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实录)

时间:2019-05-15 03:1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实录)》。

第一篇:2012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实录)

社科院于2011年12月7日下午14:3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层学术报告厅召开“2012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会议将系统分析中国2011年的经济形势并预测2012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并正式发布2012年《经济蓝皮书》。以下是报告会实录。

谢寿光: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2年《经济蓝皮书》的发布会现在正式开始。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研究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研究员,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张培森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李扬副院长。2011-12-07 14:38:26

谢寿光:《经济蓝皮书》每年的发布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也是媒体长期关注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今年的发布和往年一样,是对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向、下一年整个中国经济的走势进行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经济形势分析实验室的模型的结果大家都非常关注,这部蓝皮书的发布和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契合的,研究的成果对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乃至对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生活将会发生重要的参考作用,这也是广大媒体关注我们成果发布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个成果如何跟媒体公平的分享,有什么结论,以及在这个期间媒体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们今天出席会议的专家和领导都很乐意跟大家进行沟通和回答。

首先,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研究员讲话,大家欢迎。2011-12-07 14:40:14

陈佳贵: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一年一度的《经济蓝皮书》今天又与大家见面了,首先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向为本书的写作和编辑付出辛勤劳动的我院及兄弟单位的专家学者,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问候,向与会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济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要品牌之一,自1992年首次出版以来,已连续出版21年,是国内历史最长的一个经济预测的蓝皮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评价,也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界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的重要凭证。

2012年《经济蓝皮书》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和中国经济学术分析与预测科技组召开的中国经济分析和预测,在2011年秋季座谈会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专家、学者共同撰写完成的。2011-12-07 14:41:31

陈佳贵: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经济形势十分复杂的一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但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来研究对待。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新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是总体来看回落幅度不大。从年度看,2010年我国GDP增速为10.4%,如果今年我国GDP的增速达到9.2%,只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从季度之间的同比增速看,第一季度我国GDP的增长是9.7%,第二季度是9.5%,第三季度是9.1%,从2010年第三季度到今年的第三季度,已经连续一年多保持在9.1-10%之间。即便是第四季度的增速降到9%左右,仍在合理的区间内。2011-12-07 14:45:28

陈佳贵:2012年我国经济面临的经济形势与2011年有较大的变化,今年经济增速较高,所以我们面临的主要是物价上涨过快的压力,因此,抑制通货膨胀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012年,在经济增速适度回落的基础上,我们既要稳定经济增长速度,又要继续抑制通胀,同时要加大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

因此,我们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努力刺激和扩大居民消费,稳定固定资产的投资,千方百计要扩大出口,使经济增速在适度回落中逐步趋稳,最好保持在8-9%之间,为深化改革、治理通胀、进行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但是我们也不能再重复过去经济速度一慢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热,一热就紧的怪圈。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结构发展方式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也会使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更加尖锐,不利于深化改革,影响经济长期平稳发展。2011-12-07 14:46:06

陈佳贵:抑制通货膨胀仍是2012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以来,中央把治理通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物价快速上涨势头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是我们也看到,当前造成物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因素还没有大的变化。当前我国物价总水平既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又受成本上涨的影响。我个人看法,比较期来看,PPI受供求关系影响要大一些,CPI受成本上升推动因素要大一些。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企业对能源、原材料的减少,以及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PPI的总水平下降比较容易一些。CPI受成本因素推动大一些,而且粮食等产品是刚性的需求,对CPI的上涨控制难度要大一些。CPI的上涨还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仍然是明年的重要。2011-12-07 14:47:08

陈佳贵:另外,关于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需不需要进行重大调整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还是应该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从财政政策看,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时期,许多民生问题又继续尖锐,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也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实行经济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有需要,又有挑战。但是要严格控制赤字规模和债务余额的规模,特别要加强对地方债务的监管,反对搞形象工程,反对铺张浪费,避免出现严重突击花钱的现象。同时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在改善民生、调整经济结构中的积极作用。要加快结构性减税的步伐,减轻企业的负担,加大支持小企业、微型企业的发展的财政措施,促进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2011-12-07 14:49:44

陈佳贵:“稳健的货币政策”提法本身就比较中性,关键在于实际操作时的走向,针对物价上涨过快的趋势得到了初步抑制,速度也回落到合理的区间,货币政策在操作层面可以适度的放松。同时,要切实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有效利用利率、汇率杠杆对经济进行调节。我们金融监管部门出台货币政策和进行监管时,既要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又要处理好储户、工商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利益关系,不能偏向商业银行,使它们获得垄断的利润而损害储户和工商企业的利益,打击实体经济。2011-12-07 14:54:06

陈佳贵:总之,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的复杂形势,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在执行中应该以稳为主,既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又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把握好时机,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及时微调。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到8-9%之间,通货膨胀率降到4%左右,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保持中性。

201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愈加鼓胀,发达经济体活力不足,市场信心下降,世界经济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低迷,若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再发生显著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它重大问题,根据我们的预测,明年我国GDP的增长率在8.9%左右。但是,宏观调控仍面临众多的挑战,我们一定要有面对各种复杂经济形势的准备。2012年《经济蓝皮书》把上面的问题都提出来了,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共同推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1-12-07 14:54:43

陈佳贵:《经济蓝皮书》是在去年秋季经济形势研讨会的基础上形成的,最近经济形势又有一些新的变化,但是应该讲,《经济蓝皮书》论述的一些基本观点、基本方向是没有大的变化的。《经济蓝皮书》不仅是一项研究成果,更重要是一个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中国社会科学院乃至中国经济学界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全世界,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这个平台上来,共同将《经济蓝皮书》做得更好、更权威,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谢谢大家!2011-12-07 14:55:26

谢寿光:感谢陈佳贵主任。下面有请蓝皮书另外一位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研究员做主旨演讲。大家欢迎。2011-12-07 14:55:50 李扬: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非常高兴我们如期在这里又聚会,讨论中国经济的形势问题。我们这次所围绕的一个关键的主题就是《经济蓝皮书》,这个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拳头产品,从1992年首次面世以来,已经发布了21年,并且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这样一个蓝皮书今后还将进一步提高质量,希望能够对于社会各界理解和预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参考作用。2011-12-07 14:56:36

李扬:今天的主题还是要讨论形势,我想借这个机会,同大家就国内外的形势做些交流。中央的判断,2010年面临的是最为复杂的形势,我们当下面临的恐怕是更为复杂的形势,因为国内外的形势都在发生非常重大的变化,很多新因素,特别是我们过去没有充分估计的因素都在发挥作用,因此在这个时候对这些新因素的产生、发展、变化要有一个全面的估计。现在说实话,恐怕谁都不能够非常有把握的说2012年会怎么样,所以今天我提供一个看法供大家讨论。2011-12-07 14:57:22

李扬:首先,是国际形势。总的判断是这样几句话,一是从明年开始,也许要延续5-10年,很长时间全球经济是低迷的。对于这个情况的判断,我的感觉国内外是有共识的。

二是“保增长”恐怕成为全球共同的课题。对于这样一个判断,胡锦涛主席在最近法国召开的G20峰会上已经明确提出了,而且获得了与会者广泛赞同,世界主要国家要共同应对世界经济下滑的危险。在此后不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形势有一个分析,当然这个分析当时主要是针对欧债危机的。他们有一个看法,如果全球的主要国家不联合采取行动阻止经济继续下滑的话,这种长期低迷的局面有可能会延续1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个看法和我们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三是由于形势发生了这样一种变化,我们预测明年以及今后几年,全球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是趋向于宽松的,由于趋向于宽松的政策,可能更多的体现为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就是增加货币供应,所以我们面临的可能是全球的流动性宽松的局面,流动性宽松后面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合乎逻辑的结果,大家都是可以判断的。2011-12-07 14:58:10

李扬: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分析得更细一点,我们可以从全球几个主要经济体的情况来看出这样的趋势。就美国来说,关于美国经济的形势,最近连续公布了一些数据,包括就业数据、企业数据、消费者的信心、PMI等等,这个信息比较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研究者,特别是我本人,我比较关注货币当局的一些看法,因为政治家当然是要以提振信心为主,几乎他在各种情况下都会说情况会变好。但是经济学家,尤其是承担经济宏观调控主要责任的货币当局,特别是货币当局在讨论形势中的一些看法,我觉得不太容易欺骗人,所以我们不妨从美国中央银行、联邦储备银行最近的一些会议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一看美国货币当局对于形势的看法。

要说起这点,大家主要关注美联储最近三个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公布出来的信息。美国货币政策是由美国下属于联储的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决定的,8月份一次会,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每年大概开10次左右的会,在2010年开了10次,本年从计划来说是要开8次,与当前形势有关的是最近的三次会议,一次会议是在8月,8月的那次会上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美国基准利率)于0-0.25之间,一直到2013年,这是8月份会上所做出的政策决定。这个决定非比寻常,因为像美国这样一种国家,对于未来的情况,特别是政策举措能够算到三年以后,这是非常少的,它把利率维持在接近0的水平,在今年就说要维持到2013年,这在历史上是很少的,这种异乎寻常的举动,说明美国货币当局对形势的看法是比较悲观的。2011-12-07 14:59:21

李扬:第二次会议是在9月21号,这次会上美联储推出了三项政策,一是重申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之间,一直到2013年6月,等于是对8月份会议的决定做了确认。二是再投资政策,也就是说从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这个危机要延续到美国的几个住房金融机构,大家知道国内翻译成叫房地美和房利美,他们发行了大量债券,在救助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美联储购买了很多债券,现在到还的时候了,他们收回来的本金加利息怎么处置就是一个导向,这次会议上就决定,收回来的利息加本金再次投入市场,等于是以新换旧,说明美国货币当局也对美国房地产市场,以及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市场是非常不放心的,必须给予支持。美国住房市场大概占到美国整个GDP20%多,维持这个市场,对于保持美国经济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他们决定这笔资金不收回,继续投在这个领域中,这也表明对经济形势的看法是相对悲观的。2011-12-07 15:10:17

李扬:三是扭曲操作,在美国,货币政策主要是针对利率,利率有一个收益率曲线,在我们国家现在也已经有了,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收益率曲线刻划的是从短期到长期利率的走势。正常情况下,长期的利率会高于短期利率,因为中间有风险溢价,有不确定性。如果维持正常曲线,那就使得整个市场上对未来的投资可能会低于当前的投资,这个不利于经济的恢复,特别是不利于经济进行结构调整。所以,他们在9月21日这次会议上就决定,要采取一些措施扭转这个曲线。也就是说,把长期利率压低,短期利率维持,长期利率压低的话,大家借长期资金就比较便宜,这样的话投资热情就会比较高,投资热情高了以后对未来的经济恢复和经济增长就有积极的作用,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

这个举措是异乎寻常的,因为我们翻开历史看,美国在历史上采取这样一种异乎寻常的扭曲操作只有两次,一次在60年代,当时美元有第一次危机,黄金(1722.60,-2.30,-0.13%)大量外流,美国为了维持黄金储备,维持美元地位,采取了一次扭曲操作。第二次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后,70年代,当时为了挽救布雷顿森林体系,他们又采取了一次,把整个收益率曲线长期地率压低,短期利率抬高,当然这个还有一些差别,这种操作通常是在危机非常深重的情况下采取的,美联储这次又采取这样的行动,表明他们判断形势是很不好的。2011-12-07 15:11:10

李扬:第三次会议是在11月,也就是上个月刚刚开的,这次会议上传递出两个信息,一是认为情况不好,重申在9月份的那些政策不变。二是对一直到2014年美国经济主要数据进行了一次修订。我大概看了一下修订,除了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继续上升之外,其它的指标,包括GDP指标、制造业等等指标都往下,所以下和上,表明一直到2014年美联储认为形势都不好。如果你仔细阅读美国货币政策最核心的机构对形势的判断,可以得到比较明确的感觉,就是美国的货币当局自己对于美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是不乐观的。这是美国的情况。2011-12-07 15:11:47

李扬:欧洲的情况,最近媒体关注的比较多,欧债危机。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两件事,一是直接救助欧债危机,所谓欧洲稳定机制,即筹集一笔钱,来救助欧盟地区情况最差的国家,有很多方案,一次一次修订,但始终没有很好的执行。由于这些欧洲稳定机制不能发挥作用,于是又提出发行欧洲债券的建议,大家也都清楚,欧洲债券有上、中、下三个方案,第一个方案,发行以欧洲央行作为欧元区各国政府未统一的担保人的债券,拉平了欧元区各国之间的差异。第二个方案,根据各国情况的不同,各国政府提供程度不同的担保。第三个方案,只是说筹集一些资金来救助那些危机最为深重的欧元区国家。这些方案现在看来也遇到了问题。于是接着出了第三件事,不久前六国央行联手救助,这个事情非常值得我们分析,首先的印象是,六过央行联手救助,而且是用美元救助,表明欧洲的情况靠自身力量已经难以解决,要靠美国的力量来予以救助了。2011-12-07 15:12:32

李扬:二是它是用美元来救助,说明有一个趋势,那就是美元重返欧洲。因为欧元区的启动,无论是从它的本意上来说,还是从效果上来说,都是为了挑战美元的。欧元区的启动以及欧元区的发展,在客观上都已经产生了排挤美元的作用,大家会看到一系列的数据,欧元启动之后,美元在国际储备的占比中,作为结算货币、资本流动载体方面比重都是在逐渐下降的,所以欧元其实是真正能够挑战美元的一个货币。但是,现在欧元的存在要靠美元去救助,这个事情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动向。

这几个事情一发生之后,大家就感觉到欧盟地区情况不好,我们觉得欧元区情况确实不好,但是它到底不好在什么方面呢?是说欧洲的情况整个从实体经济面真的不好,还是有其它原因呢?我们认为其它原因更重要,所谓其它原因是说,这次欧债危机表面上挑战的是欧元区这些国家的财政状况、金融状况、银行体系状况,实际上挑战的是欧元区一体化的决心。如果把欧元区作为一个总体来看,无论它的赤字率,还是债务率,都低于美国和日本,但是美国和日本没有出这么大的问题,欧元区反而搞得已经不可终日。原因在哪里?总体情况并不比美国差,并不比日本差,但是它产生的市场影响,投资者的感觉就比美国和日本差得多,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它的一体化程度还不够高。2011-12-07 15:13:54

李扬:要总体来说是这样,但是这个总体不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它不是一个总体。欧元体里有核心国家,有外围的第三层国家,现在第三层国家出问题,第二层国家也开始出问题,开始蔓延到第一层国家,它没有统一,这就是大家已经熟知的,统一了货币,没有统一财政、经济和政府。从这个意义来说,欧洲的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对一体化提出的挑战。所以,大家应该关注,12月9号欧元区要开会,德国人已经放出风了,也许这次会上会给出一个让大家惊喜的判断。我个人判断,如果是惊喜的话,无非是在欧盟地区一体化方面是不是有共识。换言之,欧洲地区一体化速度如果快一点、决心大一点,它的问题没有那么大,现在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体化而产生的问题。2011-12-07 15:15:25

李扬:日本的情况,日本去年是负增长,今年可能会是正增长,根据各种研究看来,它明年、后年也都会是比较低的正增长。发展中经济体,经过这几年高速发展之后也遇到了问题,包括中国在内,今年最后是9.2%还是9.3%,我们不知道,是相当高的水平。但是明年多数人的预测,这里预测的是8.9%。从媒体上可以看到,印度已经往下走了,巴西、俄罗斯、南非,我们金砖五国整个是在往下走的趋势。非洲,拉美的其它国家,由于内部结构的失衡,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看起来都不会比今年好。这大概就是一个总的途径。这就是我们得出明年,甚至更长一点时间,全球经济在低速增长上的原因。2011-12-07 15:18:15

李扬:说完国际环境,我们要关注中国。在这样一个国际环境下,中国显然是难以独善其身的。我们感受到国际环境的压力,它的副作用,首先是从对外部门感受到的。从现在的情况看,2011年,虽然说进出口总值还创了历史新高,但是那种对国民经济增长起关键作用的几个要素,比如我们的顺差、外汇储备增长都不如过去,顺差到11月是1300多亿,全年算下来,也就是1500亿左右的水平,有可能会低于这个水平。这就比前几年低了。由于顺差比较低,就造成了在今年我们的对外部门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的,这一年下来我们对外部门对于增长来说是给了一个负数,虽然负的不高,但不是正的贡献,我们最高的时候是2点几的贡献,比如9点几,其中2点几是对外部门提供的。现在我们9.2%,没有一点是对外部门提供的,反而还提供了一个减项。2011-12-07 15:18:48

李扬:第二个指标,我们整个顺差占GDP的比重会低于3%。以前最高的时候是6点几。在G20首尔峰会上,19个国家几乎等于逼迫中国要承诺把顺差降低到占GDP4%以下,当时我们没有把握,就没有承诺这个事情。现在形势的发展,使得已经降到3以下了。我们预计,如果国际环境维持这样一种状况,对外部门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不是为负的话,占GDP的比重在3%左右恐怕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我们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加进出口,进出口如果基本上维持在零左右的程度,我们在预测经济增长的时候就要把过去长期积极的比较重要的贡献这块扣除,扣除多一点就是1点多,少一点的话就是0点几。也许在明年经济增长速度比今年下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我们现在关心的是,这种下降是不是成为一种趋势,如果成为趋势的话,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速度,我们过去32年是9.7%、9.8%,会不会一下降到9%以下?我们预测明年是8.9%,这种情况会不会成为未来10年、30年的常态,我本人倾向于可能会是这样。会对我们整个经济增长速度的长期发展趋势产生这样一个影响。2011-12-07 15:19:38

李扬:这块如果给定了,再看经济增长要保持怎样的速度,那就取决于国内消费和国内投资这两个因素。国内消费这么多年来我们采取了非常多的措施,但是统计结果显示,国内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是相对稳定的,甚至是有所下降的。我们2011年食品增长可能是略负,那就只能看投资,今年投资是稳定,原因有很多,一千万套保障房的投入等等,如果明年就600套,1000套到底是怎么样,我看今天报道,1000套里有600套好像没有真的投下去。如果是这种状况,那就是投资不容乐观。出口增长贡献已经开始是零,甚至是负。消费相对稳定,投资再下降,得个8.9%是很合乎逻辑的结果。据我所知,明年中央定的指标比这个要低。“十二五”平均是7%,“十一五”定的好像是8%。中央定这个指标通常是表示一种趋向,并不是严格就到多少。也就是说中央判断“十二五”比“十一五”要低一个点,实际情况可能还会严重一点。也就是说,明年以及今后几年的情况有可能会比过去改革开放以来平均30几年的状况水平要低一点,从增长的角度来说看到的是悲观的因素。从经济转型来讲是积极的因素。

上个世纪末就说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型,所谓转型,无非是说有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因素,我们所说的不平衡、不可持续就是两个问题,一是过度依赖出口,现在过度依赖出口这个问题已经逐步在解决了。二是过度依赖投资,依赖投资的问题相对来说也在缓解了。就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这样一种转变应该是大书特书的事情,是应该给予非常积极评价的事情,它是我们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从过去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向科学发展道路的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我觉得应当这样来看,不能唯GDP增长的概念,我们要讲长期的持续增长,经济学家还会算潜在增长率之类的,大家都倾向认为潜在增长率比前30几年也是略有下降的。所以,我觉得对于明年以及未来的增长恐怕应当有这样一个看法,就增长率而言,也许会低于过去30几年的水平。但是就经济发展方式而言,我们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跃上了一种结构更加协调、更加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道路。我有这样的看法,当然也没有非常大的把握,特别是对趋势性的判断,还有待实践的检验。2011-12-07 15:20:37

李扬:最后,关于政策,提法没有改变。我估计在短期内提法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的格局不会改变。在这种配合的格局的时候,中央反复强调要增强前瞻性、灵活性、针对性,当强调前瞻性、灵活性、针对性的时候,就表明在维持这样一种总提法不变的情况下,有了方向相反的调整,要读中国的文字得这么读。其实这个变化已经发生,大家仔细看看就能看到,比如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增加了支出,不妨列举一下,就最近一两个月里,新增支出的项目有多少,减少了收入,减税、免税、退税,为了解决小微企业,20几项税收措施。增加支出、减少收入,这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就是刺激性的。相对过去而言,财政政策更加刺激。从财政政策执行的格局来看,保增长比其它政策目标,比如稳定物价,可能排在更加优先的位置上。2011-12-07 15:27:30

李扬:关于金融,比较明显的标志是不久前降低了法定准备金率。在此之前还有几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动向是我们应当纳入分析的,比如说信贷。十几年的格局都是,每年年初拼命放贷,到下半年基本不放了,到最后两个月压根就不放了,这与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有关。但是,11月份我们贷款增加量比较大,12月份可以预计还会比较大,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现象。从货币政策角度来说是相当刺激性的一个措施。

另外,利率,在11月初的时候利率曾经有过一次反弹,现在分析可能跟利率变动有关系,现在利率持续下走,利率下走是刺激性的信号。在这一个多月里,中央银行采取了过去很少采取,而且我的感觉,是被媒体,甚至是理论界相当多研究人员所忽视的一个事情,把财政放在国库的资金转移到了商业银行手里。

具体是说,国库现金管理的通道里稀疏资金,29号刚刚搞了一次,一次600亿,财政的钱存在中央银行,宏观效果是紧缩的。财政的钱从中央银行拿出来放在商业银行,效果是扩张的。一个月多一点时间稀疏了将近2000亿的资金。人民银行在宣布这个政策的时候,它非常明确地说,为了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机制,决定干这个事情。2011-12-07 15:30:01

李扬:我想你们以后关注一下这个事情,在人民银行网站上和财政部的网站上都有国库现金管理定期存款的拍卖机制。如果国际环境比较低迷,国内下滑的趋势相对来说开始明显,这样一些政策还会继续延续下去。现在有些机构预测,明年法定准备金率会下调多少次,社科院的机构不会做这种预测,但是我们会预测趋势有可能是这样,我们不会预测有多少次、下调多少点,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强项是方向会怎么样,我们认为可能是在中性偏松的方向上运行。2011-12-07 15:30:57 李扬:值得关注的还有,现在情况极为复杂,汇率其实和利率有关,和储备增长有关,大概出现了两个月的时间人民币贬值,相对应的是什么呢?我们的外汇储备在减少,从9月底开始减少,10月全月、11月全月,12月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每天都在减少储备。过去大家都知道,一开门储备就进来了,储备进来了人民银行就放人民币,觉得多了,流动性过剩,于是就开始对冲,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发行央票,这一系列措施都已经变成市场大家所熟悉的措施了。现在情况发生了相反的变化,9月底开始,外汇储备停止增加,开始减少,10月、11月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与此对应的人民币汇率也停止了单向升值,开始双向变动,甚至有时候贬值。

我们在香港市场表现的特别明显,你只要看香港市场人民币存款的变化,如果预计人民币升值,存款毫无犹豫的增长,如果预计有些变化,存款就开始停止,如果预测人民币有可能贬值,人民币存款迅速减少,现在香港是人民币存款在减少的时候。这是一个很趋势性的变化。如果说外汇储备的增长至少不那么快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继而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水平有可能接近了。2011-12-07 15:31:37

李扬:我最近在一个会上,有一个人很挑衅的问我这个问题,我说有可能接近均衡水平了。为什么挑衅呢?美国国会通过了法案,要谴责人民币的低估,要给我们报复性的关税,我说这都是很不可理解的事情。因为所谓利率,不是说水平在哪里,而是说机制如何。现在我们的机制是,美元的供应逐渐在减少,人民币的供应逐渐在增加,我们现在肯定不能预测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已经停止,因为中国的经济比美国还是强得多。但是,双向变动逐渐成为常态,我们觉得是可以有把握说的,这个变化就大了。如果外汇没有增长那么快,国内货币供应增加的压力就没那么大。

其实在一定意义上,这次下调法定准备金率是应对最近外汇储备减少这个局面的,汇率又发生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大家想想,人民币货币供应、人民币利率、人民币兑美元以及其它货币的汇率,如果发生这样一些变化,经济形势以及我们的政策当然会有较大的变化。现在这个变化刚开始发生,会不会形成一个趋势,说实话现在谁也不敢说,我也不敢说这个话,我觉得应当密切关注了,不要把那些老的看法,中国就是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怎么怎么样,这个已经变化了。2011-12-07 15:34:22

