到的各个公司的宣讲会的时间地点,(2)第二个是要做网申或投简历的公司的网申的截止时间。(3)第三个是自己的应聘进程,第一列是各个公司,第一行是网申、笔试、电面、一面、二面、三面。。offer。正表写网申的信息(如你申请的职位、申请编号、账户用户名密码等,我好多同学后来自己也忘了自己做了哪些公司的网申请或者忘了自己申的职位,在面试的时候会很尴尬。)各公司每次被通知笔试面试的时间和地点等。记得每周初查看这周你需要参加的笔试面试等。同时,我还在每次收到一家公司拒信的时候把那家公司的名字标灰。。于是你就看着灰的公司越来越多,你需要对付的公司越来越少,精力也越来越可以集中。。(一定要这样乐观地想哈哈)(4)第四个是我的求职意向,即目标公司,分行业列,把各个行业的公司按意愿程度标不同的颜色,这样就能及时检查这几个公司的招聘动向。(5)第五个是一些公司的信息,当时我列的是全球五百强公司的前100名,结合五百强信息和其他信息而得出的快消公司的排行,咨询公司的类别和排名等。这也是我当时搜了很多信息才总结出来的。
五、简历的tips
以下简历的tips只针对外企。。一页!!若需中英文,就是中英文各一页,一般中文简历放在前,英文简历放在后(毕竟HR也都是中国人。。习惯于看中文简历,但会浏览英文简历,看英语水平如何。因此,英文简历尽量保证用词的地道,如果有可能的话,让外国人改一下挺好的,灵活运用各种动词,一般都是以动词开头吧,即使表达的中文意思一样,也要用不同的动词。)2 做简历的方法,推荐一种方法(我觉得非常好用),用表格的方式,这样左右分列比较方便,然后打印或者上传的时候隐藏表格框线即可。不贴照片,除非有要求(除非你美若天仙或者玉树临风,而且照片和现实差距不大。)4 内容分类:教育背景、实习经历、学生活动、获奖或者证书情况的集中陈列等其他。各板块内容一般都按时间顺序倒叙,最接近现在的写最前面。(1)一般教育背景写最前面,包括学校、专业、GPA、奖学金。所修课程这一项根据简历篇幅看吧,如果内容多这一项就不用写了。(2)实习经历和学生活动,我当时由于篇幅原因,把这两个并在一起,合名叫实践活动。。(3)获奖或者证书等其他,我当时将这一块都命名为“个人信息”,写了英语证书、计算机水平,所获奖项,还加了一块兴趣爱好,因为考虑到想把面试官引导到我喜欢的旅游上来,以此体现我的一些特质,这算一个小技巧吧。经历的写法,叙述事情,不要只说头衔!告诉面试官你在每个经历里扮演了什么角色,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结果,在整个叙述过程中,如果能用数字一定要用数字!(但是一定要记住你写的数字,别在面试的时候说错了。。)
六、OQ是否要认真做
OQ的作用是个很玄妙的话题。一般对于HR如何通过网申来筛选有两种说法。一是受到很多人诟病的,就是通过计算机提取关键字自动打分,比如对实习经历、成绩(GPA、是否有几等奖学金、年级排名等)、社团经历等,因为一般网申都是选择题,选是或否,或者有下拉框看选自己符合的条件,所以我觉得这种筛法是有可能的。那这时候可能OQ就是那么重要了。二是HR用人工的方式挑重点看,那OQ就会产生作用,如果OQ写得比较认真还是有用处的。特别像PWC的PAR面时是会问到OQ的回答的。由于我们并不知道哪些公司会看OQ,我认为可行的方式是,至少,对于你重视的公司,不论公司如何筛选,请认真填写OQ,也不会耽误太多时间。而且,比较辛苦和认真的找工作可能也就此生一次,而且对未来的发展关系重大,就算有些可能没有回报的付出又怎样,至少你保证了你想去的而又的确需要OQ的公司没有因为你一时偷懒也变成了泡影。
七、笔试的准备 请提前准备笔试!在9月份网申还不多的时候,早点熟悉一下题型和感觉,笔试的答题质量和速度一定是能练出来的。如果你不是这方面天生就很好,多练早练吧!我当时几本都仓促上阵,折了一大批。
八、面试着装化妆
对于一般公司而言,女生上衣下裤(裙)的正装就可以了。化妆的话看个人了。我觉得化妆倒不是必须,必竟不是选美,只要保证整个人干净利落就行。我只有在觉得自己气色不太好的时候涂点BB霜。。(我化妆的水平基本为零。)。但如果你去面投行,建议女生化个小妆,那里都是气质男气质女,你也要让自己赏心悦目才更好。还有像面欧莱雅这样充满女性气质和生产美容产品的,你可以穿好看点的正装,比如穿个有裙的正装,衬衫穿得好看点,化个妆让自己变得精致点等。
九、面试后向面官提问
上面已经提到了,这里作为一个专题再重复一下。
关于面试最后的向面官提问环节,还是要再强调一下。如果你对这个工作非常渴望,一定要好好准备。一般两个问题,我个人觉得一个比较容易答和“亲切”的问题,比如什么面官的个人感受了,公司的培训计划发展前途啦(这个问题提不提是有争议的,有HR说,如果你提这个问题,说明你对公司其实并不了解,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在官网或者宣讲会的时候了解到的。所以我现大已经不问这个问题了,我觉得让面试官说下个人对公司啊,职业啊,经历的感受还挺能让面试官有感触的),还有一个很重要,最好能比较能体现公司特色,较为专业一些,如像我面市场的时候,就会问一些关于品牌战略的问题啦,面四大的时候可能会问些兼并收购的问题摔跟头。。如果能联系上公司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更好,表示你对公司的了解和你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十、关于管培
这真是个近年来炒得很火的应聘职位。根据我找工作时的一些经验和领悟,我觉得大多数都是徒有虚名的管培。一般认为管培应该具备的特点之一就是轮岗然后根据自己的擅长和喜好选择适合的岗位,但是就我现在所知道的有限的公司中,只有玛氏是真正可以不同性质如财务市场销售人力轮岗的,百威英博也可以算上(但他家销售的缺口最大,所以轮完岗后大多数人还是只能选销售。。)而其他公司都会在“管理培训生”前面再加上部门的名称,如市场部管理培训生,财务部管理培训生。这种情况下那应该只有管培的还有一层含义了,就是“培训”,那就要关注这个项目的培训设计是怎样的,一般会有的设置是会配备buddy或者mentor,会有经常性的in-class training,甚至会有阶段性考试,还有会在一个部门内的多个环节轮岗等。
我对管培的看法是,也就几个比较的大的外企是在真的做管培项目,其他的管培称号一概不可信,实际上就只是个普通岗位的招聘。但另一方面,如果你本身就很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那未必需要管培项目,像我就是想做市场,那我就是进市场部,反而对其他function的轮岗没能兴趣。我还是觉得术业有专攻是必要的。
十一、理想公司和最终结果的差距?