李扬:总的意思是,今年下半年以来,以及明年的情况会相当复杂,再加上明年几个主要经济体在换届。政治周期的影响可能比经济周期还要强,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明年是相当复杂的一个情况。中国的经济增长长期看还是看好的,至少是好于发达经济体,我们对此还是保持着充分的信心,但是应对的局面,尤其是政策的侧重点,优先次序肯定是会调整的。借这个机会我就说这些看法,一定有很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2011-12-07 15:34:41

谢寿光:非常感谢李扬副院长做了一个非常有深度的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报告。下面有请蓝皮书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研究员做“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主题报告”,他是今年蓝皮书主报告的执编者。2011-12-07 15:35:19

李雪松: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刚才陈院长、李院长对2011年、2012年宏观经济形势做了分析,我这里做点补充。主要说两个问题,一是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预测;二是2012年经济政策取向。2011-12-07 15:35:35

李雪松:2011年,在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政策紧缩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逐季放缓,呈现出前高后低走势,预计全年GDP增长速度将略高于9%,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左右。经济增速适度回落,符合年初确定的“保增长、调结构、管预期”的政策调控目标。

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低速徘徊。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如果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再发生显著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它重大问题,鉴于我国经济前景良好、国际收支及财政总体状况稳健、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稳健灵活,2012年我国GDP仍望保持8.5%以上的增长速度。2011-12-07 15:35:56

李雪松:从三次产业来看,2011年和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将分别增长4.2%和4.1%;第二产业增加值将分别增长9.9%和9.8%;第三产业增加值将分别增长8.9%和8.8%。

从“三驾马车”方面来看,在投资方面,随着各地保障房建设的展开,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仍将处于较高水平,预计名义增长24.5%左右,实际增速16.7%,比上年有所回落。2012年投资将呈现小幅回落的趋势,预计名义和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2.8%和15.4%。

在消费方面,受刺激性政策退出等因素影响,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有所放缓,名义增长16.7%,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1.2%,比上年回落3.6个百分点。

2012年,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突破20万亿元,名义和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5.7%和11.3%。2011-12-07 15:42:49

李雪松:进出口方面,受国际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不断蔓延等因素,今年外增长速度明显回落,预计进出口分别增长24.7和20.4%,全年外贸顺差1600亿美元左右,为连续第三个贸易顺差减少年。2012年进出口增速将进一步减弱,预计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将低于20%,顺差将进一步降低到1350亿美元左右。从“三驾马车”方面来看,增速明年都将有所放缓。

居民消费价格,2011年CPI上涨5.5%。2011年国内通胀由累积释放转为逐步缓解迹象,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取得积极成效。2012年价格翘尾因素将显著降低,物价总水平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考虑到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不确定性加大,国内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压力加大,预计2012年全年CPI上涨4%左右。2011-12-07 15:43:06

李雪松:进出口方面,受国际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不断蔓延等因素,今年外增长速度明显回落,预计进出口分别增长24.7和20.4%,全年外贸顺差1600亿美元左右,为连续第三个贸易顺差减少年。2012年进出口增速将进一步减弱,预计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将低于20%,顺差将进一步降低到1350亿美元左右。从“三驾马车”方面来看,增速明年都将有所放缓。

居民消费价格,2011年CPI上涨5.5%。2011年国内通胀由累积释放转为逐步缓解迹象,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取得积极成效。2012年价格翘尾因素将显著降低,物价总水平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考虑到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不确定性加大,国内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压力加大,预计2012年全年CPI上涨4%左右。2011-12-07 15:43:33

李雪松:刚刚谈到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影响中国,一是通过出口影响我国的出口和就业。二是通过金融渠道影响我国资本流动和经济稳定。三是影响投资和消费的信心。

二、2012年经济增长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经济调整结构。2012年国际经济环境将更趋严峻,特别是欧美债务问题尚未看到短期内有效解决方案;国内通货膨胀压力降趋缓但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2012年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微调预调,以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防治经济增长大起大落;同时应抓住通货膨胀压力趋缓的机遇,切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011-12-07 15:43:47

李雪松:三个方面政策取向:

一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结构性减税的力度。要加快解决制约服务业发展的营业税重复征收问题,加快推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中小企业税费负担偏重,要继续加大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相关配套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结构性减税可以增加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增加消费,改善经济结构。

二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和流动性向中性回归。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这个政策实际上已经开始,刚才李扬院长也提到,我们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下调了。2012年要进一步观察国外经济走势和我国增长、通胀、就业和国际收支状况,协调使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货币信贷和流动性向中性转化,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同时,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人民币汇率向以供求为基础的双向浮动的机制转变。深化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开放,支持位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2011-12-07 15:44:01 李雪松:三是抓住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抓住通胀压力趋缓的机遇,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把政府资源投向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注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服务业发展,落实区域发展规划。更加注重夯实农业基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事业的投入,保持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结构性改革,积极的财政政策都可以大有可为。

尽管国际经济形势非常复杂,但是只要我们政策措施得当,中国经济2012年一定可以保持比较平稳的,在合理增长区间内,中国经济前景也会一直向好。我就简单说这些,谢谢各位!2011-12-07 15:44:37

谢寿光:感谢李雪松研究员,非常简洁地把《经济蓝皮书》内容给大家做了报告。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裴长洪所长发言。2011-12-07 15:44:52

裴长洪:谢谢谢寿光社长的邀请。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比较重大的事件,尽管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情况不太好,世界贸易也有所回落,去年世界贸易增长了12.5%,今年预计要回落到7.5%,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尽管中国的外部需求在下降,但是中国的开放经济发展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今年中国的商品贸易预计要达到3.5万亿美元,增长速度要达到20%以上,去年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是34%,今年要回落到20-22%左右。3.5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今年我们和美国相比会很接近,现在很难说谁会是世界第一,也可能我们今年就会坐第一把交椅,也可能还差几百亿美元。我预计最晚在后年,中国会成为商品货物贸易进出口贸易总额会坐上世界的第一把交椅,但出口贸易我们已经是第一把交椅,已经超过了德国,现在就剩下进出口加起来,今年很难说,也可能是今年,也可能明年,但是最晚不会超过后年,中国会成为世界商品贸易大国,这是乐观的信息。

不乐观的信息,在进出口贸易里面,我们的贸易顺差是下降的,刚才李扬已经说了,今年三笔贸易顺差,大概是1500亿美元左右,去年是1800亿美元,比去年少。加上我们的服务贸易是逆差,因此,对外经济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数,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三年,从2009、2010、2011年,这三年对外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是负数,这是不乐观的方面,但是也很难说就一定不乐观。因为在国际上我们一直面临着国际收支顺差太大的压力,贸易顺差减少也有利于缓解压力。这是从商品进出口贸易情况来看。2011-12-07 15:49:48

裴长洪:从吸收外资来看,今年我们大概要吸收11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比去年增长17.48%,在吸收的外资中,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外商投资可能会有所下降,甚至有的是负增长,来自日本和亚洲10个经济体的外商投资增长比较多,尤其是来自日本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幅度更大。这也说明在东亚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转移正在进一步深化,中国有可能在利用外资方面会有个新的发展。同时,“走出去”也有进一步发展。去年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已经突破600亿美元,今年会突破700亿美元,我们现在叫“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这样我们就能够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整合全球资源,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今年乐观和不乐观的信息都有。2011-12-07 15:52:23

裴长洪:明年的情况可能更艰难一些,明年世界贸易会增长速度会进一步下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最为悲观,大概预测明年世界贸易增长大概只能有5.8%,世界银行略为乐观一些,说增长速度可能会达到7.5%,也就是6、7%的水平。中国明年的对外贸易,商品贸易也还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现在沿海地区中小型出口企业相当困难,但是也有一些乐观的现象,现在内地一些省份,商品贸易出口增长很快,像重庆、四川、广西这些省区增长很快,所以把沿海地区增长速度降下来那部分给弥补了。所以我预计,明年中国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大概会维持在14-15%的水平,比今年要下降7-8个百分点,14-15%的水平,其中出口贸易可能会达到13%左右,进口贸易大概是16-17%。贸易顺差大概还会继续维持,在1400亿到1500亿美元,如果是这种趋势,明年的贸易顺差还会比今年少,可能会出现第四个年头中国的商品劳务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是负数。原来我们有些人所忧虑的,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这样一个说法,恐怕这几年,至少在对外部门已经不存在了。2011-12-07 15:54:52

裴长洪:从增长情况看,如果能维持这样一个目标,那当然是最好的。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有条件,也有基础,特别是再加上一部分内地省区有些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所以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还是有希望的。吸收外资和企业“走出去”也会有进一步发展。目前在世界经济中,各项主要指标都在下滑,唯独国际直接投资流量是继续在回升。所以,从明年来看,中国吸收外商投资也有可能继续保持今年这样一个略有增长的势头。我就说这些,谢谢。2011-12-07 15:55:54

谢寿光:非常感谢裴长洪所长,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把中国服务贸易经济2011年的状况和2012年的预测做了相当有深度的分析。下面有请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张培森研究员发言。2011-12-07 16:00:27

张培森:很高兴参加这个发布会,可以说这个蓝皮书我几乎一直在跟踪,在参与这个项目的研究。我作为税务部门,我想就税收和经济的关系讲几点看法。一方面,正像各位专家讲的,两位院长讲的,中国的经济形势确实不容乐观。从现象一些迹象看,明年的一些经济指标要有所下降,特别是经济增长要有所下降。和税收直接相关的大概是两个产业的情况,因为出口退税去年是5000多亿,是减效,进口税收去年增加的比较多,今年前半年增加比较多,后半年比较少一些,和我们国内的需求是有关系的。所以税收总收入主要是来自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现在主要征收的是增值税,增值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大约是在32%左右,营业税占15%左右,企业所得税是20%左右,个人所得税大概能达到7点几,接近8%。

税收的来源主要还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三产业这两年发展快,税收增长的也是比较多的。增值税现在也处于一个改革时期,但是从今年的形势看,2011年经济增长不会有太多的下滑,大家都预测了,我的预测也是9.5或者比9.5低一点。今年的经济还是保持了过去超经济增长的格局,弹性系数接近1.8。税收取决于经济,经济的速度和其它三个产业的发展如果好一些的话,税收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今年在绝对数方面,税收总收入接近10万亿,这是经济和税收的关系。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今年的物价水平比较高,按现价计算的税收入库数比这个要多,其中包含了物价上涨的因素,这是个不可忽略的情况。2011-12-07 16:00:58

张培森:第二,我们明年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政策,大家都讲到,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一个大前提。在这之下,财政税收应该是什么样的具体政策,财政政策讲积极财政政策,这里就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除了我们通常讲的针对性、灵活性这些调整之外,财政政策经济方面适合当前国内的形势和保增长的要求,因为明年经济增长要下降,一方面要增加财政的支出,另一方面要增加财政的收入,收入现在92%左右是靠税收,一方面是支出财政的减效,税收方面现在要求减税,减税的呼声比较大。这两年税务部门一直坚持结构性减税,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来进行结构性减税。明年的状况,在哪些方面减税,除了今年减了一些小微企业和一些鼓励的产业,比如现在文化产业也提到日程上来,也要采取减税措施。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收入减少,显然是不符合我们保增长和保民生的局面的。税收明年的重点就是要转到管理方面,该征的税收一定要征上来,该减的要减下去。2011-12-07 16:01:57

张培森:再有,增加税收的途径就是加强管理。我现在参与了这样一些项目,国际上在税收利益的分配情况,那就是避税问题很严重,例如转让定价、利用,例如关联企业的交易减少税收,这方面我们显然是要加强管理的。把应当征收的税收征上来,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有很大一部分项目需要靠税收保证,这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对这个做了一个小小的解释,怎么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三,经济增长要保持比较好的速度,预测明年比今年要下降,税收情况应该是不容乐观的。物价方面,预计明年不会有大的下降,税收受物价的影响,可能还会保持一定的水平,不会下降太多。预计明年税收收入大概至少增长20%以上,这是我对当前形势和税收问题的一些简要的看法。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2011-12-07 16:07:41

谢寿光:感谢张培森研究员关于税制的状况和明年的预测。现在请我们学部委员、经济学家汪同三研究员给大家讲一下?2011-12-07 16:08:01

汪同三:我们是做经济预测,现在全世界有这样一个倾向,就是在不断下调。最近的一次对经济增长的预测,肯定比上一次做的预测要往下调,现在还没有说哪儿是往上调的,经济预测又不是赌博,定了就不能修改。经常调整预测,这是对预测工作更科学化,是应该的。现在出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不管国内的预测也好、国际机构、商业银行,这些大的金融机构,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他们对世界经济以及国别经济都是在往下调,不仅对美国的经济在往下调,欧洲的经济往下调,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在往下调。

大概半年多以前,对2012年中国经济预测,有不少人还预测,2012年我们GDP增长速度在9%以上,现在大家都调下来了,多数人对2012年中国经济的预测都是在8%-9%。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看季度GDP增长速度,从今年一季度开始,也是季季在下降,就要分析原因是什么,怎么去解释现在这种GDP增长速度在下降,我想应该从三个方面去分析:2011-12-07 16:10:05

汪同三:一是国际上的因素,因为美国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还在痛苦的挣扎过程中,欧洲又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刚才李扬院长做了很深刻、很全面的分析,并且指出这是一个长期的现象,世界经济大概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会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而这样一种状态对中国肯定是有影响的,我们也是世界经济的一分子,所以我们也难逃增长速度下降这样一种状况。2011-12-07 16:11:00

汪同三:二是从2009、2010年我们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造成的一个后遗症就是流动性过剩,对于价格产生了滞后影响发生了作用,于是我们从2009年年底开始一直到去年,面临着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所以,我们采取的是要抑制通货膨胀,把一直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有两类,一类叫滞胀,通货膨胀很高,经济增长速度不高;一类是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是互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过快造成通货膨胀压力,通货膨胀出现又导致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我们显然从2009年、2010年出现的通货膨胀是后一种类型的,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导致的通货膨胀,而治理这种情况的通货膨胀一个必然的结果就会使经济增长减缓。因为我们要抑制通货膨胀,从而造成经济增长减缓。

三是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所谓向预期目标回归或靠拢。确确实实,我们“十二五”规划的预期指标,年均增长速度只有7%,现在增长速度确确实实是偏离7%这个预期目标比较多的,偏离了2个多百分点。为了更好地实现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真正去落实“十二五”规划,我们也是期望增长速度能有所减缓,如果要解释的话是这三种原因:一是国际因素的环境;二是治理通货膨胀必然出现的结果;三是向我们预期的目标靠拢。2011-12-07 16:11:13

汪同三:以上三个原因作用力的方向显然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未来宏观经济工作中怎么样扬长避短,扬长就是要扬第三个因素,向合理预期的目标靠拢,而避前两个因素,就是国际上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下降,以及我们治理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增长速度所造成的一定的影响。我就做这点补充。谢谢大家!2011-12-07 16:11:30

谢寿光:感谢汪同三研究员。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另外我告诉大家,皮书的系列到12月份进入一个密集的成果发布期,后天在这儿还有一场关于房地产绿皮书的发布。下周一上午有一个关于产业竞争力的发布,下午有一个关于G20国家竞争力成果的发布,还有社会蓝皮书、世界经济黄皮书,全球政治安全报告,都会在这个月和大家见面。媒体朋友们如果有兴趣,这都是首次的成果跟大家共同分享。希望大家关注我们中国皮书网,皮书网站都会有这方面的信息。谢谢各位媒体的光临,谢谢两位领导和所有出席会议的专家。发布会到此结束!2011-12-07 16:11:42

第二篇:2011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会议演讲稿实录

2011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

米建国:各位代表、各位朋友,2011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现在开始。今天上午给大家做形势解析报告的有四位领导,首先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侯云春副主任做大会致辞。

侯云春:各位朋友、各位同志,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明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这里举办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大家共同回顾一年来的经济发展,展望来年的经济形势,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国内外的经济走势,进一步应对后危机时期的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告别2010年,跨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三个年头,怎么评价这三年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应对危机的主要特点,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为复杂的一年,2011年就很可能是最为关键的一年。最为困难的一年,最为复杂的一年,中央都这么走过来,明年是不是最为关键,下面跟大家一起做一点分析和探讨。

不仅是中国经济,而且对全球经济来讲,这三个特点都比较符合,2009年是最为困难的一年,大家都有切身的感受

和深刻的认识。今年为什么最复杂,表现在什么地方?明年为什么说是最关键,关键在哪里?2010年和去年相比最大的一个变化是“环球独占、通吃量热”,“通吃量热”就是不是一个表现,而且是冷热分明、两级分化,英国有一个报还讲过三级分化,美国、欧洲新兴经济体,两极分化一边是发达国家复苏缓慢,一边是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经济过热。由此而决定的美国、日本、欧洲新兴经济体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开了几次G20会议,大家的认识都不尽一致。2011年中国经济全球经济形势如何发展演化,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如何选择,政策实施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怎么样?虚拟经济当中的严重问题能不能缓解,会不会进一步恶化,实体经济能不能振兴,产业结构调整能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等等这几个问题,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全球,明年都将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为关键的一年。

从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从外部来看,经过多方努力,全球经济形势逐步好转,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世界经济还没有步入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系统性和结构性的分析仍然比较突出。2011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仍然很大,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平衡加大,两极分化,美、日、欧等多数发达经济体失业率、负债率居高不下,总需求仍然不足,通胀依然紧缩,两高一低,高失业率、高负债率、低速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明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前景不容乐观,全球经济放缓的程度可能超出预期。同时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过热现象,物价过高,资产泡沫比较严重,通货膨胀或者通胀预期加剧。今年11月份,中国的CPI上涨了5.1%,“金砖四国”当中巴西、俄罗斯和印度10月份的CPI也分别上涨了5.2%、7.5%和9.8%。特别是印度,这一年当中都在两位数上下徘徊,都超出历史的预期目标。像发展中国家越南和阿根廷这些国家也都出现程度不同的通货膨胀。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结果,同时处理好短期问题和中长期问题的关系,努力缓解和消除经济社会当中的突出矛盾,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这已经成为世界普遍的面临重要的问题。这是发展不平衡的差别出来了。

二是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分化,特别是在局势初步稳定之后,各个国家的经济表现和发展趋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政策目标也出现了重大差异。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难度增大,各个国家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像去年那样几乎协同一致的采取大规模、大力度的经济政策,目前大致有三种情况,三级分化就是这个意思。第一是美国,他们为了进一步刺激经济复苏采取的财政和货币双宽松的政策,第二是欧

洲国家,他们为了治理主权债务风险,采取了紧财政、松货币的政策。第三是新兴经济体和一部分的发达国家,为了控制通胀和管理通胀预期,在保持宽松的财政政策同时,不同程度的收紧了货币政策。美国、日本的双宽松,欧盟国家的紧财政、松货币,新兴经济体包括中国在内,松财政、宽财政、紧货币。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复苏不平衡的增加,宏观政策的分化还将进一步的加剧,政策协调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并增加了全球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

三是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个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尤其是美国、日本等国家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结构性过度宽松,美元贬值,刺激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加速了热钱涌入和输入性通胀的压力。特别是近来美国采取宽松化的货币政策,势必造成热钱流入新兴经济体和推高大宗商品的价格,同时会导致一些国家采取增加本国货币的流动性来促进贬值,货币战争一触即发,给全球经济增加了新的变数。美国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对他们自己是有利的,长远影响怎么样,很难说。我一直讲两句话,他们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在采取第一次量化的时候,我就认为,一个是转嫁负担,让全球买单。二是矛盾后推,把问题留给今后。美国就是依靠发行新债,还旧债。中国越来越看到美国的国债发行,美国的量化宽松不是像市场上投放货币,能不能流在国内,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不

可能,要么美国采取资本管制,要么加大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出口。一是直接流入新兴经济体套利,二是提高大宗产品的价格,特别是像石油、矿石、粮食这一类的价格。这是从外部来看。这既是世界经济走向的一些困难和不确定性,也是对我们外部影响。

从内部来看,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因势瞬变,攻坚克难的时期,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在快速发展过程当中,积累的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矛盾日益突出,近两年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的效益出现递减,2011年我们在调结构、防通胀方面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在稳增长或者保增长当中,明年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基础会发生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主要靠什么?主要是看需求,而不是供给。我们供给方面生产能力都很好,主要是看需求。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全球的总需求突出,情况多变。2009年我们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超常规增长。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5.2%,拉动GDP增长是8.7个百分点。当然还有消费,之所以占很高的比例,因为我们出口是负增长,今年以来出口在经济增长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投资逐步回归常态。前三个季度,投资是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和去年前三个季度相比降低了1.1个百分点,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比去年降低0.3个百分点。

而进出口是拉动0.7个百分点,和去年同期比,进出口负拉动3.6个比分点相比,出口多拉动了4.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53.6。今年是出口做了很大的贡献,大家知道,出口尽管全球经济有复苏,形势比去年好一点,但是也还没有到全球走出危机,实现新一轮的繁荣。这是建立在去年外需减少,出口大幅下降的基础上,我们去年全年的出口下降了16%,今年是在这个基础上出口大幅度的增长。我们看明年,明年既没有去年这种投资的超常规增长,也没有今年出口大幅回升的因素,这两个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不复存在,只能靠投资、出口、消费三个方面的协调拉动。另外,大家看支撑这两年经济增长的房地产也会大的变化,我们去年上半年应对危机的时候采取了刺激房地产的措施。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对执行房地产新政,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采取了一些宏观调控措施,这也逐步显现。明年房地产还会增长,但是像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的超常增长也会转入常态。明年在保增长、稳增长方面需求的拉动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看防通胀,明年价格上行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今年11月份是5.1,CPI的上浮创下28个月的新高。明年涨价的因素更突出,我突出讲一点,是一流动性过度,我们不讲美国、日本,我们流入性也太宽松。我们的广义货币M2和GDP的比

例2000年到2009年这几年平均是156%,明显的高于全球平均的95.7%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67.1%的水平。全球平均95.7%,我们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是67.1%,而我们是156%。在2009年全球货币宽松的条件下,美国的这项比例是多少?是60.5%。欧元区是92%,日本是161%,我们去年是178%。无论是从2000年到2009年来看,去年单看这一年,我们的货币是全球最宽松的。通货膨胀说到底是货币现象,流动性过度势必造成价格走高,这是流动性过度。如果大家来自制造业的话,这么多年以来,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辅料价格上涨远远大于产成品的价格上涨,以钢铁行业为例,2005年到2010年我们钢铁价格的上涨幅度是35%,而铁矿石的价格上涨是116%,再加上我们人工成本的提高,以及国际热钱流入,收入性通胀压力增大等等因素,价格势在必涨的因素加大。加快调整的紧迫性和难度也越来越大。最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走向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不可能依靠频繁的经济刺激,美国还在采取经济刺激措施,是因为他们处在国际货币发钞的特殊地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采取经济刺激政策。包括欧洲在内,他们也是在紧缩财政,不敢再用财政刺激措施。走出危机必须依靠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一点大家都看得非常清楚。谁调整得早,谁调整得快,谁调整得彻底,谁就能在后危机时期当中赢得主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国家,在采取措施,稳定经济的政策都加大了结

构调整的力度。我们国家已经跨入了中等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十二五”期间我们都将处与向中高收入水平迈进的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一时期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果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及时转型,经济就会面临着对原有的增长经济锁定的模式,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的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发现,原来支撑我们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跨越的这些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不足以继续支撑我们从中等收入迈向高等收入,必须进行经济转型、体制改革转轨,完成体制转轨的任务。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能不能在今后几年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明年是至为关键。明年在深化改革,在扩大就业,在保障民生,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也都面临很多新情况、新挑战。明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还体现在对经济刺激政策推出的力度和时机的把握方面,为了避免危机造成的经济崩溃的后果,这也是就是去年为什么全球各个国家都协同一致采取措施,但是这治表不治本,救急不救命。刺激政策是防止经济出现崩盘,争取喘息时间,保持经济稳定。一旦走上稳定下来之后,就要考虑适时退出,退出也有体现,投资不要引起剧烈的社会动荡,如何引导宏观经济政策由前年、去年,特别是去年危机管理回归到常态,这也是明年中国和全球经济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我们看欧洲他们是在财政方面采取一些解决措施,明年有评论说,明年将是欧洲的罢工年。很简单,经济危机

很多经济问题会转为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我说了这么多挑战和问题,我们总是要把挑战和困难分析得透彻一点。明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多,但是有利条件和机遇会更多,面对明年我们遇到的机遇和挑战,要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刚刚闭幕的中央工作经济会议的精神,坚持以科学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坚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政策取向,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的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加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增长和稳增长、调结构这些方面,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切实加强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和持续性和内生动力,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预期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我提出来的一些分析宏观形势的判断,讲得不对请大家批评指正。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米建国:谢谢侯云春主任的精彩演讲,侯云春主任的报告高屋建瓴,既分析到当前的宏观形势也指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对2011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关键点和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分析及中国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米建国:下面我们请著名经济学家、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同志做报告。

成思危:同志们,大家上午好。我每年都要来参加这个会,跟大家交流第二年经济形势发展的看法,刚刚云春最后两句话我是同意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大家知道,2009年是我们最困难的一年,因为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及时启动了一揽子的刺激计划,由于有了这个刺激计划,我们经济增长保持了9.1%,我们做了一下研究,如果没有这个刺激计划,我们的经济增长大概只有2.4%。同时经济刺激计划增加了853万个工作岗位,这个经济刺激计划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今年温总理说是最复杂的一年,去年是最困难的一年,我们靠经济刺激一揽子的计划渡过了。今年为什么是最复杂的一年呢?这是总理在人大会上讲了几句话,积极变化与固定影响相互此涨彼消,其问题和长期矛盾互相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社会经济生活中两难问题增多。可能很多问题看了吴晓莉对我的采访,现在国内形势我就不讲太多了。经济刺激计划是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有问题的方面。

一是投资过量造成的结果:去年的投资要刺激经济,大量的依靠投资,去年投资增长了30.1%,达到了22.5万亿人民币。去年我们9.1的增长,8.5是靠投资,4.1是靠消费,净出口是负3.6,是这么构成的。去年投资是大量的投进,大量的投资造成的结果当然一方面是拉动了GDP,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一是产能过剩,比如钢铁过剩2亿多,每位按5000块算就是1万亿,在投入的时候是拉动GDP的,但是以后不能再拉动了,因为能力是过剩的。二是库存积压,GDP上反映不出来,因为我们的GDP按生产法计算,生产出来就算,就没有反映出来。三是投资效率降低。因为我们以往按照投资弹性系数的概念,投资增长1%能拉动GDP增长多少,从理论上说是做到0.5,但是我们前些年一般是0.4,去年大家算一下经济增长9.1,投资增长30.1,大概是0.3,去年我们大量投资在“铁公机”上,最后有一些急于投资造成了污染。大量的投资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今年中央下大力气治理,特别是在治理产能过剩的问题,都已经发了文件。这是一个负面影响。

第二个负面影响,由于信贷大量的投放的结果。在去年,我们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投放、货币去年总共投放9.6万亿,上半年是7.75万亿,下半年2.8万亿,全年是9.6万亿。其中真正进入投资的大概不到6万亿。货币大量投放的结果造成三个问题:

一是地方债务的迅速增加。根据各方面的报道,到今年6月底地方总债务量是7.75万亿,各地建了8000个投资平台,原来是省市有平台,现在县也建了投资平台。根据审计署的审计,审计署抽查一部分省市县,大概有三分之一的省市县债务超过了财政收入,这说明没有还钱的能力。外国的次债是银行把钱贷给没有还款能力的个人,中国的次债是把钱贷给没有还款能力的地方政府。一种是没有能力还,还有一种是本来不想还,不想还本,这样的话问题将来会形成潜在的危险。如果还不了,中央财政来买单,中央财政买单就是要减少改善民生、社会保障等等方面的支出。再一个是银行的坏帐,银行的坏帐最后还是老百姓的负担,因为银行如果坏帐少的话,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差,可以提高存款利率,如果有坏帐的话,必须要靠拉大利差来抵消一部分。最后也是老百姓受到损失。地方的债务归根到底还是要要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民生的问题。有的专家说,我们平均债务率130%,问题不大,不能这么说,因为负债少的地方政府绝对不肯拿钱帮负债多的地方政府去还钱,道理很简单。不能拿平均数来看这个问题。地方政府的债务中央是非常重视的,银监会组织了清查,大家可以看在中央“十二五”建议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专门有一段讲到要处理好地方债务,因为处理不好,确实会造成问题。

二是部分资产的泡沫。因为钱除了借给地方政府以外,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借给了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拿到钱,也要想办法去赚钱,实体经济受挫,就投入股市、房市,股市去年我们做了一个计算,大概从2008年12月到2009年9月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是9300亿,拉动了其他的资金进入股市一共增加1.9万亿。去年9月由于股市的情况不好,退出了大概1000多亿,到去年年底资金还有7700亿。房市也是这样,去年房市的上涨主要是地价的上涨带动的,按照我们的研究正常的情况,房价构成是四个四分之一,土地费用四分之一,政府税费四分之一,开发商利润四分之一,去年由于国有企业有钱,得去买地,一买地招牌挂这个地价就上去了,去年北京起价18亿,最后拍出40.6亿,这样翻了一番还多,地价一上去,政府税费增加,开发商也趁火打劫,整个房价就上去了。去年进入房市的资金根据我们的测算是2.5万亿,算9.6万亿,6万亿进入投资,9000亿进入股市,2.5万亿进入房市。这是我们最近完成的研究。这样造成了我们局部的资产泡沫,还不能说是像我们房市一线城市局部有泡沫,但是二三线城市还是在发展之中,商品房价格走势要逐步上升,但是一线的某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产生了局部泡沫,所以中央提出要抑制部分城市房价的过快增长。

第三个危险,货币供应的大量增加,慢慢的通货膨胀。去年6月份说这个问题,要警惕通货膨胀的问题,当时大家不以为然,当时CPI是负的有什么危险,没有想到一点,我

们的CPI是按照同比计算的,去年和前年6月比,前年的通货膨胀比较高,去年看起来是负的,实际上看环比,6月和5月比,如果环比的话,去年3月环比就变正,已经说明6月比5月物价上涨了。

再有,从货币供应大量增加到物价上涨有一个过渡期。通货膨胀理论的定义是货币供应超过实体经济的需要,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或者说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我们说局部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全面通货膨胀,这个概念如果从学术上说是不严谨的,什么时候所有的物价都不会全部涨,总是局部的,总是结构性的,但是物价的总水平在上升,这是货币购买力在持续下降。从货币供应的增加到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有一个滞后期,这个滞后期一般是六个月,我们从前年到去年我们国家是8个月,去年3月份开始变正,环比变正,到11月环比和同比都变正,所以有通货膨胀的危险。

还有一个因素,为什么货币增加通货膨胀不马上显露出来,因为有一部分货币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进入虚拟经济领域,进入房市、股市,吸收了这个钱,所以看好像是物价没有什么,一旦房市、股市下跌,货币一吐出来,通货膨胀马上会浮出水面。你看美国格林斯潘犯了一个错,2002年到2005年的时候,说通货膨胀很低,大胆的降息,从5.25降到2%,最后降到1%,那时候的通货膨胀低是因为房市上涨吸收了大

量的货币,等到2005年以后房市一下跌,货币一吐,马上通货膨胀浮出水面,就不断的加息,最后又加回到5.25。我们国家07年的时候流动性过剩也是很明显,但是通货膨胀率不高,当时央行也觉得没问题,但实际上是07年我们股市吸收了大量的货币,涨到6000多点,看不出来。等到2007年11月股市一跌,大量货币一吐出来,08年通货膨胀马上上升。央行不能只关注物价,还要关注整个的资产价格、金融资产的价格。

货币供应和信贷大量增加产生这么三个结果。今年看通货膨胀,我们原来打算说是控制3%,我当时说控制不住,能到5%就是好的。因为通货膨胀有惯性,是慢慢往上涨的。二是由于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去年大量的投资以后,今年不能急刹车,去年好多项目上了,今年货币一紧,急刹车,很多项目就是半拉子工程,最后就发挥不了效益,今年不能急刹车,只能点刹车,不能紧缩货币,紧缩货币就是防止通货膨胀,那通货膨胀就不可能说控制得住。今年从8月份起突破3%,8、9、10、11月份是3.3、3.6、4.4、5.1。12月份的数据还没有出来,大家也有不同的猜测,全年肯定超过3%。国内的经济形势我们就是今年要对付的实际上就是去年的这种不正常的,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情况,过渡到明年我们希望是正常的情况,这个过渡期的复杂性,要对付产能过剩的问题,资产泡沫的问题,地方战略的问题,通货膨胀的问题等等。

大家看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我10月份去了日本,11月份去了美国,12月份去了欧洲都是开会做了一些调查。总的国际情况是这样,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本都复苏了,从去年全世界的经济是负的0.6,今年上半年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增长都变正,按照复苏的定义连续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保持正就算复苏的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复苏了,发达国家今年也开始在变正。经济二次探底或者说再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我们讲的是概率。但是不确定性和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主要是发达国家。首先是复苏并不稳固。我们看美国的情况,美国尽管经济增长变正,但是失业率在9%以上居高不下,它的银行体系受到冲击以后还没有完全恢复,还经常有一些事情。从英国来看,英国受到的冲击比较大,因为英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和美国一样,虚拟经济占比重比较大,去年我们采购团到德国采购200多亿,到法国采购了不少,但是到英国只采购40亿,没有东西卖给你,主要是金融产品。英国也有这个问题。日本是什么情况,日本是连续十几年的经济低迷,今年上半年虽然因为中国的需求和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加,稍微好一点,但是总体上还是属于低迷的状态。日本是叫做失去的20年,这20年来日本的经济没有大的发展。欧洲更是蒙上主权债务的阴影,欧洲整个的复苏进度会被拖累。

二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低利率政策还要实行一段时间。美国9月22号宣布联邦基准利率是维持在0-0.25不变,欧洲央行10月7号宣布主导利率保持1%不变,英国央行在同一天宣布主导利率保持0.5不变,日本银行在10月5号宣布把主导利率从0.1降到0到0.1,实际上是0利率。这是日本央行四年来首次实行的0-0.1。

三是政治因素。美国由于共和党在国会占了多数,周期选举之后对奥巴马的经济政策和执行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有人说由于共和党在国会占多数,得跟奥巴马去合作,结果怎么样,奥巴马在很多问题上得妥协,得要吸收真正共和党的意见。这是美国的情况。

欧洲的情况,因为欧洲的货币政策是欧洲的央行统一的,但是欧洲的财政政策各个国家还是独立的。这样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不起来,就难以有一个比较一贯性的保持各个政策的一致性。日本是另一个情况,日本是20年内换了14个首相,我在东京大学演讲的时候,我和副校长开玩笑说日本是生产首相能力最强的国家,这么频繁的换首相,它的经济政策的连续性肯定会受到影响。不确定性表现在复苏不强劲,一是要实行低利率所谓两化宽松政策,三是政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没有保障。我们不可忽视,因为这些都对我们有影响,它的复苏不强劲,它的需求减少,我们的出口,我们的外贸就会受影响。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影响。

量化宽松的政策造成的结果一个是我们不能够过多的提高利率,因为我们要提高利率,我们高利率,那别人从他这儿借钱到我们这儿来投资存钱,无风险的套利,热钱会更大量的流入。尽管通货膨胀这样,我们只提高了一次利率,才提了0.25,主要是提高储备金率来做。就是因为它搞量化宽松。二是对人民币升值施加更大的压力。三是会让我们承担将来美元可能贬值带来的风险。因为我们的外汇储备2.6万亿美元,实际上一半是拿到美国的金融资产,光国债就是8000亿,有的人还不止这个数,民间还没有算。美元近期由于欧元走弱,它走强,它这么大量的发行货币,从长远来看总是会贬值的。它的经济政策的不稳定也影响到我们的外交政策和对外经贸,因为它的经济政策不稳定,共和党和民主党看法不一样,欧洲各国之间,德国、法国、英国看法又不一样,日本的首相换了一个又一个也不一样,财政大臣换了,外交大臣换了,对华的态度也不一样。影响我们的外交政策和经济政策。

从国际形势来看,还不可掉以轻心,还要提高警惕。特别是现在欧元的问题,欧洲主权债务的问题现在是一个大事。因为所谓四个国家是葡萄牙、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最早是冰岛,主权债务的问题主要是有几种情况,一是政府担保银行借债,一是政府底下的投资平台造成的,一是政府的过度发行国债造成的。希腊是属于政府国债发行过多造成的。

主权债务,国家怎么办,就是借新债还老债,现在欧盟对希腊和爱尔兰都是这个办法,通过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的钱,把老债还了,然后缩紧慢慢还新债。第二个办法,跟债权人谈判,如果谈判的话,债权人会提出苛刻的条件,提高利率和延期还债等等。第三个办法,出卖资产,出卖资产在一些国家里还是有阻力,实际出卖资产在一定情况下是必要的,因为要还债,得把资产变成现金去还债,但是也受到阻力。受到的阻力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出卖国有资产往往是提出国有资产流失,他们受到的阻力是国有的企业待遇好,一旦要卖,人家雇员担心待遇的问题。西班牙刚传出来想把机场私有化,因为西班牙现在也遇到债务危机,他们还没有向欧盟申请,想自己解决问题,刚传出来这个消息,马上机场调度人员罢工,造成很大的影响,西班牙首次实行军管,军管是有效的,恢复了秩序。因为他们怕一旦私有化以后,待遇降低,实际我到西班牙了解,西班牙人都很有意见,说他们待遇是最高的,在国有企业待遇是最高的。这也受到了一些阻力,但是卖资产是必不可少的,这个问题美国也很清楚,美国在困难的时候,把大厦都卖了,但是经济好了以后又赚钱了。

最后一点,主权债务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要勒紧裤腰带,这有政治风险,因为根据统计有50%的政府实行紧缩,作为执政党要考虑政治前景,也不敢过分的勒紧裤腰带。欧洲的主

权债务危机还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如果处理不好,造成的后果是欧元区的崩溃,有两个结果,一是把这四个国家开除掉,但是如果开除掉,好的时候要我们,不好的时候把我们踢走,欧盟的凝聚力就没有了。另外德国这些国家脱离欧盟,自己成立马克区,现在欧盟借钱主要是靠德国,德国的贸易是顺差的,包括对我们的贸易也是顺差的,但是德国人有意见,德国人也有意见,默克尔在这个问题上,强硬派不同意发行联合主权担保欧元债券,如果德国奥地利这些国家成立马克区,那欧盟也就完了。救这四个国家就是救欧元,从我们国家来看也是这样的。欧元现在还是唯一能够跟美国对抗的货币,欧元如果垮了,美国更加有绝对优势。我们坚持不减持欧元债券,二是增加和欧盟的贸易,我们从上半年和欧盟的贸易增加了42%。全年大概可以超过5000亿欧元,就是帮它,但是主要是靠他们自己。这次我在巴黎开会,讨论怎么样建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问题,必须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明年的情况怎么样,照我看大概是这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了,大家可以看到有一些政策的变化,明年的经济总的目标一是保增长,二是反通胀。中央提出来不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原来定的是8%,实际上由于去年的惯性,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实际上还是在追求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今年四季度大概是9%,比我们预期高了两个百

分点,高两个百分点也好也不好,好是因为经济增长强劲,不好是原来我们想调控,想适当放慢经济增长速度,能够进一步的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现在有一些经济学家担心经济下行,这倒不要过分担心,因为实际上今年经济速度是递减,也可以说原来宏观调控就是这样的目标,不希望增长太快。我认为明年的经济保持8%,甚至7.5-8是比较正常的情况。不要再追求两位数字的增长。因为两位数字的增长,我们要追求过快的增长,一是我们产能过剩,如果再增长就要出口,发达国家的需求,经济还没恢复,需求还没有上去,那怎么办。二是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民生,这样需要在这方面适当花一部分力量。三是我们要更加关注环境问题,不能只注意增长,不注意环境。明年经济增长不应该追求过高的速度。明年应该下大力气去克服通胀,从一般来说,CPI的增长在5%以下都可以说是温和的增长,但是温和的增长对老百姓还是有影响的,因为它的存款缩水收入缩水,要从两个方面反通胀,一是控制货币发行和控制物价总水平,二是提高居民的消费,提高利率,既是控制货币增长,同时也避免居民的存款过度缩水的措施。我的看法明年应该是逐步建立工资随着CPI调整的机制,建立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的机制,建立职工的待遇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提高的机制。这三个机制是我们从长远来看必须建立的。从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是什么意思?这

实际上保持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不要再减少个人这块。CPI和工资同步大家都理解。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时候必须要提高职工的待遇,现在沿海已经出现“民工荒”,因为给人的待遇低,都回到家乡发展,现在人家不在这儿干了,都回家了。

怎么能把CPI降到5%以下?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除了在货币收紧以外,这是必须的,除了这以外还要求企业挖掘潜力、降低成本。但是我不大主张限价,因为限价只能是权宜之计,限价和补贴都是歪曲了市场的供求关系,如果企业限价,原材料涨了,限价产品不让它涨,结果怎么办?没有利润,就不行了,结果就采取一些歪门邪道,降低质量等等措施。限价只能是临时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要企业本身加强管理,消化涨价的因素,消化一部分涨价的因素,更重要是从原材料上要注意控制。像铁矿石,我们刚刚到澳大利亚去,铁矿石去年100美元,今年涨到150甚至170美元,给我们当地的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源头上要注意我们的原材料的价格,企业再消化一部分,最后到市场上能够维持物价比较低,明年有一个不确定因素,国际粮食和资源的涨价,现在看来国际上粮食和资源涨价的趋势是存在的,这个涨价会造成输入性增长,明年通货膨胀定5%的目标是相当艰巨的,而且要努力完成。明年的货币政策大家看得很清楚,我们从适度宽松转成稳健,实际意思就是

收紧。去年上半年7.75万亿是适度宽松,下半年2.8万亿也叫适度宽松。今年来看是7.5万亿左右,明年不应该超过今年,应该适当的紧缩。其中包括提高利率,也是势在必行。但是提高利率要看国际的环境,不能单看自己,储备金率提到19%差不多,如果再提的话前景不是太大,还有一个问题,提高0.5%真正能够控制流动性的并不多。当然货币政策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公开市场操作,这在美国是经常运用的,每天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根据市场的情况决定买入国债还是卖出国债,当市场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时候就卖出国债,吸收货币,当市场货币不足就买入国债,放出货币。我们国家的市场操作还没有真正在货币政策工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个工具要注意运用起来。这是我们在国债方面,包括国债的期限结构,我们只有长期国债,中期国债和短期国债很少,这不利于控制流动性。明年的货币政策走向大概是稳健的提法,我的看法是肯定要收紧,要加息。至于什么时候加,要看国际环境。

明年企业的经营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困难在于资金的供应可能会更加紧张,特别是对于民营的中小企业资金供应会更加紧张,一定要注意保住资金流,现金流。你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必须要看住,不能过大的寄希望于银行,有的人觉得跟银行的关系很好,企业发展得不错,跟它借钱都借,大把的借钱,实际上银行也要保证它的利益,如果你发展好 的时候会借给你,你发展不好的时候,会收,一收的话你就会垮了。如果你借资产的话,别人会压你的价,本来是1000万会压你500万。你要付工人工资和应付账款等等,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二是优化产品结构。只有那些既有机遇又有能力的产品才能做,有的产品看着有机遇没有能力千万不能做。我们很多企业盲目扩张,觉得手机好就搞手机,甚至搞百货公司,最后没有能力就垮了。要非常慎重的去扩张。三是提高职工的素质,没有一流的职工就没有一流的企业,要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加强大家的凝聚力。有很多例子就不多说了。国外有个总经理对人事经理说要加强培训,人事经理说如果加强培训他会跳槽,人事经理说培训了以后他就跳槽了,总经理说,不培训的话,他赖着不走怎么办。这些我们都需要注意。明年从国家总的发展趋势来看,当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二是要发展绿色经济,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的条件。三是外贸上,还是要努力改善结构,让企业“走出去”,发展自由贸易区。四是要把职工的培训放在重要的地位,因为教育一个是提高我们全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这是我们人力资源能不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所在。日本的人口只有我们十分之一,他们能做到经济在全世界占第二位,当然现在是第三位,不服气,调整了统计,说还是第二位,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能够做到这样也不容易。我们中国是13亿多人,文

化教育和道德科技水平都能到日本和欧美的水平,我们的人力资源将对我们的发展是非常有力的保证。如果我们没有创新人才也不能站在世界科技的高地,世界各国的竞争,背后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实力的核心是人才实力的竞争,人才实力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创新。无论什么时候强调教育的重要性都不过分,这是我们说经济只能保证今天,科技可以保证明年,教育可以保证我们的后天。希望大家重视教育,重视职工的培训,重视全民素质的提高。

米建国:谢谢成老,成老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是著名的国际金融问题专家,长期担任国家领导人,多次给我们做报告。成老非常平易近人,看问题视角独特,分析深刻,信息量很大,我们也抓住一次机遇,难得的与陈老面对面的听演讲的机遇,大家可以提一两个问题。

提问:成老您好,听了您的报告受益匪浅,有一个问题请教您,一是短期来看,明年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是什么?在五到十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和它的主要动力是怎么样的构成?谢谢。

成思危:明年经济增长的动力当然还是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外贸,我们外贸是讲的是净出口。投资的增速会相对的降低一些,因为明年整个货币供应紧缩,不可能像去年这

样增长30.1,今年已经下降到前三季度是24%,全年保持这个速度。明年投资增长再低一点,应该是20%左右。这当然是我的估计,最后看中央怎么定。明年的外贸会有适当的改善,因为这里的原因,一是西方国家在复苏,二是我们外贸对东南亚国家,对拉美,对非洲现在加强了对他们的经贸关系,这样有利于我们整个外贸改善。明年更重要的是依靠消费,消费要逐渐的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这“三架马车”里,明年应该着重在居民消费上下功夫。要在居民消费上下功夫,必须首先要提高居民的购买力,让他能消费,有能力去消费,刚才我说的制度性的安排。二是要改善我们社会保障体系,让他敢消费,否则为了要交过高的择校费,看病贵、看病难就不敢消费了。三是要提供他愿意买的产品,让他愿意消费。去年我们消费4.1的贡献靠两个,一是汽车销售增长46.2%,一是住房销售增长42.1%,不可能老这么涨,老这么涨北京更得堵车了。怎么办?要靠更多的企业创新,拿出更多的新产品吸引群众消费。拉动消费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我估计明年如果重视的话,消费的贡献可能会适当的增加,但是不可能增加很快。老百姓收入提高了,有的还不一定消费,还去存银行,这样就起不到拉动的作用,还有观念转变的问题。按照07年的数据,这三者的贡献,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贡献是38、37、25,07年是这样的数据。我认为明年如果消费能够贡献接近投资就不错

了。

长远来看,当然更得靠消费,将来消费是占第一位,投资占第二位,净出口占第三位。可能要在五年和十年以后才能实现。

提问:尊敬的成老您好,每次听您的报告都受益匪浅。刚才您说研究信贷政策对股市和房市都有影响,今年刚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货币政策已经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收紧资金,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意味着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会下跌呢?