其实在找工作之前和刚开始时,我不得不承认我当时最想去的宝洁的市场部,而且从大一直想到大四。甚至我当时觉得我就是适合宝洁市场部的人,我一定能进,我也为宝洁的面试准备了很多,是准备得最认真的一家。但是阴差阳错,在一面就止步了。一切确定下来之后又回头想了想。我当时为什么那么想进宝洁,是因为大一的时候偶然间听了场宝洁的宣讲会,说得我激情澎湃地想在那儿做市场。一方面,作为快消中的老大,宝洁的市场的确做得可圈可点,但另一访友,恰好也是宝洁在校招这一块一直都是做得相当张扬,也是他市场部一直很有名的原因之一吧。也就一直觉得宝洁市场待遇好、人性化、发展前途好等等。但后来在找好工作之后,有个同学暑假在宝洁做过实习,却是吐了一肚子的苦水,说压力大,每天工作时间超长,竞争过于激烈,公司大了历史久了抵制创意等等,是之前从来没听到过的,于是对于没有成功申请少了些遗憾,当然总难免有些失败后的自我安慰,但再仔细一想,对于这个公司的认识的确也只来自过他们的宣讲,依据理性的分析觉得做市场应该去强生,但主观上对宝洁有多少喜爱很难说,而如果同学的报怨属实,我可能真的也不适合宝洁,我不喜欢太激烈的竞争,更喜欢恰当好处的紧张和让人舒服的工作感觉。当时确定被宝洁拒后,也是比自己想像中要冷静,没有十年磨一剑却名落孙山的郁闷,只是觉得遗憾很大。至于强生,后来觉得真是有些缘分的。找完工作考完试回家后翻之前奥运会时的照片,我只有一张奥林匹克公园里和公司场馆的合照,竟然就是强生,身后立着一块大标牌上写着巨大的J&J完整标识。而且强生也是我一直以来唯一一家我在主观上很喜欢的公司,没有来由的喜欢,这种喜欢可能来自于当时奥运会时强生场馆给我的感觉,也可能是因为公司一直树立的社会形象,总之就是一个让我觉得非常舒服的公司。但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强生的面试是唯一一家我基本没有准备的,迷迷糊糊就走完所有流程的。然后最后我选择了强生。这里想要表达的,就是,有时候,一些你靠着分析等理性判断认为最好的公司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而你和公司,有时候讲究的真是缘分,如果两者适合,不需要刻意修饰和准备,双方就会觉得彼此适合;如果对方没有选择你,很多时候是你们俩不适合,而不是你不好。
十二、找到好工作等于牛人?
文章中出现过几次和找工作相关的“牛人”这个词,但我实际是反感这种说法的。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的价值观有些扭曲。。学校里碰到很多讲演的活动,会请一些找到不错工作的人来讲,冠之以“牛人”的称号,引得一些小学弟小学妹给给瞻仰。现在几乎演变成只有找到好工作的人才是牛人,不然你就读大学读得很失败。
我始终觉得找工作这件事,靠能力,靠机遇,也靠运气。你今天终面失败,但别人赢了,可能真就因为面官的一念之差;还有些很厉害的人,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被网申给刷了。退而论之,你就是力挫群雄拿到了offer,那些没有找到好工作的,就不好了?至少在我看来,找工作这类应该可以归为功利的事情,绝对不是评价一个人牛不牛的标准。例如找工作是需要一些前期准备的,如有一两份不错的实习,参加一些学生工作,但是就有一些人,他们潜心读书,在大学期间博览群书,但他们又不爱参加那种可以锻炼表达能力但无比聒噪的商业比赛,于是他没法在简历上胜出,也没法在面试中自我表达,但他不牛么?在我看来,他才值得赞许,清心寡欲、修行内秀的心境恰是我们这种拼命找实习拼命找工作拼命参加各种比赛的人望尘莫及的。所以,找了份不错的工作,当然值得称赞,这说明了你找工作这个技能不错,但千万不要说你因此就是个牛人。同样去欣赏其他人,他们只是选择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十三、半年的感受
这半年,我自己觉得是非常suffer的。或许是因为我不是所谓的牛人,能够轻轻松松搞定好多牛offer,但我觉得,大多数最了有了一个不错结果的人,之前一定都是有不少付出的。人们总是在获得好结果后,再回头看,发现一切付出不过如此,于是在叙述那些回忆的时候多了调侃怀念而少了痛苦厌恶。
求职的半年,对我而言,是心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会有那们一段时间,你每天都在面试,甚至上下午都有,你踩着高跟鞋从国贸跑到天安门,从三里屯跑到复兴门,在一片片自己一点不熟悉的地方问路找地方去面试。就算你昨天很晚睡,第二天还需要装作精神饱满充满热情眉目生光。你需要把你说过很多遍的话又一遍遍口干舌燥地说个一两个小时,并且表现出对自己的经历充满信心和赞许。这是体力上的,而这些体力上的在我身上可能会更夸张,因为我当时还在补修出国交换那个学期落下的八门专业课且想拿个好的期末成绩,财务的专业课可不是那么好混的。。有时候就是上完早8点的课就冲回宿舍换正装,再冲向一个未知的面试场所。
但体力的考验相比于心力却不值一提。。可能是当时我还受着别人不用补课不用找工作,但我却又要找工作还要补课的幽怨情绪,心理压力更大一些。找工作给我的感觉是我最不喜欢的那种――不确定!开始投一家家公司的简历,就像你费了很大力气的开始开辟一条条道路,但你在没有定下来之前,永远不知道哪条路你投入了大量精力突然哪天就堵住了,你也不知道哪条路是能走到最后的,于是你只能对每一条路都费点心思,去期待一个完全不确定的未来,每天吃饭睡觉的时候要么不想,一想到就会觉得心悬很。特别是当你对自己还有一个挺高的预期,那日子就更难过了,你会莫名其妙也开始臆想要是最后一个公司都没找到怎么办。。要是什么什么该怎么办。。
当然现在一切都结束了,再回头想,会觉得也不过就是些小纠结小情绪,但是我写这个话题,是为了想让找工作的童鞋们知道,这种纠结和郁闷是大多数人都会体验的,所以如果你有了这样的感受,不要更悲观地认为只有你才那么纠结,于是更不相信自己。纠结着你可能才是一个对自己有那么点要求的人的常态吧。坚持一下,熬过去,就好了。
十四、鸣谢 虽然不是取得了什么成就,但总算一件挺重要的事终于确定下来且还算让我觉得满意,因此要感谢很多人。感谢室友在我最烦躁的时候坚忍地听我在宿舍里抱怨,还不断鼓励我;感谢为数不多的几次和几个朋友的吃饭和聊天时我所感受到的信任,每次聊完都会觉得心里又多了份力量;感谢爸爸妈妈在我没着落时从来不给我压力并告诉我我找到什么工作他们都觉得好并为我感到骄傲,在我选择去哪家公司时告诉我选择我喜欢的。
感谢亲爱的,那一段时间我情绪不好,经常生闷气,莫名其妙无事生非。感谢你的包容和纵容。你给了我最大力量,让我在最无助和最绝望的时候仍相信,我会有依靠,我会有美好的未来。那个时候,心安是最奢侈的心情,而你把它给了我。亲爱的,谢谢。
第二篇:清华北大高考状元学习经验
清华北大状元精华的学习心得+ 初中学子梦寐以求的学习技巧。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成功的学习经验和技巧可以后天习得。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清华北大。(清华北大高考状元学习经验)
全国一线优秀教师、专家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对大量高考状元的心得体会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针对初中学生在各学科、各阶段中经常会碰到的常见难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要想冲刺高考,初中开始就要做准备!最简短的语言、最真实的案例和最具操作性的方法,使孩子在轻松阅读中掌握每一种方法、学会每一个技巧,并且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帮助。
第一章高效利用课堂45分钟,北大清华状元将课堂价值最大化 苦口婆心:课堂——花钱费时花精力坐着,不学都冤 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互动是尊重也是方法 偏科,不喜欢也要用行动来“喜欢” 积极清除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毒瘤” 课堂做笔记要有选择 课堂上注意力的转换 有疑就问——不让问题过夜
第二章课外自主学习,是当“状元”的关键
金玉良言:主动学习是学好的唯一出路
预习——学习的“敲门砖”21
学习“预则立”——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
课后复习,巩固知识,消化所学
复习,分好“三步”走
认真完成作业
将自习课的自修价值完美实现
自觉抵制那些会让你“成绩差”的外界诱惑
积极与同学交流,取长补短
科学安排休假时间
巧用“零布头”时间
第三章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积累和创作
一语中的:多听多说多读多写,语文学不好都难
语文学习,贵在日积月累
多读些课外书籍,加大阅读量
基础知识是语文的核心
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工具书是学语文的好帮手
提防错别字在脑海中“扎根”
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
审题——写好作文的关键(清华北大高考状元学习经验)
别吝啬,让你的思想火花在文章中闪耀
尽量追求作文语言的鲜活灵动
第四章数学没诀窍,打牢基础广体验
指点迷津:数学接触得越多越广越牢,学得越好
狠抓基础,知识点一个都不落下
数学也需要提前预习
听数学课要认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记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将数学知识与日常事物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准备一个数学笔记本,随时记,有重点和思想就好
抓住课后黄金10分钟,不带着疑问离校
认真做作业,抄作业是数学学习最大的危害
题海战术新解,不求多,只求掌握数学题型和解题思路
设定复习计划,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做好错题整理本,及时总结,不让错误再犯
第五章英语学习要借助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直言不讳:学英语,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来强化
扩大词汇量——课本和课外资源“两手抓”
培养语感:多听、多说
把欣赏英语当成一种享受
做课堂的主人,互动激发学习热情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会记英语笔记
学英语,做题同样很重要
不要忽视语法知识
多背范文,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清华北大高考状元学习经验)
第六章物理、化学: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最容易
抛砖引玉:知道为什么要给你实验室吗?