成思危:收紧资金以后,对房地产的影响,如果提高利率从总体来看对房地产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因为开发商贷款利率增加了,购房人的贷款利率也增加了,如果提高利率的话,对房地产的需求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股市的情况稍微复杂一点,因为如果说房地产的需求受到抑制,流动性过剩的话,情况没有完全改变的话,有部分资金会进入股市。利率如果变化不是很大的话,我认为对股市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且还有一点要考虑,因为我们经济基本面的恢复如果明年能够调整得比较好,经济基本面恢复的话,股市可以逐步的走出熊市,这样对股市来说货币紧缩的影响我认为抵不过经济基本面恢复的正面影响,总的来看,明年的股市还是有希望的,当然谁也不能预测什么时候能够进入牛市。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有希望的。

2011年财政政策走向

米建国:下面一位演讲人是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先生。朱部长不仅是财政部的领导,也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专家。下面请朱部长演讲。

朱光耀:谢谢大家。按照会议的要求,我先做报告,然后大家进行提问。

按照会议的要求向大家汇报2011年在财政政策方面的一些考虑,重点是要给大家介绍当前中国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为什么中央决定在2011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核心点就在于中央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从我们的基础和发展的方向,再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是高瞻远瞩的,统筹考虑的。这就是中央再三强调的,我们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在做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的时候,要有全局的意识、政治的意识、忧患的意识、风险的意识、责任的意识,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应该说,中央是审时度势,做出了在2011年我们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了调整。审慎的货币政策,从财政政策方面来讲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有我们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有我们经济特别是财政状况的客观基础,也有中央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的一个准确的把握和政策的考量。

大家知道,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一个平稳较快的

发展态势,现在预测全年的经济总量会达到40万亿,也就是说我们经济增长率大约为10%左右。财政状况今年年初国务院提出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财政赤字是10500亿,这里面有2000亿是中央财政代省市来发行的债券。总体10500亿的赤字同全国的财政状况相比,年初预测的时候国民经济增长率是8%,现在经济增长率超过了这个预测,10%,总的经济规模有望达到40万亿人民币,10500亿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比预测的2.8%还要低,最终的数字可能在2.5%左右。为什么我要特别向大家报告财政的赤字呢?我下面要重点跟大家分析一下目前欧洲在经历的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在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大规模实施之后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不得不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是带有无可奈何的不得不采取的政策考量的背景下,我们怎么样分析这种经济形势,来准确的学习、掌握中央确定的2011年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首先把我们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财政状况继续改善,同时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是美国,这两个主要的世界经济体目前无论是在经济发展、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在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我们要实事求是的承认,要看到这一点,这些挑战对美国、欧盟是非常严峻的,在他们的经济面临着特别困难的情况下,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状况是相互的、紧密的联系起来,不再是一个国家,或者说同我们有直接竞争关系的这些国家的经济困难,政策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对我们是有利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下,世界经济主要经济体紧密相连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不再存在了,而是这种影响是相互作用的。我们要特别引起关注的、警惕的,要妥善处理的就是在经济全球化下,在我们国家外贸依存度仍然很高,我们的整体经济结构的调整尚未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主要经济贸易伙伴美国和欧洲经济的衰退对我们产生的直接影响。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快速的升温。同中国之间在经济关系的处理方面这种摩擦和矛盾,包括贸易的,也包括投资的这种摩擦和矛盾就会迅速增加。在2010年我们经历了美国实施轮胎特保法案,对我们对美出口轮胎进行反治措施,实施所谓的贸易救济措施,这个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为什么是一个特别恶劣的先例呢?就是在中国加入WTO的时候,在我们承担的条款中包含这样的内容,一个国家对另一个贸易伙伴的出口形成了对另一个贸易伙伴市场的重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贸易伙伴可以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美国就利用这个条款的内容借口中国对美轮胎的出口严重冲击了美国的轮胎市场,以此为理由,对中国的输美轮胎实行特殊保障措施,实行特殊的贸易救济措施,这是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在这种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不断

增加的情况下,这种特殊保障措施应该说对我们产生了一种特别的负面影响,因为它可以由贸易伙伴决定实施相应的关税,提高关税的举措,无须事先经过WTO的批准。在贸易救济措施方面对我们形成直接的特别冲击的就是特殊保障条款,在整体经济关系上我们对美国当前在贸易领域、经济领域的核心问题就是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中国在今年6月19日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我们讲的非常清楚,我们是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我们要通过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弹性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实行有管理的,参照一揽子货币来制定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们要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基本均衡与稳定。中国强调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核心是机制的改革,而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他们的要求是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实际上他们的要求是背离了市场和货币汇率政策的一个基本的,按市场决定的原则。市场必然是有起有浮,是波动的,绝不是像他们要求的那样,让人民币单项升值,在人民币汇率这个问题上就成为中国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特别是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关系中的一个核心的政策的争论点。

在整个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从2008年的9月15日美国的雷曼公司宣布破产,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国经济、欧洲经济、日本经济这些发达国家经济体始终处于一种实行各种经济刺激措施来摆脱萧条,实现复苏。往往

是宣布了复苏的明显迹象,但是又出现了新一轮的严重的经济困难。始终没有完全摆脱危机的阴影,没有实现经济的全面复苏。目前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体现在欧盟地区,欧盟是全球的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欧盟27个国家,而且在欧盟内主要的欧盟国家16个,形成了欧元区国家,27个国家中16个国家组成了欧元区国家。欧洲的中央银行就形成了16个欧洲国家的统一货币政策,这就产生了欧元,欧元成为全世界仅次于美元的最主要的储备货币。

在欧元诞生之后,美国和欧洲又合作、又矛盾、又争执,他们的问题是在争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控制权,作为全球最主要货币的利益权,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作为全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发行国,他当然不能轻易放出基本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权利。确实在欧元出现以后,在世界经济格局上就出现了一种相应的能够逐渐和美元产生平衡作用的另一种国际货币储备货币,而且在过去几年中一度欧元的发展态势还是很好的。和美国的合作和矛盾,当然作用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在意识形态、政治基本利益方面是一致的,但是在经济格局和经济利益上他们确实是既合作又矛盾,所以在欧元出现一个强势发展的时候,美国是打压欧元,不能让欧元成为真正和他抗衡的,或者说最终取代美元的主要储备货币国的地位。2010年以来欧洲的形势确实非常严峻,从今年年初以来大家注意到,主权债务危机在欧洲爆发,主权

债务危机实质上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突出的反映,是在欧洲方面一个具体的危机的体现,因为它是暴露了造成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大型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率过高,这个欧洲和美国是有共性的,但是欧洲金融机构,特别是欧洲的大型商业银行,它的金融杠杆率同美国的金融机构相比是有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为什么在今年年初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不是偶然的,延后爆发既有欧洲政府方面,包括英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采取措施救援金融机构要比美方快,美国在救援过程中救援的重点是救银行,还是从其他方面采取措施,有一个调整的过程,而欧洲,特别是英国,当时他们首相布朗把救援的重点核心一开始就救援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缓解了当时欧洲危机的程度。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透明度问题,欧洲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在透明度方面确实出现了比美国更大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些严重的债务问题,甚至政府预算数据都被做了调整,预算赤字率做调整这就牵扯到法律方面的问题,这是更严重的问题,欧洲的问题就在希腊政府更迭,希腊预算赤字被大大调高,暴露出来了前一届政府在预算赤字上做了手脚,开始调整,实际上是严重的违反了有关规定,当时是为了加入欧盟的马斯德里赫条约要求,赤字占GDP的比重不能高于3%,对数据和债务率进行调整,这种情况下大家知道,希腊危机爆发了,实施紧急救援计划,最后经过欧盟、MF,包括美国反复磋商,33

最后希腊接受了1100亿的救援,造成了国内严重的社会问题,他要实行紧缩的政策。希腊逐渐有所平息的时候爱尔兰又爆发了危机,爱尔兰危机的形势表现上同希腊有所不同,主要出现在商业银行,要被迫注资,实际上都是政府最后要承担责任,850亿的救援规模,整体过程中欧洲形成了2700亿的救援机制,一个用了1100亿,一个用了850亿,现在我们最担心的是过了这几天以后明年1月初又有新一轮的债务危机在欧洲蔓延,葡萄牙,特别是西班牙,西班牙是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三国的经济规模的总和的两倍,是在欧盟中第四大经济体,如果西班牙一旦像目前国际资本市场上预测的出现大规模的债务危机,对整个欧洲是一种完全系统性的冲击,势必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美国在这种情况下的态度是希望欧洲稳定,希望欧元稳定。他也是唯恐新一轮大规模的金融市场的波动连带美国经济,冲击世界经济。我们也是坚定的希望欧洲的稳定,支持欧元的稳定,大家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之下,我们确实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什么开始的时候我跟大家报道,中央确定明年的经济方针,在财政货币政策方面明确的意见是高瞻远瞩,是非常英明的。

米建国:朱部长重点给我们讲了财政政策的要求,下面朱部长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提问:谢谢您的报告,我想请您介绍一下咱们国家利用财政政策来改善民生,特别是在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怎

么样加大通过财政政策改善民生这方面的考虑,在明年,包括“十二五”期间?

朱光耀:财政政策支持民生发展,这是财政非常重要的政策领域。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政策支持民生的事业,民生的发展,这是中央对财政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要求。应该说在“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央国务院对财政部有明确的指示,明确的要求,要加强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在民生方面的投入概括而言,包括对教育的投入、卫生事业的投入、社会保障的投入,更广泛的意义上还有对我们农业要增加投入,要增加农民的收入,要特别注意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支持。在这个领域一个突出的政策要求就是保障性住房,在近年来财政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都在按照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不断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明年中央明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中央要求财政资金的投向要进一步优化,要进一步强化对民生领域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包括你刚才讲到的对医疗事业的支持,中央国务院,特别是现在李克强副总理多次就医疗卫生事业进行政策的研究,一定要增强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保护人民大众在卫生事业方面服务的需要。总体,中央在财政领域资金支持方面是三年8500亿,在这个资金上财政一定要加以保障,这样使我们整个民生领域,刚才你特别提到了卫生领域应该有一个较快的发展。教育领域我们这

几年按照规划的要求,4%,我们努力实现这个目标。总体来看,财政按照中央国务院要求对民生事业有了很大力度的投入和支持,按照中央的要求,在2011年新的一年中作为重点要进一步加强资金支持的力度。

提问:请问朱部长几个问题,刚才几个专家都说了今年GDP的增长是在10%左右,今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大概会是多少,会比GDP高还是比GDP低。二是国家在2011年对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大概会有什么样的规划,GDP的增长刚才专家都提了,会在7.5—8%左右,财政增长的比例大概是多少?三是最近网上流传的,更多的大规模的减税政策的出台,我不知道这方面朱部长能不能透露一些信息?

朱光耀:2010年整体的财政收入方面我可以报告的是要比预期的好,而且要好不少。第一取决于经济的增长速度,经济的增幅要高于原来的预期,经济好财政自然好,这是普遍的规律。第二我们进出口在2010年有了一个比我们年初预测一有一个非常大的增幅,进出口的增幅大概在40%以上,净出口环节的税收要相应的大比例的增加,总体来看我们各个领域我们经济表现都超过了当初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收入会比年初的预期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在这个前提下新增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要列入下一的预算,要经过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在形成下一的预算的基数,最终公布要经过明年3月初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36

有一个完全清晰的蓝图。目前收集的数据来看可以报告的是财政形势非常好,我们预测今年财政赤字会比当初小,包括增收资金的一部分首先要用于减少赤字,然后要转入下一年的预算。税收政策方面需要进行认真调研,认真研究,政策的形成最终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提问:请问尊敬的朱部长,今明两年的节能减排对财政的影响?

朱光耀:节能减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既具有当前特殊的现实意义,也有从长远发展造福子孙万代的历史性的影响,所以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十一五”规划,在五年期间内能源消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下降10%。“十一五”即将结束,回顾过去五年,“十一五”确定的减少能耗和减少污染排放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这一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确实是在全国各个省市,各个行业在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作出了极大的努力来实现。“十二五”期间,“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家也看了,具体的指标要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经过批准才能形成一个量化的指标,但是我们可以肯定,节能减排,包括应对气候变化,是我们一项“十二五”期间非常关键的任务,中央已经确定在气候变化方面,在2005年的基础上,到2020年我们单位GDP的碳排放量要下降40%,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在财政资金方面对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资金在逐年增加的,这确实一是个非常艰巨

的任务,也是我们今后财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支持的一个重点领域。

提问:朱部长您好,美国的美联储在印发美元,在我们中国到2011年可能要加息,还要征收房地产税,难道中国的失业人口压力没有美国大吗,这个问题会不会造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更大,失业率更高?

朱光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在11月3日宣布的,基本内容是要增发6000亿美元的货币,为什么是适度宽松呢?具体的操作方式上由美国的联邦储备银行,也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购买美国政府的国债6000亿。这个货币政策一宣布以后全球有非常强烈的反映,包括美国的盟友,欧盟、日本都提出了明确的批评意见,在目前全球的金融环境同2008年年末在金融危机处于最高峰的时候,美国推出首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当时量是1.75万亿美元,那个时候金融危机处于最高峰,全球的流动性急剧短缺,甚至有可能出现全球资金链断裂,非常千钧一发的时刻,美国推出的这个政策是有必要的,是应对金融危机一种临时性的措施。为什么在第二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受到的全世界各个方面的强烈的质疑和批评,就是因为目前形势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或者说金融危机处于最高峰的时候有了明显的不同。在资金的流动量方面,现在全球资金市场上的流动性超过十万亿美金,而这个资金的流动性超过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全球

资本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的数额。换句话说,现在在全球资金市场上并不是资金的短缺,而是资金不能对实体经济提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按照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的教授说的,只有两个途径可走,一个是流向新兴市场国家,追求高额的利润,两个方面的流向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股市方面助长了泡沫,新兴市场方面加大了热钱的压力。全球有强烈的反映,反弹,美国方面解释为了使美国经济能够摆脱出这种状况,恢复增长,他们在财政政策本身受到严重制约的情况下,20国集团领导人会议已经明确确认,到2013年主要经济体,财政赤字要比目前减半,现在是9%,减半以后是4.5,这种情况下财政方面很少余地,不得不采用这种货币政策。为什么被指责呢?你是全球的主要储备能力,采取这种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只考虑自己,不考虑新兴市场经济体,你不考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体现。在这种货币政策经济上的考量,就是刚才你提到的,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现在是处于一种通货紧缩压力之下,在货币学的方面认为他有余地,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只考虑货币政策对美国自身的影响和自身的承受力,他认为是处于一种通货紧缩的态势之下,而这种通货紧缩对美国经济是一种重大的威胁,所以他既要通过货币政策来改变这种通货紧缩的趋势,进而促进美国经济有所发展,是这样的一种完全从美国经济自身的考量来分析研究的,根本不想

考虑,美国这种货币政策的外部影响,对全球的影响,在世界上造成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反映,也形成了一种非常激烈的辩论。

我们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态势是不同的,从经济政策方面一个主要的威胁是通货紧缩,我们和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包括巴西、印度、南非等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我们5.1%的上个月的月通货膨胀率,高出了3%的的平均指标,国务院断然采取措施来控制物价,稳定物价,保证市场的基本稳定,这些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物价的增幅中很大一部分是食品的价格,但是我们现在有一个从战略上对我们形成一个,确实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就是我们能源的进口,我们全部能源消耗的50%来自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价格的上升对我们也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而美国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外形成的热钱的压力也是造成了一种输入性的通货膨胀,这就是为什么在最开始我给同志们介绍,中央国务院要求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就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下,这种密切的关系确实越来越密不可分了。在货币政策方面,大家知道我们今年已经6次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比率,18.5,这确实是历史性的新高,而且一次提高了存款利率,我们平均存款利率一年期的2.5%,现在确实在同物价方面相比出现了差距,以综合的宏观经济措施来应对这

种通货膨胀的挑战,这确实是我们目前,在新的一年如何保证中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的发展,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要进行更好的协调,同时在税收政策方面中央国务院一定会统筹考虑全局,作出审慎的安排,保证中国经济沿着平稳、较快这个方向健康性的发展,也就是实现我们现在提倡的经济要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

米建国:下面我们请著名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的冯飞部长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做演讲。

冯 飞:各位上午好,非常荣幸就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跟大家做个交流。

国务院确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将其培育成支柱产业。这一类主要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什么是支柱产业?在经济学上没有严格的鉴定,我们国家掌握的基本上是按照一个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超过3%,称之为支柱产业,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这四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超过3%。第二类是作为先导性产业发展,包括三个重点领域,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阶段性目标大家都看到了,国务院决定当中提出的,到2015年七大产业占GDP的比例要从今年年底预计占GDP4%左右,提高到8%,2020年进一步提高到15%。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有四大目的: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参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革命竞争,进而占据一席之地。四是主导产业的战略性接替,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我认为是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高增长产业的出现。前面一些PPT当中就证明,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结构、变动、42

推动,不同时期的高增长产业的接替出现,使得经济总量实现扩张。

在四个目的当中第三个目的我稍微展开讲一下逻辑上的背景,实际上在金融危机之后各个国家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及为重视,在去年的12月份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一个制造业复兴政策框架,提出了六大新兴产业,包括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六大产业。日本在今年的6月份正式面向2020光辉日本新增长战略提出三大领域,这三大领域较宽,一个领域就覆盖了我们好几个产业。欧盟同样在去年年底出台了2020智慧可持续协调增长战略,也谈到了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由此可以判断金融危机之后将迎来一场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此在革命当中新一轮变革中国需要抓机遇。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什么规律和特点,我总结了五个方面:

一是创新活跃。换句话说叫技术的不成熟,对政府而言,无论是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而言,确定主导技术路线,明确技术政策带来相当大的挑战性。对于企业而言,对于技术进步如此之快的领域意味着有很大的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在这个领域当中存在着大量的颠覆性创新,破坏性创新,什么叫颠覆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对一个刚刚诞生不久的所谓新兴技术,就是一个完全的替代。刚刚诞生不久的所谓的新兴技术在市场当中变得一文不值,这就是

新兴产业创新的特点,根本性创新,破坏性新和颠覆性创新。我们调查过程当中发现很多行业在技术的选择上存在着这样一些比较大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政府如何做,企业如何做,非常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我个人以为,地方政府以拉项目,争投资作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做法与这样一个特点和规律是不相符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放大了技术风险和投资风险。

二是产业组织的新特点。很多产业并不是既有大企业,很多技术不是既有大企业发展不起来,创新型小企业在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当中极为重要,同时还带来产业链、价值链、创新连的重构问题,比如传统的汽车,核心技术是发动机变速箱,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技术是电视、电机、电控。核心技术的变化意味着价值链的重构,也由于说面对这样一个特点就需要在产业组织政策上有一些重新的思考,特别是如何扶持发展壮大创新型小企业。

三是市场需求的不确定和不成熟。这些领域需求潜力大,但是在当前存在着很多不确定,供给创造需求,有相当的领域不是需求拉动供给。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互联网才有互联网用户,目前物联网这个产业当中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价格偏高,像可再生能源,风电,我们现在标杆电价5毛多,比常规的火电、上网电价3毛多高了很多,太阳能光伏发电1块多,是常规火电的3倍多。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价格是

普通汽油车的2倍。消费环境及设施不完善,像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不完善,带来了市场推广方面的一些障碍。

四是需要商业模式创新。回想一下10年前互联网发展的时候大家对商业模式的创新,我认为它是决定企业生死的一种模式。互联网当初的很多企业是先驱后来成为先烈,就是因为商业模式没有走出来。我们在新兴产业发展目前同样面临着商业模式的创新问题,我举两个例子,一是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物联网其实质是应用,怎么样形成一个用户投资者双赢的上列模式很关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靠政府吃饭,在孕育阶段是必要的,对一个产业持续增长没有商业模式的支撑恐怕难以持续下去。包括电动汽车充电的商业模式创新问题。

五是体制性制约。这种体制性制约不仅仅是中国,刚才谈到了一些主要经济体,在发展新兴产业过程当中都面临着体制性的问题。90年代初美国经做过一个电影《谁扼杀电动车》,讲的就是体制性对新技术的封杀。对我们国家而言,这七大产略新兴产业都需要在体制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当中面临的三网融合的问题,生物医药面临着药物审批如何更加有效,新能源汽车准入的问题,飞机面临着空域管理的改革问题。风电上网面临着一系列的体制问题,物联网用户面临着行业壁垒的问题,体制性的创新非常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认为是需要强调三个创新,45

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这种创新是系统性的创新,对政府、企业而言都需要系统性的思路,才能有效的推进战略性的新兴企业的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大致情况。关于新能源相对技术成熟一些的产业,结合“十二五”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目标,特别是非化石能源的目标,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13%,到去年年底非化石能源的占比是在9.6%,2020年的目标是10%,有可能是12%。风电从年底4000万千瓦的装机到2010年的90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现在才几十万千瓦的规模,到2015年500万千瓦,意味着太阳能光伏在国内的利用开始提速。

风电的问题主要是掌握核心技术,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仍处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向自主创新阔步前进。太阳能光伏目前跟国际上在主要的性能指标方面还有差距。

节能环保产业在2008年的产值非常大,1.5万亿的产值,节能产业27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6600亿元,环保产业4800亿元,就业人员达到2500多。到“十二五”有可能这个产业增长到4万亿以上,节能产业有2700亿,资源循环利用1.5万亿,环保产业是1.1万亿,这里面特别强调了,产能服务市场年均的销售额增长率有可能会超过40%,节能服务市场就是合同能源管理。

物联网这个概念的提出最早是MIT提出的,什么是物联网?这是我们和科学院的20几位科学家给出的物联网定义,46

比较学术,简单的讲,物联网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感知层主要是信息的采集和获取,网络层容易理解,可靠传输信息。应用层主要是指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在三个层次当中中国的物联网产业最强的是网络产业,我们几大运营商,基础网络、基础设施还算不错,最弱的是感知层,特别是高端传感器在技术上,在产品的种类上都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应用层刚刚起步。物联网我可以用三个关键的词来概括:全面感知、无缝互联、高度智能。

美国2008年提出了“智慧地球”他们的理解是物联网加互联网是智慧地球,联盟2009年6月出台了物联网行动计划,日本也出了计划,韩国的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从这样的资料可以看出,物联网在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应用的领域有十大领域。目前在物联网应用当中比较成熟,在能源当中智能电网,在节能环保领域中的应用,在市政府管理和物流方面的应用,我认为是技术上相对成熟一些。

从物联网产业的情况来看,大致分了核心产业、支撑产业、关联产业。支撑产业是物联网发展当中最核心的产业和技术,包括高端传感器,传感器网络,以及软件。

新能源汽车今年5月11日国务院开会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主导技术路线,改革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实际新能源汽车新一轮的热度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当时是克林顿时期就开始搞了,2002年小布什上台进行了更名,47

奥巴马上台,提出了美国要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005年提出了保有量到100万辆的目标。

新能源汽车分为两类,一是改变燃料系统,不是用传统的内燃机,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油电混合动力。二是替代燃料,生物燃料,天然气等等。对中国而言,发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国际上大家公认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能够利用中国在电池的一些优点。中国的节能新能源汽车经历了2个五年,投入了20亿,采取了三纵三横的开发路线,现在形成了一定的基础。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我认为是有四个优势,三个劣势,四个优势,市场规模大,且呈现多样性。新能源汽车的切入点在哪儿,要跟市场的特点结合起来,电动汽车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充一次电可行驶的里程短,如果把蓄电池的里程拉长电池的重量随之增长。我曾经从深圳跑到广州转了一圈又回来,中间没有充电,但是电池重量500公斤以上,重量很重,怎么和中国多样性的市场特点结合,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切入点。最近到浙江一些小城镇,农村去看,发现在这些农村电动轿车非常多,30000块钱一辆,充1次电跑60公里,最高时速是60公里,这就是中国市场多样性的特点。就是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当中低速电动车也要放进来。

技术取得局部突破。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三链,电池是最关键的,中国的电池技术在国际上目前落后,主要的一

个指标就是能量密度指标。

制造成本低。中国的电池制造成本跟国际上比有明显的差距。

资源保障能力强,电动汽车的发展靠两个资源,离资源和稀土资源。

劣势有三个:一是整车企业不具有支配地位。二是技术基础不牢固。总体来看,电池技术有可能迎来新的突破,美国花20亿美元支持先进电池技开发,我们2个5年,20亿人民币支持的是三纵三横,美国是仅仅支持电池,很有可能在近几年电池技术取得突破。三是充电设施需大规模投资。由此来看,我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巨大的机遇,发展的空间,政府也是强力支持这样的一些领域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面对很多挑战,刚才结合行业已经谈到在技术方面,在市场方面甚至在体制方面的一些障碍。障碍有,但是同时也带来机遇。今天就给大家报告这些,谢谢。

米建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房市调整提升经济发展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冯部长的精彩演讲对大家如何把握机会,践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再一次鼓掌感谢。

提问:冯部长您好,谢谢您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精彩的演讲,让我们体会到战略新兴产业的全貌,您刚才讲战略新兴产业的时候,讲到一个问题,现在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都

存在不成熟的地方,出现的由先驱变为先烈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对其他关联性的产业造成冲击,比如银行,银行都积极的介入到这个产业当中去,面对的风险很大,不确定因素很多,从产业的角度来讲,银行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有什么样的行为能够确保在风险非常可控的情况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现共赢?

冯飞:产业发展起来关键取决于技术和金融的结合,没有金融的创新产业发展不起来,知识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产品,服务形成一个大产业链,金融是极为关键的,从我们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金融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略显不足,主要是在于金融制度的安排问题。国际上支持比较多的是VC风险投资。我记得十几年前萨切尔夫人的一句话,她执政的时候一一句话,英国在高技术产业方面落后于美国,不在于技术落够,而在于风险投资比美国落后了十年。所以风险投资天使基金对产业性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的风险投资发展不足,我们有更多的PE,在座的人手里就有很多基金,同时我们的PE做长远投资少,急于希望很快得到回报。我们PE的专业化程度不够,在国际上很多VC非常专业,只关注一个行业,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多掌握,甚至某些是技术专家,专业化、金融服务和新兴产业专业化的结合非常重要。

从商业银行而言,一般性金融需要看中的是产业化相对

第三篇:2009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办的一年一度“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于11月30日在北京京西宾馆顺利结束。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江苏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杜南平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本次会议。

出席本届年会的嘉宾有: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宝国,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等,年轻的经济学家中金公司哈继铭博士、亚洲开发银行庄健、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国家发改委经济所王小广、国研中心隆国强等16位嘉宾相继发表演讲。

2008年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快速多变的一年。上半年我国遭遇了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和美国次贷危机。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有效的政策调控下,上半年我国经济成功地抵御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和影响,国民经济仍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进入下半年以来,受国内经济周期性回调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了加速回调的势头。第三季度GDP增速只有9%,比2007年全年GDP增速11.9%下降了2.9个百分点。比2008年上半年增速10.4,回落了1.4个百分点。特别是工业增加值出现了大幅加速回调现象。10月份,增速只有8.2%,比2007年同期增速18.5下降了10.3个百分点,经济形势相当严峻。

针对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相关领导及经济专家本着“解读中国经济形势,引领企业健康发展”的主题进行了权威、前瞻的演讲。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杜南平、远东电缆公司技术总监甘兴忠分别与与会领导及相关经济学家进行了沟通,针对目前的经济形势就如何使企业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电力工业“上大压小”的力度,可能淘汰10万千瓦的小机组,扩大一级,压小范围。

成思危: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想在我讲之前先说明两点:一是我是以一个学者的身份跟大家来探讨明年经济发展的问题。要谈经济预测,坦率来说我预测不准,因为测准了就成神仙了,但是没有预测是绝对不行的,因为没有预测就没有方向。

我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一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什么时候危机能够过去?我的观点是2010年世界经济将会复苏,我将论述这个问题。

第二就是2009年将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第三是我们大家群策群力,共度时艰,保证我们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

首先,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就是说,人们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这样的危机。大体上是这么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因为次贷引起的,就是把贷款贷给不可条件的人,什么不可就是两条:一是信用记录不好,另外一个是还款能力不够。为什么贷给这种人,是因为美国从2002年以后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上升利率比较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放松对贷款的管制,包括可以不要首付,开始两年可以只付息不还本,而且付息角度开始两年是固定利率,以后是浮动利率,也不严格审查贷款人的资历等等。美国政府和议员说让所有的人都有房子住,所以鼓励银行发次贷。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敢贷,借款人敢借,银行为什么敢贷呢?因为房地产价格在涨,我贷出去以后如果不能还款,我把房子收回来再拍卖,拍卖时候的价格可能还高于我贷给他们的价格,不会吃亏。借款人为什么敢借呢?他也考虑,我房子万一还不起贷款,我把房子转让卖出去,我还不会吃亏,因为房价在涨。这是一点。另外,我拿着房子以后,我可以拿着房子再到银行抵押,又可以得到现金,可以做别的事情。所以政府鼓励、银行人敢贷、借款人敢借,所以美国次贷发展成很庞大的潮流。

从美国金融体制来看不向我们,美国是把银行贷款借款人以后,并没有把贷款本息回收的事前自己揽下来,为什么呢?它要取得流动性和分散风险,就是贷出去的钱每年回收本息二三十年,我的钱压的时间太长,所以我要很快的取得流动性。另外,也是分散风险,所以美国要资产证券化或者抵押贷款证券化,就说银行把贷出去的款打包卖给独立的机构,然后再由这些机构卖给房贷机构,房贷机构包括房地美或者投资银行等等。这些房贷机构和投资银行去发行债券,这种债券叫MBS。他们打包卖出去以后银行把钱收回来,债券是按期付息,付息率比较高,因为这是稳定的现金流。

为了使投资人放心,保险公司参与其中做两件事:一件事是增信,实际上是一种担保的形式。另外一个就是进行保险发行CDS,CDS实际就是信用违约的时候的一种互换,也就是说,是债务信用互换,如果违约的话,他负责赔偿,所以这是保险的性质。我们看到美国的金融公司是一个链条,就是银行把贷款贷给借款人,房贷机构投资银行把流动性提供给银行发行债券,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和增信。所以单从次贷违约来看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它的影响一旦房地产价格下跌以后,风险就沿着链条放大。所以,这样一来当美国2006年开始利息增加,房地产价格下降,风险就一步步暴露出来了。首先暴露的当然就是借款人还不了款了,他违约了,他违约的话,就收不到钱来兑付债券该付的利息,这就发生了债务危机,因为债券跟股票不一样,股票是自担风险,债券是按期还本付息。所以,就造成了这样一个债务的危机。

所以造成房贷机构和投资银行的危机。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第一阶段。

风险沿着放大,保险公司等等都涉及到里面,因为比如保险公司,当违约率很低的时候肯定赚钱,因为你收了保费和赔付来说肯定保费高于赔付,当违约率增高以后,你就不可能了,就发生问题了。再一个美国有一个规定就是评级机构,评级机构如果是对你的信用发生了疑问的话,你产生更多的问题,人们更不相信你了。所以,第二个阶段发展了流动性危机,就是保险公司没有足够的钱,投资银行没有足够的钱来付债券的本息,保险公司没有足够的钱付保险赔付。这就造成流动性的危机。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大体上,从2006年最早新时代公司发生问题,两房破产9月15、16号三天之内三件大事,美林被收购,雷曼兄弟破产,加上向政府紧急求助。老百姓的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所以从9月份以后,演变成信心危机。信心危机的实质是信用和信任的危机,也就是说,老百姓对金融机构、金融系统,甚至包括对政府都不相信了。那么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危机就迅速的蔓延和扩散。因为欧洲也买了很多CDO和CDS无的金融衍生品,就是基于住房贷款产生的衍生品。

现在据了解,全世界CDS名义发行量是33.5万亿元,那是相当厉害的,当然是保额的。美国债券市场大幅度的萎缩,CDO差不多少了85%,所以造成危机上全世界的扩散。这种扩散一方面是范围广,另一方面必然会影响到实体经济。所以,最受影响的实际上房地产,第二就是汽车,所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当然我今天不是讲这个,所以不能细讲。从虚拟经济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在哪儿呢?就是在于虚拟资本的快速膨胀。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讲过,在信贷资本和信用制度基础上建立产生了这种金融产品,包括债券、股票、商业票据等等都是一种虚拟资本。为什么叫虚拟资本呢?你得到的是一个承诺,现在电子化连纸都没有了,是一个承诺,承诺到期给你还本付息,对债券来说,或者承诺到期付款,这都是一些承诺。

那么,一旦承诺不能兑现的话,你就会造成损失。所以你拿到的承诺是一个虚拟资本。这是会膨胀的,为什么会膨胀呢?马克思在资本论里举过一个例子,商人A通过中间人B,向生产商订购一批货物,生产商订购一批货物是C,准备卖给印度的商人是D。假如合同100万,一旦合同签订以后会签3个合同,B和C签一个合同,然后商人A会和中间商B签一个合同,商人A会和它的在印度的客户D签一个合同,有了这三个合同以后,都可以向银行贷款,生产商C可以向银行贷款,凭着合同,因为有合同,半年以后生产的产品对方要付给我100万,所以我现在需要钱买原材料和雇工人。中间商B也可以拿着合同向银行贷款,因为商人A委托我,给我100万让我将来付给C。商人A也可以向银行贷款,就是凭D签的合同,就是在印度的D承诺要买我们100万的产品。印度商人D也可以向银行贷款,因为已经有对方交货的承诺。当然都不能贷100万,但是1块钱的本可以做4块钱的买卖,大体上这样。我们叫杠杆率。到现在金融包括发达的时候杠杆率高度的屏障,特别是美国、欧洲金融发达的国家杠杆率高度的膨胀。一般商业银行杠杆率已经可以做到10-12,投资银行的杠杆率可以做到30-40,甚至更高一些。像雷曼兄弟做到45了,两房因为有政府做背景的支持,所以它的杠杆率最高到了62.5,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家都守信用没有问题,利用时间差可以把钱用活,确实可以取得效益,但是房地产价格一下降,信用被破坏以后矛盾就暴露出来了,因为没有那么多钱支撑,所以付不出去,就出现问题了。雷曼兄弟自有资产只有200亿美元,但是它的资产负债,他40多倍放贷率差不多1万亿美元。所以我们说虚拟资本高度膨胀,最后是在信用危机的情况下垮下来的。

这里影响是很大的,因为整个美欧的金融体系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所以这一旦垮下来,影响是相当大的。而且最大的影响在哪儿?就是大家不相信信用,就产生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不愿意把钱借给人家,我也不愿意买票据和债券、股票,所以很多汽车公司股票一泄千丈,在这种情况下,必然造成经济大幅度萎缩。在这种情况下,造成这样一个金融危机,造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还在向实体经济扩散,所以明年可以说世界经济是一个进入几十年来少有的一个下滑,甚至衰退的一个情况。

对于明年的世界经济情况来看,我跟一些国内外的专家也都交换过意见,在国外也参加了最近几个月的会议,跟他们探讨一些问题。

现在对明年的经济来说,比较悲观的不用说了,我一向是按审慎乐观角度来看明年大概这样情况,明年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来说可能是0到1,美国今年第一季度是增长0.9,二季度怎样2.9,但是三季度负0.9,已经进入负增长。原来公布的0.3,后来实际0.5,四季度肯定还要负增长,按照一般的定义,两个季度连续的负增长,可以说就属于衰退。估计美国可能有四个季度的负增长,一直到明年下半年才会达到恢复往上正的增长,相互抵消的话,明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也就是0。欧洲人们的估计也大概是小于1%。

大家知道,美国和欧洲GDP是占了世界的大部分,美国占1/4,欧洲占30%,所以他们两家加起来占了50%-60%。明年估计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增长率大概是5%左右。所以明年大概是这么一个局势。所以,明年的世界经济会大幅度的下滑,但是由于有发展中国家在撑着,还不至于说负增长,但是下滑力度会比较大的。根据一般的估计,明年下半年到后年上半年,大概不会再负增长,但是还是很低速的增长。

我作为比较审慎乐观主义者,经过这些分析,我在广州讲到2010年世界经济会复苏,23号APEC领导人会议发表了声明,就是金融危机可以在18个月内结束,结束不等于马上很快涨上去,所以我估计是24个月,就是到2010年左右世界经济会复苏。所谓复苏就是经济开始往正的方向比较快的增长。所以,世界在明年、后年两年情况将会是最寒冷的两年,这是我的第一个结论。

第二,看中国,我的看法是明年我们最困难的一年。为什么呢?因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的经济互相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所以金融危机对美国和欧洲产生的影响,早晚也对我们会产生影响。实际金融年初的时候,在达沃斯有一次大的演讲会,因为他们开会不像我们这样主席台上坐着一个人讲,他们是坐着四个人,中间有一个协调人,每个人讲一段,大家和底下听众互相交流,当时坐在我旁边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美国世界经济研究院教授提出一个“脱钩理论”,他认为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不会影响中国经济,不会影响新兴国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很猛,另外即使对美国出口减少了,对别的国家出口还会增加,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我当时表示,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认为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影响,因为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我当时说了,可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结果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我说这样吧,明年一月份马上到了,明年一月份我们再看谁对。我想肯定对中国经济有影响。你看经济增长率去年是11.9,今年11.6,前三季度总共是9.9,而去年前三季度是12.2,掉了2.3个百分点,这2.3个百分点不是小数,说明是有影响的。这里影响当然来自各个方面,今天时间关系不能细说。

但是我想起来朱镕基同志有一次在人大会堂做报告,好几年以前的事,他说“以前我们老说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情况下,它烂下去了,我们也不一定好得起来了,因为它烂下去以后,我们对他们的贸易顺差减少,出口减少,对我们也是一种影响。在金融危机面前,现在实际上由于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又经济发展速度比较高的,又有广阔的市场,所以很多国家对中国给予极大的希望,甚至要求中国在这个时候担当领导,来对付金融危机。我在迪拜世界经济论坛委员会会议上讲,我说,中国的GDP只有世界的6%,中国的人均GDP是世界100名以下,所以不要对中国有太大的期望,中国不可能来表现领导的力量,最多是我们和世界各国分担责任,我们最多只能做到这样。所以,由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密切联系,正如胡锦涛主席讲的,这是我们首先把自己的事办好,也就是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所以,这是我们对待世界金融危机可以说是中国的基本态度,大家都清楚了。

那么,明年为什么是最困难的一年?有几条:一是我们的经济受到了各种外部、内部因素的影响,肯定是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外部的影响我刚刚讲过了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内部来看,我们由于经济下滑,需求减少,我们很多钢材等等价格都在下降,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增高,为什么增高呢?这是由于我们的劳动力成本、环境保护的成本等等也在增高。那么出口市场和内需市场现在来看,还是处在不是很旺的情况下。大家知道,我们2007年增长11.9,是靠三驾马车拉动,投资贡献大概39%,内需贡献38%,净出口贡献是23%,大概2007年的情况是这样的。现在看来,投资是由于我们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从紧,整个投资是收缩了,所以今年投资这块是负的,这是没有去年增长那么多,出口也没有去年增长那么多,消费基本持平略有增长,所以三个因素里面两个因素下降,一个因素略有增长,整体就下降,今年估计4季度,我看最近国家信息中心预测8%,全年大概就是9.5%-10%的范围。所以这样的话,因为经济有一个惯性,所以明年如果不能很快来推动三驾马车的话,还会继续往下滑,如果不采取措施,有可能到7.5%到8%,如果采取措施的话,我们有可能保8%以上。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着整个拉动市场的力量相对不足。因为拉动市场很重要的就是消费,消费要拉动前提第一是要人们有钱,第二就是要花钱,第三是有地方花,我们现在来看问题在哪里呢?第一人们的收入主要还是偏低,第二特别是中国有这个特点,人们储蓄的倾向比较大,所以有了钱不愿意去花,愿意存起来。这当然也有客观原因,有的可能,因为我们社会保障还不够健全,为了自我保障,有的是因为孩子的教育等等的问题需要花钱,所以不敢去消费。但是也有传统习惯的问题,我记得朱镕基同志有一次作报告讲,给你们加了工资,你们可别去存银行,你们要去消费,消费就是爱国。为什么呢?因为存银行把钱拿回去了,银行还得向外贷出去才能赚利息,才能付给你利息,你不消费的话,整个经济怎么发展,企业的产品怎么销出去,所以要要增加收入,还要转变观念,另外还要有花钱的地方。拉动经济最大的就是房地产,因为房地产是拉动经济可以说是比较显著的一个产业,根据我的研究100块钱的房地产投资可以拉动220块钱的消费。但是现在情况正好房地产是处于极度冷的状态,“冷”,有几个原因,一个是由于我们前一段时间对于房地产宏观调控,所以人们总是寄希望于房地产价格还会下降,大家知道习惯是买涨不买跌,所以很多人买房持币等待,所以现在房地产交易量下降。所以中央最近也是在采取措施,要想办法拉动房地产的消费。

我们股市陷入熊市,大家知道股市对经济发展是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可以简单归纳成两个方面:一是如果它可以发挥作用,如果股市旺盛的话,产生的财富效应,实际上股市是不能创造社会财富的,可以分配社会财富,使得赚钱敢去消费,而产生了社会财富。但是去年我们的股市过渡过热,暴涨以后产生暴跌,现在进入熊市,你看尽管中央出台了很多措施,包括降低印花税、单边收印花税等等,股市总是在2000点左右晃来晃去,包括最近涨到2000点以上又掉到1800点左右,由于人们信心不足,所以一旦股市涨上去就抛,一抛就下来了。所以股市是熊市的情况下,我们经济也会遇到偏冷。所以由于经济增速的下滑,房市和股市的偏冷,所以明年我们会是比较困难的。

第三个问题是怎么办?大家都等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后出台的政策,简单来说,我们看中央政策的变化是怎么一个逻辑呢?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双防一紧,就是防治经济过快过热,防止物价明显会涨,到今年11月6号改为重点保经济增长,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家看了很明显,这是保经济增长。保经济增长必须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为保经济增长是三驾马车,第一驾马车要投资,投资要拉动,你要光靠政府是不行的,政府的投资是希望拉动社会投资,但是要拉动社会投资的话,社会上也没有这么多钱,也要靠银行,所以我们的政府财政收入一年5万多亿,我们去年固定资产投资是13.7万亿,农村是2万亿,城镇11.7万亿,所以光靠增加1、2万亿比例是不够的,所以要拉动民间的社会投资。但是,现在看来问题在哪儿呢?我们是地方汇总起来有18万亿,实际上没有那么多钱,财政收益才5万多亿,还有很多支出,真动用的财力很少。银行大概40多万亿,贷出去大概10多万亿,因为有储备金率的规定,假如储备金率15的话,40多万亿就将冻结6、7万亿,剩下就是7、8万亿,18万亿的钱从哪儿来?当然民间手头可能有一些钱,而你要拉动社会投资的话,可不是向政府一样从事公益事业,要拉动社会投资的话需要盈利,如果没有盈利的话,社会投资很难投入的。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现在政府建廉租房是可以拉动钢材、水泥等需要,但是这是政府消费,不是民众消费。如果房地产市场商品房发展不起来,没有人去买的话,开发商不建房的话,还是政府在消费,而不是民众在消费。

第二个问题,消费,刚才我已经讲过了,要增加居民的收入,当然这也不是说一句话提高工资,有可能吗?劳动生产率不提高,工资不可能提高,低保标准提高可能,现在唯一可能的就是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靠这个来增加一部分居民的收入。但是在这个情况之下,还是要转变消费观念,还得要提供新的消费点。

第三是出口。现在我们的出口是减少了,政府也采取了增加出口退税等等方式,其实出口退税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我们也应该完全可能做到。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度,就是说,对于中国的产品,我们主要是低端的生活必需品出口,这部分的出口不会有太大的减少,如果再加上出口退税以后,可以不会有太大的减少。因为美国人一般普通民众还是主要要买中国日常消费品,因为价钱便宜。有一个美国人曾经写过一本书《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他是受美国媒体的影响,就是坚决不买中国货,最后坚持了一年,他投降了,为什么呢?第一家庭开支大量增长,第二不买中国货,有一些配件,像冰箱、电视的配件所需花费的钱也挺多的,第三是圣诞节给孩子买礼物,几乎的玩具都是中国制造的。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应该说出口减少,但是不会减少太多,可是贸易顺差可能会减少,由于价格各方面的关系。所以我们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这就不能单靠政府,而是要靠我们所有的企业,要靠所有的人民群众,一是要在政府投资的4万亿的推动下,社会上积极响应扩大投资。明年我们的投资还能保持到13、14万亿,这样的话,就不错了。

第二就是要消费,要靠大家消费。不要把钱往银行里面存,需要大家消费。

第三是积极鼓励出口。当然,我们的金融体系改革也不能停顿,我们这次之所以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小,第一首先一点是因为我们的金融机构是用政府的钱支持,人民群众对我们的金融机构和政府有信心,所以没有产生信用危机、信心危机。第二是金融系统还不够发达,我们没有资产证券化,基本没有投资银行、评级机构,所以没有造成虚拟资本膨胀的那些条件,第三是金融机构的监管还是比较谨慎的。但是,如果从我们金融的运作效率和金融竞争力来看,跟国际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所以我们必须要把血液运行好,所以金融改革还不能停顿。要适时,按照原来的方案,创业板的推出、股指期货的推出,还是要根据情况适时提高竞争力,提高我们的金融竞争力和金融效率。

我就讲三点观点。第一,世界经济2010年会复苏,大家要抱着这样的信心,就是审慎的乐观,不要看得太悲观。二是明年可能是我们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们按照中央的部署,努力工作,努力奋斗,我没有说艰苦奋斗,一说艰苦大家就不消费了,所以说努力奋斗,包括在投资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决策失误,不要不做研究就上项目,最后造成浪费。另外注意防止腐败,因为以前的经验就是,修好一条高速路倒下一批干部,有的上至交通厅长,三任交通厅长前仆后继都变成腐败分子。所以,正如毛主席说的“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另外,我们要增强信心,努力奋斗,就像我的名字一样居安思危,更多的考虑我们面临的挑战。但是,正如胡总书记说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我们总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克服困难,我想明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大家再聚会的时候,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会有更强的信心。

谢谢大家。

张国宝是在北京举行的2009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说,目前电力生产和消费有明显回落之势,正是加快能源转变方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未来国家将继续加大电力工业的“上大压小”的力度。

据介绍,目前我国电力装机中十万千瓦以下的小机组占了1.15亿千瓦,全国总共7亿多千瓦,不到8亿,小机组占了16%,煤耗高,排放多,现在全国大平均下来发一度电所需要消耗的煤炭可以达到300多克,而几十年以前老机组发一度电要500克以上。为了推进“节能减排”,“十一五”期间计划关停5000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到今年1月份为止,已经累积关停了3210万千瓦,其中2006关停了310万千瓦,2007年1438万千瓦,2008 年1到10月份 1458万千瓦,小机组关停的电量由大机组代换,每年节约原煤4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68万吨,二氧化碳6500吨,“过去设定淘汰的是5万千瓦的小机组,现在有领导建议放宽范围到10万。扩大一级,压小范围。”张国宝说。

此外,张国宝还表示未来工作的重点将是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大力发展核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以及培育大型能源企业集团。

第四篇:“2018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圆满闭幕

“2018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圆满闭幕

为期两天的“2018(第14届)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我们邀请了全国政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国资委、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军事科学院、国家统计局、以及财新智库等11个部委局和智库14位领导、专家,演讲嘉宾对十九大报告、十九大新的政经周期、当前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以及供给侧改革、货币政策、财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环境管理新政、制造强国的创新实践、协同创新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房地产以及国际格局与中国外交战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对2018的经济走势进行了展望,参会嘉宾900余人。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杰长、中宏国研研究院河南分院院长喻新安分别主持了会议,中宏国研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唐钲主持了大会开幕、闭幕并做了大会总结。大会成果《2018中国经济形势解析报告》光盘版(5张)已完成,《2018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将于2017年12月底完成,垂询:2008bgh@163.com。“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已成功举办14届,以“解读中国经济形势,引领企业健康发展”为宗旨,秉承“权威性、前瞻性和高端性”的特点,紧扣时代主题和政策发展趋势,科学分析过去一年来的经济发展和未来的走势,是政、产、学、研重要的交流平台。(以下部分演讲嘉宾,排名不分先后)林兆木

十八大、十九大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特邀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蔡

十九大报告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朱光耀

财政部副部长辛国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侯云春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赵华林

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郑京平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范恒山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秘书长卢周来

军事科学院创新战略研究院政委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学部委员任兴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原所长周琪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院执行院长钟正生

财新智库董事总经理、莫尼塔研究董事总经理我院执行院长陶垒与、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合影我院常务副院长唐钲与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亲切交流2018报告会会场一角

第五篇:2012中国经济形势解析报告会参会附件汇总

附件一:《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

附件二:《“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基本思路》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

附件三:《宏观经济形势与预测分析》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李朴民

附件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

附件五:《2011经济回顾及2012年中国经济展望》

——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京平

附件六:《2012年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任务及走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

附件七:《中国入世10周年回顾及2012中国进出口形势展望》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

附件八:《房地产政策是否会持续或转向》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

附件九:《中国重点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应对策略》

——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

附件十:《经济转型中财政政策选择》

——财政部综合司副司长汪义达

附件十一:《十二五”时期的财税改革》

——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

附件十二:《新形势下中国银行业创新与金融风险防范》

——中国银行业务监督管理委员会业务创新协作部副主任尹龙 附件十三:《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童道驰

附件十四:《危机与中国金融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司长周学东

附件十五:《大会致辞:宏观形势分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

附件一:《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

一、世界经济

2012年的经济情况怎么样呢。世界经济的情况大概有几点,第一点发达国家经济体处在缓慢复苏之中。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复苏,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衰退,只是放缓。所谓“衰退”是指经济增长率连续三季度负增长。发达国家2009年基本上都是衰退的,发展中国家像中国9.2%,印度将近8%,印度尼西亚是9.5%。发达国家在2010年多数实现了正增长,就是说经济复苏,连续三季度实现正增长,但是这种复苏是在曲折起伏的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从发达国家今年的增长来看还是比较缓慢的,明年可能还是比较缓慢的增长。原因很多,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