打好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知识点很多、很散,要善于总结和归纳
做好每一堂实验,认真做记录
借生活现象解析物理化学,增强学习兴趣和理解
做题,重在了解解题思路和题型
图表学习法,大大提高学习的效能
第七章史、政、地——不可忽视的科目
推心置腹:史、政、地提高个体素质,何必让副科拉分
啃书本是基础和关键
不可两耳不闻窗外事
别让所谓的正科占用副科学习时间
借助课外资源深化史、政、地的学习
地图和地图册有妙用
实地旅游增加史政地知识
第八章有效记忆有助学习,记忆是有技巧的 点睛拔俗:学习记忆的小窍门,让学习事半功倍
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手、脑等结合,调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背诵是强化记忆力的体操
模块记忆法:使记忆变得简单、高效
试试歌诀记忆法
联想记忆,给记忆插上关联的翅膀
反复记忆,让知识持续得更久
尽量将记忆材料形象化,有助记忆
纠错有助于加强记忆
用放电影法回忆知识点
利用“最佳时间”进行学习
合理的睡眠与休息帮助提升记忆力(清华北大高考状元学习经验)
第九章考试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对待
光辉典范:每一个清华北大状元都是“考试控”
给自己一个考试目标
制订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
考前,查漏补缺是重点
考场,处乱不惊,切忌烦躁
考试得高分从审清题目开始
轻松应考——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
全面检查,站好“最后一班岗”
考试结束后不要议论试题
调整考后心态,做好考后总结
第三篇:北大本科毕业生求职经验分享
一位北大本科生在6家世界顶尖咨询公司实习后,总结出了这些人生经验
一个北大普通的本科生,却曾在全世界最顶尖的咨询公司全部实习过(公司包括麦肯锡、波士顿、摩立特、罗兰·贝格、贝恩公司、易观国际、优信咨询、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毕业时不仅获得麦肯锡的分析员职位,同时获得英荷皇家壳牌集团(Shell)管理培训生,现就职于麦肯锡(北京)。
相信从下面他发表2年前的文章中,大家可以从中窥探一斑。
所谓牛人,不过是一个从不放弃自己梦想,用自己最辛苦的汗水浇灌出丰收的果实的人。
我曾掉进无数河流,希望后来人不要重蹈覆辙——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关心、帮助、支持过我的家人、老师、领导、同事、师兄师姐和朋友们。
我非常不在意其他人如何评价我,我不为任何人活着,因此别人的评价不会增加或者减少我的效用。如果你认为表扬我或者批评我可以增加你的福利,那么OK,这是一个帕累托改进,我支持你做这种有益的尝试,并感谢你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Victor LIU
“这是一个特立独行者”——不熟悉我的人往往如此评价我。
其实,我只是不太喜欢随大流,不关注其他人的评价,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并且强迫自己不断努力而已。
“我从来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我的初中、高中、大学生活都和其他人不同。”这是我对面试官关于我track record问题的回答。
当初中的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课程的时候,我翘掉所有课程,把自己关进学校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做完了几乎所有可以拿到的初中物理竞赛题,初中毕业时,我拿着物理和英语两项竞赛的全省第一名进入高中的理科实验班;当高中所有人都在冲击竞赛奖项、为高考而努力奋战时,我独自一人在不到10平方米的学生会办公室里整理编写出40多万字的学生会制度化建设材料,高中毕业时,我手握中央电视台2个英语竞赛的全国前
二、美国高中交换经历、3个省级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大赛奖励,以全国十佳、省级优秀学生的身份获得北京大学保送生的资格,进入这个待了4年的园子。
我是带着梦想来的——继续自己的学生工作,4年以后去某个牛校读个PhD……正如刚进高中时的踌躇满志——物理国际奥赛金牌。3年后,结果也跟高中几乎一样——所有当初设立的目标没有一个实现,但却在另外的领域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并且最终有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出路。
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从2006年秋天开始到2008年秋天,我15次申请McKinsey、BCG、Monitor、RB、Bain五大咨询公司的实习或全职职位,只有4次成功。曾无数次地被击倒又站起,因为我坚信,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就能有好的结果。
我在北京夏天的酷暑中奔波于两个实习的公司之间。当其他人都在享受空调时,我每天拿着40圆人民币的补贴,挤3个小时的公车上下班。
我把自己关在屋里,拼命啃着那些案例和方法论。当其他人都在享受暑假时,我看到“strategy”、“structure”、“market”、“profit”就想吐。
去餐厅吃饭,喜欢看菜单上的pricing,喜欢看服务的process;上课,喜欢看老师课件的layout,看完后开始独自苦思冥想可以如何改进这些东西。走在路上,喜欢看各种各样的店招;去超市,看产品的包装、陈列,然后开始思考它们的branding和marketing。
有人说我患上了强迫症、有人说我是paranoid、有人说我是maverick。
只因心中有梦。
Chasing Daylight
如果现在的我是所谓的“牛人”的话(其实很反感这种称呼),我相信任何“牛人”的背后都有些难为人知的事情而且并不那么耀眼甚至灰涩。——Tow,《生活:依然奔跑在路上》
一的开始是在迷茫和慌乱中度过的。关于那段日子发生的事我总不愿多提,总之是一个痛苦抉择的过程。不过有三个人我一定要特别感谢,凯哥、健哥和龙哥,谢谢你们的关照!小弟让你们失望了,对不起。
在反复思考、反复权衡之后,做出了上大学以来第一个最正确的决定——辞去所有的学生“干部”工作(当然因为客观原因拖到第二学期才全部执行完)。我至今记得,那天是2006年3月4日,距我开始担任学生干部4567天,很好记的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承载着我太多或是美好、或是艰辛的回忆。
辞掉工作后生活开始变得悠闲起来,除了上课几乎没有任何事情想做,也没有任何事情可做。于是和女友在未名湖边盖满我们的脚印,吃遍北京大大小小的街道中大大小小的餐厅,通宵K歌(她唱我听)。没有烦恼,更没有追求。
学期结束,除了坚定和我在一起的女友和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GPA,我什么都没有。(当然,我更愿意理解成“除了一些次要的东西,我什么都没失去”。)
冬去春来。新的一学期开始了。
我开始心慌,觉得再这样下去要出大问题。我的头顶好像笼罩着一大片乌云。难道我的大学就这样了?!
于是去老法学楼顶层的办公室找导师谈话。与这位学识渊博,曾在美、英、澳三国求学的老师的谈话内容已经不完全记得了,但是导师的意见是明确的——如果不想做学术,就不要去国外读PhD,否则会很痛苦。很快,我做了大学生活中第二个最正确的决定——不出国了,我要工作!
于是,开始漫无目的地搜寻“找工作”的信息,那时的我根本不知道BBS上有“intern”、“job”等等版面可以查找信息,只能通过各种不专业的渠道搜集零碎的信息。
曾经和女友一起去某个家教培训机构投过简历;
曾经成为心理学系的“职业被试”,以为那也是一种工作;
去听欧莱雅E-Strat的宣讲会,发现我们这些大一的孩子被忽视,郁闷了很久……
那时我的状态可以用4个字来形容——“无头苍蝇”;
而那时的我则是彻头彻尾的两个字——“无知”。
一个偶然的机会拯救了我。通过某种途径知道有一个“TILIP(Tufts Institute for Leadership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项目在招人,于是去听宣讲会。那时觉得能去香港实习、美国交流是相当了不得的事情(实际上确实也了不得,见下文),反正也没事,投个简历试试吧。于是有了我人生第一份简历——我至今还留着那份标题是“Resume”、4页的、极其丑陋的所谓“简历”。找老师写了推荐信,买来一个大信封,投到了指定的地方,便不再理会。
我不知道负责的师兄师姐是被我的勇气打动了还是被我的无知逗乐了,我居然收到了面试通知。然后在某个早晨,穿着运动服的我捧着北大的地图找到一个叫“临湖轩”的地方,第一次参加北大的面试(其实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时候面试过一次,不过那个时候还不是北大的人)。估计是因为英语比较好的缘故,居然通过了一面。二面是小组讨论,一个穿T-Shirt的小孩(我)加4个师兄师姐,我也不记得自己说了什么,反正结果是通过了。三面是跟项目负责人见面,一位香港的教授。好心的师兄悄悄提醒我——要穿正装。于是拉上女友去当代买了有生以来第一套正装,跟“机器人”似的(女友原话如此),把西装所有的纽扣都扣上(那个时候不知道西装应该怎么穿,现在后怕,幸好没有买8颗纽扣的西装……)去参加三面,居然又顺利通过了。
最后剩下6个人,除了我这个小孩以外都是师兄师姐,在农园3楼的某包间中和往届参加项目的学长一起吃饭。当时的我真是年少无知,后来才知道,那天10多个人中有2位后来去了Morgan Stanley,1位去了Goldman Sachs,2位去了BCG……(偷偷说,当年的小孩现在到McKinsey了,也算没有给师兄师姐丢脸)
吃完饭,收到邮件——“今年你被拒了,大一的学生不适合参加我们这个项目,让你来吃饭是为了让你对这个项目保持兴趣。非常欢迎你明年再申,为你保留机会。”郁闷了很久很久,没想到当年是这个项目最后的一年……算是一个遗憾吧。
不过认识了这么多师兄师姐算是我大学最宝贵的收获。后来这些好心的师兄师姐都不断地指点我,我终生感激他们。
2006年4月,在大牛师姐(现在Morgan Stanley)的介绍下和女友一起加入刚刚成立不久的北京大学SIFE团队,成为presenter,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大区比赛。
第二次穿西装,知道了KPMG和HSBC这些公司,知道了原来business world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参加决赛,第一次去上海,远远地望见KPMG亚洲的COO、HSBC中国的CEO等真正的business leader,觉得自己还有那么多需要做。
2006年5月,申请亚洲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主席团,成功,被任命为人权理事会主席。
2006年5月,在大牛师兄(现在Morgan Stanley)的照顾下加入了第一届“京论坛(JING Forum)”,成为两个大一代表之一(另外一个是高中认识的老乡,现在的SICA主席,呵呵)。
在光华楼地下一层005教室中一遍又一遍地排练presentation,通宵跟着师兄师姐们改PPT。开始上联合国网站看那些条约,开始参加模拟联合国会议的规则培训。尝试着查阅那些中国和日本环境问题的资料,似懂非懂地读着……不再通宵K歌,不再无所事事,没有再去过未名湖。开始忙碌,开始喜欢上这种充实的生活。
大一就在这种新生活中结束了。云层突然裂开一条缝隙,透出一缕阳光。我别无选择,只能追逐这若有若无的阳光。
Straight from the Gut
我知道我很笨,但是我愿意学。——某位成功的前辈
在我的印象中,大学生活只有大二是无比清晰的。如果说我现在的skill set能够满足一个entry level的consultant的要求的话,这里面的大部分skills都是在大二这一年中历练出来的。
9月,在北大开“JING Forum”的中国部分,然后去日本参加日本部分的会议,见识了很多东西、认识了很多人。10月唯一一次代表北京大学出征,参加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北京地区初赛第一、复赛第二;全国半决赛第一、决赛第二、总决赛第四。没能给学校争光,跟求职关系也不是特别大,不在此赘述。但是有一句对很多人逆耳的土话我却不得不说——“英语好什么都好办,英语不好什么都不好办。”我的经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0月,开始担任SIFE北京大学团队的主席,和女友一起带着27个人的团队开始“摸着石头过河”。
这一年得到了太多师兄师姐的指点和帮助,也遇到了无数的困难,不过最终还是挺过来了。
如果要详细写可以再出一篇文章了,大家如果想详细了解的话,去听SIFE北大团队的宣讲会吧(我不是做广告……)。
后知后觉地知道了BBS上有一个版面叫“intern”,看见一个叫“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公司招一种叫“PTA”的职位,好奇地点开看看,发现几个问题——不知道什么叫“consulting”、不知道什么叫“PTA”、不知道为什么一个Boston的公司要到中国来招人。于是开始上网搜寻,找到BCG的主页,看了看公司的介绍,得出了一个至今想起来都好笑而荒谬的结论——这个公司看起来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于是又投简历,仍然是4页纸,不同的是这时知道标题不能叫“Resume”了,不过改成了花体字的姓名……毕恭毕敬地用大号信封装好,挂号信寄出。然后,自然杳无音信。后来某一天突然开窍,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BCG,还害怕了好一阵,别因为我的“卡通版”简历上了公司的黑名单……
我与咨询的第一次接触到此结束,两个字——失败。但是通过这段时间效率极低的research,我却不经意地做了一件无比重要的事——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咨询。
大二上的一门职场英语课让我第一次知道了关于职场的那么多知识,比如简历应该怎么写、衣服应该怎么穿、谈吐举止应该如何……我觉得我像一个白痴,看到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于是开始认真地学,把邮件的签名档改规范、在BBS上找模版重做自己的“4页版”简历、知道原来还要写cover letter……进步很慢,但是却很stable。
不停地向各种公司投简历,没有一个回音——也难怪,谁会要一个刚上大二的没有任何实习经历的人呢?
11月,参加Universum公司的一个Focus Group,知道了还有employer branding这个行业,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这个公司的老板发了一封邮件,说我很愿意去公司帮忙做事情,谋个打杂的职位。没想到跟老板一拍即合,记得当时在东门外炭中火吃串,算是拿到了人生第一个工作offer。于是cancel掉原定中寒假和女友一起去新加坡的计划(我很愧疚,有机会一定陪你去),一放寒假立刻到上海投奔姑姑家,开始实习。
Swimming Across
If you are not careful, it can chew you up and spit you out.But if you work hard, you can really hit it big, and I mean, REALLY BIG.——Donald Trump,《The Apprentice》
7月,开始在Sinosure实习,工作的内容是研究几个国家的投资环境,一个3人小组共同写出一份报告。报告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投资风险、行业背景……太多的东西要去学习。那时的我还不会做任何的research,于是开始一点一点学习,在google和baidu上找数据、找信息、找评论文章,在公司的数据库中找行业数据……
每天挤公交车上下班,来回要3个小时,没有空调……回学校经常是8点多,匆匆洗澡以后在闷热的宿舍中煎熬。
不久又开始Analysys的实习,好在Sinosure的supervisor很是通情达理,同意我一周到公司1-2天,其他时间在学校工作。Analysys的supervisor也同意我一周到公司3-4天。于是我每天白天去不同的地方,晚上回学校再干另外一个公司的活。
在Analysys做的项目是我至今做得最深入的项目——给Intel公司做某些产品的marketing战略和sales toolkit。独立设计问卷,独自进行电话访谈和面访,独自打车穿梭于北京的各大写字楼中,跟公司IT部门的人谈论我都不明白的问题……回到公司啃Intel发过来的技术白皮书,看那些晦涩难懂的技术术语……
接下来就是跟supervisor一起开client meeting,做PPT改PPT,写最终报告的草稿……supervisor完全把我当成了team的主要成员,而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我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经验的实习生。这种信任也给了我压力——我做的PPT会直接给客户看,我做的访谈结果会被team完全信任……丝毫不敢懈怠。头天晚上做PPT熬夜到半夜2点,学校太热睡不着又在阳台上站到3点想storyline,早上9点就独自主持focus group,下午整理好会议记录就要在team meeting上汇报……
一个月过去了,投资报告出了雏形,Intel的项目也找到点感觉,渐入佳境。接下来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再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北京的夏天阳光下,40度的高温,我穿着衬衫打着领带穿梭于金融街、国贸、嘉里中心……在沙丁鱼罐头似的718路上思考着、总结着……
暑假的两个月异常艰难,像一个初学游泳的人在浩瀚的海洋中扑腾,不时地呛两口水,但最终还是顺利活着上岸了。