从美国来看主要问题是失业率居高不下,一直在9%左右。美国银行系统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以后还没有恢复元气,地方政府债务也是相当严重。国家债务更是严重,已经不得不把它的债务上限从14.3万亿美元提高到16.7万亿美元。从政治上说,中期选举以后共和党在众议院里占了多数,对奥巴马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会产生制肘的作用,比如提高国家债务上限的问题就有很大异议,那时候说如果达不成协议就会造成美国政府停摆,8月2日前一定会达成协议,两党在那儿争夺利益,这一次争夺,美国人民看出来了政客并不是真正关心国家利益,只是关心党派利益,这也是触发占领华尔街的原因之一。特别是明年美国又面临着总统选举,所以说在这一段时间内美国的政治、经济因素,使 得它不可能有太高的增长率。

欧元主权债务危机,主要是五个国家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这五个国家产生债务危机的原因不完全一样,但是整体来说是高福利和银行的过度负债造成的。像希腊和葡萄牙很明显是为了讨好老百姓实施了高福利政策,本身又没有那么多钱,是借钱搞的高福利,政府直接负债的问题比较严重。据说希腊失业工人一年的收入是一万多欧元,相当于十万人民币,如果失业可以拿十万人民币,很多人可能会自愿失业了。而且我们看看示威游行有一个标语“我们过惯了富裕的生活不能勒紧裤腰带”。爱尔兰和意大利、西班牙有点不一样,主要是银行负债把政府拖累了。希腊的GDP只不过是欧元区的2%,怎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危机呢?主要是由于大家不肯掏钱,因为遇到这种危机,有个解决办法是借新债还老债,大家看你情况不好,谁也不愿意借你新债了,所以现在希腊国债的损益率是高度上升。第二是债务重组和债权人谈判,那些商业银行给它减息,但是债务基数很大,政府一方面要加税,一个办法是福利,一个办法是出卖国有资产,但是几个办法都受到了很大阻力,政府要缩减开支,公务员反对,要增税,老百姓不愿意,要减福利也不行,要出卖国有资产,也会遇到反对。我去年12月到西班牙,刚刚传出来说政府想把机场私有化,马上机场调度人员就罢工,整个机场瘫痪,最后西班牙政府不得不实行军管办法,派军队来控制。当然它的罢工不受老百姓的好评,因为机场调度人员本来工资就很高,他们怕民营化以后,按照商业化的标准,降低他们的工资,所以罢工。希腊,据说这次的救助方案里要求要出卖500亿欧元的国有资产,基本上港口什么的都得卖。希腊老百姓也不是没钱,但是有钱人都把钱存到国外银行去了,并不是真正拿出来支持国家。

欧债危机,从欧洲现在的态度来看还是要救的,如果不救很 3 可能就造成欧元区的解体甚至欧盟的解体。如果解体对国际货币体系来说是倒退了十年,也失去了和美元相对抗衡的国际储备货币。对欧元区来说也是很大打击,欧元区内的贸易是主要的,德国的出口大部分都在欧元区内,欧元区垮了,不仅是对欧盟国家有很大影响,对德国、法国也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德国议会轻松的通过了提高EISEF就是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道理,因为它明白如果不救欧盟,将来它自己也不好办。最近在讨论欧元债券的问题,希腊的国家债券没有人愿意买了,我们也不能买了,但是如果发行欧元债券,以德国、法国信誉为担保,那投资人还是愿意买的。但是现在来看,绝大多数欧元区国家都同意,只有德国有点反对,从整个看,恐怕它也得同意,最后发行欧元债券。如果欧洲稳定基金提高到一万亿再发行欧元债券,还是有可能渡过金融危机的。

欧元区从政治上来看问题是什么呢。它的货币政策由欧洲央行管,只有一种货币那就是欧元,但是财政政策是各国自己制定的,尽管规定了一些纪律,比如说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但是有的国家没有遵守,像希腊就没有遵守,甚至原来不符合条件进入的,是通过高盛帮它做帐的方法最后进入了欧盟,一旦进入了,采用了欧元,就不能采取货币贬值的办法来解决它的危机,最早发生危机的是冰岛,但是冰岛通过货币贬值的方法基本上已经恢复元气,但是其他欧元区国家是不行的,特别是像希腊这样的国家,由于它的负债,它的欧元储备在流出,如果没有新的补充,那就会使它的困难雪上加霜。所以现在默克尔提出建立更紧密的欧洲,就是想把财政政策统一。但是财政政策是主权问题,如果统一财政政策,就要出现主权的让渡,这是很难的问题。所以现在欧元区的问题大概是这样的情况。

日本,日本是20年经济衰退,所以有人说是“失去的20年”。4 现在为止日本国债利率是很低的,它的经济就是这样的状况。日本政治上什么问题呢?就是首相更换的太频繁,20年内更换了15个首相,我到东京大学演讲的时候,他的副校长开玩笑的说我们日本是生产首相最高的国家,首相更换的这么频繁,它的政策很难保持一贯性和连续性。还有国际领导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建立友谊方面也带来了阻碍。像有的首相刚刚来中国访问,我们谈的很好,但是回去以后就下台了。

所以从发达国家来看,经济上、政治上都存在着一定问题,就决定了它的复苏是缓慢的。

第二,由于复苏是缓慢的,所以货币政策必然是宽松的,因为要刺激经济的发展。美国现在是保持0-0.2,实行了两次量化宽松,现在又扭转操作,实际上是变向的量化宽松,有人推测它可能推出第三次的QE3。欧洲,欧洲央行今年把利率提高了两次,1%提高到1.5%,最近又降到1.25%,因为它的经济恢复不过来,所以还是要宽松。现在可能从1.25%降到1%。日本利率是保持0%到0.1%,基本上是零利率。所以国际上这样的保持低利率,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做法,现在可能还要延续一段时间。

第三,美国利用美元主要储备货币的优势不断地扩大它的货币供应。美元是起到两个作用,一个是作为国内货币来说,采取刺激政策,我们没话说。另一方面美元又是国际储备货币,如果采取大量的宽松货币政策,必然的结果是把它的通货膨胀,把美元的贬值,输送到世界各地,让所有拿美元的人都要承担美元贬值的风险和后果。

承担美元贬值的后果,同时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大家可以看到金子最高涨到两千美元,最近降到一千六百多,石油涨到超过一百美元,最近是九十六美元,还是在高位。粮食价格也是。就是由于美元大量输出,使得世界上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扬。所以 5 我们说世界的经济形势,我刚才估计的三点:缓慢复苏、低利率、美元的泛滥,在明年恐怕还会延续下去。

二、中国经济

首先,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这两个指标,最近经济学界也在讨论,特别是国外问中国会不会硬着陆,国内经济学家有的说肯定不会硬着陆。最近我看三种说法,一种说硬着陆、一种说软着陆,现在提出一种新说法,不着陆。就是说我们还在飞行,但是降低飞行高度,不着陆。当然这个东西取决于你的定义了。什么叫硬着陆,就是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但是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高起。软着陆就是经济增长率下降,但是失业率、通货膨胀也同时下降。所以不管怎么说就是要着陆,就是要脚踏实地站稳,不可能老在天上飞。

2012年,首先还是先看经济增长。大家知道经济增长是三架马车,实际上在经济学里讲是四架马车,但是我们讲三架马车,一是投资、一是消费、一是进出口、一是政府支出,国外都是讲四架马车,实行赤字政策,扩大政府支出,也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办法,但是我们国内把政府支出都算在国内消费里,所以说是三架马车。

第一是投资,明年的投资率可能是会要下降的。前一段我们搞的刺激经济的方法主要是依靠投资,2009年所以能够达到9.2%的增长速度,投资占8.7%,可以看到投资的重要作用。2009年我们的投资达到22.5万亿,大概占GDP的33.5万亿的三分之二,这样高的投资一方面对于应对金融危机是必要的,没有投资的刺激,2009年的经济增长可能只有2.4%,但是由于投资的刺激达到了9.2%。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由于高投资率的结果,我们2010年、2011年都在处理它的负面问题。为什么?因为高投资率带来了产能过剩,我们20几个产业部门,绝大部分产能过剩,6 最近16个产业部门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因为产能过剩肯定有产品积压。第三是投资效益的下降,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投资增加1%,GDP增加多少,理论上这个数字应该是0.5,如果加上技术进步等等这个数应该是0.7、0.8。大家可以算,我们的投资率2009年投资增长31.5%,GDP增长9.2%,实际上0.3的投资效益增长,这里有原因,有的投资都投在铁公基上,这个投资增速比较慢,还有环境问题增多。

另一方面投资要大量放贷款,2009年银行总贷款是9.6万亿,所以说4万亿绝对不止,9.6万亿贷款放出去以后的后果,第一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危险,因为通货膨胀的学术定义来说就是货币供应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要,造成了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或者说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通货膨胀不是所有货物统统涨价的意思,而是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和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有时候说局部的通货膨胀、全面的通货膨胀,从学术定义来说是不严格的,因为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可能用这个来形容,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即使通货膨胀过去了,有些物价是下降的,有些物价是上升的。所以货币供应的大量超发就会造成通货膨胀,这是第一。第二,由于贷款给了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业,地方政府的贷款10.7万亿,大概四分之一的地方政府是没有还债能力的。外国的次债是银行把钱借给没有还款能力的个人,中国的次债是银行把钱借给没有能力还债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总债务和地方政府的总财务收入来说占的比例不高。我不大同意这个说法。如果说中央政府买单,那就是鼓励赖帐了,有的地方政府敢借就是靠这一条。有的地方政府说不借是傻子,借少的更是傻子,借了想还完全是傻子,地方政府就是这样的想法,怎么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帮它买单,就是鼓励它违约。中央政府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在社保、保障房民生问题上买单,但是不可能给它盖超豪华的办 7 公大楼,这些给它买单。最近网上流传一个地方政府办公大楼的照片,有的地方政府办公大楼盖的真豪华,中央政府给它买单不是支持它吗。第二,尽管地方政府的总债务对于它的总财政收入相比还是安全的、可控的。但是欠债少的地方政府能够欠债多的地方政府还债吗?上海可能帮其他城市还债吗?不可能。还不起的还是还不起。不可能拿总数来看。第三,怎么办呢?最后的结果,坏的结果,一个是银行坏帐增加,最后还是老百姓买单,现在银行赚钱是两率差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差,现在我们是3%,国际通行是1.5%,为什么这么高是保证银行的利润、保证它冲销坏帐,如果我们的银行做到国际银行通行的1.2%、1.5%的两率差,那我们的银行马上坏帐。现在通过两率差使得银行贷款能力增强,另一方面老百姓存款的少了,现在靠银行解决问题,同样是老百姓利益受损。更坏的是靠通货膨胀稀释债务,这是大家都要受损。所以最近提出允许四个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券,这个办法是说你别向银行借钱了,向老百姓直接借钱,你有还款能力借钱自己还,中央政府不管你了,现在批准的四家,估计是有还款能力的,估计问题不大。将来再有增加,要认真审核它们的还款能力问题。

货币超发的第三个问题,就是资产泡沫的增加。因为钱比如借给了国有企业,但是国有企业一看现在产能过剩,它就不玩实体经济,就玩虚拟经济去了,拿来投股市、房地产,所以股市在2009年上半年火了一把,涨到了三千多点,由于整个形势不行,最后又下行。根据我们的研究,2009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我们进入股市的资金反而增加了,到下半年资金又撤出来。但是房地产这块,2009年拍出的地王都是地价翻番,而且都是国有企业,北京的一家地王起价18亿,最后拍到40.6亿,因为它有钱,地价上去了,房价能不上去吗。这样造成了房地产的资产泡沫。从去年开始有一部分的钱走到高利贷里去了,这就 8 更危险了。咱们国家的高利贷定义是贷款利率的四倍以上。现在温州这些地方的利率,包括最近江西的调查,江苏的调查,高利贷的问题不仅仅是老百姓参与,银行参与,甚至有的国有企业都参与。但是确实玩金融,他觉得玩虚拟经济比玩实体经济来钱快,来得多,搞工厂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一定卖出去,卖出去以后款不一定收回来,就算款收回来了,支付了工人工资、各种税费以后回报率并不高,但是拿这个钱放高利贷或者炒房地产可能回报很高。但是这是很危险的,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玩金融,对我们国家的风险是很大的。

所以我们说,看近两年来中央政府各种措施都是想办法化解这些问题,由于投资过快增长和货币过度供应,化解这样的问题。投资要适当降温。

第二架马车,就是内需,就是消费。从中央来看一再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依靠国内消费,但消费也不那么容易,要消费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要提高它的购买力,没有购买力怎么消费呢。要提高购买力就要有制度性的安排,这里有三个安排,让老百姓的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这个基本做到了,现在城市的增长、农村的增长,去年是8.5%、9.8%,和经济基本是同步的。CPI和工资挂钩,现在30个省的最低工资已经和CPI挂钩了,但是一般的工资还没有,当然也有争论,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挂钩的,挂钩了才能保证大家实际收入不降低。第三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高劳动者的报酬。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劳动在分配中的比重不下降。

除了这三个外,还有两个措施,一是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从800到1600到2000最近提到3500,根据税务总局统计按照这样中国只有9%的人要交个人所得税。还有提高信用消费,现在个人贷款比例占国内银行贷款的15%,国外是占60%-70%,所以 9 提高个人信用消费也是提高购买的方式。

再一个保障体系,大家不再为看病难、择校费来担心。第三就是通过企业创新,提供更多大家愿意买的产品。我们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购买力,让大家敢消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大家敢消费,提供更多的新产品让大家愿意消费。

第三架马车,进出口。国际形势来看,由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情况不好外需减少,实际上2009年我们的经济增长9.2%,投资8.7%,消费4.0%,进出口是负3.5%,实际上是拉了经济增长后腿。从明年的形势来看不容乐观,当然还是要鼓励,比如说完善出口的地区结构、产品结构,还是要鼓励,但是不容乐观。

最后是政府支出的赤字,看来不宜大幅度增加。从这四个角度来看,明年的经济增长可能要低于9%,可能在8.5%左右。

第二就是通货膨胀,当然从现在看来,10月的通货膨胀率有所下降,有的人比较乐观,认为通货膨胀到了拐点,要下降了。我个人认为略微下降是可能的,但是不要期望下降太多,为什么?因为造成通货膨胀的三个主要因素并没有缓解。第一是货币供应,货币供应尽管今年实行了从适度宽松改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不能收太紧。为什么?第一收紧了,中小企业就更难活了。现在已经难活了,再收紧就更难了。第二收紧了,地方政府的负担就增加了。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提高利率,世界发达国家都是低利率,它的热钱就更容易流进来,来我们这儿套息。所以我们也不能收的太紧。最近央行提出了定向宽松,就是向小微企业宽松、向高新技术企业宽松,定向宽松随意性比较大,究竟哪个应该宽松、哪个不应该宽松,最后恐怕还是行长决定,所以货币供应不可能收太紧。不可能收太紧的情况下,因为利率是控制通货膨胀的最有效手段,但是不可能用的太厉害,这是第一。第二,国外大宗商品的价格还是在高位,虽然最近略有下降,但 10 是比起一年前还在高位,这个不容易减少。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咱们买什么,什么就涨,这很麻烦。比如说我们的钢铁,铁矿砂靠进口,我们预计明年因为房地产调控,钢铁需求量减少,刚传出一个消息,我们的减量要从七亿吨降到五亿吨,铁矿砂马上降下来了,因为中国是最大的买家,谁知道咱们的大钢铁企业赶快去买,他想捡便宜,这一去抢,价格又上去了。大宗商品的问题,这个价格恐怕短期内很难回落。第三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其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这三个通货膨胀的因素不能够大幅度的削减,我们想通货膨胀率降的太多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明年的通货膨胀率,我估计在5.5%左右。

那么通货膨胀什么是合理的呢?原来一般认为通货膨胀5%以下就算是比较轻度的通货膨胀,但实际上这和经济发展速度是有关系的。经济发展速度高的时候,允许你承受的通货膨胀率相应的高一点,但是比较安全的,我个人看法是通货膨胀率不超过经济增长率的三分之一,这样的通货膨胀是可以接受的。现在有人说涨工资,涨工资一定程度上也会刺激价格上涨。所以有通货膨胀不可怕,只要工资上涨超过通货膨胀率就不要紧,你的实际收入还是增加的。

再一个银行利率,现在的银行利率是负利率,所以我们对付通货膨胀一个是工资的增长超过通货膨胀率,一是银行利率要从负变为正,这样保持3%的通货膨胀并不可怕,但是政策上要做到也不容易。

再一个要下大力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是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玩虚的东西,最后是不行的,最终取决于千千万万个企业,我说过大企业是中国经济的脊梁,骨头架,小企业是血肉,如果没有小企业中国经济就成了骷髅。大企业、国有企业现在困难不大,但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确实困难,所以要下大力 11 量支持他们,他们本身也有企业本身的转型问题。企业本身的转型,一个是创新、一个是诚信为本,诚信为基,一旦不诚信,顾客不买你的产品;一个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我们的小企业应该是同上下游联合组成一个供应链,组成一条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做到互相支持。第三,小企业加强自己内部的管理,特别是财务等等方面的管理。现在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小企业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是觉得风险高,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市场变化大,抗风险能力低。一是交易成本高,贷给大企业一个亿签一个合同,贷小企业五百万、几十万也是签一个合同。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小企业要加强自己的财务管理,提高自己的财务透明度,不能有三本账,领导来一本账、银行来一本账、自己一本账。最后一点小企业最宝贵的就是你的职工,所以我们要下大力量关心好我们的职工,加强职工的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的创新和质量。不要说小企业,大企业都有这样的问题,很多钢厂都引进了国外最先进的设备,只有少数几个企业能够生产高级小轿车的用钢,为什么做不到呢?他们说我们一流设备、二流人才、三流管理,所以做不出来。他们生产出的钢这一批合格,下一批可能不合格,谁敢要。所以要下大力量培养人才。

最后一点大家要记住,企业家只有一时的成功,没有永远的成功,你的成功说明过去你每天不断地应对新挑战,所以说好的一把手不是像今天干什么,今天干什么副手都可以去做,最重要的是想明天干什么,我们要走前一步,我们的企业才有市场,所以希望企业家们都成为高瞻远瞩的有战略思考的高级管理人员,不要成为整天盯着鸡毛蒜皮小事而在那儿争的不可开交的人。我觉得好企业有几点,第一点,真正的是把职工放在第一位,这是必须的。第二点,对顾客一定是尽量的服务好。第三点,它能够 12 激发职工的责任感和创新热情。第四点,它不把企业的扩大作为最重要的目标,而是把企业做强作为最终的目标。第五点,它的领导班子一定是团结的。很多民营企业都看到在创业的时候、在困难的时候很团结,即使是家族企业都有这样的问题,一旦成功了,上市了,问题就来了。哪个企业符合标准,就是好企业。对明年的经济形势,我觉得是8.5%的增长率,5.5%的通货膨胀率,这是我的猜想,企业是我们经济的细胞,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希望大家做企业的同志,还是要认清明年的挑战和形势,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实现我们国家经济真正的软着陆而贡献力量。

附件二:《“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基本思路》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

主要讲四个主题:

一、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二、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基本矛盾;

三、“十二五”能源发展思路;

四、“十二五”能源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

首先,在“十二五”,从全球看,世界能源发展有四个大趋势:一是化石能源供应进一步趋紧,传统能源安全问题依然严峻,非传统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能源的政治属性、金融属性进一步增强,地缘政治格局更加复杂,大国博弈日趋激烈。总体上看,世界能源的秩序也面临着重大调整。二是生态环境恶化和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巨大挑战,日益成为影响世界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低碳化已经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主旋律,现在整个世界能源格局正在从煤炭、石油、天然气三足鼎立向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五足鼎立的了时代演进。三是世界能源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低碳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成为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主流。各国竞相发展先进低碳高效能源技术,抢占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赢得未来能源的地位。四是世界能源需求仍然快速增长,但是发达国家能源日趋稳定,以中国、印度为首的新兴经济体的能源需求大幅度增长,造成了整体世界能源消费格局由发达国家主导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主导演变。以上是四个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

从中国的情况看,也面临着这方面的主要矛盾。首先,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持续推进,能源需求仍将大幅度增长,我国人均化石能源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人均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的6%。能源安全问题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二是以煤炭为主的资源禀赋与低碳发展的要求,目前煤炭占我国化石能源的资源总量在90%以上。我国煤炭年消费 超过32亿标煤,约占世界水平的48%,再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整整高了40个百分点。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与全球低碳发展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三是中国能源系统特有的特点,能源的供应与需求中心逆向分布的矛盾将进一步深化,我国能源资源总体上是“西富东贫”,需求是“东多西少”。未来能源开发重心将进一步西移,但是需求重心仍然在东中部,中国能源系统的大规模、跨区域、长距离“西能东送”是不可避免的。四是科技创新日益成为能源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能力还是不足,这个矛盾就带来了能源战略上实现能源大国向能源技术和装备强国的转变,这个目标还任重道远。这是“十二五”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能源发展的思路。“十二五”能源发展的基本方针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以能源科学发展为主线,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题,以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为主要抓手,着力推进能源科技自主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全面提升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综合效率,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这是“十二五”关于能源发展总的方针。

为实现这个目标,从“十二五”开始,中国的能源体系主要着重于在六个方面实现转变:一是从偏重供给向科学供给和引导消费并重转变;二是从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三是从过度依赖煤炭向绿色多元转变;四是从偏重依靠国内资源向更加注重利用全球的资源和市场转变;五是从生态环境保护滞后能源发展向生态环境保护与能源协调发展转变;六是各能源行业分散发展向总体的系统协调发展转变。

具体的讲在“十二五”规划主要有八个方面的任务:1.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2.优化能源发展布局;3.大力发展非化石能 15 源;4.优化发展化石能源;5.推进体制机制改革;6.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7.加快农村能源发展;8.深化能源国际合作。这八个方面的任务构成了能源“十二五”规划的主体。

1、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这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来的任务,这也是继单元GDP能源下降之后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如果减少1亿吨标准煤的消费,算一笔帐,基本上相当于可以节约4000千瓦的核电,或者9000万千瓦的水电,或者1.7亿千瓦的风电。总体上看,总量控制的作用是很大的,在下一步能源发展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

2、优化能源发展布局。总体的优化原则有三句话,开发西部、稳定中部、优化东部,重点建设陕西、鄂尔多斯盆地、蒙西、西南、新疆五个重点综合能源基地和东部沿海核电带,形成“五基一带”为主体的能源生产格局。同时要统筹国内能源开发布局、主要进口来源和产需衔接平衡,加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跨区运输能力建设。

3、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总体上看,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8.6%提高到11.4%,主要是加快西南地区水电开发,推动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核电建设,积极推进东北、华北、西北及东部沿海地区大型风电基地建设,逐步扩大太阳能发电规模,积极培育太阳能热利用市场,对于生物质能源,主要是按照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开发。

4、优化发展化石能源。化石能源仍然是我国能源的主力,化石能源发展的原则叫改造提升能源产业,推进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要夯实能源安全供给基础。总体上看,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4.4恩%上升到7.5%,相对应的煤炭从现在的68%降到63%。这是能源结构调整的主要目 16 标。

5、这次“十二五”规划,把体制改革作为“十二五”能源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往的规划以体制机制为保障和措施,这次明确作为目标和任务提出来的。主要是要重点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煤炭资源改革、天然气管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要进一步理顺各类能源产品价格。目前,正在起草“十二五”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6、加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主要是要形成基础研究、前沿攻关、应用示范、重大装备一体化等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7、加快农村能源发展。要完善农村能源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城乡能源一体化建设,大力促进能源的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满足农村的经济发展需要。

8、深化能源国际合作。按照互利共赢、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总体的目的要全球共同面对资源约束和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能源安全。目前对于“走出去”能源的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中国在油气权益总量超过了7000万吨标煤,“十二五”期间这个目标还可能要翻番。

对于目前各方面比较关注的问题谈一下。

首先,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问题。这个问题是中国首次提出来的,也是对应中国的条件和发展能源的问题一个特有的任务。这个任务在2010年10月份,中央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关于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今年3月份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有三句话,中央的决定有一句话,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快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为了落实这个任务,今年9月1日引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具体任务。

一是资源少,人均的储量只有世界的6%左右,这是燃气,煤 17 炭多一点,有60-70%,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煤炭产量有可能达到38亿吨。总体来看,中国煤炭从生态保护应该是40亿吨比较合理,这个任务要按照现代化的开采方式的话很重,按照中国科学院的分析,这里面1/3达到了国际上的概念标准,1/3经过改进,可以达到标准,还有1/3干脆就关掉,这是中国科学院的几百个科学家作出的结论。为什么美国是第一大能源国,俄罗斯是第二,中国是老四,中国合理开采的条件只有10亿吨,所以中国的煤矿死亡率是正常的,不死人就不正常了,因为你有2/3的生产没有达到国际化和现代化的生产条件和标准。

石油总体上看维持2亿吨也比较吃力。天然气发展比较晚,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总体上看也只能满足需求的一半。如果不控制,到2015和2020年总量要超过50亿吨和65亿吨,即使现在开始控制,采取强制措施,2015年超过41亿,2025年超过50亿。

现在的依存度已经从2000的7%,达到了12%,特别是石油依存度从2000年的27%达到了55%,今年要超过56%,现在与美国的对外依存度基本上相当了。咱们的运输通道,六条主要通道,大家可以查一下地图,这六条通道全部在美国的海军基地、空军基地的控制之下。把通道发出来,所有的通道都在美国的控制下,这对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另外,金融属性、政治属性进一步增强,加剧了能源价格的动荡,现在中东的石油一桶的成本不超过10美金,中国的一桶的石油成本不超过30美金,现在100美金左右的石油价格早就背离了市场成本和市场供应。造成波动的因素,一个是金融原因,一个是政治原因。

另外,生态和环境,这个就不多说了,主要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最近,网上报道说PM2.5,中国确实有责任,现在正在处理二氧化硫的问题,“十二五”会加上二氧化氮和氮氧化物,主要是 18 损害人的健康,不像二氧化硫的酸雨,会损害植物。有一个统计,过去十年中国的东莞是世界发病率最高的地方,主要原因就是烟尘,治理起来难度非常大。

在国际上二氧化碳,现在国际深很少关心中国的环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世界的1/4,到2020年达到100亿吨,按照国际能源署今年的预测,8月份发布的展望到2030年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将相当于全部OECD国家排放总合。欧盟力推全球2050年派总量比1990年减少50%。

“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现在我国的消费总量与美国差不多,但是中国GDP,创造的财富只有美国的37%,GDP总量跟日本差不多,但总体的能源消费总量是日本的4.7倍,这就是中国能源发展的现状。跟世界平均水平比,中国用了全球20%的能源创造了全球10%的GDP,这是对全球的贡献,贡献了10%的财富,消费了20%的能源。与我国历史情况相比,本世纪头十年发生了逆转,“一番保一番”。

绝大多数省区规划了两位数的GDP增速目标,主要是太快,“十二五”纲要全国年均增长是7%,各地增长的纲要加起来12.5%,基本各地的目标的分布,加了五个点。今年能源消费当年总量可能超过3亿,英国、法国一年也就是2.8亿,今年中国增量超过英国、法国全年的总量,这个趋势发展起来,压力还是比较大。

另外,中国在发展道路上,有一个中等国家收入陷井的问题。按照去年年底的GDP是4000美金,按照世行的标准已经进入到中等收入陷井的行列。大概有5个国家,巴西、印尼西亚等,这也是我们最担心的问题。

所以说如果各地仍然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就像开车一样,如果速度过快,转方式、调结构,就像开车转弯就转不了了,要 19 把速度降到合理的速度才可以转弯,所以各地要把重心转移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率、降低消耗改善民生上来,很可能错失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会。合理控制消费总量形成“倒逼”节约,也有利于把各地重心转移到结构调整。

在总量调控中还要注重发挥市场作用。近期,我们认为中国的行政干预和体内改革等一些问题还是要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总体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绿色城镇化道路,保障和利用能源,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总量控制有三条原则。一是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坚持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统一;三是及早注重与循环区域建设相结合;措施主要是优化结构和布局,推进重点领域用能管理,加强资源开发合理利用,建立总量调控机制。

新能源发展问题,新能源也是“十二五”能源规划的重中之重,目前正在进行能源发展史上第三次替代,每一次替代都推动了工业的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机,第二次是电动机和能源机,现在以低碳为特点,正在进行第三次替代,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调整。

什么叫替代?规划上没有这个概念,一是战略性替代,就是鼓励发展,特征以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以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特征是一种能源替代另外一种能源,所以说从发展上看煤化工是典型的权宜性替代,它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基本国策相悖,这个战略缺陷就决定了这个行业实施基于安全考虑的一个过程的东西,不可能享受国家的鼓励政策,不可能大规模发展。现在新能源是靠补贴,一个行业的发展,一个产业的发展,依靠补贴是走不远的,新能源最大的问题是补贴之后能否掌握核心竞争力,能不能推进整体的产业发展,20 如果达不到这些目的,那么这个补贴是不可取的。

下面讲一下风电,到2015年风电大概是1亿千瓦以上,太阳能光波发电应该是1000千瓦以上,太阳能热力要达到4亿。其中生物质在“十二五”期间发展还是缓慢的发展时期,它的技术没有突破常规的技术,总体来看生物质燃料400万,柴油100万,生物质颗粒大概1000万吨,生物质发电1300万吨。在安全发展核电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沿海开工的和已经运行的有4000万千瓦的核电,如果不出大的问题也是可以的。天然气发展问题是“十二五”从量上增长最快的一个,天然气现在中国人均消费81立方米,全球人均消费量是460方,这个潜力很大。如果中国能源消费天然气的比重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现在能源的消费总量从30.5%降到28%。刚才讲1亿吨标准煤,4000瓦核电,1.8亿千瓦的核电装机可以省掉,3.6亿千瓦的水电也可以省掉,6亿千瓦的风电都可以省掉,这个意义很大。这也是在“十二五”规划把它作为新的指标,对中国来讲算在新能源领域。到了“十二五”末期,总体的“西气东输”五条管线,能力达到1370亿立方米。

核电发展问题,这个行业大家比较关心,目前是第四代刚开始,现在大概是二代转三代跨越时期。这个过程中两次事故影响了发展,第一次是1979年石油危机推动核电快速发展。由于中东战争造成了油价飞涨,80年代又进入一个高峰的时期。到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7级的,这是顶级的事故,撤离,把核电发展的热情浇灭了,所以说欧洲1986年以后,大概近20年的时间,核电建设停滞了。进入新世纪,由于低碳发展,到2010年全球435台核电,总装机3.67亿千瓦,美国将近有1千瓦核电,其次是法国有6300瓦核电。今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发生了核事故,这个事故对以后的科学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核事故以 21 后,德国、瑞士和意大利等国家决定不再支持继续发展核电。政府的态度也有所变化,也要收手。但是美国、法国还是要坚持发展,因为这是他们的支柱产业,美国前期核电发展大量的进行投入,搞了20年核电,核电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核电对我国有什么影响?有一笔帐,如果2020年中国达到非化石能源比重15%的目标,这里面核电占大部分,如果核电不搞,用风电、太阳能、水电替代,这样的条件下2020年核电减少1000万千瓦量的装机,总体电网发电小时下降130个小时,对电力能源系统要增加投资,增加成本大概是5800亿。如果按照总体规划,就要增加2万亿以上的成本,所以核电停不下来,不管是从近期还是从远期来看,现在要解决安全问题,要在安全发展的基础上来发展核电,这是在规划中战略上所要求的问题。

关于电价改革,现在正在制定电价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即有长期的,也有“十二五”期间重点的,我们有个班子正在紧张的制定,下一步可能还要在社会上公开讨论或征求意见,这里面非常复杂、非常系统的,也是“十二五”的重点。

风能和太阳能存在并网的难题,要从技术上突破,我个人认为还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现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好规划,统筹协调。现在是一个快、一个慢,风电太快,电网太慢。二是体制问题,国家电网和地方电网,接入有能量的限制,都要加进去。这些都是“十二五”期间要考虑的任务问题。

中国现在即不缺煤,又不缺电,这些问题都是伪命题,它是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现成的解决办法没有好办法,就是涨价,涨价已经涨了20年,真正要突破这个问题还是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这个问题涉及到刚才讲的电力体制、煤炭体制、流通体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所以我们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在这个 22 问题上有所突破。

附件三:《宏观经济形势与预测分析》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李朴民

主要想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就是如何看待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第二,介绍一下我国经济发展当前面临的环境或者是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第三,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

一、关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

从2008年9月15号,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日期,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从这天算起,国际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如果说2009年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是非常严峻,2010是非常复杂,今年是既严峻、又复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中央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可以说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

至少从四个方面来把握:一是要看经济增长;二是要看物价走势;三是要看经济结构;四是要看民生改善。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应该主要是抓住这四个方面。

下面先看一下经济增长情况。经济增长前三季度,统计局公布了经济增速是9.4%,客观来讲,我国前三季度GDP增长9.4%,比上年或者说比2010年,也包括与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去年增长了10.4%。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是9.9%,与这两个指标相比,客观来讲,今年的经济增长是有所回落。但是怎么样看待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这个问题,我想也需要考虑四点,一是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是一个稳中趋缓,适度回落,没有出现大的下降。像一季度经济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如果划一条曲线,是一条平缓 下滑的曲线。二是这种适度放缓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也可以说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因为中央一再强调,要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或者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适度的放缓可以改善市场供求的关系,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的压力,也可以减轻物价上涨的压力。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增速的适度放缓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我们国家1999年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都是在7%左右,2005年到2010年定的指标是8%左右,但是执行的结果都是远远超出预期,有的年份大大超出,比如2003-2007年,2010年的增速都是在10%以上,其中200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14.9%,增长速度确实过快了,需要适度的放缓,把我们的精力和重点放在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上。三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虽然适度放缓,但是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在提高。前三季度无论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还是产销率,都是保持在较高水平,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是增长27%,产销率基本上与上年持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前三季度增长了接近30%。从财政收入总量来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总量已经相当于去年全年的财政收入,这就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好的。四是虽然短期增长速度放缓,但是今后一段时间,潜在增长率依然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项研究,对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潜在增长率进行了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未来一个较长时间,至少是在“十二五”时期,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都将保持在9%左右。可以说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的发展或者经济增长存在着一系列的有利条件。这是对经济增长速度来进行分析,虽然出现了适度的放缓和回落,但是这种放缓是主动调控的结果,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而且从未来一个时期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还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第二,经济结构。因为经济结构是推动实现经济增长的框架 25 模式,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的衍生规律。你这个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的实现需要在一定经济结构的框架下实现,结构状况如何就决定了你的效益和速度。

今年我们的经济结构情况如何呢?首先从产业结构来看,三次产业趋向均衡发展,农业丰收成为新的亮点。今年我们的农业生产情况确实很好,全年的粮食产量超过1万亿斤,连续八年增产。这里面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中央对“三农”支出的增加。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首次超过了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5-17%,成为支持力度最大的一年。前段时间财政部门算了一笔账,现在种一亩粮食,农民的成本大概是300元左右,中央财政平均对粮食的补贴资金每亩100块,财政收入占农村物化收入的1/3,支持力度相当大。可以说今年是风调雨顺,我国夏粮、早稻、秋粮继续丰收,这就是稳定物价、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工业结构情况来看,主要是一升一降,工业结构的优化主要是在物价上,一升是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速度提升。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长速度,也就是高于整个工业的增长速度。一降是指高耗能行业增速的下降。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14%点多,高耗能产业的增速在12%左右,这表示工业结构在逐步优化。从区域结构来看,今年我们的进展也是比较大,包括主体功能区规划开始实施,支持一些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发展的力度在加大,中西部地区发展,无论是工业方面的增长速度还是投资方面的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的速度,中西部地区正在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是我们要看经济发展基本面的第二个方面,要看经济结构。

第三,要看物价走势。从去年10月份以后,我国消费物价指数CPI在不断走高。中央在强调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6 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三者关系的同时,今年又提出,要把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现在10个月已经过去了,我们的物价情况怎么样呢?效果还是不错的。今年8月份,物价涨幅开始回落,7月份是达到了顶点,7月份CPI上涨了6.5%,8月份回落到6.2%,9月份又回落到6.1%,10月份的数字大家也看到了,回落到了5.5%,是逐步回落的态势。物价的逐步回落就为稳定经济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要看民生的改善。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改善的情况怎么样呢?一方面是中央政府的投入在增加、力度在加大。中央财政前三季度用于社保和就业的投入或者支出,就比去年同期增长32%,用于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增长了50%,用于住房保障方面的支出增长了73%,就业情况、社保情况、保障性住房的情况都是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说就业,去年定的预期指标,今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人,到10月份已经超过了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前三季度失业率4.01%,当时定的预期指标是,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6%,大大低于预期的指标。另外,保障性住房建设,最近各种媒体都在不断报道。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扩大,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这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

二、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但是不是不存在问题和矛盾呢?下面看一下我们面临的挑战。

首先看国际方面。从国际形势上来看,主要面临着三方面的风险:一是世界经济下行的风险。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它 27 的经济增长速度从今年来看是很不理想的,一季度是增长了0.4%,二季度增长0.3%,三季度一直在调低经济增长速度,原来说预计增长2.5%,最近又调到2%,这与去年第四季度的增长情况相比差的还是比较多的,去年增长了3%。欧盟一些国家总体的经济发展是处于相对非常困难的状态。比如说法国,法国可以说是欧盟的第二大经济体,它的经济增长速度二季度是零增长,日本因为受地震和核危机的影响,增长处于下降的趋势。同时,新兴经济体,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分别采取了一些紧缩的政策,经济增长与去年相比,相对放缓了,这就使得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明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面临着下行的压力。

二是美欧主权债务危机扩散的风险。这里面讲两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1.美国主权债务在降级,8月5号世界上信用评级机构标准化把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降为AA以下。原来美国主权债务信用等级处在很高的水平,与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水平都是同级的,它的信用评级比调低以后,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振动,首先是金融市场的反映非常强烈,包括整个世界的股市大势下跌,下跌的幅度超过了5%,纳斯达克指数等等都是下跌的。与此同时,一些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黄金、原油的价格大幅度上涨。这对人们产生了一种恐慌的心理,而且美国主权信用被降级以后,从长期来看,恢复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美国的GDP总量当然很大,是14万亿美元,但是政府的债务也是在14万美元,或者超过14万美元,这相当于一年的GDP。财政赤字比例也很高,位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所以说,长期的债务积累使它的信用逐渐降低,在近期很难恢复。2.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升级,这是媒体关注的,社会各方面关注的一个热点,原来是希腊、爱尔兰这些小的国家,但是后来一段时间又出现了 28 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债务危机又拉响了警报。从希腊、葡萄牙再到意大利和西班牙,可以说这是一般意义上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或者债务危机的一种表现,但是实质上说明了一个问题,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险短期内很难解决,而且在向一些大国和欧盟的合型国家蔓延,因为意大利是欧盟的第三大经济体,西班牙是第四大经济体,这两个国家发生了主权债务危机,就意味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从一些小国向欧洲的一些大国蔓延,从欧洲的一些边沿国家向欧盟的核心国家蔓延,从长期来看,由于欧盟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虽然现在制定了三个方案,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解决起来难度很大。

三是全球通胀压力增大的风险。目前国际市场上一些商品的价格与去年相比有所回落,但还是处于高位。我举三个产品,这三个产品对我们国家都有密切关系,也是我们国家对外依存度最高的三个产品,一是矿产品,对外依存度是60%;二是大豆,对外依存度是相当高的,超过3/4;三是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这三种产品的价格,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个统计,今年以来铁矿石上涨了35%,原油上涨了37%,大豆上涨了30%,说明价格还处于高位,这就使我们国家治理通货膨胀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的风险,这是国际上面临的三大风险。

从国内来看,虽然我们有很多有利于发展的条件,但是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仅是一些长期性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出现了新的矛盾。首先我们要面临的是防止经济增速适度放缓及惯性下滑,这恐怕是明年经济环境面临的首要任务。因为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发展还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增强综合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属 29 于理性适度、符合预期,但是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在增大,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没有消除,消费、投资、出口需求增大,存在下行压力。从出口来看,世界经济减速会制约我国出口的稳定增长,今年最近几个季度,我们的出口是在下滑的。从投资来看,由于要素成本上升,企业利润增幅趋降,民间投资障碍依然较多,投资增长保持适度增长也面临难题。从消费来看,居民收入增长的支撑因素在减弱,汽车、住房这些消费热点还有可能保持低速的增长,就可能使消费需求的增长稳中趋缓,所以从今后一个时期来看,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滑,这是我们必须要正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二是,防止物价过快上涨演变成长期性问题。虽然我们抑制物价过快上涨采取了许多措施,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影响我国物价基本稳定的长期因素依然存在,有的还保持在刚性,大约有四个方面:1.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成本价格上涨;2.能源资源价格和环境保护成本还没有完全下降;3.国际市场输入性通胀的压力;4.疏导一些突出的价格矛盾还要付出的改革成本。这四个问题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影响我国的物价基本稳定。这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研究的长期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第三,防止节能减排变成“十二五”末期的突击行动。“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们未来五年单位GDP能耗要下降10%。但是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前三季度完成情况非常不好,可以说是非常不理想的。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只下降了1.6%,我们制定的目标是3.5%,但是前三季度只下降了1.6%,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也不容乐观,这样就需要我们尽快采取措施,防止到再出现像“十一五”末期采取一些突击的非常规措施来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第四,防止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呈蔓延之势。这是目前社会上 30 关注的热点,进入今年以来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主要是融资成本高,东部地区反映更为强烈。虽然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成效还有待观察。

从上述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从国际国内面临的环境来分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运行仍处在变化的敏感期,“两难”或“多难”问题在增多。“两难”我概括有四个方面,一是既要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又要防止经济出现大幅下滑;二是既要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又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稳步发展,既有联系,又互相制约的问题;三是既要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又要保持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因为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对整个经济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培育出了两大支柱产业,一大产业是汽车产业,一大产业是房地产,对于我们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长期来看,要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同时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四是既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又要缓解企业的经营困难。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从宏观调控工作的角度来看需要解决这么“两难”的问题。

三、下一步宏观政策取向

从明年的情况看,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还是要以稳定为主,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是一个方面。但同时又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地进行预调和微调,这恐怕是明年宏观调控需要把握的一个政策。所谓增强针对性,就是要在把握好宏观调控方向的同时,使政策更好的体现分类指导、有保有控的要求,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刚才我给大家介绍了四个方面,要防止经济增速过度下滑,要保持物价的稳定,要加强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最后要解决企 31 业的经营困难。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完善,要推进结构性减税,集中解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紧迫问题。虽然我们还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重点要进行适度的调整。货币政策方面,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优化融资结构,提高金融服务,缓解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经营困难。增强灵活性,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宏观政策进行适时适度的预调、微调,既要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势头,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又要缓解企业的经营困难,防止经济增长速度的过度下滑。增加前瞻性,要加强国内外形势的跟踪监测,及时发现经济发展中的苗头性问题,搞好各项政策的统筹协调,防止不必要政策的追加,增强调控的科学性、准确性。这是我根据中央大政方针的学习和理解,我想可能是明年宏观调控主要的政策取向,它的着力点。

重点工作,无非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要扩大消费需求,包括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低收入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强消费能力。二是要调整结构,继续支持农业,使农业保持稳产增产。工业继续淘汰落后生态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要加强节能减排,要实现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5%的预期目标,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的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创造条件。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要关注价格,防止物价逐步下降出现反弹,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另外,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特别是要搞好住房保障。四是要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国际形势比较复杂,而且现在一些新的保护主义在层出不穷,在这种环境下,我们保持出口面临着很大的难度,但是出口毕竟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其中的重要一环。另外,改革要继续推进,重点的改革,包括资源型产品价格的改革,要理顺电价、水价、天然气价。财税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今年,三年任务已经完成了,明年 32 是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及早的提出改革的方案。另外,还包括金融体制改革。明年的主要任务主要在以上几个方面,虽然目前中央还没有确定下一步和明年经济政策取向和任务,但是我想这几个方面恐怕是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的。

附件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

这些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大家可能记得十几年前,当时朱镕基总理启动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时候那时候国有企业一片萧条,很多企业发不出工资、不能给退休职工发退休金。在当时大家都认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包袱,是社会稳定的包袱。从三年脱困改革开始,通过大力度改革和结构调整,目前的情况和那时候完全不一样了。这个变化是十几年中实现的,这说明了改革的成就,也说明了继续推进改革的极端必要性。

在前些年的改革中,我们实现了两方面重大退出,一是通过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实现了国有经济从中小企业层面全面的退出,具体的方式在地方上操作方法是“两个转换”,产权制度的转换、职工身份的转换。产权制度的转换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出售,把国有企业出售给其他投资者,一种是内部的改制,把企业实际卖给内部的员工经营,这种情况改制的结果往往是职工持股,经营者是大股,这种改革已经全面完成了,这个面非常大,涉及到十几万家的国有企业,两千万以上的国有企业员工。

第二个方面的重大退出,是通过国有企业困难企业的关闭破产,这是一个重大结构调整,资不抵债,没有办法生存的困难国有企业通过破产方式退出市场,安臵下岗职工。1994年试点,98年全面推开,到2008年,一共涉及到5004户困难国有大中型企业,涉及职工981万人。经过以上两个方面的重大退出,实际这两个方面的退出也是三年改革脱困工作的三项重要工作之二。

还有一项工作是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为改革和结构调整作出了一个安全网。在这两个方面重大退出之后,国有企业数量大大减少了,国有经济债券大大收缩。

目前国有企业越来越明显向两个方向集中,逐渐形成两种性

质不太一样的国有企业,一种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一种是竞争性的国有企业。这两种企业的性质、社会功能和改革内容是不太一样的。第一种是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中央企业层面主要是这样一些行业,石油石化,主要是供油、供气的;电网主要是供电;电信企业是提供通信服务的。地方这些企业非常多,尤其是城市这一级,省级的还有一点,城市一级有很多供水供气,地铁、污水处、垃圾处、公共交通等这样一些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公益性的国有企业,有几个共同的特点,第一它的产品或者服务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条件,是离不开的,不管是油气电还是市民的公共服务都离不开。第二它的经营中存在着垄断的因素,这个垄断是因为有市场禁入。有一些是独家经营有一些是寡头竞争。第三这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是由政府控制的,企业自己并没有定价权。第四这些企业的社会效益的重要性高于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即使出现政策性亏损也必须保障社会供给。所以这批企业和一般的竞争性企业的功能定位、经营的特征是很不一样的。对这样一些具有公益性的国有企业,社会上有很多的误解。认为这些企业是垄断的,通过垄断取得高额利润,形成特殊利益集团,这是社会上对这些企业的批评,这些批评是不太准确、不太客观的。首先市场的禁入就是垄断的,它本身并不是由企业决定的,是由政府的产业政策决定的,企业只是在政策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第二,企业并没有定价权,价格是政府定的,所以企业想通过垄断抬价是做不到的。第三,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工资总额都是被控制住的,这对于所有国有企业都是这样,企业负责人的薪酬通过考核由国资委定,职工工资总额也是由国资委按照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来进行控制的,它有多少利润,企业经营者拿不走、企业职工拿不掉。所以通过垄断抬价价格、牟取暴利、坐地分脏的机制是不存在的,它 35 是做不到的。那么对于这批企业来说,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保障条件是当前国有经济最重要的职能之一。

对于这类企业的改革,下一步需要推进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规范公司治理。这样的企业很可能是特殊的公司治理。因为很多这样的企业,自身的决策权是有限的,比如说城市地铁公司,修多少地铁、修多大的地铁,都是政府定的。这样的特殊公司治理可能要减少它的决策功能,增强它的监督功能。对这些企业需要推进它的内部改革。内部改革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企业内部的三项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需要强化企业管理。当然具备条件的企业也可以进行重组、上市。改革的第二方面内容,需要对这些企业建立有针对性的出资人的监管制度。尤其是考核和评价,应该符合这些企业的功能定位。由于这些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价格是由政府定的,不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一般对竞争性企业的考核,考核它的利润、考核它的EVA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没有定价权,定价把它定高一点它的利润就高一点,不反映它自身的能力。所以对这样的企业要特殊评价,尤其是强调社会公益指标以及成本指标。第三方面是实施有效的行业监管。对国外垄断企业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做法,因为某一些行业由于技术经济特征所决定了,它可能不适合于放开经营,比如说电网,在国外很多国家也就是一个电网公司,正因为是独家经营的,所以具有垄断地位,对于这样的企业,国外有一个惩处办法就是加强社会行业监管。这个监管是几个方面的,价格监管、服务标准监管、成本监管、收入分配监管、资源配臵的监管以及对这些企业要实行行业的限制。目的是提高透明度,防止企业利用它自己的垄断地位,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从而保护社会和公众的权益。第三个方面需要形成规范合理的企业与政府间的政策安排。