Who Says Elephants Can't Dance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也许是对的。付出总有回报,这句话是一定对的。——Tow,《生活:依然奔跑在路上》
大三眨眼间就开始了,我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正式开始担任SIFE北京大区的公共关系经理,负责SIFE在北京的政府、媒体关系和赞助商联系。
9月,时隔一年之后,再次向BCG投出简历,1周后,向Bain投出简历。
某天,“intern”版上有人报收到了Bain的面试通知,然后又陆陆续续有电话面试……我的电话依然静悄悄,邮箱空荡荡。直到一切又归于平静,我开始怀疑自己。我给一位师兄发去邮件请教:“你觉得我是不是可能不适合咨询?”师兄回复得很快,两句话:“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就没人能相信你了。不自信的人不仅不适合咨询,而且往往一事无成。”
再次当头一棒,然而这一棒却把我敲醒。
第二天,收到BCG面试通知。周末去的时候真是人山人海,后来才知道,80个人参加面试,最后录取了40个。我是早上第一个面的,面试官很和善,但是我却很郁闷——居然自我介绍都没让我做,一句英语都没说。上来就是一个cold call模拟,然后是用excel求解一个问题,10分钟不到就让我出来了。回家的车上,心都凉透了。
一周过去了,我正在Analysys的办公室做项目的收尾工作,师兄发来短信“祝贺你过了”。10分钟后,电话打来,正式通知我通过了面试,进入BCG PTA pool。我清楚的记得,那是2007年9月25日,中秋节。立刻打电话给女友,晚上奔赴金钱豹……(我承认我过于激动了)
国庆是在美国过的,Goldman Sachs赞助的一个活动,去了以前没有去过的美国东海岸,看了传说中的Niagara Falls,第一次住在New York Hilton,第一次去了传说中的Trump Tower买了一条领带,怯生生地在Goldman Sachs的executive面前做presentation。但是那时的我已经明白,投行不对我的路,因此心里是很平静的。
回国以后接到电话,去BCG上第一个项目。这时已经会一点cold call和desk research了,于是天天在办公室享受着饮料和点心,开心地做着喜欢的事情。BCG是一个很人性化的地方,supervisor很nice。断断续续地做了好几个项目,自己的skills也在不断提升。
期间由于SIFE工作的缘故联系了Monitor的面试官,又辗转建立了SIFE和Monitor的合作关系,认识了不少大牛师兄师姐和咨询师。有时聊到我的发展,半开玩笑地说让我去做PTA吧,也没真当回事。
3个月过去,考完试就回家过寒假。某天正在超市购物,一个电话打来,一通英语,搞得我没反应过来。“Pardon”了一遍才听清楚是Monitor的面试官,想让我帮忙做一个research,在家做一天的远程工作。欣然答应,就这样成为了Monitor的非正式PTA。没有想到的是,在Monitor的工作一干就是一个学期,一共做了7个case,是我投入最多、了解最深入的公司。可惜最终仍然没能有缘,这是后话。
寒假开始是又是一年大规模暑期实习招聘的时候。先后投了McKinsey、BCG、Monitor、RB。
寒假期间就接到McKinsey的邮件,通过了Summer BA的简历筛选,邀请笔试。终于可以和大麦过招了,着实激动了一番。
回北京后就是笔试,McKinsey的效率不是一般的高,我从清华五教走到北大48楼的宿舍,洗了个澡,电话就来了,通知笔试通过,第二天电话面试英语。第二天逃了一节课,跟一个某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外在电话里聊人口迁移对于环境的影响,我才说到第3个point他就打断我说:“I know you have more points, but I think I’ve got what I want, McKinsey people will contact you, good luck.”于是顺利拿到面试通知。
噩梦开始了。
那时的我踌躇满志,想着拿到offer以后就能成为Summer BA,然后暑期好好干,直接转正……没想到梦还没开始就碎了。McKinsey一面,我是第一个面的。第一轮,PEI(personal experience interview)非常顺利,但是case卡壳,那是简单的marketing sizing啊!第二轮,面试官一直跟我聊兴趣爱好,先说喜欢的车队再说喜欢的车手,他把case设定为分析F1在中国的发展,都快做完了我才忽然意识到这就是case!面完是早上10点,我一直等到12点,在会议室享用了Domino’s的好吃的pizza,然后被面试官叫出去。他带我进入一个会议室,坐下来,告诉我,机会很有限,虽然我的communication skills是所有candidate当中最好的,但是我的case不够structured,因此希望我再多练练——被拒掉了。
首战失利没有引起我应有的重视。接下来BCG因为我在PTA工作中表现不错,免掉了我的pre-talk,直接进入一面,仍然排在第一个面。一面第一个case,完全失败,没有找到问题所在,没有找到解决办法,也没有提出合理的建议;第二个case,面官的style非常特殊,完全是引导式的,上一个问题做不出来整个case都没办法进行下去,压力非常大,整个case也做得非常不理想。不出所料,一周之后收到拒信。后来得到insider information,我的rank是“below average”。
没过多久第二次参加Monitor Summer Intern一面,当时想着“去年都过了,今年还怕过不了?”结果还真挂掉了。一面当天三个面官我都认识,公司安排了一个我最不熟悉的面我。Fit interview不错,case我自己感觉也还可以。面完后忐忑中正想总结去年的经验教训以利终面,不想直接收到拒信。问师兄,一天后告诉我——“case第一题的数算错了,其他一切都没问题。”于是头年进入终面的我被挡在了终面外。
噩梦结束,四大咨询中有暑期实习项目的三个全部挂掉,我实实在在地感到了恐慌。
McKinsey还是给了我一个机会,某天刚结束一个项目,累得半死,正在睡午觉,接到McKinsey的电话,说有一个项目需要part-time帮忙,问我是不是愿意去。我迷糊中答应了,结果让我马上就去……于是起床、洗漱、换衣服,第二次到嘉里中心。Supervisor很nice,也很专注于工作,没寒暄几句就直入正题,帮一个内部项目搜集信息。于是断断续续地在公司和学校两边做事,2个月以后项目截止,也没再派活,我以为事情就到此结束了。
大三下学期是上大学以来最忙的一个学期,不仅不停地投暑期实习、不停地被拒,同时也在几个公司来回做case。昨天整理兼职工作和实习的资料,一看吓一跳,在BCG和Monitor参与过的case居然前前后后有11个之多,其中有8个是在大三下学期中完成的。经常是周一接一个项目,周二又来另外一个公司的一个项目。我照例是个闲不下来的人,照单全收,于是造成疲于奔命的情况,白天去公司做一个项目,晚上回来在宿舍再加5个小时的班做另外一个项目。中微考试之前一周还在同时做两个项目,有3天在宿舍几乎除了睡觉吃饭上洗手间都在电脑前做事,做完直接躺下,早上又接着干,连洗澡和洗漱都省了。当时跟朋友笑称我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实践咨询“50/50”工作方法的“咨询师”。好在supervisor对我的工作还算满意,不过我却真要累趴下了。
这期间了解了很多咨询的工作方式,学了不少方法论,再加上很多supervisor细心地、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各种知识,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自己的skill set也在不断建立。
这个学期中还看见Bain又在招人,激情已经减退了,cover letter也懒得写了,直接平信一张纸的简历寄过去,没想到2周后的一个下午,直接打了一个电话简单问了两个问题就被录取了。后来参与过Bain的一次培训,觉得公司的culture跟自己不是很fit,况且也一直忙得不可开交,就没怎么参与case。不过一个副作用是看起来我好像在所有四大咨询都实习过了……
挂掉几乎所有的暑期实习之后,眼看就要卷铺盖回家了。危难之中,RB给了我机会,暑期实习只有一面,而且很巧的是面试用的case背景是我刚在另外一个公司实习的时候完全了解的,于是顺利地把所有经过改编的产品名称、竞争对手名称等等全部一一“还原”……估计把面试官都搞郁闷了。不出所料拿到了暑期实习的offer,但是我并不高兴,因为我清楚地知道:首先,我的问题不在于缺乏实习,我的简历能够通过所有公司的筛选,我的问题在于过不了case interview;其次,更多的实习并不能提高我的case interview的能力。所以,是做出战略调整的时候了。
某天在地铁上,听着北大05级新生文艺汇演的主题歌《最初的梦想》,回想自己走过的道路,泪流满面——“最初的梦想 / 紧握在手上 / 最想要去的地方 / 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我觉得我当时的状态肯定吓坏了旁边的很多人……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次去公司做项目或者下班,我都必听一遍《最初的梦想》,算是让自己奋起直追的一个动力吧。
还有一个跟咨询无关的事情,3月看见Shell在招聘,依据“找实习是凭兴趣,找全职工作则必须海投”的原则,申请了Gourami Business Challenge。一面在Shell的国贸办公室里进行,4个问题选1个问题进行详细论述,然后就是不断地问“Anything else?”希望能想出更多的points。一面后2个多月(汗死……),通知二面,之前有一个准备会,详细讲解了二面的方式和流程。回来以后我在日志上写了一句话:“Would be a shame as a consultant if I do not pass this time.”我实在太有信心了。二面一天以后接到电话,果然通过了,8月到马来西亚参加Gourami Business Challenge。
近两年在咨询世界中的蹒跚学步、摸爬滚打带给我的不仅是简历的丰富,更是提高了我的problem solving的能力,Shell的面试让我充分认识到,背景并非那么重要,在现在这个社会中,能者为王。
暑假开始之前,我对自己做了一个总结:对于case interview,我是杂牌军,有专业背景的人是正规军。大部分成功的人都经过了“专业”的训练。对于我去年Monitor的侥幸,借用生科大牛同学的话:“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而鸡却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
在困境和迷茫中给师兄师姐发邮件请教。得到几个主要意见:第一,要彻底想清楚自己想干什么,想要什么样的lifestyle;第二,case interview是可以准备的,并且是可以通过准备提高到一个很高层次的;第三,今年就业形势严峻!