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企业,无疑要承担它的社会责任,这些社会责任往往是政策性规定,但是作为企业有一个持续发展的问题。任何一个企业所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都是有限的,所以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有一个公益性和企业性的双重目标兼顾问题。这实际上需要企业和政府间有非常细致的政策安排,企业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政府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如果我们概括一下,对于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就是改革加监管,包括出资人的监管也包括社会行业的监管。

第二种情况,现在国有企业的第二种类型,就是竞争性国有大企业,对于这种企业,中央企业里大部分是这种类型比如宝钢、一汽、东电、华润、中国建材都是竞争性的国有大企业。地方也有一些,尤其是省级有一些地方性国有竞争大企业。这些企业的改革方向是体制和机制的进一步市场化,最后使企业在体制上实现公众化。具体的讲就是在改革方面对这些企业不能像以往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那样或者是简单的卖掉或者简单的改制成为内部的,这种方式的改革对于竞争性国有大企业的改革具体讲应该是依托资本市场,推进公众公司改革。实际上也是这几年国资委一直在推动的国有企业的整体上市工作。我们大概有这样一个判断竞争性国有企业最终的体制模式,很可能是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上面没有集团,它身上没有背的存续企业,这样完全可以市场要求运作。我们想做到这一点,国有企业就彻底多元化了,和社会资本就紧密结合在一起,国有资产彻底资本化,它变成了上市公司的股权,它的流动性就非常好,经营就非常有利了,这样为下一步的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所以对竞争性的国有大企业,方向是彻底的进行公众公司改革。我们判断在民营企业中,一些做大的企业,现在民营企业主体还是家族企业,规模比较小。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可能永远就是家族企业,就是中小企业,但是 37 其中会有一些企业逐渐地发展起来,变成大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路径可能和这些国有大企业一样也是公众公司化,最后很可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不同路径,但是在公众公司改革方向上会最终走到一起。所以对竞争性国有大企业,改革的方式就是彻底的市场化和公众化。现在有一些企业已经接近于整体上市的状态,但是现在还有一些包袱需要消化掉,所以还需要一个过程。

要实现这两个长远的改革目标,对于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是改革加监管,对于竞争性国有大企业彻底市场化、公众化,要实现这两个目标还有一系列的改革工作需要推动,还需要我们创造条件,现在一步是做不到的。第一个方面,是优化发展债权人基础上,进一步收缩战线突出主业。目前国有企业的布局仍然偏宽,不够集中、不够突出,需要通过有进有退的方式进一步收缩展现。目前国资委的目标是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目标,这样的目标和以前的差别是高度的要求并不是宽度的要求,原先的企业都想做大,都觉得进入世界500强是近期追求目标,实际上进入世界500强并不说明什么,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因为我们有很大的国内市场,在中国这么大的国内市场情况下,我们的企业容易做大,所以进入世界500强相对比较容易,甚至都不需要国际化,在国内耕耘就可以进入世界500强。但是作为一个小国,如果这个小国里面有一个世界500强企业,这个企业一定不得了,因为它必然是国际化的。对于中国这么大一个经济体,对规模要求我们应该看淡一点,对中央企业的发展主要是提升技术水平、提升素质,而不是扩大规模。第二,进一步推动企业重组。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央企业内部,包括中央企业之间的资源配臵有很大问题。所谓的历史原因,就是我们缺市场化的发展过程,这和国外企业不一样,国外企业可能几十年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地调整和改变资源配臵,某些时候可能进入一个新产业,某些 38 时候把一些它觉得没有价值和前途的产业卖掉,逐渐地进行调整,所以这些企业内部的资源配臵是市场竞争所塑造和梳理的过程,而我们的国有企业往往没有。我们到国有企业去,为什么你现在是这样,它可能讲不出为什么是这样,因为某年某月政府发了一个文件要求我脱钩,这批企业脱出来就是这样,所以很多资源配臵不够合理,所以需要进行大力度的企业重组。这个重组包括企业间的重组,也包括企业内部的重组,当然解决问题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企业间的重组往往解决功能不全的问题和资源配臵垄断问题,企业内部重组往往是解决内部资源配臵混乱,资源之间内部的竞争特别厉害,形不成协同性的问题。这个方面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这个工作,当然推进效果不是很理想,有些企业执行的非常好效果非常明显,有些企业很多工作也做了,但是做的并不到位。

第三,要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从一把手负责制,过渡到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这几年我们做的试点意义很大,原先我们国家到处都是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负责制体制实际上是一个人说了算,虽然有些企业做重大决策的时候也是大家坐在一起,廉政联席会议,各种各样的会议,但是只要一把手有想法,副手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好意思讲或者不敢讲。现在通过董事会试点,我们把中央企业的董事会结构变了,原来是内部人决策,现在国资委要派外部董事去,外部董事占一半以上,这确实和原先不一样了,这个企业重大的事情想一个人定做不到了,所以这个意义非常大,把一个人决策变成了相对而言比较民主、比较科学的集体决策,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当然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对于企业来讲是长期任务、是永恒的课题,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调整。但是这个试点开始之后出现了体制效应,我们觉得是非常值得珍惜的。

第四,完善出资人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重点是透明度和考核薪酬,这个方面最重要的应该是作分类管理。现在国有企业可以分成两种性质不一样的国有企业:公益性质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这些企业的出资人管理应该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的差异还不够大,对于有些企业有特殊功能的指标,但是还没有彻底实现分类,这是下一步发展研究解决的。

第五,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改革,内部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市场化,用工、人事、分配,建立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的内部改革实际上是从三年改革脱困开始,那时候砸铁饭碗,砸铁交椅,原先是大锅饭体制,这些砸都是重要的,现在仅仅破除旧体制是不行的,需要建立一套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光是砸铁饭碗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从机构、岗位、职责、考核、报酬做一个系统化设计。现在很多中央企业已经在推这一套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各个方面的管理要科学化,这主要是制度建设。大企业靠制度,小企业靠人,由于中国的企业长期在一把手负责制的体制下运作,所以我们一把手负责制的体制在制度建设上往往比较单薄,往往是一把手想做就做什么,换一个一把手这个企业可能就是完全不一样的章程,所以这方面要向跨国公司学习,建立一套信息化的企业系统管理体系,这包括战略、决策、风险、预算、财务、审计、采购等等,这些方面跨国公司有非常成熟的做法。

第七,解决好企业和社会负担的问题。包括辅业改制、厂办集体企业的改革,社会职能的移交等等,进一步减轻国有企业各个方面的社会负担,因为社会负担仍然是非常重。这仅是企业层面的改革,一个方向是改革加监管,去推进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改革,另外一个层面市场化、公众化推进竞争性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整个改革不光是企业层面,宏观层面的改革应该能够 40 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相应的环境。宏观层面的改革关键是两项,第一彻底的实现政企分开,政府不能介入企业的内部事务,政府的宏观调控也要以市场手段为主,要符合市场规则和要求。在这方面前几年国有企业困难的时候,政府的干预比较少,那时候因为它很困难,很多政府部门不愿意沾这个国有企业,怕沾上了脱不了手,这几年企业比较好了,有些政府部门就不太介意政府和企业应该分开的规则了,政府要做事但是没有钱的时候就找企业出钱做事情,这样的事情如果做多了,改革就会倒退。第二是要营造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从国务院国资委的角度,我们不赞成政府对国有企业有额外的照顾和倾斜,不赞成政府为国有企业输血,实际上政府为国有企业输血的机制在三年脱困改革中已经断了,标志是政府财政不再对亏损国有企业提供补贴,银行也早已股份制改造了,所以没有优惠。三年改革脱困的时候,之所以改革取得长效,重要的一点是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输血渠道切断了,这个改革是至于死地而后生的效果,一个企业靠政府输血永远不能成为市场主体,营造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意味着希望政府规范市场竞争手段,净化市场竞争环境。如果我们的企业靠行贿、靠回扣都可以走得通的话,最后受到伤害的只能是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自己。

总之,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因为它是世界性的难题,但是改革还没有完,改革还需要向前推进。现在看,下一步推进的方向还是比较清楚的,剩下的国有企业并不多了,一种是公益性质,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供保障的,对这些企业的改革就是改革加监管,还有一些竞争性的国有企业就是彻底市场化、彻底公众化。当然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改革方面、结构调整方面做很多工作,同时也需要宏观上有一些配套措施。目前这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个机遇。最近这一段很多欧洲和美国的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它的成本高,它很困难,但是这些企业有

它的品牌,有它的技术、有它的渠道。所以最近这一段中国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成功的收购还是做的不少。往往成功的收购是这样,把它的研发、渠道仍然留在国外,但是生产部门移到国内。渠道、研发仍然是很好的,但是生产成本降低了。一般讲双赢,被收购的企业能够保相当的就业岗位,它能够发展,同时中国企业得到了技术。这是非常好的事情。现在很多中央企业在做,但是这个方面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太不了解国外的经营环境和法律环境,尤其是在员工法方面,我们往往吃亏,觉得挺好,代价不高,但是你接过来之后,如果发现这个企业需要裁员,最后成本会非常之高,因为国外对于员工的保护,尤其是它的工会系统是非常有效的,跟中国完全不一样。这个事情现在是中国企业的机会,不仅是中国国有企业,是整个中国经济的机会。但是由于我们不太熟悉国外的情况,而且这种熟悉程度也很难在短期内真正有大的改善,如果现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需要中介服务。比如说我们在中央企业里面,在德国有一个德马斯公司,它已经做了20多年,它帮助很多国内企业做企业收购,它做的尽职调查,它做的判断对企业非常有帮助,所以对有国际经验的一些中介机构和企业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服务,现在我们自己做有风险,如果有人帮助效果会好得多。的确是机会。

附件五:《2011经济回顾及2012年中国经济展望》

——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京平

今年和明年这两年的经济形势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即通胀高位回落、增长稳健回顾。2011年国际经济还是动荡不定,除了经济外,其实有些国家的政局动荡也很厉害。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经济再次经受住了考验,总体上运行比较好。展望明年,由于欧债危机不断地升级,而且世界经济其他的大国像美国、日本也不够景气,新兴国家经济增速也在放缓,所以说2012年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仍然不小,但是我们的分析结果是总体上还过得去。

下面我分别对于今年和明年以及政策建议这三个方面做一些阐述。

一、2011年回顾

今年通货膨胀在高位回落,所谓的高位回落,实际上如果用CPI来衡量,从2010年11月已经突破了5%,达到了5.1%,后来就没有低过,4.7%也算是很高了,特别是进入今年以来逐月走高,一直到7月份达到6.5%以后,在中央一系列旨在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特别是六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三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以及在三季度将商业银行的承兑汇票、信用证、包涵等相关保证金纳入一般存款来计缴存款准备金,这样一系列的政策作用下通货膨胀上涨势头得到了很好的抑制。从货币发行情况来看M2已经降到13%以内,贷款增幅也降到16%以内都是比较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7月份以后涨幅在逐月回落,预计在12月可以回落到4%左右。这样全年可能在5.5%左右。所以说通货膨胀是高位回落,这是今年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二个特征,经济增长的速度稳健回归,一季度9.5%,二季度9.5%,三季度9.1%,前三季度是9.4%,预计全年是高于9%的水平,回归到改革开放32年来的平均水平9.9%的下方,但是下

降幅度不大。

分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现在是比较平稳的。除了经济增长外,进出口贸易顺差继续下降,10月份外汇占款净减少,进出口贸易顺差继续下降,1-10月份进出口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下降16.1%,外汇占款也出现了2007年以来的首次净减少。这样国际收支状况得到了改善。另外一个方面看,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全国城镇单位的就业人员同比增加555万,全国跨乡镇外出农民工总量达到1.64亿人,比去年同期增加6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为什么说通货膨胀高位回落,1979年到2010年CPI年均涨幅5.5%,过去20年涨幅是4.6%,过去10年平均涨幅是2.1%,今年的涨幅是5.5%左右,比过去20年4.6还高,比过去10年的2.5倍,是过去32年的平均水平,但是过去32年的前一部分在90年代之前价格是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突然价格上升是有情可原的,后面通胀不高,但实际上也不低了。

从经济增长的四大指标看,2011年总体上是可以将通胀高位回落、经济稳健回归,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2010年中国在国际低迷的环境中取得了不俗成绩,但是为此付出了代价,主要是三方面,一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突出、民间借贷高起、违约事件不断发生。二是结构调整进展不快,结构调整是“十二五”时期的主线,是要做好调整,但是现在过度依赖外需,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的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三是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下降1.6%,我们的目标是下降3%-3.5%,才能完成“十二五”期间的任务。

二、2012年的展望。

2012年的国际经济形势还是不乐观的,国际经济的复苏要有 44 一些时日才能实现,为什么这样说,要经历五大考验:

一是“归还透支未来欠债”的考验,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经济之所以增长比较快,按照购买力评价方法平均增长5.5%,金融危机以后各国政府为了从金融危机的深潭中爬出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实际上仍然是在透支未来,特别是财政政策,你花了以后今后总要还,所以说透支未来的考验。二是“大病初愈康复阶段”的考验,病去如抽丝,更何况现在我们看到世界经济还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所以算不算大病初愈还是一个考验。三是“天灾人祸”的考验。天灾每年都有,今年各地频发地震,而且地震在日本引起了海啸,关键是人祸,这个人祸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由于人类利用资源建设核电站的时候不小心或者说过于大意了,结果形成了核电危机,福岛核电站的危机,这是一个人祸。还有一个人祸,现在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中东、北非一些国家,包括闹到欧元区的欧诸五国的一些国家,甚至英国、美国过去一年也有一些问题,这个考验可能还一时难以平息,因为前面两个欠债要还,大家好过的时候没有什么,一到有痛苦的时候就有问题了,尤其是欧元区要想共苦就比较难了。病好了要恢复,总是要慢慢来。有的福利是刚性的,上去以后要下来是不行的,所以比较难过。四是“经济结构再平衡”的考验,这主要是国与国间、各国内部都有这个问题,美国储蓄不足,德国、日本、中国的储蓄是不是过剩,应该说是过剩的。我们国家依赖出口投资要不要调节,要调节,调结构不会一帆风顺,如果大家好过不会调,只有苦的时候调节,苦的时候调节就是考验。五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考验。现在正在实行的美联这种大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国际金融监管体系都要改革,因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就是在这样一些不合格的体系下酿成的。以上五大考验使得国际环境很不乐观。

这五大考验可能形成的主要危机有四个方面:

第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最近几天德国的债券在市场上发行也遇冷了,60亿欧元的债券,只卖出了40多亿,还剩下20多亿左右没有卖出去,是德国央行自己买的,认购不太踊跃。还有葡萄牙的主权债务评级已经降为垃圾级了,欧元的债务危机还在演变过程中。我们知道实际上存在主权债务问题的并非只有欧元区,美国、英国、日本都存在主权债务问题。大家可以看到,如果按照主权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小于60%的标准看,2011年的时候美国差不多是一倍,欧元区96,德国、法国都很高,而意大利是129,日本212,英国88.5,都大大超过了60%的警戒线,所以主权债务危机不仅仅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

之所以把欧元区拿出来说事,出于这样几个考验,一是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状况相对更差一点,政府的债务是比较繁重的。二是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主权债务对于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的影响相对比较大。我们常说美、欧、日,欧元区是三分之一的位臵,这三大块里面是三者有其一,占世界经济比重有25%-27%,这个整体比较大。三是欧元区作为主权国家的集合体,其主权债务危机处理难度比一般国家更大,而且更没有主动权。美国在处理债务危机的时候主动权、自主权最大,可以通过通货膨胀解决。日本同样也有这个问题,因为是主权国家,万一不行,就靠通货膨胀,虽然越来越不值钱,也是老百姓和所有债权人共同负担。但是欧元区这个主权不在一个国家,而在20个国家里面,所以比较麻烦。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福利的刚性相对更强。欧元区,特别是受北欧和一些国家的影响,福利就是刚性的,上去了下不来。四是要素的流动性、工资的灵活性和创新机构等等都比美国要差。也比日本要差,比英国也要差,所以这样一些原因,使得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 46 很难在短时间内走出来。现在有这样那样的方法,大家都在提,欧元区债务,能不能通过稳定基金,但是要知道这么多国家有穷有富,各自心怀鬼胎,要想达成一致实在很难。我们想想自家过日子都一样,血亲的大家庭,兄弟姐妹之间要达成一致都很困难。

第二,全球性的核能危机。原来也有过一些,像切尔诺贝利事故、三星岛核事故,但是这次的事故不一样,大自然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家敲了警钟。德国和比利时等国家已经开始禁止,逐步要关停,法国也在逐步减少。所以说这个危机对于电力的供应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他的水利、火力的建设要开展。

第三,美元信用危机。美元也已经超过了安全线。而且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数次执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共和和民主党的争论,都使国际上看到美元独大,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美元信用评级首次遭降级,尽管现在没有更好的货币替代美元,但是要改革这个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美元信用危机的大幕已经拉开。

第四,高失业率经济不景气引发的社会动荡危机。按照IMF的预测,今年和明年都是4%,而且现在还在调降,这是9月份作出的,10月、11月欧元区的危机正在加剧,所以大家都在纷纷下调预测数字。

2012年国际形势不容乐观。国内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增长动力在减弱,但是依然较强。从先行指标看,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在25%左右,PMI仍在50景气值以上,消费者信心指数也还可以。从短期因素看,经济较高增长的惯性还在,投资和消费需求刚性也在,住房、汽车、家用电器消费在2011年较低基数。当然,2009-2010年较高投资和消费的透支效应,以及外需减弱也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消极影响。这里所谓的透支,就是汽车的刺激、家电下乡的刺激和基础设施受四万亿 47 投资的刺激,这些都算是透支,所以到2012年,乃至今后会有一个减弱。

从长期因素看,中国仍然处在“五化”发展阶段: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城镇化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需求,信息化等其他四化也会提供强大的创新动力。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五大红利会有所下降,但仍将发挥积极作用,这五大红利是体制改革、体制转轨、全球化、后发的人口结构和县域竞争机制。经济增长会减弱但是动力强劲。通货膨胀压力仍较大,本轮通货膨胀表面原因很复杂,有长期、短期、成本与需求、货币与实体经济、预期与实际等等,本质原因还是前期货币发行偏多,流动性过剩。在2011年已经消化了一些,货币供应量增速已经开始下降,全社会融资降幅没有M2和信贷降幅那么大,也还是在下降,已经消化了一些。到2012年抑制通胀因素有经济减缓、货币发行回归正常以及商品供给充裕,无论是粮食等农副产品还是工业品,这些都会使价格增速进一步回落。

2012年导致通胀的因素:国际货币环境宽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在高位徘徊和波动。我们国家的要素成本不断地提升。通货膨胀的惯性及翘尾因素。我根据1-10月的实际情况,以及11月和12月的假设,测算了明年的翘尾因素大概在2%,要使得CPI很快回落也不太现实。

我们说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这两个最重要的方面,2012年是什么样的情况呢?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上涨率均会略低于2011年,经济增长大概在9%以下,通货膨胀大概在4%左右。

三、政策建议

货币政策还是要继续保持中性。现在想一下放松不可能,再紧也没有必要,要根据情况进行适时的微调,总的情况应该是中性的。财政政策是中性偏松,有保有压。

出口只要是净出口,尽管国际形势不好,出不了,进也可以少进一点,自己可以有些调控。我们的对外贸易一半是加工贸易,我出口不行了,我少进一点,进出口对于经济增长影响不会太大。消费呢?由于消费本身不可能大增也不可能大减,以及由于现在资本市场不太好,社会保障体系不太健全,消费环境还不太好等原因,所以消费也不可能,就看投资了,投资里面三块,基础设施,经过前几年大规模的投入,再有大的增长不太可能。再就是制造业,前几年的高增长和投资已经使得产能相对过剩。第三是房地产。前两块也不太好办,剩下的只有房地产,房地产的发展,既要兼顾行业本身,又要兼顾民生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房地产,特别是住宅,更多地是解决居住需求,而不把它作为投机或者是投资品,因为你没有这么多的资源,把它当做投资和投机。既然作为居住品,一户最多两套够了,既然作为居住品,保有环节要征税,交易所得环节要征税,德国的做法比较成功,房地产的问题在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中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还是有路可寻的,保障性和市场这两块还是可以分开来,即使是保障这块由政府负责,也要多按照市场规律、市场原则做。房地产太重要了,应该认真对待。

最后一个建议,适时推进改革,稳定企业、个人、政府等经济主体对未来的预期。改革目标明确了以后可能预期就更好,总的方向是逐步完善法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附件六:《2012年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任务及走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

一、当前的金融形势

从2010年到今年以来,中央银行为了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把应对危机过程中扩充的流动性逐步收回,使得货币政策向常态回归,连续12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存贷款基本利率,这些货币操作效果非常明显,10月末M2同比已经低于13%,M1低于9%,降幅非常大,在这一轮的经济周期中,M2的高点出在2009年10月,那时候的高点是29.74%,M1的高点是2010年1月份接近39%。M1降了30个百分点,M2降了十几个百分点,应该说调控效果非常显著。在连续的紧缩货币政策调控下,物价上升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从货币和CPI之间的关系来看,它们是有一个客观规律,这一轮通货膨胀的高峰已经过去了,物价回落态势比较稳固,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对未来通货膨胀压力比较大的因素有几个比较突出的点,一是劳动力成本将继续上升,除了一般的体力劳动的用工成本在上升外,机关事业单位的成本也会不断地上升,高级的管理人员的劳动成本也会上升。资源价格面临调整压力,2012年肯定会有一些调整的动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波动的过程中。因此,我个人判断这一轮的物价回落不会像前几轮那样在几个月内就降到2%以下,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从货币供应量来看,增速已经回到中性以下。我们研究过程中归纳分析了过去30年货币供应量的情况。中性的增速应该是14%-15%的区间,过去30年M2、M1增速远高于14-15%,但是比较理想的区间是14%-15%。这一轮货币供应量快速下行过程中我们要考虑两个因素,我们的货币供应量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增 50

下载2012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环境报告会实录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环境报告会实录 20iinian5月13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环境(无锡高新区)报告会在无锡举行,以下为报告会实录: 许刚致辞 尊敬的廖理院长,赵旻书记、清华大学EMBA......

    2013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12.23am(推荐阅读)

    2013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12.23am 时间:2012年12月23日上午 地点:北京会议中心一层报告厅 张鸿:各位嘉宾、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上午由我来主持议程,我是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2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邀请函

    物业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2010-02-24 16:36:27| 分类: 默认分类|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机动车辆停放管理制度1. 目的 为加强小区道路管理和交通秩序,对小区业主有固定车库、使用小......

    中国经济形势论文

    中 国 经 济 的 挑 战 与 对 策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关键,是发达国家在失业危机和财政危机的双重困扰下难以自拔。这两个危机都有着深刻的历史......

    中国国内经济形势

    今年年初以来,世界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复苏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呈现出阶段性疲软特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普遍乏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权债务和财政风险不断加大;新兴经济体继续较快......

    2012中国经济形势

    1,2012年中国经济中的命脉制造业将在美国的打压下以及上层不断的决策失误下,开始走向“滞涨”。中国经济开始步日本的后尘,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寒冬。这是经济。不过国内的政治形......

    全县经济形势报告会心得体会[全文5篇]

    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力促大余转型跨越发展 ——县经济形势报告会心得体会 内良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江志林 县委、县政府在5月10日上午请彭真怀博士为全县领导干部上了一堂生动......

    市工商联组织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会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市工商联组织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会 作者: 来源:《现代工商》2013年第04期 3月11日下午,上海工商联党组(会领导)中心组举行新年后首场专题学习会,特邀复旦大学......