大象并非不能跳舞,但是要让大象跳舞则需付出百倍努力。
Pour Your Heart into It
如果将英语的26个字母由A到Z分别编上1到26的分数 你的知识(KNOWLEDGE)只能得到:11+14+15+23+12+5+4+7+5=96分
你努力工作(HARDWORK)也只能得到:8+1+18+4+23+15+18+11=98分
而只有你的态度(ATTITUDE)能得到:1+20+20+9+20+21+4+5=100分
——佚名的寓言
考完试,飞回成都忙学校的事情,某天正在开会,接到一个电话,居然是McKinsey。问了问相关情况,然后宣布将在某地办一个简短的周末聚会,帮助一些愿意申请McKinsey全职职位的学生了解公司,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我觉得天上掉馅饼了,居然大麦还能记得我这个没有通过一面的人!
于是7月11日飞回北京,7月12日、13日在“长城脚下的公社”体验了一把consultant的lifestyle,与一帮senior的consultant深夜在“大通铺”宽敞的客厅里玩杀人游戏……跟nice的HR聊了很久,谈理想谈职业谈人生,哈哈。两天以后的收获是——获得McKinsey提前面试的机会,9月初面试Business Analyst!我觉得天上又掉了一个馅饼,然后思考了很久,为啥就让我面呢……得出的结论是——想那么多干嘛,掉馅饼就吃呗。
女朋友全家给了我最好的条件,给我提供了一套离RB很近、超级方便的房子,让我整个暑假住在里面。楼下有吃有喝有银行,家里有水有电有网有空调(我对家的要求不高,但是要有网、热水器、电冰箱、微波炉和空调)。搬进临时的家,下定决心要奋斗了。
7月15号开始在RB实习,第一天去,没派活;第二天去,还没派活,去问了问,说让我等着。第三天等不及了,痛下决心,开始把所有跟case interview有关的材料全部翻出来,列了一个清单,开始读。如果要打印出来的话一共3000多页啊……我整个大学也没看那么多东西啊……不过,为了毕业以后不“回家养狗”(老妈原话),只能忍了……
后来某天,老板好象突然发现我没事,开始给我零零碎碎地派活,我也就忙里偷闲地断断续续地读那些材料。8月15号实习结束,一共读了600多页,算是对case interview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实力仍然不足。
歇了两天,8月20号奔赴马来西亚,在兰卡威这个度假胜地参加Shell的Gourami Business Challenge。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40多位应聘者被分成5+2个小组,为Shell Gourami(虚拟的国家)制定一个5年的商业计划。这下我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首先,东南亚的英语只能听懂大概70%,印度英语只能听懂大概40%,我跟他们说话的时候听不懂可以请他们重复,但是他们相互说话的时候我总不能说“我没听懂,麻烦你们俩重说一遍”吧……所以我跟同去的HR说:“我觉得我只来了半个人,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其次,我没有任何的专业技术背景,连石油行业的什么upstream和downstream都不懂,刚去的时候一头雾水。刚开始按照自己的做事方式(当然是咨询的方式,breakdown,analyze……),发现跟其他人格格不入,后来也就全乱了。总之那4天很累,很frustrated,觉得自己是除了咨询别的啥都干不了了,思维模式已经基本定型了。崭新的A330从KLIA这座我最喜欢的“全球最好”的机场腾空而起。望着KL特有的一地金黄和远处若隐若现的KLCC,我觉得被逼上了绝路。
从马来西亚回来,接到McKinsey通知,9月5日workshop,9月12日面试。接下来的两周是最痛苦的两周,除了准备面试基本就只剩下睡觉、吃饭、上洗手间、洗澡、去买生活必需品了。而且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还在想着case,比如吃饭的时候想着估计一下某种餐厅的market size,买农夫山泉的时候想着corporate strategy,就连洗澡用shampoo的时候都在想P&G的product line……整个人完全沉浸在对case的分析当中,买个烧饼都忍不住想跟小摊老板说你这个business可以如何如何改进……正是那时突然理解了McKinsey咨询师与牧羊人那个笑话……
9月5日,McKinsey举办的面试前的workshop。一个mock interview让我突然从心底意识到,我上路了——consultant讲的思路和我脑子里想的几乎丝毫不差。回家以后发现那3000页的材料看不完也没必要看完了,于是拿出纸笔,总结了3页的outline,正如平常考试前那样。这3页outline陪伴我度过了之后所有的面试。正如俗话说的,把厚书读薄了。
9月12日,北大迎新的日子,决战的时刻到了。一面第一轮是在某大PAR的房间里进行的。照例首先是PEI,问在那么多咨询公司里面工作过觉得有哪些差异,然后是case。准备了这么久,第一次真刀真枪实战,犯了一个错误,算数算错了。面官安慰我:“Don’t worry, you are doing fine.”一面第二轮,调整好心态,做得比较顺利。
面完又是吃pizza,我注意到Domino’s换成Papa Jones了。不敢多吃,吃了一个slice,直接导致我下午饿得不行。吃完以后直接被面官叫出去,面色凝重地把我拉到一个小屋里,关上门,说:“我们讨论了一下,觉得你还是不错的……”我瞬间郁闷了,跟5个月前的话一模一样啊,接下来一定要说“但是呢,机会有限……”结果面试官继续以平静的语调说道:“接下来还会有人面你,以下是给你的feedback,在下面的几轮中要注意……”我狂汗,居然有这么宣布结果的……
等了2个小时,吃了一个Starbucks的水果杯,开始二面。二面第一轮,一大堆数“扑面而来”,占据了我整整2张草稿纸。好在我脑子比较清醒,没有算错。算完了长出了一口气,说:“That was a lot of calculation.”面试官都笑了。二面第二轮,PEI照样没问题,不幸的是case再次卡壳,对于一个数跟面官发生分歧,好不容易才弄明白。后来想起来应该是我们沟通出问题了,我的理解是“earnings per order”,她的理解是“earnings per service”。总之算是完成二面了,心里还是比较忐忑的,不知道是不是能通过这据说是最难、最考验人的二面。
本来说当天出结果,后来说出不了,那就周一吧,周一又是中秋节……结果回来就收到带有很明确暗示的email——“You did great today.”开心地过了一个周末,周二接到电话:“恭喜你通过了,以下是给你的feedback……”收到4个“Good luck”的邮件,感到温暖,受宠若惊。接着又接到电话,一周后终面,面完决定是否发offer。
我知道还差最后一步,于是再次向师兄师姐求助。好心的师兄感冒了还给我讲了半个小时,师姐更是将当年精心整理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email我。McKinsey的几位面官也给我极为有用的feedback。有太多的人在支持我、帮助我,我没有理由不努力。
期间意外接到Shell的offer,是在中国唯一通过Gourami Business Challenge的offer。我告诉妈妈:“不用回家养狗了。”
一周以后的9月26日,再次来到公司,在我面前的还有最后一关——两位PAR的面试。
难以想象这些我曾经仰望的商界领袖就在对面与我“拉家常”——“高中在哪读的啊?”“英语怎么学的?”“成绩怎么样?”“你得的奖学金都是谁设立的啊?”“你觉得咨询行业今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啊?”期间问我为什么不去投行,我反问“您不觉得我这个决定现在看来是无比正确的吗?”于是两人一起开怀大笑。case例行是要做的,不过更随意了,其中一个更是刚开了个头就告诉我“可以了,不用做了。”两个小时后,所有面试结束,被告知会很快出结果。又被告知,如果通不过,18个月以内不可以再申。
我告诉自己,McKinsey毕竟是McKinsey。无论结果如何,我已尽力了。走出嘉里中心,阳光洒在地上。跟家里打了个电话,告诉爸妈“面完了,等待结果,我很有信心”。
下午4:09分,电话在我并不期待的时刻响起——“方便说话吗?”“恭喜你拿到offer了”。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平静地道谢,跟家人打电话通报。
后来才发现3:59分老板就发邮件给我了——“You should really enjoy your National Day holiday!”可惜晚了二十分钟才看到。
或许一年是一个轮回,2008年9月26日拿到McKinsey的全职offer,距离2007年9月25日拿到BCG的PTA offer正好一年零一天。
第二天,收到大牛师兄的邮件,没有套话,只有简短的四个字——“继续努力”。我知道,他是最支持我的人。
第四篇:求职经验
两年人事工作经验,成熟未满,幼稚已脱,给学弟学一些求职建议。
08年6月毕业,08年2月出来工作,到现在也马上两年了,时间过的真当是快啊。一直在人力资源部门做,主要是招聘这一块的,从一线操作工,到中层管理员,到应届毕业生各类岗位,接触的面试者也挺多的,再加上自己在武汉、上海和杭州参加过各类大小招聘会,对求职和招聘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因为公司最近在招应届毕业生,看着那些孩子想到了咱民大的孩子,跟刚毕业时候的我一样,在求职和面试方面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回来尽自己的能力看能不能帮到孩子们(自从做了HR以后叫面试者都叫孩子,哈哈)。
从以下几个部分来讲就业吧:
1、大学期间应掌握和学习哪些内容;
2、如何制作合适的简历;
3、如何在招聘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4、如何准备面试;
5、如何为自己争取更多PS:因为本人也只有两年工作经验,肯定不能非常全面,而且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也不是很强,请大家轻拍。
1、大学期间应该掌握和学习哪些知识。
大学本科,说白了,很多人都是来玩儿的,要么玩游戏,要么玩学生会,要么玩比赛,要么玩兼职,要么玩啃书本,等等等,大家都在玩,但是能玩出点东西来的就少了,我就接触到一些应届毕业生,大学期间做主持,当干部,参加比赛,照样年年拿奖学金,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再加上不错的气质和沟通能力,这样的孩子到哪里面试官都是喜欢的。所以,你们在大学里,能玩的就玩,但是有一个前提,学习成绩尽量不要太差,四级是绝对要过的,男孩子如果能过六级,能加很多分。如果你本身就喜欢玩游戏喜欢的紧,那就玩吧,毕业后就没那么多时间玩了,不过前提是你要找到一个能让你充实的工作,除非就在家继续玩吧。
像一些技术类专业,比如说平面设计,编辑,服装设计,会计等,大学期间尽量去外面兼职,参加比赛,就算只能拿个参与奖也好,这个很重要,如果以后想走营销方向的,尽量参加一些兼职,特别是自己进货自己推销这样的方式很能锻炼人,我本人也很喜欢这样的孩子,有毅力够踏实。
如果以后想走行政管理类工作的,尽量参加学生会,锻炼组织和沟通能力。还有一点,做学生会,要做就做最大的!要么就不做,宁愿自己去卖杂货摆地摊。后者不会比前者少锻炼人。能做到学生会主席,当然最好,不能就做副主席,还不能就做部长或者社团团长,实在能人太多就做某社团某部部长,再到某部以下副部或者干事,说实话,做招聘的都是从学校里出来的,人也知道那些就是叫你去干嘛你就去干嘛,谁做不是做。(学生会主席要来抽我了,你丫的这么一忽悠,我们学生会人都跑外面摆地摊去了!)
另外,同学们,稍微少在寝室看韩剧,少玩点游戏。图书馆真的是个好地方,我就说这么一句。自习室不必去的太勤快,除非你想考研。对于学习,个人的建议是:上课可以不听,回去可以不做作业,但是你选择一天到自习室看课本,认真看,你会发现其实挺简单的,而且比你上课听5天还管用。(辅导员,俺不是忽悠,俺以前也是拿奖学金的)
有机会多出去走走,旅行,而不是旅游,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牢记。有点杂,想起什么以后再补吧。如何制作合适的简历
说到简历,唉,想起我看到过的那些简历,有些实在是惨不忍睹,这样的简历除非你有相当出众的个人经历,否则绝对减分。
简历的格式尽量标准化,用同一字体,“姓名”的字体大小比“王二”大一号就可以,最好用EXCEl表格做,先将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学校,专业,身高体重,手机号码,应聘岗位,住址(简化,住学校的就不用设这项了),以上是基本项,放在开头,接下来可以是简单的自我评价,建议不超过70个字,同时自荐信就省了,不要再在简历后附一张自荐信了,没人真有时间去读。
接下来是个人经历,学生会经历最好写上组织了哪一两场大型活动,自己在当中主要负责哪方面;社会实践要写上一些具体的信息,比如做牛奶促销,成绩是全场第几名卖掉多少等;在报刊杂志发表过论文的可以一句话带过,然后在简历后附上论文复印稿。
各项荣誉,于哪年哪月获得几次什么荣誉即可,奖学金类的写上获奖比例,如果你不写,人面试的也会问你,你们班有多少人拿这个奖金,如果你说20个人10拿的,那你这个就不用写了。
尽量不要把姓名或者学校的名字大大地放在抬头,越是明显反倒是盲点,简历要简洁,一眼过去能看到你叫什么哪里来多少荣誉多少经历,好的简历能让你脱颖而出。
差点忘了很重要的一点,应聘岗位这栏空着,到招聘会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填,如果你直接写上营销,市场或策划,那人家还要揣测你到底想做什么,揣测的时间到不如用来看下一份简历。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你很希望进一家公司,那就贴上你的彩色照片,微笑的,最美的照片。到学校打印室用照片纸打印 很便宜。
3、如何在招聘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说到这点真是不得不说,想起自己刚毕业那时候多少单纯多少好骗,在招聘会看到哪家展位大哪家招聘广告做的好就往哪家挤拼命排队,同学们啊,回头看看那些只用一张120*90白纸写着招聘需求的公司吧,那些才是真正需要人的公司,你想想,一家公司的招聘广告做的那么好看还是能反复利用的,那也就是说他们这广告要用很久,这些岗位不是他们急需的,而是不停在补充的,他们肯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招聘的人数基本都是若干的,一个岗位若干个人?
这里突然想起来有此参加招聘会,我们公司是集团公司,那次就我一个人去,因为就一些急需的岗位,我就只带了一张大白纸,写上岗位需求,坐等,对面展位是同行业内的一家小公司,4个人!相当靓丽的招聘广告,一看岗位,我就知道是来变相招操作工的,看着那些排队的孩子,唉,无语啊。
招聘会上如果有很长的队伍要排的,那就先去那些空着的公司看看,人家有的是时间跟你慢慢聊,你可以好好发挥,那些排队的,你看看,有几个能说上几句话的?每次我看到我展位前排起队来我就让后面的人等会再来,何必浪费时间呢孩子们?虽然你们是求职者,但是你们的时间也很宝贵。
招聘会基本可以算初试,要自信,不要紧张,微笑,很平和地介绍你是哪所学校的,想应聘什么岗位,然后就听面试官的就好,自我介绍就自我介绍,回答问题就回答问题,起身的时候说句谢谢再见会加分。
在招聘会或者公司面试上,有些面试官喜欢用压力面试,用很尖锐的问题打压你,(我一个同事很喜欢这招,每次我都觉得他面前的孩子好苦),这个时候一定不要紧张,学会以柔克刚,微笑,想1、2秒再回答对方的问题,会加分。
另外,是否录用你,有经验的面试官在你进来坐下到你开口说话的20秒内基本就定了80%,所以,一定要好好练习优雅的姿态和微笑,主要是要自信,你是来推销你自己的,你要对你的产品自信,别人才会相信你。
PS:我在上海参加无数次招聘会,那里挤得跟个什么似的,而且又吵,有时候你听不清面试官的话,那就动动凳子把头靠过去,这样做能加很高的分,我以前用这招是屡试不爽。
4、如何准备面试
好不容易要去参加面试了,好好打扮一下,女孩子化个妆,不要涂眼影,头发最好不要扎成高高的马尾,除非你是比较新潮的马尾,最好穿高跟鞋。男孩子穿正装最好,显示你的专业性和对面试的重视。
对面试好像没什么要说的,就是自信,正面回答面试官的问题,这也很重要,如果
你有一点点开始回避问题,自以为很聪明,但是已经在减分了。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真诚,像我们公司比起能力更看重面试者的真诚,真诚的人才能待的久才能沉下来。如果面试官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不要问薪资,如果要录用你,自会跟你谈,不用你来问,要问就问你在面试过程中确实不懂的问题,比方说人家在跟你讲店铺运营的一些东西,有个名词你不懂,面试完了你可以问,可以加分。
5、如果为自己争取更多
其实吧,对于毕业生来说,没有多少资本能跟别人去谈这些,这个还是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再谈比较好~
以上都是本人边吃瓜子边敲出来的,肯定有很多不足,也肯定有很多人嗤之以鼻,怎么说呢,反正咱闲着也是闲着,就当回虫子看看。要是有同学有问题想问我尼,可以发我QQ邮箱,314767855,此QQ只做邮箱用,从来不上的。
第五篇:大学优秀毕业生求职经历及经验
我的求职经历和感受
工作总算有点眉目了,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求职心路,师弟师妹们如果觉得有用,可以借鉴一下,其实现在就可以有所准备了,特别是能力和技巧上;
在这里我主要写一些注意事项。
当然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首先花点时间去学校的就业网逛逛,浏览一下别人的经验, 公司介绍、应聘注意事项、简历书写技巧、笔试面试技巧等等,对找工作有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开始:一:定位。
我觉得这是重中之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仔细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劣势,明确自己的求职目标,兴趣结合优势,这是比较理想的。以我自己为例,我不会编程,即使给我这样的工作机会,自问也不会很喜欢它,更谈不上优势,所以基本不投研发类岗位,除非那些特别对口的,比如做软交换,呵呵。不过事实证明我不行,所有笔试都被pass掉了;我也觉得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销售,所以不投。从兴趣上来说,我喜欢策划、设计这类的,所以投了一些建筑类的,规划类的职位,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着。本来对于技术支持这类的工作,我也是蛮喜欢的,但是都因为基础不扎实,败北于笔试。中间还投过咨询和专利代理的,因为觉得撰写也是自己的一个优势,当然这两个职位还需要其它一些品质。
做好自己的定位之后,可以瞄准你理想中的最佳雇主,做好应聘目标的定位,包括了解企业文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等等,做到知己知彼。(像房地产之类的笔试就会出这样的题,列举几类正在开展的业务,你对企业的认识;甚至网通由于成为2008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还考了一堆关于奥运知识的题。)随时关注他们主页上的招聘信息,看他们对雇员的要求罗列,及时弥补不足。
总之,做好定位,明确目标,然后就会有收获。
二:准备。
1:简历。
简历就是你的门面,一个好的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对于简历的长度和细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我只写了一页,列举了自己的职业技能、个人素质、实习经历、语言水平和教育背景。虽然后来通过这份简历还是得到了各种各样职位的笔试面试通知,但在这里还是推荐大家最好能有针对性地做好简历,提高命中率。还有,提前到各个招聘网站注册简历,经常刷新,有时候合适的职位就找上门来了,呵呵,我同学就有这样的经历,电总在网上搜索到他的简历让去面试。更多的是一些社招的小公司,这对于那些想积累面经的同学也是有好处的,提前进入状态。
2:能力。
我觉得有不少人有过其它企业的实习经历,其实这是求职中一个很重要的砝码。(当然,我在这里不是鼓动大家出去实习,不然老总要开除我了。不过有合适的机会,一定要抓住)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个人能力的提高。所以,想做设计的同学,不管有没有扎实基础的,要提前补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等。想去外企的,好好练练英语;想做产品销售的,多关注一下当前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想考公务员的,看看申论,练练书写……其实对每个人来说,就是针对目标做好查漏补缺。
3:资料收集
包括相关的笔经、面经、英语关键词、企业资料等等有用的咚咚。建个文件夹,有条理的放置自己的简历、各公司的相关资料,以及后续投递的各个公司的职位介绍、日程安排、相应简历等等,以备查找,这样能节约很多的时间。还有各个招聘网站和企业的主页都收藏
起来,除了51job,chinahr,zhaopin外,还有)等等,后者搜集了各个高校就业指导中心、bbs、各大网站的招聘信息,非常不错。
三:迎战。
我在这里想说,在这个阶段,心态决定成败,就像我同学说的:求职要从容的打一场持久战。
开始,大家有的可能因为没有过面试经历而有些忐忑,没关系,事先投一些社招的公司练练,找找感觉;有的就可能是信心满满,开始磨刀霍霍了,呵呵。等校园招聘开始一段时间后,各种各样的打击就接踵而来,没有笔试面试机会、面试被鄙视(我比较幸运,面试我的hr都比较nice,也有不幸的),收到据信等等,特别是当你被一家很心仪的单位拒掉之后,打击更大。这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再接再厉,不要放弃,也不要失去信心乱投一气,失去步调。每次笔试面试之后都要总结一下得失,多跟同学沟通交流,获取
鼓励和信心,帮助走出困境。个人认为,求职路上互帮互助是很重要的,不要因为彼此之间有竞争关系而过于保守。求职是能力和运气的综合,也不要因为别人拿到一个好offer而心态失衡,呵呵。
值得一说的是,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比如师兄师姐、亲戚朋友;内推的性价比非常高,当然你要想清楚那个企业是不是你想去的,否则对推荐你的人来说影响不好。内推要抓住时机、在单位大规模招聘之前比较有利,个人认为,呵呵。
仪容仪表大方简洁就够了,对技术类岗位来说西装领带不是必需的。
最后,把这句话送给我的兄弟姐妹们:好好规划自己的路,不要跟着感觉走!如果说我们之前打得这一仗不算漂亮,那么在若干年之后,还有翻身的机会,只是现在,我们就该为那一天努力!
对于找工作,总结一下(也是自己的一些感受,不一定对):
1、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应聘职位,自己对哪方面感兴趣,就去应聘哪方面的 工作,开始的时候不要太在意工资什么的,能学到只是,自己能有大的进步才是最重要的2、最好有所准备,比如说应聘硬件,最好把数电,模电,电路分析这些书温习一遍,面试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大的帮助
3、要学会表现自己,这个时候一般是不需要谦虚的4、面试的时候其实不用太紧张,大家谁都不认识谁,怎么表现都没有关系
5、多准备一些简历,广撒网,可能面试机会会多些
6、英语很重要,四级基本要求,最好过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